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性能对印刷质量影响因素解析

纸张性能对印刷质量影响因素解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纸张性能对印刷质量影响因素解析

纸张作为印刷的主要原材料,对产品印刷质量有着很大的关系和影响。不同种类、批次生产的纸张,它们的性能不尽相同;另外,产品结构、特点和质量要求的不同,对纸张性能的要求也有所差异。所以,正确认识和了解纸张的若干性能,对准确把握好印刷工艺适性,保证印刷产品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纸张吸墨性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所谓纸张吸墨性就是指纸张吸收油墨的能力。纸张吸墨性强,印迹

就容易干燥;反之,吸墨性弱,印迹干燥速度就慢,必然就容易发生印迹过底弊病。我们知道,油墨的转移是领先压力和纸张纤维交织间隙所组成的毛细作用完成的。即当纸张受压后,交织纤维间隙压缩,而压力消失后,纸张表面由于弹性的作用即恢复原状,并同时吸附油墨,这就是墨层形成的过程。各种纸张由于纤维组织的松紧不一,吸墨性也就不同。吸墨性好的纸张其所需的印刷压力轻,印版的耐压率就高。要是纸张过于松弛的话,其纤维间隙过大,那幺,当油墨黏度较大时便会产生拉纸毛弊病;反之,当油墨黏性较小时,则易使连结料迅速渗透,引起透印现象,对此应通过高速油墨黏性,以适应纸张的印刷适性。所以,纸质紧密、吸墨性较小的纸张多用于彩色印刷,这样可避免油墨中连结料渗透后颜料脱落,而使墨层失去光泽影响印刷质量。

二、纸张含水量与PH值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纸的水分含量是以纸中含水的重量与纸的重量的百分比来表示,一

般情况来说,印刷用纸的含水量应控制在7%±1%之间,且纸中心与纸的周边含水量误差不大于1%为宜。纸张含水量过大时,纸中纤维、填料与胶料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印刷检验标准

印刷检验标准受控标识:受控 1 目的 在顾客未提出特别要求时,明确本公司生产产品应达到的质量水平及检验标准,明确原辅材料进货、产品储存运输应达到的质量水平。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含生产工序委外加工)、储存和运输等过程的质量控制,适用于顾客没有特别规定的产品生产质量控制与检验,适用于营业部门与顾客沟通、进行业务洽谈时参考,适用于生产技术部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工序生产质量控制,适用于生产技术部和品质部对工序产品或成品进行检验,适用于全质办和品质部对采购、产品生产、储存和运输等过程进行巡查或抽检。 本标准不涉及公司生产设备及其所需的备件采购、备件委外加工。 3.定义 质量标准——原辅材料进货和投入生产要求的质量项目、生产产品要求的质量项目、储存和运输产品要求的质量项目、部门或车间工序人员工作过程的操作项目,应达到的水平。 检验标准:质管人员、检验人员在进行原辅材料和产品质量判定时,在进行现场巡查或抽查时,所依照的质量标准、有关的条款或数值。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指成品或半成品,在储存与交付阶段指进入成品仓库的成品。 半成品:指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加工后的工序产品,但成型加工工序后的产品除外。 4. 引用文件 GB 13024-91 箱纸板 GB 13023-91 瓦楞原纸 QB 1011-91 单面涂布白板纸 ZBY 32024-90 白卡纸 GB/T 10335-1995 铜版纸 GB 7705-1987 平版装潢印刷品 GB/T17497-1988 柔性版装潢印刷品

GB/T 6544-1999 瓦楞纸板 GB 6543-86 瓦楞纸箱 GB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及抽样表 GB/T 6545-1998 瓦楞纸板耐破强度的测定方法 GB/T 6546-1998 瓦楞纸板边压强度的测定方法 GB/T6547-1998 瓦楞纸板厚度的测定方法 GB/T 6548-1998 瓦楞纸板粘合强度的测定方法 5 原辅材料质量标准 5.1.1 原纸进货质量标准 a) 箱纸板——根据GB 13024-91 箱纸板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将箱纸板分为4级:高档箱纸板(一等)、普通箱纸板(二等)、普通箱纸板(三等)、挂面纸(四等)。进货检验必检项目为定量、紧度、耐破指数、横向环压指数、水份,具体技术指标见表一。 b) 瓦楞原纸——根据GB 13023-91 瓦楞原纸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将瓦楞原纸分为3级:高强瓦楞纸(一等)、普通瓦楞纸纸(二等)、普通瓦楞纸纸(三等)。进货检验必检项目为定量、紧度、横向环压指数、纵向裂断长、水份,具体技术指标见表二。 c) 单面涂布白板纸——按QB 1011-91 单面涂布白板纸对厚度、定量、白度、横向耐折、横向挺度、水份进行检测,并按技术指标进行判定,见附表三。. d) 白卡纸——按ZBY 32024-90 白卡纸对厚度、定量、白度、横向挺度、水份进行检测,并按技术指标进行判定,见表四。 e) 铜版纸——符合GB/T 10335-1995 铜版纸。 f) 对原纸纸色的要求:在现有生产工艺流程中、在规定的原纸库存期间、在成品库存期间、在搬运装车发货期间,不会产生明显的原纸变色(在800mm距离观察)。 g) 各种原纸须符合环保要求,由供方提供定期型式试验的检测报告,每年至少1次。 5.1.2 原纸进货检验抽样及判定 5.1.2.1 抽样方式: a) 箱纸板、瓦楞原纸:1~25件抽2件;26~150件抽5件; b) 单面涂布白板纸:1~25件抽3件;26~90件抽5件; c) 白卡纸:1~25件抽3件;26~90件抽5件;

