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测试卷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测试卷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测试卷

编号:000222217954555385825983331

学校:玄国虎市冥中之镇肖家塞小学*

教师:古因丰*

班级:大力士参班*

第3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卷面(3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知识技能(65分)

一、我会填。(第7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7分)

1.3.9÷0.25=( )÷25 16.64÷0.4=( )÷4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 1.44,其中一个因数是12,另一个因数是( )。

3.2÷3.7的商是( )小数,用简便形式写作( ),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三位小数是( )。

3.在里填上“>”“<”或“=”。

2.14÷6.98 2.14 1.6÷0.4 1.6 9.56÷1.5 9.56×1.5

9.9÷0.9 9.9 3.08÷3.08 1 4.45÷0.1 4.45×10

5.王师傅4.25小时做17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做( )个零件,平均做一个零件需要( )小时。

6.工地要一次性运走7t的货物,每辆货车的载质量为 2.4t,需要( )辆这样的货车;买一本练习册需39.8元,230元最多可以买( )本这样的练习册。

7.把

.

3.69,..

3.69,3.69,..

3.609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8.根据31.2÷13=2.4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3.12÷13=()0.312÷13=()

3.12÷1.3=()0.312÷0.13=()

9.找出规律,填写右边三题的得数。

6×0.9=5.4 6.666×666.9=()

6.6×6.9=45.54 6.6666×6666.9=()

6.66×66.9=445.554 6.66666×66666.9=()

10.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比原数多 2.88,原数是()。

二、我会判。(对的画“√”,错的画“×”)(每小题1分,共5分)

1.(2019·山东滨州)一个不为0的自然数除以0.99,商一定大于这个数。()

2.小数除法中,被除数有几位小数,商就有几位小数。()

3.7.01020103…是循环小数。()

4.求商的近似数时,如果要求保留三位小数,就要除到千分位。

()5.因为25÷3=8……1,所以2.5÷0.3=8……1。()

三、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5分)

1.4.74÷0.64的商的最高位是()。

A.百位

B.十分位

C.个位

2.下列三道算式,哪一道算式的结果最大?()。

A.2.4÷0.8

B.2.4×0.8

C.2.4÷1.8

3.被除数是两位小数,除数是一位小数,同时去掉它们的小数点,商()。

A.不变

B.扩大到原来的10倍

C.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4.(2019·福建泉州)做一套童装需要2.3m布,30m布最多可做()套这样的童装。

A.10

B.12

C.13

5.(2019·安徽萧县)一个循环小数是7.2306306…,它的小数部分第2018位上的数字是()。

A.3

B.0

C.6

四、我会算。(共28分)

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4分)

0.98÷0.01= 1÷1.25=0.72÷8=0.96÷0.6=

2÷0.25=8.8÷0.11=0.21÷2.1= 1.86÷1.2=

2.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带*的要验算)(12分)

13.34÷5.80.258÷0.063*218.4÷3.9

51.3÷0.270.68÷0.22*51.2÷64

3.计算下面各题。(12分)

4.05÷1.5÷0.03 1.92÷0.12-2.7 4.6+32.55÷9.3

2.16÷0.27×0.12 1.775÷0.5÷0.2(

3.2+1.2)÷0.08

生活应用(35分)

五、解决问题。(共35分)

1.世界上最粗的树是“百骑大栗树”,树干一周的长度达55.45m。大约多少个身高1.7m的成年人伸开双臂才能围住这棵大树?(4分)

2.算一算,比一比,买下面哪种糖果最划算?(5分)

3.交通公司的6辆汽车一星期节约汽油5

4.7kg,平均每辆汽车每天可以节约汽油多少千克?(得数保留两位小数)(5分)

4.(2019·湖北武汉)妈妈想用80元买一些生活用品,她先花53.4元买了6盒抽纸,剩下的钱她准备买一些衣架,每个衣架1.6元。剩下的钱妈妈够买几个衣架?(5分)

5.王阿姨去泰国旅游,她带了4000元人民币去银行兑换泰铢,她大约能兑换多少泰铢?(当天100泰铢能兑换人民币20.22元,结果保留整数)(5分)

6.(2019·浙江温州)一个玩具厂做一个毛绒兔原来需要2.8元的材料。后来改进了制作方法,每个节约0.3元。原来准备做600个毛绒兔的材料,现在可以多做多少个?(5分)

7.工程队修一条长7.5km的水渠,已经修了4天,平均每天修0.65km,剩下的要7天修完,剩下的平均每天要修多少千米?(6分)

