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毒理学复习要点

药物毒理学复习要点
药物毒理学复习要点

第二章药物毒性代谢动力学

1.毒代动力学的研究目的:1).描述药物在动物的全身暴露及其与毒性剂量和时间的关系;2)了解毒性研究中药物暴露量与毒理学结果之间的关系;3)描述重复给药的暴露延长对代谢过程(包括代谢酶)的影响;4)评价药物在不同种属、性别、年龄、生理及病理状态下的毒性反应;5)评价毒理学试验间的关联性、毒理学实验与药效学试验的关联性、毒理学结果对临床试验特别是临床I期试验的支持作用;6)阐明药物的制毒机制和毒性发生、发展规律;7)为进一步的非临床毒性研究设计和临床试验的给药剂量设置和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提供资料。

2.毒代动力学的研究内容:

1)单次给药毒性研究:即急性毒性研究,指动物一次(或24h内多次)给予受试物后,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毒性反应。

单次给药的毒性研究一般用两种啮齿类动物或一种啮齿类和一种非啮齿类动物。

常用的方法有:最大耐受量法、最大给药量法、半数致死量法、固定剂量法、序贯法、近似致死剂量法和积累剂量设计法。(前四种方法常用于啮齿类动物,后两种方法主要用于非啮齿类动物)

2)重复给药毒性研究:也称长期毒性研究,通过长期的重复给药显示动物的毒性,预测药物可能对人的不良反应,降低其临床用药风险。

重复给药毒代动力学研究的信息:全身暴露情况、性别和种属差异、剂量相关性、蓄积程度、肝药酶的变化等。

一般先提供4周给药的毒代动力学资料,以支持一期临床研究。然后在啮齿动物(如大鼠)进行可长达6个月月和非啮齿动物(如Beagle犬)9个月(国内)或12个月(国外)的进一步的重复给药毒性的毒代动力学研究。

进行4周给药的肚带动力学研究,一般在给药的首日、末日和4周期间测定各剂量组合对照组的药物浓度,观察AUC和稳态浓度的变化。采样时间可根据毒代动力学而定,但通常是给药后0.5、1、2、4、8、12、24h。

3)组织分布研究

4)遗传毒性研究

5)致突变、致畸、致癌试验

6)生殖毒性研究:主要研究药物对生殖能力、胚胎和胎儿生长发育及分娩前后动物的影响。

3.房室模型

复杂的房室模型可由一个中央室连接数个外周室组成。方式的归属与器官、组织的血流量、生物膜的通透性以及药物的性质有关,而不代表体内真正的解剖位置。常见的有一室模型、二室模型和三室模型,并配以相应的数学方程式。

4.主要参数:消除率、速率常数、消除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曲线下面积、生物利用度、药峰浓度、达峰时间、稳态浓度、峰浓度和谷浓度、蓄积因子。

5.毒代动力学研究的试验设计原则

1)药物暴露

2)采样时间和采血量:通常的采样时间在给药后0.5、1、2、4、8、12和24h。啮齿动物通常采血0.25~0.5ml/d,而非啮齿动物为1ml/d。

3)给药剂量:一般先进行预实验,在此基础上确定高、中、低3个剂量。

低剂量:常相当于人拟用的高剂量或动物实验的有效剂量;

中剂量:出现轻微毒性的剂量,通常是低剂量暴露的合适倍数和高剂量暴露的合适分数。高剂量:出现明显毒性的剂量。

4)动物数

5)给药途径:改变给药途径时应比较两种给药途径下原药和/或其代谢物(AUC和Cmax)的全身暴露。

6)性别和年龄:有些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存在性别差异,应分别进行雌雄动物体内的毒代动力学研究。儿科用药有必要在幼年动物进行毒代动力学研究。

7)在下列情况,需注意测定代谢物的暴露:a、受试物作为“前药”且其代谢物是主要活性成分;b、代谢物具有药理或毒理活性,可导致组织器官反应;c、药物在体内代谢,毒性研究只能通过测定代谢物浓度来进行暴露评估。

8)统计学分析:常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通常不需要高精度的统计学处理。

9)分析方法:分析物(药物和代谢物)和基质(生物体液或组织)分析方法应排除样本中内源性物质的干扰。通常选择血浆、血清或全血作为研究的基质。如果药物是消旋体或其他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对所选的分析物(消旋体或对映异构体)应进行附加说明。

10)其他:熔点、沸点等。

第三章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

1.四氯化碳引起肝损害的机理:四氯化碳是工人的典型的肝脏毒物,毒性较强。其急性作用主要是引起脂质过氧化,变性和细胞膜结构的破坏,是直接肝脏毒物,但它又可通过游离基引起细胞大分子发生烷化作用而致癌,故又可作为间接肝脏毒物。四氯化碳造成产生游离基直接作用于肝细胞造成肝坏死,又通过破坏内质网结构或抑制某些酶的活性,使脂蛋白及组成脂蛋白的磷脂、蛋白质合成发生障碍,以致不能将脂肪运输出去,造成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形成脂肪肝。

3.引起胆汁郁积的作用机制可能有以下几方面:一室毛细胆管细胞膜损伤,造成胆汁酸排泄功能障碍;二是胆小管官腔不畅,胆汁流动出现障碍;三是胆管壁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水、电解质、胆汁酸重吸收增多,毛细胆管内胆汁浓缩哦、沉积和胆酸形成。

黄疸和瘙痒是胆汁郁积的典型症状。

4.异烟肼、α-甲基多巴等通过肝坏死而最终形成肝硬化,其坏死表现与亚急性肝坏死相似,或表现得像面型坏死炎性损伤,如慢性活动性肝炎。

5.乙醇引起肝硬变的特点是早期出现脂肪变和肝肿大,然后随着病理过程的发展,肝脏逐渐缩小。

6.肝脏肿瘤:

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合物:偶氮化合物、黄曲霉素、吡咯啶生物碱、芳香胺类、亚硝胺类、芳香类氟化物等。

肝实质细胞腺瘤:促进蛋白合成类固醇和避孕类类固醇可以诱发;

肝实质细胞癌:甲胎蛋白实验增高、血清胆红素轻度升高,黄曲霉素、吡咯啶生物碱可诱发。

7.血清酶学检查的意义:各种血清酶在不同类型肝损害时敏感性并不一致。

1)胆汁郁积性损害:碱性磷酸酶(AKP)、5’-核苷酸酶(5’-NT)、亮氨酸氨肽酶(LAP)、γ-谷氨酰转肽酶(GGT);

2)肝实质细胞损害:天门安冬酸氨基转换酶(AST)、苹果酸脱氢酶(MDH)、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精氨酸酶等。

3)肝外组织损害:肌酸磷酸激酶(CPK);

4)第四种酶与前三种相反,肝损害时酶活性降低。此类酶有:胆碱酯酶(CHE)。

第四章药物对肾脏的毒性作用

1.肾脏作为药物毒性的重要靶器官:

1)肾脏血流量丰富;

2)肾脏具有尿浓缩功能,是某些药物在肾小管中的浓度提高;

3)毛细血管袢和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使药物暴露在组织的面积大;

4)具有酸化尿液的的功能,PH的改变影响药物的溶解性形成管内沉积;

5)代谢功能使得有毒代谢产生于肾脏;

6)外源性化合物对肾脏还可造成间接损害;

7)肾小球滤过屏障的结构特点,使大分子物质易于停滞于局部。

2.长期过量使用水杨酸盐类镇痛剂,如水杨酸类、保泰松、吲哚美辛、非那西汀等,可导致慢性间质性肾炎——镇痛剂肾炎。

3.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的药物: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两性霉素B、环孢素A和造影剂引起的最常见。

