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学分:80 / 3+2 (其中含实验或实践学时:48 )

开课学期:每学年第一和第二学期

适用对象:化工类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

内容简介:物理化学也称为理论化学,是化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物理化学是用数学和物理学的方法研究化学中最具有普遍性的一般规律。本课程介绍研究化学变化和相变化的平衡规律和化学反应的速率规律的宏观层次理论方法,从微观到宏观层次的研究方法和多相系统的研究方法等。包括热力学三大定律和基本方程、统计热力学、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相平衡、化学平衡、电化学、化学反应动力学、表面现象和胶体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课程性质】物理化学是学生在具备了必要的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理论基础课,是应用化学、化学工程、生物化学等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理论课程,同时也是后继化学专业课程的基础。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一个系统、完整的物理化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框架,掌握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统计热力学中的普遍规律和实验方法;在强化基础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任务】本课程共分十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统计热力学初步、溶液理论、相平衡、化学平衡、电化学、化学动力学、表面现象、胶体化学。本课程重点在于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在阐述基本原理时应着重讲清整个问题的思路、介绍问题的提出背景和形成理论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到有关知识的同时能学到探索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基础层次上选择有代表性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实际,着眼于前沿涉及的新思想和新方法。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 1 物理化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史

§ 2 物理化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3 必要的数学知识

§ 4 物理化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

【基本要求】

1.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特点,探讨物理化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确立学好物理化学的信心。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 1 热力学概论:热力学的特点和局限性,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 2 热和功:热和功的定义、性质、常见过程体积功的计算,可逆过程

§ 3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经典说法和数学表达式

§ 4 等容热等压热及焓

§ 5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理想气体中的应用

§ 6 热容及热的计算

§ 7 理想气体的绝热可逆过程

§ 8 焦耳-汤姆逊效应

§ 9 热化学

【基本要求】

1. 掌握热力学基础的概念。

2. 熟练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明确热和功只在体系与环境有能量交换时才有意义,熟知功和热正、负号的取号惯例。

3. 明确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的意义。

4. 掌握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及焓只是温度的函数,常见过程?U,?H,Q,W的计算。

5. 掌握等容热效应和等压热效应之间的关系,会应用赫斯定律、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燃烧焓计算化学反应热效应。

7. 掌握基尔霍夫方程。

【重点】

1. 状态函数、可逆过程、内能和焓、热和功等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

2. 计算理想气体在等温、等压、绝热过程中的△U、△H、Q和W的计算。

的计算。

3. 化学反应热△r Hθ

m

【难点】

1. 状态函数的特点。

2.基尔霍夫定律和绝热反应的有关计算。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 1 引言:自发过程的共性

§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验说法

§ 3卡诺定理

§ 4 熵的概念:熵的概念, 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熵增加原理。

§ 5 熵变的计算

§ 6 熵的统计意义和热力学第三定律

§ 7 吉布斯自由能和亥姆霍兹自由能

§ 8 △G的计算与T、P之间的关系

§ 9 热力学基本关系式

【基本要求】

1. 了解自发过程的特征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说法。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即克劳修斯不等式。

2. 熟练掌握熵增加原理。会使用规定熵来计算化学变化的熵变。

5. 理解为什么定义亥姆霍兹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它们的用处及适用条件。

6. 会熟练计算简单状态变化过程和相变化过程的△S、△F、△G,并用以判断过程方向,

学会设计简单的可逆过程。

7. 掌握热力学基本方程的表达式及应用条件,了解麦克斯韦关系式。

8. 较熟练地运用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

【重点】

1. △S、△F、△G的方向性判据。

2. 常见过程中的△S、△H和△G的计算。

【难点】

1. 一些常见过程的△S计算,对熵的统计意义的理解。

2. 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的有关计算。

第三章溶液理论

§ 1 偏摩尔量

§ 2 化学势

§ 3 气体化学势等温式

§ 3 溶液组成的表示法

§ 4 稀溶液中的两个经验定律

§ 5 理想溶液: 理想溶液的定义、通性及各组分的化学势

§ 6 稀溶液: 稀溶液的定义,各组分的化学势,稀溶液的依数性

§ 7 非理想溶液: 各组分化学势,活度、活度系数。

【基本要求】

1. 了解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相同点。

2. 掌握拉乌尔(Raoult)定律和亨利(Henry)定律以及它们的应用。

3. 了解标准态的概念,理解理想系统(理想溶液及理想稀溶液)中各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

4. 熟练掌握理想溶液和理想稀溶液的气、液两相的平衡组成计算。

5. 熟练掌握稀溶液依数性的有关计算。

6. 理解逸度和活度的概念,了解逸度和活度的标准态。

【重点】

1. 利用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的简单计算。

2. 理想溶液和理想稀溶液的气、液两相的平衡组成计算。

3. 稀溶液依数性的有关计算。

第五章相平衡

§ 1 相律:相、组分、组分数、自由度的概念;相律的引出和意义。

§ 2 相律的应用范例

§ 3 单组分系统相图: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水的相图分析。

§ 4 双组分系统相图:完全互溶双组分系统;部分互溶双液系;完全不互溶双液系;二组分固-液系相图(有低共熔混合物的体系,生成化合物的体系,生成固熔体的体系);热分析法和溶解度法绘制相图。

【基本要求】

1. 熟练掌握相平衡的基本概念,相律。

2. 熟练掌握克拉贝龙方程和克-克方程的使用条件和应用方法。

3. 理解单组分系统相图中点,线和面的含义及自由度。掌握水的相图,掌握三相点和冰点的区别。

4. 熟练掌握完全互溶双组分系统相图,了解蒸馏和精溜原理。

5. 了解部分互溶双液系相图和不互溶双液系相图和水蒸气蒸馏的原理。

6. 掌握热分析法和溶解度法绘制相图的方法。了解利用相图提纯物质。

【重点】

1.组分数和自由度和相数的计算。

2.完全互溶双液系相图,简单二组分低共熔物的相图的判读。

3.杠杆规则在相图中的应用。

【难点】

1. 杠杆规则在相图中的应用。

2. 相图的动态分析和绘制。

第六章化学平衡

§ 1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 2 范特荷夫等温方程

§ 3 平衡常数的表示法

§ 4 平衡常数的测定和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 5 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和标准反应吉布斯自由能