8个篮球和3个排球共557.5元,同样的10个篮球和3个排球共660.5元,每个篮球多少元?每个排球多少元?(10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易错点汇总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知识点 1】 要素 立体图形 棱 面 顶点 数量 特征 数量 特征 数量 特征 长方体 12 互相平行的棱长度相等 6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8 同一个顶点引出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宽、高 特殊长方体 12 垂直于正方形面的棱长度相等 6 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8 正方体 12 所有的棱长度都相等 6 所有面都是正方形且完全相同 8 一个长方体至少可以有两个面是正方形,最多可以有6各面是正方形,但不会存在3个、4个、5个面是正方形! 【知识点2】 棱长和公式: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 长+宽+高=棱长和÷4 长方体棱长和=下面周长×2+高×4 长方体棱长和=右面周长×2+长×4 长方体棱长和=前面周长×2+宽×4 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 棱长=棱长和÷12 棱长和的变形: 例如:有一个礼盒需要用彩带捆扎,捆扎效果如图,打结部分需要10厘米彩带,一共需要多长的彩带? 分析:本题虽然并未直接提出求棱长和,但由于彩带的捆扎是和棱相互平行的, 因此,在解决问题时首先确定每部分彩带与那条棱平行,从而间接去求棱长和。 前面和后面的彩带长度=高的长度;左面和右面的彩带长度=高的长度; 上面和下面的彩带长度=长的长度。 需要彩带的长度=高×4+长×2+打结部分长度 20×4+30×2+10=150cm 【知识点3】 确定长方体中每个面的形状以及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长方体一共有6个面,相对面完全相同,如:前面和后面完全相同,左面和右面完全相同,上面和下面完全相同。 根据习惯我们一般认为在一个平面中水平方向的为长,垂直方向的为高。根据这一习惯我们我们只需找到需要的面并根据习惯确定长和宽即可。 例如:如图下列长方体的后面是长方体形状,长是8宽是4;它的右面是长方形状,长是6宽是4;下面是长方形状,长是8宽是6。 练习: 经过折叠可以组合成正方体: 30㎝ 20cm 20cm 上 下左后右 前 30m 6m 50m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第一部分知识与技能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 1、长方体有()个顶点;有()条棱,可以分成()组;有()个面;()的面是完全相同的;()棱长度相等。正方体是由( )围成的立体图形。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分米,它的棱长总和是()分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分米。长方体的长为7cm,宽为5cm,高为3cm,它的棱长总和是()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500cm3 = _____ dm3= _____ L 960 ml= _____ L= _____ dm3 400dm3= _____ cm3= _____ ml 0.6L= _____ ml = _____ cm3 4、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 电视机的体积约50_____。一颗糖的体积约2_____。 一个苹果重50_____。指甲盖的面积约1_____。 一瓶色拉油约4.2_____。一个橱柜的容积约2_____。 5、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80平方厘米,高是7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6、一根长方体的方木,横截面的面积为25平方厘米,长5分米,它的体积是()平方厘米。 7、把30升盐水装入容积是250毫升的盐水瓶里,能装()瓶。 8.至少要()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如果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那么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9、一个正方体的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10、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厘米,它的表面积是(),体积是()。 11、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则表面积和体积都扩大4倍。…………() 2、长方体的表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 3、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 4、把两个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 5、棱长为6 cm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6、0.73=0.7×0.7×0.7………………………………………………() 7、一个长方体长8分米,宽5分米,高4厘米,他的体积是60立方分米() 8、相对的4条棱都相等的物体一定是长方体。………………………() 9、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时5厘米,它的体积是53=15立方厘米。………() 10、一个油桶能装多少升油,就是求它的容积。………………………()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我们在画长方体时一般只画出三个面,这是因为长方体()。 A.只有三个面 B.只能看到三个面 C.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6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A.21600平方厘米 B.150平方厘米 C. 125立方厘米 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表面积扩大(),体积扩大()。 A.3倍 B.6倍 C.9倍 D.27倍 4.用一根长()铁丝正好可以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框架。 A.28厘米 B.126平方厘米 C.56厘米 D.90立方厘米 5.边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与体积比较() A.一样大 B.表面积大 C.不好比较大小 D.体积大 6.把一个长方体分成几个小长方体后,体积(),表面积()。 A.不变 B.比原来大了 C.比原来小了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这篇《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是WTT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口算。(6分)见卷末。 二、知识迷宫我来闯。(每空1分,共19分) 1、把一个正方形的魔方放在桌子上,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都是()。 2、一个足球放在桌子上从左面看到的是()。 3、一个物体放在桌子上,从上面看到的是,这个物体可能是()。 4、下面的图形分别从哪个位置看到的。 5、数一数,下面的物体是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 三、我当小判官。(5分) 1、18.0544444……的循环节是“054”。() 2、两个小数相乘的积一定比1小。() 3、一个不为零的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一定比原数小。() 4、看一个长方体,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5、0.9除以8.1的商是9。() 四、众说纷纷我来选。(5分) 1、3.5÷0.01与3.5×0.01的计算结果比较() A、商较大 B、积较大 C、一样大 2、下面物体都是由5个正方体摆成的。 ① 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②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③ 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④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五、我是计算能手( 27分) 1、用竖式计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6分) 8.796×0.25 10.5÷0.75 7÷19

