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论及其应用课程论文—— 解决城市道路最短路问题

图论及其应用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图论及其应用5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图论及其应用

——解决城市道路最短路问题

(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重庆重庆市400065)

E-mail: 1356310671@https://www.360docs.net/doc/a419213570.html,

【摘要】本文通过Dijkstra算法编程计算出重庆市主城九区任意两区间的最短路径,并在VC下实现一个顶点到其余各个顶点的所有最短路径的查找。

【关键字】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

中图分类号 O157

1引言

当前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交通道路状况也越来越复杂,从城市的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可能有很多种路径,如何从众多的路径中选择距离最短或者所需时间最短的路径便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能够选择出一条最符合条件的路径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地方便。本文就通过找城市各地之间的最短距离路径为例,详细的介绍经典的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算法及其算法的实现。

2相关知识

定义2.1.1图G是一个有序二元组,记作G=,其中V是一个非空集合,V中的元素成为结点;E是无序积V&V的多重子集,称E为G的边集。每一条边都是无向边的图称为无向图,每一条边都是有向边的图称为有向图。

定义2.1.2如果有两条边的端点是同一对顶点,则称这两条边为重复边。给定图G=(V,E),设v0,v1,……,v n∈V,e1,e2,……,e n∈E,其中e i是关联于结点v i-1,v i的边,交替序列称为联结v0到v n的路。当v0=v n时,这条路称作回路。

定义2.1.3若图G只有一个连通分支,则称G是连通图。设无向图G=(V,E)为连通图,若有边集E i⊂E,使图G中删除了E i的任一真子集后得到的子图是连通图,则称E i是G的一个边割集。若是E i单元集{e},则称e为割边或桥。

定义2.1.4设图G=,若G为一个无向图,v∈V,与v关联边的次数为v的度数。若G为一个有向图,v∈V,v作为边的始点的次数为v的出数;v 作为边的终点的次数为v的入数。一个结点的度数为奇数,则该点称为奇点,否则称为偶点。奇点的总数称为奇点数,偶点的总数称为偶点数。

定义2.1.5结点v i到v j结点之间最短通路定义为v i到v j的最短路径。[1]

3Dijkstra算法概述

Dijkstra算法是由荷兰计算机科学家狄克斯特拉(Dijkstra)于1959年提出的,因此又叫狄克斯特拉算法。是从一个顶点到其余各定点最短路径算法,解决的是有向图中最短路径问题,当然对无向图也同样适用。Dijkstra算法用于计算一个

源节点到所有其他节点的最短代价路径,它是按路径长度递增的次序来产生最短路径的算法。【4】

其基本原理是:每次新扩展一个距离最短的点,更新与其相邻接的点的距离。当所有边权都为正时,由于不会存在一个距离更短的没扩展过的点,所以这个点的距离永远不会再被改变,因而保证了算法的正确性。不过根据这个原理,用Dijkstra求最短路的图不能有负权边,因为扩展到负权边的时候会产生更短的距离,有可能就破坏了已经更新的点距离不会改变的性质。

举例来说,如果图中的顶点表示城市,而边上的权重表示各个城市间的距离,Dijkstra算法可以用来找到两个城市之间的最短路径。

4算法描述

4.1 基本思想

Dijkstra提出的是一种按路径长度递增的顺序产生最短路径的方法,即:把

图中所有顶点分成两组,第一组S包括已经确定最短路径的顶点,初始时只含有源点;第二组V-S中包括尚未包括最短路径的顶点,初始时含有图中除源点以外的所有其他顶点。按路径长度递增的顺序就是远点到各顶点的最短路径,逐个把第二组中的顶点加到第一组中去,直至S=V。【5】

4.2 实现思路

整个网络用邻接矩阵cost[][]表示,其中规定:(1)两个顶点之间无直接路径,即弧不存在,矩阵中对应权值为无穷大;(2)两个顶点之间有直接路径的,矩阵中的权值就是弧对应的两点间的权值,当然根据实际的问题这里既可以是两地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是两地间需要的费用等;(3)

对应的值为0.S集合初始存放在最短路径的源点,计算过程中将已经确定了最短路径的点加入到S中去,本人的思路是每个点对应数组里对应的值,若确定了某顶点时最短路径的点则将其对应的值变为1,知道所有的点对应的值变为1。dist数组最终存放源点到各顶点最短路径的结果。Path数组最终存放源点到各顶

点的最短路径经过的顶点。

4.3 计算步骤

(1)dist初始存放源点到各顶点的权值。

(2){dist(i)|Vi∈(V-S)}中最小值对应的顶点就是从源点Vi到其他顶点的最短路径中最短的一条所对应的顶点,即dist(j)=min{dist(i)∈(V—S)}。

(3)对于所有顶点Vk(Vk∈(V—S)),修改dist(k)的值:

dist(k)=min(dist[k],dist[j]+cost[j,k])

在修改后的dist[k]中进行第二步,求得第二个j,顶点Vj加入S集合中,第二条最短路径产生。重复(2)(3)步,直至求得从源点Vi到各顶点的最短路径为止。

5程序实现

网络为例,单从各个区的距

离来看,构成的网络是一个

无向图,由于我没有这些具

体的数据,所以假设各区之

间的交通道路组成如图1所

示。地名与各顶点的对应关

系如表1所示。

图1 重庆市交通道路网

5.1 数据结构定义

该网络用邻接矩阵存储,其结构定义如下:

#define MAXLEN 100

#define MAX 10000

typedef struct

{

string vexs[MAXLEN];//图中的顶点的信息

double arcs[MAXLEN][MAXLEN];//存放图信息的邻接矩阵

int vexnum,arcnum;//顶点的数目和边数

}MGRAPH;

5.2 构造算法

依据上述结构我们可以构造表示上述交通网络的有无向向网。其算法如下:MGRAPH creat_mgraph()

{

int i,j,k;

double h;

MGRAPH mg;

cout<<"请输入顶点数和边数:";

cin>>i>>j;

mg.vexnum = i;

mg.arcnum = j;

for(i = 0;i < mg.vexnum;i++)

