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五年级数学度中考试卷北师大版

下学期五年级数学度中考试卷北师大版
下学期五年级数学度中考试卷北师大版

下学期五年级数学度中考试卷北师大版期中考试即将到来,那么作为一名学生,你是否已经为接下来的期末考试做好准备了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五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计算(共38分)

1、直接写出得(8分)

- = ×= - = ×0.375=

2、计算(18分)

+ + + ×45×-

+ - - ×0 ×+36

3、解方程(12分)

-X= x- = +x= X÷=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是( ),0.7的倒数是( ),1的倒数是( ),的倒数是( )。

2、分=( )秒,吨=( )千克,米=( )厘米。

3、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96㎡,它的一个面是( )㎡,棱长是( )m,总棱长是( )m。

4、在○里填上〝〞〝〞或〝= 〞。

×○○×7×○5×

×○××1○×+ ○×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比8多它的就是。( )

2、把一个正方体平均切成两个长方体,每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等于正方体的表面积的一半( )

3、得数是1的两个数是互为倒数。( )

4、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5、体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也相等。( )

1、小明渴极了,一次喝了( )水。

A .500毫升

B 5.升C.1立方米

2、50的等于80的( )。

A . B. C.

3、如果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小正方体的表面积的4倍,那么大正方体的棱长是小正方体的棱长的( )。

A.2倍B . 4倍C.6倍

A、39 B 、40 C、41

5至少要( )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A、8个

B、6个

C、4个

【五】应用题(共26分)

1、计算以下各题的体积(9分)

⑴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36厘米,求它的体积。(3分)

⑵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0.4平方米,高8分米,求它的体积(3分)

⑶一个表面积是216平方分米的正方体,求它的体积(3分)

2.一个体积为48立方米的长方体钢材底面是边长0.2米的正方形这块钢材有多长?(5分)

3、将一块铁和15升水一起放入一个长4分米,宽2分米,高3分米的玻璃缸里这时的水面高2分米,这块铁块的体积是多少?(6分)

4、一个礼堂长20米,宽15米,高8米,要粉刷礼堂的顶棚和四周墙壁,除去门窗面积120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需涂料0.5千克一共需要多少涂料?(6分)

六、附加题(20分)

1.一长方体的水池,地面上周长20米的正方形,四周的侧面积之和是300平方米,这个水池能装多少立方米的水?(4分)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

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

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3.算一算。(6分)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

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4、有一块长1.6米,宽1.2米的铁皮,将它做一个水槽,水槽的高为0. 2米,求水槽的容积。如果把这个水槽里面打成边长最大的正方形的方格,以便分装各种水产品,问能分成几小格?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6分)

2018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教案

2018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教案

2018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第二单元长方体(一)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第四单元长方体(二) 整理与复习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 第六单元确定位置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 数学好玩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总复习

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五单元“分数除法”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在列方程的过程中,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二)空间与图形 第二、四单元“长方体(一)(二)”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领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第六单元“确定位置”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自建参数系确定位置。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学生在这一单元认识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

(完整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中考试题

一年级数学中考试卷 班级:姓名: 一、我会填。 1、由5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读作()。 2、8个十是(),它后面连续的两个数是()、()。 3、五十七写作(),92读作()。 4、59添1是()个十,读作()。 5、一套七巧板有()块,1个□,()个)个。 6、看图写数,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 7、按要求把卡片放在( )里. ( ) ﹥( )﹥( )﹥( )﹥( ) 8、在○里填上“﹥”、“﹥”或“﹦”。 15-4-770+7512-76-10 12-4849-40513-835-30 9、下面每组算式的得数相同,请你填一填。 ()+5()+5 7+7=13-4= 8+()17-()

10、数一数,填一填。 )个,□()个, ○()个,△()个, )个。 4、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黄色红色蓝色绿色白色 三、我会算。 18-6=13-4=11-7=17-8+2= 13-9=14-8=15-7=13-6-3= 42-2=13-5=30+9=11+3-8= 54-50=2+30=6+9=9+2-5= 四、连一连。

