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选

中国历史文选
中国历史文选

中国历史文选

一、简化字的历史

●汉字简化方案

1,1909年陆费逵

2,1956年,在全国推行简化字,1986年出台简化字总表

●着重关注第一表

●简化带来的问题:

1,多对一:例:复(復--往复、複--复杂),后(後--先后、后--皇后);里(裡--表里、里--万里)

2,简化后意形无关:叶(葉;叶--邪)只(隻;祗)

主要问题字共96个

●弊病产生的根源:对汉字的简化采取粗暴的态度,为从文字根源考虑;在简化出对反对

意见没有充分考虑(eg.陈梦家--因反对文字改革被打成右派,在文革中自尽)

●汉字简化原因:

1,全国使用简化字显示中央政府的权威;

2,为了向国际共产主义中心靠拢(国际化);故在文革中毁坏古书

3,彻底划清与康泰资产阶级的关系

●汉字简化初期在山西等地推行拼音化(向拉丁化靠拢)--隐含粗俗的达尔文主义(象形

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

●拼音化后果:

1,同音字的噩梦;

2,方言消失,统一成为普通话

考古文献

●考古史源:实物,非实物

一、甲骨文

1、甲骨文是记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内容多与占卜有关,故又称卜辞;又因多用刀刻,故又称契文

2、因商周时期人多爱占卜,所以甲骨文保留了当时很多史实

3、甲骨文的刻写:用铜钻在甲骨上钻出深而圆的孔;在钻孔的一侧凿出枣核形的槽;在燃炽的木质或金属在钻凿出灼烧,甲骨就会爆裂,出现兆纹--“卜”形裂纹;根据兆文判断吉凶,把卜辞刻在兆文附近

4、甲骨文的发现:河南安阳殷墟,初称“龙骨”,入中药。

清末王懿荣在抓药时发现龙骨上刻有字,开始收集此类“龙骨”,死后其子因家境原因将其变卖与刘鹗,著《铁云藏龟》(选拓1008片甲骨)

孙诒让根据《铁云藏龟》写成《契文举例》(最早对甲骨文进行考释的著作),此后郭沫若、王国维等相继开始研究甲骨文,尤其是王国维……

“甲骨四堂”:罗振玉:著录(收集印刷),字雪堂;王国维(著书),字观堂;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

5、现今发现甲骨文约15万片

6、甲骨文是现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系统

7、甲骨文的刻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一片上可刻写很多段落(以竖线划分;也有先刻在涂的。

8、商人写在简册上

9、汇编:郭沫若《甲骨文合集》,收录资料丰富,从甲骨文被发现直到书被编完(1982年),

共13大册,前12册为拓本,13册为摹本,包含国内外发现的4万2千片。分类汇编(政治分类:阶级国家、社会生产、思想文化、其他)

10、现今已发现西周的甲骨,但商代最有名

二、金文

1、金和金文

刻在金石(青铜)上可以长期保存的文字(反映了人们对长久保存文字书写的意向) 金属器物制造最多的时代:商、西周(但未用于生产,因为比较贵重;所以战国铁器出现后才用于生产)

《墨子》:“书于竹帛,镂于金石”

青铜合金比例--《周礼--考工记》

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

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

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

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

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注:“齐”通“剂”,表成分

钟鼎--礼器;青铜--兵器

2、商、西周、春秋战国青铜器概况

夏:二里头遗址:爵(因上无花纹,故又称素爵)

商朝前期:普遍流行花纹(主要为饕餮纹)。高达1米的兽面乳钉纹大方鼎代表了商朝前期青铜铸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商超后期:殷墟出土的“后母戊”的大方鼎,重870多公斤,器形庄重,花纹瑰丽,是商后期青铜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艺术的最高代表)。此外,湖南也是长江流域出土商代铜器比较集中的地区,如花纹细密的四羊尊、造型逼真得象尊、虎食贞人、人面方鼎等

西周:大孟鼎、史墙盘、颂壶、虢季子白盘等(西周时期,器身上出现明文,甚至是长篇铭文)

东周:狩猎、采桑、宴乐、水陆攻战等成为内容题材(eg.1965年四川成都出土的铜壶)。

春秋河南新郑出土的莲半立鹤方壶、错金铭文的栾书缶等,均为此时期高水平的代表。

春秋时期,出现了一些新的青铜器,如鉴:吴王夫差鉴、吴王光鉴,战国早期曾后乙用冰鉴

春秋战国:青铜器的生产转向以日用品为主(度量衡,量器),如佐伯君权、商鞅方升 秦汉多为漆器(木或竹制),魏晋为瓷器

3、青铜器的大概分类

(一)农具和工具:耒、耜、铲、

(二)兵器

1)戈(主要用于战车--车战、勾杀):商代无胡戈、鸟纹三个;西周太保戈、刑国错金铭

文戈、异性戈;春秋楚王孙鱼戈、巴蜀兽面纹戈、三星堆青铜戈

2)矛(刺杀):北单矛(殷墟侯家庄出土)、商云雷纹矛、春秋倗矛

3)戟(戈、矛组合):春秋战国异形戟、长杆三戈戟

4)钺:商代卉纹方钺、盘龙城出土钺、人面钺、蛙纹钺、妇好钺、;西周刑侯钺

5)刀:商代目雷纹刀、商代鬼方蛇首刀、北方羊首青铜短刀

6)剑:西周柳叶状铜剑、蟠龙纹青铜剑鞘;北方短剑:鬼方的触角是鸟兽青铜短剑;春秋

吴越的宝剑---吴王夫差矛,越王勾践剑;春秋战国时匈奴短剑,北方青铜双鸟首剑;战国鄂尔多斯青铜刀、青铜短剑;春秋战国:秦国青铜长剑;巴蜀地区的飞剑

7)弓箭:战国镶嵌云纹承弓器;杀伤力强的弩;战国弩机和箭

8)殳:对付战车

9)胄:商代面纹胄;西周兽纹面胄

(三)车马器:在车马上磨损处加以金属

(四)青铜礼器

1)食器:

①鼎(最重要,王权的象征;成肉食;单数)--商代兽面乳钉纹大方鼎;商代饕餮纹鼎

②簋(盛饭食;双数)

③鬲(下部三角中空,便于受热)

④甗(簋、鬲合并,上簋,下鬲)

⑤豆(盛放腌菜,酱制品)

⑥釜

2)酒器(大部分为商代)--祭祀中要用酒

①爵(商人爱喝酒)

②角:数量较少

③斝(盛酒)

④觚

⑤觯(大型盛酒容器)

⑥觥(常做成动物形状)

⑦尊

⑧卣

⑨罍

⑩壶

3)水器(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礼记·内则》)

①盉(浇水)

②盘(接水)

4)乐器

①磬

5)杂器

①镜子

②建筑构件

4、青铜器的铭文

1)商代:族徽;小臣于遵铭文(形体丰腴,有波磔体--大部分为注在铜器上),

2)西周(铭文书写呈现程式化,铭文较长;不仅记载赏赐,还记载历史事件。玉箸体--笔

画均匀,不露锋芒)

3)西周中晚期

4)春秋(鸟虫书)

西周王系表

三、简牍

1、镂于金石,书于竹帛

4、敦煌和吐鲁番文书

①吐鲁番文书

②敦煌文书

文书主要是西晋后期到北宋初年

因丝绸之路而繁荣,汉代在此设过敦王郡。后海上丝绸之路发展,逐渐被忽视,明代被修在山海关外,逐渐荒凉

1900年6月22日--王道士发现

Aurel Stein斯坦因1907年5月--带走大量汉文、藏文写卷和画作--学术价值最高的部分

Paul Pelliot伯希和1908年--带走大量鞋油非汉字的写卷、佛经上写有题记的写卷和没见过的佛经,带走藏经洞中的精华

清朝曾拨款6000两银子想买会经书,但经各地官员克扣,仅剩300两。运回北京的途中又被偷拿,进一部分运回被保存(现存与国家图书馆)

日本大谷探险队于1911--1912年买走百余本

1914--1915年俄国买走300余卷

1914年斯坦因再次来到敦煌买走570卷

1923年哈佛教授到来时已经几乎没有文物,买走壁画和雕塑

现今敦煌内仍有很多佛教壁画与雕塑

洞内有文献、文物(字画、法器)

