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姆萨染色液是什么

姬姆萨染色液是什么
姬姆萨染色液是什么

瑞氏-姬姆萨染液使用说明

瑞氏-姬姆萨染液使用说明 货号:G1020 规格:100ml/500ml 保存:室温避光保存,有效期至少2年。 产品说明: 瑞氏-姬姆萨染液是一种复合染液,兼有瑞氏和姬姆萨染液二者优点,主要应用于血液和骨髓涂片染色。各种细胞及细胞的各种成分由于其化学性质不同,对瑞氏-姬姆萨染色液中的酸性染料和碱性染料的亲和力也不同,因此,标本涂片经瑞氏-姬姆萨染色液染色后,相应各类细胞呈现不同的着色,从而达到辨别其形态特征的目的。姬姆萨染色液对胞浆着色力较强,能较好的显示胞浆的嗜碱性程度,着色清晰,色泽纯正,但是对胞核着色偏深,核结构显示较差。瑞氏染色对细胞核着色程度适中,细胞核结构和色泽清晰艳丽,对核结构的识别较佳,但对胞浆着色较差,故采用瑞氏姬姆萨混合染色,具有染色效果好,对比清晰,操作简便等特点。 使用方法: 本产品可作为多种组织或细胞的染色使用,不同组织、细胞,不同的用途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具体方法请根据自己需求参考既有文献,本产品以涂片为例,举例说明,仅供参考。 1、取涂片、自然干燥。 2、滴加瑞氏-姬姆萨染液2-3滴覆盖整个标本涂片,染1-2分钟。 3、滴加等量PH6.4的磷酸盐缓冲液(或等量超纯水),轻轻晃动玻片,

与瑞氏-姬姆萨染色液充分混匀,染色3-5分钟。 4、水洗、吸干、镜检。 5、染色后胞浆和胞核的染色清晰分明,细胞核着色呈深浅不同的紫红色,胞浆呈浅红色,胞浆中颗粒区分明显。 注意事项: 1、涂片厚薄适宜,涂片干透后固定,否则细胞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脱落。 2、所加染液不能过少,以免蒸发而使染料沉淀。冲洗时间不能过久,以防脱色。 3、染色对pH十分敏感,稀释染液必须用缓冲液,冲洗用水应接近中性,否则可能会导致细胞染色异常,形态难以识别,甚至错误。 4、染色过淡可以复染,复染时应先加缓冲液,然后加染液。染色过深可用流水冲洗或浸泡,也可用甲醇脱色。 相关试剂: P210010×多聚赖氨酸 G1010姬姆萨染色液 G1040瑞氏染液 G1100伊红染色液 G1140苏木素染色液(常规染色

姬姆萨染色液(10×Giemsa stain)

姬姆萨染色液(10×Giemsa Stain) 简介: 姬姆萨色素(又称吉姆萨色素)是由天青Ⅱ与伊红混合而成,Giemsa 染色原理和结果与瑞氏染色基本相同,姬姆萨染色液对胞浆着色力较强,能较好的显示胞浆的嗜碱性程度,特别是对血液和骨髓细胞中的嗜天青、嗜酸性、嗜碱性颗粒,着色清晰,但是对胞核着色偏深,核结构显色不佳,故姬姆萨染液常与瑞氏染液联合使用。Leagene Giemsa Stain 以进口的姬姆萨色素、甲醇为主要原料,含Leagene 特有衬染剂,经研磨配制而成,能呈现出清晰的细胞染色效果,经常用于组织切片、血液和细胞涂片、细菌、染色体显带、原生动物寄生虫等染色。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粉红色,称为嗜酸性物质;细胞核蛋白和淋巴细胞胞浆为酸性,与碱性染料美蓝或天青结合,染紫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质;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美蓝均可结合,染淡紫色,称为中性物质。 Leagene Giemsa Stain(10×)由10×储存液和10×磷酸盐缓冲液组成,混合成工作液后使用;亦可以分开使用,即先用Giemsa Stain 染色液染色,再经磷酸盐缓冲液处理,亦可以得到满意的染色效果。 组成: 自备材料: 1、 载玻片 2、 蒸馏水 3、 甲醇 4、 显微镜 5、 0.1~0.5%乙酸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一)一步法涂片染色 1、 Giemsa 工作液的配制: 按试剂(A):试剂(B):蒸馏水=1:1:8混合,即取1份Giemsa Stain(10×)、1份磷酸盐缓冲液(10×)、8份蒸馏水,充分混匀,即为Giemsa 工作液。Giemsa 工作液为即用型 编号 名称 DM0003 2×100ml DM0003 2×500ml Storage 试剂(A): Giemsa Stain (10×) 100ml 500ml RT 避光 试剂(B): 磷酸盐缓冲液(10×) 100ml 500ml RT 使用说明书 1份

吉姆萨染色液

吉姆萨染色液 【产品名称】 吉姆萨染色液 【包装规格】 货号:DM0002 单瓶包装规格分别为: A液吉姆萨染液:20ml、100ml、250ml、500ml;B液磷酸盐缓冲液:250ml、500ml、5000ml; 每套/盒包装规格分别为: A液20ml+B液250ml/盒、A液100ml+B液4×250ml/盒、 A液250ml+B液5×500ml/盒、A液500ml+B液5000ml/盒。 【预期用途】 用于组织细胞学染色从而鉴别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淋巴结)中的白细胞,还可用于鉴定某些微生物。 【检验原理】 吉姆萨染色原理及结果与瑞氏染色基本相同,吉姆萨染色液(Giemsa stain,又称姬姆萨染色液)对胞浆着色力较强,能较好的显示胞浆的嗜碱性程度,特别是对血液和骨髓细胞中的嗜天青、嗜酸性、嗜碱性颗粒,着色清晰,但是对胞核着色偏深,核结构显色不佳,故吉姆萨染色常与瑞氏染色联合使用。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粉红色,称为嗜酸性物质;细胞核蛋白和淋巴细胞胞浆为酸性,与碱性染料美蓝或天青结合,染紫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质;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美蓝均可结合,染淡紫色,称为中性物质。血细胞染色:吉姆萨染料中含有美蓝和伊红两种染料,前者为碱性,后者为酸性,它们与细胞内的各种物质具有不同的亲和力,从而使其呈现出不同的色调,以便于辨认。染色体染色:也称G显带,染色体上富舍A-T碱基对的DNA和组蛋白结合紧密,胰酶处理时不易高度抽提,和染料亲和力较强,呈深带;而富含G-C碱基对的区段结合的蛋白质被胰酶抽提,和染料亲和力降低,呈浅带。 【主要组成成分】 试剂组成主要成分 1、A液吉姆萨染液吉姆萨染料 2、B液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5℃~35℃环境保存,原包装未开封染色液的有效期为24个月,在有效期内的已开封染色液应在开封后6个月内使用完,每次用后应及时拧紧瓶盖,以免挥发或变质。 【样本要求】 血细胞:要求新鲜全血或EDTA.2K抗凝血。 染色体:中期染色体。 疟原虫:耳垂或指尖采血作薄血膜或厚血膜涂片。 【检验方法】 (一)疟原虫、血细咆染色: 1、血涂片晾干后用甲醇固定; 2、配制吉姆萨染色液:取适量的A1吉姆萨染液和A2磷酸盐缓冲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即为吉姆萨染色液,即配即用; 3、将固定的血涂片置于吉姆萨染色液浸染;

