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

(完整版)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
(完整版)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

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

一、直观形象法

直观形象法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即教师采用直观教具或各种电化教育手段等,组织儿童开展观察(物体和现象)、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这种方法符合直观性教学原则和儿童思维的特点。

(一)直观形象法的内容

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要借助儿童多种感官和已有表象,通过直接形象的感知获得生动的表象,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直观手段有实物直观、图片直观、语言直观及活动过程直观。贯彻直观原则,要与运用语言和启发思考结合起来。如用语言指导儿童观察、传授新知识、口头解说儿童不能观察到的事物等。

1.观察法

观察法是教育教学直观形象法之一,运用观察活动进行教学的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儿童有目的地感知客观事物,可以丰富感性知识,扩大眼界,锻炼感知觉,发展观察力和其他认识能力,激发求知欲,促进语言的发展。这种方法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

运用观察法时要求注意以下几点:

(1)要培养儿童的观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法扩大儿童的生活环境,丰富生活内容,提供各种生动有趣的观察对象,引导他们进行各种观察活动。

(2)教给儿童观察方法。儿童可以运用比较方法进行观察,这也是观察法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如观察比较苹果和梨的异同。

(3)正确组织儿童观察。观察前要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要求;观察过程中要集中儿童的注意,以语言和手势指导观察,启发儿童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事物,并尝试让儿童自己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观察后要有总结性谈话,巩固儿童观察印象,形象概念。

幼儿园教育教学常用的观察方法有特征性观察、比较性观察、长期系统性观察等多种。

2.演示法

演示法也是直观形象法之一,即教师在教学中出示实物或教具,进行示范性操作。这种方法常配合语言法(谈话法、讨论法等)一起使用。教学演示可以集中儿童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发展观察力、思维力,认清对象物,形成正确的认识。

使用演示法要求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恰当的时机,激发儿童新鲜感和好奇心。

(2)使全体儿童都能看清演示的对象,把注意力集中于对象的主要方面。

(3)辅以简明扼要的讲解和谈话,使演示的事物与所学的知识紧密结合,将个别的知识归纳成为完整的知识。

3.示范法

示范法也是直观教学方法之一,指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或教学表演,为儿童提供

具体模仿的范例。进行动作示范时,要选择好位置,使每个儿童都能看清楚;示范动作要慢、清楚而准确,并适当加以解释,以达到明确的目的。

示范法又分完整示范、部分示范、分解示范、不同方向示范等多种形式。

(1)完整示范。对新的教学内容,从头到尾的示范,给儿童以完整的印象,便于其理解和掌握,形成整体认识。

(2)部分示范。在儿童学习过程中出现难点、缺点、错误,教师则进行示范以帮助解决局部问题,对已经会的内容就不再示范。

(3)分解示范。把学习材料分成几部分,分步分段地示范,使儿童掌握每一处要领和学习的重点。

(4)不同方向示范。从正面、背面或侧面示范,使儿童从不同的角度得到完整的印象。

4.范例法

范例法指采用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供儿童直接模仿和学习。范例对年龄越小的儿童作用越显著。范例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1)示范性。是各种教育活动中示范性最强的一种方法,它通过范例使儿童获得正确的认知,告诉儿童怎样做才是对的、好的。这样就能使儿童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

(2)直观性。范例法可以通过一个一个具体的范例及其活生生的形象,把抽象的知识或要求具体化、形象化,使儿童易于理解、易于模仿和学习。

(3)行为的定向作用。来自各个方面的各种范例,构成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使儿童的行为向着范例所指引的方向发展,这种由范例所引发的潜移默化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二)采用直观形象法应注意的事项

1.内容的选择

在运用直观形象法的集体教育活动中,一般是根据教学计划选取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重难点对儿童进行直观形象化教育,使直观形象法的示范性作用更有针对性。

2.实施要求

(1)直观形象法的手段可以多样化。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和现在条件,相应采用录音、录像、电视、电影、VCD、DVD、幻灯、投影以及电脑多媒体等各种直观手段,来对儿童进行直观教学。

(2)直观形象法的形象化对象也可以多样化。教师可以真人真事为范例,可以艺术作品中的典型事例为范例,也可以通过讲故事或情境表演树立范例。

(3)直观形象法要与语言法相结合。在实际教育活动中,直观形象法与语言法(讨论法、故事法)是密不可分的。

(4)直观形象法要与行为练习相结合,要让儿童掌握所学的知识或行为。

(三)参观法

参观法是与直观形象法有关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它是为受教育者提供真人真事真实场

合作为教育环境的一种现场学习法。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儿童对所参观的对象进行观察,这种观察有别于常识活动和语言活动中的观察,其重点在于根据观察引导儿童结合自己的有关生活经验,产生联想、进行对比,从而激发向往、自豪、尊重等积极的道德情感。

二、游戏化方法

游戏化方法是最为科学的育儿教育方法。

(一)游戏化方法的实施

实施游戏化方法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游戏活动教育化,二是教育活动游戏化。

1.游戏活动教育化

(1)角色游戏

孩子假扮妈妈喂养娃娃,背枪当警察捉坏蛋。他们用自己去替代角色人物,用玩具去替代真实用具,这一切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通过扮演进行的。

(2)结构游戏

孩子们喜欢搭积木、串木珠等构造活动的结构游戏,从中他们认识了物体的形状、色彩、大小、轻重等特征,得到了关于结构造型方面的知识技能,培养审美情趣。

(3)表演游戏

表演童话、故事、玩木偶、影子戏,这些表演游戏从小培养儿童对戏剧活动和文艺作品的兴趣,培养未来小观众和小演员。以上这些游戏都属于一种创造性游戏,是孩子们自己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开展活动。

(4)由成人编制的有规则游戏

有规则游戏都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如发展动作,发展智力,培养艺术审美能力),是成人根据一定的教育要求,用规则编制而成的。除此以外,那些民间游戏也是儿童喜爱的。

2.教育活动游戏化

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利用儿童对游戏的本能偏爱,满足儿童爱玩、好玩的天性,以游戏的形式和方式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这就是教育活动游戏化。

(1)依靠玩具开展游戏化活动

在教育活动中适当地加入相应的玩具或“道具”,使活动增加了游戏的成分,会引起儿童的兴趣和积极性,使教育活动充满了乐趣。

(2)依靠想象开展游戏化活动

游戏都是一种假想的行为,在教育活动中也可以充分发挥3岁以后儿童所具备的假想能力,在教育活动中穿插假想性游戏。

(二)注意事项

1.采用游戏化方法要注意“发展适宜性”原则

教师就要根据儿童在游戏能力方面的年龄差异和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开展游戏化教育。

2.明确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是根据游戏目的以及教育活动的目的而提出的,它能在游戏中起组织、约束、调整儿童游戏行为和相互关系的作用。教师可借此机会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规则意识。

3.教师应掌握指导游戏的技能

4.创设游戏角

在创设游戏角中,教师要记住:一要对孩子严格要求,二是教会孩子整理技能,三要运用表扬与批评、鼓励与惩罚相结合的手段去督促他们的行为,四要学会有耐心和坚持。

三、语言法

语言法是儿童教师最常用的和最普遍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即教师以语言为主要工具对儿童进行说教、指导、劝说等,以达到相应的教育目的。最常见的语言法有两种:故事法和讨论法。

(一)故事法

1.操作定义

故事是儿童喜闻乐见的艺术之一,幼儿园为了向儿童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历史知识、自然常识以及领袖、英雄、科学家们的事迹或成长过程,多以故事的形式进行教育。幼儿园运用故事这种手段向儿童进行教育的方法被称为故事法。

2.操作特点

故事法在幼儿园运用较为普遍,它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容易吸引住儿童,促使儿童的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故事内容易于理解,可促进儿童的理解力、记忆力、想象力、判断力及口语表达能力的综合发展。

3.操作形式

故事法在教学中运用,一般以课堂教学形式出现,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故事法在教育教学中可以运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有口述、听录音、看图讲故事、情景教学、幻灯、录像、复述故事、表演、编故事开头或结尾等活动形式。

(二)讨论法

1.操作定义

讨论法是儿童自我教育的一种方法。讨论法主要是儿童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一些不了解的问题、认识模糊不清的问题、困难的问题、相互关系中矛盾的问题,甚至有错误

看法的问题等等,发表意见、共同议论商讨、相互启发和补充,从而获得正确、统一的认识。

讨论法是儿童自己教育自己、主动接受教育的方法,不是被动接受教育。议论法是讨论法的初步形式,是以老师为主、儿童为辅的谈论,因为幼儿年龄特点等因素,老师要先从议论法入手,再逐步过渡到运用讨论法进行教育。

