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视野下的城市经济学

城市规划视野下的城市经济学
城市规划视野下的城市经济学

第八章城市土地经济

8.4 土地的特性

8.4.1 土地的自然特性

1)不可移动性

土地和其他商品不同的是它不可移动。因此只能就地利用,是买者进行选择,然后状态独有,优劣之分,所以出现了级差地租。

2)原始性

供给的相对有限性,土地是自然的产物,有限性和独占性。

3)不可毁灭性

作为空间位置是永存的,但狭义上,作为耕地是“可毁灭的”。

4)独特性

没有两块完全相同的土地,不能实现完全替代。

8.4.2 土地的人文特性

1)用途多样性

因而出现了利用的竞争、优选问题,拥有者趋向于最高收益的用途。土地利用选择的一般顺序是:商业、办公、居住、工业、耕地、牧场、森林、不毛荒地。

2)社会经济位置的可变性

环境、交通、市场距离等可变,并经常处于变化中;

经济学家奥尔森:最优的区位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区位”生产者根据市场公共产品“投入——产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有意识选择的结果。

3)合并和分割的可能性

作为实体,地球表面的土地都是联结在一起的。不过,从农田开始,土地就被划分成一块一块供不同的农民耕作,因此也就有了土地权益的分割。在城市中更是这样,土地的产权不仅可以在平面上进行分割,还可以在空间上进行分割;不仅可以在空间上分割,还可以在时间上分割。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土地产权既包括完整的产权,即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也可以仅指使用权。按照张五常和科斯的论证,仅使用权私有,仍然是资源所有权的清晰界定,两权的分离对年限内的土地使用权所有人没有任何影响。使用权所有人的在土地上的合法权利受到土地法明确保护,土地法第十三条规定:“依法登记的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1”

土地的产权作为权益可以合并或分割,可以买卖、互换、赠与、继承、征用、调整、1张五常.中国的经济制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130,142,144,146

重划等行为对土地予以合并或分割。

8.5 土地的公有制和私有制

8.5.1 土地公有

土地公有的理论出现很早。1870年,英国约翰·缪勒就倡导应由政府拥有土地,这样就可以拥有未来增值的效益。阿尔弗雷德·华来士进一步发展了缪勒的思想,他在书籍《土地国有》和《为什么并如何实现土地国有》中写道,通过补偿,政府征用所用的土地全部公有,然后应由政府批租给使用者收取租金。

除主张全部公有外,也有些学者提倡部分公有。1942年,英国的Uthwatt报告提出利用土地开发权国有化来实现土地增值收益管理,由政府向现有的土地业主支付补偿金额后,统一征用土地的开发权,补偿金额由政府指定。Uthwatt报告是推动战后英国规划体系发展的一份关键报告,其目的和一般的土地公有主张类似,希望控制土地投机、减少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冲突,宏观调控城市的发展。但实际上Uthwatt报告并没有实施,英国的私有化和市场仍在运作。

1974年,澳大利亚学者Archer认为土地的绝对所有在英国和澳大利亚带来了问题:土地投机、公共设施投资短缺、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冲突等,尤其在城市边缘地区这些问题更为突出(问题是,土地公有也同样有使用者的产权,也同样会带来土地投机、土地所有者之间冲突等问题),因此他建议采取土地批租制度,这样可以有利于增加公共设施建设和再开发投资,使土地增值的收益为政府和社区所有,并预留大量土地用于城市未来的发展。Archer提出的是一种折衷的方案,既不是完全的公有化、也不是完全的私有化。

8.5.2 土地私有

对土地公有理论的批评者有不同的看法,例如美国社会经济学家亨利·乔治认为土地公有化会减缓经济发展,应该采取收取单一税的方法,将土地增值的收益归整个社区所有,可以抑制土地投机和垄断。

公有制会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价值,这是产权和新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在1950年后逐渐兴起的普遍观点。因为“除私有产权以外的其他产权都降低了资源的使用与市场所反映的价值的一致性”(A.A.阿尔钦,H.登姆塞茨,1972)。因而,“一个社会的规模变得越大,它就越是会制定一些私有制的安排(H.登姆塞茨,1988)”。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增长,环境从农业与工业及工业生产中吸收了残余,这一需求对环境服务和舒适的需求产生了激烈冲突。对土地的激烈竞争导致了原来被视为免费品的公共资源的经济价值显著上升。为了分配这些原来是公共的、或者产权模糊的土地资源,其结果是形成了一些用于区分个人、企业和共同体产权的新制度。

中国从土地公有制到使用权私有的制度变迁证实了这些研究。作为一个相当大的、经济增长显著的经济体,中国的土地产权有极大的变化需求,其变化也导致了资源使用效率的大幅提高。土地产权的清晰是建立土地市场的前提,土地要素市场的建立是改革开放和转入市场经济轨道的最根本问题之一。从计划到市场,制度结构的改变是经济增长的主要

动力,产权在这里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我国原有的土地产权不清晰,尽人皆知,到底何人使用、何人收益、怎么退出这些问题都是一笔糊涂账。土地制度有偿出让的改革转变了这一情况,通过市场分配,厘定了每一块经过市场出让的土地的产权,让其可以在市场上交易,同时,使“公家”获得了应有的收益。

8.5.3 土地批租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土地所有制都是私有制,实行公有制的国家不多。但是,即便是土地私有制的国家,也有不少的公有土地。例如美国的“公地”( public lands) ,据统计,美国联邦政府拥有6. 5 亿英亩土地,约占全部国土的30%2(Edward J. Heisel,1998)。例如,联邦土地占了许多西部州领土的绝对多数,联邦拥有82%的内华达州、68%的阿拉斯加州、64%的犹他州、63%的爱达荷州、61%的加州以及将近一半的的怀俄明州和俄勒冈州3(Sarah Bates,1992)。

我国实行的土地公有制是所有权的公有制,但当土地的使用权出让,使用权所有人则拥有法律保护的私有产权。因此,可以看出,在很多国家是以不同的方式实行土地的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其中,在土地私有制国家享有公有制优点的很典型的一种办法就是土地批租制度。

土地批租,主要被解释为土地通过补偿收归公有,而后通过收取租金的方式长期租用给使用者。土地批租的目的一般是防止土地投机,将土地增值获取的收益留在政府和社区,为城市提供公共服务和设施。但是,不少土地私有制的国家实行了土地批租(储备)制度,以便同时享受到公有和私有的优点。如荷兰、瑞典(斯德哥尔摩)、澳大利亚(堪培拉)、新加坡、香港等。其中,香港的土地批租制度给内地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以很大借鉴。目前在我国实行的土地经营制度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批租制度,是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批租制度。

Atmer(1987)认为土地批租制度的优点是:“土地增值的收益归政府所有;政府可以利用其持续控制土地使用;公共设施的土地相对容易安排;能够引导城市发展、影响地价”。

8.6 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进程

8.6.1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政府征用集体用地,将其变为国有土地,再通过行政划拨的方式安排给使用者,无偿、无限期使用,且不可流转。当时宪法中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使用者通过划拨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因为实际的占据和使用,所以具有排他性;但因其不能转让,所以是不完整、不明确的产权。

这种土地使用制度的弊端被广泛讨论,例如:国家作为土地所有者,却无法实现其所

2Edward J. Heisel,Biodiversity and Federal Land Ownership: Mapping A Strategy for the Future,25 Ecology Law Quarterly 229 ( 1998) .

