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学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规划学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规划学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规划学课后习题答案(2011)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

答: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过程之一,是约束和指导政府行政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内涵:其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和主观随意性而实施的科学决策活动。

2、环境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

答:作用:(一)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三)合理分配排污消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四)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五)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地位:环境规划担负着从整体和战略层次上的统筹规划、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的任务,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起着十分重要的

作用。

3、环境规划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基本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前瞻性、信息密集和政策性强。

基本原则:(一)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

(二)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的原则;

(三)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

(四)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五)系统原则;

(六)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七)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4、如何划分环境规划的类型?

答:(1)按规划期划分包括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计划(2)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划分包括经济制约型、协调型和环境制约型(3)按环境要素划分包括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规划和噪声污染控制规划(4)按照行政区划分划分和管理层次包括国家环境规划、省(市)区划分和管理层次划分包括国家环境规划、省(市)区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规划、市(县)环境规划、农村环境规划、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防治规划(5)按性质划分包括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专题规划(如自然保护区)和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等。

5、国际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是什么?

答:发展历程:(1)美国早在1960年制订了第一份大气环境全国行动计划,其后在水污染、饮用水、固体废物、生物多样性等多个要素领域,1977年USEPA根据《政府绩效法》规定制定USEPA战略规划,美国具有了国家级综合性的环境保护规划,经过10年发展,USEPA战略规划体系有了显著的

改善与发展;(2)1977年和1986年,日本环境厅(现为环境省)曾分别制定过《环境保护长期计划》和《环境保护长期构想》,1992年《环境基本法》开始了立法讨论;1993年11月通过并实施,日本政府先后制定了3次环境基本规划,1994年12月通过第一次环境基本计划,2000年12月通过第二次环境基本规划,2006年4月通过了第三次环境基本规划。(3)荷兰于1989年制定了《国家政策计划》,荷兰国家环境政策计划(NEPP),1989年NEPP1公布,其目标是在一代人(即25年)之内达到可持续发展,1990年,又公布了NEPP-90,作为对NEPP1的补充,1993年对NEPP1的初步结果进行了评估,并修改了部分目标,1997年NEPP3公布,2001年NEPP4以对30年环境政策评价为开始,NEPP4提供到2030年的长期规划。

经验:美国的《国家政策法》、日本的《环境基本法》,这些法律不仅明确了环境规划的必要性和责任单位,还对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流程、编制内容、法律校力等做明确规定。

6、结合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说明其特点和发展前景?

答:我国的环境规划体系较为复杂,不同层次的规划相互交叉,由此也导致不同规划间存在较大差异,我国多年来尚未形成稳定的规划目标指标体系,历次五年规划目标和指标项相差较大,我国对污染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治理难度估计不足,致使有些目标偏高,因而我国环境规划叫薄弱。发展前景:前期工作情况的总结(或前次规划的实施情况评估);经济、社会和环境现状调查;环境规划预测;环境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的建立;环境功能分区和区域布局;规划方案的设计与优选;重点任务与重点工程;规划实施和保障措施等。

第二章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

1、什么是环境容量?从环境规划学上如何认识?

答:(1)环境容量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系统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或一个生态系统在维持生命机体

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承受有机数量的限度。

(2)从环境规划学上,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了环境净化能力的量,是从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提出的,其数值应能表证污染物在环境

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

2、什么是环境承载力,它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如何?

答:环境承载力是某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阈值。

作用:环境系统具有依靠能流、物流和负熵流来维持自身的稳态,有限地抵抗人类系统的干扰并重新调整自组织形式的能力。

3、从环境规划学的角度,如何理解人地系统的协调共生理论?

答:人地系统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的复杂系统。区域环境规划的成效,应充分体现人地和谐共生这一主线,区域可持续发展亦在以人地关系协调共生为核心,注重建立人类活动系统内部和地理环境系统内部,以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网,力求把人类活动系统的熵产生降低最低,把地理环境系统为人类活动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负熵的能力提高至最高;力求通过熵变规律,创造一个自然、资源、人口、经济与环境诸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复杂有序的区域人地关系协调共生系统。

4、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特性是什么?

答:结构:社会、经济、自然3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子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复合生态系统。

功能:(1)生产功能,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和信息产品(2)生活功能,即为人民提供方便的生活条件和舒适的栖息环境(3)还原功能,

保证城乡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持

续发展(4)信息传递功能,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

信息传递来为人类服务。

特性:1、人工性;2、脆弱性;3、可塑性;4、高产性;5、地带性;6、综合性。

5、如何理解复合系统与环境规划的关系与指导作用?

答:关系:环境规划是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作的合理安排,它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以及信息密集和政策性强等基本特征,它们与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呼应,是进行环境规划首先必须掌握的知识。在编制环境规划的过程中,无论是信息的收集,储存,识别和核定,功能区的划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环境问题的识别,未来趋势的预测,方案对策的制定,环境影响的技术经济模拟,多目标方案的评选等等,都与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密不可分。

指导作用:①自然子系统对环境规指导作用划的指导作用自然环境是环境演变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它制约着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方式和程度。自然环境的结构,特点不同,人类利用自然发展生产的方向,方式和程度亦有明显的差异,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方式和程度以及环境对于人类活动的适应能力,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也随之不同。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能动的改造自然,改变原来自然环境的某些特征,形成新的环境。现代环境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叠加社会环境的影响,形成不同于自然环境的演化方向,因而必须综合研究区域的复合生态系统,从而研究其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寻求编制环境规划的方法,使编制出来的规划能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复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有利于区域当地环境质量状况的实质性改观。②社会,经济子系统对环境规划的指导作用在复合生态系统中,社会,经济,自然三个子系统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且总是在不断的动态发展之中,因此,环境规划必须考虑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及发展速度,如果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速度的调整而环境规划未能做出相应调整,那么环境规划由于与实际情况相差太远,本身将失去意义,如果未能及时进行调整,那时牵涉到得方方面面很多,工作量将很大,从而影响到规划的顺利实施。许多的环境问题都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引起的,要处理好这些环境问题,做好环境规划就必须摆好复合生态系统中社会,经济的位置,脱离这两大系统而编制的环境规划,必定是不切实际甚至毫无使用价值的。综上所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必然是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

6、论述城市地域结构、集聚效应对环境规划的作用?

答:城市边缘工业的集聚和市中心商业、服务业的集聚能够共同使用公用交通运输、环境治理及其他基础设施;有利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技术、产

品和信息交流;便于统一的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从而产生巨大的环境

经济效益。

7、何谓循环经济,其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发展模式。基本特征:(1)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

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2)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社会、

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3)循环经济可以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

费纳入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

8、试论述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学的关系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

答:循环经济理论是基于产业生态学发展起来的,单一产业不能构成产业生态系统,完成产业的生态转型,循环经济导向的产业生态转型需要在技

术、体制和文化领域开展深刻的变革。

作用: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

态系统承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的

网络型、进化型经济,它通过纵向、横向和区域耦合,将生产、流通、

消费、回收、环境保护及能力建设融为一体,使物质、能量可多级利用、

高效产出,自然资产和生态服务功能正向积累、持续利用。

第三章环境规划的内容

1、如何进行环境规划中的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分析?

答:(1)环境保护投资分析;(2)技术力量分析;(3)污染防治技术分析;(4)其他分析(公民素质分析等)。

2、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类型和确定的原则是什么?

答:类型:(1)环境质量指标(2)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3)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4)相关指标,主要包括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3

类。

原则:(1)整体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规范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5)适应性原则(6)选择性原则。

3、环境规划中的环境预测的类型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类型:(1)警告性预测(趋势预测)(2)目标导向型预测(理想型预测)(3)规范协调预测(对策型预测)

主要内容:(1)社会和经济发展预测(2)环境容量和资源预测(3)环境污染预测(4)环境治理和投资预测(5)生态环境预测

4、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和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目的:考虑到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及环境投资效益两方面的因素,在确定环境规划目标前常常要先对研究区域进行功能区的划分,然后根据各

功能区的性质分别制定各自的环境目标。

基本内容:(1)在所研究的范围内,根据各环境要素的组成、自净能力等条件,合理确定使用功能的不同类型区,确定界面、设立监测控制

点位。(2)在所研究的范围的层次上,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以功能区位单位,提出生活和生产布局以及相应的环境目标与环

境标准的建议。(3)在各功能区,根据其在生活和生产布局中的

分工职能以及所承担的相应的环境负荷,设计出污染物流和环境

信息流。(4)建立环境信息库,以便对生产、生活和环境信息进

行实时处理,及时掌握环境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并通过反馈做出

合理的控制对策。

5、综合环境功能区划与部门环境功能区划的区别是什么?

答:城市综合环境规划区主要以城市中人群的活动方式以及对环境的要求为分类准则,一般可以分为重点环境保护区、一般环境保护区、污染控制区和重点污染治理区等,而部门环境功能区划一般可分为大气环境功能区、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区、噪声功能区等。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包括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文化区、交通稠密区、清洁区;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区划包括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鱼类保护区,一般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以及一般景观水域;噪声功能区分为5类:0类声环境功能区、1类声环境工区、2类声环境功能区、3类声环境功能区、4类声环境功能区。

6、结合实际分析环境规划方案设计的基本过程?

答:(1)分析调查评价结果,其包括环境质量、污染状况、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现有环境承载力、污染消减量、现有资金和技术的调查和评价。明确环境现状、治理能力和污染综合防治水平(2)分析预测的结果,摆明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环境现有承载能力,削减量和可能的投资、技术支持,从而综合考虑实际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详细列出环境规划总目标和各项分目标,以明确现实环境与环境目标的差距(4)制定环境发展战略和主要任务。从整体上提出环境保护方向、重点、主要任务和步骤。(5)制定环境规划的措施和对策,包括污染综合整治措施,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措施,生产布局调整措施。7、如何理解环境规划方案的运行机制和模式?

