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外寄生虫治疗

鹦鹉鱼外寄生虫治疗
鹦鹉鱼外寄生虫治疗

鹦鹉鱼外寄生虫治疗

寄生虫病比较好判断的是外寄,面对鹦鹉鱼外寄大家可以通过鱼儿蹭缸或是鱼体表面情况判断。相较于内寄来讲更容易被大家发现,能更早更好的进行救治。外寄肉眼就能鉴别,外寄寄生虫种类有很多,引发的鹦鹉鱼常见病也不少。

鹦鹉鱼外寄病因:

一般鹦鹉鱼外寄都是由各种肉眼看不到的寄生虫引起,包括锚头鳋、鱼虱或卵圆虫等。当鹦鹉鱼抵抗力下降或因养殖操作不当,造成体表损伤时,寄生虫便会趁机侵入鱼体使鹦鹉鱼感染此病疾病。

鹦鹉鱼外寄种类及症状:

隐鞭虫病:鳃隐鞭虫或颤动隐鞭虫寄生于鱼鳃,临床可见鱼体变黑,鳃丝鲜红,有许多灰白色粘液。寄生于鱼体表,鱼身体瘦弱。

口丝虫病:病鱼初期无明显症状,病情严重时体色变黑,明显消瘦,游动缓慢,呼吸困难,鳃和皮肤覆盖一层灰白色粘液。鳃丝呈淡红色或皮肤充血发炎,鱼鳞易脱落。

车轮虫病:车轮虫侵袭鱼体和鳃,吸取组织细胞作营养,使幼鱼的皮肤和鳃组织遭到严重损伤。病鱼表现体弱消瘦、离群独游、减食、行动缓慢,严重时可导致鱼死亡。

鱼鲺病:病鱼体表可见臭虫状或米粒状大虫体,鱼头部有红斑点,鱼体呈淡绿色,不安,群集水面作跳跃急游行动。

中华鳋病:肉眼可见鳃丝末端挂着象蝇蛆一样的小虫,病鱼不安,在水中跳跃,有时鱼尾竖直露出水面。

斜管虫病:斜管虫侵入鱼的皮肤或鳃组织,受侵害处分泌大量白色粘液,似有一层淡蓝色薄膜。病鱼减食,消瘦,呼吸困难,漂游水面。

球虫病:病鱼外表无明显病状,仅是食欲不振。解剖肠道可见肠道内壁有灰白色小结节,结节周围溃烂或肠穿孔。

小瓜虫病:病鱼体表、鳍条及鳃部可见许多白色小点。鱼体消瘦,游动迟缓,浮于水面。

舌杯虫病:病鱼无明显症状,仅是行动缓慢,鱼体消瘦、变黑,离群独游。

吸管虫病:病鱼厌食,消瘦,体表苍白,鳃丝鲜红并有大量灰白色粘液。被虫体寄生的鳃或皮肤形成凹陷,鱼有特殊腥臭味,呼吸困难,独游于水面。

锚头鳋病:病鱼体表可见灰白色锚头鳋,被侵袭处组织红肿发炎,病鱼不安,常在水面跳跃,离群独游。

鱼怪病:病原为日本鱼怪虫,主要危害鲫鱼和雅鱼。病鱼消瘦,性腺发育不良。肉眼可见鱼的胸鳍基部附近有一小洞,洞内有鱼怪虫体。

疯狂病:病鱼消瘦,尾巴上翘,脑颅肿大呈苍白色,解剖脑颅可见颅腔内有白色胞囊。病鱼行动异常,在水中旋转狂游或跳跃。

粘孢子虫病:鲤碘泡虫常寄生在鲤、鲫、鲮身上,形成灰白色点状或瘤状胞囊。鳞片下出现胞囊。

指环虫病:病鱼头部肿大,鳃瓣呈苍白色,并有大量粘液,鳃浮肿张开,呼吸困难,鱼体消瘦,游动缓慢。

棘头虫病:病鱼体表发黑,消瘦,离群独游池边,剖其腹腔可见肠壁有点状小包,肠道轻度充血。

粘孢子虫病:肉眼可见鱼鳃上有许多灰白点或瘤状的胞囊,鳃组织受损,呼吸困难。对鲢、鳙、鲤、鲫、鲮等幼鱼危害较大。

毛细线虫病:病鱼消瘦发黑。解剖鱼体可见肠壁呈机械性损伤,致使细菌侵入而引起发炎,肉眼可见到肠内有白色线状虫体。

钩介幼虫病:病鱼脑部充血,嘴圈发白,肉眼可见嘴部、鳍、鳃上有米色小点状钩介幼虫,病鱼体瘦,色淡或呈灰白色,离群独游。

血居吸虫病:病鱼腹部明显肿大,竖鳞,眼突出,眼窝积水。剖开腹部,可见腹腔积有大量红积水,肠道有轻度水肿。病鱼独游水面,呈“浮头”现象。

三代虫病:病鱼体表有一层灰白色粘液膜,失去原有皮肤光泽,鱼体消瘦,呼吸困难。

白内障病:虫体侵入眼球,导致眼球充血或突出,后期眼球混浊,呈乳白色,失明。

九江头槽绦虫病:病鱼腹部肿大,解剖鱼体肉眼可见腹腔内寄生白色虫体,严重时,肠前端膨大,出现炎症,造成肠道阻塞,恶性贫血。病鱼瘦弱,浮游水面不吃食,口张开呈不安状。

舌形绦虫病:病鱼腹部肿大,轻压感觉有硬块,鱼体瘦弱,漂浮于水面,游动缓慢。解剖鱼腹,可见腹腔内有白色带状虫体。

鹦鹉鱼外寄治疗:

单独取一容器,用0.5ppm的敌百虫溶液浸泡病鱼30分钟左右,每天一次,直至鹦鹉鱼外寄病情好转为止。

想要避免鹦鹉鱼外寄的出现,除管理好水质意外,还有注意喂食和新鱼的挑选,避免将由病的鱼放入自己的大缸内。

鹦鹉鱼凸眼病治疗

鹦鹉鱼凸眼病治疗 鹦鹉鱼凸眼病是常见的疾病之一,很多人听过这种病,但是却不知道自己的鱼是否得的就是此病。 其实鹦鹉鱼凸眼病有这些症状:大家会发现鹦鹉鱼眼睛突出,好像金鱼的眼睛,而且眼眶边缘成白色。有的是双眼都突出,有的则是单眼。突眼病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有时候一夜之间就会肿很大。而且还会出现不吃食、活动缓慢的情况。 造成鹦鹉鱼凸眼病的主要原因是水质问题,有些鱼友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给自己的爱鱼按时换水,或是鱼缸过滤不给力,从而造成水质老化引发细菌感染。还有另一个原因是,鱼友不能按时清理缸里的垃圾残渣,污浊的水中各种有害细菌滋生严重,在这样的水中生长,即使身强体壮的鹦鹉鱼也会被有害细菌入侵患上各种疾病。 知道病因和症状,就应该进行鹦鹉鱼凸眼病的治疗了。治疗鱼类疾病最先要的就是老三样,这是老方法了,换水去三分之一或是四分之一的水,下半包大盐,温度生至30度,大氧伺候。这是病情比较轻微的时候使用的方法,如果病情严重,那么就应该下药了,下黄粉5克左右,能有效治疗鹦鹉鱼凸眼病的问题。前三天不要换水,第四天后来时换水病重复上面步骤,在六七天后就能痊愈。 有些鱼友的鹦鹉鱼凸眼病,严重到眼圈处也开始腐烂的情况了,治疗方法:每天往缸里放2粒氟哌酸。放药的时候,把过滤