敦煌抱有如此多文物的原因

①废弃说:文书需要修补的暂时放置,后纸板印书流行,逐渐放弃写卷---斯坦因

②避难说:西北战事不断(伊斯兰教势力)。西夏入侵敦煌时,为避难而藏--伯希和

③灭佛说:封存是有计划的,而且封存很好

文物如今下落:英国图书馆--斯坦因;法国国立图书馆--伯希和;俄国圣彼得堡;京都德比大学;中国国家图书馆;私人收藏;美国哈佛大学

兴起敦煌学

参考书:《敦煌学十八讲》

敦煌文书的纸沿袭简牍形式,宽1尺,长1.5尺,纸在使用前还被浸泡过,从上往下,从右往左抄写,每一张纸粘贴起来形成卷

抄写时先抄写题目,写在内部(卷起来后无法看见)的被称为内题,卷起来后写在纸的外部的被称为外题。有的也写在尾部,被称为尾题。卷被装入袋中,一般一袋装10(有时为12)卷,一袋被称为一帙

宋代后,随雕版印刷术发展,逐渐出现与现代书很像的线装书

经部概述

一、从儒学到经学

春秋时期,诸子中,儒家、墨家最为盛行。孔子时代,君王对儒家并不采纳,战国孟子、荀子时代,儒家仍未被接受。秦国时儒家被很大程度上压制,而是以吏治国。直至这时,儒家都没有被国家正式接受。直到汉代汉武帝时期,如家才被国家作为正式学问,成为经学(独霸各种学说之上,被政府提倡,成为国家的学说),成为统治性、官方的学说。唐代时,国家整理经书,并进行注释,加上科举考试考试内容为儒学,使的儒学得到更大的发展。宋代出现理学(也称宋学、道学),儒家的经书到了清代时,被学者从各个方面进行的考据,成为朴学(包括子书、史书),直到清代晚期,中国在入侵下,使人们逐渐反省,认为读经书不能使中国进步,于是废科举,建立现代大学堂。近现代以来,人们认为“经学,是死人的文化”,所以对经学的研究逐渐冷淡。现代文化学期,逐渐对经学重视

二、经今文学和古文学

在西汉存在,对后世影响极大

今文学:汉代时,用隶书将经书写下来。汉代的典籍常常是口传的,人们在记录

古文学:考古发现或在民间找到的,往往是用古文(战国六国的文字,但在汉代时人们往往已经无法看懂)写成的

今文和古文在内容上(具体字句不同)、文字上、篇章的分合上不同,

最重要是二者对经书的解释不同

两种学派的宗旨不同:今文学家:经世致用--eg审理案件,参照《春秋》;给皇帝上谏,参照《诗经》;古文学家:研究文字的制度、名目

在汉代时,金文学派占主要地位。而古文只在民间个别人中间流传。东汉以后,古文学家也慢慢发展,后期古文有压倒今文的倾向

三、汉学与宋学

汉学是比较注重训诂考据的学问,宋学时更注重义理的学问

宋学吸收了佛道思想,形成自己的理学,主张直接从经文中挖掘义理

四、经学文献概述

1、六艺(诗经、尚书、礼、易、春秋、乐)

今古文学分歧:六艺是否是孔子所著,还是孔子只起到整理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并不只是儒家经典可以称为经,其他诸子百家的著作均可以称为经书:道德经、墨经、法经……到了汉代后,才逐渐被儒家独占。后世随着道教、佛家的兴起,也有些佛经出现

2、十三经

从汉代五经的基础上扩展

十三经(按经书重要

性排列

注疏(正义)列入经的时代

《周易》:古代用于占噬的内容的解释魏·王弼;晋·韩康

唐·孔颖达等西汉

《尚书》:尧舜--春秋

时期秦穆公,成书很

(伪)汉·孔安国传孔颖达等西汉

《诗经》“西周初年到

春秋的诗歌,个别篇

章成书很早

汉·郑玄唐·孔颖达等西汉《周礼》:后是关于古郑玄唐·贾公彦东汉

代政治制度的内容

《仪礼》记载礼仪和

郑玄贾公彦西汉

仪式,对行为进行规

范(主要是对士的礼

节,所以有时又称士

礼)

郑玄孔颖达东汉以后《礼记》对礼进行解

释。内容庞杂,除了

对礼制的解释,还有

很多关于孔子的言

论,成书较晚

晋·杜预孔颖达东汉《左传》-古文,解释

春秋(鲁国史书,经

过孔子删定,同时也

记载其他诸侯国的情

况,但因文字简洁,

需要解释)

《公羊传》解释春秋汉·何休唐·徐彦西汉《谷梁传》解释春秋晋·范宁唐·杨士勋西汉《论语》记载孔子及

魏·何晏宋·邢昺东汉

其言论,今天研究孔

子最重要、最可靠的

史料。语录体,在汉

代常作为9-12岁孩子

的必读书目

《孝经》孝道方面的

唐·玄宗李隆基宋·邢昺东汉

内容,在所有经书中

文字最少,1700余

字。对中国文化产生

极大影响。唐代有皇

帝专门为其做注释

晋·郭璞宋·邢昺唐代《尔雅》辞典,对经

书里的字词进行解释

《孟子》孟子的言行汉·赵岐宋·孙奭宋代

前五部为五经,最重要

3、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

《大学章句集注》(大学只是礼记中

朱熹注《周易本义》朱熹注的一篇,讲政治哲学纲领--格物致

知、修身平天下等)

朱熹注《书经集注》蔡沈注《中庸章句集注》(只是礼记中的一

篇,是方法论,讲遇到问题时如何

审视事物,如何处理)

《论语章句集注》朱熹注《诗集传》朱熹注

《孟子章句集注》朱熹注《礼记集说》陈澔注

《春秋三传》集三传旧解

四书在宋代以后,科举考试的解释是以朱熹的为标准

五、经部文献的注疏(记住十三经名字、知道每部书的注)

1、《十三经注疏》

成为元明清以后最重要的参考。基本上汇集了宋以前的注释。

2、其他注疏和研究著作的汇聚--宋以后对经书的解释

《通志堂经解》(大部分是宋元的著作)

《皇清经解》(阮元所编,供学生所用,有时也称《学海堂经解》,主要收录乾嘉考据学派的注释)、《续皇清经解》(王先谦所编,主要收录乾嘉以前没有被收录的和之后的著作)--清代著作

六、经学文献的著录

见书P610-611

七、参考书目

(一)周易

1、解题

编录上古时期的诗词及其解释这些诗词的内容

古代预测分为卜筮两种。卜是利用物之象,筮是利用物之数

卜筮两种方法在商周时代都在使用(筮在夏商周时代都有)

夏易《连山》;商《归藏》;周《周易》

易进行筮的方法:用蓍草棍共49根,双手随意一分,分之后,根据出现的余数、奇偶判断吉凶(六卦)

周易就是讲筮的方法和筮辞

古代也有把周易的周解释为“无所不包”--郑玄

第二中解释是周是朝代名--孔颖达

许胜解释周易的易是从蜥蜴而来的

第二种是从字形中来解释,上为日,下为月

第三种就是变化

第四种解释是易就是个书名,没有特殊含义

2、内容

主要由经、传组成

经是64卦(也许不是传统的由8卦叠合而成),64卦有卦画和卦辞:乾(卦名)元亨,利贞(卦辞),分为上经(30卦)和下经(34卦),上部为上卦(有时称为外卦、贞卦),下为下卦(内卦、悔卦)。

从下往上数,最下为第一爻,名为初九(潜龙勿用),从下往上(被称为逆序)依次是: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万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括号内为爻辞(阴爻中,九均为六)--(九为奇数中最大数,而六是偶数中的中间数)这种称呼出现较晚,秦汉时还没有。解易时常出现

一般把第五爻称为天位,第三爻称为认为,第二爻称为地位

一卦之中,第五、二爻为中,第一、四爻为下,第三、六爻为上(古人认为这样有呼应),所以两个中爻十分重要

阴阳位,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即一三五爻位阳,二四六为阴,阴爻居于阴位,阳爻在

阳位被称为“得位、得正”

同位:上卦与下卦的上爻是同位,上下两卦的中爻、下爻也是同位,被解释为“应”

比:比邻的两爻;承:下承上(周易中强调以阴承阳为佳eg.六四承九五)

西周中后期进行卦辞的编写

(2)传是对经的解释

七种十篇

“十翼”

