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震波碎石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体外震波碎石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体外震波碎石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411493504.html,

体外震波碎石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作者:杨福敏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2年第13期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13-0091-01

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由于其疗效显著、损伤较轻、费用低、患者易接受等优点,已成为泌尿系结石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1]。虽然ESWL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但体外冲击波(SW)对人体各组织、器官都会产生一些影响,造成一定的损伤,患者会出现一些并发症。2008年-2012年在笔者所在科行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3680例,术后发生并发症52例。其并发症护理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08年-2012年在笔者所在科行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3680例,术后发生并发症52例,男33例,女19例,年龄20~67岁。其中泌尿系结石、肾结石20例,输尿管结石32例,均行ESWL,术后并发症:肾周围血肿8例,出血5例,石街35例,发热10例。

2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2.1出血性并发症

由于人体血管对SW敏感,血管损伤导致的组织、器官出血是ESWL最常见的并发症,大多数情况下出血程度较轻,且为自限性,无需特殊处理即可在短期内自愈。肾周出血较少见,但如果处理不及时,将继发感染,严重者导致肾切除。

2.1.1血尿血尿发生率几乎达100%,可为镜下血尿,也可是肉眼血尿。护理措施:(1)告知患者在碎石后一般1~2天内有轻度血尿现象,这是正常的,请不必惊慌。大多在碎石后

1~2天内自行消失,一般不需用止血药。(2)少数患者血尿程度较重或时间延长的患者可能存在潜在的凝血机制异常,需给予药物治疗。(3)嘱患者多饮水。

2.1.2肾实质和肾周血肿本组发生肾周血肿8例。肾脏出血程度和SW能量、冲击次数直接相关。术前有高血压3例,血小板偏低2例,慢性肾盂肾炎3例。术前有高血压史者应将血压控制正常,低能量SW进行碎石,冲击波数在2500次内。护理措施:(1)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告诉患者只要配合治疗护理血肿可以吸收,取得患者的配合。(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每2 h测血压1次,如出现血压降低,脉搏增快,应加快输液,必要时输血。(3)绝对卧床休息2周以上,防止血肿破裂。(4)术后2~48 h患侧肾区冰敷,减少局部出血,72 h局部热敷

体外震波碎石告知书

融安县人民医院体外震波碎石告知书 患者姓名性别男女年龄岁住院号 住址联系电话 诊断: 治疗建议:您已被诊断为结石,医师经综合考虑,认为您目前有行体外震波碎石的适应症,无禁忌症。为使您早日解除疾苦,建议您进行体外震波碎石。 治疗目的:击碎结石便于排出。 治疗成功率:目前体外震波碎石是一种治疗泌尿系统结石比较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总体有效率在95%以上,但不能保证所有的病人碎石都成功。 风险告知: 一,体外震波碎石的并发症和风险 1.我理解如果结石坚硬可能不能击碎和排出。 2.碎石过程中及碎石结束结后结石排出过程中可能出现疼痛、恶心、呕吐等现象。 3、碎石后可能出现血尿、尿路感染、肾绞痛、肾周血肿,腹部胀痛等现象。 4、较大的结石碎石后可能出现小结石堆积堵塞输尿管造成肾脏、输尿管梗阻,严重时可引起肾功能损害。 5、少数病人碎石后可能引起病人原有疾病加重,如心脏病发作或加重。 6、如果病人出现上述并发症,医师将会按照医学原则进行治疗,治疗费用由病人承担。 7、.我理解如果我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静脉血栓等疾病或者有吸烟史,以上这些风险可能会加大,或者在碎石中或碎石后出现相关的病情加重或心脑血管意外。 8.我理解碎石后如果我的体位不当或不遵医嘱,可能影响碎石效果。 9、我已知道还有其他碎石方法,如气压弹道碎石,激光碎石等。 10、本次碎石后今后仍有可能再次出现结石复发。 二、体外震波碎石的注意事项 1、体积较大的结石需分疗程碎石,同一个部位间隔7天为一个疗程。 2、碎石后观察半小时无不良反应可回家,7天后到碎石室复查。 患者知情: ●我的医生已经告知我将要进行的碎石方式、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风险、可能存在的 其它治疗方法并且解答了我关于此次碎石的相关问题。 ●我并未得到碎石百分之百成功的许诺。 患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时分患者授权亲属签名与患者关系签名日期年月日时分医生陈述: 我已经告知患者将要进行的碎石方式、此次碎石中及碎石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风险、可能存在的其它治疗方法并且解答了患者关于此次碎石的相关问题。 医生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时分