材料中的活性碳取出,晚上再用事先化开的1粒浮氟哌酸涂在眼。30秒后把鱼再放回水里。使用此法痊愈时间为十几天。 面对鹦鹉鱼凸眼病的问题,还有人使用这种纯物理治疗方法,六十的缸换水一半,在缸里下粗盐两大碗,将浴缸温度调高至32度,关灯静养,至第二天晚继续换水三分之一,再加盐一碗,温度调高到33度,静养,至第三天晚继续换水三分之一强,加盐一碗,温度调高至34度,静养,严重者,每天两次将病鱼捞起用链霉素眼药水滴眼,效果明显。此种方法的痊愈时间为7天。 以上的几种鹦鹉鱼凸眼病治疗方法,大家可以依情况选择,有这么一句话说的好,治不如防,为了鱼儿的健康,建议大家调理并保持好水质。

寄生虫论文

槟榔能使绦虫虫体引起迟缓性麻痹,触之则使虫体伸长而不易断,顾能把绦虫驱出;槟榔碱对猪肉绦虫有较强的麻痹作用,能使全虫各部都麻痹,对牛肉绦虫仅能使头节和未成熟节片麻痹;槟榔对蛲虫,蛔虫,钩虫,肝吸虫,血吸虫均有麻痹作用或趋杀作用。 南瓜子,功效:杀虫。主治绦虫病。本品甘平,杀虫不伤正气,用治绦虫病,可但用新鲜南瓜子30 ~60g,研烂,加水,冰糖或蜂蜜调匀,空腹顿服(《中药的药理与应用》);亦可与槟榔同用,则疗效更佳,先用本品研粉,冷开水调服60 ~120g,两小时后服槟榔60 ~120g水煎剂,再过半小时,服玄明粉15g,促使泻下,以利虫体排出。 此外,南瓜子亦可用治血吸虫病,但须较大剂量(120~200g),长期服用。 本品对牛肉绦虫或猪肉绦虫的中段和后段节片均有麻痹作用,并与槟榔有协同作用;对血吸虫幼虫有抑制和杀灭作用,使成虫虫体萎缩,生殖器退化,子宫内虫卵减少,但不能杀灭。 鹤草芽,功效:杀虫。主治绦虫病。本品善趋绦虫,对多种绦虫都有作用,并有泻下作用,有利于虫体排出,为治绦虫病的新药。但用本品研粉,晨起空腹顿服即效,一般在服药后5~6小时可排出虫体。临床上有鹤草芽浸膏,鹤草酚胶囊及鹤草酚的衍生物等多种制剂,治疗绦虫病效果显著。 此外,本品制成栓剂,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有一定疗效。 鹤草酚主要作用于绦虫头节,对颈节,体节亦有作用,能抑制虫体的糖原分解,对虫体细胞的无氧和有氧代谢及虫体细胞代谢产物琥珀酸的生成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鹤草酚有促进动物体内血吸虫转移,虫体萎缩,退化,甚至杀死成虫的作用;对蛔虫有持久的兴奋作用,对阴道滴虫,血吸虫,疟原虫,囊虫等,亦有抑杀作用。 雷丸,功效:杀虫消积。主治绦虫病,钩虫病,蛔虫病。本品驱虫面广,对多种倡导寄生虫均有去杀作用,尤以趋杀绦虫为佳。治疗绦虫病,可单用研末吞服,每次20g,日服3次,多数病理虫体在第2~3日全部或分段排出;与槟榔,牵牛子,木箱,苦楝皮等同用,可治疗钩虫病,蛔虫病,如追虫丸(《证治准绳》);与大黄,牵牛子共用,可治蛲虫病;与半夏,茯苓等同用,可用治脑囊虫病。 本品驱出绦虫是通过该蛋白酶的作用,使虫体蛋白质水解破坏,虫头不再依附于肠壁而排出;50%雷丸乙醇提取物对猪蛔,蚯蚓及水蛭有杀灭作用;在5%雷丸煎剂培养液中,经5分钟可以使大部分引导毛滴虫虫体颗粒变形;雷丸多糖S~~4002有抗炎症及提高动物免疫功能的作用。 鹤虱,功效:杀虫消极。主治虫积腹痛,小儿疳积。本品苦辛,苦降辛行,能出逆气。虫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故有杀虫消积之功,可多用于肠道寄生虫,对蛔虫,蛲虫,钩虫及绦虫等引发的虫积腹痛均有效。《新修本草》单用本品作散剂服,杀蛔虫,蛲虫;《千金方》单用本品十两,捣筛为蜜丸,梧桐子大,以蜜汤空腹吞四十丸,日增至五十丸,治蛔虫咬痛;亦可与楝实,胡粉,白矾,槟榔等同用,治疗虫痛发作有时,口吐清水等症,如安虫散(《小儿药证直决》);或与苦楝根皮,槟榔,使君子,芜荑,胡粉,枯矾为末,酒煮面糊为丸,治肠胃诸虫,如化虫丸(《医方集解》);治蛲虫病,可用鹤虱,百部各6g,苦楝皮12g,研末装胶囊,每晚塞入肛门1粒。本品驱虫面广,并能消疳。可与使君子,槟榔,木香同用,治湿热蕴结之蛔疳,如下虫丸(《医宗金鉴》);或与胡粉,槟榔,苦楝皮,白矾同用,治虫积所致四肢羸困,面色青黄,饮食虽进,不生肌肤等,如化虫丸(《和剂局方》)。

中医治疗湿疹药方

番荔枝的种子具有抗着床和致流产作用。【性味】味甘;性寒 【功能主治】补脾胃;清热解毒;杀虫。主恶疮肿痛;肠寄生虫病 百合大枣汤: 主料:百合(干)40克,枣(干)100克,桑椹子40克 百合大枣汤的做法: 1. 大枣去核洗净; 2. 百合、桑葚子洗净; 3. 以上三味约同置煲内,加水5碗,煲至出味。 健康提示 1. 凡血虚而风燥者,有慢性皮肤湿疹、干燥脱皮屑、色毒沉着,患部剧烈瘙痒,抓后有黄色液体渗出; 2. 本汤养血祛风,保护皮肤润滑; 3. 桑葚子及桑树所结成的一种聚合果实,多汁叶甜,能补虚益气、明目聪耳、利水消肿、解酒毒。 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绿豆、冬瓜、丝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藕、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