吉姆萨染色液Giemsa stain

吉姆萨/姬姆萨染色液(Giemsa stain,1:9) 产品简介: 吉姆萨染液由天青2与伊红混合而成。染色原理和结果与瑞氏染色法基本相同,姬姆萨染色液对胞浆着色力较强,能较好的显示胞浆的嗜碱性程度,特别是对血液和骨髓细胞中的嗜天青、嗜酸性、嗜碱性颗粒,着色清晰,但是对胞核着色偏深,核结构显色不佳,常与故姬姆萨染液常与瑞氏染液联合使用。 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果,染粉红色,称为嗜酸性物质;细胞核蛋白和淋巴细胞胞浆为酸性,与碱性染料美蓝或天青结合,染紫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质;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美蓝均可结合,染淡紫色,称为中性物质。 Leagene Giemsa stain以进口的吉姆萨/姬姆萨色素为主要原料,通过研磨配制而成,能呈现出清晰的细胞染色效果。经常用于组织切片、血液和细胞涂片、细菌、染色体显带、原生动物寄生虫等染色。 Giemsa stain(1:9)的特点在于,由Giemsa stain储存液(10×)和磷酸盐缓冲液组成,1:9混合成工作液后使用;亦可以分开使用,即先用Giemsa stain染色液染色,再经磷酸盐缓冲液处理,亦可以得到满意的染色效果。 产品组成: 主要成分: 试剂(A): 主要由吉姆萨色素、甲醇等组成。 试剂(B): 主要由磷酸盐等组成。 自备材料: 1、载玻片 2、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3、甲醇 4、染色架 5、显微镜 6、0.1~0.5%的乙酸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一)一步法涂片染色 1、Giemsa stain工作液的配制: 按试剂(A):试剂(B)=1:9混合,即取1份的Giemsa stain储存液(10×)加入到9份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充分混匀,即为Giemsa stain工作液。配制后Giemsastain的工作液为即用型试剂,不易保存,即用即配。 2、常规方法制备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待涂片自然干燥后,用甲醇固定1~3min。 3、将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放置染色架上,滴加Giemsa stain工作液覆盖涂片,室温滴染 15~30min。 4、用自来水或蒸馏水缓慢从玻片一端冲洗。 5、干燥、镜检。 染色结果: 嗜酸性颗粒粉红色 嗜碱性颗粒紫蓝色 中性颗粒淡紫色 (二)两步法涂片染色 1、Giemsa stain工作液的配制: 按试剂(A):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4配制Giemsa stain工作液,即取1份的Giemsa stain储存液(10×)加入到4份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充分混匀,即为Giemsa stain工作液。配制后Giemsa stain的工作液为即用型试剂,不易保存,即用即配。 2、常规方法制备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待涂片自然干燥后,用甲醇固定1~3min。 3、将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放置染色架上,滴加Giemsa stain工作液覆盖涂片,室温滴染 10~15min。 4、加入等量磷酸盐缓冲液,轻轻晃动载玻片,室温静置5~10min。 5、用自来水或蒸馏水缓慢从玻片一端冲洗。 6、干燥、镜检。 染色结果: 嗜酸性颗粒粉红色 嗜碱性颗粒紫蓝色 中性颗粒淡紫色 (三)组织切片染色

瑞氏染液使用说明

瑞氏染液使用说明 货号:G1040 规格:50ml/100ml 保存:室温避光保存,有效期至少2年。 产品说明: 瑞氏染料是由碱性染料美蓝(Methvlem blue)和酸性染料伊红(Eostm Y)组成的复合染料,溶于甲醇。伊红通常为钠盐,有色部分为阴离子。美蓝通常为氯盐,有色部分为阳离子。甲醇的作用:一是溶解美蓝和伊红,使其解离为有色美蓝正离子的和伊红负离子。后两者可以选择性地吸附于血细胞内的不同成分而使其着色;二是固定细胞形态,加速染色反应,增强染色效果。 使用方法: 本产品可作为多种组织或细胞的染色使用,不同组织、细胞,不同的用途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具体方法请根据自己需求参考既有文献,本产品以涂片为例,举例说明,仅供参考。 1、取涂片、自然干燥。 2、滴加瑞氏染液染3分钟,使标本被其中甲醇所固定。 3、加等量PH6.4的磷酸盐缓冲液(或等量超纯水)轻轻晃动玻片,与瑞氏染色液混匀,静置5分钟。 4、水洗、吸干、镜检。 5、细菌染成蓝色,组织细胞胞浆红色,细胞核蓝色。

注意事项: 1、涂片厚薄适宜,涂片干透后固定,否则细胞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脱落。 2、所加染液不能过少,以免蒸发而使染料沉淀。冲洗时间不能过久,以防脱色。 3、染色对pH十分敏感,稀释染液必须用缓冲液,冲洗用水应接近中性,否则可能会导致细胞染色异常,形态难以识别,甚至错误。 4、染色过淡可以复染,复染时应先加缓冲液,然后加染液。染色过深可用流水冲洗或浸泡,也可用甲醇脱色。 相关试剂: P210010×多聚赖氨酸 G1010姬姆萨染色液 G1100伊红染色液 G1140苏木素染色液(常规染色) G1120H-E染色试剂盒

