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主义音乐的艺术表现手法

印象主义音乐的艺术表现手法
印象主义音乐的艺术表现手法

印象主义音乐的艺术表现手法

印象主义音乐常常使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在曲调发展上避免使用浪漫主义音乐中常见的重复、扩充、展开等表现手段,而以短小的曲调细胞组合成一种新颖的动机语汇。

声乐曲调与言语音调密切结合,近似朗诵;器乐曲调也很少有气息宽

广的线条。

②在节奏上喜欢使用复节拍与复节奏,节拍不规则地细分减弱了推动力,呈现松散流动的状态。

③重视调式的表现力,根据形象要求采用相应的调式,如各种五声音阶、中古调式及全音音阶。扩大调性概念,常避免出现明确的

收束式。全音音阶的运用使调式中的每一个音居同等地位,减弱了调

中心感,出现多调性因素。

④由于喜好对不同的色彩与音响作平面的、绘画式的并列,和声成为最重要的表现手段。通过增加和弦结构的可能性与减弱和声进

行的功能性,得到极其丰富的和声色彩。

⑤音色丰富、独特而新颖。在声乐作品中,男高音与女高音常使用缺乏光彩和戏剧力量的低音区;广泛运用各种乐器演奏法上的色彩

手段,如木管的低音区、铜管大量使用弱音器与阻塞音,铜管在乐

队中的作用往往不在于加强力度,而为了取得多变的色彩效果等。

⑥配器与织体安排新颖。如弦乐组常常细分,小提琴的高音伸展到过去很少用的音区,大提琴担任小提琴的角色,中提琴演奏低音,造成模糊不清之感;突出竖琴、钢片琴、三角铁和钟琴清澈的音响,

使管弦乐色彩缤纷,把力度与音色联系起来。

⑦结构往往松散模糊,但许多作品仍可看到三部曲式的轮廓。

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末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

新音乐风格,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

出现的一种音乐流派。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

实的色彩,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它的音乐形式、织体、表

现手法、基本美学观点以及所追求的艺术目的和艺术效果都与古典

和浪漫主义有着很大的分歧与差别。由法国作曲家C.德彪西首创。

印象主义一词借用自美术。1874年巴黎“落选者沙龙”展出画家C.

莫奈一幅题为《日出印象》的绘画,引起嘲笑和议论,此后人们把

艺术理想与表现手法大致与之相似的画家,如E.德加、C.毕沙罗、A.西斯莱、P.A.雷诺阿称为“印象派”。他们反对学院派的保守思想,热爱大自然,面向现代生活,采取在户外的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

的方法,在光与色的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与周围的气氛,对绘

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印象主义一词在音乐中首次出现于1887年,

法兰西美术研究院的评委指责德彪西在罗马进修时的第2部“交卷

作品”交响组曲《春天》结构不明确,要他“警惕模糊的印象主义”。1894年其《弦乐四重奏》在布鲁塞尔首演时,评论家开始用“印象主义”加以赞扬;1905年以后,此词常用以概括德彪西及风

格与他接近的音乐,不再带有贬意。

印象主义音乐是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过渡的桥梁之一,虽然这一乐派主要集中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法国,但这种风格

对于近现代音乐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后来二十世纪音

乐中的“表现主义”、“十二音体系”以及“序列音乐”等几种流

派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印象主义音乐的影响。

印象派代表德彪西反对后期浪漫派以自我为中心的英雄崇拜以及音乐过度庞大膨胀,从当代法国的社会背景、心理特质和美学观出发,力图恢复法国音乐明晰、典雅的特征,追求艺术形象的真实与

新颖独创。当时,象征派诗人追求辞藻声韵的微妙效果,印象派画

家利用色彩抓住自然景物的瞬息变化,给他以很大启迪。90年代以

后陆续创作的管弦乐曲《牧神的午后前奏曲》(1892~1894)、室内

乐《弦乐四重奏》(1893)、歌剧《普莱雅斯和梅丽桑德》(1893~1902)、钢琴曲《版画集》(1903)、歌曲《波德莱尔的五首诗》(1889)等,都是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成熟之作。这种风格的特征为:

崇尚柔和,抑制、排除过分的激情;避免文学性的铺叙,借助标题和丰富的色调变化引起联想;含蓄的暗示多于热情直率的表达,强调朦胧的感觉印象和变化多端的气氛。德彪西认为,音乐比绘画更能有效地把印象主义的理想付诸实践,绘画只能表现光的静止状态,而音乐却能表达光的流动变化。莫奈需要一系列画幅才能绘出同一场面的光的不同效果,而音乐却能创造出不间断的光的流动。

猜你感兴趣:

论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论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一、印象主义音乐初体验——优雅写意 很多人对于印象主义的认识来源于莫奈一幅名为《日出印象》的画作,偏向于中国国画的写意风格,给人以朦胧的美感。印象主义的音乐同样起始于这个时期。19世纪末在欧洲,这种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它的音乐形式与表现手法都和之前的古典、浪漫主义有着很大的差别。印象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是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和莫里斯·拉威尔莫里斯·拉威尔。 德彪西的音乐有着浓厚的印象主义风格,他往往能描绘出一种气氛或反映人某一时间点头脑里产生的印象。他把和声作为丰富色彩的一种手段,还经常有意识地冲破常规节拍,从而扩大了音乐的表现手段。之前听过他的《牧神午后》,我认为这首乐曲节奏感没有古典音乐那么有力度,有规律,也不像是浪漫主义音乐给人以或热烈激昂或悠扬婉转的情感体验。 《牧神午后》讲述了半神半兽的牧神躺在树荫下休息,他似睡非

