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印刷质量的各种因素印刷质量

影响印刷质量的各种因素印刷质量
影响印刷质量的各种因素印刷质量

印刷质量控制

201005041017

印刷10-1

季振杰

印刷质量控制

一、印前加工:制版工艺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1、正确设置分色参数

2、胶片的质量

二、印刷过程:纸张质量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1、纸张吸墨性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2、纸张含水量与PH值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3、纸张的弹性和塑性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油墨品质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1、油墨触变性

2、油墨的比重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3、油墨的耐热性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4、油墨的耐光性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5、油墨的耐酸、碱性和耐醇性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6、油墨粘度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7、油墨的细度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三、印后包装:印后包装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1、广告类产品的印后加工

2、包装类产品的印后加工

3、书刊类产品的印后加工

A、平装装订

B、精装装订

印刷质量检测实质是对印刷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由于印刷品的内容千变万化,直接检测印刷品本身进行定标和评价非常困难,因此通常是根据影响印刷质量主要因素在印刷品上的表现形式,构建专用于检测的测控条,加上利用专门的检测仪器进行检测,检测的结果可以反馈到印刷流程中,控制印刷流程获得高质量的产品。

Print quality detection is to detect the quality of printing products. Due to the print content, direct detection calibration and evaluation on the print itself is very difficult, so usually is according to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printing quality on the print form, build dedicated to detection of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article, plus the use of specialized testing instruments for testing, test results will feedback to the printing process, control the printing process to get high quality products

印前:制版工艺对印刷对的影响

印前工序是指上机印刷之前的所有工序,其主要包括激光照排和制版。在谈到印刷质量时,人们往往会忽略了印前工序对印刷质量的影响,殊不知印前工序质量的好坏,对印刷质量是很关键的。

激光照排工序激光照排工序是印刷厂的第一道工序,也是与编辑部衔接的重要工序。激光照排工序的工作完成后,最后大多要发排成胶片(已使用CTP的,则直接发排成CTP印版),而胶片的质量对后工序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了。那么影响胶片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正确设置分色参数

在出版印刷的各个环节中,图片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的印刷质量,因此,要提高的质量,首先就要从提高图片的质量人手。

除外来图片外,另外20%是通过扫描仪扫描的图片,由于扫描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稿的质量,因此首先要保证原稿的质量,其次就取决于扫图的技巧了。

图片经过扫描成为电子文件,接下来就需要对图片进行处理了,无论是外来图片还是扫描图片,都需要对其进行分色、调节色偏、提高清晰度等处理,使之符合印刷所要求的标准。在处理图片时,首先要设置正确的印前参数。

印前参数设置的目的一来是通过建立印刷油墨、纸张等的特性参数文件,使电脑屏幕中显示的图片与印刷后见报图片的效果相接近,达到处理图片时的“所见即所得”;二来是设置适合于印刷机印刷的分色参数;目前处理图片的主要软件是Photoshop,在Photoshop中,印前参数包括分色设置和印刷油墨设置。

二、胶片的质量

胶片的密度胶片的密度对的印刷质量影响很大,前面已谈了胶片密度的质量标准,要保证胶片密度的质量达到标准,首先要设定好激光照排机的激光值。

激光值就是指照排激光器曝光量的大小。它不仅决定了胶片实地密度的大小和软件显示网点值与照排机输出网点值是否吻合,而且还与激光器的寿命息息相关,因此,对照排机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激光值,在显影、定影条件(温度和时间)相对固定的条件下,胶片实地密度D实≥4.0,测得50%的网点百分比大于52%时,可适当减少激光值;测得50%的网点百分比小于48%时,可适当增加激光值,增大和减少激光值的幅度应使50%的网点百分比误差在±2%以内。同理,当D 实<4.0时,测得50%处的网点值大于52%时,应适当减小激光值,当50%处的网点值小于48%时,应适当增大激光值。不同型号的软片激光曝光量会有所不同,因此每次更换软片型号时,应对激光值重新测试,在显影、定影及软片都固定的情况下,激光曝光量也比较固定,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可通过软片线性化来调整。

其次,是要保证激光照排机的显影、定影条件(温度和时间)相对固定,显影液、定影液的浓度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可过浓,也不可过稀。

胶片的通透和洁净胶片的通透度要达到标准,主要是控制好显影液、定影液的浓度、温度及时间,其次是要检查胶片片基本身的通透度(或灰雾度)是否符合标准。

保证胶片的洁净也很重要,胶片上不允许有任何的暇疵、刮痕等。因此,激光照排机工作的环境一定要保持洁净,无灰尘。激光照排机要勤保养,勤擦拭等。

制版工序尽管目前很多报社印刷厂已经使用CTP系统,但是,由于CTP设备昂贵、版材成本高,并不是所有的印刷都适合采用CTP制版,在国内,常规的手工或计算机拼版、手工晒版工艺目前仍然占主流。

晒版工序一般要注意的问题的晒版工序也不复杂,特殊之处在于要抢时间,印刷厂往往会在一段时间内,任务量超饱和、较集中。车间为了保证时效,只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一方面延长曝光时间,达到去脏的目的;另一方面增加显影液的浓度,加快显影速度,以提高生产速度。因此,晒版后小网点丢失严重,5%以下的网点晒不出来,导致印刷时很多高光部位出现大面积的绝网区,影响图文印刷质量。

胶片与PS版感光层接触好坏是影响晒版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接触状态不同,网点变化规律也不同,接触良好是网点调节受控转移的先决条件。操作时应严格做到药膜面相对,抽气密合,保证图文网点良好转移。但生产中偶然还是发生药膜面相背的情况,由于片基的厚度会造成光线的散射,网点转移不均匀,其变化不可控制,应严格避免。

印刷:纸张对印刷质量控制的影响

纸张作为印刷的主要原材料,对产品印刷质量有着很大的关系和影响。不同种类、批次生产的纸张,它们的性能不尽相同;另外,产品结构、特点和质量要求的不同,对纸张性能的要求也有所差异。所以,正确认识和了解纸张的若干性能,对准确把握好印刷工艺适性,保证印刷产品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纸张吸墨性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所谓纸张吸墨性就是指纸张吸收油墨的能力。纸张吸墨性强,印迹就容易干燥;反之,吸墨性弱,印迹干燥速度就慢,必然就容易发生印迹过底弊病。我们知道,油墨的转移是领先压力和纸张纤维交织间隙所组成的毛细作用完成的。即当纸张受压后,交织纤维间隙压缩,而压力消失后,纸张表面由于弹性的作用即恢复原状,并同时吸附油墨,这就是墨层形成的过程。各种纸张由于纤维组织的松紧不一,吸墨性也就不同。吸墨性好的纸张其所需的印刷压力轻,印版的耐压率就高。要是纸张过于松弛的话,其纤维间隙过大,那么,当油墨黏度较大时便会产生拉纸毛弊病;反之,当油墨黏性较小时,则易使连结料迅速渗透,引起透印现象,对此应通过高速油墨黏性,以适应纸张的印刷适性。所以,纸质紧密、吸墨性较小的纸张多用于彩色印刷,这样可避免油墨中连结料渗透后颜料脱落,而使墨层失去光泽影响印刷质量。