《彖传》上下篇2中解释64卦的卦名、卦义、卦辞、爻辞

《象传》上下篇

《文言》解释《乾》《坤》两卦的卦辞和爻辞

《系辞》上下篇是《易经》的通论

《说卦》

《序卦》解说64卦组合的顺序

《杂卦》解释64卦的卦义

周易的核心就是把事物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萌生、显现、生长、浮动、腾飞、终极

(二)《尚书》

1、书名

汉代时才被称为尚书,也成尚经,有人认为尚与“上”相通。从字面上也可看做是上古的史书。从尧舜到春秋时期的秦穆公,内容上重在言语,对话很多,少部分篇章有叙事的特点。

有人把尚书分为六个类别:典(说明某个东西很重要,用以表示很重要的书)、谟(通“谋”,商量,这类篇章基本上是君主和大臣之间的对话和谋议)、训(大臣对君王的建议)、诰(君王向众人下发的诰谕,大约占尚书的一半)、誓(古代君王在战场上的讲话,鼓舞人心之言。因为是对众多军官讲话,所以语言多为简洁有力,有时还有节奏韵律)、命(君王对某个人的封赏诰命,君王奖赏臣子事说得诰命)

结构上,尚书分为四部分:虞书(讲尧舜时期之事)、夏书、商书、周书(篇章最多)--从篇章上可以看出中国历史的编写的特点:详今略古

2、今文·古文

经过焚书坑儒,尚书的很多部分被毁,只剩下由伏生保存的28篇(一说29篇),用隶书抄录后教学,称为今文。整个伏生产生的今文系统是西汉的官方文学

古文是用战国文字写成的尚书。东方六国的文字很难认,所以被称为古文。经对比,古文比今文多出16篇,但古文一直未被官方承认,只在民间流传。大约在魏晋时期,古文就渐渐消失了

3、伪古文

东晋时有人上交一部古文尚书(共58篇),每一篇都有孔安国做的传,一直流传到今天。

从宋代开始,就有学者对他产生怀疑。因为发现古文部分读起来很通顺,不像是古文。

经明代和清代学者的考证,58篇中多出的25篇是假的(其余的33篇与原来的那28篇是一样的)

(三)《诗经》

1、概况

秦及其以前,仅称《诗》,汉代后改成诗经,在汉代时有今文、古文(毛诗),流传至今多为古文,所以有时又称毛诗。我国最早的一个诗歌总集,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共305首(实际是311片,多出的六篇只有题目,没有内容--有人

认为,这六篇本就是无内容的笙诗,只供演奏;有人认为,原来有内容),简称“诗三百”

来源

①采诗:官府派人去民间采集,交由朝廷筛选、润饰,在演奏给天子。这有助于天子了解民间情况

②献诗:贵族阶层自己写诗,向王室进献(一般是赞颂的诗歌,但也有一部分是讽谏内容)

内容上分为“风雅颂”,有人认为这种分类与曲调有关,有人认为与内容有关。上古的诗经不仅是诵读,还与乐曲紧密相关。“儒子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

风--地方上的音乐(15个地区,主要在北方地区,少数篇章涉及到江汉流域,多数是在黄河流域--诗经主要代表北方地区的高峰;楚辞代表南方地区的经典)160篇,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也有极少数是贵族作品。其他13国风都成“……风”,而前两篇是“周南、召南”,这两篇被称为“正风”,因为它们的内容十分纯正,在各个领域都可以指导人们的生活准则;其他13国的被称为“变风”,内容不十分纯正,只可以借鉴。“正风”

在上是“上风下”,是儒家政治文明中很重要的一点(统治者在上,要品德高尚,百姓才会好)。变风是“下讽上”,臣民对君主的讽谏(风,讽也)/还有一说,二南是因为他们在南方,与其他的曲调很不一样/还有人从政治教化解释,周在北方,它的的教化从北而南。被称为“周南、召南”可能是因为周王曾分封“周王、召王”,因为二者地位很高,故排在前面

雅--王幾宫廷乐歌(雅者,正也),正声--标准语言。中央王朝所在的地方所说的话被称为“雅”(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分为大雅(31首,基本上是西周作品)、小雅(74首,有部分春秋作品),共105篇

颂--容也。不仅有文字,更主要是和舞蹈有关。这种舞蹈大部分是用于宗庙祭祀时用的。

共40首,分为周(最多31篇,时间早,大部分是西周或西周初期的作品,讲的是周的起源或周王的丰功伟绩,有些诗篇幅很长。有人认为颂中有些篇幅较长的诗歌可以看成是中国古代的史实)、鲁(4篇,出现较晚,主要歌颂鲁西公)、商(5篇,出现较晚,是商的后裔宋人歌颂他们的祖先)

《诗经》绝大部分是四言(少部分是五言、六言)

二、作用

1、用于各种典礼仪式中演奏、歌唱、舞蹈这些诗歌--最主要的功用

2、赋诗言志--在《左传》、《国语》中有大量记载,尤其是在各国的外交之中。在外交中,使者要表达自己国家的意愿是不直接说,而是用诗句传达,另一国家的君主也是用诗句回答。所以《诗经》常被用于国与国之间的接待之中。古代《国语》中使用《诗经》中的语句常常是断章取义。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诗》教”(eg.孔子诗论)

3、今天研究诗经大部分是从文学角度研究

三、小序、六义

1、诗经每首诗前面都有小序,简单表明这首诗的主旨。但是“关雎”前的序言十分长,不仅讲了“关雎”的主旨,而且阐述《诗经》的主旨,被称为大序。它的语言风格与《诗经》内其他的不一样,有人认为序是孔子所著,后代的人(宋)也有人认为是后代经学家添加的。

2、在大序之中,专门提出“六义”的概念--风、赋、比、兴、雅、颂。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写作方法。

3、赋---(朱熹)直陈其事(郑玄:铺陈)

比---(朱熹)以比状此(郑玄:比类)

兴---(朱熹)托物兴此(郑玄:喻劝)

4、兴的用法较多

四、三家诗(今文)、毛诗(古文)

1、一直流传到汉代,没有断。汉代齐鲁韩三家今文,毛诗为古文。毛诗是毛亨所作,他为《诗经》做过传《毛诗故训传》--是诗经最早的一个解释。东汉末年,郑玄为《毛诗故训传》作笺(只要郑玄作过传笺,后人就只读郑玄的了)。郑玄解诗常常过分将诗歌与政治道德联系起来,后人也场场如此。所以有人认为,郑玄践踏了诗歌的抒情性。朱熹很反对这样,他要还原诗歌,着重诗歌的情感,但也注重教化作用。而且很多宋代学者(以朱熹为例),序很不好,

周礼

一、周礼

仪礼、礼记、周礼合称三礼,初称周官,周官礼

周礼是被西汉河间献王从民间收集上来的,但此时已经缺少冬官

周礼在西汉虽然受到刘向、刘歆的重视,但没有被立为博士,只有王莽时期周礼受到特别的重视。但是王莽失败后,有被冷落,直到东汉末年,郑玄为他做了注之后才又被重视。

这本书因为是从民间征集上来,所以有学者认为这本书是假的(不太可能)

周礼不是周代成书,传统认为这本书是周公(周初,地位高于孔子,重要贡献就是制礼作乐)所作。后人认为是刘歆伪造的;第三种说法是郭沫若等认为是战国人所作(原因是:语言很多是春秋末期和战国时的语言;书中出现了很多只有春秋晚期和战国才有的概念--五行、五帝等;书中所记载的一些祭祀、法历、农业是和战国时期符合的。虽然是战国时期的书,但是书中的一些内容也可以作为研究周代的参考)

这本书对政治的框架有完美的构想,带有后人的完美构想

在内容上,周礼分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个部分,每种官下由有很多官名

官名长官下有属官主要职责

天官冢宰36种邦治(掌握宫中之事)

地官司徒78种邦教(土地、人口、赋税)

春官宗伯70种邦礼(五礼--吉凶宾军嘉(成人礼);祭礼)

夏官司马69种军政(军事训练、征伐)

秋官司寇66种邦令(治安、司法、刑法)

冬官司空百工土木建筑(已缺,后人用《考工记》补)

《考工记》是具体记载工程技术的书,战国晚期出现

唐以后的三省六部中的六部就与《周礼》中的六官有关

二、周礼的注疏

最完整的注是郑玄的,贾功燕的疏

孙饴让的《周礼正义》,26岁开始着手编纂《周礼正义》。成就主要集中于文字学、校勘学。孙饴让在子学上也很有成就(《墨子》)(梁启超称赞他为有纯无疵)

