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十大将军

古代十大将军

古代十大将军你知道是谁吗,下面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探索吧! 古代十大将军:项羽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故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与“谋战派”孙武、韩信等人齐名。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从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巨鹿之战摧毁章邯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后与刘邦争夺天下,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兵败,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南)乌江边自刎。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霸王”一词源自项羽。

最佳战例:以三万疲惫之师千里奔袭,半日破刘邦六十万之众;

垓下之战,以十万兵力敌韩信五十万,非战之罪也;

但其战略头脑太成问题,虽非智障,但至少与常人相去不远。故汉尼巴被称为西方战略之父,与孙子齐名,而小项却被民间贬为莽夫典型,同吕布共类。

身高:身高1.89米。出生地:下相(今江苏宿迁市)

故都:徐州(古称彭城)年少生长以及起兵地:会稽郡吴中(今苏州) 妻子:宋凝父亲:项超母亲:龙氏

爱姬:虞姬儿子:项隆(此人物存有争议,在《项氏族谱》老版本里,项隆是项庄之孙、项明的次子,而不是项羽之子,更没有项还、项迪这两个人)。

坐骑:踢云乌骓(青白色带黑毛的骏马)兵器:楚戟(演义为虎头盘龙戟,一或天龙破城戟)铠甲:乌金甲(在锻造中加入乌金强化坚固性,乌金甲为黑色)、虎皮红战袍特征:中国史书上记载项羽目有重瞳。

古代十大将军:霍去病

中国骑兵战三天才之一;

西罗马帝国的冤大头之一;

匈牙利公国助产士之一;

与李世民同为排行榜中最年少得意者。

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汉名将,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为大将军卫青之甥。一生四次领兵出击匈奴,均大获全胜而回,歼灭匈奴11万多人,降服匈奴4万余众,开河西、酒泉之地,消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他作战勇猛,是一位军事天才,汉武帝曾劝他学习孙吴兵法,他回答说:"为将须随时运谋,不至学古兵法。"汉武帝为奖励他的军功给他建造了豪华的宅第,他却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霍去病是西汉著名抗匈将领,是一位少年将军。多次以少胜多,立下赫赫功劳。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十七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骠姚校尉(故霍去病又称霍骠姚),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斩获敌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国、当户的官员,同时也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辈籍若侯产(籍若侯乃封号,名产),并且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勇冠全军,以一千六百户受封冠军侯。

古代十大将军:卫青

中国骑兵战三天才之一

西罗马帝国的冤大头之一

匈牙利公国助产士之一

排行榜中出身最苗红根正者

但考虑到其战绩有不尽完美之处,列于外甥之后

卫青,西汉着名将领。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字仲卿。系县吏郑季与平阳侯府中婢女卫氏的私生子。幼为家奴,饱尝酸辛,及长,为侯府骑士。建元二年(前139),因其同母异父姊卫子夫得幸武帝,始以卫为姓,入宫当差。不久被武帝升为建章监、侍中,迁大中大夫。元光六年(前129)春,以车骑将军率万骑出上谷郡(治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击匈奴,进至龙城(今内蒙古东、西乌珠穆沁旗境),斩获700人,受爵关内侯。元朔元年(前128)秋,率3万骑出雁门郡(治善无,今山西

右玉境)反击匈奴,斩获数千。二年春,与将军李息等领兵出云中(今呼和浩特西南),向西至高阙(今内蒙古临河西北),再折向南,围歼匈奴白羊王、楼烦王两部,斩获数千,取得河南地(今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开辟其后出击匈奴单于本部的基地,受封长平侯。五年春,率骑兵3万出高阙六七百里,夜袭右贤王,俘获1.5万人,拜大将军,统领众将。六年春、夏,两次率六将军、十余万骑出定襄(今和林格尔西北)击漠南单于大本营,歼万余人(见河南漠南之战)。元狩四年(前119)春,率4将军、5万骑出定襄奔袭匈奴,击溃单于本部,追至掣颜山(今蒙古杭爱山南面支脉)赵信城,烧匈奴积粟而还。是役斩获近两万人,给匈奴以沉重打击(见漠北之战)。因功与霍去病并为大司马。卫青一生七次率兵击匈奴。用兵敢于深入,奇正兼擅;为将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作战常奋勇争先,将士皆愿为其效力;处世谨慎,奉法守职。漠北大战后未再出征。

古代十大将军:班超

世界最早的殖民者之一;

以战养战的行家里手;

以夷制夷政策的鼻祖;

恐怕是新疆分离主义者最痛恨的历史人物。

班超(32一102),字仲升,东汉名将、外交家。扶风安陵(属今陕西咸阳)人。班彪子,班固弟。永平十六年(73年)从窦固击北匈奴,旋奉命率吏士三十六人赴西域。攻杀匈奴派驻鄯善、于阗之使,废亲附匈奴的疏入侵疏勒王,巩固汉在西域的统治。建初三年(78),他率疏勒、于阗等国兵大败姑墨(今新疆阿克苏一带)的侵犯,又上疏请兵,欲平定西域。从章和元年(87)到和帝永元六年(94),班超陆续平定莎车、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姑墨、焉耆等国,西域遂平。以功任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九年曾遣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抵达安息西境,未至大秦而还,十四年回到洛阳,拜射声校尉,不久病死。班超在西域活动长达31年之久,平定内乱,外御强敌,保护了西域的安全以及丝绸之路的畅通。

班氏三父子

班彪、班固、班超是班氏三父子,他们建功立业,青史载殊勋,

炎黄子孙铭记于心。班彪,字叔皮,东汉史学家。东汉初任徐令,因病免官。他专力从事史学,以《史记》所记史实,止于汉武帝太初年间,乃收集史料,作《后传》六十余篇,为其子班固修《汉书》,奠定了基础;班彪写赋、论、书、记、奏,也颇有成就,功名传千秋。

