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物理必修一3.4力的合成.docx

第四节力的合成

一、力的合成

1、定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跟原来几个力的共同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

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叫做的分力

2、理解:

①合力分力的关系:等效替代,合力分力不能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合力产生的效果与几个分力

产生的效果相同。

②大小关系:合力不一定等于几个分力的代数之和,合力可能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分力,可能等于其

中的某个分力,还可能小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分力,

③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就是力的合成。

3、注意:

①只能在同一个物体上进行力的合成

②不同性质的力可以进行合成

③分力确定(指大小和方向),则力的合成是唯一的。

④分力、合力到底哪一个是实际受到的力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平行四边形定则

1、定义: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

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应用要求:

①合力分力为同一个作用点。

②画合力和分力时选合适标度,用力的图示图示,分力合力用实线,辅助线

用虚线。

③力是矢量,合力长度除以标度为力的大小,量角器可以测出力的角度,为力的方向。

3、三角形定则:将一个力的起始点平移到另一个力的终止点,合力即为一个力的起始点

到另一个力的终止点的有向线段表示。

4、多边形定则:将各个力依次首尾相接,从第一个力的起始点指向最后一个力的终止点的有向线段表示

合力。

5、矢量运算法则:矢量之间的运算法则。

三、合力的求法

1、二力在一条直线上合成:

①若F1与F2方向相同,则合力大小F=F1+F2,方向与F1和F2的方向相同;

②若F1与F2方向相反,则合力大小F=|F1-F2|,方向与F1和F2中较大的方向相同.

2、二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合成:

①作图法:力的图示(缺点:有误差)

②解析法:力的示意图(有点:无误差)

A 若F 1与F 2方向垂直:勾股定理

结论:大小:F =F 21+F 22

方向:tan θ=F 1F 2

B 若F 1与F 2呈某角度θ:余弦定理

结论:大小:θcos 2212

221F F F F F ++=

合 方向:θθcos sin tan 212F F F +=∂ ③正交分解法:将几个力分解到已建立的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

a 、步骤:①正确建立直角坐标系 ②将已知力分解到两个坐标轴上

b 、原则:①尽量少分解力 ②在运动方向和垂直于运动方向建系

3、求合力原则:解析法,两个力用合成法,三个及以上力用正交分解法。

五、共点力

1、定义:一个物体受到的力作用于物体上的同一点或它们的作用线交于一点,这样一组力叫做共点力。

2、例子:

3、注意:共点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值,非共点力不遵循。

六、几个结论

1、合力范围结论:

①二力合成范围:F 大+F 小≥F 合≥F 大-F 小

②三力合成范围:最小值:先二力合成,在看另一力是否落入这两个范围之内,落入为零,否则做差。

最大值:直接相加。

举例:

2、三个互成120°的等大的力合成,合力为零。

3、合力的动态分析:

①一个分力变大,合力可能变大可能变小。

②一个合力变大,分力可能变大可能变小。

③一个分力持续变大,合力可能持续变大可能先变小后变大。

④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值。

二、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一、实验目的

1.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进一步练习作图法求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二、实验原理

如果使F1、F2的共同作用效果与另一个力F′的作用效果相同(橡皮条在某一方向伸长一定的长度),那么,F′就是力F1、F2的合力.再以F1、F2为邻边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那么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F与F′应该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三、实验器材

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两只)、橡皮条、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若

干)、铅笔

四、实验步骤

1.仪器的安装: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

固定在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如图所示.

2.操作与记录:

(1)两力拉: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

位置O(如图所示).用铅笔描下结点O的位置和两条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2)一力拉: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与前面相同的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

的读数和细绳套的方向.

五、数据分析

1.作图与分析:

(1)理论值:在白纸上按比例从O点开始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F1和F2的图示,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2)测量值:按同样的比例用刻度尺从O点起作出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拉力F′的

图示.

(3)相比较:比较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F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

等.

2.重复做实验:改变两个分力F1和F2的大小和夹角,再重复实验两次,比较每次的F与F′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

产生原因减小方法

偶然误差读数正视、平视弹簧测力计刻度

作图1)两分力夹角在60°~120°之(2)弹簧测力

计读数尽量大

1.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否则应校正零位(无法校正的要记录下零误差).还需用钩码检查是否存在示值误差,若存在,应加以校正.

2.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一致,拉动时弹簧不可与外壳相碰或摩擦.

3.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拉长时结点O的位置一定要相同.

4.在具体实验时,两分力间夹角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以60°~120°之间为宜.

5.读数时应正视、平视刻度

6.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读数应尽量大些,但不能超出它的测量范围.