礼记

礼记是对礼的解释,“记”是对“经”的解释

今天所见礼记为戴胜所写。汉代传授礼的有很多,到了东汉末年,只有郑玄为小戴的礼记作注,所以后人就只读小戴的礼记。大戴礼记缺失严重。小戴礼记有49篇,内容庞杂凌乱,有解释礼的,也有讲教育的,还有孔子的言行。有序者对其进行分类(刘向将其分类八个类别:通论、制度、明堂阴阳、丧服、子法、祭祀、吉事、乐记;其他诸如朱熹、梁启超都有过分类)

宋代司马光认为“学记”“乐记”“大学”“中庸”十分重要,是礼记中的精华。朱熹专门将“大学”“中庸”提出列为四书

参考书目:三礼都是郑玄注(见书169页)

掌握经书的篇名(《左传》掌握十二工)

《左传》

一、《左传》与《春秋》

《左传》是左丘明对《春秋》作的传,使用来解释《春秋》的。又称《左氏春秋传》 《春秋》是初秋时期各国史书的通称。这部书不仅记载鲁国历史,还记载周王朝和其他各国的历史。经孔子编定后,就成为了一部“世界历史”

《春秋》按鲁国君王顺序编写(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72-鲁哀公14年:481)鲁哀公在位28年,之所以没有将其历史记载全,是因为在鲁哀公14年,曾有这样的记载: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经学家认为,麟是一种吉兽,只有在社会十分好的时候才会出现。

而鲁哀公正是衰世,所以此时麒麟出现的不是时候,而且还被鲁哀公捕获,所以孔子“及麟绝笔”

《左传》中的春秋是记载到鲁哀公16年,即公元前479年,是因为这年孔子去世,孔子的弟子在孔子绝笔后由其弟子继续记载直至孔子去世,但很多学者都不把这两年算在《春秋》中

《春秋》中记载的内容大部分为政治活动,少有经济文化,还有少量的自然现象(征伐大概占40%;外交会盟20%;朝聘20%;祭祀婚丧10%;日食、月食、地震、雨雪等自然现象10%,而且常常与“灾异”相关,而灾异往往与政治有关,这种现象也被后世许多史书所延续)

《春秋》中200多年历史,仅一万六千多字,记载极为简略,证据少,措辞隐晦,用词常有变化,以表示作者不同的态度,所以后世才出现解释《春秋》的书

春秋三传《公羊传》、《毂梁传》、《左传》(前两本为今文,《左传》为古文),《左传》像是史书,“传事不传义”,其他两本书则是“传义不传事”,着重解释《春秋》中的微言大义,常以对话形式出现

《公羊传》对汉代政治影响很大,汉代对其他两本书都不重视,认为只有《公羊传》才是《春秋》的传记,后来,《左传》地位越来越高。

《左传》在三本书中成熟最早。其作者不详,按《史记》说法,是左丘明(争议点:左丘明是姓左还是左丘)。有人认为姓名失传的人所编写;有人认为是刘歆伪造的。

《左传》一书记载到三家分晋(公元前453年),《左传》有很明确的解经部分,但也会出现“有经无传”或“有传无经”的现象。三传中,《左传》字数最多,以政治和战争为主

二、注疏

《左传》文辞优美,很多后世史书是模仿此种文辞

见书p183

孟子

一、其人

孟子是鲁国孟孙的后人,孟孙本是氏,后演变为名,孟子原名孟轲。家在山东邹县。从小很得力于他母亲的教育,很多文献有记载孟母教子的故事。孟母在怀上孟子时就开始“胎教”,《韩氏外传》记载的几个孟母教子的故事例如断织;《列女传》记载故事如孟母三迁

《史记》中有专门对孟子的传记,但内容不是很多,主要是后来游学之事

《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编纂而成

二、其书

体例仿《论语》,内书7篇,外书4篇,但是外书无人做注,所以渐渐就不流传了。(一般认为内篇与作者观点更紧密)内篇中也分为上下篇(篇名见书206)

在汉代时《孟子》还不是五经之一,仅仅是诸子之一。知道宋代才开始受到重视,尤其是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所有儒生都要学习。

《孟子》篇章比较流畅,容易理解

参考书目,见书204

中国历史文选试卷

中国历史文选试卷(上册A卷) 一、填空(每空1分,本题共10分) 1、甲骨文第一部著录性著作是清末刘锷的《铁云藏龟》,第一部研究性著作是孙诒让的契文举例。 2、《世本》内容有七部分,其中作篇记载了上古的技术发明和礼乐初制,氏姓篇是先秦大小贵族的起源和宗支分化状况的族谱。 3、《诗经》中最长的诗篇是宓宫,《国风》中的第一长篇是七月。 4、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是三国吴人韦昭作的《国语集》,近人徐元诰撰有国语集解。 5、《汉书》对《史记》的体例有所变更,将“书”改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 二、解释下列史文中带点的字词(每个字词0.5分,本题共10分) 1、故天翼临子.,法.保先王。通慈; 大 4 2、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叫鸣; 灭亡9 3、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修理; 足趾18 4、国老 ..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国内退休的老臣; 38 5、晋师三日馆.、谷.,及葵酉而还。住下来休息; 吃楚国的粮食; 41 6、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羞辱; 步入正轨49 7、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抄小路; 借着68 8、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快; 把.做成肉干 9、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讫二世,凡二百七十年,著诸所闻兴坏之端.。编排; 起点,头绪; 104 10、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受苦于原因是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个字词4分,本题共20分) 1、一条完整卜辞的组成形式。 2、汉初传《诗》有哪四家。 3、越王勾践灭吴的具体措施。 4、《史记》三家注。 5、《诗经》的体例及内容。 四、标点下列史文(每个字词10分,本题共20分) 1、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

历史文选期末考点整理.doc

历史文选期末考点整理 一、甲骨文卜辞的构成 前辞、命辞、占辞、验辞 前辞(叙辞):记载占卜的时间和贞人 命辞(贞辞):记载占卜所问的内容 占辞:记载国王看了卜辞后的吉凶判断 验辞:记载验证的结果 二、八卦 亦称经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我国古代的一套带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 各卦名称分别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 震代表雷,艮(g4n)代表山,巽(xM)代表风,兑代表沼泽。在《易经》里有详细的论述。八卦相传是伏羲所造,后来用于占卜。坊间亦用汉字“三求平未,斗非半米”来记八卦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卦的代表符号由三爻演变而成。 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一)八卦歌诀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二)八卦代数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三)八卦方位 先天八卦: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后天八卦:震东,兑西,离南,坎北,乾西北,坤西南,艮东北,巽东南 (四)八卦所对应的五行: 金?乾、兑乾为天,兑为泽 木.震、巽震为雷,巽为风 土-坤、艮坤为地,艮为山 水-坎坎为水 火-离离为火 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 五行相克:水火金木土 三、尚书真伪之辩 今古文《尚书》,汉代,《尚书》始有今古文之分。西汉文帝时晁错根据济南伏生记诵所整理的28篇《尚书》,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曲阜孔壁中又发现一?种用战国古文字写成的本子,称《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16篇。此书到西晋末因战乱丢失。东晋初,豫章内史梅瞭所献《古文尚书》,经唐宋明清以来学者考证,实为伪书。 四、尚书今古文之争 汉武帝末年,《古文尚书》献于朝廷。哀帝时*,刘歆校书时■发现,倡议立学官,引起今古文之争,但遭到金文家反对,刘韵的倡议未被采纳。东汉末《古文尚书》散亡。当时的今古文之争纯属地位之争,真伪还无法定论。