2.操作特点

(1)实践性强

(2)针对性强

教师针对教育活动的目的和儿童的思想实际、行为表现上存在的问题,设置各种性质的讨论。

(3)自由性强

儿童在讨论时,学习的氛围是自由、轻松和谐的,儿童没有心理压力且情绪愉快,不必紧张地参与活动。因此,他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操作过程

(1)运用情景表演引发问题

(2)运用各种手段展开问题

(3)运用正面行为练习展示问题解决方向

(4)运用各种讨论解决问题

(5)在实践中检验或修正讨论结果

四、移情法

移情法强调认知一情绪系统的交互作用,综合运用认知提示、情感换位、巩固深化和情境表演等技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展开儿童认知和行为的教育。它特别针对儿童期特有的自我中心化思维,能明显提高儿童的移情能力和认知水平,提高其社会认知水平和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一)移情法所用的训练技术

1.认知提示

认知提示是通过成人的言语提示、分析、讲解、组织儿童讨论、游戏、表演等形式帮助儿童学会辨别各种不同的情感及其面部表情,理解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的想法、观点和情感,促进儿童辨别他人情感和设想他人观点及进入他人角色能力的发展,从而促进儿童认知水平和社会理解水平的提高,为产生移情奠定认知基础。

2.情绪追忆

情绪追忆是运用言语提示唤醒被试在过去生活经历中亲身感到的最强烈的情绪、情感体验,引起他们对情绪体验产生的情境、原因和事件的联想,加强情绪体验与特定社会情境之间建立的联系,从而使儿童能够更好地辨别和区分各种情感。

3.情感换位

情感换位是通过提供一系列由近及远的社会情境(家庭—父母—老人—邻居,幼儿园一同伴一老师等),让儿童进行分析讨论和角色扮演,从而使被试转换到他人的位置去体验情境中不同的情绪、情感状态,并促进其角色进入能力的发展。

4.巩固深化

巩固深化是对上述活动的引申,它引出人不应只想到自己,还应考虑到别人,应该给别人带来幸福、高兴和快乐的情感等概括性主题,让儿童就如何为别人带来上述情感进行讨论,其作用在于把被试引向更高的层次,使之不再拘泥于具体的情境,而是掌握普遍的行为规范。

5.情境表演

情境表演具体说可以包括事例分析和行为练习,即先举出假设的各种典型的社会情境或事例,让儿童分析出在该种情形下怎样做才能给别人带来欢乐,并根据儿童的提议,让大家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从中体会不同的情感,或通过欣赏、表演儿歌,让儿童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情感,加深儿童的印象,并鼓励情感反应,其作用在于强化被试正确的情绪、情感反应,使之正确地把握积极的行动方式,并进一步促进儿童设想他人观点和进入角色能力的发展。

(二)移情法的实施

1.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运用认知提示和情绪追忆等基本训练技术。其目的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言语提示,组织儿童讨论、绘画、唱歌、表情表演等活动,帮助他们学会辨别各种不同的情感及其面部表情;让儿童追忆自己在过去的生活经历中亲身感受过的情绪、情感体验,并鼓励情感反应。

2.第二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运用认知提示、情感换位、巩固深化、情境表演等基本训练技术。主要是通过成人的讲解、分析、提问、组织儿童讨论、分析事例、讲故事、行为表演、欣赏和表演儿歌、歌曲等多种形式,促进儿童设想他人观点,进入他人角色能力的发展;帮助儿童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并鼓励情感反应。在向儿童展示假设的社会性情感情境,让儿童转换到他人的位置去体验特定的社会性情感和事件的同时,进行巩固深化,提出概括性的主题,并进行行为练习,以使儿童能一致性地把握对待情境中他人状态的正确情绪反应和积极性的行动。并通过巩固深化和情境表演,使儿童从更高的社会认知层次上去把握积极的行动方式,强化其正确的行为技能,从而使被试在遇到类似的事实情境时,更容易产生移情,并做出亲社会行为。

五、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指模拟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情景,让儿童扮演其中的角色,尝试从该角色的

立场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体验情感,并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教师指导,了解别人的需求和感受,从而更好地掌握与角色相适应的行为及规范。

(一)角色扮演法的心理效应

1.及时模仿和简单再现

角色扮演训练的一个重要特色即为儿童提供行为范例。儿童最初只是在训练后将其简单地再现于游戏与日常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如模仿其中角色的一些语言和行为。

2.认同

随着接受角色扮演训练次数的增加,儿童便会对角色扮演中的正面角色产生认同,他们已经能够理解他人的观点、处境与情感,能够预测自己的行为可能给他人带来的后果,这时儿童的角色承担能力已具有相当水平,行为也不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的行为。

3.内化

内化是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的最高层次。儿童在这一阶段中已经将角色扮演训练中提供的行为范例内化为自己的信念与准则,形成概括化的体系,并且能据此对自己的行为实行自我指导,主要表现为儿童能单独一人或在不同的情景中,同样按群体规范表现出较高水平的亲社会行为,其行为是十分稳定的。

(二)角色扮演的特点

1.角色扮演训练是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减少消极社会行为的有力手段

2.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与兴趣

3.角色扮演训练与表演游戏是截然不同的

4.角色扮演注重对他人内心世界的分析,促进儿童角色承担能力的提高

(三)角色扮演法的教育过程

1.教育过程

(1)开始。介绍情景,制造气氛,引发问题,当情节出现两难或展开时即停止,用发问方式让儿童思考并预测故事结果;

(2)选择参与者。讲座、分析各角色特点,征求自愿扮演者;

(3)扮演及观察。自愿扮演者扮演,其余儿童观察;

(4)讨论及评价。事件、地位、动机、行为的后果等;

(5)集体扮演。各个儿童将自己思考的行为方式表演出来;

(6)经验共享与类化。使问题情景与真实情景相结合,探讨行为的普遍原则,可用讨论让儿童研究问题情景及其结果,以促成内化,如儿童有类似经验与实例可提供出来。

2.注意事项

(1)注意讨论重心,儿童讨论重心应该集中在:情感探讨、他人角色特点及所处地位的探讨、解决问题的态度与技巧的探讨。

(2)情景内容设计应该视儿童具体情况而定,与儿童的日常生活密切结合,切不可与日常生活脱节。

(3)角色扮演训练要循序进行,开始可以由教师提供行为范例,由儿童扮演逐渐到由儿童预测结果,提出对付情景的适宜的行为方式。

(4)开展训练的形式可灵活多样,可以是面对全体儿童集体进行,亦可重点针对个别儿童进行。切不可为表演而表演。

六、环境体验法

环境体验法就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或教育要求,创设相应的环境条件,让儿童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甚至在体验环境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和发展。

(一)环境体验法

教师为儿童提供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环境,让儿童通过自身的活动或动作,去体验某种事物或行为,激发起相应的情感体验和认识经验,从而达到既定的教育目的,这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环境体验法的操作内容

1.精神环境体验法

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满足儿童心理需要而提供相应的精神环境,让儿童从中体验某种情绪情感,培养其相应的精神品质。另外,平时教师也要注意为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满足其心理需要而提供良好的精神环境,如良好的班级气氛,有秩序的、有安全感的平等发展的集体,亲密的师生关系等等。

2.物质环境体验法

教师在传授某些知识和经验时,可为儿童活动提供相应的物质环境,让儿童亲身体验、亲自动手、自己探索这些设备和材料,使其获得相应的经验和认识,以促进教育教学。

另外,教师在平时也要注意为儿童创设符合其心理发展的美好环境条件。

(三)注意事项

1.所创设的环境要富有儿童情趣,不宜成人化

儿童比较喜欢鲜艳的色彩、对比鲜明的环境,因此,教师在创设环境时要充分注意这一点。

2.为儿童提供熟悉的利于开展想象与拟人化交往的环境

如创立娃娃家、餐厅、邮局等活动角,让儿童在里面自由开展活动,以便把平时所学习到的交往技巧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3.注意环境的可体验性、可参与性和可操作性

4.可在局部环境中提供不太完善、不太平衡的环境让儿童去体验环境中不尽完善的一面

这种情况可以出现但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这是由于儿童分辨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完善,因此,教师在进行这一活动的时候一定要给儿童必要的指导。

5.随时根据教育目标和儿童发展的需要调整环境布置

我们主张教师在一个新学年开始的时候,就对自己的教室做出一个整体的设计。但教师又要根据教育目标与儿童的发展而随时随地向各个角落添加或减少各角落内的物品。教师在更换教育目标前,就要做好环境更换的准备工作,以免发生角落空白的现象。

6.教师、家庭及其工作人员要注意精神环境的一致性和教育目的的一致性

七、行动操练法

行动操练法即组织儿童反复练习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从而巩固其知识经验、形成简单技能和行为习惯。这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常用方法之一,适用于对儿童进行体、智、德、美、劳等各方面的教育。