2、能简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18分) 7.6×5.3+3.7×7.6 (3.7+17×0.4)÷3.5 75.36÷12—4.32×0.5 8.8×0.125 24.1×1.5+7.59×15 6.6÷(0.68+0.42) 3、文字题(只列式不计算)(3分) 1)7.3与2.7的和,去乘0.3除6.9的商,结果是多少?(1分) 2)3.6与2.5的积,加上7.2所得的和的一半是多少?(1分) 六、下面三个同学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形状,你能试着画一画吗?(6分) 小芳(上面) 小强 小亮(正面) 小芳看到的小亮看到的小强看到的 七、生活中的小学数学。(每题5分,共30分) 1、这辆车每小时行驶65千米,几小时可到达乙地?(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一块地有2.5公顷,用2台同样的抽水机浇水,需要5小时,平均每台抽水机每小时可以浇地多少公顷?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达标检测卷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认真审题,填一填。(每空1分,共24分)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0.25的倒数是( )。 2.40的58是( ),( )的5 8是40。 3.一个数的23是12,这个数是( ),这个数的2 9是( )。 4.修一条水渠,每天修这条水渠的2 11,( )天可以修完。 5.38×( )=5 4×( )=17×( )=0.35×( )=1。 6.为了低碳出行,乐乐的爸爸每天步行上班,316小时行27 40 km ,乐 乐的爸爸1小时行( ) km ,行1 km 需要( )小时。 7.( )吨的45是84吨;512米的( )是1 9米。 8.甲数的15与乙数的1 6相等,甲数是90,乙数是( )。 9.有5t 货物,甲车每次运走货物的15,乙车每次运走1 5t 。如果两车单 独运这些货物,那么甲车需要运( )次,乙车需要运( )次。 10.在 里填上“>”“<”或“=”。 14÷4514 38÷5238 1321÷561321×65 58÷43 58 116÷43 34 75÷157 75÷715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每小题1

分,共5分) 1.45÷27=54×27=514。 ( ) 2.一个自然数与它的倒数的和一定大于1。 ( ) 3.把45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45的12,也就是45×12。 ( ) 4.一个数(0除外)除以假分数,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 ) 5.如果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6,那么女生人数就比男生人数少1 6。 ( ) 三、仔细推敲,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小题1 分,共8分) 1.当a >0时,( )的结果大于a 。 A .a ÷1 B .a ×45 C .a ÷4 5 2.与12÷4 5的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 A .12÷5×4 B .12÷4×5 C .12÷4÷5 D .12×5×4 3.下列算式中结果最大的是( )。 A .15×3 5 B .15÷3 5 C .35÷15 D .15-3 5