3.4 力的合成与分解—【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讲义

物理概念和规律: 一、力的合成 1.定义:如果一个力的 与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 ,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 ;如果几个力的 与某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 ,这几个力叫做那个力的分力. 2.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 叫做力的合成. (1)平行四边形定则 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 ,作平行四边形,这两邻边所夹的 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种方法叫平行四边形定则.所有矢量的合成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三角形定则 把两个矢量 ,从第一个矢量的始端指向第二个矢量的末端的有向线段就表示合矢量的 .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实质上是一样的 (3)两分力等大,夹角为θ时,,大小:F = , 方向:F 与F 1夹角为θ 2 。 3.共点力:作用于物体上 ,或者力的 相交于同一点的几个 力称为共点力. 4.合力与分力的三性 5.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合力与分力是作用效果上的一种 关系 (1)两个力的合成 当两分力F 1、F 2大小一定时, ①最大值:两力 时合力最大,F =F 1+F 2,方向与两力同向; ②最小值:两力方向相反时,合力 ,F =|F 1-F 2|,方向与两力中较大的力同向; ③合力范围:两分力的夹角θ(0°≤θ≤180°)不确定时,合力大小随夹角θ的增大而 ,所以合力大小的范围是: (2)三个力的合成 三个力进行合成时,若先将其中两个力F 1、F 2进行合成,则这两个力的合力F 12的范围为|F 1-F 2|≤F 12≤F 1+F 2.再将F 12与第三个力F 3合成,则合力F 的范围为 ,对F 的范围进行讨论:

①最大值:当三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大小为F max=F1+F2+F3.②最小值:若F3的大小介于F1、F2的和与差之间,F12可以与F3等大小,即|F12-F3|可以等于零,此时三个力合力的就是零;若F3不在F1、F2的和与差之间,合力的最小值等于最大的力减去另外两个较小的力的和的绝对值.③合力范围:F min≤F≤F max. 6. 计算法求合力时常用到的几何知识 (1)应用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求解,用于平行四边形的两边垂直,或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垂直的情况. (2)应用等边三角形的特点求解. (3)应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求解,用于矢量三角形与实际三角形相似的情况. 二、力的分解 1.定义:一个力的作用可以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来等效替代,这几个力称为那一个力的分力.求一个已知力的的过程,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2.分解法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把已知力F作为平行四边形的,与力F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就表示力F的两个分力F1和F2. 3.分解依据 通常依据力的进行分解. (1)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时,有. 甲乙 (2)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时,有唯一解. 丙丁 (3)已知合力以及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时,有下面几种可能: a b c d ①当F sinθ<F2<F时,有. ②当F2=时,有唯一解. ③当F2<F sin θ时,. ④当F2>F时,有唯一解.

3.4力的合成和分解 讲义

第4节力的合成和分解 知识点一合力和分力 [情境导学] 如图所示,一个成年人或两个孩子均能提起相同质量的一桶水,那么该成年人用的力与两个孩子用的力作用效果是否相同?二者能否等效替换? [知识梳理] 1.合力:假设一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跟某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作那几个力的合力。 2.分力:假设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跟某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叫作那个力的分力。 [初试小题] 1.判断正误。 (1)合力与其分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2)合力一定与分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 (3)合力一定大于分力。() (4)合力有可能小于任何一个分力。() 2.[多选]下列关于几个力与其合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力的作用效果跟原来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 B.合力与原来那几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C.合力的作用可以替代原来那几个力的作用 D.不同性质的力不可以合成 知识点二力的合成与分解 [情境导学] 求下列几种情况下小车受到的合力F。(假设F1>F2) (1)两个人向相反方向拉车 (2)一人推车,一人拉车 (3)两个人互成角度拉车 [ 1.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

2.力的分解: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 3.平行四边形定则 在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 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所示,F表示F1与F2的合力。 4.力的分解 (1)力的分解也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2)如果没有限制,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如图所示。 (3)一个已知力的分解要根据具体问题来确定。 5.多个力的合成方法 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这个合力跟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进去,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些力的合力。 [初试小题] 1.判断正误。 (1)合力F可以等于分力F1、F2的和。() (2)合力F的大小随分力F1、F2之间夹角的增大而减小。() (3)如果不加限制,一个力理论上可以分解出无数组分力。() (4)分解一个力时,只能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 2.已知力F1=30 N,F2=40 N,当F1和F2的夹角为90°时,合力的大小为() A.20 N B.30 N C.40 N D.50 N 知识点三矢量和标量 [知识梳理]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相加时遵从算术法则的物理量。 3.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第一个矢量的始端指向第二个矢量的末端的有向线段就表示合矢量的大小和方向,表示三个矢量的有向线段正好组成闭合的三角形。 力合成的三角形如图甲所示。位移合成的三角形如图乙所示。 [初试小题] 1.判断正误。