五、看图列式计算。1、圈一圈,算一算。(1) (2) 13-9= 14-8=13-9= 2、想一想,列算式。 □+□=□□+□=□□-□=□□-□=□ 六、生活中的数学。 1、填表 原来有()根42个15个18个 借出9根2个()个9个 还剩20根()个7个()个

2、有15只鸟,飞走了9只,还剩多少只? □○□=□() 3、猫妈妈和小猫一共钓了68条鱼,其中猫妈妈钓了60条,那么小猫钓了 多少条鱼? □○□=□() 4、已经看了5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35页□○□=□() 5、有50个杯子,又拿来7个,现在一共有多少个杯子? □○□=□() 附加题。 有一个两位数,它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相加和是8,这样的数你能写出几个?

一年级数学中考试题

一、看图写数。(5分) 二、填空。(25分) (1)与8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2)比5多4的数是( ),比7少2的数是( )。 (3)5比( )少3,2比1 多( )。 (4)4和6中间的数是( ),1和4 中间的两个数是( )和( )。 (5)○○○○○○○ △△△△ ( )比( )少3个,( )比( )多3个。 (6)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8< 5 9< 3= >0 <4 3> 10 (7)看图填空。 从左边数,小象排第( );从右边数,公鸡排第( ); 从( )边数,小猴子排第一;从左边数,鸭子排第( )。 三、在○里填上“>”、“<”或“=”。(8分) 5 9 4 3 8 2 9 9 4+2 9 5-1 2 4-2 3-3 9-5 9-4 四、在( )里填数。(6分) 3+( )=7 1+( )=5 ( )+5=8 5+( )=9 ( )+6=6 9-( )=3 五、口算下列各题。(8分) 4+5= 10-8= 7-3= 6+2= 9-9= 5+5= 3+4= 5+3= 8-2= 6-3= 10-7= 4+1=

9-3= 7-6= 2+3= 0+7= 六、计算。(9分) 7+2+1= 2+3-5= 3+4-1= 6-1-2= 5-0+4= 6-3+7= 9+0-8= 10-3+2= 4+4-4=七、把得数相同的算式连起来。(6分) 8-2 5+3 7+3 2+7 10-3 2+4 10-1 8-2 10-2 4+3 9-3 6+4 八、比一比。(4分) ①多的画“√”②绳子最长的画“√” 九、涂一涂。(给会飞的动物涂上颜色)十、看图列式计算。(24分) ⑴⑵ ⑶⑷ ⑸⑹ ==(个) =(只) = (支) == (只)

近五年中考数学试题

遵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 近 五 年 数 学 试 题 (2009-2013) 2013秋教研处收集

机密★启用前 遵义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 数学试题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 1—6题为单项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在规定区域填涂;第7—26为非选择题,务必使用0.5毫米 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的倒数是( ) A .3 B. 1 3 C. 13 - D. 3- 2. 据遵义晚报(2009年1月5日)报道,在新农村建设中,2008年我市“四在农家”新增创建点784个,有801500人受益。数字8015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是( ) A .8.015×104 B.0.8015×106 C.80.15×104 D. 8.015×10 5 3.如图,是正方形的表面展开图,每个面上有一个数且正方体表面相对的两个面上的数互为相反数,则a-b+c 的值为( ) A .0 B. -1 C. -2 D. -6 4.方程x(x+2)=x+2的解是( ) A .x=-2 B.x=0 C. x=-2或x=1 D. x=-2或x=0 5.如图,OA 是⊙O 的半径,弦BC ⊥OA ,若∠ABC=15°,则∠AO B 的度数是( ) A .30° B.35° C.60° D.25° 6.如图,在矩形ABCD 中,M 为AD 边的中点,将纸片沿BM ,CM 折叠,使A 点落在A 1处,D 点落在D 1处,若∠DMC=40°,则∠BMC 等于( ) A.80° B.160° C.110° D.100 7. 我市某中学九年级(6)派9名同学开展“爱我遵义”拔河比赛,他们的体重分别是(单位:千 (第5题图) A 2 c b 3 -1 a (第3题图)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最新北师大版).doc

