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与风水

生态环境与风水
生态环境与风水

生态环境与风水

“风水说”在技术及迷信解释层次上是纷繁驳杂的。而事实说

明,“风水说”促成了中国"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具体化。工业化正在中国大地上进行,风水景观正面临着难以抵御的冲击,而代表信息时代的现代科学也正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和发展,它“否定之否定”的姿态,在对中国农业社会及西方工业社会科技成果的扬弃中,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和科学技术体系。很多人将迷信和风水混在一起,这是不科学的认识。迷信纯属无知,一点科学理论依据都没有。

"风水"就其实质而言是中国古代与建筑环境规划有关的一门学问,主要内容是为选择建造地点而对地形,地貌,景观,气候,生态等各环境要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提出建筑规划和设计的一些指导性意见,创造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优良环境。之所以将风水和迷信混为一谈,是因为现在很多"风水大师"将"风水"扭曲,骗取钱财而已。

风水当然是起源很早了,它有一个发展过程,它经历了好几个阶段,风水是从我们生活中兴起,也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一个是本能阶段,为了求得生存人要寻求保护自己的方法,不仅是人,动物也有本能的作用,我们看到很多动物都有本能,比如水獭能够钻洞,不至于被敌人发现,又可以保护自己,又不被水淹,它选择的地方非常好,这就是本能作用。其他的动物比如蚂蚁,所以人类也有着本能作用。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在开始的时候是人的本能。第二个阶段就进入经验阶段,本能的东西出来逐渐就积累了一些经验,经验积累起来就成了一种知识,这样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知识阶段,有了选择自己生存环境的知识。从知识阶段以后再发展,就是比较晚期,可以找到有些规律和体系性的东西在里面了,这样才形成了风水学说,把周易的理论和阴阳理论都吸收进去以后形成了风水体系。

风水学注重风水与生态的紧密联系,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及相互感应,即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就是天人合一,体现了生物与无机

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是当代生物圈或生态系统等综合性,系统性科学的理论与之相契合在北美生活着一种哺乳动物——金花鼠,它对居住环境的成功选择令人吃惊,有人称其为成功的"城市规划设计师"。生态学家研究它们居住的地方有以下特点:(1)必须临近一片谷物地,其洞穴前有溪水;(2)远离柳树林和胡杨林;(3)远离乱石堆;(4)洞穴必位于南坡上,周围草皮优良,土壤疏松。在临近谷子和溪水可以避免饥渴之苦,而远离柳树林和胡树林的原因是这类树林是金花鼠的天敌猫头鹰等鹰类最爱栖居的地带。而乱石堆则是另一类天敌——蛇的出没地带。至于洞穴的朝向和其直接的生存条件,可以保证他在寒冷的冬天不受西北寒风的袭击,使洞穴保持温暖舒适。

当然,金花鼠并不懂"风水",这是其在生活当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对环境的适应性,金花鼠的这种适应性能使其更有利的生存,充分体现了生物和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生物和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类讲究风水也是体现在人和环境的一种和谐统一,是生态内容的表现,这里以金花鼠为例仅是强调风水与生态的紧密联系,并不是迷信。

众多人讲关中盆地是理想的风水宝地也是从它具有优越的环境方面讲的。在历史上,周代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定型时期,尤其是在建筑文化方面,如宫室,城廓等。而周代的民族发展时期的主要活动地域是以歧山,长安一带为中心的关中盆地。正是在关中盆地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经验,对中国人独特的环境观之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我们观察陕西地图可以发现关中盆地是一个"放大"了的满意生态环境,这里周人背临秦岭,俯临渭河地堑平原;西北侧的黄土高原与盆地周围的平原构成了一个闭合性很强的空间,许多条河流谷地是盆地与外部的华北平原相联系的走廊。这一环境,对周人来说同样产生边缘效应,闭合尺度效应以及走廊效应。这三种效应主要表现为周民族在农业上的生态优势和与其他民族竞争上的优势。

由于边缘地段上自然生物的多样化,导致了植被的多样化,植被的

丰富使多种草食性动物的集中在这里;同时,地理景观的边缘地带往往是动物迁徙的必经之地,如食草动物随季节变化而进行的山地与平原间的迁徙,以及由于每种动物对多种生态系统的要求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边缘具"了望一庇护"的便利性。在竞争激烈的自然环境中,俯临平原的骊山正是"看见别人而不被别人看到"易攻易守的最佳地形。人和其他动物一样,需要在多个生态系统中寻求食物和庇护,边缘效应则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这种需求。

因此,人们讲究风水很大程度上考虑生态环境优越使人能更多的获得生活的需要及便利,所处的生态环境是十分优越的,也就是所谓的"风水"的自然环境中自然是心旷神怡,精神气爽了。

4,风水学说虽按照"气","阴阳","四灵","五行","八卦"等风水学说来考虑的,但处于"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应取得一种和谐的关系。所以优美的园林景观的思想始终包含在风水的观念中。居住环境不仅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也要有良好的人文景观。按照理想风水选址,常包含以下的要素。

(1)使群山为基址背景和烘托,使山外有山,重峦叠嶂,形成多层次群体轮廓线,增加了风景的动感和距离感

(2)以河流,水池为基址前景,形成开阔的视野。而隔水相望,有生动的波光水影,形成绚丽的画面。

(3)以水,以山为障景,形成空间对比,进入基址后有豁然开朗,别有洞天的景色效果。

(4)地方好不好,生物是一个很敏感的表现,这个地方土质好不好,那就看长的植物好不好,如果连草都不长,这个地方肯定好不了,一点肥都没有。多植林木,多植花果树,保护山上及平地上的风水林,形成郁郁葱葱的绿化地带和植被,不仅可以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湿度,形成良好的小气候,而且可以形成鸟语花香,优美动人,如诗如画的自然环境。

(5)当山形水势有缺陷时,为了"化凶为吉",通过修景,造景,添景

可达到风景如画的完整协调。有时用调整建筑出入口的朝向,街道平滑的曲线等方法避开不愉快的景观或前景,以其获得视觉和心理的平衡,这是消极的办法。而改变溪水,河流的局部走向,改造地形,山上建风水塔,水上建风水桥,水中建风水墩一类的措施,则为积极的做法,名为镇妖压邪,实际上都与修补风景缺陷与造景有关,结果形成了风景。

实际上科学地看待风水,找出其科学的成分,利用生态学的知识来解释风水是有其现实意义的。从以上可以看出风水缘于生态环境。

统观风水理论,在现代生态学及环境科学的研究方面,它至少可以给我们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1、气:作为生态系统功能的统一衡量指标

生态学认为,生态系统的功能是系统与外界相互作用时所发生的能量交换、物质代谢、信息交流、价值增减及生物迁徙。关于这五种功能流的认识和测量实际上仍然没有摆脱“还原论”及“分析论”思维方式的影响。在“风水说”以及中医理论中,生命机体和不同层次上的生态系统功能综合地以"气"来统之。气周流于天地万物之间,集能、质、生物、信息及精神于一体,所以有人认为气实质上是场的概念(李中,1985)。中国古代医学及气功的研究成果则足以使我们信服。