二、纸张含水量与PH值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纸的水分含量是以纸中含水的重量与纸的重量的百分比来表示,一般情况来说,印刷用纸的含水量应控制在7%±1%之间,且纸中心与纸的周边含水量误差不大于1%为宜。纸张含水量过大时,纸中纤维、填料与胶料之间的结合力就容易降低,由此将影响纸张表面强度,导致印刷后出现脱粉、掉纸屑不良情况发生,从而降低纸边的硬度和挺度,于是输纸时也易产生定位不稳而造成套印失准。如果纸张含水量过低的话,纸张弹性也就差,印刷网点时印迹就容易扩大,也就是说网点扩大率大。此外,在印刷过程中也容易发生静电和吸湿变形,使产品套印不准。纸张的PH值也就是酸碱度,通常情况下,印刷纸张的PH值以中性为适,纸张的酸碱性大小不适,可使某种不耐酸和碱的油墨变色,并影响印迹的干燥性。国产的胶版纸、凸版纸、白卡、玻璃卡和白板纸的PH值,一般为7.0以下属偏酸性或弱酸性,印迹

干燥速度相对较慢些,故印刷大面积版面应注意在油墨中适当加放燥油催干,以免产生叠印不良或引起过底质量问题。铜版纸、进口玻璃卡等高档纸张、纸板的PH值则大多在7.0以上,呈弱碱性或碱性,印迹干燥速度比较快,有利于叠印。值得一提的是,无论什么样的纸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其PH值都会有所下降。

三、纸张的弹性和塑性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纸张的弹性和塑性是指纸张受压力作用后所表现出的一种物理性能。纸张的弹性是指纸张在印刷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压力作用过后变形随之消失,恢复原来的形状。塑性则同指纸张在受到印刷压力作用后,留下变形痕迹,印刷压力过后仍不能恢复原状。纸张的弹性与纸张的吸墨能力有关,因为纸张是通过压力与印版上的油墨结合的。压印时油墨被挤压到纸张纤维表面及空隙处时,纤维被压缩使滞留空隙间的空气被挤掉,离压后,由于纸张的弹性作用,部分变形迅速恢复,加上纤维的毛细作用,油墨中的连结料被吸收到纸张纤维内,所以,纸张弹性越大吸墨性就越强,印刷墨层也就容易干燥。反之,纸张弹性太小,吸墨性能差,印迹就易过底。但是,如果纸张弹性过大印出的产品墨色灰淡缺乏光泽。还容易产生透印现象。纸张的塑性在凸版印刷工艺上表现得较为明显,因为凸版版面是凸出的,纸张在压力作用下背面便产生微量的凸痕,这种塑性变形也正是凸版产品笔锋饱满、墨层厚实的特点所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如遇到弹性大的纸张,可适当增加印刷压力,墨层厚度则可稍微薄一点,印刷效果好一些。如遇到印刷塑性较大的纸张,印刷压力则应略小一点,适当增加供墨量,以减少印张背面凸痕,确保印品质量。

油墨的影响

油墨是印刷的重要原材料,它的性质如何,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产品的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所以,正确了解和认识油墨的性质,通过在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按照印刷条件和特点,适当对油墨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善,对提高成型生产中的效率和产品质量都将起到较好的作用。纵观印刷工艺实践过程和经历,可以发现油墨的性质既有好的一面,但也不乏存在有负面影响的一面,对此,笔者在多年的印刷工艺实践中深有体会,特就印刷油墨的性质对印刷产品质量的影响,作些分析和探讨。

一、油墨触变性

油墨的触变性是指油墨一经搅动、摩擦后即变得稀薄,使流动性增大,而把它静放一段时间后,油墨又会恢复到原来那较稠的状态。如粘度较大的油墨,经过外力的搅动下,其凝固状态遭到破坏,就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静止状态下,随着时间的增长,其凝固状态渐渐增加,当重新开机时就会影响墨斗中油墨的正常流动,甚至出现不能传递现象。另一方面,油墨在印刷机墨斗和胶辊上,经过转动摩擦,使其温度升高,于是流动性、延展性也随之增大,直至将油墨转移到印张后,由于外力消失,其流动性、延展性减少,随之由稀变稠,从而保证印刷墨色的清晰度。此外,当气温低时,油墨就显得稠,反之,油墨就变稀流动性就增大。还有当机器长时间处于停机状态,墨斗中的油墨,也会由稀变稠逐渐恢复原状,这些都是油墨触变性的正常现象。在生产工艺实践中,笔者发现在印刷过程中,特别是在气温低、机器速度慢的情况下,墨斗中的油墨常常出现输送不顺畅,供墨不正常现象,造成印品的墨色越来越淡,影响了印刷墨色质量的稳定,尤其是凸版轮转油墨的触变性表现特别明显。因此,生产中要注意经常去搅拌墨斗中的油墨,

印刷检验标准

印刷检验标准受控标识:受控 1 目的 在顾客未提出特别要求时,明确本公司生产产品应达到的质量水平及检验标准,明确原辅材料进货、产品储存运输应达到的质量水平。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含生产工序委外加工)、储存和运输等过程的质量控制,适用于顾客没有特别规定的产品生产质量控制与检验,适用于营业部门与顾客沟通、进行业务洽谈时参考,适用于生产技术部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工序生产质量控制,适用于生产技术部和品质部对工序产品或成品进行检验,适用于全质办和品质部对采购、产品生产、储存和运输等过程进行巡查或抽检。 本标准不涉及公司生产设备及其所需的备件采购、备件委外加工。 3.定义 质量标准——原辅材料进货和投入生产要求的质量项目、生产产品要求的质量项目、储存和运输产品要求的质量项目、部门或车间工序人员工作过程的操作项目,应达到的水平。 检验标准:质管人员、检验人员在进行原辅材料和产品质量判定时,在进行现场巡查或抽查时,所依照的质量标准、有关的条款或数值。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指成品或半成品,在储存与交付阶段指进入成品仓库的成品。 半成品:指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加工后的工序产品,但成型加工工序后的产品除外。 4. 引用文件 GB 13024-91 箱纸板 GB 13023-91 瓦楞原纸 QB 1011-91 单面涂布白板纸 ZBY 32024-90 白卡纸 GB/T 10335-1995 铜版纸 GB 7705-1987 平版装潢印刷品 GB/T17497-1988 柔性版装潢印刷品

GB/T 6544-1999 瓦楞纸板 GB 6543-86 瓦楞纸箱 GB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及抽样表 GB/T 6545-1998 瓦楞纸板耐破强度的测定方法 GB/T 6546-1998 瓦楞纸板边压强度的测定方法 GB/T6547-1998 瓦楞纸板厚度的测定方法 GB/T 6548-1998 瓦楞纸板粘合强度的测定方法 5 原辅材料质量标准 5.1.1 原纸进货质量标准 a) 箱纸板——根据GB 13024-91 箱纸板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将箱纸板分为4级:高档箱纸板(一等)、普通箱纸板(二等)、普通箱纸板(三等)、挂面纸(四等)。进货检验必检项目为定量、紧度、耐破指数、横向环压指数、水份,具体技术指标见表一。 b) 瓦楞原纸——根据GB 13023-91 瓦楞原纸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将瓦楞原纸分为3级:高强瓦楞纸(一等)、普通瓦楞纸纸(二等)、普通瓦楞纸纸(三等)。进货检验必检项目为定量、紧度、横向环压指数、纵向裂断长、水份,具体技术指标见表二。 c) 单面涂布白板纸——按QB 1011-91 单面涂布白板纸对厚度、定量、白度、横向耐折、横向挺度、水份进行检测,并按技术指标进行判定,见附表三。. d) 白卡纸——按ZBY 32024-90 白卡纸对厚度、定量、白度、横向挺度、水份进行检测,并按技术指标进行判定,见表四。 e) 铜版纸——符合GB/T 10335-1995 铜版纸。 f) 对原纸纸色的要求:在现有生产工艺流程中、在规定的原纸库存期间、在成品库存期间、在搬运装车发货期间,不会产生明显的原纸变色(在800mm距离观察)。 g) 各种原纸须符合环保要求,由供方提供定期型式试验的检测报告,每年至少1次。 5.1.2 原纸进货检验抽样及判定 5.1.2.1 抽样方式: a) 箱纸板、瓦楞原纸:1~25件抽2件;26~150件抽5件; b) 单面涂布白板纸:1~25件抽3件;26~90件抽5件; c) 白卡纸:1~25件抽3件;26~90件抽5件;