烟包常用纸张的种类和特性

烟包常用纸张的种类和特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年产量达3445万大箱。这些香烟绝大部分都采用纸箱包装,纸张类型主要有白卡纸、白板纸、铜版纸和铝箔纸。如果全国按3400万大箱,软、硬盒包装各按50%计算,上述四个品种纸张的年销量为:白卡纸49万吨、白板纸30万吨、铜版纸6.8万吨、铝箔纸10.5万吨。近几年,硬盒包装发展势头强劲,因此,白卡纸的用量不断增长。而铝箔纸的广泛采用,更是表现了强烈的中国特色,不管是硬包还是软包,不管是一类、二类烟,还是低档次的四、五类烟,都采用华丽、高成本的铝箔纸。这一现象的发生,极大促进了中国铝箔纸生产企业的发展。这种结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演义了烟盒“过度包装”现象的泛滥,但也使中式卷烟的厚重、高雅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世界烟包领域刮目相看。 下面是烟包常用纸张的种类和标准分析。 一、白卡纸 白卡纸是一种坚挺厚实、定量较大的厚纸。由于表面不上色,习称白卡纸。 我国的白卡纸分为A、B、C三个等级。A等的白度不低于92%;B等不低于87%;C等不低于82%。 白卡纸的原料是100%的漂白化学木桨,其中最好的是漂白针叶材硫酸盐桨,或者配以部分漂白阔叶材硫酸盐桨。 烟包用白卡纸要求有较高的挺度、耐破度、平滑度和白度。纸面要求平整,不许有条痕、斑点、凹凸、翘曲变形的产生。由于烟包用白卡纸。主要采用卷筒纸高速凹印机来印刷,所以对白卡纸的抗张力指标要求较高。抗张力又称抗张强度或拉伸强度,其意是指纸在断裂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以kN/m表示。高速凹印机开动时要拖住纸卷,高速印刷时也要承受较大的拉力,如果经常出现断纸现象,势必造成频繁停机,降低工作效率,也增大纸张的损耗。 烟包用白卡纸分两种类型,一种是FBB(黄芯白卡),一种是SBS(白芯白卡),烟包使用的FBB和SBS都是单面涂布白卡纸。FBB由三层浆组成,面层和底层使用硫酸盐木浆,芯层使用化学机械磨木浆。正面(印刷面)为涂料层,使用两次或三次刮刀涂布,反面没有涂料层。由于中间层采用的是化学机械磨木浆,这种木浆对木材的得浆率高(85%~90%),生产成本比较低,因此,制成的FBB

云母工艺特性及主要用途(精)

云母工艺特性及主要用途 1、矿石的矿物组成 白云母伟晶岩矿石的主要矿物为微斜长石、长石、石英和白云母等,次要矿物为黑云母、铁铝榴石、电气石、磷灰石、绿柱石和钛铁矿等。 金云母矿床矿脉中经常出现磷灰石、透闪石、透辉石、方解石、碳酸盐岩和微斜长石等矿物。 碎细白云母矿床白云母一般占50~70%,钾长石及石英占10%左右,微量矿物为磁铁矿和褐铁矿。 2、目的矿物的矿物特征 云母属于铝硅酸盐矿物,具有连续层状硅氧四面体构造。分为三个亚类:白云母、黑云母和锂云母。白云母包括白云母及其亚种(绢云母)和较少见的钠云母;黑云母包括金云母、黑云母、铁黑云母和锰黑云母;锂云母是富含氧化锂的各种云母的细小鳞片。工业上尤其是电气工业中常用的是白云母和金云母。 白云母的化学式为KAl2〔AlSi3O10〕〔OH〕2,其中SiO2 45.2%、Al2O3 38.5%、K2O 11.8%、H2O 4.5%,此外,含少量Na、Ca、Mg、Ti、Cr、Mn、Fe和F等。 金云母的化学式为KMg3〔AlSi3O10〕〔F,OH〕2,其中K2O 7~10.3%、MgO为21.4~29.4%、Al2O3为10.8~17%、SiO2为38.7~45%、H2O为0.3~4.5%,含少量Fe、Ti、Mn、Na和F等。 a、晶系、晶形。云母多为单斜晶系,呈叠板状或书册状晶形,发育完整的为具有六个晶体面的菱形或六边形,有时形成假六方柱状晶体。 b、解理、打象或压象。云母具有完善的{001}解理,可以剥分。理论上白云母能剥分成 10 左右,金云母可剥分成5 或10 左右的薄片。云母晶体的隐伏解理,即为打象和压象。 c、颜色、光泽和透明度。白云母薄片一般无色透明,但往往染有绿、棕、黄和粉红等色调;玻璃光泽,解理面呈珍珠光泽。金云母通常呈黄色、棕色、暗棕色或黑色;玻璃光泽,解理面呈珍珠或半金属光泽。白云母的透明度为71.7~87.5%,金云母为0~25.2%。 d、硬度和弹性。白云母莫氏硬度为2~2.5,金云母为2.78~2.85;白云母的弹性系数为(1475.9~2092.7×106Pa(15050~21340kg/cm2),金云母的为(1394.5~1874.05)×106Pa(14220~19110kg/cm2)。 五、工艺特性及主要用途 1、工艺特性 (1)物理性能。云母的物理性能主要取决于云母晶体的大小,由解理和硬度决定的剥分性以及云母的颜色透明度和弹性等。工业云母多呈叠板状或书册状晶形,晶体大小不等,厚度从几毫米到几十厘米,一般只要晶体有效面积大于或等于4cm2,就具有直接利用价值。当然晶体面积越大,价值越高。云母的剥分性能由云母的解理和硬度所决定。云母独特的晶体结构,使其具有一组极完全的底面解理,这成为工业云母技术加工剥分的重要性能。理论上白云母能剥分到10 左右,金云母可剥分到5—10 左右,因此,白云母和金云母可按工业要求,剥分任意厚度的平整薄片,以满足电器、电子工业对云母的要求。云母的硬度均较低,白云母为2—2.5,镁硅白云母为2.37,金云母为2.78—2.85。云母的硬度越大,越难剥分。白云母、镁硅白云母的剥分性能较好,金云母略差。云母的颜色特征常用来表征云母的绝缘性能,工业云母一般以浅色白云母为好,金云母次之,黑云母的绝缘性能最差。白云母的弹性系数为15346—21760bar,金云母为14500—19480bar,工业上利用云母作绝缘材料时,对其弹性有严格的要求。 (2)电气性能。云母绝缘性能的优劣,是决定其工业利用价值的最主要的因素,云母绝