§ 6 温度,压力,惰性气体对平衡常数的影响。

§ 7 同时平衡。

【基本要求】本章是重点但不属难点章节,通过对该章节的学习,要求有下列几点:

1. 熟练掌握根据范特霍夫等温方程,由K?及J的相对大小判断反应方向。

2. 掌握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的意义及标准反应吉布斯自由能的计算方法。

3. 理解对任何反应系统的标准平衡常数都只是温度的函数。

4. 熟悉K

、K P、K X和K C间的关系。

p

5. 了解实际气体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掌握高压下气体逸度的计算以及实际气体平衡常数与逸度和逸度系数的关系。

6. 掌握利用标准平衡常数计算平衡转化率、平衡组成、化合物的分解压力、分解温度等。

7. 掌握各种因素对平衡的影响。

【重点】

1. 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2. 利用平衡常数计算平衡组成,范特霍夫公式的有关计算。

3.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第七章电化学

§ 1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

§ 2 离子独立移动定律

§ 3 离子倘度和迁移数

§ 4 电导测定的应用

§ 5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离子强度,电解质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系数,德拜体格尔离子呼吸理论。

§ 6 可逆电池:定义,符号,电动势,电池反应热力学,浓差电池,液体接界电位。

§ 7 电极电位:标准氢电极,参比电极,电极电位表达式,电极电位与氧化还原能力的关系,可逆电极的类型,电极电位的计算。

§ 8 电池电动势测定的应用举例,

【基本要求】

1. 了解迁移数的意义及常用测定迁移数的方法。

2. 明确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意义及它们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3. 熟悉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及电导测定的一些应用。

4. 掌握电解质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5. 了解强电解质溶液理论,会使用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

6. 明确电动势与△r G m的关系。熟悉电极电势的一套符号惯例。

7. 熟悉标准电极电势表的应用。

8. 对于所给电池能熟练正确地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并能计算其电动势,能根据简单的

化学反应来设计电池。

9. 明确温度对电动势的影响及了解△r H m和△r S m的计算。

10. 了解电动势产生的机理及电动势测定法的一些应用,特别要求学生掌握可逆电池反应的

热力学及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11. 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和各种防腐的方法。了解化学电源的类型及应用。

【重点】

1.电导率、摩尔电导率及它们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2.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及电导测定的一些应用。

3.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4.标准电极电势的应用,能斯特公式的有关计算,

5.E与△r G m关系,温度对E的影响及计算△r H m和△r S m的计算。

6.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难点】

1. 迁移数的计算及其与摩尔电导率、离子迁移率之间的关系。

2. 简单的化学反应来设计电池和液接电势的计算。

第八章化学动力学与催化作用

§ 1 基本概念

§ 2 简单级数反应:一级反应,二级反应,三级反应,零级反应。

§ 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阿伦尼乌斯方程,活化能。

§ 4 复杂反应:对峙反应,连串反应,平行反应,链反应。

§ 5 反应机理:稳态近似,平衡假设,速控步。

§ 6 反应速率理论: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单分子反应理论。

§ 7 光化学:光化学定律,光化合反应,光分解反应,激光化学反应。

§ 8 催化反应:均相催化,多相催化,酶催化。

【基本要求】本章是物理化学重要章节之一。

1. 掌握反应速率的表示法及基元反应、反应级数等基本概念。

2. 对于有简单级数的反应各种特征并能够由实验数据确定简单反应的级数。

3. 要掌握三个典型的复杂反应各自的特点。

4. 熟练掌握温度、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阿仑尼乌斯经验式中各项的含义,会计算E a、

A、k等物理量。

5. 掌握链反应的特点,会应用稳态近似、平衡假设等近似处理的方法。

6. 了解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碰撞、过渡态和单分子反应理论的基本内容,会计算一些简单基元反应的速率常数。

7.了解催化作用的基本知识及常见的催化反应的类型。

【重点】

1. 基本概念(元反应;复杂反应;反应分子数;反应速率方程;反应级数;速率常数)。

2. 简单级数反应的速率公式(积分式),各种特征。

3. 由实验数据确定简单级数反应。

3. 阿仑尼乌斯的有关计算。温度、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 稳态近似,平衡假设的有关应用。

【难点】

1. 复杂反应(对峙、平行和连续反应)的处理方法。

2. 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的理解。

第九章界面现象

§ 1 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张力

§ 2 弯曲表面的表面现象:附加压力,毛细管现象,开尔文公式

§ 3 溶液的表面吸附:溶液表面层的吸附现象,吉布斯等温吸附方程,表面活性物质的基本性质及分类。

§ 4 表面活性剂及其作用

§ 5 液-固吸附

§ 6 气-固吸附

【基本要求】

1. 掌握表面吉布斯自由能、表面张力的概念,了解它们的异同点。

2. 熟练弯曲表面的附加压力产生的原因及与曲率半径的关系,学会使用杨-拉普拉斯公式。

3. 了解弯曲表面上的蒸气压与平面相比有何不同,学会使用Kelvin公式及应用。

4. 掌握吉布斯吸附等温式的表示形式,各项的物理意义并能应用及作简单计算。

5. 理解什么叫表面活性物质,了解表面活性剂的大致分类及它的几种重要作用。

6. 了解液-液,液-固界面的铺展与润湿情况。

7. 理解气—固表面的吸附本质及吸附等温线的主要类型。

【重点】

1.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和表面张力概念。

2. 弯曲表面的附加压力的计算,Kelvin公式、吉布斯等温式的计算。

3. 兰格缪尔吸附等温式的应用计算。

【难点】

1.附加压力产生的原因。

2.用Kelvin公式解释常见表面现象。

第十章胶体化学

§ 1 分散系统的分类

§ 2 溶胶的制备和净化

§ 3 胶体的光学性质

§ 4 胶体的动力学性质

§ 5 胶体的电性质

§ 6 胶体的不稳定性

§ 7 乳状液

§ 8 大分子溶液及唐南平衡

【基本要求】

1. 了解胶体系统的的基本特性。

2. 了解胶体分散系统的动力学性质、光学性质、电学性质。

3. 掌握溶胶在稳定性方面的特点及电解质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

4. 了解乳状液种类,乳化剂的作用以及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 了解什么是唐南平衡,如何较准确地用渗透压法测定电离大分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重点】