印刷品色彩再现的影响因素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517393183.html, 印刷品色彩再现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维娜 来源:《速读·上旬》2016年第06期 摘要:印刷品的色彩再现是评价印刷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主要从印前分色、制 版、纸张和油墨四个方面分析了在印刷过程中影响印刷品色彩再现的因素,通过控制影响因素以便印出高质量、理想的印刷色。 关键词:色彩;印刷;纸张;油墨 1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印刷品几乎无处不在,人们所接触到的报纸、书刊杂志、海报、广告、商标、标签、名片、请柬、钞票、台历、画册、各种证卡、包装盒、电路板、指示牌等等,应有尽有,都属于印刷品的范畴。那么,什么是印刷品呢?印刷品是印刷的各种产品,是使用印刷技术生产的各种成品的总称。 在整个印刷过程中,印刷品的色彩再现、阶调再现、清晰度、表观质量等都是评价印刷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从色彩方面入手,就影响印刷品色彩再现的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2 印前分色过程对色彩再现的影响 在印前分色中,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印刷条件,选择合适的分色参数;比如网点形状形状的选择,方形网点比较适合山水风景类印刷品,圆形、椭圆形网点适合以肤色再现为主的印刷品。油墨分色参数的设置对色彩再现的影响尤为重要,不同厂家生产的油墨都存在着一定的色相偏差,在设定油墨分色参数时要通过相关算法抵消偏色带来的不利影响,首先,对于不同的印刷材料选择不同的油墨品种,比如新闻纸印刷所选油墨也就是新闻纸油墨,铜版纸印刷所选油墨就是铜版纸油墨,这样才有完美的印刷适性;其次,油墨总量的设置,油墨量的多少对于颜色再现有直接的影响,过大或过少的油墨量都会影响印刷色彩的准确性。一般而言,新闻纸总墨量设置240—260%,胶版纸总墨量设置280%—300%,铜版纸总墨量设置320%—340%。 3 制版过程对色彩再现的影响 通过印前分色转换获得的印刷颜色分量是印刷品上的网点面积率,由于印刷过程会导致网点面积率的扩大或缩小,因此在制作胶片或者印版时,必须事先对印刷颜色分量进行网点扩大补偿,得到合适的记录输出胶片或印版,以保证印刷品颜色的准确性再现。 4 承印材料对色彩再现的影响

结构件印刷图文质量标准

北京港湾网络有限公司企业技术标准 QB-HN-0019-2002 REV. 1.0 结构件印刷图文质量标准 2002-08 - 15 发布 2002-08 - 15 实施 北 京 港 湾 网 络 有 限 公 司发布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目 次 前言 (3) 1范围 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4 2.1 标准文件 4 2.2 标准材料 4 3术语和定义 4 4印刷技术及其产品的鉴定要求 5 4.1 总则 5 4.2 UL 认证 5 4.3 耐紫外光性能 5 4.4 喷淋试验 6 4.5 鉴定状态的保持 6 5批生产中印刷质量要求 6 5.1 总则 6 5.2 颜色 6 5.3 印刷尺寸线性公差 7 5.4 印刷外观质量 7 5.5 印刷内容 8 5.6 附着力 8 5.7 耐溶剂性 9 5.8 耐磨性 9 5.9 硬度 9 5.10 耐手汗性 10 6 附录 11 7参考文献 12

前 言 本标准根据北京港湾网络有限公司产品设计要求而制定 生产及其生产质量检验 在此之前凡与本文有冲突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主要起草和解释部门中试工艺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辉 本标准审核人苏广利 本标准批准人贺文华 修订记录 发布日期 版本号 更改说明 作者 2002-8-15 1.0 新文件 黄辉

结构件印刷图文质量标准 1 范围 本文规定了北京港湾网络有限公司产品上以各种方法所形成的图案和文字的质量要求包括不干胶薄膜或标签贴标牌铭牌结构零件包装材料等产品其中标签产品只包括结构件上所贴的标签 和由港湾网络EMS供应商生产安装人员负责进行组装的标签 本文适用于北京港湾网络有限公司结构件的设计生产和质量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标准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序号 编号 名称 1 ASTM D3363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Film Hardness by Pencil Test 2 UL 969 Standard for Marking and Labeling Systems 3 GB11189.2 非金属材料曝露试验用的有水和无水光曝露设备碳弧型及实施方法 4 GB 678 化学试剂 乙醇(无水乙醇) 5 GB 9761 色漆和清漆 色漆的目视比色 6 GB/T 1804 一般公差 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7 GB/T 4857.9 包装 运输包装件 喷淋试验方法 1.1 标准材料 序号 材料名称 型号规格 生产厂商 1 专色色标 PANTONE formula guide coated/uncoated Pantone Inc.美国 2 标准胶带 Scotch 600# Minnesota Mining & Manufacturing Company 美国 3M 3 铅笔 中华牌101绘图铅笔H 型 中国第一铅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4 无水乙醇 符合 GB 678 符合要求的任何厂商 5 图象式条码扫 描仪 IT3800LR H.H.P 美国

纸张性能对印刷色彩影响不同的原因

纸张性能对印刷色彩影响不同的原因 为了使印刷能获得色域更广的印刷媒体,深圳印刷厂可以选择表面性能较好的纸张如铜版纸,也可以在胶版纸上通过适当处理如印白墨等来提高印刷媒体颜色的再范围。下面来看下纸张性能对印刷色彩的影响有哪些。 1.平滑度 铜版纸的平滑度明显要比胶版纸好,这主要是由于在造纸过程中不同的工艺所造成的,铜版纸在造纸中要添加填料来填补表面的凹凸不平,同时还要进行加压提高平滑度,而胶版纸虽然在造纸过中也会添加胶料,但胶料主要作用不是填补表面不平度,且一般不进行加压处理,这就使得胶版纸的平滑度要差很多,由于表面的不平会使油墨渗入纸内的颜色颗料较多,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颜色的再现范围,这从色度图上可以看出。 2.白度 白度是纸张表面对光线反射的程度,铜版纸和胶版纸的白度虽不一样,但差距不大。而在实际中有些白度好的胶版纸甚至比铜版纸的白度要好,所以如果不考虑表面平滑度的影响,则铜版纸和胶版纸的白度对印刷媒体的呈色范围影响不大。 3.光泽度 光泽度对颜色信息再现的影响和白度较为相近,但由于铜版纸的平滑度较高,所以体现出光泽度也较高,这就使得铜版纸在再现颜色范围时较胶版纸要好,可提高印刷媒体美感,但是光泽度过高会使人眼产生眩晕,而影响阅读效果,因此对书报刊类的印刷媒体要较光泽度低些。 4.吸收性 其实吸收性对印刷媒体颜色再现范围有较大的影响,但由于本实验所采用的印刷品已经完成干燥,不能有效地测出纸张吸收性对印刷媒体颜色再现范围的影响。但是根据前人的实验和经验可知,吸收性大的纸张由于会把较多的油墨颜色吸收到纸内,影响了油墨颜色的再现,因此颜色的再现性会较差,而吸收性小的纸张,其油墨大多会留在表面,则其颜色再现性会较好。 因此可知,铜版纸的平滑度、白度和光泽度比胶版纸要好,而吸收性较小,呈色性比胶版纸要好,但铜版纸的价格也要比胶版纸高,因此在实际中不是所有的印刷厂都选择铜版纸。而是根据需要作出选择,如选择为胶版纸时,为提高印刷适性和呈色范围,可以采取提高墨层厚度,这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呈色范围;同时也可采取在纸上先印一层白墨的方法。 本文由:https://www.360docs.net/doc/a517393183.html,/小编分享