壮医治疗湿疹,常采用以下方法: 1.艾灸阿是穴,曲池(肘横纹头处)、大椎(颈后高骨下方)、合谷(手背一、二掌骨之间中点)。 2.渗出液多时可用煅石膏、煅明矾各适量研粉过筛,调茶油外用。 3.选用黄连、苍耳子、苦楝皮煎水外洗。 4.芦荟100克,捣烂涂患处。 1.冰硼散:清洗患处后,将适量的冰硼散撒于患处,每日用药3~5次,应连续用药3~5日。此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2.双料喉风散:清洗患处后,将适量的双料喉风散喷于患处,每日用药3~5次,应连续用药3~5日。此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3.藿香正气水:清洗患处后,用消毒棉签蘸取适量的藿香正气水涂抹于患处,每日用药3~5次,应连续用药3~5日。此药具有解表化湿、理气止痒的功效。 4.季德胜蛇药片:将5~10片的季德胜蛇药片研成细末,再用米醋将其调成稀糊状。清洗患处后,将此药糊敷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可连续用药5日。此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5.青蛤散:清洗患处后,将适量的青蛤散撒于患处,每日用药3~5次,可连续用药5~7日。若患处皮肤已出现了皲裂、糜烂、渗液等症状,可先将此药与适量的香油调成糊状,再涂抹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可连续用药5~7日。此药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杀虫的功效。 缓解痛经 按摩:先用拇指点按肚脐、气海、关元、中极、归来、三阴交,每穴半分钟。然后仰卧位,用右手掌按揉下腹部(脐以下)约3分钟,再由脐部向耻骨联合(阴部前方高骨)推摩30分钟。要求经前1周开始自我按摩,每日1次,月经干净后3天结束。 灸法:(1)取关元、气海、曲骨、外陵、三阴交穴。按艾卷温和灸法操作施术,每次选用3个穴,每穴施灸20分钟左右,连续治疗4天。腰痛重者,加灸肾俞。4次为1疗程,治疗间隔4天,适应于痛经,一般在月经来潮前2天施灸术。 2)取神阙、子宫穴。按灸法常规施灸。取川牛膝、乳香、没药、白芍、丹参、红花、山检查,广木香各15克,上药共研细末,加冰片1克,混合后贮瓶备用。敷灸时每次取上药30克,以姜汁(或黄酒)适量调和糊膏状,分别敷于神阙、子宫穴,上盖纱布(或油纸),橡皮膏固定即可,2日换1次药,应于月经前3天(或经期)敷灸。

国内大学生肠道寄生虫研究现状

国内大学生肠道寄生虫研究现状 宁夏医科大学杨嘉力[关键词] 大学生寄生虫研究现状 在人类疾病当中,寄生虫病是一类危害严重的流行性疾病。在我国首次人体寄生虫感染调查中发现,我国人体寄生虫总感染率在60%以上[1]。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状况的改善和防治寄生虫病技术的改进,寄生虫病的感染和流行在逐年降低,但是,寄生虫感染仍然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大学生是当今社会上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是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未来的栋梁人才。本文就高校大学生群体寄生虫感染状况作一综述。 一、大学生寄生虫病感染状况 我国幅员辽阔,地处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东西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寄生虫病的感染和分布也有较大差异。据全国首次寄生虫病调查结果:我国人体寄生虫总的感染率为62.632%,北方感染率较低,东北区为37.57%;南方感染率较高,西南区达80%以上;学生群体寄生虫感染率为65.1%[2,3]。同期湖南某高校学生寄生虫感染率为45.3%[4];山东大学学生寄生虫感染率为17.62%[5],均较全国学生寄生虫平均感染率低,说明大学生整体卫生水平较高,寄生虫的感染相应减少,同时也看出大学生寄生虫病的感染也呈现北方较低、南方较高的现象。 1. 线虫线虫是寄生虫中一大类群,种类繁多,流行广泛,危害较大,多是土源性寄生虫,迄今为止,线虫感染仍然是寄生虫病感染中较为普遍的。在首次全国寄生虫病调查中发现,线虫感染率为59.022%。寄生虫感染的前4位都是线虫:它们是蛔虫( 46. 999%)、蛲虫( 26. 363%)虫 (18.796%)和钩虫(17.166%)[1]

2.吸虫吸虫也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类寄生虫。 一直以来,华支睾吸虫、日本血吸虫、姜片吸虫、肺吸虫等均是我国重要的寄生虫。如华支睾吸虫,广东省的感染率为16.42%[9]; 四川西昌邛海周边居民日本血吸虫的感染率为28.81%[10]。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华支睾吸虫、日本血吸虫、姜片吸虫和肺吸虫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华支睾吸虫为0.1%~2.58%[4,7,11];日本血吸虫为0.17%[4];姜片吸虫为0.19%~0.50%[4,12];肺吸虫为0.02%[4]。3. 绦虫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绦虫在人体的感染是越来越少见了,但是在偏远的地区仍然可以见到绦虫的感染, ,在2次全国寄生虫病调查中 在大学生寄生虫感染调查中,湖北、湖南、安徽和福建发现带绦虫的感染,感染率在0.02%~0.54%之间[4,6,7,8],以湖北大学生的感染率最高。 4. 蠕形螨蠕形螨通常寄生在人体面部皮肤的毛囊和皮 脂腺,可引起酒渣鼻、睑缘炎、痤疮、粉刺等颜面疾患,感染率最高可达97%[12],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大学生群体处于青春期,面部分泌物较多,很适宜螨虫的生长。虽然大学生比较讲究卫生,很注意面部清洁,但蠕形螨的感染率仍然较高。作者对全国各地大学生群体蠕形螨感染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感染率最低为7%[13],最高的达53.81%[14],平均达29.467%;北方和南方学生感染率并无太大差异,且没有蠕虫感北方和南方学生感染率并无太大差异,且没有蠕虫感染那种逐年下降的趋势。在感染的大学生中,男生一般高于女生[15 -17],面部有痤疮、脂溢性皮炎者高于面部皮肤健康者,且有寝室聚集性[18,19];高低年级并无明显差异[20],但明 显高于中学生[21]。 二、大学生寄生虫感染发展趋势

治疗寄生虫的中草药

治疗寄生虫的中草药 槟榔茯苓 榧子南瓜子 【摘要】:医学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的科学,通过研究起特征,生活规律以及相互关系等,以达到预防,控制,消灭寄生虫的目的。本学期在汤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医学寄生虫学,从对寄生虫的一无所知到逐渐的接触他,了解他。简单掌握一些寄生虫的诊断及怎样中西医结合寄生虫病。通过汤老师的教学,我知道了寄生虫病是世界上分布广、种类多、危害严重的一类疾病,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中药在治疗某些寄生虫有独特的优点,如副作用小,疗效高等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本文将简单介绍一些治疗寄生虫的中草药

