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 往年考试重点

一、填空(每题1分)
1、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 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
2、孔子提出的六艺教育包诗、 、 、 、 和
3、培养鸿儒是 提出的教育目标。
4、董仲舒在《 》中提出了的 、 和重选举以尽天下之材三大文教政策建议。
5、东汉末年镌刻的 ,是太学的标准教科书。
6、 是西晋创立的,是门阀世族享有各种特权在教育制度上的反映。
7、“重振儒术,兼容佛道”是 代的文教政策。
8、科举制创设于 年,废止于 年。
9、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方针包括 、实利主义教育、 、世界观教育和 。
10、教会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是 ,清朝政府在北京创办的 ,是我国官办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校。
1.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 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
2.“反求诸己”是由 提出来的。
3.孔子招收学生的原则是 。
4. 是一种专门学校,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5.我国古代首次设立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是 。
6.唐六学是国子学、 、四门学、 、 和律学。
7.宋代领导庆历兴学的是 ,领导熙宁兴学的是 ,领导崇宁兴学的是 。
8.魏源提出 的主张。
9.教会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是 ,我国自行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是 。
10.清朝最早提出派遣留学生留美建议的是 。
11.中国近代最早得以实施的学制系统是 。
12.科举制创设于 年,废止于 年。
13.1905年,清政府成立中央教育行政机关 ,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管理机构。
14.清朝政府在北京创办的 ,是我国官办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校。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原始社会末期学校教育的萌芽是 和 。
2、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是 。
3、《学记》中著名的教学原则是 和 。
4、汉代三大文教政策是 、 和 。
5、清代著名的文字狱有 、 和 。
6、洋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和 。
7、早期改良主义的杰出代表是 、 和 。
8、科举制于 年废除, 起了主要作用。
9、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创办的两所最著名的大学是
和 。
孔子最著名的两个教学原则是 和 。
2、汉代官学的主要形式

有 、 和 。
3、九品中正制的主要科目有 、 和 。
4、明朝晚期最著名的书院是 创办的 。
5、太平天国的文教政策是 和 。
6、张之洞在教育上的代表作是 。
7、维新派在教育上的杰出代表是 、 和 。
8、清末学部制定的教育宗旨是 、尊孔、 、尚武、尚实。
9、黄炎培创办的两所著名的教育机构是 和 。战国时期齐国的著名学府是 ,它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
2. 是一种专门学校,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3.我国古代首次设立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是 ;1905年清政府成立的中央教育行政机关是
4.唐代六学二馆中的二馆是指 和 。
5.宋代范仲淹领导了 ,王安石领导了 ,蔡京领导了 ,他们的改革都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6.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 的主张。
7.我国官办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校是清朝政府在北京创办的 ;
教会在我国境内创办的第一所学校是 ,我国自行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是 。
8.洋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和 。
9.中国近代最早得以实施的学制系统是 。
10.中国近代第一个教育宗旨是 、尊孔、 、尚武、尚实。
11. 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创办的两所最著名的大学是
和 。
1. 原始社会末期学校教育的萌芽是 和 。
2.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学生守则是《 》。
3. 孔子整理编著的六经包括《诗》、《 》、《 》、《 》、《 》和 《 》。
4. 我国中央官学 的设立是在汉武帝时期,西晋创立的 是门阀世族享有各种特权在教育制度上的反映。
5. 汉代私学学生求学,分 和 两种。
6.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是张之洞在其《 》中提出的观点。
7. 洋务运动时期开办的新学堂分三类,分别是: 、
和 。
8. 新文化运动时期主要的教育思潮有 、 、

9. 全面抗战时期,为了保证战时教育体制得以正常运转,国民政府确立了
“ ” 的教育方针。

一、 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西周时期诸侯所设的大学称为 ( )
A.辟雍 B.泮宫 C.瞽宗 D.庠
2、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私学兴起的原因( )A.

