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呼吸器的检测步骤

简易呼吸器的检测步骤
简易呼吸器的检测步骤

简易呼吸器的检测步骤

1.面罩:外观清洁、无变形。

2.球体:

a)观察外观、形状。

b)挤压球体,然后松开,球体能随受力改变形状并复原,说明球体材质良

好,弹性好。

c)将单向阀取下,用手掌堵住球体开口处,挤压球体,不能将球体压闭,

说明球体无漏气,密闭性好。

3.鸭嘴阀:

a)观察其外观,正常呈鸭嘴状,鸭嘴部位闭合紧密。

b)挤压球体,鸭嘴阀张开,无粘连。

4.呼气阀:将储氧袋接在面罩接口处,挤压球体,使储氧袋胀满,挤压储氧袋,

可见呼气阀被吹起,有气体溢出,说明呼气阀工作正常。

5.压力安全阀:将安全阀关闭,用手掌堵住单向阀出口,球体不能被压闭,说

明压力安全阀关闭严密。打开安全阀,手掌仍堵住单向阀出口,挤压球体,可以听见气体从压力安全阀溢出的声音,说明压力安全阀工作正常。

6.进气阀:挤压球体,球体可复原,说明进气阀工作正常。

7.储氧袋:将储氧袋接在简易呼吸器单向阀接口处,挤压球体,当储气袋被充

满后,取下储气袋,用手掌堵住储气袋出口,挤压储气袋,如不能被挤闭,说明储气袋无漏气。

8.储氧阀:将简易呼吸器供氧管连接氧源,储氧袋可以被吹满胀起,说明储氧

阀工作正常。

9.储气安全阀:将储氧袋及储氧\储气安全阀连接到简易呼吸器单向阀病人接

口处,不断挤压球体,当储氧袋胀满后,如快速挤压球体,发现储气安全阀被弹起,有气体溢出,保证储气袋不被充满胀破,说明储气安全阀工作正常。

10.供氧管:连接氧源后,调高氧流量,如果可从管路另一端感觉到气体流动,

说明管路通畅;将接口与简易呼吸器供氧接口相连,检查其是否连接紧密,如松动则应更换合适接头的供氧管。

简易呼吸器操作流程

简易呼吸器操纵流程 令狐采学 一、操纵步调 1.评估: (1)是否合适使用简易呼吸器的指征和适应证,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 (2)评估有无使用简易呼吸器的禁忌证,如中等以上活动性咯血、心肌梗死、年夜量胸腔积液等。 2.连接面罩、呼吸囊及氧气,调节氧气流量8~10升/分。 3.开放气道,清除上呼吸道排泄物和呕吐物,松解病人衣领等,操纵者站于病人头侧,使患者头后仰,托起下颌。 4.将面罩罩住病人口鼻,按紧不漏气。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使用简易呼吸器,应先将痰液吸净。 5.单手挤压呼吸囊的办法:右手EC手法固定面罩,左手挤压球囊,右手臂相对固定球囊与左手一起挤压。 6.使用时注意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 (1)一般潮气量8~12ml/kg。 (2)呼吸频率成人为12~16次/分,快速挤压气囊时,应注意气囊的频次和患者呼吸的协调性。在患者呼气与气囊膨胀复位之间应有足够的时间,以防在患者呼气时挤压气囊。 (3)吸呼时间比成人一般为1:1.5~2。

7.观察及评估病人。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对呼吸器的适应性,胸腹起伏、皮肤颜色、听诊呼吸音、生命体征、氧饱和度读数。 二、注意事项 1.使用简易呼吸器容易产生的问题是由于活瓣漏气,使病人得不到有效通气,所以要按时检查、测试、维修和调养。 2.挤压呼吸囊时,压力不成过年夜,无氧源时挤压球囊的三分之二,有氧源时挤压二分之一。 3.发明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应按病人的呼吸举措加以帮助,以免影响病人的自主呼吸。 4.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解释应用呼吸器的目的和意义,缓解紧张情绪,使其主动配合,并边挤压呼吸囊边指导病人“吸……”“呼……”。 5. 用后及时消毒,将简易呼吸器各配件依顺序拆开,置入2%戊二醛碱性溶液中浸泡48小时,取出后使用清水冲刷所有配件,去除残留的消毒剂。

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器操作标准

一、成人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操作考核标准 科室:姓名:成绩: 流程要求标准分扣分 操作要点68分评估 评估环境及意识:环境是否安全,轻拍肩部并呼叫患者, 若无反应,可判断其意识丧失, 2分呼救 立即呼救,求助他人帮助拨打急救电话或协助救护。看表 计时。 2分判断 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及呼吸(判断脉搏与呼吸应同时进 行,判断时间大于5秒小于10秒),若无脉搏动、无呼吸, 立即启动CPR。 2分 摆放 体位 就地使患者仰卧于坚实平面上(比如硬板床或地面上):如 果是卧于软床上的患者,去枕,在其肩背下垫心脏按压板, 如患者颜面朝下,抢救者应一手托住患者颈部,另一手扶 其肩部,使患者平稳的整体翻转为仰卧位。 6分 头后仰,使头、颈、躯干无扭曲,双上肢放置身体两侧, 松开患者衣领和裤带(头部应适当放低并略偏向一侧)。 4分 胸外 按压 术 按压部位:抢救者站在或跪于患者一侧,一手掌根放于胸 骨中下1/3处(按压点:胸骨下切迹上两横指上缘(乳房下 垂的女性患者)或胸骨正中与两乳头连线交点),另一手叠 于其上,手指翘起不接触胸壁。 8分 按压方法:双肘关节伸直,依靠操作者体重、肘及臂力, 有节律的垂直施加压力,力量适中。 4分按压幅度:使胸骨下陷5cm-6 cm(成人),然后迅速放松, 解除压力,使胸骨自然复位,放松时掌根不离开胸壁按压 点。 6分 连续按压次数:30次,按压时间:放松时间=1:1;按压频 率:100-120次/分。 3分 开放 气道 清除口腔、气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有活动义齿者应取下。4分 开放气道方法:(根据患者病情使用一种即可) ①仰头提颏法:抢救者一手的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用力 向后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的示、中指置于患者的下 颌骨下方,将颌部向前上抬起。 ②仰头抬颈法:(头颈部损伤者禁用)抢救者一手抬起患者 颈部,另一手以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使其头后仰,颈部 上托。 ③双下颌上提法:(怀疑有颈部损伤患者)抢救者双肘置患 者头部两侧,双手示、中、无名指放在患者下颌角后方, 向上或向后抬起下颌。 10分