3Sarah Bates,The Western Public Lands: An Introduction 20 Western Lands Report No. 1,Western Lands Program 21 ( Natural ResourcesLaw Center,University of Colorado School of Law,1992) .

有权,没有经济收益,想要回收也极其困难;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低下,用地单位倾向于多占地、占好地,导致了极大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土地的使用不需要付出成本,所以也难以正确评价企业的绩效;土地不是商品,城市没有直接收益,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缺乏资金,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空间发展,不能流转的土地也阻碍了发展的实现和城市规划的实现,等等。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是一个整体的、复杂的制度变迁过程,重新建立市场价格体系,建立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所有制形式和收入分配方式的变化等等,其中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最为深刻的,是土地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

土地经营制度建立在经济社会的深刻转型的背景下。包括土地经营制度在内的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市场的建立是经济体制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土地制度又从根本上改变了财产权制度,从而改变了最基本的制度安排,促进了——如果不是直接建立的话——市场的效率。使得一个有效率的市场经济真正得以实现。

8.6.2 第一阶段——对中外合营企业征收土地使用费

实行改革开放的决定,是在1978年11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

国家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和政策制定经历了一个过程。一开始,在1979-1982年间,国家提出的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4”(姚会元,2005)。巴里·诺顿(1999)认为,在这个阶段“还没有任何迹象说明要试图超越对指令性体制的修补,种种努力都是被用来改善这种体制而不是抛弃它”。可以说,“市场”二字初露端倪,土地市场也一样,刚开始小小试水。

土地制度的改革并没有和经济体制改革完全同步,而是开始得稍晚一些。改革开放初期,个体、私营经济正如雨后春笋一般逐渐冒头;另一方面,国际投资开始引入,中外合营企业也开始出现。土地产权问题主要是随着中外合营企业的用地需要而浮出水面的,和国际投资休戚相关。1979年7月,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其中提到“中国合营者的投资可包括为合营企业经营期间提供的场地使用权,如果场地使用权未作为中国合营者投资的一部分,合营企业应向中国政府缴纳使用费5”。为了规范中外合营企业的资源使用,第一部法律明文规范了土地的有偿使用,尽管是针对特殊的人群,仍标志了我国土地有偿转让制度的开始。

1980年颁布的《关于中外合营企业建设用地的暂行规定》也指出,“中外合营企业用地,不论新征土地还是利用原有企业的场地,都应计收场地使用费6”。

霍影(2010)认为,中国经济体制一开始的重点是“增量改革”或者“体制外先行”,就是不动国有经济,而把改革的重点放在了非国有部门,非公有制经济上,并依托它们实

4姚会元.中国模式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和市场经济发育水平[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3)

5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61980年,《关于中外合营企业建设用地的暂行规定》

现增长,增量改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1978-1990,GDP保持了12年年均14.6%的高增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1%7。

和此相应的,非公有制经济面对的主要是增量土地,新冒出头的非公有制经济——最开始是中外合资、随后是个体和私营经济对土地和空间的需求使得政府必须对此作出安排。他们不是国有企业,因此也不能享有无偿划拨的便利,因此,一开始的土地制度改革主要面对的是新出让的增量土地,主要的政策是收取场地使用费这个非常务实的做法。而后,国有企业开始进入改革进程,对存量土地的政策才在后面渐渐地被明确提出来。

8.6.3 第二阶段——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试点和宪法修订

随着市场经济越来越活跃,对土地的需求大增,土地政策的改革势在必行。在1982——1988年间,各城市的地方土地政策逐渐试验起来,走在改革浪潮前面的城市——如上海和深圳,率先颁布了土地管理和有偿出让的条例,即1987年的《深圳特区土地管理条例》和《上海市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办法》,其它城市也紧随其后,在1987-1988年间掀起了一股制定土地转让条例的高潮。这一轮试验的实质性进展以1987年9-12月深圳分别第一次协议、第一次招标和第一次拍卖的三块土地为标志。

1987年9月9日,中国首块体现有偿使用原则的商品土地在深圳市售出,定向议价。深圳中航工贸中心,面积5412平方米,成交价108.24万元,使用期限50年,规定用于住宅建设。

1987年11月26日,深圳市政府首次公开招标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深华工程开发公司在九家公司投标的激烈竞争中获胜,此次招标的综合评估办法是:土地标价占总分的50%,规划设计方案占40%,企业资信占10%。

1987年12月1日,深圳市举行了中国首次拍卖土地使用权的活动,一块底价为200万元的地皮,经过十几轮的竞投后,最后以525万元成交。

1988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城镇普遍实行收取土地使用费(税)。这就意味着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的试行。1988年4月,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的修宪,删除了土地不得出租的规定,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1988年12月,国务院又通过了《土地管理法》的修改,规定“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出让、转让、出租、抵押等。通过这些法律法规,扫除了法律上的障碍,土地有偿出让开始在全国一些领先的大城市试行了。

8.6.4 第三阶段——制定全国性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条例及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有偿出让权威性的文件是1990年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它详细地规定了城镇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各种条文,至今还在使用。

1992年,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到将土地市场纳入全国统一开放的市

7霍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经济增长路径分析(1949-2009)(上):制度经济学层面[J].生态经济,2010(3):37-40

场体系中,并颁布了《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管理办法》,针对存量划拨土地,规定使用者缴纳出让金后,就可以依法进入市场。

到此为止,出让、划拨土地的转让和协议出让,各方面的政策使我国土地法律体系逐步形成。一级土地市场的出让方式逐渐明确为三种——协议、招标、拍卖和挂牌,其中挂牌方式是实践中由拍卖出让转化而来的。

在这一时期,市场还是不完善的,行政划拨与有偿出让并存,空间利用效率比划拨时代有所提高,但总体效率还是比较低。因为政策不完善,口子较多,使得大量土地囤积在开发商手中,导致后面的数年许多城市“无地可开发”。一方面城市空间高速扩张,另一方面城市建设用地难以控制。

8.6.5 第四阶段——土地储备机构的建立

1996年,上海是我国最早成立土地储备机构的。包括南京在内的许多省会城市也紧随其后,展开了土地储备的试点。2007《土地储备管理办法》颁布,才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土地储备时代。

根据《土地储备管理办法》第二条,土地储备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为实现调控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目标,依法取得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储存以备供应土地的行为8。”《南京市土地储备办法》第三条则规定“本办法所称土地储备,是指经市政府批准,市国土行政主管部门代表政府依法采用收回和收购等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纳入政府土地储备库并进行土地整理,形成可供应建设用地的行为9。”