1.胶体分散系统的基本特性。

2.理解胶体分散系统的动力性质、光学性质和电学性质。

3.理解溶胶的稳定性及电解质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

4.唐南平衡和测定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方法。

【难点】

1. 溶胶的动力性质、光学性质和电学性质。

三、课外习题及自学要求

【课外习题】对于课外习题,每个类型题要求学生至少做两道题,建议每章留习题数目制表如下:

【自学要求】对于理论课时少于80学时,带★的内容不作教学基本要求。

四、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达到最佳效果。

作业:每周批改一次,批改的作业量不少于学校要求的基本量。作业批语应具体细致。

成绩考核:总评成绩分为期末考试成绩、平时小测验、上课考勤、作业完成情况等几个部分,所占比例由课程组讨论确定。期末考试实行统一命题,命题范围以教师授课内容和教材为主,主要针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公式的综合运用和灵活掌握并用其解决实际问题等;考题应侧重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尽量减少复杂公式的记背,题目难度适中,学生成绩应正态分布。

五、学时分配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1物理化学,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五版)2多媒体CAI物理化学,傅玉普等,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第四版)

3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第三版)

4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印永嘉,奚正楷,李天珍,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5 物理化学,韩德刚,高执棣,高盘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 物理化学,张季爽,蔡炳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 《Physical Chemistry》,W.J.Moore 5th Ed, 1972

8 《Physical Chemistry 》,P.W.Atkins 1978

制订人:张培青、程建波

审批人:

制订日期:2011.4

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财务报表分析》教学大纲 总学时:32理论课学时:24 案例教学课学时:8 一、课程的性质 《财务报表分析》是金融学专业的选修课程,用于提高金融学专业本科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课程的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的: 加深对财务报表的理解,掌握运用财务报表分析和评价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方法,基本具备通过财务报表评价过去和预测未来的能力,以及帮助利益关系集团改善决策的能力。通过财务报表分析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胜任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和进行财务、会计理论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基本教学要求: 1、熟悉财务分析的基本概念,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2、能对资产负债表进行质量、趋势、结构分析; 3、能对利润表进行质量、趋势、结构分析; 4、能对现金流量表进行质量、趋势、结构分析; 5、掌握偿债能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6、掌握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7、掌握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8、掌握企业发展能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9、掌握企业非会计报表信息的利用和分析; 10、会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三、课程适用专业 金融学专业。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 (一)理论教学 第一章财务分析概论 【教学目的】 了解财务分析的有关概念,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为以后财务报表的指标分析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财务分析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财务信息 第三节财务分析的程序和方法 【教学要求】 1、了解财务分析的目的、内容和评价基准的含义; 2、了解财务信息的供给和需求的主体和财务信息的内容; 3、掌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4、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资产负债表解读 【教学目的】 学会如何解读资产负债表提供的信息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资产负债表质量分析 第二节资产负债表趋势分析 第三节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 【教学要求】 1、了解资产负债表各个项目提供的信息内容,所涉及的会计核算方法及其局限性; 2、掌握比较资产负债表和定比资产负债表分析方法; 3、掌握共同比资产负债表和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方法。 第三章利润表解读 【教学目的】 学会如何解读利润表提供的信息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利润表质量分析 第二节利润表趋势分析 第三节利润表结构分析 【教学要求】 1、了解利润表各个项目提供的信息内容,所涉及的会计核算方法及其局限性; 2、掌握比较利润表和定比利润表分析方法; 3、掌握共同比利润表和利润总额构成分析方法。 第四章现金流量表解读 【教学目的】 学会如何解读现金流量表提供的信息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现金流量表质量分析 第二节现金流量表趋势分析 第三节现金流量表结构分析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参考书:天津大学主编,《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5月第五版 王岩主编,《物理化学学指导》,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于春玲主编,《物理化学解题指导》。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 开课单位: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基础化学教学中心 简介: 物理化学课程是化工类专业重要理论基础课,其内容主要包括: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三大部分。其先行课要求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是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联系入手,采用数学的手段研究化学变化的规律的一门科学。研究方法多采取理想化方法,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其实验是采用物理实验的方法。 化学热力学采用经典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从宏观上研究化学变化过程的规律,通过理论计算来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化学平的衡位置)、以及平衡状态时系统的相变化、界面变化、电化学变化、胶体化学变化的规律,同时,研究影响这些变化规律的因素(如:温度、压力、浓度、组成等等)。 统计热力学则从微观上,用统计学的方法,研究化学反应的变化规律。试图通过理论的计算热力学的状态函数。 化学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以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如:温度、压力、浓度、组成、催化剂等等)。通过化学反应的条件控制化学反应的进行,通过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确定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 第一章气体的pVT性质 考核内容: 一、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二、理想气体混合物 三、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 四、真实气体状态方程 五.对应状态原理及普遍化压缩因子图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考核内容: 一、热力学基本概念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三、恒容热、恒压热,焓 四、热容,恒容变温过程、恒压变温过程1.热容