简易呼吸器考核标准

简易呼吸器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姓名科室得分 项目 操作要求标 准 分得分 评估(10分)巡视发现患者面色青紫,口唇紫绀,判断无意识(拍患者双肩,分别对双耳呼叫),判 断无呼吸或微弱,颈动脉搏动微弱,给予去枕平卧,呼救(汇报医生)(10分) 10 用物(5分)简易呼吸器一套;吸氧装置;弯盘1个;纱布;指脉氧。(5分) 5 流程(75分)检查简易呼吸器各配件性能并连接(a、面罩完好无漏气,饱和度适当;b、单向阀工作 正常;c、气囊及储氧袋完好无漏气)。指脉氧功能正常。(10分) 1)推车至床旁,拉上床帘,移开床旁桌,拉下床头档,夹上指脉氧。掀开被子,暴露胸廓,松开裤腰带,有义齿者要取出。有分泌物,头偏一侧,清除口鼻腔分泌物(纱 布及弯盘携至患者嘴边)。(10分) 2)站至患者头侧,开放气道(仰头抬颌法:成人,下颚角和耳垂的连线与身体纵轴成垂直)。判断患者呼吸:看:胸廓无起伏;听:无呼吸音;感觉:无气流逸出,摸 一侧颈动脉有搏动,保持气道通畅。(10分) 3)环视周围用氧环境安全:安装吸氧装置,检查用氧装置性能良好。(5分) 4)将简易呼吸器接上氧气,调节氧流量为8-10L/分,确定给氧管道通畅。(5分) 5)予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左手以EC手法固定面罩(尖对尖,宽对宽,不漏气,囊与面罩垂直),另一手挤压呼吸囊(10分)要求:A每次送气量650ML左右(约2/3 气囊);B频率为10-12次/分;C吸呼比1:1.5~2;(快捏慢放);施救时应观察:A 呼吸囊单向阀工作正常;B患者胸廓是否随着呼吸囊的挤压而起伏;C在呼气时观 察面罩内是否呈雾气状态,D面色,口唇,指甲是否逐渐转红润,氧饱和度是否逐 渐上升。E观察若有自主呼吸需同步. 6)患者面色转红、移开面罩。口唇指甲转红,血氧饱和度正常,保持气道开放,看:胸廓有起伏;听:有呼吸音;感觉:有气流逸出;自主呼吸恢复,抢救成功,根据 医嘱改鼻导管给氧4-6L/分,头偏一侧。(医生到场,继续其它处理)(10分) 7)判断意识,与患者做好沟通,根据病情取合适体位;整理床单元及用物。(3分) 8)洗手。(2分) 9)终末处理:简易呼吸器各配件依次打开,放入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取出后用无菌蒸馏水冲净晾干备用,储气袋不可浸泡,只需擦拭消毒即可。消 毒后将各部件依次序组装作好测试,备用放回指定位置。(8分) 10)完整正确记录抢救全过程,抢救成功后仍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 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2分) 10 10 10 5 5 10 10 5 2 8 操作质量(10分)1、仪表端庄,认真严肃。 2、关心患者,观察病情细致。 3、动作敏捷熟练,迅速准确。 3 4 3 备注:仰头抬颌法:下颚角和耳垂的连线与身体纵轴,成人垂直,儿童60°角,婴儿30°频率:成人10—12次/分;儿童12—20次/分;新生儿46—60次/分。 吸呼之比:1:1.5—2(以频率12次/分为例,则捏2秒。放3秒) 修订2015-01

简易呼吸器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参考模板)

锦溪人民医院 临床医师实践技能考核评分标准简易呼吸器操作评分标准 姓名科室考核时间考核人

简易呼吸机操作流程 1.评估: (1)是否使用简易呼吸器的指征和适应证,如急性呼吸衰竭时出现呼吸停止或呼吸微弱经积极治疗后无改善,肺通气量明显不足者;慢性重症呼吸衰竭,经各种治疗无改善或有肺性脑病者,呼吸机使用前或停用呼吸机时。 (2)评估有无使用简易呼吸器的禁忌证,如中等以上活动性咯血、心肌梗死、大量胸腔积液等。 2.立即通知医生。 3.连接面罩、呼吸囊及氧气,调节氧气流量5~10升/分(供氧浓度为40%~60%)使储气袋充盈。 4.开放气道,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松解病人衣领等,操作者站于病人头侧,使患者头后仰,托起下颌。 5.将面罩罩住病人口鼻,按紧不漏气。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使用简易呼吸器,应先将痰液吸净,气囊充气后再应用。 6.双手挤压呼吸囊的方法:两手捏住呼吸囊中间部分,两拇指相对朝内,四指并拢或略分开,两手用力均匀挤压呼吸囊,待呼吸囊重新膨起后开始下一次挤压,应尽量在病人吸气时挤压呼吸囊。 7.使用时注意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 (1)一般潮气量8~12ml/kg(通常成人400~600ml的潮气量就足以使胸壁抬起),以通气适中为好,有条件时测定二氧化碳分压以调节通气量,避免通气过度。 (2)呼吸频率成人为12~16次/分,快速挤压气囊时,应注意气囊的频次和患者呼吸的协调性。在患者呼气与气囊膨胀复位之间应有足够的时间,以防在患者呼气时挤压气囊。(3)吸呼时间比成人一般为1:1.5~2;慢阻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频率为12~14次/

分,吸呼比为1:2~3,潮气量略少。 8.观察及评估病人。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对呼吸器的适应性,胸腹起伏、皮肤颜色、听诊呼吸音、生命体征、氧饱和度读数。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简易呼吸器检测、操作流程

