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承载力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探究应用

环境承载力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探究应用
环境承载力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探究应用

探究城市环境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

导读:城市环境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城市群的环境承载力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地区区域环境承载力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国内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生态建设与环境承载力研究。

中国学术期刊文辑(2013)

目录

一、理论篇

环境承载力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初步应用 1

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在湄洲湾污染控制规划中的应用 5

环境承载力理论在北京市和房山区的应用 9

环境承载力理论在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实证研究 12 环境承载力量化模型研究 14

环境承载力论初探 27

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符号函数极值法研究 32

环境承载力评价及预测模型研究 35

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研究 38

环境承载力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能力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48

环境承载力约束条件下城市最大乘用车保有量预测 54

黄家湖绿色公园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66

基于AHP和向量模法的宜昌市水环境承载力研究 68

二、发展篇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74

基于GIS的昆明城市发展地质环境承载力分析 77

基于GIS技术的成都市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快速评价 84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旅游地环境承载力合理阈值量测研究 89

基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旅游开发规划优化设计研究 100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104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沁河流域系统优化调控 107

基于投影评价方法的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117

基于突变理论的工业园区环境承载力动态评价方法 123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渤海滨海城市产业结构综合评价 133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规划结构优化方法探讨 137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区域产业适宜规模初探 142

经济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实证分析以成都市为例 145

喀纳斯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146

开发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初探 151

第17卷 第1期1997年2月

中国环境科学

CHIN A EN V IRO N M EN T A L SCI ENCE

V ol.17N o.1

Feb.1997环境承载力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初步应用

唐剑武 郭怀成 叶文虎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北京100871)

文 摘 结合环境规划工作的实际,从理论上阐述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衡量及应用模式,并结合福建省湄洲湾开发区环境的综合规划和临淄地区水环境规划,介绍了它的初步应用。结果表明,将环境承载力用于以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为目标的环境规划是合适的,可行的。

关键词 环境规划,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

我国的环境保护是以强化环境管理为特征的,而制定和实施环境规划则是其重要的内容和手段。因此,探讨环境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在定量程度上体现“协调发展”,是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由于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的社会经济行为造成的,所以环境规划的对象应该是人类的社会经济行为,其目标则是使人类的社会经济行为与相应的环境状态相匹配,使作为人类生存、发展基础的环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得到保护、改善。

本文试图以环境承载力作为环境规划工作的依据和约束条件之一来进行探讨。

1 环境承载力

1.1 概念的提出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是一个具有强大的维持其稳态效应的巨系统,它既为人类活动提供空间和载体,又为人类活动提供资源并容纳废弃物。对于人类社会活动来说,环境系统的价值体现在能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活动的需要提供支持。由于环境系统的组成物质在数量上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在空间上有一定的分布规律,所以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有一定的限度,或者说,存在一定的阈值,我们把这一阈值定义为

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阈值。

当今存在的种种环境问题,大多是人类活动与环境承载力之间出现冲突的表现。当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超过了环境所能支持的极限,即外界的“刺激”超出了环境系统维持其动态平衡与抗干扰的能力,也就是人类社会行为对环境的作用力超过了环境承载力。因此,我们可以用环境承载力作为衡量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的判据。

1.2 环境承载力的本质和特点

环境科学中所说的环境是以人类社会为中心的外部世界,环境系统的结构所体现出来的功能是能够依靠能量的交流与负熵流的输入维持着自身的稳态与运动。一定环境系统的结构表现出一定的功能,其维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所以,环境系统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存在阈值。环境承载力的本质就是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外在表现。

环境承载力最主要的特点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结合。客观性体现在一定的环境状态下其环境承载力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衡量和把握的;主观性表现在环境承载力的指标及其数值将因人类社会行为内容的不同而不同,而且人类可以通过自身行为,特别是社会经济行为来改变环境承载力的大小,控制其变化方向。环境承载力

的另一特点是具明显的区域性和时间性,地区不同或时间范围不同,环境承载力可以不同。

1.3 环境承载力的衡量

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应该从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上入手。即使在同一个地区,人类的社会经济行为在层次和内容上也完全可能会有较大差异,因此不应该也不可能对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中的具体指标作硬性的统一规定,只能从环境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联系角度,将其分类。我们认为可以分为三类:

(1)自然资源供给类指标。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2)社会条件支持类指标。如经济实力、公用设施、交通条件等;

(3)污染承受能力类指标。如污染物的迁移、扩散和转化能力,绿化状况等。

2 实例研究

在实例研究中,我们初步通过不同地区(实例1)和不同的人类政策行为(实例2)的环境承载力间的比较来阐明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应用方法。2.1 湄洲湾开发区环境规划(实例1)

我们在《福建省湄洲湾开发区环境规划综合研究》课题的总报告中首次给出了环境承载力的科学定义,并进行了初步的应用尝试。该研究应用环境承载力概念从理论上为湄洲湾开发区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的确定提出了具体建议。

2.1.1 湄洲湾开发区概况

湄洲湾开发区位于福建省中部沿海,这里具有作为国际中转海港的位置福建条件。目前规划区大致划为秀屿、肖厝和东吴三个规划小区,以及东岭等一些待开发区。本课题应用环境承载力,通过比较秀屿、肖厝、东吴和东岭4个区的环境承载力大小,来确定各自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2.1.2 环境承载力的表述

我们视环境承载力为n维空间的一个矢量。对同一个地区而言,这一矢量随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向和大小的不同而不同;当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方向和大小相同时,这一矢量随地区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比较不同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只须在相同的人类社会行为的作用方向上,比较其矢量的大小(或称矢量的模)即可。

由于环境承载力的各个分量具有不同的量纲,因此,为比较环境承载力的大小,首先必须对其各个分量进行归一化处理。

假设我们要对人类社会行为作用方向相同的m个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进行比较。不妨设此m个地区的环境承载力为:E j,j=1,2,…,m。再设每个环境承载力由n个分量组成,即有:E j= (E1j,E2j,E3j,…,E nj)。进行归一化处理后,E j=

(E 1j,E 2j,E 3j,…,E nj)。其中E ij=E ij/

m

j=1

E ij

这样,第j个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可以用归一化后的矢量的模来表示,即

E j = n i=1E ij2

这里,我们视每一分量的权重是一样的。若引入权重 1(i=1,2,…,n),则

E j = n i=1( i E ij)2

2.1.3 环境承载力指标

在湄洲湾课题中,我们初步选择5项指标作为环境承载力的5个分量来比较4个规划小区的环境承载力大小:大气环境质量类,水环境质量类,水生生态稳定性类(以不出现赤湖为界),水资源类,土地资源类。