答:(1)环境规划方案决策的影响机制:1、决策风险的影响,环境规划方案实施后可能给规划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2、决策时效的影响,对于最高决策者来说,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投入实现环境规划目标,是决策者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3、社会成本核算的影响:任何一个规划方案的实施总会受到来自各方面有利和不利条件的影响,即机遇与挑战并存。除上述4项因素外,最高决策智商、决策倾向和决策方法等亦对规划方案的决策实施有较大影响。(2)环境规划方案运行模式:对于最高决策者来说,除了充分考虑影响规划方案决策运行机制外,还必须建立一套能帮助自己分析问题的推敲命题,这些命题包括:规划方案是否必要,规划目标能否实现,规划方案是否可行,其实施后的经济效益是否最好,规划方案是否富有弹性和很强的应变能力等。

8、环境规划实施的基本措施和应发挥的功能是什么?

答:基本措施:(1)采取协调和审议的措施,包括规划部门内部的协调和调整与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和调整(2)组织管理方面的措施,包括制定

资源利用开发标准,统计报表制度,依法控制保证规划的实施。

(3)科学研究方面的措施,包括协调发展规划方法的研究,生

态工程工艺研究。

功能:(1)完成综合技能(2)完成诱导机能(3)完成科学的、合理的机能(4)完成调整环境的机能(5)完成确保实行机能。

9、结合环境规划法说明其动态管理的内容?

答:(1)环境现状评价(2)环境规划区域预测(3)环境规划目标确定(4)建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5)环境规划功能区划(6)环境规划方案优化(7)环境规划实施与管理。

第四章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1、结合一水体(河流、湖泊)水质监测数据,试用不同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水

体质量评价,并对其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答:略

2、根据预测的要点如何考虑预测的不确定性,提高预测的效果。

答:(1)把握影响环境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并获取充足的信息

(2)寻找合适的表征环境变化规律的数理模式和(或)了解预测对象的专家系统。

(3)对预测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通过以上三点考虑预测的不正确性,为了提高预测的效果,可通过定性、定量预测技术进行选择。

3、根据某城市有关资料,讨论怎样选择、运用不同方法进行社会经济预测,并

进行预测结果的分析。

答:

4、以河流问题为例,概述建立河流水质预测系统的一般过程及要点。

答:(1)确定预测目标(2)水质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3)建立水质预测模式。

5、结合生态等问题,讨论如何对难以量化问题进行环境影响预测。

答:

6、根据环境规划的实践,如何理解环境规划决策分析基本框架的含义。

答:

7、从方法学上讨论费用一效益分析、数学规划、多目标决策分析3类技术方法

处理环境规划决策问题上的差异与内在联系。

答:

8、结合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技术方法,讨论如何处理环境规划中经济、社会、环

境等目标的协调分析问题。

答:

9、结合区域SO2控制问题,分析运用费用一效益方法进行环境规划决策的基本

过程及处理方法要点。

答:基本过程:(1)明确SO2控制问题(2)环境质量与受纳体影响关系确定(3)备选方案的环境影响分析(4)备选方案的费用效益计算(5)备

选方案的费用效益评价。

方法要点:弄清规划方案中各项活动所涉及环境问题的内容、范围和时间尺度,从而为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识别分析奠定基础,在环境功能分析确定的基础上,对受纳体环境影响的估计,主要包括:1、估计环境质量变化的时空分布;

2、估计受纳体在环境质量变化中的暴露程度;

3、估计暴露对受纳体产生的

物理化学和生物效应。当完成备选方案的方案的费用效益货币计算后,就可通过适当的评价准则进行不同方案的比较,完成最佳方案的筛选。

10、结合一个环境规划的例子,讨论如何建立层次分析决策模型。

答:

第五章水环境规划

1、水环境规划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水环境规划包括两个有机组成部分:一是水质控制规划(参见水质规划);

二是水资源利用规划。这两个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前者以实现水体功能要求为目标,是水环境规划的基础;后者强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和水环境保护,它以满足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宗旨,是水环境规划的落脚点。

2、何谓水环境控制系统?

答:水污染控制系统是由污染物的产生、排出、输送、处理到水体中迁移转化等各种过程和影响因素所组成的水质污染及其控制系统。该系统的性能与功效主要表现为水质状况及其社会影响,同时也表现在控制污染措施的技术经济效应上。各个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对该系统的总体功能效应都产生其一定影响。

3、简述水环境控制系统规划的内容和特点?

答: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是以国家颁布的法规和标准为基本依据,以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为指导,以区域水污染控制系统的最佳综合效益为总目标,以最佳适用防治技术为对策措施群,统筹考虑污染发生—防治—排污体制—污水处理—水体质量及其与经济发展、技术改进和加强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地调查、监测、评价、预测、模拟和优化决策,寻求整体优化的近、远期污染控制规划方案。

特点:在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中,规划方法的选择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也是规划的核心内容。根据解决水污染问题的途径,可将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分为两大类,即系统的最优化问题和规划方案的模拟选优问题。

4、城市水污染控制规划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答:以国家颁布的法规与标准为基本依据,以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为指导,以区域水污染控制系统的最佳综合效益为目标,最佳适用防治技术为对策措施群,统筹考虑污染源发生—防治—排污体制—污水处理—水质质量及其与经济发展、技术改进和加强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调查、监测、评价、预测、模拟和优化决策,寻求整体优化的近、远期污染控制规划方案。

5、简述水资源系统规划的目的、任务和规划层次?

答:目的:水资源系统规划将作为区域内各项水工程设计的基础和编制国家水利建设长远计划的依据

任务: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计划,改善生态环境要求,以及各行各业对水资源的需求,结合区域内水资源的条件和特点,选定规划目标,

拟定合理开发利用方案,提出工程规模和开发程序方案。

层次:1、流域水资源规划。2、地区水资源规划。3、专业水资源规划

6、简述水环境容量的类型?

答:1、按水环境目标分类:A、自然水环境容量。B、管理(或规划)环境容量。

2、按污染物性质分类:A、耗氧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B、有毒有机物的水

环境容量。C、重金属的水环境容量3、按降解机制分类:A、稀释容量B、自净容量4、按可再生性分类:A、可更新容量B、不可更新容量5、按可分配性质分类:A、可分配容量B、不可分配容量

7、水环境功能区如何划分?如何确定水污染控制单元?

答:一)水环境功能分区原则1、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优先保护2、不得降低现状使用功能3、统筹考虑专业用水标准要求4、上下游、区域间互相兼顾,适当考虑潜在功能要求5、合理利用水体自净功能和环境容量6、与陆地上工业合理布局相结合7、对地下饮用水源地污染的影响8、实用可行,便于管理(二)水环境功能分区依据1、自然保护区及源头水执行II 类标准2、生活饮用水区执行III 类或IV 类标准3、渔业水域执行II 类或III 类标准4、风景游览区执行III 类或IV 类标准5、工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用水区执行III 类或IV 类标准(三)水环境功能区划分的方法与步骤1、系统分析2、划分步骤:技术准备、定性判断、定量决策和综合评价第六章2、简述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1、弄清问题2、确定环境目标3、建立源与大气环境质量间的输入影响关系3、选择规划方法与建立规划模型5、确定优选方案6、方案的实施5、简述大气环境规划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在规划中所起的作用1、一个完整的大旗环境规划包括多反面的内容如:大气环境评价、大气环境污染预测、大气环境目标确定及大气环境功能区的划分等2、对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及预测,了解现在和未来的大气环境质量污染情况。大气污染预测确定主要大气污染物,影响排污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和预测排污量增长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而制定科学,合理的大气环境目标是编制大气环境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正确划分大气环境功能区是研究和编制大气环境规划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大气环境总量控制的基础前提。

8、试述水环境规划方案中可以考虑采取的技术措施。

答:(一)减少污染物排放负荷

1. 清洁生产工艺

?清洁生产定义为对生产过程和产品实施综合防治战略,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

的风险。对生产过程,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革除有毒材料,减少所有排放物的排污量和毒性;对产品来说,则要减少从原材料到最终处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实施清洁生产是深化我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途

径,也是水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措施。

2. 浓度控制

?浓度控制是对人为污染源排入环境的污染物浓度所作的限量规定,以达到控

制污染源排放量之目的。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仍依据排入水体或城市下水道的污染物浓度征收排污费。

?经若干年的实践发现,实施浓度控制之后,水体质量改善的程度远未达到预

期的目的。究其原因,是因为浓度控制法有下述缺陷:

①当排放源采用稀释排放法时,可以在浓度不超标条件下无限制地排放任何污染

物;

②浓度控制未考虑区域环境的现状负荷,如在排放源密集的地区,即使各个污染

源都符合排放标准,但整个区域的环境质量也可能超过标准;

③浓度控制法未考虑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

3. 总量控制

?总量控制就是依据某一区域的环境容量确定该区域污染物容许排放总量,再

按照一定原则分配给区域内的各个污染源,同时制定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保证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容许排放总量。总量控制可划分为三种

类型:

(1)容量总量控制。从受纳水体容许纳污量出发,制定排放口总量控制指标。

(2)目标总量控制。从控制区域容许排污量控制目标出发,制定排放口总量控制指标。

(3)行业总量控制。在行业中以能源、资源合理利用为控制基点,从最佳生产工艺和实用处理技术两方面进行总量控制负荷分配。

4. 污水处理

建立污水处理厂是水环境规划方案中应考虑采用的重要措施。准确估算污水处理费用是评价污水处理措施的关键环节。

9、查阅文献,简述生态修复的概念以及内容。

答:所谓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

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恢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比如砍伐的森林要种植上,退耕还林.让动物回到原来的生活环境中。这样,生态系统得到了更好的恢复,称为“生态修复”。

10、污水处理厂的费用函数如何表达?

答:污水处理厂费用函数定量表达某一类型污水处理厂的基建投资(或年费用)与单位时间内去除污染物量或污水流量与处理效率两者的函数关系。

11、如何评估水环境规划方案的可行性?