浅谈纸张印刷品的耐久性

浅谈纸张印刷品的耐久性 纸张印刷品的耐久性通常是指印刷所用纸张和油墨的耐久性,本文重点讨论印刷所用纸张的耐久性。纸张的耐久性是指经过很长时间,纸张仍能保持其颜色和耐折度等特性的程度。对于印刷用纸,耐久性表达了纸张印刷品的使用寿命或可以保存的最长时间。认识、了解甚至预测纸张的耐久性,就可以根据印刷品的保存期限要求相应地选择纸张。特别对于折叠纸盒用纸张,尽量避免出现内包装物未过期,而纸张已发黄的现象。通常把纸张返黄到一定程度或耐折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所用的时间称为纸张的耐久性。 影响纸张耐久性的因素很多,包括造纸时所用纸浆的种类、胶料、涂料、酸和金属化合物的含量以及存储或使用时的温度、湿度、光照等。 1 影响纸张耐久性的主要因素 纸张的耐久性由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决定。其内部因素包括纸浆的种类和质量、胶料、涂料、酸和金属化合物的含量及纸页中的其它成分等,这些都由制浆造纸过程所决定。外部因素是指纸的贮藏或使用的条件,如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大气的污染程度等。 1)纸浆中的残余木素和浆料的洗净程度、漂白的段数和方法对纸张耐久性的影响 纸浆中的残余木素含量和浆料的洗净程度、漂白的段数和方法等,都明显地影响纸张白度的稳定性。木素与纤维、半纤维素的线状分子不同,它是一种立体网状的大分子结构,其分子式用C138H138O35表示。木素是纸张中的有害成分,木素残留在纸张中会使造出的纸张发脆,机械强度降低,受日光的照射后,会显示出木素的黄褐色,影响纸张的白度。木素能够溶解于酸、碱溶液中,在各种氧化剂的作用下能够发生分解。在造纸制浆过程中,利用这一性质,可尽量保存原料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而除去木素。新闻纸之所以返黄迅速,主要原因就是所使用的磨木浆就没有脱除木材原料中的木素,而且一般不经过漂白或仅进行单段过氧化氢漂

云母

云母 一、矿产名称:云母(Mica) 二、矿床类型及其分布 1、矿床类型 工业云母矿床分为白云母矿床和金云母矿床两大类,每一大类可各分为两个亚类,另外还有碎细云母矿床。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如下: 白云母、金云母矿床: (1)花岗伟晶岩型白云母矿床 矿床多产在角闪岩相变质岩地区,含云母伟晶岩脉普遍发育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围岩是各种富铝、硅的片麻岩、变粒岩或片岩。矿脉带常成群出现,构成伟晶岩带或伟晶岩田。按伟晶岩的组构和含矿性可分为:①结晶型白云母伟晶岩:岩脉内白云母呈巨晶,片较大,面积可达 60—100cm2,从中可获取大片的白云母,且云母片的剥分性能良好;②交代分异型稀有金属素白云母伟晶岩:云母晶体一般较小,但透明度较好,杂质含量低,且其中伴生的含稀有元素矿物如绿柱石、铌钽铁矿、电气石、锂云母等可综合利用。世界上有工业价值的白云母矿床基本上产于以上两种伟晶岩中。 (2)伟晶岩接触交代型镁硅白云母矿床 我国的镁硅白云母K2{(Fe2+Mg)(Fe3+Al)3[Si7AlO20](OH)4}矿床位于江苏东海。矿床赋存在深大断裂带并有榴辉岩产出的变质岩地区。含镁硅白云母伟晶岩脉在榴辉岩、角闪片岩和片麻岩中均有产出。但主要的工业矿体产于榴辉岩中。镁硅白云母的电气性能完全符合工业要求,为我国增添了新的工业云母种属。 (3)镁碳酸盐矽卡岩型金云母矿床 矿床多分布在太古代、元古代或古生代的结晶片岩、片麻岩及大理岩中。矿区内花岗岩发育,常伴生有交代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杂岩体,如方柱石-透辉石岩、透辉石-金云母岩等。我国这一类型矿床很多,如大同、通化、镇平和内蒙古的许多矿区均属此类型。 (4)超基性-碱性杂岩体型金云母矿床 矿床产于超基性-碱性杂岩体中。杂岩体面积由几十到千余平方公里,且具有环带构造。该类矿床规模较大,金云母可达几百万吨,含矿率较高,每立方米由几百千克至1吨,云母晶片面积可达5—6m2。矿床上部因水化作用形成的蛭石,也可开采利用。这一类型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金云母矿床,从金云母储量、规模和远景来看,都有很重要的工业价值。在原苏联,它已成为金云母的重要来源,但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尚未发现该种类型的金云母矿床。 碎细云母矿床: (1)白云母钾长石片麻岩型碎片白云母矿床 产于阜平群弯子组下段,白云钾长片麻岩夹中粗粒浅粒岩及黑云二长片麻岩,共见有四层矿,平均厚1.6m,含矿率56~68%,片径一般小于10mm,多为5mm左右。 (2)云母片岩型碎云母矿床 赋存于云母片岩中。 (3)云母伟晶岩型碎云母矿床 伟晶岩已风化,矿石中白云母含量为14~16%,其它矿物有石英、长石、黑云母等。 2、矿产分布情况 中国云母矿产分布不均匀,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虽都有分布,但绝大部分集中在新疆、四川和内蒙古。全国已发现产地184处,其中新疆88处,占全国储量的67%,四川27处,占全国储量的11.4%;内蒙古15处,占全国储量的8.6%;其余54处,占全国储量的13%,分布于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云南、西藏、青海及陕西等地。 三、矿床的主要工业指标: 在地质勘探工作中,按工业原料云母含矿率圈定矿体并计算储量。工业原料云母是指具有任意外形、晶体两面平整、有效面积不小于4cm2的云母块。工业原料含矿率用单位矿石体积中含有工业原料云母重量即kg/m3来表示。 我国云母矿床评价工业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云母矿床评价工业指标

常用印刷纸张分类

常用印刷纸张分类 铜版纸 特性:表面光滑,白度较高,纸质纤维分布均匀,厚薄一致,伸缩性小,有较好的弹性和较强的抗水性能和抗张性能,对油墨的吸收性与接受状态十分良好。铜版纸有单、双面两类。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印刷画册、封面、明信片、精美的产品样本以及彩色商标等。 克重:常见有80、105、128、157、200、250、300、350(g/m2)。 亚粉纸 特性:与铜版纸所不同的是该纸表面哑光,纸质纤维分布均匀,厚薄性好,密度高,弹性较好且具有较强的抗水性能和抗张性能,对油墨的吸收性与接收状态略低于铜版纸,但厚度较铜版纸略高。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印刷画册、卡片、明信片、精美的产品样本等。 克重:常见有80、105、128、157、200、250、300、350(g/m2)。 白卡纸 特性:是一种较厚实坚挺的白色卡纸。分黄芯和白芯两种。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印刷名片、明信片、请柬、证书及包装装潢用的印刷品。 克重:250、300、350、400(g/m2)。