2.1.4 环境承载力分析

根据环境承载力的表述,分别得到4个小区的环境承载力E j=E1j,E2j,E3j,E4j,E5j),j=1,2, 3,4。

秀屿区:E1=(0.247,0.040,0.20,0.132, 0.075)

东吴区:E2=(0.253,0.325,0.20,0.132, 0.201)

肖厝区:E3=(0.246,0.237,0.20,0.312, 0.287)

东岭区:E4=(0.254,0.397,0.40,0.424, 0.437)

7

1期 唐剑武等:环境承载力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初步应用

因此,得到各规划小区的环境承载力综合值(模)为:

秀屿:0.033;东吴:0.087;肖厝:0.11;东岭: 0.16。

综合分析上述环境承载力的具体数据,我们提出经济布局上的建议:秀屿区不宜作为工业发展区;东吴区宜发展港口、火电厂等;肖厝区可以发展石油炼制、石化与海洋化工;东岭区有供发展重工业的环境条件。

另外,我们还利用环境承载力对湄洲湾规划区的经济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就其港口条件与厦门、福州和泉州等港口进行对比研究,其结论支持了这一开发区的国土规划意见。

2.2 临淄地区水环境规划(实例2)

我们在临淄地区的水环境规划中,进一步用环境承载力理论研究了在不同的人类政策行为作用下环境承载力的大小比较。

2.2.1 临淄地区概况

临淄地区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是一个新兴的石油化工城市,也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齐文化的发祥地。水资源的短缺和水污染的日趋严重制约着本区齐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困此,我们试图通过环境承载力的分析,来比较和论证规划中提出的水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对策(政策)。

2.2.2 环境承载力表述

我们假设一个地区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有m个政策,其实施结果就有m个水环境承载力,假设此m个水环境承载力为E j,j=1,2,…, m,若每个水环境承载力又由n个具体指标所确定的分量组成,即有:E j=(E1j,E2j,E3j,…E nj)。同理,第j个水环境境承载力的大小可以用归一化后的矢量的模来表示,即

E j = n i=1E ij22.2.3 水环境承载力指标

水环境不仅为人口和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条件,而且还是污水的受纳体。因此,水环境承载力的指标应从与人口、经济有关的水资源及水污染状况来表征,而且这些指标应是可以度量的。

基于上述确定城市水环境承载力指标的水资源和水污染这两大内容,我们初步选定9个与它们有密切关系且针对我国国情的具体指标。这些指标不仅是水环境系统本身的结构组成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现,而且都和水环境承载力的大小成正比关系,其中包括: (1)人均工业产值,(2)城市化水平(城市非农业人口/总人口)的倒数,(3)工业固定资产产出率(工业产值/工业固定资产),(4)单位水资源消耗量的工业产值(工业产值/工业取水量),(5)单位水资源消耗量的农灌面积(每亩浇灌地用水量),(6)可供水量与总用水量之比,(7)污水处理投资占工业投资之比,(8)污水处理率,(9)单位COD排放量的工业产值(工业产值/工业COD总排放量)。

2.2.4 环境承载力分析

根据上述水环境承载力的具体指标,可计算本地区同一时期在不同的发展政策下水环境承载力的各个分量E ij。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综合指数就可以比较该区域的水环境承载力,并为水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协调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应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了临淄区水资源与水污染的动态预测与决策模型。根据预测结果,选择2010年体现水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7个对策(包括现行政策j=1,2,…,7),按照前述9项指标(即i=1,2,…,9),计算出2010年每一发展对策下的水环境承载力的9个分量E ij(i=1,2,…,9,j=1,2,…,7)以及综合值(见表1)。

8 中 国 环 境 科 学 17卷

表1 2010年临淄区在不同发展策略下水环境承载力各分量及综合值

水环境承载力

原始政策策略1策略2策略3策略4策略5综合策略分量10.1520.1400.1390.1370.1370.1390.156分量20.1420.1430.1430.1430.1430.1430.143分量3

0.1420.1430.1430.1420.1420.1430.145分量40.1210.2140.1210.1210.1210.1210.181分量50.1110.1110.2220.1110.1110.1110.223分量60.1120.2160.1280.1220.1220.1520.148分量70.1110.1110.1110.1110.2220.1110.223分量80.1420.1550.1310.1330.1330.1300.176分量90.1140.2050.1140.1800.1140.1140.159综合值

0.385

0.494

0.428

0.405

0.426

0.391

0.526

从表1中可以看出,若本区按现行政策发展,到2010年其水环境承载力最小。按照综合策略运行,未来水环境承载力可以逐步提高,使水环境与经济建设的矛盾(诸如供水短缺,水污染加重等)在发展中得到缓和或控制,为持续发展指明道路。针对本区实际情况,提高污水回用率及污水资源化程度,减少工业取水量及提高工业重复用水率,改善农业种植结构及灌溉技术,削减工业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等是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3 结论

通过上面的初步应用实践可以看出,环境承载力直接建立在微观研究的基础上,使环境规划的科学性有了保证;同时它又直接同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使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具

备了宏观依据;另外,由于环境承载力的可调性,使得协调发展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所以,将环境承载力作为环境与社会、经济相协调的中介和

理论依据是合适的。

参考文献

1 叶文虎等.环境科学研究,1992,5(增刊):1082 过孝民.环境科学研究,1992,5(增刊):115

3 郭怀成,唐剑武.城市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大

学首次可持续发展科学讨论会文集——可持续发展之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00~104

4 (美)贝塔朗菲冯.一般系统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

唐剑武 男,1970年6月生。北京大学硕士。现为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助教,从事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环境政策的研究及教学工作。公开发表论文5篇。

Environmental bearing capacity and its application

on environmental planning

Tang Jianw u ,Guo Huaicheng and Ye Wenhu

C enter for Environmental S ciences of Pekin g U nivers ity,Beijing 100087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of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com bined w ith the environmental planning pr actices,ex po unds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bear ing capacity ,its measurement and applied m odel.It takes as two examples the environmental planning of M eizhou Bar,Fujian Prov ince,and the w ater environmental planning of Linzi District,Shandong Pro vince .T he conclusion is draw n that making env ir onm ental planning w hose objective is to co-ordinated the so ciety ,eco no my and env ironment is reaso nable and feasible.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lanning ,env ironmental bearing capacity,indicator system.