受教育的对象越来越多 B.奴隶制的解体C.学术文化下移 D.养士之风盛行
3、首先提出明人伦的是… ( )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
4、以下唐朝的学校中,不属于国子监管辖的是 ( )
A.太学B.广文馆C.律学D.医学
5、“三舍法”是北宋------兴学期间,用于太学的教学改革方法……( )
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D.第四次
6、朱熹认为大学的教育目的在于( )
A.学事 B.明理 C.学经D.锻炼意志
7、提出了“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 )
A朱熹B.陆九渊C.王充D.王守仁
8、以下蒙学教材,哪一个不是唐宋时的 ( )A.《三字经》B.《急就篇》C.《千字文》 D.《百家姓》
9、对于外国人在中国开办的教会学校的教育内容,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没有宗教方面的内容
B.不为中国学生开设外语课程
C.西学也是教育内容之一
D.教会学校不设中国儒家经典的课程
10、中国近代最早得以实施的学制系统是( )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壬子学制 D.壬戌学制
1.对原始社会教育特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没有阶级性 B 有组织性 C 有等级性 D 无目的性
2.被封为亚圣是:… ( )A 庄子 B 老子 C 荀子 D 孟子
3.“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这是???谁提出的什么学说
A 墨翟 染丝说 B 韩愈 性三品
C 荀子 染丝说 D 韩非 性三品
4.道家的教育主张是( )
A “不言之教” B “以法为教” C “兴利除害” D “化性起伪”
5.在处理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上,王充提出的观点是: ( )
A 师云亦云 B 问难与距师 C师道尊严 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6.科举生源中,由中央、地方官学经过规定的学业考试合格,选送到尚书省应试的,称为.( )
A 乡贡 B 举人 C 进士 D 生徒
7.以下几个书院中,哪一个性质与其余几个不同.( )A 应天府书院 B 白鹿洞书院 C 东林书院 D 集贤殿书院
8.“存天理,灭人欲”时朱熹对 的描述 ( )A 教育作用 B 教育方法 C 教育内容 D 教育手段
9.苏湖教学法实质是一种
A 生舍考核制度 B 科举制 C 分斋教学制 D 选拔制
10.在中教史上,最早从德智体三要素出发构建教育目标模式的是…( )
A 严复 B 谭嗣同 C 蔡元培 D 梁启超
1.传说中最早的学校是:
A成均和庠 B大学和小学 C小学和中学 D 序和校
2.西周建立的两大学校系统是:
A大学和小学 B国学和乡学 C官学和私学 D上学和下学
3.中国教育史上,持性善论的教育家是:)
A 墨翟 B 孔子 C孟子

D 韩非
4.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私学兴起的原因)
A 奴隶制度的解体 B受教育的对象越来越多
C学术文化下移 D养士之风盛行
5.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
A王充 B 郑玄 C 贾谊 D董仲舒
6.唐朝科举生源中,由中央、地方官学经过规定的学业考试合格,
选送到尚书省应试的,称为
A 乡贡 B生徒 C 举人 D进士
7.以下几个书院中,哪一个性质与其余几个不同A 应天府书院 B 白鹿洞书院 C 东林书院 D 集贤殿书院
8.创立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必修选修制度的是 A王安石 B范仲淹 C蔡京 D胡瑗
9.洋务派所创办的学堂,在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所是 .…( )
A京师同文馆 B福建船政学堂 C广东水陆师学堂D天津电报学堂
10.康有为论述他理想的学制体系的作品是………………………… ( )
A《变法通议》 B《请开学校折》 C《猛回头》 D《大同书》
西周时期诸侯所设的大学称为
A辟雍 B泮宫 C瞽宗 D庠
2. 被封为亚圣的是:
A 庄子 B 老子 C 荀子 D 孟子
3. 道家的教育主张是
A “不言之教” B “以法为教” C “兴利除害” D “化性起伪”
4. 以下唐朝的学校中,不属于国子监管辖的是 A太学 B四门学 C律学 D医学
5.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产生的是在人才选拔上设立了 A进士科 B秀才科 C明经科 D明法科
6.朱熹认为大学的教育目的在于
A学事 B明理 C学经 D锻炼意志
7.提出了“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 ………………………… ……( )
A朱熹 B陆九渊 C王充 D王守仁
8.对于外国人在中国开办的教会学校的教育内容,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没有宗教方面的内容 B 不为中国学生开设外语课程
C 西学也是教育内容之一 D 教会学校不设中国儒家经典的课程
9.癸卯学制将整个教育过程分为
A 两段七级 B 三段五级 C 三段七级 D 两段五级
10.1929年开始的河北“定县实验” 的人是教育家……………………( )
A陈鹤琴 B梁漱溟 C晏阳初 D黄炎培