可见,狭义的土地储备仅指土地的收储和整理(前期开发)。在实际工作当中,收储和整理之后,南京市土地储备中心承担了组织上市出让的工作,这是中心的工作的重点之一;在土地出让之前,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决策阶段。因此总体来说有土地储备-开发的“收储-整理-决策-出让-开发”五个阶段。每个阶段中还包含了具体的环节(图1)。

图 1 土地储备的流程(作者自制)

国有企业改制在整理原来划拨的存量土地上也和土地储备紧密联系在一起,所采用的

8《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11月19日。

9《南京市土地储备办法》,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53号,2007年2月1日施行。

手法是土地储备中心优先收购,或土地储备中心组织拍卖,然后收取一定比例拍卖款。在其过程之中,零星地实现了城市规划的功能置换,土地的经济效益提高,经济供给发生转变。

8.7 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特征

8.7.1 招拍挂出让和协议出让

目前,地方政府经营土地的方式共有5种:协议、招标、拍卖、挂牌和土地储备。严格来说,土地储备是政府进行前期开发、储存以备供应土地的前期环节,因此主要的经营方式是前4种,其中招标、拍卖、挂牌又被合称为“招拍挂”。对招拍挂和协议经营,政府有着截然不同的策略,协议是不公开和特定企业(有可能是工业企业、批发零售或其他)议价出让,土地价格较低,量大;招拍挂是是通过市场公开、竞争出让土地的方式,价高者得,量较大。

南京市2004-2009年出让用地的统计显示,在这6年间,平均每年通过招拍挂方式出让经营性用地7.3km 2,年均收益177亿元;平均每年通过协议方式出让用地21km 2,年均收益41.9亿元。年度出让的土地面积和获得的收益总体十分可观,但招拍挂和协议收益显著不同。协议用地面积是经营性用地的近3倍,然而招拍挂在获取出让费上是最主要的途径,约为协议的3倍多,招拍挂用地的单价平均为协议用地的12倍。

表 1南京市2004-2009年土地出让统计(作者自制,资料来源:收集整理自南京市国土资源局网站)

南京市市区2010.4—

—2011.4的土地出让资料

显示10,协议用地总计为

78.6公顷,共出让92块,

用地主要功能是商业金融

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

地、教育科研用地、仓储

用地等(图16)。 图 2南京市市区2010.4-2011.4协议用地用途(作者自制)

10南京市国土资源局网站,建设用地供地信息公示,作者收集整理于

https://www.360docs.net/doc/a62372790.html,/default.php?mod=article&fid=6216,查于2011

为何出现招拍挂和协

议这两类不同的出让策

略?主要原因是政府获利

的模式不一样,在土地市场

中的地位也不一样(赵燕

菁,庄淑婷,2008)。

自1987年土地制度改

革,土地出让收入逐渐成为

地方政府预算外财政收入

的主要来源。

图3南京市税收占预算内财政收入比例(作者自制,资料来源:

江苏省统计信息网,南京市统计年鉴)

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税收

收入成为地方政府预算内财政收

入最稳定的收入来源,一般占预算

内财政收入的70%。税收和土地出

让收入两者分庭抗礼,成为地方财

源的两大支柱,受到地方政府前所

未有的重视。

图4 南京市一般预算收入和预算外金收入比例(作者自

制,资料来源:《江苏财政年鉴》2000-2005)从图3可以看出,1994年后,税收基本稳定在南京预算内财政收入的70%左右,非税收入占30%;从图18可以看出,1999、2000、2001、2004四个年份预算外资金收入为一般预算收入的1/2-1/3。

在经营中,土地的招拍挂面对的是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土地市场是卖方市场,这从招拍挂常常是几家、甚至十几家开发商竞争一个地块可以看出。因此,竞争机制选择了最有实力、最适合发展的一家开发商,既保证了土地使用的高效率,又保证了商业地块的未来的税收,政府就可以毫不犹豫地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协议出让面对的主要是工业用地和批发零售,是买方市场,大量的地方政府竞争相对少的企业,越是能带来税收的企业,竞争也就越激烈。这种吸引企业的竞争发生在市与市之间,也发生在市与县之间,甚至区与区之间(往往以开发区为载体)。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招到商,政府首要的策略是低价供地,其他的策略还有提前敷设基础设施、提供政策和服务等。

根据张五常(2009)的计算,市县收取工业投资者17%的产品增值税,其中地方政府分成25%,按照工业用地容积率0.8,劳动力为工业平均密度来估算增值额的大小,除以土

地补偿成本和土地开发成本,即使收取零地价,政府仍然有12%的回报率。只要有增值税的存在,地价甚至可以是负数。特别是如果招商引资的对象是有强大正外部性的企业(有品牌、行业领导、高端产业等),回报率到不了12%政府也会乐于免费送地加补贴,就是所谓的“抛砖引玉”,这是因为未来的经济帐是明确可预期的。

8.7.2 划拨出让及其它

除此之外,城市土地经营中还有第三种策略。对土地的经营除了土地出让本身,还需良好的条件、服务和品牌效应,加强基础设施、软硬环境、声誉等,简而言之,增强城市吸引力,才能使“招拍挂出让”、“协议出让”运行得更好。这在土地经营的框架下主要是通过土地划拨来解决的。

划拨提供的主要是基础设施用地和其他公益性用地。因此,划拨土地主要实现了政府的一般职能,提供公共物品、转移支付(通过保障性住房用地和提供补贴)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总体来说同时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很难剥离开来,很难说清楚哪一块是出于经营的需要,哪一块是城市本身运行的需要。理论上政府在履行基本职能的同时,也增加了城市的竞争力,促进了城市(土地)的经营。

南京市市区2010.4——

11,在这一年中,划拨用地为

985公顷,129块,主要用于

住宅(保障型住宅)、基础设

施、公共服务设施等。

图5 南京市市区2010.4-2011.

4划拨用地用途(作者自制)

但是,同为划拨用地,政府在基础设施的投入中显示出明确的取向。城市中有的基础设施是比较落后的,如大部分城市的城市排水系统、新兴工业城市的绿化系统等;而有的基础设施是明显超前的,如道路等。可以看出,政府的意愿仍然是最大限度促进经济发展,因而倾向于看的见的基础设施而较漠视看不见的基础设施;倾向于开拓型、生产型的基础设施而较漠视改善生活型的基础设施。这是在支出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扩张型经营的选择。

8.7.3 土地的获取

我国土地公有,城市土地所有权由地方政府代理,但直接储备在政府手里的土地是有限的。城市中原来划拨和已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大量土地不在政府手上,郊区农村的土地由集体所有。因此,政府要通过农用地转让(增量)和回收、回购(存量)土地的方式获取

11南京市国土资源局网站,建设用地供地信息公示,作者收集整理于

https://www.360docs.net/doc/a62372790.html,/default.php?mod=article&fid=6216,查于2011