3.4力的合成和分解—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案

3.4力的合成和分解 〖教材分析〗 力的合成与分解是互为逆过程,我们研究的是力的等效关系,依据此思想总结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教学中应让学生体会运用“等效”思想研究问题是物理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设计应注重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求沿同一直线作用的两个力的合力的方法,在第一章也已经接触到位移的矢量合成。本节内容进一步学习矢量运算的普遍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能够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 科学思维:理解平行四边形运算法则和特点,掌握平行四边形法则,知道它是矢量合成的普遍规律,知道矢量与标量运算法则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通过演示实验引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了解物理学常用的方法一—等效替代法。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学习,感受对立统一的观点在物理学中的意义;通过实验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2、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应用。 难点: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验。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教学与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法相结合,并辅以问题法、演示法、举例法等 〖教学准备〗 弹簧测力计、细绳、三角板、直尺、橡皮筋、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通过多媒体课件动图展示:蜘蛛织网。如果蜘蛛网上的一根丝断了,网会倒向哪边? 我们可以把蜘蛛网的受力图简化成,课本的图形式。即一个静止的物体,在某平面上受到5个力作用,你能判断它将向哪个方向运动吗?如果我们把F5去掉后,也就是蜘蛛网这根断了,我们很容易判断,它会向相反方向跑去。也就是说F5等于其他力的加。 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方法,即“用一个力的单独作用替代两个力的共同作用,而效果不变”,上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你觉得这个力和被替代的两个力会有怎样的关系呢? 教学设计说明:借助生活常识动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首先我们要先知道共点力的概念: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与一点。 二、新课教学 (一)合力和分力 先来明确几个概念,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 物体受力的作用点在同一位置,如图刚才的蜘蛛网,或者作用线(延长)交与一点,这个和我们的挂灯很像,把它延长下来,三个力是相交的。这就是共点力的概念,下面我们先研究共点力的合成。 生活中常常见到这样的事例:一个力的单独作用与两个或者更多力的共同作用。通过多媒体课件动图展示:提水动图。例如,两个小孩分别用力F1、F2共同提着一桶水,水桶静止;一个大人单独向上用力F也能提着这桶水,让水桶保持静止其效果相同。

学霸笔记物理必修一3.4力的合成.docx

第四节力的合成 一、力的合成 1、定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跟原来几个力的共同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 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叫做的分力 2、理解: ①合力分力的关系:等效替代,合力分力不能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合力产生的效果与几个分力 产生的效果相同。 ②大小关系:合力不一定等于几个分力的代数之和,合力可能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分力,可能等于其 中的某个分力,还可能小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分力, ③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就是力的合成。 3、注意: ①只能在同一个物体上进行力的合成 ②不同性质的力可以进行合成 ③分力确定(指大小和方向),则力的合成是唯一的。 ④分力、合力到底哪一个是实际受到的力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平行四边形定则 1、定义: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 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应用要求: ①合力分力为同一个作用点。 ②画合力和分力时选合适标度,用力的图示图示,分力合力用实线,辅助线 用虚线。 ③力是矢量,合力长度除以标度为力的大小,量角器可以测出力的角度,为力的方向。 3、三角形定则:将一个力的起始点平移到另一个力的终止点,合力即为一个力的起始点 到另一个力的终止点的有向线段表示。 4、多边形定则:将各个力依次首尾相接,从第一个力的起始点指向最后一个力的终止点的有向线段表示 合力。 5、矢量运算法则:矢量之间的运算法则。 三、合力的求法 1、二力在一条直线上合成: ①若F1与F2方向相同,则合力大小F=F1+F2,方向与F1和F2的方向相同; ②若F1与F2方向相反,则合力大小F=|F1-F2|,方向与F1和F2中较大的方向相同. 2、二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合成: ①作图法:力的图示(缺点:有误差)

高中物理 3.4 力的合成和分解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新人教版高一第一册物理教案

4.力的合成和分解 知识纲要导引, 核心素养目标, 物理观念合力、分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矢量和标量 科学探究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科学思维等效替代法、作图法、计算法 科学态度 运用力的合成和分解的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与责任 基础导学 一、合力和分力(自学教材第72页“合力和分力”部分) 1.合力:假设一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跟某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作那几个力的合力(resultant force). 2.分力:假设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跟某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作那个力的分力(ponent force). 二、力的合成和分解 (自学教材第73、74页“力的合成和分解”部分) 1.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作力的合成(position of forces). 2.力的分解:把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叫作力的分解(resolution of force). 3.平行四边形定则 在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规律叫作平行四边形定则(parallelogram rule).

4.力的分解法则:力的分解也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5.多个共点力的合成方法 (1)共点力 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叫作共点力. (2)多力合成的方法 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这个合力跟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进去,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些力的合力. 三、矢量和标量(自学教材74、75页“矢量和标量”部分)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叫作矢量(vector).力、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相加时遵从算术法则的物理量叫作标量(scalar).质量、路程、功、电流等都是标量. 【思考】 (1)合力与分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 (2)由作出的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合力可能小于分力.( ) (3)共点力一定作用于物体上的同一点.( ) (4)把已知力F分解为两个分力F1与F2,此时物体受到F、F1、F2三个力的作用.( ) (5)由于矢量的方向用正负表示,故具有正负值的物理量一定是矢量.( ) (6)矢量与标量的本质区别是它们的运算方法不同.( ) 答案:(1)×(2)√(3)×(4)×(5)×(6)√ 课堂探究 主题一力的合成 【问题探究】

高一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计算公式归纳

高一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计算公式归纳 力的合成与分解是高一物理教材重要学习内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一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计算公式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计算公式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反向:F=F1-F2 (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高一物理学习方法 一、课前认真预习 预习是在课前,独立地阅读教材,自己去获取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课前预习未讲授的新课,首先把新课的内容都要仔细地阅读一遍,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范围和要求。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则要抓住其核心,以及与其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区别与联系,把教材中自己不懂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 二、主动提高效率的听课 带着预习的问题听课,可以提高听课的效率,能使听课的重点更

