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做梦的你快来对号入座 丨有一种诊法,叫中医梦诊(附5种 治疗做梦的方法)

经常做梦的你快来对号入座    丨有一种诊法,叫中医梦诊(附5种    治疗做梦的方法)
经常做梦的你快来对号入座    丨有一种诊法,叫中医梦诊(附5种    治疗做梦的方法)

经常做梦的你快来对号入座丨有一种诊法,叫中医梦诊(附5种治疗做

梦的方法)

经常做梦的你快来对号入座丨有一种诊法,叫中医梦诊(附5种治疗做梦的方法)2017-06-01 赵百孝中医集结号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中医对梦的认识作者/赵百孝梦是人类在睡眠状态下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自古就引起人们极大的好奇、关注和研究。在中国,对梦的认识起源于古人对梦本质及其与生活健康关系的探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数千年。由于梦所具有的特殊虚幻特征以及人们对梦本质的迷惑,梦的研究一直是哲学、政治、军事、医学等研究的重要内容。中医学对梦本质及其与疾病的关系认识较早,积累了较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从梦研究起源、中医梦本质的认识、梦的分类、病梦产生的原因、梦证的中医治疗原则与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探讨梦在中医学辨证论治中的意义。

1中医梦研究起源

在中国,对梦的认识源于古人对梦本质以及与健康关系的探索,其中最主要的是梦占活动。由于缺乏对梦本质的正确认识,梦象成为古人精神领域最神秘的方面之一。人们往往把梦同鬼神联系在一起,认为梦是鬼神所托,是神灵对梦者的启示,是人的灵魂在睡眠时离身而行。《梦书》就有“梦者,象也,精气动也;魂魄离身,神来往也;阴阳感成,吉凶验也”的记载。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古人对于梦产生了极大的崇拜,因而梦占便大行其道,常在许多重大决策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传说黄帝时代即有占梦活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不但有了较为规范的“梦”字,而且有很多殷王占梦的记载。周代占梦风气更加兴盛,设有专职占梦的官员,占梦成了各种占卜中的重要项目。《汉书·艺文志》中“众占非一,而梦为大,故周有其官”的记载即可为证。古代占梦活动主要目的是分析梦象的含义及其所预示的吉凶,当然也包含了对身体健康状态的预示。而从事占梦的人多为知识丰富、善于言辞的巫师或巫医。

现存有关梦的实质、特征、形成原因等方面的早期文献,多见于古代哲学、政治、宗教等典籍之中。《荀子·解蔽》曰:“心卧则梦。”《墨子·经上》亦曰:“梦,卧而以为然也。”《庄子·大宗师》云:“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列子·周穆王》有“不识感变之所起者,事至则惑其所由然;识感变之所起者,事至则其所由然,知其所由然,则无所但;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故阴气壮,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壮,则梦涉大火而播灼;阴阳俱壮,则梦生杀。甚饱则梦与,甚饥则梦

取。是以以浮虚为疾者,则梦扬;以沉实为疾者,则梦溺。藉带而寝则梦蛇,飞鸟衔发则梦飞”等论述,并记载了大量的具体梦例,其中不少梦例都与健康有关,这为中医释梦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中医对梦本质的认识

中医对梦认识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是历代医家在形神、阴阳、脏腑、气血等理论指导下借鉴历代思想家以及梦占的经验,结合生活经验和临床实践,对梦的本质和特征进行的探索。

中医学认为,睡眠与觉醒的交替发生是人体阴阳交替消长变化的表现。这种交替的变化模式是人适应自然界昼夜阴阳消长变化的结果。《灵枢·口问》云:“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在人体,阴阳体现为营卫之气的运行与消长,卫气行于阳,人处于觉醒状态,卫气行于阴,营卫相合,则人进入睡眠状态。阴阳营卫这种规律的离合,维持人正常的觉醒—睡眠周期。

营卫之气的运行,在外受天地阴阳消长的影响,在内受脏腑气血阴阳及精神神志的调节。觉醒—睡眠周期的状况,是脏腑阴阳气血平衡与否的具体表现。

梦是睡眠时神志活动的特殊表现。中医认为,梦的产生与魂魄尤其是魂密切相关,因此古代文学中梦又称“梦魂”。《灵枢·淫邪发梦》曰:“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脏,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认为“魂魄飞扬”是梦产生的机理之一。神、魂、魄、意、志是人的五种高级精神意识活动,分属于五脏。其中,心神为人体生命和精神活动的主司。魂、魄、意、志等精神意识活动,无不在心神的控制之下。魂藏于肝,魄舍于肺,二者又同归心神所统帅。

“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灵枢·本神》),魂指梦幻活动,魄指人的本能感觉活动。《类经》指出:“魂之为言,如梦没恍惚、变幻游行之境,皆是也。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由此可见,魂魄飞扬,实际上是指有意识的心神活动之外的特殊神志活动,即梦幻状态下所出现的如临其境的感觉。

魂魄何以能飞扬不定?总结历代对梦因的认识,可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其一,心卧则梦。即睡眠时,心神相对处于安静和松弛状态,心神对魂魄制约缓解,魂魄易于飞扬不定而成梦。故《荀子·解蔽》曰:“心者,形之君也,神明之主也……心卧则梦。”朱熹所谓“寤而有主而寐无主”(南宋·朱熹《朱子大全集·答陈安卿》)的“无主”即指睡眠时“心卧”而魂魄无主的状态。其二,魂魄飞扬亦与其及所属的脏腑气血乃至

全身精气盛衰有关。如肝血不足,肺气亏虚,则不能藏魂舍魄,致使魂魄不定而发梦。其三,梦也与心神本身的静谧与否密切相关。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心神的波动必然引起魂魄动摇不定而发梦,因而历代也有“梦为心动”的观点。清。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中说:“若夫梦者,亦神不安之一验耳。”

由此可见,梦是睡眠时神志活动的特殊表现,是心神处于不同状态下的“魂魄飞扬”。睡眠时人体阳入于阴,营卫相合,此时心神虽处于一定程度的安静状态,但并非完全绝对的阴平阳秘。梦发生于阳尽阴盛之时,尽管具有动的特点,但属于静中之动,阴中之阳,并不是一种独立于阴阳之外的状态。诚然,引起“魂魄飞扬”的原因有来源、强弱之不同,但所产生的梦境、梦象及其意义亦千差万别。

若为心卧而梦,则此时的“魂魄飞扬”乃为心神安静、体息的体现。其梦境亦多愉快,醒后精力充沛。若因脏腑气血亏虚,使魂魄无处舍藏而飞扬不定,或心神受扰使魂魄不定者,此时的“魂魄飞扬”则为精神不安、气血失和的表现,其梦境亦多惊险悲伤,多梦纷扰,醒后不忘,精神疲惫。

3梦的分类

梦的分类首见于《周礼·春官》:“占梦,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辨阴阳之气,以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一曰正梦,二曰噩梦,三曰思梦,四曰寤梦,五曰喜梦,六曰惧梦。”《内经·淫邪发梦》从梦的成因及辨梦施治角度将梦载有虚实两类梦,即所谓“十二盛”、“十五不足”。汉·王符在《潜夫论》中把梦分为10种,并指出:“凡梦有直、有象、有精、有想、有人、有感、有时、有反、有病、有性。”魏晋之后,梦的分类趋于简化。西晋著名玄学家乐广认为,梦从产生的原因可概括为两类,一类由想引起,一类由因引起(《世说新语·文学》)。隋·杨上善结合临床实践及前人梦研究的成果,将梦分为三类,并明确提出了梦诊的概念。他在《黄帝内经太素》中指出:“凡梦有三种:人有吉凶,先见于梦,此征梦也;思想情深,因之见梦,此为想梦也;因其民所病,见之于梦,此为病梦也。”

此后历代对梦因不同目的做了不同的分类,其中多以占梦为目的。如明。陈士元《梦占逸旨》将梦分为9种,即气盛之梦、气虚之梦、邪寓之梦、体滞之梦、情溢之梦、直叶之梦、比象之梦、反极之梦、厉妖之梦,其中气盛、气虚、邪寓、体滞、情溢之梦由生理、病理情志及外界刺激所引起,厉妖梦鬼怪作祟而致,直叶、比象、反极之梦则描述梦应验的情况。

