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优质教学设计(5页)

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

—韩君

一、教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五四爱国运动》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中的第16课。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它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同时,它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故本课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相当重要

2、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课程标准】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根据课程标准,制定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掌握五四运动的过程、结果以及五四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分析比较的能力以及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导学提纲自学深思、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环节掌握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

(2)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历史情景,重点讲解五四运动的背景。

(3)通过阅读材料,小组讨论加深对五四运动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使学生认识到弱国无外交,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这样才能获得独立自主的外交。

(2)使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时代变了,但当代青年学生仍应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我们国家的繁荣而奋斗。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五四精神

确立依据:课标要求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且五四精神可以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教育。

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确立依据: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比较复杂,要求对国际、国内状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对这块内容比较难以理解。

二.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虽然在初中就较为系统的学习过本课的内容,但学生素质比较一般,基础知识不扎实,因此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同时也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透过历史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方法,以此来提高他们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教法、学法

1、教法:根据新课程理念,本课教学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如讲述法、视频教学法、

问题引导法、小组讨论法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法:由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五四运动的背景、五四精神等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故采取“提出问题—阅读材料及课本—分析理解—分组讨论—得出结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过程

导:

思:

结合提纲,迅速阅读教材;勾画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识记要点;在答案旁边做好标注,完善笔记。

一.自学深思:

(一)阅读课文【“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一目,归纳识记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1. 1915年1月,日本利用一战爆发,欧洲列强无暇东顾之机,向袁世凯政府提交

__________ ,妄图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2. 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1)召开:“一战”后,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商讨__________ 等问题。

(2)实质:英、法、美、日、意五强国操纵的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3)中国外交失败:欧美列强做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决定,打破了中国人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幻想。

(二)阅读课文【“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一目,整理五四运动过程:

(1)北洋军阀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2)北京政府罢免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3)中国代表拒绝在《_____________ 》上签字。

(三)阅读课文【五四精神】一目,理解并掌握五四运动的意义:

1.五四运动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_____________运动,同时也是一场反封建主义的运动。

2.五四运动的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它是中国从___________革命发展到___________革命的转折点。

(2)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与科学精神。

(3)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3.五四精神:_____________、民主科学、_____________ ;主旋律:爱国主义精神。二.自主探究:

1.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指什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2. 五四运动中的“三罢”斗争有哪些人参加?有什么特点?

议:

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目标和要求:①人人参与,组内合作,专人整理讨论结果,并推出代表展示。②一人发言时,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有所记录;③组长把握好节奏和进度。

1.交流解决“自学深思”“自主探究”中的困惑。

2.阅读材料思考回答问题:

材料一阅读教材P66第一段小字

材料二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课后整理识记)

材料三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更高地举起爱国和进步的旗帜。

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发扬民主、崇尚科学。

弘扬五四传统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

——江泽民《在北大100周年纪念会的讲话》材料四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青年兴则社会兴,青年亡则国家亡!

——陈独秀《敬告青年》

回答:(1)五四运动的“新”姿态体现在哪里?

(2)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在中华民族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今天,五四运动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应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展:学生积极大胆展示自学深思,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答案;学生、教师引导纠正。评:

(一)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1. 国际背景:(了解)

(1)

(2)

2.国内背景:(掌握)

(1)政治原因:(根本原因)

(2)阶级基础:

(3)思想基础:

(二)本课知识框架:

检:

1.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

B.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D.李大钊、陈独秀的指导作用

2、五四运动第一阶段的主要局限性是()

A、只限于北京周围

B、主要限于知识分子范围

C、只限于思想领域

D、只限合法斗争

3、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的作用()

A、领导作用

B、主力军作用

C、先锋作用

D、推力作用

板书设计:

16课:五四爱国运动

一、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

二、五四爱国运动的过程

三、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

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导、思、议、展、评、检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效果良好。在教学过程中导、思、议、展、评、检的每个环节均有时间的严格限制,如果备课不充分容易导致某个环节超时,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进度。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Ⅰ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为岳麓版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中的内容――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课程标准》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本课共三目,第一目“‘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介绍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第二目“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介绍五四运动的过程;第三目“五四精神”介绍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爱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次承上启下的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本课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它最大程度上体现了课标所提出的三维培养目标。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高一学生中已经有部分同学加入了共青团,对“五四”的含义已经有了思想上的认识。初中历史教科书中五四运动也是重点,学生对此应有较深刻的印象。再加上高中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烈,理性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喜欢究根问底。但由于本课理解、思维含量高,高一学生历史知识的储备并不充分,历史思维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对历史的领悟力还比较欠缺,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设计思想 1、教学理念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思考、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方式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注重师生互动,教学内容、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相互交融。 2、教学方法 采用讲述法、问题法、讨论法和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减少课堂统一讲解,设疑诱思,步步推进,引导学生自主及合作探究,力求拓宽视野,活化思维及培养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穿插 Flash动画展示图片文字资料,丰富课堂内容呈现方式,创设新情景,加强过程体验,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1)在学习中理解或掌握巴黎和会对中国社会

高中历史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岳麓版必修1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五四运动的爆发;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论著 教学重、难点 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为什么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设问:五四青年节的由来?直接引入五四爱国运动。(由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于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内容比较生疏,掌握故起来有一定难度,故先讲解学生熟悉的过程,在通过过程来分析背景和意义。) 在上新课之前,我们一起先来简单的回顾一下近代史上中国所受的屈辱和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录像) 对,的确,中国4万万同胞在1915年的5月忍耐程度走到了尽头,帝国主义没有料到,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的较大发展和新文化运动洗礼后的中国,已不再是八国联军侵华瓜分时的中国了。中国人民已不甘心接受这个失败,于是,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 二、讲授新课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和经过 导火线——中国的外交失败 关于中国的外交失败,我们补充一些内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加入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一方作战,虽未派一兵一卒直接参战,但派出了20万华工作战争后勤工作。所以,中国也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中国各界对和会寄予了极大的希望。当时中国派出了陆征祥、王正廷、顾维钧等五人的代表团参加会议。在会上,提出了一些正义的要求: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日本打战时夺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各种特权等。那一位同学能回答一下签“二十一条”时的情况?日本入侵山东是怎么回事?主宰会议的帝国主义强国不仅蛮横拒绝了中国代表的要求,而且对中国的要求作了以下处理:对前两项内容,和会“以不在和平会议的权限之内”为借口不予讨论;对归还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取德国在山东的各项权利,虽然讨论了,但日本借口“二十一条”中有明文规定,段祺瑞政府有同意的复文,坚持不交。因此,帝国主义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给了日本。同学们试想,中国作为战胜国,不但没有从巴黎和会上收回任何权利,反而被帝国主义当猴给耍了,中国人能不愤怒么?(答) 中国的正义要求遭到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以后,人民外恨列强,内恨卖国的军阀政权,长久埋藏在人们心中的愤怒像活山一样爆发了。人们将斗争的目标对准了那些人?为什么?斗争的行动首先从那里开始?对从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北京大学开始的。我们来看一下当时的情况。(录像) 五四运动开始了,学生的游行队伍从天安门出发,先到东交民巷外国使馆前示威,又来到赵家楼曹汝霖的住宅。当时,曹正与陆征祥在一起,他们听到学生过来的消息后,慌忙各自躲了起来。学生寻曹汝霖不到,一气之下火烧赵家楼,这一把火救了曹汝霖一命。起火的时候,陆征祥慌忙从屋中逃了出来,被学生发现。学生正好有气没处发,于是将他抓住,痛

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 一、“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 1.“二十一条”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快侵华步伐。 (2)时间: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政府递交了“二十一条”密约。 (3)目的: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2.巴黎和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中国希望改变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欧美列强却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2.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游行示威。 3.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4.高潮: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上海的“三罢”斗争把五四运动推向高潮。 5.结果

(1)北京政府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2)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三、五四运动 1.爱国救亡: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民主科学: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3.文化启蒙: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口号二:“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史料二对联一:“②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对联二:“③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学生欢呼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解读]①体现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外争国权”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相关;“国贼”指曹、陆、章三个亲日派卖国贼。 ②体现了有多个阶层参加五四爱国运动。 ③体现了斗争目标基本实现。 [思考](1)史料一中口号体现了五四运动什么特点? (2)史料二中画线部分分别反映了五四运动的什么特点? 提示:(1)口号一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口号二体现了维护国家主权,

