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新趋势

当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新趋势
当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新趋势

当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新趋势

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开始被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

由于中西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形成了西学东渐局面。在这一过程当中,“随着条约口岸的开放”,西方人的社会生活方式作为西方文化的附生物也渐次传入

中国,国人开始接受这些“新的生活方式”并由此在中国形成了“西俗东渐”的现象,晚清时期的城市华人社会生活方式开始了习俗化。

当然,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并不完全等同于先进。但是它作为在近代工业文明基础是哪个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毕竟在实质和内涵上比在农业社会文明和封建专制基础上

形成的社会生活方式要先进许多。虽然西方社会生活方式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挫折和阻碍,但是,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方式还是不可避免地开始了西化的过程。

服饰、饮食、习俗、文化、政治,反映着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社会生活方式最为直接的窗口。而中国人生活方式西俗化的历程也是首先从这里开始的。

通过生活方式的变迁,特别是服饰与文化的变迁。我们可以

认识民族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的发展历程。

诸如穿鞋戴帽,本是纯粹的个人生活行为,但在近代中国引起轩然大波,成为一代先辈思想启蒙的先声,生活方式国际化的滥觞。

鸦片战争后人们痛感到国家的积弱是由于民智不开,欲启民智,必先革除恶风陋习对人民的禁锢,其中尤以吸鸦片、裹足成为摧残民体,有辱国格的两大公害。先进的知识分子莫不对此口诛笔伐。如果说禁烟是对少数人不良嗜好的整治,反对裹足却要变更上千年的陈规旧习,波及千家万户。19

世纪末兴起男子剪辫子的风潮,成为维新运动和民族革命的动员号召。反对女子裹足和男子留辫子,必然推动鞋帽服

饰的改革。早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认为女子裹足,不能劳动;

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宽衣博带,长裾雅步,不便于万国竞争的时代,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便于“与欧美同俗”,这就把变衣冠作为学习西方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开启民智的意义。

断发易服是在反封建思想指导下的风俗改良,不同于历代改元易服之举,历史上的变衣冠所变的形制,不变的是伦理性和等级性,民国初颁布的《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都以西式大髦和燕尾服作大礼服,是对封建服式等级制的彻底否定。孙中山还提出“适於卫生,便於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

作为改良服饰的指导思想,这一与现代文明接轨的服装观念在中国的实施,使得人人须臾不可离身的服装,彻底摆脱封建伦理的规范,向着实用、经济、卫生、美观的方向发展,这是服装史上的重要转折。

在服装变化中,穿洋装是一大时尚,这不能简单地归于崇洋的倾向。洋装在中国的流行,并未取代中国服装,而是促进了中国服装的改良。中山装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它以西服为模本,改大翻领为立领,四个贴口袋,五个扣,去掉腰带。女性服装一改宽大直筒式的满装,依照西方的人体曲线美加以剪裁,演变成今日的旗袍。这都是沿用西式服装的审美和价值观念,结合中国传统的某些形制而创作的新服式,可谓西体中用最成功之作。从社会、思想和文化变迁的角度看服装的变化,那服装就成为考察社会文化变迁的窗口。所以一部优秀的社会生活史必定是社会文化史;一部优秀的社会文化史必然要对社会生活作出具体详实的文化和

社会的阐释。这是从不同方位对同一课题的描述和解析,也是社会文化史和社会生活史的联系和区别。

中国是世界上饮食文化发达的国家,至清代已逐渐形成了川、粤、鲁等各种菜系以及其它各地方风味菜肴及小吃。至鸦片战争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的饮食习惯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但随着西方文化的进一步渗入,西方的一些饮