印刷色彩基础知识考题及答案

印刷色彩基础知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色是( A )刺激人的视觉器官后所产生的一种生理感觉。 A、光 B、颜色 C、颜料 2、下列波长中( D )为可见光波长。 A、λ= 3.7×102nm B、λ= 8.5×102nm C、λ= 5.2×103nm D、λ= 4.9×102nm 3、自然界的日光,以及人造光源如日光灯、白炽灯、镝灯所发出的光都是( A ) A、复色光 B、单色光 C、无色光 D、白光 4.物体固有色是物体在(D)光源下的颜色。 A、荧光灯 B、白炽灯 C、标准照明体D65 D、日光 5、当光源的( B )确定时,光源的颜色特性即被确定。 A、光谱密度的部分值 B、相对光谱能量分布S(λ) C、辐射能的大小 D、红光含量 6、光源的色温表示的是( B ) A、光源的温度 B、颜色的特性 C、颜色的温度 D、色光的温度 7、观察印刷品使用的光源其色温度为下面哪一个。( C ) A、4000K左右 B、5000K左右 C、6500K左右 D、7000K 左右 8、色温低的光源( C )光成分少,( C )光成分多。 A. 红,绿 B. 蓝,绿 C. 蓝,红 D. 红,蓝 9、同一颜色印刷品在色温3800K和6500K光源照射下观察会出现怎样结果。( B ) A、纯度不同 B、色相不同 C、光泽不同 D、亮度不同 10、如果某物体能将入射光按不同比例吸收,并有部分光反射出来,那么这种物体色就是( D ) A、白色 B、黑色 C、红色 D、彩色 11、实地密度随着墨层的增加,( B )。 A、是无限度增大的; B、不是无限度增大的; C、是无限度减少的; D、不是无限度减少的 12、实地密度只能反映油墨的( D ),不能反映出印刷中网点大小的变化。 A、黑度; B、灰度; C、饱和度; D、厚度 13、彩色物体形成的颜色是由( C )所决定的。 A、光谱的不同波长被等量吸收 B、光谱的不同波长全部吸收 C、光谱对不同波长的选择吸收 D、光谱的所有波长均未被吸收 14、人眼睛的明适应和暗适应时间大致是( A )

印刷品的几个质量鉴定标准

印刷品的几个质量鉴定标准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外观 1.开本尺寸符合设计要求,误差±1.0mm,成品裁切方正,歪斜1.5mm,无明显刀花,无缩帖页(小页)或连刀页; 2.书脊平直,书背字居中,书背字平移歪斜以书背中心线为准,书背厚度≤10mm,误差≤1.0mm;大于10mm≤书背厚度≤20mm,误差≤2.0mm;20mm≤书背厚度≤30mm,允许误差≤2.5mm;书背厚度≥30mm,误差≤ 3.0mm; 3.套装书、系列书的书背字高度一致,允差≤2.5mm; 4.护封尺寸不得长于或短于书芯或书壳长度≤2.0mm; 5.书脊无岗线,书背平整,全书成型平实整齐,书背头无破损; 6.精装书壳无拱翘,书槽平直规矩,书背圆势在90°~130°之间; 7.平装书勒口平直、前后对称,折边与书芯前口对齐,允差≤1.0mm; 8.书口露血图标前后一致,排列线性误差≤1.50㎜; 9.书刊封面联折页长度与书芯长度一致,向内折页或向外折页与开本尺寸一致,符合设计要求; 10.书芯用纸同类纸张无色差。 印刷 1.封面(护封或封套)色相准确,主体部位套印偏差≤0.10mm(精细≤0.1mm,一般≤0.2mm); 2.套装书封面色调一致,同色密度偏差青、品红≤0.15,黑≤0.20,黄≤0.10; 3.彩色正文、单幅印品或插页(含两色以上印刷品)画面色相准确,套印偏差≤0.15mm;接版色调一致; 4.图像轮廓清晰、墨色均匀、层次分明、深浅一致,无色调、阶调失真,亮调网点面积率再

现精细2%~4%,一般3%~5%;网纹印迹均匀、无明显墨杠、脏迹、墨皮,无缺网; 5.书刊正文印刷全书墨色均匀,版面平实; 6.文字书刊内文插图层次分明、阶调完整,亮调网点再现率5%; 7.文字印迹清楚完整,无糊字、无缺笔断画等印迹失真的现象,版面无各种脏迹; 8.书页正反套合准确,允差≤0.50mm;版面版芯歪斜≤1.00mm; 9.版面露血图标正反印刷墨色均匀一致,无明显视觉色差。印后加工 1.书芯折配加工规范,全书页码位置准确、排列顺序一致,相连页码误差≤3.00mm;全书页码位置误差≤7.0mm;书页无八字折、死折、折角,无破损、残坏页、多帖、少帖或倒帖; 2.胶订侧胶位3.00mm~7.00mm;环衬粘口2.00mm~3.00mm;无侧胶开裂、施胶不全、亏胶;无环衬不平、扉页、版权页、尾页皱折; 3.胶订书背胶施胶均匀牢固,无空泡、溢胶、野胶;无胶联不当导致的页根断裂、散本掉页; 4.书芯内跨页图表接版允差≤1.00mm;书芯图表插页位置准确,符合要求; 5.精装书壳内衬粘贴平实、无粘口开胶翘曲,三面飘口尺寸一致,32开及以下为3.0mm±0.5,16开为3.5mm±0.5,8开以上4.0mm±0.5; 6.书背布粘贴牢固、平整规范,上下左右居中,长度短于书背长:15.00mm~25.00mm;宽度比书背宽:40.00mm~50.00mm; 7.书芯锁线松紧适度,无过度松弛露针露线,无过度锁紧影响书页开合; 8.骑马订装订位正确,钉锯外订眼距书芯长度上下1/4处,允差±3.0mm,钉锯松紧适度,无订位歪斜,钉锯、钉脚变形,无落订; 9.书刊封面覆膜粘接牢固,表面光滑平整、无皱折、气泡,膜内无杂质;无粘接开膜,无亏膜; 10.封面烫印图文完整清晰,印迹牢固,烫印与压凹凸图文与印刷图文的套准允差≤0.30mm;无色变、糊版、漏烫、爆裂、气泡,无多余印迹、脏迹; 11.表面整饰所做的凹凸模切、压痕位置准确,压痕线宽度允差±0.30mm,切口光滑、痕线饱满,无污渍、毛边、粘连和爆线;UV胶膜位置正确,符合设计要求,黏合附着牢固。