答:评价水环境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可以水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和污水处理投资的

可行性两个方面来考察。

12、概括说明水环境承载力及其表述方法。

答:水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个地区、某一时间、某种状态下水环境对经济发展和

生活需求的支持能力。

水环境承载力的定量表述方法:|E j |=∑=n

i Eij n m 12)(/2

13、查阅文献,简要阐述TMDL 的计算方法,分析在我国实施TMDL 计划可能

面临的问题。

答::①通过对负荷或水质相应的保守性假设来计算;②预留出一定比例的

可分配负荷不参与负荷分配,而将其作为安全临界值。TMDL 计划应与其他控制管理措施相结合,有效地控制水体污染的恶化;TMDL 计划需要进行成本一效益定量评估及技术与制度上可行性评价,选取社会效益最大的执行标准和实施方案;TMDL 计划中的公众参与;不同类型水体实施TMDL 计划,确保水质安全;TMDL 计划的执行情况评估体系等也在进行相关的研究

14、试评论我国的水环境规划——过去、现状与展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答: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的根本保障.水资源优化配置是多目标决策的大系统问题,必须应用大系统理论的思想进行分析研究.传统的水资源配置存在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强调节水忽视高效、注重缺水地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而忽视水资源充足地区的

用水效率提高、突出水资源的分配效率而忽视行业内部用水合理性等问题,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今天,必须注重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特别是新理论和新方法的研究,协调好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动态关系,确保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5、

16、在某河段有3个化工厂抽取河水作为生产用水,然后将污水排入河流(假定无消耗)

解:

第六章 大气环境规划

1、答:

2、简述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

答:(1)弄清问题(2)确定环境目标(3)建立源与大气环境质量间的输入相应关系(4)选择规划方法与建立规划模型(5)确定优选方案(6)方案的实施

3、简述能源构成与大气污染之间的关系。

答:1发展经济和提高生活水平 2能源消耗费得增加 3 大气污染物

产生量的增加 4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 5大气环境质量恶化。

4、简述大气环境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

答:

5、简述大气环境规划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在规划中所起的作用。

答:1、 一个完整的大旗环境规划包括多反面的内容如:大气环境评价、大气环境污染预测、 大气环境目标确定及大气环境功能区的划分等 2、对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及预测,了解现在和未来的大气环境质量污染情况。大气污 染预测确定主要大气污染物, 影响排污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和预测排污量增长对大气环 境质量的影响。 而制定科学, 合理的大气环境目标是编制大气环境规划的重要

大气污染物 排放子系统 大气污染控

制子系统

大气环境过 程子系统 大气环境过

程子系统

大气环境过 程子系统

内容之一。正确划分大气环境功能区是研究和编制大气环境规划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大气环境总量控制的基础前提

6、简述大气环境规划的目标。如何确定大气环境规划的目标?

答:大气环境规划的目标是在区域大气环境调查评价和预测以及区域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分的基础上,根据规划期内所要解决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和区域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

7、为什么要进行大气功能区的划分?如何进行划分?

答:1、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的区域, A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要分别划分为一、

二、三类功能区,各功能区分别采用不同的大旗环境标准,来保证这些

区域社会功能的发挥 B 、应充分考虑规划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科学地合理地划分大气环境功能区。C、划分大气环境功能区,对不同的功能

区实行不同大气环境目标的控制对策,有利于实行新的环境管理机制2、大气功能区的方法一般有:多因子综合评分法,模糊聚类分析法,生态适宜度分析法及层次分析法等。按多因子综合评分法为例,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分可采取一下步骤:确定评价因子,单因子分级评分标准的确定,单因子权重的确定,单因子综合分级评分标准的确定,评价结果的最终确定

8、大气综合防治措施有哪些?怎样综合应用各种措施进行防治?

答:1、减少污染物排放量:(1)采取合理的能源政策:1、使用新能源;2、改变现有燃料构成;3、改变煤答燃烧方式(2)集中供热:可以充分利用

燃烧新技术和消烟除尘新技术,提高热效率,大量地减少燃煤量,节约

能源,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减少煤灰飞扬的二次扬尘;可以提高集

中供热锅炉排放烟囱的高度,代替数量众多的低排放烟囱,充分利用区

域大气环境自净能力,减少低空污染物浓度(3)采用有效的治理技术:

1、控制颗粒物排放;

2、控制气体污染物排放(4)实施清洁生产(5)

控制移动源的排放2、充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1)大气污染源合理布

局;(2)合理布置城市功能区;3、加强绿化:(1)植物精华(2)合理

设置绿化隔离带。

9、降低污染物排放量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答:(1)采取合理的能源政策:1、使用新能源;2、改变现有燃料构成;3、改变煤答燃烧方式(2)集中供热:可以充分利用燃烧新技术和消烟除尘

新技术,提高热效率,大量地减少燃煤量,节约能源,减少大气污染物的

排放,减少煤灰飞扬的二次扬尘;可以提高集中供热锅炉排放烟囱的高度,代替数量众多的低排放烟囱,充分利用区域大气环境自净能力,减少低空

污染物浓度(3)采用有效的治理技术:1、控制颗粒物排放;2、控制气体污染物排放(4)实施清洁生产(5)控制移动源的排放

10、什么是大气总量控制?大气环境规划中实行总量控制有哪些必要性?

答:大气总量控制是通过控制给定区域污染源允许排放总量,并将其优化分配到源,以确保实现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值的方法。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实行浓度控制和P 值控制已不能阻止污染源密集区域的形成,也不能实现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因此,根据我国国情和城市现有大气污染特征,提出在我国城市推行区域大气总量控制法。只有实行总量控制,才能建立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与大气环境质量的定量关系,建立污染物削减与最

低治理投资费用的定量关系,从而确保实现城市的大旗环境质量目标。11、浓度控制法、P值法和总量控制法的区别是什么?

答:总量控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排放污染物的总质量;(2)排放污染物总量的地域范围;(3)排放污染物的时间范围。企业为达到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可通过两种途径实现:(1)在市场上购买排污权;(2)实地削减污染物排放量。浓度排放标准的指标:(1)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最高允许排放速率;(3)单位产品排放量。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并没有规定最大持续排放时间,且监测规范中的监测时间也是很短的。P 值法的理论基础是点源扩散模型;P 值法可将允许排放总量分配给点源。计算的是总量控制区内点源(几何高度大于等于30m 的排气筒)污染物排放率限值,不能计算低架源的允许排放量。

12、总量负荷的分配原则是什么?分配时如何体现公平性?

答:(1)按燃料或原料用量的分配方式(2)一律削减排放量的非配原则(3)优化规划分配原则

体现公平性:1、等比例削减;2、A-P值分配;3、按贡献率削减排放量的分配

13、设某市二氧化硫总量控制区总面积为1369.9km2,全部为二级功能区。其中一区、二区和整个控制区的面积,各区二氧化硫实际年排放量,低架源、中架源、高架源的实际年排放量等数据见例表1,点源高度(作为有效高度处理)及个数见例表2。试求各区二氧化硫总量控制限值及P 的实施值(该例中以H<25m 为低架源)。

解:①查得A=4.0,α=0.25,P=60,ρBSi =0.15mg/m3①查表A(地区总量控,,,4 2 制系数,10 km /a )α(低源分担率)P(点源控制系数)ρBSi (国家和地方有关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所规定的与第i 功能区类别相应的;年日平均浓度限值,mg/Nm3 )②Ⅰ、Ⅱ功能区允许排放总量和控制区总允许排放量SI 81.8 = 4.0×0.15× =1.33(104t / a) S 1369.9 S 87.07 QaII = A×ρBSi × II = 4.0×0.15× =1.41(104t / a) S 1369.9 n S Qa = ∑A×ρBSi × i = A×ρBSi × S = 4.0×0.15× 1369.9 S i=1 = 22.21(104t / a) QaI = A×ρBSi × ③各区低架源(H<25m)排放量Q =α×Q =0.25×1.33=0.33(104t / a) bI aI Q =α×Q =0.25×1.41=0.35(104t / a) bII aII Q =α×Q =0.25×22.21=5.55(104t / a) b a ④各功能分区中架源(H<100m)的总允许排放量2 QmI = ∑ P × Hej × ρBSi ×10?6 j = 60 × 0.15 ×10?6 (252 × 32 + 402 × 96 + 602 × 9 + 802 × 2) = 1.9692(t / h) = 1.9692 × 365 × 24 ×10?4 (104 t / a) = 1.73(104 t / a) 2 QmII = ∑ P × Hej × ρBSi ×10?6 j = 60 × 0.15 ×10?6 (252 × 268 + 402 × 233 + 602 × 7 + 802 ×1) = 5.1471(t / h) = 5.1471× 365 × 24 ×10?4 (104 t / a) = 4.51(104 t / a) ⑤调整系数βi、β 的计算I K βi = II K β i = Q aI ? Q bI 1.33 ? 0.33 = = 0.58 Q mI 1.73 Q aII ? Q bII 1.41 ? 0.35 = = 0.24 Q mII 4.51 β = Q a ? Qb 22.21 ?

5.55 = = 1.34 > 1 Qm + Qh 7.11 + 5.33 β =1 ⑥计算P 的实施值;IK I =P×βiI ×β =60×0.58×1=34.8 P IIK II =P×βiII ×β =60×0.24×1=14.4 P ⑦计算各功能区点源新的允许排放率限值qpi =β×βi ×P×ρBsi ×he2 ×10?6 线性规划:线性规划:题目一题目一:有一条通过市区的河流,水流量为400 万m3/d。COD 含量为14mg/L,河的上游有A 厂和B 厂。A 厂每天排放污水40000 m3,COD 含量140 mg/L。厂每天排放污水25000 m3, B COD 含量130 mg/L。河水自A 厂到 B 厂能自然净化COD 5%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该河允许含COD 15 mg/L 以下。根据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

准(GB8978—1996),上述二厂排放的污水COD 含量均应在150 mg/L 以下。1) 各厂达标排放设 A 厂减少排放污染物X1 t,B 厂减少排放污染物X2 t,则有5 .6 ? X 1 ≤ 1 5 0 0 .0 4 3 .2 5 ? X 2 ≤ 1 5 0 0 .0 2 5 2) 各厂废水与河水混合后,河水水质达标各厂废水与河水混合后,对A、B 厂分别应满足56 + 5.6 ? X1 ≤ 15 4 0.95× (56 + 5.6 ? X1 ) + (3.25 ? X 2 ) ≤ 15 4 3 )各厂排放量为正值各厂排放量为正值X X 1 2 ≤ 5 .6 ≤ 3 .2 5 1 Z = 1000 × X 1 .6 ≤ X 0 .9 5 X 1 + 800 × X 2 ≤ 5 .6 2 ? 0 .5 ≤ X 1 ≤ 3 .2 5 2 + X ≥ 1 .7 7

第七章土地利用规划

1、简答土地利用和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答:土地利用: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特点,按一定的经济、社会目的,采取一系列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管理和治理改造。

土地利用规划:对一特定地域内各类土地的供应与需求、开发、利用、保护、整治等进行统筹安排,确定各类土地的用途及其合理利用的目标、规模、结构与利用方式,整治和保护的重点及步骤。

关系:土地利用规划是为了发挥土地资源潜力,对土地利用及其相应的社会经济条件改变系统的规划过程。

2、查阅相关参考文献,简述国内外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历程。

答:P239-240

3、简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步骤。

答: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土地评价;

3、土地利用预测;

4、土地利用战略研究

5、土地利用分区;

6、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编制;

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批和实施。

4、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方法包括土地评价、土地利用预测、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

5、阐述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内容?