土地。

增量土地主要来源于农用地转让,自然的结果是城市空间增加而农业空间缩小。2005-2008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南京行政辖区内新增建设用地72.2平方公里12,年均增加18平方公里,其中来源于农业用地的有55.5平方公里,其他的源于未利用地的改造。城市化表现为城市规模的增加和人口的增加,城市空间大幅扩张的同时,人口也从农村迁移到城市。这几年间南京市总人口共增长4.8%,建设用地面积增长4.6%,人口增长与规模增长基本同时进行。

存量土地来自于依法回收、回购的城市土地。回收的是闲置、停用、违法查处的土地,一般没有疑义,例如,南京市2006年就曾收回闲置土地5000亩,收取土地闲置费800万元13。回购的是因为公共利益、城市规划调整和使用权人自己申请的土地。

存量土地的运作也协助了城市功能和结构上的变化,土地使用的效率更高,收益更大。城市空间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但在划拨体制和土地使用权不能转换的背景下,发展变化是渐进的、迟缓的,有时候落后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土地使用权制度的改革为空间的发展扫平了制度障碍,在这里,土地的经营相当于催化剂的作用,促使城市空间按其应有的规律更快、跨越式地发展起来。在功能方面,工业迅速迁移出去,原有的功能被置换,住宅占据了老城的大部分位置,商业和办公等新经济空间聚集、扩大,在适合的地点成长起来,新的、次一级的城市中心开始出现、壮大,城市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

8.7.4 城市规划和城市空间发展

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开发模式的变化对城市规划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因而也对城市空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以法定规划为例,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出现和普及与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是密不可分的。早在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出让地块附带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雏形初现。1991年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在国家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明确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位,控制性详细规划迅速普及,在土地出让中提供了规划条件,成为土地有偿出让中必不可少的控制要素。周岚等(2007)认为,“在对空间的引导控制上,在土地划拨时期,详细规划的编制在项目立项之后,规划成果满足项目需求,覆盖的是随项目而发生的点;但在土地储备时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出现在项目开发之前,独立于项目,且覆盖了全部的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它的编制反映了一种公共政策的空间表达14”。

以城市空间的变更而言,城市有关部门早已认识到原有结构和功能在经济发展和产业

12不仅包括城镇建设用地,还包括城镇外的建设用地。2007年的城镇建设用地为

763KM2。2020年江苏省下达的土地指标城镇工矿用地803KM2(预期性指标),折算成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约为886KM2(803-矿16+部分特殊用地44+城镇内对外交通用地55)。资料来源,笔者搜集整理自南京市国土资源局网站。

13《南京市国土资源局2006年工作总结和2007年主要任务》,南京市国土资源局网站14周岚,叶斌,徐明尧.探索面向管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度架构[J].城市规划,2007(3):14-19

发展上的不合理性,也认识到不恰当的功能区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在土地经营成为普遍性的行为之前,1991年的统计南京旧城内(城六区)约有830家工业企业,占地900公顷,占据了宝贵的市中心地段。1985-1991的6年间,南京市动用行政手段,组织迁出了老城内20余家工业污染企业,仅占当时企业2%,却耗资2亿多,成本十分高昂,速度十分缓慢15(陈云,2003)。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土地资产可以变现的帮助,“退二进三”几无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随后,1990—1998年,借由土地制度的变革,主城内搬迁污染企业141家,腾出开发建设用地约3平方公里,其中用于住房房地产建设和第三产业的用地占73%以上16(李侃桢,何流,2003)。

1992版南京市总体规划的2001年评价中这样认为:“现行总体规划低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由原来的计划划拨转为有偿出让后对主城用地结构优化速度的影响,主城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的结构调整速度远远快于规划预计,提前实现了2010年规划目标”。

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节选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国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除外。

第四条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第八条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第九条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

15陈云.南京的旧城改造与工业迁移[J].现代城市研究,1996(5):24-29

16李侃桢,何流.谈南京旧城更新土地优化[J].规划师,2003(10):29-31

第二十二条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不占或者尽量少占农用地。

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

在城市规划区内、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应当符合城市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

第四十四条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为实施该规划而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机关批准。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

第五十四条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应当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但是,下列建设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

(一)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

(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

(三)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

第五十五条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标准和办法,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其他费用后,方可使用土地。

自本法施行之日起,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百分之三十上缴中央财政,百分之七十留给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都专项用于耕地开发。

第五十六条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的,应当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有偿使用合同的约定或者土地使用权划拨批准文件的规定使用土地;确需改变该幅土地建设用途的,应当经有关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报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其中,在城市规划区内改变土地用途的,在报批前,应当先经有关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第一章 1、两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2、城市:“城”是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一种交易场所。 3、按照行政区划的标准,我国的城镇可以划分为直辖市、市和镇;其中,按行政管辖的不同,还可以把市进一步划分为地级市和县级市;建制镇无可争议的是城镇的一种类型。 4、城市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即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时代,或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5、春秋战国之际,各诸侯之间攻伐频繁,也正是这个时期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筑城的高潮。 6城市化的定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7城市化进程的表现:1城市化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3城市化水平高。 8世界城镇化的历史过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9、1989年12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城市规划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而在2007年通过的《城乡规划法》中已经废除了这一条。 第二章 1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买一个朝代最显著地特点 2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希波丹姆的布局形式 3田园城市的理论 4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和实践 5城市规划面临的城市发展趋势:1城市全球化;2区域一体化;3信息网络化;4全球城镇化。 6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1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符合开放型的思想方法;2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过程导控的动态思想方法;3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4由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的思想方法。 7思想方法的变革对工作的冲击和影响:1对工作方法的冲击和影响;2对工作中的传递方式的影响。 第三章 1、1909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城市规划法,而中国是在2007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是我国城乡规划领域的主干法。 3(了解)各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设置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市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改性详细规划。 第四章 1城市规划的定义:p62 2城市规划的任务:p64 3永续发展的概念:p67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永续发展包括需要和限制两个重要的概念。 4、p70 5、和谐城市:应该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的合理有序、自我更新、充满活力的城市生命体,应该是生态环境友好、经济集约高效、社会公平和睦的城市综合体。 6、三个和谐:即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人与人的社会和谐以及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六章

第六章:经济与产业 第一节: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 ①.经济视角的城市 城市的经济特征:从经济产业角度看,城市有着区别于乡村的三个基本特征 A:城市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高度密集区。 B:城市以农村剩余为存在前提,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发展基础。 C:城市是专业化网络市场分工的交易中心。 2.城市的空间范围 在行政意义上有“建市制”和“建制镇”但从经济角度看,一个城市的影响力并不局限在其行政边界内。行政边界只是基于历史边缘,文化习俗以及行政管理的需要而划定的空间范围。 3.城市的维系和成长 为什么城市能够维系自身的存在?为什么部分城市会持续成长,有的甚至成为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一个简短的回答是:“集聚经济”。集聚经济,或者说不同经济活动的频繁接触时城市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城市形成,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基础。 ②城市和经济