【关键词】:中草药寄生虫药理作用 1贯众 【主治】:用于时邪感、偏热者、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咽红、咽肿、口干而渴、舌质红、苔薄白、脉浮者,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现代药理研究】: 1.驱虫作用:粗茎鳞毛蕨,即东北贯众,根称绵马,含粗绵马精(Filicin)49.17%,可作欧绵马Dryopterisfilixmas(L.)Schott的代用品,驱除绦虫。欧绵马能麻痹绦虫,应用历史已很长。贯众在体外对猪蛔有效。其复方煎剂对牛片形吸虫病及阔吸盘吸虫病有治疗功效。 2.抗病毒作用:贯众对流感病毒(流感原甲型PR8株、亚洲甲型病毒)在鸡胚试验上有强烈抑制作用,在小鼠(滴鼻法)试验上也有效,但作用较弱。此抗病毒作用与其所含鞣酸有关(含14.5%)。贯众对流感病毒的甲型(PR8)、亚洲甲型(57-4)、乙型(Lee)、丙型(1233)、丁型(仙台)均有抑制。在用人胚肾原代单层细胞的组织培养上,也证明贯众对479号腺病毒3型、72号脊髓灰质炎Ⅱ型、44号爱可9型、柯萨奇A9型、柯萨奇B5型、乙型脑炎(京卫研1株)、140号单纯疱疹等七种有代表性病毒株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

犬寄生虫治疗

1.犬蛔虫病的治疗 蛔虫可以感染任何大小犬只,病因是由犬弓蛔虫和狮蛔虫寄生与犬的小肠和胃内引起的。 当幼犬感染上蛔虫病时,主要表现为营养不良、体瘦毛杂乱、食欲差、采食量小、异嗜、消化障碍、先下痢而后便秘、发育生长缓慢等。 治疗:幼犬每两月服用左眯唑或噻苯米唑,或肠虫清驱虫一次。成犬每3个月驱虫一次。 2.犬绦虫病的治疗 寄生与犬肠内的绦虫有犬复孔绦虫、细粒棘球绦虫、泡状带绦虫、豆状带绦虫等多种绦虫。不仅成虫对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而且幼虫期大多以其他家畜或人作为中间宿主,严重危害家畜和人体健康,故一般说绦虫是影响犬体正常发育成长的最大克星之一。这就要求饲主一经发现犬感染上绦虫病,要立即用专治绦虫药物治疗。 感染上绦虫的患犬轻微呕吐,经常慢性腹泻,身瘦体弱,犬毛逆立干燥无光,犬食欲差,食量时大时小,再犬肛门周围出现似大米粒干瘪的白色绦虫节片,粪便上也粘有许多白色前尖后宽扁蠕动的幼绦虫,如发现上述症状便能确定犬已染有绦虫。 9每片50mg,兽用药),成犬每次16片,服药第3天时再补服16片,或用槟榔片加南瓜籽喂服;甲苯唑20mg/KG体重,每日1次喂服,连用3日。 (1)治疗性驱虫:用氢溴槟榔素,用量为1.5~2毫克/千克体重,口服。使病犬绝食12~20小时后给 药。为了防止呕吐,应在服药前15~20分钟给予稀碘酊液(水10毫升,碘酊两滴) 25~50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驱除细粒棘球绦虫用50毫克,间隔48小时再用1次。 (2)预防性驱虫:每年应进行4次预防性驱虫(每季度1次),繁殖犬应在配种前3~4周内进行。驱虫时应把犬隔离在一定范围内,以便收集排出的虫体和粪便,彻底销毁,防止散布病原。(3)注意清洁卫生,消灭传噪源:妥善处理屠宰废弃物,防止犬采食带有绦虫蚴的中间宿主或其未煮熟的脏器;保持犬舍和犬体清洁,经常用杀虫剂杀灭犬体上的蚤与虱,消灭啮齿动物。 [治疗] (1)吡喹酮, 20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隔5日再服1次。 (2)丙硫苯咪唑,10-15毫克/千克体重,1次/日,连服3日。 (3)灭绦灵,100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 (4)甲苯咪唑,20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 3.犬钩虫病的治疗 本病是犬比较多发而且危害严重的线虫病。钩虫寄生部位多在小肠,以十二指肠为主。气候温暖地区常见,多发于夏季,特别是狭小、潮湿的犬窝更易发生。 钩虫病严重感染时,患犬粘膜苍白,消瘦,被毛粗硬无光泽、易脱落;食欲减退,异嗜,消化

常见传染病与及寄生虫病

常见传染病与及寄生虫病 考试大纲---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一、结核病 病因:空气传播结核分枝杆菌、生型分枝杆菌或非洲分枝杆菌 基本病理变化 变质、渗出和增生 本质:结核性肉芽肿 1.变质——干酪样坏死。 状似奶酪;镜下:红染无结构的颗粒状物,内含结核杆菌。 2.渗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 3.增生——结核结节。 典型结核结节——中央有干酪样坏死,其中含有结核杆菌,周围有类上皮细胞,Langhans巨细胞,外周有淋巴细胞浸润,少量成纤维细胞增生。

干巨累(类) (二)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及结局 多见于儿童。 机体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引起。 1.病变特点——原发综合征(肺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 2.发展和结局 绝大多数可自然痊愈。少数病情恶化,可播散。 (1)淋巴道播散 原发综合征:肺的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三者合称原发综合征,是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理特征。 (2)血道播散 1)全身粟粒性结核病:大量结核杆菌进入血循环,形成结核性败血症,播散到全身各脏器,形成密集分布、大小一致、灰白色界限清楚的小结节。

2)肺粟粒性结核病。 (三)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及结局 多见于成年人。人体再次感染结核杆菌而发生。 1.病变特点——注意跟原发性对比。 (1)多从肺尖开始。 (2)局限在肺内(机体对结核菌有免疫力和变态反应)。 (3)主要沿支气管在肺内播散。肺门淋巴结不受累,血道播散也很少。 (4)周围常有增生性病变,形成结核结节。 (5)病程长,新旧病变交错存在。 2.病理类型及结局 (1)局灶型:增生为主,中央干酪样坏死。 (2)浸润型:最常见。特点:在肺尖或锁骨下区,病灶周围发生渗出、坏死。如未及时治疗或患者抵抗力下降,坏死物经支气管排出后形成急性空洞。 空洞不断向外排出含菌的坏死物——慢性纤维空洞型(第3型); 或经支气管播散——干酪性肺炎(第4型)。 (3)慢性纤维空洞型。 (4)干酪性肺炎:浸润型或空洞内的细菌经支气管播散导致。 (5)结核球:球形干酪样坏死病灶。相对较稳定,可手术切除。 (6)结核性胸膜炎。

2017年松原市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工作汇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71243654.html, 2017年松原市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工作汇报 作者:陈砚儒周柏林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第26期 【摘要】松原市属吉林省,位于其中西部,是松嫩平原上的一座新兴的石油化工城,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畔。多年来,我市重点在沿江、沿湖县区开展食源性寄生虫病和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筛查工作。寄生虫病主要包括华支睾吸虫病、蛔虫病、丝虫病等等,它是指寄生虫侵入人体所引发的一种疾病,因受到虫种与寄生部位的不同,所以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因守着江河湖畔的当地村民卫生条件较差,加上吃生鱼虾的不良恶习,使寄生虫病严重的威胁着人民身体健康,同时也制约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松原;寄生虫病;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R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6..01 按照《吉林省2017年重点寄生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我市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中签县(市)区现场调查工作已经全部启动。前郭县、扶余市、宁江区为国家肝吸虫监测点;三个县市区共设置调查点15个,调查总人数为3159人。各地对此次调查工作都非常重视,现场调查工作启动前,各监测点的卫生行政部门均组织召开了启动会。为使每个抽样调查点的工作顺利进行,按照省方案的的要求,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均制订了具体实施方案,截至到目前,各监测点已经全面完成便检和数据录入工作。 1 监测内容 各监测点随机抽取3周岁以上常住人口200人(包括外来人口居住超过6个月者,但排除当地人口外出超过6个月以上者)进行调查。 2 监测病种 监测病种为华支睾吸虫病。 3 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图片法(Kato-Katz法)[1-2]。 4 调查结果分析