食也逐渐传入中国,至19世纪中叶以后西式饮食开始在一

些沿海通商城市流行。1876年葛元煦注意到,开设在上海

虹口一带的西餐馆有“华人间亦往食焉”。到八、九十年代,

天津、北京的西餐馆也相继开设,名声愈来愈大。北京的西餐饭店档次很高,象“六国饭店、德昌饭店、长安饭店,皆西式大餐矣”,以至官商各界人士每每出入其间。辛亥之后,在一些大城市,吃西餐成为一种时髦。海昌太憨生在《淞滨竹枝词》中写道:“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又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总之,在以“洋”为时尚中,具有西方风味的食品渐受中国人的欢迎,如啤酒、香槟酒、奶茶、汽水、冰棒、冰淇淋、面包、西点、蛋糕等皆被国人接受。说明西式饮食已引起了中国饮食习俗的较大变化,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

礼仪文化习俗的变化:在鸦片战争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传统的社交礼俗和祭典礼俗,包括称谓、见面礼等仍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人们见面要行作揖、拱手、跑拜、请安等礼。跪拜本是互相致意的姿势,但在封建时代成为敬重、臣服的一种礼节,以体现封建社会的等级尊卑,跪拜主要对尊长,最隆重的是行三跪九叩大礼,平辈之间一般用作揖、拱手方式即可。与此相适应还有一套“大人”、“老爷”、“太太”、“老太太”等称谓。然而,开国以后,在沿海通商地区,受西

方平等观念影响,先是在新式知识分子内部,逐渐采用握手、鞠躬等见面方式,并且用“先生”、“女士”、“小姐”、“同志”取代了先前的称谓。1912年民国成立后,明令祭孔时“除去拜跑之礼,改行三鞠躬,祭服则用便服。”不久,又明令废除社交中实行的叩拜、相揖、请安、拱手等旧礼节,改行鞠躬礼为主。同年8月17日,民国政府公布了《礼制》,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新式礼节的合法地位。行鞠躬礼,使用“先生”、“君”的称呼,反映出近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总之,脱帽、靶躬、握手、鼓掌等新礼俗逐渐成为中国通常的“文明仪式”、“文明礼”,反映出社会礼俗的进步趋向。此外,在城市中交际舞的流行、生日聚会以及同事宴请等,都反映出近代交际习俗的新变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移植到中国的外来戏剧样式。为与传统舞台剧、戏曲相区别,被称为话剧。中国话剧大体经历了以下5个发展阶段。

一、新剧时期

1906年,受日本“新派”剧启示,留日学生曾孝谷、李叔同等组织春柳社。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茶花女》、《黑奴吁天录》。同年,王钟声等在上海组织“春阳社”,演出《黑奴吁天录》,这就是“话剧在中国的开场”。这种以对话为主要手段的舞台剧被称为新剧,后又称文明戏。辛亥革命失败后,

新剧逐渐衰落。这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欧阳予倩。

二、爱美剧时期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胡适、陈独秀、傅斯年等人对新剧启发民众觉悟的力量给予特别的关注,推崇介绍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1919年胡适发表的独幕剧《终身大事》是他们主张的代表。

三、左翼戏剧时期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929年上海艺术剧社成立,提出“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1931年1月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成立,从此中国话剧进入以左翼戏剧运动为主的发展阶段。左翼“剧联”总盟设在上海,领导北平(今北京)、南京、广州、杭州等分盟,建立50多个左翼剧团,演出《血衣》、《乱钟》、《怒吼吧,中国》、《香稻米》、《回春之曲》等大量进步话剧,涌现出夏衍、于伶、陈白尘、宋之的等一批新剧作家以及章泯、金山、赵丹、舒绣文等舞台艺术家。

四、延安和解放区的话剧

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结束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地区。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一些原在重庆、上海的戏剧工作者纷纷投奔延安,壮大了这里的文艺力量。延安时期戏剧成就的重要标志,是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丁毅执笔的优秀多幕剧《白毛女》。

《白毛女》(1945年)是一部新歌剧,但舞台风格却有类于

话剧,是话剧的表现形式与民谣巧妙结合的产物。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年7月中国戏剧工作者协会(后改名中国戏剧家协会)在北京成立,中国话剧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龙须沟》、《茶馆》(老舍)、《蔡文姬》(郭沫若)、《关汉卿》(田汉)、《万水千山》(陈其通)、《马兰花》(任德耀)等优秀剧目大量涌现。