体外震波碎石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体外震波碎石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标签:泌尿系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13-0091-01 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由于其疗效显著、损伤较轻、费用低、患者易接受等优点,已成为泌尿系结石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1]。虽然ESWL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但体外冲击波(SW)对人体各组织、器官都会产生一些影响,造成一定的损伤,患者会出现一些并发症。2008年-2012年在笔者所在科行ESWL 治疗泌尿系结石3680例,术后发生并发症52例。其并发症护理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08年-2012年在笔者所在科行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3680例,术后发生并发症52例,男33例,女19例,年龄20~67岁。其中泌尿系结石、肾结石20例,输尿管结石32例,均行ESWL,术后并发症:肾周围血肿8例,出血5例,石街35例,发热10例。 2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2.1出血性并发症 由于人体血管对SW敏感,血管损伤导致的组织、器官出血是ESWL最常见的并发症,大多数情况下出血程度较轻,且为自限性,无需特殊处理即可在短期内自愈。肾周出血较少见,但如果处理不及时,将继发感染,严重者导致肾切除。 2.1.1血尿血尿发生率几乎达100%,可为镜下血尿,也可是肉眼血尿。护理措施:(1)告知患者在碎石后一般1~2天内有轻度血尿现象,这是正常的,请不必惊慌。大多在碎石后1~2天内自行消失,一般不需用止血药。(2)少数患者血尿程度较重或时间延长的患者可能存在潜在的凝血机制异常,需给予药物治疗。(3)嘱患者多饮水。 2.1.2肾实质和肾周血肿本组发生肾周血肿8例。肾脏出血程度和SW能量、冲击次数直接相关。术前有高血压3例,血小板偏低2例,慢性肾盂肾炎3例。术前有高血压史者应将血压控制正常,低能量SW进行碎石,冲击波数在2500次内。护理措施:(1)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告诉患者只要配合治疗护理血肿可以吸收,取得患者的配合。(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每2 h测血压1次,如出现血压降低,脉搏增快,应加快输液,必要时输血。(3)绝对卧床休息2周以上,防止血肿破裂。(4)术后2~48 h患侧肾区冰敷,减少局部出血,72 h局部热敷或红外线照射,每天2~3 h,每次20~30 min,以促使血肿吸收。本组8例患者经处理后,血肿消失,效果佳。 2.1.3皮膚出血 本组发生5例。患者皮肤出血由于耦合剂使用过少或水囊内水位偏低导致水囊与局部皮肤接触不紧密或水囊内残留气泡,SW进入皮肤部位存有空气,使SW 发生散射,导致局部皮肤损伤加重。所以在碎石前排净水囊内空气,水囊上耦合剂尽可能多涂一些,使皮肤与水囊紧密接触,可避免皮肤出血。护理措施:清洁皮肤,涂抹碘伏,每日3次,可自行愈合。 2.2石街 石街是由于大量碎石在输尿管内堆积而成。石街有三种形式:(1)端为较大

泌尿外科指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体外沖击波碎石术 【适应证】 1.肾结石 (1)单个结石≤2cm。 (2)结石2?3cm,碎石前可留置双J管。 (3)铸型或多发结石,综合治疗,即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URS)。 (4)肾下盏结石≤1cm。 (5)难碎结石(磷酸钙、胱氨酸、一水草酸钙结石)<1.5cm。 (6)孤立肾结石>1.5cm,术前放置双J管。 2.输尿管结石<1cm。 3.膀胱结石,病情不允许手术或患者拒绝手术治疗。 4.尿道结石不能推入膀胱或缺腔内碎石设备以及患者拒绝手术治疗。 【禁忌证】 1.结石远端尿路梗阻。 2.基质结石。 3.肾盏憩室结石。 【相对禁忌证】 1.肾下盏结石>2cm。 2.肥胖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倍以上)。 3.患者伴有脊椎畸形或肢体挛缩不能按要求摆体位。, 4.患者结石嵌顿。 5.伴有不能治愈的出血性疾病。 6.心、肝功能严重不全。 7.血肌酐≥265μmol/L。 8.传染性疾病活动期。 9.糖尿病未控制。 10.妊娠期。 11.未育女性输尿管下段结石,避免损伤卵巢;未育男性尿道结石,注意保护睾丸。 【操作方法及程序】 1.体位。

(1)肾及近段输尿管结石取仰卧位。 (2)远端输尿管结石取俯卧位。 (3)膀胱结石取俯卧位或半坐位。 (4)尿道结石取半坐位。 (5)儿童患者,麻醉后妥善固定,尽量采用B超定位。 2.定位。阳性结石采用X线或B超定位,阴结石采用B超定位。 3.工作电位及轰击次数。根据机器的波源、型号和结石的部位、大小、数目、成分等情况综合决定。一般电压8?14kV,轰击次数<3 000次。 4.实施时间断采用X线或B超显示器观察碎石情况。术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反应,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 【注意事项】 1.术前做血、尿常规检查,做肝、肾功能检查,做心电图,查出、凝血时间,做静脉尿路造影(IVU)及B超检査,术前1d服缓泻药,当日禁早餐。 2.患有感染性结石或合并尿路感染时,应先控制感染,再碎石。 3.双侧上尿路结石,分期、分侧行ESWL。 4.复碎石时间>1周,ESWL治疗≤3次。 5.术后一般处理,应用抗生素、解痉药,多饮水,口服预防结石复发的药物。 6.结石分析,制定预防复发的方案。 7.定期复查,直至结石排空。 8.并发症及其处理。 (1)血尿:通常无须处理。 (2)绞痛:解痉,应用止痛药。 (3)发热:静脉使用抗生素,注意尿路梗阻,应积极处理。 (4)石街形成:要积极处理,包括行石街的ESWL、URS、经皮肾穿刺造口术(PCN)等,解除梗阻,保护肾功能。 (5)急性肾损伤:包括严重血尿、肾包膜下血肿、肾周血肿、肾挫裂伤等,须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详细检查及积极处理。 (6)消化道出血、穿孔及咯血、腹主动脉瘤破裂:少见。 (7)其他:皮肤瘀斑、尿潴留等,无须特殊处理或做对症处理。