古代十大将军:孙膑

孙膑,战国时期着名军事家,孙武后裔。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鄄城北)一带人。主要活动于齐威王时期。

早年曾与庞涓师从鬼谷子习兵法。庞涓出任魏将后,妒孙膑之才而将其骗至魏,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因有孙膑之称。后逃往齐国,为田忌门客,助田忌赛马获胜,被荐给齐威王。时威王正图与魏相争,为此广揽贤才,器重孙膑的军事才能,任之为军师。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魏惠王因赵攻魏属国卫而命庞涓率军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次年,赵求救于齐,齐出兵8万救赵。孙膑以己初至齐国,尚无威望,且防庞涓警觉,仅以军师身分坐镇指挥。针对魏强兵在外,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防务空虚,采取"批亢捣虚"、攻其必救的战法,率军先攻平陵(今山东定陶东北),示敌以弱,尔后直奔大梁,逼使庞涓仓促回救,而在其回军必经之途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截击,大败魏军,擒(一说"擒"为制服、战胜)庞涓(见桂陵之战)。二十七年,魏又因韩联络齐、宋,不赴逢泽(今开封南)之会而攻韩,韩求救于齐。齐再度以田?(一说田忌)、孙膑率军救韩,仍以攻其必救之法直扑魏都大梁,待庞涓撤围,即还师回齐。然魏军欲全歼齐军而紧追不舍,孙膑因势利导,以逐日减灶之法迷惑庞涓,诱其弃主力步兵,仅以轻车锐卒追赶,齐军则以逸待劳,连车为垒,伏于马陵(今范县西南),大败魏军,杀庞涓(一说自杀),掳魏太子申(见马陵之战)。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孙膑兵法》,反映了孙膑的军事思想。认为战争有一定的规律;在战略战术上贵"势",即依据一定条件占据主动和优势;突破前人速战速决的理论,提出了持久作战的思想;适应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强调攻城;认为只有覆军杀将方为全胜,开创歼灭战的理论;对野战中车垒的运用、阵法的研究和将领的必备条件等均有阐述。

古代十大将军:韦睿

有光武、周瑜之风的名将——韦睿

韦睿(公元442-520年),字怀文,南朝梁武帝时的名将。原籍京兆杜陵(今西安东南)人,曾祖时迁至襄阳。宋时为右军将军、辅国将军等职。指挥果断,谋略过人。

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韦睿督军北伐,攻拔北魏小岘城(今合肥东),随即进军合肥。魏将杨灵胤率众5万来,梁军惧不敌,请求增兵。韦睿认为,兵贵齐心不在众,应速与战。遂列阵,待敌临近,指挥猛冲,大破魏兵。又堰肥水灌合肥城,用高大战舰围攻,强弩齐发,魏军大溃,梁军入城,斩俘万余人。

梁天监五年(公元506年),魏中山王元英率军数十万围钟离,韦睿与右卫将军曹景宗奉命往救,率军进屯邵阳州。随即在敌营前,通宵达旦筑成营垒,又激战一整天,数次挫败魏军进攻。时值淮水暴涨,他遣将以小船载草,灌上膏油,焚烧敌桥,另遣敢死之士上前搏斗。在梁军总攻下,魏军大败,溺死、被杀者各10多万,被擒5万。韦睿因功进爵为侯,任右卫将军。

古代十大将军:周瑜

年轻、能干、人又帅,风流倜傥,万人迷一个

其战绩与韦睿相近,但命太短,事太少。

周瑜,生于公元一七五年,死于公元二一○年,东吴大将。字公瑾,庐江舒(今安徽访庐江东南)人。出身官宦之家,仪表英俊,聪颖过人,多谋略,人称周郎。孙策死后与张昭共同辅佐孙权,任大都督。建安十三年(公元二○八年)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吴蜀联合,火烧赤壁,大破曹军,名传华夏。后进取南郡时,被曹仁的伏兵射伤。为人器量狭小,阴狠刻毒,见诸葛亮比自己高明,便处处加以暗算。后被诸葛亮三次激怒,箭疮发作而死。

翻开正史我们可以发现本传中的周瑜好象毫无缺点,确实是个完美之人。周瑜除了符合我上面说的三点外,从另一个角度说他的完美,可说他是一个有德;有才;又有风度和朝气的人。

先说德:他举贤荐能可比鲍叔;折节为国可比蔺相如;谦礼忠君无人能比;性度恢弘众将诚服。如说诸葛亮是高风亮节的话,周瑜在人品道

德上也是无可挑剔的。

次说才:他弱冠征伐为东吴开国立下汗马功劳;赤壁又力挽狂澜立下头功;后又亲冒矢石为东吴开拓荆州,丰功伟绩不去多提,单说当时人对他的评价吧,他的文武全才在时人眼中已万众瞩目了。“英隽异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这些就是时人对周瑜才智的评价,而且说这些话的都是当时第一流的人物。周瑜的有才本已公认没必要再多做文章了。

古代十大将军:徐达

明初第一名将

岳飞的异世知己,可惜直捣黄龙还是没成功,败阵而回,还落了个岳武穆的下场,悲矣!