从50年代到60年代初,中国话剧毕竟走入了一个和平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自身的创造力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示,涌现了《战斗里成长》、《红色风暴》、《万水千山》、《茶馆》、《马兰花》、《蔡文姬》、《关汉卿》、《霓虹灯下的哨兵》等一大批成功的剧作。其中的一些优秀作品,成为某些剧团的保留剧目,甚至成为民族艺术的骄傲。

《茶馆》是中国著名作家老舍创作的话剧剧本,经由中国著名导演焦菊隐执导,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一批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参与演出。多年以来,这出戏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它已成为中国当代话剧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80年代初期,《茶馆》曾赴联邦德国、法国、瑞士、日本等国演出,反响强烈,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茶馆》演出的成功,既显示了老舍戏剧创作的雄健笔力,也凝聚着导演焦菊隐舞台处理的超人才华。

总的来看,90年代的探索剧,已经从单纯的形式变革的热衷

转向了对于戏剧以独特视角阐释现实人生的注重。有人认为,90年代的话剧探索,实际上是向着新现实主义的方向回归。所谓新现实主义,即在传统的写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中融入现代主义的基质,从而使话剧舞台呈现出新的态势。

第一、政治的近代化(民主制度)

1.戊戌变法时期: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有利于资产阶级知

识分子参与政权。

2.辛亥革命时期:武力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31年建立中华苏维埃政权,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4.社会主义时期: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1954

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代表人民的利益。

第二、思想的近代化

1.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2.洋务运动时期:曾国藩、李鸿章主张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以“自强”和“求富”。

3.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梁启超倡西学、兴民权,实行

君主立宪。

4.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等主张用武力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5.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文化,提出民主和科学。

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发挥集体的智能,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7.社会主义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构造

我首先说一下,今天主要研究什么问题,主要探讨什么问题。我想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德国诗人海涅讲过的一句话,他说:“每一时代都有它的重大课题,解决了它就把人类社会向前推进一步。”那么当前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和我们世界所面临的最大的课题是什么呢?有人说主要是“发展”问题。就是我们人类主要面临的是:我们这个世界如何发展,我们人类如何发展,我们中华民族如何发展。这个回答,我不完全赞同。我认为,当代人类面临的问题,表面上是发展问题,实际上是生活问题,我们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我们人如何生活?那么当前我们人类如何活下去?现在人类到这个关

键时刻,是不知道选择怎样生活道路的问题,是我们如何生活的问题。所以今天我们这个课,这个讲座要和各位老总共

同探讨的一个问题是:我们中国人,或者说我们整个人类如何生活?如何活下去?

那么有人说,我们现在不正活得好好的吗?不,不是这样的,西方多少个有识之士已经向人类发出了警告,按照现在这样生活,继续下去,人类过不了几个世纪,就走向灭亡了。所以现在世界上一切有头脑的人们都有一个共识:我们必须“换个活法”,要换一种生活方式。那么二十世纪的人们是怎么活的呢?到了二十世纪下半叶,人类如何生活呢?从全世界范围来说,指导我们生活的有这些价值取向:第一消费主义,第二享乐主义,第三现实主义,第四个人主义,第五科学主义。就是二十世纪,特别是二十世纪的下半叶,人类基本上是按照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现实主义、个人主义和科学主义,这种价值取向下生活的。人是什么?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什么叫理性呢?就是人有自觉性。人有思想,人不是盲目的生活的,人是自觉的生活。对整个人类来说是这样,对我们单个的个人也是如此。我们人一定要思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从何处来,到何处去。也就是说,我们人类总是有一个生活的目的,我们人总是在一定的价值取向下生活。现在我们到了反思的时候,反思一下二十世纪的价值取向,我们能不能还要坚持下去。要不要换一种价值取向?要不要换一种活法?那么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只能是社会的精英来思考,社会众人当中最有觉悟的人来思考。我认为在座各位是