1.城市发展离不开经济增长 城市经济增长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衡量,首先,可以用地区生产总值(GDP)来衡量,其次,增长也反映城市平均工资的增长或人均收入的增长,除此之外,传统的,非地理意义的经济增长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资本构成深化。物质资本包括,人类用一生恒产所有产品和服务的物质资料。 B:人力资本增长,人力资本包括人的知识和技能,是通过教育,培训和时实践获取。 C:技术流程 2.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只要发生地 工业化—城镇化,服务化—城镇化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 3.把握城市发展需要认识经济活动 A:推动和塑造城市化的核心动力是经济活动。 B:城市规划以土地使用规划为核心,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机制仅仅能够有效防止不合需要的发展不会发生,但不能保证真正需要的发展在他们所需要的地方和时间发生。 4.城市规划机制是基于市场失灵 A:一般认为,市场机制是社会资源配置最具效率的机制,所以市场机制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中国城市规划史 笔记精编版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科学的重大成就 第二节我国城市起源试探 我国古代城市实经历了三个发展过程。第一个过程为由父系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即约公元前第三千年纪中叶,出现了城堡式聚落,可视为“城”之原始雏形。第二个过程为奴隶社会初,即约公元前21世纪左右,诞生了正式的“城”。第三个过程为封建社会初,即约公元前5世纪左右,形成“城市”。 第三节略论华夏城市规划体系 一、体系形成之历史背景问题 总结前代营建都邑的历史经验,按照此时客观形势和主观要求,本严格的礼制精神,制订营国制度来知道这番大规模的都邑建设活动,以便透过城市建设这个手段,实现周王集权愿望,这便是营国制度产生的社会背景概貌。 二、体系之构成问题 计主要内容,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王畿区域规划制度; (2)都邑建设体制; (3)都邑规划制度; (4)礼制营建制度; (5)井田方格网系统规划方法。

第四节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史分期问题 我们可以社会发展史分期作为大框架,按照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规律,联系上述几个环节,将体系传统的额演进历程划分为四期,各期又可按实际情况,据转折点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期为体系胚胎发生期。第二期为体系形成期。如上所述,此期又可分为草创、发展及成熟三个阶段。第三期为体系传统革新探索期。第四阶段为体系传统革新成熟期。此期又可以第六环节为标志,划分为前后二期。 (三)各期城市规划的基本格调 第一期为体系胚胎发生期,此期开始出现“城”之原始雏形,这是由部落或部落联盟驻在之聚落发展而成的。这种城堡式聚落已渐具以宫为中心及重视南北中轴线主导作用的规划结构型式,形制亦较规整,并构筑城垣加强防护,已粗具统治据点城堡的格调。 第二期是体系的形成期。此期第一阶段尚属“城”之草创过程,在第一期雏形的基础之上,充实城作为政治控制中心的内涵,丰富以宫为中心的规划结构型式,籍以显现其统治据点的职能。本期第二阶段,城的内涵更加充实,包括宫室、宗庙、社稷、府库、护卫营房、官署及权贵居里等,城之规模不断扩大,城之分区逐渐确立,城池构筑更加坚固,以宫为中心的分区规划结构型式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既有集中封闭型的城,也出现了开敞型的城。城的规划渐重严谨的规划秩序,体现了统治据点的森严风貌。商都西亳及“殷”的规划,可视为此阶段的代表作。本期第三阶段也已建立了体系,都邑均按营国制度进行规划。形制方

城市规划原理—完整版

名词解释部分 1、日照间距: 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2、建筑后退:是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程度。 3、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4、土地使用兼容性: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往往涉及到多种用地性质在地块内混合布置问题,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协调处理性质不同的各用地的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方法。(不确定,见《控制性详细规划》P38-39 5、城市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6、城市紫线:历史保护区域边界线。 7、城市绿线: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边界线。 8、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9、CBD: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10、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11、建筑平均层数:指一个建筑地段内所有建筑各层面积总和除以这些建筑总面积的总和 12、CIAM: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13、拆建比:新建的建筑总面积与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的比值。 14、配建设施:与住宅规模或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15、竖向设计: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16、环境容量:在保证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或其中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17、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18、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它强调规划设计与管理及开发相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引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19、日照标准:为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条件,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 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建筑外 窗获得满窗日照的时间。 20、服务半径:指居民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21、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 22、修建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23、“雷德朋”系统

全球化背景下的传统文化

全球化背景下的传统文 化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境 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全球化的过程方兴未艾。2l世纪是全球世纪,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兴起,将在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一切方面形成一场席卷全球的世界风暴。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超国家的、超国界的、全球性的力量在行动,全球性的问题在蔓延:环境污染的全球化,人口爆炸以及由之而来的移民问题的全球化,核武器以及其他大规模毁灭武器扩散所造成的对全人类的威胁,恶性传染病、毒品买卖与犯罪活动的全球化,甚虿垃圾处理都成了全球性的问题。同时,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如资源、粮食、贫困等问题都带有了令球意味,然而,在众多的问题中,文化似乎始终牵动着人们最敏感的神经,因为文化是各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人们永远的情结。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昭示着以往那种各民族文化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的终结。一.全球化加速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当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人们公认的历史现象与过程,但是,对于经济伞球化是否会带来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却成了迄今为止最具争议的概念之一。人们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相关的学术着作更是数不胜数,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实际上,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曾经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过程。不是人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因此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伴随社会存在的变迁,迟早会发生社会意识的相应变动。所以,只要我们承认经济生活中全球化的存在,我们就无法否认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可以说文化全球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全球化一样,都是全球化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文化全球化并不就是全球性民族文化的趋同,而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全球大规模的交流与互动。这种文化的交融,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融化到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之中,导致这个或那个民族文化的消失,或使本民族的文化受到削弱;卡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七章

第七章:人口与社会 第一节:城市人口与社会要素的定义 ①.城市人口 1.城市人口界定 城市人口应该是指那些与城市活动有密切联系的人群,他们长年居住生活在城市围。 2.城市人口的统计围 各国对城市人口的统计更着重与城市人口的统计围,城市化地区的界定,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都以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其中一项或两项指标作为划分城镇化地区的标准。 3.城市人口统计的口径 城市人口是指城区的常住人口,即停留在该城市半年以上,使用各项城市设施的实际居住人口。 ②城市社会要素的定义 城市社会是指以城市为主体的社会空间组织,城市社会要素包括城市中的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结构,城市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社会心理。社会发展规律等,主要研究有 A:人类生态学 B:城市社区的划分

C:城市问题对策与规划 D:城镇化 1.城市人口发展的规律 城市人口发展过程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但这些自然因素本身也受社会条件制约。 2.城市社会发展规律 城市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在必然联系,社会发展规律也是历史发展中的一种必然联系。 第三节:人口与社会要素的影响 人口预测可以用来测算居住用地,公共事业用地以及零售业用地,因此人口和社会预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发展对土地,基础设施,城镇设施,和城镇服务设施的需求。 1.人口要素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 人口有三个维度的要素与城镇规划关系特别密切:规模,结构和空间分布。 A:人口规模是决定未来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标杆。 B:人口结构同样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这里的结构是指整体结构中特定组群的比重。