白板纸 特性:内芯为灰色,纸质厚实,坚挺。分灰底白和白底白两种。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各种包装装潢用的印刷品。 克重:250,300,350,400 (g/m2)。 双胶纸 特性:适用广泛,质量稳定。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各种说明书,信封,信签等。 克重:60,70,80,90,100,120(g/m2)。 书写纸 特性:书写纸是供墨水书写用的纸张,纸张要求写时不洇。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印刷练习本、日记本、表格和帐薄等。 克重:45,50,60,70,80 (g/m2)。 牛皮纸 特性:具有很高的拉力,有单光、双光、条纹、无纹等。分白牛皮和黄牛皮两种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包装纸、信封、纸袋等。 克重:60,70,80,100,120 (g/m2)。 艺术纸 特性:种类繁多。

纸张含水量对印刷质量影响

纸张含水量对印刷效果的影响及其控制 纸张是印刷中使用最多的承印材料,纸张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印刷品的质量,而含水量是其重要的性质之一,含水量的大小与印刷产品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正确分析纸张的含水量及其对印刷的影响尤为重要。 1影响纸张含水量的因素 影响纸张含水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项: 1.1纸张组成成分的亲水性质纸张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纤维和其它主要用作填料的亲水物质,如粘土、高岭土、石膏粉等,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都使纸张具有吸水性能。纸张不但会从润版液中吸水,在干燥箱中放水(脱水),而且能从潮湿的空气中吸取水分,或者向干燥的空气中散发水分。 1.2相对湿度纸张与周围的空气接触,就会和环境湿度保持平衡,因此同一纸张在不同的湿度下,具有不同的含水量,而且不同的纸张在同一湿度条件下的含水量也不尽相同。不同纸张在不同空气相对湿度下的含水量。任何纸张的含水量都随空气相对湿度的提高而增加,随湿度的降低而减小。空气相对湿度每变化10%,纸张含水量变化1%。 1.3温度实验证明,在空气相对湿度一定的条件下,纸张含水量和温度的变化成反比。随温度的升高纸张含水量减少,温度降低纸张含水量增加。在相对湿度为45%的前提下,温度每变化±5%,纸张含水量的变化平均为±0.17%。在多色套印过程中,纸张的含水量变化不能超过±0.1%,否则会影响套印准确,所以车间的温度变化要控制在±3℃以内。 2 纸张含水量对印刷效果的影响 纸张是由纤维和填料,按造纸机的抄造方向制成的。而不同纤维的膨胀情况不同,通常纤维膨胀时,其直径增大30%,而长度方向仅增大1~2%,因此印刷过程中顺丝绺的纵向伸缩量较小,为横向的1/2~1/3左右,对套印精度影响不大。横向的伸缩量较大,最大可达0.3cm以上,极大地影响了印刷质量。 同时,纸张含水量的不均衡会使套印不准确。大量纸在存放过程中,只有四边能与空气接触,中部接触较少。因此随着周围环境温、湿度的变化,引起纸张含水量的不均衡,出现“荷叶边”或“紧边”现象。那么在承受印刷压力之后,会具有不同的受压形变。如果纸张在印刷前已有“荷叶边”或“紧边”,则压印后纸张表面所获得的图文印迹就无法同印版一致,造成套印不准。因此在多色印刷中,半成品突然因周围湿度变化而产生“荷叶边”或“紧边”时,纸上已印的图文必然会发生变化,造成套印误差。 纸张含水量不仅会引起纸张的变形从而造成套印不准确,还会由于水分的改变引起纸张其它性质的改变,直接影响其印刷适性。如纸张含水量过大,便会使纸张的抗张能力及表面强度降低,塑性增强,印迹的干燥速度受到影响,容易使纸张背面蹭脏;纸张含水量过小,则纸张脆硬,在印刷过程中会因磨擦产生大量静电,造成收纸不齐,从而浪费纸张。 3纸张含水量的控制 3.1纸张在印刷前要进行调湿处理,使纸张含水量均衡,并和印刷车间的温、湿度相适应,提高纸张尺寸的稳定性,让其滞后效应充分显示出来,从而提高套印精度。调湿时间越长,纸的伸缩性越小,其稳定性也越高。同时还要注意控制印刷车间的温、湿度,尽量使其具备恒温恒湿的理想条件。 3.2控制印刷过程中的水墨平衡。印刷时润版水量要均匀一致,切不可忽大忽小,尤其对吸水性比较强的纸张,其伸缩率也比较大,所以更要注意这一问题。3.3纸张外包装不要过早去除,否则会使纸张两侧与内部出现一定程度的湿度差,其吸水伸缩量会不同,从而使套印不准。

印刷品的几个质量鉴定标准

印刷品的几个质量鉴定标准 检测方法 质量要求 外观 1.开本尺寸符合设计要求,误差±1.0mm,成品裁切方正,歪斜1.5mm,无明显刀花,无缩帖页(小页)或连刀页; 2.书脊平直,书背字居中,书背字平移歪斜以书背中心线为准,书背厚度≤10mm,误差≤1.0mm;大于10mm≤书背厚度≤20mm,误差≤2.0mm;20mm≤书背厚度≤30mm,允许误差≤2.5mm;书背厚度≥30mm,误差≤ 3.0mm; 3.套装书、系列书的书背字高度一致,允差≤2.5mm; 4.护封尺寸不得长于或短于书芯或书壳长度≤2.0mm; 5.书脊无岗线,书背平整,全书成型平实整齐,书背头无破损; 6.精装书壳无拱翘,书槽平直规矩,书背圆势在90°~130°之间; 7.平装书勒口平直、前后对称,折边与书芯前口对齐,允差≤1.0mm; 8.书口露血图标前后一致,排列线性误差≤1.50㎜; 9.书刊封面联折页长度与书芯长度一致,向内折页或向外折页与开本尺寸一致,符合设计要求; 10.书芯用纸同类纸张无色差。 印刷 1.封面(护封或封套)色相准确,主体部位套印偏差≤0.10mm(精细≤0.1mm,一般≤0.2mm); 2.套装书封面色调一致,同色密度偏差青、品红≤0.15,黑≤0.20,黄≤0.10; 3.彩色正文、单幅印品或插页(含两色以上印刷品)画面色相准确,套印偏差≤0.15mm;接版色调一致; 4.图像轮廓清晰、墨色均匀、层次分明、深浅一致,无色调、阶调失真,亮调网点面积率再