课题:折纸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 教学目标: 1、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的加减法。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 1、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1、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加减的计算思路。即只有相同分母的分数之间才能直接相加减。 教学准备: 长方形白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1、他俩一共用着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两个人一起在同一张图片上画出自己所用的纸的大小。笑笑首先在纸上画出了这张纸的1/2,淘气继续画出这张纸的1/4。

列式表示为: 二、启发思考 1、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提问学生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的加减法知识是否可以解出这个分数。学生回答道,不行的因为我们以前学过的是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加减,这个分数的分母一个是2一个是4不相同。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 3、汇报讲解,同分母分数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 4、进一步小结。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可以直接想加减。 三、拓展思考 1、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笑笑用了纸的1/2、淘气用了纸的1/4,所以根据题意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应该用减法计算。 利用上面的方法继续解题。 四、小结 通分的实质就是讲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 五、练一练

六、作业 课本P3、4页练一练 1、2、3、4、5、6、7、8 七、板书设计: 折纸 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先观察相加减的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先通分,将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就可以相加减了。 八、课后反思 课题: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练一练 1、2、3、4、5、6、7、8 教学目标: 1、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的加减法。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 1、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1、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加减的计算思路。即只有相同分母的分数之间才能直接相加减。

五年级上册数学中考试题

2017-2018第一学期五年级数学期中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1分) 1.丽丽坐在教室的第5列第3行,用(5,3)表示,小红坐在第6列第6行,用(,)来表示,用(3,5)表示的同学坐在第()列第()行。 2. 5个0.24的和是(),7.2是0.9的()倍。 3.0.86和1.6的积保留整数是(),1.995保留两位小数是()。 5.3÷11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保留一位小数是()。 6.一个盒子里有3个红球和5个白球,摸一个球,摸到()球的可能性小。 7.在○里填上“>”“<”或“=”。 0.14÷0.2○0.14 5.7×0.9○5.7÷0.9 0.28×1.5○0.28 0.18080○0.18080… 3.69÷3○3.69 1.83千米○1千米83米 8. 根据1.2×1.4=1.6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12×14=( ) 0.12×1.4=( ) 1.2×14=( ) 9. 63.54646……可以记作(),保留两位小数是()。 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5分) 1.两个数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的商。() 2.3.68÷0.2=36.8÷2 () 3.4.212121是循环小数。() 4.一个非零数的1.7倍一定比这个数大。() 5.在全校师生名单中任意指出一个,可能是女生。() 三、用心选一选。(5分) 1.得数是6.3的算式是()。 A. 6.3÷100 B. 0.63×10 C. 0.63÷0.01 2.4.09÷5的商()1。 A. 等于 B. 小于 C. 大于 3.把3张蓝色卡片和5张黄色卡片放在盒子里,任意摸出一张,()是蓝色的。 A. 可能 B. 一定 C. 不可能 4.0.94020202……这个数的循环节是()。 A . 9402 B. 402 C. 02 5.15.89×101用简便方法计算应该是()。 A. 15.89×100×1 B. 15.89×100+1 C. 15.89×100+15.89 四、我会算。(37分) 1.口算。(每题1分,共11分) 1.05×0.2= 6.4÷0.8= 0.25×4= 1.25×0.8= 7.3×0.1= 36÷0.1= 1÷8= 1.69-0.9= 3.2÷8= 0.5× 4.7×0.2= 1.72×0.9+1.28×0.9= 2.用竖式计算,最后一题要求验算。(8分) 0.46×3.5= 2.86×0.03= 10.8÷4.5= 3.计算下面各题。(第一题得数保留一位小数,第二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第三小题得数用循环小数表示商)。(9分) 8.5÷0.51≈ 2.1÷0.56≈ 38.2÷2.7≈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一