(一)行动操练法

行动操练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儿童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巩固知识,形成简单的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方法。从生理机制来说,是通过练习在神经系统中形成一定的动力定型,能够顺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

按性质和特点一般分为三类:心智技能练习、动作技能练习、道德行为习惯练习。

1.动作技能练习

指对骨骼与肌肉活动相联系的技能的练习。动作技能练习要求:

(1)有正确的示范和讲解,使儿童对动作技能的每一动作都有明确、清晰的印象,示范动作要有恰当的方向、位置和幅度。

(2)指导儿童按教师示范做出相应的动作,由部分动作联合为完整的动作,逐渐加快速度,由视觉控制到动觉控制。

(3)观察他人,取长补短,提高动作技能。

2.心智技能练习

借助于内部语言,认识事物时智力活动的技能练习,是顺利完成某些具体任务时所表现的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智力活动的方式。如儿童心算,绘画构思,看图讲述前的思考等。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儿童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指导思维的方法,训练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及多思路解答问题的能力,克服功能的固定性。

3.分段练习

练习法之一,又称单项练习或分步练习。即把某种比较复杂的学习活动,分解成几个部分,先专门练习其中的某一部分,然后再过渡到综合练习。幼儿园体育、音乐等教学中经常采用这种练习法,它可减少练习的难度,使儿童容易掌握动作的步骤和方法。

4.综合练习

又称完整练习,练习法之一。对某种比较简单的学习活动,不做分解,从头到尾的练习。这种练习不割裂练习的内容,有助于儿童系统、连贯的掌握技能。

(二)实施行动操练法应注意的问题

1.要明确练习的目的

在活动前后都要向儿童讲清行为练习的要求及其意义,使其明确练习的目的、任务和具体要求,激起儿童练习的意向和积极性,在理解的情况下自觉练习,并注意用行为练习的结果加深儿童的情感体验。

2.行动操练的方法要正确

在儿童进行行动操练时,教师要给以适当的讲解和示范,指出难点和易犯的错误,使儿童获得有关练习方法和实际动作的清晰表象;在练习过程中可以恰当地伴以指示、提示、引导和示范,并进行必要的检查、督促、适当的评价、鼓励,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使其认识、情感与行为得到全面发展。

3.练习要符合儿童年龄特点

根据练习材料的性质和儿童年龄特点,适当分配练习的分量、次数和时间。开始阶段,练习次数多些,每次时间少些,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练习到综合性练习,不断提出新的练习要求,既要力所能及,又要保持一定的难度,以引起儿童练习的要求和愿望。

4.练习的方式和要求可以多样化

多样化的练习方式可以提高儿童练习的兴趣,避免单调、乏味的重复。练习过程中的要求也要有所变化,刚开始时要求正确,然后再要求熟练。

5.家园配合

家园配合是关系到行动操练结果能否保持和发扬的关键问题。教师需要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明了教育内容和目的,统一认识和要求,从而使儿童的行为保持一致。

八、发泄法

发泄法是对儿童内在心理和生理能量进行疏导和排遣的一种有效方法。

(一)发泄法的内容

发泄法是指教师为儿童提供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儿童通过自身的动作或活动,去发泄体内积聚的生理或心理能量以达到生理或心理方面新的平衡。发泄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理的发泄,二是心理的发泄。它们都是使儿童生理心理得到正常发展的重要方法。

1.生理的发泄

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动作技能或运动能力的成熟与发展,而要发泄其运动的本能,但外在环境条件的限制,往往会使其体内的能量得不到及时的发泄,积聚时间一久就会

使儿童产生各种失常行为,如爱咬人、动不动就打人、坐不住、多动、整日疯疯癫癫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和成人创设适当的教育环境,让儿童能够以某种合理的、可以接受的方式正当地发泄这些多余的能量。

2.心理的发泄

由于心理素质或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的不成熟性,儿童在与外界环境(人或事物)相互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挫折、压抑或者失败感等各种心理能量不能得到及时的排遣和发泄,淤积时间一久就会使儿童产生各种失常行为,如孤独症、厌食症、自闭、行为怪异等等。教师和成人需要创设特别的教育环境,使儿童能以某种合理的、可以接受的方式正当地发泄这些多余的心理能量。

(二)发泄法的注意事项

1.教师创设发泄环境

2.教师向儿童介绍发泄角落的用途与使用方法

教师在布置好发泄角落后,还要对儿童讲解其使用的方法与使用规则,教授儿童使用正确的发泄方法来解决自己内心的不满。

3.培养儿童正当而多样化的发泄方式

儿童在游戏中发生了意外后往往对于某一活动产生了惧怕的心理,一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仅仅要对儿童进行鼓励,还要帮助他们进行自我疏导工作。

九、表扬鼓励法

(一)表扬鼓励法

1.表扬鼓励的方式

(1)口头表扬与鼓励

运用肯定的语气来确认和激励儿童良好的行为表现。这是儿童教师一般最常用的表扬形式。

(2)眼神、表情、动作上的表扬与鼓励

(3)物质表扬与鼓励

对经常表现良好或有突出行为表现的儿童,可以采用教师或儿童制作的物品来以资鼓励,但切忌采用吃穿用以及金钱等方面的奖励。

(4)权力、委托方面的表扬与鼓励

对有良好行为表现或进步较快、转变较大的儿童,可以给以某些“权力”或委以“重任”,使儿童得到尊重与信任方面的满足。

(5)文字表扬与鼓励

将受表扬鼓励的儿童名字公布在“光荣榜”或“先进栏”里,以肯定他们良好的行为表现。

2.表扬鼓励的场合

(1)集体表扬

表扬鼓励应该是公开的、当众的,这样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所以一般的表扬与鼓励都是在集体中进行的,而且是当众提名式的。

(2)小组中表扬

在儿童参与人数不太多的活动中出现了好的行为表现,也可在小组中进行表扬鼓励,而且也应该提出被表扬儿童的名字。

(3)个别表扬

对个别儿童的良好行为表现或进步,也可采用面对本人的私下表扬,以激励和巩固儿童良好的行为表现。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某些相对于自己来说有进步的儿童展开个别教育。

3.表扬鼓励的时机

(1)随机表扬与鼓励

教师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应及时发现儿童好的行为表现并随时给予表扬或鼓励,以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2)专门时间内的表扬鼓励

根据其行为表现,教师也可以在专门时间内对儿童进行表扬鼓励,一般要和教育评价相结合,以强化和巩固儿童良好行为习惯。

十、批评惩罚法

(一)批评法

批评就是对儿童行为表现给予否定性的评价,即对儿童不良行为或习惯表示不满意,并使他们明辨是非,知道怎样做才对,怎样做就不对,给儿童以提醒或劝告等。批评不仅要求儿童改正不良行为习惯,同时还可预防不良行为的产生。批评和表扬一样,在儿童教育中都有着重要作用。

1.操作内容

(1)批评的态度

批评的态度切忌厉声厉色地斥责,更不能采取挖苦、嘲笑、训斥、辱骂或是吓唬、威胁、打击的做法。教师在批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这对激发与保持其良好行为的积极性至关重要。

(2)批评的方式

①以动作眼神进行批评

②口头批评:这是主要批评方式。

(3)批评的形式

①个别形式:这是批评的主要形式。我们不主张教师直接指出儿童的不良行为表现和造成的后果,而是教师与儿童共同进行讨论。在讨论中使儿童自己分析出由于自己不良的行为

表现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②集体形式:一般在儿童参与人数较多的活动中,集体行为出现了差错,影响面大,又不能及时把握正确行为的情况下,就采用这种形式进行批评教育。这种情况下一般采用就事不就人的批评方式。在进行集体形式的批评时,要把尊重儿童的原则放在首位

2.实施批评法时应注意的事项

(1)要根据不良行为的性质选用不同的批评方法

(2)批评要有针对性,实事求是,注重事实和儿童的态度

(3)批评必须做到公正合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发展为原则

(4)批评要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别特点

(5)批评要注重实效

(二)惩罚法

惩罚是一种很敏感但辅助性很强的教育手段,它也是一种对儿童不良行为给予否定性评价,从而使其改正不良行为或习惯的强化方法(极其负面的)。惩罚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教育手段。

1.操作内容

惩罚一般可分为社会性惩罚和生理性惩罚。

(1)社会性惩罚

也称心理惩罚,主要是通过剥夺儿童的某些社会性愿望了,从而达到促其“自省”和明辨是非的目的。具体有以下两种做法:

①自然后果的惩罚:即不是人为的惩罚,而是通过事物自身的后果让儿童受到相应的处罚,使儿童从中体验到自身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②剥夺性惩罚:又可分为权利剥夺性、情感剥夺性、物质剥夺性和孤立性惩罚。幼儿园教育过程教师一般常用前两种方法,如剥夺某个经常犯错的儿童参加户外游戏活动的权利等。在游戏时,我们常采用让违反游戏规则的儿童停玩一次的权利惩罚。