现精细2%~4%,一般3%~5%;网纹印迹均匀、无明显墨杠、脏迹、墨皮,无缺网; 5.书刊正文印刷全书墨色均匀,版面平实; 6.文字书刊内文插图层次分明、阶调完整,亮调网点再现率5%; 7.文字印迹清楚完整,无糊字、无缺笔断画等印迹失真的现象,版面无各种脏迹; 8.书页正反套合准确,允差≤0.50mm;版面版芯歪斜≤1.00mm; 9.版面露血图标正反印刷墨色均匀一致,无明显视觉色差。印后加工 1.书芯折配加工规范,全书页码位置准确、排列顺序一致,相连页码误差≤3.00mm;全书页码位置误差≤7.0mm;书页无八字折、死折、折角,无破损、残坏页、多帖、少帖或倒帖; 2.胶订侧胶位3.00mm~7.00mm;环衬粘口2.00mm~3.00mm;无侧胶开裂、施胶不全、亏胶;无环衬不平、扉页、版权页、尾页皱折; 3.胶订书背胶施胶均匀牢固,无空泡、溢胶、野胶;无胶联不当导致的页根断裂、散本掉页; 4.书芯内跨页图表接版允差≤1.00mm;书芯图表插页位置准确,符合要求; 5.精装书壳内衬粘贴平实、无粘口开胶翘曲,三面飘口尺寸一致,32开及以下为3.0mm±0.5,16开为3.5mm±0.5,8开以上4.0mm±0.5; 6.书背布粘贴牢固、平整规范,上下左右居中,长度短于书背长:15.00mm~25.00mm;宽度比书背宽:40.00mm~50.00mm; 7.书芯锁线松紧适度,无过度松弛露针露线,无过度锁紧影响书页开合; 8.骑马订装订位正确,钉锯外订眼距书芯长度上下1/4处,允差±3.0mm,钉锯松紧适度,无订位歪斜,钉锯、钉脚变形,无落订; 9.书刊封面覆膜粘接牢固,表面光滑平整、无皱折、气泡,膜内无杂质;无粘接开膜,无亏膜; 10.封面烫印图文完整清晰,印迹牢固,烫印与压凹凸图文与印刷图文的套准允差≤0.30mm;无色变、糊版、漏烫、爆裂、气泡,无多余印迹、脏迹; 11.表面整饰所做的凹凸模切、压痕位置准确,压痕线宽度允差±0.30mm,切口光滑、痕线饱满,无污渍、毛边、粘连和爆线;UV胶膜位置正确,符合设计要求,黏合附着牢固。

纸张性能与呈色效果

纸张性能与呈色效果 纸作为印刷的主要原材料,它的性能如何,决定印刷墨色的质量。只有性能好的纸张,才能获得较好的印品呈色效果。所以,正确认识纸张性能与印品呈色的关系,根据印刷产品、工艺条件特点,合理选择纸张进行印刷,对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纸张平滑度与呈色效果的关系 平滑度是评价纸张表面凹凸程度的技术指标,是表示纸张表面平整、光滑和均匀程度的物理量,即在一定的真空条件下,使一定容积的空气,从一定压力下的纸张测试样表面与光滑玻璃表面之间流过所需要的时间来衡量,其单位用秒表示。秒数越高纸张的平滑度越好。纸张平滑度越好,印刷时纸面与印版间的接触,也就越均匀和完整,版面(凸版)或橡皮布上的墨层转移也越充分,印品呈色效果也越好。反之,平滑度差的纸张,油墨转移不均匀,不充分,且纸面对墨量的渗透性强,呈色效果也就差,往往容易使印品墨色发花、发淡。所以,印刷精细的产品,网线越细、网点直径越小,越应采用平滑度好的纸张进行印刷,这样才能使原稿再现性好。 二、纸张光泽度与呈色效果的关系 纸张光泽度是指纸张表面的镜面反射程度,用百分率表示。纸张的光泽度越高,其表面越能像镜子似的反射光线,越能显示出鲜亮的外观特性。实际上,纸张表面除了镜面反射外,还存在着漫反射,使纸张光泽度下降。光泽度高的纸张,印品墨色也越鲜艳,墨色视觉效果也好。可以说,纸张越平滑,光泽度也越高,印品色彩的光泽度也越高。纸张的光泽度和平滑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光泽度并非平滑度,纸张有光泽的表面,不一定就是平滑的表面。从纸张的光泽度特点来看,根据印件特点选择合适的纸张进行印刷,很有实际意义。如版面以文字为主的书刊文字,宜选用光泽度一般的纸,以免反射,使眼睛长时间看也不至于产生疲劳。而印刷以图版为主的版面,宜选用光泽度高的纸,使印品墨色均匀、厚实、鲜艳悦目。

从印刷工艺分析影响印刷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印刷生产过程中确保印刷品的质量,杜绝由于技术差错引发的质量问题,是必须引起重视的工作。本文从印刷工艺过程进行分析,讨论影响印刷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制版胶片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胶片在曝光后的显影、定影过程,直接关系到胶片上图像的清晰度及对比度。因而,对制版胶片,关键要看图文部分的密度及图文部分与非图文部分的对比度。密度越高,反差越大,制版胶片质量越好,用其制作出的印版质量能得到保障。此外,制版胶片片基的厚薄对制版质量也有影响,一般薄胶片比厚胶片效果要好。 二、晒版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晒版过程中,光源的强度,光源距版材的距离,以及曝光时间的长短都会影响晒版质量。光源强、距离短,曝光时间相对较短;光源弱、距离长,曝光时间相对较长。在一定光源及距离下,随着曝光时间的增长,版材见光部分药膜分解加剧,直至见光药膜面完全分解。如果曝光时间继续增长,未见光部分药膜面的边缘因受强光的辐射作用,感光药膜也开始渐渐分解,这样制出的印版图文线条会变细,甚至断缺、模糊。如果曝光时间不足,非图文部分见光药膜面未完全分解,印版显影后非图文部分仍有药膜,上机印刷时会起脏。另外,不同品牌的印版所需的曝光时间也不一样,必须引起人们的注意。 此外,在晒版抽真空时,胶片与印版紧贴的程度也影响晒版质量,如果贴不实,晒出的印版可能会发生重影、模糊不清等故障。 三、显影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1.显影液浓度 显影液浓度过大,显影过快,易造成印版过度显影,图文线条变细,细小网点丢失或图文淡薄不清,影响印刷设计质量;显影液浓度过小,见光分解的药膜面不易洗净,上机印刷时容易脏版。 2.显影时间 显影时间过长,印版未见光的药膜面易被溶解,印版图文将变淡、变薄,造成印刷时印迹不实,不清;显影时间过短,见光分解的药膜面不易完全清除,印刷时易起脏。合适的显影时间是印版显影后冲洗时,见光分解的药膜面刚好冲净。如果药液浓度相对较大,则显影时间应相应缩短;反之,显影时间应相应延长。 四、油墨转移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印刷过程其实就是油墨转移的过程,一般来说,胶印印刷总的油墨转移率较低,约在38%左右。印版着墨后与橡皮布接触,油墨转移率为50%左右;橡皮布再与纸张接触,油墨转移率为76%左右。控制油墨的转移率十分重要。油墨适性、水墨平衡、印版、橡皮布的性能及纸张、印刷机等都会影响油墨的传递。