中国历史文选--名词解释

1、金文:又称“钟鼎文”或“吉金文”,是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其内容记录了战争、争讼券书、祖先颂 词、天子册命、结盟誓约等,多为西周和春秋时的铭文,是研究西周春秋的第一手文字资料。其代表有西周的大盂鼎上的铭文,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著作有,罗振玉的《三代吉金文存》、郭沫若的《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 2、《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国别体史书。 3、先秦史籍对后市的影响:第一、保存了丰富的历史资料;第二、形成了比较科学、完整的史书编写体 例;第三、开创了私人修史的先例(如孔子《春秋》);第四、“直笔与曲笔”的写作思想,为后世治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尚书》:是一部综合性的历史文献,它记录了上起尧舜下到春秋中叶的秦穆公期间1400多年的历史, 其内容与甲骨文金文相参而证,是研究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不可多得的史料。其包含的体例有典、训、谟、诰、誓、命,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也开了编年体的先河,其中的《禹贡》关于九州的记载是后世大一统思想的根源。 5、编年体:是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顺序编写的一种史书体裁。其优点是便于比较、了解各史事之间的 关系,使读者对史事发生经过的时间十分清晰;缺点是同一事件发生和延续的时间过长,对历史人物的生平和典志等史事,也无从详其原委。如起居注、实录体等。我国第一部正规的编年体史书是孔子编修的《春秋》,《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完善的编年体通史。 6、孔子编《春秋》时“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并运用“寓褒贬、别善恶、以定名”的春秋笔法。 7、《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杰出的编年通史。其记事起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止于后周世宗显德 六年,共1362年。全书采用编年体形式,用翔实的史料完善了编年叙事法,还通过史论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全书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对礼乐、文学、地理也有较详记录,对经济文化等典制基本未涉及。其目的是从政治上总结历代统治经验教训,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一部教科书。后世多有仿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司马光: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字君实,宋陕州夏县人,谥号“文正”。司马光自幼好学, 二十岁考中进士,他曾立志要编一部编年体史书,总结历代统治经验,于是博览众史书,删削冗长,举辑机要,到宋英宗时,司马光写成战国秦历史共八卷,宋英宗看后十分赞赏,并命他继续写下去。 后来王安石为相,推行变法,司马光反对,受到排挤,遂退居洛阳潜心编史,前后共用19年,《资治通鉴》全书告成。司马光集前世史学之大成,无愧“文正”这一称号。 9、纪传体:即由纪、传(世家)、表、志(书)组成,已记录人物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创始于西汉司马迁 著《史记》。其优点是有大量人物,言事结合,结构完整,典章制度记录全面。缺点是以人物为中心,记事不完整,不便了解人物在事件中起的作用。纪传体被后世历代政府定为正史的主体,二十四史包含了丰富的史料,由于官方编写,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但纪传体的创立,对后世记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0、《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包含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记述了上起 黄帝、下讫汉武帝三千多年间的诸多方面的历史,其内容丰富,堪称为一部体大思精的百科全书。《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让历代学习。其记录的时间、范围广泛,事迹全面,人物丰富,涉及典籍面广,在史料搜集取舍上,为后世树立了典范。司马迁编写《史记》时,尊重史实,秉笔直书,重视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重视用社会经济生活来探索历史发展的原因,这些进步思想对史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1、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人。司马迁出生于史学世家,其父任太 史令多年,他幼年师从董仲舒、孔安国等名师,二十岁开始壮游全国,此间探访历史遗迹,考察风土民情收集了史料。元封三年,司马迁升任太史令,他秉承父亲遗愿,开始准备撰写《史记》。天汉三年,司马迁遭李陵之祸,被捕下狱,处以腐刑。出狱后他任中书令,忍辱负重,发奋撰写《史记》,前后有15年以上时间才写定成书。《史记》成书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司马迁注定名留青史。 12、《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沿用《史记》的纪传体例,并改本纪为纪,改书为志,取消 世家,由纪、表、志、传四部分组成,共一百篇。它为断代史,记载了西汉高祖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

中国历史文选考试大纲

中国历史文选考试大纲 一、字词解释 圩顶:形容人头顶四周高,中间低。圩,洼田四周的埂 礼容:礼制仪容俎豆:古代宴客、朝聘、祭祀用的礼器。俎,置肉的几。豆,盛乾肉一类食物的器皿 要铚:古丧服,束于腰间的麻带。要通腰。又“要经”偻、伛、俯:表尊敬 当世:执政、当政料量平:(做人公正)非常公平。料,称量。 陵轹中国:欺压,干犯。中国,此指中原地区累世:绑人用的绳索,引申为拘禁 崇丧遂哀:趋详之节:走路有节奏的样子 及齐平:平,和解参乘:陪乘和陪乘的人 方贿:土特产属文:擅长写文章领:兼任微(言绝):微妙,深渊 邉豆:礼乐,代指祭祀介胄:披甲戴盔稍:颇,甚事:量词,件 依违:模棱两可,不偏向一方同力:同心协力 罪责:深深自责,责备刻意:克制意欲

志流:志向放荡淫欲舆:参与 偏:偏爱效己:贡献一己之力 济功:成就功业遗尘:遗迹 不期:没有约定(未约定)清称:美誉 师资:,犹师生,师徒了了:聪明伶俐 琢钉戏:一种儿童游戏混混:同“滚滚”,滔滔不绝 正自:只是志存:思念,怀念延誉:传播美名陈结:叙述自己的心意,并与之结交 群下:下属明达君子:开明通达的君子 风声:名望,声望。声誉书迹:文字,文章书翰:书信,文书经略:经营,治理,筹划谋略 折衡之臣:忠勇之臣。折衡:使敌战车后撤,制敌取胜 匡维:匡正维护删:选,节取 浅末:短浅,肤浅恒:平常,平庸之文 浑秽:污秽,污浊龟镜:借鉴往事 良以有焉:是在是有道理啊准:准则

英雄角力:起第:建造府第闲:熟悉蔑不胜: 以老其师:老,使〃〃〃疲劳折书:把书折起来 二、名词解释 史记 1、《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撰。 2、《史记》全书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构成,共一百三十篇。记事上起传说中的皇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 3、《史记》取材广泛,内容丰富。保存了许多珍贵史料 4、A《史记》的注本今存三家:裴骃的《史记集解》八十卷、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三十卷、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三十卷。B《史记》的旧版本,以百衲本为最善。此外,中华书局刊印《史记》点校本。 汉书 1、《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撰。 2、《汉书》所记上起汉高祖,下终王莽之诛,包括西汉一代二百三十年的史事,共一百篇,其中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 3、《汉书》在体例上继承《史记》,但有所变更;在内容上继承袭入《史记》,但有所增加 4、十志不拘泥于断代 5、《史记》注本有王先谦的《汉书补注》

中国历史文选考点总结

中国历史文选考点总结 一、甲骨文 前言简述部分:定义: 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因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又称为契文(刀刻 文字)。内容主要是商代后期王室占卜的记录,故又称卜辞。最初在河南安阳的殷都废墟中出土,故又称殷墟文字。甲骨文已经脱离图画文字形态,文字构型以象形为基础,辅以形声 和假借字,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汉字,证明了汉字产生在此之前,并使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上溯到商代。 填空重点: 1、甲骨总数在十五万片以上。 2、单个文字大约在五千左右,已被认知的尚不足两千字。 3、一条完整的甲骨卜辞,应包括叙辞、命辞、占辞、验辞。 4、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王考》 5、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的《甲骨文合集》(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中科院出版社)为总结性著作。 课外补充: 1 、1899 (光绪25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甲骨,被称为“甲骨文之父”。 2、甲骨的发现以及殷墟性质的推定导致1928年开始的殷墟发掘,成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开端。 3、甲骨四堂:罗振玉(雪堂)、郭沫若(鼎堂)、王国维(观堂)、董作宾(砚堂)。 4、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二、金文 前言概述部分: 定义: “金文”现代涵义有二,一是指商周(或含秦汉)时期刻铸在铜器上的整篇铭文文献,此义约始于清吴式芬的《捃古录金文》;一是指甲骨文之后的一种字体或书体,此义约始于 容庚的《金文编》。 填空重点: 1、金文内容多反映战争、社会动乱等重大历史事件。 2、容庚《商周彝器通考》、《金文编》。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 4、金文的学术价值是多方面的,为古文字学研究和先秦史中周代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三、诗经 前言概述部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删订。原本称《诗》经博士后,始称 ,汉武帝立五《诗经》,为儒家经典之一。

最新北京大学历史系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 【教材】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简史》,张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历史学》(大学文科指导书目),李玉、吴宗国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中国历史文选》(修订本)张衍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通史参考书】 《国史大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吕著中国通史》,吕思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华二千年史》,邓之诚,中华书局1983年版 《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版 《中国古代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编辑部,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中国历史研究专题述评》,胡凡等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历史研究》编辑部,三联书店1957年版《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林甘泉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年 【阅读杂志】 《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 【文献索引】 《中国古代史论文资料索引》,复旦大学历史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中国史研究入门》(上、下),山根幸夫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先秦史研究概要》,朱凤瀚、徐勇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战国秦汉史论文索引》,张传玺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书目论文索引》,武汉大学图书馆1982年版。 《魏晋南北朝研究论文书目引得》(1912-1969),邝利安编,台湾中华书局。 《东洋学文献类目》,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先秦篇参考书】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三联书店1999年版 《中国早期国家》,谢维扬,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李学勤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夏商史稿》,孙淼,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西周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西周史》,许倬云,三联书店1994年版 《先秦史论稿》,徐中舒,巴蜀书社1992年版 《中国奴隶社会史》,金景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春秋史》,童书业,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战国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古史新探》,杨宽,中华书局1965年版 《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

