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口算能力培养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口算能力培养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口算能力培养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口算能力培养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口算是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不借助于计算工具、不表达计算过程而直接通过思维算出的一种方法。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等方面都起着非常广泛的作用。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只有抓好口算,计算能力才能提高。经常进行口算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的研究,其中包括:正确处理好笔算和口算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算法多样化和优化的关系,关注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和估算技能的养成。

2、小学生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如何培养和提高,口算练习的设计和对于口算方法和口算结果的评价模式的研究。

3、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存在的错误及其原因的分析与研究。

4、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较弱的个案分析研究。

三、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分析法:通过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分析和测试,发现学生口算存在的问题。

(2)行动研究法:确定实验班级二(1)班、二(2)班、二(3)班,通过对实验班级的学生口算能力的大规模研究,认真分析学生口算错误的原因。

(3)个案研究法

(4)经验总结法:找到克服学生口算心理障碍的对策,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具体过程如下:

(一)对学生口算情况调查

对班级学生口算情况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45份,回收调查问卷145份。其问卷设置的主要调查内容有:

1、你喜欢做计算题吗?()

A.喜B.不喜欢C.谈不上喜欢和不喜欢

2、你认为你的计算水平怎样?()

A.很好,我很满意B.一般,有待进步C.很不满意,要努力提高

)(、你做错计算题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3.

A.不会做B.粗心C.紧张

4、对于计算结果你通常:()

A.详细反复检查验算。B.估算后,再验算。

C.一次就能做对,基本没有必要验算。

5、在做计算题时,你一般:()

A、审题,看清符号进行计算。

B、读一遍题后就开始算。

C、太简单没有必要审题,直接计算。

6、对于口算题,你通常:()

A.按照题目要求口算。B.简单的口算,有难度的进行笔算。

C.先口算,检验时笔算。

D.除非老师强调,一般很少检查

通过对二(1)、二(2)、二(3)班级全部学生的综合调查,其基本结果为:(1)喜欢做计算题的学生占51.61%,不喜欢做计算题的学生占48.39%;(2)认为自己计算水平很好的学生占41.23%,觉得自己计算水平一般的占58.77%;(3)认

为自己因为不会做才做错的占5.97%,粗心做错的占74.68%,因为紧张做错的占19.35%;(4)计算完后能反复检查的占28.71%,没有检查习惯的占71.29%;(5)做题时能看清符号再计算的占45.16%,直接计算的占54.84%。

(二)剖析影响口算能力的因素

出现以上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1、教师未能结合儿童年龄特点,从小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使得练习形式单一化,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2、学生心理方面的原因,即俗话说的“粗心大意”,这其中包括感知粗略,甚至感知错误,表象模糊,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注意的分配能力差,有意记忆力差,情绪脆弱等。

(三)探索提高学生数学口算能力的对策

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不书面表达计算过程而通过思维直接算出结果的计算方式。事实表明,口算速度快的,笔算速度也快,正确率高,反之,口算速度慢的,笔算速度也慢,正确率低。“计算要过关,必须抓口算”,这是科学结论,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条规律。口算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练、灵活的过程。懂理,就是使学生懂得口算的算理;会算就是通过一定的训使学生对基本口算能够算熟练就是经过反复练习,使学生掌握口算的方法;练,

得又对又快;灵活就是使学生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灵活地解决问题。

1、培养学生口算的兴趣。

口算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是尤其重要的。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想学”。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这一心理特点,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以往单一练习的形式。例如:用游戏、比赛等方式训练;开火车、抢答、闯关卡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予,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良好的口算习惯是提高口算正确率的保证。大量事实说明,没有良好的口算习惯是学生口算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养成良好的的口算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口算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检。

3、培养认真演算的习惯。

训练学生做题要有耐性,认真思考,即使做简单的口算题也要谨慎。教师要求学生无论是简单的口算题还复杂的口算题都要耐心细致地口算,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4、培养坚强的意志。

要提高口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才会有成果。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口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每天晚上坚持练5分钟。口算教学中,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和笔算训练。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就会提高了学生的口算能力。

5、重视口算训练。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直接

影响笔算,低年级的最基本口算是100以内加减法。我们必须采取形式多样的训练方法:如低年级的口算可以采用开火车、找朋友、对口令、抢答等游戏活动形式进行口算。口算训练要持之以恒坚持做到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为今后学习较复杂的运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6、安排专门的改错课。

有针对性地把学生经常错的题目类似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再次反馈了解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改错题型的练习对学生是有要求: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处→分析错误原因→改正。课堂采取小医生找病因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改错”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而且达到预防效果,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五、课题研究的结果

1、初步找到了影响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原因,并探索出提高低年级学生数学口算能力的措施方法,它们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培养学生口算的兴趣。(2)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3)培养认真演算的习惯。(4)培养坚强的意志。(5)重视口算训练。(6)安排专门的改错课。

2、经过近一年的课题研究,运用以上措施方法对学生数学口算能力的提高产生的效果:

(1)学生对于口算题的兴趣正逐步增强。在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中,我逐步改善了数学教学的模式,坚持口算天天练,充分利用挂图、教具和教学光盘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2)学生的口算能力在逐步增强。一年来学生做口算题,100道题由错10题以上到只错1、2题飞跃式的进步。

(3)学生口算能力的增强对数学成绩有很大的影响。学生口算能力提高了,数学成绩也就随着提高了。

(4)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增强了,科研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给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展示自我的舞台。通过对本课题研究,本人对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对很多教育理念有了新的理解。通过读教育专著、教育理论书籍、撰写课题博客、写读书笔记,我的教育思想转变了,教学的能力提高了,撰写论文时也有依据了,总之,自身的素质获得了提升。

《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心得体会《数学课程标准》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指出:重视口算。口算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更显其重要地位。因为它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又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进行低年级的口算教学,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点个人看法。 一、正确归因,对症下药 分析学生的口算差错原因,很多老师将其大归结为“粗心大意”。其实,学生在口算中出现的错误,有些是因为心理现象造成。正确分析其产生原因,有助于对症下药,进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口算出错的原因有以下五种情况: 1、感知粗略。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比较笼统、粗糙、不具体,往往只是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大会注意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因而头脑中留下的印象缺乏整体性。而口算题本身没有什么情节的形式,才呈现的形式比较单一,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学生计算口算时,往往只感知数据和符号,而较少考虑其本身的意义,因而容易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产生感知失真,从而造成差错。如一些学生常把“-”看作“+”,把“67”写成“97”,把“100”当成“10”等。 2、注意失调。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关系,注意不稳定,不持久,不容易分配,注意的范围不广,易被无关因素吸引而出现“分心”现象。由于小学生注意力所顾及的面不宽,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顾此失彼,丢三落四。如单独口算“7+24”和“31-16”等口算题,大部分学生能算准确,而把两题合起来时,算7+24-16,学生往往忘记前两位相加的和而造成错误。 3、情感脆弱。口算时,学生都希望能很快算出结果。有些学生在做口算时,由于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当数目小,算式简单时,易生“轻敌”思想,而当数目大,计算复杂时,又表现出不耐心,产生厌烦情绪。口算时一些学生常不能全面精细地看题,认真耐心地分析,更不能正确合理地选择口算方法,进而养成题目未看清就匆匆动笔,做完不检查等不良习惯。 二、借助操作,弄清算理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 ——数学论文 教师:张岚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到经常化,有计划、有步骤,在时间上要讲求速度,在数量上要讲究密度,在形式上、内容上要注意灵活新颖。只有我们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持之以恒,才有可能见到成效。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因为学生"错数"而困惑。题做了不少,错误率却居高不下。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学活用,会使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会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游戏中培养兴趣。例如: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碰球",既能进行口算练习,也能激发学生进行计算的兴趣,具体做法是:以碰球的结果和是10为示范。教师边拍手边发问:李明明我问你,我的3球碰几球?学生边拍手边回答:吕老师我告诉你,你的3球碰7球。熟练之后可简化为--拍手问:李明明,我的3球碰几球?拍手答:你的3球碰7球。 注:此游戏可根据学习内容变化随时调整碰球的结果,根据学生的熟练程度随时调整节奏的舒缓;可集体回答、小组回答、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等多种形式交叉进行。 2、用故事激发兴趣。如:在教学简便运算前,首先给学生讲解数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1+2+3+……+99+100"这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了和数学

家比一比的念头。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娓娓道来,既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 3、用数学顺口溜辅助教学。如:估算歌:要想快速验算,试着用用估算;先估估,后算算,四舍五入是关键;≈符号来连接,简便快捷真叫绝! 二、讲清算理,为正确计算提供依据。 我们知道,算理是运算正确的前提和依据。学生头脑中算理清楚,计算起来就有条不紊,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理清算理。 1、领悟法。如:在低年级讲授进位加法时,可让学生在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的基础上体会凑十的过程,发现满十进一的现象,学生会对"十进制"这一自然数的进位方法有很好的认识。在计算中应用到满十进一的理论时才不会疑惑不解。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领悟法". 2、对比明理法。如:三年级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涉及到口算、估算、竖式计算,对于这一知识的教学,我改变计算题以做题为主的惯例,鼓励学生多动嘴说,说一说算理,说一说想的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以125×11为例,口算的思维过程是:先算100×11=110020×11=2205×11=55最后算1100+220+55=1375;估算时要说明的是在此类型的估算中,只要将11估成10,然后计算125×10=1250,也就是125×11≈1250即可,关于这一类型的估算说明在教学参考书上有明确文字;竖式计算的思维则是先算125×1=125125×10=1250最后算125+1250=1375.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口算、估算、竖式计算的思维方法略有不同,学生通过说想法,说过程进行对比、区别,就会建立起清晰的表象。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对比明理法。"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摘要】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怎样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提高自主探索的效果,这一切都取决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在国内引起广泛注意,而且在世界中许多国家也很重视,已成为带有方向性的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必须认真探索研究。 一、培养小学生的自学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兴趣是指一个人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导,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仔细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时,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凡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往往也是他们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科。这是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它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导致学习成功的重要原因。正可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之者”是学习中的最佳境界,只要学生达到了乐学的境界,就能以学为乐,勤奋好学,苦中求乐。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 首先,教师可以提一些有兴趣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好列举一些有兴趣的例题,那么学生对有意思的问题学起来自然感兴趣;或者,是作一些形象的比喻。适当的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数学原理形象化、直观化,较易为人接受。 其次,教师也可以讲一些相关的故事。在数学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对学