体外震波碎石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体外震波碎石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体外震波碎石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于2014年8月到2015 年8月间,在我院选择行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的泌尿系统结石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 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30)和常规组(n=30),给予干预组患者护理干预,给予常规组患 者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结石清除效果、疼痛状况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干预组 患者结石完全排出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干预组患者术中疼痛评分、术后并发 症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减少患者术中疼痛及术后并发 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结石清除效果,可在体外震波碎石术患者中推广运用。 【关键词】体外震波碎石术;并发症;护理;效果 泌尿系统结石是临床常见疾病,体外震波碎石术是临床治疗泌尿系统结石常用的非手术方法。此次研究中探讨护理干预对患者结石清除效果的影响,以期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 术安全性。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间,在我院选择行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的泌尿系统结石60例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泌尿外科疾病诊疗指南》中关于泌尿系统结石的相关 诊断标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排尿困难、血尿等相关临床症状;均符合体外震波碎石 术指标;排除存在严重并发症患者;排除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均排除严重内科疾病;所有患 者均能自主表达意愿;均自愿配合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30)和常规组(n=30),干预组患者中男女比为17:13;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43.5±8.3)岁;肾结石12例,输 尿管结石16例,尿路结石2例。常规组患者中男女比为16:14;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3.4±8.5)岁;肾结石12例,输尿管结石15例,尿路结石3例。与干预组对比,常规组 患者性别、年龄、结石部位等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在研究中进行比对分析。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使用ESWL治疗机进行治疗,电压为10-13kV,频率0.8s/次。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及时给予患者常规用药护理、饮食指导等。干预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①术前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积极主动采 取温和语气,与患者进行沟通,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倾听患者心理倾诉;结合 患者实际文化程度,采取针对性方法向患者讲解体外震波碎石术的治疗优势、方法、目的、 注意事项等,促进患者配合;积极辅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促进患者提升治疗信心。②术中 护理: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及时转移患者注意力,减少患者疼痛;若患者出现疼痛难忍状况时,护理人员可给予患者适量镇痛药物辅助治疗;必要时可根 据患者实际结石状况,使用腰带、沙袋等辅助固定腹部,提升碎石效果。③术后护理:术后 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指导患者术后大量饮水,2000-3000ml/d,并及时观测患者尿液状况;术后辅助患者及时更换体位,指导患者进行合理运动辅助排石,如跳绳、跑步、爬楼梯等, 可给予患者健侧卧位,并采取拍击方法辅助排石等;严密监测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及时对 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出现并发症症状时及时通知相关医生,并给予针对性处理[1]。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结石排除率: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患者结石完全粉碎排空为评 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疼痛状况,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疼痛状况进行评价,总分0- 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疼痛剧烈[2]。

体外冲击波碎石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体外冲击波碎石日间手术临床路径 (2016 年版) 一、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ICD-10 : N20.100 )或肾结石(ICD-10:N20.000) 行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ICD-10: 98.51 )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 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年) 1. 病史及体格检查。 2. KUB,泌尿系B超、腹部CT检查。 (三)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N20.100 输尿管结石或肾结石(ICD10:N20.000)疾病编码。 2.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或已在门诊完成各项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经手术医生评估适合经行且经患者同意的病例,可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 2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 必需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 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 3. 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 胸片、心电图。 5. KUB,腹部B超或腹部CT平扫 2. 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心脏超声、肺功能等。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年) 1. 适合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 2. 能够耐受手术。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 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 为入院第1 天。 1. 麻醉方式:无 2. 手术方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肾结石疗效分析

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肾结石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6-05-24T16:09:55.60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2期作者:付艳平 [导读] 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研究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12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 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102208 【摘要】目的:研究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12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应用解痉、镇痛、抗感染、补液、利尿等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则在其基础上应用体外震波碎石术。观察比较两组排石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47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痊愈25例,好转21例,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肾结石的疗效较之常规西药更为优秀。 【关键词】体外震波碎石术;肾结石;排石汤;疗效 肾结石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且该病复发率较高。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为脓尿、反复血尿、肾绞痛,且多并发感染、泌尿系梗阻,严重者导致肾功能衰竭[1]。肾结石具有疼痛剧烈、易反复、发病急等特点,由于结石的部位不同,症状轻重不一,临床表现多样。目前肾结石的主要治疗方法则是应用体外震波碎石术、抗炎、止痛等常规西药治疗方法。现本文就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12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腹疼痛或肾绞痛、排尿不畅与血尿,经B超及肾盂造影确诊为肾结石。将患者根据随机数表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1-49岁,平均年龄36.4±5.7岁;病程19d-3年,平均病程5.8±2.4月;结石直径为0.8-2.1cm,平均为1.3±0.1cm。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20-49岁,平均年龄37.1±5.9岁;病程24d-3年,平均病程6.1±2.2月;结石直径为0.8-2.2cm,平均为 1.3±0.2cm。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结石大小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解痉、镇痛、抗感染、补液、利尿等常规西药治疗。大量饮水排出较小结石,M型胆碱受体阻断剂缓解痉挛,钙离子阻滞剂与α受体阻滞剂缓解肾绞痛,并应用抗生素预防或控制尿路感染。 治疗组则在其基础上应用体外震波碎石术:术前对患者血压、心率常规测定,适当与患者交流缓解其进展情绪。患者取仰卧位,B超定位,碎石机应用威达WD-ESWL91 B超定位水囊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电压设置110-130V,根据患者的胖瘦程度、结石大小等对震波的次数加以设置,对解释粉碎的具体情况与位置仔细观察,全程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排石情况,排石情况疗效判定:痊愈:患者症状与体征全部消失,镜下血尿消失,结石排出并收集到结石标本,经B超或X线腹平片复查证实结石全部排出,尿常规正常;好转:患者症状体征与镜下血尿显著改善,经B超或X线腹平片复查证实肾结石通过第一狭窄,或多发结石部分排除,体积缩小,结石数量减少;无效:上述指标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痊愈+好转。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痊愈47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痊愈25例,好转21例,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肾结石是由于尿液中的难溶物质因多种原因沉淀、潴留于肾脏,持续增长为形成结石,其主要形成原因为饮食。肾结石的治疗首选是对症治疗,如肾绞痛发作应用止痛药物,合并感染或梗阻则先行感染控制,同时积极寻找肾结石病因,从根本上治疗肾结石。但在临床实践中,肾绞痛不能被药物缓解或结石直径较大的情况下,药物治疗的效果有限。故在本次研究中,常规西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仅为76.67%。体外震波碎石术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高新技术,采用X线与B超的双定位系统[2],将肾结石击碎后排出体外,减轻了患者排石的痛苦,极大的提高了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且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B超、CT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等技术的普及,对肾结石患者泌尿系统结石的部位、大小均可辨认清楚,有利于帮助体外震波碎石术更好的排石。且临床投入使用的碎石机日益增多,本次研究应用电磁式操作简单,极大方便了临床医生。 体外震波碎石术成功的关键在于B超的准确定位,特点是输尿管中段结石或体型肥胖者由于肠道气体干扰定位不易,可先大致定位后应用低电压冲击300次左右减轻肠道气体干扰后再准确定位。而巨大结石患者,碎石2d内需卧床休息,使碎石随尿液排出体外,以免碎石涌入输尿管引起“石街”梗阻尿道[3]。 肾结石移至输尿管或输尿管结石位置下移引起剧烈肾绞痛,碎石后应加强抗炎、抗感染治疗,消除局部组织水肿,利于结石排出。因

