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将军后代现在是怎样的(图)

十大将军后代现在是怎样的(图)

十大将军名留青史,他们的后代从动荡岁月中走来,经历了人生起伏后都过着怎样的生活,对于父辈他们又有着怎样的感念?他们现在都在做什么,是否继承父辈遗志,成为栋梁之才呢?

粟裕之子:话题无法离开军事

粟裕大将有3个子女,长子粟戎生、次子粟寒生、女儿粟惠宁,粟裕将3个子女都送到部队锻炼。粟裕将军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是严厉“无情”的,在教育过程中,更多地充满了军人特殊的教育方式:吃苦、耐劳、严肃、顽强、勇敢。

粟戎生,1942年生于江苏扬州。1961年粟戎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系学习,于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粟戎生晋升为少将军衔,1999年晋升为中将军衔,2006年1月退休。粟戎生说,不同时期父亲都对他有不同的要求。军校毕业后,粟戎生被分配到抗美援越的云南一线,跑了上千次战斗警报,不断地移防,基本上都住帐篷。艰苦生活把粟戎生磨炼成一名真正的军人。粟戎生不仅枪打得好,陆军地面武器他差不多都能熟练使用。他说:“5岁时,爸爸曾送我一支小手枪。他教我爱枪,就是要我热爱当兵的生涯,培养兵的气质。我和枪结下不解之缘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粟戎生的客厅,四壁白墙,蓝布沙发,陈设极为简单。唯一引人注目的是沙发后面整整一面墙上有他自己精心设计的、以“八一”军徽为背景的木隔断,上面摆满了各种兵器模型。加上主人一身戎装,在这样的客厅里落座,话题无法离开军事而言他。

徐海东之子:父亲在战场上很厉害

徐海东大将共有5个子女,大儿子徐文伯,1937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礼泉县。徐文伯1952年2月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62年4月参加工作。1998年10月起,徐文伯任文化部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筹备领导小组组长、中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具体领导建设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

徐文伯说:“父亲是红25军军长,红25军一个巨大的凝聚力就

是不丢伤病员。打完仗,下了战场,第一任务就是去看伤病员。这是我父亲的作风,他跟战士的关系非常亲密,但在战场上却从不含糊。长征路上,在一个村子里,大家累得不行,随便找个地方就睡着了。这个时候国民党的军队上来了,从团长、政委到战士,都睡着了起不来。我父亲就找了根棍子,先从团长、政委打起来,在一个村里撵出了200多人,不然就全军覆没了。后来全团的人都非常感动,说:‘要不是徐海东那一棍子,我们全死了。’有的叔叔就跟我说:‘你爸爸打起仗来是个凶老头,打完仗是个好老头。’父亲后来就说,在战场上你要不厉害,时机就丢了,是要牺牲人命的。”

黄克诚之女:我们就是普通老百姓

黄克诚大将和唐棣华夫妇一共有4个儿女,两男两女,个个事业有成。大女儿黄楠北大毕业,在高能物理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大儿子黄熙清华大学毕业后担任工程师,二儿子黄晴北大新闻系毕业后在人民日报社工作,小女儿黄梅是中国科学院外文研究人员,曾留学美国获得博士学位。

黄克诚对子女要求十分严格。他曾给子女们规定过许多家规,其中有两条是:不准动用公家的汽车,不准找工作人员帮自己办事。黄晴说,母亲性格内向,喜欢读书,孩子们从小就是在她的教诲中成长的。她很少参加“带夫人的活动”,曾被当时的苏联专家称为“关在保险箱里的夫人”。黄梅是中国社科院的研究员,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颇有书卷气,更让人联想到她父亲黄克诚的那副大眼镜。在问到作为大将之女在生活上有什么不同时,黄梅平静地说:“在生活上其实还是和其他老百姓的家庭一样,没什么特别之处。该劳动时就劳动,该吃的苦,我们还是要吃,我也穿我哥哥姐姐的旧衣服。我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普通人。”

陈赓之子:当兵39年未打仗成遗憾

陈赓大将一共有4个儿子,长子陈知非在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学习,1952年毕业后先后在长春一汽、航天部等工作,所取得的多项科研成果在行业内属一流水平,退休时为教授级高工。

