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运熙教授简要年谱 - 复旦大学 Fudan University

王运熙教授简要年谱 - 复旦大学 Fudan University
王运熙教授简要年谱 - 复旦大学 Fudan University

王运熙教授简要年谱

1926年1岁

6月29日(农历5月16日),出生于江苏省金山县(今为上海市金山区)卫城区扶王乡。父亲王杰士,长期在中学为语文、历史教员。关心乡邦文献,建国前曾编辑《金山县鉴》三集出版。母亲张端正,家庭妇女。上有三位姐姐,后又有一妹。在家庭中为独子,特受父母钟爱。

1932年7岁

进入家乡扶王初级小学学习。

1936年11岁

初小毕业。家乡没有高小,时诸姐有的在县城朱泾镇读初中,有的寄居在吕巷镇舅父家读高小。父亲不放心离家就学,他本人又在松江县工作,即延请家乡一老先生来做家庭教师,一年中读了《孝经》、《四书》、《千家诗》等古籍。

1937年12岁

“八一三”战争爆发,国难加深。冬,日本侵略军在家乡金山卫登陆,举家仓皇避难。先是寄居在吕巷镇舅父家,后移居上海。老家房屋在战乱中被焚毁。

1938年13岁

春,举家移居上海市。在法租界霞飞路(今淮海中路)五凤里租赁了一间二十平米的房间,全家七人局居其中,直至1948年迁出。当时时局混乱,物价飞涨,父亲工资收入微薄,全家生活艰苦。自此年至1941年三年时间内,在家学习,由父亲指导,念了《诗经》、《尚书》、《左传句解》、《史记》(选读)、《楚辞》、《古文观止》、《六朝文絜》等经、史、文学古籍,以熟读为主。并阅览《纲鉴易知录》,锻炼写作文言文。用少量时间学一点数学、英语。

1941年16岁

上半年进第一中华职业补习学校补习数、理、化、英语。秋季,以同等学力进入私立青年中学高中部学习(该校建国后停办,地址在今淮海中路)。在校两年中,课馀爱好阅读现代文学作品与外国翻译作品。

1943年18岁

秋季,进入私立复旦大学上海补习部中文系学习。校址在英租界赫德路(今常德路)。当时复旦大学内迁至重庆市,改成国立大学。该补习部由复旦一部分留沪教师开办,教师、学生人数均少。中文系主任由社会系主任应成一教授兼任。同班同学有陆萼庭等十来人。当时课程有中国文学史、古代分体作品选、古典专书选读、文字音韵学、各体文习作等。课馀仍爱

好读现代及外国文学作品,并写作一些短篇小说、散文。浏览“五四”以来著名文史学者王国维、鲁迅、胡適、顾颉刚、冯友兰、钱穆、郭沫若、郑振铎等人的论著,开阔了学术眼界。

1946年21岁

上一年,抗日战争胜利。此年国立复旦大学从重庆迁回上海江湾原址。上海的补习部并入国立复旦大学。

1947年22岁

夏,毕业于复旦中文系。获文学院学生成绩总分第一名,被留任为中文系助教。毕业论文为《秦观研究》,全面介绍秦观的生平、诗、词、文等,因对北宋文学与词学知之不多,写得较肤浅。

1948年23岁

此年视力明显衰弱,从此夜间不能读写,白天工作时间亦须控制。平时协助系主任陈子展先生处理一些系里工作或坐办公室,事务清闲。决心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工作,选定先以汉魏六朝文学为范围。在陈先生指导下,先研究杂体诗。在研究杂体诗中的风人诗(富含谐音双关语)时,对六朝乐府清商曲吴声、西曲产生兴趣,进行深入探究,至1950年写出多篇论文,编成《六朝乐府与民歌》一书。全家从霞飞路迁至南市学院路一幢假三层住房内,从此居住、读写条件大为改善。

1949年24岁

上海解放。研究六朝乐府清商曲的两篇论文在《国文月刊》发表,受到学术界同行的注意。此段时间内,重视读汉魏六朝史书、现代名家论著,尤得益于陈寅恪、闻一多、余嘉锡、杨树达诸家之作。

1951年26岁

此年10月至1952年1月,参加复旦师生土改工作队,在安徽北部五河、灵璧两县参加当地的土地改革运动。

1952年27岁

秋,由复旦借调,去华东速成实验学校教工农兵学生(高小程度),让他们通过短期(两年)速成学习进入高校。直至1954年夏,该校停办,回到复旦。两年中,结合教语文课,多读语法、修辞一类著作。此年在复旦中文系提升为讲师。

1954年29岁

秋,回到复旦中文系教课。此前曾教过“大一国文”、“文选及习作”等课,此后三年中,教过“中国文学简史”(为新闻、外文、历史等系开设)、“乐府诗研究”等课。研究方向,因

六朝乐府研究告一段落,乐府研究扩大至汉乐府,并开始对唐代文学进行探索。

1957年32岁

此后约四年中,在中文系开设“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史”、“《昭明文选》选读”、“李白研究”、“杜甫研究”、“中国文学批评史”等课程。在古代文学教研组内,先是担任秘书,后担任副主任。

1959年34岁

冬1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应人民文学出版社之约,复旦中文系师生集体编写了《李白诗选》、《李白研究》两书。负责主编,教研组章培恒、吴大逵两教师,1956级学生李宝均、徐佩珺(徐培均)、范民声、盛鍾健等十馀人参加。两书于1961年、1962年先后出版。次年,提升为副教授。

1961年36岁

中宣部组织的高校文科教材编写工作开始。协助朱东润先生编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协助刘大杰先生编写《中国文学批评史》。

1962年37岁

秋10月,与杜立羊结婚。她出生于1932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长期在棉纺织厂担任财务工作。婚后去北京游览。因杜家在闸北区中兴路,与复旦较近,婚后即住其家。

1963年38岁

冬12月,长子宏图诞生。12月至次年1月,由学校组织,在宝山县(今为宝山区)刘行公社参加“四清”运动(又称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964年39岁

冬11月至次年5月,在奉贤县(今奉贤区)胡桥公社参加“四清”运动,在贫下中农家,同吃同住。

1965年40岁

夏7月至次年5月,在宝山县罗泾公社参加“四清”运动。

1966年41岁

夏,“文化大革命”开始。因仅担任教研组干部,不是系级,不属于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侥幸未被关入牛棚。此后五年内,在军宣队、工宣队领导下,主要活动是:学习毛泽东著作,看校内大字报,参加校内各种批斗活动,下乡下厂参加劳动并接受工农群众的再教