睡,胡思乱想,感到自己模模糊糊地进入了埃特纳山仙境。这首乐曲就像牧神亲自吹奏的那懒洋洋而变化多端的旋律,很快就融入温暖的午后,竖琴声中夹杂着弦乐部轻轻颤动的震音仿佛就像是对画作《日出印象》的一个续写版本。整个音乐使人非常放松,留下很多遐想的空间。 在法国印象派音乐大师中,除了德彪西之外,还有一位管弦乐配器大师——拉威尔。就像用不同的材料能配制出各种有滋有味的佳肴一样,交响乐中不同音乐家使用的不同手法使音色更是绚丽多彩。作曲家拉威尔虽然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传承者,但他与德彪西在钢琴音乐创作风格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拉威尔偏向于古典形式,他的旋律线更加清晰,更为广阔、明朗和直率。他注重从乐队配器的角度来发挥钢琴音响的色彩性。其钢琴作品以组曲《镜子》、《夜之幽灵》两首钢琴协奏曲最为著名。 印象乐派的音乐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对二十世纪各种音乐流派的形成、发展具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对众多作曲家的创作技巧的启发都已被承认为不容质疑的事实。印象主义音乐是乐曲天空中飞扬的音符,也是我们的艺术瑰宝。 二、风格特征——印象中的印象音乐 印象主义的音乐朦胧、梦幻、美丽,打破了西欧几百年来的音乐传统 创造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音乐语言。印象派音乐喜欢反映微

论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论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柳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会计1203班) 摘要:印象主义音乐风格与浪漫主义音乐的区别在于:(1)创作手法上进行了大胆改革;(2)在音乐表现的关系学观念上有所突破。印象主义认为音乐不再是抒发内心情感的手段,而是用来描写瞬间印象和给人以听觉感受上的享受,因此,富有色彩效果的和声远比旋律更重要,而钢琴与其它乐器相比,它兼有和声及音色变化的功能,非常适用于印象主义风格。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德彪西和拉威尔,他们都是法国作曲家。尤其是德彪西,他被称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者。他的音乐表现为旋律简短零碎,结构自由模糊,和声色彩斑斓,织体纤细精巧,配器细腻透明,力度层次渐变,音色丰富多边等特点。他打破了西欧几百年来的传统模式,创造了一种朦胧、飘逸、空幻、透明、幽静、纤细、优美、雅致的音乐音响,他的音乐给后代作曲家以启示,为20世纪的音乐发展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特征;德彪西;拉威尔;《大海》;色彩 在我的大学生涯已过完一半之际,我选修了音乐名作鉴赏这门通识课。看惯了城市的喧嚣,听多了流行歌曲,真的很少很少听那些久远的音乐名作,刚开始听还真的有些不习惯。我每节课都会到,不过有时会认真地听,有时却会因为其他一些事而分心。我觉得自己不属于有音乐细胞的人,我对音乐尤其是这些音乐名作特别不敏感。但是在最后一节课考试时,我静下心来非常认真地听了老师所放的所有歌曲,虽然有些听不出来,但是这种考试形式却是对这学期这门课的最好总结。我发现,这些曲子真的很美。在所有时期的曲子中,属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最富有个性化。在这一时期,印象主义音乐恰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卓然独立。 印象主义音乐从属于浪漫主义时期,我觉得它的身上既有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有的的味道,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印象主义一词在音乐中首次出现于1887年,法兰西美术研究院的评委指责德彪西在罗马进修时的第 2部“交卷作品”交响组曲《春天》结构不明确,要

音乐的几种表现手法及人类发音

一、音乐的几种表现手法 (1)、旋律与主题 音乐为什么能够震撼人心?因为音乐是有灵魂的,它的灵魂就是旋律。一首优美的歌曲。它的歌词大家或许记不全,但它的旋律早已深入人心。比如《青春舞曲》;主题是音乐中核心的、最具有代表意义、相对完整的一个旋律片段。作品中的音乐形象总是在主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一部作品可能有一个主题,也可能有多个主题。例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就有两个主题:一个是命运主题,这个主题有一种威严甚至恐怖的感觉,它贯穿了整个交响曲的始终,象征着强大的黑暗势力;另一个主题好像是对幸福的憧憬。这两个主题的不断发展和不断斗争,才使整部交响曲得以发展。所以,在音乐欣赏中,记忆主题旋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它可以帮我们准确理解作品的前后关系。 (2)、节奏与节拍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它表现了音乐中音的长短和强弱关系。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独立存在,比如我国民间的各种锣鼓,还有非洲黑人的鼓乐队;但旋律离开节奏却无法存在。各民族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形成一定的节奏型,往往成为这些民族音乐体裁的代表性特征。 (3)、调式与调性 我们平时听到一首乐曲或歌曲后,大致能感觉出这首曲子是中国的,还是西洋的。为什么我们能够把它们分辨出来呢?这是由乐曲的调式和调性决定的。音乐中使用的有音高的音有七个:1 2 3 4 5 6 7 在有调性的音乐中,上述各音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它们组成一个家庭,其中一个音最稳定,起主导作用,叫作主音,支配着所有音。这样的一个集体就是“调式”。 西方音乐的调式分为大调和小调。从简谱上看,主音为 1 的是大调式(如贝多芬的《欢乐颂》),大调式具有明亮辉煌的色彩,常用于表现人们心情舒畅、英雄气概、军人风度等;主音为 6 是小调式(如前苏联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小调色彩黯淡,忧柔,常表现人们痛苦忧愁,儿女情长。 中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音乐,当然最主要的数汉族音乐,汉族音乐的调式叫作五声调式。五声指的是宫、商、角、徵、羽(用简谱表示就是:1 2 3 5 6 )。大家最熟悉的《东方红》的调式就属于五声调式中的徵调式。《东方红》的曲调原先是一首陕北民歌《骑白马》,后被农民歌手李有源填上歌颂领袖的词,才变成一首颂歌。《史记》中《荆轲刺秦王》里就曾有过关于五声调式的记载:讲荆轲准备去秦国,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

音乐表现形式分析

音乐表现形式分析 音乐表现形式一类:用人声歌唱的声乐一类:乐器演奏的器乐分类作用传情达意农夫、船夫、孩子、母亲、军人生活中的各种角色音乐要素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高、音调、曲式、和声音色织体音色一、人声二、器乐点击添加标题练唱表演聆听练唱聆听聆听thinkpad(t)专业人士thinkpad(t)普通大众专业人士thinkpad(t)普通大众练奏表演聆听练奏聆听聆听thinkpad(t)专业人士thinkpad(t)普通大众专业人士thinkpad(t)普通人士中国元素琴棋书画点击添加文本中国歌曲中国文化生活观念点击添加文本种类展开我和你标题展开展开标题中国文化中华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个民族文化的总称。 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 中国文化不但对韩国、日本对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如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和地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郑和七下西洋更是加深了这种影响。 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认的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国包括亚洲、欧洲在内的一些国家都对中国文化给予了高度的认同和重视。 琴棋书画琴:笛子、二胡、古筝、萧、鼓、古琴、琵琶。 《茉莉花》。 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

