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单极子的存在

磁单极子的存在
磁单极子的存在

磁单极子magnetic monopole

理论上预言的带单极性磁荷粒子。在经典电磁理论中,磁是由电流和变化的电场产生的,磁南极和磁北极总是同时存在的,不存在磁单极子。1931年P.A.M.狄拉克从分析量子系统波函数相位不确定性出发,得出磁单极子存在的条件,可用以说明电荷量子化这个理论上无法说明的事实。20世纪70年代以后建立起来的大统一理论以及早期宇宙的研究都要求存在磁单极子,磁单极子的质量重达1016吉电子伏特/库仑2(GeV/C2)。实验上探测磁单极子成为检验粒子物理大统一理论和天体物理宇宙演化理论的重要依据。曾经作过广泛的探查,而且每当粒子加速器开拓新能区或发现新的物质源(例如从月球上取来岩石)都要重新进行磁单极子的的搜索。1982年采用超导量子干涉器件磁强计探测到一起磁单极子的事例,但还不足以肯定其存在。

这是一种到目前为止还基本上只是存在于理论之中的物质,如果找到了它们,不仅现有的电磁理论要作重大修改,而且物理学和天文学的许多基础理论也都将得到重大发展。但是十分奇怪的是, 量子场论告诉我们, 在基本粒子的理论中(准确地讲是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 磁单极的出现是十分自然的. 这也是基本粒子物理实验想证实

的一件事: 测量非阿贝尔磁单极.

磁单极子作为物质的基本构成,它的单独存在可能非常困难,或者可能极其微弱以致无法测量,从二元论的角度分析可能会更合理些,如纯的吸引性粒子和纯的排斥性粒子。

电磁疑云篇

电磁,在许多人的印象里,电和磁就像是一对相生相成、形影不离的孪生兄弟,也像是一对亲密无间、夫唱妻随的美满佳偶。说到电,必然也会说到磁;提到磁,自然也离不开电。如充满宇宙中的电磁波,它们对于我们来说简直就是如雷贯耳,因为它们对宇宙天体和生命物质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们就是电性和磁性的统一体。

电和磁确实有许多相似之处:带电体周围有电场,磁体周围也有磁场;同种电荷相斥,同名磁极也相斥;异种电荷相吸,异名磁极也相吸;变化的电场能激发磁场,变化的磁场也能激发电场;用摩擦的方法能使物体带上电,如果用磁铁的一极在一根铁棒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次,也能使铁棒磁化——物理学家法拉第和麦克斯韦为此创立了“电生磁、磁生电”的电磁场理论。

但是,实际上,就像再美满恩爱的夫妻也会有性格上的差异和其它方面的不谐调,磁和电这对佳偶也并非是完全对称的,这种不对称性不论从宏观还是微观上都有所反映。在宏观上,从地球、月球、行星到恒星、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不可胜数的天体以及辽阔无垠的星际空间,都具有磁场,磁场对天体的起源、结构和演化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可是电场在宇宙空间几乎无声无息,对丰富多彩的天文学似乎毫无建树。而从微观上看:在磁与电的关系中,磁性是更为本质的东西,我们可以用磁来制约电,却不能用电来制约磁(用电产生磁,例如电磁铁,则是另外一回事)。在电现象里,带电体可分割成单独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粒子,正、负电荷可以单独存在;而磁体的两极总是成对出现,无论磁针被分割成多少部分,无论把它分割得多么小,新得到的

每一段小磁铁总有两个磁极,长久以来,人们从来没有发现过单独存在的磁极——磁单极子。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对电、磁这种宏观和微观上的不对称感到困惑不解,特别是为什么正、负电荷能够单独存在,而单个磁极却不能单独存在,对此人们更是充满了诸多的疑问。

那么,磁单极子到底存不存在呢?1931年,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首先从理论上用极精美的数学物理公式预言,磁单极子是可以独立存在的。他认为,既然电有基本电荷——电子存在,磁也应有基本磁荷——磁单极子存在,这样,电磁现象的完全对称性就可以得到保证。因此,他根据电动力学和量子力学的合理推演,前所未有地把磁单极子作为一种新粒子提出来。以前,狄拉克曾经预言过正电子的存在,并已经为实验所证实;这一次他的磁单极子假设同样震惊了科学界。

在磁单极子的理论研究方面,除狄拉克最早提出的磁单极子学说外,还有其他一些科学家也曾提出过多种的学说,各有其特点和根据。如著名的美籍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也曾经从理论上探讨过磁单极子,并且也认为它的存在是可能的。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等一些著名的科学家,也从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地对磁单极子理论做出了补充和完善。它们弥补了狄拉克理论中的一些缺陷和不足,给磁单极子的设想辅以更坚实的理论基础。

踪迹难寻篇

随着磁单极子的提出,科学界由此掀起了一场寻找磁单极子的狂潮。人们绞尽脑汁,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寻找这种理论上的磁单极子。

科学家首先把寻找的重点放在古老的地球的铁矿石和来自地球之外的铁陨石上,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物体中,会隐藏着磁单极子这种“小精灵”。然而结果却令他们大失所望:无论是在“土生土长”的地球物质中,还是那些属于“不速之客”的地球之外的天体物质中,均未发现磁单极子!

高能加速器是科学家实现寻找磁单极子美好理想的另一种重要手段。科学家利用高能加速器加速核子(例如质子),以之冲击原子核,希望这样能够使理论中的紧密结合的正负磁单极子分离,以求找到磁单极子。美国的科学家利用同步回旋加速器,多次用高能质子与轻原子核碰撞,但是也没有发现有磁单极子产生的迹象。这样的实验已经做了很多次,得到的都是否定的结果。

古老岩石探测和加速器实验所遭到的挫折,并没有使科学家们气馁,反而更加激发了他们的斗志,并促使他们广开思路,想到了这也许是因为加速器的能量不够大的缘故,他们一方面试图研制出功能更加强大的加速器,一方面把目光投向能量更大的天然的宇宙射线,试图从宇宙射线中找到磁单极子的踪影。从宇宙射线中寻找磁单极子的理论根据有两方面:—种是宇宙射线本身可能含有磁单极子,另一种是宇宙射线粒子与高空大气原子、离子、分子等碰撞会产生磁单极子。他们曾经把希望寄托在一套高效能的装置上,因为这种装置可以捕捉并记录到非常微小、速度非常快的电磁现象。他们期待着利用这套装置能把宇宙线中的磁单极子吸附上,遗憾的是这套装置也未能使他们如愿以偿,满腔希望的他们又遭受了一次沉重的失望的打击。

但是,科学家们并不因此气馁和放弃,他们仍在不断地寻找着机会。人类登月飞行的实现,又重新在科学家心目中燃起了熊熊的希望之火,让科学家把目光投向那寂静荒凉的地方,因为月球上既没有大气,磁场又极微弱,应该是寻找磁单极子的好场所。1973年,科学家对“阿波罗”11号、12号和14号飞船运回的月岩进行了检测,而且使用了极灵敏的仪器。但出人意料的是,竟没有测出任何磁单极子。

曙光曾现篇

在对磁单极子进行寻找的过程中,人们“收获”到的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不过,在一次又一次沉重、浓郁的失败的晦暗中间,也曾不时地闪现过一两次美妙的希望曙光。

有一些物理学家认为,磁单极子对周围物质有很强的吸引力,所以它们在感光底板上会留下又粗又黑的痕迹。根据这一特点,1975年,美国的一个科研小组,用气球将感光底板送到空气极其稀薄的高空,经过几昼夜宇宙射线的照射,发现感光底板上真的有又粗又黑的痕迹,他们欣喜若狂,于是迫不及待地在随后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声称,他们找到了磁单极子。但是,对于那是否真的是磁单极子留下的痕迹,会上争论很大,大多数科学家认为那些痕迹很明显是重离子留下的,但试验者还是坚持认为那是磁单极子留下的“杰作”。双方为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谁也说服不了谁。所以,到目前为止,这些痕迹到底是谁留下的,还是桩难以了断的“悬案”。