中国历史文选精编

中国历史文选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一、名词解释 1、刘知几:字子玄,唐代着名的史学家,在经学上偏向“古文”。《史通》是他一生精力所萃的名着,在中国史学史上享有很高地位;刘知几第一次提出了史学家必须具备史才、史学、史实的“三长”论点,并坚持直书,反对曲笔。 2、《史通》: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学理论专着,唐刘知几撰,共二十卷,内篇三十九篇、外篇十三篇,内篇为全书的主体,着重讲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以评论史书体裁为主;外篇论述史官制度、史籍源流并杂评史家得失。 3、纪传体:史书体裁之一,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能更好表现人物性格,创始于司马迁的《史记》;用“本纪”叙述帝王事迹,“世家”记述王侯封国,“表”排比大事,“书”记载典章制度的原委,“列传”记人物。 4、编年体:史书体裁之一,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的特点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但即使前后分隔,首尾难以连贯。《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一部编年体史书。 5、《大唐西域记》:我国古代历史地理、中外交通和宗教史的名着,十二卷,唐玄奘述,辩机编。本书是游记

体,对于研究我国古代西域边疆历史、南亚古代史等具有重要价值。 6、《文献统考》:是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专着,可与《通志》《通典》相媲美,宋末元初马端林撰,共三百四十八卷,分为二十四门,后世学者对此颇多贬词,但其不仅史料丰富,分类详细,体例多所创新,保存了大量史料,而且在历史认识上也颇有可取。 7、典制体:政书的体例之一,以典制为中心,记述历代典章制度及其因革损益;它以分门别类为表述的特点,曾被称为分类书;中国史学上第一部有影响的典制体政书是唐代杜佑的《通典》。 8、“三通”:包括唐代杜佑的《通典》,元初马端林的《文献统考》,南宋郑樵的《通志》,《通典》和《文献通考》都是典制体政书,《通志》是纪传体政书。9、“十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十通”是这十部政书的总称。 10、郑樵:字渔仲,宋代人,人称夹漈先生,撰《通志》《尔雅注》等书;他学识渊博,对经学、礼乐、天文、地理、文字、虫鱼草木各方面都有研究。

中国历史文选上5

十三、《晋书》 重点:选文的翻译,重点词汇的掌握。 难点:胼文的特点以及胼文的翻译。 解题: 《晋书》是记载晋代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唐朝以前的正史,虽然大多由史官撰成,但绝大多数成于一人之子,作者的史学观点贯穿到全书。从唐朝官府修撰《晋书》、五代史起,绝大部分正史几乎都是由封建王朝设立史馆,任命宰相检修,遴选许多史官担任篡修官,集体分工编篡而成。因为,唐太宗李世民曾经撰写了《宣帝纪》、《武帝纪》和陆机、王羲之的传论,所以题名“御撰”。 唐代贞观20年(646),唐太宗下达了《修晋书诏》,“令修国史所更撰《晋书》”。诏书对《史记》、《汉书》以下以至“五代史”历代正史,但是对唐朝以前的晋史都不满意。两晋南朝时期出现了26种晋史,到了唐朝初年还存有18种。这些书,只有一、二种兼具两晋历史,大多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晋史。《修晋书诏》批评它们“烦而寡要”、“劳而少功”,或者“滋味同于画饼”、“略记帝王”,所以下令重新修撰《晋史》。 重新修撰《晋史》以房玄龄、褚遂良为监修,参与撰述的有许敬宗、令狐德棻、敬播、李淳风、李延寿等21人。其中令狐德棻为首,他和敬播在制订《晋书》的体例上起了重要作用。《晋书》的重修以臧荣绪的《晋书》为蓝本,参酌其它众多的晋史以及晋人的文集予以补充,重新修撰。《晋书》包括帝纪10卷、志20卷、列传70卷、载记30卷,叙例、目录各1卷。叙、目已经佚失,今存130卷。 《晋书》的记事,起于泰始元年(265),迄于元熙二年(420),包含西晋4帝、东晋ll帝一共156年的历史,并追叙了晋朝先世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在东汉末年和曹魏时期的活动,还包括了与东晋同时并存的北方十六国的历史。《晋书》对于这样的纷繁的历史格局,能从容的表述出来,显示了当时史学家的组织力量和创造才能。 《晋书》的成就首先在于它写出了两晋历史的全貌,弥补了以前史学著作的不足。内容也很充实。因此,《晋书》问世以后,其它的晋史都亡佚了。《晋书》的另一成就就是还突出地表现了他对民族关系以及其它割据政权的历史的撰写。

宁波大学2018年人文学院《中国历史文选》复试考试大纲_宁波大学考研论坛

宁波大学2018年人文学院《中国历史文选》复试考试大纲科目名称:中国历史文选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 ①名词解释 ②简答题 ③材料题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中国历史文选》归根到底是一门语言工具课,这就决定了它的教学目的,只能是通过对字、词、语、句及语法的讲解和训练,培养、提高学生阅读古代史第一手文言史料的兴趣和能力,使之了解和掌握传世典籍的数量、性质及功用,以便在今后从事史学研究时,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古代文献中的文言史料。 三、考查范围 1、经部文献 ①《诗经·七月》 ②《尚书·牧誓》 ③《左传·晋楚城濮之战》 2、史部纪传类 ①《史记·货殖列传》 ②《汉书·武帝本纪》 ③《后汉书·党锢列传序》 ④《宋书·谢灵运传论》 3、史部地理类 ①《洛阳伽蓝记·法云寺》 ②《水经注·鲍邱水》 4、史部史评类 ①《史通·二体》 ②《文史通义·书教下》 5、史部政书类 ①《通志·总序》 ②《通典·田制》

6、史部编年类 ①《资治通鉴·秦晋淝水之战》 ②《续资治通鉴·宋太祖收兵权》 7、史部纪事本末类 ①《资治通鉴本末·安史之乱》 ②《宋史通鉴本末·王安石变法》 8、史部学案类 《明儒学案·凡例》 9、子部文献 ①《日知录·宋世风俗》 ②《廿二史劄记·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10、集部文献 ①《潜研堂文集·经世子集之名何昉》 ②《新史学·史学之界说》 四、参考教材 《中国历史文选》(上下),周予同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8月第3版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中国古典文献介绍

