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与既有ZPW-2000A轨道电路系统的区别要点

高铁与既有ZPW-2000A轨道电路系统的区别要点
高铁与既有ZPW-2000A轨道电路系统的区别要点

高铁与既有ZPW-2000A轨道电路系统的区别

针对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和列车运行速度高等特点,则要求所提供的高铁ZPW-2000A/K无绝缘轨道电路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它是在既有线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基础上,对其优化而提出的高速铁路ZPW-2000A轨道电路系统。与既有的ZPW-2000A 无绝缘轨道电路系统相比,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进行了升级和改进:(1)高铁ZPW-2000A/K轨道电路系统取消了既有线ZPW一2000A无

绝缘轨道电路系统大量的继电编码逻辑电路,采用无接点的计算机编码方式。

(2)发送器由既有线的“N+1”冗余方式改为“1+1”的冗余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因设备故障而影响行车的故障。

(3)将既有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的调谐单元和匹配单元整合

为一个调谐匹配单元,减少了系统的设备数量,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4)根据高速铁路的道床电阻高的特点,将既有线补偿电容按频率选择容值优化为一种容值,减少了补偿电容的种类。

(5)补偿电容采用了全密封工艺,一方面补偿电容的容值稳定性,另一方面延长了其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轨道电路系统工作的稳定性。

(6)增加了空心线圈的导线线径,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安全容量,使轨道电路系统工作更加稳定可靠。

(7)高铁ZPW-2000A/K轨道电路系统带有监测和故障诊断功能,使得

轨道电路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对轨道电路工作的临界和故障状态,较为准确地给出预警或报警,为系统的“状态修”提供了技术保证。(8)对于站内ZPW-2000A轨道电路,在大秦线的基础上,使道岔分支长度由小于等于30m延长到的120m,提高了机车信号车载设备在站内使用的安全性,提高了轨道区段划分的灵活性。

(9)对高铁ZPW-2000A轨道电路系统相关的配套器材,增加了相应的技术指标要求,大大提高了高铁ZPW一2000A轨道电路系统工作稳定性。

如:对扼流变压器增加不平衡牵引电流和大电流条件下的电气指标要求。

(10)区间小轨道:不纳入联锁,一旦小轨断轨和占用,地面信号显示不变,要求工务部门加强小轨的巡视,电务部门加强报警信息的调阅。

主要设备工作原理

一、发送器

主、备发送同时工作,在衰耗冗余控制器内部汇合,通过继电器接点只有一路对轨道输出移频信号。平时由主发送对轨道输出信号,当主发送故障时,备发送输出,更换新的主发送后,衰耗冗余控制器自动转化回主发送对外输出。

主发送靠CAN通信工作,CAN通信故障时,停止工作,机柜背面的载频、型号配线不起作用。

当有CAN通信时,备发送依据列控中心指令工作,当CAN通信故障时,备发送依靠机柜背面的载频、型号选择进行输出,所以备发送的载频型号选择必须正确。

现场开通时(开通后)必须验证主、备发送是否能够正常相互转换。

二、接收器

当有CAN通信时,接收器依据列控中心指令工作,当CAN通信故障时,接收器依靠机柜背面的载频、型号选择进行工作,所以接收器(包括并机)的载频型号选择必须正确。

小轨道纳入监测,不纳入联锁,当有CAN通信时,机柜背部小

轨道1、2型选择不起作用,当CAN通信故障时,小轨道依据机柜背部1、2型选择进行工作,当小轨道1、2型选择错误时,监测会报警,但是不会产生红光带。

现场开通时(开通后)必须验证接收双机并联是否能够正常相互转换。

三、衰耗冗余控制器

衰耗冗余控制器可分为衰耗和冗余两部分,冗余部分仅用来控制主、备发送的对外输出。衰耗部分同ZPW2000A的衰耗器,用来进行主轨道和小轨道的调整。

因道床条件较好,所以主轨道按表调整后电压(轨出1)相对2000A偏低,每条线路不同而有所不同,大概在450~600之间,但对于轨出1过低的区段,应分析查找原因,及时处理。

小轨道输出(轨出2)按照客专调整表调整,调整后电压应该在155mV左右,对于过高或过低的区段,应立即分析查找原因,及时处理,而不能因小轨道不纳入联锁,只报警不会红光带就不重视。四、模拟网络

模拟网络同ZPW2000A在原理上没有区别,根据区段长度不同,采用不同的调整表(7.5km、10km、12.5km、15km)。

五、地址码

每个发送器、接收器,都有自己的地址码,但不同机柜的同一个位置的单盘,地址码相同,比如第一个移频柜和第二个移频柜的第8路主发送,他们的地址码是相同的,列控中心是通过识别不同的

CI-TC通信盘地址,找到该通信盘对应的不同机柜,再通过机柜内部各单盘的地址码,找到具体的某一个单盘,发出指令。

六、CAN通信

列控中心通过通信机笼中的CI-TC通信盘向各个机柜中的单盘发出指令,控制发送器发不同载频和低频的信息。通信盘将收集到的轨道电路信息交给维护终端,再转交给集中监测系统。

每一个移频柜,对应两个通信盘,移频柜内部单盘的CAND、CANE按规律环接,分别接到机柜零层的11、12号端子,再通过11、12号端子与通信盘进行通信。

七、调整表

调整表分很多种,选用时需特别注意。区间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调整表,每个站内都有独立的调整表。

二、站内ZPW-2000A/k一体化轨道电路

(一)开通前检查事项

1、正确选用不同类型的轨道电路调整表

轨道电路调整表类型如下表,应根据相应的类型正确选用轨道电路调整表。只有正确选用了相关调整表,才能正确对轨道电路现场状态进行调整。

无岔区段按线路、道床和绝缘节类型分别提供通用调整表。通用调整表内按长度分级,列出相应补偿电容数量、接收电平级和功出电平级配置值规定,及各控制点电压最大最小值。

有岔区段则提供专用调整表,即根据道岔区段具体长度、道岔数量、道岔位置和道岔长度提供调整表,不具备通用性。

调整表查找时,先根据区段类型选择对应的调整参考表,再找到与区段对应的频率,最后根据区段长度确定具体发送、接收电平级和电容容值及个数。

2、检查轨道电路室内设备的选用及配置

根据所选用调整表相关栏目的配置规定,检查轨道电路室内发送、接收、衰耗等设备型号的正确性。检查发送设备主、备发送盒电平级、接收设备电平级配置的正确性。注意:调整发送电平级时,注意用钳子夹住插头的根部,将线拔出,防止拔坏底座簧片。

根据相关轨道电路送、受电缆实际长度,确认电缆规定长度10km 要求,按照《电缆模拟网络电缆补偿长度调整表》相关栏目配线规定,检查电缆模拟网络配线的正确性。

所需工具及仪表:CD96-3 系列移频在线测试仪,万用表,发送电平级配线专用插拔钳,锁闭杆钥匙,万可螺丝刀。

3、检查轨道电路室外设备的选用及配置

(1)检查补偿电容

道岔区段补偿电容理论间距为100m,而其它区段频率为

1700Hz、2000Hz 时,补偿电容理论间距为60m、2300Hz、2600Hz 时,补偿电容理论间距为80m。

检查补偿电容数量的正确性;

检查补偿电容安装间距的正确性;