二、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1分),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相当全面的总结和概括(2分),奠定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1分)。
2有教无类:是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基本主张(2分),其内涵是指打破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不论贫富、贵贱和国别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有助于教育的普及(2分)。
3

.三舍法“三舍法”是王安石改革太学时的一条重要措施(1分),主要内容是:将太学生员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生员依学业程度,通过考核,依次升舍(2分)。这样,学校不仅担负养士的任务,而且具有取士的职能了(1分)
4.中体西用中体西用是张之洞在《劝学篇》提出的教学思想,也叫旧学为体,新学为用(1分)。旧学指的是《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理,新学指西政、西艺、西史。(1分)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办教育的指导方针,中国近代的教育改革就是在这种思潮影响下起步的,对清末教育宗旨的影响更为深刻(2分)。
5.壬寅学制壬寅学制:又称《钦定学堂章程》(1分),1902年制定清政府颁布的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制系统,因是年为旧历壬寅年,故称之(2分)。这个学制虽经制定但并未实行。(1分)
6藏息相辅:是《学记》中著名的及教学原则。其含义是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课外活动要为课堂教学服务,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7《师说》:是唐代教育家韩愈有关教师理论的代表作。他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从教师的作用、任务、择师标准和师生关系等方面论述了教师问题,极大的丰富了我国教师理论宝库。
8万木草堂:是康有为于1891年在广州创办的培养维新变法人才的新式学堂,培养了梁启超、陈千秋等杰出人才,完成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等著作,为维新变法做了人才和理论准备。
9壬寅学制:又称《钦定学堂章程》,是张百熙于1902年制定清政府颁布的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制系统,因是年为旧历壬寅年,故称之。这个学制虽未实行但对我国学制建设影响巨大。
10太学:太学的本义就是儒家经典中所说的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是天子之学辟雍的别名。公元前124年,朝廷为五经博士配备一定数额的弟子,就成为汉代太学的开端,以后历代大多都有太学,属中央官学,大学性质。招收学生资格历代多有变化。
11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创办的高等学府,因设在齐国稷下而名。是当时文化教育的中心,也是百家争鸣的中心,对我国文化教育和学术思想的发展有巨大影响
12京师同文馆:也称同文馆,是洋务派于1862年在北京创办的培养外教翻译人才的外语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新式学堂,开中国近代教育之先河。
13癸卯学制:也称奏定学堂章程,是1904年由张之洞等拟定清政府颁行的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制系统,因是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它的实行将中国教育推上了近代化的发展轨道。
14学在官府:是夏商周三代的文教政策(2分),内涵是指官府垄断教

