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脸色看五脏疾病

从脸色看五脏疾病
从脸色看五脏疾病

从脸色看五脏疾病

2009年03月04日星期三 02:09

从脸色看五脏疾病察颜观色知健康肺部

1:两眉间发暗,为肺部久病。

2:右侧脸颊特别是颧骨处发红,为肺有热病,但是在未发将发之时。

3:肺初病者,特别是初受风邪,在面部表现为两眉上发白。

4:喘息鼻张者为肺病已久。

心脏

1:印堂暗红,为心部久病。

2:上下两唇出现赤色为心病初期。

3:舌卷短、两颧出现界限分明的赤色为心病已久。

肝病

1:鼻梁中部发暗、发锈为肝部久病。

2:两目下发青,面色污浊,象总也洗不干净,为肝病初起。

3:左面颊特别是靠近鼻翼处出现暗红色,为肝未病将病之时。

脾病

1:鼻头色暗黄,兼有丘疹,为脾胃病已久。

2:整个鼻梁色黄为脾病初期。

3:唇部色泽暗淡,脸部及四肢肌肉松懈下垂,为脾病渐进。

肾病

1:整个面色黎黑垢浊,下眼睑肿,色黑,为肾久病。

2:下巴暗红色。

察“颜”观“色”知健康

一个人的脸色与身体健康有着密切关系,医师们也经常通过观看患者的脸色作为判别疾病的参照,这是由于人的全身气血的盛衰,常常从脸部显示出来。身体健康的人,脸色红润,表示血气充盈;而身体不适的人脸色白皙,表示血气虚衰。一般来讲,健康人的脸色通常是微黄,显红润而有光泽;不健康的人常常表现出多种异常的脸色,如苍白、潮红、青紫、发黄、黑色等。

苍白脸色是由于脸部毛细血管充盈不足而引起的,中医认为这大多是属虚病或寒症,是体质差的表现。此外,如大出血、休克引起毛细血管强烈收缩,甲状腺机能减退、慢性肾炎、铅中毒等,也均会引起脸色苍白的现象。

潮红脸色有生理与病理性两种。前者出现与饮酒、日晒、剧烈运动或情绪活动、愤怒或害羞等有关;后者主要是发生在感染引起的高热性疾病,如伤寒、虐疾、肺结核、肺炎等。如服用阿托品等扩张血管的药物,以及大量服用激素后,也会引起脸部暂时潮红的现象。此外,红斑狼疮患者、一氧化碳中毒者也会产生脸色潮红的症状。

青紫脸色大多由于缺氧而引起,剧烈的疼痛常常使脸色苍白而带青紫,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等,也都会使脸色变为青紫。

发黄脸色大多由于细胞损害,或胆道阻塞使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超过正常范围,渗入组织与粘膜而造成的,医学上称之为“黄疸”。主要是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胆结石、急性胆囊炎、肝硬化、肝癌、胰头癌等患者。此外,钩虫病患者由于长期慢性失血,也会出现脸色枯黄的症状。

发黄脸色大多由于细胞损害,或胆道阻塞使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超过正常范围,渗入组织与粘膜而造成的,医学上称之为“黄疸”。主要是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胆结石、急性胆囊炎、肝硬化、肝癌、胰头癌等患者。此外,钩虫病患者由于长期慢性失血,也会出现脸色枯黄的症状。

各种疾病的并发症1

老年痴呆: 1.饮食过度或不足,引起胃肠道不适、出血,甚至穿孔。 2.水电解质紊乱。 3.因吞咽困难,易并发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4.长期卧床易发生褥疮、便秘或血栓、栓塞性疾病。 5.外伤或骨折。 6.大、小便失控,易致泌尿道感染。 7.抑郁症患者的智能障碍为暂时性的、部分性的,每次检查的结果均不相同;而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智能损害是全面性的,而且呈进行性的恶化。 冠心病: 1、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2、尖瓣乳头肌因缺血、坏死等使收缩功能发生障碍,造成不同程度的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 3、心脏破裂:常在心肌梗死1周内出现,多为心室游离壁破裂,造成心包积血引起急性心脏压塞而猝死。 4、栓塞:左心室附壁血栓脱落所致,引起脑、肾、脾、或四肢等动脉栓塞。 5、心室壁瘤:主要见于左心室,体格检查可见左侧心界扩大,心脏搏动范围较广。 6、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内出现,可反复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可能为机体对

坏死物质的过敏反应。 高血压 1、冠心病:长期的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阻塞或使血管腔变狭窄,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而引起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2、脑血管病:包含脑出血、脑血栓、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管意外又称中风,其病势凶猛,且致死率极高,即使不致死,大多数也会致残,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凶猛的一种。高血压患者血压越高,中风的发生率也就越高。高血压患者的脑动脉如果硬化到一定程度时,再加上一时的激动或过度的兴奋,如愤怒、突然事故的发生、剧烈运动等,会使血压急骤升高,脑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便溢入血管周围的脑组织,此时,病人会立即昏迷,倾倒在地,所以俗称中风。 3、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患者的心脏改变主要是左心室肥厚和扩大,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纤维化。高血压导致心脏肥厚和扩大,称为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是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的一个必然趋势,最后或者可能会因心脏肥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影响生命安全。 4、高血压脑病:主要发生在重症高血压患者中。由于过高的血压超过了脑血流的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因血流灌注过多而引起脑水肿。临床上以脑病的症状和体征为特点,表现为弥漫性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严重的甚至会昏迷和抽搐。

脏腑辨证论治(一):概述

脏腑辨证论治是中医各种辨证论治的基础。它首先运用四诊八纲,掌握、分析病情,然后结合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映判断出病变的脏腑和确定所患何证,最后根据证来确定治疗原则和方药。证是脏腑阴阳盛衰或外邪内犯的反映。由于每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他们所反映出来的病证也不同,据根脏腑不同生理病理变化来推断病证,这就是脏腑辨证的理论根据。如心有主血脉、藏神志、开窍于舌的功能,故把心悸、脉结代、失眠、神志昏乱、舌尖红、舌强不语等证候归之于心。据此,可以推断出病变在何脏腑,再结合八纲辨证,进而作出全面诊断。脏腑辨证论治的方法和步骤是: 1.首先通过四诊来掌握病史、主诉、症状和体征。如心慌、气短、自汗、倦怠无力、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或结代等。 2.运用八纲辨证来分清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如见心慌、自汗等脏腑症状,知病在里;见面白、畏寒、肢冷,知证为寒;见气短、倦怠无力,知正已虚。 3.再根据脏腑病理反映判断病变脏腑,如见心慌、脉细无力或结代知是心不主神与不主血脉之症,从而判断病变在心。从以上分析看出,八纲辨证为里、虚、寒,脏腑辨证,知病位在心,综合诊断为“心、虚、寒”,即“心阳不振”或“心阳虚”。 4.辨清何证,就为立法、处方、用药提供了理论根据。诊断是“心阳虚”,虚则补之,寒则热之。虚在心就要用补法治心之虚,心有寒,就要用温法祛心之寒。据此得出“温阳补心”或“补心阳,益心气”的治则。方用参附汤加减;熟附子、干姜、桂枝(温心阳);人参、远志、炙甘草(益心气)。以上是脏腑辨证论治的整个过程,也是阴阳、脏腑、病因、四诊、八纲、方药等基本理论联合应用于临床实际的过程。这一过程解决了病人所患的是什么“证”?为什么是这个证,根据在那里?这个证怎样治?为什么要这么治等四个问题。