影响颜色复制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颜色复制质量的主要因素 在印刷复制中,彩色印刷图像的数量步有相当大的比例。彩色印刷图像是通过青、品红、黄三原色油墨叠合印刷而呈现各种色彩,使彩色原稿图像得到再现。在复制中,由于各种工艺及生产因素的影响,使印刷图像色彩不能很好地还原原稿的颜色。为了得到满意的印刷图像质量,在印刷生产中必须对图像色彩进行检测,并通过调节某些印刷变量来控制色彩复制质量。 一、影响颜色复制质量的主要因素 图文中印刷机上进行复制时,影响复制图像色彩的因素很多,如:网点扩大,印刷色序和叠印,油墨色相和实地密度,油墨温度和粘度,供水量(胶印),纸张性质,印版版面深浅,印刷压力等。 1.网点扩大 在印刷中,总会发生网点扩大,但扩大量超过一定范围时会产生很多质量问题。 这种网点扩大会降低图像的反差,并使整个图像变深,暗调网点糊死,使复制色相急剧变化,当印刷中各色图像网点同时扩大时,图像整体变深。当只有其中某色网点扩大时,复制图像将产生偏色,例如:品红色版网点覆盖率在中调发生扩大,50%的网点变成55%时,印刷图像色彩偏红,肉色变成偏红色,中性色变成淡红色,绿色变脏。印刷压力和实地油墨密度都影响网点扩大。印刷压力微小变化会使整个印刷图像产生明显变化;实地油墨密度增加时,网点扩大增加,对图像中调和暗调色彩产生很大影响。 2.印刷色序和叠印 彩色图像印刷中,油墨是一色一色叠印的,叠印不良会产生色彩偏差、混色和层次紊乱。印刷色序排列对叠印色效果影响很大。对于多色印刷机,各色油墨印刷间隔时间短,后印色油墨是叠印在先印湿油墨表面,属于"湿叠湿"的印刷状态。在叠印色中印在纸面的油墨比印在湿墨层表面的油墨占有优势。两种颜色的油墨只要

印刷品质量保证

印刷品质量保证 篇一:印刷质量承诺书 青田县东英福利印务有限公司承诺书 印刷质量承诺书 本企业在承接印刷业务时,与各企事业单位充分协商,主动配合,热忱服务,努力满足客户的要求。公司按照国家确定的质量要求完成印刷任务,并对印刷质量作出如下承诺. (一)文字准确率100%,编排美观,格式完全符合规范。(二)印刷字迹清晰,墨色纯正、浓淡适度、前后一致,套印准足、上下一致,白边保留符合规定要求,无脏、无皱、无破、无白页。 (三)装订整齐、牢固,切口光洁,尺寸符合标准,数量准确。 (四)无掉字、断划,无破页、白页,不起皱,无倒印、错印。 (五)印张数字准确,码放整齐。 (六)若产品不符合客户要求,本公司予以当场解决。如果属于质量问题,本公司在最短的工作日内予以重印。 包装质量承诺书 本公司为印刷品提供精美、牢固、整齐的包装。在多年的销售过程中受到各企事业单位的欢迎和好评。我公司对包装

质量作出如下承诺: 1、本公司的印刷品不会出现锈斑、污点等脏物,印刷品保持干净、整洁。 2、印刷品一律采用防水纸张打包,包装带牢固,包装的四角整齐、美观大方,包装的印刷品不散、不皱、不掉,易于堆放。 3、采用密封车送货,保证在雨天等灾难性天气时能切实保护好印刷品并及时送达各单位。 档案袋: 4、折叠: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或客户供样,整齐、美观。 5、粘:不散、不脱胶、牢固、耐用。 6、打洞: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或客户供样要求,上下左右洞口无偏差,达到准确、无误。 7、档案线:不断线,不跑线,牢固。 笔记本、刊物、宣传册手工装订: 8、折页:前后页对齐,准确无误。 9、缝:不掉线、不断线,牢固、整齐。 10、胶:不脱胶,不掉页、不粘页。 11、包封面:外观精美、整洁,不散、不脱胶,装本平整。售前售后服务承诺书 我公司是丽水市印刷业的骨干企业。公司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保质、保量、按时交货原则,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售前

从印刷工艺分析影响印刷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印刷生产过程中确保印刷品的质量,杜绝由于技术差错引发的质量问题,是必须引起重视的工作。本文从印刷工艺过程进行分析,讨论影响印刷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制版胶片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胶片在曝光后的显影、定影过程,直接关系到胶片上图像的清晰度及对比度。因而,对制版胶片,关键要看图文部分的密度及图文部分与非图文部分的对比度。密度越高,反差越大,制版胶片质量越好,用其制作出的印版质量能得到保障。此外,制版胶片片基的厚薄对制版质量也有影响,一般薄胶片比厚胶片效果要好。 二、晒版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晒版过程中,光源的强度,光源距版材的距离,以及曝光时间的长短都会影响晒版质量。光源强、距离短,曝光时间相对较短;光源弱、距离长,曝光时间相对较长。在一定光源及距离下,随着曝光时间的增长,版材见光部分药膜分解加剧,直至见光药膜面完全分解。如果曝光时间继续增长,未见光部分药膜面的边缘因受强光的辐射作用,感光药膜也开始渐渐分解,这样制出的印版图文线条会变细,甚至断缺、模糊。如果曝光时间不足,非图文部分见光药膜面未完全分解,印版显影后非图文部分仍有药膜,上机印刷时会起脏。另外,不同品牌的印版所需的曝光时间也不一样,必须引起人们的注意。 此外,在晒版抽真空时,胶片与印版紧贴的程度也影响晒版质量,如果贴不实,晒出的印版可能会发生重影、模糊不清等故障。 三、显影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1.显影液浓度 显影液浓度过大,显影过快,易造成印版过度显影,图文线条变细,细小网点丢失或图文淡薄不清,影响印刷设计质量;显影液浓度过小,见光分解的药膜面不易洗净,上机印刷时容易脏版。 2.显影时间 显影时间过长,印版未见光的药膜面易被溶解,印版图文将变淡、变薄,造成印刷时印迹不实,不清;显影时间过短,见光分解的药膜面不易完全清除,印刷时易起脏。合适的显影时间是印版显影后冲洗时,见光分解的药膜面刚好冲净。如果药液浓度相对较大,则显影时间应相应缩短;反之,显影时间应相应延长。 四、油墨转移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印刷过程其实就是油墨转移的过程,一般来说,胶印印刷总的油墨转移率较低,约在38%左右。印版着墨后与橡皮布接触,油墨转移率为50%左右;橡皮布再与纸张接触,油墨转移率为76%左右。控制油墨的转移率十分重要。油墨适性、水墨平衡、印版、橡皮布的性能及纸张、印刷机等都会影响油墨的传递。