2、因形察气――将功能问题转化为结构问题

生态系统的研究主要是对其功能的研究。气作为综合的功能流,是无形、无嗅和不断流变的,对气本身很难直接把握。在“风水说”中则通过气与形的关系,“因形察气”,把功能的问题转化为空间结构的问题来讨论。“风水说”的这一特点尤应引起景观生态学研究领域的重视。关于景观的空间等级分布及景观结构,Zonneveld(1972)的生态区――地相――地系――总体景观等级划分和Forman等(1986)的以斑块、走廊等为基本元素的结构研究途径,都是以相对均相的地段和生态系统为基本单位的,实质上仍是一种还原和分析的途径。而在“风水说”中,穴场是一个由沙水环抱的整体空间单元,而不是一个均相的地段或生态系统,穴、沙、水和龙的关系不是一个等级、分类的序列,而是一个有机构成

序列。风水说一开始就没有把"龙"肢解为相对均相的"部分",再来研究"部分"之间的关系,而是在有机整体上寻找另一有机整体--穴。

3、气脉――强调结构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风水说”强调气脉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这种保护气脉及网络结构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的做法,至少对地下水及生物的空间运动是十分有益的。这在自然保护区的景观规划及生态研究中是值得借鉴的。目前景观生态学已十分重视对廊道的研究(如Forman and Godron,1986),廊道与“气脉”既有共同之处也有较大差别,从其差别中我们也许地能得到更多的启发。

4、气脉的曲折与起伏

与气脉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同样重要的是它的曲折和起伏。无论是山脉、水流或是道路,“风水说”都对曲折与起伏有着特别的偏好,只有曲屈回环起伏超迭方有生气止蓄。直线对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是高效的,现代,无论是公路、铁路、排灌渠或是通讯线路,都追求直线,这恰如“风水说”所追求的相反。这难道不能引起我们深思吗?以水流来说,曲折蜿蜒的形态除了有其美的韵律外,至少可以增加物质的沉积,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减少水灾等等。至于更深层的意义还有待进一步的揭示。

 风水的深层结构是生物的、是审美的。风水感应--环境吉凶感应,源于人类漫长生物进化过程中人在环境中的生存经验,表现为人对环境吉凶判断的本能,比如进入峡谷的压迫感、无垠沙漠上的恐惧感、面对急流时的不安感、靠山面水的安全感、身处暗处放眼明处的优越感、四壁围合的紧张感等。正是这种本能的景观感知和吉凶判断能力,使个体得以生存,而个体的生存经验成为群体和人类共同的心理能力。所以,风水是审美的,是源之内心的。抛开日常功利,用心感悟,回到真我--那个久远的洪荒时代的自我--便可寻得理想风水。

人居环境与建筑风水学

人居环境与建筑风水学 许美群 (广东中轻工程设计院,广东广州510600) 摘要: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场所,人居环境离不开建筑风水理论的指导,而传统建筑风水学“天地人合一”的原则,至今仍然是建设人居环境的指导理论。它关系到尊重自然生态构建和谐社会和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 关键词:人居环境;建筑;风水学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标识码:A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积累了许多人居环境的经验。从原始初民的“巢居”、“穴居”到现代社会人居环境,讲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都表现人类有目的选择适宜的人居环境。因此,人居环境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类为了生存而有目的地选择、创造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人类生存活动的空间,也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场所。在构建人居环境过程中,应该不断丰富人居环境的内涵,以达到人们所需的生活舒适,工作便利,邻里和睦,身心健康,环境优美的目的。 人居环境的质量很大程度体现在聚居选址和居住建筑的形态上。在中国传统人居环境选址和建筑营造过程中,中国风水学、中国营造学、中国造园学构成中国古代建筑理论三大支柱,而其中风水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灵魂,也是环境选择、区域规划和建筑营建的指导原则和操作理论。 一、中国传统风水学风水名称来源,语出晋人郭璞《葬经》谓:“气乘风则散,界水为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葬经》简明概括了风水选择标准:“来积止聚,冲阳和阴,土厚水深,郁草茂林。”风水又称堪舆、地理、卜宅、阴阳、青乌等。而时至今日,堪舆称谓在学术界得到广泛认同。东汉许慎在《淮南子》中注曰:“堪,天道也;舆,地道也。”这和《易经》的“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是相应的。因此,风水主要是指人们在选择人居环境时,对地质、地貌、水文、气候、生态等各种人居环境因素的综合评判以及在建筑营造中采用某些技术和避让种种禁忌的总概括。中国传统风水学的核心内容是天地人合一,风水学在应用过程中着重探求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同时也使建筑的选址、方位、布局、外观、色彩等因素与周围建筑相谐调。 综观中国传统人居环境和建筑营造中,人们千方百计寻求营造一处风水宝地,这样使风水文化贯穿于营造人居环境的全过程。从聚居选址、区域规划、建筑单体、园林小品、室内外装修设计到施工建造管理过程;从原始初民择居到现代宏伟建筑;从皇家宫殿到百姓民居,都存在风水意念。 我们知道,人们在选择人居环境和建筑营造中遵循天地人合一原则,这与建筑风水学所遵循的原则一致。风水文化是以《周易》作为哲学依据。《周易》是由代表阴爻“——”、阳爻“———”两种符号构建起来的哲学体系,《易传?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和谐就成为风水文化的哲学依据。风水学是以中国古典哲 学阴阳思想为根本,来认识自然,选择环境。因此,风水 学应用也体现在人居环境选址规划、建筑营造活动中寻求一种阴阳平衡关系。风水学的另一哲学依据是来自另一部经典《尚书》的五行生克理论。《尚书?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五行:水、木、火、土、金,五行相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五行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五行的生克制约理论也成为风水学的哲学依据。中国传统风水学作为一门古老的人居环境科学,经历了萌芽、产生到发展阶段。它起源于原始初民择地定居,风水思想萌芽于先秦时期,风水理论初步形成

企业与风水

单选题 1.风水就是“扶正抑偏”“藏风纳气”达到人与自然相处安然的和谐环境又叫:回答:正确 1. A 地理 2. B 理学 3. C 阴阳 4. D 堪舆 2.风水强调的一个关系就是:回答:错误 1. A 和谐 2. B 得气 3. C 双赢 4. D 天人合一 3.理气宗的操作工具是:回答:正确 1. A 丁兰尺 2. B 罗盘 3. C 堪舆 4. D 八卦 4.服装业在装修时可选:回答:正确 1. A 白色 2. B 黄色 3. C 绿色