育。曾去上海柴油机厂,上钢三厂,南汇、崇明的公社等地参加短期工农业生产劳动。

1969年44岁

秋9月,次子诞生,姓母姓,名杜巨澜。

1970年45岁

秋9月,去奉贤县平安公社复旦五七干校参加农业劳动与学习。

1971年46岁

春3月,回复旦校部,参加《旧唐书》(“廿四史”之一)的点校工作。点校小组组长是陈允吉同志。此工作直至1976年结束。

1978年53岁

“四人帮”于1976年垮台,“文革”结束,拨乱反正,各项工作渐趋正常。此年4月,提升为中文系教授。担任古典文学教研组主任。6月,从中兴路迁居至天目中路,居住条件有所改善。秋季,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去西安参加陕西师范大学等十馀所高等师范院校编写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材审稿。会后应邀去延安大学讲学,同去者有河南师大华鍾彦、李春祥教授,扬州师院封桂荣先生。此年,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中“隋唐五代”部分的编辑、撰写工作,至1981年竣事。

1979年54岁

秋10月,赴开封师院、郑州大学、广西师院、广西民族学院等校讲学。参与《辞海》古典文学条目的定稿工作。

1980年55岁

与顾易生教授共同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卷(高校文科教材)完成。开始为研究生开设“《文心雕龙》研究”专题课。

1981年56岁

6月,复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正式成立,与中文系为兄弟单位,任所长,直至1996年退休,一直担任此职。所内日常工作由副所长许宝华同志、秘书袁震宇同志处理。参加所内中国文学批评史室的研究工作。从此研究工作重点转向中国古代文论方面。秋,去扬州师院讲学。

1982年57岁

5月,赴西安参加全国唐代文学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10月,与王元化、王达津、周振甫、徐中玉、詹锳等先生联名向中央有关部门申请成立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学

会于次年8月正式成立,被推选为理事。

1983年58岁

与顾易生教授共同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下卷完成。春3月,与顾易生赴桂林参加“文学艺术重点科研项目规划会”,多卷本《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被列入国家重点项目,得到资助。下半年,与杨明同志合作,开始撰写《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至1987年完成。

1984年59岁

8月中旬至9月初,赴兰州参加第二届唐代文学学会会议。会后去敦煌参观。11月,参加由复旦大学主办的中日学者《文心雕龙》研讨会。

1985年60岁

此年2月,开始带博士研究生。5月底,赴马鞍山参加中日李白诗词研讨会。

1986年61岁

4月,赴屯溪参加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第二次年会。6月,去徐州师院,为吴汝煜同志研究生讲课三次;次年5月,又去讲课三次。

1987年62岁

2月,上海市古典文学研究会成立,被推选为学会会长,至2000年卸任。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与陈允吉同志去贵州大学为中文系唐宋文学方向研究生讲课。

11月,赴马鞍山参加纪念李白逝世1225周年活动,与詹锳、安旗、朱金城、裴斐、郁贤皓、罗宗强等先生倡议成立中国李白学会,被推选为副会长。

此年与顾易生教授主编的三卷本《中国文学批评史》(高校文科教材)获国家教委文科优秀教材一等奖。

1988年63岁

春,腰部酸痛,行动不便。经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系肾下垂、腰肌劳损。从此,腰痛病一直未愈,不适应多行动。11月,赴广州参加《文心雕龙》国际研讨会。此年,与杨明同志合作,开始撰写《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至1993年完成。

1991年66岁

5月27日,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举行校庆八十六周年、建所十周年庆祝座谈会,全所同志合影留念,中午聚餐。11月,建所十周年纪念文集《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的现代思考》出版,此书由袁震宇同志策划、编辑。

1992年67岁

5月,在北京香山饭店参加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会议,匡亚明同志主持会议。讨论1991—2000年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和五年(1991—1995)计划。被聘为小组理事。10月,去广州转往香港中文大学参加第二届国际赋学讨论会。顾易生、袁震宇同志同行。

1993年68岁

2月,《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撰写完成。5月,在山东薛城参加第四届《文心雕龙》学会年会,被推选为学会会长。至2000年卸任。会后,去山东师范大学作学术报告。

1994年69岁

5月,复旦中国语文研究所、中文系举办“庆祝胡裕树、王运熙、顾易生三先生学术成就讨论会”。

1995年70岁

5月,去济南山东师大讲课三次,巨澜陪同。5月下旬,去云南楚雄师专参加学术讨论,并去大理、昆明两地参观。立羊同去。7月1日中午,中国文学批评史室诸同志在复旦红墙餐厅聚餐,祝贺本人七十寿辰。7月底,赴北京参加《文心雕龙》国际学术讨论会。8月,赴郑州参加第三届《文选》学国际学术讨论会。

1996年71岁

1月,在复旦办理了退休手续,返聘后仍带博士研究生。6月,《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本全部出齐。此年,该书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特等奖。

1997年72岁

4月,七卷本《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获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8月,又获国家图书奖。

5月,去福州福建师范大学作学术报告,游武夷山。8月,去黑龙江牡丹江参加“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会后顺道去吉林长春市小妹家小住数天。立羊同去。12月初,去镇江参加南山风景区文苑开幕暨纪念刘勰的文心阁落成典礼。

1998年73岁

4月,《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著作奖。8月,头晕又发,经市一医院检查,系脑供血不足所致。岳父杜兰亭先生于去年夏逝世,生前自订《饮河轩诗词稿》得曹旭同志协助,于今年印成。

1999年74岁

1月底,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摘除右眼白内障。开刀后视力大有提高。

秋,体检发现腹部主动脉管内有斑块,注射金纳多针剂(银杏叶制剂)。以后多年常服银杏

叶药片。

2000年75岁

4月下旬,与杨明同志同去郑州大学讲学。俞绍初同志陪游洛阳、登封两地。5月,进市一医院进行左眼白内障摘除手术。夏,《当代学者自选文库·王运熙卷》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0月下旬,参加上海作协老作家观光青浦古镇朱家角活动,共两天。11月中旬,参加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四平路白玉兰宾馆举行。复旦校友来者居多。

2001年76岁

5月底,去浙江大学古籍整理所参加博士生(崔富章教授指导)论文答辩,并作学术报告。8月,手足常有小麻,腰部不适。经市一医院检查,腰椎左侧弯畸形,骨质疏松较重。10月下旬,与杨明同志赴马鞍山市参加“李白诞生1300年纪念会与国际学术讨论会”。会后坐缆车登黄山(第三次)。

2002年77岁

夏,参加博士生汪群红论文答辩。汪系最后一位博士生。此年秋起停止返聘。

10月,赴镇江参加第五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11月下旬,去扬州参加博士生(王小盾同志指导)论文答辩,并作学术报告。12月中旬,巨澜陪同至其香港中文大学宿舍暂住,至明年3月离港。此年,参与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三卷本)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一等奖。

2003年78岁

2月,在香港浸会大学参加中文系部分教师与研究生的学术座谈会,邝健行教授主持。3月中旬,与立羊从香港去广州,下榻中山大学。吴承学、彭玉平、刘晟诸同志接待。在中山大学、华南师大各作一次学术报告。游览中山、珠海、肇庆等地。3月19日回上海。4月中旬,去苏州园外楼宾馆参加《中华大典·文学典·魏晋南北朝文学分典》审稿会。去苏州大学中文系参加面对学生的学术谈话。10月上旬,与杨明同志去南阳师范学院作学术报告。俞绍初同志从郑州来参与作学术报告。冬,行动时常有气喘,经市一医院检查,可能与肺气肿有关。