9

1期 唐剑武等:环境承载力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初步应用

中国环境科学1998,18(Suppl.):70~73China Enviro nmental Science 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在湄洲湾污染控制规划中的应用

曾维华王华东薛纪渝(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5)

叶文虎关伯仁(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文摘从环境承载力的理论体系入手,系统阐述了环境承载力概念的内涵、基本特征与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并以湄洲湾新经济开发区污染控制规划为例,对湄洲湾各规划小区的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系统分析与评价;进而提出该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总体战略。

关键词环境承载力发展变量限制变量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

Theory of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and it.s 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on Meizhou Bay.Zeng Weihua, Wang Huadong,Xue Jiyu(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Beijing Nor mal U niversity,State Key Joint L 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Simulation and Pollution Control,Beijing100875);Ye Wenhu,Guan Bor en(Cent er of Enviro nmental Sc-i ence Research,Peking U niv ersity,Beijing100871).China Envir onmental Science.1998,18(Suppl.)70~73 Abstract)T 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 he t heory of environment carr ying capacity,including its co nnotat ion,basic character-istics,index system,assessment methods and so on.Furthermore,t he enviro nment carrying capacity of every district on M eizhou Bay has been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to propound the overall strateg y of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words:environment car rying capacit y development v ar iable limit ing v ar iable synthetic index of env ironment car-r ying capacity

/承载力0概念源于生态学,在5远东英汉大词典6中它被定义为/某一自然环境所能容纳的生物数目之最高限度。0随着世界范围内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承载力0概念的内涵被进一步拓展,派生出土地承载力与环境承载力等概念。

/土地承载力0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及其在一定生活水平下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0,它是为解决日趋严重的人口粮食问题提出的。然而,现今社会人类面临的不仅仅是粮食问题,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问题已成为阻碍社会、经济与环境持续、协调与稳定发展的绊脚石。/环境承载力0概念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被提出的112。环境承载力概念及其理论体系的提出,拓展了环境科学的内涵,对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1环境承载力的基本概念及其内涵

/环境承载力0是指/在一定时期与一定范围内,以及一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维持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环境功能不遭受破坏前提下,环境系统所能承受人类活动的阈值。0由此可见,环境承载力的承载对象是/人类活动0。人类活动有方向、强度与规模之分,这就决定了环境承载力的矢量特征。

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系统结构特征的一种抽象表示。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会表现出不同结构。环境系统的任何结构均有承受一定强度外部作用的能力。这一外部作用可以是自然的(自然灾害),也可以是社会的

收稿日期:1997-09-30

(人类活动作用);/自然的0通常是非人类所能控制的,不在本文研究范围之内;而社会的,既人类活动作用,则是人类所能控制的。人类一方面可通过降低活动强度来减小对环境系统的冲击;另一方面,环境承载力也可以因人类对环境的改造而发生变化。实际上,人类改造环境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高环境承载力;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人类对环境的某些改造活动,在提高了环境承载力的同时,又在其它方面降低了环境承载力。

由此可见,环境承载力是联系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纽带和中介,它反映人类活动与环境功能结构间的协调程度。环境因其所具有的环境承载力而支持人类生存与活动,人类又通过各种活动反作用于环境,使环境承载力发生变化。通过研究某一区域环境承载力,一方面可以描述该地区环境系统结构特征,同时还可以描述该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程度;并可以此为依据提出该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与稳定发展的总体战略。

2环境承载力的基本特征

2.1环境承载力的哲学特征

环境承载力是一客观的量,是环境系统的客观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一定功能结构的环境系统,就有承受人类活动,满足人类需求的支持能力。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系统功能结构的表征,在一定条件下(环境系统功能结构稳定不变),环境承载力依赖这种功能结构而客观存在。然而,作为衡量环境承载力的人类活动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观因素,用不同性质的人类活动来衡量同一区域的环境承载力,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由此可见,环境承载力是一相对值,相对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衡量标准。

2.2环境承载力的变异特征

环境承载力具有可变性。环境系统是一开放系统,不断与外界交换能量与物质;其功能结构的稳定性是相对的;随着环境系统功能结构的变化,作为环境系统功能结构表征的环境承载力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描述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与衡量环境承载力的人类活动性质发生变化。

环境承载力的可变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由人类活动加以控制的。人类在掌握环境系统运动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人类各种活动的实际需要,可以对环境进行有目的的改造,从而使环境承载力朝人类预定的目标变化。正是因为环境承载力的可控性,才使研究环境承载力具有现实意义。

2.3环境承载力的不确定特征

环境承载力的不确定特征表现在其随机不确定性与模糊不确定性。/随机不确定性0即指决定环境承载力的条件(一定时期、一定区域,维持环境系统功能结构不变)的随机性。一定时期描述某区域的环境系统功能结构的指标是随机变化的,由此导致环境承载力也是随机变化的。

环境承载力的模糊不确定性一方面取决于环境系统的开放性、复杂性;另一方面,由于作为衡量环境承载力的人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观因素,没有明确边界,难以明确定量,进而造成环境承载力的模糊不确定性。

3环境承载力的定量描述与评价方法

为进一步探讨环境承载力的物理意义及其数学表述,提出两个新概念:发展变量与限制变量,以此来说明人类活动与环境条件之间的辨证关系。

发展变量用以度量人类活动(生活活动与经济开发活动)对环境作用的强度,以各种资源利用量与向环境排放的各种污染物量表示,它们的全体构成发展变量集,集合中的元素称为发展因子。

限制因子是环境条件的一种表示,是环境状况对人类活动限制作用的表现。环境条件不是仅指大气、水体与土壤等环境质量状况,而是泛指对人类活动起不同限制作用的环境条件,诸如:资源供给条件、居住与交通条件等等。与发展变量一样,限制变量的全体构成限制变量集,集合中元素称为限制因子。通常,限制因子可分为以下几类:环境类限制因子、资源类限制因子、

71

增刊曾维华等: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在湄洲湾污染控制规划中的应用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题

切勿让任何老师知道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题 一、不定向选择题 1、环境规划的基本原理就是使得在保证环境目标(环境质量)或不超过环境容量的前提下,( D )。P8或者P3 A、环境效益达到最大 B、社会效益达到最大 C、环境污染降到最低 D、使得所有的效益与损失的总与为最大 2、环境规划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关系最密切的有( ABCD )。P4 A、人口与经济部分 B、生产力的布局与产业结构 C、因经济发展产生的污染 D、国民经济能够给环境保护提供多少资金 3、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环境规划的相互关联主要有( ABD )。P6 A、城市人口与经济 B、城市的生产力与布局 C、城市规模 D、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4、限期治理的对象主要包括( BD )。百度 A、“十五小”企业 B、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排污单位 C、没有按时缴纳排污费的企业 D、在特别保护区域内的工业生产设施超标排放污染物的单位 5、环境规划的作用就是( ABCD )。P3 A、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B、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C、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D、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6、下列那一种废物最有可能为危险废物( C )。 A、生活垃圾 B、包装垃圾 C、电镀污泥 D、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污泥 7、环境规划的特征有( ABCD )。P6~7 A、区域性 B、动态性 C、政策性强 D、信息密集 8、环境规划的原则有( ABCD )。P9~10 A、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原则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C、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D、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 9、按照环境要素,环境规划可以划分为( ABD )。P12