徐达(1332~1385)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元至正十三年(1353),参加农民起义军,因智勇超群,位在诸将之上。十五年,从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今安徽当涂),克集庆(今南京)。继又率部攻占镇江(今属江苏)等地,为开拓江南基地作出了贡献,授淮兴翼统军元帅。二十三年秋,在鄱阳湖之战中,身先诸将,冲锋陷阵,击败陈友谅军前锋。二十四年,因功升左相国。二十五年,以大将军率师出征,先占淮东,继平浙西,连战皆捷。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江苏苏州),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同年十月,以征虏大将军率师25万北上,先取山东,旋师河南,然后挥军攻克大都(今北京),灭亡元朝。明初,他多次率军远征漠北等地,戍守边疆,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一)。徐达长于谋略,治军严整,战功显赫,名列功臣第一。明洪武十八年二月病卒,追封中山王。

徐达(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永丰乡(今安徽凤阳)人。出生于一个世代种田的农民家庭,小时曾和朱元璋一起放过牛。元朝末年,他目睹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慨然有“济世之志”(《明太祖实录》卷171)。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在郭子兴起义军中当小军官的朱元璋回乡招兵,他“仗剑往从”,从此开始了戎马倥偬的军事生涯。

投奔朱元璋后,徐达不仅作战勇敢,而且“时时以王霸之略进”(李贽:《续藏书》卷3,《开国功臣徐公传》),协助朱元璋收编了

定远的几支地主武装,攻占滁、和等地,被朱元璋授为镇抚,“位诸宿将上”。此时,朱元璋只不过是郭子兴手下的一名首领,“诸将多太祖等夷,莫肯为下”,而徐达与汤和等人则“奉约束甚谨”(《凤阳府志》卷18,《人物志》),帮助他逐步树立威信。不久,郭子兴与另一首领孙德崖发生冲突,拘捕了孙德崖,而孙之部众则扣留了朱元璋。徐达挺身而出,到孙德崖军中去做人质,换回朱元璋。直到郭子兴释放孙德崖后,他才被放出来。朱元璋因此对他非常感激,也更加信任。郭子兴病逝后,朱元璋执掌全军大权,挥师南渡长江,攻占采石、太平,谋攻集庆(今江苏南京),徐达“与常遇春皆冠军,而达独参与进止”(查继佐:《罪惟录》列传卷8上,《徐达》),成为朱元璋最倚重的一员战将。此后,他统兵“廓江汉,清淮楚”,击灭陈友谅势力,升任总兵官、大将军;又“电扫西浙”,攻占平江(今江苏苏州),消灭张士诚势力;后受命为征虏大将军,率师北伐,“席卷中原”,克复大都(今北京),“声威所震,直达塞外”(《明太祖实录》卷171),完成了推翻元朝、统一北方的重任。

古代十大将军:郭子仪

再造唐朝者

中国古代史上最出色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理论实践者

郭子仪(697-781),中唐名将,汉族,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汾阳。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累迁至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后,任朔方节度使,率军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又平定仆固怀恩叛乱,并说服回纥酋长,共破吐蕃,朝廷赖以为安。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大唐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年八十五寿终,赐谥忠武,配飨代宗庙廷。

郭子仪唐代著名的军事家。武举出身,六尺有余,也就是现在的一米八以上的身材,勇武不凡。安史之乱爆发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任副元帅率唐军及回纥等援军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叛将仆固怀恩勾

引吐蕃、回纥进犯关中地区,郭子仪正确地采取了结盟回纥,打击吐蕃的策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宁。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

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忠勇爱国,宽厚待人,因此在朝中有极高的威望。

李光弼和郭子仪同为唐朝著名将领。他们曾经同在朔方镇当将军。可是两个人的关系并不太好,互不服气。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提升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位居李光弼之上。李光弼怕郭子仪刁难他,曾想调到别的方镇去。这时朝廷要郭子仪挑选一位得力的大将,去平定河北。郭子仪出以公心,推荐了李光弼。李光弼却认为郭子仪是借刀杀人,让他去送死。可是朝廷成命又不能不服从。临行前对郭子仪说:“我赴死心甘,只求你不要再加害我的妻子儿女好吗?”郭子仪听到他冤枉自己的话后,流着热泪对他说:“现在国难当头,我器重将军,才点你的将,愿与你共赴疆场讨伐叛贼,哪里还记着什么私忿呢?”李光弼听了非常感动。两人手扶手相对跪拜,前嫌尽释。

古代十大将军:李牧战国四大将之首;

又一位只败在自己人手里的名将;

其对后世戍边制度有重大影响。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人。他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终其一生,主要是做为武将活跃于历史舞台的。

-约在赵惠文王(前298年--前266年)中期,李牧已成为一位富有韬略的边将。他常居代地雁门郡(今山西宁武以北一带),根据实战需要,他设置官吏僚属,当地市租全部交入幕府,做为军费。他厚待战士,每天宰杀数头牛犒劳士卒;他注意提高战斗能力,每天教练士卒骑射;他有严格的防守措施,挑选派出人员侦探敌情、随时发出报警信号。他和军民约定:一旦匈奴人侵,未得出击号令,一律速将人马物质全部退入堡垒固守,不得轻易出击。这样坚持数年,军队无任何伤亡损失,形成了一支装备精良而素质极高的边防军。

但匈奴却以为李牧胆怯,军卒中亦有人觉得自己的将领胆怯,为

此常有议论。赵王闻听传言,便责备李收。李牧不予理睬,激怒赵王,召他回朝,另派别将取代他。

新将领守边一年多,匈奴一入侵,便带兵出战。出战多数失利,损失伤亡很重,边民不能进行正常的耕种和畜牧。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守,李牧谢绝,坚称有病,闭门不出。赵王再三勉强,李牧才说:"王必用臣,必如前,乃敢奉命。"赵王应允,于是李牧再度到了边地。

李牧一如既往,匈奴仍是数年一无所得。但匈奴终究还是认为李牧胆怯,边地军卒得到丰厚的供养而未能效力,也都想请求一战。于是李牧精选战车1300乘,精骑1.3万匹,勇士五万人,射手10万人,加紧演习战术。同时放纵边民畜牧,使民众布满原野,诱使匈奴人侵。

中国古代十大“北伐名将”