鱼病防治中的中草药处方

治鱼病中药处方 1、五倍子:每立方米水体用五倍子2~3g煎汁,取液全池均匀泼洒。也可将采集的新鲜五 倍子叶以堆肥形式堆放在池塘一角,每667平方米用鲜叶15~20kg,10~12天后搅动池水1次,以后每月搅动1次,对防治草鱼赤皮、肠炎、烂鳃等疾病有良好的效果。2、烟叶、茎:主治肠炎、烂鳃、赤皮病。面积667平方米,水深1m的池塘用烟茎2~3kg 或烟叶0.5kg煎汁,与发酵的兔粪10~15kg拌匀后撒施。 中草药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 中草药具有药源广、成本低、疗效好、无残留、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被作为“绿色渔药”日益广泛地应用于鱼类病虫害防治中。现将部分中草药性能和用药验方收集至此,以供大家参考。 一、水产业常用中草药: 1、铁苋菜:又名马菜、血见愁、蚌壳草、人苋。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山坡、原野较阴湿的地方。夏季采集全草可入药,味辛、苦、无毒;具有止血止痢、抗菌解毒等功效。主要用于肠炎、烂鳃等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2、大黄:又名锦纹、将军、马蹄黄、黄良等。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根茎入药;抗菌谱广,抗菌力强。主要用于防治肠炎、烂鳃、白头白嘴等细菌性疾病。外用时先用氨水浸泡能提高药效;与硫酸铜合用,具协同作用,两种药物均可减量。注意不能与生石灰等碱性药物合用,避免大黄降效。 3、黄连:又名鸡爪连、川连、味连、土黄连等。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状茎入药。具抑菌、消炎、解毒功效。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等疾病。 4、黄柏:又名案木、聚皮、元柏。落叶乔木。以树皮入药。有抑菌、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可防治草鱼出血病。 5、苦楝:又名楝树。落叶乔木,生于山野、路边。根、茎、叶、果均可入药,味苦、微寒,微毒;含生物碱、萘酚等物质,有杀虫、杀菌作用。多用于防治寄生虫类疾病。 6、五倍子:又名百药煎、百虫仓。为五倍子的蚜虫寄生在漆树科盐肤木叶上而形成的干燥虫瘿。以叶上虫瘿入药,其杀菌能力强。用于防治白头白嘴、

中药复方T防治寄生虫病研究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前言.. (1) 第一章文献综述 (3) 1寄生虫病研究 (3) 2中草药抗寄生虫病的研究 (3) 3指环虫病的研究 (4) 3.1化学药防治指环虫病 (4) 3.2中草药防治指环虫病 (5) 4中药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5) 4.1浸渍法 (5) 4.2超声法 (5) 4.3加热回流法 (6) 4.4湿法超微粉碎法 (6) 5中药化学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6) 5.1薄层色谱法 (6) 5.2UV法 (6) 5.3HPLC法 (7) 6药效学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7) 6.1Peters4天抑制试验法 (7) 6.2麦克马斯特虫卵计数法 (8) 第二章抗虫实验药效学评价方法的建立 (9) 2.1材料与仪器 (9) 2.2实验方法 (9) 2.3结果 (9) 2.4小结 (10) 第三章中药复方的筛选 (11) 3.1材料与仪器 (11) 3.2实验方法 (11) 3.2.1中药复方提取物的制备 (11) 3.2.2实验动物模型 (11) 3.2.3实验结果 (12) 3.4小结 (14) 第四章中药复方T紫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15) 4.1材料与仪器 (15) 4.2紫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15) 4.3方法学考察 (16) 4.4小结 (19)

肠道寄生虫防治知识教案

包虫病的防治教案 授课人:白晓军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几种常见包虫病的危害及掌握其防治知识。 教学重点: 讲清蛔中心病、蛲虫病和钩虫病是怎样传染的?它们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教学难点: 为什么说培养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烘便无害化处理是预防肠道寄生中心病的主要方法? 教学时数; 1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健康教育—— 认识肠道寄生虫 1、包虫病是怎样传染给我们人的? 包虫病的感染,世界各国都很普遍,农村感染率最高,可达90%,以5~15岁儿童居多。包虫病寄生在人体的小肠内,雌虫在肠内产卵,每天每条虫可产卵20万个左右,大量的虫卵随烘便排出,污染蔬菜和泥土。苍蝇也能把烘便中的虫卵带到食物中去,通过食物再次感染人体。 2、寄生在人体小肠里的蛔虫是怎样危害我们的健康的? 寄生在小肠里的蛔虫,不但夺取人的营养,而且对身体造成危害,安息十条蛔虫缠在一起,会造成肠梗阴。蛔虫具有钻入各种孔道的特性,当人体出现对蛔虫产生刺激时,蛔虫便到处名,可从肛门排出,从口鼻爬出,严重的钻入胆道,产生胆道蛔虫,钻入阑尾、产生辣尾炎等。 3、患蛔虫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如随地大小便,饭前便后不洗手和生吃未洗净的瓜果蔬菜等。 (2)粪便处理不当。如不及时清理、用未处理的粪便作肥料等,人吃了这些被污染的食物从得蛔虫病。 4、预防方法有哪些?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便后、劳动后、游戏后和饭前、吃东西前洗手,并要经常剪指甲。防止苍蝇吮吸食物。 (2)生吃瓜果要洗净、去皮,不喝生水、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3)不用未经处理的粪便施肥,粪便应该用无害化处理来杀死虫卵。(4)治疗蛔虫病,可用驱蛔虫药片。