4. D 蓝色 5.邪财神主要是指:回答:正确 1. A 赵公明 2. B 比干 3. C 关帝圣君 4. D 四面佛 6.供奉的财神一定要面向屋外而不能面向屋内的是:回答:正确 1. A 关帝圣君 2. B 财帛星君 3. C 福禄寿三星 4. D 智慧财神范蠢 7.风指的是整个地球当中所产生的:回答:正确 1. A 一种空气流动 2. B 一种物质 3. C 一种运动 4. D 一种能量 8.“水立方”与“圆鸟巢”体现的思想认识是传统文化中的:回答:正确 1. A “天人合一” 2. B “天人感应” 3. C “天圆地方”

4. D “自然和谐” 9.风水无论在国内的生根发展,还是在国外的开花结果,都秉承了风水的:回答:正确 1. A 神秘性 2. B 连续性 3. C 继承性 4. D 不可知性 10.天干地支简称:回答:正确 1. A 五行 2. B 干支 3. C 阴阳 4. D 堪舆 11.命理就是强调:回答:错误 1. A 内在的气场 2. B 外在的气场 3. C 天然的气场 4. D 地脉的气场 12.在风水学中属于明堂区,也就是聚气纳气之所,是极为重要的方位的是:回答:正确 1. A 收银台 2. B 保险柜

中国古代建筑风水学在现代建筑中的影响与运用

中国古代建筑风水学在现代建筑中的影响与运用关于中国古代建筑风水学在现代建筑中的影响与运用,日益引起从事房地产业、建筑业、装饰业及设计界人士及普通老百姓的广泛关注。这里,围绕这一课题,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以求教于学界及有关人士。 一、古代建筑风水学的基本思想 众多考古资料证明,重视人的居住环境,这是中国本土文化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早在六、七千年前的中华先民们对自身居住环境的选择与认识已达相当高的水平。仰韶文化时期聚落的选址已有了很明显的“环境选择”的倾向,其表现主要有:(1)靠近水源,不仅便于生活取水,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2)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3)处于河流阶地上,不仅有肥沃的耕作土壤,而且能避免受洪水侵袭。(4)如在山坡时,一般处向阳坡。如半坡遗址即为依山傍水、两水交汇环抱的典型的上吉风水格局。颇具启发意思的是,这些村落多被现代村落或城镇所迭压,如河南洪水沿岸某一段范围内,在15个现代村落中就发现了11处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甘肃渭河沿岸70公里的范围内,就发现了69处遗址。可见,远古时代的人们对聚落选址因素的考虑很是讲究,这个古老的传统根深蒂固地遗留在后人的脑海中,并具体显现在许多现代城市、村镇的选址与建设中。从上古文化遗址情况中还可判断,人们聚居的地区,已出现了较为明确的功能分区。如半坡遗址中,墓地被安排在居民区之外,居民区与墓

葬区的有意识分离,成为后来区分阴宅、阳宅的前兆。新石器时代原始居住形式的不断改进,反映了人们随环境而变化的适应能力,对原始聚落的位置选择,也体现了远古先民对居住环境的质量有了较高的认识水平。总之,人们在观察环境的同时,开始了能动地选择环境。 从殷商之际的宫室遗址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对河流与居住环境之关系的认识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今河南安阳西北两公里的小屯村,是殷商王朝的首都。这里洹水自西北折而向南,又转而向东流去。就在这条河流的两岸,其南岸河湾处的小屯村一带,是商朝宫室的所在地;宫室的西、南、东南以及洹河以东的大片地段,则是平民及中小贵族的居住地、作坊和墓地等;其北岸的侯家村、武官村一带则为商王和贵族的陵墓区。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宫室区、民居区还是生产区、陵墓区,它们都是位于河水曲折怀抱之处,这充分证明了后世风水学中追求“曲则贵吉”理念源远流长。正如《博山篇·论水》中所说:“洋潮汪汪,水格之富。弯环曲折,水格之贵。”蒋平阶《水龙经》亦曰:“自然水法君须记,无非屈曲有情意,来不欲冲去不直,横须绕抱及弯环。”“水见三弯,福寿安闲,屈曲来朝,荣华富绕。”总之,对水流的要求是要“弯环绕抱”,讲究“曲则有情”,因为“河水之弯曲乃龙气之聚会也。”(《阳宅撮要》) 再则,风水学中以河曲之内为吉地,河曲外侧为凶地。《堪舆泄秘》曰:“水抱边可寻地,水反边不可下。”《水龙经》亦认为,

风水楼盘朝向与环境因素

风水楼盘朝向与环境因素 楼盘朝向的选择,涉及到当地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建筑用地情况,必须全面考虑。选择的总原则是:在节约用地的前提下,要满足冬季能争取较多的日照,夏季避免过多的日照,并有利于自然通风手的要求。从长期实践经验来看,南向是在全国各地区都为适宜的建筑朝向、但在楼盘设计时,楼盘朝向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不可能都采用南向。这就应结合各种设计条件,因地制宜地合理楼盘朝向的范围,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要求。 选择楼盘朝向,一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楼盘朝向与日照 在住宅规划上,对朝向的要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因为在追求最大可能的安静、最好的景观与最佳日照之时,产生了不可协调的矛盾,所以在每个单元中应仔细斟酌。朝向、日照对人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景向”所不能替代的。小套、中套由于居住空间较少,仅要求至少有一间朝南即可,大套房因居住空间数多达5个,如仍取一间,则显得标准太低。考虑到总平面设计遇到基地朝向不好,或形状不规则,以及确有一定规模的景观等特殊情况,其朝南偏东、偏西角度可放宽到45°,但应经规划管理部门批准。当住区周边存在着相当规模的景观时,规范应允许住宅朝向有更大的自由度。因为住宅是一种商品,是多种因素的集合体。 2.楼盘朝向与景观 景观环境的好坏已成为观念日渐改变的人们对居住区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成为房产开发商关注的焦点。对一些中高密度居住环境的调查显示:居民基本上根据从窗外所看到的内容,来判断周围环境的优劣。纵观当今国内房地产市场,以景观设计而博得满堂喝彩的楼盘比比皆是。 3.楼盘朝向与空间形态 通过对历史上各种类型住宅的考察,不难看出,无论何时都有变化与相对稳定这两个方面。变化对居住形态的影响以及居住形态本身缓慢发展的某种恒常性,成为影响居住形态的两个重要因素。社会结构变化对居住形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家庭、居住制度和社会控制等方面。从旧时中国唐长安的里坊制,到汽车时代的“邻里单位”和“居住小区”,无不反映着社会控制和居住组织制度对居住形态类型的影响。人的需求有社会性和私密性两个方面,体现在实质环境上则是私密、半私密、半公共、公共性空间层次的序列。如果对人类历史上形形色色的居住形态进一步考察,则不难看出,围合、半围合式空间形式,是一种相对稳定而又较为普通的居住形态。无论是古代罗马的内庭院式住宅、明清的四合院,还是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合院式住宅等,概莫能外。并且其规模可以从住宅到里坊,以至城市,各对应于一定数量的人群结构。到了近现代,经济技术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反映在居住形态中,则突出地表现为城市中的高密度聚居。低层演变为多层和高层,独家小院变为多户住宅楼,并形成组团或街坊。尽管其布局千变万化,围合和半围合的空间形态,依然相对稳定地大量存在着。 4.楼盘朝向与主导风向 主导风向对冬季室内热损耗程度及夏季室内自然通风影响很大,因此选择建筑朝向应考虑日照的同时注意主导风向。在北方寒冷地区,冬季为了建筑防寒,大部分主要居室的布置,应避免对着冬季主导风向,以免热损耗过大,影响室内温度。如北京地区,冬季主导风向是北风和西北风,从北偏东45°到北偏西60°朝向的范围内,主导风向入射角小于45°,冬季寒风侵袭比较严重;在南偏东60°到南偏西60°的范围内,处于背风面,是冬季建筑物防寒的适宜朝向。在南方炎热地区,争取良好自然通风是选择建筑朝向的主要因素之一。应将建筑物朝向尽量布置在与夏季主导风向入射角小于45°的朝向上,使室内得到更多的穿堂风。但当总平面布置是行列式方式时,应当避免建筑物正对夏季主导风(即风向入射角