环境规划学答案

环境规划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 1、 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 答: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过程之一,是约束和指导政府行政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内涵:其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和主观随意性而实施的科学决策活动。 2、 环境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 答:作用:(一)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三)合理分配排污消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四)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五)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地位:环境规划担负着从整体和战略层次上的统筹规划、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的任务,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 环境规划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基本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前瞻性、信息密集和政 策性强。 基本原则:(一)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 (二)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的原则; (三)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 (四)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五)系统原则; (六)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七)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4、如何划分环境规划的类型? 答:(1)按规划期划分包括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计划(2)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划分包括经济制约型、协调型和环境制约型(3)按环境要素划分包括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规划和噪声污染控制规划(4)按照行政区划分划分和管理层次包括国家环境规划、省(市)区划分和管理层次划分包括国家环境规划、省(市)区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规划、市(县)环境规划、农村环境规划、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防治规划(5)按性质划分包括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专题规划(如自然保护区)和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等。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1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2.环境功能区划——是指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3.总量控制规划——是指以某一区域或流域为对象,将污染物排放量限制在区域或流域环境容量以内的方法。 4.水环境规划:对某一时期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作出的统筹安排和设计。5.耗氧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水环境所能容纳的耗氧有机物的最大容许量。该容量即通常所说的水环境容量。 7.大气环境质量预测:为了了解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活动对大气环境带来的影响,以便采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8.社区:指居住在某一个特定区域内的、共同实现多元目标的人所构成的群体。9.环境预测: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在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的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 10.环境规划指标:是直接反映环境现象以及相关的事物,并用来描述环境规划内容的总体数量和质量的特征值。 11.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环境净化能力的量,其数值应能表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12.规划协调型预测:指通过一定手段,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所能达到的环境状况。13.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对象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14.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述,旨在获取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料。 15.总量控制:就是依据某一区域的环境容量确定该区域内污染物容许排放总量,再按照一定原则分配给区域内的各个污染源,同时制定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保证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区域容许排放总量。16.土地资源:能满足或即将满足人类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利用的土地。 17.固体废弃物:指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18.土地开发:指人类采取积极的手段,扩大土地的有效利用或提高土地利用深度,以满足对土地不断增加的需求。 19.水污染控制系统:是由污染物的产生、输送、处理到水体中迁移转化等各种过程和影响因素所组成的系统。 20.集中供热:就是将分散的锅炉以及可以利用的燃烧装置集中起来,代替分散的状态。 21.环境规划: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作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22.社区环境评价:是对一个社区的描述和社区自我评价,它的评价内容包括生态环境质量、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社会指标的评价。23.水环境承载力:指某一地区、某一时间、某种状态下水环境对经济发展和生活需求的支持能力。 24.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的,并能满足当代人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别的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25. 环境现状评价:根据环境监测资料对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作现状评价。 26.规划方案:为实现相同的规划目标,可以采用的、供比较和选择的方案的集合。27.推荐方案:指由规划编制部门建议实施的规划方案(经过方案的优化)。 28.结构化决策:决策问题结构良好,可用数学模型刻画。 29.循环经济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31.集聚规模经济:指产出和平均投人随经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资料张承中版课后答案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卷(江西理工大学)环境规划:它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生态学原理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控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出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环境管理:是指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坚持宏观综合决策与微观执法监督相结合,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入手,运用各种有效管理手段,调控人类的各种行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以维护区域正常的环境秩序和环境安全,实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总体。? 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造成影响的最大容纳量。大气、水、土地、动植物等都有承受污染物的最高限值,就环境污染而言,污染物存在的数量超过最大容纳量,这一环境的生态平衡和正常功能就会遭到破坏。 末端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的终端或是在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界之前,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其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过程的处理,以减少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总量。 水体的自净过程:排入水体后,一方面对水体产生污染,另一方面水体本身有一定的净化污水的能力,即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与生物的作用,使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得以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往往能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并在的作用下进行分解,从而使水体由不洁恢复为清洁, 工业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活动中自然资源从源、流到汇的全代谢过程、组织管理体制以及生产、消费、调控行为的动力学机制、控制论方法及其与生命支持系统相互关系的系统科学。

简答题: 1.中国环境管理八项制度? 答: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综合整治与定量考核???? 污染集中控制????限期治理??? 排污许可证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 2.环境统计的范围及其调查方法? 答:涉及人类赖以生产和生活的全部条件,包括影响生态平衡的诸因素及变化带来的后果。范围包括:植物动物大气水土地土壤和人类居住区。调查方法:定期普查抽样调查科学估算专项调查 3.地表水环境质量类别及其适应范围? 答: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环境规划学试卷及答案

环境规划学试卷(附完整答案答案) 一、填空(共40分) 1、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而对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所做的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2、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划分: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制约型。 3、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相关指标。 4、环境规划决策特征: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 5、分担率=单个污染源排放量/所有污染源的总排放含量 6、大气环境污染预测:比例法、箱式模型法、高斯烟流模型 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由国务院规定。? 8、能源弹性系数是年平均能源消费量增长速度和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 二、国外环境规划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0分) 1、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 2、政府官员参与,公众参与; 3、将环境标准作为基本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 4、以毒性污染物和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为重点防治对象; 5、环境规划是经济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6、新市镇规划中必然包括环境规划内容; 7、重视以法律、行政管理手段落实规划。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与方法(10分) 1、出台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 2、促使全社会增强低碳意识; 3、发展低碳产业; 4、大力推进低碳科技创新; 5、提倡低碳的生产; 6、构建低碳生活方式; 7、建立低碳经济管理制度 四、则确定环境规划目标的原则(10分) 1、以规划区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区划为基础 2、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为依据 3、以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为根本 4、应满足现代技术经济条件 5、要求指标定量化、能作时空分解 五、水环境规划的过程及具体内容:(10分) 1、查明水资源现状与水环境问题 2、预测规划期生产、生活用水及水环境变化趋势 3、划分水环境功能区 4、确定水环境保护目标(水环境功能的规划指标) 5、选定合适的水环境规划方法 6、拟定水环境规划方案(节流、开源、防污) 7、提出优选方案并决策 8、保障水环境规划落实 六、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方案及主要措施(10分)