浙江大学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格式

实验课程简介和实验教学大纲格式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实验学分:实验总学时: 面向对象: 预修课程要求: 一、课程介绍 (一)中文简介(100-150字) (二)英文简介 二、教学目标 三、课程要求(包括考勤制度、实验室安全、实验准备、实验报告、考核方式等) 四、主要仪器设备 五、实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六、参考教材及相关资料 七、课程教学网站 示例 课程名称:大学化学实验A 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College Chemistry 课程编号:06112200 课程学分:1 实验学分:1 实验总学时:32 面向对象:化学与制药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化工与制药类;生物工程类;生物系统工程类 预修课程要求:按课程要求规定 一、课程介绍 (一)中文简介:(100-150字) 大学化学实验A是依据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建立发展起来的分析方法所开设的课程。掌握和运用各种复杂的分析仪器对近化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大学化学实验A是化学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及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涉及较新和较广泛的仪器分析方法。 (二)英文简介: 二、教学目标 通过这种多层次、全面系统的实验训练,应达到下列要求: 1、使学生初步了解仪器分析的研究方法,掌握其基本实验技术和技能。 2、学会并掌握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实验条件的判断和选择、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处理、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等一套严谨的实验方法。 3、熟悉常用现代分析仪器的操作使用,规范地掌握仪器分析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基本实验操作和技能。 4、了解常用仪器的构造、原理及其使用方法,了解近代大型精密仪器的性能及其在化学和高新技术中的应用。 5、在实验的全过程中,培养学生勤奋学习、求真、求实的科学品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查阅文献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2015年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 【课程代码】: 【课程属性】:学科基础课 【授课对象】:(生科院食品和生物专业、药学院药学专业等,大学二年级)【学时/学分】:48/3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一)课程性质 物理化学是学生在具备了必要的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理论基础课,是生科院食品和生物专业、药学院药学专业等等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理论课程,同时也是后继化学专业课程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一个系统、完整的物理化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框架,掌握热力学、动力学、表面化学中的普遍规律和实验方法;在强化基础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课程基本内容 本课程有:热力学三大定律、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化学平衡、相平衡、化学动力学、表面现象、胶体分散系统。本课程重点在于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在阐述基本原理时应着重讲清整个问题的思路、介绍问题的提出背景和形成理论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到有关知识的同时能学到探索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基础层次上选择有代表性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实际,着眼于前沿涉及的新思想和新方法。 三、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 (一)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 (二)后续课程 生物化学、食品化学、药物化学等。 第二部分教学总体安排 一、学时分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掌握热力学基本概念、掌握Q、W、△U、△H、△S、△F和△G的计算;基尔霍夫定律。 2、理想溶液的通性;稀溶液的依数性。 3、化学反应热力学。 4、相律;单组份系统的相图。 5、简单级数反应、阿累尼乌斯公式。 6、表面张力、附加压力、溶液吸附。 7、胶体的电学性质;胶体的稳定性和聚沉。 (二)教学难点 1、Q、W、△U、△H、△S、△F和△G的计算,可逆过程和状态函数的概念。 2、化学势和偏摩尔量。 3、相律中的独立组分数的确定。 4、反应机理的探索。 5、表面张力。 三、教学材料 (一)推荐教材 物理化学核心教程,沈文霞,科学出版社,2009(第二版) (二)推荐参考书 1.物理化学,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五版) 2.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第三版) 3.物理化学简明教程,印永嘉,奚正楷,李天珍,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三)推荐网站(包括课程网站、专业网站等)

药理学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药理学”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222010051 课程名称:药理学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 总学时/学分:64 / 4 开课学期:第5学期 适用对象:药学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生理解剖学、微生物免疫学、生物化学 内容简介:药理学是药学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主要研究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从而阐明药物的作用与作用机制, 以及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与排泄过程。本课程主要介绍:各类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在临床上的主要适应证、不良反应和禁忌证、 药物体内过程和用法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药理学是药学专业的必修课。药理学是研究药物的学科之一,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基础学科。主要研究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从而阐明药物的作用与作用机制,以及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与排泄过程。学生学习药理学的主要目的是要理解药物有什么作用、作用原理及如何充分发挥其临床疗效,减少其不良反应。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言 [基本内容] 药理学的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学科任务、药理学在医药学中的地位、药理学的发展史。药理学在新药开发与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基本要求] 掌握药理学的概念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 了解药理学的学科地位、药理学的任务、药理学的分支、药理学的发展史及在新药开发与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章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基本内容] 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的性质和方式。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作用的双重性: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受体理论:受体的基本概念,受体的特性,受体类型和受体调节,受体学说。 药效学概述:激动药、拮抗药的概念,竞争性拮抗药物与非竞争性拮抗药对激动药量效曲线的影响。药物作用机制。 药物的构效关系与量效关系:量反应与质反应,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曲线,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治疗指数与安全范围。药物量反应和质反应的剂量——效应关系、治疗作用与毒性作用评价。 [基本要求] 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兴奋作用、抑制作用、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治疗作用、不良反应、

积极心理学课程体系的建设

积极心理学课程体系的建设 一、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现状与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对《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大学 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的具体落实,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受传统心理学影响,课程在教学内 容设置上偏重心理健康的标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心理疾病的预防 等消极心理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习惯于在单位时间里传授更 多的知识,致使教学形式机械单一,充斥其间的是太多的讲解,师生 双方缺乏教学热情和互动,缺乏愉快的情感体验,而且多数学生养成 了被动的性格,缺乏求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笔者查阅统计 了14个出版社1998~2010年出版的20种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材 或专著。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目标主要定位于心理问题的评估 和矫正上,往往重心理疾病的诊治轻心理问题的预防,重心理障碍的 咨询轻心理发展的咨询,对学生心理发展教育不足。然而,消除负性 心理品质不等于培养起了正性心理品质;知道了怎样避免负性情绪, 不等于学会了如何增进正性情绪;知道了怎样克服悲观、自卑、嫉妒 等不良人格,不等于学会了如何发展乐观、自信、宽容等积极人格。 这种状况不仅与课程以体验性为主、加强自我教育的课程性质不相融,也违背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课程教学目标。 二、国内外大学生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应用现状 国内外积极心理学课程主要有以下两大目的: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的署 名性格力量;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这些性格力量的运用。它旨在 三个层面提高学生的幸福体验。第一个层面是情绪层面,即,帮助学 生多体验正面、积极的情绪,并减少负面、消极情绪的体验。第二个 层面是生活投入的层面,即帮助学生全心投入他们从事的事情中,尽 量体验“心理流畅”。第三个层面是生活意义的层面,即帮助学生在 各种生活事件中寻找生命的意义。通过这一系列课程设置更关注人生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第二部分课程教育目标 1.通过物理化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内容、基本知识,更需注意方法的学习,努力去实践。这几个要点互相渗透,相辅相成,有正确的研究与学习方法,才能更好的掌握理论的基本内容与知识,并指导实践,学习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与运用理论,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理论和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2.学会用数学、物理的原理解决热力学证明题的推演,逸度、活度的计算、在相图的应用,及在统计热力学中众多的计算。 3.本课程除了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还有课程自身特有的理论方法:热力学方法、量子力学方法及统计热力学方法。 (1)热力学方法--------宏观的方法 热力学方法的主体是:归纳与演绎。热力学研究大量粒子组成的宏观系统。在热力学的三个经验定律的基础上,根据实验测出的物质的P、V、T性质和热数据(热容、相变焓、反应焓等)。借助数学原理(全微分)。通过归纳(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与演绎(严格的数学推演)得到一系列的热力学方程式和结论,用以解决物质变化(p、V、T变化、相变、化学变化)过程的能量效应、方向和限度,为上述过程的实现提供最佳的热力学控制条件。 热力学方法的特点是:不涉及物质粒子的内部微观结构,结论严谨。 (2)量子力学方法---------微观的方法 量子力学研究个别微观粒子所遵循的力学规律,得到物质的微观特性,如:分子结构、平动能级、转动能级、振动能级、分子间力等。 (3)统计热力学方法---------从微观到宏观的方法