准备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戴口罩,手套 评估:是否有使用简易呼吸气囊的适应证和禁忌症;患者口咽部有无分泌物、有无假牙;评估患者意识,有无自主呼吸;评估患者体重 患者准备:松解衣领,去除活动义齿,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与与呕吐物,若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应先吸净痰液 用物准备:完好合适的面罩及呼吸囊,氧气,吸引器 连接呼吸器连接面罩、呼吸气囊、氧管、储氧袋与氧气 有氧源,接储氧袋,调节氧流量:8-10L/分 无氧源,把储氧袋和氧管去掉 开放气道:操作者站于病人头侧,采用仰头抬颏法,使患者头 后仰,托起下颌,将面罩罩住病人口鼻,按紧不漏气,左手 EC手法按住面罩,右手挤压球囊, 送气量:有氧源时,通气量:500-600ml/次 无氧源时,通气量:700-1100ml/次 通气频率:呼吸暂停仍有心跳的通气频率:成人10-12次/分 正在进行心肺复苏且无高级气道的患者通气频率: 按压与通气比30:2 对正在进行持续心肺复苏且有高级气道的患者通 气频率:成人10次/分 病人有自主呼吸应同步按压,在吸气时按压球囊操作 有效指征:严重缺氧改善,血氧饱和度提升到90%,自主呼 吸恢复 操作过程:观察呼吸器通气效果及胸廓抬举 无效指征:严重缺氧无改善,血氧饱和度监测指数下降、无呼 吸(此刻该准备建立人工气道抢救)观察 整理协助患者取合适的体位 整理床单元 洗手、记录 清理用物 简易呼吸器操作流程

简易呼吸器检测流程 检查球体 检查进气阀 检查鸭嘴阀与进气阀 检查呼气阀外观无破损,挤压球体,手松开后,球体马上复原将球体出气口用手堵住,挤压球体感觉不易被压下 挤压球体,球体易被压下,鸭嘴阀张开;将手松开球体很快自动弹回原状,说明鸭嘴阀、进气阀功能良好 面罩接头处接上储氧袋,按压膨胀的储氧袋,储氧袋的气体能从呼气阀排出,且瓣膜完整、弹性好、密合性好 检查储氧袋 检查压力 安全阀将储氧袋接在患者接头处,挤压球体,鸭嘴阀张开,使储氧袋膨胀,堵住储氧袋出口,挤压储氧袋,检查储氧袋是否漏气 将出气口用手堵住并打开压力安全阀,挤压球体时,有气体自压力安全阀溢出,说明压力安全阀功能良好 检查储氧混合阀 检查面罩将储氧袋接上储氧阀,并接在患者接头处,挤压球体,使储氧袋膨胀,说明储氧阀功能良好;堵住储氧阀出口,挤压储氧袋,气体自储氧安全阀溢出,说明储氧安全阀功能良好 将面罩紧扣于手掌部,检查密闭性能良好

简易呼吸器使用及检测评分表

简易呼吸器使用及检测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得分:

简易呼吸器知识点 一、适应症 1.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的抢救及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 2.运送病员:适用于机械通气患者作特殊检查、进出手术室等情况。 3.临时替代呼吸机:遇到呼吸机因故障、停电等情况时,可以临时应用简易呼吸器替代。 二、禁忌症:活动性咯血、大量胸腔积液、肺大泡、张力性气胸等 三、注意事项: 1.挤压气囊时,压力适中,约挤压气囊的1/3~2/3为宜,节律均匀,勿时快时慢,以免损伤肺组织,或造 成呼吸中枢紊乱,影响呼吸功能恢复; 2.发现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应与自主呼吸同步; 3.面罩大小要合适,婴儿及小孩最好不要使用成人型简易呼吸器,且应具备安全阀装置,能自动调整压力,以确保患儿安全。 4.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和解释工作,使其配合 5.储氧袋的作用:提高氧浓度,缓冲患者吸、呼压力。有氧源的情况下,要接上储氧袋和储氧阀,将氧流量调至8-10L/分(包括儿童)。无氧源情况下,需将储氧袋和储氧阀取下。注意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清理分泌物; 6.如果操作中单向阀受到呕吐物、血液等污染时 ----用力挤压气囊数次,将积物清除 ----将单向阀卸下,用水清洗 7.操作中随时观察: (1)挤压气囊时,注意观察病人胸部起伏情况; (2)观察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情况; (3)观察病人口唇、面色、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呼吸改善情况 (4)观察单向阀(鸭嘴阀)是否正常工作; (5)在呼气过程中,观察面罩内是否呈雾状; (6)观察胃区是否胀气,避免过多气体挤压到胃部而影响呼吸的改善。 8.清洁与消毒 将各部件拆开,置入含氯消毒液中浸泡半小时,清水冲洗晾干调试后备用。特殊感染者,可用环氧乙烷熏蒸。(储氧袋禁用消毒剂浸泡,因易损坏)

简易呼吸器操作流程

简易呼吸器操作流程 一、操作步骤 1.评估: (1)是否符合使用简易呼吸器的指征和适应证,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 吸微弱。 (2)评估有无使用简易呼吸器的禁忌证,如中等以上活动性咯血、心肌梗死、大量胸腔积液等。 2.连接面罩、呼吸囊及氧气,调节氧气流量8~10升/分。 3.开放气道,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松解病人衣领等,操作者站于病人头侧,使患者头后仰,托起下颌。 4.将面罩罩住病人口鼻,按紧不漏气。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使用简易呼吸器,应先将痰液吸净。 5.单手挤压呼吸囊的方法:右手EC手法固定面罩,左手挤压球囊,右手臂相对固定球囊与左手一起挤压。 6.使用时注意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 (1)一般潮气量8~12ml/kg。 (2)呼吸频率成人为12~16次/分,快速挤压气囊时,应注意气囊的频次和患者呼吸的协调性。在患者呼气与气囊膨胀复位之间应有足够的时间,以防在患者呼气时挤压气囊。 (3)吸呼时间比成人一般为1:1.5~2。 7.观察及评估病人。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对呼吸器的适应性,

胸腹起伏、皮肤颜色、听诊呼吸音、生命体征、氧饱和度读数。 二、注意事项 1.使用简易呼吸器容易发生的问题是由于活瓣漏气,使病人得不到有效通气,所以要定时检查、测试、维修和保养。 2.挤压呼吸囊时,压力不可过大,无氧源时挤压球囊的三分之二,有氧源时挤压二分之一。 3.发现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应按病人的呼吸动作加以辅助,以免影响病人的自主呼吸。 4.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解释应用呼吸器的目的和意义,缓解紧张情绪,使其主动配合,并边挤压呼吸囊边指导病人 “吸……”“呼……”。 5. 用后及时消毒,将简易呼吸器各配件依顺序拆开,置入2%戊二醛碱性溶液中浸泡4-8小时,取出后使用清水冲洗所有配件,去除残留的消毒剂。