小学数学论文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方法_通用版

小学数学论文-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方法通用版 口算能力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计算形式,贯穿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但是,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最佳时期是低年级阶段,因为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具备了这种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方法,能提高他们计算的正确率。而且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他们能够掌握口算方法,将直接影响多位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计算。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把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笔者将在本文中谈一些培养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一、运用直观手段开展口算训练。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必经步骤就是引导学生由直接感知实物逐步过渡到在头脑中建立表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初阶段,教师要多运用直观化的手段进行教学,如让学生认识10以内的数字,课前,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学生喜爱的实物图片、小木棒,课堂上教师发给学生几张图片或几根小木棒,学到哪个数字就让学生数出相应的图片和小木棒数量,然后再让他们数一数自己的手指,巩固学生的认知。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2-10”之间数字所对应的图片或小木棒进行分一分、拆一拆的直观操作活动,使他们掌握10以内的数字的组合和分解,并在头脑中建立表象认知,锻炼他们能够熟练地口算出10以内的加减法。再如,训练学生进位加分的口算能力时,教师可以通过实物进行直观的操作,如“9+2”的结果,教师可以先摆出9根小木棒,旁边摆出2根小木棒,之后提问学生:“怎样摆放这些小木棒我们就能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根了?”学生很快想出办法:“从两根小木棒中拿出一根,放入9根小木棒那一部分中,这样就变成了整数10根,10根加1根,总共是11根。”无形中,学生便使用了“凑十法”,这正是口算的一个方法,之后教师可以再出几道题:“8+4、9+3、7+5……”这个过程中,既让学生掌握了凑十法,又使他们建立了表象,提高了口算的正确率。 二、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口算能力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因此,口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它不但是计算的基础,而且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创新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的口算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最活跃的心理成分之一,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要培养学生口算兴趣,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认识口算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与作用;其次,口算的形式要多样化,使学生不感单调、不乏味;再次,结合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口算兴趣。 二、加强口算的基本训练 俗话说:“熟能生巧”,要提高口算能力,必须抓好口算的基本训练,做的多了,反映就快,正确率就高;反之,反应慢,准确率就低。口算训练中,要注意化繁为简,突出难点,对于基本的口算,如20以内加减法要反复训练,达到熟练,而2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的口算是重点训练内容。 三、让学生理解口算算理 只有对算理的正确理解,才能使学生正确掌握算法,逐渐简化思维过程,形成口算技巧。如用凑十法计算8+5,初学时需要详细说出计算过程:因为8和2相加可组成10,先把5分成2和3,8和2相加得10,10再加3得13,这是计算8+5的具体过程。通过重复训练,找出规律后,可以简化思维过程,只要思考先把5分出2和8凑成10后,剩几就是十几。最后省略计算过程,直接算出8+5=13。让学生理解算理和掌握规律,口算就可以达到熟练的程度。 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渗透口算训练 口算是基本功,必须经常训练,才能提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应有意识的渗透。比如:在每一节课前的两分钟,可以拿出来专门训练口算能力;在平时的计算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口算;可以利用一些自习时间在班级内开展一些口算类小竞赛;平时注重对口算能力强的同学的表彰,有意识地引导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等等…… 五、注重对口算技巧的引导 有些计算题,虽不能直接口算,但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式题数据的特点、运算定律和运算符号,找到口算的简便途径,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 总之,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持之以恒,日积月累,落实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方能打下扎实的口算基本功。 口算,是基本的数学能力。在小学低年级培养口算能力,既是数学学习的重点之一,也是数学学习的难点之一。根据教学的实践经验,在小学低年级培养口算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运用口算卡片,保持训练的连续性。 口算能力的培养中,技能训练的成份很大。凡基本技能的形成,都需要“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坚持天天训练,才能奏效。运用口算卡片,可以调动全班学习的积极性。视觉是感知过程中最敏感的器官,学生目视口算卡片进行视算,注意力容易集中。一般可以利用刚上课的两三分钟集中训练。灵活多样利用口算卡片,既可以按一定程序进行系列题目口算训练,又可以任意抽取,进行随机训练。口算卡片在老师手中,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视算速度,坚持天天训练,有利于学生口算能力的整体提高。 二、利用练习题,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教材的练习一般具有典型性,是质量较高的口算材料,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巧填数、