北师大课标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请查看下面的课程目录截图,确认是你需要的教案 本册教案特点:课程脉络清晰,教学三维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后教学反思等经本人整理充实后一应俱全,本人首发,是目前为止网络上最全面的教案,可以直接进行教学参考和修改使用。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一、学情分析 我班有学生*人,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我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特别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的培养,学会思考方法,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 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 在列方程的过程中,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二)空间与图形 第二、四单元“长方体(一)(二)”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领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第六单元“确定位置”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自建参数系确定位置。

新版北师大版小学5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教案(新)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北师大版教材(改版后)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第二单元长方体(一)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第四单元长方体(二) 整理与复习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 第六单元确定位置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 数学好玩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总复习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备 一、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我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特别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的培养,学会思考方法,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五单元“分数除法”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在列方程的过程中,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由

一年级数学中考试卷

2011~2012年度第二学 期中期考试题 (一年级数学) 一、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共20分) 12 - 7 = 14 - 5 = 4 + 9 = 9 + 8 = 15 - 5 = 18 - 9 = 59 - 9 = 50 + 8 = 84-3 = 45 - 5 = 63 - 30 = 36 + 5 = 57 - 40 = 18 + 9 = 27 + 5 = 76-0 = 35 + 4 + 9 = 15-9+7 = 18-10+6 = 86 - 6 - 50 = 二、填空(共36分) 1、(6分) ()个十和()个一()里面有()个十 合起来是()。和()个一。 2、按规律填数(5分) 3、50里面有()个十,8个一是()。 4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个位上是2,十位上是8的数是()。(5分) 4、比70小1的数是(),70比()小1。 100是()位数。最小的两位数是()。(4分) 5、估一估,在得数是六十多的算式后面画“√”。(2分) 45+20 45+2 63-20 63- 6、2元能换()张2角,4.20元=()元()角(2分) 7、(1)根据计数器先写出得数,(2)在计数器上先画出算珠, ()()45 100 8、选择合适的数填在圈里。(6分) 48 76 45 64 49 83 24 十位上是4的数单数比50大的数

三、 数一数,填一填。(共10分,每空1分) 1、 2、 (1)苹果的位置在第( )排第( )个。白天鹅在第( )排第 ( )个。 (2)第3排第3个是( )。 (3)请在第1排第4个的位置上画一个气球。 四、在正确答案下面画“√”(8分) (1 一定可以拼成下面哪个图形? (2) 的价钱比30元少一些。一个书包多少元? (3) 草莓有80个 苹果可能有多少个? (4)小明有连环画37本,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得多,故事书有多少本? 五、解决实际问题(1题6分,其余各题每题4分) 1、 ?个 15个 ?个

五年级数学中考试卷上册

高峰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 一、我会填。(每小题2分,共24分) 1. 65 ×53表示( ) ;3 2×100表示( )。 2. 2.5立方米=( )立方分米 8升40毫升=( )升 3.( )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3 1 的倒数是( )。 4.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5.( )×76 =( )÷8 5 = 0.5 ×( )= 15 ×( )= 1 6.长方体的体积 =( )× ( )×( ),用字母表示是( ) 7.做一个长8厘米,宽7厘米,高6厘米的长方体框架需要铁丝( )厘米。 8.用一根长36厘米的铁丝焊成一个正方体框架(接头处不计),它的棱长是( )厘米,每个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9.一个长方体铁皮水桶高8分米,它的底面积是16平方分米,这个水桶的容积是( )升。 10.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块橡皮的体积大约是8( ) 一个教室大约占地48