建筑设计与人居环境

建筑设计与人居环境 关键词: 建筑材料;生态环保;以人为本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越来越追求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各种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日趋庞大,建筑设计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只有掌握新型建筑设计的特点,人们才能安全、舒适的人居环境。 建筑业是一个贴近民生的行业,现代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直接影响到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影响到和谐社会建设。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要求各级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必须以强化工程建设安全质量监管、落实节能环保标准为重点,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的现代建筑产品。建筑工程质量是现代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追求的最终目标,为此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方面要突出“三抓”,即抓基础管理、抓精品工程、抓重点企业,逐步将监管的重点向使用功能、质量通病治理等方面延伸。住宅作为重要的个人物产,其工程质量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建管部门要着力抓好住宅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认真落实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制度,把住宅质量的考核单位从小区、整栋楼分解细化到每个住户,维护广大住户的合法权益。公共建筑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大型公共建筑,建筑工程主管部门要制定专项质量监督方案,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公共安全。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要求建筑业注重人性化施工,尽力减轻现代建筑施工对周边造成的不利影响。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行业形象的提升,离不开群众支持和社会认同。施工现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展示现代建筑企业综合实力和对外形象的重要窗口。建筑工地的安全文明施工问题,不仅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和工程的质量,更关系到行业的公众形象、地方的投资环境。我们要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大力推进文明施工,创建文明工地。同时要针对目前建筑业容纳的农民工就业量,在进城经商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中所占比重超过五分之一的实际,要求现代建筑业企业切实关爱农民工,注重对农民工的教育和管理,改善农民工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统筹做好建筑业从业人员的权益保护工作,依法查处拖欠工资等侵害农民工权益的行为。 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要实施绿色建筑战略,着力打造生态环保人居环境。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贯穿于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大力发展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智能、绿色环保建筑,走出一条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从而推动现代建筑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是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我国近来日趋关心的焦点,尤其是自进入2005年以来,今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就是,“营造世界城市,呵护地球家园”,而有 关绿色的、和谐的人居节、人居环境的论坛也在今年扎堆儿召开。于10月3日世界人居日前夕、9月底在深圳举行的“2005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由于联合国安南秘书长特别顾问、联合国副秘书长、全球环境界的泰斗莫瑞斯·斯特朗等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的出席而格外引人 关注,一些全新的观点、理念从论坛上频频传出。

人居环境与生态学的关系

人居环境与生态学的关系 生态学(ecology)一词是由希腊oikos(住所)加上logos(学科)组成okologie 衍生而来,意即研究环境中的生物。现代生态学概括为:研究决定生物分布及其量度的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人居环境简言之是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有关的环境总和。其与生态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者在参与编写《乌鲁木齐市北郊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及《乌鲁木齐市南郊绿色长廊生态建设项目》中,将林业生态规划理念运用到人居环境中去,得到较好的评价。因此,特撰写此文,望能给从事林业咨询人员借鉴。 标签:人居环境、生态学 前言: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森林是自然生态的主体,是人与环境和谐的重要因子。认真研究人居环境与生态学的关系,并在实践中予以应用,是林业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工作。人居环境是以包括乡村、城镇、城市等所有人类聚居形式的环境为研究对象,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全面、系统、综合地加以研究。目的是要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1 林业工作者关注“人居环境”的必要性 人居环境是20世纪中叶开始逐渐被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广泛关注起来。它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环境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系统地、综合地加以研究,从而使人类能更好地建设符合于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开始加速发展。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是:建设规模大,动用资金多,发展速度快,城市建设涉及的专业领域与部门广。城市人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以及人口与土地的矛盾等等,都已成为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课题。而在生态建设项目中,往往涉及此领域,因此,这就要求林业工作者要在实践中迅速掌握人居环境的理论,在生态建设项目中,提高将生态理念与人居环境良好结合的能力。特别是人居及周边区域的生态建设项目中,更应该将二者和谐统一。 2 人居环境与生态学的关系 人居环境是以人为中心,以满足人的良好聚居环境为目的的。而生态学则是以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为目的的一门基础性科学,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也就是在一切的生产、生活活动中,要有生态的意识,要尊重自然,要按照自然规律来办事。现在以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为例,说明生态学与人居环境的关系如下:

论自然风水学的科学特点_宋泓锡

改革探索 论自然风水学的科学特点 【摘要】为了把中国风水的研究与运用真正推向天地人三者合一的自然科学层面,从而达到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自然风水与行为风水的最佳组合,最真诚地尊重自然、最大限度地顺应自然、最切实地保护自然,回归中国风水的自然性、规律性和文化性与合理性,作者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并创立了《自然风水学》的理论体系与实践纲领。自然风水学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超越时代局限、反映中华生态文明永恒价值的特征,与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相贴近,与民族共同体的利益和福祉相契合,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重大成果的基本精神相呼应。自然风水学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关键词】自然风水学;美丽中国;传统文化;科学发展观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阴阳宅的建造活动,都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时刻都要遵循山川河流和地理环境的运行规律,时刻都要尊重和保护自然万物的生存状态,时刻都要做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平衡,这就是自然风水学倡导的核心理念。自然风水学是中华历代先祖历经沧桑而发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自然规律,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珍贵结晶。自然风水学的科学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葬(藏)乘生气 自然风水学是乘“行乎地(球)中”的生气,即是乘地气。因为人类生长在地(球)上,地(球)气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影响最大,所以阴阳二宅首要的是要乘(利用)“行乎地(球)中”的生气,这是自然风水学最主要的特点、也是最核心的理论。龙穴砂水四者的得位与失位、孰是孰非,必须详细而周到去选取,最主要的是乘龙气。要以龙神作为规矩,去察龙、审穴、辨砂、论水,这就是自然风水学的根本要旨。来龙是一卦独行,即自之祖山至入首,起祖是金,每节驳换,至入首龙,都是金。是木,都是木。是火,都是火。是水,都属水,是谓一卦独行。来龙远,而不会散异,以正来为佳。如果是散异或者是侧闪的龙脉,就称为傍落。若是傍落的龙脉也应该是一卦独行,不要参差不一。如果来龙起祖属金,其每节都是金,而到头入首却是木、火或水,这就称为变局(真行伪落)的龙脉。若果来龙真,即不是真行伪落的龙脉,同时点穴正确,没有差错,堂前朝应的砂和水都是生旺朝堂,就是龙真穴的,即《葬书》说的“外气所以聚内气”。实践证明,只要明堂点穴正确,入首龙与水合卦,起祖至入首一节,都是一卦独行,这与我国现代地质学家李四光发现的“地应力”是相同的。其实,所谓“伪行真落”与“真行伪落”,在客观上是没有的,是不符合李四光的“地应力”学说的。只要点穴正确,都是龙真穴的。格龙乘气、消砂纳水等旺相休囚死与吉凶,大部都由方位来决定。因此,罗盘测定方位的时候,切勿草草行事,必须细心的勘察、理解、分析、研究和处理穴场周围山川的信息,一定要把龙、穴、砂、水、向对阴阳宅的关系,弄个清楚明白,为自己和人类造福。 二、龙坐旺山 龙坐旺山是自然风水学中七十二龙与二十四山的一个重要关系,在这里都要运用地盘。所谓龙坐旺山是指七十二龙本身要坐二十四山的胎、养、长生、冠带、临官和帝旺等六秀宫位,比如北京故宫所有重要的门楼宫殿都是坐子山午向兼癸丁(庚子土龙),水龙与土龙合用一局即水局,庚子龙坐子山为龙坐帝旺,是为兴盛。又如甲申水龙坐申山为龙坐长生,也是龙坐旺山。其余各龙仿此。但是,龙坐旺山又不是绝对的,所以一定要辨证取用。如果穴场符合了自然风水学的其它要件,有时候龙坐衰山也是可以的,比如己巳木龙坐巳山是龙坐衰宫,这种穴场也是可以选用的。在这里,要认真理解风水学中“黄泉”一词的真正涵义。黄泉有四经五行黄泉和自然风水学黄泉两种,四经五行黄泉又有二种,一是向上天干黄泉,二是向上天干反复黄泉。向上天干黄泉是“庚丁坤上是黄泉,乙丙须防巽水先,甲癸向中休见艮,辛壬水路怕当乾。向上天干反复黄泉是“庚丁坤上是黄泉,坤见庚丁不可然。巽宫最嫌居乙丙,乙丙 须防巽水先。乾上辛壬行不得,辛壬水路怕当乾。甲癸向中休见艮,艮流 须知甲癸颠”。这种黄泉是出之于清代风水师,由于不认识罗盘所改。因为罗盘注记的黄泉圈,在坤上注有庚丁,巽上注有乙丙,乾宫注有辛壬,艮宫注有甲癸,因而水流甲庚壬丙乙丁辛癸,也称为黄泉,是无义理的。上述没有反复的黄泉才是四经五行。由于乾丙乙子寅辰属金,巽巳是长生;艮庚丁卯巳丑属水,坤申是长生;坤壬辛午申戌属木,乾亥是长生;巽甲癸亥酉末属木,艮寅为长生。水冲长生就称为黄泉。这种黄泉也是错误的,因为所属向是四经五行,而长生宫是正五行的长生宫位。风水学中的“曜气”,大概是指八曜,即是八煞,其歌云:“坎龙坤免震山猴,巽鸡乾马兑蛇头,艮虎离猪为煞曜,宅墓逢之一齐休”。即是:坎水山怕辰土水口,坤土山怕卯木水口,震木山怕申金水口,巽木山怕酉金水口,乾金山怕午火水口,酉金山怕巳火水口,艮土山怕寅木水口,离火山怕亥水口。这种八煞,若以正五行解释,都是水口克山,尚有义理。在《钦定罗经解定》中,以八卦六爻纳甲五行论生克而属生克的八煞是无义理的。但是,自然风水学不是以上述的黄泉为黄泉和八煞为八煞,而是以四死方为黄泉,以八墓绝为八煞。如果四死方或八墓绝方的水,不是悠扬清沏,四死方和八墓绝方的峰砂不是方圆秀丽,则称为黄泉和八煞。反之,如果四死方或八墓绝方的水是悠扬清沏,四死方和八墓绝方的峰砂是方圆秀丽,非但不是黄泉八煞,而且四死方和八墓绝方的秀峰秀水还主吉利,一般是对三房有利。 三、顺(山)“势”造作合形 自然风水学特别强调阴阳宅的选址与修建一定要顺“势”造作,这个“势”主要是指山(龙)脉的运动趋势体现了一定的方向性,也可以理解为地(球)中生气发生、发展、运动的走向,即高处走向低处的趋势,“势”止则龙尽,龙尽则气钟。一般情况下,山(龙)脉的运动趋“势”都是从高处走向低处,由最高到次高、再过度到一个缓坡、然后再到前面见水(河流)则“势”止。那么,阴阳宅的坐向一定要顺“势”,后乘龙气、前朝河流,即阴阳宅的地势一定要后高、前低(人站立时与阴阳宅的朝向为同一个方向判断),阴阳宅的地势切不可前面高、后面低,违背了山“势”运动的自然规律,必然诸事不顺、大事难成。自然风水学的形法是勘察地(球)中生气发生、发展、运动变化作用在地表面的表现形态,即龙(山脉)、砂、水的形态。顺“势”造作是自然风水学最关键的施工技术、也是最重要的形法。 四、步砂量水尺理气 自然风水学的理法是理解和处理行乎地(球)中的生气,即乘生气。自然风水学的理法,通过勘察客观存在的龙、砂、水,所得到的感性认识,经过研究分析的理性认识(主要是十二长生步砂量水标准尺)予以处理,使阴阳宅趋吉避凶,即是客观存在决定思想意识。运用十二长生步砂量水标准尺审察客观存在的龙、穴、砂、水、向,是自然风水学最重要的测量技术、也是最精确的设计手段,不仅使用于阴阳宅的消纳砂水,也使用于阳宅室内空间布局的合理调整,也就是说,风水师手持罗盘站立在房屋的正中央位置(即房屋的中央立极点或称几何中心点),转动和运用天盘察看房屋里面的厨房、主卧、餐厅、大门和卫生间等分别在十二长生步砂量水标准尺的哪一个宫位,一定要把厨房、主卧和孩子的卧室设置在六秀宫位(即胎、养、长生、冠带、临官、帝旺),把卫生间、出水口一定要设置在休囚位(即衰、病、死、墓、绝、沐浴),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的功效。 五、龙水合局与经纬妙用 这是说龙与水交会的问题,雄是指龙脉,雌是指随龙水,即龙脉所生的水。明堂内所有的水都是群龙会聚的龙脉所生的水。龙脉和水合趋于墓库,就称为“雌与雄,交会合玄空”。自然风水学中的玄空,与佛学的玄空释义不相同。在自然风水学领域玄空是指风水条件,即穴场的内气和外气形成的“因”(即自然风水条件)的作用带来的“果”所经历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无形可见,空空如野,因而称为玄空。龙水交会合趋 宋泓锡 中共张家界市委政策研究室 427000 DOI:10.13751/https://www.360docs.net/doc/a612228431.html,ki.kjyqy.2014.07.253