蒙台梭利和陈鹤琴所提出的是停止工作的物质剥夺性惩罚。而孤立性惩罚,是指教师停止其与所有小朋友的接触,与前述自然后果性惩罚有些相似,但是由教师发布要求,使所有儿童停止与其接触。这种惩罚并不干扰受惩罚儿童的人身自由,他可以自行活动,只是失去了朋友。而情感剥夺性却只是一种表面性惩罚,也就是教师在表面上对儿童做出一种漠不关心的样子,而实质上却是把对儿童的爱暂时埋在心里。当然,我们不鼓励教师实施情剥夺性的惩罚,因为长时间的实施会对儿童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2)生理性惩罚

实际上就是体罚,即通过对儿童身体的野蛮、粗暴管制,试图使儿童思想行为发生转变的一种不正确的教育法。这种强烈刺激儿童身体的方法是被《未成年人保护法》所严令禁止的,是根本不允许在幼儿园以及各级教育机构使用的。

2.实施惩罚法应注意的事项

(1)要使惩罚具有教育意义

惩罚不是目的,必要的惩罚必须考虑其教育效果。教师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惩罚儿童,更不要讽刺挖苦儿童。要就事论事,让儿童懂得错在何处、如何改正并理解行为的后果就行了。

(2)运用惩罚法要做到“三要”

①惩罚要及时。

②惩罚要正确、公平、合理、适当。

③惩罚时间要短。

(3)惩罚的基础是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4)要注意儿童受惩罚后的情绪

(5)惩罚要依靠集体对儿童的帮助与支持

(6)采用惩罚方法要考虑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

(7)惩罚应和其他教育方法相结合

(8)要注意不要轻易惩罚儿童

比较学前教育

第一张绪论 名词解释: 比较学前教育:比较学前教育是比较教育的分支学科,是学前教育领域中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 综合比较研究:综合比较研究综合了横向比较研究和纵向比较研究,一般是指连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 影响比较教育:影响比较教育是指对两个或多个在社会经济文化,尤其是在学前教育方面相互影响较大的国家、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的比较研究。 专题比较研究:专题比较研究是把各国、各地区同一类学前教育问题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过各国、各地区学前教育特点和共同趋势的研究方法。 区域比较研究:区域比较研究是指地理区域、社会制度、民族传统、政治背景、经济状况、语言习惯等不同标准,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分成不同的国家群、区域群,然后再对它们之间的学前教育进行总体比较的研究。 朱利安:朱利安是法国教育家,比较教育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比较教育之父”。 简答题: 1.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 比较学前教育是以当代学前教育为中心,对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各个领域进行比较研究,以达到改进本国学前教育的目的。 2.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比较学前教育的目的是:借鉴国际学前教育经验,探讨学前教育发展规律,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是:扩大学习者的眼界和视野,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推动本国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帮助世界各国、各地区制定学前教育政策;促进国际学前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3.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类型。 1.横向比较研究、纵向比较研究和综合比较研究 2.平行比较研究和影响比较研究 3.专题比较研究和总体比较研究 4.定性比较研究和定量比较研究 5.宏观比较研究和微观比较研究 6.区域比较研究和问题比较研究 4.简述学前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 1.调查法 2.文献法 3.比较法 4.分析法 论述题: 1.结合当前我国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分析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 2.查阅一篇有关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论文,分析其运作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美国学前教育 名词解释: 开端计划:“开端计划”是美国政府从1965年开始在全国实行的一项重要的学前教育计划,目的是对低收入家庭的儿童进行补偿教育,打破贫困循环,实现教育公平。 幼儿智力开发运动:幼儿智力开发运动是美国以科学教育改革为核心,旨在加强早起教育在儿童智力开发中的作用的教育改革运动。 《芝麻街》:《芝麻街》是美国幼儿智力开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专门针对儿童智力开发而设计的一档具有教育性的电视节目,1969年10月,在美国电视台播出。 保育学校:保育学校主要招收2.5-5岁的儿童,一般以3-4岁儿童为主,目的是通过游戏、音乐、绘画等活动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早期学习标准》:《早期学习标准》是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从幼儿园到12年级(K-12)各科课程标准,它规定了从学前班到12年级的学生在每个阶段结束时应该达到的学习结果。 0-5岁教育计划:0-5岁教育计划是奥巴马政府在2009年为使弱势儿童做好入学准备而提出的教育计划。该项计划将重点放在幼儿的早期保育和教育方面,强调为儿童进入机构接收教育做好准备工作。 光谱方案:光谱方案是由德纳和费尔德曼教授率领哈佛大学的零点方案工作组和塔伏茨大学的研究小组合作完成的,是一种课程和评估相结合的方案,目的是使每一个儿童的能力与长处在富有材料和活动的环境与教育机会中得到发展。 高瞻课程:高瞻课程(High Scope)又称海伊斯科普课程,是由韦卡特和他的同事在1962年创建的课程。该课程模式在海伊斯科普佩里幼儿学校得到实施和运用,是美国密歇根州海伊斯科普佩里学校学前教育科研项目的一部分,是美国“开端计划”中第一批通过的帮助处境不利儿童摆脱贫困的早期教育方案。 直接教学模式:直接教学模式(Direct Instruction Model)是为5-8岁(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儿童设计的课程方案。是贝瑞特和恩格尔曼在1966年为帮助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在学业上能够赶上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儿童所设计的教育方案。 《发展适宜性实践》:《发展适宜性实践》是在尊重儿童的基础上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一套教育哲学、理论框架、行动指南和评估标准,发展适宜性实践活动对美国乃至世界的学前教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简述题: 1.简述开端计划的作用。

学前教育学试卷

《学前教育学》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什么样的活动 A.自发性活动 B.主体性活动 C.生产性活动 D.社会性活动 2.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 A.教育物资 B.教育材料 C.教育媒介 D.教育环境 3.教育的宏观功能是 A.促进经济建设 B.增进社会文明 C.促进社会发展 D.提高人口素质 4.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A.社会生产 B.经济发展 C.工业革命 D.现代农业 5.格塞尔的“成熟势力学说”倡导 A.先天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后天决定论 D.环境决定论 6.儿童个体发展遵循 A.从脚到头的顺序 B.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C.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D.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7.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是人类关于儿童认识史上的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这时出现了 A.人本位儿童观 B.家族本位儿童观 C.社会本位儿童观 D.自然本位儿童观 8.福禄贝尔创立的幼儿学校1840年更名为幼儿园,该幼儿园始创于 A.1827年 B.1803年 C.1837年 D.1823年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3年提出的未来教育的四大基础支柱是 A.学会生活、学会认知、学会工作、学会享受 B.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 C.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D.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10.托儿所(或幼儿园托儿班)具有如下特色 A.社会福利性和教育性 B.社会福利性和保教性 C.保教性和辅助性 D.辅助性和社会性 11.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活动 A.特殊的 B.普通的 C.唯一的 D.少有的 12.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物资和 A.教育材料 B.教育内容 C.教育环境 D.教育信息 13.教育的微观功能是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平时作业: 1、学前教育研究方案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请选择一个自己平时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有待研究的课题,写出课题名称。 2、根据自己选定课题,查找文献资料,将所有相关度高的文献资料全文收集在一个文件夹内,根据综述写作要求,整理撰写研究资料的综述,并正确罗列参考文献。 3、请根据第五章的学前教育调查问卷中问卷设计要求,设计《幼儿园教师教学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的问卷,并详细说明设计问卷的构思。 主要内容有: 1、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概述 2、学前教育研究方案设计 3、学前教育研究论文写作 4、学前教育观察研究 5、学前教育测量研究 6、学前教育调查研究 7、学前教育叙事研究 幼儿园小班课间游戏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游戏伴着儿童发展,儿童在游戏中成长。课间游戏是幼儿园自主性游戏之一,由于课间游戏在活动内容、地点、对象的选择上完全由幼儿自由控制,自由安排,孩子们可充分展示自我,课间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开展各种游戏的环境,孩子们可以轻松的进行交流、交往,因此受到幼儿的喜欢。课间游戏也是教师了解孩子发展、增进师生感情、实施教育的良好契机。 但是事实上,当前幼儿园往往只把课间游戏看成是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容易被忽视。幼儿园课间游戏内容较少、形式单一,且缺乏较强的整合性、系统性。教师对课间游戏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特别是对于小班课间游戏,一些老师认为, 让孩子们好好玩一下,自己轻松一下,或者做一些准备工作,只要注意安全,就可以了,于是就出现了“放羊式”的现象,而且课间游戏时间得不到保证,不是被侵占就是被挪用。针对本园小班课间游戏中存在的问题,我计划开展“幼儿园小班课间游戏的实践研究”,探寻适合小班课间游戏的内容及材料,并探索有效的组织方法和策略。 二、课题的界定: (一)课间游戏。