2004年79岁

秋9月,为徐州师范大学“大学生培养创新工程”作关于古典文学治学心得的录音报告。《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2003年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2005年80岁

4月上旬,由杨明同志陪同,去日本福冈大学参加《文心雕龙》学术研讨会。会后,参观观音院、太宰府、阿苏活火山等古迹名胜,由叶言材先生陪同,数日中正值樱花盛开。4月下旬,去杭州浙江大学中文系作学术报告。

5月,由杨明同志陪同,去新乡参加第六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后,去新乡科技学院、郑州大学作学术报告。5月下旬,参加由镇江图书馆召开的《文心雕龙》资料中心建设研讨会。

6月,在沪研究生合请,为本人庆祝八十寿辰。

6月25日,由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与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上海市作家协会古典文学组召开学术研讨会,祝贺本人八十寿辰。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由曹旭、吴承学同志主编的《庆祝王运熙教授八十华诞文集》。

7月,参加复旦大学第二届中国文论国际学术研讨会。

9月,复旦大学百年校庆,受邀参加学生会餐。

10月21日,由杨明同志陪同,去韩国首尔参加高丽大学“中国诗歌的传统与创新”国际学术大会,本年为高丽大学建校一百周年。会后参观高丽大学校园、景福宫等。

2006年81岁

4月,去湖北黄冈师范学院参加“《文选》学与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12月初,去复旦参加纪念朱东润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赴香港巨澜处小住。

2007年82岁

8月中旬,参加复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现代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学与文论”国际学术研讨会。

10月,为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拍摄专题片,讲学习、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体会。10月底,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参加第七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8年83岁

1月,为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讲“《文心雕龙》的若干问题”。去上海社会科学院参加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

6月,为上海师范大学部分研究生作学术报告。

12月24日,去上海展览馆参加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颁奖大会,获得学术贡献奖。

2009年84岁

4月,参加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召开的《全国古籍整理出版中长期规划纲要草案》讨论会。

6月,去复旦大学中文系参加纪念刘季高教授座谈会。

8月,去上海展览馆参加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一百种)出版座谈会。

2010年85岁

5月,参加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王元化研究中心等单位举办的《冈村繁全集》中译本、《王元化著作集》日译本出版座谈会。

2011年86岁

上半年开始着手整理旧稿,编辑五卷本《王运熙文集》。

5月中旬外出归家途中遭遇车祸,左腿股骨骨折。

王运熙教授著作目录

《六朝乐府与民歌》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5年7月出版。

《乐府诗论丛》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4月出版。

《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出版。

《文心雕龙探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4月出版。

《中国古代文论管窥》齐鲁书社1987年3月出版。

《乐府诗述论》(含《六朝乐府与民歌》、《乐府诗论丛》、《乐府诗再论》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王运熙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

《望海楼笔记》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4月出版。

《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增补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

《李白诗选》(主编,署“复旦大学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8月出版。

《李白研究》(主编)作家出版社1962年6月出版。

《古代诗歌选》(4册,与顾易生、徐鹏合编,署名王易鹏)少年儿童出版社1961至1962年出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3卷本,与顾易生共同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64年8月、1981年11月、1985年7月出版。

《中国文学批评通史》(7卷本,与顾易生共同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至1996年6月间陆续出版。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中国文学批评通史》第二卷,与杨明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出版。

《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中国文学批评通史》第三卷,与杨明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0月出版。

《文心雕龙译注》(与周锋合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4月出版。

《历代诗歌浅解》(《古代诗歌选》的修订本,与顾易生、徐鹏合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2卷本,与顾易生共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出版。

《中古文论要义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

《文心雕龙探索》(增补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

《中国古代文论管窥》(增补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

《乐府诗述论》(增补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

《望海楼笔记》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李白精讲》(《李白研究》的修订本,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

《唐诗精读》(主编,杨明、归青、杨焄注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谈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与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

(完整word版)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

复旦大学2003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Part Ⅰ (略) Part Ⅱ Directions: There are 20 incomplete sentences in this part. For each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ONE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Then mark the 21. She A. missed B. budgeted C. loathed 22. They tried to keep it quiet but eventually everyone learned about the A. intangible B. sedate C. impudent 23. Many citizens appealed to the city government for enacting laws to protect the A. rigorous B. equivocal C. stringent 24. People who like to wear red clothes are more likely to be talkative and A. lucrative B. introverted C. vivacious 25. This is but a of the total amount A. friction B. fraction C. faction 26. They were tired, but not any less enthusiastic A. on B. by C. for 27. I think it is high time we the fact tha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this area is A. woke up to B. must wake up to C. wake up to 28. So was the mood of the meeting that an agreement was s A. resentful B. amiable C. suffocating 29. Rescue workers continued the delicate task of sifting through tons of concrete and A. scraps B. leftovers C. debris 30. When she A. came to B. came off C. came through 31. The shortage of water became more this summer with the highest temperatures in 40 yea A. needy B. latent C. uneasy 32. They tried to drive their horse into the river, but he simply could A. budge B. surge C. trudge 33. Even the best medical treatment can not cure all the diseases that men and A. beseech B. beset C. bewitch 34. The boy's talent might have lain had it not been for his uncle's A. extinguished B. dormant C. malignant D. 35. The two leaders made a show of unity at the press conference, though they had notably

复旦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发表论文要求

复旦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发表论文要求 根据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精神,复旦大学博士、硕士学位申请人在攻读学位期间必须发表符合一定数量和质量要求的学术论文,现就有关规定具体要求说明如下: 一、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 1.硕士学位:至少在指导目录B类期刊上发表(含录用)1篇专业学术论文(数学、文科类及专业学位除外); 2.学术型博士学位:文科类至少在指导目录B类期刊上发表(含录用)2篇专业学术论文:理、工、医科类至少在SCI、EI或指导目录A类期刊上发表(含录用) 1篇专业学术论文: 3. 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至少在指导目录A类期刊上发表(含录用)1篇专业学术论文; 4.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至少在EI检索或SCI检索期刊上发表(含录用1篇专业学术论文,或有一项与学术型博士学位论文的发表要求相当,并能体现工程博士高水平科研或工程能力的成果,详见《复旦大学关于授予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基本要求》; 5.用于申请学位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单位应署复旦大学: 6.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论文要求作者排名第一(特殊情况除外)。特殊情况包括:(1)第一作者为导师、第二作者为学位申请人,(2)以姓氏笔画禅名的期刊导师证明学位申请人是第一执笔人,(3)学位申请人在影响因子为6.0以上的SCI期刊发表文章且作者排名前三名: 7. 2012年9月前入学的文科类博士生,申请博士学位至少在指导目录类B期刊上发表(含录用)3篇专业学术论文; 8.在A类期刊上发表1篇文章可相当于在B类期刊上发表2篇文章。 学校赞成并支持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比学校规定更高或更为详细的学术规范及学术要求。 二、其它说明: 1.在国外学术刊物上用外文发表且所发刊物属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可视同为《指导目录》中的A类期刊文章:属A&HCI (艺术人文科学引文索引〉检索的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或《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的(不含论点摘编)的学术论文、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和《光明日报》理论周刊头版上发表的理论文章、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理论文章,可视同为指导目录中的A类期刊文章。 2.在国际学术会议或全囯性学术会议编辑出版的论文集上发表的论文,是否等同于在指导目录中的B类期刊发表论文,由研究生指导教师提出意见,并经所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后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