C:人口和就业的空间分布是第三个重要维度,人口分布是评价公共设施的配置,工作地点,商业以及其他设施可达性的必要依据。 2.社会要素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 社会要素对于城市规划最本质的影响,在于发展中多方利益的互动和协调,以此保障社会公平,推动社会整体生活品质的提高,城市规划中的主要社会目标包括, 一是物质供给与社会需求协调,尽可能实现城市物质空间资源供应的多元化适宜性。 二是社会群体部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 三是保障社会底层群体的基本生活空间。 四是改进空间环境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五是社会与经济,生态系统的统筹发展。 六是规划制定与实施中的民主决策。 第四节:城市人口与社会的分析方法 ①城市人口分析方法 城市人口统计 1.城市人口静态统计 城市人口的统计包括统计局,公安局,计生办等。我国关于人口统计的概念较多,包括户籍人口,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常住人

浅析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知识的国际保护

浅析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知识的国际保护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知识产权的保护也逐步走向法律的全球化。为了对抗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保护传统知识、遗传资源和民间文学艺术的主张要求,以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实现双赢。传统知识的保护作为知识产权保护中国际协调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已日益凸显出来。有关遗传资源、传统知识的保护,已纳入中国本次专利法的修订中。为此,今将视角切入到人权这一角度,旨在通过深入地分析,探求保护传统知识较为有效和可行的法律途径,以实现在国际层面上对传统知识的保护。 标签:全球化;传统知识;国际保护;人权 导言 传统知识从远古走来,承载着漫长的人类历史,体现着特定群体的文化形态和信仰体系,代表着人类最为古老的智慧传统和知识,在全球市场中的价值日益被察觉,从历史与文化的高度来考量,传统知识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区来说是其成为一个国家一个社区的根本所在。保护传统知识主要不是经济问题,而是一个保卫多元化的世界文化问题。作为当今世界主流的第三代人权观,其要义在于发展权和集体人权的提出。这对保障发展中国家,包括传统部族的相对资源优势——传统知识——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对待传统知识的国际保护问题上,人权不应理解为对任何人或群体的恩赐与施舍,而是觉醒和奋进的个体或群体生命应该享受的权利空间与必要的尊重。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智力成果传播日趋国际化的结果。由于知识产权起源于各国君主通过特别榜文、敕令的形式而授予的一种特权,因而早期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有着严格的地域性限制,随着垄断经济的发展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严格地域性在一定程度上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保护范围更广的国际保护。 在全球化社会的浪潮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应如何作出选择以达到利益的平衡,以实现在国际层面上对传统知识的保护,正是本文所旨在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知识相关问题概述 (一)传统知识与知识产权——超越知识产权的“知识产权” 依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所下的定义,传统知识是指“基于传统的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表演;发明;科学发现;外观设计;标记、名称和符号;未公开信息和所有其他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产生的基于传统的发明和创造”,并把“基于传统的”进一步解释为“知识系统、创造、创新和文化表达一般地从一代传向下一代,通常被认为与特别的民族和地域有关,并随着环境变化而经常地演化”。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考研).

1. 详细规划 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地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2. 修建性详细规划 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3. 城市规模 衡量城市大小的数量概念,包括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地域规模两种指标,通常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的决定性指标。 4. 城市人口规模 在城市地理学研究及城市规划编制工作中所指的一个城镇人口数量的多少(或大小)。一般指一个城镇现状或在一定期限内人口发展的数量,后者与城市(镇)发展的区域经济基础、地理位置和建设条件、现状特点等密切相关。 5. 历史地段 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连片,或能较完整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和地段。 6. 历史街区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看城市的历史,及其保存的文物古迹,还要看其现状格局和风貌是否保留着历史特色,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 7. 文物保护单位 指由各级人民政府依法确定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地面、地下不可移动文物的总称。 8. 七通一平 给水、排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暖气、通天燃气或煤气、平整土地 是指土地(生地)在通过一级开发后,使其达到具备上水、雨污水、电力、暖气、电信和道路通以及场地平整的条件,使二级开发商可以进场后迅速开发建设。 9. 中央商务区 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10. 城市绿地 广义的城市绿地,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种绿地。 狭义的城市绿地,指面积较小、设施较少或没有设施的绿化地段,区别于面积较大、设施较为完善的“公园”。 11. 城市景观规划 满足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审美的需要,对城市各项景观要素采取保护、利用、改善、发展等措施,为城市发展提供从全局到个案,从近期到远期的总体性政策要求。 12. 绿地指标(三项)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中居民平均每人占有公共绿地的数量。 绿地率:城市中各类绿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 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化种植中的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 13. 城市用地 指按城市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的各类用地的总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城市用地一般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化用地、水域、特殊用地和其他用地等。 14. 城市规划区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期末考试重点2014最新

雅典宪章》共分八章: 1)城市发展受地理、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城市与周围地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区域观点 2)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功能分区 3)居住区应选用城市的最好地段,在不同地段根据生活情况制定不同的人口密度标准,在高密度地区应利用现代建筑技术建造距离较远的高层住宅。 4)工业必须依其性能、需要进行分类,选址时应考虑与城市其他功能的相互关系。 5)利用城市建设和改造的机会开辟城市游憩用地,同时开发城市外围的自然风景供居民游憩。 6)城市必须在调查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街道系统并实行功能分类,适应城市现代交通工具的需要。 各功能区位置的选择 7)城市发展过程中应保留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历史建筑的保护 8)每个城市应该制定一个与国家计划、区域计划相一致的城市规划方案,必须以法律保证其实现。规划的必要性与法律的保障 《雅典宪章》存在的问题:过于死板的功能分区、分隔的措施肢解了城市的有机结构,使复杂、丰富的城市生活走向单一化,与人类心理需要相背;绝对的分区使居住远离工作,扩大了城市的交通量,使极为拥挤的城市交通随着交通工具的革命而日益恶化。 关于居住建筑的指导意见以及人口密度的划分无法适应原有的社会结构,忽略了城市的地方性,导致了千篇一律的“国际风格”的盛行。 1,城市规划技术系统 各个层面的规划应完成的目标、任务和作用,以及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须的内容和方法,也包括各层面上规划编制的技术规范。 两个基本层面 战略性发展规划:指导性框架 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城市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土地利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原则和空间策略,为实施性规划提供指导框架,但不足以成为规划管理的直接依据。 实施性发展规划:是开发控制的法定依据 如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地块开发控制(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对于开发行为具有法定约束力,又称为法定规划,必须遵循法定的编制内容和编制程序 一、城市规划层面及其内容 一般城市规划分为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基本层面 发展战略:指导性框架 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城市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土地利用、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原则和空间策略,为实施性规划提供指导框架,但不足以成为规划管理的直接依据。