答: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土地评价;

3、土地利用预测;

4、土地利用张略研究;

5、土地利用分区;

6、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编制;

7、土地利用规划的审批和实施。

第八章固体废物管理规划

1、什么是固体废物?

答:是指生产建设、日程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2、固体废物有哪些类型?

答:有3类,即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城市生活垃圾。

3、什么是固体废物管理规划?

答:固体废物管理规划是在资源利用最大化、处置费用最小化的条件下,对固体废物管理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层次进行整合调节和优化设计,进而筛选出切实的规划方案,以使整个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处于良性运转。

4、试用系统论的方法剖析某城市的固体废物管理系统。

答:固体废弃物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固体废弃物的管理思想的发展经过了:无害化处理、综合固体废弃物管理、可持续固体废物管理。可持续固体废弃物管理是以环境有效率、经济能承受和社会能接受为目标的,利用综合固体废弃物管理系统思想进行的固体废弃管理。

利用复系统仿真建模的方法来研究固体废弃物管理系统有助于:

(1)研究不同情景下,固体废弃物管理的社会技术系统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行为。(2)研究不同政策的执行效果及参与主体相应政策的微观过程。

(3)能研究和评价不同策略的可持续发展效果。

5、简述固体废物管理规划的内容。

答:(1)总体设计;

(2)数据调查与分析;

(3)规划模型开发;

(4)规划方案生成及后优化分析。

6、某城市2008年的人均垃圾产生量为230kg/人,人均产生垃圾量的年增长率为

0.02,假设2010年和2015年的人口分别为80万人和100万人,试用理论预

测模型法计算这两年的垃圾产生量。

答:此问题为等比数列a1=230 q=1.02 则S=a1(1-q^n)/2 (人均产生垃

7、请写出理论选址模型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答:.略

第九章城镇环境规划

1、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城市环境规划?

答: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体系中十分重要的全局性规划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起到十分关键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城市总体规划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城市是否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思想的理念,可持续发展承认自然环境的价值,把环境资源摆在人类生产、生活的同等地位上。

环境资源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对人类“生产”的支撑和服务上,也体现在对人类“生活”的支撑和服务上,离开了环境资源,人类的生产、生活将是一句空话,这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所在。可持续发展不否定经济的增长,但需要重视审视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如果只是片面地以GDP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的发展水平,那么就不可能达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自然资源、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协调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所在。可持续发展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标。生活质量不仅仅是物质生活和经济生活,它是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精神文明的和谐体。这种和谐的生活是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最高境界。

2、简述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

答:城市规划包括环境现状调查评价和环境质量预测及规划。首先,在明确规

划的对象、目的以及范围的前提下,进行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即对所要规划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基本状况,土地利用、水资源供给、生态环境、居民生活状况,以及对大气、水、土壤、噪声和固废等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详尽的调查,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适当地作出相当的环境质量评价。然后,在现状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规划。即根据现有状况和发展趋势对规划年限内的环境质量进行科学预测,根据环境功能状态确定城市功能分区及相应的环境目标,进行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设计,对城市大气、水体、噪声等进行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制定固体废物和工业污染资源管理控制规划,以及对城市的交通运输、能源供给、土地利用和绿地建设等进行科学的设计与规划。

3、简答开发区环境规划的特点。

答:开发区环境规划是区域环境规划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既有着区域环境规划的共性,又有独特之处。通常,开发区是在原农业区或未开垦的区域上重新建设新区,原有工业基础薄弱,城市化水平低,环境质量良好。

4、比较城市环境规划与开发区环境规划的异同点。

答: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首先,在明确规划的对象、目的以及范围的前提下,进行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其次,在现状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规划。开发区环境规划的内容是(1)现状调查及评价(2)基础研究(3)环境预测与规划。城市环境规划其涉及范围广,数据需求量大,要使用多种模型方法,而开发区环境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经济开发为中心,来描绘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科学蓝图。

5、什么是社区?如何划定边界?

答:社区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是指居住在某一个特定区域内的、共同实现多元目标的人所构成的群体。

边界的确定:1、依据自然生态条件的连续性

2、依据人们的相互联系状况。

6、结合实际理解社区环境规划的编制程序。

答:可持续社区是一个健康的社区,而且它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创造性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可持续性既要在当地水平上考虑到其所有人的福利,又要尊重相邻社区满足其所有人的要求。可持续发展计划不仅有助于社区加强保护其独特的自然、人造和文化资产,而且还能帮助一个社区实现其规划设想及成为全球经济和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7、什么是乡镇环境规划,其在规划体系中的作用和关系是什么?

答:乡镇环境规划是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根本措施,是以农村县域和镇区环境为对象的综合性环境规划。它以乡镇环境条件为基础,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依据生态学原理,综合考虑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经过环境系统分析,从而制定出最佳的环境保护方案。作用:乡镇环境规划所制定的功能区划、质量目标、控制指标、各项政策措施以及工程项目的生产规模、结构布局等,给人们提供了环境保护的方向和要求,指导乡镇建设和管理活动的开展,对有效实现环境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乡镇环境规划,可以约束排污者的行为,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效益,促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乡镇环境规划是乡镇总体规划的重要篇章,是整个乡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8、结合实际,说明编制县域环境规划的具体内容。

答:(1)制定环境规划目标;

(2)建立规划指标体系;

(3)环境现状调调查与评价;

(4)环境污染预测;

(5)环境功能区划;

(6)环境规划方案;

(7)制定政策法规。

9、乡镇企业现存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如何进行环境规划?

答:(1)一些地方环境规划没有纳入总体规划中,规划落后于经济和环境保护的要求(2)功能区划不尽合理(3)立法不完善,管理不得力(4)农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抓好以下几点:(1)把环境保护规划纳入小城镇总体建设规划中(2)乡镇环境规划要突出地方特色(3)功能区划分要适当合理,有条件的城镇要用绿地或自然景观来隔离。(4)在乡镇环境规划中,应将生态示范乡镇建设放到重要位置(5)强化环境管理(6)提高生态环境意识。

10、结合你所熟悉的县镇企业,说明其环境规划编制的基本程序。

答:(1)准备阶段:1、接受任务;2、调查研究;3、环境影响预测。

(2)编制阶段:1、确定环境规划目标;2、环境规划对策研究;3、拟定规

划方案与措施;4、可行性分析;5、优化协调规划方案;

6、编写规划报审稿。

(3)报批阶段。

第十章流域环境规划

1、流域环境规划的发展经历了哪些主要的变化?请查阅相关参考文献简述。答:我国目前的流域水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主要水系污染未能得到有效的遏制,就整体变化趋势而言,有两个明显的特点:水质相对较好的南方存在水质明显恶化的趋势;在北方地区,尤其是海河和黄河的水质都出现了好转迹象,但仍不稳定,污染效果仍需进一步的评估;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尤以太湖、滇池和巢湖等富营养化最为严重;饮用水源保护继续加强,我国目前的饮用水源同时受到常规污染物和新型有毒物质的共同影响,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此外,突发性环境事件频繁,也严重威胁饮用水源的环境安全,加之产业布局不合理,加剧了饮用水源地的环境问题;流域生态用水无法保障,由于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及水资源的过度开发,水资源紧缺与用水浪费、低效率并存,河流遭受到严重的污染,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用水冲突,加剧了河流干枯和湿地退化,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河流水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2、简答流域环境规划的理论的方法基础。

答:流域环境规划的理论的方法基础为:系统分析和优化、流域分析与流域保护、流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以及恢复生态学

3、简述流域环境规划的主要步骤。

答:(1)流域资源、水环境与社会经济现状调查;

(2)流域水环境问题诊断与规划目标的确定;

(3)流域社会经济系统分析;

(4)流域环境规划基础研究;

(5)流域环境规划方案;

(6)规划实施与管理。

4、结合前面的章节和相关参考文献,简述流域社会经济预测的方法。

答:预测方法:采用历史数据与发展指标相结合的趋势分析法(即水平法)。此外,作为一种以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的动态分析法,即系统动力学法,在区域社会经济预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5、流域环境经济系统优化和规划方案优化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答:流域环境经济系统优化的目的:

规划方案优化的目的:

6、简述流域环境规划方案的组成。

答:污染源治理工程(电源和农业面源)、湖区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河道生态环境修复工程以及陆地生态建设与水土保持工程。

7、如何评估规划方案的可行性?

答:通过技术评估,然后再进行环境评估,再进行经济评估,最后确定拟实施方案。

8、阐述对于我国流域环境规划的看法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

答:我国的流域环境规划工作主要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1996年6月,国务院批准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及“九五”计划》,自此我国展开了大规模的流域环境规划和污染防治工作,其中以淮河、辽海、海河、松花江、黄河、巢湖和太湖为主。就我国流域水环境变化的整体趋势而言,存在两个明显的特点:1、地表水污染依然严重,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2、流域水污染治理有了初步的效果,但水质很不稳定,污染治理效果仍需进一步的评估。

第十一章生态城市规划

1、如何理解生态城市规划与生态城市的关系?