复旦大学教授开学典礼老师演讲词

复旦大学教授开学典礼老师演讲词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起,你们成为了一个复旦人,我首先代表的全校师生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你们在国内外如此众多的一流大学里选择了复旦,我要对各位表示感谢! 从今天起,复旦将成为你们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地方。但是,我相信有一个问题你们还来不及思考,那就是你们到复旦来到底学什么,或者说到底怎么学?我们从刚才学长们和导师们的视频当中,听到了、看到了一些他们的感悟。所以,今天我并不想发表一个热情洋溢的讲话,而是要跟大家来分享一下我们对你们到复旦来到底学什么的思考。 韩愈说过“古之学者必有师”。一般来讲,自学成才,几乎不可能存在。任何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必定会有一个导师。他还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哪怕你不是复旦大学的教师,但如果你在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那你就是一个老师。对于学生来讲,来到复旦自然就是为了悟道、受业以及释惑。虽然你们最终会被归到某一个专业,或学科,会学习很多相应的专业知识,这或许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受业。然而英国的哲学家、数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德曾经批评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教育,他说大学教育的目的已经卑微到只教学生某些学科的一部分的专业知识,因为你不可能把专业也教完;而不是像古代书院里那样,哲学家们传递给弟子的是一种智慧。其实,当时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以他的切身体验发出呼吁,他说仅仅靠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得人类获得快乐而又有尊严地生活。虽然通过专业教育可以使他成为一部有用的机器,但不能造就和谐的人格。他同时也指出,学生必须对美和良好的道德有深切的感受,否则仅有专业知识的学生,不过更像是一条经过良好训练的狗。此话有点粗,但是爱因斯坦不是一个讲粗话的人。

复旦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规范 .doc

复旦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规范 (2005年修订版) 印刷本论文规范 一、论文封面制作要求 (一)、学位论文封面使用云彩纸。博士学位论文封面颜色为淡棕色,硕士学位论文封面颜色为淡蓝绿色。 (二)、论文封面制作要求如下: 1、封面内容(封一): (1)学校代码(10246);(2)学号(研究生)或学员号(同等学力人员);(3)学校名称(复旦大学);(4)学位论文的类别;(5)30个汉字以内的论文题目;(6)院系(规范正式的)名称;(7)专业;(8)姓名;(9)指导教师;(10)完成日期(涉密论文需注明论文密级和保密年限,参见附件1:《复旦大学涉密论文归档与管理暂行办法》)。 对于同等学力人员,必须在论文左上角注明:“同等学力申请硕士(或博士)学位”字样;对于专业学位论文,必须在论文封面“复旦大学XX学位论文”下面 注明“专业学位”字样。 2、论文封面(封一)请严格按标准样本制作。标准样本的下载地址为: 3、论文封面(封三)须打印并签署“论文独创性声明”和“论文使用授权声明”。“声明”的下载地址为: (三)、论文书脊上印: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二、论文内容编排要求 (一)、论文统一按word格式A4纸(“页面设置”按word默认值)编排、打印、制作。正文内容,字体:宋体、字号:小四号、字符间距:标准、行距:20磅。 (二)、论文撰写格式: 1、扉页:指导小组成员名单 2、目录: 3、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 4、英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 5、引言(前言): 6、正文 7、参考文献:(全文参考文献一览,各类参考文献编排格式须符合国家标准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参见附件2:《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8、后记:(致谢等内容) (三)、注释位置: 硕士学位论文采用篇末注、博士学位论文采用章末注。如所在学科有特殊需要,也可适当采用脚注。 (四)、字数要求: (1)文科: 硕士:一般不少于3万字;博士:一般不少于10万字; (2)理科、医科:根据各专业实际情况确定。 三、论文装订要求 论文必须用线装或热胶装订,不能使用钉子装订。 电子版论文规范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在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在“第三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的演讲 精彩实录 各位尊敬的校长、尊敬的老师,非常高兴来到这里。因为今天我是奉我的老学长俞敏洪学长之命前来报道。本来题目是俞敏洪校长规定的,但是我在底下聆听了四中校长和郑州外国语学校校长的发言之后我临时想不讲国学,我想改改。以一个学生的身份以一个家长的身份,以一个老师的身份,我来谈一谈对教育的看法,对中国当下教育的看法只有四个字“我不相信”。我不相信中国今天的教育,为什么因为我们对中国教育今天所有的看法都起源于一种错误,我们没有认真思考到底什么是教育,我们不断在让步,在为自己找理由,为孩子们开口目前。我想说教育不是这样,不应该是这样,我不相信所有问题都有解决办法。我们这个民族现在有一个固定的心态不怕有问题,只要找到办法就能解决,我告诉大家有些问题将永远无法解决。 举一个例子一个人当你得了癌症,是早期发现的时候还可以,如果发现不去治疗或者用更坏的办法去对待,或者说纵容它发展,到了癌症晚期再去治疗还有用吗?没有用。我想教育可能就是这个问题。今天我们看到了太多教育的现状,我们也给出了很多理由,也有很多理论,我们也在做很多努力。但是请问大家相信中国的教育真的还有救吗?我觉得恐怕很难说。我个人绝不相信。为什么?我们有太多的事实而非的想法在脑海里。我们对中国这30年的发展早就不再是发展,中国面临着很多人文历史上从来没有面对过的问题。 比如我们的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是人文历史上地球上有人这个物种以后所出现的一个从来没有过的“亚种”,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那么多集中在那么短时间、被国家计划的集中出现。我们所有的教育理念、所有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从来都是针对有兄弟姐妹的孩子。今天我们教育者拼命在反思,但是别忘了接受教育的对象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物种,我们没有办法不知道怎么教育这些孩子。千万不要以为他们和我们是一样的,他们和我们不一样。他们和我们完全不一样,我们今天讲快乐教育,我们讲我们的童年很快乐,我们的童年快乐吗?各位老师。我一点不快乐,回忆都是快乐,你好了伤疤忘了疼,我们不是一路考试拼上来的?我们小时候也留那么多作业,我们小时候还要被老师揍呢。 我有个同学最近写一本小说写他的初恋情人,描绘的爱情非常好,可我知道当年天天吵架。所以凭什么教育是快乐的,我实在想不通,教育怎么一定是快乐的?教育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这是百分之百的。我们凭什么对将来要接替我们的子孙让步,我想不明白。 我刚才看了徐小平的文章,讲的头头是道,儿子要学厨师,他鼓励说,凭什么说厨师好?我们对孩子的教育都是鼓励,惩戒呢?教育没有惩戒手段吗?凭鼓励就可以完成教育了?打死也不相信。家长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不要看孩子的日记,凭什么不让看?我从小的日记我父母就看,也没把我看傻了。今天大家都说北大有很多教授、冯勇谈先生、张代民先生讲座滔滔不绝,扯什么呢,这三位教授都是结巴。为什么是结巴,从小打的。 听说前一段教育部发过一个文件叫赋予老师批评学生的权利,这么荒唐的文件都发出来了,这种文件教育部发得出来!老师批评学生的权利要赋予?何况什么时候剥夺过?没有剥夺收回什么,逻辑不通的现在的孩子骂不得,说不得、批评不得、一点挫折感受不了。我小时候我的老师打过我,我们的感情很好。所以我们的教育这样下去什么都不行,现在孩子都表扬,惩戒呢。我们讲跟国际接轨,接轨了吗?倒是“接了个鬼”。我们讲英国的教育,我是在欧洲留学的,我们讲欧洲的教育怎么怎么样,大家看看英国的好学校规矩严到什么地步。英国一个议院通过一条法规,叫“允许教师在历次劝告无效的情况下采取包括身体在内的必要手段,迫使不遵守纪律的学生遵守据纪律”说白了就是可以揍。大家多说新加坡教育好,新加坡中小学教师哪个后面没有一把戒尺。孩子不行规定打三下,只许打手心,不许打手背,两个老师在场的时候允许执行。 我非常感动,特别希望我的儿子有机会碰大北京四中和郑州外国语学校的两位这样的校长,但是我们的教育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博士招生选拔办法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博士招生选拔办法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2019年博士生招生继续试行“申请-考核”制方式。现将具体要求和有关事项公布如下: (一)申请条件 申请者基本条件符合《复旦大学2019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https://www.360docs.net/doc/a49507225.html,/6a/70/c15159a158320/page.htm)相关规定。 (二)申请人需递交的材料 1.申请书:申请书中务必明确写明拟申请的专业、研究方向和导师(最好事先与相关导师联系);含不少于1000字的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科学研究计划书; 2.已发表或已接受的论文复印件(已接受但未正式发表的论文需要提供接受函复印件); 3.本科阶段和硕士阶段学习成绩单(须授课单位盖章); 4.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生暂缓); 5.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证书复印件; 6.两封正高职称专家签字出具的推荐信; 7.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及对论文特色的自我评述(历届生),或硕士期间工作介绍、主要成果和特色的自我评述(应届生); 8.获奖证书或其他可以证明考生水平的证明文件。 以上所有材料要求在相应的截止日期前通过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a49507225.html,)博士网上报名系统上传。同时要求考生必须在网上完成报名后七个工作日内将上述纸质材料邮寄或直接递交到: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环境楼304室微电子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邮编:200433)。并同时将材料电子版发送至 ic2011teaching@https://www.360docs.net/doc/a49507225.html,(邮件请以"姓名+报考导师姓名+博士申请材料"命名),逾期不予受理。 注:(1)若材料不全,申请将不予受理; (2)上述所有材料,被提交给本院后,将不再被退回; (3)根据情况,本院可能会要求申请者另外提交申请材料原件,以供查验。若发现材料造假者,即使已被录取,也将立即取消其在本院攻读博士学位的资格;

