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4.15)

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

大家上午好!今天很高兴来到司法警官学校,和大家一起就如何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话题进行交流。

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助力创新驱动发展。在正式讲课之前,我们先来对科普的发展历史情况作一点简要的回顾。

引言

科普的历史旅程起始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科普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产生而出现,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演进,与科学技术具有同样悠久的历史。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科普是作为人类知识与技能传承的一部分而存在的,为人类的知识累积和技能增长奠定了重要基础。

古代科普的萌芽——最早的科普如同教育的产生一样,源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但科普教育的起源要比学校教育早。在古代,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人们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实际中发现的一些规律、技巧,需要传递给别人,别人则需要向这些发现规律和掌握技巧的人模仿、学习,这就有了原始的科普产生动机。因此最早的科普是在学校产生之前,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交往中就存在了,科普产生于正规的学校教育之前,这为后来学校的科学教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科普的概念和定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科普实践的深入而动态发展,它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当代科普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836年的欧洲,当时的原意是“以通俗的形式讲解技术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代科普的内涵和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历史发展到近代,伴随着近代科学的转型与革命,科学家开始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科普由此踏上了相对独立的发展道路。经过数个世纪的发展,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成长,科普的手段不断成熟,途径不断分化,在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的时候,现代科技传播与普及体系已基本确立下来(逐渐成为一门学科领域)。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科普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科学技术领域爆发的新革命促进了科学技术本身的加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引起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经济社会越来越走上“科技驱动发展”的道路,科普的社会地位由此也得到极大提升,再加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一系列传播新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科普被推进到当代发展阶段。

但同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科学与公众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公众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和看法发生了微妙而复杂的变化。科学技术本身的加速发展、经济社会提出的强烈需求、现代传播技术的广泛应用,公民科学素质正成为影响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这也使当代科普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当代科普正面临着面向未来的重大转型。

我讲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公民科学素质的基本内涵。

第二,公民科学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

第三,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十二五”时期的主要进展。

第四,未来五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首先给大家介绍,

一、公民科学素质的基本内涵

历史背景:有关美国科学教育改革情况(科普逐渐成为一种国家意志)

以美国为例,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决定要在美国系统地建立和加强科学研究能力,为此设立了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从成立的一开始,就把支持科学教育研究作为它的主要任务之一,成立了专门的分部来负责。1957年,前苏联载人卫星的成功发射震撼了美国朝野。美国感到在科学领域落后之际,首先想到的是教育改革,特别是科学教育改革,并认为最重要的投资应该是对基础教育的投资。1958年美国议会通过了《国家防御教育法,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 (NDEA)》,用法律的形式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科学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各国推动国民科学素质的建设中美国的2061计划无疑是一个耀眼的亮点。1985年,著名的哈雷彗星又一次如期而至,也就是在这一年,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领导下的一批有识之士许下了一个愿:76年后,也就是在2061年哈雷彗星下一次光临地球时所有能看见这颗彗星的美国人都能够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2061计划青少年划分为4个年级段(K-2,3-5,6-8,9-12),并为每个年级段都设定了有关科学素养基准的学习目标,整个计划共分为三个阶段。这项计划的研究成果集中在他所出版的几部核心著作——《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1989)、《科学素养的基准》、《科学教育改革的蓝图》、《科学素养的设计》。这些成果为造就高科学素质公民的基本原则具体化成一个个可以操作的实施方案。2061计划对世界科学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它也对我国科普理论变革和开展科普创作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

公民科学素质概念的提出,来自于英文的Science Literacy,20世纪50年代,从美国提出。最早于1958年斯坦福大学的科学教育专家赫德,首次将科学素质作为科学教育的主要议题。他将科学素质解释为,对科学的理解及其针对社会经验的应用。

1983年,美国学者米勒,将科学素质定义为个体阅读理解和表达对科学事物见解的能力。他认为科学素质测评的三个维度是:1.公众对基本的科学词汇和概念的理解、2.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3.对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和理解。