检查补偿电容安装是否牢固。

(2)检查轨道电路电气绝缘节

检查调谐匹配设备、空心线圈设备类型的正确性;

检查调谐区设备安装位置、间距的正确性;

检查调谐匹配单元内的电感短路片处于短路位置;

检查双线单头引接线密贴并行走线,安装是否牢固。

(3)检查轨道电路机械绝缘节

检查设备类型的正确性,特别是设有机械节空心线圈时,应特别注意检查机械节空心线圈和与之配套并用的调谐匹配设备类型的正确性;

检查设备安装位置的正确性,特别是设有机械节空心线圈时,应特别注意检查机械节空心线圈、调谐匹配单元、扼流变压器安装位置及连接方式的正确性;

当设有机械节空心线圈时,应特别注意检查与之配套并用的调谐匹配单元内电感短路片处于开路位置;

检查引接线安装牢固,机械节两侧引接线走线正确相互“绕行”;

检查匹配单元(ZPW.BPLN)内调整变压器变比,

变压器变比应该按调整参考表的说明使用,即:站内双机械节区段和道岔区段BPLN 的变比如下:

1700Hz 和2000Hz 使用1:13.5

2300Hz 和2600Hz 使用1:12.0

徐州东站检查发现47DG、1/9DG、7G、13G1、13G2变比使用错误,已修改。

闭合扼流变压器和匹配单元内断路器开关,确认断路器开关打在“Ⅰ”按下位置;

检查扼流变压器螺栓是否松动;

应确认扼流变压器内部的螺栓是否紧固。

检查适配器配置是否正确,适配器的配置应该与本轨道电路区段的信号频率相一致,即:

1700/2000Hz:QSP6(K)-1700/2000 型/100 安培型适配器

2300/2600Hz:QSP6(K)-2300/2600 型/100 安培型适配器

道岔密贴检查装置机壳接地造成钢轨对地不绝缘。

(4)检查道岔区段无受电分支跳线是否缺失

检查道岔区段无受电分支跳线安装间距是否符合说明规定,安装是否牢固。

(注意:道岔“跳线”缺失将导致轨道电路无受电分支失去分路防护)

(5)所需工具及仪表

CD96-3 系列移频在线测试仪、万用表、扳子、套筒、改锥。

4、电缆芯应严格安装设计要求使用

不得随意调整电缆芯线的使用配置,否则违反电缆使用原则。

5、检查调谐匹配单元(ZPW.PT)的配线是否正确

引接片,在电气绝缘节使用时连接。

6.、进站口机械绝缘节处钢轨引接线的安装

1)调谐匹配单元与机械绝缘节空心线圈连接采用10mm2的多股铜线,长度不大于150mm;

2)钢轨引接线从机械绝缘节空心线圈处上钢轨;

3)机械绝缘节空心线圈应安装在钢轨侧;

4)检查道岔跳线是否缺失;

5)检查道岔“跳线”是否正确安装在本区段;

6)检查补偿电容的个数、容值,确认符合调整参考表的要求;

7)道岔密贴检查装置机壳接地造成钢轨对地不绝缘;

8)进站口机械绝缘节处钢轨引接线的安装。

(二) ZPW-2000A/K轨道电路日常检修作业

1.站内一体化轨道电路外部检查:扼流变、防护盒基础完好不倾斜,防护盒无裂纹不破损,加锁良好;扼流变、防护盒无锈蚀,油饰良好;设备代号清晰正确,硬面化完好清洁,周围电缆不外露;各种钢包铜线、辅助线、岔后跳线完整、固定良好。查机械绝缘节

及绝缘轨距杆绝缘外观良好;检查补偿电容安装和固定良好,电容引接线外皮无破损,电容卡具良好、编号清晰。

2.区间调谐区设备检查:检查防护盒、空扼流变压器基础完好不倾斜,防护盒无裂纹不破损,加锁良好;防护盒无锈蚀,油饰良好;设备代号清晰正确,硬面化完好清洁,周围电缆不外露;检查钢包铜线、空扼流变等阻线完好,各类防护线无破皮、无膨胀变形,固定良好。

3.区间调谐区防护盒内部检修:调谐单元、匹配变压器、空心线圈固定良好;配线整齐,不破皮,不老化,无断股,螺母垫片齐全紧固;加锁装置良好,活动部分适当注油;箱盒内电缆去向铭牌齐全清楚,配线图清晰正确,引入孔绝缘胶不龟裂,无废孔;地线与贯通地线接触良好;匹配变压器与调谐单元的连线采用7.4mm2的铜缆,线头两端采用Φ6mm的铜端头冷压连接,不松动;检查防雷单元良好。

4.带适配器的扼流变内部检修:扼流变压器内设备固定良好、端子牢固、防松标记齐全;加锁装置良好,加锁完整,活动部分适当注油;箱内电缆去向牌齐全清楚、配线图清晰正确,引入孔绝缘胶不龟裂。各部绝缘外观良好,测试绝缘电阻符合标准要求;检查补偿电容安装固定良好,引接线外皮无破损,容量符合标准;

5. 测试、调整、记录:

(1) 调整状态:“主轨出”电压一般调整至450-600 mV,“小轨出”电压调整在155±10mV,小轨道接收条件(XGJ、XGJH)电压不小于20V;

(2) 分路状态:用0.15Ω标准分路电阻线在不利处所轨面上分路时,“主轨出”分路电压应不大于140mV,轨道继电器可靠落下;

(3) 轨道电路应实现全程断轨检查:主轨道断轨时,“小轨出”电压≤140mV,继电器可靠落下;小轨道断轨时,“小轨出”电压≤63mV,轨道继电器可靠落下;

(4) 轨道电路分路状态在最不利条件下,在轨道电路任意一处轨面用0.15Ω标准分路线分路时,机车入口电流正线1.5±0.1A,侧线1.1±0.1A);

(5) 钢包铜引接线塞钉与轨面间电压≤1mV;

6.测试方法

(1) 发送、接收电源电压测试:用移频综合测试仪(简称移频仪)直流电压档,在衰耗盒“发送电源”、“接收电源”塞孔上测得;

(2)GJ(Z)、GJ(B)、GJ、XGJ (Z) 、XGJ(B)、XGJ电压:用移频仪直流电压档,在衰耗盒各“GJ(Z)”、“GJ(B)”、“GJ”、“XGJ (Z)”、“XGJ(B)”、“XGJ”对应塞孔上测得;

(3)“功出”测试:用移频仪选择与该区段相同频率档,再选电压档,在衰耗盒“功出”塞孔上,可分别测出相应的载频、频偏、低频和功出电压;

(4)“轨入”电压(主轨、小轨)测试:用移频仪选择与该区段主轨或小轨相同频率档,再选电压档,轨道电路处于调整状态下,在衰耗盒“轨入”塞孔上可分别测得主轨或小轨轨入电压;

(5)“主轨出”主轨电压测试:用移频仪选择与该区段主轨相同频

率档,再选电压档,轨道电路处于调整状态下,在衰耗盒“主轨出”塞孔上测得;

(6)“小轨出”小轨电压测试:用移频仪选择与该区段小轨相同频率档,再选电压档,轨道电路处于调整状态下,在衰耗盒“小轨出”塞孔上测得;