体外冲击波碎石病人的护理

体外冲击波碎石病人的护理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通过X线或B超对结石进行定位,利用高能冲击波聚焦后作用于结石,使结石碎裂,其特点是安全、有效,95%以上的上尿路结石可以通过此方法治疗。直径小于2.5cm的肾、输尿管上段结石,肾功能好,结石下段无狭窄,无感染可行ESWL术。远端尿路梗阻、妊娠、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安置心脏起搏器者、血肌酐≥265μmol/L、急性尿路感染、育龄妇女下段输尿管结石等,不宜行ESWL术。 术前不需特殊准备,术后护理包括: 1.饮食护理部分病人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可指导病人卧床休 息,适当禁食,从静脉补充营养和水分。若没有上述症状术后即可进食水。 2.观察碎石排出情况每次排尿后留于玻璃瓶内,同时用滤过网或纱布滤过, 以观察碎石的排出情况。 3.活动与体位排石碎石后经常变换体位,适当活动可促进碎石排出。对于上盏结石可采取头低足高位、轻叩肾区可促进结石的排出。 4.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ESWL术并发症包括肾绞痛、血尿、尿路梗阻、发热、皮肤损伤等。部分巨大结石碎石后,细碎的结石迅速大量涌人输尿管,形成石街,引起尿路梗阻,严重者可引起肾功改变。对巨大结石,一般是多次碎石,碎石后48h,指导病人卧床休息,患侧在下的侧卧位,多饮水,使结石随尿液缓慢、逐渐地排出。术后部分病人会出现发热,主要是由于术前感染扩散、术后出现梗阻合并感染所致,因此术后应监测病人体温变化,超过38.5℃可采用物理降温,若病人出现寒战、高热应急检血常规和血培养,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碎石术后病人局部皮肤会出现发红、发热等皮肤损伤,指导病人不要用手抓破,1~2天即可恢复。