印刷厂各工序检验标准

***印刷有限公司 各 工 序 检 验 标 准

1 目的 在顾客未提出特别要求时,明确本公司生产产品应达到的质量水平及检验标准,明确原辅材料进货、产品储存运输应达到的质量水平。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含生产工序委外加工)、储存和运输等过程的质量控制,适用于顾客没有特别规定的产品生产质量控制与检验,适用于营业部门与顾客沟通、进行业务洽谈时参考,适用于生产技术部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工序生产质量控制,适用于生产技术部和品质部对工序产品或成品进行检验,适用于全质办和品质部对采购、产品生产、储存和运输等过程进行巡查或抽检。 本标准不涉及公司生产设备及其所需的备件采购、备件委外加工。 3.定义 质量标准——原辅材料进货和投入生产要求的质量项目、生产产品要求的质量项目、储存和运输产品要求的质量项目、部门或车间工序人员工作过程的操作项目,应达到的水平。 检验标准:质管人员、检验人员在进行原辅材料和产品质量判定时,在进行现场巡查或抽查时,所依照的质量标准、有关的条款或数值。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指成品或半成品,在储存与交付阶段指进入成品仓库的成品。 半成品:指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加工后的工序产品,但成型加工工序后的产品除外。 4. 引用文件 GB 13024-91 箱纸板 GB 13023-91 瓦楞原纸 QB 1011-91 单面涂布白板纸 ZBY 32024-90 白卡纸 GB/T 10335-1995 铜版纸 GB 7705-1987 平版装潢印刷品 GB/T17497-1988 柔性版装潢印刷品

GB/T 6544-1999 瓦楞纸板 GB 6543-86 瓦楞纸箱 GB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及抽样表 GB/T 6545-1998 瓦楞纸板耐破强度的测定方法 GB/T 6546-1998 瓦楞纸板边压强度的测定方法 GB/T6547-1998 瓦楞纸板厚度的测定方法 GB/T 6548-1998 瓦楞纸板粘合强度的测定方法 5 原辅材料质量标准 5.1.1 原纸进货质量标准 a) 箱纸板——根据GB 13024-91 箱纸板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将箱纸板分为4级:高档箱纸板(一等)、普通箱纸板(二等)、普通箱纸板(三等)、挂面纸(四等)。进货检验必检项目为定量、紧度、耐破指数、横向环压指数、水份,具体技术指标见表一。 b) 瓦楞原纸——根据GB 13023-91 瓦楞原纸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将瓦楞原纸分为3级:高强瓦楞纸(一等)、普通瓦楞纸纸(二等)、普通瓦楞纸纸(三等)。进货检验必检项目为定量、紧度、横向环压指数、纵向裂断长、水份,具体技术指标见表二。c) 单面涂布白板纸——按QB 1011-91 单面涂布白板纸对厚度、定量、白度、横向耐折、横向挺度、水份进行检测,并按技术指标进行判定,见附表三。. d) 白卡纸——按ZBY 32024-90 白卡纸对厚度、定量、白度、横向挺度、水份进行检测,并按技术指标进行判定,见表四。 e) 铜版纸——符合GB/T 10335-1995 铜版纸。 f) 对原纸纸色的要求:在现有生产工艺流程中、在规定的原纸库存期间、在成品库存期间、在搬运装车发货期间,不会产生明显的原纸变色(在800mm距离观察)。 g) 各种原纸须符合环保要求,由供方提供定期型式试验的检测报告,每年至少1次。 5.1.2 原纸进货检验抽样及判定 5.1.2.1 抽样方式: a) 箱纸板、瓦楞原纸:1~25件抽2件;26~150件抽5件;

影响印刷色彩的因素

影响印刷色彩的因素 时间:2013-12-22 来源:科印传媒合作媒体:印刷英才网 作者:吕理哲 影响印刷色彩的30种因素 1,人类发现可以在不同分辨率的材料上复制一个小点的灰阶,就能复制整张图片;如果在同一个小点内把CMYK四色的灰阶安排好,甚至可以复制整张彩色的图片。印刷术从手工到自动,从胶印到数码,都没有背离这个原理;工艺不断改进,从粗糙到精美,确是许多有心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有人从正面改善印刷设备,来提升效益和质量,有人则从质量管理这端回过头来提升印刷的质量。 2.1968年,瑞士苏黎世州温特尔图城的布鲁纳先生(Brunner)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条印刷质量测控条,一长条胶片上排列着一个一个实地色块横跨每一个墨区,让印刷厂晒版时贴在大版胶片上,印刷时和印件内容一起印出来。色块和印件内容都是利用相同的环境印刷出来的,所以品质管理以测控条上的色块为标的,比把印刷品上的风景或人物的照片当作标的要更简单、更有效率,这是胶印最早的测控条。1969年,布鲁纳尔改善测控条,加上有阶调的色块,用来检测网点扩大,后来为不同纸张特性定义了色块的规格。几十年来,印刷学院的课本里面都会提到布鲁纳尔测控条。 3.1975年布鲁纳尔先生准备了数千张不同印刷品,提供给瑞士上千名印刷专业人士打分数,希望从印刷专家的眼光中找出印刷质量的基本因素,从大部分被认为是“好”的数百张印刷品中,布鲁纳先生发现了这些印刷品都有个共同的因素,就是“灰平衡”很平衡。 这是印刷业第一个发现灰平衡对印刷质量的影响,今天印刷业界越来越重视灰平衡,主要是因为后来1996年成立的GRACol,一再表明自己的任务是要经由沟通和教育帮助印刷产业应用新技术提升印刷质量,其中有一项技术就是“灰平衡”的控制。 4.1991年布鲁纳尔推出Instrument Flight在线墨控系统,在印刷进行中读取印张上色块的色彩信息,以灰平衡作为墨控的主要标准,及时反馈到控墨系统,修正偏差的墨量,这是印刷业最早的机上监督印刷质量的技术。1998年,布鲁纳尔开始和精密机械控制专业的QuadTech合作,开启了印刷机“在机墨控系统”的新纪元,一边印刷一边在纸路上实时读取印张上色块的色彩信息,经过分析后将墨键修正信息传递回控墨台。后来,QuadTech为许多轮转机装上控墨系统,部分轮转机为了更短时间内调整好墨量,将QuadTech读到的色彩信息,以Instrument Flight最有效益的分析技术,在6~7秒的短时间内,就能修正油墨量,为高速轮转机控制稳定的印刷质量。采用Instrument Flight高斯轮转机的用户认为,布鲁纳的分析可以让一个轮转机作业从头到尾的印刷颜色不会跑偏。 布鲁纳尔如何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每一墨区颜色的分析,求得墨键合理的修正刻度? 其实,影响胶印相对标的色彩的质量有多种变量(因素),不仅是实地、不同阶调、叠印的密度和Lab值。在中间调、灰阶、肤色和网点影像中,三色色调只要印刷中有一点点的改变,马上就会被眼睛感觉到。想想四色的任何一色只要多加一点墨,就会出现色偏,这是每一个印刷师傅每天都会面对的变化。只测量满版色块调整计算出来的密度差异,还是无法满足色彩稳定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测量CMYK不同阶调单独或叠印的Lab值。 一般的闭环墨控只是比较实地色块的密度,太高就降一刻度,太低则升一刻度,这样已经不足以反映胶印机墨量变化的效率,何况是动辄1小时近2万印的轮转机?