学前班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

学前班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 孩子由于年龄小,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弱,所以需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下面是为您带来的是学前班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活动分析: 学前班幼儿随着生活经验和安全知识的不断丰富,有了一定的自我保护技能,但当意外灾害真的发生时,他们会感到束手无策。本活动除了让幼儿了解有关火的知识处,更重要的是教给幼儿当意外灾害真的来临时,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怎样学会保护自己,学会自救。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燃烧现象,了解火的性质、用途及危害。 2、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进幼儿安全防火意识。 3、一旦发生火灾,要知道如何自我保护和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纸、蜡烛、火柴、大中小玻璃杯、电话、湿毛巾、毛巾被等。 活动过程: 活动一 1、老师出示一张纸和火柴,提醒幼儿注意观察纸被点燃后的情形,注意火焰的颜色感知火发出的光和热,让幼儿在火附近伸手烤一烤,说说自己的感受。 小结:纸点燃后发出光和热火焰是红色的。

提问:火还能燃着哪些东西?(布,木头、汽油、酒精、蜡烛等) 2、知道了火能发光发热,组织幼儿讨论火的用途和危害。 (1)、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火,请幼儿说出火的用途。(烧饭、取暖、照明等) (2)、火对人类有什么危害?(烧伤皮肤、烧毁财物、房屋、森林等) 3、实验:火的熄灭 (1)、老师用一个杯子扣住正在燃烧的蜡烛,观察火焰熄灭的过程,启发幼儿思考火焰熄灭的原因。(燃烧需要空气) (2)、老师用大、中、小三个玻璃杯同时扣住三只燃烧的蜡烛,观察哪支蜡烛先灭,想一想为什么三支蜡烛熄灭的时间不同?(杯中空气的多少,影响蜡烛燃烧的时间) 小结:如果想使火焰熄灭,必须使火和空气隔绝。 活动二 1、组织幼儿讨论: (1)、发生火灾的原因有哪些?(小孩玩火、乱丢火烟头、在禁放区燃放烟花、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地地 震、打雷、乱拉乱接电线等) (2)、怎么样防止火灾发生? (3)、如果发生火灾,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实现自我保护与逃生自救?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题库完整

第一章概述 一、重点名词 科学科学研究科学方法假设理论科学实验科学观察数学方法科学方法论分析黑箱方法科学性原则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1、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联系。 2、简述科学的特点。 3、简述科学研究的特点。 4、简述科学研究的类型。 5、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6、简述科学方法的分类。 7、怎样划分教育科学研究类型 8、谈谈你对教育科学研究程序的认识。 三、一般掌握 1、在研究中有哪些令你困惑的问题 2、谈你对教育科学方法论的认识。 3、谈谈你对研究方法论层次的理解。 4、谈谈你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分类的看法。 第二章确定研究课题 一、重点名词 人类智慧人际智慧存在智慧四会能力多元智慧可行性原则假设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1、简单叙述科研问题提出的一般途径。 2、简单叙述科研问题的一般分类。 3、简单叙述确定科学研究问题时应该考虑的原则。 4、试述教育研究选题的一般方法。 5、为什么说“应试教育”改变和扭曲了教育目标 6、为什么说“多元智慧的研究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7、试论考试在教育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作用。 8、试论当前教育的四大支柱。 9、简述确定研究问题时的一般原则。 10、简述未来新人类应该具备的优秀的特点。 三、一般掌握 1、简单叙述多元智慧的内涵。 2、多元智慧与传统一元智力相比,有哪些特点。 3、简述应如何教会学生认知 4、简单叙述未来新人类应该具备的优秀的特点。 5、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结合学生四会能力的培养,选择一个教育研究题目。 第三章教育科学研究的设计 一、重点名词 取样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操作性定义取样误差样本总体研究设计研究计划随机样本容量内在效度常模 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 1、试问研究设计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比较学前教育

比较学前教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比较学前教育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一、比较教育的发展历程 1、比较教育的史前时代 2、比较教育的借鉴时代 3、比较教育的因素分析时代 4、比较教育的社会科学方法时代 二、1817年朱利安在巴黎《教育杂志》上连载发表《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为标志的。朱利安是法国教育家,比较教育的创始人,被称为“比较教育之父”。 三、什么是比较学前教育:是对当代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夸文化比较研究,揭示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探索学期教育发展规律及其发展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以促进学前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改进本国、本地区学前教育的一门科学。 第二节:比较学前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一、比较学前教育的目的:借鉴国际学前教育经验,分析探讨学前教育发展规律,促进本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是比较学前教育的主要目的。 二、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 1、扩大学习者的眼界和视野,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2、推动本国学前的变革与发展 3、帮助世界各国、各地区制定学前教育政策 4、促进国际学前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第三节: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类型与方法 一、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类型 1、横向比较类型 2、纵向比较类型 3、综合比较类型二、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 1、调查法 2、文献法 3、比较 法4、分析法 第二章:美国学前教育 (早期教育指的是所有针对从 出生到8岁儿童) 第一节: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 史 (一)、幼儿学校的传入与发展 1、美国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叫 幼儿学校,是罗伯特.欧文的影响 下出现的。 (二)、幼儿园的传入与发展 1、1837年福禄贝尔在在德国创 办了一所学前教育机构,1840年 将其命名为“幼儿园”。 2、1856年德国移民玛格丽特.迈 耶.舒尔茨在家开办了美国历史 上第一所幼儿园。 3、1860年,伊丽莎白.皮博迪开 办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所英语幼 儿园,(美国式、民族化的幼儿 园和推进幼儿园民族化方面做 出重要的贡献)她被美国认为是 美国幼儿园的真正奠基人。 (三)、公立幼儿园的创立与发 展 1、第一所公立幼儿1873年在密 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德斯皮尔 斯学校创建的。 2、19世纪末至20世纪二三十年 代,进步主义幼儿教育运动在美 国蓬勃发展,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提倡(杜威):摆脱幼儿教育中 福禄贝尔正统派的形式主义,加 强幼儿教育与社会生活及儿童 生活的联系。 3、进步主义幼儿教育运动具有 以下特点: (1)、主张幼儿教育不能脱离 幼儿生活,教育方法应以幼儿为 中心,让幼儿通过各种活动积累 直接的生活经验,教育活动应建 立在幼儿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2)、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 运用直观教学法,促进幼儿感知 能力的发展。 三、20世界下半叶美国学前教育 的发展 1、“开端计划”目的是对低收 入家庭的儿童进行补偿教育,打 破贫困循环,实现教育公平。 2、开端计划的总体目标是:提 高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学习认知 能力和社会性。 3、开端计划的服务项目具有多 样性,包括教育服务、健康服务、 社会服务及家长参与。 4、开端计划的发展与延伸:坚 持到底。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 美国学前教育 1、《发展适宜性实践》:年龄的 适宜性和个体的适宜性两个维 度。发展适宜性:教育必须要考 虑儿童自身的年龄特点和发展 趋势。个体适宜性:必须考虑儿 童个人的发展快慢,认识方式, 学习风格等个体差异特征,教育 对象的独有文化背景考虑进来, 并使之成为有效的教育资源。 2、0-5岁教育计划:是奥巴马政 府在2009年为使弱势儿童做好 入学准备而提出的教育计划。 第二节:美国学前教育的现状 一、保育学校:主要招收 2.5-5 岁的儿童。 二、幼儿园:主要是为进入一年 级之前的4-5岁儿童设立的教育 机构。 三、学前教育课程的实施 (1)、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 (2)、营造学习的关爱社区 (3)、保证时间,运用不同教 学方式实习学习目标 (4)、使儿童的学习有意义 (5)、运用策略以发展儿童的 理解、知识、技能。 四、高瞻课程目标:促进幼儿主 动学习。高瞻课程的内容来源于 儿童的兴趣和关键经验两种资 源。 高瞻课程的实施是由“计划--工 作--回顾”三个环节。 五、光谱方案是由:加德纳和费 尔德曼提出的,光谱方案的理论 基础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塔伏 茨大学心理学家费尔德曼的非 普遍性理论。 六、美国的幼儿教师教育 幼儿教师的任用资格: 一、幼儿教师专业标准 1、知识和能力核心标准 2、普通知识标准 3、道德行为标准 二、幼儿教师的职前培训:能够 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能够与 家庭和社区建立联系;能够观 察,记录和评估幼儿,以支持其 和家庭的发展;能够适宜地、有 效地联系幼儿和家庭;能够运用 知识建构有意义的课程;能成为 一名专业人员。 三、美国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课程过于强调学业技能学习 2、教师资历和待遇差异显著 3、早期学习标准与“发展适宜 性”教育的冲突。 第三章:日本学前教育 第一节:日本学前教育沿革 1、明治初期的学校教育沿袭幕 府末期以来”东洋道德,西洋艺 术“的方针。 2、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 园创立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 幼儿园是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的 第一所公共学前教育机构,归文 部省管辖。 3、《幼儿园令》是日本学前教育 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而独立的 法令,标志着日本学前教育走上 了制度化的发展道路。 4、战后恢复阶段(20世纪40年 代--80年代):制定与修订《保 育大纲》以当时在美国盛行的儿 童中心主义和自由教育为指导 思想,注重幼儿的本能需要,肯 ..