体外震波碎石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体外震波碎石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3-09-17T16:23:15.5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5期供稿作者:刘殿敏[导读] 肾结石一般采用俯卧位,输尿管中上段宜取卧位或半侧卧位;髂骨翼段以下结石及膀胱结石以仰卧位较为合适。 刘殿敏(湖北省十堰市郧县柳陂卫生院B超室 442500)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5-0287-01 体外震波碎石术(简称ESWL)是治疗尿石症的方法,现将我院收治的尿石症患者的术前术后的观察与护理总结介绍如下。 1.体位 指导并协助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对患者在接受ESWL时的治疗及术后排石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1震波时的体位:肾结石一般采用俯卧位,输尿管中上段宜取卧位或半侧卧位;髂骨翼段以下结石及膀胱结石以仰卧位较为合适。 1.2ESWL术后体位:肾上盏结石取站立位并可适当作跳跃动作;肾中盏或肾盏结石取健侧卧位同时轻锤患侧肾区;肾下盏结石取头低脚高位15-20分钟,同时轻锤患侧肾区;输尿管上段结石可作单腿跳跃动作;输尿管下段结石或膀胱结石在有尿意时跑步去小便;巨大结石碎石后为避免大量结石涌入输尿管形成“石街”可手术后平卧2-3天。 2.症状观察与护理 2.1血压:术后病人可有短暂的血压升高,一般不需处理,观察1-2天血压即可恢复正常。 2.2体温:术后每日测量体温4次,发热者可考虑为结石梗阻或感染的结果,找出原因后采取相应的对策给予解决。高热时可给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等方法缓解症状。 2.3排石:ESWL后尿中排石的时间最短5分钟,大多数病人在术后2小时左右排石。在排石期间仔细观察排除结石的数量及大小,以此推断结石的排净与残留,同时观察患者在排石期间有没有其它并发症,如绞痛、梗阻(小便排不出去)、血尿等。对出现上述并发症应给予相应的处理。 2.4冲击部位局部瘀斑:一般瘀斑不需处理及可自行消失,伴有皮肤损伤时可于局部涂擦康复新,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感染,一周内即可好转。 2.5血尿:多数患者术后有血尿,一般无需治疗,1-2天内自行消失,部分病人出血较多或活动后出血较多,加用止血药输液或肌注;减少患者活动量,给病人精神安慰。血尿均会消失。 2.6腰部痛疼:部分病人术后常有腰部痛疼,甚至发生绞痛。可用654-2输液;肌注黄体酮或阿托品;舌下含服心痛定缓解症状,同时观察表情、面色及生命体征变化,以防发生痛疼性休克。 2.7“石街”的处理“石街”长达3cm以上,停留时间在7天以上,如此“石街”不至使输尿管完全梗阻,可在一般促进排石方法下待自行排出,若“石街”长度超过6cm,连续10天尿中不再排出结石或出现少尿,肾积水加重甚或无尿者可再次进行体外震波冲击“石街”治疗;或气导管扩张输尿管开口法或输尿管镜取石法;或”石街“甚低者可经输尿管膀胱开口处取出“龙头石”后,用冲刷的方法使结石排净。 2.8出院指导:出院时指导患者回家后多饮水;结合自身情况多活动;3月后到医院复查。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肾结石200例临床观察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肾结石200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6-06-07T16:13:57.93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3期作者:侯晓峰李宝骥赵晓虹[导读] 随访1-4个月,复查无残余结石,本人认为德国多尼尔Compact Delta II的低能量高频率冲击波碎石治疗肾结石,既能提高治疗效果,又减轻了对组织的损害,是值得推广的治疗肾结石有效方法。 侯晓峰李宝骥赵晓虹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体外冲击波综合治疗室 150000 【摘要】本文分析总结我科采用德国多尼尔Compact Delta II体外冲击波综合治疗机碎石治疗效果,以提高对肾结石定位准确率,达到最佳碎石效果。本组200例均选取阳性结石,并与该机配置X线定位,使碎石有效率达99%,一次碎石成功率达87. 12%,随访1-4个月,复查无残余结石,本人认为德国多尼尔Compact Delta II的低能量高频率冲击波碎石治疗肾结石,既能提高治疗效果,又减轻了对组织的损害,是值得推广的治疗肾结石有效方法。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肾结石 泌尿系结石病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肾结石在尿路结石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发病有增加的趋势。泌尿系任何部位的结石都可以始发于肾脏,而肾结石又直接危害于肾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已成为治疗尿路结石症安全、有效和无创伤的理想方法。我科从2013年12月-2016年1月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方法治疗肾结石20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200例肾结石患者中,男性115例,女性85例。年龄17岁-69岁。左侧结石92例,右侧结石79例,双侧结石29例。结石直径均在 0.4-2.0之间,其中<1.0cm为109例,1.0-1.5cm为85例,1.6-2.0cm为6例。 1.2治疗方法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体外冲击波综合治疗室已治疗上千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临床证明效果好,粉碎率高,无一列出现严重并发症。本组患者采用德国多尼尔Compact Delta II体外冲击波综合治疗机,采用X线定位碎石。患者取仰卧位,身体与水囊接触部位涂抹均匀耦合剂,冲击能量2-3级,每次工作总能量25.5-50mJ,每次冲击波冲击次数为500-1500次。2治疗效果 87.12%病例病例1次治愈,12.05%需2次冲击波治疗,个别经3-5次才获得治愈。,冲击波碎石后1天-6个月全部排清,平均排清32天。90.02%效果满意。亦有极个别的结石多次冲击波不碎。ESWL术后1-3天摄X线腹部平片复查,对>0.4cm残余结石再次行ESWL术,并在最后一次ESWL术后1个月及每6-12个月进行X线腹部平片或肾脏B超复查。根据ESWL术后1个月X线复查或肾脏B超检查结果,分为无结石和有残余结石两类,对后者在进行长期随访,并将结果分为残石消失、残石减少、残石不变及残石增加4种。并发症不多且轻微。 3.讨论 实践证明采用低能量、增加每次冲击次数,尽量使碎石颗粒<0.2cm,有利于盏内碎石顺利排出。本组肾下盏结石排净率为78.7%,较之报道的结石排净率略高。 本组病患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为87.12%,12.05%需2次冲击波碎石,在临床随访结果方面,本组有52例EXWL术后1-6个月内出现肾绞痛、发热,其中31例仅用双氯芬酸钠栓止痛及抗感染治疗即能缓解。24例重复ESWL术治疗者分别在首次治疗后1个月内(13)例及以后(11例)进行随访,1例无效者改为手术治疗。说明肾上盏、肾中盏、肾下盏结石行ESWL术术后并发症少,需要外科处理的可能性很小,只要及时随访和复查,单一ESWL治疗既能取得较好效果,并可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是应用高新技术设备在人体外产生强大冲击波能量聚焦于体内结石部位冲击碎石,通过尿路随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是目前治疗泌尿系结石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因其非侵入性和安全、高效的特点,现已成为尿路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1】。 随着腔内泌尿外科操作技术的成熟及高效腔内碎石器的运用,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在国内其费用明显高于ESWL术。且创伤相对较大,对于部分肾内结石继续手术碎石效果欠佳,且疼痛缓解率和结石3个月排净率基本相当。因此我们认为ESWL术仍是首选治疗。 参考文献: 【1】Elashry OM,DiMeglio R B,Naksda S Y,et al.lntracorporeal electrohydraulic lithotripsy of ureteral and renal calculi using small caliber(1.9F)electrohydraulic lithotripsy probes[J].J Urol,1996.156:1581-1515.