城市规划中的历史文化保护

城市规划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一.引言 城市中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前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以生动的方式反映着城市独特的演变历史和文化的发展状况,是市民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之所在。城市中的古建筑、老街区,是城市发展脉络的的见证,是市民记忆的载体,展现着各个城市的不同的特色,同时承担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例如,在人们心目中,天安门已不仅仅是一座门楼,而成为不同的人对北京,甚至是对中国的印象。本因而,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处理好城市发展与这些老建筑、老街区的关系,既是对自我记忆的保护,是对不同城市文化的尊重,同时是为后代保留住城市历史文化发展脉络,进行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 因为城市规划中影响最直接的是物质性的建筑,所以本文探讨的历史文化遗产主要就是指城市中的建筑和老街区,不包含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的内容。 二.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发展 1948年11月,北平解放前,共产党特地请梁思成先生主持编写全国重要古建筑目录,并发往军中,以便在作战时注意予以保护。 1961年3月,国务院颁布《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同时公布了180个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6年开始文革期间,国家法规制度受到严重破坏,文物保护事业受到巨大损失。

1978年后,文物保护与城市规划管理工作逐步得到恢复。 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首批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同年公布了44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982年11月颁布了《文物法》。 1984年制定《风景名胜地区管理暂行条例》。 1986年公布第二批38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1994年公布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2011年,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已达122个。 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北京例析 历史文化建筑、遗迹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作用,但是综观当代中国的城市规划建设,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令人满意。下面以北京的三个故事为例探讨。 1.新中国成立后北京行政中心选择 1949 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政治协商会议上,改北平为北京,并做为首都。成立于1949年5月的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负责新中国北京规划研究工作。 1949年12月,由聂荣臻市长主持的“北京市城市规划会议”上, 前苏联专家巴兰尼克夫作了“关于北京市将来发展的计划报告”。以1931年莫斯科单中心规划为蓝本,提出将北京建设成为一座“现代的、美丽的都市”:用地上为适应未来人口适当增加,减少现有城区人口密度,主张扩展市街用地面积;不改变原行政中心位置。该报告内容包括首都建设目标、用地面积、行政中心位置等。巴兰尼科夫在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1.城市的定义: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人口较稠密的地区 称为城市,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 2.城市性质: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 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 3.城镇化: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4.城市化水平:又叫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5.城市设计:对城市形体及三维空间环境的设计包括使用功能、工程技术及空间环境的 艺术处理。 6.卫星城: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 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母城)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因其围绕中心城市像卫星一样,故名。 7.城市建成区:简称“建成区”,指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 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8.城市对外交通:指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交通、以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 镇、乡村的交通,以城市为基点,与外部进行联系的各类交通的总称。 9.城市绿地系统:指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化及其用地,相互联系并具有 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 10.城市更新:对城市中某一衰落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投资和建设,使之重新发展和 繁荣。 11.OD调查:即交通起止点调查又称OD交通量调查,OD交通量就是指起终点间的交通出 行量。“O”来源于英文ORIGIN,指出行的出发地点,“D”来源于英文DESTINATION,指出行的目的地。 12.风玫瑰:在极坐标底图上点绘出的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段内各风向出现的频率或各风向 的平均风速的统计图。前者为“风向玫瑰图”,后者为“风速玫瑰图”。因图形似玫瑰花朵,故名。 13.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14.建筑密度:指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总用地面积的比例(%)。是指建 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15.停车率: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16.日照间距系数: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 17.居住区公共绿地: 18.一书两证:根据《城市规划法》,城镇规划管理实行由县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选 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制度,简称"一书两证"。 一书两证即:《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统称为一书两证。 19.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 意义的城市。 20.城市规模:衡量城市大小的数量概念,包括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地域规模两种指标, 通常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的决定性指标。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系城市经济学专业城市经济发展(精)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系城市经济学专业城市经济发展战略方向考博真题导师分数线内部资料 一、专业的设置、招生人数及考试科目 院系(招生人数 专业 (招生人数 研究方向导师考试科目 507 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系 (4 0202Z1 ★城市经济 学 (2 02城市经济发 展战略刘治彦

①1001英语、1002日语、1003俄语、 1004德语、1005法语选一②2001经 济学原理③3124城市与区域经济学 二、导师介绍 魏后凯: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系博士生导师。1963年12月出生于湖南省衡南县, 200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研究生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系主任、教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术委员会、中国地质矿产 经济学会资源经济与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民委、北京市、广东省、宁波市 等决策咨询委员。 二级学科专业为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区域政策、城镇 化、产业发展与布局、区域规划等。负责主持了70多项国家重大(重点、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重点以及各部委和地方委托研究项目,公开出版独合著学术专著12部, 主编学术专著20部,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300多篇,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获 2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项。1993年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青年、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2001年享受国务院颁布的政府特殊津贴,所领导的《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政策研究》课题组2010年荣获“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2013年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人员。 宋迎昌,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系博士生导师。1965年10月出生于山西省大同市大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书后习题解答_全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书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 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 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工业前城市: 1城市规模小2依赖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 3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工业城市: 1 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 2 出现城市仓储用地 3 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 4 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 5 城市类型增加 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 1 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2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 3 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和谐发展是重点。 60%以上,官方预测为70%(8月27日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 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 3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1 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 2 城市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3 城市化同时促进科技发展,产生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人造污染物。 第二章 1.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1303 陈志鹏131080118 1.论述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所谓城市总体布局,就是综合考虑城市各组成要素,如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及对外交通运输用地,并对其进行统筹安排。城市总体布局的形成及其优化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原则: (1)整体协调,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城市总体布局中,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力求以人为中心的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的持续发展,使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建设有序,朝着既定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整体协调发展。 (2)城乡融合、力求系统综合、时空发展有序的原则 芒福德说过:“真正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当今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开始转变,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市数量不仅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其形态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传统的核心——边缘结构明显地向网络结构转化,有些重要的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的发展明显走向群体化。城乡融合、协调发展,要求在规划编制中明确:城市和乡村布局上合理,功能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避免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城市由于人口集中、信息畅通、经济发达、交通方便,产生和释放出一种开放型的现代物质与精神文明,它对周围乡村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农村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以适应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的需要。 我国现存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应选择走城市现代化和农村产业化同步发展的道路。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有计划地积极发展小城镇,实现农村现代化,使城乡逐步融合,达到城乡共同繁荣兴旺。 (3)增强区域城市观念、重在区域整体发展的原则 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中,种种现实矛盾表明:土地资源紧张,农业发展面临挑战,环境污染全面扩散,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等现象。许多研究成果揭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城乡协调发展、区域整体发展和城市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综合发展,作为城镇空间形态组织和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重要原则。 (4)体现政策、突出重点、带动全局的原则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城市发展进程中,有赖于符合实际需要、又具有指导意义的政策驱动。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同时在向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中,城市规划的政府行为应当得到强化,城市规划还应当担当起政府宏观调控的角色;在城市运行的进程中,在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过程中,一定要突出重点,将有限的资金和土地集中解决城市存在的主要问题,抓住主要矛盾;要避免城市发展政策的误导作用,规划师就必须加强自身能力的提高和修养。城市规划是涉及城市社会方方面面的综合性工作,为此也要求规划师掌握和了解更广泛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才能。