风水与人居环境——试分析风水四象理论

风水学,本为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叫地相、中国古代称堪舆术,目的是用来选择宫殿、村落选址、墓地建设等方法及原则。原意是选择合适的地方的一门学问。风水的历史相当久远,在古代,风水盛行于中华文化圈,是衣食住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有许多与风水相关的文献被保留下来。由文献中可知,古代的风水多用作城镇及村落选址、还有宫殿建设,后来发展至寻找丧葬地形。 中国古代把天空里的恒星划分成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区。所谓的“垣”就是“城墙”的意思。“三垣”是“紫微垣”,象征皇宫;“太微垣”象征行政机构;“天市垣”象征繁华街市。这三垣环绕着北极星呈三角状排列。在“三垣”外围分布着“四象”:“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也就是说,东方的星象如一条龙,西方的星象如一只虎,南方的星象如一只大鸟,北方的星象如龟和蛇。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天空的星相也随着季节转换。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苍龙显现;春夏之交,玄武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头;秋冬之交,朱雀上升。 “四象”一词最先出自《易?系辞》,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即太阳、太阴、少阴、少阳。四象本为中国古代星宿崇拜之四灵,经道教演变为四方护卫神。古人以太阳经行之黄道为参照,将恒星分为二十八宿,每七宿一组,分别以四灵命名,东方角、元、氐、房、心、尾、箕为青龙;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为白虎;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为朱雀;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为玄武。 青龙原为古老神话中的东方之神,道教东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为二十八宿的东方七宿,其形象龙,位于东方,属木,色青,总称青龙,又名苍龙。《太上黄箓斋仪》卷四十四称青龙东斗星君”为:“角宿天门星君,亢宿庭庭星君,氐宿天府星君,房宿天驷星君,心宿天王星君,尾宿天鸡星君,箕宿天律星君。”至于其形象,《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七云:“东方龙角亢之精,吐云郁气,喊雷发声,飞翔八极,周游四冥,来立吾左。此外,道教还将其用于炼丹术语,如《云笈七籖》卷七十二引《古经》四神之丹称:青龙者,东方甲乙木水银也,澄之不清,搅之不浊,近不可取,远不可舍,潜藏变化无尽,故言龙也。 白虎原为古老神话中的西方之神,道教西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为二十八宿的西方七宿,其形象虎,位于西方,属金,色白,总称白虎。《太上黄箓斋仪》卷四十四称白虎西斗星君为:“奎宿天将星君,娄宿天狱星君,胃宿天仓星君,昂宿天目星君,毕宿天耳星君,觜宿天屏星君,参宿天水星君。”至于其形象,《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七云:“西方自虎上应觜宿,英英素质,肃肃清音,威摄禽兽,啸动山林,来立吾右。”同时,道教亦将其用于炼丹术语,如《云笈七羲》卷七十二引《古经》四神之丹称:“白虎者,西方庚辛金白金也,得真一之位。《经》云:子若得一万事毕,淑女之异名,五行感化,至精之所致也。其伏不动,故称之为虎也。 朱雀原为古老神话中的南方之神,道教南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为二十八宿的南方七宿,其形象鸟,位于南方,属火,色赤,总称朱雀,亦名“朱鸟”。《太上黄箓斋仪》卷四十四称南方朱雀星君为:“井宿天井星君,鬼宿天匮星君,柳宿天厨星君,星宿天库星君,张宿天秤星君,翼宿天都星君,轸宿天街星君。”至于其形象,《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七云:“南方朱雀,众禽之长,丹穴化生,碧雷流响,奇彩五色,神仪六象,来导吾前。”同时,道教也将其用于炼丹术语,如《云笈七籖》卷七十二引《古经》“四神之丹”称:朱雀者,南方丙丁火朱砂

从栖息地理论看风水与现代环境科学

从栖息地理论看风水与现代环境科学 摘要:比较了栖息地理论和传统风水理论,结果表明,两者间有许多相似之处。栖息地理论认为,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需要有利于躲避、逃跑或战斗活动的环境,一处环境若具有人类生活所需资源,危险性低,则此种环境会较受人类之喜爱,因为此环境有助于人类的生存、生活。传统风水理论持同样观点。应该以现代理论与知识作为风水的科学基础,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途径。 关键词:风水;栖息地理论;环境适应;环境偏爱 中图分类号: X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XX)10-0455-03 风水是人们在营建城市或坟墓时,从风向、向阳、交通等条件出发,挑选建筑地点的思想,是风水鉴定专家所持有的高雅智术[1-2]。风水是人们数百年来基于对环境之观察与体验,发展出的一套与环境和谐互动以求生存的独特方式,人们认为,选择理想的居住地点不但能使人、建筑物及环境之间达到和谐,且能带给居住者健康与繁荣。风水结合哲学、宗教、星象、数学、地理概念,强调“气”的概念。风水鉴定专家认为,从气的角度看,人和自然是一样的,透过基地周围流动的气,能使住宅与环境之间产生良性互动,形成聚风纳水的理想住宅,通过气的媒介,使环境与人一体化,涉及物理、生态、空间、

时间、心理、宗教以及社会学等诸多学科。风水的目的是达到人类间以及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平衡。由于有些文献晦涩难懂以及一些风水师故弄玄虚(deliberately mystifyed),再加上大众对其缺乏了解以及系统研究,风水被许多人视为迷信,至少没有达到“科学”的标准。对尚未全然了解之事物断然视之为迷信,此种作法并不符合科学原则,也并非探索真相的合理方式。判断某项理论是科学还是迷信准则如下:第一,背后常常隐藏着1个参照物,那就是当代自然科学;第二,判定其科学或者迷信的依据还来自科学哲学的评判标准。但是可能存在2个问题:首先,当代自然科学是否是评判所有知识的唯一标准;其次,当代科学哲学是否能够给出一个被所有科学家公认的评判标准。对于前者,答案是否定的;对于后者,随着当代科学、当代哲学的不断发展,仍需进一步研究。近年来,风水理论在海内外逐渐受到重视。风水理论所追求的人类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与西方新兴的生态建筑学、景观建筑学所追求的目标一致,所以有的西方学者称风水为“宇宙生态学”(astroecology)[3]。风水具有生态演进与适应的价值。在风水良好的地方,可以找到特定的环境特征显示该地的可居住性[4]。好的风水能确保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且大多数建筑师的设计感知与风水原则是契合的。由此可知,风水学是人类在凶吉祸福并存的条件下,所领悟到的如何依据周围环境条件来选择理想栖息地的应用科学。 1 栖息地理论 生物进化论、栖息地选择(habitat selection)理论认为,人