1989年米勒又将这三个纬度描述为:掌握足以阅读报纸和杂志上出现相互竞争的观点的基本科学语汇、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本质。在水平上理解科学技术,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杜兰特认为有必要把公众理解科学,与对增加公众积极参与科学技术问题的机会和调查,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公众在技术评估中的作用,还提出了民主模型。把米勒提出的三维度的理论进一步发展。

2000年,英国学者马丁·鲍尔认为,传统方法在测评科学态度的时候,忽略了科学机构,而科学机构会影响公众对科学的信任与否。继而对科学机构,用12个题项进行测评,包括团队协作、同行评审、资金、威信、和自主权等。

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建设,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稳步的启动。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经历了几个阶段:

1949年至1977年,是起步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这使得公民科学素质的建设,有了根本法的保障。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普遍展开。

1978年至1993年,是探索时期。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首次提出,普及初等教育义务。

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确立了中国的义务教育制度。由于教育的深入的开展,使得公民科学素质的建设,有了基本的保障。

1994年到2005年处于全面推进时期。

1995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确立了科技教育是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和基础方针。

1999年,中国科协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建议,同年科技部制订了2000至2005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纲要。

200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科普法是在全世界,唯一一个由国家法律颁布,保障公民具有享受这个科普的福祉,提高科学素质的一个基本法。

2006年至今,是全面深化阶段。200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月颁布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11——2020。对科学素质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对科学素质做出了明确的定义。科学素质包括: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简称为四科两能力。

科学素质的意义在于,首先科学素质是检验一个国家和地区,科学教育,素质教育以及公民终身科技知识学习和掌握三方面结果的指标。科学素质是检测一个国家和地区,支撑科技创新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的重要指标。科学素质还是主要国家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之一。

因此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在世界主要的科技国家,都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全面的部署。

公民科学素质指标(CSL)的作用是什么?

公民科学素质是可以测量的。用公民科学素质指标来衡量公民科学素质发展

水平是目前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通行做法。公民科学素质指标(Civic Scientific Literacy)简称CSL,是反映群体公民科学素质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由了解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等三部分构成。

CSL数据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的?

CSL数据是通过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获得的。开展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是我国和欧、美等科技先行国家与地区,以及印度、巴西等国家普遍采用的测度、分析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状况和变化趋势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经国家统计局批准,自1992年起,我国开展了九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历次调查均采取入户面访的方式进行,调查范围涉及中国大陆(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18-69岁的公民(不含现役军人)。

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包括三部分内容:

“公民对科学的理解程度”部分是公民科学素质的核心指标,用于测算CSL 值。

“公民的科技信息来源”和“公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两部分是公民科学素质的影响因素指标,目前未参与CSL值的测算。

二、公民科学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一)科技创新与社会经济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一共发生过5次科技革命,其中2次是科学革命、3次是技术革命,3次技术革命带来了产业革命。

●在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末,以牛顿为代表在物理学领域带来世界上第一次的科学革命。

●在18世纪中后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也带来了世界上第一次的产业革命。

●19世纪中后期以电力技术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带动了电气汽车等产业的发展,催生了第二次产业革命。

●在20世纪初,以量子相对论为代表的科学突破引发了第二次的科学革命。

●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出现带来了第三次的技术革命,开启了第三次产业革命。

生产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回顾这5次科技革命,我们可以得到几个启示:第一个启示就是科学的先导。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先导和源泉。首先在某些科学领域有一些基本问题率先取得了突破,引发了一些群发性的系统性的突破,进而产生一批重大的理论和技术创新,也涌现出一批新兴的交叉前沿方向的领域,最终会推动技术革命带来了产业的革命。

第二个启示就是双轮驱动。当我们回顾科学发展史和回顾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时候可以看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驱动和科学技术内在矛盾的驱动是科技和

产业革命两个强大的驱动力,所谓双轮驱动。

第三个启示就是科技强国。我们知道,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都会导致世界中心的转移,同时伴随着大国的兴衰,形成了国际竞争格局的大调整。