有作为的企业家,就应该思考这个问题,就应该自觉地来反思我个人、我的家庭、我的企业、我们国家、我们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我们怎样活下去。我认为,当今中国有三大精英。从我内心来说,我最看好企业家,特别是看好民营企业家。哪三大社会地位呢?第一是行政干部、领导,他们手中的资源是权力,power。第二大社会精英,是知识分子,知识精英他们手中握的资本是知识。第三大社会精英就是企业家。企业家拥有什么呢?有人说,企业家拥有资本,拥有金钱。不,企业家既拥有资本,也拥有金钱;既拥有金钱,也拥有power,权力,也拥有知识。我不完全看好中国的领导人,这些领导人。我认为重任不在他们身上,我可以这样说。一个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写过一本书,叫《合法性危机》,是研究统治的合法性,我认为现在他们面临合法性危机,他们不断执政的合法性。当然我们还需要他们领导。

第二种是我们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不成气候。毛泽东讲了很多话,但是毛泽东有一句话是千真万确的,知识分子是毛,他是附在皮上。现在知识分子还是这样,知识分子本身不能作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起作用。所以,我认为中国的未来,中国的希望在企业家。当代中国的企业家应该承担起民族的使命,历史的使命。

那么企业家也是可分的,有三大资本,也就有三种不同的企业家。我们用一种比较不大乐意听的说法,一个是官僚资本,

一个是买办资本,一个是民族资本。中国还是三大资本并称,官僚资本、买办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三大资本里面,我本人尤其看好民营资本,尤其看好民族资本。尽管,民族资本在当代中国比起来,它还处于弱势地位,但它是中国的希望之所在。目前的中国的民营企业家,由于它天生比较弱小,还不能承担起社会责任,还不能完全承担起他的社会责任。因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没有付出血和泪的代价,成长太顺利了。西方的资产阶级取得他的社会地位,经过了多少斗争,付出多少代价,无论是英国的还是法国的。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成功,付出的代价太少了,经过的苦难太少了,所以毛泽东说,严重问题是教育农民,当今中国严重的问题教育民营资本家。这是我的看法。

所以对民营企业家,我们看他的觉悟,他的思想主要是看他什么呢?从表面上,主要是看他对中国发展、世界发展的认识。实际上,我认为更进一步还是对看他对生活方式的认识,也就是说看他如何生活。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决定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道路,中国有三大思想资源,第一西学,第二国学,第三是马学。西学就不用说了,就是西方思想文化传统,国学是中国思想文化传统,马学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建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的思想资源也有三个:西学、国学和马学。按照“全盘西化”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显得很容易,在把西方人的发展道

路搬到中国来的同时,把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完完全全搬到我们中国来,不是就解决问题了吗?就是我们完全按照西方人的生活样式来指导我们,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成为美国人、西欧人。但实践证明此路不通。完完全全按照西方的发展道路,中国行不通。中国人完完全全按照西方人的生活方式来生活也是不可能。所以当代中国的重要问题是,要闯出一条中国的自己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要寻找到中国人自己的生活道路,就是我们如何生活。这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问题,中国的命运也代表世界的命运。所以今天我这个讲座,要和各位老总共同探讨的问题是,如何构建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如何构建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我要和大家交待的第二个问题是,如果研究和探讨。对当代中国人如何生活问题的探讨,可以有很多角度进行研究,我今天的讲座只选择其中的一个角度,主要是通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关系来探讨中国人如何生活,通过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关系来进一步探讨当代中国人如何生活。所以我只从这个角度来进行论述。我要向各位交待的第三个问题是,在正式进入我们的演讲之前,我认为有几个概念必须要澄清,“名正言顺,名不正言不顺”,只有把这几个概念基本内涵交代清楚了,那么我们下面的演讲,就可以统一来在共同的概念下进行思考。

哪几个概念呢?“中国传统文化”,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什么?那么对这两个概念了解后,那么下面了解什么叫做“生活方式”?那么生活方式又可以分为“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那么什么叫做“日常生活”,什么叫做“非日常生活”?我认为必须要把以上概念交待清楚。