育,施教者和受教者都是贵族官僚及其子弟,它体现了中国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2分)。
15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行的一种选士制度(2分)。由中正官根据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将士人进行评定,朝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以官职(2分)。
16苏湖教法:是北宋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州讲学时采用的一种教学及教学管理方法(1分),其主要做法是: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根据学生专长和爱好分斋而教。(1分)它创立了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2分)
17万木草堂:是康有为于1891年在广州创办的培养维新变法人才的新式学堂(2分),培养了梁启超、陈千秋等杰出人才,完成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等著作,为维新变法做了人才和理论准备(2分)。
18大职业教育主义:
是近代著名教育家黄炎培1925年12月提出的职业教育思想(2分)。它强调职业教育应参加到改革社会的政治活动中去,不能只限于教育自身的范围,办职业教育也不能只从资本家愿望考虑,而应顾及到劳动人民的利益、需要和可能(2分)
三、 简答题:(每题4分共16分
1、简述春秋时期私学产生的原因。
(1)社会变动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2)官府控制的典籍散落民间为私学提供了教材。(3)掌握一定文化的人员流落到民间为私学提供了师资。(4)个人和社会的需要使私学产生成为可能。
2、孔子提出的教学原则主要是什么?
(1)因材施教(2)启发诱导(3)学思并重(4)由博返约
3、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师思想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孔子认为,作为一个教师,首要条件是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教师必须先学好,然后才能教好,学好是教好的基础。同时,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学好是为了教好,所以诲人不倦是教师最为可宝贵的品格,是最崇高的精神境界。
4、简述孔子在中国教育上的贡献。
(1)主张有教无类,扩大教育对象,有助于教育普及。(2)编订六经,成为中国第一部完整的教科书,影响深远。(3)创立教学原则,并熟练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4)重视道德教育,对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原则提出了独到的见解。(5)倡导尊师爱生,树立了师生关系的典范,不愧为万世师表。
5、孟子提出了哪些教学原则?
孟子在教学方面提出的主要原则和方法有下列几点:第一,自求自得。孟子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依靠学生自求自得。他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只能给学生某些“规矩”,但

不能使他们达到熟练技巧。掌握熟练技巧,灵活运用知识主要靠个人的主观努力。他认为读书是有必要的,但应求理解,使书为己用,而不能书云亦云。第二,专心有恒。孟子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精力集中,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他认为不论智慧高低,不论内容难易,能专心致志就能学有所得,心不在焉就会一无所得。不仅要专心致志,而且要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第三,启发引导。学习主要靠学生专心有恒,教师也要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指出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第四,循序渐进。孟子认为进行教学和学习知识如同植物生长一样,有自己的规律,必须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
6“独尊儒术”文教政策对汉代教育有哪些影响?答:第一,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自此以后,国家政策和文化教育皆以儒术为本,儒学成为统一的指导思想,并据这个指导思想,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对人民加强思想教化。第二,儒家经学成为教育的主体内容。在这个政策指导下,儒经得到了极大的尊崇,儒家五经占据了博士官学的全部为止,遂压倒一切学科,成为主体教学内容。第三,形成了群士归宗攻读儒经的社会风尚。总的看来,独尊儒术使教育在社会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空前提高,使儒学在教育观念和教育实施方面都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尽管受客观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条件所限,汉代教育活动尚不可能完全达到儒家理想的目标和实施层面,但毕竟基本尚符合儒家建构的模式,并以此全方位地影响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走向,其作用是及其深远的。
7、简析九品中正制产生的历史背景。
(1)社会动荡打破了原来的社会秩序,使乡举里选很难进行。2)门阀士族的形成为九品中正制的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3)东汉末年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导致了九品中正制的出现。
8、柳宗元师道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柳宗元对师道问题,发表了不少议论。柳宗元十分赞同韩愈提倡的师道,也认为师道是很重要的,不重师道,道就容易被抛弃;道存,即使奴仆和乞丐也可以和他交朋友;道不存,即使公侯也不必理睬他们。
另一方面,他对教师的要求是严格的,认为师是不易求得的,他多次不肯接受别人请他为师的要求,他不愿任师之名,这可以说是谦虚,也可以说是把师道看得特别重。他力避为师之名,主张“交以为师”。以师为友,把师生关系变为师友关系,要求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既能两全,又有两利,既体现对师生关系的辨证思想,也含有民主平等因素。
9韩愈教师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