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

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 防治规划 一、防治现状 寄生虫病是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长期以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各地因地制宜地开展重点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04年完成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以下简称2004年全国调查)表明,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比1990年下降了63.65%,感染人数减少了近4 亿人。但是由于受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全国蠕虫感染率为21.38%,仍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土源性线虫感染率高达20.07%~56.22%,部分省、自治区食源性寄生虫病呈明显上升趋势。根据2004年全国调查结果推算,全国土源性线虫感染人数约为1.29 亿,肝吸虫(华支睾吸虫)感染人数约为1249万,带绦虫感染人数约为55万人,包虫病患者约为38万人。另外,黑热病在新疆、甘肃和四川的部分地区流行仍较为严重,一些地区囊虫病(猪囊尾蚴病)、肺吸虫病(并殖吸虫病)、旋毛虫病和弓形虫病的血清学阳性率也比较高。受重点寄生虫病威胁的人群主要是妇女和儿童,病人大多分布在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我国14岁以下儿童中,约有4825万儿童感染土源性线虫。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世界卫生组织在1999年报告中指出:“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土源性寄生虫病和血吸虫病带来的损失占全部疾病负担的40%以上。发病多见于儿童,常引起营养不良、贫血、生长迟缓、智力受损,极易引发其它疾患”。寄生虫感染状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仍高达19.56%,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日本、80年代韩国的土源性线虫感染水平,这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不相适应。包虫病、黑热病的流行不仅严重危害群众健康,阻碍农牧民脱贫致富,而且对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经济发展和边疆的稳定产生很大影响。肝吸虫病、带绦虫病等食源性寄生虫病已成为影响我国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加快全国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进程,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当前我国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和防治需求,制订本规划。 二、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方针,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重视和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切实提高群众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形成群防群控的工作局面;建立和完善政府领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落实各项综合防治措施;加强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不断提高防治工作水平,确保我国寄生虫病预防控制工作可持续发展。

鹦鹉鱼体内寄生虫治疗

鹦鹉鱼体内寄生虫治疗 鹦鹉鱼体内寄生虫,是相对棘手的鹦鹉鱼常见病之一,因为早期不易察觉,所以许多鱼友不知如何下手,常常发生死鱼的悲剧。 鹦鹉鱼内寄病因: 导致鹦鹉鱼内寄的寄生虫有很多,如六鞭毛虫这种原虫,会导致头洞;还有线虫、绦虫等蠕虫。这些寄生虫是由水质恶化、病鱼、不洁饵料引发的。食物不清洁是鹦鹉鱼内寄的主要原因,寄生虫幼虫或者寄生虫卵由食物带入鹦鹉鱼体内,所以不提倡喂食活饵。 鹦鹉鱼内寄时症状: 早期很难觉察,当发现时一般多为中晚期。 中期:鹦鹉鱼内寄后,中期表现为,吃食不正常或是极少吃食、排便不正常,体表发黑、宿缸等。 晚期:鹦鹉鱼体质瘦弱,基本不吃食,也极少排便。有的鱼还会腹部膨大,腹部向上,不能正常行动。 鹦鹉鱼内寄治疗: 一般鹦鹉鱼内寄后推荐药物治疗,因为通常观察到内寄时,已经有一段时间,这时采用老三样不会有什么成效。药类可使用史克肠虫清,史可肠虫清可治疗蛔虫、蛲虫、鞭虫、美洲钩虫、十二指肠钩虫、粪类园线虫引起的单独或混合感染以及绦虫与上述肠虫引起的混合感染。

此药治疗鹦鹉鱼内寄药效很好!但是药性强烈,有很强的毒性,用少了无法彻底清除寄生虫而且还会增加寄生虫的抗药性,用多了对鹦鹉鱼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所以要控制好药量是很重要的。 使用药物治疗,需要配合喂食的饲料进行,可选择红线虫,这种饲料很多鱼都喜欢,鹦鹉鱼会争着吃。此法又被称为红虫浸泡法:用法是用红虫或冰冻红虫浸泡3小时,这样能使肠虫清药的成份逐渐渗入、浸入、浸透红虫中,使之达到药饵药理的效果滤净药水后直接可喂,其效果一样甚佳。 具体用量是 4颗红虫以下用1/4~~1/2片; 5~8颗红虫用1/2~~2/3片; 8~12颗红虫用2/3~~1片; 配药用法 用12~15公分左右的碗口浸泡,水体渗到8~9分左右;用水最好是困水或处理过的水,勿用自来水,怕产生氯药反应,温度25~30即可;浸泡时间为3~~3.5小时,其间需要搅拌2~~3次,使其浸透均匀;喂时需用滤网滤干药水后才能喂;每天一次,可连喂3~7~天或隔天喂都可。 注意通过红虫侵泡法治疗鹦鹉鱼内寄,必需保持原缸水水质良好,同时加强充氧,可隔天换水。

凭借抗寄生虫疗法,三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凭借抗寄生虫疗法,三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周一,威廉·坎贝尔(William C. Campbell)、大村智(Satoshi Omura)和屠呦呦被宣布成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周一,三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都使用了现代实验室技术发现了治疗寄生虫病的药物,而这些药物此前很久以来都隐藏在草药和土壤里。斯德哥尔摩卡罗琳斯卡研究所诺贝尔奖委员会在宣读获奖者名单时说,他们的药物疗法“使某些最严重的寄生虫病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三位获奖者分别是曾经在新泽西州任教的威廉·坎贝尔、日本的大村智和中国的屠呦呦。前两位科学家分享了总奖金的一半(96 万美元),另一半由屠呦呦独得。 坎贝尔和大村智研发出了阿维菌素(Avermectin),它是伊维菌素(Ivermectin)的父支,这种药已经几乎根除了河盲症,并极大地降低了患丝虫病(filariasis)的可能性,它们能导致腿部和身体下部淋巴系统的异常肿大——俗称象皮病。 “这两项发现,为人类抗争这些令人虚弱不堪、每年有数亿人感染的疾病提供了强大的新武器,”诺贝尔奖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说。“它们在改善人类健康、降低患病率方面的效果是无法估量的”,因为寄生虫病“是改善人类健康幸福的巨大障碍”。 寄生虫病预计威胁到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在撒哈拉沙漠南部非洲、南亚和拉美的穷人中间尤为严重。昆虫既可以(通过黑蝇)传播河盲症,又能(通过蚊子)传播疟疾。伊维菌素和青蒿素被列入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核心药物名单,并被免费或者低价发放。诺贝尔奖委员会说,它没有发现任何与这些药物有关的有效专利。默克公司(Merck)此前曾把伊维菌素应用在了驯养和农场的动物身上,并获利丰厚。由于那些最需要它的人买不起药,1987 年,公司开始免费向人们发放伊维菌素。 坎贝尔 1930 年生于爱尔兰拉默尔顿(Ramelton),是威斯康星大学的博士。他曾为默克治疗研究所工作了几十年,后来去了新泽西州麦迪逊的德鲁大学,在那里一个由退休的行业科学家为单个本科生提供指导的项目任教。5年前,他搬到了马萨诸塞州