复旦大学王雷泉教授:般若三句

(四)中道方法: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般若思想不外说明“性空幻有”,范围涵盖出世与世间的智慧,处理世出世间关系的方法,即真俗二谛论。 所谓实际理体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 ?“性空”,是说佛所说的一切法即一切现象都没有实在的自性,故无相、无住,才能把握真谛。 ?“幻有”具有二重意思:一、幻有并非无有,是相对于实有说其非实在;二、幻有非凭空而现,它的产生要有条件(因缘)。故在空的基础上随缘生起讲说一切法,这就是俗谛。 ?《金刚经》全部讲的是“性空幻有”,表现为这么一种说法的形式:“佛说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即出于度生实践,所以要假设佛法。在经中这样的“既非”句式不胜枚举。 四种思辨形式 ?凡是读过《金刚经》的人,都会对其特殊的思辨形式印象深刻,而这部分却也是让很多人最感困惑的。 ?(一)正→反→合:这是一种辨证逻辑,先说正面的,再说反面,最后是正、反合起来说。 ?(二)肯定→否定→肯定:与“是→不是→才是”相同。 ?(三)假有→非有→真有:这是使用佛学名词的思辨形式。 ?(四)有→空→中道:这也是使用佛学名词的思辨形式(非空非有)。 ?针对第三种“假有→非有→真有”,“假有”的意思是:一切现象,只要想像的出来,可以用语言、文字、思想加以形容、表达的,都是假的,并不是实有。 ?至于第四类的“有→空→中道(非空非有)”,这就是世俗谛与真谛(第一义谛)。 “即非”的逻辑 ?首先,提出某概念如P,这概念只是现象的提举而已, ?跟着便否定此概念,如非P,这否定是对P 的自性否定,即否定以自性立场来看p,而得p 的否定; ?但这非p 也不可执着,继而再否定这非p,随即显示一超越于p 的即非p 的更高境界,即超越的p。 ?即非逻辑并不表示其在逻辑上有矛盾,无宁即非有辩证的意味,因为必须通过反的历程,否定自性p,才能臻于空的p,最后对p 才有正确的理解,这实在是一种认识层面的升进历程,由现象的认识以达于本质的认识。 ?即非的诡辞不单有认识的涵义,且有实践的涵义,这主要是就对世界的态度来说。P表示对世界的肯定,但这肯定有执着在内,执着世界的自性也。非P 表示对世界的否定,否定其自性也。第三步的P,表示最后还是肯定世界,不能舍离,但这肯定是无执着的肯定,真正的肯定。这也是修行者对世界的正确的态度。参见吴汝钧:《佛教的概念与方法》,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 《金刚经》中“佛说×××、即非×××、是名×××”的“完整”提法有如下二十九条: 1.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第9分) 2.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第9分) 3.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第9分) 4.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第9分) 5.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第10分) 6.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第13分) 7.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第13分) 8.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第13分) 9.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第13分) 10.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第14分) 11.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第14分) 12.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第14分)

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语录

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语录``` 来复旦物理系已两年有余,逃课无数,每回想先生们学识风采,愧悔不已;时光流逝,兹 录课堂上所闻之一二于此,以为追忆: 1.算了一黑板之后,郑永令:地球显然不是黑洞! 2.学积分,童裕孙:因为有任意常数,不定积分的结果有无穷多个;考试的时候漏 掉了任 意常数,得分也是无穷大分之一。 3.电磁学,王祖彝:王老师上课像飞一样! 4.讲分子运动论,孙鑫:统计物理——越大越乱越好。 5.讲光的干涉,候晓远:同学们以后如果要买光栅的话,………… 6.原子物理课,杨福家:那次我在和平请李先生(李政道)吃饭,………… 7.一次在三教的讲座,金晓峰:几乎不学就会的聪明人我到现在只遇到过一两个。 8.微分几何考前复习课,潘养廉:据我所知,复习课一般是很重要的;今天来上课 的同学 回去以后就不要把上课的内容告诉没有来上课的同学了。 9.五一节放假前,数理方法课,陈灏:放假期间,同学可以出门游玩;玩累了不妨 想一想 解析延拓放松一下。 10.经典力学课,徐晓骅:拉普拉斯在政治上的名声不好。 11.微分流形课,提到华罗庚和苏步清,黄宣国:我常和人说起,我们学生辈是远不 如先生 辈啊!————长叹 12.微分流形课,黄宣国:少年人总是有梦的!