常用印刷纸张的克数及分类

常用印刷纸张的克数及分类 铜版纸 特性:表面光滑,白度较高,纸质纤维分布均匀,厚薄一致,伸缩性小,有较好的弹性和较强的抗水性能和抗张性能,对油墨的吸收性与接受状态十分良好。铜版纸有单、双面两类。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印刷画册、封面、明信片、精美的产品样本以及彩色商标等。 克重:常见有80、105、128、157、200、250、300、350(g/m2)。 亚粉纸 特性:与铜版纸所不同的是该纸表面哑光,纸质纤维分布均匀,厚薄性好,密度高,弹性较好且具有较强的抗水性能和抗张性能,对油墨的吸收性与接收状态略低于铜版纸,但厚度较铜版纸略高。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印刷画册、卡片、明信片、精美的产品样本等。 克重:常见有80、105、128、157、200、250、300、350(g/m2)。 白卡纸 特性:是一种较厚实坚挺的白色卡纸。分黄芯和白芯两种。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印刷名片、明信片、请柬、证书及包装装潢用的印刷品。 克重:250、300、350、400(g/m2)。 白板纸 特性:内芯为灰色,纸质厚实,坚挺。分灰底白和白底白两种。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各种包装装潢用的印刷品。 克重:250,300,350,400 (g/m2)。 双胶纸 特性:适用广泛,质量稳定。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各种说明书,信封,信签等。 克重:60,70,80,90,100,120(g/m2)。 书写纸 特性:书写纸是供墨水书写用的纸张,纸张要求写时不洇。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印刷练习本、日记本、表格和帐薄等。 克重:45,50,60,70,80 (g/m2)。

牛皮纸 特性:具有很高的拉力,有单光、双光、条纹、无纹等。分白牛皮和黄牛皮两种。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包装纸、信封、纸袋等。 克重:60,70,80,100,120 (g/m2)。 艺术纸 特性:种类繁多。 主要用途:主要应用于精美的书籍封面、画册、宣传册、请柬、贺卡、高档办公用纸、名片、高档包装用纸等方面。 不干胶 特性:由于背面背胶,纸张较薄。分镜面、铜版、书写不干胶等,且粘性有差异。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商标贴,包装等。 克重:70,80,90,100,120(g/m2)。

影响柔版印刷质量的四大因素

影响柔版印刷质量的四大因素 【天意数字快印】关于印刷和加工设备连线,还是离线印刷再加工孰优孰劣的问题,人们一直争论不休。大多数情况下,连线印刷用于一、二、三和四色印刷——因为加工机组和柔印机组的设定时间相匹配。然而,在决定连线或者离线印刷之前,首先要对印刷组合进行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印刷颜色的百分比、满版印刷/线条型印刷/丝网印刷、瓦楞纸板楞型 (N/F/E/B楞)、白板纸/涂布白板纸、网线和/或光油。由于每个纸箱企业的要求不同,因此机械供应商应针对客户的现状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为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无论印刷生产线为何种模式,若其众多参数设置不正确,都严重影响柔版印刷的质量。这些参数主要包括:承印物、网纹辊、油墨及其传递。 承印物 在后印工艺中,保持瓦楞纸板印刷表面的光滑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减少洗衣板现象,而 不是出于增加纸板强度的考虑,通常使用较高克重的面纸。研究表明,纸板的压缩及其硬度是引起洗衣板印刷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使用高抗压和高硬度的纸板能够减少此类问题。 无论是柔版预印还是后印,油墨的传递有时候就意味着承印物吸收油墨的能力。然而,有时也未必如此,因为纸张会吸收大量的油墨,从而引起油墨的过量消耗。我们通常使用“储墨性”这个词,它听上去更形象一些。

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油墨会发生渗墨现象,这些因素包括:压力、油墨类型、纸张的光滑度以及毛孔尺寸。油墨通过毛细管作用进入纸板表面。有些纸张呈酸性,通过中和油墨中的胺溶液干燥油墨。干燥机理依靠油墨的液相渗入纸张毛孔,这样树脂组分就能对颜料进行套印并且将其印刷到纸板表面上。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使用最少量的油墨,达到既定的颜色密度和质量,并且牢固地印于纸板表面。表面光滑的纸张(涂布或者半涂布面纸)的油墨需求量较少,而粗糙纸张(较低的油墨遮盖力)的油墨需求量则较大,因为需要较多的油墨遮盖纸张表面的凸凹槽。同时,无论承印物是何种型号且油墨作出何种调整,在粗糙纸板上的印刷都会使网点增大。网点增大率取决于纸张规格、纸张表面性质以及毛孔尺寸。 当运用现代机械在半涂布、涂布或者装饰性纸板上印刷高质量网板和细线时,凸版深度应在1毫米~1.2毫米之间。更多基础设备上的实地和粗线印刷(全废纸挂面箱纸板和牛皮箱纸版)并不需要特定的浅浮雕版。在这样的情况下,凸版深度可以调整到1.5毫米~1.8毫米之间;如果是后印,轻薄的柔版制版机(2.84毫米/合0.112英寸或3.18毫米/合0.125英寸)比较适合瓦楞纸板印刷机。该设备可以用作高质量的网板印刷和条形码印刷,尤其是从胶印裱纸机到后印切换之际的纸板印刷。 网纹辊 网纹辊对于印刷工艺有着重大的影响,并被誉为“印刷机的心脏”,因此,万万不可忽略它的作用。从20世纪60年代镀铬辊的问世,到70年代