次子陈知建高中毕业后就读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导弹工程系遥控遥

测专业。陈知建曾历任技术员、工程师,第14集团军步兵40师副参谋长兼步兵120团团长,第14集团军步兵40师副师长、集团军副参谋长,总参军务部兵员局、第二编制局局长,重庆警备区副司令员。三子陈知庶,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现任甘肃省委、省军区司令员。四子陈知涯,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担任中国国际战略基金会秘书长、军事科学院外军研部研究员。“父亲对我们最大的影响,就是教会我们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工作,不为高官厚禄所惑,甘当人民公仆。”陈知非说。

陈知建说:“在我们老家,男孩子们都想当兵。在民风的影响下,父亲从小立志当兵。父亲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又做了地下工作。他做团长的时间不长,做了10年的师长,是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他是每一级都做主官,他没做过副手,而且在很多时期,他是军政集于一身,司令员兼政委。所以,对于一个指挥员来说,我就十分羡慕他的这个经历。而我虽然当兵39年,但从未打过仗,一个敌人没杀过,这是很遗憾的。”

谭政之子:父亲模范作风影响家庭

谭政大将有两个儿子,长子谭泽代、次子谭竞生。谭政的胸怀风范和个性品德在全军闻名。谭政一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政治工作者的光辉楷模。他少言寡语,勤勤恳恳,刻苦钻研,作风严谨。他毕生的追求和建树是研究我军的政治工作。他的模范作风也渗透到了家庭教育中,形成了谭家的模范家风。

在谭泽代的印象中,生活中的谭政比较喜欢安静,不是太喜欢特别轰轰烈烈什么的,喜欢散步。“那时候我们每星期回家,问爸爸好,他就抱着我们亲一下,然后我们就回自己屋子里。我父亲一直忙于工作,真正的娱乐并不多,我印象里面,他喜欢的公园是颐和园,有时候工作之余就是去颐和园,有时候就在长廊走一走。”“父亲生活上很节俭。60多岁的时候,他还自己洗衣服。冬天衣服布料太硬,他就用刷子刷。”谭泽代还说:“1975年父亲给毛主席的信里头写道,我在部队里工作了一辈子,希望还是能够回到军队来工作。后来邓小平批了,邓小平写了一段话,建议当军委顾问,毛泽东画了圈,然后就

成立了军委顾问组,后来他算正式回到部队了。”

张云逸之子:父亲教我别争名夺利

张云逸大将54岁的时候,张光东才出世,这自然使他成为张云逸夫妻俩宠爱有加的宝贝。但是张光东却没有从父亲身上沾到什么光。从小学到高中,张光东履历表家长那一栏上都只填着母亲的名字,直到1965年,张光东考入哈军工,才开始在履历表上填上父亲的名字。张光东曾任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少将军衔。““””时期,尽管张云逸自己没有受到多少冲击,但是由于张光东岳父的原因,张光东多多少少还是受到了影响。张光东的岳父当时是国家体委军管会的组长,因为当时运动员在一次比赛中没有让球,打败了朝鲜,拿了冠军,被说成“大国沙文主义”,接着就遭到撤职“靠边站”。后来,因为不满“_”,他又被人打了小报告,被安上了“大军阀”的罪名隔离批斗。“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父亲还是同意了我和我爱人的婚事。而且他去看过我岳父,跟他说‘你不要把现在的事放在心,要放开了看’。当时我岳父也不懂他的意思,但是事后证明,他当时看得是十分长远的。”“父亲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不管作战指挥还是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他还教我不要争名夺利。他本人从来不冲在功劳前头,从不为自己争成绩。”

罗瑞卿之子:父亲为国家保安全

罗瑞卿大将之子罗箭少将,1938年出生在延安,1958年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习。1963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新疆某部研究所工作。在““””期间,其父罗瑞卿受到迫害,罗箭也未能幸免。1970年,他转业到南充当工人,1976年,落实政策后重返新疆。1978年,罗箭调到国防科工委机关工作,1996年,他从解放军总装备部后勤部副政委岗位上退休。