学前班开学第一课教案

学前班开学第一课教案 学前班开学第一课教案一 1 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2 体验开开心心上幼儿园的情感。 准备: 故事磁带、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开开心心上幼儿园》 教学重点 学习故事中的对话教学难点故事表演 过程: 1、倾听录音了解故事内容幼儿第一遍倾听后,告诉同伴故事的名称师生共同听故事录音:故事里都有谁? 2、学说对话,进一步理解故事中的内容: 出示背景图和故事中的动物形象讲述故事: 小青蛙看见小鸭子、小乌龟是怎么说的? 小动物是怎样上幼儿园的? 幼儿自由结伴讨论故事内容,教师巡回聆听: 为什么要开开心心上幼儿园?

3、情景表演,体验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情感:观看大班幼儿的表演。大班幼儿带弟弟妹妹一起表演,进一步体验开开心心上幼儿园的情感。 4、经验迁移、表达感受: 你会将自己开开心心上幼儿园的故事表演给大家看吗? 幼儿表演,教师观察、鼓励幼儿。 5 小结讲述幼儿表演情况。 学前班开学第一课教案二 一、教育教学目标 1、巩固幼儿已有的一日生活常规和各种生活习惯。 2、引导幼儿实现以家庭生活为主到以幼儿园生活为主的转变,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各个活动环节中。 3、学会关心和帮助中小班的弟弟妹妹,学会和同伴团结友爱,学习用关心爱护的语言和小朋友交往。 二、教学准备 1、保教人员检查活动室内外的安全。 2、课前带孩子参观幼儿园,进一步熟悉周围的环境。 3、毽子

三、活动过程 (一)入园活动 1、热情接待幼儿入园,师幼相互问好。 2、通过“问、看、查、摸”对幼儿晨检,消除安全隐患。 (二)谈话活动 1、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新变化,新感觉,知道自己又长大了一岁。 2、启发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应怎样做,才是个有礼貌的小朋友。 (三)如厕 在分组排队上厕所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户外活动 师幼一起踢毽子。教育幼儿在户外不乱跑,听从教师的指挥。 (五)室内活动 1、说说自己的新发现: (1)教室里有哪些安全隐患? (2)厕所有哪些安全隐患? (3)户外有哪些安全隐患? 2、做好哥哥,好姐姐 知道做表率,不欺小,尊长辈,讲安全。

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

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

一、直观形象法 直观形象法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即教师采用直观教具或各种电化教育手段等,组织儿童开展观察(物体和现象)、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这种方法符合直观性教学原则和儿童思维的特点。 (一)直观形象法的内容 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要借助儿童多种感官和已有表象,通过直接形象的感知获得生动的表象,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直观手段有实物直观、图片直观、语言直观及活动过程直观。贯彻直观原则,要与运用语言和启发思考结合起来。如用语言指导儿童观察、传授新知识、口头解说儿童不能观察到的事物等。 1.观察法 观察法是教育教学直观形象法之一,运用观察活动进行教学的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儿童有目的地感知客观事物,可以丰富感性知识,扩大眼界,锻炼感知觉,发展观察力和其他认识能力,激发求知欲,促进语言的发展。这种方法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 运用观察法时要求注意以下几点: (1)要培养儿童的观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法扩大儿童的生活环境,丰富生活内容,提供各种生动有趣的观察对象,引导他们进行各种观察活动。 (2)教给儿童观察方法。儿童可以运用比较方法进行观察,这也是观察法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如观察比较苹果和梨的异同。 (3)正确组织儿童观察。观察前要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要求;观察过程中要集中儿童的注意,以语言和手势指导观察,启发儿童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事物,并尝试让儿童自己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观察后要有总结性谈话,巩固儿童观察印象,形象概念。 幼儿园教育教学常用的观察方法有特征性观察、比较性观察、长期系统性观察等多种。 2.演示法 演示法也是直观形象法之一,即教师在教学中出示实物或教具,进行示范性操作。这种方法常配合语言法(谈话法、讨论法等)一起使用。教学演示可以集中儿童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发展观察力、思维力,认清对象物,形成正确的认识。 使用演示法要求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恰当的时机,激发儿童新鲜感和好奇心。 (2)使全体儿童都能看清演示的对象,把注意力集中于对象的主要方面。 (3)辅以简明扼要的讲解和谈话,使演示的事物与所学的知识紧密结合,将个别的知识归纳成为完整的知识。

新版教材比较学前教育知识点汇总

新版教材比较学前教育知识汇总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朱利安“比较教育之父”,第一次提出了比较教育概念,《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是奠定了朱利安作为比较教育学之父的著作。 2.“比较教育是一种历史的教育,是教育史研究从过去到现在的继续。”持此观点的教育家是康德尔。 3.运用历史学的方法,着重对决定教育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的比较教育学家除施奈德、汉斯以外,还有康德尔。 4、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的国别是美国,于1933年发表了《比较教育》。 5、汉斯用的研究方法:因素分析法汉斯代表作:《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的研究》。 6、“校外的事情甚至比校内的事情更重要,校外的事情制约并且说明校内的事情”观点的是萨德勒。 7、运用历史学的方法,着重对决定教育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的比较教育学家除施奈德、汉斯以外,还有康德尔 8、从范围上来说,学前比较教育学科研究的范围是学前教育的整个领域。 9.学前教育的特征:开放性、跨学科性、可比性。(三个的定义要区分,能做选择题。) 7.学前比较教育研究的分类包括:整体研究、局部研究、专题研究、总体研究。(能够理解做选择题) 8、比较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涉及到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这说明比较教育有跨学科性。 9、“从认识别人而得到的自我认识,是比较教育所能提供的最有价值的教育。”这是贝雷迪的观点。 10、对某个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纵横交错的研究是整体研究 11、把各个国家的同一类教育问题并列在一起进行研究,就这一类问题从比较中 找出各国的不同特点和共同趋势的研究方法是专题比较 12、为了研究瑞吉欧教育模式,研究者到意大利采用瑞吉欧模式的幼儿园去工作, 参加该幼儿园的一切活动,这种研究法叫现场研究法 13、研究人员用书面或通信的形式收集材料、设计表格、统计分析的一种方法, 称为问卷法 14、通过分析重要的学前教育的文献、文件资料来了解外国学前教育情况的一 种方法,称为.文献法 15、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的比较,或者对两个或两个 以上国家和地区的学前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的交叉比较,称为 .纵向比较16、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某个或几个学前教育问题甚至整个学前教育体系所进行的比较研究,称为横向比较。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答案.doc