下面我们看“文化”。那么什么是文化?我想下面各位老总,对什么是文化已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文化的研究有一个文化学。但是我们在了解“文化”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文化学奠基人泰勒在《原始文化》中对“文化”的论述,必须看泰勒他怎么对“文化”下定义。泰勒说:“文化或文明”,注意,“或”,泰勒是把文化和文明看作是同义字。“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上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所有东西都可以包容下文化这个概念之下。这就是文化学奠基人泰勒对文化下的定义。有人说,根据泰勒的这个定义,文化就是人化。这句话是有道理,因为文化与人化,揭示了人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当然文化有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之分。但是无论是广义文化还是狭义文化,要注意文化基本可以看作我们人类生活的样式。文化就是我们人类生活的一种方式,一种模式。

对文化这个定义,我们要把握两点。第一点,文化与生活方式密切不可分。一定的文化引导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就是

我们如何生活,是由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决定的。第二点是,我们不要把文化看作一个静态的实体。文化是一个包括了静态实体的动态过程。这是我对文化这个概念的解释。

下面我们必须要了解,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你把文化搞清楚了,那么对传统文化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比较清楚了。我认为必须要消除误解,有人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中国的“博物馆”,也就是文化是一种传统,“只是世代相传的东西”,这是一种误解。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流变,它是一个处于人类文化演化时间与空间中的动态过程。注意,它是动态的。也就是它是我们提炼出来的一个动态的,影响我们现代的一种思想资源。所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跟中国传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跟我们当下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为什么我们自称为中国人,为什么我们自称是炎黄子孙。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文化,有共同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中国共同的传统文化所决定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释。

下面是生活方式。什么叫生活方式?我这里下了一个定义:“在不同的社会和时代中生活的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下和在一定的价值观念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需要的生活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这个就叫做生活的方式。这个定义我希望把它表述得比较准确,所以用了很多限制词。那么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主要是我们需要了解生活方式有三

大要素:第一,我们的生活活动条件什么?第二生活活动主体是什么?第三生活活动的形式是什么?条件加主体加形

式就是生活方式。

下面我要讲的是,生活是可以分的,分成两类,一类是指人的日常生活,一类是指人类的非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指人类生活的原生态。非日常生活是人类生活的次生态。所谓原生态,就是指以个人家庭、以天然共同体等生存环境为基本寓所,主要是为了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的总称。日常生活的主要特征是原始性和重复性。这是我们人类的日常生活

人类的另一种生活是非日常生活。当我们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就出现了非日常生活。非日常生活主要是由有组织的政治、经济及各种公共事物组成的社会活动领域和科学、艺术、哲学等自觉的精神生产领域所构成。这就是非日常生活,它是以自觉性为特征的。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们中国人获得了很多的成果。那么其中一个重要的成果是,我们的日常生活获得了合法性。在以前,特别是在“文革”时代,人的日常生活是没有合法性地位的,一种强势的真理、权威,强迫我们人类,强迫我们人民必须要把日常生活跟一个非常远大的目标联系在一起,这样就从根本上取消了日常生活,我们没有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没有合法性。随着“文化大革命”

的结束,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现在中国人获得的一个重要的成果是,我们的日常生活获得了合法性地位。我们是人,我们是凡人,我们是凡夫俗子,我们就要过日子,过日子就是过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不要讲崇高,也不要讲伟大,生活就是生活,这叫日常生活获得了合法性地位。这是来之不易的。

但是与此同时,中国人又走向了反面。当我们好不容易日常生活获得了合法性地位,同时我们中国人却都不珍惜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就彻底丧失了它应有的意义。日常生活世界成了一个无意义的世界。要知道,人类没有日常生活是痛苦的,但是一旦日常生活丧失了应有的人的意义,也是痛苦的。虽然生活中没有多少人感觉到痛苦,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丧失了人的意义确实是痛苦的。所以当今人类,当今中国人处在这样的双重的痛苦的煎熬之中。尽管我们自己感觉不到痛苦的存在,但感觉不到痛苦的存在,不等于痛苦不存在。只能说明这个痛苦已经痛苦到使你感觉不到痛苦的程度。也就是甚至麻木不仁,只能使你的痛苦增加。