中国古代十大“北伐名将” 中国古代的北方大地,总是血火交融,遭受磨难。这片中华文明发祥的沃土,不断成为野蛮入侵的前沿阵地,成为弱肉强食、生灵涂炭的砧板。然而在战火的洗礼中,它又表现出伟大而顽强的生命力。各民族在这里交汇融合,孕育出新的勃勃生机。于是它又得以脱胎换骨,蹒跚前行。唐代诗人李华在《吊古战场文》中,曾经这样描述两军交战:“主客相搏,山川震眩,声析江河,势崩雷电”。多么的激烈悲壮。在路卫兵看来,失去故土而辗转流徙,是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所痛心疾首、心碎难捱的。于是热血忠魂之士,为恢复旧日山河,不惜效死疆场,书写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悲壮往事。由此历史上也出现了十个武功卓著的“北伐名将”。 【秦开】:战国时燕国名将。是后来随荆轲一起刺秦王的秦舞阳的爷爷。燕国与东胡相邻,东胡是鲜卑和乌桓的先族,《后汉书》说它因居匈奴之东而得“东胡”之名,是“与匈奴并盛”的强大游牧部族。东胡经常南下骚扰燕国,抢夺财物,来去无踪。就 像大街上抢包的,防不胜防,很让燕国头疼。为了边境安宁,秦开不得不给东胡当人质而“为质于胡”。这也为他日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相当于公开“潜伏”于敌人内部,因此对东胡的风俗,特别是战术情况,摸得一清二楚,掌握了第一手材料。秦开逃回燕国后,率大军与东胡作战,退敌千余里,“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解除了燕国的北境边患。

【蒙恬】。匈奴是与中原产生摩擦纷争最早的古老部族,黄帝“北伐獯粥”,尧帝“北教八狄”,指的都是这个部族。可以说自三皇五帝伊始,便与中原征战不断。其民风彪悍,流动性大,战斗力强,是中原最早最强大的对手。中原对匈奴的一次决定性打击,出自秦国大将蒙恬之手。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蒙恬统率十万大军“威振匈奴”,收复了河套地区,“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打出了中原雄威,换得了边境的一度和平。 【卫青。】匈奴自冒顿单于时开始强盛,刚刚在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汉室根本不是对手,刘邦在白登山被围,险些做了俘虏,最后不得不采取和亲政策,以缓解双方的紧张局势。文帝时,曾派灌婴“发车骑八万五千”击退匈奴,但总体上还是以和亲为主,并不能完全摆脱匈奴的威胁。汉室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武帝时,国力鼎盛,于是改变了初期的和亲政策,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这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卫青。汉武帝派卫青、公孙贺、公孙敖、李广兵分四路进军匈奴,只有卫青一路获胜,卫青因此一役成名。卫青打仗身先士卒,作战勇敢,有勇有谋,得到汉武帝重用,之后卫青又6次领兵北击匈奴,皆获全胜。 【霍去病。】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跟随卫青抗击匈奴,勇猛善战,“漠南之战”中,以“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斩杀2000多匈奴兵,匈奴被追杀的如此狼狈还是第一次。霍去病被汉武帝拜为骠骑大将军,与卫青并重。之后霍去病独挑大梁,数次击败匈奴,向北深入到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虎将和十大名将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猛将和十大名将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猛将和十大名将十大猛将: 项羽(秦)霍去病(西汉) 英布(西汉)吕布(三国)马超(三国)冉闵(南北朝)斛律光(南北朝.北齐) 史万岁(隋) 杨再兴(南宋) 李文忠(明)十大名将: 田单(战国齐国)廉颇(战国赵国)韩信(西汉)李广(西汉)霍去病(西汉) 李靖(唐初)郭子仪(唐朝) 狄青(北宋) 岳飞(南宋) 戚继光(明朝)战国十大名将1.孙武.2.白起.3.王翦.4.李牧.5.廉颇.6.项燕.7.王贲.8.庞涓.9.田忌.10.田单.楚汉十大名将 1.韩信. 2.项羽. 3.项庄. 4.樊哙. 5.虞子期. 6.钟无会. 7.曹延. 8.温庭允. 9.萧何.10.范增.三国十大名将 1.赵云. 2.关羽. 3.张飞. 4.黄忠. 5.吕蒙. 6.马超. 7.曹仁. 8.魏延. 9.姜维.10.曹洪.唐-清十大名将. 1.多尔衮. 2.徐达. 3.岳飞. 4.薛仁贵. 5.常遇春. 6.李自成. 7.张献忠. 8.袁崇焕. 9.洪承畴.10.戚继光.孙武 字长卿,即孙子,春秋未著名军事家。齐国人。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楚国20万大军,攻入楚国郢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所

著《十三篇》是我国最早的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2、吴起 军政两界的超级天才。也是个改革家。文侯问他的大夫李悝说:“吴起是个什么样的人呀?”李悝说:“吴起贪婪而且好色,但是非常会用兵,即使司马穰苴在世也不见得比他强。”著有《吴起兵法》。这是一部在我国军事史上与《孙子兵法》并列的古代军事著作。魏文侯因吴起善于用兵,廉洁而公平,能得到士卒的拥护,就任命他为西河(今陕西部阳一帝)的守将,抗拒秦国和韩国。这一时期他“曾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特别是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也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大的诸侯国。 吴起镇守西河期间,强调兵不在多而在“治”,首创考选士卒之法:凡能身着全副甲胄,执12石之弩(12石指弩的拉力,一石约今30公斤),背负矢50个,荷戈带剑,携三日口粮,在半日内跑完百里者,即可入选为“武卒”,免除其全家的徭赋和田宅租税,并对“武卒”严格训练,使之成为魏国的精劲之师。