中国历史文选与历史典籍 第四單元隋唐史學發展概述 隋唐時期尤其是唐代,是我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在學術界通常漢唐並稱或唐宋聯稱,被公認為是我國傳統文化發展史上之隆盛時代,同時也是傳統史學重要的發展變革期。這一時期所取得的史學成就,對後世史學的進一步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值得認真學習瞭解與深入研究。 隋唐史學發展主要成就,如:第一,注重修史,確立官修史書之制。唐初即沿北齊之制,設史館,命宰相監修史書。唐貞觀三年太宗命把史館自秘書省著作局北魏始設秘書著作局,別置修史局。北齊改修史局為史館,移入禁中先隸門下省,後改隸中書省,使之成為獨立機構。太宗曾督促完成兩大修史工程:一是修前五朝史即梁、陳、齊、周、隋史;二是重修晉史。史稱自“貞觀以后,多以宰相監修國史,遂成故事也。”即最終確立宰相監修國史之制,對後代官修史書之制發展影響頗大。第二,史學批評理論趨於成熟。如劉知幾的《史通》,作為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史學批評理論專著,對唐代以前的古代史學進行了系統地分析與批判,作出了全面的總結,這對推動我國傳統史學的發展貢獻巨大後面再作介紹。故近代著名學者梁啟超說:“有了左丘明、司馬遷,才有了歷史,有了劉知幾,才有了史學。”第三,典制史的撰修。最早記載古代典章制度的是《尚書》。唐代学者劉秩曾編撰《政典》,專記古代以來的政治制度,初具典制體規模。杜佑繼之,编撰了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制度通史《通典》,這對此後政書體文獻之編著頗具開創之功,對後世史學發展影響巨大後面專門介紹。唐代編纂的其他政書文獻還有《唐六典》、《唐律疏議》、《唐開元禮》等,皆為治唐史之基本參考文獻。 正史文獻簡介。正史是傳統史部文獻中最基本的一類文獻。如清修《四庫全書》史部文獻分類名目:1.正史,2.編年,3.紀事本末,4.別史,5.雜史,6.詔令奏議,7.傳記,8.史鈔,9.載記,10.時令,11.地理,12.職官,13.政書,14.目錄,15.史評。《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云:正史,大綱也。唐劉知幾《史通》把《尚書》《春秋》及後之編年、紀傳體史書均視之為正史。《明史藝文志》把紀傳、編年二體並稱之為正史。至修《四庫全書》始正式把紀傳體史籍《史記》以下至《明史》24種史籍定列為正史,遂有二十四史之名。老一代史學家多讀正史並視之為史學研究的基本文獻。 政書文獻簡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政書類序云:志藝文者,有“故事”一類。其間祖宗創法,奕葉愼守者,為一朝之故事。後鑒前師,與時損益者,是為前代之故事。史家著錄,大抵前代事也。《隋志》載《漢武故事》,濫及稗官。《唐志》載《魏文貞故事》,橫牽家傳。循名誤列,義例殊乖不合理。今總核遺文,惟以國政朝章、六官所職者,入於斯類,以符《周官》故府之遺。至儀注、條格,舊皆別出。然均為成憲,義可同歸。惟我皇上制作日新,垂模冊府,業已恭登新笈,未可仍襲舊名。考錢溥《秘閣書目》有政書一類,謹據以標目,見綜括古今之義焉。今文獻學上所指政書,即是指記載歷代典章制度的文獻。 政書文獻是研究中國政治制度史需要參考的一類基本文獻。傳世數量也較多。如《四庫全書》所著錄的共169部、存目112部。根據文獻內容與體例,可把政書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通制體的。這以“十通”為代表。《通典》唐杜佑編著、《通志》南宋鄭樵編著。從文獻性質來說,《通志》實非政書而是一部紀傳體通史,《文獻通考》宋元之際馬端臨編著,並稱為“三通” 。清乾隆年間設三通館位於紫禁城內武英殿西,舊為國史館,敕修“三通”續編,成《續通典》《續通志》《續文獻通考》,稱“續三通”。後再修《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獻通考》,習稱“清三通”。三通、續三通、清三通合稱“九通”。1921年劉錦藻編纂《清朝續文獻通考》,遂有“十通”之稱,併合刻出版。另一類是斷代體如會要、會典等。會要是

中国历史文选下册课文翻译

《史通·二体》译文 在三皇五帝的时代,书籍曾经有《五典》、《三坟》,可距离现在太久远了,没办法闹得一清二楚。从唐尧、虞舜以下直到周朝,这些记载组成了《古文尚书》。但是当时的世道仍旧很淳朴,文字奉从简略,要索求完备的史书体裁,原本上就不存在。此后左丘明给《春秋》作解释,司马子长编写《史记》,史书体裁到这时才完备了。后来接续的作品,相互遵照着写出来,即便有改动扩大,也仅仅变换一下各自的书名篇目,范围本来就有限,谁能超出这个范围呢?大致上说,荀悦、张璠属于左丘明的一派;班固、华峤,属于司马子长的同类。只是这编年、纪传两大史书流派,各自看重夸耀本流派,一定要辨明他们的优点与缺点,才能够说出个究竟来。 像《春秋》这样的史书,缀联日期和月份形成编排次序,标列季节和年份来互相接续,中原国家与边疆各部族,在同一年同一时期,没有不完整地记载那些事件,显现在读者的眼前。道理全都包括在一桩记载中,语句没有重复出现的现象。这是它构成长处的地方啊!至于贤能的士人,贞烈的女子,才华出众的人,品德美好的人,如果他们的事迹与国家政治有关系,必定予以高度注意观察而完整地加以记载,如果他们的事迹与国家政治关系不大,只有坚持正直的原则的才详细地加以述说。例如绛县的老翁、杞梁的妻子,有的是晋国的国卿才获得记述,有的是因为答对齐国的国君才被记载的。他们中存在着贤惠像柳下惠,仁德像颜回那样的人,最终也没能够彰显他们的姓名、显扬他们的言行。所以论起编年体史书细小内容的处理,就连最细微的事情都不遗漏;说起编年体史书重要内容的处理,就连十分重大的事情都给抛弃掉。这是它构成短处的地方啊! 像《史记》这样的史书,本纪用来包举朝廷大事,列传用来曲折详细地记载小事,表用来按表格形式标列年代和爵位,志用来总括本纪、列传和表所遗漏的内容。至于天文地理、国家法典、朝廷规章,明显的和隐微的,必定都完备地包括进来;重要的和次要的都不遗漏:这是它构成长处的地方啊!至于同是一桩事件,分散在好几篇里,断断续续,彼此分离,前后多次重复出现。在《高祖本纪》里就说事件叙述在《项羽本纪》中,在《项羽本纪》里就说是事件详载在《高祖本纪》中。又编排同类的人物,不讲求年月的先后,时代在后的人却选出来位于前面,时代在前的人却压下去归入后面,于是致使西汉贾谊与楚国屈原在同一行列,春秋鲁国的曹沫与战国燕国的荆轲编在一起,这是它构成短处的地方啊! 考察这二种史书体裁的长处与短处,相互存在着得失,而晋朝干宝编著史书,竟大力称赞左丘明,却深深贬抑司马子长。他的主要意思是说:左传能用三十卷的简短篇幅,包括二百四十年的史事,没有遗漏。探究他这种说法,称得上是有力的论断吗?查验春秋时期发生的史事列入左氏所记载的,大致上获得三分之一罢了。左丘明自己也清楚他那书的缺漏,所以又编撰《国语》来增广它,可是除《国语》记载的以外,还有很多缺漏,怎么能说《左传》包罗无遗了呢?假设左丘明世世代代担任史官,都仿照《左传》写编年史,至于前汉的隐士严君平、郑子真,后汉的名士郭林宗、黄叔度,晁错、董仲舒回答帝王询问的书策,刘向、谷永的献纳奏章,这些人物全都是品德在各类人中占第一,名声传布天下,识见能洞察细微和明显的地方,言论上能把军国方面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他们有的因为自身隐遁,地位低下,不参与朝政;有的因为文章冗长,事迹很多,难以进行次序编排,全都省略而不记载的话,这还勉强说得过去。如果必定是真实情况而有舍不得的地方,不加以删除的话,那么记载西汉一代历史的包括志和列传在内的一百卷汉书的内容,全部列入十二帝纪中,将恐怕成为既琐碎又很杂乱、力尽疲乏毫无力量的东西了。因而班固知道结果会像这样,就设立帝纪、列传来区分,使它们历历可观,主次有区别。荀悦厌烦班固的编排不切实际,又依照左氏的编年体另成一书,对《汉书》进行剪裁压缩,才为数三十,历代却称赞他这部新著,认为超过了《汉书》。既然如此,那么班固、荀悦为代表的纪传、编年两种史书体裁,比试生命力争占上风,想废弃其中的一种流派,压根也就很困难了。后来写史书的人,超不出这两种写史书的途径,所以晋朝的国史有王隐、虞预先后写成纪传体《晋书》,却又用干宝的编年体《晋纪》来相配;《宋书》有徐爰、沈约先后写成的纪传体《宋书》,却又分化出裴子野的编年体《宋略》,它们各自是有本身的优点,在世上一起流传。看来干令升(宝)的说法就太偏激了,它只是墨守编年体一家而已。 《通志·总序》译文 各条河流流经地域不同,但必定汇聚到海洋,然后天下才能免除洪水的威胁;各国开辟的道路不同,但必定都通向中原,然后边区才去掉阻隔的苦恼。由此来看,会通的意义大极了!自从文字发明以来,著书立说的人虽然很多,只有孔老夫子因为是天生的圣人,所以才总括《诗经》、《尚书》、《礼》、《乐》而融会在一人手中,然后能够整齐厘定天下的各种记载,贯穿二帝三王,而连接成一个系统,然后能够彻底弄清古今的变化。因而他所创立的理论大放光辉,无论百代以上还是百代以下都不能企及。孔老夫子死后,诸子百家兴盛起来了,各自仿效《论语》用空洞的言词撰写著作。至于历代的史实,却无所记述和编排。直到汉武帝建元、元封之后,司马谈和司马迁才出来写史了。 司马迁父子世代掌管典籍,擅长著述创作,所以,能够往上继承领会孔子的意图,会通《诗经》、《尚书》、《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的言论,贯通黄帝、尧、舜,一直到秦、汉时代,写成一书,分为五种体裁:本纪用来记载年代,世家用来代代相传,表格用来订正历法,书志用来排比史

中国历史文选第一学期期末本科B卷

《中国历史文选》试卷(B) 政法系历史专业本科 一、列举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举出“四书五经” 2、举出《史记》三家注 3、举出《汉书》新创四志 4、举出《后汉书》新创列传七篇 5、举出两晋南北朝方志地理书三部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古文尚书” 2.《史记》“三家注” 3.《汉书.艺文志》 4.《三国志注》 5.郦道元

三、简答题(每小题8 分,共16分) 1.简述《三国志》对正统问题的处理方法? 2.《汉书》与《史记》相比较在体例和内容上有何继承、发展和创新?