(完整)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心得体会 乔胜慧《数学课程标准》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指出:重视口算。口算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更显其重要地位。因为它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又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进行低年级的口算教学,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点个人看法。 一、正确归因,对症下药 分析学生的口算差错原因,很多老师将其大归结为“粗心大意”。其实,学生在口算中出现的错误,有些是因为心理现象造成。正确分析其产生原因,有助于对症下药,进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口算出错的原因有以下五种情况: 1、感知粗略。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比较笼统、粗糙、不具体,往往只是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大会注意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因而头脑中留下的印象缺乏整体性。而口算题本身没有什么情节的形式,才呈现的形式比较单一,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学生计算口算时,往往只感知数据和符号,而较少考虑其本身的意义,因而容易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产生感知失真,从而造成差错。如一些学生常把“-”看作“+”,把“67”写成“97”,把“100”当成“10”等。 2、注意失调。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关系,注意不稳定,不持久,不容易分配,注意的范围不广,易被无关因素吸引而出现“分心”

现象。由于小学生注意力所顾及的面不宽,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顾此失彼,丢三落四。如单独口算“7+24”和“31-16”等口算题,大部分学生能算准确,而把两题合起来时,算7+24-16,学生往往忘记前两位相加的和而 造成错误。 3、情感脆弱。口算时,学生都希望能很快算出结果。有些学生在做口算时,由于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当数目小,算式简单时,易生“轻敌”思想,而当数目大,计算复杂时,又表现出不耐心,产生厌烦情绪。口算时一些学生常不能全面精细地看题,认真耐心地分析,更不能正确合理地选择口算方法,进而养成题目未看清就匆匆动笔,做完不检查等不良习惯。 二、借助操作,弄清算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双手多做精细灵巧的动作时,就能把脑中一些区域的智力激发出来。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要形式,而数学知识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而需要借助直观操作,让手脑并用起来。如:“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在计算25+4时,安排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在学生得出29时,问“你是怎么想的”,让学生感知5+4=9,就是将5根小棒和4根小 棒合起来,也就是5个一加4个一等于9个一,再加20就是29。 因而总结得出:两位数加一位数就是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加十位上的数,同理,减法也是如此。而在后面的一节课“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中“56+30”,通过拨计数器明白,3应拨在十位,进而得

浅谈重点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重点小学数学自学能 力的培养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浅谈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油城学校章玉花 玉门市教育局95号文件明确规定九月、十月对学生要进行自学训练。自学是一种自主、探究、发散式的学习方法,它会使学生更能掌握和理解数学的真谛。为此我在学生自学的培养上有几点认识与大家斟酌。 一、激发自学动机,提高自学兴趣 学生获得知识的途经无非有两个,或从别人的传授中获得,或从自己的学习中获得,而通过自学获得的知识往往会记得更牢。并且,学生通过自学获得新知时,会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这在一般学习中是不可能体会到的。所以,提高学生的自学兴趣,是比较关键的,让学生战胜自我,投入进去,坚持到底,争取成功。可通过一些科学家的例子来说服学生。我介绍了曾被人称“低能儿”的爱迪生,他通过刻苦自学,终于成为发明大师;着名数学大师华庚,出身贫寒,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却凭着超人的意志登上数学的高峰。这些典型实例,使学生受到启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师在实施时不可操之过急,特别是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刚开始进行自学,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消除他们的疑虑。 教师还要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注意这方面的引导和鼓励,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要让学生都有信心相信自己能行,大力宣传倡导自学的重要意义,介绍自学经验,强调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对获取知识、增强能力、提高成绩的巨大作用。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自学,让他们产生自学的愿望,以便形成正确的自学动机。 二、进行自学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时首先要弄清学法指导的内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学生的口算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答题速度和答题效果,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 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呢?下面笔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重视让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 认数是计算的前提基础,反过来,计算可以加深对数概念的认识,两者是通过数的组成和分 解有机地连在一起的。要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数概念和计算方法,不能离开学生的亲手操作, 这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指出的“数学首先是,也是最重要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 从本学期一开始,我特别重视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去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在 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部分,每认识一个数后,我们都通过图画或实物图片,使学生了解数 的组成和分解,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反复的亲手操作巩固数的组成和分解,并且注意让学生在 操作过程中动作、思维、语言密切结合,培养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动手能力、数学语言 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没有急于揭示计算方法,而 是花了较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圈十”操作,使学生从操作中领会“凑十法”。这样做,使我班学 生都较好地掌握了“凑十法”,为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打好了基础。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转载自保留出处。 二、生活实际引出计算教学,理解算理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 要想会算而且算得快、算得好,理解算理是教学的关键。而理解算理主要靠激发学生要算、 想算、怎么算的意识。如何达到这种效果浅呢?那就是从生活实际引入,让学生在解决生活 中的实际问题中探究出合理的算理。例如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可以设置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发现。首先在引入环节设置情境,小兔子要请客,它为好朋友准 备了两盒牛奶,第一盒里有9瓶牛奶,第二盒里有8瓶牛奶,小兔子一共准备了几瓶牛奶? 小朋友你能帮小兔子算一算吗?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进行引入,学生会感到很有意思,愿意帮助小兔子算一算,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 在学生考虑了一会儿后,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有多少瓶牛 奶吗?这时学生就会深入思考该怎么办,于是凑十法就自然而然的被学生发现了,既从第二 盒中拿出一瓶放在第一瓶中,第一盒凑成十,加上第二盒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或者从 第一盒中拿出两瓶放到第二盒中,第二盒凑成十,加上第一瓶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学 生从动手操作中,很快并且很直观地理解了凑十法的算理,这时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学生 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进而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而理解算理 更有益的地方还在于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进位加法时能够 进行知识间迁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一旦学生在计算中遇到了问题也能根据算理 推算出不会算的题目。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设置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算理 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 三、从实际出发选择练习形式,提高课堂练习效率 在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形成数的概念,领会计算方法以后,还必须通过及时的, 充分的练习,逐步形成熟练的计算能力,为了提高课堂练习的效率,而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我十分注意选择练习形式,尽可能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较多的练习机会,同时又便于教 师及时检查。除了采用集体视算、听算之外,还改进了过去教师出几张卡片选几个同学口答 的练习形式,要求学生制作1—20的数字卡片,并统一涂色要求。例如,教师出“9—6”的卡片,学生就纷纷举起黄色的“3”卡片作答,学生人人动脑动手,教师从卡片颜色上很容易检查。