养生须知:脸色红润并非好事 或是一种疾病

【微信:本草纲目,bcgangmu】每个人都希望自己面色红润、满面红光,认为这是健康的表现。但是,满面红光未必都是好事,中老年人长期脸色潮红,要警惕有没有高血压;中年女性满面潮红,要考虑更年期的问题。所以,满面红色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说到满面红色,大家首先会想到长着大红脸的历史人物关羽。关羽的红脸是天生的,除了红色还有黄色掺杂其间,另外他的脸色是明亮、润泽、含蓄的,因此他的红脸是正常的。一般脸色偏红的正常人,脸部皮肤毛细血管襻开放得比较多,血内氧合血红蛋白浓度高,在中医看来是属于气血充足的人。但不正常的红色往往红得不是太过就是不及,要么红色独显,要么红得不是地方。 从寒热辨证,满面红赤多为热证。热盛血行,血液的红色充斥颜面五官,所以满面表现为红色。热证有温、热、火、暑之分,还有虚、实、真、假的分别。实热是热邪强盛所致。实热证的人面色红赤而且鲜明,部位广泛,时间持久,也就是持续性满面通红,古人形容为“面合正赤”、“面赤如醉”,多见于新病,一般是感染引起的高热性疾病,如伤寒、疟疾、肺炎等,这种情况一定要尽快就医,不能拖延。 虚热证是由于精血津液不足,导致虚热内生。虚热证的病人一般脸色呈现浅淡的红色,部位局限在颧骨脸颊,时间不持续而且发作定时,大多在午后或傍晚发热,常常为低热,以手心、脚心为主,伴有心中烦热,称为“五心烦热”。小说《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自幼患有肺结核,肺结核十有八九是虚热,因此林黛玉一到下午就两颧淡红、心情烦躁,到傍晚就更加严重。 另外还有一种热证为假热证,就是真寒假热,往往见于久病重病的虚寒病人,满面苍白,有时在颧骨脸颊浮现娇嫩、鲜艳的红色,中医叫“面赤如妆”,部位游移不定,还伴有畏寒、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是病情危重的表现。 从脏腑辨证来看,长期面色红赤的人,要结合自己身体的状况,考虑是否有心脏的问题。心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心烦、神乱、心悸、心痛等。高血压的病人往往满面红光,有的心脏病患者则是脸上局部发红。 曾有一个15岁的女孩,她平时上体育课老是气喘,有一次老师非让他们跑跳练习,女孩终于晕倒在操场上。结果一检查,女孩心脏有杂音,诊断是风湿性心脏病,瓣膜有问题。这个小女孩的面容就是颧骨上像涂了一团暗红色的胭脂。

脏腑辨证临床用药

脏腑辨证临床用药 (一)心 1.心气虚: 面色(白光)白,心悸气短,动则易汗,舌质较谈,体倦乏力,舌体胖嫩,苔白脉虚。治宜补心气。 人参、炙黄芪、党参、孩儿参、茯苓、五味子、炙甘草。 2.心阳虚: 形寒肢冷,面色苍白,心胸憋气,心悸气短,经常自汗,舌淡或紫暗,脉细弱或结代。甚则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脉微欲绝。治宜温心阳。 桂枝、肉桂、制附子、薤白、干姜、大枣。 3、心血虚: 面色不华,头晕目眩,心悸易惊,健忘失眠,唇舌色淡,脉细弱。治宜补心血。 酒当归、丹参、白芍、鸡血藤、龙眼肉、紫河车。 4.心阴虚: 心悸心烦,五心烦热,低热盗汗,口干,健忘失眠,脉细数。治宜补心阴。 熟地、生地、麦冬、玉竹、阿胶、百合。 5.心神不宁: 心血虚,心阴虚均可导致心神失养.而出现失眠,健忘,易惊等症。除可用补心血,补心阴的药物以外,还可用养心安神或镇心宁神的药物。 养心安神: 酸枣仁、首乌藤、炙远志、合欢皮。 镇心安神; 琥珀、朱砂、煅龙骨、煅龙齿、煅珍珠母、磁石。飞铁落、生牡蛎。 6.心火旺: 心中烦热,急躁失眠,口渴,口舌糜烂疼痛,舌尖红或舌质红,脉数。治宜清心火。 水牛角、牛黄、黄连、马尾连、生栀子、莲子心、百合、竹叶、木通、连翘、生地、丹皮。7.痰迷心窍: 神志错乱,意识不清,或神呆目滞,自言自语,举止失常,脉沉弦滑,苔白腻。严重者可昏倒在地,不省人事,喉口痰鸣,漉漉有声。治宜开窍化痰。 麝香、人工麝香、苏合香、牛黄、冰片、蟾酥、菖蒲、炙远志、郁金、细辛、猪牙皂、竹沥、青礞石。 8.心血瘀阻: 心悸、心前区刺痛或闷痛,并向左臂内例放射,时发时愈,严重者并有面、唇、指甲青紫,四肢逆冷,舌质暗红或见紫色斑点,苔少,脉微细或涩。治宜活血祛瘀、理气止痛。 丹参、桃仁、酒红花、酒川芎、三七、赤芍、郁金、毛冬青、银杏叶、鱼腥草根、荜苃、檀香、降香、沉香、公丁香、乳香、麝香、人工麝香、苏合香。 (二)小肠 1.小肠虚寒: 小腹疼痛,腹胀肠鸣,排气则舒,或疝气作痛,苔白脉弱。治宜温小肠寒。 煨肉豆蔻、乌药、肉桂、小茴香、橘核、青皮。 2.小肠实热、心移热于小肠,心胸烦热,尿频而痛,口舌糜烂疼痛。治宜清小肠热。 木通、竹叶、小蓟、泽泻、白茅根、生地、赤茯苓、猪苓、灯芯、滑石、玉米须、赤小豆。 (三)肝