4.引起肾小球肾炎与肾病综合征的药物:阿霉素、丝裂霉素C、金盐、青霉胺、吲哚美辛、保泰松、双氯芬酸钠、生物制剂(如疫苗、马血清)、新青霉素类(甲氧苯青霉素等)、甲磺丁脲、他巴唑等。其中非甾体抗炎剂、锂盐、含巯基药物引起的最为多见。

5.梗阻性肾脏损害:各种盐类结晶在肾小管内沉积所致。肾小管机械性阻塞。

1)噻嗪类利尿药可引起尿酸结石;

2)磺胺类的磺胺嘧啶和磺胺噻唑,由于它们的溶解度低,排泄时容易在肾小管中析出结晶。

3)乙酰唑胺与维生素D可引起磷酸钙结石;维生素A和碳酸钙可引起碳酸钙结石。6.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用药剂量过大或时间过久,可因肾血管强烈收缩、肾血管流量严重减少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出现少尿、无尿和肾实质损伤。

第五章药物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

1.与药物毒性有关的神经系统结构和生理特点

1)血脑屏障和血-神经屏障:脂溶性高的、非离子型化合物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和完整的细

胞膜,应予注意。还有,脑膜炎时,BBB通透性升高,容易致毒。

2)能量要求:神经细胞对能量要要求较多。脑组织不仅可受到毒物直接损害而发生形态和结构的改变,而且也受氧、血液和葡萄糖的供应的影响而间接受到损害。

3)轴索运输:当损害进局限于轴索水平时,轴索发生变性,而神经元胞体可以继续存活这种病理变化成为轴索病。

4)髓鞘形成与维护:髓鞘形成与维护需要神经系统特有的代谢性蛋白质和结构蛋白质。一些药物可干扰髓鞘维护的复杂过程,从而导致髓鞘病。

5)神经传导:许多药物是通过影响神经递质发挥药理作用的,同时也是药物产生毒性的毒理学机制。

6)神经元与修复

2.影响神经递质功能

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新霉素、多粘菌素B和多粘菌素E等抗菌药物具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引起神经—肌肉综合征;

2)苯妥英钠、吩噻嗪类、丙咪嗪、三甲双酮、利多卡因、萘哌酸等许多药物都可能引起癫痫发作,其机制是使脑内兴奋性递质增多或抑制性递质减少,从而导致兴奋与抑制失衡,引发癫痫;

3)异烟肼可引起中毒性精神病,出现精神错乱、不安、欢欣、失眠等,成人在服用过程中常出现健忘症。

3.可引起严重精神症状的药物主要是抗精神病药及催眠镇静药,抗组织胺药,且常与剂量、疗程有密切关系。

4.解热镇痛抗炎药阿司匹林用于儿童感染病毒性疾病,如流感、水痘、麻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等的退热时,偶可见瑞夷综合症(Reye’s syndrome),即急性肝脂肪变性-脑病综合征,以肝衰合并脑病为突出表现,虽少见,但后果严重,可导致死亡。

5.乙胺丁醇、异烟肼、氯霉素、青霉胺、普鲁卡因、地高辛、氯磺丙脲、甲苯磺丁脲、保泰松、麦角胺、六甲溴胺、奎宁、氯碘喹啉及有机砷均可损害视神经,但较少见。

6.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损害第VIII对脑神经,引起前庭毒性和耳蜗毒性。理念算、呋塞米、水杨酸盐、奎宁、奎尼丁等也具有耳毒性。

第六章药物对免疫系统的毒性作用

1.药物对免疫功能的抑制:有些化合物可能是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即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如吸入氟烷、乙烯、环丙烷、乙炔及氙气,可引起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减少。

2.免疫抑制剂的治疗药物:

1)环磷酰胺(CYP):减少自身免疫疾病,排斥反应,用于肿瘤治疗;免疫抑制造模及细胞阳性对照药;

2)糖皮质激素:小剂量发生细胞免疫,大剂量发生体液免疫,抑制T细胞功能;

3)环孢素A:肝肾毒性大,T细胞抑制;

4)齐多夫定:AIDS治疗药,骨髓毒性大,发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5)大麻素类:治疗青光眼用药,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介导。

2.免疫毒性试验的各种因素:

1)动物的选择:免疫学研究通常应用小鼠,而毒理学研究中多应用纯系大鼠。

2)年龄:通常应用刚成年的啮齿动物做试验;

3)给药剂量、时间和途径:可因染毒途径而异,所以动物染毒应尽可能与自然状况相似,以便于将实验结果外推到人。用过预实验,确定剂量和疗程。

第七章药物对血液系统的毒性作用

1.骨髓造血的调节因子:

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2)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

3)红细胞生成素(EPO)

4)血小板生成素(TPO)

5)淋巴细胞的调节

2.对血细胞生成的抑制作用:

1)抑制或损伤骨髓:引起特殊类型血细胞或全血细胞减少;

2)特殊血细胞谱系数目减少:

a.红细胞生成减少:抑制骨髓或损伤肾脏(EPO在肾脏产生)

b.血小板减少:抑制骨髓或血小板生长因子减少

c.白细胞减少:抑制骨髓或GM-CSF、IS-3减少。

3.很多化合物包括药物可引起骨髓细胞的减少,比如苯、三硝基甲苯、有机砷、金制剂、抗肿瘤药(氮芥等烷化剂、抗代谢药)、抗生素(氯霉素等)、抗甲状腺药(他巴唑)、抗风湿药(保泰松)以及肼苯哒嗪、氯磺丙脲等,另外,电离辐射如X线、放射性同位素等,在达到一定剂量时,也能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导致血细胞减少。

4.白细胞的诱发因素有电离辐射、某些化合物和雌激素等,接触苯或使用抗有丝分裂药物的病人以及骨髓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人,白血病发病率比普通人高。

5.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者对伯氨喹啉、磺胺类、砜类、硝基呋喃类、乙酰水杨酸、非那西丁、苯胺及醌类衍生物等的溶血作用特别敏感。

6.溶血性贫血:某些药物如青霉素、奎尼丁、奎宁、磺胺类等,可作用于红细胞使其抗原发生变异,导致自身抗体的形成而触发变态反应。

7.

通过免疫机制导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有:奎尼丁、奎宁、磺胺类、水杨酸钠、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氯霉素、秋水仙碱、环磷酰胺、青霉素、甲基汞、有机砷制剂;

奎宁、奎尼丁药物可与血小板结合形成抗原复合物,当药物、血小板及相应抗体同时存在时,导致大量的血小板破坏;氯霉素、秋水仙碱、环磷酰胺等可使血小板的结构发生变化,如血小板内颗粒减少和线粒体受损等。

8、补充:骨髓毒性表现为:血液有形成分的破坏、成熟细胞功能的抑制、幼稚细胞生长于调节的障碍等。

9、

第八章药物对消化系统的毒性作用

1.药物急性胃中毒的症状有呕吐,呕吐之前常伴有唾液分泌过多、恶心、腹部肌肉紧缩等表现,以及腹痛和腹胀等。

呕吐物的性状可为确定中毒的性质提供线索:绿色呕吐物显示含有从小肠反流的胆汁;亮绿色或黄色呕吐物提示含有经过消化的药物或客观存在毒物;亮红色或黑色、咖啡色呕吐物显示含有胃部潴留的血液。异味可以协助判断异物的种类(如磷化锌所致磷化氢异味,砷所致的蒜味)。

2.药物对消化道毒性作用的机制:

1)含氰的糖苷类药物及食物在胃肠道内水解生成的氰化物容易引起中毒;

2)拟副交感神经类药物(如新斯的明)可引起腺体分泌过多及肠蠕动激进,导致严重腹泻,副交感神经阻滞剂(如阿托品、颠茄生物碱)引起腺体分泌低下和蠕动迟缓。(运动功

能)