2021年高中历史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岳麓版必修1

2021年高中历史《五四爱国运动》教案岳麓版必修1 【课程标准】概述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知识疏理】 一.原因: 1.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2.主要原因:一战爆发后,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快侵华步伐,提出灭亡中国的“________”。 3.直接原因(导火线):中国在________上的外交失败。 二.过程: 1.爆发: 1)时间:____年__月__日;地点:____;成员:学生; 2)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展:________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中心由____转移到上海。3.高潮:上海的“____”斗争把五四运动推向高潮。 4.结果: 1)__月__日,北京政府罢免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职务。 2)__月__日,中国代表拒绝在《__________》上签字。 三.意义:

1.是反帝反封建的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 2.是传播民主和科学的__________,体现了民主和科学的精神; 3.是____________,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4.五四运动与________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革命的开端。 【基础训练】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 A.日本割占中国青岛;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D.“二十一条”的签订。 2.在五四运动中起主力军作用的是() A.青年学生;B.工人阶级;C.中国共产党;D.农民阶级。 3.五四运动的高潮发生于() A.北京;B.上海;C.济南;D.广州 4.五四运动获得胜利的标志是() (1)迫使北洋政府罢免曹、陆、章;(2)中国代表拒绝和约签字; (3)使民主与科学得到更广泛的传播;(4)在斗争的高潮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 A.(1)(2)(3);B.(1)(2);C.(2)(3)(4);D.(1)(2)(3)(4)5.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 A.爱国主义精神;B.民主和科学精神;C.追求真理精神;D.勇于解放的精神。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精品表格教案(8页)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学案 【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重点难点】 1、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精神 2、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知识梳理】 一、五四运动爆发背景及条件 1.国内: (1)政治(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激化了; (2)经济因素及阶级因素:一战期间,空前发展,队伍不断壮大; (3)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4)直接原因(导火线):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国际: (1)一战期间,日本加快侵华步伐,提出灭亡中国的“___”,民族矛盾加剧; (2)俄国“”给中国送来了。 二、五四运动概况 1.第一阶段: (1)中心:______ (2)主力:青年学生;(3)斗争形式:示威游行; (4)口号:“外争国权、____”、“废除___”、“打倒三个卖国贼”等。 2.第二阶段: (1)中心:由北京转移到____; (2)主力(五四运动的特点):___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斗争形式:“三罢”斗争 3.初步成果: (1)北京政府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2)中国代表拒绝在上签字; (3)释放部分。 三、五四精神 1.五四运动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运动; 2.五四运动的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精神和精神,它 是中国从革命发展到革命的转折点。 (2)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和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与科学精神; (3)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的传播,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3.五四精神:、民主科学、;主旋律:爱国主义精神。 四、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1)相同点 ①社会性质: ②革命任务: ③革命性质: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优质教学设计(5页)

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 —韩君 一、教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五四爱国运动》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中的第16课。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它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同时,它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故本课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相当重要 2、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课程标准】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根据课程标准,制定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掌握五四运动的过程、结果以及五四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分析比较的能力以及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导学提纲自学深思、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环节掌握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 (2)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历史情景,重点讲解五四运动的背景。 (3)通过阅读材料,小组讨论加深对五四运动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使学生认识到弱国无外交,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这样才能获得独立自主的外交。 (2)使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时代变了,但当代青年学生仍应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我们国家的繁荣而奋斗。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五四精神 确立依据:课标要求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且五四精神可以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教育。 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确立依据: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比较复杂,要求对国际、国内状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对这块内容比较难以理解。 二.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虽然在初中就较为系统的学习过本课的内容,但学生素质比较一般,基础知识不扎实,因此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同时也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透过历史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方法,以此来提高他们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教法、学法