{

cout<

cout<<"第"<

string xx;

cin>>xx;

mg.vexs[i] = xx;

}

for(i = 0;i < mg.vexnum;i++)

for(j = 0;j < mg.vexnum;j++)

mg.arcs[i][j] = MAX;//将矩阵中存放的距离初始化为最大值

for(k = 0;k < mg.arcnum;k++)

{

cout<<"第"<

cin>>i>>j;

while(i < 1 || i > mg.vexnum || j < 1 || j > mg.vexnum)

{

cout<<"编号超出范围,请重新输入:"<

cin>>i>>j;

}

cout<<"此边的权值:";

cin>>h;

mg.arcs[i-1][j-1] = h;

mg.arcs[j-1][i-1] = h;

}

return mg;

}

具体操作时,需要在主程序中输入顶点和边的信息(两个端点及权值),即交通网络的地名在主程序中的名称及两地之间是否有通路的信息,若有通路还需输入两地间的距离。

5.3 主程序

在给出了数据结构类型及具体操作的算法之后,可以编辑出如下的主程序:

int main()

{

MGRAPH mg;

int cost[MAXLEN][MAXLEN];

int path[MAXLEN],s[MAXLEN];//path存放路径,s存放已确定最短路径的顶点int dist[MAXLEN];//存放源点到个顶点的权值

int i,j,n,v0,min,u;

mg = creat_mgraph();//建立有向图的邻接矩阵结构

cout<

cin>>v0;

v0--;

n = mg.vexnum;

for(i = 0;i < n;i++)//cost矩阵初始化

{

for(j = 0;j < n;j++)

cost[i][j] = mg.arcs[i][j];

cost[i][i] = 0;

}

for(i = 0;i < n;i++)

{

dist[i] = cost[v0][i];//dist数组初始化

if(dist[i] < MAX&&dist[i] > 0)

path[i] = v0;//path数组初始化

}

for(i = 0;i < n;i++)

s[i] = 0;//s数组初始化

s[v0] = 1;

for(i = 0;i < n;i++)

{

min = MAX;

u = v0;

for(j = 0;j < n;j++)

if(s[j] == 0&&dist[j] < min)

{

min = dist[j];

u = j;

}

s[u] = 1;//u顶点时求得最短路径的顶点编号

for(j = 0;j< n;j++)

if(s[j] == 0&&dist[u] + cost[u][j] < dist[j])

{

dist[j] = dist[u] + cost[u][j];

path[j] = u;//path记录了通过路径的顶点

}

}

for(i = 0;i < n;i++)//打印结果

if(s[i] == 1)

{

u = i;

while(u != v0)

{

cout<

u = path[u];

}

cout<"<

return 0;

}

6实验结果

该程序在vc6.0下调试通过,按程序提示的要求输入相应的数据。如提示请输入顶点数和边数时,按前面给的重庆交通网络图需输入9 13;接着提示输入第一个顶点的信息,按要求可输入Nanan,随后依次输入剩余八个点的信息;紧接着提示输入第一条边的起始顶点编号和终止顶点编号,输入1 2,后又提示此边权值,输入10,其余各边同样按这个步骤输入。

这些必要信息输入完后,要求输入起始点的编号,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以1为例,显示其结果为:

如果在该类网中动态的增加顶点和边,只需在运行程序时,输入增加以后的总顶点数、边数、顶点信息和边的起始顶点编号和终止顶点编号即可。

7总结

Dijkstra算法是求最短路的一个经典算法,其时间复杂度为O(n2)。最短路径对交通、道路问题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该算法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道路选择问题,在导航系统中也有很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清华.图论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鲍培明.距离寻优中的Dijkstra 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1,23(9):550-562.

[3]徐风生,李天志.所有最短路径的求解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28(12):83-84.

[4]张林广.基于配对堆改进的Dijkstra算法[J].中国图像图形学报,2007,5(12):922-924.

[5]冯桂莲.基于Dijkstra算法的最短路径的实现[J].青海大学学报,2007,25(1):98-102.

最短路问题的实际应用论文

金华双龙洞旅游路线中最短路问题 摘要: 金华双龙洞景点分布较多,通过对其旅游路线的设置,转化为图论内容中的最短路情景进行讨论,建立模型,并通过搜索资料,利用几种方法解决路线最小的问题。 关键字: 数学建模最短路问题 lingo Dijkstra法 flod算法 一、研究背景: 在旅游过程中,我们常常感觉到自己一天下来走了很多路,回到宾 馆脚痛的不行。但其实我们可以利用运筹学的知识,通过建立数学 模型,转化为图论的内容。从而较为合理的制定出选择的路线(即 最短路问题)。 因而这次的小论文,我主要探究一下几个问题: 1.从景点进口到出口的最短路程。(最短路问题) 2.从景点到出口的最长路线。 3.建立的模型是否满足能回到起点(古典图论问题) 二、研究内容: 根据从互联网中搜索的资料,金华双龙洞的主要景点:景区进口双 龙洞,冰壶洞,朝真洞,桃源洞,黄大仙祖宫五个,其余为小景点 (若要加入,同样可以按照以下问题的研究方法进行讨论)现在忽 略。 问题总假设:分别设置双龙洞,冰壶洞,朝真洞,桃源洞,黄大仙 祖宫五个景点为A,B,C,D,E五点,根据现实及假设,可以得到如图 所示的路线图:

再利用用Dijkstra算法求解无负权网络的最短路。同时也可以利用此法算出最长路程。 问题一的解决:以A为景点出口,E为出口。 故A点标号为P(a)=0 给其余所有的T标号T(i)=+∞ 考虑与A相邻的两个顶点BC,两个顶点为T标号,故修改这两个点的标号为:T(b)=min[T(b),P(a)+l12]=min[+∞,0+3]=3 T(c)=min[T(c),P(a)+l13]=min[+∞,0+2]=2 比较所有T标号,T(c)最小,所以令P(c)=2 再考察(C,B)(C,D)(C,E)的端点:同理可得 T(b)=6 T(d)=6.8 T(e)=10.2(显然已经到终点但还需要看看其余路线长短) 故又令P(b)=6.综合分析只有一条线路即A→C→B→D→E 此时总路程为2+4+3+8.4=16.4>10.2 所以,最短路程为A→C→E。即当游客不想再看双龙洞时或者因为脚伤等因素需以最小路程离开时,可以路线A→C→E离开景区。 特殊情况的处理:游客一定要去B景点则在一开始就应该先选择 B,而非C。才能使路线最短。因此,对于特殊问题,我们应当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