城市空间环境规划管理的规定

新城市空间

管 理 规 定 城市空间环境规划管理的规定 为了进一步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环境的调控作用,确保城市空间和环境达到和谐有序,根据《城乡规划法》和国家相关法规、规范,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旧城区建设应以降低人口密度,完善基础设施,调整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新区开发应坚持统一规划,成片综合开

发,配套建设。禁止掠夺性开发或剥皮式开发。 第二条控制旧城区建筑容量、交通容量和人口容量。旧城区居住建筑的建筑高度宜控制在60米以内,确因城市空间轮廓和城市景观需要,其建筑高度大于60米时,须先经专家审查会议审查通过,并报市政府同意后方可办理有关规划许可。 第三条建设项目应创造优美宜居的城市空间环境,贯彻节约用地、合理用地原则,禁止浪费土地,其容积率应以批准的详细规划为依据。 低层居住项目容积率不超过0.5,不小于0.3;多层居住项目容积率不超过1.8,不小于1.4;高层居住项目容积率不超过3.5;综合商业用途项目容积率不超过4.5;工业、仓储用地容积率一般不低于0.8,最低不得低于0.6;行政办公用地容积率一般不低于1.2,最低不得低于1.0。 用地面积较小或临城市干道的建设项目,如超出上述容积率的,应根据地块用地性质、周边环境情况进行模拟规划设计,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进行综合论证后报市政府批准。 第四条规范各类专业市场建设,将居住与专业市场进行合理功能分区,严格控制市场与住宅连体开发。 第五条城市广场、主次干道交叉口以及城市重点区域,应组织城

市设计,综合考虑城市空间环境和城市交通等要素,确保交通畅通和城市景观(建筑风格、色彩及比例尺度等)的相互协调。 第六条临街和临城市广场建筑退让应做到进退有序,形成丰富的天际轮廓线。 临街或临城市广场建筑退让红线应根据详细规划确定。一般建筑新城区不小于5.0米,旧城区不小于3.0米;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等新城区不小于10.0米,旧城区不小于8.0米。临城市巷道建筑退让红线,同时应满足日照、消防、管线敷设等间距要求。 第七条临街建筑面宽小于15米时,不应单独建设;临街建筑面宽为15至25米时,建筑层数不得超过5层,且建筑高度不得超过18米。 第八条临街建筑的控制高度(H)不应超过道路规划红线宽度(W)加上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S)之和的1.5倍,即H≤1.5(W+S)。 第九条临城市公共绿地、河湖水面的建筑退让要求,应根据详细规划确定。建筑物退让绿线或蓝线的最小距离为:低层山墙不得小于3.0米,纵墙不得小于5.0米;多层山墙不得小于3.0米,纵墙不得小于6.0米;高层山墙不得小于6.0米,纵墙不得小于8.0米。 第十条临街或城市广场底层商业用房的进深等于或大于16米的,需按第六条核定的建筑退红线的基础上按以下情况加后退让,以

环境规划试题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考试试题样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15 分)1 区域发展:一般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2 土地利用分区:又可称土地用途分区,是指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将规划地区划分出不同的用地区域。3 技术进步: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的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4 绿色GDP:既能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否,而且还能说明资源消耗的状况和环境质量的变化,更能反映国家GDP 的值。5 外部性:指经济主体活动对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二填空(每空一分,共30 分)1 反映区域发展水平的总量的指标主要是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绿色GDP 。2 区域经济特色主要表现为区域产业结构特色和区域产业结构布局特色。转移,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现3 城镇化表现为农村持续向城镇代化水平提高。4 区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的特征。和功能区。5 区域的划分一般分为均质区域6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的特征有有限性、动态性和可增强性。、专利等。7 科技活动产出的主要形式有科技论文8 土地供需矛盾的焦点是更低与建设用地的比例。9 区域规划的特点:综合性、战略性、地域性。、平均指标、相对指标。10 区域发展中的单一指标包括总量指标11 按照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可将人口的自然增长划分为原始型、年轻型、成年型、衰老型四种类型。三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1 下列不属于区域发展新趋势的是(C )A、区域分工全球化B、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发展的主题D、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C、合作共赢成为区域 2 一个国家或区域都存在一个经济上的“最大收益点” ,当劳动力超过这个量时,都会引起收益减少,处于“最大收益点人口为( B )A、人口容量B、适度人口C、人口承载力 3 主要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构成状况的是( C )A、人口数量B、人口迁移C、人口素质D、人口分布 4 陕北地区煤油汽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在巨大,在国家能源产业战略布局中居重要地位,那么它在区域优势的类型中属于(C )A、局部优势B、潜在优势C、全局优势 D 现实优势5 以下哪组属于自然资源所具有的特征的是( D )A、结构性有限性整体性社会性B、系统性结构性动态性社会性C、有限性区域性社会性多用途性D、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四、简答题:(各 5 分)1.请你简要论述技术的引进或转移的优点。(1)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2)有助于培养科技人才(3)可以避免漫长的探索过程,为发展赢得时间(4)可以节约大量的科学研究和试制费用2.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有那些?(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2)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3)区域发展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3.区域分工的特点和模式各是什么?(一)区域分工的特点:(1)区域生产的专业化(2)区域间经济的联系性(3)区际劳动分工的层次性和综合性(二)区域分工的模式:(1)垂直分工。(2)水平分工。(3)混合分工4.简述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1)社会消费。(2)资源状况。(3)科技水平(4)原有产业基础和产业传统(5)区际联系与区域分工5.区域经济特色形成的原因? (1)区际差异与区域优势(2)产业布局的指向性(原料指向、市场指向、交通指向)(3)劳动地域分工规律(4)区域利益等。五、论述题:(各10 分)一、区域市场化水平是如何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 1. 市场规模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持续性以及经济的合理性2. 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3. 市场环境对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4. 市场意识是形成经济活动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二、谈谈你对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两者关系的认识答:(一)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1,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多的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但自然资源仍是区