岳麓版高中历史《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

岳麓版高中历史《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 ——历史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五四爱国运动》,现在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内容,板书设计四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教学。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五四爱国运动》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中的第16课。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它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同时,它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故教材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相当重要。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掌握五四运动的过程、结果以及五四精神。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历史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归纳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 (3)通过阅读材料,总结五四精神并进行小组讨论。 (4)合作探究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加深对五四运动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巴黎和会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弱国无外交,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这样才能获得独立自主的外交。 (2)使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时代变了,但当代青年学生仍应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我们国家的繁荣而奋斗。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五四精神(确立依据:课标要求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且五四精神可以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教育)难点:“五四”运动的背景(确立依据: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比较复杂,要求对国际、国内状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对这块内容比较难以理解)二、说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虽然在初中就较为系统的学习过本课的内容,但是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因此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同时也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透过历史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方法,以此来提高他们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法与学法(为了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我设置了以下的教法学法) 1.教法:根据新课程理念,本课教学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如讲述法、视频教学法、问题引导法、小组讨论法等,在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同时带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法:由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五四运动的背景、五四精神等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故采取“提出问题—阅读材料及课本—分析理解—分组讨论—得出结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 将本课分为四个子目进行讲解: 第一子目: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 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 熟悉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理解五四精神的实质。 二、能力和方法 1、通过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2、结合文中所给的史料,培养学生从历史史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对五四运动作出价值判断,由此感受到民族精神的觉醒对一个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并由此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五四精神 难点:理解五四精神为什么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学过程: 大家都应该知道青年节在五月四日,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时间吗?中国共青团团歌里为什么要写上:“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这一天,青年学子带头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即五四爱国运动。那么五四运动一场怎样的运动呢?它为什么会发生呢?它体现了什么精神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回顾这段青春燃烧的历史吧!一、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在我们走进五四运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呢?[设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子目的内容,试归纳,五四运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1、国际方面:⑴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一战后列强企图卷土重来,民族危机大大加深;⑵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启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这给中国的无产阶级以启迪。 [讲解]:一战期间,日本和美国趁西方列强无暇顾及在华利益之机,加紧侵略中国,尤其是日本,更是企图独霸中国。主要体现在它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向袁世凯提出了“二十一”条。 [设问]:通过教材第二三段小字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二十一条”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灭亡中国变中国为日本的殖民地。 [设问]:袁世凯对于日本提出这样的“二十一”条作何反应? [提示]:1915年5月9日这天,称帝心切的袁世凯除了对第五条内容有所保留,其余内容竟然全部接受了。中国人把这一天作为国耻纪念日,称作“五九国耻”。通过“二十一”条,日本实现了独霸中国的野心。 2、国内方面:⑴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根本原因) [讲解]: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北洋军阀政府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大肆出卖国家利权,对内则大量掠夺土地和工矿业,不断增加赋税,而且军阀之间不断混战,使人民生活悲惨,苦不堪言,这就使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除此之外,一场运动的爆发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我来给同学们补充一下运动发生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⑵经济和阶级基础:辛亥革命到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快发展,工人阶级在一战期间得到壮大。 [讲解]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我们把这个时期称为“短暂的春天”。随着

《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1.重视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特有功能,关注学生情感教育,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及其爱国主义教育。 2.关注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促使历史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及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3.探索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养成,。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上承辛亥革命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启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而且本课与必修二第12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和必修三第22课《新文化运动》都有着紧密联系。因此本课在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 (二).课标要求: 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三).课标解读: 本课是要让学生学习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结果和意义,并说明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悉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记忆五四运动的口号,理解五四运动精神。 2.方法和能力目标 自主学习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提高阅读有关信息的能力,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合作学习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锻炼历史思维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探究学习能力:通过让学生自觉参与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其探寻未知事物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发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精神。 (2)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三、学情分析 1.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初中教材中五四运动是重点,学生对此应有较深刻的印象。 3.已经有部分同学加入了共青团,对“五四”的含义已经有了思想上的认识。 4.高中学生的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烈。 四、教学资源 1.教材(岳麓版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第四章第16课)。 2.文字材料(书籍,报纸,期刊)及其音像资料(共青团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电影《我的1919》等)。 3.网络资源(提供给学生的与“五四运动”有关的网站和网页,供课前浏览)。 六、教学过程 1.课前播放《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学生提前感知。 2.导入:大家都是青年学生,有哪位同学知道在中国历史上,由青年学生发起的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为了纪念他们还有一个节日,是什么节?青年节是五月四日,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时间?刚才的歌曲中有句词是“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那么为什么说“五四的火炬,

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1学案:4.16 五四爱国运动 Word版含解析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 [学习目标] 一、“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 1.1915年1月,日本利用一战爆发,欧洲列强无暇东顾之机,向袁世凯政府递交“二十一条”密约,妄图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2.1919年,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欧美列强不顾中国的强烈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打破了中国人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幻想。 [易错提醒] 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尖锐,即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不是民族矛盾。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2.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各校3 000余学生汇集天安门广场,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揭开了五四运动的序幕。 3.高潮:上海的“三罢”斗争把五四运动推向高潮。 4.初步胜利: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北京政府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三、五四精神 1.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