浅议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传播

浅议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传播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地球村”等名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随着各个行业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家、地区间的联系越发的紧密了。交通、通讯等行业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各个参与者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全球化不仅仅只是一种概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对于其定义最能被普遍接受的就是指全球联系的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我们也可以把它视为是全世界的压缩或是把全球当做一个整体。 一、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进入 21 世纪以来 ,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文化全球化的浪潮更是势不可挡。从总体考察 ,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文化全球化之路对中国而言 ,并非坦途 ,其中充满了机遇 ,也充满了挑战。 (一)全球化给中国文化发展带来的机遇 1.全球化有助于中国文化打破禁锢自身发展的思想误区。全球化将促使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对话,这样有助于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国人以理性的方式来看待以及思考问题。 2.全球化有助于中国文化的兼容并蓄。全球化有助于中国文化吸收世界其他优秀文化,有助于中国文化的积极发展。 3.全球化有助于中国文化的国际化。由于中国文化思想中的保守,很多精彩绝伦的文化还不为人知;在全球化的契机下,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使得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更为耀眼。 (二)全球化给中国文化带来的挑战 1.全球化在传播文化精品的同时 ,也把文化糟粕带入了中国。如西方的拜金主义等思想以及其他文化垃圾的传播使得文化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2.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很大,融合的过程中难免带来思想的冲突,如传统手工刺绣与机器刺绣等得差别,由于新技术的方便和成本低廉,人们往往选择机器刺绣,而忽略了传统手工刺绣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 3.霸权主义国家的文化扩张所造成的一定程度上的文化认同危机。大众文化是受西方文化冲击最强、影响最深的层面。大众文化主要通过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方式体现出来。随着科技的进步 ,互联网把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 ,大众传媒高度发展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能冲破各种障碍和壁垒 ,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传播者的“俘虏”。文化的影响由表及里 ,从有形的实物到无形的思想意识,其力度、广度是难以想像的。 二、中国文化的特点 1、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是“感性”,中国文化是一种人情味的文化,也是一种感性的文化。 2、中国文化有着极强的融合能力和感染力,中国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就是生活于中华大地上各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曾经的“外族”文化最终都被中国文化同化并在原文化基础上加以发展,成为极具生命力和特色的新文化。 3、中国文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在外国人眼中往往带着神秘的色彩,有着其他文化无可比拟的神奇魅力。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 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 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工业前城市: 1城市规模小2依赖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3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工业城市: 1 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 2 出现城市仓储用地 3 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 4 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 5 城市类型增加 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 1 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2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 3 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和谐发展是重点。 60%以上,官方预测为70%(8月27日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 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3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1 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 2 城市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3 城市化同时促进科技发展,产生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人造污染物。 第二章 1.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

(完整版)南京城市规划历史变迁介绍

南京城市规划历史变迁介绍 一、南京城市规划历史介绍 南京市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之一。辖10区5县,面积6597平方公里,人口537.44万人;其中市区面积975.82平方公里,人口265.79万人。南京位于长江下游宁镇丘陵区,东距长江出海口300公里,西达荆楚,南接皖浙,北连江淮。境内江河纵横,低山丘陵起伏,物产丰富,景色壮丽秀美,文物古迹众多,融山、水、城、林于一体。 南京历史悠久,东郊汤山发现的猿人头骨化石,证明3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生活于此。5-6千年前出现大批原始村落。南京以北阴阳营聚落为代表的大批古文化遗址属于这一发展阶段。南京地区在夏商二代,未见有城邑的记载。春秋时期南京地处“吴头楚尾”,作为军事前沿,吴、越、楚三国先后建有城邑。最早有记载的城邑是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吴在今高淳县固城镇境内设濑渚邑。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范蠡筑越城于古长干里(今中华门外雨花路西),此为南京城区筑城之始,楚灭越,在今清凉山一带(当时长江岸边)建金陵邑,以上城邑均为军事城堡性质,当时手工业作坊、商市及居民都在城堡之外。至今南京建城历史已达2470余年。南京建都史自东吴定都建业开始。其后,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前后十代定都南京共450年。东吴、东晋及南朝的宋齐梁陈,史称六朝时期,都城规划是以“君”为本。都城形制受《周礼》影响,并融合山丘环抱,河湖萦绕散布的自然地形,表现出礼制规划与因地筑城的巧妙结合。 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在江宁府建都,突破了六朝建康以“君”为本的单一功能。都城南移,跨淮立城,包含了秦淮河两岸经济富庶的居民区、商市区,建造坚固宏伟的都城,体现了“造廓以守民”的规划思想。 明朝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式奠都南京,称京师。明南京城为四重环套配置形制。庞大的都城,充分体现了大一统王朝的气势。京城与外郭城垣形态,顺应山峦湖泊、水系等地形限制与旧城制约,是深受管子“城郭不必中规矩”务实思想的体现。宫城部分严格按礼制体系,布局规整,轴线对称。宫城轴线与旧城轴线同时并存,各有分工。 公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天京。此时期城市建设主要有两大内容:一是出于军事需要,改造加固明代城垣,加筑城外营垒。另一是建设天朝宫殿及众多的大小王府,天朝宫殿、各王府及明代建造的七彩琉璃大报恩寺塔均毁于天京陷落前后。 图1 南京都城变迁示意图 进入近代,1858年《天津条约》南京开埠,加速了南京近代化进程。1917年,孙中山发表《建国方略》,认为南京“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诚难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1.城市的定义: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人 口较稠密的地区称为城市,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 2.城市性质: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 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 3.城镇化: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 过程。 4.城市化水平:又叫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 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5.城市设计:对城市形体及三维空间环境的设计包括使用功能、工程技 术及空间环境的艺术处理。 6.卫星城: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 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母城)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因其围绕中心城市像卫星一样,故名。 7.城市建成区:简称“建成区”,指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 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8.城市对外交通:指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交通、以及城市地域范围内 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的交通,以城市为基点,与外部进行联系的各类交通的总称。 9.城市绿地系统:指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化及其用地, 相互联系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

10.城市更新:对城市中某一衰落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投资和建 设,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 11.OD调查:即交通起止点调查又称OD交通量调查,OD交通量就是指 起终点间的交通出行量。“O”来源于英文ORIGIN,指出行的出发地点,“D”来源于英文DESTINATION,指出行的目的地。 12.风玫瑰:在极坐标底图上点绘出的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段内各风向出 现的频率或各风向的平均风速的统计图。前者为“风向玫瑰图”,后者为“风速玫瑰图”。因图形似玫瑰花朵,故名。 13.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14.建筑密度:指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总用地面积 的比例(%)。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15.停车率: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 16.日照间距系数: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 值 17.居住区公共绿地: 18.一书两证:根据《城市规划法》,城镇规划管理实行由县规划建设 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制度,简称"一书两证"。一书两证即:《建设项目选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