姬姆萨染色液

姬姆萨染色液 【产品名称】 吉姆萨染色液 【包装规格】 货号:DM0002 单瓶包装规格分别为: A液吉姆萨染液:20ml、100ml、250ml、500ml;B液磷酸盐缓冲液:250ml、500ml、5000ml; 每套/盒包装规格分别为: A液20ml+B液250ml/盒、A液100ml+B液4×250ml/盒、 A液250ml+B液5×500ml/盒、A液500ml+B液5000ml/盒。 【预期用途】 用于组织细胞学染色从而鉴别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淋巴结)中的白细胞,还可用于鉴定某些微生物。 【检验原理】 吉姆萨染色原理及结果与瑞氏染色基本相同,吉姆萨染色液(Giemsa stain,又称姬姆萨染色液)对胞浆着色力较强,能较好的显示胞浆的嗜碱性程度,特别是对血液和骨髓细胞中的嗜天青、嗜酸性、嗜碱性颗粒,着色清晰,但是对胞核着色偏深,核结构显色不佳,故吉姆萨染色常与瑞氏染色联合使用。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粉红色,称为嗜酸性物质;细胞核蛋白和淋巴细胞胞浆为酸性,与碱性染料美蓝或天青结合,染紫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质;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美蓝均可结合,染淡紫色,称为中性物质。血细胞染色:吉姆萨染料中含有美蓝和伊红两种染料,前者为碱性,后者为酸性,它们与细胞内的各种物质具有不同的亲和力,从而使其呈现出不同的色调,以便于辨认。染色体染色:也称G显带,染色体上富舍A-T碱基对的DNA和组蛋白结合紧密,胰酶处理时不易高度抽提,和染料亲和力较强,呈深带;而富含G-C碱基对的区段结合的蛋白质被胰酶抽提,和染料亲和力降低,呈浅带。 【主要组成成分】 试剂组成主要成分 1、A液吉姆萨染液吉姆萨染料 2、B液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5℃~35℃环境保存,原包装未开封染色液的有效期为24个月,在有效期内的已开封染色液应在开封后6个月内使用完,每次用后应及时拧紧瓶盖,以免挥发或变质。 【样本要求】 血细胞:要求新鲜全血或EDTA.2K抗凝血。 染色体:中期染色体。 疟原虫:耳垂或指尖采血作薄血膜或厚血膜涂片。 【检验方法】 (一)疟原虫、血细咆染色: 1、血涂片晾干后用甲醇固定; 2、配制吉姆萨染色液:取适量的A1吉姆萨染液和A2磷酸盐缓冲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即为吉姆萨染色液,即配即用; 3、将固定的血涂片置于吉姆萨染色液浸染;

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使用说明

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使用说明 货号:G3990 保存:室温避光保存,有效期至少2年。 产品内容: 2×100ml2×500ml Storage 试剂(A):Wright-Giemsa Stain100ml500ml RT避光试剂(B):磷酸盐缓冲液100ml500ml RT 产品说明: 瑞氏色素是酸性染料伊红(Eosin)和碱性染料亚甲蓝(Methylene Blue)组成的复合染料,对原生质的染色有很好的区别作用。吉姆萨染液由天青Ⅱ与伊红混合而成,染色原理和结果与瑞氏染色法基本相同,姬姆萨染色液对胞浆着色力较强,能较好的显示胞浆的嗜碱性程度,特别对血液和骨髓细胞中的嗜天青、嗜酸性、嗜碱性颗粒,着色清晰,但是对胞核着色偏深,核结构显色不佳,常与故姬姆萨染液常与瑞氏染液联合使用。 Wright-Giemsa Stain以进口瑞氏色素和姬姆萨色素为主要原料,通过研磨配制而成,能呈现出清晰的细胞染色效果。经常用于血液和细胞涂片、骨髓细胞涂片、细菌染色。细胞质呈红色,细胞核及细菌呈蓝色,嗜酸性颗粒呈橘红色。染液中加中性甘油,防止甲醇挥发或氧化,同时也可使血细胞染色较清晰。该染液的特点:由瑞氏-姆姆萨复合染色液和磷酸盐缓冲液组成,等量混合使用或分别处理标本使用。 使用方法(仅供参考): 1、常规方法制备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或细菌涂片,待涂片自然干燥。 2、将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置于染色架上。

3、滴加适量Wright-Giemsa Stain覆盖涂片,室温染色1~2min。 4、涂片滴加等量磷酸盐缓冲液,轻轻晃动玻片或采用其他方式混合,使磷 酸盐缓冲液不Wright-Giemsa Stain混匀,室温静置3~10min。 5、步骤3、4亦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取Wright-Giemsa Stain和磷酸盐缓冲 液等量混合,即为Wright-Giemsa工作液,滴加该工作液于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上,室温静置3~10min。 6、用自来水或蒸馏水从玻片一端轻轻冲洗。(注:也可用磷酸盐缓冲液等量 稀释后,冲洗玻片,时间控制在30s左右。) 7、干燥。镜检:先用低倍镜观察血涂片,再用油镜。 染色结果: 细菌、细胞核蓝色 组织细胞的细胞质、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粉红或橘红色 注意事项: 1、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应厚薄均匀,以免影响染色效果。 2、涂片染色中,请勿先去除染液或直接对涂片用力冲洗。不能先倒掉染液,以免染料 沉着于涂片上。 3、染色液可重复使用,但不能多次重复,若有沉淀物应过滤后使用。 4、染色过深可用甲醇或乙醇适当脱色,最好不复染。 5、如果染色过深或过浅,应调整染色时间或工作液浓度。 6、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瑞氏-吉姆萨染液是什么