图论的应用计算机技术与科学毕业论文

学 生 毕 业 设 计(论 文) 课题名称 图 论 的 应 用 姓 名 学 号 0609302-18 院 系 数学与计算科学系 专 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 指导教师 2010年 5 月5日 ※※※※※※※※※ ※※ ※※ ※※ ※※※※※※※※※ 2010届学生 毕业设计(论文)材料 (四)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2) 1.图论的发展 (3) 2. 图论的基本理论知识 (4) 2.1 拓扑序列 (4) 2.2 欧拉回路 (4) 2.3 最大流 (5) 3. 运用图论对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 (5) 3.1 图论在高校选课中的应用 (5) 3.2 图论在单词接龙中的应用 (6) 3.3 图论在邮政中的应用 (7) 4. 总结 (9)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图论的应用 摘要: 图论从诞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很多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图论又重新成为了人们研究讨论的热点。图形是一种描述和解决问题直观有效的手段,这里给出图论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关键字:图论;拓扑有序序列;欧拉;最大流; On Graph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Liu Xiao-yi Abstract: From the birth of graph theory has been 200 years of history, but has not been a good lot of problems to solv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graph theory has again become a hot topic that people study. Graph is a visual description and effective means to solve the problem, here is given graph theory in real life some of the application. Key words:Graph Theory;Ordered sequence of topological;Euler; Maximum flow; 引言 虽然最早的图论间题追溯1736年(哥尼斯堡七桥间题),而且在19世纪关于图论的许多重要结论已得出。但是直到20世纪20年代图论才引起广大学者的注意并得以广泛接受和传播。 图论即形象地用一些点以及点与点之间的连线构成的图或网络来表示具体问题。利用图与网络的特点来解决系统中的问题,比用线性规划等其他模型来求解往往要简单、有效得多。图论就是研究图和网络模型特点、性质和方法的理论。图论在许多领域,诸如物理、化学、运学、计算机科学、信息论、控制论、网络理论、社会科学以及经济管理等各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它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实际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图论可以解决一些看似很难实际上却很简单的问题。

图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摘要 寻找最短的路径到达想要去的地方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对于节约人们的时间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交通道路状况也越来越复杂,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可能有很多种路径,如何从众多的路径中选择距离最短或者所需时间最短的路径便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能够选择出一条最符合条件的路径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地方便。本文就通过找重庆邮电大学几个代表性地点之间寻找最短距离路径为例,介绍经典的最短路径算法Floyd算法及其算法的实现。 关键字:最优路径,Floyd算法,寻路

一、图论的基本知识 图论起源于举世闻名的柯尼斯堡七桥问题。在柯尼斯堡的普莱格尔河上面有七座桥将河中的岛及岛与河岸是连接起来的,有一个问题是要从这四块陆地中任何一块开始,通过每一座桥而且正好只能一次,再回到起点。然而许多人经过无数次的尝试都没有成功。在1736年欧拉神奇般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用抽像分析法将这个问题化为第一个图论问题:即用点来代替每一块陆地,将每一座桥用联接相应的两个点的一条线来代替,所以相当于得到一个“图”(如下图)。

柯尼斯堡七桥图 桥转换成图 欧拉证明了这个问题是没有解的,并且推广了这个问题,给出了对于一个给定的图可以某种方式走遍的判定法则。这项工作使得欧拉成为图论〔及拓扑学〕的创始人。 图论其实也是一门应用数学,它的概念和结果来源非常广泛,既有来自生 产实践的问题,也有来自理论研究的问题。它具有以下特点: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漂亮的图形以及巧妙的证明;涉及的问题很多而且广泛,问题外表简单朴素,本质上却十分复杂深刻;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千变万化,非常灵活,常常是 一种问题就有一种解法。图论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如图的连通性、遍历性、图的计数、图的着色、图的极值问题、图的可平面性等。历史上参与研究图论问题的人既有许多天才的数学家,也有不少的业余爱好者。 那么什么是图论中的图呢?在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以及科学研究中,人们常用点表示事物,用点与点之间是否有连线表示事物之间是否是有某种关系,这样构成的图形就是图论中的图。其实,集合论中的二元关系的关系图都是图论中的图,在这些图中,人们只关心点与点之间是否有连线,而不关心点的位置,以及连线的曲直。这就是图论中的图与几何中的图形的本质区别。 因此在现实世界中,事物的许多状态可以由图形来描述,使其简单直观,便于理解,帮助思维,易于记忆,同时还可以根据图的特点,从不同角度来扩展讨论范围。 1.1、图论概述 图论〔Graph Theory 〕是数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一门新兴学科,发展迅速而又应用广泛。它已广泛地应用于物理、化学、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电子学、信息论、控制论、网络管理、社会科学等几乎所有的学科领域。另一方面,随着这些学科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又大大的促进了图论的发 C A B D (b)

数学建模第二轮-选址最短路问题及巡视路线问题

摘要 目前,社区的优化管理和最佳服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并且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针对在社区中选址问题及巡视路线问题,分别建立了多目标决策模型、约束最优化线路模型,并分别提供了选址社区和巡视路线。 对于问题一,我们建立了单目标优化模型,考虑到各社区居民到收费站点的平均距离最小,我们使用floyd 算法并通过matlab 编程,算出任意两个社区之间的最短路径,并以此作为工具,使用0-1变量列出了目标函数。在本题中,我们根据收费站数、超额覆盖等确定了约束条件,以保证收费站覆盖每个社区,同时保证居民与最近煤气站之间的平均距离最小,最终利用lingo 软件求得收费站建在M、Q、W三个社区。 对于问题二,同样是单目标优化模型,较之问题一不同的是,问题二不需要考虑人口问题,但需要确定选址的个数。接下来的工作分了两步,第一步,我们通过0-1变量列出目标函数,以超额覆盖等确定约束条件,用lingo 软件编程求出最小派出所站点的个数;第二步,我们利用第一步中求出的派出所个数作为新的约束条件,建立使总距离最小的优化模型,最终利用lingo 软件求得三个派出所分别建在W、Q、K社区。 对于问题三,我们建立了约束最优化线路模型,根据floyd 算法求得的任意两个社区之间的最短路径,建立了以w 点为树根的最短路径生成树,并据此对各点的集中区域进行划分,再利用破圈法得到最短回路。在本题中,我们初定了两种方案,并引入均衡度α对两种方案进行比较,最终采用了方案二。最后,我们用matlab编程求解方案二中各组的巡视路线为113百米,123百米,117百米,均衡度α=8.13%。具体路线见 关键词:最短路径hamilton圈最优化floyd算法0-1变量