1、科学研究是人们探索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规律的一种认识过程。它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有系统地在前人已有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客观事实加以掌握、分析、概括,揭露其本质,探索新规律的认识过程。 2、假设是对问题的假定的解释,是运用思维、想象、对所研究的事物的本质或规律的初步设想或推测,是对所研究的课题提出的可能的答案或尝试性设想。 3、文献综述:称研究综述,研究者在大量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教育学、学前教育学中某一领域或者某个问题在某一时间内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综合叙述与评论,即对有关文献资料进行综合评述的简称。 4、历史研究法也称资料研究或文献研究法,是对有关教育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的过程,包括对前人或同时代人的有关教育科研成果的研究。主要手段是查阅文献资料。 5、叙述性观察法,又称描述性观察法,是随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将其再现出来,根据详细的观察记录,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类并加以分析研究的方法。包括日记描述法、轶事描述法、连续记录法、实例描述法 日记描述法,又叫婴儿传记法,研究者要在较长的时间阶段内,反复观察幼儿的行为,持续地记录变化,记录新的发展和新的行为。 轶事记录法,它不是连续的记录某一个特定幼儿的行为及其发展的,而是着重记录某种有价值的资料或者信息。连续记录法,是在一定时间范围或者阶段内,做持续不断地观察记录。观察着按照自然发生的顺序详尽地描述行为。 6、事件取样观察法:也需要预先选取行为或者时间作为观察样本,但是,它的测量单位是事件本身,而不是行为所发生的时间间隔。研究者的记录侧重事件性质、过程及起因如何等,可以是叙述性地观察记录也可以是编码记录。 时间取样观察法,专门观察和记录在特定时间内发生的特定的行为。两个限定条件:1、所观察的行为必须是经常出现的,频率较高每15分钟不低于1次;2、必须是外显的容易被观察到的行为。时间取样法的运用:1、预先选择目标行为,并对行为进行分类,规定操作定义,并进行编码;2、预先确定观察的时间结构和记录形式。研究这要根据观察目的决定记录的指标类型。 7、调查法:教科研中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是通过各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周密地去了解教育工作某一方面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查了解已取得的成绩、经验和教训,弄清楚存在的问题。 8、问卷:指研究者将所要研究的问题编成问题表格的形式,邮寄或者分发给有关人员填写,从而收集资料的调查手段。 9、抽样调查:指从符合课题要求的全部对象即总体中抽取部分组成样本,仅对样本进行调查,把调查的结果作为总体的概括。其取样方法可以归为两大类:随机取样和有意取样。 有意取样:通常是研究者根据自己对研究对象的了解和经验,主观的制定一些对象组成样本,或者是根据一些客观条件,制定调查对象。 随机取样:随机即从总体中抽取任意一部分,确保总体中每个个体都有相等的被选择的机会,这样通过对样本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才可能代表和应用到全体对象中去。 10、教育实验法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逐步变化条件,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自变量:它是由研究者选定,并进行操纵、变化的能产生所欲研究的教育现象的因素,或因素的组合。研究者操纵这些因素是想了解这些因素的不同变化对教育行为产生哪些影响。 因变量:是指实验所要观测的效果。它依据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无关变量:教育实验中,可能影响因变量的变化,但不是研究者所选择、确定、操纵、变化而必须使之中立化、控制的因素。控制方法有:排除、平衡、抵消 11、操作性定义:是用可以感知、度量的事物或行为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作出具体的规定和说明。 12、个案法:对一个或者少数个体进行的系统、深入的调查。 行动研究法:研究人员和教育实践工作者针对实际的教育活动或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不断提出改进教育的方案或计划,用以指导教育实践或教育活动,同时又依据教改研究计划实施进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充实和修正、完善计划或方案,不断提出新的目标。

浅谈学前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

远程教育、成人教育专科毕业作业 题目:浅谈学前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 摘要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尊重人才,重视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同时,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儿学前教育观念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早期教育的问题。广大家长已经不再满足孩子入托有人看,而是迫切希望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这是新时期社会对学前教育提出的要求。幼儿学前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幼儿学前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在社会、家庭、幼儿园等多方面的互相配合教育下才能达到的特殊工程。 关键词:学前教育;素质教育;技巧 写作纲要: 一、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善于掌握幼儿的心理特征

三、要有新颖的艺术启蒙 一、学前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谈到教育问题时说过的一句话。幼儿阶段是人生的起始阶段,在这一时期内,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都将对幼儿日后的健康成长和身心发育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因此良好的幼儿学前教育将直接影响到幼儿一生的品格与行为。 (一)学前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家庭教育是幼儿的第一课程,每个儿童从出生到进入社会,约有百分之六十的时间是家庭度过的,家庭教育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影响极大,这是因为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思想品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具备着社会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优势.如果家庭教育的优势发挥很好,这对幼儿早期的成长发展是十分有利的.由于幼儿在家里受到父母的第一教育,他们幼小,纯洁的心灵中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性.老师要经常配合幼儿家庭进行教育,帮助纠正其不良的习惯.例如:特别幼儿爱吃零食,老师要结合家庭教育,使家长做到在幼儿上学前,让其能吃好早餐.此外,不要给孩子零花钱.培养其从小注重节俭的习惯。 (二)学前教育中幼儿情商教育的必要性 幼儿到四、五岁时,脑会长至成人的2/3,是一生中脑部发育最快的阶段。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情感学习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得到最大发展,6岁以后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所以,在幼儿阶段进行正规系统的情商教育十分必要,这是奠定人生成败的基础。

比较学前教育试卷精编版

绝密★启用前 贵州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衔接课程考试 《学前比较教育》试卷 (课程代码:00401 )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主张“比较教育是一个历史的教育,是教育史研究从过去到现在的继续”的教育家是( ) A.萨德勒 B.康德尔 C.库森 D.贝雷迪 2.法国教育家朱利安认为比较教育的目的和出发点在于( ) A.加深对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制度和教育工作的认识 B.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为本国的教育服务 C.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D.增进国际了解,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3.下列不属于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的是( ) A.银行街早期教育方案 B.高瞻课程 C.蒙台梭利课程 D.光谱方案 4.以下哪个国家或地区在学前教育阶段通过实施教育券,加大了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 A.香港 B.挪威 C.新西兰 D.俄罗斯 5.下列关于“个性—定向型教育模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这是一种以人道化为宗旨的教育模式 B.教师与儿童将以平等的方式交往 C.该模式旨在发展儿童的个性和创造性 D.该模式是由法国政府提出的培养模式 6.1933年颁布的推动英国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十分重要的文献是( ) A.《哈多报告》 B.《费舍法案》 C.《普洛登报告》 D.《教育白皮书》 7.在英国,家长参与的最广泛的学前教育机构形式是( ) A.幼儿学校 B.保育学校 C.学前游戏组运动 D.家长和学步儿童小组 8. 1881年,法国政府发布政令,将各种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统一为( ) A.编制学校 B.日间看护中心 C.母育学校 D.幼儿园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法国,首次提出教育民主化思想的法案是( ) A.《费里法案》 B.《郎之万—万隆教育改革方案》 C.《哈比教育法》 D.《哈多报告》 10.19世纪30年代至40年末,德国幼儿学校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 A.巴乌利美 B.弗利托娜 C.瓦德切克 D.福禄贝尔 11.表明苏联的学前教育制度基本确立,具有苏联特色的学前教育制度基本形成的文件是( ) A.《教育法》 B.《幼儿园规程》 C.《幼儿园教育大纲》 D.《幼儿园规程》 12.下列不属于南非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的是( ) A.幼教机构基础设施落后 B.学前教育质量发展不均衡 C.平穷、饥饿、健康等问题制约着学前教育的发展 D.民族分化问题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发展 13.下列关于澳大利亚学前教育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

第一章 学前教育概述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学前教育的类型; 2、理解学前教育的含义、特点和任务; 3、运用学前教育的原则。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的含义、特点和任务。 教学难点:学前教育的原则。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含义、要素、类型与发展趋 势 一、学前教育的含义: 学前教育是对学龄前儿童所实施的保育和 教育活动的总称。 对学前教育这一概念的定义要抓住以下两 个要件: 1、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学龄前儿童或称学前儿童。从对象来看,我们在广义上可以把出生到入学之前的儿童都视为学前教育的对象,但也必须记住,学前教育存在因入学标准、学前起点的差异而造成的多样性。 2、学前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保育和教育活动。从活动的内容来看,学前教育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外,还需特别注重保育。学前教育在当今国际上普遍被称为“早期儿童保育和教育(Early Childhood Care and Education,简称ECCE)。 二、学前教育的三个组成要素: 人类社会的教育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是由参与活动各要素的有机联系构成的。学前教育作为人类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是由学前儿童、学前教育者、学前教育措施三项基本要素及其有机联系构成的。 1、学前儿童:学前儿童是指学前教育活动中参与保育和教育活动并直接承受其影响的学 龄前儿童,是组成学前教育活动的核心要素。 (1)学前教育活动围绕学前儿童而展开, 因学前儿童的存在而存在。

(2)如何准确认识、把握和尊重不同年龄段学前儿童的特点与需要,是学前教育活动适宜与否的关键。 2、学前教育者:学前教育者是指学前教育活动中直接或间接承担设计、组织、实施保育和教育工作的人, 是构成学前教育活动的组织性 要素。 (1)学前教育活动因学前儿童这个核心要素而存在,并不意味着有了学前儿童,学前教育活动就可以自为、自然地出现。 (2)从承担学前教育责任的角度看,学前教育者的存在是广泛的。但是,不同场景中的成人所承担的学前教育职责是不同的。 3、学前教育措施: 学前教育措施是学前教育活动中支持、联结学前儿童和学前教育者开展保育和教育工作的一切中介,是构成学前教育活动的支持性要素。 (1)学前教育活动只有核心要素和组织性要素,仍不可能运转,学前儿童和学前教育者之间通过一定的保教内容、借助一定的保教形式与手段,才能使学前教育活动变为现实。 (2)学前教育内容是学前教育活动中选择实施的“保”和“教”的内容, 是学前教育者和学前儿童共同运用的资源与对象;学前教育手段是指学前教育活动开展的保障条件、途径与方法等。 在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中:学前儿童是核心要素,学前教育者和学前教育措施要围绕核心要素展开,二者的影响只有通过学前儿童的主动选择和吸收才能产生作用;学前教育者一般居于主导地位,起着组织、领导的作用,但是这种地位和作用能否发挥,完全取决于他们能否尊重并发挥最为核心的学前儿童的主动性。学前教育措施的支持性作用,处于被选择、被运用、被接受的地位。 三、学前教育的类型 学前教育可以根据各种标准,划分为不同的形式。