1982年,美国物理学家凯布雷拉宣布,在他的实验仪器中发现了一个磁单极子。他采用一种称为超导量子干涉式磁强计的仪器,在实验室中进行了151天的实验观察记录,经过周密分析,实验所得的数据与磁单极子理论所提出的磁场单极子产生的条件基本吻合,因此他认为这是磁单极子穿过了仪器中的超导线圈。不过由于以后没有重复观察到类似于那次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所以这一事例还不能确证磁单极子的存在。

最近,一组由中国、瑞士、日本等多国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报告说,他们发现了磁单极子存在的间接证据,他们在一种被称为铁磁晶体的物质中观察到反常霍尔效应,并且认为只有假设存在磁单极子才能解释这种现象。

虽然这些“发现”最终都没有得到很确凿的认证,但还是给科学家们增添了很大的信心。

争议难休篇

尽管磁单极子理论不断地得到进一步地完善,但是,人们还是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与磁单子理论不断“前进”的形势相比,对磁单极子的寻找却几乎是“原地踏步”,理论和实践相比,出现了极大的“不对称”,实践成了磁单子学说中的一条“短腿”。从20世纪到21世纪,世界各地都在寻找磁单极子,在陆地、在海洋、在太空、在深海沉积物中、在月球的岩石上,却还是很难发现磁单极子的蛛丝马迹。对于这种状况,完全可以用这样的诗句来形容:“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寻找,可以说没有一个科学家敢于理直气壮地声称自己完全真正找到了磁单极子,于是,导致了关于磁单极子是否真的存在的疑云的产生,并且

这种疑云渐渐地越积越厚,浓重地笼罩着科学界,并引发了新一轮的、更加激烈的关于磁单极子的争议。

对磁单极子的存在持否定态度的科学家大有人在,他们提出了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加以论证,而其中最主要的理由就是:鸟过留声、兽过留痕,如果磁单极子确实在宇宙中存在,它就总会留下蛛丝马迹,但迄今为止,人们用最先进的方法和最精密的仪器,在各种物质中寻找磁单极子,都一无所获。因此可以认为,它们可能根本就是一种仅仅存在于人们主观想象中的子虚乌有的产物。

有意思的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还曾有科学家用以太学说来否定磁单极子的存在:在人们能够用光学方法探测到的太空中,弥漫着一种被称为以太的物质。由于以太的特殊性质,它们在太空中是以一种涡旋的状态分布的,很明显,宇宙中存在着大大小小的以太旋涡。因为旋涡是一种转动,这种旋涡不论大小,转动的东西一定有一个转轴。以太的旋涡实质上就是磁场,一个转轴有必定有两端,也就是有两个极,不存在只有一个端的转轴,所以就不存在磁单极子。但是,这一说法随着以太学说的被抛弃而归于销声匿迹。

还有人这样认为:“电场”和“磁场”是电荷和磁体四周存在着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电荷和磁体通过各自的“场”这种物质向另外的电荷和磁体施加作用,同时场还表达了电力或磁力作用的范围;电力和磁力的无形的作用线分别称为“电力线”或“磁感应线”。因为电荷电场的电力线不是闭合的,它起源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或延伸至无限远,它在电荷处是不连续的;而磁体磁场的磁感应线永远是闭合的,它在磁体内部和外部处处连续。实验中从来未见到过单个的磁极或磁荷,也从来未发现不闭合的磁感应线。所以,在经典电磁理论中,磁单极子存在的可能性就根本被排除了。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十分强调对称性的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在建立经典电磁理论的时候,虽然为了对称性也考虑过磁单极子,但是最终还是未敢贸然将它引入它的理论中。因此,这种不对称性在经典电磁理论中就一直保留到今天。

其中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就连到了晚年的狄拉克本人,也对磁单极子是否存在产生了深深的怀疑。1981年,他在致一位友人的信中说:至今我已是属于那些不相信磁单极子存在之列的人了。因此,持否定观点的人还认为,应尽早放弃对磁单极子的寻找,因为这种寻找无异于缘木求鱼,只能是徒劳无功的。

肯定磁单极存在者中,不乏非常杰出的物理学家。他们坚持认为,磁单极子是存在的,但它们成对结合得太紧密了,现在所有的高能粒子尚不能把它们轰开。但是,他们也认为,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磁单极子即使存在,它们也极可能是在宇宙形成初期产生的,残存下来的数量也是微乎其微的,因为假如宇宙间充满了大量磁单极子,则宇宙间的磁场将不复存在。这些磁单极子本来就很少,而且它们又散布在极其广袤的宇宙之中,所以要找到它不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磁单极子含量很少,那么正负磁单极子之间相互湮没的几率也同时就会很低,所以它们就更有可能被保存下来。

也有的科学家首先肯定磁单极子的存在,但同时又承认磁单极子实际上很难发现。他们的理由是:在人类观测所及的范围内,存在的大多数磁单极子应是属于一种

运动速度极其缓慢、“惰性”很强的“慢磁单极子”,而那些“精力充沛”、“运动神速”的“快磁单极子”,早已飞离银河系,消失在无边无际的宇宙空间。但“慢磁单极”子对物质电离作用很弱,要想观察到它们,需要有比现在装置灵敏度高上万倍的探测器才可以,而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这样的探测器暂时还无法制造出来。

有的科学家甚至还推算出了磁单极子的质量,证明了磁单极子质量大得惊人,约为质子质量的1亿亿倍,比细菌还要大!所以他们进一步认为,无论是现代加速器还是高能宇宙射线,都不能产生如此大质量的粒子,仅在宇宙诞生即宇宙大爆炸时,才有磁单极子生成所需的极高的温度和极大的能量密度条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科学家虽然在实验上寻找磁单极子时总是“扫兴而归”,但在预言磁单极子存在的理论却不断有创新。如海啸是一种骇人的自然现象,它常常导致海洋中产生一种异常稳定的孤立波,即孤立子。这种孤立子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几乎不受其它任何外来事物的干扰,永葆自己的波形和能量,不停地涌向远方。前苏联物理学家鲍尔雅科夫和荷兰科学家特霍夫脱在对弱力和电磁力的关系进行研究时发现,在弱电场(弱力和电磁力是这种场的不同表现)中,会发生“场啸”,每次场啸将产生与孤立子类似的粒子,他们认为这种粒子极有可能就是磁单极子。

持肯定观点的科学家都一致认为:虽然磁单极子非常少,但考虑到它对物理学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完全值得不遗余力地去寻找。

两种观点激烈交锋,可谓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不言放弃篇

磁单极子理论自提出以来迄今,已逾半个多世纪,长期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否定,这在科学史上是罕见的,因为一般的科学假设如果在这么长的时间内未被证实,人们就会将此假设否定或放弃。

那么,对于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探寻,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什么突破性进展的磁单极子,人们是否最终也同样会放弃寻找呢?