图论最短路径问题

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系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图与网络优化 论文名称:图论最短路径问题在消防选址中的应用 姓名:武冬冬 班级: 12级金数二班 指导教师:王亚伟 学号: 1210110057 实验室:信息管理实验室 日期: 2015.06.06

图论最短路径问题在消防选址中的应用 1210110057 武冬冬 【摘 要】 最短路问题是一类重要的优化问题,它不仅可以直接应用于解决生产实际中的许多问题,如管道铺设、线路安排、厂区布局、设备更新等,而且还经常作为一个基本工具,用于解决其他优化问题。本文介绍了图论最短路径问题及其算法,并应用图论最短路径问题的分析方法,解决城市消防站的选址问题。 【关键词】 最短路径;Dijkstra 算法;消防选址 1 引言 图论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解决离散型的优化问题,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图论已成为解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生物技术以及经济、军事等领域中许多问题的有力工具之一。图论中的“图”,并不是通常意义下的几何图形或物体的形状图,也不是工程设计图中的“图”,而是以一种抽象的形式来表达一些确定的对象,以及这些对象之间具有或不具有某种特定关系的一个数学系统。也就是说,几何图形是表述 物体的形状和结构,图论中的“图”则描述一些特定的事物和这些事物之间的联系。它是数学中经常采用的抽象直观思维方法的典型代表。 2 图论基本概念 2.1 图的定义 有序三元组),,(ϕE V G =称为一个图,其中: (1)),,,(21n V V V V =是有穷非空集,称为顶点集,其元素叫做图的顶点; (2)E 称为边集,其元素叫做图的边; (3)ϕ是从边集E 到顶点集V 的有序或者无序对集合的影射,称为关联函数。 2.2 图的分类 在图G 中,与V 中的有序偶),(j i V V 对应的边e 称为图的有向边(或弧),而与 V 中顶点的无序偶对应的边e 称为图形的无向边,每一条边都是无向边的图,叫做无向图,记为),(E V G =;每一条边都是有向边的图叫做有向图,记为 ),(E V D =;既有无向边又有有向边的图叫做混合图。

图论论文最短路算法及其应用

最短路径算法应用 ─校园导游咨询 摘要:据调查,现在随着人们的收入提高和对物质生活以外的追求,外出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加。但是由于假期时间一般很短,所以人们就像用最少的时间参观看完尽量多的景点。这就用到了图论中的一些知识,图论中的最短路算法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实际的旅行中,人们总是希望能找到一个最短最有效的路径可以参观所有的景点,在一个大的景区内部同样如此。 本文运用了图论中的最短路径算法,邻接矩阵,赋权图等知识,针对我校暨重庆邮电大学内的几处标志性建筑的遍历为基础,建模了赋权图,模拟了在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的实现以及编程显示。 关键词:数据结构;最短路径;迪杰斯特拉算法;

一:背景及意义 设计你的学校的校园平面图,所含景点不少于8个(中心食堂、信科、图书馆……) ⑴为来访客人提供图中任意景点的问路查询,即查询任意两个景点之间的一条最短的简单路径。 ⑵为来访客人提供任意景点相关信息的查询。测试数据:由读者根据实际情况指定。 ⑶在社会生活中,最短距离的运用相当广泛。除了该课题中校园导游咨询外,还有于此相关的城市道路的设计,交通线路的设计,旅游景点的设计等等。除了路径长度方面外,到两地花费的最少、时间的最短等等都是同样的道理。 二:涉及的图论知识 在最短路问题中,给出的是一有向加权图G=(V,E),在其上定义的加权函数W:E →R 为从边到实型权值的映射。路径P=(v 0, v 1,……, v k )的权是指其组成边的所有权值之和: 1 1 ()(,)k i i i w p w v v -== ∑ 定义u 到v 间最短路径的权为 {}{} min ():)w p u v u v v δυ→(,= ∞ 如果存在由到的通路 如果不存在 从结点u 到结点v 的最短路径定义为权())w p v δυ=(,的任何路径。① 边的权常被解释为一种度量方法,而不仅仅是距离。它们常常被用来表示时间、金钱、罚款、损失或任何其他沿路径线性积累的数量形式。 单目标最短路径问题: 找出从每一结点v 到某指定结点u 的一条最短路径。把图中的每条边反向,我们就可以把这一问题转化为单源最短路径问题。 单对结点间的最短路径问题:对于某给定结点u 和v ,找出从u 到v 的一条最短路径。如果我们解决了源结点为u 的单源问题,则这一问题也就获得了解决。对于该问题的最坏情况,从渐进意义上看,目前还未发现比最好的单源算法更快的方法。 每对结点间的最短路径问题:对于每对结点u 和v ,找出从u 到v 的最短路径。我们可以用单源算法对每个结点作为源点运行一次就可以解决问题。 在某些单源最短路问题中,可能存在权为负的边。如果图G(V,E)不包含由源s 可达的负权回路,则对所有s v V ∈,最短路径的权的定义(,)s v δ依然正确① 。即使它是一个负值也是如此。但如果存在一从s 可达的负权回路,最短路径的定