简易呼吸器操作流程

简易呼吸器 一、定义 简易呼吸器是进行人工呼吸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简易呼吸器产生通 气,对无呼吸患者进行强迫通气,对通气障碍的患者进行辅助呼吸,达到增加通气量,改善换气功能,减轻呼吸肌做功的目的。 二、适应症 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的抢救及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 三、注意事项 1、使用简易呼吸器前应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开放气道,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1)开放气道的方法: 压额抬颌法:一只手放在病人的前额,用手掌把额头用力向后推,使头部向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在下颌骨的下方,向上抬颌。 托下颌法:手放在病人头部两侧,肘部支撑在病人躺的平面上,握紧下颌角, 用力向上托下颌,口唇紧闭者用双手大拇指推开下唇。 注意:如果怀疑颈椎损伤,开放气道应该使用没有头后仰动作的托下颌法;但如果托下颌法无法开放气道,则应采用压额抬颌法,以开放气道,保证通气。 2、体位正确。 3、检查并确定病人呼吸: A观察患者胸部是否起伏。 B观察病人端的单向阀工作是否正确。 C病人面罩是否有雾气产生。 D透过面罩检查病人口唇与脸颊颜色变化。 4、CE手法:操作者位于患者头后方,用食指、拇指握住面罩并置放于患者口鼻上,其他手指托起患者下颌。 5、若无供氧装置时,应去除储气袋后方可使用简易呼吸器,以防二氧化碳储 留。

6备用状态简易呼吸器要求 (1)简易呼吸器定点放置,表面清洁干燥,无污迹。 (2)各管道正确连接,安全阀打开,氧气连接管于简易呼吸器正确连接,储气袋连接正确无漏气,面罩放置正确且面罩下软垫适当充气。 7、简易呼吸器测试 (1)取下单向阀、储气阀—挤压球体—手松开—球体自动弹回 (2)装储气阀—手堵出气口—挤压球体—球体不易压下 (3)装单向阀—阀上接上储气袋—挤压球体—鸭嘴阀张开—储气袋膨胀 (4)储气阀和储气袋连接—连接氧气管,气体吸入储气阀—储气袋膨胀—接头堵住—压缩储气袋—气体自储氧阀溢出。 注意:呼吸器应具备安全阀装置(检测时关闭,检测后打开),其目的是使用时自动调整压力,以保障患者安全,如果需要较高的压力,请将压力阀向下压, 使安全阀暂时失效。 附:简易呼吸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简易呼吸器检测流程

简易呼吸器检查流程 图1 图2 图3 病人阀(鸭嘴阀) 吸入阀 贮氧安全阀 呼气阀 关闭减压阀,先以一手堵住球囊前端开 口,再以一手挤压球囊,若球囊无法被 挤压说明呼吸囊密闭性完好(图1) 保持减压阀关闭状态,先以一手挤压球囊,再以一手堵住球囊前端开口,松手 后球囊可迅速复张说明吸入阀吸入功 能良好(图2、图3) 氧管连接端 安全阀/减压阀 (60cmH 2O 是指当 挤压气体压力超 过这个值时减压 阀可释放多余的 气体) 完整的简易呼吸 器包括:各阀门连 接完好的球囊、呼 吸面罩、氧气连接 管、口咽通气管一 套(3个)、贮氧 袋和注射器1个 吸入端

图4 图图6 图7 图8 ★ 维护与保养 1. 每天至少检查一次,确保零配件齐全及在有效期内; 2. 为一次性使用,使用后直接丢弃至医疗垃圾桶; 3. 传染病患者使用后立即用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密封按医疗垃圾处理。 将贮氧袋连接至病人阀的病人端,并用 手固定好;挤压球囊若干次,并观察病 人阀中的唇瓣在挤压过程中是否开放; 若挤压球囊若干次后贮氧袋能够胀满, 说明病人阀通气功能良好;贮氧袋无漏 气(图5) 将胀满的贮氧袋连接至病人端,并用手固定好;挤压贮氧袋,如呼气阀振动,有气体逸出,说明呼气阀功能正常(图 6) 将胀满的贮氧袋连接在吸入端,然后挤 压球囊,贮氧袋变扁,说明氧气可经过 吸入阀进入球囊储备(图7) 将胀满的贮氧袋连接在吸入端,堵住氧 管连接端,挤压储氧袋,如贮氧安全阀 振动,有气体逸出,说明贮氧安全阀功 能正常(图8) 打开减压阀,先以一手堵住球囊前端开口再以一手挤压球囊,若挤压后有气体至减压阀处流出说明减压阀放漏气功能良好 (图4)

简易呼吸气囊的检测和使用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简易呼吸气囊的检测 (一)、呼吸球的测试 1、用一只手挤压呼吸球囊,另一只手关闭球囊颈部的开口端,停止挤压后皮囊快速膨胀,说明吸入阀有效。 2、关闭颈部开口端,试着挤压皮囊,如果用适当的力量不能压扁皮囊或挤压的力量迫使空气从颈部开口端的缝隙间 溢出,说明吸入阀能有效的防止气体倒流 (二)、单向阀检测 1、用充满气体的储气袋与患者阀的接口连接,挤压储气袋可以看到圆形垫片向外翘起,说明呼出的气体直接排向大 气而没有再回到通气皮囊中(吸入阀有效) 2、在患者接头处接上储气袋,挤压皮囊几次,如果储气袋很快充满,说明患者阀能有效吸入气体给患者。(三)、安全压力阀检测 旋转安全阀,用手堵住患者接头并按压球体可以看见或听见压力装置的跳动,说明安全阀正常;有条件可接压力表或呼吸机测试安全压力,成人之压力为60cmH2O或无压力阀。儿童、婴儿安全压力阀为40cmH2O。将呼吸球患者接头部分接上0—100cmH2O压力表,以正常速度压下球体。压力表上应显示60cmH2O+/- 10 儿童、婴儿显示40cmH2O,如有异常请检测组装是否正确,及有无漏气,如安全阀损坏,请更换新组件以免影响其功能。(四)、呼吸球氧气袋及储气阀检测 1.先将储气袋充满气,再把储气袋与储气阀接口连接,挤压储气袋,可以看到出气阀垫片向外突出,说明储气阀 能有效把多余气体排入大气。 2.将氧气储气阀及储气袋接在一起,连接氧气装置,气体由导入口导入,储气袋应鼓起,多余之气体自储气阀溢 出(可以看到出气阀垫片向外突出),如未察觉溢出应检查出气阀组装是否正确; 3、压缩呼吸球体,鼓起之储气袋会将气体导入球体,鼓起之部分会凹陷,如外接之气体进入,储气袋会再度鼓起, 请压缩数次,会察觉空气留经储气阀的进气阀,若球体无法回复原状,请检查储气阀是否正常。 4、在排空储气袋后球囊仍可快速膨胀,说明没有足够的氧气供给时,储气阀仍可有效吸入大气作补偿(如不需要氧 气供应请不要加装储气座,以免影响呼吸球压缩次数) (五)、呼吸球整组检测 请将呼吸球各部分接好,并接上储气阀及储气袋,将患者接头处接上一呼吸袋500ml—2500ml,将氧气流量调节至10-12ml(成人及儿童呼吸球)婴儿8-10ml将呼吸球体压下数次,呼吸袋应有起伏现象,并确定回复之速度及是否有漏气之现象,并确定阀门是否正常运作。 简易呼吸气囊检测完毕,如各个步骤没问题说明呼吸气囊是完好的。 1