实际上,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至今,磁单极子一直是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的热门话题,同时也引起了广大科学爱好者的极大兴趣,对它们的寻找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这是因为磁单极子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与目前我们所了解的一般电磁现象截然不同,磁单极子问题不仅涉及物质磁性的一种来源、电磁现象的对称性,而且还同宇宙极早期演化理论及微观粒子结构理论等有关。磁单极子的引出对同性电荷的稳定性、电荷的量子化、轻子结构、轻子和强子的统一组成、轻子和夸克的对称等难题等,都能给以较好的解释。尽管迄今为止还没找到磁单极子,但是,在关于磁单极子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半个多世纪中,采用了量子论、相对论和统一场论的复杂理论手段,联系到最广袤的宏观世界和最细微的微观世界,涉及到极漫长的和极短暂的时间尺度,它不仅给物理学带来了活力,而且也向两极不可分离的哲学信条提出挑战。

更为重要的是,在具体的对磁单极子进行探索过程中,对物理学特别粒子研究技术如加速器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虽然磁单极子假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能在实验上得到最后的证实,但它仍将是当代物理学上十分引人注目的基本理论研究和实验的重要课题之一,因为今天的磁单极子已成为解决一系列涉及微观世界和宏观世

界重大问题的突破口,如果磁单极子确实存在,不仅现有的电磁理论要作重大修改,而且物理学以及天文学的基础理论又将有重大的发展,人们对宇宙起源和发展的认识也会再深入一步。

所以,总的看来,涉及磁学、电磁对称、宇宙早期演化和微观基本粒子结构等多方面的磁单极子问题还需要从实验观测和理论方面继续进行研究,对它的寻找绝不应半途而废,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当然,要找到磁单极子,并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仍然要付出许多时间和精力,甚至可能要经过好几代人的努力,但科学家们绝不会轻言放弃。

名词解释篇

狄拉克(1902—1984):英国物理学家。既在创建相对论性量子电动力学理论上有过重要贡献,而且还先提出了反物质学说、磁单极子学说和基本物理常数随时间变化学说,其中反物质学说已在实验上得到证实,并成为阿尔法磁谱仪的重点研究对象。由于对量子力学发展所作的贡献,曾荣获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孤立子:在江河湖海等水面中,仅有一个波峰,波长为无限,运动相对于时间及位置不作周期性变化的波动称为孤立波,又称为孤立子。孤立波在其波峰附近,波面较陡,能量大多集中于此,当其波高与水深之比值(常应用的比值为0.78)增至一定量值时,波峰附近会出现破碎现象。

以太:古希腊哲学家首先设想出来的一种媒质。17世纪后为解释光的传播,以及电磁和引力相互作用现象而又重新提出。当时认为,光是一种机械的弹性波,但由于这类波的传播必须有某种弹性媒质作为媒介(如声波的传播要有空气或水作为媒介),而光却可以通过真空传播,所以必须假设存在一种尚未为实验发现的以太作为传播光的媒质。为了解释光在传播中的各种性质,必须认为以太是无所不在的(包括真空和任何物质内部),没有质量的,而且是“绝对静止”的。电磁和引力作用则看作是以太中的特殊机械作用。以太这一概念在19世纪曾被人们广为接受,但后来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如为了解释更多的现象,它必须具有各种显然是不合理的的性质;一些试图用来确定以太存在的实验往往又都归失败。直到20世纪初,随着相对论的建立和对场的进一步研究,完全确定了光(电磁波)的传播和一切相互作用的传递都通过各种场,而不是通过机械媒质。这样,以太就成为了一个陈旧的概念而被抛弃。

反常霍尔效应:美国物理学家霍尔(1855-1938)发现,如果对位于磁场中的导体施加一个电压,该磁场的方向垂直于所施加电压的方向,那么在既与磁场垂直又和所施加电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会产生另一个电压,人们将这个电压叫做霍尔电压,产生这种现象被称为霍尔效应。更通俗地说,就是导体中有电流时,就有电荷载子在里面移动。而当导体内有磁场时,导体内的电荷载子运动就会受影响,这些电荷载子因此可能就会往某一边靠过去。好比一条路,本来大家是均匀地分布在路面上,往前移动,当有磁场时,大家可能会被推到靠路的右边行走。故路(导体)的两侧,就会产生电压差。铁磁材料的霍尔效应通常由两部分构成,一般非磁金属材料的电阻应正比于外加磁场,称为一般霍尔效应。然而在铁磁金属材料中,其电阻还与材料的磁化强度有关,此项被称为反常霍尔效应。

图示为人们设计的磁单极子捕捉装置

凝聚态物质中的“磁单极子”

几十年来,在大量搜寻未果的情况下,部分物理学家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在凝聚态系统中寻找磁单极子的类似物。

德国和法国的两个科学家小组在2009年9月4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报告他们在一种特殊的晶体中观察到了“磁单极子”的存在。互联网上传言这是可以改写教科书的发现。然而,当物理学专业人士在论文摘要中看到“凝聚态物理”这个短语时,就立即预感到,这不是真正地发现磁单极子。

在两篇论文中,德国亥姆霍兹材料与能源中心的乔纳森·莫里斯(JonathanMorris)领导的团队和法国Laue-Langevin研究所汤姆·芬内尔(TomFennell)领导的团队分别报告在自旋冰晶体中观察到了类似磁单极子的“准粒子”。之前的一些研究中已经有迹象显示这种准粒子可能存在,此次两个团队的发现首次确凿地证实了这一点。但他们的“磁单极子”与狄拉克预言的磁单极子仍有天壤之别。科学家什么时候能找到真正的磁单极子,乃至真正的磁单极子是否存在,仍然都是问号。

关于磁荷的讨论

题目:磁荷的引入 姓名:黄庆 摘要:磁单极子如果存在将会给整个电磁学理论带来极大的好处,maxwell 方程组将会变得高度对称,然而为什么会有磁荷的存在,磁荷存在的理由在哪里,如果磁荷真的存在我们电磁学理论又将如何,我想要做的也就是这些问题的讨论。从理论上推出磁荷存在的道理,并在磁荷的基础上修改现有的一些理论,从而发现高度的对称性。 正文: 我们知道maxwell 方程组: 积分形式: ??????????????+=?=????-=?=??????????????c s s s v s c c d t d d d t d dV d S D j l H S B S B l E S D 0c 0)(0ρ 微分形式: t t ??+=??=????-=??=??D j H B B E D 00 ρ Maxwell 方程组并从形式上并不对称,那么其根源在磁荷的论断是为什么? 在电磁学的教科书上已经给出了有关磁荷理论推导,但是我对这样的理论有如下的疑问: 书上的推导是在在闭合线路中没有电流穿过的情况进行的,我的疑问是,为什么一定要在没有电流穿过的情况下推导,如果磁荷真的存在,那么一个数学表达式就应该对所有的情况成立,电流是否穿过闭合曲线导致物理表达式形式的不同就只能说明理论的不完备。而我想做的就是找到这样一个完备的解释使得对所有经典电磁情况都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库仑曾经提出过磁场中的库仑定律如下 r F 30214r q q m m πμ= 21m m q q 是磁荷 然而实验上只能得到毕奥—萨伐尔定律

304r Id πμr l ?=B 对比静电场中的理论 真空中静电场由库仑定律高斯定理环路定理描述形式如下 ?∑?? =?=?=c l E S E F 0 43021d q d r q q s 0r επε 相应的磁场的定理(目前的理论)是 ∑???=?=??=I d d r Id c s 03 00 4μπμl B S B B r l 由此可以很显然的发现磁场与电场的不同之处,即毕奥—萨法尔定律在磁场的形式并不等价于库仑定律在电场中的地位。而且很显然发现磁场在任意闭合曲面的通量是零,但是电场却为电荷的代数和除以0ε而磁场对闭合曲线的环量是电流代数和乘以0μ从这里发现磁场与电场在通量和环量的结论上是相反的。 几乎每本教科书上都会对磁荷进行说明,那就是,当磁单极子被发现时,磁场就和电场完全对称,那么我对这句话是保有疑问的,对于静电场,它是有源无旋场,而磁场是无源有旋场,那么当磁单极子出现的时候,磁场也就变成有源场,那么磁场的会像电场一样变成无旋场吗? 注:这里所有的讨论都是在静磁场和静电场的大前提下讨论的,因为在电磁感应理论中在变化的磁场产生有旋的感生电场。 在整个电磁理论中,都是基于两个实验结论去建立的,即库仑定律和毕奥—萨伐尔定律,在这个前提下物理学家做了很多的理论,物理学所要达到的目标也就是用合适的理论去描述我们的世界,而这些理论我们是没有办法判断其正确性的,但是我们可以证伪,即判断其是