图论及其算法

《图论及其算法》 --最短路问题 学院:通信学院 姓名:周旋 学号: S110131133 指导老师:陈六新

摘要 图论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它以图为研究对象。图论中的图是由若干给定的点及连接两点的线所构成的图形,这些图形通常用来描述某些事物之间的特定关系,用点代表事物,用连接两点的线表示相应两个事物间具有的关系。通过对《图论及其应用》中最短路问题的深入学习,本文利用Dijkstra算法来解决日常生活中寻找最短路的问题。同时也是对本学期学习知识的巩固。 关键词:最短路径 Dijkstra算法迭代

Abstract Graph theory is a branch of mathematics, it studies the object of picture. Graph theory graph is given by the number of points and lines connecting the two points of the graphic form. These graphics are often used to describe a specif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ertain things. And with the point on behalf of things, with the line connecting the two points that have a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things. Through the "Graph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depth study of the shortest path problem. In this paper, we use The Dijkstra's algorithm not only to solve everyday life to find the shortest path problem, but also for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semester to learn the knowledge. Keyword: shortest path Dijkstra's algorithm Iteration

图论的应用

◎惋注幷克天粵 信计专业(61 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图论的应用 摘要: 图论从诞生至今已近300年,但很多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图论又重新成为了人们研究讨论的热点,图形是一种描述和解决问题直观有效的手段,这里给出图论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引言: 虽然最早的图论间题追溯1736年(哥尼斯堡七桥间题),而且在佃世纪关于图论的许多重要结论已得出。但是直到20世纪20年代图论才引起广大学者的注意并得以广泛接受和传播。 图论即形象地用一些点以及点与点之间的连线构成的图或网络 来表示具体问题。利用图与网络的特点来解决系统中的问题,比用线 性规划等其他模型来求解往往要简单、有效得多。图论就是研究图和网络模型特点、性质和方法的理论。图论在许多领域,诸如物理、化学、运筹学、计算机科学、信息论、控制论、网络理论、社会科学以及经济管理等各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它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实际生 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1首先:图论可以解决一些 看似很难实际上却很简单的 问题: 例一:一个部门中有25人, 小吴

由于纠纷而使得关系十分紧张,是否可便每个人与5个人相处融洽? 则可以建立一个图的模型,最基本的问题是如何描述它一什么是结点,什么是边?在本问题中,没有太多的选择,只有人和纠纷。我们可试着用结点来代表人。用边来代表图中结点之间的关系,这是很常见的。在这里结点之间的关系是“关系是否融洽”,因此,若两个结点(人)关系融洽,那么就在它们之间加上一条边。现在假设每个人与其他5个人关系融洽。在图一上显示出我们所描述的图的一部分,小张与小王、小李、小赵、小黄和小吴关系融洽,再没有其他人。25个人均是这种情况。这是否可能?在图论中,一个重要的推论:在任意图中,具有奇数度的结点个数必为偶数。现在出现了矛盾:有25(奇数)个具有5(奇数)度的结点。因此,该间题是不可能实现的。 例二、一个国际会议,有a,b, c, d, e,f,g等7个人•已知下列 事实: a会讲英语; b会讲英语和汉 语; c会讲英语、意大 利语和俄语; 图二 d会讲日语和汉 语; e会讲德语和意大利语; f会讲法语、日语和俄语; g会讲法语和德语。

最短路径图形结构算法研究背景及现状

研究背景与意义 最短路径问题是图论中的一个经典算法问题,旨在寻找图中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最短路径问题是组合优化领域的经典问题之一,它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交通工程、通信工程、系统工程、运筹学、信息论、控制理论等众多领域,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 早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最短路的讨论已经初有成效。如今科技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的提升,人类对空间认知能立的增加体现出导航工具的重要性。近代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带动了各类地图应用的发展,诸如高德地图,百度地图,其核心算法就是最短路径算法。借由导航卫星提供的地理位置信息,软件需在秒级时间内计算出用户所需要的最短路径。 导航只是最短路径问题的一种应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可以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通过最短路径来解决。例如抗震救灾,病毒疫情的传播,网络通信系统,城市交通规划系统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等等。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之间的密切联系,道路网呈现出复杂性,动态性和随机性。研究人员通过对复杂道路网的研究发现其存在小世界特征和无标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性质。节点之间并非毫无规律,而是有着相近的平均距离,相邻节点具有连边的概率较高。 就目前的社会需求和社会发展速度来看,最短路径算法在我国仍有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开发潜力。人们对外的交流需求在不断提升,位置应用的需求量也是只增不减。大规模复杂网络的最短路径计算仍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动态变化的节点对整个道路网对短路径的影响仍然较大,这会降低对最短路径的求解效率和准确度。 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科技文化发展,最短路问题早已不再是最初的两点间求最短路线的问题,各行各业中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构建数学模型,从而将问题转化成最短路问题进行求解,而计算机和算法的发展使得最短路问题有了更加多样的解决方法。如道路导航、信息传播、信息延时、电力网络、疾病传播、购物推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等,最短路问题已经广泛覆盖于计算机、交通、通信、运筹学等众多领域。其中比较经典的算法是Dijkstra算法,Floyd算法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荷兰人迪杰斯特拉设计出的Dijkstra算法利用广度遍历的思想,存储了所有已经遍历的

最短路程问题

例7.4最短路问题给定N个点蚁1,, ,打组成集合{P",由集合中任一点p到 另一点R的距离用6表示,如果“到巧没有弧联结,则规定G ,又规定cwiN),指定一个终点P N,要求从R点出发到P N的最短路线。这里我们用动态规划方法来做。用所在的点H表示状态,决策集合就是除A以外的点,选定一个点巧以后,得到效益4并转入新状态当状态是PN时,过程停止。显然这是一个不定期多阶段决策过程。 定义f(i)是由Pi点出发至终点PN的最短路程,由最优化原理可得f(i)mijn{Cij f(j)}, i1,2,, N 1 f(N)O 这是一个函数方程,用LINGO可以方便的解决。 !最短路问题; model: data : n=10; en ddata sets : cities/1..n/: F; !10 个城市; roads(cities,cities)/ 1,2 1,3 2.4 2,5 2,6 3.4 3,5 3,6 4.7 4,8 5.7 5,8 5,9 6.8 6,9 7.10 8.10 9,10 /: D, P; en dsets data : D= 6 5 369 7 5 11 9 1 8 75 4 10 5 7 9; en ddata F(n)=0; @for(cities(i) | i #lt# n: F(i)= @min(roads(i,j): D(i,j)+F(j)); ); !显然,如果P(i,j)=d,则点i到点n的最短路径的第一步是i -> j ,否则就不是。 由此,我们就可方便的确定出最短路径; @for(roads(i,j): P(i,j)= @jf (F(i) #eq# D(ij)+F(j),1,0)