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操作流程图

简易呼吸器得辅助呼吸操作流程图简易呼吸器就是一种人工呼吸辅助装置,就是由单向阀控制得自张呼吸囊,携带与使用方便,有无氧源均可立即通气。使用简易呼吸器解决了抢救人员口对口人工呼吸得不便,可减轻工作人员得疲劳,避免较长时间采用口对口呼吸造成得低氧血症。 简易呼吸器得结构 面罩、单向阀、球体、氧气储气阀、氧气储气袋、氧气导管。其中氧气储气阀及氧气储气袋必须与外接氧气组合,如未接氧气时应将两项组件取下

二简易呼吸器工作原理 吸气动作流程: 当挤压球体时,产生正压,将进气阀关闭,内部气体强制性推动鸭嘴阀打开,并堵住出气阀,球体内气体即由鸭嘴阀中心切口送向病人; 需用氧气时,则氧气经氧气储氧阀充满储气袋,随球体复原得吸气作用(负压),暂存于球体内,再次挤压球体时直接进入患者体内、 吸气动作流程:

当挤压球体时,产生正压,将进气阀关闭,内部气体强制性推动鸭嘴阀打开,并堵住出气阀,球体内气体即由鸭嘴阀中心切口送向病人; 需用氧气时,则氧气经氧气储氧阀充满储气袋,随球体复原得吸气作用(负压),暂存于球体内,再次挤压球体时直接进入患者体内、 动作流程: 将被挤压得球体松开,鸭嘴阀即刻向上推,并处于闭合状态,以使患者吐出得气体由出气阀放出。 三、目得: 维持与增加机体通气量 纠正威胁生命得低氧血症 四、适应证: 心肺复苏; 各种疾病所致得呼吸抑制与呼吸肌麻痹; 各种大型得手术中; 转运危重患者时; 在意外事件中得应用(突然氧气供应中断或压力过低、停电、呼吸机故障无法正常运作时 )。 五、简易呼吸器操作方法 简易呼吸器操作步骤介绍: (一) 评估适应证 (二) 开放气道 (三) 使用面罩 (四) 挤压球囊 (五) 观察与监测 评估 就是否有使用简易呼吸器得指征与适应证 立即通知医生。 准备并连接面罩、球囊;如有可能应备氧气进行辅助氧疗,根据需要调节氧气流量使储气袋充盈。 开放气道

简易呼吸器操作流程

简易呼吸器操作流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简易呼吸器操作流程 一、操作步骤 1.评估: (1)是否符合使用简易呼吸器的指征和适应证,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 (2)评估有无使用简易呼吸器的禁忌证,如中等以上活动性咯血、心肌梗死、大量胸腔积液等。 2.连接面罩、呼吸囊及氧气,调节氧气流量8~10升/分。 3.开放气道,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松解病人衣领等,操作者站于病人头侧,使患者头后仰,托起下颌。 4.将面罩罩住病人口鼻,按紧不漏气。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使用简易呼吸器,应先将痰液吸净。 5.单手挤压呼吸囊的方法:右手EC手法固定面罩,左手挤压球囊,右手臂相对固定球囊与左手一起挤压。 6.使用时注意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 (1)一般潮气量8~12ml/kg。 (2)呼吸频率成人为12~16次/分,快速挤压气囊时,应注意气囊的频次和患者呼吸的协调性。在患者呼气与气囊膨胀复位之间应有足够的时间,以防在患者呼气时挤压气囊。(3)吸呼时间比成人一般为1:~2。 7.观察及评估病人。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对呼吸器的适应性,胸腹起伏、皮肤颜色、听诊呼吸音、生命体征、氧饱和度读数。 二、注意事项 1.使用简易呼吸器容易发生的问题是由于活瓣漏气,使病人得不到有效通气,所以要定时检查、测试、维修和保养。 2.挤压呼吸囊时,压力不可过大,无氧源时挤压球囊的三分之二,有氧源时挤压二分之一。 3.发现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应按病人的呼吸动作加以辅助,以免影响病人的自主呼吸。 4.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解释应用呼吸器的目的和意义,缓解紧张情绪,使其主动配合,并边挤压呼吸囊边指导病人“吸……”“呼……”。 5.用后及时消毒,将简易呼吸器各配件依顺序拆开,置入2%戊二醛碱性溶液中浸泡4-8小时,取出后使用清水冲洗所有配件,去除残留的消毒剂。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方法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方法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方法 一、目的 1、增加或辅助病人的自主呼吸。 2、改善病人的气体交换功能。 3、纠正病人的低氧血症,缓解组织缺氧状态。 4、为临床抢救治疗争取时间。 二、适应症 1、心肺复苏。 2、各种中毒所致的呼吸抑制。 3、神经肌肉疾病所致的呼吸麻痹。 4、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的呼吸抑制。 5、各种大型手术。 6、呼吸机使用前或停用呼吸机时。 三、操作流程 (一)、评估 1、病人的病情、年龄、体症、呼吸道是否通畅,呼吸状况(频率、节律、深浅度、有无自主呼吸),意识状态,脉搏,皮肤黏膜颜色等。 2、环境温度、湿度、空气流通性是否良好。 3、物品性能良好。 4、医护人员做好安全防护。 (二)、准备