历代对梦的分类,以杨上善的三类分类法较为简明而且合理。病梦即因

病而梦,是人体阴阳不调或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映。想梦又称思梦,即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是人体精神情志的反映或宣泄。至于征梦,即认为梦可以预示未来,是古人普遍存在的对梦特殊作用的迷信,也是现代梦研究的争论焦点之一。

《内经》反对鬼神之说,强调“恶于鬼神者,不可言于至德”。在梦的论述上,则以病梦为主,认为梦是阴阳营卫气血失和而致魂魄飞扬的表现,并提出“盛者泻之,不足者补之”的治疗大法。受《内经》梦理论的指导,后世又将病梦分为气盛之梦、气虚之梦、邪寓之梦三种。

4病梦产生的原因

梦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至今尚无定论。但对病梦的成因、观点颇为一致,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种。

4. 1邪寓致梦

《灵枢·淫邪发梦》曰:“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内,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这里“正邪”指一切引起发梦的外界刺激因素。张景岳在《类经》中对“正邪”做了明确的解释,指出“正邪者,非正风也。凡阴阳劳逸之感于外,声色嗜欲之动于内,但有干于心神者,皆谓之正邪。亦无非从外袭内者也”。可见,在外六淫之气,以及通过触觉、听觉、味觉等感觉器官引起的声音、色彩等感受,如内舍营卫,扰动魂魄,均可致梦。

古人所说的“藉带而寝则梦蛇,飞鸟衔发则梦飞”、“大风之梦,使人飘飞”均属此类。同时,梦境也因正邪所犯脏腑器官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如《灵枢·淫邪发梦》所云:“厥气客于心,则梦见丘山烟火;客于肺,则梦飞扬,见金铁之物;客于肝,则梦见山林树木;客于脾,则梦见丘陵大泽,坏屋风雨;客于肾,则梦临渊,没居水中。”

4. 2情志致梦

情志或情绪的变化是机体脏腑气血机能状态的外在表现,即所谓“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情志可直接影响气血运行,过激的情绪是导致气血紊乱的重要因素。梦是神志活动的特殊表现,情志、情绪的变化也最易表现在梦中,其中尤以惊愕、恐惧、思念最为多见。《类经·梦列》指出:“心帅乎神而梦者,因情有所着,系心之境也。”《梦占遗旨》也指出,梦境因不同情志所伤不同,过喜则梦开,过怒则梦闭,过恐则梦匿,过忧则梦慎,过哀则梦救,过忿则梦警,过惊则梦狂。

4. 3脏腑气血阴阳失和致梦

梦可因外邪入侵使气血营卫失和而产生,脏腑气血内在紊乱或盛衰也是梦产生的重要原因。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的各种病理变化,可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精神意识或情志的改变。脏腑气血阴阳变化也可在梦这种特殊的精神意识活动中反映出来。正如《灵枢·淫邪发梦》所言:“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飞扬;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脾气盛,则梦歌乐,身体重不举;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此五脏气盛之梦。《素问·方盛衰论》论述了五脏虚衰的梦:“肺气虚则使人梦见白物……肾气虚则使人梦见舟船溺人……肝气虚则梦见菌香生草……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此外,每个人由于脏腑虚实禀赋的差异,其梦的习惯也表现出明显不同。如有人多梦,有人少梦,或经常做某一类梦等。

5中医梦诊的方法

所谓梦诊,即以分析梦特征来诊断疾病的方法,是中医传统诊法中的一种。梦诊一词,虽首见于隋·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但有关梦诊的内容,早在《内经》中已有详细记载。中医学认为,梦是睡眠中精神活动的表现,梦象的各种材料来源与躯体内外所受的刺激密切相关。各种邪气的侵袭,情志的变化,以及躯体内部的生理病理变化,都可能引起发梦,并参与梦境制作。因此,全面细致地分析梦因、梦境、梦量等梦的特征,结合中医学基本原理,可以诊断或协助诊断疾病,并为治疗方案的确立提供帮助。

人的梦境、梦象虽光怪陆离、千差万别,但临床仍有规律可循。梦诊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5.1辨梦因

通过询问做梦的背景及患者的整体情况来分析做梦的原因,进而鉴别病梦与其他原因所致的梦,如思梦等,即现代所谓辨病理之梦与生理之梦。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或睡眠安稳偶尔做梦,醒后无任何不适或尚留惬意;或睡眠中膀胱充盈,梦见找厕所;青春期男女精气充盈,偶梦性交等,均属生理之梦或思梦之列。若睡眠不佳,多梦纷扰,梦境可怕,醒后不忘,并有头昏、神疲、健忘、心悸等感觉,或者平时很少做梦,突然夜梦增多,多属病理之梦或病梦。

此外,梦亦与生活环境和性格特点有关。所谓“农不梦治经读史,贾不梦樵采捕鱼”以及“好义者多梦松柏桃李,好智者多梦江湖川泽,好信者多梦山岳原野”,即属此类。

5. 2辨梦境

通过了解梦境可进一步分析梦因并有助于诊断。临床多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审梦求因法,即根据梦中景物的阴阳五行属性推断引起梦的病变部位和病理性质。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云:“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又如《灵枢·淫邪发

梦》云:“厥气客于心则梦见丘山烟火;客于肺则梦见飞,见金铁之物;客于肝则梦见山林树木;客于脾则梦见丘陵大泽,坏屋风雨;客于肾则梦临渊,没居水中。”

一种是审证求因法,即根据脏腑生理病理特点辨析梦象的脏腑或病因归属。如《灵枢·淫邪发梦》所言:“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飞扬;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脾气盛,则梦歌乐,身体重不举;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又如梦见登高、飞腾常为肝血不足,风痰上扰的征兆;梦见饮食、筑墙盖屋为脾的病证。患者病情危重时,常梦见死去的亲人在召唤;当病情转愈时,常梦见力大无穷、谈笑风生的景象。

5.3辨梦量

梦量,主要是指自觉梦的多少,而不是有梦睡眠的时间。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多数人的有梦睡眠时间基本相似,每晚有4 ~6次有梦睡眠,但醒后对梦的数量感受不同。中医认为,睡眠安香而少梦是营卫气血调和的表现,多梦纷纭或噩梦连连多属病态。所谓“至人无梦”,是指人若能合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达到阴平阳秘的至人境界,即可使精神内治,无梦寐之扰。但实际上,很少有人能达到完全的无梦睡眠。

5. 4辨梦外诸症

梦因人而异,复杂离奇,要获得准确的梦诊结果,仅靠对梦本身的分析是不够的。临床要紧密结合病人整体的临床表现,即四诊合参,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方可取得全面准确的临床诊断。

如恶梦纷扰,惊恐不安,或梦魇呼叫,伴有平素情绪不安,遇事易惊恐、心悸、脉细弱等,多属心胆气虚;如夜卧不实,多梦纷纭,梦见风雨、烟火、坏屋、丘陵、大泽,飘乎不定,梦境难忆,可伴精神萎靡、眩晕、怔忡、舌淡等,多属心脾气血亏虚;若虚烦难眠、梦遗、梦交、喜笑,醒后头昏耳鸣,素时腰膝软,潮热盗汗,舌红脉细数,则多属心肾不交、水火不济;若多夜眠不安,梦境怪异,荒诞纷乱,或见亡灵,或刀光剑影,兼有平素郁郁寡欢,喜怒无常,头晕健忘,面青眶黑,舌质紫暗,脉弦涩,则多属脑部气滞血瘀之征,等等。

6梦证的治疗原则

梦证,是与梦寐相关的一类疾病总称。临床梦证包括如下三类:其一,以多梦、离奇怪梦为主症伴有一定的全身兼症者;其二,以全身其他症状为主症伴有明显梦的症状者;其三,在睡眠时或在梦中出现的异常行为,如梦游、梦吃、梦魔、梦尿、梦遗、梦交等。古今治疗梦证的方法多种多样,可用中药、针灸等治疗,其临床原则主要有如下几种:

6.1调和阴阳法

阴阳平衡、营卫调和是正常睡眠的保证。病梦的出现首先责之于阴阳失衡和营卫不和。因而临床治疗梦证,首先要鉴别睡眠的状况,阳盛阴虚,则多失眠少寐;阴盛阳虚,则沉睡多寐。临床治疗,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方药如交泰丸、六味地黄丸等。针灸治疗以照海、申脉、至阳、承浆、水沟等穴为主。

6. 2宁心安神法

心藏神,主血脉。神无所舍则睡眠不安,魂魄不定而多梦。心火过旺,心血亏虚,或心气不足均可致心神受扰或心神失养。因此《血证论》有云:“然魂魄所主者神也,故安神为治梦要诀。”临床安神之法,可辨证施以清心安神,养血安神,或益气安神之法。方药如大定心汤、茯苓丸、益气安神汤等。针灸治疗以心俞、膈俞、神堂、魂门、魄户、大陵、神门、四神聪等穴为主。

6. 3调肝安魂法

肝藏血,血舍魂。肝又主疏泄,喜条达。肝血不足,或肝失疏泄,或肝阴亏虚,肝阳上亢,均可导致肝魂不宁,而成多梦诸症。正如《吴医汇讲》所说:“《内经》梦事,虽分脏腑阴阳,大要总系心肝两脏为主,何也?未有神魂静而梦寐颠倒者也。”调肝之法,可在临床辨证的基础上施以疏肝解郁、养血柔肝、平肝潜阳等法,方药如逍遥丸、酸枣仁汤、镇肝熄风汤等。针灸治疗以肝俞、胆俞、膈俞、魂门、魄户、三阴交、风池、大椎等穴为主。

6. 4清热化痰法

百病多由痰作祟,痰热内扰,神魂不安是多梦、恶梦等梦证的常见原因。临床各种梦证,如兼见痰涎壅盛、胸脘满闷不适、脉来滑数者,施以清热化痰之法,方药如温胆汤、礞石滚痰丸等。针灸治疗以脾俞、胆俞、胃俞、魂门、魄户、大椎、丰隆、内庭等穴为主。

6. 5活血化瘀法

血脉凝滞,肝失所藏,神失所养,故魂魄飞扬而多梦。此外,脑为元神之府,瘀血阻滞脑络,则元神失养而致多梦。方药如血府逐瘀汤等,针灸治疗以百会、风池、魂门、魄户、太阳、三阴交等穴为主。

中医诊断法之指甲诊

中医诊断十四法→第十三章指甲诊 第一节指甲诊的理论依据 指甲为脏腑气血的外荣,与人体的脏腑经络有直接联系,能够充分地反映人体生理、病理变化。这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详细记载,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是以经络、脏腑、气血作为一个统一体来加以论述的,人体指甲根端是经脉气血出发之处,称为十二经脉的井穴。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脏五腧,六腑六腧,经脉十二,经络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又如《灵枢·经脉》篇日:“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络大肠属肺,循臑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大肠,手阳明之脉,出大指(甲)之端”。所有十二经脉井穴,均出入于爪甲根端,正因爪甲根端是经脉井穴出发点,这些部位有甲襞甲床丰富的脉络微循环作为沟通气血的渠道,阳经自此出表,阴经自此入里,人身气血得以通过经络系统流注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所以人体生理病理能充分反映于指甲,也就是人体生理病理气血信息能透过经络系统,投射于指甲这面微型荧屏而形成具有特异性的甲象。 在《内经》中早就指出了爪甲与脏腑的关系。在《灵枢·经脉》篇中详细论述了手拇指甲根少商穴循太阴经连属于肺脏;手食指甲根商阳穴循阳明经连属于大肠腑;手小指甲根少泽穴从后侧循太阳经连属于小肠腑,等等。这是爪甲与脏腑之间通过经脉直接连通。因此,脏腑荣枯,机能盛衰,莫不引起甲象的变化。 此外,四肢爪甲靠气血荣润。《灵枢·邪客》篇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行四末……”。《素问·六节脏象》说:“肝者,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气血”;《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爪受血而能摄”。这些均说明四肢爪甲与气血的关系非常密切,当人体气血发生变化便可在指甲上有所表现,并能反映脏腑病机。《灵枢·本藏》篇日:“肝应爪,爪厚色黄者胆厚;爪薄色红者胆薄;爪坚色青者胆急;爪濡色赤者胆缓;爪直色白无约者胆直;爪恶色黑多纹者,胆结也”。这里讲的是指甲形态、质地、色泽与内脏的生理病理关系。《灵枢·论疾诊尺》篇指出:“身痛面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990《素问·痿论》说:“骨痿者生于火热,何以别之?日:肝热者,色苍而爪枯”。可见疾病在内,而甲象则可显示于外,故从诊甲入手,可达辨病的目的。 历代医家对诊甲辨证亦取得十分可贵的经验。如《中藏经》中说:“手足甲肉黑色者死”,“筋绝魂惊虚恐,手足甲青,呼骂不休,八九日死”。清陈士铎《石室秘录》指出:“指甲尽行脱落,此乃肾经火虚”。此外,在《四诊抉微》、《形色外诊简摩》中,亦均有论述。近年来有学者在前人诊甲经验的基础上,作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对临床诊断疾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五章 中医学的诊法

第五章中医学的诊法 第五章中医学的诊法 第一节诊法的基本原理与运用原则 第二节望诊:望神色形态、局部望诊、舌诊 第三节闻诊:听声音、嗅气味 第四节问诊:问主诉、问病史(问寒热、问汗、问疼痛、问饮食口味、问二便、问妇女、问小儿)。 第五节切诊:脉诊、腹诊、按肌肤 第五章中医学的诊法 1、掌握望神技巧及得神、失神、少神和假神的鉴别要点; 2、掌握常色和各种病色所主病证的特征及临床意义; 3、掌握舌诊的方法,能够识别临床常见舌象; 4、掌握呼吸、语言、呕吐等声音的高低、强弱、清浊等变化的一般临床意义; 5、掌握咳嗽、哮喘、呃逆、嗳气、喷嚏、谵语等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6、掌握寸口脉诊的方法; 7、掌握正常脉象的特征及常见病态脉象(浮、沉、迟、数、实、洪、细、弦、紧、滑、涩、濡、不规则脉)的特征与临床意义;并能够基本上辨识; 第一节 诊法的基本原理与运用原则 一、基本原理 一)司外揣内 二)见微知著 三)知常达变 二、运用原则 一)内外详查 二)四诊合参 第二节望诊 一、望神色形态 (一)望神

通过观察人的面色形体、眼神、神志、语言、呼吸、饮食等,了解神的变化。 (1)得神 又称有神。病人神志清楚,面色荣润,两目灵活明亮,呼吸调匀,语言清晰,反应灵敏,活动自如。提示机体精力充足,正气未伤,病情较轻,预后良好。 (2)少神 病人精神倦怠,两目无神,面色少华,少气懒言,反应迟钝,动作缓慢。提示正气不足,精气轻度损伤,机体功能较弱,多见于轻病或恢复期病人。 第二节望诊 (一)望神 (3)失神 病人精神萎靡,面色晦暗,形体赢瘦,两目呆滞无光,动作艰难,反应迟钝,呼吸气微;或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搓空理线,喘息急促。提示正气大伤,脏腑功能虚衰或严重障碍,病情严重,预后较差。 (4)假神 多见大病、久病、重病之人,本已面色暗晦,精神萎靡,声低气弱,懒言少食,病久未见好转,突然见颧红如妆,目光转亮,精神转佳,言语转清,喋喋不休,思食索食等。提示乃病情恶化,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是阴阳离绝的危候,临终先兆。古称“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第二节望诊 一、望神色形态 (二)望色 1、常色:微黄透红,明润光泽。 2、病色: 青色:寒证、痛证、气滞、瘀血、惊风。 赤色:主热证,也见于戴阳证。 黄色:主湿证、虚证、黄疸。 白色:主虚证、寒证、脱血、夺气。 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瘀血。