加突出。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预习时的不懂之处时,就非常主动、格外注意听,力求当堂弄懂。同时可以对比老师的讲解以检查自己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学习教师对疑难问题的分析过程和思维方法,也可以作进一步的质疑、析疑、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定期整理学习笔记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对照预习笔记、听课笔记、作业、达标检测、教科书和参考书等材料加以补充、归纳,使所学的知识达到系统、完整和高度概括的水平。学习笔记要简明、易看、一目了然,符合自己的特点。 四、及时做作业 作业是学好物理知识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掌握知识熟练技能的基本方法。在平时的预习中,用书上的习题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课后作业时多进行一题多解及分析最优解法练习。 五、复习总结提高 对学过的知识,做过的练习,如果不及时复习,不会归纳总结,就容易出现知识之间的割裂而形成孤立地、呆板地学习物理知识的倾向。其结果必然是物理内容一大片,定律、公式一大堆,但对具体过程分析不清,对公式中的物理量间的关系理解不深,不会纵观全局,前后联贯,灵活运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去解决具体问题。

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学案:3.4 力的合成 Word版含答案

学案6力的合成 [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及力的合成的概念.2.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一切矢量合成的 普遍法则,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知道分力与合力间的大小关系.3.知道共点力的概念,会用作图法、计算法求合力. 一、合力与分力 假如一个力F 产生的效果跟原来几个力的共同效果相同,我们就称F为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叫做分力. 二、力的合成 1.定义: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多力合成的方法: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这个合力跟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把全部的力都合成进去,最终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些力的合力. 三、共点力 1.共点力:假如几个力共同作用在同一点上,或者虽不作用在同一点上,但它们的延长线交于一点,那么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2.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共点力. 一、力的合成 [问题设计] 1.如图1甲所示,把物块挂在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下面,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如图乙所示,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方向不同)拉住同一物块,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F与F1、F2有什么关系?F1、F2两个数值相加正好等于F吗? 甲乙 图1 答案作用效果相同,可以等效替代.不等于. 2.做一做:按课本“试验”供应的“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试验要把小圆环拉到同一位置,这体现了什么物理思想? (2)严格依据力的图示法作出两分力F1、F2及它们的合力F.用虚线把合力F的箭头端分别与两个分力的箭头端连接,所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 答案(1)等效替代(2)平行四边形. 3.用硬纸板剪成五个宽度相同的长条,其中四个两两长度分别相等,第五个较长些,然后用螺丝铆住(AE与BC、CD不要铆住),如图2所示.其中AB表示一个分力,AD表示另一个分力,AC表示合力. (1)转变∠BAD的大小,观看两分力间的夹角变化时合力如何变化? (2)合力确定大于其中一个分力吗? 答案(1)合力随着两分力间夹角的增大而减小,随着两分力间夹角的减小而增大.图2 (2)不愿定.合力与分力的大小符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由几何学问知,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因此合力大小的范围|F1-F2|≤F≤F1+F2.例如:F1=5 N,F2=4 N,合力1 N≤F≤9 N,合力F的最小值为1 N,比任何一个分力都小. [要点提炼] 1.合力与分力的相互关系 (1)等效性:合力与分力产生的效果相同,可以等效替代. (2)同体性:各个分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力不能求合力. 2.力的合成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如图3所示) 图3 3.合力与两分力的大小关系 两分力大小不变时,合力F随夹角α的增大而减小,随α的减小而增大.

【学霸笔记】初中物理学霸笔记(手写版)

【学霸笔记】初中物理学霸笔记(手写版)第一章:力学 1.1 物理量与单位 - 物理量:具有数量和单位的量称为物理量 - 单位:度量物理量大小的标准 1.2 牛顿运动定律 - 牛顿第一定律:一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它会保持这种状态,除非有外力迫使它改变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该物体的质量乘以其加速度 - 牛顿第三定律:对于任何作用力必然存在相等的反作用力,且方向相反 1.3 力的合成与分解

- 力的合成:多个力并施于一物体时,可用平行四边形法则确定它们合力 -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分解为多个力,垂直方向的力不影响水平运动,水平方向的力不影响垂直运动 1.4 摩擦力 - 滑动摩擦力:物体在接触面上相对滑动时发生的摩擦力 - 静摩擦力:物体尚未开始发生运动时的摩擦力 第二章:热学 2.1 温度与热量 - 温度:反映物体热量高低的物理量 - 热量:热能的转移形式,是由物体间的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传递 2.2 热量传递

- 热传导: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 热辐射:热量通过电磁波传递 - 热对流:热量通过流体(液体或气体)传递 2.3 物态变化 - 相变: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通常指固体-液体,液体-气体等过程 - 相变潜热:物态变化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第三章:光学 3.1 光的传播 - 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射线 - 光程:光从一个点传播到另一个点所经历的路径长度 - 光速:真空中光的速度为光速,约为3×10^8m/s 3.2 光的反射与折射