人居环境与生态城市

浅议人居环境与生态城市 摘要:从人居环境概念入手,综述了人居环境研究中的相关问题,引出生态城市的概念,概述其内涵及特征,最后为创造适合人们生活的良好居住环境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人居环境;人居环境科学;生态城市;建议 亚里士多德在2000 多年前说过,人们为了生存而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加美好而居留于城市。可见,人的生存和发展 是人类城市发展的一个永恒的追求。然而,这种追求的内涵随着人类的进步和时代的更迭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最高追求就是以人为本,满足人不断变化的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需求。在新的世纪,一个不适宜现代人生存的城市自然会被淘汰,一个窒息人的发展的城市必将衰落。因此,许多城市都在为改善各自的人居环境、创造适合现代人居住和创业的城市而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1人居环境的概念与内涵 人居环境科源于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人类聚居学,他不拘泥于单纯的建筑与城市的概念,强调从整体上来考察整个人类的聚居环境问题。道氏将其划分为自然环境、人、社会结构、建筑与城市、交通与通信网络 5个基本构成要素,提出了研究人类 生产与城乡建设活动的规律,寻求实现理想、美好的人居环境的途径[1] 。 在我国,明确提出“人居环境”一词只有 10余年的时间,而后被社会各界所接受和运用。我国学者吴良镛在道氏人类聚居学的研究基础上,认为“人居环境,顾名思义,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他认为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环境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群,提出要以“建筑、园林、城市规划的融合”为核心来建构人居环境科学的学术框架,拟定其研究领域有:①居住系统; ②支持系统;③人类系统;④社会系统;⑤自然系统;⑥跨系统研究[2] 。 近年来,随着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聚居环境状况引起了广泛重视, 相关的理论成果也大量涌现。邹德慈认为应从人居环境科学的高度审视城乡规划问题 [3] 。吴良镛、毛其智提出用数字信息技术,发展人居环境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人居环境的 发展[4]。刘平等对城市住区人居环境进行了生态设计方法的研究探讨[5] 。李长坡等建立数学 模型,探讨城市人居环境与城市竞争力的定量关系[6] 。熊鹰等进行了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 展的协调性定量评价的研究[7] 。这些文献都是从不同学科领域探讨城市人居环境的相关问

论易学风水气场原理和自然现象作用

论易学风水气场原理和自然现象作用 作者:裴春云 风水学的五大要素龙、穴、砂、水、向,其本质是气。寻龙,探穴,察砂,觅水,定向,是在于察寻适于人体的吉气,避开不利于人体的煞气,趋吉避煞,在于对气的趋避。物物之间存在场,气来自场。现代科学已初步察证,人体有场气,植物有场气,建筑物有场气、万物之间皆有场气。恰如万有引力一样,场气也是万有的。 一幢建筑可以举足轻重,但如组成建筑群,场气可能剧变。3、场气导引观风水之气,是宇宙场气、地球场气、地域场气、建筑组群场气、植物场气和人体场气的统一场气中的气。宇宙、地球、地域的场气,为大场气。大场气,虚处来,实处止。阳宅多选在类似盆地、半盆地(山环、山湾)中,这种地域,土肥水上,宜于民生,利于接纳大场气。场气的性状,是螺旋式运动的,任何局部某一层次的螺旋式运动的场气,都是宇宙大环境的一部分。小环境植物、建筑、人体是小场气。小环境场气,风水学称为地气,地气高处来,低处去。然而这种场所,在一定条件下,在局部环境中又是可以经过人的智能认识加以适当导引的。二/术家常言看风水即是“登山看水口,入穴看明堂”。 又曰“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有山无水休寻地”有水无山亦可截。可见水在阴阳风水中的重要性。水之祸福应速,山之祸福稍迟。水有来有去,有水床,有水口。水亲朱雀,缠玄武,绕青龙,包抄白虎为养阴之水。水要回旋,要到堂,要上阶,要拱背,要入怀,要弯抱,要囊聚,均为上吉之水。经曰:“逆水一滴,胜于万脉”。山怕粗恶,水爱潜澄,纵横似织,方有眷恋之情。汇泽如湖,在其经穴之处,看其左右前后,如见水三横四直,弯曲交流,犹如织帛,此为砂恋水,水恋砂,有如夫妇相随不肯离异之状。水到明堂或左或右,可知砂水交会之势。但需辨水的出入,向何方朝会,或出大江,或出于大湖,古人曰:“杨杨悠悠,顾我欲流。”大地必有逆龙之水,好地必有逆砂之流。 龙逆水如夫妇交感:万川同归者,亲而又亲,来而不去者,恋而再恋;水如弯曲如有情,如九曲水,为秀水,却为外应而地结于内。甚为贵重;三/台朝案,横摆当前,而穴结于前,越靠前者越快发,水深处民多富,水浅处民多贫,水聚住,人丁众,水散处,人不住。此为阴基相水之法也。池塘水有生成者,蓄积财禄,穴前亲之最吉。如妄开池塘,伤残池发龙气,主招凶祸之灾。龙若住,水口狭,若不住,定宽阔。气怪形,论得水。五龙落,四水聚,真血脉,真生气,变环曲折,水格之贵。直流直去,下溅莫取。 水主财,主禄。水为地脉之血,血脉周流而不停止,日夜不息,尽归于海。水喜动,不动则聚,聚则血盈,如人得禄,故日财禄。水来之处谓之天门,如水来不见源流,曰天门开。水去处为地户,不见水去,曰地户闭。水主财,门开则财来,户闭则用之不尽。水深处为财大,浅处则财小,水口即门户也。水出之处有两山高耸,贵地也,有如交锁为妙。水口高耸紧夹,此处地为最大,水口平低且宽,此处地为轻微。有龟、狮、象等重重把守,四水环绕,富地也。故曰江西赣州风水看地之妙诀先取龙气,龙气旺则人丁兴旺。次取水聚,水聚则财巨,三取砂秀,砂秀则官高文秀;四取局园,局园则富贵悠远。大风富甲之乡,大都为山环水抱,弯曲有情之地也。“登山看水口,入穴看明堂“,凡水来处谓之天门,水去处谓之地户,这也是风水术相水的基本常识,也是选地定局时要明确的首要问题,但如何定水口呢?首先要考虑随龙水,也