磁单极子

磁单极子是理论物理学弦理论中指一些仅带有北极或南极单一磁极的磁性物质,它们的磁感线分布类似于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在经典电磁理论中,磁是由电流和变化的电场产生的,磁南极和磁北极总是同时存在的,不存在磁单极子。1931年P.A.M. 狄拉克从分析量子系统波函数相位不确定性出发,得出磁单极子存在的条件,预言磁单极子的存在。磁单极子的引出对同性电荷的稳定性,电荷的量子化,轻子结构,轻子和强子的统一组成,轻子和夸克的对称等难题等,都能给以较好的解释。一旦找到了磁单极子,电磁场理论将要做重大修改,对其它相关学科也将产生极大影响。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至今,寻找磁单极子一直是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们的热门话题。 磁单极子理论上的存在 一条磁铁总是同时拥有南极和北极,即便你将它摔成两半,新形成的两块磁铁又会立刻分别出现南极和北极。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亚原子水平。看上去,南极和北极似乎永远不分家。是这样吗?磁单极子真的不存在吗?很多物理学家对这一点相当怀疑。 1931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1902~1984年)认为,如果承认磁单极子,则磁荷的静磁场也同电场一样,这样电磁现象的完全对称性就可以得到保证。于是他理所当然地宣称:?如果大自然不应用这种可能性,简直令人惊诧。?他根 据电动力学和量子力学的合 理推演,得出这样的方程:eg=h/2π,其中h=6.63×10-34J 〃s 是普朗克常数,e=1.60×10-19C 是基元电荷,而g 则是预言的基元磁荷,即磁单极子。狄拉克前所未有地把磁单极子作为一种新粒子提出来,不仅使麦克斯韦方程具有完全对称的形式,而且根据磁单极子的存在,电荷的量子化现象也可以得到解释。 后来,在1980年代,物理学家在试图将弱电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统一在一起,以便最终能完成所谓?大统一理论?时,某些理论也预言了磁单极子的存在。 艰难的寻找历程 既然理论研究已确认磁单极子是存在的,那么实验物理学家就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在实验中找到它。根据理论分析,可能的磁单极子源包括宇宙大 爆炸、银河系、太阳、地球、陨星、宇宙射线和加速器等等。根据磁单极子的性质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就可能探测到它们是否存在。常用的探测方法有:感应法、电离法、声学法和电磁法。 科学家首先把寻找的重点放在古老的地球的铁矿石和来自地球之外的铁陨石上,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物体中,会隐藏着磁单极子这种?小精灵?。然而结果却令他们大失所望:无论是在?土生土长?的地球物质中,还是那些属于?不速之客?的地球之外的天体物质中,均未发现磁单极子! 高能加速器是科学家实现寻找磁单极子美好理想的另一种重要手段。科学家利用高能加速器加速核子(例如质子),以之冲击原子核,希望这样能够使理论中的紧密结合的正负磁单极子分离,以求找到磁单极子。美国的科学家利用同步回旋加速器,多次用高能质子与轻原子核碰撞,但是也没有发现有磁单极子产生的迹象。这样的实验已经做了很多次,得到的都是否定的结果。 最后,科学家们一方面试图研制出功能更加强大的加速器,一方面把目光投向能量更大的天然的宇宙射线,试图从宇宙射线中找到磁单极子的踪影。从宇宙射线中寻找磁单极子的理论根据有两方面:—种是宇宙射线本身可能含有磁单极子,另一种是宇宙射线粒子与高空大气原子、离子、分子等碰撞会产生磁单极子。他们曾经把希望寄托在一套高效能的装臵上,因为这种装臵可以捕捉并记录到非常微小、速度非常快的电磁现象。他们期待着利用这套装臵能把宇宙线中的磁单极子吸附上,遗憾的是这套装臵也未能使他们如愿以偿。 狄拉克(1902~1984年) 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 宇宙射线

发现磁单极子

发现磁单极子:这一回是真的吗?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黄永明 发自:北京最后更新:2009-09-16 20:04:19来源:南方周末 ?标签 ?磁单极子 ?物理学 德国和法国的两个科学家小组在9月4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报告他们在一种特殊的晶体中观察到了“磁单极子”的存在。互联网上传言这是可以改写教科书的发现 9月初,许多理工科学生注意到一条新闻:“科学家首次在实物中发现磁单极子。”“学电子专业的朋友们,你们可以回家了!”有人以此为噱头在网上发了一个帖子。假如真的发现磁单极子,那么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在19世纪建立的描述磁场与电场的基本方程就要面临重大修改,电子专业的课本也要重写了。 “发现磁单极子”的两篇论文发表在9月4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然而,当物理学专业人士在论文摘要中看到“凝聚态物理”这个短语时,就立即预感到,这不是真正地发现磁单极子。 在两篇论文中,德国亥姆霍兹材料与能源中心的乔纳森·莫里斯(Jonathan Morris)领导的团队和法国Laue-Langevin研究所汤姆·芬内尔(Tom Fennell)领导的团队分别报告在自旋冰晶体中观察到了类似磁单极子的“准粒子”。 之前的一些研究中已经有迹象显示这种准粒子可能存在,此次两个团队的发现首次确凿地证实了这一点。但他们的“磁单极子”与物理学中著名的由狄拉克预言的磁单极子仍有天壤之别。 磁单极子的魅影 一条磁铁总是同时拥有南极和北极,即便你将它摔成两半,新形成的两块磁铁又会立刻分别出现南极和北极。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亚原子水平。看上去,南极和北极似乎永远不分家。是这样吗?很多物理学家对这一点相当怀疑。 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是首先预言存在磁单极子的物理学家。他在创立著名的狄拉克方程后,于1930年首先预言了正电子的存在,两年之后正电子就被C.D.安德森在实验中发现。基于他的方程,狄拉克还预言了另外两种基本粒子——只有南极或只有北极的磁单极子。 这是两种虚无缥缈的粒子,因为它们完全来自于纸上计算,而正电子在被预言之前至少人们已经知道了电子的存在。但是,既然电荷能够被分为独立的正负,那么磁似乎也应该能被独立出南极和北极。对于物理学家来说,这才是“对称”的。 后来,在1980年代,物理学家在试图将弱电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统一在一起,以便最终能完成所谓“大统一理论”时,某些理论也预言了磁单极子的存在。 物理学家们在研究磁单极子的过程中发生过许多出人意表的故事。

电磁场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电磁波考题整理 一、填空题 1. 某一矢量场,其旋度处处为零,则这个矢量场可以表示成某一标量函数的(梯度)形式。 2. 电流连续性方程的积分形式为(??? s dS j=- dt dq) 3. 两个同性电荷之间的作用力是(相互排斥的)。 4. 单位面积上的电荷多少称为(面电荷密度)。 5. 静电场中,导体表面的电场强度的边界条件是:(D1n-D2n=ρs) 6. 矢量磁位A和磁感应强度B之间的关系式:(B=▽x A) 7. .E(Z,t)=e x E m sin(wt-kz-)+ e y E m cos(wt-kz+),判断上述均匀平面电磁波的极化方式为:(圆极化)(应该是90%确定) 8. 相速是指均匀平面电磁波在理想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9.根据电磁波在波导中的传播特点,波导具有(HP)滤波器的特点。(HP,LP,BP三选一) 10.根据电与磁的对偶关系,我们可以由电偶极子在远区场的辐射场得到(磁偶极子)在远区产生的辐射场 11. 电位移矢量D=ε0E+P在真空中P的值为(0) 12. 平板电容器的介质电容率ε越大,电容量越大。 13.恒定电容不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14.恒定电场中沿电源电场强度方向的闭合曲线积分在数值上等于电源的(电动势) 15. 电源外媒质中电场强度的旋度为0。 16.在给定参考点的情况下,库伦规范保证了矢量磁位的(散度为零) 17.在各向同性媚质中,磁场的辅助方程为(D=εE, B=μH, J=σE) 18. 平面电磁波在空间任一点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都是距离和时间的函数。 19. 时变电磁场的频率越高,集肤效应越明显。