图论及其应用课程论文—— 解决城市道路最短路问题

图论及其应用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图论及其应用5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图论及其应用 ——解决城市道路最短路问题 (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重庆重庆市400065) E-mail: 1356310671@https://www.360docs.net/doc/a419213570.html, 【摘要】本文通过Dijkstra算法编程计算出重庆市主城九区任意两区间的最短路径,并在VC下实现一个顶点到其余各个顶点的所有最短路径的查找。 【关键字】最短路径Dijkstra算法 中图分类号 O157 1引言 当前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交通道路状况也越来越复杂,从城市的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可能有很多种路径,如何从众多的路径中选择距离最短或者所需时间最短的路径便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能够选择出一条最符合条件的路径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地方便。本文就通过找城市各地之间的最短距离路径为例,详细的介绍经典的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算法及其算法的实现。 2相关知识 定义2.1.1图G是一个有序二元组,记作G=,其中V是一个非空集合,V中的元素成为结点;E是无序积V&V的多重子集,称E为G的边集。每一条边都是无向边的图称为无向图,每一条边都是有向边的图称为有向图。 定义2.1.2如果有两条边的端点是同一对顶点,则称这两条边为重复边。给定图G=(V,E),设v0,v1,……,v n∈V,e1,e2,……,e n∈E,其中e i是关联于结点v i-1,v i的边,交替序列称为联结v0到v n的路。当v0=v n时,这条路称作回路。 定义2.1.3若图G只有一个连通分支,则称G是连通图。设无向图G=(V,E)为连通图,若有边集E i⊂E,使图G中删除了E i的任一真子集后得到的子图是连通图,则称E i是G的一个边割集。若是E i单元集{e},则称e为割边或桥。 定义2.1.4设图G=,若G为一个无向图,v∈V,与v关联边的次数为v的度数。若G为一个有向图,v∈V,v作为边的始点的次数为v的出数;v 作为边的终点的次数为v的入数。一个结点的度数为奇数,则该点称为奇点,否则称为偶点。奇点的总数称为奇点数,偶点的总数称为偶点数。 定义2.1.5结点v i到v j结点之间最短通路定义为v i到v j的最短路径。[1]

图论论文

课程名称图论入门 论文题目图论在物流 物配送上的应用指导教师刘颖 学院管理学院 姓名郭凤午

学号2011030284 图论在物流货物配送中的应用 摘要: 最短路径问题对于节约人们的时间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最短路问题是图论理论的一个经典问题。寻找最短路径就是在指定网络中两结点间找一条距离最小的路。最短路不仅仅指一般地理意义上的距离最短,还可以引申到其它的度量,如时间、费用、线路容量等。它可被用来解决厂区布局、管路铺设、线路安装等实际问题。本文介绍了图论的起源和发展、最短路径问题及其算法,并应用图论最短路径问题的分析方法解决物流货物配送中问题。 1 引言 数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然而,图论作为数学的一个分支,却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是其发展十分迅速。图论是以图为研究对象,图形中我们用点表示对象,两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对象之间的某种特定的关系。事实上,任何一个包含了某种二元关系的系统都可以用图形来模拟,而且它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在图中点的位置和线的长短曲直无关紧要[1]。图论的发展大力地推进了科学文明的进步,解决了很多实际应用问题。图论是数学领域中发

展最快的分支之一,它以图为研究对象。图论中的图是有若干给定的点及连接两点的线所构成的图形,这种图形常用来描述某些事物之间的某种特定关系,用来代表事物,用连接两点的线表示相应两个事物间具有这种关系。图论本身是应用数学的一部分,因此,历史上图论曾经被好多位数学家各自独立的建立过。关于图论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欧拉1736年的论文中,他所考虑的原始问题有很强的实际背景。数学史上著名的七桥问题欧拉只用了一步就证明了不重复地通过7座桥的路线是根本不存在的!这是拓扑学研究的先声。图的染色问题一直是图论研究的焦点问题。数学家赫伍德成功地运用肯普的方法证明了五色定理,即一张地图能够用五种或者更少的颜色染色。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黑肯和阿佩尔,经过四年的艰苦工作.终于完成了四色猜想的证明。正是上述那些似乎没有多大意义的游戏的抽象与论证的方法,开创了图论科学的研究。 2 图论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阶段是从1736年到19世纪中叶。1736年是图论的历史元年,当时的图论问题是盛行的迷宫问题和游戏问题。最有代表性的工作是著名数学家 L.Euler于1736年解决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城(现今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在波罗的海南岸)位于普雷格尔河的两岸,河中有一个岛,于是城市被河的分支和岛分成了四个部分,各部分通过7座桥彼此相通。如同德国其他城市的居民一样,该城的居民喜欢在星期日绕城散步。于是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从四部分陆地任一块出发,按什么样的路线能做到每座桥经过一次且仅一次返回出发点。这就是有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看起来不复杂,因此立刻吸引所有人的注意,但是实际上很难解决。瑞士数学家(Leonhard Euler)在1736年发表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的文章中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篇论文被公认为是图论历史上的第一篇论文,Euler也因此被誉为图论之父。欧拉把七桥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一笔画问题,并给出一笔画问题的判别准则,从而判定七桥问题不存在解。Euler是这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将四块陆地表示成四个点,桥看成是对应结点之间的连线,则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就变成了:从A,B,C,D任一点出发,通过每边一次且仅一次返回原出发点的路线(回路)是否存在?Euler证明这样的回路是不存在的。 第二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1936年。图论主要研究一些游戏问题:迷宫问题、博弈问题、棋盘上马的行走线路问题。一些图论中的著名问题如四色问题(1852年)和Hamilton环游世界问题(1856年)也大量出现。同时出现了以图为工具去解决其它领域中一些问题的成果。1847年德国的克希霍夫将树的概念和理论应用于工程技术的电网络方程组的研究。1857年英国的凯莱也独立地提出