四”精神的主旋律。它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3.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深化提升] 五四运动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运动 (1)反帝:从斗争起因看:由山东问题引起,是巴黎和会分赃所导致的;从斗争口号看:“外争国权”不承认巴黎和会对中国山东问题的决议。 (2)反封建:从斗争目标看:开始时提出罢免卖国贼职务,工人参加后,斗争矛头进一步指向北洋军阀政府;从斗争口号看:“内惩国贼”。 (3)“彻底性”: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坚决斗争、决不妥协的精神。 主题五四运动 史料1919年6月12日《上海学联告同胞书》:“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思考五四运动取得了怎样的成果?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关键是什么? 答案成果:北京政府罢免了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关键:前期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先锋作用,后期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并迫使北洋军阀作出让步。 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内涵 (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 (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岳麓版必修一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

岳麓版必修一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 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看法其对中国社会革新的影响。 基础知识:掌握〝二十一条〞的严重影响;巴黎和会的概略、性质;五四运动的迸发、口号、开展及结果;五四肉体的外延;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革新的影响。 基本技艺: 1、经过对五四运动背景的探求,初步培育先生基于史实和所学知识对特定效果停止讨论的才干。 2、在协作讨论的进程中,初步培育先生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表达自己的观念。了解效果处置的普通方法并在后续练习中加以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先生初步看法到爱国主义是五四肉体的源泉;民主与迷信是五四肉体的中心,勇于探求、勇于创新、特性束缚、反帝反封是民主与迷信的内容。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复兴中华民族。民族肉体的醒悟对国度与历史命运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在五四肉体熏陶下,协助先生增强为民族复兴而妥协的责任看法。 二、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标,本课的重点定为五四运动迸发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依据先生现状,难点定为经过对旧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的剖析对比,明白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末尾。 三、教法 依据课标和先生的实践,本课主要采用效果式教学。教员以效果引导先生展开探求,以效果情境激起先生的历史思想。基于先生的知识积聚现状,本课还将采用讲授法教学,以完成对难点的打破。

杜威倡议效果处置教学形式,就是引导先生运用智慧去探求或探求,以处置效果的一种方法。效果教学法的价值在于,一方面可以防止传统教育灌输教材的方法,另一方面,先生可以在处置效果的进程中取得真知。 四、教学进程 〔一〕导入〔5分钟〕 〔二〕效果探求〔35分钟〕

历史必修1岳麓版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集体备课教案

高一历史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使用对象:时间: 课题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 课程标准概述五四运动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五四运动的过程及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采取学、思、论、导四步教学法。即自学,深思,讨论,点评诱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五四运动精神,认识到中国社会的进步趋势不可阻挡 重点难点重点:五四运动的过程 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比较法、资料收集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学案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集体教案个性化教案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回忆: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而衰到亡的原因,认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教学过程】 A.各组合作按照学案提纲完成本课基本内容。(15分钟) 一、背景 1、国际: ①一战期间,日本加快侵略中国的步伐:A、占领青岛;B、提出“二十一条” 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 2、国内: ①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②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③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了人民的思想解放 3、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二、经过 阶段主力军运动中心斗争口号特点初步胜利 前期青年学生北京“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勿作五分钟爱国心”“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青年学生走在反帝爱国斗争的前列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章、陆三人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后期无产阶级上海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三、历史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始终,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 2、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3、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4、五四运动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五四精神: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文化启蒙) B、小组主持,合作探究以下重点难点问题。(10分钟)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1、相同点: (1)社会性质相同: (2)革命任务相同: (3)性质相同: 2、不同点: (1)领导阶级不同:

高中历史 第4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学案 岳麓版必修1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 知识点一“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 1.“二十一条”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2)出现:1915年1月,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政府递交。 (3)目的: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2.巴黎和会 (1)和会召开: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战胜国在巴黎召开。 (2)和会议题:商讨处理战败国以及维护世界和平。 (3)中国诉求:希望改变中国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 (4)列强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知识点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2.概况

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1)北京政府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2)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知识点三五四精神 1.爱国救亡: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它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民主科学: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3.文化启蒙: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图解历史] 五四运动 [误区警示] 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尖锐,即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不是民族矛盾。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误区警示] 五四运动迫使北洋军阀政府罢免了三个卖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只是取得了初步胜利,并未彻底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不能说取得彻底胜利。 [深度点拨]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别是领导阶级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主题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史料探究] 1.五四运动的背景 史料由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的增加,中国工人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00万,增至战后的200万……文化斗争是中国现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1915年9月,《新青年》杂志的出版,标志着彻底反封建文化运动①的开始……