对小学数学口算能力提高的研究研究

对小学数学口算能力提高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在“数的运算”中,中段放在第一条的就是“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要求我们重视学生的口算训练。 结合我们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作业中反映出来的是,计算能力有所下降,总感觉现在的学生作业的效率越来越低,也就是说做作业的速度越来越慢。参加工作比较长久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感慨。对于这一现象进一步分析,我们会发现,学生口算能力的降低影响作业的效率。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缺少对学生的有意识强化训练。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只有口算好了,笔算的速度才能加快。在三、四年级的乘除教学中,在教学笔算之前总先按排口算,由此也可以看出口算是的基础性比较强。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提出了本课题《对小学数学口算能力提高的研究》。从中年级级口算教学这一小处着眼,围绕教师在教学中碰到的急需解决的现实的、真实的问题,共同反思与研讨,以此建构一种互动、对话的研究平台和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效地促进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通过讨论、分析总结和提炼,形成丰富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成果共享。 二、国内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镇江市解放路小学袁玲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口自能力培养》着重研究的是低段一、二年级的口算教学研究,探索总结出一些提高口算能力的确实做法;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君山路学《小学低年级口算教学策略研究》等,主要注重的是低段的口算能力培养的研究。对于中年级口算能力培养的研究相对比较少。

利用听算教学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训练强度和学生的思维密度,提高口算的能力,因此,必须把学生习惯的视算与听算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使学生耳听、眼看都能迅速口算,随时作出相应反应,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前引进扑克“24点”的游戏活动,通过口算能力的提高的同时,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研究的内容要点与目标 本课题通过对如果提高中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教学策略的研究,全面提高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计算能力,具体内容为: 1、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中年级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2、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口算方法、口算技巧等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实现口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 3、视算、听算训练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的重要作用。 4、开展扑克“24点”等游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算兴趣,以及灵活的口算方法。 5、通过本课题实验研究,探索提高学生口算正确率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促使专业化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四、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1、文献法。通过专题辅导、培训学习、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学习现代课堂教学有关理论,指导课题研究,为课题组成员夯实理论基础。 2、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我校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了解教师对待口算教学固有的方式,分析成因,寻求实验的突破口。 3、个案分析法。通过课题组教师结合自身和对其他教师口算课堂教学实例的反思分析,制定解决的方法,最终形成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方法。 4、集优法。收集整理课题组数学教师及其他教师口算课堂教学的案例,有效地解决课堂教学中问题,形成优秀案例集,成为提高口算课堂教学的范本。

论文《浅谈小学生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是当代人要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我们应该按照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 一、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首先,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在数学自学的过程中,如果只布置给学生自学的内容,没有相应的指导,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的。一般的学生在自学时,往往只是走马观花,随便翻翻书完成任务就罢了。我认为在初始阶段教师应该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读书。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画、圈知识要点,应该标记哪些知识;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意识;同时教师应出示具有启发性的自学提示。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也就可以将课堂上的自学转移到课前的自学,从而为探究新知做好已有知识经验准备,提供更充分的探究体验时间。例如自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布置学生思考:(1)怎样用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割补后拼成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你还能有其他割补的方法吗?等等,这些问题对于启发学生的思路很有益处。 其次,试着看懂例题 尝试告诉自己例题讲什么,或通过阅读知道了什么,弄不明白的地方注上记号或是做好记录,以备与同学交流或课堂发问。试做“做一做”。哪里有困难要做好记录,这样做起码让学生“依样画葫芦”,尽可能先对知识“知其然”,经由课堂,再达到“知其所以然”。 第三,寻找生活数学 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预习时必须让学生试着找找生活中的原型,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如“循环小数”在预习时,可以布置学生找找生活中“循环”的现象,以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概念。 二、运用各种途径,激发自学兴趣 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自学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来源于现实,也扎根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展示数学丰富的美育因素,如形式美、概括美、简洁美、对称美、辩证美等,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