《渔樵问答》。 棋:中国象棋、中国围棋对弈、棋子、棋盘等书(书法、篆刻)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毛笔、墨、砚台、宣纸)、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汉字等画(绘画):国画(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写意画等)、现代中国画(中国抽象油画、中国抽象国画等)、其他(内画)等敦煌壁画八骏图、太极图(太极)等生活观念传统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传统文学:远古神话、《诗经》、汉乐府、南北朝民歌、楚辞、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四大名著等传统思想:老庄与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佛学思想、戚继光的练兵思想等传统节日: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粽子、赛龙舟、屈原)、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大年三十、红包、守岁、团圆饭)、除夕、春节(元日)为代表等中国戏剧:昆曲、豫剧、湘剧、京剧、皮影戏、越剧、川剧、黄梅戏、京戏脸谱、昆曲、地方戏等中国建筑:长城、牌坊、园林、寺院、钟、塔、庙宇、亭台楼阁、井、石狮、民宅、秦砖汉瓦、兵马俑等汉字汉语:汉字、汉语、对联、谜语(灯谜)、歇后语、熟语、成语、射覆、酒令等传统中医:中医、中药、《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脉经》、《本草纲目》、《千金方》等宗教哲学:佛、道、儒、阴阳、五行、罗盘、八卦、司南、法宝、算命、禅宗烧香、拜佛、蜡烛等民间工艺:剪纸、风筝、中国织绣(刺绣等)、中国结、泥人面塑、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凤眼、千层底、檐、鹫等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印象主义音乐-素材.doc

印象主义音乐 从十九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在音乐史上称为“近代音乐”时代。在这一时期,以印象主义音乐为代表的几种音乐流派,实现了音乐史上从晚期浪漫主义向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过渡。 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末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新音乐风格,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音乐流派。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它的音乐形式、织体、表现手法、基本美学观点以及所追求的艺术目的和艺术效果都与古典和浪漫主义有着很大的分歧与差别。由法国作曲家德彪西首创。 印象主义音乐是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过渡的桥梁之一,虽然这一乐派主要集中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法国,但这种风格对于近现代音乐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后来二十世纪音乐中的“表现主义”、“十二音体系”以及“序列音乐”等几种流派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印象主义音乐的影响。 古典主义音乐的创作原则与风格是严谨、规整,浪漫主义音乐是注重情感的表现与激情的发挥。与之相比较,印象主义音乐并不通过音乐来直接描绘实际生活中的图画,而是更多地描写那些图画给我们的感觉或印象,渲染出一种神秘朦胧、若隐若现的气氛和色调。在乐曲的形式上多采用短小的、不规则的形式,以便更好地体现出印象主义音乐较为自由的特点。印象主义音乐盛行的时间不很长,它很快就被更加激进与富于变化的现代音乐所代替,但印象主义音乐却是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从此音乐艺术开始了一个具有根本意义的转变。正因为如此,印象主义音乐才得到了非常的重视,其艺术性与重要性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理解与承认。 印象主义音乐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突出瞬间的主观印象或感受;在音乐语言上突破大小调体系,重视和声、织体和配器的色彩;擅长表现幽静朦胧、飘忽空幻的意境。它深受当时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派诗歌的影响,追求刻画实物周围的色彩与光影在瞬间的迷离变幻。因此,在印象派的音乐中,富有色彩效果的和声远比旋律重要。由于钢琴兼有和声以及音色精致变化的功能,又能在琴槌、琴弦和踏板的巧妙组合之中产生奇妙的泛音效果,最能表达云雾水性音响的灵动之感,因而十分适宜表现印象主义的风格。不仅如此,印象主义音乐在听觉感受、观念意识和心灵体验上都超越传统进行了全方位的更新。 印象主义音乐常常使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以及印象派音乐

【巴洛克音乐】 巴洛克音乐倾向于表现宗教题材,并且华丽而复杂,且作品时间冗长。但与中世纪不同,用调性概念取代了教会制定的调式音阶,拓宽了音乐的创作领域。 在音乐手法上,多采用复调手法,多旋律线配合进行,强调复调对位手法。 巴洛克的另一音乐特点是对于浑厚低音的需求。其特定手法“通奏低音”或“持续低音”,使作品从头到尾都被饱满的低音部托起。 巴洛克的主要形式为复调,包括对比式复调(旋律线的互相对比)与模仿式复调(旋律线的先后模仿);“卡农”“赋格”为常见曲式。 代表人物:巴赫,亨德尔 《约翰受难曲》、《马太受难曲》巴赫的作品深沉、悲壮、广阔、内在,充满了18世纪上半叶德国现实生活的气息。J.S.巴赫音乐中器乐曲往往通过节奏的对比与变化,来表现复杂的均衡关系。通过这种均衡关系而作复调处理,对位、变化,达到一种极丰富的循环。 代表作品:《阿尔米拉》,《尼罗》,《哈利路亚》 亨德尔的曲风雄伟、崇高,所创作的清唱剧是戏剧性的英雄史诗。则更是以其震撼的气势,洗练而悠长的旋律,以及教堂圣歌的庄重典雅,而成为传世佳作。 【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音乐的主要手法是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并用。 由于相比较巴洛克的宗教性,古典主义更加理性与自然,故曲式更加的自由,章节之间的情感变化较呆板的巴洛克更为起伏。但曲式与节奏依旧非常规则整齐。 古典乐乐章包括四部分