五脏六腑的功能关系与病症

五脏六腑的功能、相互关系与病症 肝藏魂,属木。胆火寄于中。主血,主目,主筋,主呼,主怒。 本病∶诸风眩晕,僵仆强直,惊痫,两胁肿痛,胸肋满痛,呕血,小腹疝痛瘕,女人经病。 标病∶寒热疟,头痛吐涎,目赤面青,多怒,耳闭颊肿,筋挛卵缩,丈夫疝,女人少腹肿痛、阴病。 心藏神,为君火。包络为相火,代君行令。主血,主言,主汗,主笑。 本病∶诸热瞀螈,惊惑谵妄烦乱,啼笑骂詈,怔忡健忘,自汗,诸痛痒疮疡。 标病∶肌热畏寒战栗,舌不能言,面赤目黄,手心烦热,胸胁满痛,引腰背、肩胛、肘臂。 脾藏意,属土,为万物之母。主营卫,主味,主肌肉,主四肢。 本病∶诸湿肿胀,痞满噫气,大小便闭,黄胆痰饮,吐泻霍乱,心腹痛,饮食不化。 标病∶身体肿,重困嗜卧,四肢不举,舌本强痛,足大趾不用,九窍不通,诸痉项强 肺藏魄,属金,总摄一身元气。主闻,主哭,主皮毛。 本病∶诸气郁,诸痿喘呕,气短,咳嗽上逆,咳唾脓血,不得卧,小便不禁。 标病∶洒淅寒热,伤风自汗,肩背痛冷,臂前廉痛。 肾藏志,属水,为天一之源。主听,主骨,主二阴。 本病∶诸寒厥逆,骨痿腰痛,腰冷如冰,足肿寒,少腹满急疝瘕,大便闭泄,吐利腥秽。

标病∶发热不恶热,头眩头痛,咽痛舌燥,脊股后廉痛。 命门(心包)为相火之原,天地之始,藏精生血,降则为漏,升则为铅,主三焦元气。 三焦,为相火之用,分布命门元气,主升降出入,游行天地之间,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上下左右之气,号中清之府。上主纳,中主化,下主出。 本病∶诸热瞀螈,暴病暴死暴喑,躁扰狂越,谵妄惊骇,诸血溢血泄,诸气逆冲上,诸疮疡痘疹瘤核。 上热则喘满,诸呕吐酸,胸痞胁痛,食饮不消,头上出汗。 中热则善饥而瘦,解中满,诸胀腹大,诸病有声,鼓之如鼓,上下关格不通,霍乱吐利。 下热则暴注下迫,水液混浊,下部肿满,小便淋沥或不通,大便闭结下痢。 上寒则吐饮食痰水,胸痹,前后引痛,食已还出。 中寒则饮食不化,寒胀,反胃吐水,湿泻不渴。 下寒则二便不禁,脐腹冷,疝痛。 标病∶恶寒战栗,如丧神守,耳鸣耳聋,嗌肿喉痹,诸病肿不用。 胆属木,为少阳相火,发生万物,为决断之官,十一脏之主(主同肝)。 本病∶口苦,呕苦汁,善太息,澹澹如人将捕状,目昏不眠。 标病∶寒热往来,疟,胸胁痛,头额痛,耳痛鸣聋,瘰结核。 胃属土,主容受,为水谷之海。(主同脾)。 本病∶噎膈反胃,中满肿胀,呕吐泻痢,霍乱腹痛,消中善饥,不消食,伤饮食,胃管当心痛,支两胁。 标病∶发热蒸蒸,身前热,身前寒,发狂谵语,咽痹,上齿痛,口眼斜,鼻

脏腑用药规律

中医中药——脏腑用药规律 (2015-01-27 09:23:56) 转载▼ 玉棠:中医中药 脏腑用药规律 (一)肝 养肝血:当归白芍何首乌枸杞阿胶桑椹子 滋肝阴:山萸肉熟地枸杞女贞子憋甲 清肝热:桑叶菊花羚羊角青箱子密蒙花决明子 平肝潜阳:石决明珍珠母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灵磁石泻肝火:龙胆草青黛栀子夏枯草 熄肝风:羚羊角钩藤天麻僵蚕全蝎蜈蚣地龙 疏肝郁:柴胡香附郁金青皮川楝子元胡薄荷 伐肝瘀:川芎桃仁红花三棱莪术乳香没药五灵脂泽兰 益母划川牛膝

(二)胆 清胆:柴胡郁金金钱草青蒿茵陈 泻胆:龙胆草黄芩栀子黄连 (三)心 养心阴:柏子仁酸枣仁地黄龙眼肉丹参麦冬当归白芍龟板浮小麦 助心阳:桂枝附子薤白干姜 益心气:人参黄芪太子参五味子炙甘草 泻心火:黄连木通黄芩栀子生地大黄丹皮天竺黄连翘竹叶莲子心 镇心神:朱砂琥珀珍珠母灵磁石 开心窍:菖蒲远志郁金冰片 (四)小肠 清小肠热:木通泽泻灯心瞿麦滑石赤小豆车前子赤茯苓小蓟

白茅根淡竹叶 (五)脾 补脾气:人参黄芪党参白术扁豆炙甘草 温脾阳:干姜苍术吴茱萸肉豆寇半夏砂仁白寇仁白术燥脾湿:苍术白术薏苡仁半夏草蒄厚朴茯苓藿香佩兰 理脾气:陈皮砂仁白寇仁香附木香厚朴枳壳 (六)胃 益胃阴:石斛麦冬天花粉芦根沙参玉竹 清胃热:生石膏知母黄连大黄大青叶芦根 温胃寒:高良姜生姜干姜丁香草叩毕澄茄吴茱萸砂仁白寇仁 消食积: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炒卜子谷芽 泻胃实:大黄芒硝枳实厚朴槟榔 降胃气:沉香丁香柿蒂半夏竹茹旋复花代堵石

============== 中药口诀 消导药 消化增食欲,化食消导进,脘胀食欲减,嗳腐吐酸频。过食可消导,脾虚配健运,宿食已化热,苦寒轻泻姻。气滞食不化,理气消食呈。脾胃后天足,谷麦鸡楂神。 谷芽健脾消食积,炒用消食能养津。 麦芽和中消乳积,疏肝回乳生麦用。 健脾消食鸡内金,肿块结石亦可进。 山楂消食能行瘀,肉食积滞功最能。

七种异常步态预示疾病

七种异常步态预示疾病 通俗地讲,人的下肢有3个关节,即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这3个关节的中心应在一条直线上,一旦这些关节出现问题,原有的步态就会发生变化。有些典型的异常步态对某些特定疾病有提示意义,通过望诊即可作出诊断。 七种异常步态需警惕 间歇性跛行 是指患者从开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后,出现单侧或双侧腰酸腿痛、下肢麻木无力,甚至跛行,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后,症状很快缓解或消失,病人仍能继续行走。但再行走一段时间后,上述症状则重复出现。大部分人误以为这一表现是下肢或关节出了差错,其实这是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 高抬腿步态 走动时患腿高抬、患足下垂、小跨步跛行,如同跨越门槛之状,又称跨越步态。其主要是因为患者小腿伸肌瘫痪,足不能背伸而成下垂状态,为避免走路时足尖蹭地而有意识将腿抬高所致。此步态多见于坐骨神经、腓总神经麻痹或外伤等。 摇摆步态 走路时患者躯干两侧摇摆,使对侧骨盆抬高,来带动下肢提足前进。所以每往前走一步,躯干都要向对侧摆动一下,看上去好像鸭子在行走,又称鸭步。这种步态常见于小儿先天性髋关节双侧脱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严重的“O”形腿,以及臀上神经损害者。 足跟步态 迈步时以足跟着地,步态不稳,表现为躯体轻轻左右晃动,足背伸、足弓高。此步态可见于胫神经麻痹、跟腱断裂、遗传性共济失调等病症。 画圈步态