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36917990.html, 小学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者:王廷河 来源:《新一代》2015年第09期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应突出体现数学的基础性和发展性。”作为口算能力来说,它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而且口算能力的高低,对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增长。如何进行口算能力训练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口算 一、口算的含义 口算也叫“心算”,是数学教学方法之一。口算是一种只凭思维及语言活动不借任何工具的计算方法。它不但是计算、简算和估算的基础,而且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表现,对学生的注意、记忆、逻辑思维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口算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合理计算的能力。口算能力的形成,必须要通过经常性的训练才能实现。 口算在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口算直接关系到学生笔算能力的提高,能促进学生注意力,记忆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提高学生计算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我国小学生口算能力现状 在口算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不能根据学生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设计不同形式的题目吸引学生的眼球,而是练习的形式单调,学生感到乏味。许多教师在口算教学中只重视学生口算结果,而忽视过程指导。还有部分教师在口算训练时重“量”轻“质”,忽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不能把这种错误简单归咎于“粗心”或“马虎”,而应该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加强算理教学,重视思维过程 口算教学,应当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的法则、方法。其中,弄清算理是关键。如“凑十法”的教学,可先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物操作过程。通过摆弄学具及眼、手、口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表象。然后,让学生详细说出自己的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我们知道,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小学教育阶段。只有抓好口算,计算能力才能提高。经常进行口算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口算能力尤为重要。 一、保证时间,持之以恒培养学生口算能力。 提高口算能力,不但要反复训练,还要不断训练,尽量做到人人过关。因此,我们经常利用上课前的3——5分钟,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且让训练的与本节课内容有机结合。比如学习“乘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时,可安排乘加的口算内容;学习“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时,可安排乘减的口算内容的练习题。这样开始时比较费时间,但只要堂堂练、天天练、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口算教学提倡学生算法多样,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能掌握的方法来计算。“算法多样”是指一个学习群体里呈现出的各种各样的方法,而不是某一个学生身上的几种方法。积极提倡算法多样化,如: 我在教学“19+18=”这道口算时,我说:“这道题用口算的方法怎样算呢?把你的好方法和同桌说一说。”教室里立刻响起了激烈的讨论声。在同桌交流的基础上,我又组织了全班交流。生1、我是这样想的 10+10=20 9+8=17 20+17=37;生2、19+10=29 29+8=37;生3、20+18=38 38-1=37

这些思路是每个同学不同思维能力的表现,面对学生存在着的个性差异,他们对数学知识有着不同的理解,对数学方法有不同的喜好,课堂也因此五彩缤纷,富有个性了。 三、掌握口算方法,形成口算技巧。 口算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大大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并形成口算能力,在应用中进一步理解、巩固算法,灵活运用算法,逐渐简化思维过程,形成口算技巧。 例如:在2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中,学生要会正确运用数数法、接数法、凑十法、口诀法等。在这里凑十法是小学低段比较常用的方法,所以,我首先要求孩子要会凑十,会熟练记忆哪两个或几个数能凑成十。四、注意新旧知识相结合的综合训练 低年级口算虽然不难,但是要使全体学生口算达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很快,但忘得也快。针对这一特点,我经常采用新旧知识口算交叉练习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牢固地掌握知识,提高口算能力。课堂上先练习当堂的内容,当学生对新知识基本掌握时,又复习旧知识,从而达到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与促进,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口算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练、灵活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所以要靠我们不懈

小学数学提高口算能力方案

《农村“小学生口算能力薄弱的改善对策 ”研 究》 课 题 研 究 方 案 一.背景描述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要求,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中明确指出,学生要“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要使学生能‘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口算”也称心算,是不借助计算工具,直接通过思维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是学习其他计算的基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没有一天不用到口算,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小数目的计算,用口算方便易行,灵活快速。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差,势必会影响到估算、笔算的正确和速度,影响计算技能的形成。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抓好口算这个基础。 但是,在低年级口算实际教学过程中,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⑴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这种题目太简单,不如思考应用题有意思,做对了,骄傲情绪明显,做错了也不当回事。 ⑵有的同学口算一两道题速度很快,当口算题目较多时,却磨磨蹭蹭,很长时间做不完,表现出厌倦疲乏的样子;有的学生在做口算题时,往往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当数目小、算式简单时,易生“轻敌”思想,拿笔就写,不是看错运算符号就是写错数,甚至会出现毫无道理的错误,不能算出正确的结果。而当数目大、计算复杂时,又表现出烦燥、厌烦情绪,甚至个别学生还会急得哭。 ⑶口算做完了也不进行检查。 二、确立研究课题 通过以上呈现的种种问题来看,低年级的口算学习的现状不容乐观,而课题研究对教师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这样的基础上来开展教育研究,进行“如何提高口算能力”的课题研究,不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是很有研究价值的。 三、确定研究对象及内容 本课题研究在《数学课程标准》等的指导下,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以接受性为主的、死记硬背的口算训练模式。以一、二年级学生为研