统计热力学研究大量粒子组成的宏观系统。研究如何由粒子的微观力学性质(分子质量、转动惯量、振动频率)通过求统计概率的方法,得到系统的宏观性质(如热力学能、热容、熵等)。 以上方法对化学化工类学生学习物理化学要求是:掌握热力学方法,理解统计热力学方法,了解量子力学方法。 4.掌握物理化学在热力学归纳演绎中状态函数法、极值法、偏离理想的模型法(如为研究实际气体PVT行为提出理想气体的模型,引出压缩因子的概念,为研究实际液态混合物气-液平衡规律,而提出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模型,引出活度的概念等)。化学动力学中有研究简单级数反应的线性方法,研究复合反应动力学的稳态近似法和平衡近似等。 5.学会物理化学中采用了反映物质的性质随某些变量发生变化的规律的三种方法: (1)数据列表法:通过列表显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例:H2O在不同温度下蒸汽压数据表)(2)图形法:用曲线或直线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水的气-液平衡p-T图) (3)解析式法:用数学方程式总结出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Clapeyron-Clasusius方程) 第三部分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及物质的pVT性质(4学时) 绪论内容 ●什么是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的内容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学习物理化学的意义 ●如何学好物理化学 ●物理量的表示及运算 ●教材与参考书 一、本章基本要求 ?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掌握理想气体的宏观定义及微观模型,掌握分压、分体积概念及计算。 ?理解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偏差、临界现象。 ?掌握饱和蒸气压概念 ?理解范德华状态方程、对应状态原理和压缩因子图,了解对比状态方程及其它真实气体方程。 二、教学内容 1、理想气体及状态方程。 分压定律、分体积定律。 2、真实气体 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偏差、压缩因子方程、范德华方程、维里方程 3、真实气体的液化 真实气体的液化(CO2的p-V图)、临界现象、临界参数、饱和蒸汽压、沸点。 3、对应状态原理及压缩因子图 对比参数、对应状态原理。 用压缩因子图进行普遍化计算。 三、介绍本章理论知识在科研及前沿领域的应用实例。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0学时) 一、本章基本要求

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格式-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格式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能源与环境材料概论 学分: 2 周学时: 4 面向对象:材料学院本科生 预修课程要求: 一、课程介绍(100-150字) (一)中文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当前世界能源与环境现状以及各种新能源转换方式的基本原理、关键材料及技术要点,包括太阳能、风能、水电、生物质能、半导体照明、直接热电转换、燃料电池、能量存储以及新能源技术对环境的影响等,使学生了解当前新能源与环境材料的特点、研究现状与趋势。 (二)英文简介 This course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s, current status and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various energy conversion technologies, including solar energy, wind energy, waterpower, biomass, thermoelectricity, fuel cells and energy storage and so on. The related materials will be discussed. 二、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 能源与环境材料的开发与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是21世纪前沿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了解新能源、新能源与环境材料的必要性与取得的主要进展,掌握一些新能源及环境材料的原理、关系、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至关重要。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目前国内外能源与环境面临的形势和新能源材料与环境材料的发展现状,一些重要的新能源与环境材料的作用原理、需要克服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等,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了解新能源研究开发的主要内容与方向,掌握能源与环境材料领域的前沿动态。(二)可测量结果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1)了解目前国内外能源与环境面临的形势和能源、环境材料与技术的发展现状; (2)掌握一些重要的能源与环境材料的作用原理、重要参数、需要克服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等; (3)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了解新能源研究开发的主要内容与方向及其环境影响评价,掌握新能源与环境材料领域的前沿动态。

积极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积极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01325-0 课程学分:3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课程名称(中/英):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 课程总学时:51讲授学时:51实验学时:0 授课对象:应用心理学专业 开课学期:4 主讲教师:吴继霞 指定教材:《积极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郑雪主编,2014 一、课程目标: (1)课程设置知识要求 掌握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天才等方面。 (2)课程设置能力要求 不仅需要良好的愿望、信念、激情,它更应该也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来理解人类复杂的行为。 (3)课程达成目标 倡导探索人类的美德,如爱、宽恕、感激、智慧和乐观等方面的内容。(4)课程简介 需要良好的愿望、信念、激情,更应该也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来理解人类复杂的行为。 二、课程内容 绪论 1、教学内容 课程介绍&教学目标

第一节、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第二节、积极心理学研究什么 第三节、积极心理学的现状与未来 2、教学要求 了解:积极心理学诞生的背景和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理解:什么是积极,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研究意义和价值; 掌握:积极心理学的涵义、研究主题、应用领域。 3、重点 积极心理学的涵义、研究主题、应用领域。 4、难点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题和应用领域。 第一章幸福 1、教学内容 第一节、积极情绪 第二节、幸福 第三节、增进幸福 2、教学要求 了解:幸福的心理机制、作用和测评方式; 理解:幸福的概念及障碍; 掌握:幸福的影响因素及增进幸福的策略; 应用:能够运用增进幸福的策略; 课程教育性:通过学习,增强自身的幸福感。 3、重点 幸福的影响因素及增进幸福的策略。 4、难点 幸福的心理机制和测评方式。 第二章积极特质 1、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格特质理论和个性优势 第二节、奉行价值观―性格优势和美德分类体系 2、教学要求 了解:特质和特质理论; 理解:积极特质的作用; 掌握:积极品质的动机; 应用:运用相关理论,培养积极品质。 3、重点 积极特质的作用、动机。 4、难点 积极特质的作用、动机。 第三章希望和乐观 1、教学内容 第一节、积极幻想

物理化学实验1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实验(1)课程教学大纲 Course Outline 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Course Code)CA130 *学时 (Credit Hours) 48 *学分 (Credits) 3 *课程名称(Course Title)(中文)物理化学实验(1) (英文)Physcial Chemistry Experiments (1) *课程性质 (Course Type) 必修课授课对象 (Target Audience) 致远学院化学班大二学生 *授课语言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中文 *开课院系 (School) 化学化工学院先修课程 (Prerequisite) 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 授课教师(Instructor)陈先阳 课程网址 (Course Webpage) *课程简介(Description)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要求化学实验教学既能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更要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要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旨在通过化学实验这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化学人才。 物理化学实验是继无机及分析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之后而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是一门面向致远学院化学班学生的必修课。本课程在基本教学内容上,主要分为热力学、相图及电化学部分。既保留了部分经典实验,同时又结合学科前沿增加了一些新的测量手段。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实践,了解物理化学的基本研究思想和方法,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现代的科学研究技术,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

