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精讲教师版)

2023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1.知道什么是燃烧及燃烧的条件;

2.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3.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

4.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常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5.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6

.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知道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第1页(共18页)

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燃料及其利用 燃烧及灭火 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条件探究 现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及水下的白磷不燃烧。 通入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在水下燃烧起来。 结论:燃烧需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 3.灭火原理 (1)油锅起火盖锅盖或放入蔬菜,灭火原理是隔绝了空气(氧气); (2)用水灭火,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森林大火砍出隔离带,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4.灭火器 (1)泡沫灭火器:用于扑灭木材、棉布燃烧引起的火灾; (2)干粉灭火器:用于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 (3)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用于扑灭有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火灾。5.爆炸:指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剧燃烧,使其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现象。 反应条件反应程度反应现象燃烧跟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剧烈发光放热爆炸在有限空间内急剧燃烧,使体积迅速膨胀非常剧烈发光放热、爆炸 缓慢氧化跟氧气接触,温度未达到着火点缓慢现象不明显 自燃跟氧气接触,先缓慢氧化,热量不易散失, 温度到达可燃物着火点 缓慢→剧烈不明显→发光放热 燃料及其应用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燃烧;过氧化氢分解;氧化钙与水反应。(2)吸热反应: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2.三大化石燃料 (1)煤:黑色固体,具有可燃性。由于煤中含有C、S、N等元素,燃烧产生CO2会造成温室效应,生成的SO2、NO2会造成酸雨。 (2)石油:主要含C、H两种元素。利用石油中各组分沸点不同进行石油分馏,这一过程是物理变化。 (3)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无色无味,难溶于水,是混合物。 天然气燃烧方程式: 三大化石燃料均为有机物。有机物: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 3.三种可燃性气体的鉴别 三种可燃性气体点燃均发出蓝色火焰,分别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和一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CO H2CH4干冷烧杯无水珠有水珠有水珠 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不变浑浊变浑浊 (1)氢气:燃烧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同质量甲烷的两倍多,且燃烧后产物为水,不污染空气,是清洁、高能的燃烧。 (2)可燃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优点是能量高,燃烧值大。 (3)其他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核能等。 1.(2022年江西省中考)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氢气B.煤炭C.汽油D.一氧化碳2.(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航天点亮梦想”。搭载神舟飞船的火箭常用液氢作燃料,液氢的化学式是() A.H2B.CH4C.CO D.NH3 3.(2022年新疆中考)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A.煤B.风能C.石油D.天然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教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初三学生小明遇到的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相关的知识产生的疑问创设情境,寻求同学们的帮助进行教学设计,符合初三学生的心理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燃烧条件和灭火方法为明线,反思了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如何做到燃料充分燃烧及物质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的验证方法为暗线,进行知识的整合,用问题引领,通过师生、生生活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系统。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 2.认识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3.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和不完全燃烧的危害性。 4.知道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5.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 1.认识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2.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和不完全燃烧的危害性。 四、教学难点: 物质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的验证方法 五、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播放视频 【提出问题】 这段视频,与燃料是分不开的,你所知道的生活中的常用燃料有哪些?其中哪些属于化石燃料? 请写出下列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1)煤气(主要成分CO)的燃烧; (2)天然气的燃烧。 归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和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帮助学生整理归纳燃烧和灭火知识。 (过渡)小明学习过燃烧和灭火的知识后,产生了疑问:二氧化碳气体一定能灭火吗? (演示实验:①燃着的木条伸入二氧化碳中②燃着的镁条伸入二氧化碳中)反思1:如何认识燃烧的概念? (1)请写出实验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根据实验现象,猜想