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三单元必考题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三单元必考题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20分) 1、3个192的和是____,276的5倍是____. 2、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是10.0,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_______),最小是(______)。 3、两个数相乘积是1.8,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倍,积是(____)。 4、78.6÷11的商是循环小数7.14545…,可以写作(____),保留到百分位为(____),保留三位小数可以写成(____)。 5、一个长方体,如果把它的高增加2cm,长和宽不变,就变成一个棱长10cm的正方体。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cm3。 6、把一根7米长的绳子对折、对折再对折,每段绳子长(______)米,每段绳子占全长的(________)。 7、三个连续的奇数,当最小的奇数扩大到原来3倍后,这三个数的和是101,其中最小的奇数是________. 8、两个小数都小于1,积(______)是整数,(_____)是小数。(填“可能”“不可能”或“一定”) 9、甲乙两数相差19.8,甲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就等于乙数,则甲数是(_____). 10、把3m长的铁丝平均截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_______),每段长(______)m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用下面的长方体木料截取一个最大的正方体,最多可以截( )个这样的正方体。 A.15 B.16 C.17 D.18 2、把10克糖放入100克水中,糖与糖水的重量比是()。 A.1:10 B.1:11 C.10:11 3、下面四个算式中,()的商是循环小数。 A.3÷4 B.0.5÷9 C.0.6÷0.8 D.0.14÷0.07 4、下面各题的商小于1的是。 ( )。 A.6.04÷6 B.0.84÷28 C.76.5÷45 5、把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活动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原来的平行四边形和现在的长方形相比,()。 A.周长变了,面积不变B.周长变了,面积不变 C.周长不变,面积变小D.周长不变,面积变大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除法中除不尽时商一定是循环小数.() 2、至少用4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就能拼出一个大正方形。() 3、几个数相乘所得积为1,那么这几个数就是互为倒数.() 4、如果用A来表示自然数,那么A+2就表示偶数。() 5、自然数(0除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看练习题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基础检测: 一、细心填写: (1)长方体有——个面,6个面都是——(也可能2个相对的面是——),相对的面的 面积——,长方体有——条棱,每组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都——,长方体有——个顶 点。 (2)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也叫——),正方体是——的长方体,6个面都 是——,6个面的面积都——,12条棱的长度都—— 二.判断。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2)到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不是长方体就是正方体。() (3)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 (4)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5)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都相等的物体一定是长方体。() 三、谨慎选择: 1.用棱长10厘米的8块正方体木块,摆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在它们之 中棱长之和最短的() A.长方体 B.正方体

2.用棱长都是10厘米的3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棱长 之和是()厘米 .A.360B.240C.200D.120拓展训练: 一、准确计算: 1.用一根168厘米的铁丝,焊接成一个长方体教具,长20厘米,宽12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二、解决问题:1、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然后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是多少。 从生活中找一个长方听或正方体包装箱,量一量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基础检测: 一、细心填写: 1.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是16厘米,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厘米。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60厘米,棱长是()厘米 3.一个正方体棱长0.2米,表面积是() 4.一个长方体长6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表面积是(). 5.正方体棱长总和是36分米,每条棱长是(),表面积是(). 二.判断。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中可能有两个正方形的面.() 2、长方体的三条棱长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有六个面、十二条棱、八个顶点的形体一定是长方体.()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小朋友,经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多知识,现在请认真、仔细地完成这张试卷吧。加油!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2分) 1.0.75÷1.2的商的最高位是( )位。 2.1.8÷0.25=( )÷25 1.25÷0.25=( )÷1 3.根据68×123=8364,直接写出下面各式的商。 8.364÷6.8=( ) 836.4÷1.23=( ) 4.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360.5=72 360.5=18 36 2.5=14.4 36 2.5=33.5 5.32.8连续减去( )个4.1得0。 6.在3.8484,3.8484…,3.8444…,0.1?42857?中,有限小数有( ); 无限小数有( )。 7.1.05959…是( )小数,它的循环节是( ),可以简写为( ),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8.在里填上“>”“<”或“=”。 1.26÷1.01 1.26 3.66÷3.7 1 4.32÷0.1243.2÷1.2 0.75÷0.890.75×0.89 9.一瓶牛奶有1.5千克,把它分装在大小一样的杯子里,每个杯子