(7)主轨分路残压测试:室外用0.15Ω标准分路线在主轨道任意一点轨面分路,室内用移频仪选择与该区段主轨相同频率档,在对应该区段衰耗盒“主轨出”塞孔测得;或在微机监测区间移频实时测试栏上调看;

(8)钢轨塞钉压降、电阻测试用移频仪选择与该区段主轨相同频率档,再选电压或电阻档,分别在室外两根钢轨与钢包铜引线间测得;(9)机车入口电流测试:顺着列车运行方向,在列车最先进入该区段的一端,用0.15Ω标准分路线短路轨面,分路线卡在移频综合测试仪的电流钳内,仪表所显示电流值即为入口电流(站内电码化需在发码条件下测试,不同的发码设备要选用相应的频段);

(10)补偿电容容量在线测试:用移频综合测试仪选择在电容档,直接在每个在线电容两端引线上测得;

(11)送、受端轨面电压(调谐匹配单元、空心线圈端电压)测试:用移频仪选择与该区段主轨相同频率档,再选电压档,分别在发送、接收端调谐匹配单元(PT)、空心线圈(SVA)两端引线上测得,该电压即为送、受端轨面电压;

(12)送、受端调谐匹配单元电压测试:移频仪选择档位同上,

分别在发送、接收端匹配变压器箱内端子上测试E1、E2,V1、V2间电压。

轨道电路

轨道电路课外读物 第一节轨道电路的发展史 一、轨道电路发展史 铁路最初的雏形是没有轨道电路的,但随着列车对数的增加和运行速度的提高,火车事故率开始飞速增加,不能明确反映列车空闲与占用轨道是导致火车事故频发的主要因素,为了检查列车占用钢轨线路状态,美国人鲁宾逊1870年发明了开路式轨道电路,1872年研制成功了闭路式轨道电路,于1873年首先在宾西法尼亚铁路试用,从此诞生了铁路自动信号。 我国铁路在建国前采用的轨道电路传输信息少,分布也极不平衡,建国后从50年代中期开始,轨道电路技术在我国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传输的信息量增加而且它的使用已遍及全国铁路各线,构成了我国铁路信号技术发展的基础。 1924年,我国首先在大连——金州间,沈阳——苏家屯间建成自动闭塞,采用了交流50Hz二元三位式相敏轨道电路,这是我国最早采用的轨道电路。 我国的轨道电路发展分为直流轨道电路、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和交流计数电码、移频、高频轨道电路(包括计轴设

备)、无绝缘轨道电路等几种。 (一)直流轨道电路 直流轨道电路又分为:普通直流轨道电路和直流脉冲轨道电路 1、普通直流轨道电路 京奉(现沈阳)铁路在联锁闭塞设备中自动控制出站信号机恢复定位,最早用的水银轨道接触器。1925年首先在秦皇岛及南大寺两站装设了直流闭路式轨道电路,取代了水银轨道接触器,这是我国最早使用的一种直流轨道电路,轨道电路器材用的是英国麦堪和荷兰德两家公司的产品。1942年,在济南站中修建了进路操纵手柄式继电电气集中联锁,轨道电路是直流闭路式的,器材为日本产品。1952年,衡阳站建成进路操纵继电式电气集中联锁。轨道电路也是直流闭路式的,器材是上海华通、新安电机厂新成电器厂的仿美制品。 在50年代初,从苏联引进了HP-2型直流轨道电路,曾用在蒸汽牵引区段的小站联锁设备中。由于它抗干扰性能差,继电器不能集中管理,所以使用较少,已逐步被交直流轨道电路所取代。直流轨道电路没有绝缘破损防护功能,抗

基于轨道电路的ATC系统

基于轨道电路的ATC系统 基于轨道电路的ATC系统,包括基于模拟轨道电路和数字编码轨道电路的ATC 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得到大量使用,尤其是后者,本章介绍用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各种基于轨道电路的ATC系统。 第一节西屋ATC 西屋信号有限公司(WestinghOUSe Signals Ltd,简称WSL)的ATC,充分利用WSL多模式列车自动防护系统TBSl00的灵活性。系统具有很强的可维护性,一旦发生故障,修复时间可以尽量缩短。这种高水平的可维护性是通过广泛采用下列技术来实现的: 用自诊断法和发光二极管指示或故障提示,进行有效的故障报告,可快速找出故障所在;使用模块化“在线可更换单元”,可更换失灵的模块,快速排除故障;尽量减少在不可及地点(例如隧道内)的设备;各系统一般分散布置,某些方面采用冗余,以提高系统可用性。 WSL的ATC已在世界各地的地铁系统上运营,在我国则用于北京地铁系统和天津 地铁l号线。 一、系统组成 WSL的ATC由TBSl00ATP和AT0系统、FS一2500无绝缘轨道电路、基于WE—STRACE处理器的联锁,以及WESTCAD监控系统组成。所提供的设备主要为模块式, 便于扩大功能或延伸系统。 该系统大量采用处理器技术。例如,轨道电路以处理器为基础,联锁采用处理器,ATP和AT0车载系统及轨旁系统基于处理器为基础,ATS系统也采用处理器。正线列 车行车间隔采用自行开发的“多列车模拟器”。 基本的信号功能采用WESTRACE处理器为基础的联锁装置来实现。它包括特别 设计的模块,可以与无绝缘轨道电路直接衔接。WESTRACE联锁装置将接通本地或远 程终端,并有端口供连接维修用的便携式计算机。 ATP子系统采用最新的TBSl00系统。这种系统极为灵活,并采用了最新的技术 成果。ATP系统利用联锁通过轨道电路传来的信息,决定列车的运行速度。 ATO子系统采用与TBSIOOATP系统相同的基本车载模块。它载有有关轨道布置 和坡度的所有资料,能优化列车控制指令。它配备双向站台列车通信系统,确保能与ATS系统直接衔接,从而优化列车的运行。AT0还能从ATP系统中提取数据,以判断 前方信号情况。 ATS子系统使用WSL最新的WESTCAD控制与显示系统。每个WESTRACE联 锁接通一台WESTCAD控制终端,以便对该区域进行就地控制。它还通过电信链路, 接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的WESTCAD终端可以遥控正线上的所有路线、信号机和 道岔。, 系统正常时,ATC系统自动控制正线运行的列车,必要时调度员可人工介入控制。控制中心故障时车站信号系统由车站值班员人工控制。在控制中心ATS正常时,可对 全部正线列车进行监控,并对车辆段内列车进行追踪、监视。 二、ATP子系统 ATP系统可先按照目标距离模式来设计,这是可以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要 求的最经济的低风险模式。在“目标距离”系统中,每列列车被告知它可以安全行驶的目标距离,据此列车决定到达该点的安全速度。即使发生某些故障,列车仍能以一定的限制速度行驶。