最短路径毕业论文

最短路算法的比较与应用 作者:胡义棚指导老师:丁超 摘要:本文较详尽地介绍了最短路算法相关的基本概念,给出了Dijkstra算法、Floyd算法、SPFA 算法等常用算法及其核心思想,并对各种最短算法做了多角度的比较,阐述了各种算法的应用 范围,并对其在运输网络、舰船通道路线设计、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做岀了举例说明,侧重于模 型的建立、思考和证明的过程,最后作岀总结. 关键词:最短路算法Dijkstra算法Floyd算法SPFA算法 一、引言 最短路算法是图论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他是许多更深层次算法的基础,同时,该问题有着大量的生产实际的背景•很多问题从表面上看与最短问题没有什么关系•却也可以归结为 最短路问题,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关于最短路径的普遍算法,为研究最短路径问题在一些出行 问题,工程问题,及实际生活问题中的应用,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方便的选择方法 二、最短路 2.1最短路的定义 对最短路问题的研究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就卓有成效了,其中对赋权(吗-。)的有效算法是由荷兰著名计算机专家 E.W.Dijkstra 在1959年首次提出的,该算法能够解决两指 定点间的最短路,也可以求解图G中一特定点到其它各顶点的最短路.后来海斯在Dijkstra 算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海斯算法.但这两种算法都不能解决含有负权的图的最短路问题.因此由Ford提出了Ford算法,它能有效地解决含有负权的最短路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大都不含负权,所以我们在(W j亠0)的情况下选择Dijkstra 算法 定义1 若图G =G(V,E)中各边e都赋有一个实数W(e),称为边e的权,则称这种图为赋权图,记为G =G(V,E,W). 定义2 若图G =G(V, E)是赋权图且W(e)亠0,e • E(G),若u是v i到v j的路W(u)的权, 则称W(u)为u的长,长最小的V到V j的路W(u)称为最短路.若要找出从比到V n的通路u , 使全长最短,即mi nW u - 7 W e . 2.2各类最短路算法的介绍 2.2.1 Floyd 算法 Floyd算法又称为弗洛伊德算法,插点法,是一种用于寻找给定的加权图中顶点间最短路径的算法.该算法名称以创始人之一、1978年图灵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 授罗伯特弗洛伊德命名. 其核心思路是通过一个图的权值矩阵求出它的每两点间的最短路径矩阵.即从图的带权 邻接矩阵A二[a(i,j)]n2开始,递归地进行n次更新,即由矩阵D(0) A,按一个公式,构造出矩阵 D(1);又用同样地公式由D(1)构造出D(2);,,;最后又用同样的公式由D(1)

图论最短路径选址问题

姓名:之欧侯瑞魂创作 学号: 专业: 图论的实际应用——蔬菜批发市场选址问题 摘要:在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许多管理、组织与计划中的优化问题,都可借助图论知识得以解决,而最短路问题是利用图论解决的一个典型的实际问题。图论中最典型的两种求最短路径的算法分别为Dijkstra算法和Floyd算法,其中Floyd算法广泛应用于求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路径。本文介绍了利于Floyd算法来解决城市蔬菜批发市场选址的问题。 关键词:最短路;Floyd算法;选址问题 0.引言 对于许多地理问题,当它们被抽象为图论意义下的网络图时,问题的核心就酿成了网络图上的优化计算问题。其中,最为罕见的是关于路径和顶点的优选计算问题[5]。在路径的优选计算问题中,最罕见的是最短路径问题,最短路径可能是给定两点间的最短路径,也可能是任意各点间的最短路径。而在顶点的优选计算问题中,最为罕见的是选址问题,所谓选址问题就是在某一地理区域构成的网络中选择一个顶点,建立服务设施,为该网络中的各个点提供服务,使得服务效率最高[3]。 选址问题,在规划建设中经常可以碰到,这里所谓的服务设施,可以是某些公共服务设施,如医院,消防站,物流中心等。也可以是生产服务设施,如仓库,转运站等等。可以认为,选址问题,就是把服务设施与服务对象,反映与统一的网络中,便于对问题进行研究[4]。尽管对选址的目标、要求有分歧的评判尺度,但是要求服务对象与服务设施之间易于沟通、易于达到,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1.最短路径问题 最短路径问题是图论研究的一个经典算法问题,其目的是求出给定两点之间的长最短的路径,这里所说的长具有广泛意义,即可指普通意义的距离,也可是时间或费用等[2]。因此,最短路径问题通常可以归纳为三类:(1)距离意义上的最短路径,即求两点间距离最短的路径;(2)经济意义上的最短路径,即为两点间的费用最少的路径;(3)时间意义上的最短路径,即选择两点间最节省时间的路径。以上三类问题,都可以抽象为同一类问题,即带权图上的最短路径问题。分歧意义下的距离都可以被抽象为网络图中边的权值,权值既可以代表“纯距离”,又可以代表“经济距离”,还可以代表“时间距离”。 1.1 Dijkstra算法 Dijkstra算法是一种求解最短路径方法。它是一个按路径长度递增的顺序发生最短路径的算法,其基本思想是:设图中所有顶点集合为V,另设置两个顶点集合S和T=V- S,集合S中存放已找到最短路径的顶点,集合T存放当前还未找到最短路径的顶点。初始状态时,集合S中只包含源点V1,然后不竭从集合T中选取到顶点V1 的路径长度最短顶点Vi 加入到集合S中,集合S 每加入一个新的顶点Vi,都要修改顶点V1到集合T中剩余顶点的最短路径长度值,此过程不竭重复,直到集合T中的顶点全部加入到S中为止。这样,就可以求出一点到其它的任一顶点的最短路径。 Dijkstra算法简单易懂,在求给定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时效率很高,但是其只能求图中一个特定结点到其他各个结点的最短路[1]。当需要求出图中任意两顶点的最短路径时,就需要以图中的每个顶点为起点,依次求出到另外顶点的最短路径,在顶点数目比较多的情况下,其效率将非常低下。 1.2 Floyd算法 Floyd算法为另外一种求最短路径的算法。在某些问题中,