药事管理学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药事管理学”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223010411 课程名称:药事管理学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 总学时/学分:32/2 开课学期:第7学期 适用对象:药学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 内容简介:药事管理学是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学与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科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而形成的管理学科,是现代药学科学和药学实践 的重要基础,是药学生的必修专业课,是国家执业药师考试的主要课目。 药事管理是指国家对药学事业的综合管理,是药学事业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的管理,涉及到药学事业的各方面(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价格、广告、使用 等),形成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管理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药事管理学是药学科学的分支学科,是药学与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及行为科学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边缘学科。它是药学科学与药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学学生必修专业课程。它运用社会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现代药学事业各部分活动及其管理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药学与管理科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互相交叉渗透而形成的边缘学科.目的是通过其学习使学生了解药事活动的主要环节及其基本规律,掌握药事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掌握我国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熟悉药品管理的体制及机构,具备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管理和监督的能力。教学任务是使得学生能够运用药事管理的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工作,为执业药师考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基本内容】 药事、药事管理及药事管理学科的概念、性质、定义等, 药事管理研究性质、特征、过程和步骤等。 【基本要求】 掌握药事、药事管理和药事管理学科的含义及区分; 熟悉药事管理学科的性质、学科体系及近20年学科发展主要方面; 了解药事管理学科研究方法。 第二章药品、药学与药师 【基本内容】 药品的定义、分类、质量特性、商品特性; 药品监督管理概述; 药学的社会功能和任务; 药师的定义、类别、功能,执业药师法律和职业道德。 【基本要求】 掌握药品和药品分类管理;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144学时 总学分:8学分 开设学期:第四、五学期 适用专业: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物理化学是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的四大基础课程之一,是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主要包括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两大部分,研究过程变化的可能性和速率问题。该门课程为后期学习化工基础等课程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生通过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化学过程的一些实际问题,主要是:热力学三个定律,热力学基本函数及其变化的计算,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定量地判断化学过程(包括溶液体系、相平衡、表面现象等)进行的方向与限度;化学动力学基本理论、几种重要的反应速率理论,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定量的求算化学反应的基本动力学参数、能初步推测或判断化学反应的反应机理。 物理化学是化学基础课中比较抽象、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的重要课程。物理化学中的许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人们科学地认识自然界规律的典范,在学习物理化学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科学地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时数分配

*选学#自学 四、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 绪论(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物理化学课程的研究内容、方法 2.了解学习物理化学课程的方法建议 教学重点:物理化学课程的研究内容 教学内容 物理化学课程的研究内容、方法;学习物理化学课程的方法建议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5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热力学基本概念 2.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基本内容 3.掌握标准摩尔反应焓的计算 4.熟练掌握各种状态变化过程Q、W、△U、△H计算 教学重点:热力学第一定律基本内容、各种状态变化过程Q、W、△U、△H计算 教学难点:各种状态变化过程Q、W、△U、△H计算 教学内容 第一节热力学基本概念(5学时) 本节知识点包括系统与系统的性质、系统的状态、状态函数、过程与途径、热与功。 第二节热力学第一定律(2学时) 本节知识点包括热力学能、热力学第一定律、焓、热容。 第三节气体系统中的应用(4学时) 本节知识点包括理想气体、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Carnot循环、实际气体。 第四节化学反应系统中的应用(4学时) 本节知识点包括焓的规定值、标准摩尔反应焓的计算、等温化学反应、非等温化学

《物理化学实验》讲义

备课教案撰写要求 一、认真钻研本学科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了解本学科的教学任务、教材体系结构和国际国内最新研究进展,结合学生实际状况明确重难点,精心安排教学步骤,订好学期授课计划和每节课的课时计划。 二、教师备课应以二学时为单位编写教案;一律使用教学事务部发放的教案本撰写,不得使用其他纸张。在个人认真备课、写好教案的基础上,提倡集中备课、互相启发、集思广益,精益求精。 三、教案必须具备如下内容(每次课应在首页应写清楚):1、题目(包括章、节名称、序号);2、教学目的与要求;3、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4、教学方法; 5、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设计(主要部分,讲课具体内容); 6、作业处理; 7、教学小结。 四、教案必须每学期更新,开学初的备课量一定要达到或超过该课程课时总量的三分之一。教案要妥善携带及保存,以备教学检查。 教学进度计划表填表说明

1.本表是教师授课的依据和学生课程学习的概要,也是学院进行教学检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和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任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认真填写,表中的基本信息和内容应填写完整,不得遗漏。 2.基本信息中的“课程考核说明及要求”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考核的方式、成绩评定的方法、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的比例、考试的题型、考试时间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说明与要求等。 3.进度表中“教学内容”只填写章或节的内容,具体讲授内容不必写;每次课只能以2学时为单位安排内容。 4.进度表中的“教学形式及其手段”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各种教学形式及相关手段的说明,一般包括讲授、多媒体教学、课件演示、练习、实验、讨论、案例等。 5.作业安排必须具体(做几题,是哪些题)。 6.进度表中的“执行情况”主要填写计划落实和变更情况。 7.教学进度计划表经责任教授、系(部)领导审签后,不得随意变动,如需调整,应经责任教授、系(部)领导同意,并在执行情况栏中注明。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案/讲稿

《电视频道及节目整体包装》教学大纲和课程简介

《电视频道及节目整体包装》教学大纲和课程简介《电视频道及节目整体包装》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30111 英文名称: 授课对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影视制作方向和网络多媒体方向本科学生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学分/学时:4/64 先修课程:电视节目策划 教学方式:采用理论讲授和实际训练相结合的方式 考核方式:考试(笔试和作品结合) 课程简介:电视频道与节目包装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影视制作方向和网络多媒体方向本科学生的主干专业课。本课程综合讲授电视频道与节目包装的理念、策略、设计、制作、评价等。同时,它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电视包装创作的各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方法和要求。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为学生今后开展电视频道包装和节目包装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工作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1(要求学生了解电视频道的品牌构建; 2(训练学生的电视包装创作能力。包括掌握电视频道LOGO、收视宣传片、形象宣传片等频道包装中各个环节的形式,并能够应用于设计实践。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章、节) 重点、难点讲授学时其他学时备注 4 第一章电视频道的品牌战略与电视频