-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平面时发生反射,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3.3 凸透镜 - 凸透镜:中心比较薄,两面较厚的透镜 - 焦距:凸透镜的焦点到透镜的距离为焦距 第四章:电学 4.1 电流 - 电流:电荷在导体中的运动形成的电流,单位为安培(A)- 电阻:导体阻碍电流通过的程度,单位为欧姆(Ω) - 电压:电流的驱动力,单位为伏特(V) 4.2 电路 - 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线,电阻依次相加 - 并联电路:电流有多条路线,电阻倒数之和等于总电阻倒数

高中物理教资学霸笔记(一)

高中物理教资学霸笔记(一) 高中物理教资学霸笔记 I. 基础知识 1. 物理基本概念 •力学 –牛顿三定律 –力的合成和分解 –圆周运动 •热力学 –热能和温度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光学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和折射 –光的波粒二象性 •电学 –电荷、电场和电势 –电学基本定律 –电路和电路分析 •声学 –声波及其传播 –声波的衍射和干涉 –声学应用 2. 数学基础 •微积分 •向量代数

•线性代数 •微分方程 •统计学 II. 常见题型 1.计算题 •物理公式的运用 •代数求解和计算 •微积分运算及其应用 •基本的数学方法和思想 2.分析型题 •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数据的分析和解释 •结合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合理利用物理定律描绘现象 III. 解题技巧 1.图像表格 •对于实验数据,一定要绘制图像 •对于某些题目,可以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计算 •对于复杂的图像和表格,可以进行进一步分析 2.掌握公式 •对于常见公式一定要熟练运用和记忆 •不要死记硬背,要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 3.理清思路 •找准问题的焦点和中心 •理清思路,进行思路分析和解析 •发现问题的奥妙,不断追寻问题的本质 4.模型建立 •对于一些模型性题目,可以借助模型思考和解决问题•合理选择模型,精准刻画问题,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强化实践 •多做练习题,多进行模拟考试 •参加模拟竞赛等活动,提高解题技巧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 IV. 学科方向 •物理教师资格证 •物理奥赛 •物理竞赛 •物理学科知识点分析 •物理学术研究 以上笔记将有助于“高中物理教资学霸”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更好的表现,是物理学科爱好者不容错过的重要资料。 V. 参考书籍 •高中物理教材及辅导书目 •物理竞赛辅导教材 •物理学科分析教材 •物理名著及学术论文 •物理科普读物 VI. 开展学科活动 •物理讲座 •物理竞赛 •实验探究 •理论研究 •科普宣传 VII. 学习心得 •真正理解并掌握物理公式和概念 •及时复习和总结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熟练程度 •学会做好时间规划和合理安排学习计划 •多进行实践和竞赛,进行巩固和提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精神 •始终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认真探究物理中的奥秘

辽宁省丹东宽甸县第一中学高中物理3.4力的合成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3.4 力的合成 【学习目标】 1、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那么求解共点力的合力;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合成、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2、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判断其合力随夹角的变化情况,掌握合力的变化范围,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求合力。 【重点难点】 重点:等效替代思想 难点:平行四边形定那么的应用 【预习案】 概念: 1、合力、分力:当一个物体_____________的共同作用时,我们常常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这个力产生的_______跟原来几个力的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叫做分力。 2、力的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3、注意:合力和分力的关系:等效 ..替代关系,并不同时作用于物体上,所以不能把合力和分力同时当成物体受的力。 4、平行四边形定那么: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 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就表示合力的_______和 _______.这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那么。 5、三角形定那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即平行四边 形是由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组成,平行四边形定那么可简化为三角形定那 么。假设从O点出发先作出表示力F1的有向线段OA,再以A点出发作 表示力F2的有向线段AC,连接OC,那么有向线段OC即表示合力F的大 小和方向。 6、共点力: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两个或更多的作用,有些情况下这些力共 同作用在 ,或者虽不作用在 ,但它们的延长 线交于 ,这样的一组力叫做共点力. 【探究案】 1、仔细研究教材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答复下面几个问题。 ①为什么两次要拉到同一点O呢? ②为了尽量减小实验中的误差,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③实验中假设选取弹簧秤来测力,如何选取弹簧秤,也就是说如何判断两个弹簧秤读是否准确? ④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分力的大小之和吗? ⑤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2、共点力的合成 ①.作图法(图解法):以力的图示为根底,以表示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严格作出平行四边形,然后量出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的长度,从与图示标度的比例关系求出合力的大小,再用量角器量出对角线与一个邻边的夹角,表示合力的方向。 注意:作图时要先确定力的标度,同一图上的各个力必须采用同一标度。表示分力和合力的有向线段共点且要画成实线,与分力平行的对边要画成虚线,力线段上要画上刻度和箭头。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1.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篇一 力的合成 求几个共点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1)力是矢量,其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一条直线上两力合成,在规定正方向后,可利用代数运算。 (3)互成角度共点力互成的分析 ①两个力合力的取值范围是|F1-F2|≤F≤F1+F2 ②共点的三个力,如果任意两个力的合力最小值小于或等于第三个力,那么这三个共点力的合力可能等于零。 ③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共点力才能合成(同时性和同体性)。 ④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也可能等于某一个分力。 2.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篇二 牛顿第一定律 定义: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惯性