3)毒物或药物可直接干扰肠道的分泌活动减少营养物质吸收,从而导致营养不良或腹泻;4)转化为毒性物质对胃肠道的损害。

第九章药物对内分泌系统的毒性作用

1.药物对甲状腺的毒性主要表现为甲状腺的增生、肿大,甚至形成肿瘤。

3.四氧嘧啶可产生超氧自由基而破坏胰岛B细胞,导致胰岛素合成减少,胰岛素缺乏。

4.直接破坏胰岛B细胞:四氧嘧啶、链脲佐菌素等;

药物增加胰岛素的分泌:1)损害胰岛B细胞:赛庚啶、磺酰脲类等;

2)引起低血糖:乙醇中毒。

5、补充:磺酰脲类降血糖的作用与其不良反应的关系。

药物毒理学18907

染色体畸变 在某些条件下,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或树目所发生的异常改变是染色体畸变。 核内复制 核内复制是指在一次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是复制一次,而是复制两次,而细胞只分裂了一次。 首过代谢或首过效应 指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经门静脉进入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体致使进入循环的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 体细胞突变学说 体细胞突变学说(somatic mutation theory)认为突变引起的细胞形态变化及功能失调或丧失是人体衰老的重要原因。二倍体细胞中两条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都被某些突变因素击中时,子代细胞会很快发生形成、功能的改变,甚至死亡。由此可见,二倍体细胞的衰老性改变取决于这种等位基因被击中的比率以及所造成缺陷的水平。 突变 突变是指物种遗传基因在某些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作用下,短期内发生的某些基因序列的变化。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指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或数目发生改变。 蓄积作用

外来化合物一次性进入机体之后,可经代谢或原型排出体外,但当化合物与机体发生亚慢性接触,将反复进入机体,而且当进入的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与排出的速度或总量时,化合物就有可能在机体内逐渐增加并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合物的蓄积作用。 可靠安全系数 药理学的名词,是指会使1%实验总体死亡的1%致死量,相对于可以治疗99%实验总体的99%有效剂量之间的比例(LD1/ED99)。 安全指数及意义 是指基本无害量与基本有效量之比值。其公式为 SI=LD5/ED95。SI价值可以说明药物的临床安全性,但该值往往难以精确地测定出来,因为LD5及ED95处于S型曲线平坦端,测定误差很大。 剂量 剂量:剂量的概念相当广泛,可指给予机体药物的量或与机体各部位接触药物的量,也可指药物被吸收入机体的量、或药物在靶器官作用部位或体液中的浓度等。由于被吸收进入机体靶器官的量不易测定,故剂量一词,一般指给予机体或与机体接触的量,并以每单位体重给予药物的重量来表示,如 g/kg体重,mg/kg体重。 急性毒作用带及其意义 答:急性毒作用带(Zac)是药物的半数致死量与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阈剂量)的比值来表示。此值愈大,则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与可能引起死亡的剂量(以LD50表示)的差距就愈大,此种药物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就愈小;反之,比值愈小,则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就愈大。 急性毒性试验剂量水平选择的基本原则 1、以测定LD50及剂量-反应曲线的斜率为目的(10%-50%-90%)

药物毒理学

第1章绪论 什么是药物毒理学?它主要包括哪两方面的研究?1.药物毒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的有害交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科学,它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有害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物毒效动力学,又称药物毒效学;也研究机体对产生毒性作用的药物的处置动态变化及规律,包括产生毒性作用的药物在体内随时间发生的量和质的变化,即药物毒代动力学,又称药物毒代学。药物毒效动力学 2章第详见教材药物毒代动力学章第3详见教材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 4章第药物引起肝损伤的类型主要有哪些?其常见的药物是什么?1.⑴肝细胞死亡⑵脂肪肝⑶胆汁淤积⑷肝血窦损伤⑸肝纤维化和肝硬化⑹肝脏肿瘤。常见药物:①抗微生物药:如四环素②激素类药:如性激素③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④调节血脂药:如他汀类⑤非甾体抗炎药:如对乙酰氨基酚⑥全身麻醉药:如氟烷⑦抗肿瘤药物⑧中草药及中成药。药物肝脏损伤的作用机制:2.①药物在肝脏的代谢(耗竭体内还原型谷胱甘肽)②破坏细胞骨架③线粒体损伤④胆汁淤积⑤炎症和免疫反应。. 药物对肾脏的毒性作用第5章1.药物对肾脏毒性作用按损伤部位分有哪些类型?药源性肾损害表现有哪些临床综合征?请分别举例代表药物。(一)按损伤部位分类:①肾小球损伤(肾小球是肾单位中药物暴露的起始部位):如嘌呤霉素②肾小管和集合管损伤(近端小管是药物致肾损伤的最常见损伤部位):如氨基糖苷类③肾乳头损伤:如非甾体抗炎药④肾间质损伤:如青霉素⑤肾血管损伤:如环孢素。(二)按临床表现分类:①急性肾衰竭:如氨基糖苷类②慢性肾衰竭:如非甾体抗炎药③急性间质性肾炎:如β内酰胺类④慢性间质性肾炎:如非甾体抗炎药、顺铂⑤梗阻性肾病:。如磺胺⑥肾性尿崩症:如两性霉素B常见的具有潜在肾毒性的药物有哪些?2.⑴抗生素类:如氨基糖苷类(新霉素的肾毒性最强,链霉素的肾毒性最低)⑵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短期服用NSAIDS停药后通常可逆转,长期服用引发以肾乳头坏死为特征的镇痛剂肾病,是一种不可逆的病变)⑶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⑷抗肿瘤药:如顺铂⑸对比剂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⑺利尿药和脱水药⑻生物制剂⑼中药。肾脏易受药物损伤的原因是什么?3.⑴药物代谢方面:肾脏是绝大多数药物和(或)其代谢物的最主要排出途径⑵血液供应方面:血流丰富,使肾皮质成为肾毒性药物的首要靶器官⑶解剖结构及物质成分构成方面:肾小球滤过膜的蛋白成分使其容易受药物免疫机制的损伤⑷生理功能方面:肾髓质及肾乳头部位药物浓度高,损伤肾乳头和肾小管。.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章第6药物对心血管系统毒性作用有哪些类型?常见药物有哪些?1.(一)药物对心脏毒性作用的类型:①心律失常②心脏肥大③心力衰竭;(二)药物对血管毒性作用的类型:①高血压、低血压②动脉粥样硬化③水肿④出血。(一)心脏毒性药物:①抗心律失常药:Ⅰ类,如利多卡因;Ⅱ类,如普萘洛尔;Ⅲ类,如胺碘酮;Ⅳ类,如维拉帕米②强心药:如强心苷③中枢神经系统药物④抗微生物药及抗病毒药⑤蒽环类和其他抗肿瘤药⑥抗组胺药⑦抗炎药物⑧免疫抑制剂;(二)血管毒性药物:①交感胺②可卡因③尼古丁④抗肿瘤药⑤非甾体抗炎药⑥口服避孕药⑦精神药物。药物对心血管系统毒性的作用机制有哪些?2.⑴影响离子通道及离子泵的功能⑵缺血缺氧⑶代