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故障原因分析与防范

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原因分析与防范 王洪 (本钢运输部电信段) 摘要:本文介绍了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概念及分路电阻大、钢轨面生锈、污染原因造成分路不良的成因,带来的危害如何处理分路不良。 关键词: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原因分析 The reason and prevention of Bad Shunting of track circuit WANG HONG (signal Transportation ministry of BEN XI STEEL ministry)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track circuit shunt bad and shunt resistance, rail surface rust and pollution causes the cause of bad shunt, the harmful effects of how to deal with bad shunt。 Keywords :Track circuit Bad Shunting Reason analysis 1 引言 轨道电路是信号联锁的室外重要设备,起着保证行车和调车作业安全的作用。它能监督检查某一固定区段内的铁路线路是否有列车运行、调车作业或车辆占用的情况,并能显示该区段内的钢轨是否完好。轨道电路是以一段铁路线路的钢轨为导体构成的电路,用于自动、连续检测这段线路是否被机车车辆占用,用于控制信号装置或转辙装置,以保证行车安全的设备。正是由于轨道电路保障监督、保障行车安全的特殊性,要求轨道电路的分路灵敏度高且可靠,轨道电路标准分路灵敏度---0.06Ω,一旦轨道电路分路不良,轨道继电器就因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无法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造成丢车、错误扳道等危及行车安全的故障、事故。因此,我们高度重视轨道电路的检测及安全防护工作,通过定期检测及加强维护,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故障已在控制范围内,但个别地区、特殊季节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故障还时有发生,因此,如何分析故障的成因及准确查找处理故障点正确处理此类故障,是我们降低此类故障对安全影响的核心问题。 2 轨道电路工作原理分路不良的概念 2.1轨道电路工作原理 轨道电路由钢轨、绝缘节、轨端接续线、发送端、接受端(轨道继电器)等组成。

轨道电路讲解

轨道电路 一.交流480轨道电路。 (一)工作原理: 交流电源经由BG1变压器降压后送到轨道电路,经过轨道的传输,在受电端经过BZ4变压器,使钢轨线路的特性阻抗与继电器阻抗相匹配,然后经过继电器内部的桥式整流器,使继电器励磁吸起。当列车进入轨道区段时,由于车轮的分路作用,轨道继电器励磁落下。 (二)各器材的作用: ⒈熔断器的作用 防止室外轨道电路因故在某个区段将电源短路时,造成室内电源屏中的熔断器烧断。 ⒉轨道变压器的作用 (1)将室内发送出的高电压变成轨面所需的低电压 (2)利用轨道变压器的Ⅱ次侧可输出多种电压的特点,做到对轨道电路的调整。 (3)起隔离供电作用,减少绝缘节破损对轨道电路的影响。 ⒊限流电阻的作用 (1)防止车辆在送端轨面上分路时,分路电流过大烧毁轨道变压器。 (2)可对轨道电路的调整起到一定作用。 (3)可改善轨道电路的分路特性。 ⒋中继变压器BZ4的作用 (1)将从轨面上传过来低电压信号变成高电压,送回室内动作轨道继电器。 (2)减少信号在电流传输过程中的衰耗。 (3)改善整个回路的阻抗匹配器的条件。 ⒌轨道继电器JZXC-480的作用。 室内送回的交流信号(73、83端子),经过整流再送到轨道继电器线圈(1、4端子)上动作继电器衔铁,所以在继电器插座扳上,可测得交流、直流两种电压。 二.25HZ相敏轨道电路 (一)工作原理 从电网送入50HZ电源,经专设的25HZ分频送出轨道电路的专用电源。轨道线圈的电压由轨道变压器降压后再经扼流变压器降压送至轨面,传输到受电端,经扼流变压器升压后送至轨道变压器再次降压,有电缆传输至轨道继电器的轨道线圈上,而轨道继电器的局部线圈电压由局部分频器直接供给。当轨道电压和局部电压达到规定值,且局部电压相位超过轨道电压90度时,轨道继电器励磁吸起。 (二)各器材的作用 ⒈ 25HZ分频器 25HZ分频器是一种利用参数激励震荡原理构成的铁磁震荡器,由其向轨道电路提供25HZ轨道线圈电压和局部线圈电压。 ⒉二元二位继电器 25HZ相敏轨道电路采用的二元二位继电器(型号为JR-JC-66/345型插入式)是一种交流感应式继电器,是根据电磁铁所建立成的交变磁场与金属转子中感应电流之间相互作用的原理而动作。型号JRC1-70/240 ⒊扼流变压器 扼流变压器在轨道电路中的作用是用以构通牵引电流。变比1:3

通信与控制系统高铁集成与维护实训平台

通信与控制系统(高铁)集成与维护实训平台: 具体设备图片如下图所示。 图1 通信与控制(高铁)集成与维护实训平台 通信与控制系统(高铁)集成与维护实训平台技术平台产品形态 高铁主控制台:长2.1 m;宽0.85 m;高1.1 m 站点副控制台:长0.7 m;宽0.45 m;高1.4 m 额定功率:200W 本平台主要由高铁主控制台和站点副控制台组成。 (一)高铁主控制台 高铁主控制台主要是模拟列车车内场景,主要硬件设备有:控制中心、人机交互、PLC、GPRS模块、开关门按钮、环境数据采集传感器、执行设备等;主要通信技术有:串口、WIFI、GPRS等。 具有环境数据实时监测系统、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光线自动调节系统、烟雾报警系统等。通过真实的控制按钮配合人机交互虚拟控制按钮,实现对高铁主控台执行设备的手动控制。 图2 网络拓扑图 (二)站点副控制台 站点副控制台主要模拟地面设备和车站的场景,主要硬件设备有:轨道电路、轨道继电器、列车、信号机、应答器、列控中心、点阵屏。主要通讯技术有:短距离无线、串口、以太网(WIFI)。 列控中心接收控制中心发来的调度信息,转发给轨道电路和列车;控制不同

模式下信号灯的变化;并把列车行驶状态发布到点阵屏上。发送轨道电路信号灯状态及列车上的各种数据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及时显示并根据反馈来的数据对轨道电路进行调整。 图3 轨道电路拓扑图 (三)软件功能体系 1.铁路运输管理层 铁路运输管理系统是行车控制中心,以CTCS为行车安全保障基础,通过通信网络实现对列车运行的控制和管理。 控制中心软件功能分为2部分:区间行驶模式、进出站模式。 (1)区间行驶模式 区间运行模式软件界面图如下图5所示,当列车由区段1开始,从左向右行驶到区段8时,此时列车运行模式为区间行驶模式。允许车速信息为200km/h,区间行驶模式,控制中心界面上会实时显示列车当前所在区段的位置、允许车速、信号机状态。轨道电路所有区段初始化信号机为绿灯,当列车经过时,再根据列车位置列控中心智能分配信号机状态。 (2)进出站模式 进站模式软件图如下图6所示,当列车由区段8开始,从右向左行驶到区段1时,此时列车运行模式为进出站模式。区段4为站台。点击控制中心界面上的进出站手动控制按钮时,出现进出站手动控制界面。 进出站模式,当列车运行到对应轨道时,车速以及信号机状态会有相应变化。 当车运行到区段6时,点击进出站手动控制区域的进站按钮时,区段5信号机状态变为绿色,此时车允许进站,列车向前运行,进入站台,此时点击出站手动控制区的出站按钮时,区段3信号机变为绿色,允许出站。 2.网络传输层 网络分布在系统的各个层面,通过有线和无线通信方式实现数据传输。