所以今天我们开始和大家反思这个问题,怎样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当然我这里讲的生活主要指日常生活,但是也包含了部分的非日常生活。就是说怎样让我们的生活有意义,这是我们的主题。

那么我们人类生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我们怎么生活,我的生活要素是什么。生活是零零总总,非常丰富的。在我看来,我们的生活最主要的是五大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劳动。劳动是生活的重要内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劳动。你们企业家自己在劳动,还带领企业的成员在劳动,这是生活的第一要素。那么我们所要面临的问题是,作为生活的劳动,我们如何面对。这个问题没有解决。第二个要素是,我们的生活就是消费。那么我们如何面对消费,如果面对作为一种生活内容的消费。第三个内容是谈情说爱,过性爱生活,过夫妻生活,这也是生活。那么中国人,当代中国人如何性爱,这个问题解决了吗?实际上没有解决。人们有很多烦恼。现在一种正确的、有意义的作为人们生活方式的性爱,我们没有真正构建起来。第四个作为我们生活重要内容的是交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那么如何面对生活中的交往?如何交往,这个问题很大。第五个问题是休闲。生活的休闲,像是旅游啦,包括休息拉,这些都是属于休闲,如何休闲。我认为这五大要素劳动、消费、性爱、交往、休闲,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碰到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这些内容。

下面我们就从这五个方面来看看,如何构建我们的生活。主要从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当中来探讨这些问题,讲每个问题的时候,我都要讲三个层次,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教我们如何

生活,如何劳动,如何性爱,如何休闲。第二个层次是当前我们中国人是如何生活的,现状如何,第三个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生活,按照我本人的理解,应该如何生活。那么这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因为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在我们中国当前是一个非常新颖的话题,研究还很肤浅。尽管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面临的问题。我想我接下来的演讲会会引起大家的思考,共同来进行探讨。

下面我们来讲第一个问题。生活方式之一,劳动。我刚才说了,劳动是生活方式的第一内容。所谓生活就是劳动。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对劳动的看法。首先我说一下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农耕文化,也就是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对劳动的看法。我这里找了一些成语来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对劳动的看法: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守望相助;田园牧歌。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劳动的看法。“守望相助”特别是在抗非典时期用的。他讲的是在农耕文化时,田野里一块块的土地,你在这一块土地里劳动,我在另一块土地上劳动,劳动的时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守望”,需要的时候互相帮助,叫“守望相助”,“守望相助”这个词是描述,在农耕文化下,中国人劳动的一个情景。非常确切,非常传神。

为了说明这个中国农耕文化对劳动的看法,我这里选了白居易的一首诗,这首诗比较形象的表述了农耕文化下人们劳动的生活状态。他说:“有财不入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

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死者不远葬,坟墓多绕村。这是白居易的一首诗。大家注意这里面“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这说明了中国的农耕传统,“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也就是守望相助。陶渊明有句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望

南山。”那么从这些农耕文化里面看到中国古代人,中国传统人如何看待劳动,和为什么要劳动,劳动应该是怎样的。劳动是为了生存,为了谋取人的生活资料。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中国古代人并没有把劳动仅仅看作是谋取人的生活资

料的手段。中国古代人还希望我们在劳动过程中,在劳动本身当中要获取某种欢乐,也就是把劳动等同于消遣,把labour 等同于play。劳动就是消遣,就是玩乐。这是中国古代人的观点。

那么看看现代我们中国的看法。经过鸦片战争,从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100多年的历史,在劳动问题上,中国基本上实行西方化。人们很明确,劳动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谋取生活资料,我为什么从事劳动?就是谋取生活资料。所以组织劳动的过程就是要谋取最大的效益。这样人们在劳动过程当中,实际上仅仅是作为工具在起作用,作为一颗螺丝钉,作为一种工具在那里运作。这就是劳动的现状。那么这里面就引起我们思考的问题。劳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它的目的是否仅