答:生态城市规划就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生态建设的对策、目标和措施所做的规划,其目的在于改善城市生态状况,维持生态城市平衡,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简答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答:(1)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指标体系(2)循环经济型生态经济体系(3)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4)环境优美的生态城镇体系(5)人和自然和谐的生态旅游体系(6)先进文明的生态的文化体系(7)有序先进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8)科学高效的能力支撑体系。

3、简述生态城市规划的技术路线

答: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设计,规划,建设实施和有机组织结构的形成。

4、比较城市环境规划与生态城市规划的区别和联系。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题

切勿让任何老师知道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题 一、不定向选择题 1、环境规划的基本原理就是使得在保证环境目标(环境质量)或不超过环境容量的前提下,( D )。P8或者P3 A、环境效益达到最大 B、社会效益达到最大 C、环境污染降到最低 D、使得所有的效益与损失的总与为最大 2、环境规划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关系最密切的有( ABCD )。P4 A、人口与经济部分 B、生产力的布局与产业结构 C、因经济发展产生的污染 D、国民经济能够给环境保护提供多少资金 3、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环境规划的相互关联主要有( ABD )。P6 A、城市人口与经济 B、城市的生产力与布局 C、城市规模 D、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4、限期治理的对象主要包括( BD )。百度 A、“十五小”企业 B、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排污单位 C、没有按时缴纳排污费的企业 D、在特别保护区域内的工业生产设施超标排放污染物的单位 5、环境规划的作用就是( ABCD )。P3 A、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B、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C、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D、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6、下列那一种废物最有可能为危险废物( C )。 A、生活垃圾 B、包装垃圾 C、电镀污泥 D、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污泥 7、环境规划的特征有( ABCD )。P6~7 A、区域性 B、动态性 C、政策性强 D、信息密集 8、环境规划的原则有( ABCD )。P9~10 A、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原则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C、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D、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 9、按照环境要素,环境规划可以划分为( ABD )。P12

环境规划学答案

环境规划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 1、 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 答: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过程之一,是约束和指导政府行政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内涵:其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和主观随意性而实施的科学决策活动。 2、 环境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 答:作用:(一)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三)合理分配排污消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四)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五)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地位:环境规划担负着从整体和战略层次上的统筹规划、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的任务,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 环境规划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基本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前瞻性、信息密集和政 策性强。 基本原则:(一)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 (二)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的原则; (三)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 (四)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五)系统原则; (六)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七)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4、如何划分环境规划的类型? 答:(1)按规划期划分包括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计划(2)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划分包括经济制约型、协调型和环境制约型(3)按环境要素划分包括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规划和噪声污染控制规划(4)按照行政区划分划分和管理层次包括国家环境规划、省(市)区划分和管理层次划分包括国家环境规划、省(市)区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规划、市(县)环境规划、农村环境规划、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防治规划(5)按性质划分包括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专题规划(如自然保护区)和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等。

局部解剖学试题

局部解剖学试题(1) 一、单选题(10分) 1. 关于面静脉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E ) A.位置较浅,伴行于面动脉的前方 B.在下颌角的下方,与下颌后静脉的后支吻合 C.穿深筋膜,注入颈外静脉 D.眼静脉为面静脉入颅的必经通道 E.口角平面以上的一段面静脉通常无瓣膜 2. 关于腱膜下疏松组织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一层蜂窝组织 B.头皮撕脱自此层分离 C.血肿或脓肿可蔓延全颅顶 D.导血管不与板障静脉相连 E.被称为颅顶“危险区” 3. 副神经的行程是(E) A.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下1/3交点处进入枕三角 B.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进入枕三角 C.胸锁乳突肌前缘上、中1/3交点处进入枕三角 D.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处进入枕三角 E.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点处进入枕三角 4. 颈丛皮支阻滞麻醉穿刺处为(C) A.斜方肌前缘中点 B.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 C.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 D.胸锁乳突肌前缘上、中1/3交界处 E.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界处 5. 右肺根动脉排列自上而下是(B ) A.肺动脉、肺静脉、主支气管B.上叶支气管、肺动脉、中下叶支气管、肺上静脉、肺下静脉C.主支气管、肺静脉、肺动脉D.肺动脉、主支气管、肺静脉E.肺静脉、主支气管、肺动脉 6. 关于腹前外侧壁皮肤的感觉神经分布,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 A.有明显的节段性B.第6肋间神经分布于剑突平面C.第9肋间神经分布于脐平面 D. 脐以上是第10肋间神经分布E.耻骨联合上缘是肋下神经分布 7. 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十二指肠的(D) A.上部 B.下部 C.水平部 D.降部 E.升部 8. 乳腺癌根治术后,出现“翼状肩”,估计可能损伤( B ) A.胸背神经 B.胸长神经 C.肩胛上神经 D.胸内侧神经 E.胸外侧神经 9. 股疝容易发生嵌顿现象的原因是:(A ) A.股环周围结构缺乏伸缩性 B.股管过于狭窄 C.股管过于宽松 D.股鞘坚硬 E.卵圆窝的镰状缘锐利 10. 收肌管内的结构不包括(B ) A.股动脉 B.股神经 C.股静脉 D.隐神经 E.股神经内侧肌支 二、填空(20分) 1.在海绵窦的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排列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2.颈动脉鞘的结构排布关系,位于前外的是(),前内的是(),二者之间后方的是()。3.膈的食管裂孔,腔静脉裂孔及主动脉裂孔所对的胸椎平面分别是(8 )、(10 )和(12 )胸椎平面。三者的穿经结构分别为(食管)、(上腔静脉)(主动脉)。4.壁胸膜包括()、()、()和()4部分。 5.股鞘内结构从内侧向外侧依次为()()()。 四、简答(30分)

环境规划学试卷及答案

环境规划学试卷(附完整答案答案) 一、填空(共40分) 1、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而对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所做的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2、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划分: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制约型。 3、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相关指标。 4、环境规划决策特征: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 5、分担率=单个污染源排放量/所有污染源的总排放含量 6、大气环境污染预测:比例法、箱式模型法、高斯烟流模型 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由国务院规定。? 8、能源弹性系数是年平均能源消费量增长速度和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 二、国外环境规划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0分) 1、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 2、政府官员参与,公众参与; 3、将环境标准作为基本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 4、以毒性污染物和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为重点防治对象; 5、环境规划是经济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6、新市镇规划中必然包括环境规划内容; 7、重视以法律、行政管理手段落实规划。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与方法(10分) 1、出台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 2、促使全社会增强低碳意识; 3、发展低碳产业; 4、大力推进低碳科技创新; 5、提倡低碳的生产; 6、构建低碳生活方式; 7、建立低碳经济管理制度 四、则确定环境规划目标的原则(10分) 1、以规划区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区划为基础 2、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为依据 3、以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为根本 4、应满足现代技术经济条件 5、要求指标定量化、能作时空分解 五、水环境规划的过程及具体内容:(10分) 1、查明水资源现状与水环境问题 2、预测规划期生产、生活用水及水环境变化趋势 3、划分水环境功能区 4、确定水环境保护目标(水环境功能的规划指标) 5、选定合适的水环境规划方法 6、拟定水环境规划方案(节流、开源、防污) 7、提出优选方案并决策 8、保障水环境规划落实 六、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方案及主要措施(10分)

环境规划学复习整理(郭怀成版)(DOC)

生态环境规 名词解释 1、生态环境规划:是针对区域社会发展状况,环境特征及其环境发展趋势,结合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建设所做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区域生态环境规划是区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定和指导生态环境计划的重要依据。 2、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 空间的合理安排,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过程之一,是约束和指导政府行政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3、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是指对一定地区(一般应是地理单元),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源分布的条件下,根据地区的自然净化能力,为达到环境目标值,能够承受污染物的最大排放量。 4、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区域性;时序性;可变性;可调控性;客观性) 5、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对象在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 6、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述,旨在获取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料。 7、环境预测: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对未来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质量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 8、环境功能区划: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自然环境结构)、环境状态(环境质量)和使用功能(干什么用)上的差异对规划区域进行合理划分。 9、水环境规划:是对某一时期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作出的统筹安排和设计。其目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水质,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充分地发挥水体的多功能用途,在达到水环境目标的基础上,寻求最小(或较小)的经济代价或最大(或较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10、大气环境规划:就是为了平衡和协调某一区域的大气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大气环境系统的最优化,最大限度的发挥大气环境系统组成部分的功能。 11:、水环境容量:水体在特定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量。 12、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是通过控制给定区域污染源允许排放总量,并将其优化分配到源,以确保实现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值的方法。 13、固体废物:是指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城市生活垃圾、) 14、噪声:凡是人们不需要的、使人厌烦的、干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有妨害的声音统称为噪声 15、噪声污染:我们国家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把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称为环境噪声污染 16、景观生态规划:是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景观最优利用方案和对策及建议。 17、生态规划:是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基础,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手段辨识、模拟和设计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和生态过程,确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生态适宜性,探讨改善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对策,促进人与环境系统协调、持续发展的规划方法。