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市场分析

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市场分析 一、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简介 体外冲击波碎石机(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htotripsy 简称:ESWL)是一种通过冲击波发生装置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水介质中形成压力脉冲,也就是冲击波。其作用机理是结石表面空隙中的液体在冲击波的空化作用下迅速膨胀,对结石产生压力和拉力,在力的作用下,结石表面被剥离从而逐渐粉碎。由于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的应用,目前体外碎石术已经成为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主要手段之一。 二、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的类别 一般而言,所有的碎石机都由冲击波源和定位系统,也就是冲击波发生装置、对结石的精确定位系统及控制系统组成。 1 冲击波源 冲击波源是碎石机的核心。从冲击波源上又分为液电式冲击波源、电磁式冲击波源、压电式冲击波源等。 a.液电式冲击波源:是在一个椭球反射体内通过液体中火花放电的方式转化成冲击波。主要优点是技术成熟,脉冲功率高,能量聚积区域(焦斑)中等,碎石效果好。但这一类型冲击波源放电过程中电极间隙逐渐增大,焦点容易飘移,所以临床上每个病人需要用一根新电极以确保碎石效果。另外,液电式冲击波的原理比较简单、目前国内的制造工艺和技术也比较成熟,而且易耗件价格比国外低得多。基本符合现今我国冲击波碎石机的发展方向和医院需求,因此,它一直是国内众多厂商的唯一或第一生产选择。 b. 电磁式冲击波源:电磁式冲击波是将电能首先转换成磁能,再转换成机械能,通过声透镜或抛物面反射体将机械波聚焦后所形成的。其主要特点是冲击波源可连续使用近百万次,无更换电极之烦。电磁式冲击波的能量较液电式冲击波源差一个数量级,介于液电式与压电式之间,比较合乎临床使用要求。但主要缺点是患者痛感较重,心电干扰较大。为减轻ESWL时的痛感和提高碎石效率,有些专家提倡使用Puigvert技术。其方法是从低到高逐步递增碎石能量,与标准方法相比,冲击次数增多,但平均每次的冲击能量较低。由于电磁的能量聚积区大造成的周边组织的损伤也较大,为了解决该问题,部分制造商研发了无透镜电磁式冲击波源。 c. 压电式冲击波源:压电式冲击波是由圆形排列的压电晶体产生的一种超短波脉冲。其特点是焦点紧凑精细,虽在能量聚积区处具有极高的峰值压力,但因皮肤的冲击波入点的能量密度极低,故很少引起痛感或不适。应当注意,冲击波焦点的峰值压力,不同于碎石机的功率,碎石机的实际功率是焦点峰值压力与焦点体积的函数。虽然液电式碎石机峰值压力低于压电式,仅为中高水平,但因焦斑大,所以释放到结石的能量最高。然而,尽管压电式冲击波源的峰值压力最高,但因能量聚积区的体积极小,每次释放到结石的脉冲能量较液电式冲击波差几个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sun)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ESWL)是利用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于体内的结石使之粉碎,继而将其排出体外达到治疗目的治疗方法。由于ESWL属多尼尔公司的专有用词,目前国际上已通用Shockwave Lithotripsy (SWL)。 一、冲击波碎石设备与原理 (一)冲击波碎石机设备的主要部件:冲击波碎石机的核心部件是冲击波源和定位系统。 1.冲击波源:冲击波波源产生聚焦冲击波。商品化冲击波源共有三种:液电式、电磁式和压电式。 液电式波源是利用水中放电原理产生冲击波,由电能直接转变成机械能;液电式冲击波源原理简单,实现容易,爆发力强,冲击波形成充分,较易导致结石的破碎。缺点是:①焦点易发生漂移;②冲击波的各波之间的均一性差;③在SWL过程中,随着电极间隙逐渐扩大,明显影响焦区的几何形状。 电磁式波源是电能先转变成磁能,再从磁能转化成冲击波;其优点是①冲击波的焦点不会发生漂移,对器官和组织损伤较轻;②冲击波源的工作寿命大为提高,无更换电极之烦。电磁式冲击波的能量介于液电式和压电式之间。该波源的损耗成本相对降低,操作及维护更为方便。 压电式波源是将压电元件置于一特定曲面,聚焦冲击波,达到碎石的目的。此波源能量及焦点控制是最为理想的、具有较高的安全系

数。皮肤入射点的能量密度极低,很少引起痛感或不适。缺点是能量较低,因而碎石效率较低,临床复震率较高。 2.定位系统:通过影像技术将结石定位于冲击波的焦区。定位系统包括X光定位、B超定位和X光/B超双定位。 X光定位系统的最大优点是能够透视整个泌尿系统的含钙结石,其定位和跟踪方法易于掌握。缺点是潜在的X光辐射性损伤,不能定位X 光透光性结石。 B超定位的最大优点是可检测出“阴性”尿结石,可以全程实时监控,而且无X光辐射性损伤。但由于超声诊断技术较难掌握,泌尿外科医师熟悉和掌握B超二维图像的切割方法通常需要一个过程。同时B超定位也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①输尿管结石的定位较为困难;②肥胖患者超声波衰减较大,结石影像可能不够清晰,有碍判断。 X光/B超双定位是一台碎石机同时拥有两套定位系统,两者可取长补短,但其往往是在X光定位系统的基础上增加B超定位系统,故B超定位的灵活性不如单一B超定位的碎石机。 (二)冲击波碎石的作用机制 冲击波主要通过应力效应和空化效应粉碎结石。①应力效应:当冲击波在结石中传播时,结石随着波动而被压缩和拉伸,当结石分子所受到的压缩力和拉伸力超过自身应力的极限时,结石就会受到破坏。应力效应碎石特点是可将结石整体粉碎成较大碎块。②空化效应:冲击波在水中传导时会产生大量的空化气泡。这种空化气泡破裂导致的“微喷射”反复捶击结石,可使结石表面发生剥蚀。空化效应的碎石

体外震波碎石说明

體外震波碎石說明 ◆解剖原理 這種先進的技術免除開刀的痛苦與縮短了治療的時間,腎結石的病人85%以上都可以用體外震波碎石術來處理,而其它如輸尿管結石,也都可以用此方式來治療。 此種治療原理是藉由震波源內有一片狀薄膜,其下的通電線圈產生的電磁作用,使薄膜上下震動而發出震波,經由透鏡物體的聚焦和水墊的傳導作用,使這種在體外產生的震波能精確無損失的傳到人體內特定的結石部 位。震波對結石產生機械性的壓力,當不斷重覆的壓力波大於結石,所能忍受的抗張強度時,結石就會逐漸崩解粉碎。 ◆手術前注意事項 1.請您填寫麻醉及手術同意書。 2.治療時請由家屬陪同。 3.進行治療前需空腹4-6小時,包括藥物及喝水,但如有 服用高血壓藥物,則當天照常服用。如果有使用抗凝劑類藥(Aspring,bokey,coumadin等),則須停藥一週後才可治療以防出血問題。