最短路问题及其应用——最短路径

大连海事大学 图论论文 姓名: 学号: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院系:信息科学技术2009级

摘要: 主要介绍最短路的两种算法,迪杰斯特拉(Dijkstra)及弗罗伊德(Floyd)算法。以及这两种算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比较。 关键字:图论,最短路径,树,生成树,迪杰斯特拉(Dijkstra),弗罗伊德(Floyd)算法

最短路问题及其应用 1 引言 图论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它的概念和结果来源非常广泛,最早起源于一些数学游戏的难题研究,如欧拉所解决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以及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一些游戏难题,如迷宫问题、博弈问题、棋盘上马的行走路线问题等.这些古老的难题,当时吸引了很多学者的注意.在这些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又继续提出了著名的四色猜想和汉米尔顿(环游世界)数学难题. 1847年,图论应用于分析电路网络,这是它最早应用于工程科学,以后随着科学的发展,图论在解决运筹学,网络理论,信息论,控制论,博弈论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各个领域的问题时,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实践中,图论已成为解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军事等领域中许多问题的有力工具之一。 最短路问题是图论理论的一个经典问题。寻找最短路径就是在指定网络中两结点间找一条距离最小的路。最短路不仅仅指一般地理意义上的距离最短,还可以引申到其它的度量,如时间、费用、线路容量等。 最短路径算法的选择与实现是通道路线设计的基础,最短路径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很多网络相关问题均可纳入最短路径问题的范畴之中。经典的图论与不断发展完善的计算机数据结构及算法的有效结合使得新的最短路径算法不断涌现。 2 最短路 2.1 最短路的定义 w≥对最短路问题的研究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就卓有成效了,其中对赋权图()0 ij 的有效算法是由荷兰著名计算机专家E.W.Dijkstra在1959年首次提出的,该算法能够解决两指定点间的最短路,也可以求解图G中一特定点到其它各顶点的最短路。后来海斯在Dijkstra 算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海斯算法。但这两种算法都不能解决含有负权的图的最短路问题。因

信息学图论最短路径

图的最短路径

例如,从苏州到南京的司机最关心的是: (1)苏州、南京之间存在通路吗? (2)如果苏州、南京之间有一条以上通路,哪条路最短? 目前,第一个问题我们有解决的办法,采用深度优先搜索或者广度优先搜索遍历图可以达到目的,本节课我们还将讨论其他算法。 第二个问题是本节重点讨论的,虽然我们可以枚举任一条可能路径,然后检查是否为最短,但是几乎需要n!的时间,效率太低,我们需要更有效的。 一、无权图最短路径 例1:如下图,假设C1,C2,C3,C4,C5,C6是六座城市,他们之间的连线表示两城市间有道路相通,如果在每一个城市均需要换乘一次飞机,问从C1到其余各城市最少换乘次数。 图1 六个城市地图 对于图G=(V,E),顶点集合V和边集合E,边没有赋权值,或者也可以认为权值均为1,Ci,j=1,一条路径C1,C2……上的边数叫做无权路径长度(Unweighted path length)找出从C1出发到其余各点的最短路径。 因为边是没有赋权的,所以只对边的数目感兴趣,如果需要记录实际路径我们可以增加一个变量path来代表路径就可以了。 此时此刻可以说从C1到C1(它本身)的最短路径是长为0的路径,把这个信息生活实例引入 设问展示本课任务 三个关键例子均在同一背景下展开,便

做个标记,得到下图: 图2 C1被访问 然后开始寻找所有与C1相连的顶点,它们与C1的距离为1,此时我们可以看到 C2、C3与C1仅有“一边之遥”,把它们表示在下图, 图3 C1被访问后对邻居顶点的影响 以此推断,到算法结束,分别如下图所示: 图4 最短路径图 显然这种搜索方式就是大家学过的图的广(宽)度优先搜索(Breadth-first search), 该方法按层次处理顶点:距开始点最近的顶点首先被访问到,而最远的点最后被访问。 伪代码如下:用邻接矩阵存储图 于 学 生 发 现 问 题 的 区 别 与 联 系

利用图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淮北师范大学 2013届学士学位论文 利用图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探 究 学院、专业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 研究方向离散数学 学生姓名杨波 学号20091101179 指导教师姓名刘楠楠 指导教师职称讲师 2013年3月25日

利用图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探究 杨波 (淮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淮北,235000) 摘要 图论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而又应用广泛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科学的进步,图论知识越来越贴近于生产和生活,所以利用图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又成为当今的一大热点。着色、绘图、运输最短路径、集合等都与图论知识离不开。本课题将重点利用图论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生产中的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图的基本概念,对图论所涉及的基本知识进行简单的阐述,使读者对图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再介绍图论中两种特殊的图形:欧拉图和哈密顿图,并用它们分析如何解决最短路问题和货郎担问题;然后介绍着色问题以及其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最后通过实例来说明图论知识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关键词图论,欧拉图,哈密顿图,最短路径,着色问题, 应用

The method of using graph theory knowledge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Yang Bo (College of Mathematical Science,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235000) Abstract Graph theory is a branch of mathematics that has been developed rapidly and used widel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graph theory is increasingly close to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so using the knowledge of graph theor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has become a focus today. Coloring, drawing, the shortest path of transportation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graph theory knowledge. The article lays press on the using of graph theory to 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in production knowledge in real life.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 of graph, and make a further introduction to the basic knowledge of graph theory which involved a simple elaboration, then the reader can have a certain knowledge of graph theory knowledge; Then two kinds of special graphics are referred to: the Eulerian graph and Hamiltonian graph, along with their analysis of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short circuit and 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 Then the article discuss the coloring problem and its links with real life; Finally by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graph theory knowledge in daily life and production. Keywords Graph theory, Eulerian graph, Hamiltonian graph, shortest paths,coloring, applic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