1.快板,奏鸣曲式等,戏剧性的陈述两个对立主题 2.慢板,为三段体或变奏曲,赋予哲理性与思考 3.小快板,小步舞曲等,表现出矛盾后的闲暇 4.快板,呈现胜利凯歌的欢庆场面 古典主义确立了近代古典曲式,包括协奏曲式、奏鸣曲式、回旋曲式等等代表人物:贝多芬,莫扎特 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欢乐颂》最为著名),歌剧《费黛里奥》等。在音乐表现上,充满豪迈的气息,并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 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等等成为后来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歌剧方面的专家。莫扎特的音乐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尤其是体现在歌剧作品中的市民阶层的思想,无疑在当时具有进步的意义。莫扎特赋予音乐以歌唱优美欢乐性,然而,其中又深含着悲伤,这正反映了莫扎特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 【浪漫主义】 主题悠长而不均匀,相比较古典派,节奏更自由随性,更加不稳定,且与古典派和巴洛克的感情控制相反,浪漫主义的情感变化非常大。 浪漫主义乐派更加情感化,曲式非精确化,主题节奏非整齐化。 “弹性速度”手法多见,并且摒弃了“通奏低音”的手法,不使用固定音型。相比较古典乐,除了情感的大起伏,音乐变幻也更加的不可预料,以体现非理性。 代表人物:肖邦,舒曼 主要以《钢琴协奏曲》,《叙事曲》等钢琴曲为主,被誉为“钢琴诗人”。这些作品能激起无穷的情感体验,大多优美、文雅、富有歌唱性。他运用优雅

音乐表现形式教案.doc

音乐表现形式教案 【篇一:音乐教案】 《游击队歌》说课稿 一、说大纲 二、说教材1、教材内容分析 授的内容是人音版7 年级第14 册第1 单元“难忘岁月”里的《游击队歌》。歌曲的节奏活跃、 富于变化 g 大调4/4 拍a 段明亮轻快 战士勇敢顽强、机智灵活、乐观豪迈的英雄形象。 b 段节奏发生明显的变化 a 段形成鲜明的对比豪迈、乐观的精神面貌。 再现a 段与第一乐段形成统一2、教材的地位、作用1937 年年底 1942 年拍摄的影片《自由中国》曾用此歌作插曲。此外 曾为大型记录片《华北是我们的》作配乐。1964 年 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和民族自豪感21 说学法 估计能唱者较多 2 3、教学目的 1 3 4、 教学重点 三、 四、说教法 1 、视觉图像法 2、对比演唱法 个乐段 现歌曲的思想感情。3、创编表现法

五、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vcd 《咱当兵的人》 教师 1937 年年底 作2、 新课教学 要求 法 1 方 。教师小结 一首描写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 听赏《游击队歌》。要求 2 的英雄形象 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3 受歌曲的表现形式以及音乐的艺术魅力。要求合唱与齐唱、轮唱与重唱、领唱与独唱。学唱歌曲 1 2lu 模唱旋律 4 3、分析歌曲结构 a—b—a 2 3 31 4 1 脚同时进行声势节奏练习。 创编。3 2 5 2 1 创造合3、运用现代手段 作互

1、面向全体学生 动尊重独4、实现学科整合了解多元文化 特 七、教学 2、体验 《四渡赤水出奇兵》教案 学生进行热爱党、热爱人民军队的思想教育。 歌的概念和特点。 一 1965 30 12 首形象鲜明、感情真 10 绘了 10 ------ 《长征组歌》。整个组歌共分为《告别》、《突破封锁线》、 《遵义会议放光芒》、《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 《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 10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四渡赤水出 30 周年而编写的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当中的第 4 首。 3. 1.旋律歌词 2.表演形式 3.节奏速度 4 和声伴奏 由这几个方面得出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情绪以及思想。 — ps( ) 范唱曲 — 欣赏。 —男声合唱— 2 聆 1.红军在几十万国民党 军围、追、堵、截下面临的艰难处境。语气沉重。对比第一段钢琴演示。 1.第四段男中音领唱。而后勇跟唱轮唱的合唱形式。 2.比欣赏《猪八戒背媳妇》。

德彪西与印象主义音乐

德彪西与印象主义音乐 -《牧神午后》赏析 摘要:彪西的音乐是在古典和浪漫主义音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独特的风格形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发展成熟。德彪西独创的风格被西方音乐史概括为印象主义音乐,并称他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者。德彪西的音乐表现为旋律简短零碎,结构自由模糊,和声色彩斑斓,织体纤细精巧,配器细腻透明,力度层次渐变,音色丰富多变等特点。他打破了西欧几百年来的传统模式,创造了一种朦胧、飘逸、空幻、透明、幽静、纤细、优美、雅致的音乐音响,他的音乐给后代作曲家以启示,为20世纪的音乐发展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前景。关键词:印象主义德彪西牧神午后音乐特色 一印象主义 (一)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 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十九世纪末,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音乐流派。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它的音乐形式、织体、表现手法、基本美学观点以及所追求的艺术目的和艺术效果都与古典和浪漫主义有着很大的分歧与差别。由法国作曲家C.德彪西首创。 印象主义一词借用自美术。1874年巴黎“落选者沙龙”展出画家C.莫奈一幅题为《日出印象》法国莫奈《日出印象》的绘画,引起嘲笑和议论,此后人们把艺术理想与表现手法大致与之相似的画家,如 E.德加、C.毕沙罗、A.西斯莱、P.A.雷诺阿称为“印象派”。他们反对学院派的保守思想,热爱大自然,面向现代生活,采取在户外的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的方法,在光与色的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与周围的气氛,对绘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印象主义一词在音乐中首次出现于1887年,法兰西美术研究院的评委指责德彪西在罗马进修时的第 2部“交卷作品”交响组曲《春天》

音乐欣赏 音乐的表现要素,手法和结构

课题:第二章音乐的表现要素、手法和结构 教学目标:学习音乐的表现要素、手法和结构,学会运用。 教学重、难点:如何理解音乐的表现要素、手法和结构, 如何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对音乐进行欣赏。 教学方法: 讲解、乐曲欣赏。 授课时间: 2011.9.13 第5.6节 授课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二章音乐的表现要素、手法和结构 第一节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 一、旋律 旋律作为统一的,完整的音乐形式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以其鲜明的主题性格、独特的动机音型和音调素质,成为欣赏者所能感受到的最为明显和直接的要素,最能唤起人们的心理共鸣。 二、调式、调性 两者是音乐表现的重要基础要素之一。调式实在长期的音乐历史发展中形成的音高关系的体系,其表现力体现在该体系中的各个音级的运动个性之中。(从稳定到不稳定,从不稳定到稳定。)不同调式还反映了不同时代或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特征。 调性作为调式的高度,在音乐中的使用往往造成音乐中的新的紧张性和新的矛盾。不同调性对比能够造成各种色彩的对比和变化,为音乐的运动增加活力,是推动音乐向前变化发展的重要动力。(调性的不断变