20. 反映电磁场中能量守恒与转换规律的定理是坡印廷定理。 二、名词解释 1. 矢量:既存在大小又有方向特性的量 2. 反射系数:分界面上反射波电场强度与入射波电场强度之比 3. TEM波:电场强度矢量和磁场强度矢量均与传播方向垂直的均匀平面电磁波 4. 无散场:散度为零的电磁场,即·=0。 5. 电位参考点:一般选取一个固定点,规定其电位为零,称这一固定点为参考点。当取点为参考点时,P点处的电位为=;当电荷分布在有限的区域时,选取无穷远处为参考点较为方便,此时=。 6. 线电流:由分布在一条细线上的电荷定向移动而产生的电流。 7.磁偶极子:磁偶极子是类比电偶极子而建立的物理模型。具有等值异号的两个点磁荷构成的系统称为磁偶极子场。磁偶极子受到力矩的作用会发生转动,只有当力矩为零时,磁偶极子才会处于平衡状态。利用这个道理,可以进行磁场的测量。但由于没有发现单独存在的磁单极子,故我们将一个载有电流的圆形回路作为磁偶极子的模型。 8. 电磁波的波长:空间相位变化所经过的距离称为波长,以表示。按此定义有,所以。 9. 极化强度描述介质极化后形成的每单位体积内的电偶极矩。 10. 坡印廷定理电磁场的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称为坡印廷定理:每秒体积中电磁能量的增加量等于从包围体积的闭合面进入体积功率。 11. 线性均匀且各向同性电介质若煤质参数与场强大小无关,称为线性煤质。若煤质参数与场强方向无关,称为各向同性煤质。若煤质参数与位置无关,责称均匀煤质。若煤质参数与场强频率无关,称为各向同性煤质。 12.安培环路定理在真空中磁感应强度沿任意回路的环量等于真空磁导率乘以与该回路相交链的电流的代数和。

磁单极子的研究进展及对磁学理论的影响

磁单极子的研究进展及对磁学理论的影响

摘要:自从磁单极子的概念被狄拉克提出来,就一直被物理学家高度的关注着,虽然大家都在努力的寻找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它们存在的确切证据,最近,一些凝聚态物理学家声称在动量空间及自旋冰材料中找到了磁单极子存在的确切证据,并通过磁单极子的集体激发行为解释了一些新颖的物理现象,给磁单极子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曙光。在文章里面主要介绍了一下磁单极子至提出以来的研究进程,简要说明了一下最新的进展。然后又对磁单极子的特点及其研究意义做了简单的概述。 关键词:磁单极子;自旋冰;麦克斯韦方程组 Abstract: Since the concept of magnetic monopoles was picked up by Dila Curtis, it has been highly concerned by the physicist. We had been tried to find out the conclusive evidence of their existence, but we had not found them, most recently, a number of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claimed that they had found the conclusive evidence of magnetic monopoles’ existence in the momentum space and spin ice materials. They also explained some of the novel physical phenomena which brought a new dawn to the study of the magnetic monopole. In the article I will describe the study process of magnetic monopole. Then I will give a brief description about the latest progress. At last I will introdu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gnetic monopole and its significance. Keywords:magnetic monopole;spin ice;Maxwell equation group

磁单极子

随着磁单极粒子的提出,科学界由此掀起了一场寻找磁单极粒子的狂潮。人们绞尽脑汁,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寻找这种理论上的磁单极粒子。科学家首先把寻找的重点放在古老的地球的铁矿石和来自地球之外的铁陨石上,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物体中,会隐藏着磁单极粒子这种“小精灵”。然而结果却令他们大失所望:无论是在“土生土长”的地球物质中,还是那些属于“不速之客”的地球之外的天体物质中,均未发现磁单极粒子! 痕迹 高能加速器是科学家实现寻找磁单极粒子美好理想的另一种重要手段。科学家利用高能加速器加速核子(例如质子),以之冲击原子核,希望这样能够使理论中的紧密结合的正负磁单极子分离,以求找到磁单粒极子。美国的科学家利用同步回旋加速器,多次用高能质子与轻原子核碰撞,但是也没有发现有磁单极子产生的迹象。这样的实验已经做了很多次,得到的都是否定的结果。古老岩石探测和加速器实验所遭到的挫折,并没有使科学家们气馁,反而更加激发了他们的斗志,并促使他们广开思路,想到了这也许是因为加速器的能量不够大的缘故,他们一方面试图研制出功能更加强大的加速器,一方面把目光投向能量更大的天然的宇宙射线,试图从宇宙射线中找到磁单极粒子的踪影。从宇宙射线中寻找磁单极粒子的理论根据有两方面:—种是宇宙射线本身可能含有磁单极粒子,另一种是宇宙射线粒子与高空大气原子、离子、分子等碰撞会产生磁单极粒子。他们曾经把希望寄托在一套高效能的装置上,因为这种装置可以捕捉并记录到非常微小、速度非常快的电磁现象。他们期待着利用这套装置能把宇宙线中的磁单极粒子吸附上,遗憾的是这套装置也未能使他们如愿以偿,满腔希望的他们又遭受了一次沉重的失望的打击。但是,科学家们并不因此气馁和放弃,他们仍在不断地寻找着机会。人类登月飞行的实现,又重新在科学家心目中燃起了熊熊的希望之火,让科学家把目光投向那寂静荒凉的地方,因为月球上既没有大气,磁场又极微弱,应该是寻找磁单极粒子的好场所。1973年,科学家对“阿波罗”11号、12号和14号飞船运回的月岩进行了检测,而且使用了极灵敏的仪器。但出人意料的是,竟没有测出任何磁单极粒子。磁单极粒子理论自提出以来迄今,已逾半个多世纪,长期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否定,这在科学史上是罕见的,因为一般的科学假设如果在这么长的时间内未被证实,人们就会将此假设否定或放弃。那么,对于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探寻,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什么突破性进展的磁单极粒子,人们是否最终也同样会放弃寻找呢?实际上,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至今,磁单极粒子一直是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的热门话题,同时也引起了广大科学爱好者的极大兴趣,对它们的寻找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这是因为磁单极粒子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与目前我们所了解的一般电磁现象截然不同,磁单极子问题不仅涉及物质磁性的一种来源、电磁现象的对称性,而且还同宇宙极早期演化理论及微观粒子结构理论等有关。磁单极子的引出对同性电荷的稳定性、电荷的量子化、轻子结构、轻子和强子的统一组成、轻子和夸克的对称等难题等,都能给以较好的解释。尽管迄今为止还没找到磁单极粒子,但是,在关于磁单极粒子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半个多世纪中,采用了量子论、相对论和统一场论的复杂理论手段,联系到最广袤的宏观世界和最细微的微观世界,涉及到极漫长的和极短暂的时间尺度,它不仅给物理学带来了活力,而且也向两极不可分离的哲学信条提出挑战。更为重要的是,在具体的对磁单极粒子进行探索过程中,对物理学特别粒子研究技术如加速器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虽然磁单极粒子假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能在实验上得到最后的证实,但它仍将是当代物理学上十分引人注目的基本理论研究和实验的重要课题之一,因为今天的磁单极粒子已成为解决一系列涉及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重大问题的突破口,如果磁单极粒子确实存在,不仅现有的电磁理论要作重大修改,而且物理学以及天文学的基础理论又将有重大的发展,人们对宇宙起源和发展的认识也会再深入一步。 编辑本段曙光曾现 在对磁单极粒子进行寻找的过程中,人们“收获”到的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不过,在一次又一次沉重、浓郁的失败的晦暗中间,也曾不时地闪现过一两次美妙的希望曙光。有一些物理学家认为,磁单极粒子对

电磁学---磁单极子的魅影

电磁学探究性学习成果 理学院第24研究小组 2011-5-31

磁单极子魅影 辛晓旭武龙程鹏张海超 (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物理系11051001/11041001班) 论文摘要:系统的阐述了磁单极子理论的探索发展之路,较为全面的总结了近几十年来科学界对磁单极子的探索历程。我们研究小组集合了众多参考文献中的主流思想,求同存异,将诸多观点恰当的融合为一体。前辈们很多探索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将尽力大胆实践新的探索方法,来探寻磁单极子。 关键词:磁单极子,磁荷,磁单极子分离,电磁对称。