瑞氏-吉姆萨染色液说明书 【产品名称】 瑞氏-吉姆萨染色液 【包装规格】 货号:DM0007 单瓶包装规格分别为:100ml、250ml、500ml、5000ml; 每套/盒包装规格分别为:2×20ml/盒、 2×100ml/盒、2×250ml/盒、2×500ml/盒、2×5000ml/盒。【预期用途】 主要用于对血细胞进行染色 【检验原理】 瑞氏染料是酸性染料伊红(Eosin)和碱性染料亚甲蓝(Methylene Blue)组成的复合染料, 对原生质的染色有很好的区别作用;吉姆萨染料由天青Ⅱ与伊红混合而成,染色原理和结果与瑞氏染色基本相同,吉姆萨染色对胞浆着色力较强,能较好的显示胞浆的嗜碱性程度,特别对血液和骨髓细胞中的嗜天青、嗜酸性、嗜碱性颗粒,着色清晰,但是对胞核着色偏深,核结构显色不佳,常与瑞氏染色联合使用。 瑞氏-吉姆萨染色液是利用Romanowsky Stain技术原理改良而成的,细胞的着色过程是染料透入被染物并存留其内部的一种过程,此过程既有物理吸附作用,又有化学亲和作用,各种细胞及相关成分由于其化学性质不同,对瑞氏-吉姆萨染色液中的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的亲和力也不一样,标本涂片经瑞氏-吉姆萨染色后,相应各类细胞呈现不同的着色,从而达到辨别其形态特征的目的。 【主要组成成分】 试剂组成主要成分 1、瑞氏-吉姆萨染液瑞氏染料、吉姆萨染料、甲醇 2、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5℃~35℃环境保存,原包装未开封染色液的有效期为24个月,在有效期内的已开封染色液应在开封后6个月内使用完,每次用后应及时拧紧瓶盖,以免挥发或变质。 【样本要求】 1、血细胞涂片染色:要求新鲜全血或EDTA.2K抗凝血。 2、阴道分泌物(妇科白带)涂片染色:新鲜标本离开人体涂片后,需尽快以火焰或酒精固定,以避免细胞变形。 3、骨髓涂片染色:涂片制成后,应在空气中快速摇动或扇干,防止细胞皱缩变形或固空气潮湿而溶血,不能用高温或火烤干燥。 4、脱落细胞涂片:取样本并涂片,待检涂片固定可采用自然干燥法或湿片固定法(具体操作可根据不同检体及所采用的固定液所对应的规范操作要求进行);若采用湿片固定法,标本浸泡时间稍长些,效果会更佳;若采用湿片固定液固定标本,固定液用后需经常过滤,更换,防止细胞交叉污染。 【检验方法】 1、滴加瑞氏-吉姆萨染液于涂片上,并让染液覆盖整个标本涂片,染色; 2、将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滴加于瑞氏-吉姆萨染液上面,以嘴或洗耳球使两液充分混合,染色; 3、水洗,冲洗时不能先倒掉染色液,可缓慢从玻片一端冲洗,以防有沉渣沉淀在标本上; 4、干燥、镜检。 【检验方法的局限性】 仅供形态学初检观察染色使用。 【注意事项】 1、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应厚薄均匀,必须充分干燥,否则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脱落,以免影响染色效果。

染色液配制方法

常用染色液的配制 1.骆氏美蓝染色液 甲液:美蓝0.3g 95%酒精溶液 30ml 乙液:0.01%氢氧化钠溶液 100ml 甲液与乙液相混合即成。 2.1%美蓝酒精溶液美蓝1g 95%酒精溶液 100ml,充分混合溶解即可。 3.革兰氏染色液 (1)草酸铵结晶紫染液 甲液:结晶紫2.0g 95%酒精20ml 乙液:草酸铵0.8g 蒸馏水80ml 用时先以蒸馏水将甲液稀释5倍,然后加20ml于80ml乙液中,混合即成。 (2)革兰氏碘溶液碘片 1g 碘化钾 2g 蒸馏水 300ml 先将碘化钾置于干净的乳钵中,加入蒸馏水少许(约5ml),待碘化钾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碘片,略作研磨,使碘片完全溶解,然后徐徐加水,充分混合,直至足量。切忌将碘片与碘化钾一起直接加入瓶中,一次加水配制。否则,碘片往往不能完全溶解而影响碘的浓度。(3)95%酒精 (4)复染色液可用碱性复红或沙黄液及稀释的石炭酸复红液。 碱性复红液:碱性复红0.1g 蒸馏水100ml,混合即成。 沙黄液:3.41%沙黄酒精溶液10ml、蒸馏水90ml。 稀释石炭酸复红液:石炭酸复红液10ml、蒸馏水90ml,混合即成。4.抗酸染色液 (1)石炭酸复红液 3%碱性复红酒精溶液10ml、5%石炭酸水溶液90ml,二液混合即成。 (2)盐酸酒精溶液浓盐酸3ml、95%酒精溶液97ml,二液混合即成。

5.瑞氏染色液瑞氏染料粉0.1g、纯甘油1.0ml、中性甲醇60ml。置染料粉于乳钵中,加入甘油,充分研磨,再徐徐加入甲醇,边研磨边搅拌,促其溶解,然后盛于棕色瓶中,置暗处过夜,次日以滤纸滤过后,仍盛于棕色瓶中,保存于暗处备用。 磷酸盐缓冲液: 溶液一:Na2HPO4.12H2O(磷酸二氢钠)23.864g、蒸馏水1000ml。溶液二:KH2PO4(磷酸二氢钾)9.078g、蒸馏水1000ml。 用时以溶液一4份与溶液二1份混合即成。 6.姬姆萨氏染色液取姬姆萨氏染料粉0.6g,加入甘油50ml,置于55—60度温度中1.5—2h,再加入甲醇50ml,静置一日以上,滤过后即可作染料原液用。 或者取姬姆萨氏染料粉0.75g、纯甲醇65ml、纯甘油35ml,盛于有玻璃珠的玻璃瓶内,充分摇匀;滤过后,贮存于有色玻璃瓶中,盖紧,备作原液用。 7.乳酸石炭酸液石炭酸20g、乳酸20ml、甘油40ml、蒸馏水20ml。按量将上述各成分依次放入玻璃瓶内,于水浴中加热溶解。 8.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在乳酸石炭酸溶液中加入棉蓝0.05%混合即成。 9.纽曼氏染色液美蓝粉1.12g、乙醇54ml、四氯乙烷40ml、冰醋酸6ml。 将乙醇及四氯乙烷先混合于一大玻璃瓶内(注意温度不可高于70度),加入美蓝,并充分溶化,再徐徐加入冰醋酸,滤过,保存备用。10.方吞那氏染色液 (1)媒染料鞣酸5g 石炭酸1g 蒸馏水100ml。 (2)染色液浓硝酸盐5g于蒸馏水100ml中,取出3—5ml,徐徐滴入浓氨水,至其生成黑色沉淀摇匀后又消失为止,再徐徐滴入5%硝酸盐溶液,至液体略呈混浊振后仍不消失为度。