岳麓版必修一第十六课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

《五四爱国运动》的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要求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本课核心内容是五四运动,它围绕五四运动的背景、经过、意义三个方面展开的。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岳麓版必修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包括五节必讲课程,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两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一次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深渊的侵略史;仁人志士一次次奋起救国,上下求索的抗争史。 《五四爱国运动》是第二条线索里的重要环节,它上承辛亥革命,下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继地主、农民、资产阶级的斗争相继失败之后的一只新兴力量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而进行的不屈的抗争,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取得了反帝爱国运动的初步胜利。同时,它也预示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喷薄欲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影响和教育了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在五四运动中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思想,使五四运动成为了一场具有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的新文化运动,这为下一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做了铺垫。所以本课在此单元的地位十分重要,它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根据课程标准高考历史大纲要求,掌握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意义及精神。过五四爱国运动和以往革命运动的比较,认识其伟大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比较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结合已学知识共同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学案一体化,夯实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2、深入挖掘教材,设计梯度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形成知识迁移,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翁,爱国是学生的优良传统,应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在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全国人民团结斗争是胜利的保证。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使青年学生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五四运动的史实,包括发生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 本课难点:如何理解五四精神。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初步掌握了一些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有关内容,学生比较陌生的是五四精神和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点。因此,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灵活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整合能力。 教学方法及手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五四爱国运动》教案(6)岳麓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五四爱国运动》教案(6)岳麓版必修1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教材从“二^一条”和巴黎和会、“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及五四精神等内容再现了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激烈场面。这不仅是一场面临民 族危亡的关键时刻,由青年学生发起的爱国运动,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和宣传进步思想的运动,它使中国的广大阶层(特别是工人阶级)真正觉醒,而这次运动中所体现出的五四精神更是影响深远,它对中国社会的变革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学生分析 1•高中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初中历史教科书中五四运动也是重点,学生对此应有较深刻的印象。 3•已经有许多同学加入了共青团,对“五四”的含义已经有了思想上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熟悉五四运动的起因、运动的经过(口号、中心、主力、 结果)、引导学生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分析归纳“五四精神”。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启发探究法了解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 (2)通过创设情境和填写表格的方式,使学生自主掌握五四运动的过程,锻炼概括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对史料的分析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命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领会“五四精神”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课主要通过情境再现与体验教学法让学生感受八十七年前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通过讨论如何弘扬五四精神,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根据课标要求,将本课重点定为:五四运动的史实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培养学生概述、分析、归纳的能力和高尚的人格。 (二)、难点: 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教学方法 情境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优质教案(4页)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五四运动的背景 ,过程 ,意义及精神。通过五四爱国运动和以往革命运动的比拟 ,认识其伟大历史意义 ,培养分析和比拟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培养阅读材料 ,分析材料 ,结合已学知识共同分析 ,概括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材料的展现 ,激发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构建知识体系。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开展的推动作用。 2、深入挖掘教材 ,激发思维 ,形成知识迁移 ,培养史论结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对五四运动做出价值判断 ,由此感受到民族精神的觉醒对一个国家的推动作用 ,并由此培养爱国情怀。培养社会责任感 ,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五四运动的史实 ,包括发生的背景 ,过程 ,结果和影响。 本课难点:理解五四精神 ,为什么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歌曲?荣耀啊 ,中国共青团?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自主学习:1、五四运动的背景 2、五四运动的经过 3、五四运动的意义及精神 一、五四运动的背景 材料一:〔军阀们〕经过哪里 ,就靠哪里的老百姓供给 ,以苛捐杂税把他们管辖的省敲诈得精光。……大河堤坝不维修 ,听任黄河泛滥;……此外还有滥发钞票 ,通货膨胀。 ——?伟大的中国革命?[美]费正清著 材料二: 一战期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展的“黄金时期〞。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为中国新的革命运动提供了新的阶级力量。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的思想文化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它促使人们加紧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伟大的五四运动作了思想的先导 ,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中国通史? 材料四: 1915年5月9日:“二十一条〞 材料五:十月革命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 ,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 ,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