生成物是和,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通过此实验,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该实验加深对燃烧的认识,培养学生善于反思的品质。 (过渡)小明学习过燃料的燃烧给环境的带来的影响的知识后,产生了疑问:小区正在将家用燃料煤气(主要成分是CO)改为天然气,他家应配合做些什么? 反思2:如何使燃料充分燃烧? 小明家改用天然气后,同体积燃料消耗空气的体积将(填“增大”或“减小”),因此小明家的灶具必须加以改造,如果进燃气管的直径不变,改造后的燃气灶与原来的相比,进空气管的直径应(填“增大”或“减小”)。(提示: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小明家的灶具若不改造会带来什么问题:,小明于是联想到过去家中燃煤通常加工成的蜂窝状的原因是:。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燃料燃烧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以及影响燃料燃烧的因素。 (过渡)酒精是化学实验室常用的燃料,小明想用实验来验证酒精中含哪些元素,他应怎么做? 反思3:如何确定酒精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1)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含有氧元素? 现取4.6g某酒精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3.6g水蒸气,请用计算说明酒精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设计意图〕使学生学会从定量角度对物质组成元素的分析,为今后化学如何定量研究物质奠定基础。 【反馈练习】 1.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大多数是由于瓦斯爆炸所致。瓦斯中含有甲烷和一氧化碳等气体,当矿井中瓦斯浓度达到一定范围时遇明火即燃烧爆炸。为避免灾难发生,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①加强安全管理,杜绝明火源②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点 ③将矿井中氧气除去④提高通风能力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人类生活需要的能量大部分来自于化学反应。下列能量转化的例子不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发电厂利用煤燃烧发电 B.用锂电池给数码相机供电 C.利用太阳能加热水 D.使用液化石油气做饭 3.下列措施不利于大气环境保护的是() A.用氢气代替化石能源 B.使用乙醇汽油做汽车燃料 C.多使用柴油动力汽车 D.推广使用电动汽车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 1.用白色瓷片接近酒精灯外焰时,瓷片没有明显变化;接近焰心时,在瓷片上出现黑色粉末状固体,这是酒精没有完全燃烧时生成的炭黑.用水壶烧开水,开始时会发现:与火焰接触的壶底出现水珠和黑色的炭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料本身也可能含有水分子 B.加热时应把物体放在内焰上加热 C.加大空气的流量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 D.适当提高水壶的高度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B 解析:B A.燃料本身也可能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而含有水分子,正确; B.酒精灯外焰与氧气接触充分,燃烧充分温度高,加热时应把物体放在外焰上加热,选项错误; C.氧气浓度越大,燃料燃烧越充分,故加大空气的流量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正确;D.提高水壶的高度可以使燃烧更充分,所以减少炭黑的生成,正确。 故选:B。 2.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都能燃烧 B.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 C.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 D.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B 解析:B A、铜片上的红磷因未达到着火点,开始不燃烧。错误。 B、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会燃烧。正确。 C、热水的作用有提供热量和隔绝空气。错误。 D、可燃物温度到着火点且与空气接触才可燃烧。错误。 故选B。 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所以燃烧不一定都需要氧气 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所有的微粒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D.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B 解析:B