纸张印刷特性分析

收稿日期:2007211223 作者简介:朱绪耀(1984-),男,江苏淮安人,江南大学研究生,主攻印刷企业管理系统。 纸张印刷特性分析 朱绪耀,钱军浩 (江南大学,无锡214122) 中图分类号:TS7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63(2008)03-0069-03 A b ou t P r in t in g Q u a lity A n a lys is of P r in t in g P ap e r ZHU X u 2yao,Q I AN Jun 2hao (J iangnan University,W uxi 214122,China ) (续前) 2 纸张特性与印品质量关系 所谓纸张特性与印品质量的关系,就是分析研究纸张具有什么样的特性,在一定的印刷条件下,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印刷品。我们始终追求的是印品的最佳质量的实现,这就无疑需要研究纸张,所具有的各种特性与什么样的印刷条件相适应,即纸张的印刷适性研究。 2.1 吸湿性、尺寸稳定性与印刷 在印刷中,引起套印不准的因素很多,而印刷过程中纸张因含水量变化,而产生的纸张变形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纸张含水量的改变,不仅导致纸张的膨胀和收缩,而且使得纸张局部尺寸变化,从而产生诸如卷曲、皱褶、波浪等形式的形变,严重影响印品质量。 纸张的吸湿变形对印刷工艺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多色胶印中,即使车间的温、湿度可以控制,但由于润湿液的存在,导致每印一色,纸张的含水量就有所增加,给获得准确的套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纸张在印刷前,必须进行吊晾调湿处理,使之与印刷车间温、湿度条件相适应,以及控制版面水分,车间温、湿度的一致性来保证纸张尺寸的稳定性。 2.1.1 纸张的吸湿滞后效应 滞后效应表现为:某一相对湿度条件下达到平衡水量的纸张,如果再经吸湿后,重新回到原有相对湿度的环境空气中,其含水量比原来的要有增加;在某一相对湿度条件达到平衡水量的纸张,如果再经脱湿后,重新回来原有相对湿度的环境空气中,其含水量将会比原来的有所减少,见图1。 2.1.2 纸张的调湿处理 就是指在印刷前将纸张吊晾在晾纸间,经过一段时间, 使纸图1 相对湿度与含水量 Fig .1The relative hu m idity and moisture content 张达到晾纸间的温、湿度条件下的平衡水分量。调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纸张对环境温、湿度的敏感程度有所下降,且纸张含水量均匀,提高纸张尺寸的稳定性。具体的调湿方法主要有: (1)在印刷车间内或晾纸间调湿,利用印刷车间或晾纸间 的相对湿度(45%),使纸张的含水量平衡;(2)在相对湿度比印刷车间高8%的环境中调湿;(3)先把纸张放在相对湿度更高(65%)的环境下调湿,然后又在比印刷车间高的相对湿度 8%的环境下调湿处理。 图2 为不同调湿处理方法纸张在多色胶印机上湿含量 图2 多色胶印中纸张含水量的变化 Fig .2The moisture content of paper changes in Multi 2col or offset

影响印刷品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印刷品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由于印前制版的工序很复杂,影响最终印刷品质量因素很多,笔者在文中将对其中几个比较重要的工序的质量控制,以及它们会如何影响印刷品的质量作一些论述。 影响印刷品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但如果在印前制版过程中就出现了问题,那么即使所用的印刷材料再好、印刷机的质量再高、装订再精美也都不可能生产出合格的印刷品。印前制版是能否制作生产合格印刷品的前提。如果印前制版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给后工序造成很大的麻烦,甚至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图像扫描的质量控制 印刷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对颜色的复制,而颜色又常常是通过图片来表达的。图像扫描就是将图片上的颜色信息通过扫描设备转换为可存储和可编辑的数字信号,然后再通过图像处理软件、排版软件等应用软件对这些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因此,能否对图像进行准确的高质量的复制,也就是尽可能地保留原稿上的阶调、层次、反差和饱和度等信息,是衡量图像扫描质量的基本标准。印刷原稿可分为反射稿和透射稿两种。其中,反射稿分为照片、印刷品、手绘稿和打印稿等等;

透射稿分为正片和负片。由于每种类型的原稿都有它不同的特性,所以在扫描定标时要充分考虑到每种原稿的特点。 图像扫描质量的评价: (1)定标准确 对原稿进行准确的定标是能否真实还原原稿的基础,因为这关系到整个图像反差的大小以及高光、暗调损失多少等问题。例如对于透射原稿,若原稿的反差正常,白场应选择在密度D:0.35—0.50处;若原稿偏薄,需要加重色量,白场一般应选择在密度D:0.20—0.35处;若原稿较闷,需要作得明亮些,白场一般应选择在密度D:0.60—0.80处。(2)阶调齐全、清晰度高 阶调是整幅画面的层次结构。阶调齐全就能使画面完整,这是由于在最暗处和最亮处很容易丢失层次,尤其在大面积由浅白色组成的画面的边缘部位,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如果说阶调是图像颜色复制的躯体的话,那么图像的清晰度可以说就是图像复制的灵魂。清晰度能使视力集中:一幅图像是否清晰,是其能否引起注意的最主要因素。