环境规划试题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考试试题样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15 分)1 区域发展:一般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2 土地利用分区:又可称土地用途分区,是指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将规划地区划分出不同的用地区域。3 技术进步: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的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4 绿色GDP:既能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否,而且还能说明资源消耗的状况和环境质量的变化,更能反映国家GDP 的值。5 外部性:指经济主体活动对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二填空(每空一分,共30 分)1 反映区域发展水平的总量的指标主要是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绿色GDP 。2 区域经济特色主要表现为区域产业结构特色和区域产业结构布局特色。转移,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现3 城镇化表现为农村持续向城镇代化水平提高。4 区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的特征。和功能区。5 区域的划分一般分为均质区域6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的特征有有限性、动态性和可增强性。、专利等。7 科技活动产出的主要形式有科技论文8 土地供需矛盾的焦点是更低与建设用地的比例。9 区域规划的特点:综合性、战略性、地域性。、平均指标、相对指标。10 区域发展中的单一指标包括总量指标11 按照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可将人口的自然增长划分为原始型、年轻型、成年型、衰老型四种类型。三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1 下列不属于区域发展新趋势的是(C )A、区域分工全球化B、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发展的主题D、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C、合作共赢成为区域 2 一个国家或区域都存在一个经济上的“最大收益点” ,当劳动力超过这个量时,都会引起收益减少,处于“最大收益点人口为( B )A、人口容量B、适度人口C、人口承载力 3 主要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构成状况的是( C )A、人口数量B、人口迁移C、人口素质D、人口分布 4 陕北地区煤油汽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在巨大,在国家能源产业战略布局中居重要地位,那么它在区域优势的类型中属于(C )A、局部优势B、潜在优势C、全局优势 D 现实优势5 以下哪组属于自然资源所具有的特征的是( D )A、结构性有限性整体性社会性B、系统性结构性动态性社会性C、有限性区域性社会性多用途性D、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四、简答题:(各 5 分)1.请你简要论述技术的引进或转移的优点。(1)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2)有助于培养科技人才(3)可以避免漫长的探索过程,为发展赢得时间(4)可以节约大量的科学研究和试制费用2.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有那些?(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2)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3)区域发展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3.区域分工的特点和模式各是什么?(一)区域分工的特点:(1)区域生产的专业化(2)区域间经济的联系性(3)区际劳动分工的层次性和综合性(二)区域分工的模式:(1)垂直分工。(2)水平分工。(3)混合分工4.简述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1)社会消费。(2)资源状况。(3)科技水平(4)原有产业基础和产业传统(5)区际联系与区域分工5.区域经济特色形成的原因? (1)区际差异与区域优势(2)产业布局的指向性(原料指向、市场指向、交通指向)(3)劳动地域分工规律(4)区域利益等。五、论述题:(各10 分)一、区域市场化水平是如何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 1. 市场规模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持续性以及经济的合理性2. 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3. 市场环境对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4. 市场意识是形成经济活动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二、谈谈你对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两者关系的认识答:(一)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1,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多的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但自然资源仍是区

环境规划学重要概念

第三章环境规划的内容 1如何进行环境规划中的可达性分析: A环境保护投资分析,逐项计算完成各项指标所需资金,在留有余地的前提情况下得出一个总投资预算,同时,考虑环境保护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B技术力量分析(1)环境管理技术;(2)污染防治技术;(3)技术人才与技术推广;C污染负荷削减能力分析,对规划区污染负荷削减能力的分析直接关系到环境目标能否实现。一现有的削减能力,二潜在的削减能力。D其他分析,政治,经济,群众,执法管理部门,综合分析。 2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类型和原则: 概念:是指进行环境规划定量或半定量研究时所必须的数据指标总体。 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可行性原则;适应性原则;选择性原则; 环境质量指标;污染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以及相关指标(主要指经济社会和生态指标)。 3环境规划中环境预测的类型和主要内容: 警告性预测;目标导向性预测(理想型);规划协调性预测(对策性); 社会和经济发展预测;环境容量和资源预测;环境污染预测;环境治理和投资预测;生态环境预测。 4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和基本内容: 是环境实现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它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合理划分。 是为了合理布局,其次是为了确定具体的环境目标;再者是为便于目标的管理和执行。 基本内容:在所研究的范围内,根据各环境要素的组成自净能力等条件,合理确定试用功能的不同类型区,确定界面设立监测控制点; 在所研究范围的层次上,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以功能区为单元。提出生活和生产布局以及相应的环境目标与环境标准的建议; 在各功能区内,根其在生活和生产布局中的分工职能以及所承担的相应的环境负荷,设计出污染物物流和环境信息流; 建立环境信息库,以便对生产生活和环境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及时掌握环境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并通过反馈做出合理的控制决策。 5综合环境规划与部门环境规划的区别: 城市综合环境区划主要是以城市中人群的活动方式以及对环境的要求为分类准则,一般可以分为重点环境保护区一般环境保护区,污染控制区,和重点污染治理区等; 部门环境规划:大气环境规划,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区,噪声功能区等。 6结合实际分析环境规划设计的基本过程: A分析调查评价结果,明确环境现状,治理能力和污染综合防治; B分析预测结果,从而综合考虑实际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详细列出环境规划总目标和各项目的分析,以明确现实环境与环境目标的差距; D制定环境发展战略和主要任务; E制定化境规划的措施和对策,这是规划的主体。 7如何理解环境规划方案决策的运行机制和模式: A环境规划方案决策的影响机制,决策风险的影响,决策时效的影响,社会成本核算的影响,决策机会的影响。除了四项因素外,最高决策者决策智商决策倾向,决策方法等亦对规划方案实施有重大影响。 8环境规划实施的基本措施和应发挥的功能是什么? A采取协调和审议的措施,(1)规划部门内部的协调和调整:(2)与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和调整。(3)与区域周围邻近的地区间的协调和调整,(4)与国家办事机构的协调和调整。 B组织管理方面的措施(1)制定资源利用开发标准;(2)统计报表制度;(3)依法控制保证规划的实施;

成教局部解剖学模拟试题(一)

成教《局部解剖学》模拟题(一) 1、颅顶软组织撕脱分离时常发生于D A.皮肤 B.浅筋膜 C.帽状腱膜 D.帽状腱膜下间隙 E.颅骨外膜 2、颅底的构造特点E A.颅后窝较薄且易发生骨折 B.骨折后易形成硬膜外血肿 C.硬膜与颅底骨结合疏松 D.骨折常不伴有硬膜撕裂 E.骨折后易形成脑脊液外漏 3、何者不是海绵窦外侧壁上的结构E A.动眼神经 B.滑车神经 C.眼神经 D.上颌神经 E.下颌神经 4、何者不是“腮腺床”结构A A.颈外动脉 B.舌下神经 C.舌咽神经 D.迷走神经 E.副神经 5、胸膜顶最高点的体表投影D A.锁骨中1/3上方2~3cm B.锁骨外1/3上方2~3cm C.第1肋上方2~3cm D.锁骨内1/3上方2~3cm E.第7颈椎横突上方2~3cm 6、胸锁乳突肌不参与围成C A.颈动脉三角 B.肌三角 C.下颌下三角 D.枕三角 E.锁骨上三角 7、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易损伤A A.喉上神经喉外支 B.喉上神经喉内支 C.舌神经 D.舌下神经 E.舌咽神经 8、何者不是头皮损伤的特点B A.伤口小但出血较多 B.神经分布少且疼痛不明显 C.常需压迫或缝合止血 D.伤及帽状腱膜的横行裂口较小 E.不引起颅压增高 9、颅顶骨D A.分外板和内板2层 B.内板较厚且弧度小 C.外板薄而坚硬 D.钝性外伤时内板骨折而外板可能完整 E.较颅底骨承受力小 10、骨折后的脑脊液漏,正确的是C A.蝶骨体咽漏 B.颅前窝眼漏 C.鼓室盖耳漏 D.颅后窝椎管漏 E.以上都不对 11、何者不穿经翼下颌间隙A A.舌下神经 B.舌神经 C.颊神经 D.下牙槽神经 E.下牙槽动脉 12、何者形成甲状腺悬韧带 C A.颈浅筋膜 B. 颈深筋膜浅层 C.气管前筋膜 D.椎前筋膜 E.甲状腺真被膜 13、颈动脉鞘叙述错误的是D A.上起颅顶下连纵隔 B.内有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 C.迷走神经位于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的后方 D.颈内静脉位于颈总动脉的内侧 E.鞘与静脉壁紧密愈着 14、右喉返神经B A.勾绕主动脉弓 B.勾绕右锁骨下动脉 C.甲状腺手术中较少损伤 D.位置较左侧深 E.上行于脊柱与食管间 15、何者不是枕三角内结构E A.颈丛肌支 B.枕小神经 C.耳大神经 D.副神经 E.枕大神经 16、颏孔E A.位于下颌骨上、下缘连线中点处 B.正对下颌尖牙根

环境规划学课后习题与答案页码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P1 2、环境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P3 3、环境规划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P4 4、如何划分环境规划的类型?P8 5、国际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是什么?P17 6、结合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说明其特点和发展前景?P17 第二章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 1、什么是环境容量?从环境规划学上如何认识?P37 2、什么是环境承载力,它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如何?P38 3、从环境规划学的角度,如何理解人地系统的协调共生理论?P45 4、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特性是什么?P47 5、如何理解复合系统与环境规划的关系与指导作用?P51 6、论述城市地域结构、集聚效应对环境规划的作用?P55 7、何谓循环经济,其基本特征有哪些?P56 8、试论述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学的关系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P65 第三章环境规划的内容 1、如何进行环境规划中的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分析?P72 2、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类型和确定的原则是什么?P75 3、环境规划中的环境预测的类型和主要内容是什么?P85 4、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和基本内容是什么?P88 5、综合环境功能区划与部门环境功能区划的区别是什么?P96 6、结合实际分析环境规划方案设计的基本过程?P93 7、如何理解环境规划方案的运行机制和模式?P98 8、环境规划实施的基本措施和应发挥的功能是什么?P100 9、结合环境规划法说明其动态管理的内容?P106 第四章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1、结合一水体(河流、湖泊)水质监测数据,试用不同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水体质量评价,并对其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2、根据预测的要点如何考虑预测的不确定性,提高预测的效果。P115 3、根据某城市有关资料,讨论怎样选择、运用不同方法进行社会经济预测,并进行预测结果的分析。 4、以河流问题为例,概述建立河流水质预测系统的一般过程及要点。P128 5、结合生态等问题,讨论如何对难以量化问题进行环境影响预测。 6、根据环境规划的实践,如何理解环境规划决策分析基本框架的含义。 7、从方法学上讨论费用一效益分析、数学规划、多目标决策分析 3 类技术方法处理环境规划决策问题上的差异与内在联系。 8、结合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技术方法,讨论如何处理环境规划中经济、社会、环境等目标的协调分析问题。 9、结合区域SO2 控制问题,分析运用费用一效益方法进行环境规划决策的基本过程及处理方法要点。P121

局部解剖学试题(含答案)