( ) 一辆小汽车的油箱容积是30( ) 小明每步的长度约是60( ) 二、我会判断。(共5分) 1.一升水和一升汽油一样重。 ( ) 2.得数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 ) 3.木箱的体积就是木箱的容积。 ( ) 4.一个长方体(不含正方体)最多有8条棱相等。 ( ) 5. 7吨的81与1吨的87 一样重。 ( ) 三、我会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5分) 1. 男生人数的6 5 等于女生人数,写出数量关系式是( )。 ① 女生人数×65=男生人数 ② 男生人数×6 5 =女生人数 2.一个水箱最多可装水120升,我们说这个水箱的( )是120升。 ① 表面积 ② 容积 ③ 体积 3.如果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体积就扩大( )。 ① 3倍 ② 27倍 ③ 9倍 4.一个数(0除外)除以真分数,商( )被除数。 ① 小于 ② 大于 ③ 等于 5. 用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新的正方体,至少需要( )个。 ① 4 ② 8 ③ 16 四、我会算。(共39分) 1.计算下面各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20×52 31÷83 218×16 7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单元学习内容: 小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整数、小数或整数除以小数。认识循环小数。 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利用已有知识,经历探索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 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并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单元学习重点: 商小数点的定位。商小数点的定位。 单元学习难点: 除数是小数的情形,应用商不变规律。 单元课时安排: 11课时 第1课时 学习内容:精打细算课本P2-3,练一练第1-4题。 学习目标: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学习重点: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探索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理解算法,进行正确地计算。 学习难点:探索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理解算法,进行正确地计算。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淘气打算去买牛奶,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11.5÷5 12.6÷6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与以往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 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看看淘气到底应该买哪个商店的牛奶。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师:两个商店牛奶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呢?我们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单价。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先自己想一想,并且尝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想法。 2.学生交流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3.请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指名学生板演。 4.老师引导学生比较汇总的各种方法,认为哪个方法比较简便实用? 学生可能会将11.5元转换为115角进行计算,老师应追问:为什么要化成115角进行计算?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配套练习题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配套练习题 一 分数的加减法 第一课时 折纸 一、口算。 =+5251 =-8385 =+3121 =-2143 =+8381 =+3195 =-10121 =+15153 =+18198 =+114117 =-3265 =-4 11 二、填空。 (1)2个101是( ),107里面有( )个101。 (2)比53米短21 米是( )米,87米比( )米长21米。 (3)分数单位是51 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4)()()()8 2424247 65=+=+ ()()()()31155215=-=- (5)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与分母相差2,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63,这个分数 是( ) ,它与721的差是( ). (6)有三个分母是21的最简真分数,它们的和是 21 20,这三个真分数可能是 ( )、( )、( )。 三、解方程。 9792=+x 6561=-x 8743=+x 9 531=-x 四、解决问题。 1、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125米,第二次用去87 米。

(1)两次共用去多少米?(2)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去多少米? 2、寒假中五(1)班同学读书情况如下表。 ( 1 )读( ) ( 2 )读一本书和两本书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 3 )读两本以上(含两本)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 4 )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读书活动吗? 3,其次是非洲,大约3、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大约占地球总面积的 10 1,亚洲和非洲的面积和大约占陆地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 5 3,第二三周看了4、小芳用三周时间看完了一本故事书,第一、三周看了全书的 4 5,第二周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全书的 7

五年级下册中考数学试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数学 同学们,把字写正确、写端正,把卷面保持整洁,你就可以得到3分! 一、填空。(25分) 1、10.8平方米=( )平方分米 2.45时=( )时( )分 2800毫升=( )升=( )立方分米 2、在1~10中,(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既是质数也是偶数,既是 奇数又是合数的是( )。 3、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是( ),把它分解质因数是( )。 4、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相等,长方体的长6厘米,宽5厘米,高4 厘 米,那么正方体的棱长是( )厘米,表面积是( )厘米,与长方体比较,( )的体积比较大。 5、一堆煤重3吨,8天烧完,平均每天烧这堆煤的( ),平均每天烧( )吨。 6、a ÷b=11......6,当a 和b 同时扩大10倍时,商是( ),余数是( )。 7、7 5 1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上(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 8、用3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 9、在20的所有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是( ),在15的所有倍数中,最小的一 个是( )。 10、如果a 和b 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且a,b 都不为0),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二、判断。(8分) 1、一个整数除以小数,商一定比这个数大。 ( ) 2、长方体的6个面一定都是长方形。 ( ) 3、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 ) 4、一个数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它一定6的倍数。 ( ) 5、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行和等腰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 6、两个长方体表面积相等,体积也一定相等。 ( ) 7、一个数的倍数比它的因数大。 ( ) 8、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 ) 三、选择。(10分) 1、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A 、10 B 、100 C 、1000 2、一个合数至少有( )个因数。 A 、 1 B 、2 C 、3 D 、4 3、一张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要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且没有剩 余,至少可以分成( 0)个。 A 、12 B 、15 C 、 9 D 、6 4、自然数a 除以自然数b ,商是5,这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是( )。 A 、1 B 、a C 、 b D 、5 5、下面正确的说法是( )。 A 、体积单位比面积单位大。 B 、若5 a 是假分数,那么a 一定大于5。 C 、只有两个因数的自然数一定是质数。 D 、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四、计算。(36分) 1、口算。(9分) ……………………………………………………………………装……………订……………线…………………………………………………… 学校: 姓名:

五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

学科:数学 五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 课题:体积与容积 授课教师:徐倩 工作单位:河北区育婴里小学 授课地点:河西区中心小学 授课时间:2008年4月2日

【教学内容】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教材第41~42页《体积与容积》【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与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概念。 技能目标:使学生在操作、交流中,理解体积与容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体积与容积的联系与区别。 【教具准备】土豆和姜,量杯,杯子,盒子等。 【学具准备】每小组12块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小实验:鸡蛋占有杯子里的空间,取出鸡蛋后,杯子中的水位下降。 设计意图:通过小实验,使学生初步感受体积与容积的数学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此导入不仅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而且暗示了“体积”与“容积”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体积与容积》 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到处都可以发现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初步感知物体所占空间是有大有小的。 二、实验探究、理解新知 (一)直观感知体积的实际意义。 在我们的周围很多物体所占空间都是有大有小的。引导学生观察土豆与姜

哪一个所占空间比较大?(学生猜想) 当学生很难用眼力分辨出谁大谁小时,根据这一情境引导学生开始小组合作、实验研究。 设计意图:根据这一实际需要,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能力。 学生根据本组材料进行实验后发现杯中水位的变化,汇报各自的实验结果。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土豆和姜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即所有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我们就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学生再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来体验“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使“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变得可观察,可感受。学生经历了实验、观察、交流等探究过程,深刻感知体积的实际含义。 (二)自主探究容积的实际意义 借助开始上课时用过的杯子,使学生理解“容器”,然后引导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容器。 利用教具,出示两个空杯子,请学生猜想哪一个杯子装水多? 引导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汇报实验方案。 师生共同做实验(杯子中倒满水)。从而揭示杯子中所有水的体积就是这个杯子的容积,哪一个容器盛的东西多,我们就说哪个容器的容积大。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这个容器的容积,初步建立“容积”概念。 设计意图: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实验方案,激活思维,增强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通过杯子装水的实验过程,从而初步理解容积的概念;使学生发现知识的产生过程,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进一步加深对“容积”概念的理解。 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杯子所装的水,水的体积是不是杯子的容积? 设计意图:使学生深入理解杯子容纳的物体的最大体积才是这个杯子的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公式

一、单位换算 1,在相同单位下,大的单位化小单位用乘法,乘以进率。 2,在相同单位下,小的单位化大单位用除法,除以进率。 (1) 长度单位换算:千米(km ) 米(m ) 分米(dm ) 厘米(cm ) 毫米(mm ) 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10000分米=100000厘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1厘米=10毫米 (2)面积单位换算:平方千米(2km ) 平方米(2m ) 平方分米(2dm )平方厘米(2cm )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亩=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00公亩 1公亩=1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 0000平方米 (3) 重量单位换算: 吨(t ) 千克(kg ) 克(g ) 1吨=1000千克=1000000克 500克=1斤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 2市斤 1000克=2斤 (4)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5)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15分钟=1刻钟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二、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 C :周长 S :面积 a :边长 周长=边长×4 ( C=4a ) 面积=边长×边长 ( S=a ×a ) 2、 长方形: C :周长 S :面积 a :边长 周长=(长+宽)×2 ( C=2(a+b) ) 面积=长×宽 ( S=ab ) 3、 三角形 : s 面积 a 底 h 高 面积=底×高÷2 ( s=ah ÷2 )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4、 平行四边形 : s 面积 a 底 h 高 面积=底×高 ( s=ah ) 5、 梯形 : s 面积 a 上底 b 下底 h 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 s=(a+b)× h ÷2 ) 三、数学定义定理公式: 1.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0 除以任何数都得0。 0不可以当除数。 2.分数:把单位“1”(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 同分子的分数相比较,分母大的反而小,分母小的反而大。