中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许我一个中医梦 ——mm的职业生涯规划书 mm,男,共青团员,广东徐闻人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学临床大一学生。现任第一临床医学院学生会设计部副部长,风信子追风逐梦队宣传负责人,徐闻同乡会会长助理。具有一定的电脑设计能力,属于技术宅。 【性味归经】性沉着,冷静,内敛;归学习、旅游、运动三经。 【功效】交友谈心、结伴游山、谈经论道。 【产地】中国大陆最南端 【现代药理】方值弱冠之年,踌躇满志。

目录 序言 ................................................................................................................... - 2 - 一、认识自我 ....................................................................................................... - 3 - (一)职业价值观.......................................................................................... - 4 - (二)职业兴趣.............................................................................................. - 5 - (三)职业能力.............................................................................................. - 5 - (四)全面评价.............................................................................................. - 7 - (五)自我认识小结 ...................................................................................... - 7 - 二、职业机会评估................................................................................................ - 8 - (一)宏观环境分析 ...................................................................................... - 8 - (二)职业教育分析 .................................................................................... - 11 - (三)职业选择............................................................................................ - 13 - (四)SWOT分析........................................................................................... - 13 - (五)个人竞争力塑造 ................................................................................ - 15 - 三、职业目标与路径.......................................................................................... - 16 - (一)目标设定............................................................................................ - 17 - 四、职业发展策略.............................................................................................. - 20 - (一)团队合作能力培养 ............................................................................ - 20 - (二)身心健康计划 .................................................................................... - 20 - (三)家庭-工作平衡计划 .......................................................................... - 21 - 五、反馈与修正.................................................................................................. - 21 - (一)反馈与评估........................................................................................ - 21 - (二)备选方案............................................................................................ - 22 -

梦想征文我的中医梦-作文

[梦想征文]我的中医梦 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 ——题记初一的下学期,班内进行了英语分班,被分到班的第一堂课上,老师要求每个人用英语回答自己的梦想。 我紧张地绷紧了状态,一番盲目的思想挣扎后,我站起来脱口而出:。 未曾想,这集中精力下的答案,却成为我十七岁的禁锢。 十七岁里,许多个冗长的昨天,都被草药沾湿,散发了淡淡的苦涩的中药味,日复一日的苦涩里竟也体味出了一份药香,使得我并不讨厌这一切——从中萌发了成长,就此打破禁锢而成为依恋。 是植根于很多年前的种子,就此冲破土壤,根深蒂固。 因为十七岁里这场日夜不休的头晕,父母带我跑遍了大大小小的医院,医生们全都束手无策。 闻名于从小便得知的渤海诊所,抱着一丝希望,我忐忑不安地准备等待医生又一次的无奈与惊讶。 中医都有着一副和蔼的面容,望闻问切,令病人那颗惶惶不安的心平静下来。 而为我看病的那位董大夫,短短的头发,俨然一个稚气未脱的女学生。 她总是笑眯眯的,上楼梯,有些一跳一跳的,步履轻快,似乎在

药香里,我嗅到了阳光的味道。 诊一次拿六副药,不知不觉就喝了一个月,不知道为什么,第一次去看病时,我就相信了,就生出了会好的希望。 一个月多,在苦涩里浸泡着,头晕一点点开始减轻,甚至减轻到这是偶尔的头晕而已。 也许,是因为中医高明的医术;也许,是因为董大夫每次的关心与开导;也许,是被那份与骨子里的沉静相呼应的中药所吸引,关乎梦想,中医一词,令我心暖。 许多的遐想就在那份淡淡的药香里萌发,回归远古,回归宁静。 中医,追溯远古,背一竹筐,踏遍群山,觅得一两味中药亲尝百草,布衣诊脉,妙手回春。 记忆里的中医,无不和蔼可亲,医馆里总是弥漫了淡淡的草药香,这味道,有一种令人安心的感觉,令人忘了世俗繁华,仿佛回归那么久以前的布衣时代,是于浮躁社会的一剂良药。 望闻问切,如沐春风,似乎连候诊的病人,都不同于其他的病人,静静的,看一份报纸,悄悄唠嗑几句,整个医馆都弥漫着祥和安宁的气氛,甚至使得过于敏感的我,都安心于医生的望闻之下。 电壶里咕噜咕噜熬着草药,旁边的两位医生沉稳地称量药材,一副一量,认真踏实的感觉,亲切而温和。 中医学,最初始于原始社会的神农氏尝百草,到战国时代已很先进。

-中医四诊法之闻诊法

中医四诊法之闻诊法.txt14热情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从心灵内部迸发而出,激励我们发挥出无穷的智慧和活力;热情是一根强大的支柱,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总能催生我们乐观的斗志和顽强的毅力……没有热情,生命的天空就没的色彩。运用听觉和嗅觉,通过对病人发出的声音和体内排泄物发出的各种气味的诊察来推断疾病的诊法。由于人体内发出的各种声音和气味均是在脏腑生理和病理活动中产生的,因此声音和气味的变化能反映脏腑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在临床上可推断正气盛衰和判断疾病种类。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听声音是指诊察病人的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肠鸣等各种声响,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大小、高低、清浊,区别寒热虚实。通常,声高气粗重浊多属实证,反之则属虚证。语言错乱多属心之病变,呼吸、咳嗽、喷嚏多与肺病有关,呕吐、呃逆、嗳气多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的表现。太息多与肝郁有关。嗅气味可分病体和病室两方面。病体的气味主要是由于邪毒使人体脏腑、气血、津液产生败气,以致从体窍和排出物发出,据此,可辨脏腑气血的寒热虚实及邪气所在。通常,凡酸腐臭秽者,多属实热证;无臭或略有腥气者,多属虚寒证。病室气味,则是由病体及其排泄物气味散发的,如瘟疫病人室内有霉腐臭气;失血证病人室内有血腥气味;尿臊味多见于水肿病晚期患者。 中医运用自己的听觉和嗅觉,对病人发出的声音和体内及排泄物发出的气味进行诊察,以推断疾病的方法。为四诊之一。人体内发出的各种声音和气味均是在脏腑生理和病理活动中产生的,如五声(呼、笑、歌、哭、呻)和五音(角、徵、宫、商、羽)及五臭(臊臭、焦臭、香臭、腥臭、腐臭)都与五脏相应,是五脏功能变化的反映。因而声音和气味的变化可反映出内在病变,据以推断正邪盛衰和疾病种类。在临床上,闻诊同望诊、问诊、切诊相结合,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对疾病作出正确判断。 听声音以辨正气盛衰为主。不仅可以诊察与发音有关器官的病变,还可根据声音,诊察体内各脏腑的变化。一般新病、小病其声多不变,而久病、苛疾其声多有变化。听声音包括听语声、呼吸声、咳嗽声、呃逆声、嗳气声等。①语声。病人说话声音的强弱,可反映正气盛衰和邪气性质。语声高亢宏亮而多言,属实证、热证;语声轻微低哑而少言,属虚证、寒证。语声重浊,常见于外感或湿邪侵袭,为肺气不宣,气道不畅而致。声音嘶哑,发不出音的称失音,因外邪袭肺,肺气不宣,气道不畅而致的为实;因肺肾阴虚,津液不能上承而致的为虚。新病声哑属实证,久病失音属虚证。妊娠七月而失音,称为子瘖,是生理现象,分娩后不治自愈。语言错乱,多属心有病变。躁扰不宁是狂证,多为痰火内扰所致,属阳证;喃喃自语,痴呆静默是癫证,多为痰气郁闭所致,属阴证;神识不清,语言颠倒,声高有力,称谵语,属实证;神志恍惚,语言重复,声低无力称郑声,属虚证。②呼吸声。呼吸有力,声粗浊,多为热邪内盛,属实热证;呼吸无力,声低微,多为肺肾气虚,属虚寒证。呼吸急促而困难是喘证,发作急骤,声高气粗,以呼出为快的,多因肺有实邪,气机不利而致,属实证;发作缓慢,声低息微,呼多吸少,气不接续,或痰鸣不利的,属虚证。呼吸困难而有痰鸣音,是哮证,为痰阻气道而致。③咳嗽声。咳声重浊有力,多属实证;咳声低微无力,多属虚证。咳嗽痰声漉漉,痰稀易吐,为湿痰蕴肺;咳嗽干裂声短,痰少干结,为燥邪伤肺。咳嗽连声不断,咳停吸气带吼声,为顿咳(百日咳)。咳声嘶哑,呼吸困难,是喉风,属危急证候。④呕吐声。呕吐徐缓,声低无力,是虚寒证;呕吐势猛,声高有力,为实热证。⑤呃逆声。呃逆,俗称打嗝。日常嗝逆,声音不高不低,无其他不适,多因咽食急促而致,不属病态。呃声高亢,短促有力,多属实热;呃声低沉,气弱无力,多属虚寒。久病出现呃逆不止,是胃气衰败的危重之象。⑥嗳气声。嗳气,古称噫气。若是饱食之后,因食滞肠胃不化而致的,可有酸腐味,声音较响;若是胃气不和或胃气虚弱