13.概率论,徐先进:数学系有很多教师到管院去了,我不去。 14.量子力学课,陈灏:交大有个教授说量子力学是自相矛盾的,现在我们来看看他错在哪 里。 15.统计物理课,苏汝铿:朗道是个鬼才! 16.统计物理课,苏汝铿:诸位有没有看到我在解放日报上发的文章………… 18.拓扑学课,傅吉祥:复旦的规定,副教授可以带研究生;可是我不带研究生,因为我自 己写论文还不大会写;等我写论文很容易的时候,我才会带研究生。 郑永令(1939-),男,浙江桐庐人,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 童裕孙男学位:博士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泛函分析E-MAIL:maystrong@https://www.360docs.net/doc/a49507225.html, 孙鑫(1938.7.15-) 教授,江苏扬州人。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历任复旦大学副教授、教授。专于低维凝聚物理、统计物理及表面物理理论。1985年在高聚物理论中发现了交错定域振动模。主持研究了“导电聚合物中孤子定域模”1986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撰有论文《修正F模型的临界指数δ》,著有《低维凝聚态物理》。 侯晓远1959年12月生。1982年3月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87年3月复旦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同年获理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91年升任副教授,1993年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自1991年开始任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杨福家1936年生于上海。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历任原子核科学系主任、现代物理研究所所长、副校长、校长等职。1984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领导、组织并建成了“基于加速器的原子、原子核物理实验室”,完成了一批引起国际重视的研究成果。撰有《原子物理学》、《应用核物理》等专著。 金晓峰1962年6月生。1987-1988,在法国LURE国家同步辐射中心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1989年2月获复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3年任复旦大学教授,1994年任博士生导师.

2020年复旦大学考博招生简章

根据教育部《复旦大学关于选拔普通高校优秀考生进入博士阶段学习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对普通高校毕业生进入博士阶段学习提出如下要求。 一、报考事项通知 1.每年报考我校的考生很多,要早复习,早准备。按照考试范围复习。 2.我校考生,到学校考试中心,办理内部试卷。 3.每年有很多考生,不知道考试重点范围,不知道考试大纲要求,盲目复习,浪费时间和精力,复习效果很差,影响考试。 4.每年有很多考生,选择错误的复习资料,解题思路及讲解答案都是错误的,具有误导性,不利于复习。 5.学校为考生正确复习,印刷内部试卷。 6.内部试卷:包含考试范围、历年真题、考试题库、内部复习资料。 7.专业课,学校出题。一定要按照内部试卷复习,每年都有原题出现。 8.内部试卷联系QQ363.916.816张老师。学校安排邮寄,具体事项联系张老师。 二、选拔对象条件 1.普通高校硕士毕业生,主干课程成绩合格,在校学习期间未受到任何纪律处分。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三、招生专业计划 1.招生要求和专业,详见《教育部选拔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进入博士阶段学习招生及专业总表》。 2.学校计划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拟招生人数(含推免生),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规定我校招生计划、各专业生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我校部分专业将再行计划用于接收调剂生,具体专业及拟招生人数将在初试成绩公布后另行通知。 四、报名资格审核 1.报考考生按照《教育部选拔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进入博士阶段学习专业对照及考试课程一览表》以下简称《专业对照及考试课程一览表》选择报考专业,并填写《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进入博士阶段学习

复旦女教授陈果: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复旦女教授陈果: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最近,朋友圈掀起一股复旦女教授陈果讲课视频的狂潮! 陈果是谁?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陈果”,上海复旦大学的哲学博士、副教授,现任复旦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 是的,简单直接一点就是:复旦大学的大学老师! 我们先来看一下陈果的讲课视频! 1

陈果老师谈-[自信] 陈果老师在视频里面讲到什么是自信: 自信是什么,自信是自己喜欢自己,自己信自己,自己认可自己而不是别人信自己,别人认可自己,别人信自己那叫做他信,而不是自信。她讲到她朋友所说过的一句话: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什么叫做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在不干扰别人的情况下,在不给别人带来麻烦的情况下,我们真的不需要太在意别人的想法。 只要你不干扰别人,不影响到别人,不给别人带来麻烦,随你怎么变态,随你怎么做你自己。都和别人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如果你的行为影响到别人,干扰到别人,或者是不道德,这是不行的所以说,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的前提是:不影响别人,不干扰到别人,不会不道德。随你做你自己。

所以说,活的帅气一点,从容一点,自然一点,真实一点,快乐一点。你会更加自信,更加快乐。 几年前有人问她,别人喜欢自己和自己喜欢自己哪个更加重要?她当年的回答是两个都重要。但现在她说:如果在两者不能兼顾的情况下,自己喜欢自己更加重要。因为我们要了解一个真相,不管你有多优秀,多完美总有人不喜欢你,总有人讨厌你。同样不管你多么不好,多么不堪,多么糟糕,还是有人喜欢我们。 事实证明,不管你活成什么样子,还会有人喜欢你,有人不喜欢你。但是当我们活成我们自己时,不喜欢的人当中多了一个人喜欢我们自己,那个人自己我们自己。所以我们要活出我们自己。不要成为任何人眼里的任何人。我就是我。能使我感到真正快乐自信的那个我,就是真正的我。 人都有缺点,再完美的人都有缺点,所以要接受真实的自己。当我们自己喜欢自己时,我们身上就自然而然会散发出一种

复旦大学金融考博超全面经验贴

2018年复旦大学金融考博超全面经验贴英语:英语的词汇题还是比较难的,词汇量非常多,题干不难,但是选项当中的词汇还是很难的。背背雅思、托福、GRE的词汇,光靠考研、四六级的词汇是远远不够的。阅读的题不难,我觉得考研的水平足够了,据说最后一篇阅读是雅思的原题。完型是填词的那种,今年考的是国富论里面的,据说好像是复旦的研究生高级英语里面的翻译。所以可以好好看看这本书,有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教师用书里面是参考答案和翻译,这本书写得很好,适合研究生读。翻译是汉译英,最重要的是做到通顺,意思对,千万不要纠结于某些词。作文是同行评审,也是热门的学术话题,近年来的作文基本上都考察跟读博、学术有关的话题。 经济学基础: 主要考察高宏、高微、计量(含初中级和高级)、政经。高宏的用书主要包括:王弟海的宏观经济学数理模型基础,这本书写的很好;罗默的高宏,罗默的书用的方法比较简单、老旧,所以要看看王弟海的宏观经济学数理模型基础,后者用的方法和考试更为接近;布兰查德的高宏,这本书也很好,适当阅读,加以补充。高微的用书包括:范里安的高微、平新乔的18讲,高微做题很关键,看完这两本书以后,要好好做做这两本书的课后题,练习很关键;计量的用书包括:古扎拉蒂的计量基础、伍德里奇的计量导论、李子奈的计量,格林的计量。计量就考纲而言,前面的很大一部分考点都是初级的内容。高级的部分主要是时间序列和面板,横截面部分虽然比较简单,但一向是考试的重点。政经的用书包括:我没有看资本论,我看了政经的考纲,还是比较常见的考点,可以看看伍柏麟《新编政治经济学》,逢锦聚《政治经济学》。政经的话,可以自己对着考纲整理,点并不多。 金融学: 新祥旭金融参考书目: 1.胡庆康的《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 2.姜波克的《国际金融》 3.刘红忠的《投资学》 4.朱叶的《公司金融》