走动时表现为患腿膝强直僵硬,足轻度内旋及下垂,足趾下钩。起步时,先向健侧转身,将患侧骨盆抬高以提起患肢,再以患侧髋关节为轴心,直腿蹭地并向外侧画一半圆前进一步。由于此步态多见于下肢痉挛性偏瘫者,所以又称偏瘫步态。 拖腿性跛行 行走时,健腿在前,患腿拖后,患肢前足着地,足跟提起表现为拖腿蹭地跛行。本病可见于儿童急性髋关节扭伤、早期髋关节结核或髋关节骨膜炎等。 保护性跛行 走路时患侧足刚一点地,则健侧足就赶快起步前移;健足触地时间长,患足点地时间短;患腿迈步小,健腿跨步大;患腿负重小,健腿负重大。这种保护性患足点地跛行,多见于下肢受伤者。 此外,临床中常见的还有慌乱步态,多见于脑动脉硬化、脑肿瘤、头部陈旧性外伤等;醉汉步态,主要见于小脑或前庭疾患;踏地步态,常见于多发性神经炎、脊髓型颈椎病;交叉步态,多见于大脑瘫、截瘫等病患。 本文导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走路姿势,这是因为人在肌肉力量、肌腱和骨骼长度、骨骼密度、视觉灵敏性、身体协调能力,以及体重、肌肉或骨骼受损程度等方面都存在细微的差异。正常步态是通过骨盆、髋、膝、踝和脚趾的一系列活动完成的。 训练步态六法 保持正确的走路姿势,对改善关节功能、延缓关节退变是十分重要的。日常生活中,并非每个人都能拥有健美优雅的步态。有的人穿高跟鞋走碎步,有的人挥动双肩走正步,还有的隔很远的距离就能听见他(她)的脚步声。从专业角度看,穿高跟鞋走路,脚的姿势不自然,必须使机体消耗更多的能量,以保持平衡,因此容易疲劳。如果鞋太紧,每走一步,脚就会感到痛,这也会影响正确的步态。因此,应该少穿高跟鞋,多穿中跟或平跟鞋,这样既省力又有弹性。要矫正不良步态应尽量少坐车,每天坚持步行。走路时,需保持昂首挺胸、肘部稍屈的姿势。 专家总结出一套训练步态的方法,效果很好,读者不妨试一试: 1.用脚尖走路,腿伸直、双手叉腰、胳膊向后、挺胸抬头,每天10分钟。 2.慢走3分钟,注意全脚着地,屈膝。

中医特色疗法

1.定义:耳穴压豆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的粘贴于耳穴外,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又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 2.中医理论基础:古代医著中就有”耳脉”、耳与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关系,以及借耳诊治疾病的理论和方法等记载。其一从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到,耳与经脉是有着密切关系的,早在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到了与上肢、眼、颊、咽喉相联系的”耳脉”。到了《内经》时期,不仅将”耳脉”发展成了手少阳三焦经,而且对耳与经脉、经别、经筋的关系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载在十二经脉循行中,有的经脉直接入耳中,有的分布在耳廓周围。因此,十二经脉均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所以《灵枢·口问》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亦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共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奇经八脉考》一书还从奇经八脉角度,阐述了耳和经络的关系。其二耳与脏腑的生理、病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经典著作中,有关耳与脏腑的关系论述很多。《黄帝内经》言:”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等。后来医家根据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大大丰富完善了这一原理。《厘正按摩要术》在汇集前人经验基础上,提出了耳背与五脏的关系,指出”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的生理联系。与病理相关的如《素问·脏器法时论》说:“肝病者,.......虚则目荒荒无所视,耳无所闻”,《证治准绳》说:“肺气虚则少气,......是以耳聋”。现代实验电针耳穴胃区,对胃的波幅和频率,其效应呈良性双向性调整作用,提示针刺耳穴胃区对病理状态下的胃十二指肠具有良好的改善功能,如此产生阳性反应,更加证实了耳穴和内脏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3.现代研究基础:其一耳廓的神经血管淋巴很丰富,有耳大神经,枕小神经、耳颞神经和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混合枝,颞浅动脉,颈外动脉,耳后动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淋巴管和淋巴结。有学者认为这些结构组成很大程度上与其作用机制密切联系。其二生物体是一个大系统,构成整体的全息胚分属于不同的层次,大全息胚包含着小全息胚,层次我们用级来表示,整体以下的全息胚的级由高向低由大向小依次称为第1级、第2级,......,第n级,...。全息胚的级越高(n越小),全息胚与整体的联系就越密切,全息胚与整体的全息相关度就越大,整体各部位在这样的全息胚可以有较精确的缩影定位。其三全息质是全息胚与整体,全息胚与全息胚之间全息相关的内容。全息质相关内容相同,生物学特性相似程度也最大。其四人体耳穴电特性是经穴特性的一种表现由于耳穴具有反映病变的特异性,电特性测量能给出比较准确、可靠的定量观察指标。人的体表电位由恒定电位和瞬变电位迭加成。耳廓以软骨为支架,由皮肤、皮下组织、脂肪和结缔组织等构成,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也有汗腺。耳穴电位反应病变的特异性存在差异,不同穴位鉴别不同疾病的临界指标不同。这种耳穴特异性的差异是电特性测量中的共同特点。正因为有这种特点,使得在临床应用中如何正确诊断病位和病症变得较为复杂,人们不易在耳穴电特性检测中,由获得的特征参数简便地得到临床印象。 总之,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耳的外形似肾,而肾阴肾阳又是元阴元阳之本。因此耳穴具有疗效高应用广的特点。耳穴中的肾、肾上腺、内分泌、睾丸、卵巢等穴位具有中医肾的内涵,因此这些穴位与中医“肾”的全息质较高。 4.耳穴诊疗的取穴法: ①中医辨证法:根据中医的脏腑经络理论进行治疗。如呃逆跟胃气上逆有关,治疗时可取耳穴胃区。 ②相应取穴:就是身体某一部位有病,在耳区相应部位上取穴。 ③特定取穴法:根据每个穴位所具有的特殊性能,按照某一疾病,可选取某一穴区进行治疗。高血压病,

五脏病机(内容清晰)