药物毒理学重点复习知识总结

药物毒理学简答总结 第三章 一、简述肝损伤的类型及主要代表药 1.肝细胞死亡:对乙酰氨基酚、烷化剂 2.脂肪肝:丙戊酸、四环素 3.小管胆汁淤积:第一代头孢菌素、环孢素 4.胆道损害:亚甲基二本胺 5.肝纤维化:甲氨蝶呤、维生素A 6.血管损伤:达卡巴嗪 7.过敏性肝炎:氯丙嗪、氟烷 8.肝肿瘤:雄激素类、亚硝酸盐 二、肝脏是药物毒性靶器官的原因 1.血供丰富(1.5L/min) 2双重血供(门静脉2/3) 3.肝脏是重要代谢器官 4.肝血窦结构特殊 5.胆汁形成排泄 三、简述肝损伤的类型和主要代表药 第四章 一、.药物引起肾脏损伤的类型有哪些 ①性肾小管坏死 药物:氨基糖苷类、一、二代头孢、多粘菌素、过量阿司匹林、过量对乙酰氨基酚、金属离子、两性霉素B、麻醉药 ②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 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锂盐、含巯基药物、阿霉素、丝裂霉素C、金属、汞制剂、吲哚美素、保泰松、利福平、磺胺类、海洛因 ③质性肾炎 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利福平、非甾体抗炎药、磺胺类、普萘洛尔、干扰素等 ④阻性肾脏衰竭(原因:结晶在肾小管沉积)药物:呋塞米、抗癌药、磺胺类 ⑤疮样综合征圈6其它:锂盐 药物:异烟肼、普鲁卡因胺、甲基多巴、苯妥英钠、氯丙嗪、利血平、奎尼丁、金制剂

二、肾是药物毒性靶器官的原因 1.血流丰富 2.肾小管浓缩 3.尿液PH变化 4.也可进行生物转化 5.免疫复合物易沉着 第五章 一、请例举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毒性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 奎尼丁,利多卡因等,是心脏传导速率减慢,早期心律失常,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 洋地黄毒苷,地高辛等影响动作电位延续时间,AV传导减慢; 儿茶酚胺类药物如多巴酚丁酚,扎莫特罗等导致心动过速,心肌细胞死亡; 支气管扩张药: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导致心动过速; 抗肿瘤药:如多柔比星等导致心肌病,心力衰竭; 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等导致心肌病。 二、药物对心血管损伤类型 1.心力衰竭 2.心律失常(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 3.心肌炎与心肌病 4.心包炎 5.心脏瓣膜病 6.高血压 7.低血压 8.血管炎 三、.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的机制有哪些 ①干扰离子通道和离子稳定:干扰Na离子通道、K离子通道、Ca离子通道、影响细胞内Ca 离子稳定 ②改变冠脉流量和心肌能量代谢 ③细胞凋亡与坏死,可诱导心肌凋亡药物:可卡因、罗红霉素、异丙肾上腺 第六章 一、试述药物对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 1、呼吸抑制 (1)吗啡: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2)巴比妥类:抑制呼吸中枢 (3)筒箭毒碱:阻断呼吸及神经肌肉接头的N2受体,引起呼吸麻痹。 2、哮喘 (1)解热镇痛抗炎药:某些哮喘患者服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镇痛抗炎药后可诱发哮喘,称为“阿司匹林哮喘”。 (2)β-受体阻断药:阻断支气管平滑肌上β2受体,导致支气管收缩,引发哮喘。 (3)拟胆碱药:毛果芸香碱、乙酰胆碱等可兴奋支气管平滑肌上的M受体,导致支气管收缩,引发哮喘。 (4)麻醉性药物:氯胺酮、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引发哮喘 (5)其他:青霉素、头孢、磺胺类、喹诺酮类、多粘菌素B、新霉素、四环素等抗菌药,疫苗、抗毒素、血清等生物制品(机制:1型变态反应)

药物毒理复习题B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B 一、概念 1. 剂量 2. 安全指数及意义 3. 非损害作用 4. 非临床研究 5. 急性毒作用带及其意义 6. 致畸性 7. 皮肤毒性试验 8. 毒药 9.微核 二、填空 1. 在点突变中,如果在DNA多核苷酸链上发生嘌呤相互取代或嘧啶相互取代的突变,叫,如果嘌呤取代嘧啶或嘧啶取代嘌呤,称。 2. 是口服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 3. Ames试验菌株鉴定实验包括:;;。 4. 一个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大,表明其易溶于脂,反之表明易溶于水。凡易溶于脂的物质,在机体内就呈现,而易溶于水则呈现。 5. 是药物对骨髓造血机能最严重的损伤。 6. 胚胎对药物致畸最敏感的时期是,在此时期之前及后则敏感性均较差,如超过一定的时期,则失去敏感性,即使加大剂量也仅仅引起胚胎或胎儿死亡无致畸。 三、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不用改正 1. 微粒沉积到呼吸道前其大小可能发生变化。 2. 口服的药物在胃内的停留过程中大部分可被崩解、分散、和溶解。但由于胃缺乏绒毛,故吸收面积有限,除一些弱碱性药物有较好吸收外,大多数药物吸收较差。 3.急性毒作用带(Zac)值愈大,则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与可能引起死亡的剂量( 以LD50 表示) 的差距就愈小,此种药物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就愈大。 4. 过敏反应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要素:致敏原,致敏条件、激发。

5.芳香族药物中引入羟基后,由于极性增强而减小了毒性。 6. 药物通过结肠的速度较快,并且结肠中分泌液量小,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7.皮肤急性毒性试验是观察完整皮肤在一次接触外用药物短期内所产生的毒性反应。8.作用量积蓄及功能性蓄积均可用化学方法检测出。 9.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 缺陷人群要慎用伯氨喹啉、磺胺类等氧化类药物。10. 四氯化碳是公认的典型的肝脏毒物,毒性较强,对各种实验动物和人均能造成肝损害,常以它的毒性指数来比较其它肝脏毒物的毒性。 四、简答 1、慢性中毒 2.安全指数及意义 3.Ames试验原理 4. 药物对内分泌系统的毒性作用特点 5. 微生物回复突变的原理 6. GLP的研究过程中需要修改实验方案时,如何办? 五、论述 Ames试验菌株鉴定实验包括哪些内容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B答案 一、概念 1. 剂量:剂量的概念相当广泛,可指给予机体药物的量或与机体各部位接触药物的量,也可指药物被吸收入机体的量、或药物在靶器官作用部位或体液中的浓度等。由于被吸收进入机体靶器官的量不易测定,故剂量一词,一般指给予机体或与机体接触的量,并以每单位体重给予药物的重量来表示,如 g/kg体重,mg/kg体重。 2. 安全指数及意义:安全指数(SI)是指基本无害量与基本有效量之比值。其公式为 :SI=LD5/ED95 3. 非损害作用:非损害作用亦称无损害作用。一般认为非损害作用的特点是不引起机体形态、生长发育和寿命的改变;不引起机体功能容量和机体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的损伤,应激状态是外界有害因素在机体引起的所有非特异性生物学作用的总称。

第七版 毒理学基础总结

毒理学基础总结归纳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毒物性质与机体或生态系统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包括毒性、入侵途径、中毒机理和病理过程) 2、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living systems)和生态系统(ecosystem)的损害作用/有害效应(adverse/harmful effects)与机制,以及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救治的科学。 二、问答题 1、简述毒理学的基本功能以及三大领域: 答:⑴毒理学两个基本功能: ①检测理化因素产生的有害作用的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 ②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危险度评价功能); ⑵三大研究领域: ①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 ②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 ③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 2、毒理学方法: 答:体内试验(整体动物试验),体外试验,人体试验,流行病学研究 3、3R原则: 答:替代,减少,优化和改良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毒性(toxicity):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毒性是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 3、毒物(toxic substance , poison ,toxicant):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 4、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5、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应在生物题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生物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6、速发型毒作用(immediate toxic effect):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暴露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毒作用。 7、迟发型毒作用(delayed toxic effect):在一次或多次暴露某种外源性化学物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作用。 8、局部毒性作用(local toxic effect):某些外源化学物在生物体暴露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 9、全身毒作用(systemic toxic effect):外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后并分布至靶器官或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 10、剂量(dose):是决定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重要因素。 11、暴露剂量:表示个人或人群暴露的物质的量;动物的暴露剂量被称为给予剂量。 12、内剂量:为经吸收到机体血液的外源化学物的量。 13、靶器官剂量:为发生损害作用部位的外源化学物的量,可更好地反映剂量-效应关系,也称到达剂量和生物有效剂量。 14、靶器官:外源化学物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 15、生物标志(biomarker):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通常把生物标志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 16、暴露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exposure):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产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包括内剂量标志和生物效应标志。 17、效应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和其他改变