柔性版印刷品的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柔性版印刷品的质量要求及检测方法一.质量要求 影响柔性版印刷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有制版方面的,有操作工艺技术方面的,有设备材料方面的,等等。就油墨方面而言也有多方面。柔性版印刷用水墨较多。 水性油墨是属于牛顿流体,所以油墨的稳定性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油墨颜料的沉淀。在使用前要对油墨桶中的油墨均匀搅拌,在印刷使用时还要经常对油墨槽中的油墨进行搅拌,防止由于油墨颜料的沉淀,造成印刷品颜色和标准有一定的差异。一个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全封闭刮刀,使油墨在墨泵的运转下始终处于搅拌和流动状态。 2.在储存和使用中,由于油墨成分中的稳定剂挥发,造成pH值降低(趋向于弱碱性)。在使用中水性油墨的稳定剂易挥发,以致油墨趋向于弱碱性,造成其表面张力增加,对印版表面的附着力反而下降,影响转移性能和干燥速度(油墨越趋向于碱性,干燥速度加快),这会造成印刷过程中印刷图文残缺不全,特别是印刷网线版时,由于油墨干燥过快,造成印刷网点丢失或者是网线版堵版。 3.油墨在使用中由于水分的挥发,造成油墨的黏度增加,流动性能减弱。有些印刷设备的供墨方式是单刮刀系统,要求油墨具有一定的黏度和流动性,使其在一个比较合适的范围内。当油墨在使用中豁度和流动性超出印刷使用的要求时,就影响油墨的转移性能,出现印刷品大实地表面印刷有“色差”。 印刷材料方面影响柔印产品质量的因素包括印刷材料表面的平整度、材料的吸收性、材料的表面强度。 印刷材料的平整度对于大面积实地版面的印刷,这是一个很必要的前提。由于有些材料表面粗糙,印刷中造成印品表面明显地印不实。通过加大印刷压力的话,虽然从表面上能解决一定的问题,但是造成印刷版面的文字内容模糊或者印刷品“边缘效应”明显。 材料的吸收性对于印刷来说,材料的吸收性好是有利有弊的。有利的方面,由于吸收性好,油墨对于材料的附着性强不易脱落;弊端是由于材料的吸收性强,造成油墨的使用量增加,如国产的防油纸特别突出。 材料的表面强度现在用于印刷餐盘纸的纸张,表面强度较差,纸粉掉落较多,造成印刷过程中需要经常性的擦版。 此外,以下内容也是影响产品质量问题的因素: 1.印版图文设计如有浅灰色平网地,在设计时尽量设计用一专色,避免用黄、红、蓝三原色叠印,因为这样很难控制灰平衡。 2.产品结构类型如大面积色块与空白部分,一段实地一段空白,其承受压力大小不一致,会导致版辊跳动,使得印刷部位受压不一致。 3.网纹辊的配置如印刷厂网纹辊配置600~700线,在生产150线产品时1%~2%的网点会嵌入网纹辊网穴,影响质量。 4.油墨含固量如果油墨含固量太低,印刷生产时为了达到一定的色浓度,则必须降低网纹辊线数,这样会减慢油墨的干燥速度,如是网线版则容易堵版。 5.印版的平整度如果印版平整度较差,则在印刷时整个版面各处所受压力不一致,要保证整个版面都能印刷得出,则会有部分版面位置压力过大,网点扩大过大。 6.网点防黏网点防黏不彻底,会导致油墨转移不良。 7.版辊过大如版辊过大,则版辊印刷后所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太长,容易堵版。 8.版辊同心度差版辊同心度较差,则印刷压力不一致。 9.张力材料张力控制关系到套印问题,以及停机后再次开机的废品率。

影响印刷品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印刷品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由于印前制版的工序很复杂,影响最终印刷品质量因素很多,笔者在文中将对其中几个比较重要的工序的质量控制,以及它们会如何影响印刷品的质量作一些论述。 影响印刷品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但如果在印前制版过程中就出现了问题,那么即使所用的印刷材料再好、印刷机的质量再高、装订再精美也都不可能生产出合格的印刷品。印前制版是能否制作生产合格印刷品的前提。如果印前制版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给后工序造成很大的麻烦,甚至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图像扫描的质量控制 印刷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对颜色的复制,而颜色又常常是通过图片来表达的。图像扫描就是将图片上的颜色信息通过扫描设备转换为可存储和可编辑的数字信号,然后再通过图像处理软件、排版软件等应用软件对这些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因此,能否对图像进行准确的高质量的复制,也就是尽可能地保留原稿上的阶调、层次、反差和饱和度等信息,是衡量图像扫描质量的基本标准。印刷原稿可分为反射稿和透射稿两种。其中,反射稿分为照片、印刷品、手绘稿和打印稿等等;

透射稿分为正片和负片。由于每种类型的原稿都有它不同的特性,所以在扫描定标时要充分考虑到每种原稿的特点。 图像扫描质量的评价: (1)定标准确 对原稿进行准确的定标是能否真实还原原稿的基础,因为这关系到整个图像反差的大小以及高光、暗调损失多少等问题。例如对于透射原稿,若原稿的反差正常,白场应选择在密度D:0.35—0.50处;若原稿偏薄,需要加重色量,白场一般应选择在密度D:0.20—0.35处;若原稿较闷,需要作得明亮些,白场一般应选择在密度D:0.60—0.80处。(2)阶调齐全、清晰度高 阶调是整幅画面的层次结构。阶调齐全就能使画面完整,这是由于在最暗处和最亮处很容易丢失层次,尤其在大面积由浅白色组成的画面的边缘部位,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如果说阶调是图像颜色复制的躯体的话,那么图像的清晰度可以说就是图像复制的灵魂。清晰度能使视力集中:一幅图像是否清晰,是其能否引起注意的最主要因素。

印刷品色彩再现的影响因素

昆明理工大学 《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课程论文 印刷品色彩再现的影响因素 姓名:吴雷 学号:201110304103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包装工程 年级:2011级 指导教师:何自芬 2014年6月5 日

摘要 当今,印刷品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我们穿的衣服、 还是我们用的书本、甚至是我们吃的东西等,随处可见印刷的身影。然而,怎么样才能更好的让印刷品给我们带来享受,我觉得我们应该从印刷品的色彩入手。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五彩斑斓的世界里。自然,色彩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印刷品的产生就是为了给人们更好的视觉感,只有合理的色彩才能赋予印刷品更好的价值。文章围绕印刷品色彩的再现为中心,论述了影响其色彩再现的因素,主要包括纸张材料以及油墨两种因素。通过对这两种因素的分析,可以让企业生产出更好的印品,同时为企业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可以 让人们更好的享受印刷品带给我们的便利。 A bstract Today, printing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people's life.Whether we wear clothes, or we use books, or even what we eat, etc., can be seen everywhere the form of printing.However, how to better let print brings us to enjoy, I think we should start from the color of the print.Because, we are living in a colorful world.Naturally, the color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our life.But the print production is to give people a better visual perception, can only give reasonable color print better value.Articles around the print color representation as the center,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its color reproduction, including paper materials and printing ink two main factors.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se two factors, can let enterprise produce better printing quality, reduce unnecessary loss for the enterprise at the same time, more importantly, allows people to better enjoy the convenience of our print. 关键词:印刷品、色彩再现、影响因素 Keywords: Print、Color Reproduction、Influencing Factors

(完整版)印刷质量控制方案

印刷质量控制方案 制定:品管部 二零零七年九月一日

一、印前准备 印刷主任 1、根据生产计划和物料状况安排各机台的生产,针对不同的客户及订单明确其质量要求 2、各机台调校OK后负责确认首件 印刷机长:根据主任的安排,按生产流程指引进行产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机器运作状况,执行及维护保养 2、阅读工程单、样书,检查锌版 3、明确并分配各组员的工作及职责,监督组员不得乱动职责外的机器与零部件(例:双张控制器必须为机长调校, 任何二手不可随意调动更改) 4、按要求校版,校好版通知主任签样后方可批量生产 印刷二手: 1、阅读工单、样品,清楚其要求标准 2、根据分配的职责与分工进行机器的调校(装拆印版、补充油墨、调校飞达、装纸等) 3、对印刷纸张数量的确认 二、印刷过程 印刷主任:对各机台进行不定期的巡视稽查,避免过程中产生明显的色差和其它异常 印刷机长: 1、根据确认的首件进行批量生产,把握过程质量的控制,确保印张质量的稳定 2、根据客户要求、产品允收标准、排除过程产生的不良品 3、对车头数进行正确把控,防止订单欠数 印刷二手:除完成生产过程的机器操作外应根据其职责对过程质量的检查与控制 三、印后事项: 1、印刷完毕,机长确认此板产品为OK品即挂上产品标识卡 2、产品标识卡的填写项目包括:客户名称、工程单号、货品名称、订单数、此板产品实数、生产机台、机长 姓名、印刷完成时间、可收纸时间、质量确认、第几板共几板等