环境规划学课后习题与答案页码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P1 2、环境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P3 3、环境规划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P4 4、如何划分环境规划的类型?P8 5、国际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是什么?P17 6、结合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说明其特点和发展前景?P17 第二章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 1、什么是环境容量?从环境规划学上如何认识?P37 2、什么是环境承载力,它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如何?P38 3、从环境规划学的角度,如何理解人地系统的协调共生理论?P45 4、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特性是什么?P47 5、如何理解复合系统与环境规划的关系与指导作用?P51 6、论述城市地域结构、集聚效应对环境规划的作用?P55 7、何谓循环经济,其基本特征有哪些?P56 8、试论述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学的关系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P65 第三章环境规划的内容 1、如何进行环境规划中的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分析?P72 2、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类型和确定的原则是什么?P75 3、环境规划中的环境预测的类型和主要内容是什么?P85 4、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和基本内容是什么?P88 5、综合环境功能区划与部门环境功能区划的区别是什么?P96 6、结合实际分析环境规划方案设计的基本过程?P93 7、如何理解环境规划方案的运行机制和模式?P98 8、环境规划实施的基本措施和应发挥的功能是什么?P100 9、结合环境规划法说明其动态管理的内容?P106 第四章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1、结合一水体(河流、湖泊)水质监测数据,试用不同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水体质量评价,并对其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2、根据预测的要点如何考虑预测的不确定性,提高预测的效果。P115 3、根据某城市有关资料,讨论怎样选择、运用不同方法进行社会经济预测,并进行预测结果的分析。 4、以河流问题为例,概述建立河流水质预测系统的一般过程及要点。P128 5、结合生态等问题,讨论如何对难以量化问题进行环境影响预测。 6、根据环境规划的实践,如何理解环境规划决策分析基本框架的含义。 7、从方法学上讨论费用一效益分析、数学规划、多目标决策分析 3 类技术方法处理环境规划决策问题上的差异与内在联系。 8、结合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技术方法,讨论如何处理环境规划中经济、社会、环境等目标的协调分析问题。 9、结合区域SO2 控制问题,分析运用费用一效益方法进行环境规划决策的基本过程及处理方法要点。P121

4527环境规划与管理学复习资料

04527环境规划学 复习重点:第一到第六章及第八章——环境规划的理论、内容、技术与方法及应用。 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是非或判断题,简答题,单选题,论述题,计算题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市场价格法:直接根据物品或服务的价格,利用因环境质量变化引起的产量和利润的变化来计量环境质量变化的经济效益或经济损失。2.机会成本法:是指把一定的资源用在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对其他产品生产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效益。 3.防护费用法:环境资源破坏时带来的经济损失,可以通过为防护该环境资源不受破坏所支付的费用来推断。 4.水环境规划:对某一时期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作出的统筹安排和设计。 5.耗氧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水环境所能容纳的耗氧有机物的最大容许量。该容量即通常所说的水环境容量。 6.空间结构理论:研究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及组织优化的科学。 7.大气环境质量预测:为了了解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活动对大气环境带来的影响,以便采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 8.社区:指居住在某一个特定区域内的、共同实现多元目标的人所构成的群体。 9.环境预测: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在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10.环境规划指标:是直接反映环境现象以及相关的事物,并用来描述环境规划内容的总体数量 和质量的特征值。 11.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环境净化能力 的量,其数值应能表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 化学变化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 12.规划协调型预测:指通过一定手段,使环境 与经济协调发展所能达到的环境状况。 13.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 对规划对象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 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 14.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 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 定量的评述,旨在获取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料。 15.总量控制:就是依据某一区域的环境容量确 定该区域内污染物容许排放总量,再按照一定原 则分配给区域内的各个污染源,同时制定出一系 列政策和措施,以保证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不 超过区域容许排放总量。 16.土地资源:能满足或即将满足人类当前和可 预见的将来利用需要的土地。 17.固体废弃物:指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 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 质。 18.土地开发:指人类采取积极的手段,扩大土 地的有效利用或提高土地利用深度,以满足对土 地不断增加的需求。 19.水污染控制系统:是由污染物的产生、输送、 处理到水体中迁移转化等各种过程和影响因素 所组成的系统。 20.环境功能区划: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 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 异,对区域进行的合理划分。 21.集中供热:就是将分散的锅炉以及可以利用 的燃烧装置集中起来,代替分散的状态。 22.清洁生产: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 的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便增加生 态效益及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 23.浓度控制:是对人为污染源排入环境的污染 物浓度所作的限量规定,以达到控制污染源排放 量之目的。 24.环境规划: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 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 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 境所作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25.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 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26.社区环境评价:是对一个社区的描述和社区 自我评价,它的评价内容包括生态环境质量、社 会经济状况以及社会指标的评价。 27.土地退化:指由于某些构成土地的自然要素 性状发生了不利于维持原有生产能力的变化,从 而引起了土地生产能力的持续下降甚至消失。 28.城市生活垃圾:指城市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 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 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29.水环境承载力:指某一地区、某一时间、某 种状态下水环境对经济发展和生活需求的支持 能力。 30.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 境承载力的,并能满足当代人又不损害子孙后代 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 (1)探索阶段 (2)研究阶段 1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试题

1.第一个路标: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2.1983年12月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同步发展方针。 3.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 4.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确立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5.我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政策归纳为三大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污染者付费”政策,“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6.“三同时”制度系指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其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 7.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被认为是八项环境管理的龙头制度。 8.法约尔一般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他的提出的管理职能包括哪几方面? 提出管理的14原则:1.劳动分工2.权利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合理的酬报8.适当的集权和分权9.跳板原则10.秩序11.公平12保持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人员的团结。 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职能 9.管理的二重性:既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1.按控制活动的性质划分为防治性控制和更正性控制 2.根据控制点位于整个活动过程中的位置分为预先、过程、事后控制 3.根据实施控制的来源分正式组织、群体、自我控制 4.根据控制信息的性质分反馈、前馈控制 5.根据控制所采用的手段分直接、间接控制。 12控制原则 1.控制所涉及的范围是十分广泛。从总体上看,它既包括对人的控制,也包括对物的控制,这就增加了控制的复杂。 2.为了进行有效的控制,要遵循以下原则1.公众参与原则2.系统控制原则 3.一致与比较原则 4.预防性原则 5.例外与重点原则 6.灵活性原则 7.经济合理原则 8.反馈原则

环境规划考试试题2009 A

环境规划学试卷A卷 环境工程2007级 考试时间:2009年10月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说明:答案请写在试卷上,用蓝(黑)色钢笔(圆珠笔)书写,字迹要工整,请注意题目说明。 一、填空题(20分) 1. 环境规划的两个基本任务分别是 ; 。(3分) 2.环境容量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是、、 。(3分) 3.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是、、。(3分) 4.在环境规划的决策分析中,主要的数学规划方法有、、等。(3分) 5.一河段的上断面处有一岸边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为Q h=19440m3/d,COD(h)=100mg/L;河流水环境参数为Q p=6.0m3/s,COD(p)=12mg/L, u=0.1m/s, K d=0.5d-1。假设污水进入河流后立即与河水均匀混合,在距排污口下游10km处的断面上,河水中COD浓度是( )。(2分) 6.水环境规划方案可行性分析主要从和两方面来考察。(2分) 7.在风玫瑰图中出现C=34%,表达的意思是。(2分) 8.某建设项目所处城市工业区, 大气稳定度为B级, 查表得到p为0.15。距地面10m处10min的平均风速为 1.0m/s, 该建设项目所在地距地面30m处的平均风速为。(2分) 二、问答题(40分) 1.什么是水环境容量和水环境承载力,它们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如何?(10分) 2 根据环境规划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请对未来环境规划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趋势,发表你的看法。(10分) 3简述大气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的区别,以及大气环境规划中实行总量控制的必要性。(10分)