目录 一、磁单极子设想的提出及定义…………………0 4 二、磁单极子研究对物理学的重大意义 (06) 三、物理学历史上对磁单极子的研究历程 (07) 四、学术界对磁单极子是否在现实中存在的论述 (02) 五、总结——磁单极子魅影闪烁 (13) 六、参考文献 (14)

一、磁单极子设想的提出及定义 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早在1931年利用数数学公 式预言了磁单极子的存在。当时 他认为既然带有基本电荷的电子 在宇宙中存在,那么理应带有基 本“磁荷”的粒子存在。从而启 发了许多物理学家开始了他们寻 找磁单极子的工作。通过种种方 式寻找磁单极子包括使用粒子加 速器人工制造磁单极子均无收 获。1975年,美国的科学家利用 高空气球来探测地球大气层外的 宇宙辐射时偶尔发现了一条轨 迹,当时科学家们分析认为这条 轨迹便是磁单极子所留下的轨 迹。1982年2月14日,在美国 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做研究的布拉斯·卡布雷拉宣称他利用超导线圈发现了磁单极子,然而事后他在重复他先前的实验时却未得到先前探测到的磁单极子,最终未能证实磁单极子的存在。内森·塞伯格(Nathan Seiberg)和爱德华·威滕(Edward Witten)两位美国物理学家于1994年首次证明出磁单极子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性。 所谓磁单极子,它是理论物理学弦理论中指一些仅带有N极或S极单一磁极的磁性物质,它们的磁感线分布类似于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这种物质的存在性在科学界时有纷争,截至目前尚未发现这种物体。可以说是21世纪物理学界重要的研究主题之一。 对于磁单极子的强度,通常有两种定义方法:利用磁场强度日或磁感应强度来定义,磁单极子强度采用磁场强度或磁感应强度定义时的公式对照表:

理论证明磁单极子不存在

理论证明磁单极子不存在 曾凡文 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 )早在1931年利用数学公式预言了磁单极粒子的存在。今天我要反驳他的设想。 涉及的常量 c 光速 1s m 299792458 -?=c k 静电常量 229C m N 109875.8-???=k 0ε真空中电容率 212120m N C 10854187.8π41---???==k ε 0μ真空中磁导率 270A N 10π4--??=μ

一、磁场的本质 1.真空中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周围的电场强度 图中虚线圆处的电场强度大小(方向垂直直线向里或向外) r E ?=0π2ελ ① λ线电荷密度,单位:C/m 2.真空中电流为I 的无限长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强度(方向按右手定则) r I B π20?=μ ② 3.真空中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以速度v 沿平行直线方向运动产生的电流 λ?==v t q I ③ 此时,可以将电流I 周围的磁场看做是电流周围电场的运动而产生的一种物理效果。联立①②③式可得: E v B ???=00με λ r E r I B

矩阵向量用叉乘法则可表示为:E v B ???=00με 或v E B ???-=00με 向量式 此式表明磁场的本质是电场的运动产生的一种效果。 同时也说明电场运动产生的磁场的方向永远垂直于该电场的方向。因为电场的等势线一般都是闭合的,所以磁感应线也是闭合的,故磁单极子不存在。 (2010年10月18日,南昌理工学院) E v B E ??=?d 00με 积分式求解磁场大小 二、真空中带电粒子运动产生的磁场 根据2r q k E =有: 020π41r Ε??=r q ε 0r 为单位向量,只代表电场的方向。 将020π41r Ε??=r q ε代入E v B ???=00με中得: 020π4r v B ???=r q μ 此式即表示带电粒子运动时周围产生的磁场强度,可以从侧面的反应电场的转移是光速。 v B E v B E

磁单极子是否存在

磁单极子是否存在 最近,英国《自然》杂志于2014年1月30日刊登了一篇报道磁单极子被发现存在的证据的文章,马上引起整个科学界的震动。那么,什么是磁单极子?它是否真的存在呢? 电和磁向来被认为是一对,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理论和方程也是对称和完美的典范,但是实际上电和磁又有明显的不对称:有单独存在的电子和正电子,正负电荷可以分开独立存在,而南北磁极则总是成对出现。实际上,磁单极子这种东西,最初在科学家的眼中是被看做不存在的,物理学上最早认为磁性物质一定都存在两个磁极,单独一个S极或N极的物质在科学家的眼中是荒谬的。电磁学的开创人麦克斯韦在计算他的方程的时候,曾经因为对称性考虑过磁单级子的存在,不过最后还是放弃了。而现代物理学基石狭义相对论也认为,我们所知的磁场只是电场的相对论效应,考虑磁单级子存在,是不现实的。这种想法一直到了1931年,才出现了转机。那一年,量子力学巨匠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在方程中预言,既然存在“电荷”,那么也应该存在单独极性(也就是只有一个磁极)的“磁荷”,即“磁单极子”。狄拉克认为,如果考虑电磁的对称性,磁单极子是有可能存在的。可以说,从那时开始,磁单级子这种东西在理论上就站稳了脚跟,而后不少研究都认为磁单级子有可能存在。然而,寻找磁单级子这种东西,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科学家对此在实验中探索了数十年,然而至今依然无果。 关于磁单极子是否存在一直没有定论,现存在两种设想。 第一种设想是“磁单极子”根本就不存在。 虽然人们早就发现电和磁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电荷周围存在电场,变化的磁场周围也存在电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

荷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但是,它们也有一些完全不同的地方,在电现象中,有电荷,并且正、负电荷可以单独存在,而在磁现象中,人们并没有发现“磁荷”,同时磁体的“N”极和“S”极也不可能单独同时存在。因为一块磁体,无论你怎样细分,分得再小,它总有N极和S极,这是理由之一。 理由之二是根据“磁现象的电本质”理论来说,“磁单极子”根本不存在。人们已经知道磁极和电流均可以产生磁场,电流磁场对磁体的作用与磁体磁场对磁体的作用是相同的,于是科学家通过研究得知运动起来的电荷可以产生磁场(该理论1876年美国的罗兰用实验证明了这一点),这就是磁现象的电本质。 法国科学家安培受此启发,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安培认为,在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的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分子电流使每个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它的两侧是极性不同的两个磁极。安培的这一假说可以解释很多磁现象,同时也解释了磁体具有磁性是由于磁体内部微小磁体在受外界磁场作用下分子电流方向大致相同的结果。根据这一假说也同样可以说明磁单极子不可能存在,因为产生磁场的原因是因为有小磁体,也就是说产生磁的本质是由于电流表的运动,电流的运动产生的磁场必有“N”“S”极(右手定则)。 第二种设想是“磁单极子”确实存在。 前面提到,早在1931年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利用数学公式预言了磁单极粒子的存在。当时他认为既然带有基本电荷的电子在宇宙中存在,那么理应带有基本“磁荷”的粒子存在。从而启发了许多物理学家开始了他们寻找磁单极粒子的工作。在物理学上,寻找新粒子通常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通过