“风水”与地理环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612228431.html, “风水”与地理环境 作者:王小龙梁灿盛王改娟 来源:《科技资讯》2011年第20期 摘要:风水属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本文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分析了风水的起源、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以及人们对风水的评判,指出风水既是一种独特民俗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有关地理环境与人的学问,加以合理的引导,可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风水地理要素文化 中图分类号:K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7(b)-0243-01 1 风水的起源及其流派 “风水”又称“堪舆”、“地理”、“形法”、“阴阳”等等。现在所说的“风水”,一般被认为语出晋朝郭璞所著《葬经》:“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1]。元明清时期,风水术在我国已经遍及各个阶层,到清朝时期,连修建四合院时大门的方位,家中设施的安置等都讲究风水。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历代形法家大多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他们在给民众传播风水术时,都基于地理要素来进行,这样有意无意的推动了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风水两大流派之一的理气派,以方位论吉凶,以罗盘为主要工具,不用实地考察山川地理形势,只在一个地点依靠罗盘进行推断,同时将阴阳五行、八卦、星象、神煞、奇门等几乎所有术数的理论都纳 入其立论原理,形成了十分复杂的学说。而另一学派形法派,讲究山水形态的配合,以龙、穴、砂、水、向五大要素作为选址依据,重视实地勘察。一般认为,宋代以后,理气派才真正与形势派分离开来[2]。理气派发展到后来愈加复杂玄奥,难以理解,其影响远不如理气派,只在浙闽粤等沿海一带传播较多。 2 “风水”与地理环境及其在古代人民生活中的应用 2.1“风水”与地理环境联系紧密 风水流派中的形势派,讲究的是考察山川、河流、气候等自然地理因素之间的组合。在选 择基址时,实施步骤分为: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取向。具体来讲:“觅龙”就是对山脉整体走势进行判断;“察砂”是对周围环境的群山进行考察;“观水”是对区域内水流河道形式、水质好坏进行检验;“点穴”即根据觅龙观水的结果,在区域内选定具体位置;“取向”则是对选定的位置确定其合适的朝向。不难看出,以上几个步骤都是基于地理环境,而对地理环境进行的资源评价。具体来说,风水中考察的地理因素包括地形、气候、地质、水文、景观、生态等各个方面,风水理

建筑风水与现代科学从建筑风水学的几个关键问题

1 建筑风水的起源与发展 1.1 建筑风水是我国原始文明的悠久历史象征之一 “风水”的概念,一般认为源自晋代郭璞的《葬经》。《葬经》中说:“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又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深浅得乘,风水自成”等等。事实上,汉代青乌子《青乌先生葬经》更早涉及风水,书中说:“内气萌生,外气成形,内外相乘,风水自成”。上述表明, “风水”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对风水的论述,主要源自对“风之聚散,水之行止”这一自然现象一般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以及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经过几十代人的发展推演出一套完整的风水理论。 风水理论的形成是人们经过大量经验实践总结的结果,一般情况下理论的形成特别是古代远落后于风水实践。 那么,建筑风水的思想产生的年代究竟有多远?建筑风水理想模式的核心是青龙、白虎、玄武和朱雀等“四神”或称“四灵”,据《三辅黄图》记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 以正四方”。1988年,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发现了青龙、白虎图案,说明在距今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出现了“四神”概念。在宗周的丰京瓦当中, 在湖北随县擂鼓墩发掘的约公元前433年的曾侯乙墓中,“四神”图案与北斗星、二十八宿紧密相联。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对这种天人相应现象的论述:“众星列布,体生于地, 精成于天, 列居错峙,各有所属,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上述建筑风水观念说明中国的文明至少在6000年或者更早,这与有关专家的以下有关结论是一致。 “由于长江流域河姆渡等地的考古发现,世界历史应当改写,各大古文明的位次也有必要重新排列。”日前,中华民族史研究会会长史式教授向外界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史教授认为, “中华文明五千年是我们说的,西方学者从来没有承认过。他们只肯承认有甲骨文记载以后的历史,也就是黄河文明只有3000 余年之说。”过去,世界史对四大古文明的排列是:第一,尼罗河文明,距今6000余年;第二,两河文明,距今5000余年;第三,印度河文明,距今4000余年;第四,黄河文明,距今3000余年。从70年代起,国内许多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中,首屈一指的是1973 年发现的浙江河姆渡遗址,这里出土了7000 年前的人工栽培水稻。1979年,又发现了湖南城头山遗址,这里出现了6000 年前的古城、6000年前的祭坛、6500 年前的水稻田。在洞庭湖区域,还发现了距今8000 年至9000年前的人工水稻。现有的发现,说明长江流域的一些文明因素比黄河流域要早。史式说:“过去由西方学者写出来的世界史必须改写,一切只有利于西方殖民者的史学理论必须推翻,文明的标准必须重定。”“这项工作必须让全世界各民族的学者共同参加,不能让少数学者包办,应该让全人类的史书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摘自《生活时报》。 1.2 风水与易经 风水是否起源于易经?答案是否定的。理由如下: 1)概念的先后;建筑风水的青龙、白虎“四神”概念早已存在,远早于易经的年代。 2)早期的风水概念,如晋代郭璞的《葬经》说:“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主要讲气、风与水的关系,并未有出现关于易经的思想。 3)层次先后或进化次序问题居住建筑与先民密切相关,在先;而易经是高级智慧、文明发展的产物,在后。所以我们可以说建筑风水是源远流长的,是与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甚至更早相联系的。

浅谈易学风水与环境心理

浅谈易学风水与环境心理 摘要:一个和谐社会具备自然环境和谐以及人文环境和谐两个条件。风水学和环境心理学以不同的方式对创建和谐社会做出诠释,正确处理传统易学风水思想和环境心理之间的关系,使其为人类创造美好家园服务很有必要。 关键字:建筑设计人际交往养生保健心理学 一,易学风水的概念 《周易》属于古代哲学一种,风水属于古代堪舆科学。风水,又称堪舆,“风”与“堪”指“天道”——是人周围的天文条件;“水”与“舆”指“地道”——是人周围的地理环境。两者之间有一些相互支持反正的关系。由于风水,实际上是中国人的天地观或自然观,它不是一味去“改造”破坏环境,它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一定意义上,风水术是集地质地理学、生态学、建筑学、伦理学、美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古代建筑规划设计理论,所以它和周易的关系说得清道得明。 风水最基本的对环境的要求就是背山面水。风水理论可以看做是中国古代的区位选择理论或空间规划理论,这些理论既用来给老百姓看阴阳宅,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古代城市选扯也是按着这个理论来选择的,包括首都的选扯。 细的说,周易的精髓用一句话来解释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要顺应天意。顺应天意并不是要听天由命,那是一种颓废的人生态度,台湾大学教授曾仕强教授解释为:要顺应自然规律。中国人历来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认为万物都孕育着生命,都具有适合其存在的最佳环境和条件;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则有创造有益于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理想环境的能力。中国古老的风水术,剔除其中的封建迷信糟粕,就是探讨如何寻找并提供这种环境的理论和艺术。 二,环境心理学的概念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这研究范畴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自古至今,人类一直在探索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正是在代代相传的探索和思考过程中,人类不断解释环境,解释自己,同时也不断利用和改造环境,维持和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在这一过程中,人际交往,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都直接影响着人所处的环境。也影响着人类自身。研究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物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应用这方面的知识改善物质环境,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是环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三,易学风水和环境心理的关系 由于风水机器重视自然景观的审美,讲究的是人文美和环境自然美的和谐,所以很明显环境心理学在风水中的重要性。环境不简单,它是风水学的重要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