1、定义: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不是一种力。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3、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本身的特征决定,与外界因素无关。 4、惯性是不能被克服的,但可以利用惯性做事或防止惯性的不良影响。 5、不要把惯性概念与惯性定律相混淆。惯性是万物皆有的保持原运动状态的一种属性,惯性定律则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定律。 3.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篇三 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 1.s-t图象是描述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曲线。(不反映物体运动的轨迹) 2.物理中,斜率k≠tanα(2坐标轴单位、物理意义不同) 3.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 匀变速 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1.v-t图象是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岁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不反映物体运动轨迹)

高中物理:3.4《力的合成与分解》教案(粤教版必修1)

力的合成和分解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掌握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能够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力三角形定则解决力的合成与分解问题。 3.进一步熟悉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处理力学问题的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难点:受力分析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标量和矢量 1.将物理量区分为矢量和标量体现了用分类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 2.矢量和标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遵从不同的运算法则:标量用代数法;矢量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简化成三角形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实质上是一种等效替换的方法。一个矢量(合矢量)的作用效果和另外几个矢量(分矢量)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就可以用这一个矢量代替那几个矢量,也可以用那几个矢量代替这一个矢量,而不改变原来的作用效果。 3.同一直线上矢量的合成可转为代数法,即规定某一方向为

F 1 F 2 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物理量用正号代入.相反的用负号代入,然后求代数和,最后结果的正、负体现了方向,但有些物理量虽也有正负之分,运算法则也一样.但不能认为是矢量,最后结果的正负也不表示方向如:功、重力势能、电势能、电势等。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与分解体现了用等效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合成与分解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引人的一种方法。用合力来代替几个力时必须把合力与各分力脱钩,即考虑合力则不能考虑分力,同理在力的分解时只考虑分力而不能同时考虑合力。 1.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的本质就在于保证作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一个力的作用代替几个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等效力”(合力)。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运用“等效”观点,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共点力的合成法则,它给出了寻求这种“等效代换”所遵循的规律。 (2)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简 化成三角形定则。由三角形定 则还可以得到一个有用的推论:如果n 个力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封闭多边形,则这n 个力的合力为零。 (3)共点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范围是 |F 1-F 2| ≤ F 合≤ F 1+F 2

2020-2021学年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课一练3.4 重力 力的合成(word版含答案解析)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课一练3.4 重力力的合成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 1. 把一个篮球竖直向上抛出,篮球在空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若篮球在上升 和下降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大小分别为、,比较它们的大小 A. 可能小于 B. 可能等于 C. 一定等于 D. 一定大于 2. 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则重力的方向是 A. 向上 B. 向下 C. 竖直向下 D. 垂直向下 3. 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面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 B. 一切运动的物体均不受重力 C. 直升机能停在空中不动,是因为它不受重力 D. 不接触地面的物体都不受重力 4. 如图所示,玩具“不倒翁”被扳倒后会自动立起来,这是由于 A. 它的重心比较高 B. 它的重心是变化的 C. “不倒翁”的重量较小 D. 它的重心较低,歪倒时重心会升高,重心总把它拉回到原位置 5. 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若甲重,取,那么乙的质量 为 D. 6. CCTV科教频道曾报道:有一辆载人小车停在水平放置的地磅上时,左前轮、右前轮、 左后轮、右后轮对地磅的压力分别为、、、。假 设该小车四个轮子的轴心围成一个长方形,为几何中心,、为两条对称

轴,如图所示。若再在车上放一重物,能使整辆车所受重力的作用线通过点,则该重物的重心应落在 A. 区域上 B. BOC区域上 C. 区域上 D. 区域上 7. 重力的方向总是 A. 垂直向下的 B. 垂直于地面向下的 C. 垂直地面的 D. 竖直向下的 8. 运动员将足球从后场踢到前场,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其受力 的情况是 A. 只受踢力 B. 只受重力 C. 受踢力和重力 D. 不受力 9. 如下图所示的是木匠用的曲尺,它是用粗细相同、质量分布均匀、和 相同的木料做成,是连线的中点,是的中点和的中点连线的中点,则曲尺的重心在 A. 点 B. 点 C. 点 D. 点 10. 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B. 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跟速度有关系 C. 上升的气球不受重力的作用 D. 物体在月球上所受重力跟地球所受重力不一样 11. 歼是我国第一代航母舰载机。下列能正确表示其在空中飞行时所受的重力的 方向的是

力的合成和分解-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精讲精练(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原卷版)

3.4.1 力的合成和分解 考点精讲 考点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1.合力与分力的性质 2.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 (1)大小范围:|F2-F1|≤F≤F1+F2。 (2)合力的大小与两分力夹角的关系: 两分力大小一定时,随着两分力夹角的增大,合力减小。 (3)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 ①合力可能比分力都大。 ①合力可能比分力都小。 ①合力可能等于分力。 【例1】(多选)关于F1、F2及它们的合力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力F一定与F1、F2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 B.两力F1、F2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C.两力F1、F2一定是同一个物体受到的力 D.两力F1、F2与F是物体同时受到的三个力 【针对训练】 1.(合力与与分力的性质)如图所示,将光滑斜面上的物体的重力mg分解为F1、F2两个力,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F2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B.物体受N、F1、F2三个力作用