化,是的同一个主题产生更鲜明的效果。) 三、和声 和声实在调式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重要表现要素,构成了音乐的纵向方面,极大程度底丰富着音乐的表现力,是音乐唤起审美情感反应的最有效最富于弹性的要素之一。 四、节奏、节拍 节奏也是音乐中最重要的表现要素之一,是一种能够诗人的音乐空间知觉组织化和序列化的原则。旋律脱离节奏便不能存在,但节奏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打击乐) 五、速度 音乐作品的表现内容丰富多样,要求有多种不同的表演速度。速度在音乐中的作用非常明显,最主要的就是直接形成或影响音乐性格以及音乐的基本形象。 六、音强(力度) 音强指音的力度变化。其在音乐表现上的一般意义是:力度越大,越使人感到音乐紧张性的增加;力度越小,则减少音乐的紧张性。 七、音色 指一种表现工具(指人声、乐器)区别于另一表现工具的色彩特质。(特别是能体现特殊的民族色彩)。 八、音区 音区的划分是由于音列中一部分音的音色相似的结果。一般而言,在不同的音列区间,音的色彩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高音区的音色明亮

音乐(心得)之音乐教学中如何体现以音乐为主的学科综合

音乐论文之音乐教学中如何体现以音乐为主的学科综 合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个体成长的关键时期,是个体逐步走向成熟的成长时期,学生的各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单一的音乐教育使学生得不到身心的发展,体现不出音乐的审美价值。因此,音乐教学要与艺术以及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启迪学生的智慧。在教学中,可将舞蹈、绘画等引入教学。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提倡学科综合是十分重要的。 主题内涵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及走向有了一个重大的变化,那就是:倡导课程向学习者的经验和生活回归,密切课程同学习者发展需要的联系,追求课程的整合、融合与综合。《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这就是说,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提倡学科综合”的理念可以通过有效途径来体现与贯彻。 首先,音乐教学虽划分为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不同领域,但体现在教学中却是一个整体,四个领域是一种相互渗透、互为依存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感受与鉴赏是整个音乐

学习活动的基础,是音乐表现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而反过来,表现则音乐鉴赏活动的客观表征。鉴赏水平的提高可增强音乐表现力,同样,良好的音乐表现则有利于鉴赏经验与审美体验的获得。因此,不同教学领域的相互渗透与整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音乐教学的整体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和谐发展。 其次,音乐虽有自身的独特性,但其艺术属性同其他姊妹艺术一样都是“主情”的对情绪、情感的表现是种类艺术的共同特征,因此,音乐与舞蹈、美术、戏剧、影视等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我国《毛诗序》曾这样阐述艺术之间的关系:“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则于之舞之跳之蹈之也。”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艺术之间的这种相融相通关系,充分发挥与运用各种艺术门类不同表现手段,整合成综合性的音乐教学方式。 再次,软化学科边缘,加强音乐同其他学科的联系并在教学中整合与实施,不仅是一种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有着十分丰富的教学资源。 音乐课程的综合,体现音乐教学中学科综合的原则。它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的理解音乐,能够激发学生尊重艺术的感情,促进学生理解多元文化,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音乐教学中应时时抓住“音乐为本”的主线。充分发挥音乐以外学科始终为音乐教学服务的作用。在音乐教学中决不能本木倒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

音乐的表现形式

音乐的表现形式 音乐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人声类和器乐类两大类。一、人声类 1、独唱,男 女声高、中、低音,一种声乐演唱形式,由一人单独演唱,常用乐器伴奏,亦有用人声伴唱者。因性别和各人的条件、音色不同,又可分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等独唱。其音色特点是:女高音华丽灵巧,女中音温柔圆润,女低音丰满宽厚,男高音高亢明亮,男中音浑厚庄严,男低音低沉庄重。他们之间的音域也各不相同。其中女高音中还分:音色清脆灵巧的花腔女高音;音色秀丽甜美的抒情女高音;音色刚强壮实的戏剧女高音。男高音中有音色明朗而抒情的抒情男高音;音色壮丽而坚实的戏剧性男高音等。 2、齐唱,领唱、齐唱,齐唱是指一个歌唱集体,大家都唱同一个旋律,也就是单声部的群唱。 3、重唱,包括各种男女声二、三、四重唱,是声乐演唱形式之一。指两个以上的演唱者,各按自己所分任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按声部或人数分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六重唱等。歌剧中的重唱基本上是两个以上的人物进行感情交流的表现方式,包括男女声二重唱等等。 4、合唱,领唱、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二、器乐类 1、独奏,各种类乐器独奏,,英文名Solo,一人演奏一件乐器,称“独奏”。如手 风琴独奏、钢琴独奏等。有时一人独奏,还有另一人伴奏。如二胡独奏,扬琴伴奏;小提琴独奏,钢琴伴奏等。还有一人独奏,乐队伴奏。如唢呐独奏,民乐队伴奏等。2、齐奏,多种乐器同时演奏一个声部,,英文名Unison, 1,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演奏者,用相同的乐器,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奏同一曲调,如二胡齐奏,小提琴齐奏等; 2,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演奏者,用各种不同的乐器,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

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

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 教学内容: 印象主义绘画,印象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德彪西极其《大海》、《月光》、《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等音乐作品欣赏。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印象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大海》、《月光》《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体验印象派的风格特点。 2、通过学习、鉴赏,知道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和作曲家德彪西。 3、了解、探索印象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的关系。 教学重点: 通过印象派绘画的导入,使学生了解印象派音乐的特点,欣赏德彪西主要印象派作品《大海》之一《海上-从黎明到中午》,感受、体验其受特有的表现手法及作品风格,从而对印象主义音乐加深认识。 教学难点: 结合印象派绘画作品,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创作手法,音乐抽象中的具体,具体中的抽象。从德彪西的作品中感受音乐的飘逸、模糊,色彩的变幻等独特的美学思想。 教具:电脑、多媒体课件、电视倍投、组合音响。

教学时数:1课时(高一年级) 教学过程: 课前:(创设轻松愉快、印象派特点的音乐环境,暗示课题。) 课前屏幕展示本课标题“音画融溶绘声绘色”,并同时播放钢琴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音乐。 (学生在音乐声中进音乐教室坐下,课前发一张白纸) 一、引入课题:(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1、从屏幕上看到了,今天的音乐课和什么有关? 绘画或美术。 2、老师概括: 二、导入新课:(初步感受多种音乐风格,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和体验,为后面印象派音乐欣赏做铺垫。) 音乐常常会使人产生联想,使人产生脑中有画面或色彩的的感觉,优秀的绘画作品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从画面的色彩、线条、构图中感受到音乐的韵律和节奏。色彩、线条、图形都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比如直线、曲线、弧线、圆形、方形、菱形、三角形、多边形、不规則形等等,调色板上的颜色也是万紫千红、丰富多彩的。 比如听到这样的音乐: 音乐片断1 《春节序曲》色彩?