五脏病机 在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中,五脏生理功能失常的机理 心的病机-----心的阴阳气血不足,心火亢盛,心血瘀阻 肺的病机-----肺的宣发肃降失常,肺气虚,肺阴虚 脾的病机-----脾气虚,脾阳虚,脾为湿困 肝的病机-----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阴虚,肝阳上亢,肝血虚 肾的病机-----肾精亏虚,肾气不足,肾阳虚,肾阴虚 一、心的病机 1、心气虚 心气不足,鼓动无力,血脉不充,血行无力。临床常见,面色白,舌质偏淡,动辄心悸,脉象虚弱等症。 心气不足,心神失养,心神功能减退,而见精神不振,思睡但睡眠不深。 2、心血虚 一血虚不足,血脉空虚,濡养之力减弱,故见全身血虚征象,如经常头昏,疲乏无力,面色淡而无华,舌色、唇色淡白,脉细或数而无力等。 二是心神失养,由于血虚,神失所养,则精神不振,思想难以集中,且思考不能持久,甚至神思恍惚。 3、心阴虚 阴不制阳,则心阳偏亢,全身出现虚热;由于心阴不足,宁静功能减退,加上虚热内扰而心神不安 虚热内生----潮热,口干咽燥等 心神不宁----心烦不得眠 4、心阳虚 是心的推动、兴奋与温煦等功能减退,导致中血行无力,甚至瘀滞,心神不振;同时全身出现寒象 心神不振-----精神萎靡,表情困倦 5、心火亢盛 火盛心中,扰动心神;使血行加快,脉道扩张;同时,火热可上炎于舌,下移于小肠,并出理明显的热象。 火扰心神------心烦、失眠、躁动,重者出现谵语、狂躁,甚至昏迷不醒。 心火上炎于舌-----舌红糜烂,舌尖碎痛; 心火沿经脉下移于小肠----- 尿道中灼热疼痛,尿黄赤,或见尿血等症。 6、心血瘀阻 心气虚或心阳虚,血液运行无力,加上阳虚则寒,寒性凝滞,更易使心脉中之血瘀滞; 痰浊凝聚,阻于心脉之中,亦导致心血瘀阻。 心脉瘀阻不通,血瘀气滞----心前区憋闷、疼痛。 7、痰迷心窍 痰浊阻碍心神与外界的沟通, 轻者------精神失常,答非所问; 较重者----神识模糊,呈朦胧状态;

中医五脏的虚证表现

五脏的虚证表现 一.肺。 肺虚泛指肺气不足或肺阴虚而言.临床表现有少气,呼呎浅短,耳聋,咽干等.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肺主皮毛,司呼吸.肺虚体质多表现为肺气虚和肺阴虚两大类型 1. 肺阴虚。多因津液消耗,肺失润养所致,通常表现为形瘦羸弱;干咳无痰,或痰少质黏,或咳而痰中带血丝;潮热盗汗,午后颧红,少寐失眠;口干咽燥,喉痒音哑,舌红少苔等 2. 肺气虚者多为久病亏耗,病后元气未复;或因久咳伤气,以致肺气亏虚,表现为咳而气短,咳喘无力,久咳不愈,痰液清稀;倦怠懒言,声音低怯;面色发白,畏风形寒,易患感冒;或有自汗,舌淡苔薄白等.肺虚者多见于肺结核病,肺气肿,肺心病,肺痿,肺不张以及肺癌晚期之人. 二.脾 脾胃虚弱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胃气虚、胃阴虚。 1. 脾气虚的症状主要是气短乏力、头晕、大便溏泻,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脏白 2. 脾阳虚主要表现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 3. 胃气虚主要表现在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 4. 胃阴虚主要表现在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口舌生疮等三.肝 1. 肝阴虚又称肝阴不足。指肝脏阴液亏虚的证候。多由气郁化火,肝病及温热病后期耗伤肝阴,或肾阴不足所致。症见眩晕耳鸣,胁痛目涩,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燥咽干,或手足蠕动,经闭经少等。治宜滋阴养肝为主 2. 肝阳虚具体可表现为寒凝血滞,温运无力,血不循于常道.同时肝阳不足将使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系列情怀不畅的证候.肝气虚又称“肝气不足”.为肝本脏的精气虚损,常兼见肝血不足.主要症状为胁肋虚闷或坠胀;精神扰郁、胆怯;视物不清,或眼前幻影;四肢麻木或痿弱无力。可伴有倦怠乏力,自汗,懒言声低,内脏下垂,面色青黄,舌质淡白,

脸色发黄 这3种脸色暗示身体疾病

脸色发黄这3种脸色暗示身体疾病 一个人的脸色能反映出很多的健康问题,当你面色红润,充满气血的时候那就说明您很健康。但是当你脸色暗黄没有一丁点气血的时候,那么您就要注意了。那么还有哪些脸色说明要预防身体疾病了呢?今天三九养生堂的小编就来告诉你小心这3种脸色会暗示身体疾病,一起来看看吧。 在中国很早之前就有通过面色来看出人身体的健康状态。而且在中医看病讲究的是“望、闻、问、切”,“望”即色诊,是中医通过辨色来诊察病情的方法,“色为气血之所荣,面为气血之所凑,气血变幻,色即应之,色之最着,莫显于面”。 脸上的气色能反映人的健康状况,色诊上面部的色泽以明润而含蓄为佳。若脸上突然出现白色、青色和黑色,说明你的身体可能出现严重的疾病了。 色诊能从脸上不同部位的颜色,看出五脏的健康状况,即“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当你的面色发生哪些变化,就说明可能那里有病。通过气色变化,你可以更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因此,在生活当你的脸色突然变得不好,或者是突然出现以下这些变化的时候,就一定要小心了! 1. 面色变得太深或太浅。 2. 脸上突然出现了原本没有的颜色。 3. 红黄面色中突然全部变成黄色,或全部变成了红色。 4. 当你的脸色的颜色不对,或者在其他的部位出现了在应该出现的部位。

5. 面色违背了季节规律,即春略青、夏略红、秋略黄、冬略灰。 脸上突然出现这3种颜色,是最明显的疾病标志。 黑色 五色中,黑为肾水。黑色多与肾病有关。青色和黑色都是最严重的病色,当脸上出现青黑色时,说明有严重的血淤。面色发灰、发黑,同时有腰膝酸软、排尿失常、性功能减退症状时,可能是慢性肾病的表现。 青色 五色中,青为肝木,青色多与肝病、气滞血淤有关。中医认为,肝能反映人的情绪,所以面色偏青的人一般性格暴躁,要谨防肝病。当脸上的颜色变成青紫,主要是因血液中的酸素,或氧气的量度有了异常,或心脏血液循环系统不良。严重者会发生剧痛或猝死。 白色 五色中,白为肺金,白色多与肺病、虚证有关。我们常说脸色苍白是贫血征状,贫血的人还伴有没气力、爱出汗,这是血虚和气虚的表现。脸色过白,也表示你的肺功能较弱。 此外,五色中,赤为心火,黄为脾土。脸色过黄表示脾胃不和,容易腹胀、腹泻、大便溏稀,严重者可能出现黄疸,一旦出现白眼球发黄,必须及时就医,否则可能危及生命。而脸色发红的人要小心心脏病,还有一些感染引起的热证,如伤寒、肺结核等。 什么样的脸色最健康

中医基础知识(五脏)