瑞氏染液

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美蓝组成的复合染料。 目录 简介 使用方法 染液配制 缓冲液配制 染色步骤 染液鉴定 混合染色 简介 英文拼写Wright's stain 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美蓝组成的复合染料,溶于甲醇。后解离为带正电的美蓝和带负电的伊红离子。 使用方法 瑞氏(Wright's staim;美蓝-伊红Y)染色: 1.瑞氏染料是由碱性染料美蓝(Methvlem blue)和酸性染料黄色伊红(Eostm Y)合称伊红美蓝染料即瑞氏(美蓝-伊红Y)染料。 2.用甲醇作瑞氏染料溶剂,即成瑞氏染液。甲醇是瑞氏染料良好溶剂,有两种作用: (1)甲醇使瑞氏染料中美蓝(M)与伊红(E)在溶液中离解,可使细胞成分选择性吸附其中的有色物质而着色。 甲醇 ME(瑞氏染料)----→M+ + E- 在配制的瑞氏染液中美蓝如放置过久即可氧化而含有天青,美蓝天青与伊红化合物能使核染成紫红色,但不能使胞浆染为蓝色,多余美蓝就可以使胞浆染成蓝色,染色主要是化学作用,是离子彼此结合的反应。 (2)甲醇具有强大的脱水力,可将细胞固定在一定形态及增加细胞结构的表面积,提高细胞对染料吸收作用,同时由于甲醇吸附染色液中的水,使染色液升温,加速染色反应。 编辑本段染液配制 (1) 瑞氏染液配制: 瑞氏染料830gm或1g 甲醇(AR)500ml或600ml ○先称干燥(事先放入温箱干燥过夜)瑞氏染料放置乳钵内,用乳棒轻轻敲碎染料成粉末,再行研磨至听不到研芝麻声即呈细粉末,加少许甘油或甲醇溶解研磨,使染料在乳缸内显“一面镜”光泽,而无染料粉粒沉着。 ○再加较多量甲醇研磨呈一面镜光亮,静置片刻,将上层液体倒入一清洁储存瓶内(最好用甲醇空瓶),再加甲醇研磨,重复数次,至乳钵内染料及甲醇用完为止,摇匀,密封瓶口。 ○存室温暗处,储存愈久,则染料溶解、分解就越好,一般储存3个月以上为佳。 (2) 缓冲液: ●缓冲液作用: ○染色对氢离子浓度是十分敏感的,据观察pH值的改变,可使蛋白质与染料形成的化合物重

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

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 简介: 瑞氏色素是酸性染料伊红(Eosin)和碱性染料亚甲蓝(Methylene Blue)组成的复合染料, 对原生质的染色有很好的区别作用。吉姆萨染液由天青Ⅱ与伊红混合而成,染色原理和结果与瑞氏染色法基本相同,姬姆萨染色液对胞浆着色力较强,能较好的显示胞浆的嗜碱性程度,特别对血液和骨髓细胞中的嗜天青、嗜酸性、嗜碱性颗粒,着色清晰,但是对胞核着色偏深,核结构显色不佳,常与故姬姆萨染液常与瑞氏染液联合使用。Wright-Giemsa Stain 以进口瑞氏色素和姬姆萨色素为主要原料,通过研磨配制而成,能呈现出清晰的细胞染色效果。经常用于血液和细胞涂片、骨髓细胞涂片、细菌染色。细胞质呈红色,细胞核及细菌呈蓝色,嗜酸性颗粒呈橘红色。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常规方法制备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或细菌涂片,待涂片自然干燥。 2、 将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置于染色架上。 3、 滴加适量Wright-Giemsa Stain 覆盖涂片室温染色。 4、 涂片滴加等量磷酸盐缓冲液,轻轻晃动玻片或采用其他方式混合,使磷酸盐缓冲液与 Wright-Giemsa Stain 混匀室温静置。 5、 步骤3、4亦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取Wright-Giemsa Stain 和磷酸盐缓冲液等量混合, 即为Wright-Giemsa 工作液,滴加该工作液于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上室温静置。 6、 用自来水或蒸馏水从玻片一端轻轻冲洗。(注: 也可用磷酸盐缓冲液等量稀释后,冲洗玻 片,时间控制在30s 左右。) 7、 干燥。 8、 镜检: 先用低倍镜观察血涂片,再用油镜。 编号 名称 DM0007 2×100ml DM0007 2×500ml Storage 试剂(A): Wright-Giemsa Stain 100ml 500ml RT 避光 试剂(B): 磷酸盐缓冲液 100ml 500ml RT 使用说明书 1份

瑞氏吉姆萨复合染色液

瑞氏-吉姆萨复合染色液(Wright-Giemsa stain ) 产品简介: 瑞氏色素是酸性染料伊红(Eosin)和碱性染料亚甲蓝(Methylene Blue)组成的复合染料, 对原生质的染色有很好的区别作用。吉姆萨染液由天青2与伊红混合而成,染色原理和结果与瑞氏染色法基本相同,姬姆萨染色液对胞浆着色力较强,能较好的显示胞浆的嗜碱性程度,特别是对血液和骨髓细胞中的嗜天青、嗜酸性、嗜碱性颗粒,着色清晰,但是对胞核着色偏深,核结构显色不佳,常与故姬姆萨染液常与瑞氏染液联合使用。 Leagene Wright-Giemsa stain以进口的瑞氏色素和吉姆萨色素为主要原料,通过研磨配制而成,能呈现出清晰的细胞染色效果。经常用于血液和细胞涂片、骨髓细胞涂片、细菌染色。细胞质呈红色,细胞核及细菌呈蓝色,嗜酸性颗粒呈橘红色。染液中加中性甘油,防止甲醇挥发或氧化,同时也可使血细胞染色较清晰。 Leagene Wright-Giemsa stain的特点: 由瑞氏-吉姆萨复合染色液和磷酸盐缓冲液组成,等量混合使用或分别处理标本使用。 产品组成: 主要成分: 试剂(A): 主要由瑞氏色素、吉姆萨色素、甲醇等组成。 试剂(B): 主要由磷酸盐等组成。 自备材料: 1、载玻片 2、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3、染色架 4、显微镜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常规方法制备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或细菌涂片,待涂片自然干燥。

2、将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置于染色架上。 3、滴加Leagene Wright-Giemsa stain覆盖涂片,室温染色1~2min。 4、涂片滴加等量磷酸盐缓冲液,轻轻晃动玻片或采用其他方式混合,使磷酸盐缓冲液与 Wright-Giemsa stain混匀,室温静置3~10min。 5、步骤3、4亦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取Leagene Wright-Giemsa stain和磷酸盐缓冲液 等量混合后,即为Wright-Giemsa stain工作液,滴加工作液于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上,室温静置3~10min。 6、用自来水或蒸馏水从玻片一端轻轻冲洗。(注:也可用磷酸盐缓冲液等量稀释后,冲洗 玻片,时间控制在30s左右。) 7、干燥、镜检: 先用低倍镜观察血涂片,再用油镜。 染色结果: 细菌、细胞核蓝色 组织细胞的细胞质、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粉红或橘红色 注意事项: 1、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应厚薄均匀,以免影响染色结果。 2、涂片染色中,请勿先去除染液或直接对涂片用力冲洗。不能先倒掉染液,以免染料沉着 于涂片上。 3、染色液可重复使用,但不能多次重复,若有沉淀物应过滤后使用。 4、染色过深可用甲醇或酒精适当脱色,最好不复染。 5、如果染色过深或过浅,应调整染色时间或工作液的浓度。 6、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有效期:12个月有效。 相关产品: 产品编号 产品名称 DM0002吉姆萨/姬姆萨染色液(Giemsa stain,1:9) DM0005瑞氏染色液(Wright Stain ) DM0015标准革兰氏染色试剂盒(Gram Stain) DM0035抗酸染色试剂盒(Kinyoun冷染法) DM0080乳酸酚棉蓝染色液