最多盛0.24千克,至少需要( )个杯子才能盛完。 10.4本《军事天地》共43.2元,每本《军事天地》( )元。二、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无限小数一定比有限小数大。( ) 2.90.9090是循环小数。( ) 3.一个不为0的数乘100与这个数除以0.01的结果相同。 ( ) 4.除数小于1,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 5.小数除以小数,商一定是小数。( )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下面算式的商与0.45÷1.5的商相等的是( )。 A.4.5÷1.5 B.4.5÷15 C.0.45÷15 D.45÷15 2.下面各数中,最大的数是( )。 A.14.96 B.14.96? C.14.9?6?D.14.9696 3.6.8÷0.25与6.8×4的结果相比( )。 A.6.8÷0.25大B.6.8×4大 C.一样大D.无法比较 4.右边的竖式是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请观察,商应该是( )。 A.1.26 B.1.2626...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单元计划 一、教学内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表面积与体积概念的建立 四、授课时数:约12课时 第一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立体图形的识图。 教学设计: 一、快乐启航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快乐体验 认真看课本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和正方体的特征 (一)长方体的特征。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②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棱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③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小组讨论,然后完成p28的表格。请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明确: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二)正方体特征。 对照长方体的特征学生自己研究正方体的特征。 学生讨论、归纳后,教师板书:正方体面: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顶:8个。 讨论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相同点: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 不同点: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 教师提问: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试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三、快乐分享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提优卷) 一、填空。(每个分数1分,其余每空1分,共18分) 1.六(3)班有男生20人,女生25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 ( ) ,女生比男生多 ( ) ( ) 。 2.24÷( )=34 =8( ) =( )(填小数) 3.0.375的倒数是( ),( )是1 24 的倒数。 4.把一根子4 5 m 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 )m ,每段占全长的( )。 5.仓库里有一批面粉,第一次运走全部的37,第二次运走全部的2 7,两次共运走 面粉45吨。这批面粉共有( )吨。 6.甲数的 2 3 相当于乙数的35,乙数是40,甲数是( )。 7.一本书的原价是24元,现价比原价便宜了4元,原价比现价高( ) ( ) 。 8.图书馆有故事书800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58,又是连环画的2 5,连环 画有( )本。 9.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6,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 ) ( ) 。 10.一匹布,用去它的3 4 ,剩下15m 。若用去它的35,则用去( )m 。 1l.一块长方形地的周长是120m ,其中宽比长短1 3,这块地的长是( )m ,宽 是( )m 。 12.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8天可以完成;乙队单独做,10天可以完成;甲、乙两队合作( )天后,这项工程还剩1 10 没有完成。 二、判断。(共5分) 1.一根木头锯掉 1 2 m 后,剩下部分的长度与锯掉部分的长度相同。( ) 2.两个分数相除,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 3.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 ) 4.如果甲数是乙数的 23,那么乙数是甲数的3 2 。(甲、乙两数均不为0)( )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三单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三单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20分) 1、一个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4倍,它的周长扩大(_____)倍,面积扩大(_____)倍。 2、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体积扩大______倍. 3、云南鲁甸发生地震后,某医院一位值班领导需要紧急通知正在休假的32名医护人员回医院参加救护工作,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那么至少要(_____)分钟才能通知到每一个人。 4、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比原数大6.3,这个数是(______)。 5、用竖式计算小数除法时,商的小数点要与(_____)的小数点对齐。 6、三个连续的奇数,当最小的奇数扩大到原来3倍后,这三个数的和是101,其中最小的奇数是________. 7、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后,它的的近似数是10.0,这个数最大是 (______),最小是(______)。 8、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是10.0,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_______),最小是(______)。 9、把3m长的铁丝平均截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_____),每段长(_____)m 10、有3个因数的最小自然数与有4个因数的最小自然数之和是(______)。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与91.2÷0.57得数相同的算式是( )。