4 什么是DSS,DSS区别于MIS的特点是什么?(10分) 三、计算题(40分) 1 某个化工厂每天要排出两种工业废水,第一种工业废水的处理成本是1000元/吨,第二种工业废水的处理成本是700元/吨,该厂每天须处理的两种废水的总量大于1500吨,而工厂的处理能力为:第一种废水是800吨,第二种废水是900吨,问该工厂如何安排两种废水的处理量,才能使处理废水的成本最小。该问题是线性规划问题,请写出其数学模型(目标函数和约束方程),并回答求解该问题的方法。(10分) 2某城市位于江苏省内,二氧化硫控制区面积267Km2,一、二、三类功能区的面积分布为67Km2、100Km2和 100Km2,分别执行大气质量标准(标态下)0.02mg/m3,0.06mg/m3和0.1mg/m3。查表可知A取4.9。(1)试依据A值 法确定各功能区的SO2允许排放量;(2)已知该市当前的SO2总排放量为14.6×104t/a,计算SO2的削减量。(10 分)3某工厂位于平原地区,烟囱有效源高为80m,NO2排放量为90kg/h,烟气脱氮效率为75%,在其SW方向1200m 处有一风景名胜区。中性条件下,当吹NE风时,烟囱出口处风速为6.0m/s,距源1200处0.5h取样时 间,。(1) 工厂排放NO2在风景名胜区的浓度贡献值是多少?(2) 如果在垂直于SW方向距离风景名胜区50m处有一居民点,则工厂排放NO2对该居民点的浓度贡献值是是多少?(10分) 4 河段长86km,流量为Q=6.0m3/s,平均流速u x=0.3m/s,BOD衰减常数为K d=0.3d-1,K a=0.4d-1,污水排放量为0.6m3/s。如果要求河段中的DO≥5mg/L,河段起始断面处每天BOD5排放量不应超过多少?设上游河水中的BOD5浓度为1mg/L,氧亏值D0=0,水温20℃。采用S-P模型计算(饱和溶解氧)。(10分)140 y σ=85 z σ= 468 31.6 s C T = +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试重点题答案剖析说课讲解

第一章 1.可持续发展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八大公害事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水俣病事件、四日事件(哮喘)、米糠油事件、富士山事件(骨痛病) 第二章 1. 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 即“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方针。 2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内容: (1)实行持续发展战略。(2)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3)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城市“四害”。(4)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5)推广生态农业,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6)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积极 发展环保产业。(7)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8)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9)健全环境法规,强化环境管理。(10)参照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精神,制定我国行动计划。 3.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2)“污染者付费”政策(3)“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4.所谓环境民事责任,是指公民、法人因污染或破坏环境而侵害公共财产或他人人身权、财产权或合法环境权益所应当承担的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 5.环境规划与管理制度是指为了实现环境立法的目的,并在环境保护基本法中作出规定的,由环境保护单项法规或规章所具体表现的,对国家环境保护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并由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来监督实施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属于环境保护行为的基本法律制度。 6.八项环境管理法律制度 (一)“三同时”制度:“三同时”制度系指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其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二)排污收费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系指对排放污染物的工矿企业事业单位征收排污费,用于污染的治理。(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四)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规定了各级政府行政首长应对当地的环境质量负责,企业的领导人对本单位污染防治负责,并确定他们在任期内环境保护的任务目标,列为政绩进行考核。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被认为是八项环境管理的龙头制度(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是对城市实行综合整治的成效、城市环境质量,制定量化指标进行考核,每年评定城市各项环境建设与环境管理的总体水平。(六)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各种规划、开发、建设项目、排污设施或经营活动,其建设者或经营者,需要事先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查批准,颁发许可证后才能从事该项活动,这就是许可证制度。包括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两个方面,以及排污申报,确定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和分配排污总量削减指标,核发排污许可证,监督检查

《现代城市生态及环境学》2017年期末考试答案解析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期末考试(20)姓名:xxx班级:2班成绩:92.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现代城市生态设计原理不包括()。(1.0分) 0.0分 ?A、 遵循合理的生态位 ? ?B、 生态审计设计原理 ? ?C、 经济与自然相容原理 ? ?D、 民众广泛参与 ? 我的答案:D 2 影响种群密度的四个基本参数为()。(1.0分)

1.0分 ?A、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 ? ?B、 出生率、死亡率、低龄率、老龄率 ? ?C、 流动率、固定率、迁入率、迁出率 ? ?D、 流动率、固定率、低龄率、老龄率 ? 我的答案:A 3 游憩空间定额法提出,城市绿底的人均规划指标不低于没人()平方米。(1.0分)1.0分 ?A、 3 ? ?B、 6 ?

?C、 9 ? ?D、 12 ? 我的答案:C 4 当特定区域的总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达到(),该区域已进入了老龄社会。 (1.0分) 1.0分 ?A、 5% ? ?B、 7% ? ?C、 10% ? ?D、 13% ? 我的答案:C

5 城市水环境是一个城市所处的地球表层的空间中水圈的()的总称。(1.0分)0.0分 ?A、 所有水体、水中悬浮物、水体周围环境 ? ?B、 所有水体、水中悬浮物、溶解物 ? ?C、 地表水、水中悬浮物、水体周围环境 ? ?D、 地表水、水中悬浮物、溶解物 ? 我的答案:A 6 在一个生态系统里面,功能的大小决定于最弱的系统,这个体现了()。(1.0分)1.0分 ?A、 生态位的原理 ? ?B、

生物多样性导致稳定性的原理 ? ?C、 食物链的原理 ? ?D、 系统整体功能最优的原理 ? 我的答案:D 7 居住小区绿化的原则中,()强调重视小区环境的文化内涵。(1.0分)0.0分 ?A、 实用性 ? ?B、 独特性 ? ?C、 经济性 ? ?D、 艺术观赏性 ?