四、质量责任划分与处理细则 4.1时间划分的定义 质量责任确认时间:机长确认该板产品质量OK,挂上产品标识卡之时起,为质量责任有效确认时间 质量损耗时间:机长印刷完毕该板时所填写的可收纸时间以外的耗时为质量损耗时间(如:点墨屎、全检等) 可收纸时间:印出之后至印张表面层油墨干燥至不拖花、过底的时段为可收纸时间【通常受产品表面的墨量及吸墨性能而决定(粉纸类一般为3H,咭纸类一般为2H,书纸类一般为1H)】注:特殊情况除外,例如后加工急等着做货交客需特殊对待;如大墨位、大墨量且其表面吸墨性能又差的产品其干燥时间可适当延长。 4.2损耗的定义 4.2.1正常损耗:指校机时所需及生产过程因中途停机再开机所需的损耗 4.2.2异常损耗:指在生产过程中因异常所产生的损耗 4.2.3合理损耗:指校机及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损耗不超过公司或订单规定的放数,均视为合理损耗4.2.4特殊损耗:指因产品生产工艺难度大,正常损耗的放数不足于过程的损耗,经公司高层确认同意增加的损耗均可视为特殊损耗 4.2.5突发损耗:因机器故障等突发性情况所产生的损耗统称为突发损耗 4.3质量责任的划分: 4.3.1对发现未按流程规定进行作业(如未签首件批量生产、未阅读清楚工单、样书而生产、未对机器进行保养与性能调试便生产等)而未造成直接损失的给予责任机长、部门主任各20元/次予以扣款 4.3.2对发现未按流程规定进行作业(如未签首件批量生产、未阅读清楚工单、样书而生产、未对机器进行保养与性能调试便生产等)而造成直接损失的将按以下三种情况予以处理: A 第一次给予直接经济损失金额的30%扣款(机长:20%、主管/二手各5%) B 第二次给予直接经济损失金额的60%扣款(机长:40%、主管/二手各10%) C 第三次给予直接经济损失金额的100%扣款(机长:60%、主管/二手各20%) 4.3.3对于校版纸、白页等致命缺陷的不良品流入到后加工的按10元一张计予扣款,对于流入到客户处的则给予20元一张的扣款(机长:60%、二手40%) 4.3.4因校版纸、白页等致命次品和客户不能接受的严重不良品导致返工的则按返工人数* 每人实际返工时数* 平均每人每小时的实际工资费用给予责任人扣款 4.3.5因校版纸、白页等致命次品和客户不能接收的严重不良品导致客户投诉则给予责任机长30元、责任二手20元每次的责任扣款 4.3.6因校版纸、白页等致命次品和客户不能接收的严重不良品导致客户退货的则按实际经济损失给予责任人扣款(处理原则参照4.3.2与4.3.4) 4.3.7异常损耗以补纸单上的金额损失给予责任人追究责任(处理原则参照4.3.2),突发性损耗超过500PCS 将根据4.3.2的原则标准予以处理。

影响柔性版印刷灰平衡的因素

影响柔性版印刷灰平衡的因素 灰平衡是用以判断印刷色彩是否平衡或偏色的方法,在印刷复制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印刷各工序十控制质量的依据,也是各工序进行数据化控制的核心。 同样,它在彩色柔性版印刷小也是—个应该特别引起重视的问题。 在柔性版印刷十影响灰平衡的因素颇多,可以这样说,彩色复制和印刷过程中的几乎每一个环节均会引起灰平衡的变化。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一、分色制版条件 灰平衡控制,贯穿在柔性版制版、印刷的全过程中。分色时,正确掌据灰平衡是彩色复制的关键。每一套三原色油墨和分色片都对应—个灰平衡状态,不加选择地改变油墨品牌和颜色,会破坏整个图像的色彩平衡和灰平衡。对分色制版而言,需要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曲线,所以就会有不同的分色和制版结果。 油墨特性 不同厂家生产的油墨有不同的灰平衡关系曲线,制版前需要对油墨的基木特性(如色相、饱和度和明度)、油墨的理化特性(例如油墨的干燥速度和光泽度等)进行测量,找到正确的灰平衡关系曲线,以便于在制版时对这些因素作统一考虑。此外,油墨的印刷适性也会影响灰平衡,例如油墨的粘度、流变特性和墨层厚度等因素的改变,均会影响原稿的色彩再现,导致灰平衡遭到破坏。 Photoshop软件中提供的20多种油墨数据是针对胶印而言的,并没有针对柔性版印刷的特有的油墨参数,利用这种参数制作柔性版,难免会产生灰平衡失控。所以必须依据具体的柔性版印刷企业所用的油墨,通过样张测试,在Photoshop中建立柔印固有油墨数据与用户所用油墨数据的关系曲线,并依此来建立分色表。 纸张特性

不同类型的纸张对相同油墨的显色能力也有较大的差别,常用的铜版纸和胶版纸对三原色油墨的灰平衡参数是不—样的。纸张影响灰平衡的主要指标有白度、平滑度、吸收性、光泽度、不透明度等,这些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灰平衡的正确实现。白度高、吸收性小、平滑度高的优质纸张,灰平衡再现曲线就比较理想,即使墨层薄,而色彩仍然鲜艳。 不同的纸张,由于表面的材质会有差异,即其白度、平滑度、吸收性等不尽相同,在印刷完成后纸上的网点百分比会发生变化,通常网点会扩大,导致各色油墨的呈色能力产生差别,阶调复制曲线也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因而在制版、印刷过程中就要考虑“因纸而异”,采用合适的工艺方法去适应所采用的纸张,尤其是对网点的粗细、版面反差大小等方面,应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印刷条件 印刷过程中印刷压力过大或压力不—,油墨本身的饱和度不够,油墨粘度调整不合适等都会影响灰平衡。所以在印刷的整个过程中,除了在分色、制版过程中要掌握灰平衡以外,还要在印刷过程中对灰平衡进行控制。 在柔性版印刷中,除了要严格控制油墨和纸张的质量外,也应对影响灰平衡的其他—些主要因素进行控制,如印刷压力、网纹辊参数、网点扩大以及墨层厚度等。 印刷压力 印刷压力是整个柔忆版印刷中最敏感的问题。 柔性版印刷采用轻压力,因而印刷压力的大小对印刷网点扩大率以及整个阶调复制和色彩再现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印刷压力人些,印版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汕墨就多,容易产生网点扩大(印出的网点呈铺展状,中间色浅,四周呈深圈),图像的阶调层次损失严重,图像清晰度差,色调还原不好,三原色无法达到平衡:反之,若压力过小,则影响油墨的传递,印版吃不上墨,当然承印材料上印不出图像。因此为了保证灰平衡的实现并得到高质量的印刷品,必须使印刷压力控制在—个合适的范围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