云母的基本特点及应用领域

立志当早,存高远 云母的基本特点及应用领域 云母是一种造岩矿物,通常呈假六方或菱形的板状、片状、柱状晶形。颜色随化学成分的变化而异,主要随Fe 含量的增多而变深。云母的特性是绝缘、耐高温、有光泽、物理化学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隔热性、弹性和韧性。在工业上用得最多的是白云母,其次为金云母。其广泛的应用于建材行业、消防行业、灭火剂、电焊条、塑料、电绝缘、造纸、沥青纸、橡胶、珠光颜料等化工工业。云母也在动漫中作为人物名称出现。基本特点 云母(mica)是分布最广的造岩矿物,钾、铝、镁、铁、锂等层状结构铝硅酸盐的总称。云母普遍存在多型性,其中属单斜晶系者常见,其次为三方晶系,其余少见。云母族矿物中最常见的矿物种有黑云母、白云母、金云母、锂云母、绢云母等。云母通常呈假六方或菱形的板状、片状、柱状晶形。颜色随化学成分的变化而异,主要随铁含量的增多而变深。白云母无色透明或呈浅色;黑云母为黑至深褐、暗绿等色;金云母呈黄色、棕色、绿色或无色;锂云母呈淡紫色、玫瑰红色至灰色。玻璃光泽,解理面上呈珍珠光泽。莫氏硬度一般2~3.5 ,比重 2.7~3.5 。平行底面的解理极完全。白云母是分布很广的造岩矿物之一,在三大岩类中均有产出。泥质岩石在低级区域变质过程中可以形成绢云母,变质程度稍高时,成为白云母。酸性岩浆结晶晚期以及伟晶作用阶段,均有大量白云母生成。由高温至中低温的蚀变作用过程中,也能生成。所谓云英岩化是高温蚀变作用之一,能形成大量白云母。所谓绢云母化作用是中低温蚀变作用之一,能形成大量绢云母。白云母风化破碎成极细的鳞片,既可以成为碎屑沉积物中的碎屑,也可以是泥质岩的矿物成分之一。 白云母和金云母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和不导热、抗酸、抗碱和耐压性能,因

印刷质量影响因素

影响印刷工艺正常进行的因素很多,如印刷设备、油墨、纸张等。其中纸张本身及使用方面的诸多因素对印刷质量的影响很大,以下我们就此问题做一分析。 纸张本身的原因 1.纸张的纤维及组分 纸张主要是由植物纤维(木材类、茎秆类、韧皮类、籽皮类等)、填料(滑石粉、高岭土、硫酸钡等)、胶料(松香胶、硫酸铝、骨胶、淀粉、干酪素)等组成的,由于所用原料不同,制成的纸张性能也不同。如普通纸大都采用茎秆类纤维,其表面凸凹不平、多孔,即使用滑石粉加填,也不能进行高质量的印刷;而较高级的纸张韧皮类和籽皮类纤维含量少,且常用高岭土等进行表面涂布,纸面的平整度、光滑度、光泽度及强度都好于普通纸。 2.纸张的亲水性 纸张中的纤维、填料都是亲水性很强的物质,加上纤维、填料之间所形成的毛细孔对水有吸附作用,更增加了纸张的亲水性。纸张的含水量与空气湿度成正比,阴雨天时,空气的湿度相对增大,这时纸张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膨胀,强度随之下降,印刷时就易出现剥离现象,墨迹的干燥速度也明显下降。当空气干燥或气温较高时,纸张内部水分又会散发到空气中,使纸张失水而收缩,造成纸张抗拉力下降、发脆、易碎,并产生静电,印刷时会因纸张吸水过量而变形。 纸张的亲水性对印刷工艺的影响相当大,特别是采用单色机套印时,印完第一色后,必须经过晾晒,使墨迹彻底干燥后再印第二色。如果车间温湿度发生变化或润版液用量过多时,第二色印刷就会因纸张的变形而套印不准。为了适应纸张的这一亲水性,应把车间的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将纸张提前送到车间,与车间的温湿度平衡。 3.纸张的平滑度 纸张的平滑度是指纸张表面的平整、均匀及光滑程度,主要由制造工艺及原材料的性质决定,对印刷质量有直接影响。表面平滑的纸张印出的印品印迹

纸张的基本特性

纸张的基本特性 纸张的基本特性(一) 印刷品的优劣,都因着纸张油墨互存关系,了解两者的特性,对帮助改善印刷品品质有极大作用。现在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印刷其中一样必需品一纸张,它的特性。 其实,要知道纸张的特性,最好先了解造纸过程,就更能明白它的特性如何形成。造纸纤维过去是从树木中提取的,但为了生态环境,现在造纸的纤维已大大减少了树本纤维的成分,而从其他植物和海洋植物中,提炼出可以制造纸张的纤维,务求造出来的纸张与传统的纸张,特性完全一样。 生产纸张主要分为两大工序,即制浆和造纸。 (一)纸浆(Pulp) 当有适当的木材和植物纤维後,便要将之制成纤维状纸张,而纸浆的制造方法可分为:机械性、化学性和半化学性。 1.机械性: 原料以机械的压力,研磨等物理方式,去制成断碎的细纤维。机械纸浆以磨木纸浆为主要,其原料为阔叶树与针叶树,而这方式的生产效率能高达90-95%。 机械纸浆造成的纸张,因没有加添任何化学品,故木材原料的木质素,完全含於纸浆内,惟如原料中含有色物质或深色杂质,将影响未来纸张的颜色,而性质方面,它是比较脆弱,而不透明度高,排水性佳,适合高速大量抄纸。其所抄造的纸张之紧度低,平滑度高,而富弹性,吸墨能力强,可加速油墨乾燥等,印刷适应性良好。 2.化学性(Chemical) 因机械纸浆留有甚多的非纤维素成份,如木质(Lignin)等,使抄造出来纸容易受光线照射使纸张的色泽有变及更脆弱的现象。为了改善这缺点,化学性的制造纸浆的方法便产生。 化学纸浆是用化学品混入来蒸煮(Cooking)木材,使原料的纤维容易分离。蒸煮目的是要以化学品与木质等原料产生化学反应,以排除木质素,以留下纤维素来作纸浆的用料。 因蒸煮过程中,可加入不同的化学品,使制造出来的纸浆性质有所不同,化学品可分为亚硫酸纸浆(Sulphite)、碱法纸浆(Alkaline)及硫酸盐纸浆(Kraft)。 亚硫酸纸浆的性质,色泽较浅,可不须经漂白步骤也可用作抄纸使用,制造的纸张,白度较高,纸质较柔软,其物理性质亦较弱。而碱法纸浆的特性,是较柔软和高不透明度,此纸浆制造的纸张,物理性质较强,主要是其纤维较短小。硫酸盐纸浆是现时比较普遍的方法。因其是用Na2S来蒸解,蒸解容易而且效果良好,而用此纸浆所造的纸张,强度较优,柔软性良好,而且耐久性佳,而经漂白後纸张白度更能大大提高。 3.半化学性(Semi-Chemical) 一种介乎於机械纸浆与化学纸浆之间的方法。先将原料里非纤维成分与纤维之间之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