人教版初中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期末测评 一、选择题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4 x=2-2x A. 7y=3x+C. 0x=B. =1-x D.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x -x=6x+9-x A.4 =x 2x -3x C. 0a=-a B. xy 3xy=2-xy D. 3.数据1 460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是( ) 10 10×146.0.D 1010×46.1.C 910×46.1.B 710×46.1.A 4、在灯塔O 处观测到轮船A 位于北偏西54°的方向,同时轮船B 在南偏东15°的方向,则∠AOB 的大小为( ) A .69° B .111° C .159° D .141° 6.一件衣服按原价的九折销售,现价为a 元,则原价为( ) ) (是同类项的是y 2x 与,下列各式中.7 A.xy 2 B.2xy C.-x 2y D.3x 2y 2 8.若长方形的周长为6m ,一边长为m+n ,则另一边长为( ) A.3m+n B.2m+2n C.2m-n D.m+3n 9.已知∠A=37°,则∠A 的余角等于( ) A.37° B.53° C.63° D.143° 10.将下边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重新折成正方体后,“董”字对面的字是( ) A.孝 B.感 C.动 D.天 11.若规定:[a ]表示小于a 的最大整数,例如:[5]=4,[-6.7]=-7,则方程3[-π]-2x=5的解是( ) A .7 B .-7 12.同一条直线上有若干个点,若构成的射线共有20条,则构成的线段共有( ) A.10条 B.20条 C.45条 D.90条 二、填空题 . m=则,的三次多项式x 是关于7-x 4+2m+mx 2已知多项式.13 的长是AD 则,BC=b ,MN=a 若.的中点CD 是N ,的中点AB 是M ,上AD 在线段C ,B 点,如图.15 . b a ,如图.17 则 ,个数4d c ; 的关系是c ,a )1( . a=,时32a+b+c+d=当)2(

五年级数学中考模拟试卷

五年级数学中考检测试卷 20分,每空0.5分) 、18个9.2相加的和是多少?列式为()。 、3.6×0.7表示()。 、4.8的一半是多少?列式为()。 、在乘法中,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0倍,积就()。、在除法中,如果除数扩大10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 10,除数不变,商会()。 、妈妈到银行取款时,银行要付给妈妈利息,电脑算出19.836元,妈妈拿到())角()分钱。 、17÷11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在3.2424,4.8,5.2333……,4.43675……,0.4中,有限小数有( ),无限小数有(),循环 )。 、3.15×0.28的积有()位小数,76.14÷1.8的商的最高位在()上。、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一个数(0除外)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 、两个数相除的商是56.7,如果被除数扩大20倍,除数不变,所得的商是),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所得的商是()。 、3.43535……叫做()小数,也可以叫做()小数,用简便写法),它的循环节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在下面的○里填上“﹥”“﹤”“﹦”。 756×0.9○756 4.25÷1.1○4.25 a×0.87○0.87×a 、a﹒a可以写成(),读着(),当a=()时,a2=2a。 、有m个饺子,每盘装10个,可以装()盘。 、小丽家本月的用电量是30千瓦时,交电费c元,那么电费每千瓦时是()、五(2)班有30名学生,女生有30-c名,这里的c表示 )。 、一本故事书有a页,王康每天看8页,看了b天,用式子表示没有看的页数)。 、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 )个礼盒。 、1.78÷2.3=()÷23 37.8÷0.185=()÷185 25、一个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它可能是()体,也可能是()体。二、辨析真伪。(5分) 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完全相同。() 2、含有未知的式子叫做方程。() 3、被除数、除数都是小数,商一定是小数。() 4、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 5、2.5×4÷2.5×4=10÷10=1。() 三、看一看,想一想,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0.056×0.15可以表示求() A、0.056的十分之十五 B、0.056的百分之十五 C、0.056的千分之十五 2、计算通常根据商不变规律,把()化成整数再除。 A、除数 B、被除数 C、除数和被除数 3、已知一个数的2.5倍是5,求这个数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 A、5×2.5 B、2.5÷5 C、5÷2.5 4、长方形的周长是C米,宽是a米,长是()米。 A、C-a B、C-2a C、C÷2-a 四、计算:(36分) 1、口算:(6分) 18-3.5= 1÷0.25= 0.8×1.6+0.8×8.4= 92= 6÷1.5= 8×0.125= 2.4×0.25= 1×a×5= 2、用竖式计算,除不尽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18分) 4.87×3.9= 0.405×6.4= 9.4×0.87= 0.84÷5.6= 21÷16= 9.6÷0.27= 3、脱式计算(12分) (9+10.88÷3.2)×1.4 50-(57.17-18.56)÷27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