局部解剖学试题 1 一、单选题(10分) 1. 关于面静脉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位置较浅,伴行于面动脉的前方 B.在下颌角的下方,与下颌后静脉的后支吻合 C.穿深筋膜,注入颈外静脉 D.眼静脉为面静脉入颅的必经通道 E.口角平面以上的一段面静脉通常无瓣膜 2. 关于腱膜下疏松组织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一层蜂窝组织 B.头皮撕脱自此层分离 C.血肿或脓肿可蔓延全颅顶 D.导血管不与板障静脉相连 E.被称为颅顶“危险区” 3. 副神经的行程是() A.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下1/3交点处进入枕三角 B.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进入枕三角 C.胸锁乳突肌前缘上、中1/3交点处进入枕三角 D.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处进入枕三角 E.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点处进入枕三角 4. 颈丛皮支阻滞麻醉穿刺处为() A.斜方肌前缘中点 B.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 C.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 D.胸锁乳突肌前缘上、中1/3交界处 E.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界处 5. 右肺根动脉排列自上而下是() A.肺动脉、肺静脉、主支气管B.上叶支气管、肺动脉、中下叶支气管、肺上静脉、肺下静脉C.主支气管、肺静脉、肺动脉D.肺动脉、主支气管、肺静脉E.肺静脉、主支气管、肺动脉 6. 关于腹前外侧壁皮肤的感觉神经分布,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有明显的节段性B.第6肋间神经分布于剑突平面C.第9肋间神经分布于脐平面 D. 脐以上是第10肋间神经分布E.耻骨联合上缘是肋下神经分布 7. 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十二指肠的() A.上部 B.下部 C.水平部 D.降部 E.升部

8. 乳腺癌根治术后,出现“翼状肩”,估计可能损伤() A.胸背神经 B.胸长神经 C.肩胛上神经 D.胸内侧神经 E.胸外侧神经 9. 股疝容易发生嵌顿现象的原因是:() A.股环周围结构缺乏伸缩性 B.股管过于狭窄 C.股管过于宽松 D.股鞘坚硬 E.卵圆窝的镰状缘锐利 10. 收肌管内的结构不包括() A.股动脉 B.股神经 C.股静脉 D.隐神经 E.股神经内侧肌支 二、填空(20分) 1.在海绵窦的外侧壁内自上而下排列有()、()、()、()。2.颈动脉鞘的结构排布关系,位于前外的是(),前内的是(),二者之间后方的是()。 3.膈的食管裂孔,腔静脉裂孔及主动脉裂孔所对的胸椎平面分别是()、()和()胸椎平面。三者的穿经结构分别为()、()()。4.壁胸膜包括()、()、()和()4部分。5.股鞘内结构从内侧向外侧依次为()()()。 三、名词(12分) 1.翼点2.斜角肌间隙3.Calot三角4.腕管: 四、简答(30分) 1.腮腺和面神经的关系? 2.甲状腺的位置﹑形态及毗邻关系? 3、乳房的淋巴回流途径有哪些? 4、腹股沟管的构成、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5、腋窝的构成及其内容? 6.股三角的位置、构成及其内容? 五、综合分析(12分) 某患者女性23岁,突然发生上腹部疼痛,10小时后局限于右下腹,伴有呕吐、发热和白细胞增高,右下腹部压痛明显。诊断:急性阑尾炎。问: (1)触诊何部位有明显压痛和反跳痛,为什么?(3分) (2)需立即手术,行右下腹部麦氏切口进人腹腔,需经过哪些层次结构?(3分) (3)打开腹腔后,寻找阑尾最可靠的标志是什么?(2分) (4)在手术中,必须结扎阑尾动脉,叙述其动脉来源?(2分) (5)阑尾炎腹痛部位需与哪些器官的病变及疾患的牵涉痛相鉴别?(2分) 六、填图题(16分) 1 10

环境规划考试试题2009 A

环境规划学试卷A卷 环境工程2007级 考试时间:2009年10月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说明:答案请写在试卷上,用蓝(黑)色钢笔(圆珠笔)书写,字迹要工整,请注意题目说明。 一、填空题(20分) 1. 环境规划的两个基本任务分别是 ; 。(3分) 2.环境容量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是、、 。(3分) 3.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是、、。(3分) 4.在环境规划的决策分析中,主要的数学规划方法有、、等。(3分) 5.一河段的上断面处有一岸边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为Q h=19440m3/d,COD(h)=100mg/L;河流水环境参数为Q p=6.0m3/s,COD(p)=12mg/L, u=0.1m/s, K d=0.5d-1。假设污水进入河流后立即与河水均匀混合,在距排污口下游10km处的断面上,河水中COD浓度是( )。(2分) 6.水环境规划方案可行性分析主要从和两方面来考察。(2分) 7.在风玫瑰图中出现C=34%,表达的意思是。(2分) 8.某建设项目所处城市工业区, 大气稳定度为B级, 查表得到p为0.15。距地面10m处10min的平均风速为 1.0m/s, 该建设项目所在地距地面30m处的平均风速为。(2分) 二、问答题(40分) 1.什么是水环境容量和水环境承载力,它们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如何?(10分) 2 根据环境规划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请对未来环境规划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趋势,发表你的看法。(10分) 3简述大气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的区别,以及大气环境规划中实行总量控制的必要性。(10分)

4 什么是DSS,DSS区别于MIS的特点是什么?(10分) 三、计算题(40分) 1 某个化工厂每天要排出两种工业废水,第一种工业废水的处理成本是1000元/吨,第二种工业废水的处理成本是700元/吨,该厂每天须处理的两种废水的总量大于1500吨,而工厂的处理能力为:第一种废水是800吨,第二种废水是900吨,问该工厂如何安排两种废水的处理量,才能使处理废水的成本最小。该问题是线性规划问题,请写出其数学模型(目标函数和约束方程),并回答求解该问题的方法。(10分) 2某城市位于江苏省内,二氧化硫控制区面积267Km2,一、二、三类功能区的面积分布为67Km2、100Km2和 100Km2,分别执行大气质量标准(标态下)0.02mg/m3,0.06mg/m3和0.1mg/m3。查表可知A取4.9。(1)试依据A值 法确定各功能区的SO2允许排放量;(2)已知该市当前的SO2总排放量为14.6×104t/a,计算SO2的削减量。(10 分)3某工厂位于平原地区,烟囱有效源高为80m,NO2排放量为90kg/h,烟气脱氮效率为75%,在其SW方向1200m 处有一风景名胜区。中性条件下,当吹NE风时,烟囱出口处风速为6.0m/s,距源1200处0.5h取样时 间,。(1) 工厂排放NO2在风景名胜区的浓度贡献值是多少?(2) 如果在垂直于SW方向距离风景名胜区50m处有一居民点,则工厂排放NO2对该居民点的浓度贡献值是是多少?(10分) 4 河段长86km,流量为Q=6.0m3/s,平均流速u x=0.3m/s,BOD衰减常数为K d=0.3d-1,K a=0.4d-1,污水排放量为0.6m3/s。如果要求河段中的DO≥5mg/L,河段起始断面处每天BOD5排放量不应超过多少?设上游河水中的BOD5浓度为1mg/L,氧亏值D0=0,水温20℃。采用S-P模型计算(饱和溶解氧)。(10分)140 y σ=85 z σ= 468 31.6 s C T = +

局部解剖学试题

局部解剖学模拟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 1、下列哪层损伤伤口裂开最明显: A、皮肤 B、浅筋膜 C、帽状腱膜横断 D、帽状腱膜纵断 E、颅骨外膜 2、可带动甲状腺随喉的运动而上、下移动的结构是: A、封套筋膜 B、甲状腺真被膜 C、甲状腺悬韧带 D、椎前筋膜 E、甲状腺假被膜 3、组成三边孔的是: A、小圆肌,肱三头肌短头,背阔肌 B、肩胛下肌,小圆肌,大圆肌 C、肩胛下肌,大圆肌,肱三头肌短头 D、小圆肌,肩胛下肌,大圆肌,肱三头肌长头 E、小圆肌,大圆肌,肱三头肌短头 4、解剖学“鼻烟壶”的深部有: A、第一掌指关节 B、小多角骨 C、腕舟骨 D、桡侧腕屈肌的止点 E、拇短伸肌止点 5、锁胸筋膜深方沿腋动脉上端的淋巴结群属于: A、中央群 B、尖群 C、内侧群 D、外侧群 E、后群 6、不属于大隐静脉属支的是: A、腹壁浅静脉 B、阴部内静脉 C、旋髂浅静脉 D、股内侧浅静脉 E、股外侧浅静脉 7、血管腔隙内无: A、股环 B、股神经

C、股动脉 D、股静脉 E、腹股沟深淋巴结 8、上纵隔内不含有: A、心包 B、迷走神经 C、膈神经 D、胸腺 E、头臂静脉 9、与食管后间隙相通的是: A、椎前间隙 B、气管前间隙 C、锁骨上间隙 D、下颌下间隙 E、咽后间隙 10、心包穿刺常用的部位是: A、右侧第四肋间隙 B、胸骨左缘第4肋间 C、心尖搏动的外缘 D、剑突与左肋弓夹角处 E、锁骨中线与左第4肋交点处 11、关于scarpa筋膜描述错误的是: A、scarpa筋膜为脐平面以下浅筋膜的深层 B、scarpa筋膜在中线附于腹白线 C、scarpa筋膜与浅会阴筋膜相连 D、scarpa筋膜与阴囊肉膜相延续 E、scarpa筋膜与腹股沟韧带附着 12.腹股沟管浅环: A、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一横指处 B、有髂腹下神经通过 C、前方有腹股沟镰加强 D、位于耻骨结节的外侧 E、以上说法均不对 13、腹股沟管: A、前壁的外侧部有腹内斜肌 B、前壁的内侧部有联合腱 C、后壁为有腹横肌腱膜 D、后壁有腔隙韧带 E、上壁有腹外斜肌 14、胃脾韧带内有: A、胃短动脉 B、胃左动脉 C、脾动脉 D、胰尾