A.912÷57 B.9.12÷5.7 C.9120÷57 2、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20.最大公因数是2 .其中一个数是10,另一个数是( ). A.2 B.4 C.5 D.20 3、王叔叔买了8 个苹果共重2.1 千克,如果买这样的苹果12 千克,大约有()。 A.不到40个B.40多个C.60~90个D.100个以上 4、等底等高的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相比较,() A.正方体体积大B.长方体体积大C.圆柱体体积大D.一样大 5、已知a×0.99=b×1.01=c×0.88(a、b、c都不为0),a、b、c三个数中最大的是( )。 A.a B.b C.c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 2、汽车运动时,车轮的运动是平移现象。() 3、在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行,第二个数字表示列。() 4、一个数是9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 5、两个自然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四、计算题。(30分) 1、直接写出得数 17×40= 100-63= 3.2+1.68= 2.8×0.4= 14-7.4= 1.92÷0.04= 0.32×500= 0.65+4.35= 0.35×4= 8.3+6.7= 4÷9= 10.2÷0.01=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试卷(附答案)61402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 单元试卷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一、我会填,不信你瞧。(一个一分,共18分)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530平方分米=()平方米 9600立方厘米=()毫升=()升 升=()毫升 2.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橡皮的体积大约是6()运货集装箱的体积约是40()西瓜的体积大约是6()一桶水的容积是12() 3.长方体或正方体()叫做它的表面积。 4.至少()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5.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60分米,它的表面积是(),体积是()。 6.把3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棱长和是()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7.一个正方体切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20平方厘米。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8.一个长14cm,宽9cm,高8cm的长方体,可以分割成()个棱长为2cm的正方体。 二、我是公正的小法官。(一个2分,共10分) 1.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把两个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体积和表面积不变。() 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体积就扩大9倍。() 4.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比体积一样大。() 5.一瓶白酒有500L。() 三、A、B、C、我会选。(一个2分,共10分) 1.长方体的木箱体积与容积相比() A、一样大 B、体积大 C、容积大 2.把三个棱长都是4cm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 A、16cm2 B、32cm2 C、64cm23.一个长方体正好可以切成两个棱长是3cm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A、108cm2 B、54cm2 C、90cm2 4.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它的表面积就() A、2倍 B、4倍 C、6倍 四、我会填写下表。(单位:厘米)[一个2分,共20分] 长宽底面积高表面积体积 长方体 12 9 5 长方体 正方体 8 五、我能按照要求做。(一个3分,共12分) 1.一个正方体,棱长6dm。求表面积和体积。 2.一个长方体,长9cm,宽6cm,高5cm。 另一个长方体,横截面,高3m。 求它们的体积。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一个5分,共25分) 1.喜洋洋家里有个长方体玻璃鱼缸,长6dm,宽3dm,高。喜洋洋做这个玻璃鱼缸需要多少玻璃(玻璃鱼缸上面无盖) 2.××县步行街广场上有10哥这样的花坛,每个花坛的高,地面是边长的正方形,四周用木条围成,中间填满泥土。 (1)一个花坛大约需要多少立方米泥土 (2)做完这些花坛,一共需要多少平方米的木条 3.一个长方体汽油桶的底面积是4dm2,高是,如果1L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测评方案 一、填空。 1.6.48÷0.54,除数是()位小数,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移动()位,转化成()÷()。 2.6瓶饮料装一箱,共有50瓶饮料,需要()个箱子才能装完。 3.一辆汽车0.8小时行驶了65 km,平均每小时行驶()km,平均行驶1 km 需要()小时。(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4.16÷6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5.把5.23,5.24,5.25,5.32,5.34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6.做一套西装用布1.28 m,照这样计算,100 m布最多可以做()套这样的西装。 7.一辆摩托车平均每分钟行驶0.75 km,照这样计算,12分钟行驶()km,这辆摩托车行驶4.5 km需要()分钟。 二、判断。 1.0.5353是循环小数。() 2.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商不变。() 3.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也都是循环小数。() 4.一个自然数(0除外)除以0.1,这个自然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5.因为10÷3=3……1,所以1÷0.3=3……1。() 三、选择。 1.两个数相除的商是5,除数和被除数同时缩小到原来的,商是()。 A.1B.5C.25 2.因为56×24=1344,所以1.344÷0.56=()。 A.0.24 B.2.4 C.24 3.如果甲÷0.1=乙×0.1(甲、乙都不等于0),那么甲、乙两数之间的关系是()。A.甲>乙B.甲=乙C.甲<乙 4.下面各数中,()保留两位小数约是1.20。 A.1.195B.1.299 C.1.188 5.17.7÷2.5的商是7,余数是()。 A.2 B.0.2 C.0.02 四、计算。 1.用竖式计算。 2.简算。 83.6÷0.25÷4 73.8÷1.25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分数除法》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 1.( )( )( ) ( ) ( ) 2. 既可以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 ),其中一个因数是( ),求另 一个因数的运算;还可以表示已知一个数的是( ),求这个数。 3.用 千克小麦可以磨出千克面粉,每千克小麦可以磨面粉( )千克,要 磨1千克面粉需要小麦( )千克。 4.在算式 中,当( )1时,商大于;当( )1时, 商等于; 当( )1时,商小于。(填>、<或=) 5.算一算,想一想 (1 )( ) ( ) ( ); (2)( ) ( ) ( )。 二、选择 1.算式与相比较,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意义相同 B.结果相同 C.意义与结果都相同 D.意义与结果都不同 2.在计算时,下面的算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一根绳子,剪去后还剩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列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4.如果 ,且 均不等于0。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 ),最小的是( )。 A. B. C. D. 5.甲数是60, ,乙数是多少?如果求乙数的算式是,那么横线上应 补充的条件是( )。 A.甲比乙少 B.甲比乙多 C.乙比甲少 D.乙比甲多 三、解答 1.看图列式计算

2.一项工作,甲独做要8天才能完成,乙独做要6天才能完成。(1)甲乙合作,每天完成这项工作的几分之几? (2)由甲单独做,完成这项工作的一半需要多少天?(3)甲乙合作,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多少天? 3.甲、乙两桶油共重40千克,甲桶油的重量是乙桶油的。两桶油各重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解答) 4.强强和琳琳参加学校的“读书日”活动。