C.物体受mg、N、F1、F2四个力作用 D.F1、F2两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跟重力mg的作用效果相同 2.(合力与分力的大小)两个力F1和F2间的夹角为θ,两个力的合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F1和F2大小不变,θ角越小,合力F就越小 B.合力F可能比任何一个分力都小 C.合力F总比任何一个分力都大 D.如果夹角θ不变,F1大小不变,只要F2增大,合力F就必然增大 考点2:力的合成和分解 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的求解 (1)作图法(如图所示)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作图工具作出平行四边形,后用测量工具测量出合力的大小、方向,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2)计算法 两分力共线时: ①若F1与F2方向相同,则合力大小F=F1+F2,方向与F1和F2的方向相同。 ①若F1与F2方向相反,则合力大小F=|F1-F2|,方向与F1和F2中较大的方向相同。 两分力不共线时:可以先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分力及合力的示意图,然后由几何知识求解对角线,即为合力。 以下为求合力的两种常见特殊情况:

3.4 力的合成和分解-同步练习(含解析)—【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机构)

3.4 力的合成和分解-同步练习(含解析) 一、单选题 1.物体受共点力F1、F2、F3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1、F2、F3三个力不共线,则这三个力可能选取的数值为() A.15N、5N、6N B.3N、6N、4N C.1N、2N、10N D.1N、6N、7N 2.如图为汽车的机械式手刹(驻车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结构对称。当向上拉动手刹拉杆时,手刹拉索(不可伸缩)就会拉紧,拉索OD、OC分别作用于两边轮子的制动器,从而实现驻车的目的。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OD,OC两拉索夹角为60°时,三根拉索的拉力大小相等 B.拉动手刹拉杆时,拉索AO上拉力总比拉索OD和OC中任何一个拉力大 C.若在AO上施加一恒力,OD,OC两拉索夹角越小,拉索OD,OC拉力越大 D.若保持OD,OC两拉索拉力不变,OD,OC两拉索越短,拉动拉索AO越省力 3.如图所示,小方块代表一些相同质量的钩码,图甲中O为轻绳之间连接的结点,图乙中光滑的轻质小滑轮跨在轻绳上悬挂钩码,两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将图甲中B滑轮的端点B稍稍右移一些,图乙中的端点B稍稍向上移动一些(图乙中的绳长不变),则关于θ角和OB绳的张力F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乙中的θ角均增大,F均不变 B.图甲、乙中的θ角均不变,F均不变 C.图甲中θ角增大、图乙中θ角不变,张力F均不变 D.图甲中θ角减小、F不变,图乙中θ角增大、F减小

4.如图,小明在倾斜的路面上使用一台没有故障的体重秤,那么测出来的体重示数比他实际体重() A.偏大 B.偏小 C.准确 D.不准确,但无法判断偏大偏小 5.如图,物体在力F作用下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F与水平面夹角为37°。撤去F瞬间,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可能是() A.0 B.0.3F C.0.8F D.F 6.关于力F1、F2及它们的合力F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力F一定与F1、F2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 B.两力F1、F2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C.两力F1、F2可能是同一个物体受到的力,也可能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D.两力F1、F2与F是物体同时受到的三个力 7.如图所示,有两个共点力,一个是F1=40N,一个是F2,它们的合力是F=100N,则F2的大小可能是() A.20 N B.40 N C.80 N D.160 N 8.关于大小不变的两个共点力F1、F2的合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F的大小一定大于任一分力的大小 B.合力F的大小一定小于任一分力的大小 C.合力F的大小可能等于F1或F2的大小 D.合力F的大小随F1、F2间夹角增大而增大 二、多选题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必修1 3.4 力的合成和分解 教案

第 4 节 力的合成和分解 教案
物理观念:知道共点力、合力和分力、合成和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及适用条件;
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能从力的作用效果上理解合力和分力; 核心素养 科学思维:理解等效的物理思想,理解合力随分力夹角变化情况及合力取值范围;
科学思维:会用图解法和计算法或正交分解法求合力和分力。
教学重点
1、力的合成方法 2、合力随分力变化情况
教学难点 课型
3、多力合成 1、合力随分力变化情况
新授
教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观看插图:
教师活动预设
力的合成演示器材等
学生活动预设
通过观看插图,得 出,同样的工作可 以用一个力完成, 也可以施加几个了 完成。并且这几个 力要么交于一点, 要么延长线交于一 点,这样的力我们 称为共点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第1页共6页