中国音乐文化概述

第一节中国音乐文化概述 ⒈中国音乐史中音乐形态发展分期 古代乐舞时期(远古——春秋战国) 歌舞伎乐时期(秦汉——隋唐五代) 剧曲时期(宋元——近代) ⒉中国音乐史中各时期音乐文化发展概况 先秦时期 汉唐时期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近现代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我国最为主要的音乐形式是乐舞。这是一种诗歌、舞蹈、音乐三位一体的艺术 体裁。 代表性作品有黄帝时代的《云门》、尧帝时代的《咸池》、舜时代的《韶》、夏代的《大夏》、商代的《濩》、周代的《大武》,这些作品结构庞大,由多段歌舞组成,艺术性达到空 前的高度,表演十分壮观。 汉唐时期 1 秦汉至隋唐五代,是我国音乐形态发展中的中古歌舞时期,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歌舞音 乐具有更多的审美、娱乐功能,史书上称为“燕乐”。它的发展经历了秦汉时期的相和歌、魏 晋南北朝时期的清商乐、隋唐时期的燕乐歌舞大曲三个阶段。 作品的音乐素材选取范围不断扩大。相和歌主要为我国北方的中原音乐,清商乐将之扩展至南方诸省,隋唐歌舞大曲则囊括中国、中亚、南亚、阿拉伯各国音乐。唐代的歌舞大曲 是一种综合了器乐、诗乐、舞蹈的大型表演艺术,是唐代宫廷音乐的最好形式。 汉唐时期 2 唐代歌舞大曲在历史上留下的曲目多达140余部,代表性作品有《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曲》、《柘枝舞》等。 汉唐时期,我国民族器乐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纤细柔婉的管弦乐逐渐代替了“以钜为美”的先秦钟磬乐。器乐演奏形式向轻便灵巧的方向发展,如鼓吹乐、管弦合奏乐、古琴、琵琶 独奏乐均有特色 宋元时期 宋代以后,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音乐文化的性质由汉唐时代 的宫廷音乐发展为适应市民阶层审美需求的世俗音乐,各种新艺术形式得以确立并发展,以元杂剧取得的艺术成就为标志。 元杂剧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戏曲音乐体系和戏曲表演体制,出现了一个个杰出的杂剧作 家群和一大批高水平的优秀剧目,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 明清时期 明代,我国南方戏曲获得巨大发展。其中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先后争雄剧 坛,历史上称“明代四大声腔”。后来居上的昆山腔经过重大改革,在艺术性上再创历史高度, 代表作品有梁辰鱼的《浣纱记》、汤显祖的《牡丹亭》。 清代,梆子腔、皮黄腔为代表的剧种群体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蓬勃发展。后来,皮黄腔孕育了我国最大的戏曲剧种京剧的诞生,京剧艺术成就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成为我国戏曲艺术 史上的第三个高峰 明清时期,我国其他音乐体裁也获得了突出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民歌、歌舞、说唱、戏

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音乐

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音乐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大海》,使学生初步了解西方近代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赏析《大海》,感受、体验其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 领会和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具: 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投影仪、磁带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交流本课预习“关于海的文学描述 (二)讲明本课学习内容 1.了解印象派的音乐风格; 2.欣赏交响素描《大海》第二首《海浪的嬉戏》。 二、欣赏乐曲 (一)展示思考题:这部作品与以往欣赏过的作品有不同吗:你能说出有哪些不同? (二)学生初听《海浪的嬉戏》。 (三)老师引导学生回答思考题 三、向学生展示法国绘画大师莫奈的风景画《印象:日出》 1.学生讲述对画的理解 2.老师讲述: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法国兴起了一个画派。他们把颜色彻底分离.用颜色的冷暖来交织画面,是一种艺术的革命。他们采取交阳光下直接作画的方法,主张捕捉自然界的瞬间印象.实际上就是冲淡理性的东西,追求瞬间的感觉。《印象:日出》真实地描绘了法国海港城市早晨日出时的光与色给予画家的视觉印象,突破了传统画法的束缚,被称为印象主义绘画。 四、简介印象主义音乐: (一)设疑:你了解印象主义音乐吗? (二)学生交流和讨论。

(三)教师归纳: 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十九世纪末,它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影响而出现的音乐流派。它力求改变浪漫主义的主观情感表现,采用印象主义的创作手法,渲染神秘朦胧,若隐若现,虚无缘渺的气氛和色彩,主张捕捉自然界的瞬间印象。 五、赏析《海浪的嬉戏》片断: (一)请思考: 1.这个片断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2.这个片断描绘了大海怎样的景象? (二)教师归纳: 这首乐曲几乎都是由这样短小的动机,和不大有规律的节奏型组成的。这些旋律片断生动而迷人地表现出海浪的泡沫和水珠,以及阳光在起伏的海面上映出的闪光。这个片断是由长笛、单簧管及小提琴演奏的: (三)作者简介: 德彪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评论家,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 他着名的作品有管弦乐《牧神的午后前奏曲。钢琴曲《月光》,以及《云》、《节日》、《大海》等作品。罗曼·罗兰对德彪西是这样描绘的:“这是一“伟大的梦境画家。” 六、聆听《海与辛马德的船》片断(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曲) (一)请思考: 1.听后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2.你能哼唱主题旋律吗?能辨别音色吗? 3.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哪一个音乐流派的代表?(民族乐派) 此过程由学生简单讨论问题并回答,教师小结 在舍赫拉查达主题结束后,一望无际波光闪烁的大海主题出现了,接着长笛吹出了辛马的主题。它是那样地从容不迫,使人联想起辛马德的小船在平静的大海中缓缓行驶的情景。另一段主题描绘了大海的不平静,渐渐地风刮起来了,水面激荡起来了,暴风雨来临了,大海在怒吼。 七、复听《海浪的嬉戏》 (一)请思考: 1.德彪西对海的描述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对海的描述有什么不同? 2.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记下自己瞬间的感觉。