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师思想主要包括a、教师的任务: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即传授儒家仁义之道,讲授儒家六艺经传与古文,解决学生在学习道与业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三项基本任务。 b、教师的标准:提出以“道”为求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c、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0朱子读书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朱熹强调读书穷理,他的学生汇集他的训导加以概括,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六条,这六条分别是:(1)循序渐进,即按篇章的顺序依次阅读;(2)熟读精思,即对正文及有关注解要熟读成诵,并反复回味,认真思考,理解其真谛;(3)虚心涵泳,即读书不可先抱有成见、先入为主,要不抱偏见,认真取舍;(4)切已体察,即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反省自我;(5)着紧用力,即学习不可松懈,应抓紧时间,振作精神,努力上进;(6)居敬持志,即要抱有远大的志向,消除一切浮躁的心态和杂念。
11试述宋代书院产生的原因及办学特色。
原因:唐末五代时期的动乱,使学校废弛;北宋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而宋初官学却长期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朝廷崇尚儒术,鼓励民间办学;佛教禅林制度的影响。(以上加上4分,加上适当的论述2分)
特色:书院即是教学机构,又是学术研究机构。书院允许不同学派学者到院讲学,重视学术交流,开展争辩。书院讲学可自由听讲,不受地域限制。书院教学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书院内师生关系融洽,师生间的感情相当深厚(以上6分)
12、明末清初启蒙教育思想有何共同特点?
明末清初进步教育思想家都有如下的教育思想: 第一,批判理学教育理论; 第二,主张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 第三,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和技艺的学习;
第四,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方法;
第五,提出了初步民主的教育主张。
13简述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天津武备学堂,上海广方言馆,福建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湖北自强学堂,广州同文馆,广州水陆师学堂,江南水师学堂,湖北武备学堂,天津电报学堂,上海电报学堂等8所以上。
14、百日维新”中有哪些教育改革,你如何评价百日维新?改革内容:(1)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2)设立京师大学堂(3)改革书院,筹办各级各类学校。(4)派人出国留学(5)建立译书局和编译学堂,编辑外国教科书及其他书籍。评价:维新变法因为改革者自身的原因失败

了,但从教育改革措施来看,他们是要引进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发展普通中学、小学,要发展普及初等教育。他们是要把中国封建的传统教育引向近代教育发展的轨道。但是他们的改革十分不完善,缺乏整体规划,也没有力量区推行这些良好的主张,改革失败是必然的。但是其影响是无法切断的,在维新浪潮的冲击下,科举制度已走上末路,建立新设学堂称为不可阻挡之势,西方知识在课程中逐步确定并不断扩大范围,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为中国近代新学制的产生做了舆论准备,打下了实践的基础。
15、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
答:(1)1898年,张之洞发表了《劝学篇》,它分内、外两篇,内篇主要谈“中学为体”,宗旨是“正人心”;外篇主要谈“西学为用”,宗旨是“开风气”。从而系统论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奠定了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文教政策的基础。
(2)张之洞将西学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认可,从而为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制度措施的系统引进开辟了道路,但中学与西学的地位仍是不平等的。中学是本体,是基础,西学只能在不触犯中学所代表的封建专制及伦理纲常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并发挥作用。张之洞所主张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本质就是如此。
(3)中体西用的观点既维护了封建统治的根本利益,又提供了适当变革、以解外忧内患的原则措施,因而得到清统治当局及社会政界和思想界多数人士的认同,成为近代新教育制度建立的政策基础
16、简述五四时期的各种教育思潮。
平民主义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乡村教育思潮,国家教育思潮,无政府主义教育思潮,生活教育思潮,三民主义教育思潮,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等8种以上。
17、简述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教会学校
英华书院,齐鲁大学,圣约翰大学,金陵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岭南大学,华中大学,协和医学院,宁波女塾,马礼逊学堂等8所以上。
18、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方针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①军国民教育,即体育,一方面是当时形势,需要举国强兵之制,必须有这种教育,另一方面体育又是养成完全人格所必需,主张完全人格,首在体育。②实利主义者,也就是智育,包括各种普通文化科学知识,有历史、地理、算学、化学、手工、博物等。他认为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训练学生思维细密,对事认真的科学态度。③公民道德教育,也就是德育,他认为德育就是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虽体魄、智力发达,也