中国十大名将

第十名: 谢安(320年一385年),字安石,东晋名士、宰相,汉族,浙江绍兴人,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大名士谢尚从弟,少以清谈知名,初次做官仅月余便辞职,之后隐居在会稽郡山阴县东山的别墅里(今绍兴)期间常与王羲之、孙绰等游山玩水并且承担着教育谢家子弟的重任,四十余岁谢氏家族朝中人物尽数逝去,乃东山再起,后官至宰相,成功挫败桓温篡位,并且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面对前秦的侵略在邂水之战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白万的前秦军队,致使前秦一蹶不振,为东晋赢得几十年的安静和平,战后功名太盛被皇帝猜忌,因此低调避祸,后病逝。 战绩:1肥水之战指挥8万东晋军战胜80万前秦军。 评价:邂水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最经典战役,没有之一。有关他的战役虽然只有邂水之战,不过仅此一战足以使其跻身进入前十名将。 第九名: 徐达(1332?1385),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字天德,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初朱元璋为郭子兴部将,往归之。从南略定远,取和州。渡江拔攻城取拔寨,皆为军锋之冠,后为大将,统兵征战。吴元年,为左相国,拜大将军。洪武初累官中书右丞相,封魏国公,追封中山王。 战绩:灭汉政权,灭周政权,攻克元大都 评价:对于此人,我着实了解不多。不过根据我以前所看明朝那些事儿的印象中,他算是元末第一名将。 第八名: 孙承宗(1563年一1638年),字稚绳,号恺阳,汉族,北直隶保定髙阳(今属河北)人;明末军事战略家、忠贞的爱国者,民族英雄;曾为明熹宗朱山校的老师。 战绩:铸起关宇防线抵抗女真二十余年 评价:用兵属于稳扎稳打型,民族英雄,被称为明末唯一能拯救明朝的人。然而当时朝 廷阉党专政,他也受人排挤,辞官在家高阳。清兵围困高阳,他以76岁高龄守城,因兵力相差悬殊,破城后被抓住,多尔衮听说后亲自劝降,他不允,当晚自杀殉国,全家老 小四十余口在守卫高阳时遇难。在此,我向我们民族400 年前伟大的民族英雄孙承宗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第七名: 李靖(571年一649年7月2日),字药师,汉族,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祖父李崇义在北魏时期担任过殷州(治所位于今河北省隆尧县)刺史。兄李端,字药王,隋将(按照李氏族谱,李端为唐代中期名将李晟、李诉之祖);舅韩擒虎为隋朝名将。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著有数种兵书,惟多亡佚。 战绩:灭萧梁,破辅公佑,平定江南,击灭东突厥,平定吐谷浑 评价:威震四夷,使大唐受万国来朝。为大唐盛世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基础。其用兵之道出奇入化。 第六名: 卫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武帝时的大司马大将军。战法革新始破匈奴,首次岀征奇袭龙城打破了自汉初以来匈奴不败的神话,曾七战七胜,以武钢车阵大破伊稚斜单于主力,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奇正兼擅;为将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威信很高,位极人臣,但从不养士。元封五年,长平侯卫青逝世,起冢如庐山,葬茂陵东北。谥号为

中国十大老将

中国十大老将 1、廉颇: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因为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这个名字成了中国古代老将军的代名词。 廉颇在战史上最有名的战例,应该是与乐乘在“鄗代之战”中率20万赵军大败60万燕军,成为中国古代战争中以少胜多的著名案例。不过《史记》中的廉颇故事,最有名的是两件事:一是与蔺相如的“将相和”,此事家喻户晓,被传为佳话;二是年老被赵王弃用。 年老的廉颇住在魏国,赵王数困于秦兵,思再得廉颇,令使者赴魏,看廉颇可用否。赵使者见廉颇,廉颇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谁知廉颇的仇人郭开听说赵王欲起用廉颇,“多与使者金,令毁之”。于是这使者还报赵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说他一会儿上了三次厕所。赵王一听,哪里还敢用这老儿? 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就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廉颇担

任楚将后,没有建立什么功劳。他说:“我思用赵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流露出对祖国乡亲的眷恋之情。但赵国终究未能重新启用他,致使这位为赵国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一代名将,抑郁不乐,最终死在楚国的寿春(今安徽省寿县)。 2、王翦:父子灭五国 功高不震主 王翦,与白起、廉颇、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与其子王贲在辅助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战争中立有大功,除韩之外,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父子所灭。王氏也因此和蒙氏并称为秦国两大将领世家。 公元前226年,秦王准备吃掉楚国,他问李信攻楚需要多少兵马,答曰20万足矣。秦王又问王翦,王翦答道:"非60 万不可,20万人攻楚必败!"秦王不信,以为王翦年老怯战,遂命李信率20万大军攻楚。 公元前225年,李信一鼓作气攻下平舆(今河南平舆北)。楚国上下为之震惊,楚王拜项燕为大将,带兵20万人,水陆并发,火速迎战李信。李信不被项燕伏下的七路军兵杀得大败而逃。项燕一连追杀三日三夜,秦兵死伤无数,将尉多人被杀。秦王得报,方后悔未听王翦之言。 李信出征之时,王翦就已托病回家养老。秦王政亲自到王翦

古代十大名将

古代十大名将 我国古代十大名将中,争议最大的莫过于武安君白起,赞誉者奉其为战神,批判者斥其为人屠。下面是网站为大家整理的古代十大名将,希望大家喜欢! 古代十大名将10 孙膑(战国;齐):经典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 战国时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汉族,孙膑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菏泽市鄄城县北一带)。是孙武的后代。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公元前354年,魏将军庞涓发兵8万,以突袭的办法将赵国的都城邯郸包围。赵国抵挡不住,意派使者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兵援赵。孙膑提出应趁魏国国内兵力空虚之机,发兵直取魏都大梁,迫使魏军弃赵回救。这一战略思想,将避免齐军长途奔袭的疲劳,而致魏军于奔波被动之中,立即为田忌采纳,率领齐军杀往大梁。魏军好不容易将邯郸攻陷,却传来齐军压境,魏都城大梁告急的消息。庞涓忙率大军驰援大梁。没料到,行至桂陵陷入齐军包围,结果被打得落花流水,大败而逃,连主将庞涓也被活捉。魏国只好同齐国议和,乖乖地归还了邯郸。公元前342年,庞涓又带领10万大军、1000辆兵车,分3路进攻韩国。韩国接连派出使臣,向齐国求救。一年后,当魏韩