我的中医梦演讲稿

我的中医梦演讲稿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中医梦,我的梦 小时候,邻居奶奶总是笑着对我说,这个小娃子竟然也真的长成人了,我们都以为带不大的哩。每每我问为什么,妈妈就会责备地说,你这个小坏蛋啊总是三天两头地不听话,背着你去祥汉胡子家的路都被我们给走出一条坑啦!年幼的我那时候自然不明白,爸爸妈妈得付出比别人带小孩要多多少倍的爱和呵护,才让我这个药罐子在当时医疗技术很落后的农村渐渐长大,给所有劝她放弃我的人述说了一个神话。从此,我一直梦想着成为一位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就这样朝着前方迈进,追随着梦想走进了现在的生活,走进了现在的工作。 我大学实习时选择了咱们医院。在骨科,我亲眼见到有位阿姨腰痛病发作,只连续用了我院的5片冲和膏后就说不疼了;而在外科,一位被毒蛇咬伤的老伯,使用我们的麻油金黄散后病情很快好转。毕业时,我果断选择继续留在这里工作。祖国医学神奇疗效,让我笃定了努力学习中医的梦想。我积极参加了医院举办的西学中培训班,聆听中医专家的精彩讲学。我还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中医书籍,如《黄帝内经》、《打开五脏谈养生》、《人体使用手册》等。真的很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桂林中医院,让我能在浩瀚的中医殿堂吸取知识。

一转眼工作已将近四年,我一直秉着医道中人愿天下生灵“众病悉除,身心安乐”的初心,尽我所学、尽我所能做好我的工作。我也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养生师,从而帮助更多的人获得健康。 从患者的感谢声中,我体会到了作为一个中医护理人员的骄傲和自豪。我骄傲,因为我用祖国之瑰宝为病人减轻痛苦;我自豪,我把中医护理技术充分的运用到每一位病友身上;我荣幸,因为我是团结奋进、无私奉献的团队中的一员;我欣慰,因为我比西医院护士多掌握了很多为患者解除病痛的技术。大医精诚,大爱无悔,每一个拥有爱心的人都是天使。给生命一些绿色,让生活充满阳光;给健康一些动力,让人生充满幸福。 我有梦,医院也有梦。我们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秉承“仁爱、求实、创新、奉献”的医院精神及“传承创新,厚德济生”的医院宗旨,取得了卓越的成绩。面对充满挑战、魅力无限的未来,我们要继续开拓进取,为实现中医立院、特色建院、科技兴院,中医与现代医学协调发展、医疗保健并重的发展战略目标而努力,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当全世界都在呼吁环保,提倡预防胜于治疗的时候,我们中医早在几千年前的理论中就已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未有形而除之”是中医的最高境界。中医的传承发展,需要得到更多的支持力量,离不开

中医诊断:红楼梦中的诊脉防嫌

古代中医基本上是男性的垄断职业,至少《红楼梦》中出现的“太医”“大夫”,全是男性。但小说中得病看病的,却以女性为多,且大多数是贵族年轻女性。按照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法,她们在看病时是不能充分享受全面的“望闻问切”服务的。据说古代太医给皇帝后妃看病,连卧室都不能进,除了听太监宫女说病因病情外,就是“悬丝诊脉”了。即后妃和太医各居一室,由太监或宫女将一根红丝线拴在后妃的手腕上,线的另一端交给太医把按,通过丝线辨别病情。防嫌若此,也算古今奇观了。这令我想起有些方志烈女传记载,有的女性手臂被不相干的男人碰了,不惜挥刀断之,以示贞洁。都做得有些过头。 传说孙思邈给长孙皇后看病就用此法。太监先有意试他,先后把丝线拴在冬青根、铜鼎脚和鹦鹉腿上,结果都被孙氏识破,最后才把丝线系在娘娘腕上。孙思邈诊得脉象,知是滞产,便开出一剂药方,娘娘遂顺利分娩。同行问其窍门,孙思邈笑而不答——其实这位医圣只要向皇后左右的人祥问病情,就能胸有成竹。根本不用依赖丝线之灵。《西游记》第六十九回孙悟空(他也姓孙)“悬丝诊脉”,但那条丝本来就是他的猢狲毛变的,带着他生命基因全息,不能算数。 《红楼梦》中有贵妃(元春)看病的情节,但却无“悬丝诊脉”的描写。或者虽然没有悬丝诊脉,但仍然防范严密,太医不能深究病情,对症下药,最终导致元春壮年早逝。 《红楼梦》中年轻女子看病防嫌,主要是通过放下帷幔,只露出手来——甚至也不能全露。请看五十一回太医胡君荣给丫鬟晴雯(林黛玉影身)看病的描写: 正说时,人回大夫来了。宝玉便走过来,避在书架之后。只见两三个后门口的老嬷嬷带了一个大夫进来。这里的丫鬟都回避了,有三四个老嬷嬷放下暖阁上的大红绣幔,晴雯从幔中单伸出手去。那大夫见这只手上有两根指甲,足有三寸长,尚有金凤花染的通红的痕迹,便忙回过头来。有一个老嬷嬷忙拿了一块手帕掩了。那大夫方诊了一回脉,起身到外间,向嬷嬷们说道:“小姐的症是外感内滞,近日时气不好,竟算是个小伤寒。幸亏是小姐素日饮食有限,风寒也不大,不过是血气原弱,偶然沾带了些,吃两剂药疏散疏散就好了。”说着,便又随婆子们出去。 彼时,李纨已遣人知会过后门上的人及各处丫鬟回避,那大夫只见了园中的景致,并不曾见一女子。一时出了园门,就在守园门的小厮们的班房内坐了,开了药方。老嬷嬷道:“你老爷且别去,我们小爷罗唆,恐怕还有话说。”大夫忙道:“方才不是小姐,是位爷不成?那屋子竟是绣房一样,又是放下幔子来的,如何是位爷呢?”老嬷嬷悄悄笑道:“我的老爷,怪道小厮们才说今儿请了一位新大夫来了,真不知我们家的事。那屋子是我们小哥儿的,那人是他屋里的丫头,倒是个大姐,那里的小姐?若是小姐的绣房,小姐病了,你那么容易就进去了?”说着,拿了药方进去。 给丫鬟看病的排场写得如此庄重,但诊过脉后,连病主身份、性别都搞不清初,真够鲁莽灭裂的——所谓“新大夫”,似非世家出身。给“正经主子”的年轻女性看病就更不用说了。第83回写医学世家出身的王太医给黛玉看病: 一时贾琏陪着大夫进来了,便说道:“这位老爷是常来的,姑娘们不用回避。”老婆子打起帘子,贾琏让着进入房中坐下。贾琏道“紫鹃姐姐,你先把姑娘的病势向王老爷说说。”王大夫道:“且慢说。等我诊了脉,听我说了看是对不对,若有不合的地方,姑娘们再告诉我。”紫鹃便向帐中扶出黛玉的一只手来,搁在迎手上。紫鹃又把镯子连袖子轻轻的搂起,不叫压住了脉息。那王大夫诊了好一回儿,又换那只手也诊了,便同贾琏出来,到外间屋里坐下,说道:“六脉皆弦,因平日郁结所致。” 但《红楼梦》以自相矛盾见长。给丫鬟看病需要掩帐,甚至给耄耋之年的贾母看病,老妈子们都“请贾母进幔子去坐”。可给十二钗正册中赫赫有名、袅娜妩媚的秦可卿看病,则没有这么多罗嗦。请看第十回“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于是,贾蓉同了进去。到了贾蓉居室,见了秦氏,向贾蓉说道:“这就是尊夫人了?”贾