只能助其为恶。④世界观教育,是属于实体世界的“超轶乎政治”的教育⑤美育,特别为蔡元培所提倡,他认为美育有特殊的意义,他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之“津梁”。
19、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内容及对当今高教改革的借鉴意义。(1)改革内容抱定宗旨改变校风:砥砺德行,改变学生观念,整顿教师队伍,发展研究所。(3分)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1分)教授治校,民主管理。(1分)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扩充文理,废科设系,改年级制为选科制,(1分)
(2)借鉴:(结合上述改革内容,谈对当今高教改革影响,自由发挥)

20、试述1922年新学制的特点与评价
特点:第一:新学制采用六三三四制,是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第二:缩短了初等教育年限儿趋向合理。第三:新学制加强了中等教育第四:在高等教育改革阶段,一是取消了大学预科,二是大学采用选科制,适应了学生个性的需要第五:兼顾了升学与就业两者之间的关系第六:在师范教育上的改革,一是师范教育类型增多,二是程度相应提高。第七,女子获得了平等受教育的权利。第八,在课程改革上,小学国文改为国语,修身改为公民,并加强了手工、图画课,中学加强了人文科学和理科的课程。
评价:它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以来新教育改革的一些基本要求,可以看成是前一时期教育改革的一个综合成果。它的产生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到一个重要阶段的标志,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式的成果。
21、通过历代文教政策的发展演变,分析教育与政治的关系、(1)文教政策内容;
① 夏商周三代,学在官府,官府垄断教育。
② 秦朝,禁私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③ 两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 隋唐,尊崇儒术兼重佛道。
⑤ 两宋,重文抑武的文教政策。
⑥ 明清,专制主义的文教政策,文字狱盛行。
⑦ 近代,中体西用的文教政策。
⑧ 清末,学部制定的十字教育宗旨。
⑨ 民初,教育部制定的四育的文教政策。
⑩ 南京国民政府,三民主义教育方针。
?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
(2)关系,政治决定教育,教育为政治服务。(结合上述文教政策展开论述)
22、简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1)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他改造旧教育的武器。(2)生活即教育是它的本体论,过什么生活就是受什么教育。(3)社会即学校是它的范围论,整个社会就是大学校,教育无处不在。(4)教学做合一是它的教学方法

论,强调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在劳力上劳心。
23、. 论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及其影响。
1)新政中教育改革内容废除科举制度,为新教育发展扫除障碍;制定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制定颁布壬寅学制;制定颁行癸卯学制;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建立学部、提学使司、劝学所近代教育行政体系。
(2)影响(①指明了中国近代教育发展方向。②把中国教育推上了近代化的发展轨道。 ③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的框架和基础。
24、论隋唐科举制度的作用与影响要点:正面的影响:其一,科举把选才与育才统一了起来,把选拔人才的权力集中于中央,满足了庶族地主参与政权的欲望,为知识分子打开了进入统治集团的门径,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其二,科举力图改变选拔官吏只重品行、门第、而忽视知识才能的弊端,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故而也确实选拔了一批有才之士。其三,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其四,科举的影响还波及国外。
反面的影响:在学校教育完全成为科举的预备机关的情况下,科举考试制度本身的缺点和弊端,也就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1)使学校教学工作也形成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 这既不利于选拔和培育有实际能力的人才,又养成了空疏的学风。(2)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的读书目的与人生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严重地影响了一般读书人的思想。(3)科举考试录取标准以权势门第为转移的现状严重地腐蚀着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污染这学校和社会的风气。
25、评价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特点和优点。 首先,它是一种大众的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教育理论。其次,生活教育又是一种不断进取创造,旨在探索适合中国社会教育的理论。 再次,生活教育理论在教育理论上有不少创新。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不免也有一些思想局限或不足。尽管如此,我们必须承认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我们民族教育理论宝库中一份非常珍贵的遗产,是值得我们珍惜和汲取的教育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