中医基础知识 脾系统: 脾与胃相表里,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思伤脾 在液为涎,在五脏中脾属阴中至阴。脾主运化,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生理功能: 1脾主运化:运:输送,转运;化:消化、吸收。将我们所吃得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并将其吸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 小儿得脾胃最为弱,常常因各种饮食不当得原因,造成伤时、泄泻、食欲不振等,小宝宝本身生理特点就就是“脾常不足”,“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小儿三分饥得原则就就是要使小儿吃到七分饱留三分余地。保持七分饱,脏腑就不容易损伤。 如果宝宝得脾胃已经受伤,:补脾经,捏脊,揉按足三里,摩腹,揉按板门,运内八卦, 2脾生血统血:如果脾胃长期虚弱,宝宝总就是不爱吃饭,或消化不良,长期便秘或泻肚。 又因脾开窍于口,口唇得色泽代表了气血得盛衰。如果口唇色泽苍白或者暗淡无色,就表明脾气不足,制造出得气血不足,这个人多半就是气血亏虚

3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胃先将营养物质消化,需下行至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其糟粕,下移至大肠,形成粪便排除体外,另外水液代谢产物 则注入到膀胱中储存,由肾气控制排出体外。 生理特性: 脾喜燥恶湿。“脾虚则湿”:脾主长夏,脾脏得生理功能活动与长夏阴阳变化相互通应。 脾与长夏,湿,土,黄色等有内在联系。脾喜燥恶湿,湿气当令,每年七八月份交长夏,如果湿气过盛,就容易损伤脾脏。现代人得病很多都跟湿有关,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风、寒、暑、湿、燥、火,外感六邪,当中以湿最难缠,而且湿从不单独作战,总就是与别得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成为湿寒;遇热,则湿热,遇风,成风湿, 驱风容易。 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成为慢性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就是不好处理得健康问题。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湿呢? 有几个很简单得方式,一个就是瞧舌头,肥大,有齿痕。一就是瞧大便,如果大便总就是不成形,长期便溏,体内必然有湿。脾主运化水湿,脾如果受到伤害,则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体内堆积。 肺系统: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开窍于鼻,其华在毛,肺主皮毛,忧伤肺,在液为涕

面诊—看脸色知健康

面诊——看脸色知健康 面诊,就是医生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法来对面部整体及面部五官进行观察,从而判断人体全身与局部的病变情况。所谓“相由心生”,内在五脏六腑的病理变化或是心理变化,终会表现在脸上的相关区域,所以脸部的望诊最能洞察病机、掌握病情。 人的面相首先是看天庭,也就是两眉中间的地方称为印堂,是一个人精气元神聚集的地方,印堂宽是属于功名显达大贵之命,气宇轩昂气量大,为人仁厚有修养。印堂太宽则容易相信别人,缺乏自己的主见,容易上当吃亏。印堂太窄或者长杂毛这样的人,容易钻牛角尖,不善于交际应酬,有时候多疑心容易患得患失。 人的脸色分为:主色、克色、病色。 1)与生俱来的脸色叫主色。 2)收到外界环境影响而改变的脸色叫客色。 3)除了主色和客色之外的脸色都称之为病色。 (人体在疾病状态下呈现的色泽变化是病色)。 如图所示,心属火,在色为红;脾属土,在色为黄;肺属金,在色为白;肾属水,在色为黑;肝属木,在色为青。五行相生相克,与相邻的脏器相生,与相隔的脏器相克。 (1)脸色发黑,意味着肾脏出了问题,主要表现为:肾虚、精气不足或是生殖泌尿系统疾病。 人的下眼睑部位主肾虚、水饮、淤血所致,这个部位发黑(黑眼圈),女性可能月经不调或带下不正常。 (2)脸色发青,意味着肝脏出了问题,主要表现为:造血功能差或肝脏疾病。面色发青的人

一般脾气急躁,血液循环不好。 (3)脸色发红,对应着心脏出了问题,主要表现为:虚热,心脏功能弱,血液循环差,和心脏疾病。 1)心主血脉,一般说明有实热,心火在里头,脸色发潮红,可能是虚热,虚火上炎。 2)面色暗红,可能血脂增高,血压增高,容易引起心悸。 3)心脏出问题时,小肠部位会先表现出来,最常见的就是脸部小肠反射区(颧骨)出现黄褐斑。 4)老年人一般颧骨发红,说明是虚阳外越的表现(阳气虚,浮在外面。虚阳外越为肾阳衰微,阴寒内盛,阴盛于下(内),致微弱的阳气浮越于上(外),阳气浮越不得潜藏之症。临床中所见到阴寒所致虚火牙痛、虚火喉痹、口疮、失眠、眩晕、表现为面部阵阵烘热、身体阵阵发热、手足心热、小便尿热、大便肝热,唇口红肿等都属于虚阳外越的范畴。) (4)脸色发黄,可能是脾脏出了问题,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和脾脏功能疾病。 (5)脸色发白,可能是肺脏出了问题,主要表现为:气虚或呼吸系统疾病。 印堂属肺,健康的印堂是黄中带白,印堂发黑,说明患者肺部有疾,若是红色的,说明可能有心火。 各种症状可分为:顺症和虚症。如果患者脸上出现与青色相生的黑色和红色,就证明他的病很容易治愈,若出现了与青色相克的白色或黄色,就说明他的病非常严重,并不断恶化。 看脸色要在自然光线下,化妆、环境都会影响脸色。健康色应该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中国人大多是黄色皮肤,因而为“黄”,血液循环呈现“红”,但颜色不鲜亮,为“红黄隐隐”,皮肤要有光泽。) 举例: 1、脸色偏黄,胃区偏红: 有胃火,能吃,但脾运化不动,所以吃了后消化不动,因而人比较胖,肌肉松弛,容易困。 2、脸色偏青: 易发怒。肝木克脾土,所以消化系统不好,肌肉不充盈。 3、脸色非常黄,嘴唇发青紫: 脾虚,气血云化不足,淤滞厉害,这样会影响到心脏,还有女性的月经等问题,肾气不足,手脚末梢凉,腰部软弱无力,泌尿生殖系统往往出现问题。