1、操作者:有急救意识,做好自我保护,动作迅速。 2、物品:简易人工呼吸器(面罩、呼吸囊、接管)、弯盘、氧气装置、口咽通气管、开口器、舌钳、压舌板。 3、病人:仰卧位,头后仰,气道开放。 4、环境:通风良好,有足够操作的空间。 (三)操作程序 1、意识判断 要求声音响亮有效的对着左右耳朵重复呼唤两遍,同时拍打患者双肩,然后用大拇指掐压患者人中2次。若确定患者无反应时应高声呼救:“快来人,准备抢救!” 2、摆放好抢救体位 去枕、解衣、摆放、仰卧 3、清理患者口腔 打开患者口腔,检查口腔内有无异物,若口腔内有异物时必须将病人头偏一侧,用手打开病人口腔,掏出异物。 4、徒手开放气道 用压头抬颌法开放气道,左手立掌法压住患者前额,右手中食指托着下巴一侧,打开气道。若病人深度昏迷,无法打开口腔时则要用开口器打开口腔。 5、呼吸、脉搏的判断 判断患者呼吸时要做到“一看二听三感觉”即眼看胸廓起伏,耳听呼吸声,面感气息,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搏动。判断时,用耳贴近病人口鼻,

简易呼吸器操作标准

简易呼吸器操作标准 一、【目的】 1.维持和增加机体通气量。 2.纠正威胁生命的低氧血症。 二、【操作前准备】 1.评估:○1患者的年龄、病情、体重、体位、意识状态等○2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呼 吸道是否通畅,有无活动义齿○3心理状况及配合程度 2. 患者准备:患者取仰卧、去枕、头后仰,如有活动义齿应取下,解开衣领腰带,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 护士自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4.用物准备:简易呼吸器一套、面罩、吸氧装置、连接管、必要时备氧气袋、口咽通气道。 检查简易呼吸器各配件性能并连接。(a、面罩完好无漏气,面罩饱和度适当;b、单向阀工作正常;c、气囊及贮氧袋完好无漏气。) 三、【操作步骤】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 2.将简易呼吸器连接吸氧装置,调节流量10-12升/分,使储氧袋迅速鼓起,检查连接管是否连接紧密。 3.将病人去枕平卧,松解病人衣领,开放气道(采取仰头举颏法,对于创伤患者使用推举下颌法)必要时使用口咽通气道。清除口鼻分泌物及活动性义齿。 4.将呼吸面罩扣住患者口鼻,使三角形面罩底边位于下颌,使用“EC”手法固定面罩:食指、拇指固定并下压面罩,成“C”形;中指、无名指、小指抬起下颌,成“E”形,保持气道开放。另一手挤压呼吸囊,挤压气囊时间1S,挤压球囊容积1/2,使胸廓抬起,每次送气量400-600ml。通气频率为10次/分(6秒1次)。 5. 同时观察病人的胸廓起伏,以确定辅助呼吸是否有效,当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或改用呼吸机支持时停用。 6.协助病人取适宜体位,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四、【注意事项】 1.把持简易呼吸器时采用E-C手法,面罩要包严病人的口鼻,以防漏气。 2.有氧源时使用储氧袋,将氧流量调至10-12升/分钟,挤压球囊1/2,潮气量400~600ml; 无氧源时取下储氧袋及氧气连接管,挤压球囊,1升球囊挤压1∕2~2∕3, 2升球囊挤压1∕3,吸呼比为1:1.5~2;同时观察病人的胸廓起伏,以确定辅助呼吸是否有效。 3.发现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应按病人的呼吸动作加以辅助,以免影响病人的自主呼吸。4.判断有效通气的指征: (1)病人胸廓随挤压球体而起伏。 (2)由面罩透明盖部分观察病人嘴角与面色转红润。 (3)由简易呼吸器透明盖处观察单向阀正常开启。 (4)病人呼气时面罩内有雾气出现。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操作规范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目的】1.为呼吸暂停或呼吸抑制的病人行辅助呼吸。 2.应用呼吸机前的过渡。 【操作流程】 病人呼吸暂停或呼吸抑制 检查简易呼吸器是否完好 迅速赶至病人床边 放置体位,开放气道 固定面罩 挤压呼吸器 【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检查简易呼吸器是否完好(即各科的简易呼吸器处于备用状态,护士使用之前挤压 两下检查有无漏气),迅速携至病人处,核对。 2.开放气道:将患者仰卧,去枕、头后仰。解开病人领扣、领带及腰带等束缚,清除口腔内假牙、 痰液或血液等分泌物必要时插入口咽通气道,防止舌咬伤和舌后坠。 3.抢救者位于患者头侧或合适的位置,一手以“EC”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呼吸器。要保持气 道通畅,简易呼吸器的面罩紧扣病人的口鼻,避免漏气。 4.另外一只手规律性地挤压球体,将气体送入肺中,每次送气400~600ml(挤压气囊1/3-1/2)。 频率成人:10~12次/分;儿童:16-20次/分。 吸呼比(挤压与放松之比)为1:1.5-2。 5.外接氧气时,将气囊,面罩连接氧气管道,调节氧流量8~10升/分。 6.在操作中注意观察病人的自主呼吸情况,病人若有自主呼吸,人工呼吸应与起同步,即病人吸 气初顺势挤压呼吸气囊,达到一定潮气量后松开气囊,让病人自行完成呼气动作。 7.抢救者应注意患者是否有如下情形以确认患者处于正常的换气。 1)注视患者胸部上升与下降(是否随着压缩球体而起伏) 2)经由面罩透明部分观察患者嘴唇与面部颜色的变化。 3)经由透明盖,观察单向阀是否适当运用。