罗瑞卿长征时是在政治保卫局工作的,建国后是第一任公安部部长,他比毛主席高一厘米,让毛主席觉得罗瑞卿“在旁边一站我就觉得十分放心”。罗箭说:“毛主席曾向我父亲规定: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一个都不能出安全问题,出了安全问题你就提着脑袋来见我。我父亲当了公安部长以后,把中央领导人的安全时刻放在心上。为什

么毛主席对他很满意,现在来看,是因为我们国家没发生过国家领导人安全出问题的事。”

肖劲光之子:学习赠言成传家宝

肖劲光大将一生教子治家甚严,对4个儿子都严格要求。长子肖永定、次子肖伯膺、三子肖策能、四子肖新华。1948年,长子肖永定在苏联学习,肖劲光在紧张的战斗生活中给儿子写了长篇赠言。如今这篇赠言早已发黄,但它一直是肖家的传家宝。1961年,肖策能去哈军工上学,肖劲光将“赠言”再抄一份给他,勉励他好好学习。后来肖策能任海南省经济合作厅副厅长。肖伯膺、肖新华参军时,肖劲光又逐一找他们谈话,讲做人的道理,鼓励他们为党、为国、为军队建设作出贡献。后来肖伯膺参军后成为高级军官,肖新华也担任了武警部队高级军官。如今肖劲光的子女都已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这也是对肖劲光最好的安慰。

王树声之子:为残疾事业奋斗一生

王树声大将之子王鲁光生于194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的他1970年参军。1972年12月26日清晨大雾,他在马路上被汽车撞出三四米,医生宣判为“第四与第五节胸椎错位合并完全性截瘫”身为残疾人的王鲁光,一生中最看重的还是残疾人事业。1984年,他与邓朴方一起创立了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并先后担任秘书长、副理事长。王鲁光说:“父亲一生打大战、恶战特多,他不迷信,可是很怪,逢七便倒霉。”所谓逢七倒霉,即为1927年黄麻起义、1937年西路军覆灭和1947年中原突围。2005年2月20日,王鲁光离世。这一年也是王树声诞辰一百周年。

许光达之子:学习机会被父亲回绝

许光达大将之子许延滨少将是十大将军子女里面唯一真正继承父亲衣钵的将军。他与父亲都先后担任过中国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院长,并都对解放军的装甲兵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都喜欢理论著述和科学研究,都在军事著述方面有过骄人的成绩,让世人瞩目。

许光达对孩子要求严格,从不娇纵。作为独生子的许延滨无论是上小学或中学,都被父亲“教导”说:填登记表时不准写爸爸的名字

和职务,只写妈妈邹靖华的名字。一次,由于许延滨学习成绩好,学校要推荐他到国外学习,征求许光达的意见时,没想到被许光达一口回绝,他的理由是:不能因为是国防部副部长的孩子就优先出国。

这件事让许延滨难过了好长时间,后来,当他也成为将军,并凭实力在中国军事科学发展的进程中作出了一系列成绩后,他才明白,父亲不是不近人情,而是不希望自己的后人成为无所事事只靠父辈的荫封来获取官职和荣誉的寄生者。背负着父亲的希望,1975年至1976年,许延滨参加了核试验,作为装甲兵部队指挥员,率先乘战车进入爆心。1978年至1979年,他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战争中光荣负伤。1983年至1988年,他任陆军坦克二师师长期间,建立了全军第一个等级战备转换程序,研制开发了解放军第一套数字化试验部队基本系统

【精品文档】十大将军简介-推荐word版 (1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十大将军简介 篇一:中国十大将军简介 中国十大将军简介 1955年9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布命令,授予粟裕、黄克诚、谭政、肖 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10人中国人民解放 军大将军衔。 1、粟裕 1907年生,湖南会同人。1926年加入共青团。1927年转为中国共 产党党员。参加南昌起义后,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曾任中国工农红军连长、团长、师长、师政委、军团参谋长。1934年参加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以 后开辟浙南游击根据地。 抗战初期率新四军先遣支队挺进苏南,任新四军江南、苏北指挥部副指挥。1 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一师师长兼政委,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解放战争初期,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1947年后,任 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委,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 上海市军管会副主任,南京市军管会主任,南京市市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 1951年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央 军委常委,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委、院党委第一书记。1980年9月 在第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被补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是中共第七 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至十一届中央委员,中顾委常委。第三、四届全国人大 常委。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4年2月5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7岁。部分骨灰撒在安徽省黄山布水 峰下,1994年4月7日在黄山布水峰下建成骨灰墓并揭碑。1997年5 月陈毅粟裕双人大型花岗岩雕像在孟良崮烈士陵园落成。 2、黄克诚