印象主义音乐的艺术表现手法

印象主义音乐的艺术表现手法 印象主义音乐常常使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在曲调发展上避免使用浪漫主义音乐中常见的重复、扩充、展开等表现手段,而以短小的曲调细胞组合成一种新颖的动机语汇。 声乐曲调与言语音调密切结合,近似朗诵;器乐曲调也很少有气息宽 广的线条。 ②在节奏上喜欢使用复节拍与复节奏,节拍不规则地细分减弱了推动力,呈现松散流动的状态。 ③重视调式的表现力,根据形象要求采用相应的调式,如各种五声音阶、中古调式及全音音阶。扩大调性概念,常避免出现明确的 收束式。全音音阶的运用使调式中的每一个音居同等地位,减弱了调 中心感,出现多调性因素。 ④由于喜好对不同的色彩与音响作平面的、绘画式的并列,和声成为最重要的表现手段。通过增加和弦结构的可能性与减弱和声进 行的功能性,得到极其丰富的和声色彩。 ⑤音色丰富、独特而新颖。在声乐作品中,男高音与女高音常使用缺乏光彩和戏剧力量的低音区;广泛运用各种乐器演奏法上的色彩 手段,如木管的低音区、铜管大量使用弱音器与阻塞音,铜管在乐 队中的作用往往不在于加强力度,而为了取得多变的色彩效果等。 ⑥配器与织体安排新颖。如弦乐组常常细分,小提琴的高音伸展到过去很少用的音区,大提琴担任小提琴的角色,中提琴演奏低音,造成模糊不清之感;突出竖琴、钢片琴、三角铁和钟琴清澈的音响, 使管弦乐色彩缤纷,把力度与音色联系起来。 ⑦结构往往松散模糊,但许多作品仍可看到三部曲式的轮廓。

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末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 新音乐风格,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 出现的一种音乐流派。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 实的色彩,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它的音乐形式、织体、表 现手法、基本美学观点以及所追求的艺术目的和艺术效果都与古典 和浪漫主义有着很大的分歧与差别。由法国作曲家C.德彪西首创。 印象主义一词借用自美术。1874年巴黎“落选者沙龙”展出画家C. 莫奈一幅题为《日出印象》的绘画,引起嘲笑和议论,此后人们把 艺术理想与表现手法大致与之相似的画家,如E.德加、C.毕沙罗、A.西斯莱、P.A.雷诺阿称为“印象派”。他们反对学院派的保守思想,热爱大自然,面向现代生活,采取在户外的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 的方法,在光与色的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与周围的气氛,对绘 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印象主义一词在音乐中首次出现于1887年, 法兰西美术研究院的评委指责德彪西在罗马进修时的第2部“交卷 作品”交响组曲《春天》结构不明确,要他“警惕模糊的印象主义”。1894年其《弦乐四重奏》在布鲁塞尔首演时,评论家开始用“印象主义”加以赞扬;1905年以后,此词常用以概括德彪西及风 格与他接近的音乐,不再带有贬意。 印象主义音乐是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过渡的桥梁之一,虽然这一乐派主要集中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法国,但这种风格 对于近现代音乐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后来二十世纪音 乐中的“表现主义”、“十二音体系”以及“序列音乐”等几种流 派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印象主义音乐的影响。 印象派代表德彪西反对后期浪漫派以自我为中心的英雄崇拜以及音乐过度庞大膨胀,从当代法国的社会背景、心理特质和美学观出发,力图恢复法国音乐明晰、典雅的特征,追求艺术形象的真实与 新颖独创。当时,象征派诗人追求辞藻声韵的微妙效果,印象派画 家利用色彩抓住自然景物的瞬息变化,给他以很大启迪。90年代以 后陆续创作的管弦乐曲《牧神的午后前奏曲》(1892~1894)、室内 乐《弦乐四重奏》(1893)、歌剧《普莱雅斯和梅丽桑德》(1893~1902)、钢琴曲《版画集》(1903)、歌曲《波德莱尔的五首诗》(1889)等,都是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成熟之作。这种风格的特征为:

浅析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浅析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摘要:印象主义是19世纪末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艺术风格。印象派艺术家的活动虽然属于19世纪的范畴,但是他们所探寻的这种新语言、新风格,却意味着同浪漫主义的一些传统形式与风格的决裂,并为19世纪以“现代派”面目出现的各种艺术做好了准备,因此,印象派很自然地成为连接两个世纪的纽带。德彪西和拉威尔等音乐家的音乐是在古典和浪漫主义音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德彪西独创的风格被西方音乐史概括为印象主义音乐,并称他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 关键词:德彪西拉威尔印象派印象主义产生的背景因素及风格特征 一.从德彪西的作品看印象主义音乐风格 代表作《牧神午后》、《大海》、《月光》、《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木偶的步态舞》 1.《牧神午后》:在听每首曲子之前,我都会想象一下作曲家会用什么样的乐器表现曲子,脑海中会出现一个画面,并且用一个故事自己来编写一下剧情,在听曲子的过程当中也会跟着音乐想象画面。乐曲开始的部分,简单而无伴奏的长笛所吹出的旋律,仿佛是画布上刻画的十分分明的线条,它显然是表现了诗人马拉美笔下的牧神所吹奏的洋洋曲调。在听第一遍的时候能感受到大自然空灵的美妙。在听第二遍的时候能听到一串串流水般的竖琴声,听着变化多端的旋律很快就融入温暖的圆号和木管中去。乐队的色彩纤丽而细腻弦乐分声部奏出轻轻颤动的震音。整个音乐使人感到波光粼粼,阳光明媚,暖意袭人,微风吹拂,牧神昏昏欲睡,梦境消逝在稀薄的空气中。而这首曲子正好体现了印象派的音乐注重的是和声的色彩变化,强调朦胧感的效果。这首梦幻一般的交响诗是德彪西的第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印象主义作品。德彪西通过这一音诗而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他的音乐是受他的朋友马拉美的著名诗篇《牧神午后》启发而写的。而印象主义的风格特征就是表现意像中的景色,就像莫奈的日出印象,表现的是一种朦胧的美。在音乐上德彪西就把具象的诗篇抽象化,写出了梦境一般的飘逸,空幻的音乐。 2.《大海》:没听音乐之前我心中的大海是辽阔无边,安静悠远的一个场景,很多歌曲中也描绘了大海的景象和我对大海的向往。在听了德彪西的大海后,我感受到了大海的变幻无穷。乐曲的开始描绘了黎明前大海的安详。中间高潮部分描绘了大海的苏醒。最后部分又描绘了大海的变化。在《大海》中体现的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感知印象用音乐加以客观描述,给人造成了一种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感受。从内容上讲音乐虽然是作曲家本人的主观体现,但描绘了一定的具体内容从音乐自身的音效来说,印象派利用了不同于浪漫主义