中医四诊法之闻诊法(精)

运用听觉和嗅觉,通过对病人发出的声音和体内排泄物发出的各种气味的诊察来推断疾病的诊法。由于人体内发出的各种声音和气味均是在脏腑生理和病理活动中产生的,因此声音和气味的变化能反映脏腑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在临床上可推断正气盛衰和判断疾病种类。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听声音是指诊察病人的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肠鸣等各种声响,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大小、高低、清浊,区别寒热虚实。通常,声高气粗重浊多属实证,反之则属虚证。语言错乱多属心之病变,呼吸、咳嗽、喷嚏多与肺病有关,呕吐、呃逆、嗳气多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的表现。太息多与肝郁有关。嗅气味可分病体和病室两方面。病体的气味主要是由于邪毒使人体脏腑、气血、津液产生败气,以致从体窍和排出物发出,据此,可辨脏腑气血的寒热虚实及邪气所在。通常,凡酸腐臭秽者,多属实热证;无臭或略有腥气者,多属虚寒证。病室气味,则是由病体及其排泄物气味散发的,如瘟疫病人室内有霉腐臭气;失血证病人室内有血腥气味;尿臊味多见于水肿病晚期患者。中医运用自己的听觉和嗅觉,对病人发出的声音和体内及排泄物发出的气味进行诊察,以推断疾病的方法。为四诊之一。人体内发出的各种声音和气味均是在脏腑生理和病理活动中产生的,如五声(呼、笑、歌、哭、呻和五音(角、徵、宫、商、羽及五臭(臊臭、焦臭、香臭、腥臭、腐臭都与五脏相应,是五脏功能变化的反映。因而声音和气味的变化可反映出内在病变,据以推断正邪盛衰和疾病种类。在临床上,闻诊同望诊、问诊、切诊相结合,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对疾病作出正确判断。听声音以辨正气盛衰为主。不仅可以诊察与发音有关器官的病变,还可根据声音,诊察体内各脏腑的变化。一般新病、小病其声多不变,而久病、苛疾其声多有变化。听声音包括听语声、呼吸声、咳嗽声、呃逆声、嗳气声等。①语声。病人说话声音的强弱,可反映正气盛衰和邪气性质。语声高亢宏亮而多言,属实证、热证;语声轻微低哑而少言,属虚证、寒证。语声重浊,常见于外感或湿邪侵袭,为肺气不宣,气道不畅而致。声音嘶哑,发不出音的称失音,因外邪袭肺,肺气不宣,气道不畅而致的为实;因肺肾阴虚,津液不能上承而致的为虚。新病声哑属实证,久病失音属虚证。妊娠七月而失音,称为子瘖,是生理现象,分娩后不治自愈。语言错乱,多属心有病变。躁扰不宁是狂证,多为痰火内扰所致,属阳证;喃喃自语,痴呆静默

中医解梦30条

中医解梦30条 1、梦涉大水恐惧:是阴盛。宜升阳除湿汤。 2、梦大火燔焫:是阳盛。宜清火滋阴。 3、梦相杀:是阴阳俱盛。宜清火泻湿。 4、梦飞:是阳盛于上。宜凉膈清上泻火。 5、梦堕:是阴盛于下。宜升阳除湿,加行下部药。 6、梦取饮食不得入口:是饥。 7、梦以饮食予人:是饱,有食积。平胃散或保和丸。 8、梦怒:是肝气盛,宜泻肝。青皮陈皮当归川芎羌活防风香附胆草生栀甘草 9、梦泄便:大黄滑石下之则已。 10、梦聚众相击毁伤:是内有虫。安之下之。 11、梦游行:是膀胱虚。六味地黄丸减泽泻,加益智。 12、梦饮食:是胃虚。六君子汤合平胃散。 13、梦田野:是大肠虚。四君子加诃子肉蔻龙骨牡蛎 14、梦聚邑冲衢:是小肠虚。补心汤合导赤散。 15、梦斗讼自刳:是胆虚。宜服温胆汤。 16、梦接内:是阴器有火。地黄丸加黄柏、知母。 17、梦斩首:是恐畏火在项。宜温胆凉肾。 18、梦行走不能前或居深地窌苑中:木瓜牛膝木香沉香萆薢地黄 19、梦礼节拜起:是伤劳倦,静养之。或服补中益气汤。 20、梦恐惧哭泣飞扬:是肺盛。枳壳桑白地骨皮杏仁 21、梦喜笑:是心盛。黄连生地木通甘草 22、梦歌乐身重不举:是脾盛。石膏山栀藿香防风 23、梦腰脊两解不属:是肾盛。黄柏知母泽泻 24、梦见丘山烟火:或梦救火是心不足。麦冬人参柏仁枣仁远志各等分。 25、梦飞扬见金铁奇物:或梦白物见人斩血籍籍,或梦见兵战,是肺不足。人参麦冬茯苓山药黄芩各等分。 26、梦山林树木:或梦伏树下不敢起是肝虚。当归川芎五味子白芍生地山萸 27、梦丘陵大泽坏屋风雨:或梦饮食不足,或梦筑垣盖屋,是脾虚。六君子加木香香附砂仁 28、梦临渊没居水中或梦见舟船溺人或梦伏水中若有惊恐:宜服六味地黄丸。 29、妄梦昏迷:是心肾不交,精神散越。宜滋补心肾。 30、因思而梦:因觉时所为而梦;因所喜好而梦;因于恐畏而梦,不在病例。

老中医的诊所梦:两年奔波 至今无果

老中医的诊所梦:两年奔波至今无果 开诊所是许多医生的梦想。江苏省如皋老中医阮德章从医30多年,如今他想开办一间自己的诊所,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实现自己的“诊所梦”是如此之难。辛苦奔波两年,他的“诊所梦”依然无果。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他的办诊所之路? 为开诊所奔波两年与卫生局对簿公堂 阮德章是如皋人,出生于中医世家,祖父曾是当地一代名医。阮德章早年在南通医学院求学,毕业后作为内科、传染科医生,在如皋多家医院坐堂问诊。深得祖父和父亲的家传,再加上自己行医多年积累的经验,阮德章打算在当地开一所外科诊所。 然而,为了开诊所,阮德章奔波了近两年,却依然没有任何结果。 最初,老阮被如皋市卫生局告知,目前在当地只能开特色诊所,他需要补上能证明其特色的材料。 根据当地卫生局的说法,特色诊所指的是如皋现在较少的诊所类别,如美容、骨科等。之后,老阮根据要求,提交了开设特色诊所的申请,得到的答复是,要求他补充一些材料,包括有关机构鉴定或认定的,能够治疗骨关节炎、脉管炎、淋巴管漏、面肌痉挛、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疑难病技能的证明材料。 阮德章说,“他们说要提供有关机构的证明,我问他们是什么样的证明?什么样的机构?哪一级的机构?国家有无相关规定?有无法律依据?他们竟然一项也回答不出。”他认为,如皋市卫生局对“特色专科诊所”这一医疗机构类别的界定,显然是十分模糊的,且缺少有效的法律条例支撑。 白忙活了一年,无奈之下,阮德章只得再度申报特色诊所。而这次如皋市卫生局给的答复是依旧让阮德章提供有关特色专科的证明材料。 阮德章认为,在收到申请30天后,如皋市卫生局并没有做出是否许可的决定。为了圆自己的“诊所梦”,他以如皋市卫生局不在法定时限内履行法定职责为由,将如皋市卫生局告上法庭,讨一个说法。 2014年10月24日,如皋市卫生局正式向阮德章下发了“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在决定书中,如皋市卫生局给出的理由是:未提供在二级医院从事外科工作5年以上的证明;未提供南通市卫生局个体开业考试合格证;申请报告中所提及的用中药治疗一些疑难性外科疾病的一些研究,超出了外科执业范围;拟设诊所房屋为住宅用房,不符合《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第三十条。 对此结果,阮德章愤怒难平。他说,自己本身持有由如皋市人民医院开出的“从事外科工作5年以上的证明”,但此前在申报时,如皋市卫生局并未要求其出示这些材料;此外,该局也没告诉他要考开业考试,导致他错过了去年和今年的考试时间。 “之前就一直告诉我缺少的是关于特色诊所的证明,给出不许可决定之前,也没通知我要补齐材料,这是典型的行政不作为!” 阮德章气愤地说。 部门回应:“特色”无从考证要为患者负责 据如皋市卫生局工作人员介绍,如皋市的医疗市场存在其特殊性。数年前,如皋市在对医院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后,当地的民营医院、诊所数量不断飙升,如今如皋当地仅存有5家公立医院。“与公立医院不同,民营医院存在逐利性,我们在管理方面会存在许多困难。自改制以来,我们在如皋医疗机构的设置方面一直卡得比较死。”针对此现象,2011年如皋市卫生局制定了一份《如