十大将军后代现在是怎样的(图)

十大将军后代现在是怎样的(图) 十大将军名留青史,他们的后代从动荡岁月中走来,经历了人生起伏后都过着怎样的生活,对于父辈他们又有着怎样的感念?他们现在都在做什么,是否继承父辈遗志,成为栋梁之才呢? 粟裕之子:话题无法离开军事 粟裕大将有3个子女,长子粟戎生、次子粟寒生、女儿粟惠宁,粟裕将3个子女都送到部队锻炼。粟裕将军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是严厉“无情”的,在教育过程中,更多地充满了军人特殊的教育方式:吃苦、耐劳、严肃、顽强、勇敢。 粟戎生,1942年生于江苏扬州。1961年粟戎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系学习,于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粟戎生晋升为少将军衔,1999年晋升为中将军衔,2006年1月退休。粟戎生说,不同时期父亲都对他有不同的要求。军校毕业后,粟戎生被分配到抗美援越的云南一线,跑了上千次战斗警报,不断地移防,基本上都住帐篷。艰苦生活把粟戎生磨炼成一名真正的军人。粟戎生不仅枪打得好,陆军地面武器他差不多都能熟练使用。他说:“5岁时,爸爸曾送我一支小手枪。他教我爱枪,就是要我热爱当兵的生涯,培养兵的气质。我和枪结下不解之缘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粟戎生的客厅,四壁白墙,蓝布沙发,陈设极为简单。唯一引人注目的是沙发后面整整一面墙上有他自己精心设计的、以“八一”军徽为背景的木隔断,上面摆满了各种兵器模型。加上主人一身戎装,在这样的客厅里落座,话题无法离开军事而言他。 徐海东之子:父亲在战场上很厉害 徐海东大将共有5个子女,大儿子徐文伯,1937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礼泉县。徐文伯1952年2月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62年4月参加工作。1998年10月起,徐文伯任文化部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筹备领导小组组长、中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具体领导建设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 徐文伯说:“父亲是红25军军长,红25军一个巨大的凝聚力就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一、基础积累:共8分。 1.下列词语书写及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狼籍斟酌炽热(zhì)翘首(qiáo) B.锤炼濒临屏息(bǐng)滞留(zhì) C.扉红消逝喝采(hé)踱步(duò) D.蹒跚婆娑诘责(jí)炫耀(xuàn)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医术高超的王医生在听到患者由衷夸赞时,谦虚地说:“我只是妙手偶得罢了。”B.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成功发射,离不开巧妙绝伦的工匠精神。 C.这里风景宜人,河流清澈见底,山峰奇形怪状,真是别具匠心啊! D.他不远万里长途跋涉,只是为了把胜利的消息尽快传给在家乡等待的亲人。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登封观星台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它是一座高大的青砖石结构建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天文科学发展的卓越成就。 ①石圭用来度量日影长短,又称“量天尺”,圭面上刻有水槽和刻度②它保存了我国古代圭表测影的实物 ③由踏道环绕的台体和自台体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石圭组成④四壁用水磨砖砌成,向中心内倾 ⑤台体呈方形覆斗状 A.②③①⑤④ B.②③⑤①④ C.③⑤④①② D.③④①⑤②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随着网络通信、电子商务、智能制造的应用和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修改:删掉“随着”或“使”。) B.为了避免不再出现作业随意化现象,学校建立了作业公示制度。(修改:将“避免”改为“防止”。) C.北京冬残奥会以出色的赛事组织、完善的无障碍设施、人性化的服务,赢得了运动员、教练员和广泛国际社会的赞誉。(修改:将“广泛”放在“赞誉”前。)D.“十四五”规划纲要为我国的发展描写了宏伟蓝图,也吹响了青年逐梦新征程的时代号角。(修改:将“描写”改为“绘制”。)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甲】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