8.磁单极子的存在性问题解析

象中不能直接看到, 但是在理论提出的模型或阐明中变为明显的对象。 第三个是数学定理和 科学理论本身。在这里,他实际上区分了现象美和理论美。杨振宁建议,存在三种美:现象 之美,理论描述之美,理论结构之美。当然,像所有这一类讨论一样,它们之间没有截然明 确的分界线,它们之间有重叠, 还有一些美的发展,人们发现很难把它们归入哪一类。 科学 美主要体现在实验美、 理论美和数学美三个方面。 实验美包括实验现象之美、 实验设计之美、 实验方法之美、 实验结果之美。 理论美分为描述美、结构美和公式美。 数学美包括理论的数 学表达的质朴美、和谐美和涵盖美。引用一下迪昂对于结构美的描绘: 秩序无论在那里统 治,随之都带来美。理论不仅使它描述的物理学定律更容易把握、更方便、更有用,而且也 更美。追随一个伟大的物理学理论行进, 看看它宏伟地展现了它从初始假设出发的规则的演 绎,看看它的推论描述了众多的实验定律直至最小的细节, 人们不能不被这样的结构之美而 陶醉,不能不敏锐地感到这样的人的心智的创造物是真正的艺术品。 电磁一元论的历史比较短, H.C.Oersted 先生在 1820年7月21日发表了《关于磁针 上电碰撞效应的实验》 ,1864年 J.C.Maxwell 先生发表了《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 ,为确立 电磁一元论的统治地位奠定了理论基础。 1892年 H.A.Lorentz 先生发表了 《 Maxwell 电磁学 理论及其对运动物体的应用》一文,创立了电子论的基础。 J.J.Thomson 先生在 1892 年测 定了电子的荷质比,证实了 Lorentz 先生的电子假说。 1927 年 G.E.Uhlenbeck 先生和 S.Goudsmit 先生发现了电子自旋,随即磁本质被诠释为电子自旋。 1928 年 P.A.M.Dirac 先 生创立了相对论性量子力学,同年 W.Heisenberg 先生以 1927 年 Heithler 先生和 London 先生提出的电子波交换作用能为出发点创建局域电子自发磁化理论模型。 1936 年 F.Bloch 先生开创了自旋波理论。 1951 年 C.Herring 等人提出了无规近似方法 ,创立了 RPA 理论。1973 年T.Moriga 等提出了比RPA 理论更进一步的自洽的重整化的 SCR ?论。至此,电磁一元论 取得了绝对优势的统治地位。 电磁二元论要比电磁一元论源远流长。早在 1780 年 C.A.Coulomb 先生就断言电与磁是 完全不同的实体,并在 1787年的《论电和磁》的论文中发表了静磁作用和静电作用两个形 8、磁单极子的存在性问题 的难题:93 .自然界手征不对称起源的关键是什么? 关于科学美的层次和分类,哈奇森认为,科学家感知的美的对象分别处于抽象程度 不断增加的三个层次中。 位于最低层次上的对象是构成科学题材的那些实体和现象, 《自然杂志》19卷4期的 '探索物理学难题的科学意义’的 9 7个悬而未决 6 9.磁单极是否存在? 例如星 星在夜空中以高度的多样性中的一致性排列。 第二个抽象层次上的对象是自然定律, 它在现

找不到的物质磁单极子(精)

1 题名找不到的物质——磁单极子 作者顾霞; 摘要任何一块磁体总是存在磁南极和磁北极,迄今世界上还没有发现过只存在一个磁单极的磁体。那么,世界上存在不存在磁单极的磁体?物理学家早在1931年就明确指出有这种物质,那么它在哪里? 刊名百科知识2006年04期 ISSN 1002-9567 2 题名找不到的物质——磁单极子 作者盛唐 摘要这是一种到目前为止还基本上只是存在于理论之中的物质,如果找到了它们,不仅现有的电磁理论要作重大修改,而且物理学和天文学的许多基础理论也都将得到重大发展。 刊名大科技2005 年08期 ISSN 1004-7344 3 题名磁单极子找到了吗? 作者树华 刊名物理2004年02期 ISSN 0379-4148 4 题名电单极子和磁单极子的统一模型 作者汤拒非 关键词磁单极子;;电单极子;;统一模型 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摘要证明磁单极子和电单极子可以在Hopf丛(S3=S2 ×S1)的基础上统一生成,该丛有结构群U(1) .它在底流形S2 上的联络可以分为电单极型和磁单极型两类.磁荷有量子化条件而电单极子就是磁量子数n =0时的解.这样,电单极子和磁单极子在理论上具有同一性.它们是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的形态.通过映射的伦移引入时间坐标,从而使电单极子成为Minkowski空间中的一个〈活化〉的模型.它具有Lorentz变换下的不变性 刊名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0年08期 ISSN 0254-3052 5 题名电磁对称破缺与磁单极 作者王丽娟 关键词磁单极;;电磁对称破缺;;实验探测 单位四平师范学院物理系!四平136000 摘要本文介绍了磁单极子存在的理论根据,磁单极子存在后,Maxwell电磁理论更完美的对称形式,以及磁单极子的性质和探测方法. 刊名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 1997年04期

磁单极子的存在

磁单极子magnetic monopole 理论上预言的带单极性磁荷粒子。在经典电磁理论中,磁是由电流和变化的电场产生的,磁南极和磁北极总是同时存在的,不存在磁单极子。1931年P.A.M.狄拉克从分析量子系统波函数相位不确定性出发,得出磁单极子存在的条件,可用以说明电荷量子化这个理论上无法说明的事实。20世纪70年代以后建立起来的大统一理论以及早期宇宙的研究都要求存在磁单极子,磁单极子的质量重达1016吉电子伏特/库仑2(GeV/C2)。实验上探测磁单极子成为检验粒子物理大统一理论和天体物理宇宙演化理论的重要依据。曾经作过广泛的探查,而且每当粒子加速器开拓新能区或发现新的物质源(例如从月球上取来岩石)都要重新进行磁单极子的的搜索。1982年采用超导量子干涉器件磁强计探测到一起磁单极子的事例,但还不足以肯定其存在。 这是一种到目前为止还基本上只是存在于理论之中的物质,如果找到了它们,不仅现有的电磁理论要作重大修改,而且物理学和天文学的许多基础理论也都将得到重大发展。但是十分奇怪的是, 量子场论告诉我们, 在基本粒子的理论中(准确地讲是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 磁单极的出现是十分自然的. 这也是基本粒子物理实验想证实 的一件事: 测量非阿贝尔磁单极. 磁单极子作为物质的基本构成,它的单独存在可能非常困难,或者可能极其微弱以致无法测量,从二元论的角度分析可能会更合理些,如纯的吸引性粒子和纯的排斥性粒子。 电磁疑云篇 电磁,在许多人的印象里,电和磁就像是一对相生相成、形影不离的孪生兄弟,也像是一对亲密无间、夫唱妻随的美满佳偶。说到电,必然也会说到磁;提到磁,自然也离不开电。如充满宇宙中的电磁波,它们对于我们来说简直就是如雷贯耳,因为它们对宇宙天体和生命物质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们就是电性和磁性的统一体。 电和磁确实有许多相似之处:带电体周围有电场,磁体周围也有磁场;同种电荷相斥,同名磁极也相斥;异种电荷相吸,异名磁极也相吸;变化的电场能激发磁场,变化的磁场也能激发电场;用摩擦的方法能使物体带上电,如果用磁铁的一极在一根铁棒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次,也能使铁棒磁化——物理学家法拉第和麦克斯韦为此创立了“电生磁、磁生电”的电磁场理论。 但是,实际上,就像再美满恩爱的夫妻也会有性格上的差异和其它方面的不谐调,磁和电这对佳偶也并非是完全对称的,这种不对称性不论从宏观还是微观上都有所反映。在宏观上,从地球、月球、行星到恒星、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不可胜数的天体以及辽阔无垠的星际空间,都具有磁场,磁场对天体的起源、结构和演化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可是电场在宇宙空间几乎无声无息,对丰富多彩的天文学似乎毫无建树。而从微观上看:在磁与电的关系中,磁性是更为本质的东西,我们可以用磁来制约电,却不能用电来制约磁(用电产生磁,例如电磁铁,则是另外一回事)。在电现象里,带电体可分割成单独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粒子,正、负电荷可以单独存在;而磁体的两极总是成对出现,无论磁针被分割成多少部分,无论把它分割得多么小,新得到的