4)在呼气当中,观察面罩内是否呈雾气状。 【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面罩,以便得到最佳使用效果。 2.接氧气时,注意氧气管是否接实。 3.操作前后用力挤压球体数次,将积物清除干净。 4.将鸭嘴阀卸下用水清洗干净。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流程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流程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目的】1.为呼吸暂停或呼吸抑制的病人行辅助呼吸。 2.应用呼吸机前的过渡。 【操作流程】 病人呼吸暂停或呼吸抑制 检查简易呼吸器是否完好 挤压呼吸器 【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检查简易呼吸器是否完好(即各科的简易呼吸器处于备用状 态,护士使用之前挤压两下检查有无漏气),迅速携至病人处,核对。2.开放气道:将患者仰卧,去枕、头后仰。解开病人领扣、领带及腰带等束 缚,清除口腔内假牙、痰液或血液等分泌物必要时插入口咽通气道,防止舌咬伤和舌后坠。 3.抢救者位于患者头侧或合适的位置,一手以“EC”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呼 吸器。要保持气道通畅,简易呼吸器的面罩紧扣病人的口鼻,避免漏气。 4.另外一只手规律性地挤压球体,将气体送入肺中,每次送气400~600ml (挤压气囊1/3-1/2)。频率成人:10~12次/分;儿童:16-20次/分。 吸呼比(挤压与放松之比)为1:。 5.外接氧气时,将气囊,面罩连接氧气管道,调节氧流量8~10升/分。 6.在操作中注意观察病人的自主呼吸情况,病人若有自主呼吸,人工呼吸应 与起同步,即病人吸气初顺势挤压呼吸气囊,达到一定潮气量后松开气 囊,让病人自行完成呼气动作。 7.抢救者应注意患者是否有如下情形以确认患者处于正常的换气。

1)注视患者胸部上升与下降(是否随着压缩球体而起伏) 2)经由面罩透明部分观察患者嘴唇与面部颜色的变化。 3)经由透明盖,观察单向阀是否适当运用。 4)在呼气当中,观察面罩内是否呈雾气状。 【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面罩,以便得到最佳使用效果。 2.接氧气时,注意氧气管是否接实。 3.操作前后用力挤压球体数次,将积物清除干净。 4.将鸭嘴阀卸下用水清洗干净。

简易呼吸器操作流程

简易呼吸器操作流程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简易呼吸器操作流程 一、操作步骤 1.评估: (1)是否符合使用简易呼吸器的指征和适应证,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 (2)评估有无使用简易呼吸器的禁忌证,如中等以上活动性咯血、心肌梗死、大量胸腔积液等。 2.连接面罩、呼吸囊及氧气,调节氧气流量8~10升/分。 3.开放气道,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松解病人衣领等,操作者站于病人头侧,使患者头后仰,托起下颌。 4.将面罩罩住病人口鼻,按紧不漏气。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使用简易呼吸器,应先将痰液吸净。 5.单手挤压呼吸囊的方法:右手EC手法固定面罩,左手挤压球囊,右手臂相对固定球囊与左手一起挤压。 6.使用时注意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 (1)一般潮气量8~12ml/kg。 (2)呼吸频率成人为12~16次/分,快速挤压气囊时,应注意气囊的频次和患者呼吸的协调性。在患者呼气与气囊膨胀复位之间应有足够的时间,以防在患者呼气时挤压气囊。 (3)吸呼时间比成人一般为1:~2。 7.观察及评估病人。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对呼吸器的适应性,胸腹起伏、皮肤颜色、听诊呼吸音、生命体征、氧饱和度读数。 二、注意事项 1.使用简易呼吸器容易发生的问题是由于活瓣漏气,使病人得不到有效通气,所以要定时检查、测试、维修和保养。 2.挤压呼吸囊时,压力不可过大,无氧源时挤压球囊的三分之二,有氧源时挤压二分之一。 3.发现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应按病人的呼吸动作加以辅助,以免影响病人的自主呼吸。 4.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解释应用呼吸器的目的和意义,缓解紧张情绪,使其主动配合,并边挤压呼吸囊边指导病人“吸……”“呼……”。 5. 用后及时消毒,将简易呼吸器各配件依顺序拆开,置入2%戊二醛碱性溶液中浸泡4-8小时,取出后使用清水冲洗所有配件,去除残留的消毒剂。

简易呼吸器考题5-4

简易呼吸器相关考题 一、选择题: 1.简易呼吸器的连接组件不包括( C ) A 面罩 B 单向阀 C 通气阀 D 氧气储气袋 2.挤压呼吸囊时,压力不可过大,约挤压呼吸囊的( A )为宜,以免损伤肺组织 A 1/3~2/3 B 1/3~1/2 C 1/3~3/4 D 1/2~3/4 3.简易呼吸器消毒的时机,除外下列哪项( C ) A 第一次使用新球时 B 同一患者使用超过24小时 C 同一患者使用超过48小时 D 不同患者使用时 4.抢救者判断患者是否处于正常换气的方法,除外下列哪项(D ) A 注视患者胸部上升与下降(是否随着压缩球体而起伏) B 经由面罩透明部分观察患者嘴唇与面部颜色的变化. C 经由透明盖,观察单向阀是否适当运用. D 简易呼吸器球体挤压阻力适当 E 在呼气当中,观察面罩内是否呈雾气状 5.下列哪项说法正确( A ) A 插入口咽通气管时,弯弓向下插到舌根部再转动180度 B 插入口咽通气管时,弯弓向上插到舌根部再转动180度 C 选择口咽通气管的长度为发迹至鼻尖的长度 D 所有患者都应使用口咽通气管 6.简易呼吸器的检测时间为( A ) A 每周 B 每两周 C 每月 D.每年 7.关于简易呼吸器的清洁,下列哪项说法正确( C ) A 将简易呼吸器顺序拆开,所有部件均可拆卸,直接冲洗 B 任何清洁剂均可使用 C 简易呼吸器的所有配件均可使用戊二醛消毒 D 简易呼吸器的所有配件不可使用环氧乙烷消毒 8.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时,将氧流量调节至( C ) A 4-6升/分 B 6-8升/分 C 8-10升/分 D 10-12升/分 9.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量为( A ) A 400-600ml B 300-500ml C 250-600ml D 500-800ml 10.使用简易呼吸器时,成人的挤压频率为(A) A 12-15次/分 B 14-20次/分 C 16-22次/分 D 8-10次/分