环境规划学试卷A

河南工程学院2010 至2011 学年第 1 学期 环境规划学试卷 一、填空题 1、环境规划的类型按环境与经济的辨证关系划分为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制约型,按环境要素划分为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 2、《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确立的“33211”工作重点指的是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两区(酸雨和SO2控制区)、一市(北京市)、一海(渤海)。 3、环境规划目标的类型按规划内容分为环境质量目标、环境污染总量控制指标;按规划目的划分,可分为:环境污染控制目标、生态保护目标和环境管理目标。 4、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按其表征对象、作用以及在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性或相关性来分,有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相关性指标。 5、循环经济的三大理论支柱是:复合生态、人类生态和产业生态。 6、大气环境规划目标主要包括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和大气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目标。 7、水质、水量和水生态是目前水环境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8、进行规划方案费用的比较评价,通常可采用净效益和费效比等评价准则。 9、水环境容量的大小与水体特征、水质目标和污染物特性有关。 10、依据研究对象不同,水环境规划可分为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和水资源系统规划 11、大气环境规划总体上划分为两类,即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12、环境评价中,评价对象主要包括污染源与环境质量两大基本方面。 13、环境规划的重点是环境系统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 14、目前,我国总量控制可以分为3类:①容量总量控制,②目标总量控制,③行业总量控制。 15、我国的大气污染以煤烟型为主,SO2和烟尘是主要污染物。 16、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环境现状调查评价和环境质量预测及规划。 17、土地评价内容包括土地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 18、乡镇环境规划的体系按行政隶属关系和规划范围可分为县域环境规划和镇区环境规划两个层次。 19、环境规划范围的界定是以整体意义上的环境为基础,应该逐步覆盖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三个方面。 20、我国的七大水系是指:长江、黄河、珠江、海河、淮河、松花江、太湖。 21、综合决策技术方法在未来环境规划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较为突出的方面包括:系统模拟与预测技术、规划方案优化技术与决策分析方法、规划实施评估方法。 22、环境规划的类型按环境与经济的辨证关系划分为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制约型,按环境要素划分为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23、构成大气环境系统的子系统可以概括为大气环境过程子系统、大气污染物排放子系统、大气污染控制子系统及城市生态系统。 24、1992年,环境保护年度计划正式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体系。 (本题 60分)二、问答题 1、简述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7分) 2、我国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是什么?。(7分) 3、简述环境规划中环境预测的主要内容。(7分) 4、简述环境规划的功能。(7分) 5、简述大气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8分) 6、环境效益评价的货币技术方法有哪些?(8分) 7、浓度控制法、P值法和总量控制法的区别是什么?(8分) 8、简述生态城市规划与城市环境规划的关系。(8分) 9、简述环境规划中环境预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7分) 10、水环境规划的基本步骤有哪些?(7分) 11、简述环境规划的8项管理制度。(8分) 12、大气污染控制中,浓度控制法、P值法和总量控制法的区别是什么?(8分) 13、简述环境规划实施的基本条件。(7分) 14、简述大气环境规划的综合措施有哪些。(7分) 15、试述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途径有哪些。(8分) 16、环境规划目标的可达性分析主要有那些内容?(7分) 得分评卷人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卷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题 一、不定向选择题 1.环境规划的基本原理是使得在保证环境目标(环境质量)或不超过环境容量的前提下,( D )。P8或者P3 A.环境效益达到最大 B.社会效益达到最大 C.环境污染降到最低 D. 使得所有的效益和损失的总和为最大 2.环境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关系最密切的有( ABCD )。P4 A.人口与经济部分 B.生产力的布局和产业结构 C.因经济发展产生的污染 D.国民经济能够给环境保护提供多少资金 3.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规划的相互关联主要有( ABD )。P6 A.城市人口与经济 B.城市的生产力和布局 C.城市规模 D.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4.限期治理的对象主要包括( BD )。百度 A.“十五小”企业 B.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排污单位 C.没有按时缴纳排污费的企业 D.在特别保护区域内的工业生产设施超标排放污染物的单位 5.环境规划的作用是( ABCD )。P3 A.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B.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C.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D.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6.下列那一种废物最有可能为危险废物( C )。 A.生活垃圾 B.包装垃圾 C.电镀污泥 D.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污泥 7.环境规划的特征有( ABCD )。P6~7 A.区域性 B.动态性 C.政策性强 D.信息密集 8.环境规划的原则有( ABCD )。P9~10 A.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C.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D.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 9.按照环境要素,环境规划可以划分为( ABD )。P12 A.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B.水污染控制规划 C.自然保护规划 D.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规划 10.环境规划从性质上可分为( AB )。P14 A.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B.生态规划 C.部门环境规划 D.专题规划 11.固体废物能否用焚烧法处理的最重要依据是( B )。 A.废物的比重 B.废物的热值 C.废物的可生化性 D.废物的粒度 12.环境承载力指标可以分为( ACD )。P30 A.资源供给指标 B.环境管理指标 C.污染物容纳指标 D. 社会影响指标 13.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 ABCD )。百度 A.社会可持续发展 B.经济可持续发展 C.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D.以人为本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4.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 ABD )。百度 A. 人类的基本需求:衣食住行

局部解剖学试题1

一、选择题(20分) 【单项选择题】 1. 腮腺导管的体表投影是() A.腮腺前缘至口角的连线的后1/3段 B.眶下孔与颏孔连线的中点至腮腺前缘的水平连线 C.口角与腮腺前缘中点的连线的1/3段 D.鼻翼与口角间的中点至耳屏间切迹连线的中1/3段 E.以上都不是 2. 关于面静脉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位置较浅,伴行于面动脉的前方 B.在下颌角的下方,与下颌后静脉的后支吻合 C.穿深筋膜,注入颈外静脉 D.眼静脉为面静脉入颅的必经通道 E.口角平面以上的一段面静脉通常无瓣膜 3.副神经的行程是() A.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下1/3交点处进入枕三角 B.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进入枕三角 C.胸锁乳突肌前缘上、中1/3交点处进入枕三角 D.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处进入枕三角 E.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点处进入枕三角 4.在肺手术中,切开肺韧带时须注意保护的结构是() A.膈神经B.心包膈血管C.迷走神经D.肺下静脉E.支气管动脉 5.关于阑尾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一般位于右髂窝内B.其根部附于盲肠后内侧壁C.3条结肠带汇合于阑尾根部D.属腹膜内位器官E.小儿的阑尾壁肌层比成人厚 6.腹股沟直疝三角的边界是() A.腹股沟韧带内侧半、腹直肌内侧缘和腹壁下动脉B.腹股沟韧带外侧半、腹直肌外侧缘和腹壁下动脉C.腹股沟韧带内侧半、腹直肌外侧缘和腹壁下动脉D.(腹)白线、腹股沟镰和两侧髂前上棘的连线E.半月线、腹壁下动脉和两侧髂前上棘的连线 7.乳腺癌根治术后,出现“翼状肩”,估计可能损伤() A.胸背神经 B.胸长神经 C.肩胛上神经 D.胸内侧神经 E.胸外侧神经 8.单纯桡神经深支损伤,下列哪块肌肉将会瘫痪() A.肱肌 B.肱三头肌 C.肱桡肌 D.旋后肌 E.桡侧腕长伸肌 9.股疝容易发生嵌顿现象的原因是:() A.股环周围结构缺乏伸缩性B.股管过于狭窄C.股管过于宽松D.股鞘坚硬E.卵圆窝的镰状缘锐利 10.最易发生骨坏死的骨折是(): A.股骨干骨折B.腓骨骨折C.股骨头骨折D.股骨下段骨折E.趾骨骨折 【多项选择题】 1.关于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下列叙述那些正确() A.与骨缝相愈着 B.与浅筋膜、皮肤合称头皮 C.该层内有沟通颅内、外静脉的导血管 D.该层出血时范围广泛,不受骨缝限制 E.该层出血易广泛蔓延而难于形成较大的血肿 2.关于环状软骨,下列的叙述哪些是正确() A.位于甲状软骨的上方 B.位于甲状软骨的下方 C.为喉与气管、咽与食管的分界标志 D.可作记数气管环的标志 E.平对第6颈椎 3.胸膜腔积液穿刺引流常在() A.腋后线第8~9肋间隙 B.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 C.靠近但不宜紧贴肋骨上缘进针 D.靠近肋骨下缘进针 E.在肋间隙前部进针,应在肋间隙中间穿人 4.腹股沟区发生疝,从解剖学分析其原因是() A.腹外斜肌移行为腱膜还有浅环B.腹股沟韧带内侧部上方缺少腹内斜肌和腹横肌C.存

环境规划学试卷

四. 1.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关系. 2. 高斯扩散模式的四点假设. 3. 环境承载力的定量描述. 4. 污染物总量负荷分配 的原则. 院系: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密 封 线 密 封 线 以 内 不 准 作 任 何 标 记 密 封 线

5.层次分析法解决问题的步骤. 6.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 五.论述题(14分) 水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1.(1)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方法(2)环境 规划是实 行环境管 理目标的 基本依据 (3)在现 代环境管 理中,环境 规划是环 境管理的 首要职能 (4)环境 规划与环 境管理具 有目标一 致性 2.(1)浓度 分布在水 平和垂直 方向上符 合正态分 布(2)在全 部空间中 风速是均 匀的,稳定 的(3)污染 源为连续 的均匀排 放(4)在扩 散过程中, 污染物是 符合质量 守衡定律 的 3.EBC=F(T,S,B)EBC 环境承载力T 时间S 空间B 人类经济行为的规模与方向 山 西 师 范 大 学 2007——2008 学 年 第 一 学 期 期 末 考 试 试 题 (卷) 密 封 线 密 封 线 以 内 不 准 作 任 何 标 记 密 封 线

4.(1)等比例分配原则(2)费用最小分配原则(3)按贡献率削减排放量的分配原则 5.(1)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2)建立判断矩阵(3)单要素下的权重排序(4)全要素下的综合权重排序 6.(1)占用土地(2)污染土壤(3)污染水体(4)污染大气(5)影响环境卫生和危害人体健康 评分标准:1.能够完整或较完整表述答案者,得6分2.每缺少一个答题要点,扣1分 五.论述题(14分) 1.答案要点:1.减少污染物排放负荷及技术(1)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2)调整产业结构(3)推行清洁生产工艺(4)实施总量控制 2.提高或充分利用水体自净能力(1)人工复氧(2)污水调节(3)河流流量调控 3.水环境污染控制规划模型的选择. 评分标准:1.能够完整或较完整表述答案者,得10-14分2.缺少要点者,得分6-10分3.没有要点者,得分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