一单元小数除法 1.整数除法计算法则: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2.整数除以整数,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末尾添0再继续除,商应在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继续定商;如果被除数比除数小,应在商的个位用0占位,并在0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同时要在被除数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添0继续除。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商的中间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在那一们补“0”占位 4.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1、在小数除法中的发现: ①当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如:3.5÷5=0.7 ②当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如:3.5÷0.5=7 2、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通用) 被除数÷除数=商 3、商的近似数:四舍五入、进一法、去尾法 根据要求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决定商要除出几位小数(比要求多除出一位),再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要求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例如:要求保留一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二位小数可停下来;要求保留两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三位小数停下来……如此类推。 人民币兑换:人民币﹦外币×汇率外币﹦人民币÷汇率。货币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6、循环小数问题: A、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例如:5.67,8.54。 B、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例如:5.67245…,5.6767…。 C、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0.333…,5.6767…,4.123123…。 D、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字,叫做小数的循环节。 E、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的方法: ①只写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记一个小圆点。 ②例如:只有一个数字循环节的,就在这个数字上面记一个小圆点,5.333…写 作5.3。有两位小数循环的,就在这两位数字上面,记上小圆点,7.4343…写作7.43。 有三位或以上小数循环的,在首位和末位记上小数点,10.732732…写作10.732。 4、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1.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中考试题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 一、口算:(10分) 5+3= 7+9= 13-6= 25-5= 10+0= 65-5= 3+40= 60+6= 91-1= 30+7= 二、填一填:(21分) 1.4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数是(),2个十是()。 2.100里面有()个十。 3.85的个位上是(),表示()个(),十位上是(),表示()个()。 4.3个一和3个十合起来是()。 5.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下列各数。 45 51 40 50 34 92 ()>()>()>()>()>() 6.写出48后面的5个数:()()()()(). 7. 长方体有( )个.正方体有( )个.球有( )个.圆柱有( )个.共有( )个图形.三、在〇里填上“>”“<”或“=”。(18分) 45○55 93○39 9+5○14 15-9○7 80+9○90 46-6○50 4+3○14-7 16-8○9 1元4角○2元 四、在()里填上合适的数。(16分) 9+()=15 78-()=70 30+()=39 3+()=73 62 - 2=( ) 20+()=25 18-()=9 99 -()=90 五、我是小判官。(对的打“√”,错的打“χ”)(5分) 1.12比9少4。() 2.读数和写数时都是从高位起。() 3.100是最小打分三位数。() 4.和70相邻的数是68和71。() 5.1张1元能换2张5角钱。() 六、我会填。(5分) ①小冬跑在最()面。 ②小利跑在最()面 ③小冬在小青的()面。 ④小青在小利的()面。 ⑤小利的前面是()和()。 ……………………………装…………………………………订………………………………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