道的品牌营销 第一节品牌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电视频道品牌概念 第三节电视频道的品牌形象 第四节电视频道的观众研究 第五节电视频道品牌营销 第六节电视频道品牌推广 第二章品牌战略下的电视形象识别系 4 统 第一节电视形象识别系统 第二节电视频道的理念包装 第三节电视频道的行为包装 4 第三章电视频道形象包装设计原则 第一节“KISS”原则 第二节“USP”原则 第三节观众利益原则 第四节可持续性原则 第四章电视频道在播包装的实施:频道重点:第二节 4 实际操作: ID 4 第一节电视频道ID的概念 第二节电视频道ID的意义和功效 第三节掌握几种ID的创作类型 第五章电视频道在播包装的实施:宣传重点:第二节 2 实际操作: 口号 2 第一节电视频道广告语系的概念 第二节频道广告语系的分类

幸福心理学大纲

课程编号: 《幸福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总学时:32(其中理论32学时) 学分:2 制定单位:生命科学系执笔者:侯冬花审核人:高平编写日期:2012年4月30日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该课程从大学生所需具备的各种积极情感入手,内容涉及幸福学理论、幸福的心理学策略、人格与幸福感、人际关系与幸福感、金钱财富与幸福感等的关系,训练大学生具有更乐观的性格和策略,用积极的方式构建生活情境,对自己的能力拥有自信,从而拥有幸福人生。属于全校公共选修课程。通过幸福心理学的学习,使学生对幸福有深刻的理解、掌握控制与调节自我情绪的方法,完善人格,幸福生活。 二、课程安排、课程要求和课程内容 本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讲授32学时。

第一章探讨幸福(4学时)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幸福的含义; 2、理解与掌握环幸福的理论; 教学重点:幸福理论 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幸福概论(1学时) 1、快乐论 2、实现论 3、综合定义 第二节关于幸福的理论(1学时) 1、认知决定论 2、判断理论 3、态度协调论 4、体内生化论 5、目标理论 6、活动理论 7、社会标签论 8、状态理论 第三节幸福的公式(1学时) 1、美国经济学家的幸福公式 2、美国心理学家的幸福公式 第四节幸福的测量(1学时) 1、生活满意感量表 2、情感满意感量表 作业的要求、布置情况: 作业题:幸福前探讨 第二章幸福的心理基础(2学时)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幸福感的生理基础; 2、理解生理局限 3、掌握超越生理局限的简单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超越生理局限的简单方法 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幸福感与生理基础(0.5学时) 1、多巴胺 2、内啡肽 第二节增加神经递质的自然疗法(0.5学时) 1、运动 2、音乐 3、使用右脑 4、大笑 5、食物 第三节反思生理局限(0.5学时) 第四节超越生理局限(0.5学时) 1、活在当下 2、静坐冥想 作业的要求、布置情况: 作业题:反思自己的生理局限 第三章幸福的心理基础(2学时)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幸福感的生理基础; 2、理解生理局限 3、掌握超越生理局限的简单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超越生理局限的简单方法 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幸福感与生理基础(0.5学时)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 英文名称:Physical Chemistry 课程编号: 课程总学时:96 课程学分:4 适用专业:化学(师范) 一、课程简介(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 《物理化学》是高等院校化学相关专业一门必修的基础理论课,本课程的目的是在先行课的基础上,运用物理和数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进一步定量地研究物质化学变化的普遍规律。本大纲贯彻理论联系实际与少而精的原则,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增强他们在今后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达到各章中所提出的基本要求。讲授内容应分清主次,在注意系统性的原则下,针对本学科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着重讲解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必须重视习题课,课外辅导和批改作业等各个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培养一种理论思维能力,体会和理解根据实验现象做出假设、建立模型,通过归纳或演绎上升为理论的科学研究和思维方法;用物理化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一切与化学运动相关的问题,即用热力学观点分析其“可能性”,用动力学观点分析其“可行性”,用分子、原子结构的观点分析其内在原因,并结合具体条件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总学时:(师范96),具体分配如下:

各章的基本要求 绪论 着重阐明物理化学的意义,介绍学习物理化学的方法。 基本内容: 1. 物理化学的内容和任务。 2. 物理化学的形成、发展和前景。 3.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4. 怎样学习物理化学。 5. 物理化学和中学化学教学。 6. 气体知识复习 7. 简单数学知识复习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基本要求: 1. 了解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系统、环境、功、热、状态函数、过程和途径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100280学分:5 学时:90 实验个数:18 课程性质:必修面向专业:应用化学、材料化学 大纲执笔人:盛锋大纲审定人: 实验指导书名称:物理化学实验 一、实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面向应用化学、材料化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物理化学和物理化学实验均是该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两者既密切配合,又各有侧重,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独立性。《物理化学实验》是在学生先修完《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开设的,学生已具有较好的实验基础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本实验课程的特点是综合性强和注重实验方法的掌握。其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即查阅、动手、观测、记忆、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典型实验,掌握同一类型的数据在实际应用中的测定和计算方法,重在让学生建立起“方法”的“档案”,以便于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进行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培养和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提倡创新精神。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对物理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较熟练地掌握物理化学实验操作技能,了解所做过的实验的方法在社会实践中的有关应用,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为学习后继课程和未来的科学研究及实践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具体要求是:1.实验前要充分预习,对所做实验内容心中有数,并写出较详细的预习笔记,内容包括:实验目的、简明原理、主要仪器药品、重要仪器装置图、详细操作步骤、数据记录表和注意事项等;2.学生进入实验室后要先观察和熟悉仪器,然后接受指导教师的提问与讲解,当无问题后方可进行实际操作;3.实验过程应谨慎操作、仔细观察、认真无误的忠实记录实验数据,不得随意涂改,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4.实验结束后需经教师检查数据记录和仪器使用情况,经允许后方可结束实验,离开实验室;5.课后要及时写出实验报告。