简易呼吸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简易呼吸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1)操作流程 操作 流程 操作方法 准备评估 实施 观察整理·护士:着装规范、戴口罩 ·用物:简易呼吸器1套:呼吸囊、单项呼吸阀、面罩、氧气连接管、氧气储气阀、氧气储氧袋 氧气装置,并检查各配件性能并连接 ·环境:屏风或隔帘遮挡 ·评估患者的意识和呼吸状态,呼叫患者; ·评估呼吸状态:望(胸廓起伏)、听(呼吸音)、感觉(气流通过),以上评估需要在10秒以内完成 ·一边操作一边告知家属 ·患者仰卧,掀开被子,暴露胸廓,松腰带,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及异物,开放气道(举颏、抬颈、拉颌);必要时给口咽通气管 ·连接好简易呼吸器 ·调节氧流量:有氧源——接储氧袋,助手接氧源,调节氧流量至8L/min以上;无氧源——不连接储氧袋 ·以“EC”手法固定面罩,同时用下颌上提法打开气道,挤压简易呼吸囊,有氧时通气量400—600 ml/次,无氧时通气量700~1100 ml/次 ·呼吸暂停仍有心搏者的通气频率:成年人10—12次/分、小儿16次/分、婴儿20次/分 ·成人吸呼比l:(1.5—2) ·呼吸心搏骤停者:接CPR操作流程进行抢救(有条件者准备气管插管用物) ·有效指征:血氧饱和度升高,患者胸廓起伏,发绀减退,面色、甲床转红;呼气时面罩内呈雾气状态 ·无效:立即进行气管插管

·整理床单位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清理患者口鼻及面部 ·整理用物、分类放置 ·洗手,记录 (2)评分标准 所在科室考生姓名考核老师考核成绩 项目标准分 值 扣分内容 扣 分 得 分 操作准备操作者 5 着装不规范 -2 态度不严肃 -3 用物8 少一件、放置乱各-2 未检查呼吸器 -2 评估8 一项未评估各-2 评估时间过长 -2 操作步骤开放气道13 未注意患者安全协助患者取合适体 位 -4 未清陈口鼻腔分泌物或异物 -4 放气道方法不正确 -5 使用过程30 未正确快速连接呼吸器 -5 未调节氧流量或氧流量不准确 -5 固定面罩手法不正确 -5

简易呼吸器操作步骤

简易呼吸器操作步骤(总1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简易呼吸器操作步骤 1、洗手带口罩。 2、(口述:发现患者呼吸微弱)摇晃患者双肩(口述:你怎么了) 左右交替单手看患者瞳孔【共计10秒】(口述:现在患者呼吸音微弱,快推抢救车来!) 3、组装简易呼吸器将简易呼吸器储气袋反折(同时将面罩)放入至治疗盘内。手套、弯盘及纱布放于治疗盘内。 4、(口述:解开患者衣服、裤子,去枕)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左手带手套,将纱布展开缠绕于左手食指中指,右手取弯盘至患者口角处(弯盘凹陷处对口角,距离不要太近),左手两指伸入患者口中从上至下绕一圈同时右手固定患者后脑勺,取下手套及纱布置于弯盘内(口述:患者口腔无义齿),双手放于患者两耳处,还原患者头部。 5、吸氧。 (口述:用氧环境安全,周边无明火) 调整氧流量至10/L(8-10/L) 6、将连接管的另一端接至简易呼吸器的进气阀上(同时将储氧袋展开向下充氧) 7、取面罩至患者口鼻处(尖头向上),开放气道(右手放在患者下颌,左手固定患者前额往后下),取简易呼吸器,左手固定面罩(中指、无名指、小指(构成“E”字)钩住下颌,打开气道;拇指、食指(构成“C”字)固定面罩),右手挤压简易呼吸器球体。 8、右手挤压球体前端,以一个循环4秒为准(吸/呼比为1:1.5,即挤/放为1.5:2.5秒),1分钟做15个循环(12-16次/分,每次挤气量为500-1000ML),同时观察胸廓的起伏 9 、作15个循环后手不松,口述患者血压,脉氧正常,面色、口唇红润,停止操作。 分离面罩与简易呼吸器,关小氧气开关,同时右手持简易呼吸器,左手分离连接管接流量表处,缠绕连接管,将简易呼吸器与连接管放于治疗盘内,复位患者头部。 10 还原枕头(右手抬头左手拉枕头),衣服,穿裤子。 ?

简易呼吸器的操作流程

简易呼吸器的操作流程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简易呼吸器的操作流程 1、洗手带口罩。 2、(口述:发现患者呼吸微弱)摇晃患者双肩(口诉:你怎么了) 左右交替单手看患者瞳孔【共计10秒】(口述:现在患者呼吸音微弱,快推抢救车来!) 3、组装简易呼吸器将简易呼吸器储气袋反折(同时将面罩)放入至治疗盘内。手套、弯盘及纱布放于治疗盘内。 4、(口述:解开患者衣服、裤子,去枕)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左手带手套,将纱布展开缠绕于左手食指中指,右手取弯盘至患者口角处(弯盘凹陷处对口角,距离不要太近),左手两指伸入患者口中从上至下绕一圈同时右手固定患者后脑勺,取下手套及纱布置于弯盘内(口述:患者口腔无义齿),双手放于患者两耳处,还原患者头部。 5、吸氧。 (口述:用氧环境安全,周边无明火)调整氧流量至10/L(8-10/L) 6、将连接管的另一端接至简易呼吸器的进气阀上(同时将储氧袋展开向下充氧) 7、取面罩至患者口鼻处(尖头向上),开放气道(右手放在患者下颌,左手固定患者前额往后下),取简易呼吸器,左手固定面罩(中指、无名指、小指(构成“E”

字)钩住下颌,打开气道;拇指、食指(构成“C”字)固定面罩),右手挤压简易呼吸器球体。 8、右手挤压球体前端,以一个循环4秒为准(吸/呼比为1:,即挤/放为:秒),1分钟做15个循环(12-16次/分,每次挤气量为500-1000ML),同时观察胸廓的起伏。 9 、作15个循环后手不松,口述患者血压,脉氧正常,面色、口唇红润,停止操作。 分离面罩与简易呼吸器,关小氧气开关,同时右手持简易呼吸器,左手分离连接管接流量表处,缠绕连接管,将简易呼吸器与连接管放于治疗盘内,复位患者头部。 10 还原枕头(右手抬头左手拉枕头),衣服,穿裤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