32种常见慢病42种特殊疾病、25种大病

吉林省健康扶贫32种常见慢病、 42种特殊疾病、25种大病名称及报销政策 42种特病:(报销政策:德惠市人民医院门诊享受90%报销) 1、恶性肿瘤放化疗; 2、白血病;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4、血友病; 5、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6、脑瘫; 7、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 8、血管支架植入术后; 9、心脏换瓣膜术后;10、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11、胃息肉内镜治疗; 12、痔疮门诊手术治疗;13、肾、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14、甲状腺功能亢进(减退)(药物治疗);15、乳腺癌(内分泌治疗);16、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17、病毒性肝炎;18、肝豆状核变性;19、肝硬化;20、肺结核(免费项目除外);21、外阴白斑;22、肾功能不全透析治疗;23、肾病综合症;24、血吸虫病;25、克山病;26、囊虫病;27、大骨节病;28、再生障碍性贫血;29、布鲁氏菌病;30、手足口病;31、帕金森式病;32、癫痫;33、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34、重性精神病;35、强直性脊柱炎;36、银屑病;37、大肠(直肠)息肉内镜治疗;38、重症肌无力;39、白癜风;40、系统性红斑狼疮;41、艾滋病;42、儿童苯丙酮尿症。 25种大病:(白内障去红星医院免费救治、心脏病去吉林省心脏病医院免费救治,限扶贫人员且真实患有疾病) 1、儿童先心病; 2、儿童白血病; 3、胃癌; 4、食道癌; 5、结肠癌; 6、直肠癌; 7、终末期肾病;8、肺癌;9、肝癌;10、乳腺癌;11、宫颈癌;12、急性心肌梗死;13、白内障;14、尘肺;15、神经母细胞瘤;16、儿童淋巴瘤;17、骨肉瘤;18、血友病;19、地中海贫血;20、唇腭裂;21、尿道下裂;22、耐多药结核病(新增);23、脑卒中(新增);24、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新增);25、艾滋病机会感染(新增)。 32种慢病:(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诊断,建立慢病手册,门诊开药享受80%报销,慢病复印件交给患者家中存放) 1、慢性支气管炎; 2、肺纤维化; 3、慢性阻塞性肺病; 4、哮喘; 5、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6、高血压(2,3期); 7、慢性缺血性心脏病; 8、风湿性心脏病; 9、心力衰竭(心功能2,3级);10、心内膜炎;11、慢性心包炎;12、心律失常(限房颤);13、慢性胃炎;14、胃溃疡;15、慢性肠炎;16、溃疡性结肠炎;17、慢性胆囊炎;18、慢性胰腺炎;19、脑动脉供血不足;20、慢性腹泻;21、慢性鼻(咽)炎;22、慢性鼻窦炎;23、糖尿病(饮食控制无效);24、痛风;25、脑出血(恢复期);26、脑梗塞(恢复期);27、高脂血症;28、子宫内膜异位症; 29、中耳炎;30、慢性肾炎;31、脊柱退行性病变;32、恶性肿瘤镇痛治疗。 健康扶贫政策:服务111,看病120 服务111:一人一份居民健康档案,一户一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贫困患者一人一策, 看病120:定点医院(德惠市人民医院、中医院)住院报销90%,自付不超过10%;卫生院慢病门诊报销80%,自付不超过20%;贫困患者住院0押金,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

中医脏腑辨证临床用药

中医脏腑辨证临床用药 (一)心 1.心气虚: 面色(白光)白,心悸气短,动则易汗,舌质较谈,体倦乏力,舌体胖嫩,苔白脉虚。治宜补心气。 人参、炙黄芪、党参、孩儿参、茯苓、五味子、炙甘草。 2.心阳虚: 形寒肢冷,面色苍白,心胸憋气,心悸气短,经常自汗,舌淡或紫暗,脉细弱或结代。甚则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脉微欲绝。治宜温心阳。 桂枝、肉桂、制附子、薤白、干姜、大枣。 3、心血虚: 面色不华,头晕目眩,心悸易惊,健忘失眠,唇舌色淡,脉细弱。治宜补心血。 酒当归、丹参、白芍、鸡血藤、龙眼肉、紫河车。 4.心阴虚: 心悸心烦,五心烦热,低热盗汗,口干,健忘失眠,脉细数。治宜补心阴。 熟地、生地、麦冬、玉竹、阿胶、百合。 5.心神不宁: 心血虚,心阴虚均可导致心神失养.而出现失眠,健忘,易惊等症。除可用补心血,补心阴的药物以外,还可用养心安神或镇心宁神的药物。 养心安神:

酸枣仁、首乌藤、炙远志、合欢皮。 镇心安神; 琥珀、朱砂、煅龙骨、煅龙齿、煅珍珠母、磁石。飞铁落、生牡蛎。 6.心火旺: 心中烦热,急躁失眠,口渴,口舌糜烂疼痛,舌尖红或舌质红,脉数。治宜清心火。 水牛角、牛黄、黄连、马尾连、生栀子、莲子心、百合、竹叶、木通、连翘、生地、丹皮。 7.痰迷心窍: 神志错乱,意识不清,或神呆目滞,自言自语,举止失常,脉沉弦滑,苔白腻。严重者可昏倒在地,不省人事,喉口痰鸣,漉漉有声。治宜开窍化痰。 麝香、人工麝香、苏合香、牛黄、冰片、蟾酥、菖蒲、炙远志、郁金、细辛、猪牙皂、竹沥、青礞石。 8.心血瘀阻: 心悸、心前区刺痛或闷痛,并向左臂内例放射,时发时愈,严重者并有面、唇、指甲青紫,四肢逆冷,舌质暗红或见紫色斑点,苔少,脉微细或涩。治宜活血祛瘀、理气止痛。 丹参、桃仁、酒红花、酒川芎、三七、赤芍、郁金、毛冬青、银杏叶、鱼腥草根、荜苃、檀香、降香、沉香、公丁香、乳香、麝香、人工麝香、苏合香。 (二)小肠 1.小肠虚寒: 小腹疼痛,腹胀肠鸣,排气则舒,或疝气作痛,苔白脉弱。治宜温小肠寒。

疾病是五脏六腑的不正常相貌

疾病是五脏六腑的不正常相貌 希望朋友们早晚上下班坐公交时,观察一下车上坐的人。 你会发现,人人脸上都有“病相”。什么叫人人脸上都有“病相”呢?这个人脸上有愁苦,那个人脸上有焦灼,带着孩子去看病的母亲脸上忐忑不安,这个人脸上在生气,那个人脸上有嫉妒。他们的脸上有很多可以称之为“病”和“累”的东西。 你苦了,就是一副苦相,这个苦相要维持三十年呢?苦相就成了相貌。不用三十年,一年就能改变相貌。有的人这一年心情不好,一年的愁苦就变成了相貌,一年的愤怒就变成了相貌。 我有一句格言,叫做相貌是凝固了的表情,表情是瞬间的相貌。所以你看,这个老人一生比较达观,和和蔼蔼,高高兴兴,他到了晚年,慈眉善目,慈善就成了相貌。 那么,你知不知道,当你发怒的时候,你的五脏六腑干吗呢? 五脏六腑都是有相貌的。你精神紧张的时候,为什么肠胃容易痉挛呢?你的脸抽筋,胃也在抽筋嘛。那个胃原来挺好的,一抽肯定有变化的。你额头皱,相应的器官肯定也在发皱的。人的表情长久了,就变成相貌。五脏六腑的表情长久了,也会变成相貌,这个相貌就是疾病。你的肠胃老在那里发皱,时间长了就固定下来了,成了疾病,成了相貌,不是表情了。而且在你生育的时候还要遗传给孩子。 这就是奥妙。 为什么说“提心吊胆”呢?当你的心理状态是提心吊胆的时候,你的心和胆就是提着的。我们的医学家如果愿意去测量,人处于提心吊胆的状态,他的心和胆的某些肌肉纤维肯定就是提着的吊着的,这是没有问题的。 中医讲七情伤人。怒伤肝,许多肝病诱发因素都是一次大的生气。 思伤脾,恐伤肾,这都是有道理的。 人的表情会凝固成为相貌,疾病不过是五脏六腑的不正常的相貌而已。造成这一切的种种病相,从病的表情到相貌,从心理到生理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你那颗心。不是心脏的心,而是中国古代用语上的心,或者说灵魂也可以。 我们要修这颗心。用禅的语言讲,叫做“明心见性”。 这颗心原来不明,不见自性。心明了则见自性。 使扭曲的心放松,回归自然 我们平常讲到“通”,总爱联系到气血通不通,经络通不通。遇到一个问题,人们也常说,思想通不通。这个“通”字很形象。一个人的思想通了,必然表现在身体上;同样,思想不通,身体的某个部位也会不通畅。 这似乎是很奇怪的事情。我们的心灵与肉体就是这样密切联系着的。