鹦鹉鱼饲养知识大全

鹦鹉鱼的饲养及常见病的处理办法饲养鹦鹉鱼应注意以下几点: 1、温度:鹦鹉鱼对水温度的要求相对没那么高,鱼体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也较强。人们往往认为鹦鹉可以耐低温,就把水温搞得较低,其实血鹦鹉对温度相当“敏感”,在热带鱼中属于比较容易养的鱼,但容易养是相对的,保持健康,不死亡容易做到,但养好就有一定的难度。在低水温和水温变动剧烈的情况下,鹦鹉鱼容易因为生理的反应而失去鲜艳的体色甚至退色,更甚者会出现黑色的条纹或是斑纹。水温维持在28度左右,可使鱼儿呈现亮丽的体色和充满活力。而在低水温中生活久的鹦鹉会出现退色问题,且容易生病、死亡。 2、换水的频率:就我的经验来说,鹦鹉在刚换水的头2-3小时内,颜色会变浅,但很快就会恢复红色。同样,如果4天以上不加入新水的话,鹦鹉就会掉色。所以,一般三天换一次水,一次换四分之一。保持水新可以保证鹦鹉不退色。 3、饲料: A/此鱼绝不能喂小河鱼,也许小河鱼的颜色激发了他们返祖的基因,只要一喂小河鱼,鹦鹉颜色肯定会变浅。血红鹦鹉喂小鱼,还会撑到,因为此鱼贪吃,不知饥饱。小河鱼对腮也不好,鹦鹉的鳃非常脆弱,小河鱼容易带进病菌。我曾经将鹦鹉和大型鱼混养,它们也挣抢小鱼吃,但每次它们吃了小鱼都会出点问题。更不能喂泥鳅,所有的鱼都会受不了的,不好消化,而且污染的可能性更大,我做过几次实验,连狗仔那样的鱼都受不了泥鳅。 B/饲料要用增红饲料。“虾红素”可促进血鹦鹉显扬体色,若能充分地摄取虾红素,血鹦鹉的体色鲜红欲滴是指日可待的。血鹦鹉专用饲料中,添加了虾红素和“β一类胡萝卜素”的饲料,可让血鹦鹉的体色维持艳红。饲料上逐渐添加颗粒(能增色的),会使血鹦鹉颜色变好。

中草药图片大全

中草药图片大全 创业 品牌 营销 通信 建筑 管理 电子 环保 农业 人力 机械 科技 服装 医药治肺结核中草药治胃、十二指肠溃疡中草药治肝硬化腹水中草药治神经衰弱中草药治偏正头痛中草药治寄生虫病中草药治癌症中草药治扁桃体炎中草药治骨折中草药理气健胃中草药治胃肠炎中草药治阿米巴痢疾中草药治细菌性痢疾中草药治传染性肝炎中草药治流行性腮腺炎中草药治感冒中草药治高血压病中草药治脑血管意外中草药治贫血中草药治阑尾炎中草药当前位置:中国创业实验室> 医

药> 中草药图片大全 治肺结核中草药 更多 2010-06-02 21:56:34大蓟 大蓟别名大刺儿菜、大刺盖、老虎脷、山萝卜、刺萝卜、鸡母刺、大恶鸡婆来源为菊科蓟属植物大蓟CirsiumjaponicumDC.,以全草入药。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 2010-06-02 21:56:34天冬 别名天门冬、明天冬、天冬草、倪铃、丝冬、赶条蛇、多仔婆、三百棒、飞天蜈蚣来源为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天门冬Asparaguscochinchinensis(Lour.)Merr.,以块根入药。形态... 2010-06-02 21:56:34枇杷叶 别名卢橘来源为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枇杷Eriobotryajaponica(Thunb.)Lindl.,以叶、根、核入药。形态特征常绿小乔木,高5-10米,小枝粗壮,密被锈色绒毛。单叶互生,革质,... 2010-06-02 21:56:34款冬花

别名冬花来源为菊科款冬属植物款冬TussilagofarfaraL.,以花蕾入药。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0-25厘米。叶基生,具长柄,叶片圆心形或肾心形,长7-10厘米,宽10-15厘... 2010-06-02 21:56:34海芋 海芋别名痕芋头、狼毒、野芋头、山芋头、大虫芋、天芋、天蒙来源为天南星科海芋属植物海芋 Alocasiaodora(Roxb.)K.Koch.,以根状茎入药。形态特征多年生肉质大草本,高...治胃、十二指肠溃疡中草药 更多 2010-06-05 13:21:19杨梅 别名树梅、珠红来源为杨梅科杨梅属植物杨梅Myricarubra(Lour.)Sieb.etZucc.,以根、树皮及果实入药。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可达12米。树皮灰色,树冠球形。小枝较粗壮,... 2010-06-05 13:21:19三叶委陵菜 别名地蜂子、蜂子芪、软梗蛇扭、毛猴子、独脚... 2010-06-05 13:21:19刺苋菜 别名刺苋、野苋菜、野刺苋、假苋菜、猪母刺、白刺苋来源为苋科苋属植物刺苋AmaranthusspinosusL.,以全草入药。

(整理)中药治疗寄生虫病.

中药治疗寄生虫病 班级: 姓名: 学号:

中药治疗寄生虫病 摘要:作为几千年来中国古老文明的代表中医学在治疗典型的寄生虫病时,有其独特的治疗方法,从所周知中药以其多靶点,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和作用于多种有效途径,以破坏寄生虫的各种生活环境进行杀驱,配以泻下药促进虫体排出。相对于西医来讲中药在治疗寄生虫病更安全,副作用更小。 关键词:中药寄生虫主治功能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正文:医学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科学。它主要研究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活动和繁殖规律,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寄生虫病的目的。这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是学习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寄生虫病是我们学习医学寄生虫病的重点,它是指一些寄生虫在人和动物的身体里所引起的疾病。寄生虫病是世界上分布广、种类多、危害严重的一类疾病。 作为几千年来中国古老文明的代表中医学在治疗典型的寄生虫病时,有其独特的治疗方法,众所周知中药以其多靶点,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和作用于多种有效途径,以破坏寄生虫的各种生活环境进行杀驱,配以泻下药促进虫体排出。相对于西医来讲中药在治疗寄生虫病更安全,副作用更小。 下面例举一些常用于治疗寄生虫病的中药及其主治功能、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百部 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蔓生百部或对叶百部的块根。主产于安徽、江苏、湖北、浙江、山东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无白心,取出,晒干,切厚片生用,或蜜炙用。

药性:甘、苦,微温。归肺经。 功能主治温润肺气,止咳,杀虫。治风寒咳嗽,百日咳,肺结核,老年咳喘,蛔虫、蛲虫病,皮肤疥癣、湿疹。 主要成份块根含多种生物碱。蔓生百部:根含百部碱。百部定碱、异百部定碱、原百部碱、百部宁碱、华百部碱等。直立百部:根含百部碱、原百部碱、百部定碱、异百部定碱、对叶百部碱、霍多林碱、直立百部碱。对叶百部:根含百部碱、对叶百部碱、异对叶百部碱、斯替宁碱、次对叶百部碱、氧化对叶百部碱。尚含糖2.32%,脂类O.84%,蛋白质9.25%,灰分12.1%,以及乙酸、甲酸、苹果酸、琥珀酸、草酸等。 药理作用蔓生百部与其他种百部(品种未鉴定)的水浸液及乙醇浸液,对蚊蝇幼虫、头虱、衣虱以及臭虫等皆有杀灭作用。高浓度百部(品种不明)在体外且能杀死鼠蛲虫。 临床应用本品具有杀虫之功效。治蛲虫病:配苦楝皮、乌梅,煎水,临床前保留灌肠。治滴虫病性阴道炎,单用本品煎水,冲洗阴道。治头虱、阴虱,用酒或醋浸泡本品,涂于患处。 鹤虱 为菊科植物天名精或伞形科植物野胡萝卜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主产于华北各地,称北鹤虱,为本草书籍记载的正品;后者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四川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生用或炒用。 药性:苦、辛,平。有小毒。归脾、胃经。