如何提高小学一年级数学口算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一年级数学口算能力 口算能力是小学生一项最基本的素质,口算能力差,势必会影响到笔算的正确率和速度,而小学低年级孩子60%的数学学习都是计算学习。另外口算的练习过程也能提高孩子的记忆力,特别是三位数的加减,只有记对数字才能计算正确;同时也能锻炼孩子的思维灵活性。 如何提高口算能力。家校连心桥说:家长在辅导孩子口算时,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孩子练习口算的方法,即分别进行“说”“读”“写”的三遍练习,并分别达到三个要求:清楚、快速、正确。 “说”算理,应清楚。 每天的第一次口算练习,家长可以挑出几道口算题让孩子说说是怎么算的,这样说的练习,重点是看孩子对口算算理是否清楚明白,这是正确、快速口算的基础,同时也避免了机械的口算练习。低年级口算一般用凑十凑百或口诀等方法,家长也可翻看数学书或者与老师交流了解其他方法,当孩子学会一些口算方法之后,就可以集中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口算兴趣,对以后的口算练习有一定的帮助,也更为方便了。 “读”口算,求快速。 每天的第二次口算练习,可以让孩子大声地读口算题,刚开始可能会有些慢,可以再来第二遍、第三遍,同时记录每一遍练习的时间,以便对比,不断提高速度。经过这样的读算训练,使孩子熟练到不需要思考不需要背口诀就能快速地计算,还可以训练孩子的反应能力和计算速度,促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另一方面,在孩子快速口算的过程中,家长不妨打乱口算题的顺序,让孩子能够根据不同的口算题,灵活地使用口算方法,使口算合理、灵活、迅速,逐渐锻炼孩子思维的敏捷性。

“写”口算,需正确。 每天第三次口算练习,可以让孩子快速地写出前面读过的口算题,然后家长批改,做到对孩子口算的正确率心中有数。这次的练习是说读写的统一,是懂理、会算、熟练的综合运用,不可操之过急,经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可以使孩子对基本口算做到算得又对又快。 梨蕊纷飞说:孩子掌握了口算练习的方法后,与形成良好的口算技能还有一定的距离,这时需要家长注意两点,即培养孩子口算兴趣和坚持口算训练。 培养孩子的口算兴趣,可以采用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口算形式来进行。这一点对低年级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如果经常采用单一的方式进行口算训练,势必会让他们感受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效果不会太好。这里介绍几种方法,家长们可以一试,和孩子进行抢答、口算接力赛、口算大比拼等,或者进行随时随地的熏陶。形式多样了,孩子的口算兴趣自然更浓了。下面就是两个例子:今天老师布置了很多算术题,有点不想做。这时妈妈和爸爸就和我一起玩口算大比拼:妈妈做裁判,我和爸爸进行比赛。妈妈快速的念出题目,我和爸爸抢答,回答正确者得1分。不仅好玩,还有礼物相送,那就是周末全家一起去书店淘宝。这种方式太喜欢了,明天还要…… 我和妈妈在买菜的时候,会让我算账;去超时的时候,会让我计算10元钱买零食,有几种方案;看书的时候会问我今天从哪页看到哪页,共看了多少页……在这些数字的轰炸下,数学走到了生活中,学习变成了件有趣而快乐的事。 另外,口算练习不能急于求成,应多种方式交替使用,使孩子不断具有新鲜感,不断激发口算的积极性,只有感兴趣,才能发挥天天练的效果,达到脱口而出。

关于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的探讨

关于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的探讨 学习活动贯穿于一个人的一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更是当代人要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变“学会”为“会学”,使学生个性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地发展,以达到“用自己已有的数学能力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培养目标。 小学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研究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在这种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小学数学教改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数学课堂要想真正成为教学改革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乐园,我们一线教师首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改意识,还要不断创新教改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是教学改革的最主要目标。自学是一种自主、探究、发散式的学习方法。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更好的探究数学知识过程中,培养科学的自主探究能力呢? 一、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首先,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在数学自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自学方法的掌握,必然受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特别是小学生,教师怎样教,学生就会怎样学。因此,教师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不要只考虑自己怎样教,还要考虑到学生。我认为在初始阶段教师应该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在自学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如数学课本学习的指导,查找资料的指导,听讲的指导、作业的指导等。例如,新课教学前要求学生预习,想象新知识与以前学过的知识有什么联系?你有哪些地方还不懂?知道课堂上怎样进行“读、画、听、看、想、议、练”?这样,久而久之,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逐步加强,自学方法逐渐就会形成。 其次,试着看懂例题。 尝试告诉自己例题讲什么,或通过阅读知道了什么,弄不明白的地方注上记号或是做好记录,以备与同学交流或课堂发问。试做“做一做”。哪里有困难要做好记录,这样做起码让学生“依样画葫芦”,尽可能先对知识“知其然”,经由课堂,再达到“知其所以然”。 第三,寻找生活数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只有让它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它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大部分都