中国与历次科学革命、产业革命基本上都是失之交臂,由于错失了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机遇,我们国家人均GDP长期停滞不前,这是我国近代长期落后的原因之一。

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变革和趋势是什么。我们认为当今世界科学和技术发展存在多点群发的态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也正在日益兴起,这方面引领科学技术革命更为明显。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群体突破态势初显。全球竞争日益激烈,创新格局深刻变化。组织模式持续变革,体制机制也在不断地创新。

我国经历改革开放30多年来,现有的发展方式难以持续,人类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解决面临的问题,引领和驱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世界主要国家都把科技创新作为战略核心,出台一系列战略创新,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医药等重要领域加大投入、加强布局,抢占制高点。而且这个创新驱动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形势所迫,必须更加重视通过科技创新来优化就业的结构,驱动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国家的竞争力。

全球竞争日益激烈,创新格局深刻变化。美国强调“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是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欧盟也提出要建立创新型的欧洲,为欧洲寻找复兴之路。日本提出科技创新立国的目标致力于建设世界上最适宜创新的国家。目前,创新格局也在发生两大历史性的变化,一个是世界的科技创新力量逐渐的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在逐渐的扩散,全球的创新中心由美欧向亚太,由大西洋向太平洋在逐步的扩散。

中国面临的机遇挑战和战略选择是什么?我想,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当中,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其实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个机遇就是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后发国家在更高起点上赶超跨越提供了战略机遇。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巨大需求,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挑战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弱,国民整体科技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比较低,我国产业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国际分工低中端,我们在一些重点领域还是以跟踪模仿为主,技术储备不足,大部分的关键核心技术仍然是受制于人。

2012年底召开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我们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就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自主创新,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方式,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

2013年的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9次集体学习会议的时候讲到,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而且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我们必须放眼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历史进程,

把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特征与趋势,要作出顺应潮流、符合国情的创新战略选择。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两层含义:

一是中国未来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驱动,而不是传统的劳动力以及资源能源驱动;

二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驱动发展,而不是为了发表高水平论文。

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进程中,公民科学素质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只有广大人民群众掌握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全社会大量的优秀创新人才,不断涌现,我们整个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不断迸发,自主创新的能力提升,才具有坚实的保障和不竭的源泉。

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是加快经济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正在从产业链的低端向高端跃升。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构建现代化的产业发展体系。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内生增长,从根本上说必须依靠具有较高公民科学素质的劳动力和大批的创新人才。

哈佛大学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 -1950年),是一位有深远影响的政治经济学家

“创新”(Innovation) - 将原始生产要素重新排列组合为新的生产方式,以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一个经济过程。在熊彼特经济模型中,能够成功“创新”的人便能够摆脱利润递减的困境而生存下来,那些不能够成功地重新组合生产要素之人会最先被市场淘汰。

“资本主义的创造性破坏”(The creative destruction of capitalism) - 当景气循环到谷底的同时,也是某些企业家不得不考虑退出市场或是另一些企业家必须要“创新”以求生存的时候。只要将多余的竞争者筛除或是有一些成功的“创新”产生,便会使景气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但是当某一产业又重新是有利可图的时候,它又会吸引新的竞争者投入,然后又是一次利润递减的过程,回到之前的状态....。所以说每一次的萧条都包括著一次技术革新的可能,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陈述为:技术革新的结果便是可预期的下一次萧条。

在熊彼特看来,资本主义的创造性与毁灭性因此是同源的。但熊彼特并不认为资本主义的优越性便是由于其自己产生的动力将而不停地推动自身发展,他相信资本主义经济最终将因为无法承受其快速膨胀带来的能量而崩溃于其自身的规模。

归纳熊彼特创新理论

一、企业家的本质是创新

二、企业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体

三、创新的主动力来自于企业家精神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精神”包括:

⒈立私人王国。

⒉对胜利的热情。

⒊创造的喜悦。

⒋坚强的意志。

四、成功的创新取决于企业家的素质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要进行创新首先要进行观念更新。这是因为“一切知识和习惯一旦获得以后,就牢固地植根于人们之中,就像一条铁路的路堤植根于地面上一样。它不要求被继续不断地更新和自觉地再度生产,而是深深沉落在下意识的底层中。它通常通过遗传,教育,培养和环境压力,几乎是没有摩擦地传递下去。”