瑞氏染色原理及作用

瑞氏染色原理及作用 本篇文章由专业生化试剂供应商岚兴生物为您提供。 瑞氏染液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美蓝组成的复合染料,溶于甲醇 ,后解离为带正电的美蓝和带负电的伊红离子。瑞氏染色法就是用瑞氏染色液对细菌进行染色。那么瑞氏染色原理是什么? 瑞氏染色原理: 瑞氏染料是由碱性染料美蓝( Methvlem blue )和酸性染料黄色伊红 ( Eostm Y )合称伊红美蓝 染料即瑞氏 (美蓝-伊红Y)染料。伊红钠盐的有色部分为阴离子,无色部分为阳离子,其有色部分为酸性,故称伊红为酸性染料。美蓝通常为氯盐是碱性的,美蓝的中间产物结晶为三氯化镁复盐,其有色部分为阳离子,无色部分为阴离子,恰与伊红钠盐相反。 为了观察细胞内部结构,识别各种细胞及其异常变化,血涂片必须进行染色。瑞氏染色法是血细胞分析最经典和最常用的染色法。 细胞的各大种成分均由蛋白质构成,由于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所带正电荷的数量随溶液pH而定。对某一蛋白质而言,如环境pHpI,即在碱性环境中负电荷增多,易与美蓝结合,染色偏蓝。临床上常用缓冲液(pH6.4~6.8)来调节染色时的pH值,同时还应注意使用清洁、中性的玻片,优质的甲醇配制染液,以期达到满意的染色效果。

瑞氏染色的染料配方浓度对细胞核着色程度适中,细胞核结构和色泽清晰艳丽,对核结构的识别较佳,但对胞浆着色偏酸,色泽偏红,对细胞浆内颗粒特别是嗜天青颗粒及嗜中性颗粒着色较差。 瑞氏染液染色鉴定 瑞氏或姬姆萨染色液鉴定:刚配好或放置一个月以上的染液可进行下列鉴定: 1.取1滴染液于乳白玻板上,自行迅速扩散开,其颜色变紫红色,且有伪足形成。 2.取1滴染液加1滴缓冲液,染液由深蓝色立即变为紫红色。 3.取血片或骨髓片进行试染检查,观察染色后各类细胞的胞核、胞浆及颗粒着色情况,pH是否合适及染色合适时间。如有上述变化,表明染液合格,可供使用。 以上为瑞氏染色原理,瑞氏染色是目前最常用而又最简单的染色方法。瑞氏试剂中之酸性伊红和碱性美蓝混合经化学作用后,变成中性之 伊红化美蓝,久置后,经氧化而含有天青。此三种染料分别和细胞核及浆中的NH3+和COO-等结合,使细胞核及胞浆着色。由于系中性染料,又有缓冲液调节酸碱度,所以细胞受染后,蓝红等颜色都较适中,核染质、胞浆及其中之颗粒显色较为清楚。

瑞氏吉姆萨复合染色液

外周血涂片的制作方法 1、采血:胶头滴管吸取血液,血液直接滴加到洗净烘干并且硅化过的载玻片的一头。 2、推片:将推片的平齐端置载玻片上血滴的稍前方,将推片略向后移使与血液相接触,血液遂于推片与载玻片的夹角间散开。以约30度的夹角向前均匀地推动推片即可制成血涂片。其薄厚度要适中,分布均匀而无空泡,边缘整齐。 3、固定:推片做好后,涂片后潮干固定,以免细胞漂落太多,影响制片质量, 甲醇固定液固定:涂片直接浸入固定液内,因固定液充足,固定效果较好。但细胞易脱落而发生交叉污染,因此应该分瓶固定,固定液回收时应过滤。多数标本用此法固定,固定时间15-30分钟。 4、染色:瑞氏-基姆萨双染 1)从固定缸里取出载片后,在室温下通风晾干。将载片平放在玻璃板上准备染色。 2)所用的两种染料事先过滤好(染料中有颗粒物,会沉淀在载玻片上影响载片的质量) 3)将染料滴加到载玻片上以后,让其均匀覆盖住载片上的血细胞,染色时间约为2到3分钟。等瑞氏染液有变红的趋势时,迅速滴加与瑞氏染液等量的PBS 溶液。继续染色2到3分钟。 4)染色时间到后,用PBS溶液冲片,小股水流,防止将大量的细胞从载片上冲落下来从而影响以后的观察。冲片结束后将载片放到阴凉处风干。 5)在玻璃板上放好牙签,将风干的载片倒扣在一根牙签上,从背面滴加基姆萨染液进行扣染。染色时间约为10分钟。时间到后用蒸馏水冲片,洗净染液后常温下风干。 5、封片:中性树胶封片,制作成永久涂片。 6、显微观察:将干燥后的血涂片置显微镜下观察。用低倍镜观察血涂片体、尾交界处的血细胞。在显微镜下,成熟红细胞染成粉红色;血小板染成紫色;中性粒细胞胞质染成粉红色,含紫红色颗粒;嗜酸性粒细胞含大的桔黄色颗粒;嗜碱性粒细胞胞质含有大量深紫蓝色颗粒;单核细胞胞质染成灰蓝色;淋巴细胞胞质染成淡蓝色。 所需材料:硅化过的载玻片,推片,甲醇瑞氏-基姆萨双染,过滤,PBS,牙签,蒸馏水,中性树胶,显微镜,吸耳球 1.载玻片使用前,必须仔细清洗,并用乙醇或软布清洁。 2.推片选择边缘光滑的载玻片,在两角分别作斜线标记,然后用玻璃切割刀裁去两角,制成约15mm宽度的推片。 目的:制备厚薄适宜,分布均匀,染色良好的血涂片