药物毒理学作业题

1.哌醋甲酯可引起肝细胞的C. 广泛性坏死 2.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指B. 毒性 3.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肺的毒性作用可导致D. 肺栓塞 4.氟烷可导致C. 免疫性肝炎 5.“氧化性”药物非那西汀可引起 B. 氧化性溶血 6.短期用药后常见的肝毒性是B. 脂肪变性 7.药物对肝脏毒性作用的主要靶点是B. 肝细胞 8.药物对肝脏毒性作用的最初靶位是C. 区带 9.研究药物过敏性最理想的动物是D. 豚鼠 10.典型的自身免疫综合征是B. 类系统性红斑狼疮 11.药物对肾脏最常见的毒性反应是C. 急性肾功能衰竭 12.甲基多巴免疫系统的靶位是 D. 红细胞和血小板 13.肾脏毒性最大的氨基苷类抗生素是A. 新霉素 14.链霉素和异烟肼合用治疗结核病时可导致B. 红斑狼疮样肺炎 15.肝脏毒性的早期事件为B. 线粒体形态改变 16.碳酸锂可使甲状腺激素的释放B. 减少 17.氯丙嗪对垂体的毒性作用可导致生长素分泌B. 减少 18.毒物最有效的排泄器官是B. 肾脏 19.乙醇对肝脏的毒性作用主要可引起D. 大泡性脂肪肝 20.有机磷酸酯类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主要损害 B. 轴索 21.氯丙嗪对垂体的毒性作用可导致催乳素分泌A. 增加 22.链脲佐菌素可导致A. 糖尿病

23.有机磷酸酯类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可导致 B. 返死式神经病 24.对乙酰氨基酚引起肝坏死,仅特征性地损害C. 区带3 25.使用对乙酰氨基酚3年以上,可导致不可逆的B. 镇痛剂肾病 26.气体产生毒性作用的吸收部位是A. 肺泡 27.糖皮质激素对肾上腺的毒性作用导致肾上腺B. 萎缩 28.对乙酰氨基酚产生肾毒性的原因主要通过D. 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 29.青霉素的毒性作用主要是通过A. Ⅰ型变态反应 30.双氯苯二氯乙烷对肾上腺的毒性作用导致肾上腺 B. 萎缩 31.多柔比星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可导致D. 神经元损害 32.游离胆红素过高可导致新生儿、早产儿 C. 核黄疸 33.胺碘酮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可导致 D. 髓鞘水肿 34.肝细胞被损伤后,溶酶体数量和体积常会 A. 增加 35.肾脏毒性最小的氨基苷类抗生素是B. 奈替米星 36.甲巯咪唑可使甲状腺激素的释放B. 减少 37.苯巴比妥对肺的毒性作用可导致 A. 肺癌 38.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提供毒理学信息指C. 描述性毒理学 39.产生氧化溶血毒性药物的共性是产生C. 硫血红素珠蛋白 40.使用雄激素类药物可导致睾丸B. 萎缩 41.治疗指数:通常将药物实验动物的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42.全身毒性:药物被吸收进入循环分布于全身产生效应。 43.安全药理学:研究药物治疗范围内或治疗范围以上剂量时,潜在不期望出现的对生理功能的不良反应。 44.化学源性低氧症:由于药物等化学物质的各种机制,使得血液循环供应外周

药物毒理学

第1章绪论 1、什么就是药物毒理学?它主要包括哪两方面得研究? 药物毒理学就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得有害交互作用及作用规律得科学,它既研究药物对机体得有害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物毒效动力学,又称药物毒效学;也研究机体对产生毒性作用得药物得处置动态变化及规律,包括产生毒性作用得药物在体内随时间发生得量与质得变化,即药物毒代动力学,又称药物毒代学。 第2章药物毒效动力学 详见教材 第3章药物毒代动力学 详见教材 第4章药物对肝脏得毒性作用 1、药物引起肝损伤得类型主要有哪些?其常见得药物就是什么? ⑴肝细胞死亡⑵脂肪肝⑶胆汁淤积⑷肝血窦损伤⑸肝纤维化与肝硬化⑹肝脏肿瘤。 常见药物:①抗微生物药:如四环素②激素类药:如性激素③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④调节血脂药:如她汀类⑤非甾体抗炎药:如对乙酰氨基酚⑥全身麻醉药:如氟烷⑦抗肿瘤药物⑧中草药及中成药。 2、药物肝脏损伤得作用机制: ①药物在肝脏得代谢(耗竭体内还原型谷胱甘肽)②破坏细胞骨架③线粒体损伤④胆汁淤积⑤炎症与免疫反应。 第5章药物对肾脏得毒性作用

1、药物对肾脏毒性作用按损伤部位分有哪些类型?药源性肾损害表现有哪些临床综合征?请分别举例代表药物。 (一)按损伤部位分类:①肾小球损伤(肾小球就是肾单位中药物暴露得起始部位):如嘌呤霉素②肾小管与集合管损伤(近端小管就是药物致肾损伤得最常见损伤部位):如氨基糖苷类③肾乳头损伤:如非甾体抗炎药④肾间质损伤:如青霉素⑤肾血管损伤:如环孢素。(二)按临床表现分类:①急性肾衰竭:如氨基糖苷类②慢性肾衰竭:如非甾体抗炎药③急性间质性肾炎:如β内酰胺类④慢性间质性肾炎:如非甾体抗炎药、顺铂⑤梗阻性肾病:如磺胺⑥肾性尿崩症:如两性霉素B。 2、常见得具有潜在肾毒性得药物有哪些? ⑴抗生素类:如氨基糖苷类(新霉素得肾毒性最强,链霉素得肾毒性最低)⑵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短期服用NSAIDS停药后通常可逆转,长期服用引发以肾乳头坏死为特征得镇痛剂肾病,就是一种不可逆得病变)⑶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⑷抗肿瘤药:如顺铂⑸对比剂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⑺利尿药与脱水药⑻生物制剂⑼中药。 3、肾脏易受药物损伤得原因就是什么? ⑴药物代谢方面:肾脏就是绝大多数药物与(或)其代谢物得最主要排出途径⑵血液供应方面:血流丰富,使肾皮质成为肾毒性药物得首要靶器官⑶解剖结构及物质成分构成方面:肾小球滤过膜得蛋白成分使其容易受药物免疫机制得损伤⑷生理功能方面:肾髓质及肾乳头部