两军交战更为激烈,双方实力已大大削弱的时候,齐威王才决定派兵出战,仍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孙膑与庞涓又一次相逢在战场。开始孙膑用减灶的方法,示弱,诱敌深入,庞涓中计,紧追齐军不舍。孙膑在马陵道设下埋伏,并在大树上写道:“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庞涓领兵到此,看见树干上的字,知道中了埋伏,急令魏军后退,但已晚了。埋伏在山林中的齐军,万箭齐发,猝不及防的魏军死伤无数,乱成一团。庞涓身负重伤,知道败局已定,拔出佩剑自杀。齐军乘胜追杀,将魏军的后续部队一气打垮,连魏太子都给俘虏了。孙膑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孙膑著有《孙膑兵法》,残卷传世。 9 项羽(秦):经典之战——巨鹿之战、彭城之战、垓下之战 (前232—前202),项籍,字羽,通常被称作项羽,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及著名政治人物。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秦末起义军领袖。汉族,下相(今江苏宿迁市)人,故都彭城(今江苏徐州)。秦末随项梁发动会稽起义,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以破釜沉舟之决心大破秦军主力,百二秦关终属楚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四月,刘邦即以项羽杀害楚怀王为口实,在洛阳聚集各路诸侯联军56万,分路进攻彭城并顺利攻下彭城。当时项羽正在攻打齐、赵,项羽闻讯,留部将继续攻齐,自率精兵3万由鲁(今山东曲阜)迅速南下,出胡陵占领萧县,切断联军退路,随后,由西向东反攻。晨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孙武、吴起、孙膑、白起、韩信、卫青、冉闵、陈庆之、李靖、戚继光。 1、兵圣——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式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得鼻祖。出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广饶县)人,具体得生卒年月日不可考。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就楚,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楚国20万大军,攻入楚国郢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所着《十三篇》就是我国最早得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着名得兵学典范之书。 2、吴起(??公元前381),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战国初期两大传奇名将之一(另一为孙膑)。“提十万兵横行天下者,桓公也,提七万兵横行天下者,吴起也,提三万兵横行夭下者,孙子也”。吴起曾士鲁、魏、楚三国,到哪哪强,尤其使魏一跃成为战国初期第一强国。 战国时,吴起作为军事家与孙式齐名。兵书《吴子》将战争性质区分为“义兵”、“强兵”等类型;战备上提出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在战略战术上,强调料敌应变,积极利用外界条件,采取灵活多变得战法;在将才上要求将领掌握“四机”以指挥作战(见吴超得军事思想)。《吴子》与《孙子》合称孙吴兵法。 3、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式后裔。 孙膑 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郅(今郅城北)一带人。主要活动于齐威王时期。早年曾与庞涓师从鬼谷子习兵法。庞涓出任魏将后,妒孙膑之才而将其鵬至魏,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因有孙膑之称。后逃往齐国,为田忌门客,助田忌赛马获胜,被荐给齐威王。时威王正图与魏相争,为此广揽贤才,器重孙膑得军事才能,任之为军师。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魏惠王因赵攻魏属国卫而命庞涓率军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次年,赵求救于齐,齐出兵8万救赵。孙膑以己初至齐国,尚无威望,且防庞涓警觉,仅以军师身分坐镇指挥。针对魏强兵在外,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防务空虚,采取"批亢捣虚"、攻其必救得战法,率军先攻平陵(今山东定陶东北),示敌以弱,尔后直奔大梁,逼使庞涓仓促回救,而在其回军必经之途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截击,大败魏军,擒(一说"擒"为制服、战胜)庞涓(见桂陵之战)。二十七年,魏又因韩联络齐、宋,不赴逢泽(今开封南)之会而攻韩,韩求救于齐。齐再度以田朋■(一说田忌)、孙膑率军救韩,仍以攻其必救之法直扑魏都大梁,待庞涓撤围,即还师回齐。然魏军欲全歼齐军而紧追不舍,孙膑

古代十大将军

古代十大将军 古代十大将军你知道是谁吗,下面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探索吧! 古代十大将军:项羽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故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与“谋战派”孙武、韩信等人齐名。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从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巨鹿之战摧毁章邯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后与刘邦争夺天下,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兵败,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南)乌江边自刎。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霸王”一词源自项羽。 最佳战例:以三万疲惫之师千里奔袭,半日破刘邦六十万之众; 垓下之战,以十万兵力敌韩信五十万,非战之罪也; 但其战略头脑太成问题,虽非智障,但至少与常人相去不远。故汉尼巴被称为西方战略之父,与孙子齐名,而小项却被民间贬为莽夫典型,同吕布共类。 身高:身高1.89米。出生地:下相(今江苏宿迁市) 故都:徐州(古称彭城)年少生长以及起兵地:会稽郡吴中(今苏州) 妻子:宋凝父亲:项超母亲:龙氏 爱姬:虞姬儿子:项隆(此人物存有争议,在《项氏族谱》老版本里,项隆是项庄之孙、项明的次子,而不是项羽之子,更没有项还、项迪这两个人)。 坐骑:踢云乌骓(青白色带黑毛的骏马)兵器:楚戟(演义为虎头盘龙戟,一或天龙破城戟)铠甲:乌金甲(在锻造中加入乌金强化坚固性,乌金甲为黑色)、虎皮红战袍特征:中国史书上记载项羽目有重瞳。 古代十大将军:霍去病 中国骑兵战三天才之一; 西罗马帝国的冤大头之一;