(完整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2016——2017学年五年级数学(下)第三单元测试卷 (测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班级:姓名: 1、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 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25厘米,宽是20厘米,高是18厘米,最大的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一个这样的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最小的面长是()厘米,宽是()厘米,一个这样的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4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5分米,这个长方体有()个面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其余四个面每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体积是()立方分米。 3.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这个金鱼缸最多容水()升。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厘米,它的一个面是边长()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5.至少要()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如果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那么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6.把三个棱长都是4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7.一个正方体的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8.把一个长124cm,宽10cm,高10cm的长方体锯成最大的正方体,最多可以锯成()个。9.一个长方体长减少3厘米就成了一个正方体,表面积减少84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是(),体积是()。 10.一个长方体游泳池长25米、宽14米、高2米,它的占地面积是()平方米。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 ()2.把两个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体积就扩大9倍。………………………… ()4.棱长是5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比体积大。………………………… ()5.一瓶白酒有500升。…………………………………………………… ()三.选择题(在括号里填正确答案的序号。每题1分,共5分) 1.长方体的木箱的体积与容积比较()。 A.一样大 B.体积大 C.容积大 2.把一根长2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了100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 A.200立方厘米 B.10000立方厘米 C.2立方分米 3.一个长方体正好可以切成两个棱长是3厘米的正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A.108平方厘米 B.54平方厘米 C.90平方厘米 4.把一个长方体分成几个小长方体后,体积()。 A.不变 B.比原来大了 C.比原来小了 5. 把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切成两个长方体,下图中( ) 的切法增加的表面积最多。 四.按要求回答问题。(21 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完整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易错点汇总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3个、4个、5个面是正方形! 练习: (1)判断并改正: 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 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 ) 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 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 )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 一个长方体中,可能有4个面是正方形。( )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长方体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宽、高。 ( ) 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有三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正方体的相邻三条棱的交点叫做顶点。() 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另外四个面的面积是相等的。() 长方体和正方体最多可以看到3个面。() 长方体的12条棱中,长、宽、高各有4条。() 正方体不仅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而且所有相邻的面的面积也都相等。 () 长方体(不包括正方体)除了相对的面相等,也可能有两个相邻的面相等。 () 一个长方体中最少有4条棱长度相等,最多有8条棱长度相等。()(2)一个长方体最多有()个面是正方形,最多有()条棱长度相等。(3)一个长方体的底面是一个正方形,则它的4个侧面是 ()形。 (4)正方体不仅相对的面相等,而且所有相邻的面(),它的六个面都是相等的()形。

(5)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可以看到( )个面。最少可以看到( )个面。 【知识点2】 棱长和公式: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 长+宽+高=棱长和÷4 长方体棱长和=下面周长×2+高×4 长方体棱长和=右面周长×2+长×4 长方体棱长和=前面周长×2+宽×4 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 棱长=棱长和÷12 棱长和的变形: 例如:有一个礼盒需要用彩带捆扎,捆扎效果如图,打结部分需要10厘米彩带,一共需要多长的彩带? 分析:本题虽然并未直接提出求棱长和,但由于 彩带的捆扎是和棱相互平行的, 因此,在解决问题时首先确定每部分彩带与那条 棱平行,从而间接去求棱长和。 前面和后面的彩带长度=高的长度;左面和右面 的彩带长度=高的长度; 上面和下面的彩带长度=长的长度。 需要彩带的长度=高×4+长×2+打结部分长度 20×4+30×2+10=150cm 练习: (1)分别说出下面长方体长、宽、高。 (2)看图2-6,并填空单位:厘米 这个长方体长( )厘米,宽( )厘米,高( )厘米。由一个顶点引出的三条棱的长度和是 ( )厘米。棱长总和是( )厘米。上下两个面是( )形。 (3)看图2-7并填空单位:厘米 这是一个( )体,正方体的棱长是( )厘米,棱长之和是( )厘米,每个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6)有一个长方体的鱼缸,长50厘米,宽30厘米,高30厘米,需要在用铝 合金包裹玻璃连接处,需要( )米的铝合金。 (7)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80厘米,其中长是 10厘米,宽是 7厘米,高是( )厘米。 (8)把两个棱长 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 )厘米。 (9)至少需要( )厘米长的铁丝,才能做一个底面周长是18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框架。 (6)一个长方体长 12厘米宽 8厘米高 7厘米,把它切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 )。 (7)一个长方体的礼堂如图,过节时需要在四周装上成串的彩灯,每串彩灯长2m ,一共需要多少串彩灯? 30㎝ 20cm 20cm 30m 6m 50m