毒理学 简答整理

1.生物学标志的概念和分类?答:概念:生物学标志又称生物学标记或生物学标志物,是针对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人组织或体液的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它们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的检测指标。分类:①.暴露生物标志: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及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量或靶剂量的指标,包括⑴内剂量生物标志;⑵生物有效剂量生物标志。②.效应生物标志:指机体内可测量的生化、生理或其他方面的改变。③.易感性生物标志: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即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2.贮存库的概念及其毒理学意义?答:贮存库是指虽有外源化学物的蓄积,但尚未显示相应中毒效应的部位。意义:①减少蓄积部位以外的靶器官的毒物剂量,减轻急毒②体内慢性中毒的来源:动态平衡消除-再释放-潜在危害。 3.修复障碍主要引起哪些毒性?答:炎症;坏死;纤维化;致癌作用。 4.毒物与靶分子结合的类型?答:a.非共价结合:通过非极性交互作用或形成氢键与离子键,特点:互不结合,通常是可逆的;b.共价结合(相对重要):一般是不可逆的,能永久性改变内源性分子结构,故共价结合具有重要的毒理学意义;c.脱氢反应:自由基迅速引起内源化学物脱氢,生产新的内源性自由基;d.电子转移:如化学物将血红蛋白分子中的亚铁氧化生成铁,引起高铁蛋白血症;e.酶促反应:少数毒素通过酶促反应作用于特定靶蛋白。 5. 危险度评定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答:明确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损害作用的存在与否(危害认定);定量评定接触剂量与损害程度关系(剂量-反应关系评定);确定人类实际接触量和接触情况(接触评定);在此接触情况下对人群危险度的估计(危险度特征分析)。 6. 毒物发挥其对机体毒性作用的四个过程?答:1.经吸收进入机体的毒物通过多种屏障转运至一个或多个靶部位;2.进入靶部位的终毒物与内源靶分子发生交互作用;3.毒物引起机体分子、细胞和组织水平功能和结构的紊乱;4.机体启动不同水平的修复机制应对毒物对机体的作用,当机体修复功能低下或毒物引起的功能和结构紊乱超过机体的修复能力时,机体即出现组织坏死、癌症和纤维化等毒性损害。 7. 影响外源化学物毒性作用的主要四类因素?答:1.化学物因素:化学结构(取代基团对毒性的影响;异构体和立体构型对毒性的影响;同系物的碳原子数和结构对毒性的影响);理化性质(脂水分配系数对毒性的影响;分子量、颗粒、比重对毒性的影响;挥发性和稳定性对毒性的影响;气态物质的血气分配系数对毒性的影响;电离度和荷电性对毒性的影响);不纯物或杂物。2.机体因素:物种、品系差异;个体间的遗传学差异;机体其他因素。3.环境因素:气象因素;噪声、振动与紫外线;昼夜与季节节律;动物饲养条件。4.化学物的联合作用。*5.暴露因素。 8.突变的类型?答:1.自发突变。2.诱发突变:a.基因突变(碱基臵换和移码突变);b.染色体畸变(染色单体型畸变、染色体型畸变);c.染色体数目的改变(非整倍体和多倍体)。 9.遗传学终点分类?答:①DNA原始损伤(形成加合物,断裂,交联);②基因突变; ③染色体畸变;④染色体组畸变。 10.化学致癌物分类(各种致癌因素分组)?答:组1,人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充分者属于本组;组2,人类可能致癌物(组2A)和人类可疑致癌物(组2B);组3,基于现有证据不能对人类致癌性进行分类;组4,人类可能非致癌物。 11.发育毒性的定义和主要表现有?答:1.概念:指出生前后接触有害因素,子代个体发育为成体之前诱发的任何有害影响。2.主要表现为:发育生物体死亡;生长改变;结构 异常;功能缺陷;子代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 增加。 12.发育各阶段发育毒性作用的特点?答:1. 着床前期:一般很少发生特异的致畸效应, 通常是着床前丢失,即指未分化细胞受化学 毒物损伤而致胚泡死亡。2.器官形成期:是 发生结构畸形的关键期或致畸敏感期。发育 毒性的主要表现:(1)结构畸形:最为突出 (2)胚胎死亡:吸收胎、流产(3)生长迟 缓。3.胎儿期:接触发育毒物很可能对生长 和功能成熟产生影响,如免疫系统、中枢神 经系统和生殖器官的功能异常等。不良作用 主要表现为生长迟缓、特异的功能障碍、经 胎盘致癌和偶见死胎。4.围生期和出生后的 发育期:围生期是一生中对致癌物最敏感的 时期。 13. 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答:1.确定受试 物的一系列急性毒性参数,通常以LD50为最 主要的参数,并根据LD50值进行急性毒性分 级。2.初步评价受试物对动物的毒性和对人 体产生损害的的危险性大小、毒效应的特征、 靶器官和剂量-反应关系等。3.为亚急性、亚 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以及其他毒理研究的染 毒剂量设计和观察指标选择提供依据和建 议。4.为毒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初步线索。 14. Ames实验的原理、定义?答:定义:细 菌回复突变试验是利用突变体的测试菌株, 观察受试物能否纠正或补偿突变体所携带的 突变改变,判断其致突变性。原理:人工诱 变的突变株在组氨酸操纵子中有一个突变, 突变的菌株必须依赖外源性组氨酸才能生 长,而在无组氨酸的选择性培养基上不能存 活,致突变物可使其基因发生回复突变,使 它在缺乏组氨酸的培养基上也能生长。计数 诱发的回复菌落数即可判断化学毒物的致突 变性。 15.母体毒性与发育毒性的关系?答:1.具有 发育毒性,但无母体毒性,表示发育毒性有 特定的机制,与母体毒性无关。2.出现发育 毒性也出现母体毒性,尤其是当发育毒性只 在母体毒性存在时才能被观察到的时候,发 育效应可能是间接的,往往不具有特定的致 畸机制。3.具有母体毒性,但不具有致畸作 用。这类物质在妊娠期容易引起警觉。4.在 一定剂量下,既无母体毒性,也不出现发育 毒性。 16.致畸(发育毒性)作用机制?答:基因突 变与染色体畸变;干扰基因表达;细胞损伤 与死亡;干扰细胞-细胞交互作用;通过胎盘 毒性引起发育毒性;干扰母体稳态;细胞凋 亡;内分泌干扰作用。 17.三段生殖毒性试验分别为?答:I段:生 育力和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一般生殖毒 性试验);II段:胚体-胎体毒性试验(致畸 试验);III段:出生前后发育毒性试验(围 生期毒性试验)。 18.确认人类致畸物的标准?答:1.一种特殊 的缺陷或几种缺陷并发的频率突然增加;2. 缺陷的增加与某种已知的环境改变相关联; 3.在妊娠的特殊阶段已知暴露于某种环境的 改变,产生有特征性缺陷的综合征;4.缺少 妊娠时引起特征性缺陷婴儿的其它共同的因 子。 19.实验动物的选择1.急性毒性试验:大鼠、 小鼠、狗;2.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大鼠、 狗;3.皮肤刺激试验和致敏试验:兔豚鼠; 3.眼刺激试验:兔; 4.遗传毒理学试验:小 鼠;5.致畸试验:大鼠、小鼠和兔;6.致癌 试验:大鼠和小鼠;7.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 母鸡。 20. 细胞色素P450酶系催化的主要反应类型 有?答:脂肪族羟化、芳香族羟化、环氧化、 杂原子(S-、N-、I-)氧化和N-羟化、杂原 子(O-、S-、N-)脱烷基、氧化基团转移、 酯裂解、脱氢。 21.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的要点:实验动物的选 择和控制、受试物及处理、实验动物染毒方 式、剂量分组、毒性作用观察、观察持续时 间和周期、急性毒性分级和评价。 22. 哺乳动物长期致癌实验?答:动物选择, 目前通常选用两种动物(大鼠和小鼠)进行 试验;动物数量,每组动物数应较一般毒性 试验为多;剂量设计,为观察到剂量-反应关 系,一般使用三个剂量;实验期限与染毒时 间,原则上实验期限要求长期或终生;结果 的观察、分析和判定,主要的分析指标有肿 瘤发生率、多发性、潜伏期。 23.DNA损伤修复方法?答:直接修复、碱基 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双链断裂修复, 交联修复。 24.致癌三个过程及特征?答:1.引发阶段: 不可逆;所引发的“干细胞”在形态学上无 法识别;对外源性化学物质和其他化学因素 敏感;引发细胞可能自发(内源性)启动; 需要通过细胞分裂“固定突变”;剂量-反应 关系良好,但很难测定的阈值,无可测定的 最大反应;引发剂的强度以经一定的促长阶 段后发生的癌前病变来定量。2.促长阶段: 可逆(基因表达、细胞水平);持续给以促长 剂才可维持促长细胞群;对衰老、饮食和激 素因子敏感;内源性促长剂可起“自发”促 长作用;剂量—反应关系显示有可测阈值和 最大作用;以能否有效地扩大引发细胞群来 确定促长剂的相对强度。3.进展阶段:不可 逆;核型不稳性性导致细胞基因组结构的形 态学改变;进展的早期阶段,已改变的细胞 对环境因素敏感;在进展阶段可以观察到良 性或恶性肿瘤;进展剂使已促长的细胞进入。