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强化训练——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一、选择题 1.(2022·湖南株洲)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了解有关图标的含义并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下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中正确的是( D ) A.禁止吸烟 B.禁止烟火 C.禁止放易燃物 D.禁止燃放鞭炮 2.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正确预防、处理事故,可以大大减少生命危险和财产损失。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B ) A.煤气中毒后首先将中毒者移至通风处 B.报警器装在炉灶下方探测天然气泄漏 C.冬天取菜时先打开菜窖通风一段时间 D.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墙壁低姿势跑离 3.(2022·湖北宜昌)“清洁能源之火,让奥运之光飞扬” ,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传递火炬首次用氢气作燃料。为确保火炬在极寒和大风等恶劣条件下能持续燃烧,设计火炬需重点考虑的因素是( C ) A.持续不断地释放氢气 B.火炬外壳隔热性能好 C.温度不低于氢气的着火点 D.氢气与空气保持充分接触 4.化石燃料的使用促进了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导致资源枯竭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使发动机内汽油充分燃烧可减少CO 排放 2 B.埋于海底的可燃冰将来可能替代化石燃料 C.我国大力推广脱硫煤,有助于减少酸雨 D.使用乙醇汽油作燃料,可节约石油资源 5.[教材图片题](2022·广西百色)如图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鼓入空气仅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 B.燃着的蜡烛能提高面粉的着火点 C.燃烧引起的爆炸与空间大小无关 D.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6.(2022·山东枣庄)下列几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及灭火原理均正确的是( D ) 7.认识燃烧的条件,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水中的白磷也可以燃烧 B.点燃的火柴头竖直向上很快熄灭,是因为氧气的量不足 C.往煤炉中鼓入空气,可以增加氧气的浓度,使燃烧更充分 D.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8.[微型实验](2022·庐江模拟)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先挤压右侧滴管,使液体A与固体D接触,产生大量气泡,同时微热燃烧管,观察到纸屑先于木屑燃烧,然后挤压左侧滴管,使液体B与固体C接触,也产生气泡,同时纸屑和木屑均熄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该实验可证明纸屑、木屑均为可燃物 B.实验过程中产生的CO 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 2 C.液体B和固体C一定是稀盐酸和石灰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知道石油炼制几 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⑵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及注意环保问题。1•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 •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3.能调查或收集有关酸雨对生态环境和建筑物危害的资料及当地空气质量周(日)报或相关信息,能初步分析这一时段空气质量变化的原因。 4 •形成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同重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同学们,你们家里做饭时用的是什么燃料? 我们烧水时为什么要开窗或开换气扇? 走在路上,一辆汽车从你身边经过你有什么感觉? 燃料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提供能量、带来方便的同时,却对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1•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2•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实验探究讨论归纳联系实际拓展视野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1、煤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煤分解的产物有哪些? 3、煤分解这个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播放录象:煤的用途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象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1、混合物 2、焦碳、煤焦油、煤气 3、化学变化,因为反应前是碳,反应后 生成新物质:焦碳、煤焦油、煤气 1、石油可以直接用作燃料吗?为什么不把石油直接用作燃料? 2、石油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为什 么? 3、石油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炼制的? 播放录象:石油的用途介绍石油的用途。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象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1、不可以,因为这样会浪费资源, 不经济,不科学,应该综合利用。 2、混合物,因为其中含有多种成分。 3、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来分离,是物理变化。 让学生说出石油炼制的各产品与其用途用。 、斗投影图片:海上采油和天然起在燃过 烧 渡烧 渡引出天然气让学生知道: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 引4、炼钢厂、热点厂等常使用什么入燃料? 课引出化石燃料的概念。 题(配以多媒体播放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 阅读课本132-133页,思考并归纳: 煤、 石油的成分或组成? 指导阅读 小组讨论交流,派代表回答; 培养学生的 阅读能力, 归纳能力, 自学能力, 获取信息的 能力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 知 识拓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

2023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后习题含答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知能优化训练 中考回顾 1.(2021湖南株洲中考)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越高,爆炸的可能性就越大 B.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浮尘 C.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呈现出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减小灶具的进风口 D.甲烷与乙醇的燃烧产物均为水和二氧化碳,说明两者均为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答案:B 2.(2021江苏盐城中考改编)我国建成了全球首套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装置,其原理是:①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②电解水获得H2,③H2与CO2反应合成绿色液态燃料CH3OH。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H2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C.电解水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装置能捕获并资源化利用CO2 答案:A 3.(2020海南中考)将棉手帕放入60%左右的酒精中浸湿,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棉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 C.被酒精浸湿后,棉手帕的着火点升高了 D.酒精中的水蒸发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 答案:D

4.(2019成都中考)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 A.扇灭隔绝氧气 B.剪掉烛芯隔离可燃物 C.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 D.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答案:A 5.(2019北京中考)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 ℃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 ℃的过程中,仅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 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答案:D 6.(2020四川攀枝花中考)“化学链燃烧”是燃料不直接与空气接触的燃烧,是以载氧体在两个反应器之间的循环来实现燃料在较低温度下燃烧的过程。该过程具有无火焰、低污染、高效率等特点。氧化镍(NiO)作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过程如图。与直接燃烧甲烷相比,对该技术的评价错误的是() A.反应更充分、能源利用率高 B.较安全,减少爆炸风险 C.消耗等质量甲烷,参加反应的氧气较少 D.有利于分离和回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 答案:C 7.(2021成都中考)有关粉尘爆炸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全单元教案)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②初步学会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 ③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方法; ②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作用; ③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认识燃烧实质及其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②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了解逃生一般方法。 重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 难点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教学方法利用活动元教学原理,设计一些活动,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仪器、药品 学生分组:小蜡烛(2支)、水、镊子、酒精灯、烧杯、棉花、小石子、小木条、滤纸、 小刀、抽滤瓶、试管、灭火器。 教师演示:白磷、红磷、碳酸钠(固体、浓溶液)、盐酸(1:4、浓)、导管、烧杯(500 mL1只、1 000 mL3只)、铜板、吸耳球、酒精灯。