16瑞氏染色操作规程

瑞氏姬姆萨染色操作规程生效日期:20150125 页码:第1页共2页 1 目的:规范瑞氏姬姆萨染色操作规程,保证染色效果。 2 原理: 2.1 染色原理:瑞氏姬姆萨染色液是利用Romanowsky Stain技术原理改良而成。细胞的着色过程是染料透入被染物并存留其内部的一种过程,此过程既有物理吸附作用,又有化学亲和作用。各种细胞及细胞的各种成分由于其化学性质不同,对瑞氏-姬姆萨染色液中的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的亲和力也不一样。因此,标本涂片经瑞氏-姬姆萨染色液染色后,相应各类细胞呈现不同的着色,从而达到辨别其形态特征的目的。 2.2 试剂组成:瑞氏姬姆萨A液(瑞氏染料、姬姆萨染料) 瑞氏姬姆萨B液(磷酸盐) 3 操作步骤: 3.1 滴加瑞氏姬姆萨A液(约0.5ml-0.8ml)涂片上,并让染液覆盖整个标本染色1min; 3.2 再将瑞氏姬姆萨B液加于A液上面(滴加量为A液的2-3倍),以嘴或洗耳球吹出微风使液面产生涟漪状,使两液充分混合,染色3-10min。(染血片时间可略短,染骨髓片时间应视细胞量多少而异) 3.3 水洗(冲洗时不能先倒掉染液,应以流水冲去,以防有沉渣沉淀在标本上),干燥、镜检。 4 结果解释: 4.1 血细胞涂片、骨髓涂片染色:红细胞呈粉红色,白细胞浆中颗粒清楚,并显示出各种细胞特有的色彩,细胞核染紫红色,核染色质结构清楚。 4.2 阴道分泌物(妇科白带染色): 4.2.1 滴虫:经过染色后的滴虫跟活的滴虫呈现完全不同形态,一般情况下,看不到鞭毛,经过染色后,滴虫多为梨形、圆形、椭圆形或呈不规则形态,浆被染成灰蓝或天蓝色,核小,枣核状,常偏于一侧,需注意观察,避免与上皮细胞混淆。 4.2.2 念珠菌(霉菌):染成深蓝色,可见芽生孢子,假菌丝细长而直。 4.2.3 白细胞:形态上与血细胞涂片的白细胞相同,一般白细胞的多少,提示发炎程

瑞氏-姬姆萨染液使用说明

瑞氏-姬姆萨染液 编码名称规格单位 北京华越洋生物GT79355 瑞氏-姬姆萨染液100ml 瓶 瑞氏-姬姆萨染液说明: 华越洋瑞氏-姬姆萨染液是一种复合染液,兼有瑞氏和姬姆萨染液二者优点,主要应用于血液和骨髓涂片染色。各种细胞及细胞的各种成分由于其化学性质不同,对瑞氏-姬姆萨染色液中的酸性染料和碱性染料的亲和力也不同,因此,标本涂片经瑞氏-姬姆萨染色液染色后,相应各类细胞呈现不同的着色,从而达到辨别其形态特征的目的。姬姆萨染色液对胞浆着色力较强,能较好的显示胞浆的嗜碱性程度,着色清晰,色泽纯正,但是对胞核着色偏深,核结构显示较差。瑞氏染色对细胞核着色程度适中,细胞核结构和色泽清晰艳丽,对核结构的识别较佳,但对胞浆着色较差,故采用瑞氏姬姆萨混合染色,具有染色效果好,对比清晰,操作简便等特点。 瑞氏-姬姆萨染液操作说明: 华越洋瑞氏-姬姆萨染液可作为多种组织或细胞的染色使用,不同组织、细胞,不同的用途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具体方法请根据自己需求参考既有文献,瑞氏-姬姆萨染液以涂片为例,仅供参考。 1、取涂片、自然干燥。 2、滴加瑞氏-姬姆萨染液2-3 滴覆盖整个标本涂片,染1-2 分钟。 3、滴加等量0.01M磷酸盐缓冲液(pH6.4-6.8),轻轻晃动玻片, 与瑞氏-姬姆萨染色液 充分混匀,染色3-5 分钟。 4、水洗、吸干、镜检。 5、染色后胞浆和胞核的染色清晰分明,细胞核着色呈深浅不同的紫红色,胞浆呈浅红 色,胞浆中颗粒区分明显。 瑞氏-姬姆萨染液注意事项: 1、涂片厚薄适宜,涂片干透后固定,否则细胞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脱落。 2、所加染液不能过少,以免蒸发而使染料沉淀。冲洗时间不能过久,以防脱色。 3、染色对pH 十分敏感,稀释染液必须用缓冲液,冲洗用水应接近中性,否则可能会

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

南京森贝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a813483190.html,/ 第1页 仅供科研 版本号:171208 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 【产品组成】 【保存条件】 室温,24个月 【产品概述】 瑞氏色素是酸性染料伊红(Eosin)和碱性染料亚甲蓝(Methylene Blue)组成的复合染料,对原生质的染色有很好的区别作用。吉姆萨染液由天青Ⅱ不伊红混合而成,染色原理和结果和瑞氏染色法基本相同,姬姆萨染色液对胞浆着色力较强,能较好的显示胞浆的嗜碱性程度,特别对血液和骨髓细胞中的嗜天青、嗜酸性、嗜碱性颗粒,着色清晰,但是对胞核着色偏深,核结构显色不佳,常不故姬姆萨染液常和瑞氏染液联合使用。 Wright-Giemsa Stain 以进口瑞氏色素和姬姆萨色素为主要原料,通过研磨配制而成,能呈现出清晰的细胞染色效果。经常用于血液和细胞涂片、骨髓细胞涂片、细菌染色。细胞质呈红色,细胞核及细菌呈蓝色,嗜酸性颗粒呈橘红色。染液中加中性甘油,防止甲醇挥发或氧化,同时也可使血细胞染色较清晰。该染液的特点:由瑞氏-姆姆萨复合染色液和磷酸盐缓冲液组成,等量混合使用或分别处理标本使用。 【使用方法】 1、常规方法制备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或细菌涂片,待涂片自然干燥。 2、将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置于染色架上。 3、滴加适量Wright-Giemsa Stain 覆盖涂片,室温染色1~2min 。 4、涂片滴加等量磷酸盐缓冲液,轻轻晃动玻片或采用其他方式混合,使磷酸盐缓冲液不Wright-Giemsa Stain 混匀,室温静置3~10min 。 5、步骤3、4亦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取Wright-Giemsa Stain 和磷酸盐缓冲液等量混合,即为 Wright-Giemsa 工作液,滴加该工作液于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上,室温静置3~10min 。 6、用自来水或蒸馏水从玻片一端轻轻冲洗。(注:也可用磷酸盐缓冲液等量稀释后,冲洗玻片,时间控制在30s 左右。) 7、干燥。镜检:先用低倍镜观察血涂片,再用油镜。 【染色结果】 【注意事项】 1、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应厚薄均匀,以免影响染色效果。 2、涂片染色中,请勿先去除染液或直接对涂片用力冲洗。不能先倒掉染液,以免染料沉着于涂片上。