药物毒理学考试要点

名词解释 1.血脑屏障:是指血液-脑组织间液和血液-脑脊液间的屏障,由血液-脑屏障、脑脊液-脑屏 障和血液-脑脊液屏障三个屏障构成。 2.内分泌系统:是一种整合性的调节机制,通过分泌特殊的化学物质来实现对有机体的控 制与调节。 3.药物依赖性:也称药物成瘾性,是精神活性物质与机体长期相互作用下造成的一种精神 状态(有时也包括身体状态),表现为强制性地连续不断地使用该药物的行为和其他反应,目的是去感受该药物所产生欣快性精神效应,或是为了避免由于停用该药物引发的戒断症状所带来的严重不适感。 4.直接致癌物:指进入机体后不需经代谢活化,直接与细胞生物大分子(DNA、RNA、蛋 白质)作用而诱发细胞癌变的化学物质。 5.间接致癌物:指进入机体后需经细胞内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等代谢活化后才具有 致癌性的化学物质。 6.促癌物:此类物质本身并无致癌性,严格的说不属于致癌物,但它可以与致癌物协同作 用,诱发突变细胞克隆扩增,促进癌的发生;或在致癌物作用之后,反复作用与细胞,加速癌细胞发展成为癌瘤。 7.促癌剂:具有促癌作用的物质,通过促进突变细胞的克隆扩增而发挥致癌作用。 8.前致癌物:未经代谢活化的间接致癌物称为前致癌物或原致癌物。 9.辅致癌物:有些化学物质既非引发剂,也非促长剂,本身并不致癌,但能增强引发剂和 促长剂的作用,即能加速致癌作用的过程。 10.药物的暴露:通过对暴露、时间依赖性的靶器官剂量与毒性作用关系研究解释毒性作用 机制。 11.急性毒性试验:又称单次给药毒性试验,系研究实验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给予受 试物后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毒性反应,观察期至少为14天。 最大耐受剂量(浓度):(MTD)指动物能够耐受的而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高剂量。 最小致死剂量(浓度):(MLD)引起个别受试动物出现死亡的剂量 LD50:(半数致死量)预期引起50%动物死亡的剂量,该值是经统计学处理所推算出的结果。 12.长期毒性实验:又称重复给药毒性试验,是研究实验动物重复给予较大剂量的受试物后 产生的毒性反应特征,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 13.一般生殖毒性实验:在雌雄动物交配前的交配期直至胚胎着床给药,评价受试药物对动 物生殖的毒性干扰作用,即生殖过程的第一阶段试验。 14.致畸敏感期毒性试验:妊娠动物自胚胎着床至硬腭闭合阶段给药,评价受试药物对妊娠 动物、胚胎及胎仔发育的影响。致畸敏感期毒性试验即生殖过程的第二阶段试验。15.围生期毒性试验:从胚胎着床到幼仔断奶这段时期给药,检测受试药物对妊娠及哺乳动 物、胚胎发育以及子代出生后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围生期毒性试验即生殖过程的第三阶段试验 16.光敏反应:指皮肤对光线敏感产生的不良反应,是由某些药物(化学药物)与皮肤接触、 经特定波长的光照后引起的皮肤损伤。 17.靶点:医学上进行某些放射治疗时,放射线从不同方位照射,汇集病变部位,这个病变 部位叫做靶点。 18.靶部位:药物吸收进入机体分布于全身,通常仅对其中某些部位造成损害,被药物造成

药物毒理学知识点归纳(精华版)

药物毒理学drug toxicology是一门研究药物对机体有害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毒性靶细胞药物吸收进入机体分布于全身,通常仅对其中某些部位造成损害,只有被药物造成损害的部位,才是药物毒理毒性靶器官。 毒理学研究通常可分为三方面―11描述毒理学: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而提供毒理学信息2机制毒理学:通过药物对细胞或组织产生毒 性的生理生化改变研究,阐明药物对机体毒性作用的3管理毒理学:基于描述毒理学 和(或)机制毒理学提供的资料,并通过系统的毒性研究明确特定受试药物是否能呈现足够低的危险。基本目的:认识并掌握某种药物的毒性作用, 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避 免或减轻用药过程中有毒作用的发生。 安全范围药物安全性指标是ED95?LD5之间的距离。 药物毒性作用变态反应,毒性反应,致癌性,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致突变与遗传毒性,特异质反应。 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目的意义药物安全性评价指采用大于临床用药剂量,或长于临床用药时间给动物用药,—毒性作用,毒性表现,靶器官损伤的 可逆性。目的意发现中毒剂量:了解受试药物单次给药的中毒剂量,必要时测出半数致死量(LD 50),初步了解多次给药时产生毒性反应的剂量范围。为进一步的毒性研究和(或) 临床研究设计提供依据2发现毒性作用:发现受试药物多次给药后,动物对药物产生的毒性作用,为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毒副作用观察提供信息3确定安全剂量范围:了解单次或反 复给药时,药物在什么剂量范围内有效而不产生毒副反应发现动物出 现毒性作用时,药物毒理作用所累及的器官或组织,为临床用药的毒副作用监测及新药开发 时进行药物结构改造提供依据5判断毒性的可逆性:了解药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是否可恢 复,及其恢复的程度和所需时间。为新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取舍依据,并为指导临床合理用 药提供依据。 安全性评价局限,―11?由于进化而产生遗传背景不同的种属差异,2?毒理实验动物数量有限, 3?品种不同,4?方法有限。 毒物代谢动力学~(TK是指运用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 定量的研究在毒性剂量下药物 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和特点,进而探讨药物毒性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毒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目的11?有助于毒理学研究的设计,2?通过对暴露、时间依赖性的靶器官 剂量与毒性作用关系研究,解释毒性作用机制, 3?明确重复给药的动力学特征,包括对代谢 酶的影响,4.探索毒性反应种属间差异的关系,评价药物在不同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的毒性反应,明确动物毒性剂量和推荐临床剂量之间的关系,支持非临床毒性研究的动物种属选 择和用药方案,5?分析动物毒性表现对临床安全性评价的价值,为药物的后续评价提供信息。 零级动力学指血中药物按恒定速率进行消除,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高低无关,也称恒量消除。 零级动力学与一级动力学区别零级动力学指血中药物按恒定速率(单位时间消除药量)进行消除,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高低无关(也称恒量消除),其血浆半衰期随起始浓度下降而 缩短,不是固定值。而一级动力学是药物在任何时间的消除速率与该时间药物在体内的量成正比(即恒比衰减)。这种速率过程中,药物的半衰期(切2 )恒定,不因染毒剂量高低而变 化。许多药物在剂量过大,超过机体清除能力时按零级消除动力学消除,当血中浓度降低到 机体具有消除能力时,转为一级消除动力学消除。 半衰期切2 |指药物在血浆中最高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是衡量一种药物从体内消除速度 的指标。 肝腺泡t带为最接近中枢血管的部位,肝细胞抵御有害因素的能力最强,肝细胞再生主要 发生在I带。川带有最高浓度的生物转化酶系细胞色素,该区域具有最强的解毒作用,川带 肝细胞易受药物和有毒物质的损害。 乙醇对男性性功能影响影响睾酮水平,减弱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酗酒者产生睾酮能力减 弱。对女性:影响GnRH释放,酗酒者不能产生排卵所需的LH高峰。