古代十大名将故事

古代十大名将故事 以下是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将领及其故事: 1. 吕布:三国时期东汉末年的名将,曾为多个势力效力。其最著名的战役是与关羽、张飞联手围攻下邳,在此次战役中吕布表现出色,但最终被投降的部下所杀。 2. 关羽: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被尊为“武圣”。关羽与张飞是刘备的两位重要将领,但由于在长坂坡失利导致刘备丧失了荆州,后来在赤壁之战和定军山之战中,关羽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在这些战争中赢得了重大胜利。但由于关羽倚仗自己的实力而骄傲自大,最终被曹操的将领所杀。 3. 张飞: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刘备手下的重要将领之一,擅长用长矛。张飞在很多著名的战役中表现出色,如在长坂坡和汉津之战中都有重要贡献。他的性格豪爽、直露,但也因此和刘备一度闹翻,最终被部下所杀。 4. 赵云: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同为“五虎将”之一。赵云在长坂坡之战中表现出色,救下了刘备的儿子阿斗,成为人们口中的“追骥先锋”。“千里走单骑”的故事更是深入人心,成为流传至今的佳话。 5. 岳飞:南宋时期著名将领,曾多次参加对抗金国的战争并获得胜利。岳飞善于用兵,同时也以正直著称,被人们誉为“忠臣良将”,但最终遭受奸臣秦桧的陷害而被害。 6. 秦琼:唐朝著名将领,曾参与安史之乱等许多战役,其勇猛果敢的战斗方式备受称赞。他的“一骑当千”的故事更是被广泛传颂,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7. 韩信:秦朝著名将领,被誉为“兵家奇才”。其最著名的战役是平定赵国叛乱。韩信深谙兵法策略,善于做出反常举动来迷惑敌人,多次以少胜多,被誉为“兵仙”。 8. 贾文和:唐朝大将,有“一节长城万古青”的美称。他在安史之乱期间,带领士兵坚守边疆,经过多次艰苦的战斗,最终成功地保卫了边境,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9. 刘备:东汉末年蜀汉的皇帝,兼有文治和武功,是中国历史上知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刘备曾与关羽、张飞一同携手并肩,打天下,经历了很多战役,最终建立起自己的政权。 10.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君主,统一六国后,实行一系列重要的改革举措,包括修建万里长城、铸造兵器、统一文字等。虽然秦始皇本身没有具体打仗的经历,但他对中国的军事、政治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古代猛将排名

中国古代猛将排名 小编要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十位猛将,不一定是最厉害的,但都是最勇猛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猛将排名,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古代猛将排名(6-10) 10抗倭名将——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其父戚景通任漕运官员(今山东省微山县鲁桥镇)戚继光亦出生于此地。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有多部军事著作及诗作传世。 戚继光是抗倭名将,保卫中华,这份赤子之心与勇猛之魂,让后世传颂。知名度、成就均高,故排10位。 9武悼天王——冉闵(322?-352),也有文献记为“染闵”,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汉族。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的建立者,公元350-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称。350年称帝,建立冉魏政权。最为今人所知的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即杀胡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也因此成为一名颇有争议的人物,后人对其的评价褒贬不一。352年,冉闵为慕容儁所执后斩于遏陉山,后被追封为武悼天王。冉闵后人的墓志上称冉闵为“平帝”,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冉魏政权给冉闵上的谥号。 (1)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匈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三万; (2)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 (3)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 (4)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 (5)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 (6)六战又有以步卒不足万人敌慕容鲜卑铁骑十四万不退反进竟十

中国古代历史名将

中国古代历史名将 中国历史上十大不败名将,那么你知道他们分别是谁吗?你所崇拜的又是哪一位名将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国古代历史名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孙武——兵圣 孙子,名孙武,春秋末期军事家。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著有《孙子兵法》。从周敬王八年(前512年)被吴王任命为大将,到周敬王三十八年,孙武在吴国活动了30年,为吴国的强盛和称霸中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白起——屠夫 白起(?—公元前257年),《战国策》作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人,中国战国时代军事家、秦国名将,兵家代表人物。白起担任秦国将领30多年,攻城70馀座,歼灭近百万敌军,被封为武安君。 三、吴起——冷血将军 吴起(前440年-前381年),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卫国左氏人。吴起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在楚国时,曾主持“吴起变法”。 四、王翦——一统六国的悍将 王翦,关中频阳东乡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 五、韩信——兵仙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 六、霍去病——大汉飞骑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霍去病,是中国汉朝赫赫

有名的大将,他少年从军出战,打得匈奴再也不敢南下欺凌西汉。 七、李靖——大唐的奠基者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省三原县东北)人。隋末唐初名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李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的军事思想和理论。 八、祖逖——北伐之志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逎县祖逖出身于范阳祖氏。早年曾任司州主簿、大司马掾、骠骑祭酒、太子中舍人等职,并于西晋末年率亲党避乱于江淮。后被授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率部北伐。祖逖所部军纪严明。 九、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人,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十、常遇春——常十万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

古代将军的名字

古代名将军 35、杨业 北宋初年将领,即杨继业,先是后汉将领,被称为杨无敌,后不得不降宋,雁门关大捷以几千人马巧胜辽十万,后北伐后撤时因和监军意见不一,困于陈家峪。被辽军生擒,不肯降,绝食而亡。 34、诸葛亮 三国时期蜀国将领,木牛流马、孔明灯发明者,赤壁之战有部分功劳,七擒孟获,成功防守魏国多次进攻。死于五丈原。 33、檀道济 南朝宋著名将领,现在看到的三十六计基本上就是他根据前人和自己的作战经验总结出来的,除了非常勇猛之外,还精于用兵。被刘裕儿子南朝宋文帝肃清。檀道济死后,北方的敌人包围了其首都,文帝不由得大呼檀道济的名字,但是为时已晚。 32、范蠡 春秋时期楚国人,和好友文种仕于越王勾践,劝勾践卧薪尝胆,陪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离间夫差和伍