新中国十大将军排名及简介(图)

新中国十大将军排名及简介(图)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帅军衔;周恩来授予粟裕等十人大将军衔。中国军队著名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由此确立。(10位元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177位中将和1359位少将) 1、新中国十大将军——粟裕(1907-1984) 湖南省会同县人粟裕,他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全军首屈一指,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林彪。而他长期是以陈毅的副手身份指挥作战,建国后任过短时间的总参谋长一职,授衔时却不在这一重要位置上,而且他的资历只能够和罗荣桓相比。陈毅代表新四军和三野的元帅地位已定,粟裕只能委屈了。至于粟裕争当元帅的传说是站不住的,那是人们根据他的战绩和位列大将首席而产生的臆测。 四八年中央军委曾计划将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即苏北兵团扩编为华中野战军渡江作战,而将华野的内线兵团即山东兵团升级为华东野战军。这一计划本以明令发表,许世友、谭震林、刘少卿指挥的山东兵团已使用华东野战军的名义达三个月之久。 而正是由于粟裕本人的反对,这一计划才撤销。同时,粟裕还坚决主张已到中原的陈毅继续兼职华野司令。可见,粟裕放弃了成为方面大军主官的机会,很难认为到授衔时他会再争执一番。 2、新中国十大将军——徐海东(1900-1970) 湖北省黄陂县人徐海东,陕北方面的代表,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红军长征时除了三个方面军外,还有一只独立长征的部队最先到达陕北,即红二十五军,徐海东是这只部队幸存的指挥者,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之后,徐海东任军团长。所写《西行漫记》中曾提到,蒋介石称徐海东为“文明的一大害”。由于在战争中肺部负过重伤,他在抗战开始不久后就已不能工作,一直处于疗养状态,直至七零年去世。 陕北方面的代表人物刘志丹阵亡,高岗自杀,徐海东是这一派系中的最高人物了,而且他为人一向正直和善,与世无争,授他大将不

明初征南镇守七星关十大指挥后裔塾馆回龙阁

明初征南镇守七星关十大指挥后裔塾馆回龙阁 明初征南镇守七星关十大指挥后裔塾馆回龙阁 贵州·周毅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以傅友德为征南大将军,蓝玉、沐英为征南左右副将军,胡海为征南先锋,周必贤、周友铭、陈桓等为征南十大指挥,出兵贵州、云南。十五年(1382),为扼守川、滇、黔要隘——七星关,友德令必贤、友钟、友鉴、友镜、友铭父子率秦光、顾青、朱玉、朱显忠、杨斌、顾的方、沈明德、张龙、杨丁富等领兵筑七星关城。城周四百五十丈,女墙八百余垛,门二:一曰武宁;一曰大定。外立石坊,坊额曰:“黔服雄关。”正疏曰:“汉诸葛武侯祃祭七星处”,联曰:“殄厥渠魁以遏乱略,去其蟊贼保我黎民。”西下洱河越四百余级石阶,实为黔中险关。 周必贤,字思齐,湖广祁阳(今湖南省祁东县金桥镇)人。自幼课读习武,精通十八般武艺。早年在京师大都经商,因时局动荡,回乡途中参加朱元璋义军,随朱元璋、徐达、常遇春等转战南北,历官指挥使、都指挥佥事、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使,因战功卓著,诰授明威将军。后于洪武十四年(1381)随傅友德征南,攻克毕节七星关,遂筑城建关镇守。洪武二十一年(1388)傅友德第三次征南