环境规划学试卷A

河南工程学院2010 至2011 学年第 1 学期 环境规划学试卷 一、填空题 1、环境规划的类型按环境与经济的辨证关系划分为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制约型,按环境要素划分为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 2、《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确立的“33211”工作重点指的是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两区(酸雨和SO2控制区)、一市(北京市)、一海(渤海)。 3、环境规划目标的类型按规划内容分为环境质量目标、环境污染总量控制指标;按规划目的划分,可分为:环境污染控制目标、生态保护目标和环境管理目标。 4、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按其表征对象、作用以及在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性或相关性来分,有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相关性指标。 5、循环经济的三大理论支柱是:复合生态、人类生态和产业生态。 6、大气环境规划目标主要包括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和大气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目标。 7、水质、水量和水生态是目前水环境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8、进行规划方案费用的比较评价,通常可采用净效益和费效比等评价准则。 9、水环境容量的大小与水体特征、水质目标和污染物特性有关。 10、依据研究对象不同,水环境规划可分为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和水资源系统规划 11、大气环境规划总体上划分为两类,即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12、环境评价中,评价对象主要包括污染源与环境质量两大基本方面。 13、环境规划的重点是环境系统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 14、目前,我国总量控制可以分为3类:①容量总量控制,②目标总量控制,③行业总量控制。 15、我国的大气污染以煤烟型为主,SO2和烟尘是主要污染物。 16、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环境现状调查评价和环境质量预测及规划。 17、土地评价内容包括土地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 18、乡镇环境规划的体系按行政隶属关系和规划范围可分为县域环境规划和镇区环境规划两个层次。 19、环境规划范围的界定是以整体意义上的环境为基础,应该逐步覆盖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三个方面。 20、我国的七大水系是指:长江、黄河、珠江、海河、淮河、松花江、太湖。 21、综合决策技术方法在未来环境规划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较为突出的方面包括:系统模拟与预测技术、规划方案优化技术与决策分析方法、规划实施评估方法。 22、环境规划的类型按环境与经济的辨证关系划分为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制约型,按环境要素划分为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23、构成大气环境系统的子系统可以概括为大气环境过程子系统、大气污染物排放子系统、大气污染控制子系统及城市生态系统。 24、1992年,环境保护年度计划正式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体系。 (本题 60分)二、问答题 1、简述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7分) 2、我国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是什么?。(7分) 3、简述环境规划中环境预测的主要内容。(7分) 4、简述环境规划的功能。(7分) 5、简述大气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8分) 6、环境效益评价的货币技术方法有哪些?(8分) 7、浓度控制法、P值法和总量控制法的区别是什么?(8分) 8、简述生态城市规划与城市环境规划的关系。(8分) 9、简述环境规划中环境预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7分) 10、水环境规划的基本步骤有哪些?(7分) 11、简述环境规划的8项管理制度。(8分) 12、大气污染控制中,浓度控制法、P值法和总量控制法的区别是什么?(8分) 13、简述环境规划实施的基本条件。(7分) 14、简述大气环境规划的综合措施有哪些。(7分) 15、试述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途径有哪些。(8分) 16、环境规划目标的可达性分析主要有那些内容?(7分) 得分评卷人

环境规划题

基本农田: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三同时”制度: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第26条规定:“建设工程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工程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这一规定在我国环境立法中通称为“三同时”制度。 3、简答

2、我国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是什么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三十二字方针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5、简述大气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 答:(1)弄清问题(2)确定环境目标(3)建立源与大气环境质量间的输入相应关系(4)选择规划方法与建立规划模型(5)确定优选方案(6)方案的实施 7、浓度控制法、P值法和总量控制法的区别是什么? 11、简述环境规划的8项管理制度(环境管理八项制度)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三同时”制度; (3)排污收费制度; (4)环境目标责任制; (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6)限期治理制度; (7)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8)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证制度。 12、大气污染控制中,浓度控制法、P值法和总量控制法的区别是什么? 答:总量控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排放污染物的总质量;(2)排放污染物总量的地域范 围;(3)排放污染物的时间范围。 企业为达到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可通过两种途径实现: (1)在市场上购买排污权;(2)实地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浓度排放标准的指标: (1)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3)单位产品排放 量。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并没有规定最大持续排放时间,且监测规范中的监测时间也是很短 的。 P 值法的理论基础是点源扩散模型;P 值法可将允许排放总量分配给点源。计算的是总量控 制区内点源(几何高度大于等于 30m 的排气筒)污染物排放率限值,不能计算低架源的允 许排放量。 分析: (1)线性规划模型的标准型: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 (2)什么作目标函数?什么作约束条件? ●要求费用最省设计为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由环境规划要求表示。 (要求进入湖泊的氰化物不超过315kg/d) 目标函数: ●设化工厂(1)(2)(3)的氰化物处理率分别为x1、x2、x3,则三个化工厂的处理费用分 别为多少? 化工厂1:Z1=1.25 × 760x1 化工厂3:Z3=1.75 × 250x3 化工厂2:Z2=2.0 × 110x2 ●三个化工厂的处理费用之和为: ●Z=Z1+Z2+Z3

城市环境规划案例

城市环境规划案例 ——成都高新南区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 一、规划目标 成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区位于成都市南郊,与旧城区连为一体,面积为47平方公里,截止2004年末,高新南区总人口为14 .5万人,全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68亿元。预计2007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55亿元,2010年可达到400亿元。由于靠近城区,区内主要水体均受到有机污染,多为4-5类水;但环境空气质量良好,满足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除交通干线外,声学环境质量较好。 该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的目标是:通过规划的实施,用3至5年时间使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规划区环境质量达到相应标准的要求,初步实现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水污染总量控制规划 本规划涉及的河流为龙爪堰、栏杆堰两个控制单元。 1. 工业污染源调查及评价 工业污染源调查表见表8-2。 表8-2 工业污染源调查及排放量表 工业企业名称废水排放量 (t/a) 排污去向 水环境功能 区名称 污染物排放量 (kg/a) COD Cr NH3-N 华西乳业有限责任公司128000 龙爪堰龙爪堰17664 166 成都高新电镀厂3500 龙爪堰龙爪堰500.5 69.3 四川嘉田制版有限公司8000 龙爪堰龙爪堰1088 144 成都新耀华食品有限公司21800 龙爪堰龙爪堰2746.8 413.64 成都新成食品有限公司15296 板桥堰栏杆堰1651 183 成都住矿电子有限公司181688 板桥堰栏杆堰8721 1998 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1675 污水管网9948 346 成都地奥制药集团148600 污水管网67613 2972 成都普天电缆股份有限公司390000 污水管网185250 8697 成都恩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00000 污水管网41200 2010 成都康宁光缆有限公司70000 污水管网31640 1386 成都美登高食品有限公司8500 污水管网3383 168 吉泰安(四川)药业有限公司8000 污水管网3384 168 成都旺旺食品有限公司309700 污水管网131932 6627.5 成都三联纺织印染有限公司17850 污水管网7318 339 四川华西医药发展有限公司7000 污水管网2464 149 2. 城市生活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各控制河段的生活污染源调查表见表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