面相和疾病

1.眼袋浮肿偏黑,双肾虚; 2.鼻子准头赤红色,肺热咳嗽; 3.双眼干涩发痒,肝火旺; 4.双颧骨色泽乌黑,内寒气喘; 5.眼中发黄,气血运化失调; 6.口唇发青,阳虚而胃寒; 7.眼肚微肿,口中痰多; 8.双耳黑无光,肾脏有损;9.面部色泽萎黄,脾虚湿盛;10.发质、胡须、体毛干燥者,肝气郁滞,肝火旺盛;11.眼睛、两颧微红,阳盛阴虚,脏腑火热炽盛;12.眼睛周边昏暗,因性生活引起的外感风寒湿热等疾病,中医称之为“夹色感冒”;13.鼻梁色泽发乌,体内有失血的迹象;14.男人面部青黄 无光泽,有遗精,早泄 等症状;15.脸颊嘴唇 微青,多汗盗汗;16. 面部枯黄而浮肿,气血 虚;17.紧皱眉头,身 体疼痛;18.额头发乌, 体内有火;19.额头干 痒,体内缺水所致;20. 口干嘴唇白,脾胃虚, 气血不荣嘴唇所 致;21.双颧赤红, 肝肺火气炽旺;22.体 重肥胖,痰湿所致;23. 体轻人瘦者,肝火盛; 24.人瘦弱体质不好,多 是气血虚弱所致;25. 吃饭经常噎着,不是生 气郁闷引起,就是食道 疾病;26.不思饮食, 脾胃虚寒;27.面色黄 白,肠道功能失调所 致;28.面白唇白,腹 部疼痛;29.形体似鹤 状,肺结核;30.浑身 气色发紫,骨蒸潮 热;31.面色蓝黑, 惊吓所致;32.发质红, 易患妇科崩漏疾病; 33.面色如黄纸,大便带 血乃肠风血崩之疾; 34.印堂有竖纹,血液循 环不良,血压疾病等; 35.鼻子耳朵黑暗无光, 脏腑机能衰退较快。 重病有五忌1.唇青舌 黑。2.喉起黑赤。 3.天仓地阁黑。4.口 角发黄。5.掌色枯 暗。

重病有五绝1.心绝唇卷。2.肝绝口张不合睛翻黑。3.脾绝唇青短缩面黄惨。4.肺绝鼻黑孔露肌肤枯。5.肾绝耳黑聋齿干枯。 神相金较剪察疾病心法云:心经受病盯眉心皱,悬针破印,山根断,眉连印,眉毛重。肯主心经受病或心病者。 肝经受病相一一眉骨强起,颧骨高竖,人瘦筋现,眼多红筋,面皮紧瘦,颈筋多粗,骨重肉轻,鼻脊露骨,细小无肉.定主肝病阴虚见血者。脾以受病——面色青 黄无光,唇色青蓝为 鲜;面色过于青则脾 虚,青而兼黄则脾虚受 显,若深黄色则脾有湿 热,若唇色青蓝则脾虚 而寒,且主饮食不 思.宜补脾为佳。发红 者是脾不统血,主血 病,或疴血吐血有之。 经受病——准头戏赤, 主肺火,颧色黑暗主肺 寒,肺火病燥热,肺寒 病哮喘。 肾经受病——眼下青 暗,两耳生尘,额上乌 云。面如烟煤。 足病之相——山筋折 断主足痿,山筋削狭主 足疼,折断似蜂腰形, 削狭似剑脊形,痿者脚 筋酸软也,疼者火烁脚 筋也;又人,太瘦,而 须发尽白,面色深红 者,主骨痛病。 虫胀之相——面色无 光泽,或参黑如灰,工 枯黄如焦,满面尘垢乌 云。 瘦病之相——眼胞浮 肿,满面油光,肉不黏 骨.诀云:浮光而肥主 痰饮防中痰病,颧黑主 痰喘防寒痰为患,筋现 露骨而气速主阴虚痰 痨。 痨病之相——年寿有

血常规结果异常的疾病提示

血常规结果异常的疾病提示 血常规检查是人们日常体检、就医所接触的最熟悉的检验项目之一,老百姓常称之为“验个血”。血常规的广泛应用有助于临床初筛多种疾病。那么我们可以从血常规中看出哪些问题呢? 血常规所含项目血常规是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血常规中的许多项具体指标都是一些常用的敏感指标,对机体内许多病理改变都有敏感反应,其中又以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最具有诊断参考价值,许多患者在病因不明时可以做血常规检查对其进行辅助诊断。此外,血常规检查还是观察治疗效果、用药或停药、继续治疗或停止治疗、疾病复发或痊愈的常用指标。主要参数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分类,各类细胞的大小、分布宽度,并配合某种急性反应蛋白等。 检测血常规的人群:血液异常患者、感冒、发烧、贫血、患炎症等人群。血常规中反映的问题 01判断感染,用以提示患者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通常经细菌感染如肺炎、肠炎,会造成白细胞数明显升高。白细胞分类下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上升,淋巴细胞比例略降低;而经病毒感染如流感,会造成淋巴细胞明显升高,在不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下,白细胞总数并没有明显变化。

02判断贫血。血常规中血红蛋白(Hb)配合红细胞(RBC)计数可以诊断病人是否有贫血的状况,并通过MCV、MCHC分析红细胞大小、分布宽度以判断贫血种类做到对症“升红”。 03提示过敏、寄生虫。白细胞分类下的“嗜酸性粒细胞”一旦明显升高,提示患者可能有接触性过敏现象或体内有寄生虫感染,需要进一步排查。 04辅助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炎。慢阻肺病人血常规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长期轻度增高,提示机体有长期的慢性炎症反应,可以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与X光胸片判断病情进展,用药改善慢阻肺病情。 05提示肿瘤、传染病。血常规显示全血细胞均明显降低,血小板计数、大小明显减低,通常提示患者是否有癌变的可能,如患白血病、肿瘤;或有影响机体免疫及造血功能的传染病,如艾滋,需要结合症状进一步排查。 06提示肝炎。肝炎等病人血常规常见血小板计数明显减低,这与肝脏受损后消耗血小板并伴合成不良有关,可结合肝功检查进行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