访复旦大学副校长郑祖康教授

遨游在统计“王国”中的人 ——访复旦大学副校长郑祖康教授 宓正明 在春风拂面杨柳轻的日子里,笔者拜访了复旦大学副校长郑祖康教授。他是全国政协委员、社中央常委、社上海市委副主委。 郑祖康出生于1947年,“十年浩劫”粉碎了他的“大学梦”,1967 年在长江一条大型驳船上劳动锻炼,当一名水手,往返于上海与九江之间。九个月后,他上山下乡赴崇明县长征农场务农。他种过水稻,也种过棉花。在难得农闲回上海的日子里,他总是信步来到市区街头巷尾的旧书店,寻觅一角钱一本的《高等数学》、《数学分析》、《概率论》等书以及一些理论物理书籍。在中学里他就开始学习高等数学,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农场的劳动之余,当别人热衷于谈天说笑,打扑克时,他却一头扎在数学、物理书中,遨游在数学的天空。 粉碎“四人帮”后不久,这位自学成材的年轻人就在1977年的《应用数学学报》上发表了一篇数学论文。 1977年当复旦大学苏步青教授首次在国内恢复招考研究生时,郑祖康就毅然决定报考,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成为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14名研究生之一,攻读概率统计学。1980年,谷超豪教授慧眼识人才,推荐这位既无大学文凭,攻读硕士研究生

又未毕业的郑祖康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入学注册时,他遇到了麻烦。没有本科学历,硕士又未毕业,直接攻读博士,这在哥伦比亚大学是没有先例的,幸亏台湾著名学者周元檠竭力为他担保,才最终得以通过。 在异国他乡,作为最早公派出国的研究生,郑祖康满怀报效祖国的激情,勤奋学习,潜心研究,恨不得立刻把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学到手。生活的紧张程度难以用语言形容,他凭着坚韧的毅力,先后通过了哥伦比亚大学24门学科的考试。他选择了国际统计学界研究的热点——“生存分析”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最终,他以高质量的博士论文通过答辩,获得了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后不到一个月,我便决定回国了。”他的导师、美国著名统计学家黎子良曾尽力挽留他,海外当实业家的姑父也邀请他,但他都婉言谢绝了:“我觉得我的用武之地在我的祖国。”导师黎子良教授完全理解了自己这位高足的拳拳爱国之心。他怀着赞许和期待的心情送郑祖康踏上了飞越太平洋的归途。1993年,黎子良与郑祖康合著的应用数学专著《生存分析》付梓。他们师生俩珠联璧合,为推动我国生存分析的研究起到了巨大作用,并在国际统计领域产生重要影响。这是后来的一段佳话了。 当郑祖康获悉复旦大学新建的统计运筹系担负着为国家统计局培养数理统计专业人才的任务后,马上同意到复旦大学工作。由于回国后郑祖康不断取得科研新成果,1986年他被提升为副教授,两年后,又升为教授。郑祖康在数理统计专业有着较高的学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师资简介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师资简介 新闻学系成立于1929年9月,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新闻学教育机构。新闻学系开设的新闻学专业主要培养记者、编辑、媒体管理人才、文化传播、新闻教学及研究人才,至今已有毕业生6000多名。新闻学系教师撰写和出版了数十部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准的新闻学教材,总发行量已超过百万册。 新闻学系对外联系广泛,与国内许多新闻单位和新闻院校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与美国、日本、法国、英国、韩国、新加坡等国以及台、港、澳地区的一些报社、大学或新闻传播研究机构也建立了直接联系。 学院现聘有教职工45人,其中正副教授22人,博士生导师4人。在北京、上海等地的新闻界和实业界还聘请了一批学识精湛、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和兼职研究员,并聘请外藉专家担任顾问教授。本校中文、历史、哲学、法律、经济、管理等学科的专家教授也常为该院学生授课。 新闻学院教师(按姓氏拼音排列,下同) 曹晋,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国际出版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领域:批判传播研究、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新媒介技术与书刊出版研究 陈建云,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新闻法制与职业道德、中国新闻传播史 郭虹,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动画研究、影视鉴赏、传播学理论 洪兵,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院长助理;研究领域:媒介社会学国际新闻传播 黄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新科评议组成员、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副主席、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中外新闻传播思想史 黄瑚,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新闻传播史、新闻传播法、新闻传播伦理黄小雄,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新闻实务、中国传统文化传播 黄芝晓,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新闻大学》杂志主编;研究领域:媒介经济、媒介管理、新闻实务 李春,讲师;研究领域:新闻史 李良荣,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新闻学理论国际传播林溪声,讲师;研究领域:新闻传播史论、新闻实务 刘海贵,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领域:新闻传播业务 马凌,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外国新闻传播史、政治传播学、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