五年级数学下册三单元

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教材简析: 在本单元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能认、读、写分数,会计算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掌握了分数的意义和会计算分数乘法,并能运用分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倒数的认识,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教材主要分四个活动呈现:在观察活动中,认识倒数;在操作活动中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借助图形语言,在操作中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在现实情景中,利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倒数》这节突出两个内容:一是倒数的意义;二是求倒数的方法。为了使学生对倒数意义的理解更深刻,教材列举了8道两个数乘积为1的乘法算式,通过“算一算”这个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更直接地感受这组算式中积的特点,从而在观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这些算式的共同特点。 分数除法(一)是分数除以整数:教材呈现了两个问题,第(1)题是平均分成2份,第(2)题是平均分成3份,这两个问题的共同点是让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分数除法(二)是一个整数除以分数:教材创设了一个“分一分”的活动。从整数除以整数到整数除以分数,借助除法的意义和图形语言,体会“除以一个数”与“乘这个数的倒数”之间的关系。 分数除法(三)是利用分数除法的知识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教材借助操场上的活动这一主题情景图,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教师要突出操作活动,充分利用图形语言,促进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和相应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用方程解决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借助操作活动,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了解倒数的含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4、能利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难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试卷 一、我会填,不信你瞧。(每空1分,共20分) 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0分米,8分米,高6分米,它的棱长总和是()分米,表面积是()平方分米,体积是()立方分米。 2、540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530平方分米=()平方米 9600立方厘米=()毫升=()升 6.7升=()毫升 3、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橡皮的体积大约是6()运货集装箱的体积约是40() 西瓜的体积大约是6()一桶水的容积是12() 4、至少()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5、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120分米,它的表面积是(),体积是()。 6、把3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7、一个正方体切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20平方厘米。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8、一根铁丝长36厘米,如果做一个正方体框架,棱长是()厘米;如果做一个高和宽都是2厘米的长方体框架,长是()厘米。 二、我是公正的小法官。(每题1分,共6分)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12厘米.体积是1立方厘米。( ) 2、把两个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体积和表面积不变。() 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体积就扩大9倍。() 4、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一样大。() 5、一瓶白酒有500L。() 6、体积单位比面积单位大,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大。( ) 三、A、B、C、我会选。(每题1分,共6分) 1.长方体的木箱体积与容积相比() A、一样大 B、体积大 C、容积大 2.把三个棱长都是4cm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 A、16cm2 B、32cm2 C、64cm2 3.一个长方体正好可以切成两个棱长是3cm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A、108 cm2 B、54 cm2 C、90 cm2 4.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它的表面积就扩大() A、2倍 B、4倍 C、6倍 5、一个正方体的木料,它的底面积是10cm ,把它横截成4段,表面积增加()cm2。 A、60 B、40 C、30 6、一个长方体水池长20米,宽15米,深3米,占地面积是()。 A、300平方米 B、600平方米 C、45平方米 四、计算我最棒。(共20分) 五、我能按照要求做。(每题6分,共12分) 1.一个正方体,棱长6dm。求表面积和体积。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2.5时=( )分1260m=( )m 2.3.6÷0.25=36÷( ) 13.7÷0.58=( )÷58 3.两个因数的积是7,其中一个因数是2.8,另一个因数是( )。 4.3.25÷0.7的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 ),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 5.在0.23、0.3、0.2和0.231231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有限小数有( ),无限小数有( )。 6.一辆汽车0.5小时行驶40m,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 )m,每行驶1m需要( )小时。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近似数5.2与5.20的大小相等,精确度相同。( ) 2.无限小数大于有限小数。( ) 3.7.232323是一个循环小数。( ) 4.一个小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一定大于这个小数。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34545……不是( )。 A.有限小数 B.循环小数 C.无限无数 D. 小数 2.9.8除以2.9的商是3,余数是( )。 A.11 B.0.11 C.1.1 D.1 3.一辆汽车1.5小时行驶90m,照这样计算,行驶652m要多少小时?下面正确的算式是( )。 A.652÷90÷1.5 B.652÷(90÷1.5) C.652÷(90×1.5) D.90÷1.5×652

4.按规律填数18,9,4.5,2.25,1.125,( ),0.28125。 A.0.5625 B.0.125 C.0.65 D.5635 四、在○里填上“>”“<”或“=”。 3.5÷0.9○3.5 5.3÷5.3○1 4.6÷0.02○4.6÷0.2 3.6÷1.2○3.6 3.2÷0.1○3.2×10 6.56÷ 4.2○1 五、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7÷3.5= 0.07÷0.35= 0.7÷35= 0.7÷0.35= 4.8÷12= 480÷12= 48÷1.2= 0.48÷1.2= 2.列竖式计算。(带*的保留两位小数) 0.285÷0.38= 9.12÷3.8= 91.2÷57= 80.5÷23= *16.787÷0.28≈*7.8÷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