时,随大军班师回京,由其四子周友铭率兵驻守七星关。洪武二十三年(1390)因年高解甲归田,回到七星关依附其子周友铭。洪武二十四年(1391)三月二十二日戌时殁于七星关,葬七星关石河,坟茔墓碑尚存。老碑正面右边:“太祖洪武二十四年岁次辛未季春月二十八日谷旦立。”正面中间:“皇明特授都指挥使迁黔始祖周公讳必贤思齐老府君之墓。”正面左边:“孝男友钟/鉴/镜/铭;孙志荣/浩/冕/科/明/乾/贵/良/敬/成/受;拜祀。”享年七十有二。其后子孙多达七八十万,成为今湖南祁东县金桥镇、贵州毕节七星关周氏大族。 明威将军、都指挥使周必贤少子、贵州毕节七星关周氏二代祖周友铭,字镌远,湖广祁阳(今湖南祁东)人。其天祖森甫字蓝田,诰授忠武将军;高祖添润字泽之;曾祖文清字清仲,诰封明威将军;祖仁规字成园,诰封明威将军。友铭生于元至正十五年乙未(1355)四月二十四日巳时。洪武十四年辛酉(1381)九月秋,与父兄随征南将军傅友德征南,屡立战功,助父镇守毕节七星关,擢千户指挥使,貤赠明威将军。随父镇关屯军,功盖于时。父殁,袭镇七星关。至宣德七年壬子(1432)十月十八日亥时,友铭驾鹤归西,仙居七星关鱼塘,巽乾向,享七十七岁。坟墓碑记尚存

黄氏族谱续编(麻城黄氏部分村落图片) Microsoft Word 文档(2012-02-13 13-11-48)

黄氏族谱续编工作章程 第一章总则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是氏族历史的文化沉淀。早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代,就盛行编修宗族谱谍之风。盛世续谱,乃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为了传承家族历史,加强宗族的联系和团结,增强家族凝聚力,本着“奉献、传承、简约、节俭”的原则续编族谱,共同做好续编族谱工作,根据2012年1月26日召开的续修族谱筹备工作会议精神,特制定本章程。 第一条本章程适用于黄氏族谱续编工作。 第二条黄氏族谱续编工作的宗旨是:弘扬祖德,承继祖训,传承家风,敦睦伦常,节俭公开,共襄盛举,做事严谨,准确精炼。 第三条黄氏族谱续编工作接受阖族宗亲的自愿捐献和公开监督。 第二章机构设置与职责 第四条成立黄氏族谱续编组委会。组委会职责是:领导族谱编修、续建宗祠工作,并做好相关的后勤保障工作,拟定修谱规则,建祠规划,保证修谱建祠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条组委会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7名。理事会下设黄氏族谱续编编委会、监事会、顾问组。编委会设主修1名,副主修、编修人员若干名,分设外调组和技术组,负责修谱工作的信息采编、汇总校对等具体事项。监事会设财监2人,会计1人,出纳1人,建立完整、规范的账簿,做到事前有报告,事后有审查,手续完备,监管有力。 第六条由编委会分设当地信息采编小组,负责各地的修谱信息采编工作;目前未知地方的宗亲和零星分散各地的宗亲的信息采编工作由外调组负责,希望各位宗亲踊跃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文史资料。资料统计和收集文史资料工作则由编修部技术组负责。 第七条黄氏族谱续编组委会及编修部、监事会、顾问组等机构的组成人员,要推选热心修谱、办事认真、有文化、有能力的族人参加,可根据修谱工作的需要经组委会集体研究决定作出适当调整。 第三章工作任务 第八条续修族谱。信息采编人员,要开展入户采访统计和文史资料征集工作,根据组委会的统一安排,编修部在主修领导下汇总资料,编纂合族族谱。 第九条寻根问祖。黄氏家族族大人多,分布甚广。由于历史原因,许多族人迁离祖居地,字辈失传。此次修谱,要通过严谨论证,确定我族失散宗亲的辈分、支派及其他事宜,重新入谱,以使此次修谱尽可能地应修尽修,完整无误。广大族胞要加强宣传,外地宗亲,由本族亲房义务相告,接脉连亲。 第十条续定字辈。黄氏族谱原定字辈,得到族人的普遍认同和广泛采用,新人辈出,原定字辈已不够用,再次续定字辈已非常必要。此次续修族谱,将研究确定再续20字辈。 第十一条重建宗祠。待时机成熟时,可考虑黄氏祠堂重建工作,此次暂缓。 第四章工作制度 第十二条由于黄氏族谱续编组委会成员居住分散,聚合不易,可采用电话、QQ等通讯方式,听取族谱编委会和监事会的工作进展情况。重大问题由主任委员牵头联系,并作出决定,各部门负责执行。 第十三条续修族谱各项工作要有文字记录,包括会议记录、电话记录、工作记录、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