毒理学重点汇总

毒理学上半部分总结 目前还存在以下几点需要补充和细化的地方: ⑴代谢活化的两相 ⑵癌基因的分类,具体机制 ⑶细胞恶性转化后的特点 第十六章药物致突变作用的研究及其试验方法 一、Ames试验 (一)原理 组氨酸缺陷型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在缺乏组氨酸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但在加有致突变原的培养基上培养,可产生回复突变,恢复合成组氨酸的能力成为野生型,能在缺乏组氨酸的的培养基上生长成为菌落,通过计数菌落出现的数目就可以估算药物诱变性的强弱。 正向突变 鼠伤寒沙门菌组氨酸+ 鼠伤寒沙门菌组氨酸- (野生型)回复突变(突变型、营养缺陷型) S9混合液 受试物 10098 多数致突变物和致癌物的检测 (三)计量设计 西药<=5mg/皿,中药可超过5mg/皿,最低剂量1ug/皿或0.1ug/皿,至少五种不同剂量(药物不溶于水可用DMSO或乙醇作溶剂) (四)对照组 用溶媒作阴性对照;已知致突变作阳性对照;使用间接诱变物作对照时,注意平行设加S9与不加S9的对照。 (五)代谢活化:S9(经诱导剂处理过的肝脏微粒体酶) (六)试验方法:渗入法;点试法 (七)结果判断 1、渗入法:当药物浓度达到5mg/皿仍为阴性者,可以认为是阴性。 2、点试法:凡在滤纸片周围长出一圈密集的回变菌落,该药物即为致突变物质,如只在平皿上出现少数散在的自发回变菌落,则为阴性。 二、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对象,选材,剂量,实验设计(理解),结果判定,公式(考试不给)) (一)动物 1、细胞:中国仓鼠肺细胞(CHL) 2、剂量:至少三种不同剂量,高剂量以50%细胞生长抑制浓度,但最高不要超过10mmol/L, 中低剂量采用倍量稀释法。 3、代谢活化:S9(哺乳动物肝微粒体酶)进行体外代谢活化。 4、药物作用时间:非活化组分别作用24和28小时收获细胞,活化组作用6小时以上。 5、标本制作时间:分别在24和48h收获细胞制作标本,活化组可省略48h时间点。 6、对照:空白对照、阳性对照、溶剂对照和S9对照。

药物毒理学

第一章总论 1、毒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研究毒物对机体有害作用发生发展的特征和机制、最终结果 及其危险因素,主要用与外源性物质对机体损伤作用的本质,相关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估。 2、早期毒理学:研究不同毒物的使用、着重毒物对机体的急性危害或致死作用。 3、现代毒理学:是一门研究在特定情况下,机体接触化学、生物或物理物质后呈现有有害作 用的科学。 4、药物毒理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对机体有害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 5、有毒:指物质具有产生一种未预料或有害于健康作用的特征。 6、毒性:指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 7、只有被药物造成损害的部位,才是药物作用的(靶部位),被损伤的组织器官称为(毒性靶 组织),(毒性靶器官) 8、直接毒性作用药物必须到达损伤部位简介毒性作用则可能是药物首先改变了机体某些调节 功能继而影响其他部位。 9、毒理学研究通常可分为:1、描述毒理学2、机制毒理学3、应用毒理学 10、毒理学研究内涵:1)验证梨花或生物因素对机体有害作用的本质2)评价特殊染毒情况 下毒性出现的可能性。 11、药物毒理学的基本目的:是认识并掌握某种药物的毒性作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 据,避免或减轻用药过程中的有毒作用的发生。 12、毒物:通常指人工制造的毒性物质。 13、毒素:一般指天然存在的毒性物质。 14、毒物可根据(靶器官)、(用途)、(来源)及(毒性作用)来分类。 15、最小中毒量:在临床常用剂量下,药物不赢出现毒性效应,只有超过了一定的阈值,才会 出现的药物毒性作用。 16、从临床应用角度可将药物毒性作用分为哪几种? 答:1、变态反应2、毒性反应3、致癌性 4 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 5、致突变与遗传毒性 6、特异质反应 17、毒性反应在治疗过程中给药后不久出现的,称为速发型毒性作用。 18、毒性作用在给药后很久才出现,称为迟发型毒性作用。 19、药物的毒性作用在停药或减量后可逐渐减轻或消失,称为可逆性毒性效应。 20、毒性作用一旦出现就不可逆转,成为不可逆毒性效应。 21、药物仅在直接接触的局部产生毒性效应,称为药物的局部毒性作用。 22、药物被吸收进入循环分布于全身产生效应,成为全身毒性作用。 23、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目的是:1、发现中毒剂量2、发现毒性反应 3、确定安全范围 4、寻找毒性靶器官 5、判断毒性的可逆性。 24、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的目的意义:1)出现毒性反应的症状、程度、剂量、时间、靶器 官以及损伤的可逆性;2)安全剂量及安全范围。25、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存在局限性的原因: 1)由于进化而产生遗传背景不同的种属差异; 2)毒性试验动物数量有限,发生率很低的毒性反应在现行的评价方法中很难发现 3)常规毒理实验用动物多为实验室培育的健康动物品种,年龄及其他生理状态较一致;4)现有的毒理学评价指标及研究方法尚不能完全满足新药安全性评价的需要。 第二章药物的毒物代谢动力学 1、吸收: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透过机体的生物膜转运到血液的过程。

药物毒理学作业题

1.哌醋甲酯可引起肝细胞得C、广泛性坏死 2.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得任何有毒作用指B、毒性 3.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肺得毒性作用可导致D、肺栓塞 4.氟烷可导致C、免疫性肝炎 5.“氧化性”药物非那西汀可引起 B、氧化性溶血 6.短期用药后常见得肝毒性就是B、脂肪变性 7.药物对肝脏毒性作用得主要靶点就是B、肝细胞 8.药物对肝脏毒性作用得最初靶位就是C、区带 9.研究药物过敏性最理想得动物就是D、豚鼠 10.典型得自身免疫综合征就是B、类系统性红斑狼疮 11.药物对肾脏最常见得毒性反应就是C、急性肾功能衰竭 12.甲基多巴免疫系统得靶位就是 D、红细胞与血小板 13.肾脏毒性最大得氨基苷类抗生素就是A、新霉素 14.链霉素与异烟肼合用治疗结核病时可导致B、红斑狼疮样肺炎 15.肝脏毒性得早期事件为B、线粒体形态改变 16.碳酸锂可使甲状腺激素得释放B、减少 17.氯丙嗪对垂体得毒性作用可导致生长素分泌B、减少

18.毒物最有效得排泄器官就是B、肾脏 19.乙醇对肝脏得毒性作用主要可引起D、大泡性脂肪肝 20.有机磷酸酯类对神经系统得毒性作用主要损害 B、轴索 21.氯丙嗪对垂体得毒性作用可导致催乳素分泌A、增加 22.链脲佐菌素可导致A、糖尿病 23.有机磷酸酯类对神经系统得毒性作用可导致 B、返死式神经病 24.对乙酰氨基酚引起肝坏死,仅特征性地损害C、区带3 25.使用对乙酰氨基酚3年以上,可导致不可逆得B、镇痛剂肾病 26.气体产生毒性作用得吸收部位就是A、肺泡 27.糖皮质激素对肾上腺得毒性作用导致肾上腺B、萎缩 28.对乙酰氨基酚产生肾毒性得原因主要通过D、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 29.青霉素得毒性作用主要就是通过A、Ⅰ型变态反应 30.双氯苯二氯乙烷对肾上腺得毒性作用导致肾上腺 B、萎缩 31.多柔比星对神经系统得毒性作用可导致D、神经元损害 32.游离胆红素过高可导致新生儿、早产儿 C、核黄疸 33.胺碘酮对神经系统得毒性作用可导致 D、髓鞘水肿 34.肝细胞被损伤后,溶酶体数量与体积常会 A、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