子胥,以美人计击败吴国,劝勾践杀了夫差,终使吴国灭亡。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功成身退,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31、李广 西汉著名将领,箭无虚发,常和老虎搏斗终杀之,常年和匈奴作战,被匈奴敬称为“飞将军”,后世诸葛亮的空城计就是学的李广。但很多情况下都是惨胜或者胜利后犯下错误或者和张骞的配合失误,一直没被好大喜功的汉武帝封侯,也就有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后因为和卫青、武帝的矛盾自刎于卫青帐下。 30、王翦 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与其子成为秦统一六国最大的功臣,破邯郸,灭燕、赵、楚。故作贪婪让秦始皇对其放心,表现出来的对帝王心理的揣摩和对人情世故的领悟,绝对是战国时期名将之首。 29、耶律休哥 辽中期将领,在当时辽国力明显弱于北宋的情况下对北宋屡战屡胜,高粱河之战大败宋太宗赵光义,使后者受伤不能策马,只能乘驴车狼狈而逃,他所指挥的歧沟关之战更是给了北宋军致命打击,此役之后,北宋就只能转入战略防御了。 28、李存孝 唐末五代将领,五代第一名将,“王不过霸,将不过李”中的李就是李存孝,勇猛异常,即使是王彦章在他手下也走不了几个回合,甚至有野史说他十八骑攻陷长安。最后被李克用车裂而亡,李克用自己也后悔不已,时刻想念之,据说李克用的死也和这有关。 27、李绩 隋末唐初名将,原名徐世绩,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善于审时度势,有很高的政治才能,早年破张须陀、王世充,后随李密降唐。同李靖灭东突厥,平隋炀帝、唐太宗、苏定方等人都无功而返的高句丽,他和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1、只选“将”不选“帅”,即所选的必须是带兵上阵杀敌之人,而非运筹帷幄,所以孙武、吴起这种军事家级的人物就不在此列了,周瑜所以赤壁一战名留青史,但其实更多在“谋”而非“战”,所以也排除。匹夫之勇者显然也不能入围。 2、入选者必须有骄人的战绩,恃强凌弱者不计在内。 3、外战者则权值高,但必须有大战经历,所以戚继光等剿匪人士就只好舍弃了。 4、尊重历史,小说里的就免了,所以关公、秦琼就靠一边了。 排出以下名单: 10、薛仁贵 带兵千里一举征服辽东,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也许有人说他当时有强大的唐朝撑腰,但别忘了鼎盛时期的隋朝征东却是一败涂地并最终亡国。薛仁贵不仅善谋略,本身也是功夫高强,并常在为难时刻挽狂澜于即倒,所以当然要算他一位。但他的成功是建立在强大的唐朝基础之上,所以成绩要打折扣。 9、白起 理由不用多说,他的外号叫“战神”,当然不是巴蒂斯图塔,而是白大将军。几乎以一人之力灭了六国,而长平一战更是将一直强悍的赵国打的经脉俱毁,为秦统一六国创造了条件。但他和薛仁贵一样,背后有强大的国家作为支撑,而且长平一战赢的是嫩头青赵括,所以说服力稍差。也许是杀戮太重,最后未得善终。 8、廉颇 赵非强国,但在与强秦的多年交战中大致能平分秋色,因为赵国虽无强大之国力,却产名将,而廉颇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一身几乎未遭败绩,而且请注意,他的主要对手是拥有精兵强将的秦国。而在垂老之年尚能被赵王想起以解危难,可见其影响力。可惜一句“三遗失”让他失去了最后为国效忠的机会,而赵也因此灭国。如果他真能重返战场,结果会如何呢? 7、徐达 朱元璋能从乞丐到皇帝,除了自身能力外,更重要的是他有一帮出色的将领,而徐达则是最优秀的一个。带领大军从南到北,所向披靡,历史上在长江两岸都战无不胜的人不多,但徐达是一个。 6、韩信 没有他,或许就没有大汉王朝。刘邦手下虽然能人不少,但能和项羽抗衡的,也只有韩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孙子兵法》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智”指智谋、谋略,将而无谋,兵之大忌,故排首位; “信”指信义,只有信义才能令人信服,是军队内部团结一致; “仁”指仁义,仁义的军队才能受到百姓的拥护,拥有好的声誉,民心所向,也就是所谓的“得到了天命”; “勇”是指勇武,狭路相逢勇者胜,将勇则兵强,勇能生势,所谓兵之势也; “严”指纪律严明,只有严格要求才能军纪严整,是能否一支军队带成铁军的必要条件。 智信仁勇严,是对将者的最高要求。中国历史上真正能达到以上素质的名将大致只有以下十位:

世界第一兵书《孙子兵法》的作者,中国乃至东亚军事学之父,率三万卒入郢(ying,楚国的都城,今湖北江陵县北),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楚国20万大军,攻入楚国郢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所著《十三篇》是我国最早的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车骑将军:李靖 唐初第一名将,骑兵战天才,定襄之役,以其对东突厥的决定性胜利,间接导致了阿拉伯帝国的瓦解与东罗马帝国的灭亡。李靖军功卓越。上元元年(760),唐肃宗把李靖列为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并配享于武成王(姜太公)庙。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为唐朝的统一与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唐太宗曾给予高度评价:“……尚书仆射代国公靖,器识恢宏,风度冲邈,早申期遇,夙投忠款,宣力运始,效绩边隅,南定荆扬,北清沙塞,皇威远畅,功业有成。”同时,他治军、作战又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军事思想和理论。他写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大都已经失传,后人编辑了《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是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