中外学前教育比较

中美学前教育对比 第一,学费问题 中国的学前班教育实际上是羞羞答答,忧抱琵琶半遮面,国家没有明文规定学前班教育这一项,但是各个小学尤其是重点小学又得让孩子进行入学考试这一关,使得幼儿园学前教育风生水起,民营教育学前班开办得如火如荼。当然了,一箭双雕,各个机构都赚的盆满钵盈。家长们开始了囊中羞涩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银子花花地往外倒得心甘情愿。 美国的学前班是设置在小学中的,学费,书费,各种文件通知作业纸费,早餐费,午餐费通通免费,这一点,我们中国比不了,欧洲很多发达国家也比不了。 第二,教学目标 中国学前班教育目标明确,培养孩子初步学会数学20以内加减法,熟悉所有汉语拼音,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应付幼升小考试,因为选择任何一所好学校都得通过考试这一关,说白了就是学前教育是送孩子幼升小的必由之路,通过了入学考试才能取得起跑资格,否则您的孩子连跑道都沾不上。目标清晰,压力陡增。 美国学前班教育目标也清晰,培养孩子初步熟悉数学这门学科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那些叮哩咣啷的美元钢嘣是和数学息息相通的,只有数清了钢嘣才能吃喝玩乐,五谷丰登。(所以儿子整天和我拿着那些我都搞不清楚的cent,nickle,dime,quarter,dollar数来数去)英语语音课相当于我们的语文课,让孩子熟悉26个字母和相关的单词。因为上了学前班直接升入所在学校的一年级,美国学前班似乎是没有多大压力的,但是对于我儿子这样的外国人来说,一点都不轻松。 第三,教学步骤 中国学前班教学步骤是紧凑的,迅速在4个月内把20以内加减法算清楚,10以内的加减法是数苹果,对付10以上的加减法,中国的杀手锏是进位法,并且此招一出,立刻所有百位,千位,万位的加减法通通拿下,我记得当时那两天,儿子迅速成长起来,足以对付小学2年级的数学题。让我卓实地得意了一下。总之,中国的数学教育相当紧张高效,哗哗哗的数学习题做了一本又一本,不断温故而知新,通过海量的数学等式计算不断操练加深印象,以期做到百发百中。枯燥不枯燥不知道,反正通过填鸭式的训练,孩子们都会了。 美国学前班教育数学节奏是舒缓的,题目是幼稚的,过程是繁琐的,半本书了,也还是仅限于数数钱币,10以内的苹果涂涂颜色,10以上的钱币加起来是要靠数的。据说再大点的数要靠计算器了。 第四,教材 中国因为学前班教育定位的模糊,所以学前班没有统一教材,我儿子所在的那个私立幼儿园教材是幼儿园自己印刷的活页纸装订的,所选内容还是经过老师精心设计的,总体上还是让孩子们一定程度上能接受得了的。语文数学每学期各一本活页书。但是语文书编写的不如数学出色,因为语文教材中太多的绕口令,对于不认识汉字的孩子来说这些绕口令除了博得孩子们当时上课学习跟读时的哈哈一笑之外,对于孩子学习汉字和拼音来说没有任何帮助,基本上课后成了摆设。 美国学前班教材正规,数学语文也是每学期各一本,应该说美国的教材还是经过了教育专家严格编写的,数学教材设计多变,可以涂色,可以剪贴,总之是在游戏中认识数字,学习加减法。(数学节奏缓慢大概也是西方特色,中国人印度人的数学能力强大概是天生的。所以中国人精于算计,不过算计来算计去总是犯算计的错误,不知道算计好还是不好)美国语音书编写的非常好,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使用起来适用也实用。每一个英语字母大概都会占12-15页的篇幅,通过5、6种的不同方式的游戏练习熟悉相关单词,比如连线,涂色,分类,朗读,抄写等等。这样的设计非常有趣,既契合了5,6岁孩子绘画,模仿等等的心理

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

第四章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 第一节幼儿 ◆教学目标: 1 、理解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专业素养要求,能分析评价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能力。 2 、理解幼儿的特性、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幼儿的发展,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发展观 ◆教学重点: 1、能运用教师能力素质要求的理论分析评价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能力。 2、正确认识幼儿的发展特点,并能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儿童发展观; 3、正确理解创设幼儿园环境的原则,能运用环境创设的理论分析评价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现象。 ◆教学难点: 1 、掌握教师能力素质要求的具体运用 2 、理解幼儿的特性及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3 、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适宜性原则;理解教师在环境创设中的地位。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结合案例学习,讲解幼儿园教育构成要素 【案例呈现】秋天到了,幼儿园里的果树都挂满了果实。一场秋雨打落了很多成熟的枣儿,有一天,孩子们在院子里还捡到了一个已经变黑的核桃。孩子们对成熟的果实的兴趣,引发了我开展"幼儿园的果树"活动的想法。这一活动从"找幼儿园结果的树"开始,巧妙地渗透了许多相关的数学教育内容,培养了幼儿运用已有的数学经验解决生活当中问题的能力。 【问题研讨】本案例中有哪些要素构成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教师与幼儿在活动中各是什么角色?【归纳总结】(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 1、教师作用: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因素,是"教"的主体。 2、幼儿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体。 具体体现:1)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2)幼儿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着种种差别。 3、幼儿园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看书概括幼儿园教学活动内容】--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包含以下五大领域的活动: 4、幼儿园教学方法与手段作用: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的中介因素。 具体体现: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以一定的教育内容和手段为中介,与幼儿相互作用,促进他们的发展。形成了由教师的"教"、幼儿的"学"、教育内容和方法手段等构成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各要素在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通过现象描述和案例研讨,引导学生理解现代儿童观。 【案例呈现】1、中国少年科技大学第一届天才儿童的成长经历极其告诫 1978年,整个中国的报纸、杂志、电视都在报道宁铂。据当时的报道,宁铂2岁半时已经能够背诵30多首毛泽东诗词,3岁时能数100个数,4岁学会400多个汉字,5岁上学,6岁开始学习《中医学概论》和使用中草药,8岁能下围棋并熟读《水浒传》。几乎一夜之间,这个戴眼镜的神奇少年为整个国家所熟知。1998年,宁铂与程陆华结婚,然后生子、给儿子喂奶、烫尿片、去菜场买菜……婚姻生活似不和谐,于是他醉心于研究佛学。2002年,他前往五台山出家,很快被学校领回去;一年后,他"成功"遁入空门。中国科大第一届少年班学生宁铂曾经对老师表示,造成他发展不利的因素有两条,一是媒体的宣传,二是他选错了专业。他说,如果他当时学围棋或中医,都会比现在有成就。

比较学前教育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比较学前教育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 一、名词解释 1.比较学前教育学 比较学前教育学是以比较法为重要方法,以研究当代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为中心,以揭示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因素及其相互制约关系,探索未来学前教育发展趋势为其理论价值,以促进本国学前教育发展为最终目的的一门教育科学。 2.朱利安 法国著名教育家。在1817年发表的《比较教育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一文中,第一次提出比较教育的概念。后人称誉朱利安为“比较教育之父”。 3.分析法 分析法是通过适当运用因素分析、质量分析、数量分析等方法,对比较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说明和概括,达到对所研究问题有一个实质性的认识,从而得出有价值的结论的方法。 4.现场研究法 现场研究法是比较学前教育学研究的一种方法。是指研究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的一个成员,深入其境,进行较长期的观察研究的方法。 5.参观访问法 比较学前教育学的一种研究方法,是指研究人员实地参观访问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方法。 6.文献法 文献法是通过分析重要的学前教育文件来了解外国学前教育情况的一种方法。 7.比较法 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学前教育制度和学前教育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学前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方法。 8.皮博迪 美国学前教育家。1860年在波士顿比库尼街创办了美国第一所使用英语的幼儿园。1868年在自办的幼儿附设幼儿园教师培训所,创建了美国第一个幼儿教师培训机构。 9.行为主义理论课程模式 行为主义理论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行为主义理论,该模式的教育目标是以直接、有效的方式教儿童学业技能、道德知识和社会规则,形成今后成功接受学校教育必须的行为、读写算等技能。 10.发展成熟论课程模式 发展成熟论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自然主义等理论,教育目标发展儿童的自信心、创造性,敏感生和实效性,促进儿童内部潜能的全面开发,培养完整儿童。 11.认知发展理论课程模式 认知发展理论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发展理论。教育目标是使儿童身体、认知、社会性、情绪等方面平衡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