中医四诊法之闻诊法

中医四诊法之闻诊法.txt14热情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从心灵内部迸发而出,激励我们发挥出无穷的智慧和活力;热情是一根强大的支柱,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总能催生我们乐观的斗志和顽强的毅力……没有热情,生命的天空就没的色彩。运用听觉和嗅觉,通过对病人发出的声音和体内排泄物发出的各种气味的诊察来推断疾病的诊法。由于人体内发出的各种声音和气味均是在脏腑生理和病理活动中产生的,因此声音和气味的变化能反映脏腑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在临床上可推断正气盛衰和判断疾病种类。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听声音是指诊察病人的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肠鸣等各种声响,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大小、高低、清浊,区别寒热虚实。通常,声高气粗重浊多属实证,反之则属虚证。语言错乱多属心之病变,呼吸、咳嗽、喷嚏多与肺病有关,呕吐、呃逆、嗳气多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的表现。太息多与肝郁有关。嗅气味可分病体和病室两方面。病体的气味主要是由于邪毒使人体脏腑、气血、津液产生败气,以致从体窍和排出物发出,据此,可辨脏腑气血的寒热虚实及邪气所在。通常,凡酸腐臭秽者,多属实热证;无臭或略有腥气者,多属虚寒证。病室气味,则是由病体及其排泄物气味散发的,如瘟疫病人室内有霉腐臭气;失血证病人室内有血腥气味;尿臊味多见于水肿病晚期患者。 中医运用自己的听觉和嗅觉,对病人发出的声音和体内及排泄物发出的气味进行诊察,以推断疾病的方法。为四诊之一。人体内发出的各种声音和气味均是在脏腑生理和病理活动中产生的,如五声(呼、笑、歌、哭、呻)和五音(角、徵、宫、商、羽)及五臭(臊臭、焦臭、香臭、腥臭、腐臭)都与五脏相应,是五脏功能变化的反映。因而声音和气味的变化可反映出内在病变,据以推断正邪盛衰和疾病种类。在临床上,闻诊同望诊、问诊、切诊相结合,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对疾病作出正确判断。 听声音以辨正气盛衰为主。不仅可以诊察与发音有关器官的病变,还可根据声音,诊察体内各脏腑的变化。一般新病、小病其声多不变,而久病、苛疾其声多有变化。听声音包括听语声、呼吸声、咳嗽声、呃逆声、嗳气声等。①语声。病人说话声音的强弱,可反映正气盛衰和邪气性质。语声高亢宏亮而多言,属实证、热证;语声轻微低哑而少言,属虚证、寒证。语声重浊,常见于外感或湿邪侵袭,为肺气不宣,气道不畅而致。声音嘶哑,发不出音的称失音,因外邪袭肺,肺气不宣,气道不畅而致的为实;因肺肾阴虚,津液不能上承而致的为虚。新病声哑属实证,久病失音属虚证。妊娠七月而失音,称为子瘖,是生理现象,分娩后不治自愈。语言错乱,多属心有病变。躁扰不宁是狂证,多为痰火内扰所致,属阳证;喃喃自语,痴呆静默是癫证,多为痰气郁闭所致,属阴证;神识不清,语言颠倒,声高有力,称谵语,属实证;神志恍惚,语言重复,声低无力称郑声,属虚证。②呼吸声。呼吸有力,声粗浊,多为热邪内盛,属实热证;呼吸无力,声低微,多为肺肾气虚,属虚寒证。呼吸急促而困难是喘证,发作急骤,声高气粗,以呼出为快的,多因肺有实邪,气机不利而致,属实证;发作缓慢,声低息微,呼多吸少,气不接续,或痰鸣不利的,属虚证。呼吸困难而有痰鸣音,是哮证,为痰阻气道而致。 ③咳嗽声。咳声重浊有力,多属实证;咳声低微无力,多属虚证。咳嗽痰声漉漉,痰稀易吐,为湿痰蕴肺;咳嗽干裂声短,痰少干结,为燥邪伤肺。咳嗽连声不断,咳停吸气带吼声,为顿咳(百日咳)。咳声嘶哑,呼吸困难,是喉风,属危急证候。④呕吐声。呕吐徐缓,声低无力,是虚寒证;呕吐势猛,声高有力,为实热证。⑤呃逆声。呃逆,俗称打嗝。日常嗝逆,声音不高不低,无其他不适,多因咽食急促而致,不属病态。呃声高亢,短促有力,多属实热;呃声低沉,气弱无力,多属虚寒。久病出现呃逆不止,是胃气衰败的危重之象。⑥嗳气声。嗳气,古称噫气。若是饱食之后,因食滞肠胃不化而致的,可有酸腐味,声音较响;若是胃气不和或胃气虚弱 引起的,则无酸腐味,声音低沉;若是情志变化而致的,则声音响亮,频频发作,嗳气后脘腹舒

中医诊断学.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1.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2身热不扬:形容受湿邪阻遏的一种热象,其特点是体表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则觉灼手。 3.司外揣内:通过观察外表的病理现象,可以推测内在的病理变化,认识内在的病理本质,从而可解释显现于外的征象。 4.见微知著:是指机体的某些局部,常包含着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通过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 5.以常衡变:通过从正常中发现异常,从对比中找出差别,进而认识到疾病的本质。 6.辨证:在望闻问切四诊所得基础上进行诊断的辩证思维。 7.假神:久病、重病患者,精气本以极度衰竭,而突然出现某些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8.善色:指患者面色虽有异常,但仍光明润泽。 9.主色:指人生来就有,终生基本不变的面色,属个体素质,往往与种族和遗传有关。 10.阴黄:黄而晦暗如烟熏–寒湿郁阻 11.阳黄:黄而鲜明如橘子–湿热熏蒸 12.解颅:囟门迟闭。 13.囟填:囟门高突。 14.诊断:从医学角度对人们的精神和体质状态作出的判断。 15.诊病: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分析四诊资料,对疾病的病种做出判断,得出病名诊断的思维过程。 16.掣痛:指疼痛伴有掣牵引之感。 17.白蓓:皮肤出现白色小疱疹,晶莹如粟,高出皮肤,擦破流水,多发于颈胸部,四肢偶见,面部不发,多因外感湿热郁于肌表,汗出不彻而发,多见于湿温病。 18.滑苔:舌苔湿润而滑,伸舌欲滴者。 19.腻苔:苔质致密,颗粒细腻,舌边苔薄,舌中苔厚,刮之难去,如油腻覆盖舌面。 20.腐苔:苔质疏松,颗粒较大,舌边舌中皆厚,刮之易去,如豆腐渣堆积舌面。 21.剥苔:舌本有苔,忽然全部或部分剥脱。 22.透关射甲:小儿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延伸到指甲端者,提示病情危重。 23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者---热扰神明(实证) 24.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 ---心气大伤(虚证) 25.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盛衰等 方面的病理概括,是疾病本质的反映。 26.喘: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 实证:病邪壅塞肺气,气机不利 虚证:肺虚不能主气,肾虚不能纳气 哮:呼吸急促,喉间有哮鸣音,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27.症: 28.主诉:病人就诊时所陈述的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 29.现病史:指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及诊治经过。 30.潮热:患者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潮汐有定时者。 31.寒热往来 : 恶寒发热交替而作,邪正分争在半表半里 32.自汗:经常清醒状态下汗出较多,活动尤甚者。 33.盗汗:入睡时汗出,醒则汗止者---阴虚或气阴两虚