轨道电路分路不良产生原因危害

浅析轨道电路分路不良产生的原因与危害摘要:信号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可能引发列车追尾、脱轨等险性事故、大事故,因此,如何防止轨道电路分路不良,保证轨道电路良好运用。提高轨道电路的工作稳定性,最大限度地保证行车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原因危害 abstract: the optical signal track circuit may lead to bad train car tracing cauda, and risks of accidents, derailment big accident, therefore, how to prevent track circuit monitor adverse, ensure good use of track circuit. improve the operation stability of the track circuit, the maximum guarantee safety, is we have before us an important problem. keywords: track circuit monitor root causes harm 中图分类号:tn108.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轨道电路分路不良产生的主要原因 1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区段的调查与分析 轨道电路是以铁路线的两根钢轨为导体。用引接线连接信号电源和接收设备构成的电气回路。列车占用轨道(列车进入该轨道电路的两根钢轨)。控制台显示该区段占用,称为轨道电路分路状态,列车占用轨道,控制台没有显示占用或者没有可靠显示占用,称为轨道电路分路不良。

轨道电路

、轨道电路

————————————————————————————————作者:————————————————————————————————日期:

第三篇 基本常识 第一章 轨道电路 第一节 轨道电路的基本概念 一、轨道电路定义 轨道电路是以铁路线路的两根钢轨作为导体,两端加以电气绝缘或电气分割,并接 上送电设备和受电设备构成的电路。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反映轨道区段是否被列车占用。轨道电路是构成现代化铁路信号设备的基础,它能否正常工作,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和行车效率。最简单的轨道电路构成形式如图3.1.1.1所示。 图3.1.1.1 轨道电路的结构 二、构成说明 轨道电路的送电设备安装在送电端(又称电源端或始端),它由轨道电源E 和限流器RX 组成。根据轨道电路的类型不同,轨道电源可以用铅蓄电池浮充供电(或其它直流电源),也可以用轨道变压器或变频器、信号发生器供电。限流器一般为电阻器,也可以采用电抗器,它的作用是保护电源设备不因过负荷而损坏,并保证在列车占用轨道电路时,轨道继电器能可靠地落下,对某些交流轨道电路而言,它还兼有相位调整的功效。轨道电源采用由电子器件组成的信号发生器时,一般都不设限流器。 轨道电路的接收设备安装在受电端(又称继电器端或终端),目前接收器主要采用的是继电器(称轨道继电器GJ ),由它来接收轨道信号电流。电子轨道电路的接收设备一般都采用电子器件,其作用和轨道继电器相同。 轨端接续线是为了减小钢轨的纵向电阻,而在轨条的连接处增设的。 钢轨绝缘的作用是分割两相邻轨道电路,从电的方面加以绝缘,但是,相邻钢轨线路之间通过大地仍保持着联系,从而给电流形成了附加通路,使轨道电路的传输复杂化。 两组绝缘节之间的钢轨线路(即从送电端到受电端之间),称为轨道电路的控制区段,也就是轨道电路的长度。 安装方式:送电和接收设备一般放在轨道旁的继电器箱、变压器箱(分散)或信号楼内(集中),直接由引接线(钢丝绳)或通过电缆再由引接线接向钢轨。 三、原理分析 当轨道电路控制区段内的钢轨完整,且无列车占用(即线路空闲)时,通过轨道继电器的电流比较大,轨道继电器励磁吸起,前接点闭合,利用轨道继电器前接点的闭合条件,接 送电端 限流器(RX) E 轨道电源引接线 轨道继电器(GJ) 受电端 钢轨绝缘 钢轨线路 轨端接续线

第六章 基于轨道电路ATC系统

第十一章基于轨道电路基于轨道电路ATC ATC系统系统 ? 第一节:西门子第一节:西门子ATC ATC 第二节:US&S US&S ATC ?第二节:第二节:US&S ATC US&S ATC

第节第一节西门子西门子ATC ATC 一系统构成 一、系统构成 参考图11-2参考图 西门子的西门子的ATC ATC系统按系统功能可划分为系统按系统功能可划分为44个层次 1、操作层(中央层) 2、轨旁层(车站层) 3、轨道层 车载层 4、车载层

二系统特点 二、系统特点安全与效率特性的兼顾 1.安全与效率特性的兼顾 ATP ATP安全系统按故障安全系统按故障——安全原则设计,采用冗余障用 技术技术((车裁车裁ATP ATP为计算机为计算机22取2系统,轨旁系统,轨旁ATP ATP为为3取2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ATS ATS系统采用双套冗余系统,系统采用双套冗余系统,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高 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高。

采用多级控制方式,有控制中心控制采用多级控制方式,有控制中心控制((人工及自动人工及自动))、RTU RTU后备自动控制、车站控制后备自动控制、车站控制((人工及自动人工及自动))方 式。式。 模块化设计,故障识别及自动控制模式的自动转模块故障动制模动转换,系统可用性高,且便于维修。 以单个信号机及单个列车为基本单元的自动功能设定及取消 设定及取消。

自动功能设定的多种操作方法,如控制中心或车站对单个信号机,整个联锁区或控制中心对所有站对单个信号机整个联锁区或控制中心对所有 信号机自动功能的设定和取消,控制中心对单个 列车或全部列车自动功能的设定及取消。 灵活、多样、简便的人工介人控制手段。

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区段管理及安全行车办法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56059 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区段管理及安全 行车办法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区段管理及安全 行车办法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铁路发展的要求,加强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管理,确保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时的行车安全,根据原铁道部《关于印发〈不对称高压脉冲轨道电路维护暂行标准〉的通知》(铁运[2012]312号)、《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时办理行车有关规定》(铁运〔2007〕226号)和原铁道部运输局《站内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整治实施指导意见》(运基信号〔2008〕504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ZPW-2000A型轨道电路的原理和技术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课题:ZPW-2000A型轨道电路的原理和技术专业:城市轨道交通控制 班级:城市轨道交通控制312-3班 学生姓名:李魁 指导单位:广铁(集团)公司 指导教师:霍芳

二零一五年四月十九日 摘要 ZPW-2000A型无绝缘轨道电路,是在法国UM71无绝缘轨道电路技术引进及国产化基础上,结合国情进行提高系统安全性、系统传输性能及系统可靠性的技术再开发。它克服了UM71在传输安全性和传输长度上存在的问题。在轨道电路传输安全上,解决了轨道电路全路断轨检查、调谐区死区长度、调谐单元断线检查、拍频干扰防护等技术难题。延长了轨道电路的传输长度。采用单片微机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提高了抗干扰能力。 ZPW-2000A型无绝缘轨道电路系统,与UM71无绝缘轨道电路一样采用电气绝缘节来实现相邻轨道电路区段的隔离。电气绝缘节长度改进为29m,电气绝缘节由空芯线圈、29m长钢轨和调谐单元构成。 调谐区对于本区段频率呈现极阻抗,利于本区段信号的传输及接收,对于相邻区段频率信号呈现零阻抗,可靠地短路相邻区段信号,防止了越区传输,实现了相邻区段信号的电气绝缘。同时为了解决全程断轨检查,在调谐区内增加了小轨道电路。 ZPW-2000A型无绝缘轨道电路分为主轨道电路和调谐区小轨道电路两部分,小轨道电路视为列车运行前方主轨道电路的所属“延续段”。 主轨道电路的发送器由编码条件控制产生表示不同含义的低频调制的移频信号,该信号经电缆通道(实际电缆和模拟电缆)传给匹配变压器及调谐单元,因为钢轨是无绝缘的,该信号既向主轨道传送,也向调谐区小轨道传送,主轨道信号经钢轨送到轨道电路受电端,然后经调谐单元、匹配单元、电缆通道,将信