一、共点力 1.概念:通过作图分析,强调其特点是几个力能交于一点;或 者是力的作用线的延长线能交与一点。 本节课我们研究共点力的合成方法。
上面的插图除了说明力能交于一点外,还有个共同特点:
一个力的作用效果跟原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学生阅读课本
总结出合力、分力、力的合成的概念。
P68,回答什么是
二、几个概念
合力,什么是分
1.合力、分力:一个力产生的效果如果能跟原几个力共同作用 力,同时体会两
在物体上时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者关系。
原的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分力、合力两个概念是一体的,由此得出二者的关系:
①等效性: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分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它们
是相互替代关系。
②同体性:只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几个力才能求合力。故
合力和分力是指同一个物体上的关系。
③瞬时性:某个分力变化了,其合力也同时发生变化。
2.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或方法叫~。 怎样对力进行合成呢?
二、力的合成方法
1、一条直线上的力的合成 ①一个力作用

F
②两个同向力作用
F2
F1
教学环节
F=F1 + F2 教师活动预设
第2页共6页
学生活动预设

3-4力的合成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粤教版必修第一册Word版含解析

3.4力的合成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共15题) 1.两个大小分别为4N和6N的共点力,它们合力的大小可能是() A.1N B.6N C.11N D.14N 2.如图所示,在“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下列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A.用铅笔沿着细线画线,记录拉力的方向 B.保证两弹簧测力计示数相等 C.拉橡皮条的细线长一些,实验的误差较小 D.橡皮条应与两细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物块,被大小为 18N F=和 23N F=的水平恒力推着匀速滑行。在力 2 F突然撤去的瞬间,物块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A.0B.3N C.5N D.8N 4.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置于水甲桌面,在沿水平方向的力F l和F2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间F1=F2=10N,F1、F2夹角为120°,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则物体所受摩擦力()

A .方向沿F 1的反方向 B .方向沿F 2的反方向 C .大小为10N D .大小为8N 5.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1F 、2F ,当它们间夹角为120时,合力为20N ,当它们间夹角为60时,合力大小为( ) A .40N B . C . D . 6.有两个共点力,一个力的大小是5N ,另一个力的大小是7N ,它们合力大小可能是( ) A .18N B .13N C .3N D .1N 7.下面作用于质点的各组共点力中,其合力不可能为零的是( ) A .12N ,15N ,18N B .20N ,40N ,65N C .3N ,6N ,8N D .5N ,10N ,15N 8.如图所示,一个“Y”形弹弓顶部跨度为L ,两根相同的橡皮条自由长度均为L ,在两橡皮条的末端用一块软羊皮(长度不计)做成裹片。若橡皮条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满足胡克定律,且劲度系数为k ,发射弹丸时每根橡皮条的最大长度为1.5L (弹性限度内),则发射过程中裹片对弹丸的最大作用力为( ) A kL B C .kL D .2kL 9.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N 、6N 、7N ,若三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体所受三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 A .5N 、3N B .9N 、0N C .17N 、0N D .17N 、3N 10.如图所示,一个物体由绕过定滑轮的细绳拉着,分别被图中所示的三种情况拉住静止不动,在这三种情况下,若绳的拉力分别为T 1、T 2、T 3,轴心对定滑轮的支持力分别为N 1、N 2、N 3,若不计滑轮的质量及摩擦,则( )

高一物理所有公式总结(学霸笔记)

第一章 力 1. 重力:G = mg 2. 摩擦力: (1) 滑动摩擦力:f = μF N 即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2) 静摩擦力:①对一般静摩擦力的计算应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切记不要乱用 f =μF N ;②对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有公式:f = μF N (注意:这里的μ与滑动摩擦定律中 的μ的区别,但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是一样的) 3. 力的合成与分解: (1) 力的合成与分解都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 具体计算就是解三角形,并以直角三角形为主。 第二章 直线运动 1. 速度公式: v t = v 0 + at ① 2. 位移公式: x= v 0t + 21at 2 ② 3. 速度位移关系式: v t 2 - v 20 = 2as ③ 4. 平均速度公式: v = t x ④ v = 21(v 0 + v t ) ⑤ v = v t 2 ⑥ 5. 位移差公式 : △x= aT 2 ⑦ 公式说明:(1) 以上公式除④式之外,其它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公式 ⑥指的是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之值恰好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 度,这样就在平均速度与速度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 6.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下列规律成立: (1). 1T 秒末、2T 秒末、3T 秒末……nT 秒末的速度之比为: 1 :2:3:……:n. (2). 1T 秒内、2T 秒内、3T 秒内……nT 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2 :22:32:……:n 2. (3). 第1T 秒内、第2T 秒内、第3T 秒内……第nT 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3:5:……: (2 n-1). (4). 第1T 秒内、第2T 秒内、第3T 秒内……第nT 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1:3:5:……: (2 n-1).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二定律: F 合= ma 注意: (1)同一性: 公式中的三个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的. (2)同时性: F 合与a 必须是同一时刻的. (3)瞬时性: 上一公式反映的是F 合与a 的瞬时关系. (4)局限性: 只成立于惯性系中, 受制于宏观低速. 2. 整体法与隔离法: 整体法不须考虑整体(系统)内的内力作用, 用此法解题较为简单, 用于加速度和外力的 计算. 隔离法要考虑内力作用, 一般比较繁琐, 但在求内力时必须用此法, 在选哪一个物体 进行隔离时有讲究, 应选取受力较少的进行隔离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