[板书设计]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题名称学习目标教学策略 燃料和热量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 类重要的自然资源, 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 作用;同时,了解化 石燃料的不可再生 性,认识合理开采和 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 重要性。 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 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 途。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 能量变化,认识燃料 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本课题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内容通俗易读,建议指导学生通过 阅读、讨论等形式自主学习,同时可利用科教资料或影视素材介 绍化石燃料是经过数百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演变而形成的,强调化 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 1. 通过简单计算,完成课本中化石燃料开采年限图。 2.利用一些图片等形式展示煤和石油的成分、用途。 3.在做甲烷可燃性实验的同时介绍可燃物组成中碳元素和氢元素 的鉴定方法——根据燃烧后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关于组成 中是否含有氧元素的问题,此处不宜增加。 4.对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可以从开发新能源和节约能源的 角度引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单元复习知识汇总(人教版)(晨读版)

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 1.燃烧: (1)定义: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如图所示实验: (1)①处铜片上的红磷不能(填“能”或“不能”)燃烧, 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①处水中的白磷不能(填 “能”或“不能”)燃烧,原因是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 (2)比较①和①处的白磷能否燃烧情况,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使烧杯中的白磷与氧气隔绝。 (4)烧杯上铜片的主要作用是导热、载体。 (5)从环保的角度来说,此实验的缺点是产生的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空气。 3.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①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①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只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① 清除可燃物①隔绝氧气(或空气)①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灭火的根本就是要破坏燃烧的条件。 4.图书、档案等着火,应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原因是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 5.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 (1)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材,因为纸和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容易点燃。(2)室内起火,不能打开门窗,因为会增加空气的流通,增加氧气的浓度,反应剧烈,燃烧更旺。 (3)用扇子扇煤炉火越扇越旺,因为虽然降低了温度,但没有降至着火点以下,反而增加了空气的流通,所以越扇越旺。而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一扇就灭,因为虽然增加了空气的流通,但却降低了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所以一扇就灭。 (4)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6.用燃烧和灭火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成语所包含的化学原理。 (1)煽风点火—— 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空气)。 (2)火上浇油—— 增加可燃物。 (3)钻木取火—— 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4)釜底抽薪—— 清除可燃物。 (5)杯水车薪—— 水太少了,不能使温度降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7.如右图,粉尘爆炸实验, (1)蜡烛的作用:引燃面粉; (2)加盖的作用:形成密闭体系;

2023年安徽化学中考一轮基础复习--燃料及其利用

2023年安徽化学中考一轮基础复习--燃料及其利用 一、单选题 1.(2022·宣州模拟)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铜片上的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 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会燃烧 D.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 2.(2022·安徽)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的有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燃烧产生的火焰呈黄色 B.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碳单质 C.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D.高纯度氢气可为火炬安全燃烧提供保障 3.(2022·宣城模拟)用图1装置探究物质燃烧。点燃蜡烛后立即塞紧橡胶塞,待蜡烛熄灭后,在t1时,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集气瓶,铝盒中的白磷燃烧。图2是集气瓶内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O~t1内,O2浓度下降与蜡烛燃烧有关 B.生石灰的作用是与水反应放热,引燃白磷 C.该实验利用了铝的导热性 D.该实验证明白磷和蜡烛燃烧需要的最低O2浓度相同 4.(2022·烈山模拟)为了探究“烧不坏的手帕”原理,将滤纸(着火点130℃)浸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中,进行如图1所示实验,并收集实验过程滤纸中心温度,绘制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①在18s时温度突然升高的原因是滤纸燃烧 B.曲线②的温度始终没有达到滤纸的着火点,滤纸不燃烧 C.由曲线④、⑤得到,燃烧还需可燃物浓度达到一定值 D.“烧不坏的手帕”原理是液体汽化吸热降低了滤纸的着火点 5.(2022·包河模拟)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利用下图装置探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燃料及其应用【附解析及答案】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燃料及其应用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和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是() A.氢气B.煤气C.面粉粉尘D.氮气2.用沙土盖灭在桌上燃烧的酒精,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A.移走可燃物B.隔绝氧气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降温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3.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C.图1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 D.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4.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是因为()A.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提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补充了氧气火烧得更旺D.增加了可燃物烧得更旺 5.美国墨西哥湾石油泄漏造成严重的环境灾难,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石油是一种燃料,会引起大面积燃烧 B.石油可溶于水,会溶解在海水中 C.石油漂浮在水面上,会造成大量海洋生物的死亡 D.海鸟沾上石油会失去飞翔能力 6.实验室常用稀硫酸、锌粒制取氢气,并检验氢气的纯度.如图所示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A.量取一定体积的稀硫酸