四.翻译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 2.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衰微,诸侯力征,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说,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候。 3.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4.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于道最为高。

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 1.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给上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并回答 ①焚书令中哪些书烧哪些书不烧? ②对违背法令的人如何处理?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参考书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参考书

————————————————————————————————作者: ————————————————————————————————日期: ?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参考书 【教材】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简史》,张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历史学》(大学文科指导书目),李玉、吴宗国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中国历史文选》(修订本)张衍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通史参考书】 《国史大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吕著中国通史》,吕思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华二千年史》,邓之诚,中华书局1983年版 《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版 《中国古代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编辑部,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中国历史研究专题述评》,胡凡等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历史研究》编辑部,三联书店1957年版 《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林甘泉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年 【阅读杂志】 《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 【文献索引】 《中国古代史论文资料索引》,复旦大学历史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中国史研究入门》(上、下),山根幸夫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先秦史研究概要》,朱凤瀚、徐勇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战国秦汉史论文索引》,张传玺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书目论文索引》,武汉大学图书馆1982年版。 《魏晋南北朝研究论文书目引得》(1912-1969),邝利安编,台湾中华书局。 《东洋学文献类目》,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先秦篇参考书】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三联书店1999年版 《中国早期国家》,谢维扬,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李学勤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夏商史稿》,孙淼,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西周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西周史》,许倬云,三联书店1994年版 《先秦史论稿》,徐中舒,巴蜀书社1992年版 《中国奴隶社会史》,金景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春秋史》,童书业,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战国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古史新探》,杨宽,中华书局1965年版 《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 《十批判书》,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中国古代思想史》第1卷,侯外庐主编,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 【教材】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简史》,张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历史学》(大学文科指导书目),李玉、吴宗国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历史文选》(修订本)张衍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通史参考书】 《国史大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吕著中国通史》,吕思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华二千年史》,邓之诚,中华书局1983年版 《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版 《中国古代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编辑部,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历史研究专题述评》,胡凡等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历史研究》编辑部,三联书店1957年版 《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林甘泉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年 【阅读杂志】 《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 【文献索引】 《中国古代史论文资料索引》,复旦大学历史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史研究入门》(上、下),山根幸夫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先秦史研究概要》,朱凤瀚、徐勇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战国秦汉史论文索引》,张传玺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书目论文索引》,武汉大学图书馆1982年版。 《魏晋南北朝研究论文书

目引得》(1912-1969),邝利安编,台湾中华书局。 《东洋学文献类目》,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先秦篇参考书】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三联书店1999年版 《中国早期国家》,谢维扬,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李学勤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夏商史稿》,孙淼,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西周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西周史》,许倬云,三联书店1994年版 《先秦史论稿》,徐中舒,巴蜀书社1992年版 《中国奴隶社会史》,金景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春秋史》,童书业,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战国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古史新探》,杨宽,中华书局1965年版 《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 《十批判书》,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中国古代思想史》第1卷,侯外庐主编,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士与中国社会》,余英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三联书店1999年版 【秦汉篇参考书】 《秦汉史》,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秦汉史》,林剑鸣,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秦汉史》,翦伯赞,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阎步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先秦两汉史论丛》,韩连琪,齐鲁书社1986年版 《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 《秦汉问题研究》,张传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秦

中国历史文选(同等学力)

《中国历史文选》考试大纲(同等学力)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中国史硕士学位入学考试中国史基础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即从距今200万年到1949年。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中国通史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历史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中国古代史约180分 中国近现代史约12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史料标点及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简答题:6小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 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三、考查范围 中国古代史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中国史的基本知识,把握中国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特别是重要的历史事件、典章制度、经济措施、思想文化。 2、认真阅读和准确理解有关的基本史料,掌握学习中国史的基本方法。 3、能够运用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评价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政治、经济、文

化现象。 4、通过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和分析,培养人文精神、民族自豪感和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 二、考查内容 (一)史前时期 1、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直立人及其代表性古人类;古人及其代表性古人类;新人及其代表性古人类;北京人、丁村人、山顶洞人的文化特征。 2、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及其文化特征;新石器时代及其文化特征;北粟南稻及其起源;早期的原始聚落;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的文化特征;文明曙光的出现。 3、传说时代 华夏集团;东夷集团;苗蛮集团;禅让制;传说的历史学意义。 (二)夏商西周时期 1、夏朝 文献记载中的夏朝;考古探索中的夏文化;王权世袭制的确立;二里头文化;“九州”;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2、商朝 商的起源与建国;盘庚迁殷;武丁中兴;“百辟”;“五服”;青铜冶铸;甲骨文。 3、西周 周的起源与建国;周公制礼作乐;封邦建国;宗法制度;厉王弭谤;国人暴动;宣王中兴;平王东迁;井田制。 (三)春秋战国时期 1、春秋 列国争霸及其实质和意义;管仲改革;弭兵之会;三桓专鲁;田氏代齐;三家分晋;铁器、牛耕与耕地拓殖;“履亩而税”;儒道学派的思想及其产生的背景;“六艺”。

最新中国历史文选复习资料

历史文选复习资料 1.《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大事年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中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由唐朝颜师古释注。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2. 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因为编年体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体裁,故《隋书·经籍志》称之为“古史”。 3.纪事本末,史书主要有两大体裁,一是纪传体,一是编年体。这两种体裁各有优势,缺点也很明显。前者往往容易出现内容重复的现象,描述发生在同时期的事件时,很难体现出相互之间的关联。后者虽然时间概念很强,但是很破碎。因此后来便出现了另一体裁,取两家之长,补两家之短,形成了很独特的叙述方式,这就是纪事本末。 4. 《通典》书名,唐代政治家、史学家杜佑所撰,共二百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十通”之一。记述唐天宝以前历代经济、政治、礼法、兵刑等典章制度及地志、民族的专书。唐杜佑撰,共二百卷,内分九门,子目一千五百余条,约一百九十万字。 北宋时就有刊本,以后元明清各代有多种刻本流传,其中以清朝乾隆武英殿刻“九通本”最为流行。 5.《明儒学案》是一部系统总结和记述明代汉族传统学术思想发展演变及其流派的学术史著作。全书一共62卷。《明儒学案》以王守仁心学发端发展为主线,首篇《师说》提纲挈领全书。全书一共记载了有明一代210位学者。《师说》总纲之后,分别列出了十七个学案,大致依据时间先后推移次序和学术流派传承关系。每个学案都有较为固定的结构,拥有案序,传和语录;其中案序为概说该学派之基本情况,诸如该派的主要学术观点,主要代表人物,与其他学派的关系等等,传即是学者传记,语录即是收录该派名言至理并附有评论。 6. 《史通》是中国及全世界首部系统性的史学[1]理论专著,作者是唐朝的刘知几[2]。全书内容主要评论史书体例[3]与编撰方法,以及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大类。史学理论指有关史学体例、编纂方法以及史官制度的论述;史学批评则包括评论史事、研讨史籍得失、考订史事正误异同等。由于《史通》总结唐以前史学的全部问题,因而拥有极高史学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此书的编著时间始于唐代武后长安二年,至唐中宗景龙四年成书,花了九年时间。 7. 《文史通义》是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它是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的代表作,与刘知几的《史通》一直被视作古代中国史学理论的双璧。道光十二年(1832)由作者次子华绂首刊于开封,称为大梁本。章学诚(1738-1801年),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今绍兴市)人,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一位杰出的史学评论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不仅批判了过去的文学和史学,也提出了编写文史的主张。他对编纂史书的具体做法,又表现在他所修的诸种地方志之中。章学诚在这部书中提出了“经世致用”、“六经皆史”、“做史贵知其意”和“史德”等著名论断,建立了自己的史学理论体系;同时还在总结前人修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志属信史”、“三书”、“四体”、“方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