复旦大学博士内心的的感言

这篇文章是来自复旦大学的博士生的长篇感言,我完整地阅读了下,觉得写的很好,忍不住要在ADI的论坛分享下。 一段你刚开始进入这行,对PMOS/NMOS/BJT什么的只不过有个大概的了解,各种器件的特性你也不太清楚,具体设计成什么样的电路你也没什么主意,你的电路图主要看国内杂志上的文章,或者按照教科书上现成的电路,你总觉得他们说得都有道理。你做的电路主要是小规模的模块,做点差分运放,或者带隙基准的仿真什么的你就计算着发文章,生怕到时候论文凑不够。总的来说,基本上看见运放还是发怵。你觉得spice是一个非常难以使用而且古怪的东西。 二段你开始知道什么叫电路设计,天天捧着本教科书在草稿纸上狂算一气。你也经常开始提起一些技术参数,Vdsat、lamda、early voltage、GWB、ft之类的。总觉得有时候电路和手算得差不多,有时候又觉得差别挺大。你也开始关心电压,温度和工艺的变化。例如低电压、低功耗系统什么的。或者是超高速高精度的什么东东,时不时也来上两句。你设计电路时开始计划着要去tape out,虽然tape out看起来还是挺遥远的。这个阶段中,你觉得spice很强大,但经常会因为AC仿真结果不对而大伤脑筋。 三段你已经和PVT斗争了一段时间了,但总的来说基本上还是没有几次成功的设计经验。你觉得要设计出真正能用的电路真的很难,你急着想建立自己的信心,可你不知道该怎么办。你开始阅读一些JSSC或者博士论文什么的,可你觉得他们说的是一回事,真正的芯片或者又不是那么回事。你觉得Vdsat什么的指标实在不够精确,仿真器的缺省设置也不够满足你的要求,于是你试着仿真器调整参数,或者试着换一换仿真器,但是可它们给出的结果仍然是有时准有时不准。你上论坛,希望得到高手的指导。可他们也是语焉不详,说得东西有时对有时不对。这个阶段中,你觉得spice虽然很好,但是帮助手册写的太不清楚了。 四段你有过比较重大的流片失败经历了,你知道要做好一个电路,需要精益求精,需要战战兢兢的仔细检查每一个细节。你发现在设计过程中有很多不曾设想过的问题,想要做好电路需要完整的把握每一个方面。于是你开始系统地重新学习在大学毕业时已经卖掉的课本。你把能能找到的相关资料都仔细的看了一边,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更有启发性的想法。你已经清楚地知道了你需要达到的电路指标和性能,你也知道了电路设计本质上是需要做很多合理的折中。可你搞不清这个“合理”是怎么确定的,不同指标之间的折中如何选择才好。你觉得要设计出一个适当的能够正常工作的电路真的太难了,你不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有人可以做到他们宣称的那么好,因为聪明如你都觉得面对如此纷杂的选择束手无策,他们怎么可能做得到?这个阶段中,你觉得spice功能还是太有限了,而且经常对着"time step too small"的出错信息发呆,偶尔情况下你还会创造出巨大的仿真文件让所有人和电脑崩溃。 五段你觉得很多竞争对手的东西不过如此而已,你开始有一套比较熟悉的设计方法。但是你不知道如何更加优化你手头的工具。你已经使用过一些别人编好的脚本语言,但经常碰到很多问题的时候不能想起来用awk或者perl搞定。你开始大量的占用服务器的仿真时间,你相信经过大量的仿真,你可以清楚地把你设计的模块调整到合适的样子。有时候你觉得做电路设计简直是太无聊了,实在不行的话,你在考虑是不是该放弃了。这个阶段中,你觉得spice好是好,但是比起fast spice系列的仿真器来,还是差远了;你开始不相信AC仿真,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transient仿真。

复旦大学金力教授

复旦大学金力教授:写在基因中的人类历史 -------------------------------------------------------------------------------- 文章作者:金力文章来源:2010-7-10文汇报点击:253发布时间:2010-8-2 12:43:51 [评论] 核心提示:基因虽然不能告诉我们历史事件中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但它可以告诉我们人群间或者人物间的关系。基因研究可以把人们关联在一起。这使我们看到了历史学、考古学和基因研究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的可能。历史可以通过史籍研究去推测、了解,但史前史一直是遗传学和考古学的强项,尤其是遗传学,因为它基本上在推测史籍上没有的东西。当历史学和遗传学交汇的时候,遗传学增加了时间上的深度。当然,遗传学和历史学最大的差别在于,遗传学是真实的。你可以到处说你是某位历史名人的后代。而遗传学只要获得了关于那位名人的DNA准确信息,就可以准确无误地告诉你:你究竟是不是他的后代。 遗传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同人文科学研究有一定差别,因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假设驱动。一开始,研究者根据相关背景资料作出一个假设,然后相应地设计出一个实验,通过实验产生出数据,对这些数据做出分析以后来回答和检验原先的假设。这是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遗传学实验作为一个工具,在研究过程中所作的假设,是从人文科学特别是历史学那里找来的根据,但一旦假设提出,后面的研究过程实际上不受其他学科的影响,而是遵循遗传学研究自身的路径和规律。得出结果之后,又必须回到原来的相关学科框架下去检验。所以,遗传学仅仅只是一个工具。这样一个工具对于历史研究有很大的作用。 金力,男,1963年3月生,浙江上虞人。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获德克萨斯大学生物医学/遗传学博士学位。现为德国马普学会外籍会员、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理事、上海市遗传学会理事长、上海市人类学会理事长,以及《基因组研究》等7家国际学术杂志的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医学遗传学及遗传流行病学、计算生物学、人类群体遗传学和基因组学。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等多项重大课题。在《自然》、《科学》、《美国科学院院报》、《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等发表论文200余篇。 曾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获杰出青年科学家基金、国家自然基金二等奖、教育部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精英和优秀学科带头人等。 一、研究人类历史的窗口 如果说史籍上记载的是一个一个点,考古也是研究一个一个的点,通过史籍记载,我们可以把这一个一个点连在一起,那么,基因研究对于历史研究的贡献,也在于它能把人给关联起来。这使我们看到了历史学、考古学和基因研究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的可能。 有关曹操墓真伪的学术争论出现,使得生命科学的研究者与历史学者有了深入交流。今天,我试图从历史学的视角,讨论遗传学与历史学如何能够走到一起来。 研究人类历史,最主要的窗口当然是史籍。史籍记载的是曾经发生过的事件。同历史学

复旦大学2016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复旦大学2016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规模 本年度我校拟招收博士研究生1400名左右(含直接攻博生、本校硕-博连读生和公开招考人数),录取时将视生源状况和学校发展需要适当调整招生名额,最终招生总人数以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文件为准、拟招收直博生人数以最后推免生系统确认的录取人数为准。 三、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4、对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还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工作六年或六年以上,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我校部分学科、专业(如哲学)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报考,具体参见《复旦大学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相关院系备注栏; ②已修完至少5门所报考学科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且成绩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的成绩证明); ③已在所报考的学科或相近的研究领域,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完成人)身份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过1篇学术论文,或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排名前五名)。 5、只有学位证书而无毕业证书的考生,在资格审查时必须出示已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否则按同等学力对待。 6、考生持境外获得的学位证书报考,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提交认证报告。 7、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同高考体检标准)。 8、须有两名与报考学科专业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 9、考生须承诺学历、学位证书和考试身份的真实性,一经招生单位或认证部门查证为不属实,即取消学习资格。 四、报名时间及方式 2015年12月1日至31日,在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报名(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a49507225.html,) 五、报名注意事项及资格审查 1、考生网上报名时必须按要求认真填写报考信息,上传所需要的报考材料和近期一寸正面免冠照片,并牢记自己的报名号和密码。上传材料具体详见《复旦大学2016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复旦大学2016年招收攻读工程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或《复旦大学部分院系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办法》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办法》。 2、完成网上报名后,应于复试时或按所报考院系要求将报名表格、学位证书及有关奖励证书等复印件一并寄(送)至所报考院系研究生工作办公室,逾期或所交材料不全者,按放弃处理。报名费(250元)在网上报名时一并予以支付。 3、公开招考考生须携带有效居民身份证和学生证(或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同等学力和境外学历获得者须按报考条件要求带齐相关证明材料原件),于复试时在所报考院系办理资格审查手续,资格审查通过后,方可参加复试。 六、考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