B.制取氢气 C.收集氢气 D.检验氢气纯度 7.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石燃料中最清洁的燃料是天然气 B.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C.使用乙醇汽油可以节省石油资源,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D.石油分馏出的成分可以用来制造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等 8.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较多,碳足迹就越大.以 下做饭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 A.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B.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C.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D.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 9.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C2H5OH)属于可再生能源 B.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D.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水”,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10.遇到火灾时,正确处理火险有利于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处理方式中错误的是()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20232024九年级上化学人教知识必备典例解析课后作业(教用)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一、知识必备 知识点1 燃烧的条件 1.燃烧: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2.燃烧的三个条件: (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燃烧)。 注:①本课题的燃烧定义是狭义的定义,更广义的燃烧指所有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且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产生不一定都是燃烧,比如灯泡的发光、放热,属于是物理变化。 ③着火点: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通常,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固有属性,着火点是不变的。【实验操作】a. 如图(1),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b. 如图(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a.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b. 白磷在水下燃烧。 【实验分析】如图(1)。 ①与②对比,说明:物质是否发生燃烧与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温度有关。 ①与③对比,说明:物质是否发生燃烧与是否与氧气(空气)接触有关。 ③与图(2)对比,再次说明:燃烧必须有氧气(空气)。 【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通风橱是一种不完善的尾气处理装置,若改进上述实验,可将红磷和白磷装入密闭的容器内(还要套一个气球),这样便于进行尾气处理。 知识点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常见的灭火方法 (1)移除可燃物,或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与火源隔离。如液化气、煤气起火,先关闭阀门,然后断绝可燃物的来源; (2)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如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熄灭酒精灯盖上灯帽熄灭酒精灯;酒精洒落在实验台上,用湿抹布盖灭;用二氧化碳灭火; (3)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如用高压水枪灭火;吹灭蜡烛;油锅着火时添加青菜等。 3.常见灭火器的适用范围 ①水基型灭火器: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如汽油、柴油等,以及固体燃料,如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②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的失火以及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③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知识点3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 爆炸 (1)定义: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教案[www

燃烧的条件 1.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 发光 、 放热 的剧烈的 氧化反应 。 2. (1)可燃物;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温度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注意: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有的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如: 2Mg + CO 2 2MgO + C 3.探究燃烧的条件 (见实验解读栏目)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 2. (1)清除或使可燃物跟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注意:(1 )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就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2)着火点是物质固有属性。灭火只能降低温度,不能降低着火点。 3.常见的灭火器

(2)如果被困在火灾区,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下身子跑出火灾区。 (3)若是燃气炉灶失火,应迅速关闭燃气阀门,再灭火。 (4)电器或线路失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5)救火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2、燃烧和爆炸的比较 (1)相同点:爆炸和燃烧都需要与氧气接触,都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都会有明显的放热等。(2)区别: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爆炸是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 3.几种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4.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1)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防止发生爆炸。 (2)可燃性气体、粉尘等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有可能发生爆炸。 (3)当室内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泄漏后,室内充满可燃性气体。在此环境下。不能打电话或打开换气扇,应首先关闭燃气阀门,开窗通风。并在杜绝一切明火的同时,查找泄漏原因。

中考化学复习精品讲义(考点+精讲+模拟):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试题 (新版含答案)

中考化学复习精品讲义(考点+精讲+模拟)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知识网络】 【分析解读】 1. 本节考查内容主要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主要形式为实验探究题,也有选择题和填空题;燃烧条件的探究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往往与灭火的原理、反应的现象与本质的联系综合出题,但在中考题中主要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灭火的原理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中考中将会出现利用燃烧条件、灭火的原理、安全常识、自救方法来设计灭火方案,或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题目,这样既考查了知识,又联系生活实际,符合当今的教学理念及思想。 2. 反应的放吸热问题主要记清课本中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燃烧反应及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化石燃料中天然气为清洁能源。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在反应的吸放热方面经常与物质溶于水时的吸放热相联系,同时结合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的环境问题与新能与新能源知识,以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3.熟记目前使用的新能源为氢气、乙醇等,正在推广或使用的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潮汐能,主要考查氢能的优缺点、及制备,在此基础上与环境污染相联系,举例正在推广或使用的新能源的种类。