高铁CTCS系统详细介绍

第一章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在国内外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都开始了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铁路运输模式的研究,目的在于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增强铁路运营安全,提高服务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如作为欧洲21世纪干线铁路总统解决方案的欧洲铁路运输管理系统ERTMS,法国铁路的连续实时追踪自动化系统ASTREE,日本新干线的列车运营管理系统COMTRAC和COSMOS,北美的先进列车控制系统A TCS,列车间隔控制系统PTS和PTC,美国旧金山港湾铁路的先进列车控制系统AATC,日本的新一代列车控制系统ATACS 及计算机和无线电辅助列车控制系统CARA T等。其中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列控系统的如德国LZB系统:采用轨道环线电缆传送列控信息;日本DS-ATC系统:采用有绝缘的数字轨道电路传送列控信息;法国UM2000+TVM430系统:采用无绝缘数字轨道电路传送列控信息(分级控制);但以上三种高速列控系统均采用大量专有技术,相互间不兼容,技术平台不开放。欧洲ETCS系统:为实现欧洲铁路互联互通,欧盟组织确定了适用于高速铁路列控的标准体系,技术平台开放;基于GSM-R无线传输方式的ETCS2系统,技术先进,并已投入商业运营;欧洲正在建设和规划的高速铁路均采用ETCS列控系统,是未来高速列车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 我国铁路地域广大、列车种类繁多、提速以后线路允许速度不统一,同为绿灯却有多种速度含义。另外,我国铁路行车主要特点是客货混跑、高低速列车共线运行,这样必然要求客货列车均需装备ATP,从而使得我国发展ATP的难度明显大于国外。我国铁路实行以地面信号为主、以机车信号为辅的行车方式,对列车运行实行开环控制,依靠司机严守信号保证行车安全。因此,习惯于现有机车信号+监控装置的控车模式。目前,机车普遍安装的通用机车信号未达到主体化的水平。机车信号基于轨道电路和站内电码化,但轨道电路制式繁多,有的根本不能满足“主体化”的要求,将面临淘汰。信号基础装备薄弱,影响了是我国ATP的发展。GSM-R移动通信系统用于铁路信号、用于ATP系统和铁路综合移动信息平台,技术上有明显优势,产品得到多家厂商的支持,这在欧盟已得到证明。我国GSM-R网络建设还在起步阶段,影响了基于GSM-R的CTCS的实施。我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铁道部经过深入研究和科学论证,立足于我国技术和设备,参照国际相关标准和经验,提出了符合我国技术政策和铁路运输需要的中国列车运行控

无绝缘轨道电路

Z PW-2000R型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 系统说明 第一章移频自动闭塞基本知识 第一节自动闭塞概述 一、自动闭塞的基本概念 铁路信号的概念:铁路信号是在列车运行时及调车工作中对列车乘务人员及其它有关行车人员发出的命令,有关行车人中必须按信号指示办事,以保证行车安全并准确的组织列车运行及调车工作。为发出这些命令,铁路信号又分为固定信号、移动信号、手信号、信号表示器、信号标志及听觉信号等。它在铁路运输中对保证行车、提高运输效率和改善行车工作人员劳动条件等,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们铁路采用的行车闭塞方法主要有半自动闭塞和自动闭塞两种。 闭塞的概念:为使列车安全运行,在一个区间,同一时间内,只允许一个列车运行,保证列车按这种空间间隔运行的技术方法称为闭塞。 区间的划分:为了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的提高运输效率,铁路线路以车间、线路所及自动闭塞的通过色灯信号机为分界点划分为若干区间。 区间分为三种: 1、站间区间――车站与车站间构成的区间。 2、所间区间――两线中所间或线中所与车站间构成的区间。 3、闭塞分区――自动闭塞区间的两个同方向相邻的通过色灯信号机间或进站(站界标)信号机 与通过信号机间。 自动闭塞的概念:是实现列车运行自动化的基础设备,它对保证列车行车安全、提高区间通过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所谓自动闭塞,就是办理闭塞的过程全部实现自动化而不需要人工操纵。这种闭塞制式,是通过色灯信号机把区间分成若干个小区段,称为闭塞分区。在每个闭塞分区内装设轨道电路,用于检查闭塞分区是否有车占用,这样色灯信号机可随着列车运行而改变显示,以指示追踪列车的运行。根据列车运行及有关闭塞分区状态,自动变换通过信号机显示的闭塞方法称为自动闭塞。 自动闭塞的优点:

2018 中职 通信与控制系统(高铁)继承与维护 轨道继电器元器件清单

名称位号封装数量备注AMS11171SOT223(ASM1117)1 电容104C1, C2, C308053 电解电容100uf/35V C46x11.5mm 直插1 电容103C508051 电阻103R1708051 100uf/10V钽电容C6B型35281 钽电容106CD7, CD812062 二极管IN4148直插D1, D2, D3, D4, D5, D6, D7, D841488 二极管1N5819D9SMA1 二极管1N5822D10SMA1 24V/0.5A自恢复保险丝F118121 简易牛角座5X2(弯)JP1间距2.0mm1 松乐继电器3V K1, K2, K3, K4, K5, K6, K7, K8SRD-03VDC-SL-C8 33uH电感L1L10X10X4mm1 直插LED红LED1, LED2, LED3, LED4, LED5, LED6, LED7, LED8, LED26 Φ39 贴片LED红LED9, LED10, LED12, LED14, LED17, LED18, LED20, LED22, LED24 LED08059 贴片LED绿LED11, LED13, LED15, LED16, LED19, LED21, LED23, LED25 LED08058 LM2596S-ADJ LM2596S LM2596S-ADJ1 DC-005电源座POWER POWER1 NPN8050Q1, Q2, Q3, Q4, Q5, Q6, Q7, Q8SOT-238 电阻331R1, R2, R3, R4, R5, R6, R7, R8, R9, R10, R11, R12, R13, R14, R15, R16, R18, R19, R20, R21, R22, R23, R24, R25, R26, R27, R28, R29, R30, R31, R32, R33, R34 080533 电阻1K R3608051电阻471R3508051电阻3k R3708051 轻触按键(红)S13x6x2.5mm1 3脚2档拨动开关SW1 2.0mm;弯针1双排座10X2zigbee1 2.0mm2 轨道继电器元器件清单

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浅谈轨道电路分路不良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全国铁路存在约3.6万段分路不良区段。这种区段由于无法完成列车占用检查,会引发进路提前错误解锁,引起道岔中途转换,造成挤岔、脱线事故或列车侧面冲突等事故,给铁路运营带来了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铁路运输效率,已成为全路亟待解决的重大安全技术问题。 1 产生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原因 所谓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就是俗称的“压不死”、“丢车”、或“白光带”,即:当列车进入某一轨道区段时,对应区段的轨道继电器却仍处在吸起状态或时吸时落状态,此时相应的信号灯和控制台上会错误的显示绿灯和白灯,表明该轨道电路已失去了对轨道区段占用状态检查的功能。当发生这样情况时,列车司机和车站调度人员就会误认为该区段内无车占用,进行行车和办理进路操作,从而造成列车冲撞、挤拈、脱轨等严重的行车事故。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1 钢轨面生锈及污染 钢轨是轨道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列车分路就是通过作用于钢轨来实现的。钢轨在露天状态下,其表面灰尘吸附水分在钢轨表面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Fe(OH)3 ,薄膜氧化层。在—些货场,装卸粉尘散落在轨面或被机车车辆轮对带到轨面上,再经列车轮碾轧,轨面形成绝缘层,其效果同生锈的氧化层一样,当列车分路时使轮对与轨面的接触电阻变大,从而使轨道电路出现分