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还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文化软实力,归根到底与公民科学素质密切相关。我们回顾国际上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的发展的经验,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是教育、科技、文化的发展。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有关研究认为,国民科学素质与国家竞争力的相关系数,在0.9以上。因此,提升公民的科学素质,使得科学文化成为一个社会内生的文化。提高我们的科学和文化素质,才能真正提升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还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我国这样的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国际形势快速变化,社会利益深刻调整的关键阶段,只有广大公民,充分运用科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提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培育全社会理性平和的心态。才能够更好的提供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十二五”时期的主要进展

第一,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共建机制不断深入完善,政府推动的职责进一步强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的比例要超过5%。为了实现中央提出的,这一宏伟目标。中国科协会同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部门,与2012年启动建立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共建机制的工作。把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的目标,分别到各地方。目前已经与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新疆建设兵团,签订了共建协议。省政府与各市州政府、黔南州政府与各县市政府也签订了公民科学素质目标责任书,把目标责任层层分解,贵州省的目标是:到2015年全省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的比例要超过3%。从体制机制上有效的推动各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全面展开。

第二,工作职责落实到位,有关任务纳入到规划和计划。各级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级已有43家)和相关部门实施了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社区居民五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和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科普基础设施、科普人才建设工程五个基础工程。基本形成“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

第三,公民科学素质的建设投入,不断增强。保障条件进一步完善。各级财政持续加大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投入。中央和各地方的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工作经费,均有明显的增长。到2011年,我国科普经费首次突破100亿元。2012

年达到了123亿元,比上一年提高了17%。政府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投入,也吸引了广大社会力量参与公民科学素质的建设,使得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投入和保障条件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第四,主题科普活动的能力不断提升。社会参与面不断扩大。公民科学素质实施,各有关单位,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开展各类科普活动,依托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食品安全周,安全生产月,大学生千村万村,环保科普行动,健康中国行等活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第五,重点人群科学素质的行动稳步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得到稳步提升。围绕着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提升,纲要的各实施单位积极推进中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和实施,依托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大力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在城镇社区加强对新市民的素质提升和有关培训,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培训中,把科学素质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推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

第六,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围绕着国计民生、社会热点、突发事件等科普资源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强,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各类媒体的科普宣传的力度不断的提升。依托科技馆体系的建设,全面推进综合馆,专题馆,实体馆,垄断科技馆,科技大篷车等科普基础设施的建设。科技馆的展教服务质量不断的提高。在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开局良好。专家结合的高层次科普人才队伍,不断的壮大。科普专门人才培养的工作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回顾“十二五”期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历程,可以看到,“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稳步提高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国科协从1992年以来,一共八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可以看到,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一直保持稳步提高的态势。根据2015年9月底发布的2015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的调查显示,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水平的比例,达到了6.20%,比2010年的3.27%增长了近90%,完成了中央国务院确定超过5%的发展目标。贵州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水平的比例为3.56%,比2010年1.54%增长了131%,也圆满完成了省政府与全国纲要办签订的超过3%的目标。

下面就2015年贵州省第五次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数据作一下说明。调查对象是为全省18至69岁年龄段公民(不含现役军人和智力障碍者)。调查还得到了9个市(州)数据。2015年贵州省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主要结果如下: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贵州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2.34%,比,2005年的0.61%、2007年的1.10%、2010年的1.54%和2013年的2.34%有了较大提高,但远低于2015年全国6.20%的平均水平。

9个市州科学素质的的具体数值如下:贵阳:6.2%;遵义:3.8%;安顺:3.7%;六盘水:3.5%;铜仁:3.1%;黔南:2.8%;毕节:2.6%;黔东南:2.5%;黔西南:2.5%。

调查显示,2015年我省公民不同民族、性别、户籍、重点人群、文化程度、年龄、城乡群体之间科学素质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