【知识梳理】 考点一:燃烧的条件及灭火(高频考点) 1.燃烧的条件及灭火 方法总结:绝大多数燃烧都是可燃物与氧气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发生的。但有些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如金属镁可以在氮气和二氧化碳中燃烧,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等。 2.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及改进 (1)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 (2)实验设计中运用的实验方法 A.对比实验法: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是一组对比实验,是为了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__________________。 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是一组对比实验,是为了说明需要_________。 B.控制变量法:把白磷放在水中,通过液封二隔绝空气,是为了提供燃烧所需的任意条件而控制另一个条件。 (3)实验装置的改进

九年级化学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教案) 课题1燃烧和灭火 目的要求: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因 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并使学生逐步了解内因和外因之间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和品质,同时有意渗透防火意识的培养。 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学过程: 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着重于描述燃烧的概念、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第二部分着重描述爆炸,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引入】在研究氧气的化学性质时,我们知道许多物质可以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在本节中,我们将学习燃烧、燃烧的条件、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提问】生活中有许多燃烧现象,你能根据这些现象列举一些使物质燃烧的方法吗?【回答】用火柴、打火机、烟火、炉火等火源将纸、煤、酒精灯等引燃,用电子打火点烟、钻木取火等 物质燃烧的共同特征和反应实质。 待征——发光、发热 实质——剧烈的氧化反应 【演示】在烧杯中放入半杯80℃左右的热水,在烧杯上放一块薄铜片,在铜片的两端分别放一小粒白磷和一小堆红磷,过一会儿后白磷燃烧起来而红磷不燃烧。 【提问】通过对上述实验进行分析,可燃物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够燃烧? 【演示】在玻璃棒的下端、中部、上部三处各系上一小块白磷,把玻璃棒插到盛有80℃热水的烧杯里,使下端的白磷浸没在热水中,中部的白磷悬于水面处,上部的白磷露在烧杯外,结果只有水面处的白磷燃起来了。 【分析】水面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温度都达到了着火点,不同的是水面上的白磷与空气接触了而水中的没有,这就说明物质必须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水面上的白磷与烧杯外的白磷

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专题十:燃料及其利用(含答案)

2023 年中考化学真题集锦——专题十:燃料及其利用 1.〔2023青岛〕生疏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掌握燃烧。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 项是A.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在有限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B.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可使煤炭燃烧更猛烈、更充分 C.试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由于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 D.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集中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建立隔离带灭火 【答案】C 2.〔2023 成都〕以下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选项是〔〕 A.扇灭-—隔绝氧气 B.剪掉灯芯-—隔离可燃物 C.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 D.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答案】A 3.〔2023 自贡〕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进展的重要课题。以下属于能源的是A.自然气 B.石油 C.氢气 D.煤 【答案】C 4.〔2023 乐山〕2023 年 3 月 30 日,四川凉山木里县突发森林火灾,以下说法错误的选 项是A.森林地表腐质层的可燃性气体在雷击作用下到达着火点而燃烧,引发森林火灾 B.森林大火不易扑灭是由于山势陡峭,树林茂盛,难以通过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C. 出动直升机开展吊桶投水扑灭山火,主要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消防人员灭火时要防止被森林大火灼烧,并戴好防护面罩避开吸入有害物质 【答案】C 5.〔2023 成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随身携带的物品是〔〕 A.食盐 B.烟花爆竹

C.汽油 D.罐装液化石油气【答案】A 6.〔2023 自贡〕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A. 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去除可燃物 D.上升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A 7.〔2023青岛〕以下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选 项是A.氢气是21 世纪的抱负能源 B.科技进展可促进能源的开发利用 C.煤、石油和自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 能源构造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答案】C 8.〔2023 南京〕以下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氨气 B.氢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答案】B 9.〔2023 南京〕以下有关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选 项是A.隔绝氧气能到达天火的目的 B.去除可燃物能到达灭火的目的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能到达灭火的目的 D.图书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答案】C 10.〔2023 自贡〕表示“制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标志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