《小学口算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课题研究总结

《小学口算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课题研究总结 一、课题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及原因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突出体现教学的基础性和发展性。"作为口算能力来说,它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笔算、估算和简算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必经之路,将直接关系到中高年级的数学计算能力的形成,对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没有一天不用到口算,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小数目计算,用口算方便易行,灵活快速。口算的正确、合理、迅速、简捷程度反映了学生数学素养的高低,反映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感的发展水平。只有抓好口算,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据此,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把对低年级学生数学口算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的研究内容之一。目前,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在口算教学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材原因 1、从教材的编写看,实验教材比义务教材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而教学时间并没有增加,加上各单元之间知识的跳跃性大和计算器的使用,新课程标准对计算能力的要求有所降低,客观上对学生口算能力训练不到位,学生对计算器的依赖,家长和教师在思想上产生松懈情绪,放松了对口算的练习。 2、新课程中教学侧重点不同从而导致口算教学的训练不够,我们现在已经很难在数学课堂中看到每天利用几分钟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形式丰富的口算训练。为了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口算教学

往往从生活中引人,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然后交流自己的算法,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多中选优,择优而用"然后再进行口算的训练,训练的时间大大缩短,训练的量不足,导致学生口算技能下降。 (二)教师原因 1、教师在口算教学思想上不够重视,对口算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是把口算作为笔算教学的基础,反正学生会计算就行,至于口算的方法并不重要,忽视口算的隐性价值,对口算方法不够重视,指导力度不够。在口算教学中,有的教师所采取的训练方式不当:要么就是口算的形式单调,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么就是形式过于花哨,反而没有达到训练的实效。 2、受应试教育影响,现在对学生测试方式主要还是以笔试为主,对测试的时间不作要求,口算只有一个结果。看不到学生的思维过程,口算也可以笔算完成。为了取得好成绩,有的老师重结果、轻过程,只满足于口算正确,不愿花时间去分析学生的思维过程,甚至要求学生用笔算完成,从客观上使得学生产生惰性,因此学生喜欢在草稿本或桌子上打草稿,从而导致"笔算式"口算。 (三)学生原因 1、算理不熟练的原因。我们知道,明确与熟练算理是计算的前提与基础,如果学生算理不熟练,只是停留于"照葫芦画瓢"式的模仿口算,不是"用脑子去算",而仅仅是"在脑子里算"(懂得口算方法,但不知这样算得道理)。就会导致计算能力不强,错误频出。 2、不良口算习惯原因。口算练习本身便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学生往往会提不起兴趣,所以出现了许多不良的计算习惯:如定性不好,即使短短5分钟也集中不了精神,容易分心,有些学生喜欢东张

提高口算能力的措施

提高小学生口算能力的预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口算也称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小学低段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不仅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更是计算能力培养的基础。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有些学生就因为口算能力不高,所以在笔算计算中的正确率较低。 一、分析错误原因 学生口算错误的原因很多,可是学生往往只是简单地说一句:我粗心,算错了。通过分析,学生口算错误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1)运算符号混淆错误 (2)粗心大意错误。如:300×8=1600(误把300当30算) (3)运算顺序错误。 (4)题目数字错误。 (5)进位退位错误。 (6)没有口算习惯。我发现很多学生没有养成口算习惯,口算题也是经常进行笔算,即使不允许学生用笔算算口算题题强调口算必须用口算时,学生口算时在大脑中出现的还是笔算的竖式过程。(7)口算枯燥无味。每次做口算练习时,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表现出索然无味的样子。

二、加强方法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计算方法和计算法则,这样学生有了更多的方式方法就能更快更准确的口算。学生熟练基本方法之后,就转入提高训练,即交给学生口算方法和规律。 1.利用”凑整×法”计算 (1)运用减法性质凑整 (2)加法结合律 2.运用“分析法”口算 根据题目中的某数拆开分别与另一个运算。如:5×32原式变成5×4×8×=20×8=160计算. 3.运用“速算法”口算 三、强化口算训练 1.让口算训练融入课堂 (1)结合教学内容,坚持口算天天练数学课前两到三分钟进行口算训练,除了较常规的用口算练习纸进行口算训练外,还可以看题记得数(口算出现在课件幻灯片中,学生把得数记录在自己的草稿本中),也可以听题记得数(老师报题,学生把得数记录在自己的草稿本中),无论哪种形式,在反馈学生的情况时,要及时纠正错识,建立正确模型。 (2)读题,说计算过程、说算理,读和说的过程中包含着众多的口算练习. 2.加强个别差异辅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