4.治療當天請穿著簡單寬鬆衣物,避免穿戴手飾及隱形眼 鏡等。 5.如果有懷孕則不宜接受治療,假使有發燒情形,請立即 通知醫師。 6.進行門診碎石治療前,會請您先排空膀胱及安排血液凝 血撿查。 手術方法 手術為靜脈麻醉,以放射線定位結石的位置,由碎石機釋放震波能量至結石,進而震碎腎結石或輸尿管結石,整個治療時間大約一小時半左右,治療時會請您依結石部位的不同,採取不同的姿勢於治療機上,治療時會給予靜脈點滴注射,並給予低量鎮靜劑,以減輕焦慮會酸痛,病患躺在治療台上,操作人員經由X光作結石定位,調整治療過程定位點以便震波能準確打在結石上。整個治療過程會隨時監測您的心跳、血壓是正常,當碎石時,您會感覺震波穿透皮膚至結石部位,就好像橡皮筋打在結石的位置,此時您可能聽到震波發出的打擊聲,皮膚會有震動及酸痛 感。

体外冲击波碎石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与禁忌症 理论上来说,除无法纠正的出血性疾病及结石远端的腔道梗阻为体外碎石的绝对禁忌症外,其它情况均可在控制范围内进后。但临床操作治疗过程中,下列情况则需特殊对待。 1.孕妇结石患者一般来说是不宜进行碎石的,特别是下段输尿管结石更是不宜行ESWL治疗,以避免冲击波及射线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可在分娩后再行碎石。对于疼痛难以忍受的中上段输尿管结石则可在严密控制下进行ESWL治疗,国内外就有许多报道了对孕妇进行ESWL治疗的研究报告,还未发现ESWL 治疗对婴儿的影响。 2.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如病情未控制,也不适宜碎石,以免碎石后可能发生无法控制的感染。 3.感染严重或急性感染者,碎石前应慎重考虑。ESWL可能加重感染的程度,引发菌血症、毒血症等严重症候。 4.高危病人及单个、多个器官功能不好的患者,如心力衰竭、、独肾等患者,在紧急情况下可在当时医疗条件控制能下进行EWSL治疗,万一出现变症,要能及时处理。 5.肥胖的患者则可能因为定位困难不能进行碎石。 体外碎石碎石前准备 1.做好相关的全身检查,如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提前了解身体的真实状况,以利于对症处理。 2.了解泌尿系统情况,这是泌尿系结石ESWL治疗前必不可少的准备,必须详尽,在未了解清楚泌尿系统情况下,切忌匆忙碎石。碎石前则必须做好以下检查。 ⑴ ⑵B超:主要针对阴性结石诊断,对肾内结石及肾内积水情况有良好的显示效果,便对,尤其是中下段输尿管结石要极低,且难以判断结石的成分。 ⑶尿路造影:包括进行定位,对判断是否为憩室结石或肾盏口是否狭窄有很大的帮助;逆行尿路造影则是肾泌尿功能较差、肾脏不显影情况下应用,目的是在静脉尿路造影失败后还能清楚地掌握尿路是否梗阻。 ⑷检查:对过敏的结石患者,则宜作肾图检查以了解肾功能。 ⑸ 3.其他准备 ⑴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治疗前患者的心理大多非常紧张,要注意让患者放松,让接受过治疗的患者直接与病人交流是非常不错的一种选择。另外治疗前特别要注意休息好,精神不好,痛觉会格外敏感。

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120例-2019年文档

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120 例 泌尿系结石重要分为膀胱结石、输尿管结石、肾结石以及尿道结石,其中发病率较高的为输尿管及肾结石。其根本的发病原因为膀胱功能失常,肾气较虚,湿热蕴结下焦,气血瘀滞,尿中杂志沉淀凝聚成为沙石,导致尿道堵塞,疼痛。严重时导致输尿管堵塞,肾中积水,长此以往,对患者肾功能伤害极大,所以,排石成为临床医学中十分重要的问题。 1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120例中,男79例,女41例;年龄9?70岁, 平均38.5岁。病程1天?21个月,平均4.3个月。其中肾结石 27 例, 输尿管上段结石30 例, 输尿管中段结石16例, 输尿管下段结石42 例, 膀胱结石5 例。因肾绞痛行急诊碎石63 例。碎石前行腹部平片(KUB)及尿路造影(IVU)检查,以了解结石大小、数目、部位, 肾积水及是否有尿路畸形等情况, 并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 1.2治疗方法采用B型超声进行定位,输尿管中、下段结石 采取俯卧位, 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采取侧卧位或仰卧位。治疗电压4?12 kV, 冲击次数1800?3000 次, 平均2500 次。治疗过程中均未使用镇静或镇痛药。治疗后1 周复查, 必要时重复治疗。 2疗效标准

2.1治愈:结石排出,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复查B超、 X线片未见结石影象。好转:症状改善,X线片或B超复查结石 缩小或部分下移。无效:临床症状无减轻,复查B超或X线检查 结石无明显变化。 2.2结果120例均随访3?12个月,平均5.3个月。治疗1 次者结石排净86 例(71.7%),2 次者排净31 例(25.8%), 经3 次治疗仍有残余结石2例。总成功率98.3%。肾绞痛57例经急诊ESWL, 术后肾绞痛消失。治疗过程中并发肉眼血尿107 例(89. 2%), 肾绞痛14 例(11.7%) 。均无发热、感染等并发症。 3讨论 泌尿系统结石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多发病、常见病。以往 常规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通常情况针对 直径小于15mm勺结石患者,药物治疗可以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 但对于直径较大的结石来说,药物治疗已不能取得明显效果,手术治疗。其弊端是复发率高,对患者造成较大伤害。目前,体外震波碎石的治疗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成为了治疗泌尿系统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患者减轻了痛苦,其疗效被广大医患人员所接受。 3.1影响排石的主要因素 根据人体生理结构看,正常输尿管存在三处狭窄区域,被粉碎的碎石片通常在经过狭窄区域时引起堵塞,特别是在最后一个狭窄区域时更加容易堵塞;另外,对于较大结石患者临床治疗时 一次性彻底粉碎难以实现,需要医生进行多次治疗。最后,患者 勺日常饮食活动都对自身勺治疗起到影响,饮水勺多少,尿量勺次数都能够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3.2 排石疗法选择体外震波碎石治疗针对直径小于15mm进行治疗, 临床证明