磁单极子

“There’s a mathematical analogy here, a neat and beautiful one. But they’re not magnetic monopoles”Steven Bramwell, a physicist at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who pioneered work on monopoles in spin ices, says 摘录自原文,和以往一样,不是真正的磁单极子,所以nature才会没有放在最头条 这是一个很古老的问题了, 三个月前就被提了出来. 但我最近才对这篇文章所做的工作有所了解. (因为前几天组会提到这篇文章了...) 虽然现在这个问题可能已经不受关注了, 但由于与我所研究的领域紧密相关, 我还是决定把答案写下来. (本答案前几段只需要普通物理和微积分的基本知识. 涉及文章内容的部分需要有关spinor BEC 以及超流的知识, 但我还是尽量用通俗的语言将实验内容描述了一遍. ) 首先应当简要介绍一下Dirac磁单极子. 我们知道在Maxwell方程组中, 电场是有源的而磁场是无源的: <-磁场无源, 不存在"磁荷". 并且磁场也不会产生电场对应的"磁流": <-不存在"磁流" . 因而Maxwell方程组对于电和磁是不对称的. 在电磁学的初期人们曾经类比电荷提出过磁荷的概念, 但那只是naive的想法, 最终被实验否决了. 磁单极子真正现代的讨论起源于1931年Dirac在提出相对论量子力学时, 发现磁单极子具有一些奇特的性质: 考虑一个强度为

的磁单极子和强度为 的电单极子(即电荷)同时存在在空间里, 则磁荷和电荷必须量子化. 在自然单位制下, 这个结果可以写成 , 其中 是整数. 因此磁单极子的存在将会导致电荷量子化, 而电单极子的存在将会导致磁荷量子化. [1] 我们还需要了解所谓"Dirac弦"的概念. 这个概念的核心是说, 描述磁单极子的磁矢势 必然是奇异的: 考虑在原点的一个磁单极子, 以及一个围绕原点而半径为 的球体. 假如存在一个无奇点的 , 则根据Stokes定理, , 结果取0是因为闭曲面的边界是0. 但对于磁单极子, 磁通量 , 矛盾. 因此 在球面上至少有一个奇异点. 将所有的 所对应的这些奇异点连起来, 就得到了一条从原点到无穷远的Dirac弦. [2] 下面便可以介绍题目中所提到的Observation of Dirac monopoles in a synthetic magnetic field这篇文章. 简单说来, 这里所指的"Dirac monopoles"和上文所提到的Dirac磁单极子

《科学》:首次在实物中发现磁单极子的存在

弦理论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科学》:首次在实物中发现磁单极子的存在 推动物理学基础理论研究,书写新的物质基本属性 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德国德累斯顿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拉普拉塔大学及英国牛津大学同事的协作下,首次观测到了磁单极子的存在,以及这些磁单极子在一种实际材料中出现的过程。该研究成果发表在9月3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磁单极子是科学家在理论物理学弦理论中提出的仅带有北极或南极单一磁极的假设性磁性粒子。在物质世界中,这是相当特殊的,因为磁性粒子通常总是以偶极子(南北两极)的形式成对出现。磁单极子这种物质的存在性在科学界时有纷争,迄今为止科学家们还未曾发现过这种物质,因此,磁单极子可以说是21世纪物理学界重要的研究主题之一。 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早在1931年就利用数学公式预言磁单极子存在于携带磁场的管(所谓的狄拉克弦)的末端。当时他认为既然带有基本电荷的电子在宇宙中存在,那么理应带有基本“磁荷”的粒子存在,从而启发了许多物理学家开始了他们寻找磁单极子的工作。 科学家们曾通过种种方式寻找磁单极子,包括使用粒子加速器人工制造磁单极子,但均无收获。此次,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研究中心的乔纳森?莫里斯和阿兰?坦南特在柏林研究反应堆中进行了一次中子散射实验。他们研究的材料是一种钛酸镝单晶体,这种材料可结晶成相当显著的几何形状,也被称为烧录石晶格。在中子散射的帮助下,研究人员证实材料内部的磁矩已重新组织成所谓的“自旋式意大利面条”,此名得自于偶极子本身的次序。如此一个可控的管(弦)网络就可通过磁通量的传输得以形成,这些弦可通过与自身携带磁矩的中子进行反应观察到,于是中子就可作为逆表示的弦进行散射。 在中子散射测量过程中,研究人员对晶体施加一个磁场,利用这个磁场就可影响弦的对称和方向,从而降低弦网络的密度以促成单极子的分离。结果,在0.6K到2K温度条件下,这些弦是可见的,并在其两端出现了磁单极子。 研究人员也在热容量测量中发现了由这些单极子组成的气体的特征。这进一步证实了单极子的存在,也表明它们和电荷一样以同样的方式相互作用。 在此项工作中,研究人员首次证实了单极子以物质的非常态存在,即它们的出现是由偶极子的特殊排列促成的,这和材料的组分完全不同。除了上述基本知识外,莫里斯对此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认为此项工作正在书写新的物质基本属性。一般来说,这些属性对于具有相同拓扑结构(烧录石晶格上的磁矩)的材料来说都是适用的。 研究人员认为,此项技术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不过,最重要的是,它标志着人们首次在三维角度观察到了磁单极子的分离。 从磁粒子中分离出电子这是陈孝斌猜想中的一幕,陈孝斌的猜想在科学史上是十分重要的,有很多的天才虽然没有具备实验环境,但可以猜想,它将会大大地推动科学和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所以陈孝斌的猜想在人类科学发展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陈孝斌:电子(电荷)就在磁粒子中 220.167.151.*

8.磁单极子的存在性问题解析

8、磁单极子的存在性问题 《自然杂志》19卷4期的‘探索物理学难题的科学意义'的97个悬而未决的难题:93.自然界手征不对称起源的关键是什么?69.磁单极是否存在? 关于科学美的层次和分类,哈奇森认为,科学家感知的美的对象分别处于抽象程度不断增加的三个层次中。位于最低层次上的对象是构成科学题材的那些实体和现象,例如星星在夜空中以高度的多样性中的一致性排列。第二个抽象层次上的对象是自然定律,它在现象中不能直接看到,但是在理论提出的模型或阐明中变为明显的对象。第三个是数学定理和科学理论本身。在这里,他实际上区分了现象美和理论美。杨振宁建议,存在三种美:现象之美,理论描述之美,理论结构之美。当然,像所有这一类讨论一样,它们之间没有截然明确的分界线,它们之间有重叠,还有一些美的发展,人们发现很难把它们归入哪一类。科学美主要体现在实验美、理论美和数学美三个方面。实验美包括实验现象之美、实验设计之美、实验方法之美、实验结果之美。理论美分为描述美、结构美和公式美。数学美包括理论的数学表达的质朴美、和谐美和涵盖美。引用一下迪昂对于结构美的描绘:秩序无论在那里统治,随之都带来美。理论不仅使它描述的物理学定律更容易把握、更方便、更有用,而且也更美。追随一个伟大的物理学理论行进,看看它宏伟地展现了它从初始假设出发的规则的演绎,看看它的推论描述了众多的实验定律直至最小的细节,人们不能不被这样的结构之美而陶醉,不能不敏锐地感到这样的人的心智的创造物是真正的艺术品。 电磁一元论的历史比较短,H.C.Oersted先生在1820年7月21日发表了《关于磁针上电碰撞效应的实验》,1864年J.C.Maxwell先生发表了《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为确立电磁一元论的统治地位奠定了理论基础。1892年H.A.Lorentz先生发表了《Maxwell电磁学理论及其对运动物体的应用》一文,创立了电子论的基础。J.J.Thomson先生在1892 年测定了电子的荷质比,证实了Lorentz先生的电子假说。1927年G.E.Uhlenbeck先生和S.Goudsmit先生发现了电子自旋,随即磁本质被诠释为电子自旋。1928年P.A.M.Dirac先生创立了相对论性量子力学,同年W.Heisenberg先生以1927年Heithler先生和London 先生提出的电子波交换作用能为出发点创建局域电子自发磁化理论模型。1936年 F.Bloch 先生开创了自旋波理论。1951年C.Herring等人提出了无规近似方法,创立了RPA理论。1973年T.Moriga等提出了比RPA理论更进一步的自洽的重整化的SCR理论。至此, 电磁一元论取得了绝对优势的统治地位。 电磁二元论要比电磁一元论源远流长。早在1780年C.A.Coulomb先生就断言电与磁是完全不同的实体,并在1787年的《论电和磁》的论文中发表了静磁作用和静电作用两个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