%8d快速瑞氏姬姆萨染色液的配制和应用

828 晦学理沧与实践2(302年第15巷第7期JMed'131cor&PracVol15,No7-July2002———一————一———一———————————一————— 正确,耗时j3~151。,一F均鉴定值为878%.比常规鉴定法快些,但细菌鉴定的符音率相对低些。刈链球菌鉴定的符台率为7l4%,耗州3。15h.其中,化脓性链球菌、B群链球菌在3h即可鉴定出米,鉴定值均在92%以上。从对肺炎链球荫的鉴定情况束看,卫生部一北发了3次((9704、9810、2006),H有第3次鉴定出来.=分析原因有:链球菌不易乳化,而且很难混匀.存实际操作叫,可将菌液浓度词到1##”麦氏单位;另一方面,所发质控菌株来自呼吸道感染,多为混台菌,婀不能丹纯,会影响鉴定结果。 3.3革兰氏阳}生杆蔺一一共发了5株,Vitek一32对c+b的鉴定不如G+c.在做c+c的鉴定时需注意:①正确观察细菌溶血情况和操作触酶试验;②注意镜下细菌的形态和排列方式; ③将Viiek一32的生化档定结果采用双歧检索表进行鉴定。在所发的5株荫巾.笔者根据Vitek一32的生化反应结果.结台荫落颜色、形态、溶血情况,触酶试验,完成r9701、9805、9807、9901、2002这5株菌的鉴定.且完全正确。34时真菌的鉴定,除9702鉴定与质控菌株不符外,其余5株垒部鉴定正确.j:l鉴定值均在99%以上,耗肘24~48h,较传统方法提前24—48h,总结4年中Vltek一32对真菌的鉴定情毗,应注意:①在用Vilek一32测试时,应适当结合形态学观察; ②应注意孵育时间:有的真菌在30℃培养24h后.YBC卡上机读数可直接鉴定出来,但有的需再孵育24h再次读数,切记不能将YBC昔直接孵育48h再读数,因为YBC暑培养24h和培养48t.后.判断备生化反应孔陌性界值是不同的。 综上所述,Vitek.32的运用,有勘于实验室快速诊断,提高工作效率,但同时,检验人员应加强微生物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加强对仪器原理的理解,严格按仪器操作规程操作,怍好室内质控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收稿日期2002—03—10 (编辑润东) 一种快速瑞氏.姬姆萨染色液的配制和应用许艳英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铁路医院066205 传统的瑞氏染色法染色时间长,胞棱着色差,而姬姆萨染色法虽然胞核着色好,但胞浆染色欠佳。本文介绍~种瑞氏一姬姆萨染色液,它具有对胞浆和胞核的染色效果好,结构清晰,染色速度快,简单易行等优点,使染色在30s内~步完成,此染色液尤其适用于临床常规检验。 1染色液的配制 I.1储存液瑞氏染粉2.Og,聚乙烯咯烷(pVP)209,姬姆萨染粉069,甲醇(AR)1000mL,天青Ⅱ0.69,甘油10mL。充分混匀,溶解即可。 l2磷酸盐缓冲液(pH62—68)磷酸二氢钾6649,磷酸氢二钠0259,碳酸4mL。加蒸馏水至100mL。 I3染色应用滤将上述储存液、缓冲液按3:1比倒混合。2染色方法 2l制作合格的血片,血膜自然干燥后滴加染色应用液铺满血膜(或将血涂片浸人染色缸内),30s后用自米水冲洗,待自然干燥或用滤纸吸于后镜检。 22骨髓片,取合格的骨髓涂片,滴加染色应用液盖满涂片区,染5一lOmin后用自来水冲洗,待干镜检。 3结果 札配置染色应用液之日起,对染色进行了50d的观察。31吸光度比值。取染色液20mL加人10mL甲醇(ha)中,混匀,用721分光光度计和lena比色杯以甲醇(AR)为空白,分别读取A=65(Inm.A=525nm的哎光度值,按RA=650ⅡmA/525nmA汁葬50d内的RA.结果RA从开始的2.15降至150。32pH值测定。用广泛棚试纸每天测量染色pH值,50d内pll值从开始的80降至70。 33分别用商倍镜、油镜舰察RBC.WBC着色情况,每天4 张血片(2张快速,2张原法)共50d。 配制染色液当天,染色30s,红细胞呈浅灰色,中性粒细胞核呈紫红色,浆呈浅灰色,中性颗粒不清楚,嗜酸性颗粒呈桔黄色,嗜碱性颗粒呈暗紫色,淋巴细胞和单校细胞棱星紫红色,浆呈浅灰色,总的说来染色结果稍偏碱。从第4d起中性颗粒明显,呈淡紫红色,2周后偏碱现象基本消除,染色效果明显好于原法。各阶段白细胞胞浆中的颗粒能显示各种细胞的特有色彩,核染紫红色,染色质清楚,粗细松紧可辩。反复试验,新配染液应用液如延长染色时间至15n,Jn以上,偏碱现象可以得到纠正。 正常RBC呈浅灰色,中央稍拔而硌有蝶形感.中性粒缅胞核呈紫红色.浆呈浅蓝色,中性颗粒呈淡紫红色,嗜酸性颗粒呈桔红色,嗜碱性颗粒呈暗紫色,单核细胞的胞浆颗粒呈细小救紫红色,核呈紫红色,胞浆呈灰蓝色,淋巴细胞核呈紫红色,浆呈谈蓝色。各种颗粒区分明显.所有细胞核着色探浅不同的紫红色,棱染色质随各系细胞及发育阶段不同而糨细结构清晰,核仁清楚。浆细胞系统胞浆染深蓝,天蓝及多染。幼稚红缅胞胞装染不透明探蓝到多染。 笔者采用门诊、病房病人同时各取2张血片作对照,对1500多例血片用快速染色液与常规瑞氏染色液同时染色,结果表明快速瑞氏一姬姆萨染色液好片率明显高于常规瑞氏染色液,分别为60%和29%;温度对快速瑞氏n姬姆萨染色液无明显影响.而对常规瑞氏染色液影响显著,温度越低.所需的染色时间也就越长;染色时间2rain和5rain对快速染色液无明显影响,而常规瑞氏染色法一般4mln后才有较好的染片,染色时问2mln和5mln有着显著的差异。 收稿日期2002—03—15(编辑二寸)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