教学大纲与课程简介

《高等数学》课程简介 061B0060 高等数学 4.0 Higher Mathematics 4-0 预修课程:无 面向对象:大学文科本科生 全书以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主要内容。介绍初等微积分、线性代数简介、概率统计初步等三部分内容。 The course contains calculus, linear algebra, probobility and statistics.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 《大学文科高等数学》第一册,姚孟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高等数学》,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高等数学习题课28讲》,苏德矿、吴明华、卢兴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高等数学》教学大纲 061B0060 高等数学 4.0 Higher Mathematics 4-0 预修课程:无 面向对象:大学文科本科生 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基本特点、方法、思想、历史及其在社会与文化中的应用与地位有大致的认识,获得合理的、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知识结构,进而增强对科学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的理解。同时,为学习后继课程奠定一定的数学基础。 二、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部分微积分(48学时) (一)函数、极限、连续(12学时) 1. (2)函数的概念,函数的表示法。复合函数与反函数的概念,反函数存在定理。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和有界性,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与图形,初等函数的概念。2.(8)数列极限的定义,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小与无穷大的概念及其关系。 3.(2)函数在一点连续的概念,单侧连续性。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复合函数的连续性。反函数的连续性(不加证明)。初等函数的连续性。利用连续性计算极限。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重要性质:有界性定理、介值定理和最大最小值定理(不证)。 (二)一元函数的微分学(12学时) 1.(8)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与物理意义,平面曲线的切线与法线,单侧导数。函数的可导与连续的关系。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复合函数与反函数的求导法,初等函数的导数及基本导数公式表。高阶导数的概念,高阶导数的计算。

幸福心理学大纲

幸福心理学大纲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幸福心理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1、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历史沿革,尤其是几种重要的心理学观点和疗法(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存在-人本主义、人性心理学),明白积极的心态是如何形成的,掌握提升幸福感的方法,培养主观的幸福感觉,拥有改变现状追求卓越的心理资本,用正向的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生的幸福和社会的责任等做出新解读; 2、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生活态度,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和完善自我,建立抵御挫折和创伤的预防机制,消除问题行为、践行积极行为,接近幸福、获得幸福,增强幸福指数; 3、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了解客观事物,在教育、管理、推销、宣传等各个领域积极看待个人与组织、社会的关系,形成“社会人”的意识,力促学生做一个合格优秀的社会公民,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幸福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幸福的科学”,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教育和爱息息相关。该课程关注普通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研究如何让人活得更幸福,获得积极的心理感受。它告诉我们幸福不是可望不可及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新方法、建立新习惯来获得幸福。 幸福感是人生追求的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们正确的理解和解释幸福、增进主观幸福感,在学习中逐渐让学生具备预测影响幸福的因素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乐观解释风格,从正向的角度看待个人与组织、社会的关系,形成“社会人”的意识,树立幸福来自于为社会、组织做出积极贡献的幸福理念,使得学生更加接近幸福。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 第一讲什么是幸福心理学( 3学时) 一、主观幸福感概念 二、幸福感的理论 说明:讲授法、PPT (二)第二讲影响幸福感的因素( 3学时) 一、学生自由讨论影响幸福感的因素 二、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三、结合当前研究讲解影响幸福感因素 说明:讲授法、讨论法、PPT (三) 第三讲提升幸福感的途径(一)——积极认知( 3学时) 一、ABC理论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编号:06030182b 二、实验教学目的、内容和要求 1、实验教学目的 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是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化学课,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整体化学基础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传授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与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2、实验内容和要求 实验项目一:燃烧焓的测定 (1)安装氧弹式量热计; (2)称药品、燃烧丝的质量,装氧弹; (3)用氧弹式量热计测苯甲酸的燃烧热; (4)用氧弹式量热计测萘的燃烧热。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量热计的原理,学会雷诺图解法,掌握恒容燃烧热与恒 压燃烧热的关系。 实验项目二: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 (1)安装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装置; (2 )向烧瓶中加适量的水; (3)抽真空,检查气密性; (4)加热至液体微沸,测定蒸汽压。 理解液体饱和蒸气压和气液平衡的概念,理解纯液体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即Clausius-Clapeyron方程;了解用动态法测定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方法和原理;掌握饱和蒸气压法测定液体汽化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真空泵及压力计的使用。 实验项目三:凝固点下降法测定摩尔质量 (1)用分析天平称取0.2500g尿素置于干燥管中; (2)制做冰盐浴; (3)安装凝固点测定装置; (4)测定溶液的凝固点。 掌握凝固点下降法测定溶质的摩尔质量的原理和方法,加深对稀溶液依数性的理解;掌握溶液凝固点的

测量技术。 实验项目四: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的绘制 1)安装蒸馏仪; 2)向蒸馏仪中加适量药品; 3)测定沸点; 4)测定折射率。 掌握阿贝(Abbe )折光仪的使用,掌握用蒸馏仪测定t—x 图的方法,理解完全互溶二 组分气液平衡相图。 实验项目五:二组分合金相图的绘制 (1)检查二组分合金相图炉; (2 )称样品于样品管中; (3)加热使样品成为液态; (4)控制冷却速度,测定冷却时间和冷却温度的关系。了解步冷曲线的形成原因;掌握微电脑控制金属相图实验炉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了解热分析法的测量技术与有关测量温度的方法。 实验项目六: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 (1)制做盐桥; (2)配制溶液; (3)调节电位差计; (4)测量电池的电动热。 了解补偿法测定电池电动势的原理,掌握电动势测定难溶物溶度积(K SP)的方法;掌 握电位差计的测定原理和使用方法,测定Cu-Zn 原电池的电动势。 实验项目七:溶液表面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的测定 (1 )配制溶液; (2)安装表面张力测定仪; (3)测定水的压强差; (4)测定溶液的压强差。 理解表面张力、溶液表面的吸附概念,了解表面张力的的主要影响因素,掌握鼓泡法(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和技术。 2、测定不同浓度c的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Y,并由Y —C曲线求算吸附量。实验项目八:过氧化氢 的催化分解 (1)配制过氧化氢溶液; (2)测定过氧化氢浓度; (3)安装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装置; (4)测定过氧化氢t 时刻所分解放出氧气的体积。 熟悉一级反应的动力学特征;掌握静态法测定H2O2 分解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半衰期;掌 握量气技术和体积校正技术。 实验项目九: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测定 (1)配制乙酸乙酯溶液; (2)安装恒温水槽; (3)测量氢氧钠溶液的电导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