印象派音乐

印象派音乐 印象派音乐是十九世纪最后一种富于特征的风格,它反映了一个新时代的变化的初步迹象,是新世纪音乐的许多重要特点和精神意境的发端。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调变化,都是印象派音乐的明显标志。印象派音乐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 印象派音乐特点 同音色效果密切相关的还有力度方面的因素-一印象派作曲家为了突出音乐的恬淡、纤巧、妩媚、甚至带点伤感等情调,爱用弱奏和极弱奏,乐曲中的力度高潮大多只是短暂的闪现。至于旋律方面.在器乐作品中往往没有大段的旋律,而是一些互不连贯的短小动机的瞬息自由飘浮,其中变化多于稳定,正如德彪西所说,旋律的连绵进行从不被任何东西打断,而且永远不回复它的本来面目。一般总是避免节拍重音的节奏型,各种调式音阶、全音音阶、阿拉伯音阶和东方的五声音阶,以及丰富而复杂的织体,都成为印象派音乐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印象派音乐喜欢反映微妙和难于捉摸的东西,而不喜欢堂皇、不朽的雄伟气派;喜欢暗示和隐喻,而不喜欢过分夸张、直率和毫无保留。所以,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调变化,都是印象派音乐的明显标志;它所塑造的种种幻象、印象和气氛,都同莫奈的模糊印象、塞尚的奇异梦境、雷诺阿的美妙温柔、修拉的眩目精巧相对应。印象派音乐的精致而优美的音乐语言,同浪漫派音乐夸张的响亮音调,同样达到了很高的审美境界,同样受人喜爱。 印象派音乐是十九世纪最后一种富于特征的风格,它反映了一个新时代的变化的初步迹象,是新世纪音乐的许多重要特点和精神意境的发端。上面说过,印象派是联结两个世纪的纽带,指的也就是这一点。 印象派画家的风景画,把过去被忽略的许多现实的色调变为众所共有的财富,这无疑是印象主义作出的巨大贡献。但是印象派画家不关心作品的思想性,这又是一个根本性缺陷。印象主义后期的大师高更曾经说过:“印象派研究色彩仅仅是为了装饰效果,这样他们就给表现带上了枷锁,因而丧失了自由……他们是明天的官方画家。”高更对印象派命运的预言确实应验了一这些标榜“独立”的印象派画家,有的却一直在指望着从官方沙龙获得荣誉,莫奈和雷诺阿等人就都是这样。 代表人物 音乐上的印象主义一词是从绘画借用过来的,印象派音乐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印象派音乐同样也有它的国际性影响,除了法国的德彪西、杜卡和拉威尔外,西班牙的法雅、英国的德留斯(F.Delius,1863一1934)和司各特(C.Scott,1879-1970)、

印象主义音乐

《音乐鉴赏》课程论文—— 对印象主义音乐特征及艺术表达形式的分析

对印象主义音乐特征 及艺术表达形式分析 ●初识印象主义音乐 第一次听见印象主义音乐,在我脑海中浮现的就是一种空灵的画面。我从来没听过印象主义音乐,所以对于印象主义音乐这个命名,我只能把它和印象主义绘画作品联系起来。它给我的是那种超脱,不知所云的感觉,夸张的线条,对比强烈的色彩,强烈的冲击着我的神经。不知不觉中,你很难把视线从画面中转移出来,我被它深深的吸引,想要探索和发现一点什么,但是依旧迷茫。也许印象主义绘画作品和印象主义音乐有那么一点渊源,在我第一次听德彪西的《牧神午后》时,我很难听出来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但是却好像又听出来那么点意思,它的旋律比较平缓,局部音调变化较快,却又很多音符是重复出现的。但整体上来说,这首曲子没有什么波澜,好像与它的名字没什么关系,但是我却止不住的听这首曲子。想去探索和发现点什么。 “印象主义”一词“最初是与绘画有关的一个描绘性术语”。1874年,法国巴黎的一些年青画家举办画展,莫奈的一幅《印象〃日出》被评论界称为“印象主义”,此后,法国绘画上的印象主义影响到文学、音乐等艺术领域,很快成为一种国际性的风格。

印象派的音乐注重的是和声的色彩变化,强调朦胧感。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末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新音乐风格,法国印象主义钢琴音乐作曲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克劳德〃德彪西和莫里斯〃拉威尔。 ●代表人物-----德彪西 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末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新音乐风格,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音乐流派。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它的音乐形式、织体、表现手法、基本美学观点以及所追求的艺术目的和艺术效果都与古典和浪漫主义有着很大的分歧与差别。由法国作曲家C.德彪西首创。借此次写论文的机会,我认识了一下德彪西,和拉威尔。 德彪西和拉威尔,他们都是法国人,我想这对于他们的创作,是有一定影响的。它深受当时印象主义绘画和象征派诗歌的影响,追求刻画实物周围的色彩与光影在瞬间的迷离变幻。据查资料所知:在印象派的音乐中,富有色彩效果的和声远比旋律重要。由于钢琴兼有和声以及音色精致变化的功能,又能在琴槌、琴弦和踏板的巧妙组合之中产生奇妙的泛音效果,最能表达云雾水性音响的灵动之感,因而十分适宜表现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