中医学基础---第八章 诊法

第八章诊法 诊法是中医诊察疾病、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法,简称“四诊”。望诊法是医生通过观察病人整体神、色、形、态的变化和局部表现以及排出物的形、色、质、量改变等情况,以了解病情,察知疾病的方法;闻诊法是听病人体内发出声音的变化,及嗅闻病人身体散发出的异常气味等,以辨别病情的方法;问诊法是询问病人及其陪诊者,以了解病人既往的健康状况、发病经过及自觉痛苦与不适等相关情况的方法;切诊法是通过切按病人体表动脉搏动状况和触按病人身体有关部位,以了解病情的方法。 四诊所搜集的病情资料是疾病表现出的各种异常现象。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脏腑形体官窍通过经络相互联系,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有诸内,必形诸外”,体内的生理、病理变化必然反映于外。所以通过诊察疾病显现于外部的各种征象,以整体观念为指导,用于分析疾病的原因、病机和病位,了解脏腑的盛衰变化,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诊察疾病时必须望、闻、问、切四诊并用,从不同角度全面地搜集临床资料,不应片面夸大某一诊法的作用,更不能相互取代。同时又须四诊合参,方能“见微知著”而不致贻误病情。 第一节望诊 望诊是指医生对病人神、色、形态、五官、舌象等进行有目的地观察,借以了解健康状况,测知病情的方法。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体内的气血阴阳、脏腑经络等生理和病理变化,必然在其体表相应的部位反映出来。因此通过对体表的观察,可了解体内病变的客观依据,故《灵枢·本藏》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望诊在中医诊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故有“望而知之谓之神”的说法。望诊时应注意:一是选择适宜的光线,以自然光线为佳;二要充分暴露受检查的部位,以便客观准确地掌握病情资料;三是实施检查时必须注意保护受检者的隐私。望诊的准确性,与中医基础理论掌握的程度、诊法知识运用的熟练程度、对疾病的熟悉程度,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有关。 望诊的内容主要包括望神、望色、望形态、望头面五官、望舌、望皮肤、望小儿食指络脉、望二阴和望排出物等。 一、望神 神是中医学对于生命现象的认识。一指人体~切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表现;二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等活动。有生命就有神,故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望神之“神”,是指机体生命活动及精神意识状态的综合表现。 望神是通过观察神的得失有无,以分析病情及判断预后等的诊察方法。神具体反映在人的目光、面色、表情、神识、言语、体态等方面,这是望神的主要内容。由于心主血藏神,其华在面,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故人的面部色泽、精神意识及眼神为望神之重点,尤其是诊察眼神的变化。 神以精、气、血为主要物质基础。神产生于先天之精,又赖后天水谷精气的充养,血能养神。精、气、血产生于五脏,五脏功能正常,则精、气、血充足,生命机能旺盛,即是“得

中医-四诊法教案

《中医——四诊法》 教学设计 08传统文化汪向荣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四诊法的起源及内容;认识到事物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只有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科学判断。通过学习《四诊法》,让学生认识到中医诊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四诊法的内容 难点:望、闻、问、切的独立运用 关键:望、闻、问、切的综合运用 三、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和学生一起做教室健康操。(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生命在于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 一、手部运动:把你的手握紧成拳头,然后放松,舒展手指,重复八次;然后转动手腕八次。 二、背部和肩部运动: 站直了,把你的右手放在左肩上,慢慢地回头;同样地方式对右肩再做一次,如此重复八次。 三、头部和颈部运动:把头从左往右转,再转回左边;重复做八次,再把头往前低,再往后仰,重复做八次。 活动二:把课本P89页《扁鹊见蔡桓公》编成话剧表演。 话剧内容梗概:扁鹊来到蔡国,蔡桓公宴请了他。扁鹊见到蔡桓公后说:“大王有病,就在肌肤之间,不治会加重的。”桓公不相信,说自己没有病。扁鹊走后,桓公对左右说:“这些当医生的,成天想给没病的人治病,好用这种方法来证明自己的医术高明。”几天后,扁鹊再去见蔡桓公,说道:“大王的病已到血脉,不治会加深的。”桓公仍不信。而且很不高兴。又过了几天,扁鹊见到桓公时说:“大王的病已到了肠胃,不治会更重。”桓公十分生气,。又过了几天,扁鹊再见桓公时,就赶快避开了。桓公十分纳闷,就派人去问,扁鹊说:“病在肌肤之间,在血脉和肠胃,都有办法治愈,但病在骨髓,我就没有办法医治了。几天后,桓公体痛,忙派人去找扁鹊,这时扁鹊已逃到秦国去了。蔡桓公就病死了. 活动三:扁鹊通过三次见蔡桓公就可以准确的判断病情,我们可以看出扁鹊确实是医术高

我的中医梦——发现中医之美(定稿)

我的中医梦——发现中医之美(定稿) 时间:2013年05月26日 地点:福田图书馆负一楼报告厅 主讲人:梁冬、王见、潘毅、王绍培、黄剑 梁冬: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发现或者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关于一个元神的讨论,我们今天从不同的领域请到了老师来跟大家分享。我们今天请到了三位老师和大家分享。潘毅老师是广东中医药大学最受欢迎的一位中医教授,因为他是不多的几位能够把中医、《易经》打通来讲的老师。背后有术数、道统、中医、元神这样一个观念。请的第二位是王绍培老师,深圳著名的老师。他会分享站在一个哲学家和文学家的角度看到关于所谓的元神这个事情如何理解。他会讲人类是如何从物质和精神并列的角度重新回到这个过程当中的。随着量子物理学的发展,我们也越来越能够理解光到底是一个物质还是能量。最后科学家发现它既可能是能量,也可能是物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检测者的一个主观判断得来的。我们还请到了王见老师,他是广州美院美术馆的馆长。王老师是比较中国画和中国书法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都知道中国的书画其实也在讲精气神,学中医的人都在讲精气神。精气神这个东西体现在绘画、书法这两个领域里面是如何呈现出来的?我希望这样的一种跨界对话,一个中医的老师,一个文学的哲学老师,一个书画老师。 潘毅:刚才讲到元神,刚好我出了一本书叫《寻回中医失落的元

神》。首先要讲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实际上我教书教了31年了,我是77级的。70年代我们都知道那个时候叫4版教材,70年代是什么环境大家都知道,是文革后期刚刚结束的时候,实际上思想还没太解放。4版教材一出来,到目前我们叫9版。9版教材跟4版教材比起来多了什么东西呢?长度、宽度、广度都有了,缺乏深度。70年代的背景中医人不敢说话的背景,很多古代文化流传下来,中医有深度的东西那时不敢写。到了现在我们其实不是不敢写了,是敢写能写的人已经不多了。我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翻参考书,发现成熟年代的中医(明清)并不是像我们现在教材这样的。我们现在的教材也是有优点的,它把中医古代理论系统化、条理化、客观化,从现在人的角度来讲是比较好学。假如你问我学古代原汁原味的中医好学,还是学现在的好学?肯定是现代的好学,而且也比较容易大规模成才。但是这个成才仅仅是成中等程度的才,医学归根究底是实用的科学。临床疗效提升才是最重要的目的,假如医学本身本有的深度你没达到,你用一个比较浅的好学的,整个就会影响临床疗效。所以积累了这么多的临床经验,我的专业是搞中医基础理论的,我觉得我有责任做这件事。 在不断寻找古书过程中就发现中医其实是有源头的,第一个源头是道。这个道恐怕不一定是道家的道,而是更大的道。道的本意在古代有两个,一个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另外一个是天地自然而然的规律。万世万物的本源中医用气来解,万世万物的规律最容易呈现的就是阴阳规律、无行规律。我们往往把五行规律、阴阳规律当做一个理来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