五种寄生虫病防治背景资料

五种寄生虫病防治背景资料 寄生虫病防治背景资料 土源性线虫病 一、流行特征及分布 土源性线虫指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或幼虫在外界(主要指土壤)发育到感染期后直接感染人的线虫, 如蛔虫、鞭虫、钩虫等.蛲虫卵不需在土壤中发育, 但其生活史和蛔虫、鞭虫、钩虫一样是直接型的, 传播途径、诊断方法和治疗药物相同或相近, 故一般把蛲虫也归为土源性线虫. (一)蛔虫病 目前全世界218个国家和地区中,153 个有蛔虫病流行,估计全球有12.8 亿人感染蛔虫, 约占世界人口的22%.蛔虫病在发达国家也曾流行,但随着社会进步和防治活动的开展, 已基本消失.在我国,台湾省、香港和澳门地区蛔虫感染率已很低.蛔虫病的流行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人类的行为有关. 蛔虫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性, 人是人蛔虫的惟一宿主, 人体感染是因经口食入感染期蛔虫卵所致. 受精蛔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 在外界环境中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氧分压和阳光中的紫外线 才能发育. 蛔虫感染从土壤到人的传播水平主要取决于 人类的行为. 如使用新鲜粪便施肥或儿童随地大便, 使大量蛔虫卵污染土壤、环境、蔬菜、瓜果; 不良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不洗手等.

(二)鞭虫病 鞭虫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估计目前全世界鞭虫感染人数有8.7 亿. 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台湾省和香港、澳门两地区都有鞭虫感染者存在. 鞭虫感染者是 鞭虫病的惟一传染源. 人因经口吞入感染期鞭虫卵而感染, 鞭虫感染常与蛔虫感染并存, 鞭虫病的流行因素和蛔虫病一样, 与自然因素和人类的行为有关. (三)钩虫病 钩虫广泛分布在北纬45°到南纬30°之间的地区. 估计世界上钩虫感染人数有7.16 亿. 在我国除黑龙江、青海两省外, 其他30 个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和澳门地区都查到过钩虫感染者.钩虫病患者及带虫者是惟一的传染源.钩虫卵随粪便排出人体后, 在外界发育需要适合的环境, 因此温度、湿度及土壤条件对钩虫病流行有很大影响. 钩虫感染与人类的生产方 式和卫生习惯等行为密切有关. 我国农村长期以来均以人粪尿为肥料, 而且多以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粪便施肥, 这是污染土壤的主要形式. 男女老幼都是易感者. 钩虫感染人体的途径虽可能有多种,但在我国农村, 主要是由于农民习惯于徒手赤足下地劳动,接触污染土壤的机会多而 受到感染. (四)蛲虫病 1990年全国调查中检查12岁以下儿童31万余人,蛲虫平均感染率为23.6%.蛲虫感 染率有非常显著的家庭聚集性. 蛲虫感染者是惟一的传染源.蛲虫传播有4种方式: 1. 自身感染. 雌蛲虫一般在夜间移行至肛门外产卵, 因局部刺激而用手搔痒时虫卵即 粘附在手指及甲垢中, 当患者以污染的手指拿食物或患儿吮吸手指时, 可造成自身反复感染. 2. 接触感染. 被虫卵污染的手还可污染玩具、文化用品和日常用品, 这不仅使自身反复感染, 而且还使他人因接触而感染.

鹦鹉鱼失鳔怎么办

鹦鹉鱼失鳔怎么办 很多鱼友发现鱼缸里的鱼身子是歪的,而且怎么也正不过来,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是鹦鹉鱼失鳔了。作为鹦鹉鱼常见病,鹦鹉鱼失鳔后有的在缸中飘着,而有的则是沉入缸底,如果不仔细看很容易认为是鱼死了。 鹦鹉鱼失鳔症状 很多鱼友会纳闷怎么鹦鹉鱼失鳔了呢?其实鱼鳔在鱼的消化管和肾脏之间,是由结缔组织和弹性纤维组成。起着沉浮作用,鳔有细管与食道相连接,调节鳔的大小而在水中浮沉。鱼鳔失调症是鹦鹉鱼疾病中比较常见的。发病的鹦鹉鱼横七竖八,或侧卧,或倒立,甚至腹部朝上,浮于水中或沉入水底。在鹦鹉鱼失鳔初期,鱼儿轻敲缸壁,借助缸壁鹦鹉鱼还能转过身子,急速地游动一段,但过不多久又会翻过身子来。 得鹦鹉鱼失鳔病的鹦鹉鱼并不会在短时间内死去。一般仍能吃食,特别投喂活冻虾后,捕食积极。这一点有别于由于烂鳃病、缺氧造成的浮头病状。漂浮在水面的鹦鹉鱼,由于身体一侧会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干瘪、溃烂。而沉在水底的鹦鹉鱼会由于身体与缸底磨擦,发生感染发炎的症状。长期以往最终会由于体质下降,从而感染上其他疾病死亡。 鹦鹉鱼失鳔原因 到底鹦鹉鱼失鳔是如何造成的呢,起发病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五点。

1、营养成分:现在市场上观赏鱼饲料品种丰富,组配非常精细,鱼粉、虾干无所不用其极。爱好者更是为了心爱的鱼儿不惜重金购买高档饲料。这些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往往远高于一般天然饵料。还有就是营养过于丰富的饲料,会导致鹦鹉鱼过度肥胖,脂肪太多也会容易压迫到鱼鳔,从而造成失调。 2、饲料影响:有些鱼友喂可鹦鹉鱼吃不利于硝化的饲料,比如一些劣质的饲料,不利于化,容易造成肠阻塞。从而造成鱼的肠道膨胀,使鹦鹉鱼失去平衡,但和鱼鳔没有直接关系。 3、病毒侵染:有种弹状的病毒会引起鱼鳔上皮组织发炎变性,从而是鱼体内积存大量体液,压迫体腔管,造成鱼鳔内的空气无处可去,浮沉调节机能实效。发病的鹦鹉鱼消瘦,体色发黑,反应迟钝,头朝下滚动。腹部膨胀,腹腔内有腹水,鱼体表有瘀斑,常并发肠炎,而且会在一周左右死亡。 4、水温变化:鹦鹉鱼是热带鱼,对于水温的变化非常敏感,当急剧地改变水温时,降低和升高均能刺激鱼皮肤的神经末梢,从而引起内部器官活动的失调。这种鹦鹉鱼失鳔发病的症状是皮肤失去原有光泽,侧卧在水面或水底,懒于游动。鹦鹉鱼需要稳定的问题,因此换水的时候要注意水温的调节。当水温突然变化在3度以上时,极易引发鹦鹉鱼失鳔、失衡的病状。 5、体型因素:虽然体型因素并不是造成鱼鳔失调症直接原因,但鹦鹉鱼因为长的圆润,相较于龙鱼的体型短小很多,在正常的情况下加速游动也容易失去平衡。因此一旦鱼鳔出毛病,更容易出现失衡的病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