路不良。按锈蚀程度,分路不良区段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种。 1.2 车流量 钢轨在自然状态下,生锈是比较缓慢的。列车在高速行进中轮对与钢轨间会产生摩擦,摩擦过程中就能清除掉轨面上的锈和污染。消除生锈和污染的程度取决于车流大小、车速高低。正线几乎没有生锈区段就是因为车流大、车速高的缘故,而在很少走车的侧线或斜股便会产生大量分路不良区段。 1.3 钢轨轨面电压 钢轨轨面的氧化层及污染层(简称“小良导电层”)在恒定压力条件下,呈现为“类放电管”击穿效应,即:当轨面电压升高到—定程度,便会击穿不良导电层,使轨道电路得以分路,从而达到解决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目的。经过大量试验及现场测试,吸取国外经验,结合当前轨道电路现状,划定了站内轨道电路最小轨面电压等级为3 V、20 V和80 V 3个档级。 1.4 分路电流 钢轨表面的不良导电层在电压击穿前表现为很高的阻抗,数欧姆、数百欧姆甚至上千欧姆。电压达到击穿值后,电流瞬间增加,分路电阻降低,电流越大,电阻越小。当分路电阻小于标准分路电阻,轨道电路能可靠分路;分路电阻大于标准分路电阻,就会分路不良。此时就必须增大分路电流,继续烧结分路电阻,使其小于标准分路电阻,从而到达分路的目的。

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系统应用与发展.

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系统应用与发展 1、序言 2010年6月,在中国(长春)国际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高峰论坛上,铁道部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华武介绍,今年国家将投入7000亿元加快高速铁路建设,计划新线投产4613公里。目前我国在建的高速铁路有1万公里,包括京哈、哈大、合福、京武、沪宁等多条线路。何华武还表示,目前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经达到6552营业公里。据悉,我国在今年将进一步扩大并完善铁路网布局,扩大西部路网规模,完善中东部路网结构,规划新建1万公里铁路。 预计到2020年,中国200公里及以上时速的高速铁路建设里程将超过1.8万公 里,将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 目前我国25个城市正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的前期工作,总规划里程超过5000公里,总投资估算超过8000亿元。据了解,目前全国已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长春、大连、重庆、武汉、深圳、南京10个城市20条线,其中,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近几年每年新增的线路长度都达到了30—50公里。“十五”期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达2000亿元。在“十一五”期间,全国特大城市的地铁和轻轨通车里程将超过1500公里,还将投资约6000亿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48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25个城市正在进行轨道交通的前期工作,总规划里程超过5000公里,总投资估算超过8000亿元。“在今后的20年内,轨道交通将始终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轨道交通建设不会减速,反而会提速,甚至现在根本不是减速的问题,而是发展太慢。” 2、高速铁路信息化数字化系统简介 高速铁路信息化数字化系统,也称高速铁路智能化系统,主要包括五个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电力系统、电气化系统和信息系统,其中前四个系统在行业内又 称“四电”系统。 1、通信系统是保障高速铁路安全、稳定、高效、舒适运营的基本设施,可满足高速铁路语音、数据和图像等综合业务通信的需要。它包括通信承载网、通信业务网和通信支撑网,是高速铁路安全运营和高效管理的信息基础平台,是能与既有铁路

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成因及解决方案

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成因及解决方案 当前,因轨道电路分路不良而造成的事故是遍及全路的一个重大安全隐患。具体而言,轨道电路分路不良问题极易造成车务作业人员忽视轨道占用情况,提前解锁或排列进路,致使道岔错误转动,造成列车或车列脱轨、挤岔或者向有车线接车等严重事故的发生,不仅延误列车运行,打乱正常的运输秩序,还严重影响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为此,真正解决好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问题,克服分路不良事故的发生迫在眉睫,这对铁路行车安全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成因分析 轨道电路是以铁路线路的两根钢轨作为导体,两端加以电气绝缘或电气分割,并且接上送电和受电设备构成的电路。列车是通过轮对短路两侧钢轨切断电气回路而反映列车占用此区段轨道电路。如果钢轨轨面或轮对踏面生锈严重,造成列车轮对不能可靠短路钢轨,即切不断该铁路区段的电气回路,就称为轨道电路分路不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具体反映在行车室控制台上,有车占用时,光带不红,轨道继电器不落下,值班员无法确认。这都将造成运输安全隐患,严重威胁铁路行车安全。 为此,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并找出解决方案,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随着铁路运输布局调整,中间车站作业减少,有的轨道区段不经常走车,特别是在较长时期不过车或在高温潮湿的情况下,造成了更多的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概括地说,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成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装卸作业粉尘(如:水泥、矿粉等)覆盖在轨面上,使钢轨表面形成有一定电阻的物质,增加了钢轨与车轮间的接触电阻,造成轨道电路分路不良。 2)电务设备故障造成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如发送端电压过高,当车轮占用轨道区段时,接收端接收到的电压值,有可能大于二元二

轨道电路故障处理

轨道电路故障处理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轨道电路故障处理 轨道电路用来检查进路是否空闲,反映区段或进路的锁闭和解锁状态,监督列车和调车车列的运行情况。 当轨道电路故障时会出现两种情况: 1、有车占用无红光带。 2、无车占用亮红光带。 原因分析: 1、有车占用无红光带:当有车占用时控制台无红光带显示故障是非常危险的,当发生这类故障后应首先通知车站值班员停用设备,然后进行处理。这类故障发生的原因一般在室外设备,可先检查控制台光带表示灯是否有故障,以及轨道继电器是否落下或接点卡阻或粘连等。这类故障发生在室外设备的主要原因: 1、在道岔区段轨道电路,设有轨端绝缘但没有设在受电端的双动道岔渡线或测线上,因轨端接续线或岔后跳线断开、脱落,而造成死区段。 2、轨面电压调整过高或送电端可调电阻调整的阻值过小,造成轨道电路不能正常分路。 3、一送多受轨道区段,因各受电端距离较远,轨面电压调整不平衡,有个别受电端轨面电压过高而造成分路不良。 4、因钢轨轨面生锈,车辆自重较轻或轮对电阻过大等,使车辆轮对分路不良。 5、室外发生混线,有其他电源混入,或牵引电流干扰等使轨道继电器误动。 2、无车占用亮红光带:发生这种故障时,应先在控制台观察故障现象,做出初步判断。如果几个轨道电路区段同时出现红光带,应重点在分线盒检查轨道电源熔断器熔