体外冲击波碎石的适应症、禁忌症、术后并发症

体外冲击波碎石的适应症、禁忌症、术后并发症 体外冲击波碎石的适应症: 90%以上的泌尿系统结石可以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 1.肾结石: 直径小于或等于2厘米的肾盂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为最佳选择。2-3厘米的结石一般仍为首选,但往往需要多次碎石。对于难治的直径大于4公分以上铸状或者鹿角状结石,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首选经皮肾脏穿刺碎石术(mPNNL),如果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应先安置双J形输尿管导管,避免碎石术后结石碎屑形成“石街”堵塞输尿管。 2.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各段结石均可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但那些在输尿管内停留时间较长或结构致密及边缘毛刺的结石治疗效果较差。体积较大如直经2厘米以上或经多次碎石治疗后效果不理想的结石,可改用输尿管镜碎石方法治疗。 3.膀胱结石: 一般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对较大膀胱结石可采取腔镜钬激光碎石。 4.尿道结石: 尿道结石不适宜直接体外冲击波碎石。具体情况区别处理。 5.后尿道结石:经尿道黏膜麻醉润滑剂麻醉后,采用前端钝圆的尿道探子将结石推入膀胱,然后按膀胱结石进行处理。碎石前应留置导尿管。 体外冲击波碎石禁忌症: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禁忌症主要包括:严重心血管疾患、肾功能不全、妊娠期、凝血机制异常、戴有心脏起博器、结石远端尿路器质性梗阻、尿路感染活动期、巨大复杂结石、严重肾积水肾脏皮质萎缩。 一.绝对禁忌症: 1. 戴有心脏起博器的患者、 2 妊娠期、3结石远端尿路器质性梗阻,主要原因有:先天畸形、手术后尿狭窄、息肉、肿瘤等。有梗阻存结石破碎后也不易排出,而且碎石颗粒会加重梗阻,因此这类病人不宜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必须首先解决梗阻后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二.相对禁忌症: 1.凝血机制异常,凝血机制异常因可能发生大出血或出血不止不适宜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2.严重心血管疾患:冲击波有加重病情的危险,暂不宜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待病情缓解后再治疗结石。 3.肾功能不全:应根据病因决定治疗方案。原则上尽量保护肾脏,促使肾脏功能恢复。如果功能不全是由于结石梗阻导致的,应积极解除梗阻、可碎石或采用其他治疗方式。如为非梗阻性功能不全,则应在纠正肾功能后再行碎石治疗。 4. 尿路感染:急性尿路感染时禁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碎石可使炎症扩

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碎石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碎石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一、体外冲击波碎石的适应证有: 1、肾结石:直径小于或等于2cm的肾盂或肾盏单发结石或总体积与之相当的多发结石及肾中度以下积液是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碎石的最佳适应证。直径2~3cm的结石一般仍可以选用ESWL,但术前需放置输尿管导管或支架。结石不管多大对于合并中度积液以上的病人首选手术治疗。 2、输尿管结石:长径小于1.5cm的中、上段输尿管结石是原位ESWL的最佳适应证。结石停留时间过长超过6个月或体积巨大或结构致密的结石或肾中度以上积液的病人或下段结石首选手术治疗。 3、膀胱结石:首选经尿道体内碎石术,直径小于或等于2cm的结石可以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碎石。对于尿道狭窄或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梗阻的病人首选手术治疗,因外冲击波碎石机碎石也难以排出。 4、尿道结石:首选可直接取出或原位气压弹道碎石,也可推回膀胱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碎石。 二、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碎石的禁忌证有: 1、妊娠, 2、凝血机制异常, 3、急性尿路感染(尤其血尿常规提示炎症及胃寒发热的),结石梗阻并肾积脓,慢性尿路感染(需要用敏感抗生素3天以上), 4、结石远端尿路器质性梗阻,非梗阻性肾功能不全,双侧上尿路结石梗阻并肾功能不全者, 5、严重心血管疾患(高血压未控制,心律失常),严重糖尿病患者,带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6、传染病活动期, 7、复杂性结石。 8、结石梗阻并肾中重度积液

三、治疗前准备 1.心理方面:耐心解释,争取患者的配合。 2、全身方面: (1)详细了解患者的心,肺,肝,肾,血液系统,有无妊娠等有关病史,测血压, (2)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凝血酶原时间,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心电图,胸透或胸片,有异常者暂缓碎石; (3)若使用抗凝剂者,治疗前需停用至少2周,并检查凝血功能至正常后方能碎石; (4)需要麻醉的患者按麻醉要求准备; (5)治疗前一天晚8时服缓泻剂,治疗日晨禁食。若下午碎石,则当日中午禁食。 3、泌尿系统方面: (1)检查尿常规,有尿路感染者作尿细菌培养+药敏; (2)对结石较大,感染性结石,有尿路感染者应碎石前三天用抗生素 (3)进行泌尿系统B超,KUB和IVU检查,以便对患者的泌尿系统解剖,功能和结石情况有一整体了解; (4)治疗前40分钟可饮水500ml对保护肾脏有一定的作用。 4、特殊准备:下列结石患者需在碎石前放置输尿管支架或导管: (1)巨直径2cm以上的结石大或一次碎石难以成功者; (2)孤立肾; (3)难碎的输尿管结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