丝和送电电缆芯线;若相邻两个轨道区段同时出现红光带,一般是相邻两轨道电路轨道绝缘双破损;只有一个轨道区段亮红光带,应首先在分线盘处测试送电电缆端子有无电压,若有电压。确认为室外故障时,再去室外处理。判断轨道电路是开路故障还是短路故障是分析故障的关键。轨道电路开路故障:轨道电路开路后继电器落下,控制台点亮红光带。开路故障应查钢轨接续线、道岔跳线、箱盒与轨面的引导线(是否断线)。轨道电路短路故障:短路故障应查绝缘,绝缘破损;其他异物短路,如铁丝等金属褡裢或跳线、引导线混线造成。 一、轨道电路常见故障的判断与处理方法 1、轨道电路故障类型 ①开路故障:从轨道室内送电开始到受电回到室内轨道继电器,任何一点断开都不能使轨道电路正常工作,我们称其为轨道电路的开路故障。也是轨道电路故障中比较简单的故障,比较容易判断。 ②短路故障:轨道电路回路中两线间有任意一点混线短路,或是达到一定程度的分路电流就可影响轨道电路的正常工作,我们称其为轨道电路的短路故障。短路故障的判断处理比较复杂,各种因素比较多,须采取一些特殊的处理方法。 2、轨道电路故障的判断首先要判断清楚故障性质,即是开路故障还是短路故障。基本思路是:开路故障:从故障点到受电端电压下降,电流减小。故障点到送电端电压升高,电流减小。短路故障:从故障点到受电端电压下降,电流减小。故障点到送电端电压下降,电流增大。 25周相敏轨道电路故障判断开路和短路的基本方法:必须先从送电端着手,测量送电端限流电阻上的压降,即可判断轨道电路故障的性质,其基本原理就是

高铁与既有ZPW-2000A轨道电路系统的区别要点

高铁与既有ZPW-2000A轨道电路系统的区别 针对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和列车运行速度高等特点,则要求所提供的高铁ZPW-2000A/K无绝缘轨道电路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它是在既有线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基础上,对其优化而提出的高速铁路ZPW-2000A轨道电路系统。与既有的ZPW-2000A 无绝缘轨道电路系统相比,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进行了升级和改进:(1)高铁ZPW-2000A/K轨道电路系统取消了既有线ZPW一2000A无 绝缘轨道电路系统大量的继电编码逻辑电路,采用无接点的计算机编码方式。 (2)发送器由既有线的“N+1”冗余方式改为“1+1”的冗余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因设备故障而影响行车的故障。 (3)将既有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的调谐单元和匹配单元整合 为一个调谐匹配单元,减少了系统的设备数量,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4)根据高速铁路的道床电阻高的特点,将既有线补偿电容按频率选择容值优化为一种容值,减少了补偿电容的种类。 (5)补偿电容采用了全密封工艺,一方面补偿电容的容值稳定性,另一方面延长了其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轨道电路系统工作的稳定性。 (6)增加了空心线圈的导线线径,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安全容量,使轨道电路系统工作更加稳定可靠。 (7)高铁ZPW-2000A/K轨道电路系统带有监测和故障诊断功能,使得

轨道电路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对轨道电路工作的临界和故障状态,较为准确地给出预警或报警,为系统的“状态修”提供了技术保证。(8)对于站内ZPW-2000A轨道电路,在大秦线的基础上,使道岔分支长度由小于等于30m延长到的120m,提高了机车信号车载设备在站内使用的安全性,提高了轨道区段划分的灵活性。 (9)对高铁ZPW-2000A轨道电路系统相关的配套器材,增加了相应的技术指标要求,大大提高了高铁ZPW一2000A轨道电路系统工作稳定性。 如:对扼流变压器增加不平衡牵引电流和大电流条件下的电气指标要求。 (10)区间小轨道:不纳入联锁,一旦小轨断轨和占用,地面信号显示不变,要求工务部门加强小轨的巡视,电务部门加强报警信息的调阅。

轨道电路的基本原理

(轨道电路的基本原理) 以铁路的两根钢轨作为导体两端加以机械绝缘或电气绝缘接上送电和受电设备构成的电路。(轨道电路的作用) 1.监督列车的占用 2.传递行车信息 (轨道电路主要用于区间和站内) (工频交流轨道电路的构成) 送电端、受电端、钢轨绝缘、钢轨引接线、钢轨接续线、钢轨 (工频交流轨道电路工作原理) 1.当轨道电路完整且无车占用时,交流电源由送电端经钢轨传输至受电端,轨道继电器吸起,表示本轨道电路空闲。 2.当车占用轨道电路时,轨道电路被车辆轮对分路,使轨道继电器端电压低于其工作值,轨道继电器落下,表示本轨道呗占用。 (电气化牵引区段的轨道电路的要求) 1.必须采用非工频制式的轨道电路 2.必须采用双轨条式轨道电路 3.交叉渡线上两根直股都通过牵引电流时应赠加绝缘节 4.钢轨接续线截面加大 5.道岔跳线和钢轨引接线截面加大,引接线等阻。 (电气化轨道电路均采用25HZ相敏轨道电路) (扼流变压器:为保证牵引电流顺利流过绝缘节) (25HZ轨道电路原理) 25HZ电源屏分别供出25HZ轨道电源和局部电源。轨道电源由室内供出,通过电缆供向室外,经送电端25HZ轨道电源变压器(BG25)、送电端限流电阻(RX)、送电端25HZ扼流变压器(BE25)、受电端25HZ扼流变压器(BE25)、受电端25HZ轨道中继变压器(BG25)、电缆线路、送回室内、经过防雷补偿器(Z)、25HZ防护盒(HF)给二元二位轨道继电器(GJ)的轨道线圈供电。局部线圈的25HZ电流由室内供出。当轨道线圈和局部线圈电源满足规定的相位和频率要求时,GJ吸起,轨道电路处于调整状态,表示轨道电路空闲。列车占用时,轨道电源被分路,GJ落下。若频率、相位不符合要求时,GJ也落下。这样,25HZ相敏轨道电路就具有相位鉴别能力,即相敏特性,抗干扰性能较高。 (25HZ部件:防护盒、防雷补偿器、25HZ轨道变压器) (97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的改进) 1.提高绝缘破损防护能力 2.取消不设扼流变压器的送、受电端的单扼流轨道电路 3.改变扼流变压器的连接方式 4.优化电源屏的匹配 5.改进交流二元继电器 6.增加扼流变压器的类型 7.改善移频电码化发送条件 8.极限长度延长 9.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97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的电气特性) 调整状态时,轨道继电器轨道线圈上的有效电压应不小于18V,即高于轨道继电器工作值(15V)的20%,以保证继电器可靠吸起。用0.06Ω标准分路电阻线在轨道电路送、受电端轨面任一处分路时,轨道继电器端电压(分路残压)应不大于7.4V,而轨道继电器的释放值是8.6V,留有一定余量,以保证前接点可靠断开。 (25HZ相敏轨道电路的的种类) 按送、受电端分:送、受电端均设扼流变压器和送、受电端均不设扼流变压器 根据受电端设置情况:一送一受、一送两受和一送三受轨道电路。 (对驼峰电路的技术要求) 应变速度快、分路灵敏度高、对高阻轮对及瞬间失去分路效应的车辆应予以防护等。 (驼峰电路的特点) 1.轨道长度较短,一半小于50M 2.为适应轻车分路电阻大的情况,分路灵敏度要高(规定为0.05),轨道继电器应可靠落下,释放时间要短。从车辆分路开始至前接点离开时止,其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