五种现代生活方式解析

五种现代生活方式解析 由意大利新世家中心提供,与欧美等国家接轨的国际先进流行的生活方式,是此次巡回展的主要内容。 1、Minimalista 简约主义 崇尚这种风格的人或者是智者,或者是实用主义者。他应该是个务实具体,同时也具有强烈个性的人。这种风格体现一个生活概念:简单而高贵。 2、Hi-TeCh 高科技 这种风格具有浓厚的前卫气息,主要适合于年轻人。选择这种风格的顾客可能会对现代文化具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在他的性格中具有着与生俱来的对身边进步事物的敏感。 3、Original&Creative 原创精神 选择这种风格,意味着完全自我,充分放纵自己不理性、缺乏逻辑的一面.让自由、原创的现代艺术气息充满整个家庭。 4、Soft 温和主义 这种风格适合于成熟年龄的客户,特别适用于那些性情温和又喜欢情调、时尚、不放弃功能性的客户。这是一种带有明显引导意义的风格,这种风格背后代表着常人难以企及的状态:平和理性为人处世之道,注重教养、地位、学识的家庭气氛。它永远不会过时。 5、Youth 年轻 这样的一种家居风格里,你永远找不到任何繁复和奢华,品味与时尚却是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在这里,你可尽情舒展身心、舞动生命,所有的一切会以最直白坦率的方式传递给你一种自信和源于生命的精彩 2002/2003国际生活方式巡回展 在已形成成熟的城市新兴白领阶层的城市,以具体直观的方式展示阳光100所倡导的国际化现代化时尚生活方式,让消费者用亲身体验来感受和理解全新的生活方式,通过营造真实的家居生活氛围,对其形成强烈的感染力和冲击力,引起共鸣和向往憧憬,从而达到传播崭新居住文化、引导居住观念和价值取向的目标,为阳光100的品牌推广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此次活动高屋建瓴的引导,扩展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在全国各重要城市树立“非常有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完全可以信赖”的企业形象。向广大消费者传播这样一种理念:阳光100始终将“倡导和创造面向未来的,国际化现代化时尚生活方式”作为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创造居住文明,传播时代文化”是阳光100的理想与追求。 此次巡回展是阳光100“不断地创新服务方式,为客户提供超一流的、时尚的、高雅的、最具品质和独一无二的服务”这一服务理念的又一次全新尝试。 面向未来的生活方式 随着我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经济全球化必然对我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我认为只要

生活在非洲的中国人,对非洲的见闻

都是实话,国内的假新闻太多了,报导国外的新闻总不能也带假吧?我可没排着队拿钱哦……来非洲的中国同胞日益增多,有不少朋友也抱着想来非洲赚一桶金的想法,为此,修罗特在此提一些忠告,也许有些话你不太喜欢听,但是,湊合着听听吧,希望能给要来非洲、打算来非洲的同胞带来一些借鉴。 1、如果你想到非洲做生意,请你不要对非洲抱太大的希望,毕竟,希望越大,失望更大。非洲虽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大陆,但是,贫穷并不代表消费低,非洲的消费水平,足以媲美欧美,甚至过犹不及,所以想到非洲做生意的同胞,至少得有几十万甚至百万以上人民币才行,毕竟,在非洲做生意,需要很大的本钱。 2、非洲充满着机会,但是,并不是机会就是机遇,有时候,机会更多的是杀机,像一些高利润的产品,如药、农机等,往往都是垄断的,你想分其中一份羹,就等同于抢别人的生意,抢黑人的生意只是竞争,抢同胞的生意,就会被打被杀,别说我扯蛋,出来前自己好好调查,不是真正信得过的人,别太相信,特别是一边发货一边接货的生意,货发了,对方称未收到货,而是把货吞了,这很正常,在非洲,收不收到货,经常是无据可询,人家随便一个理由就可以打发你。 3、黑人虽然懒,虽然笨,但是,不要不把黑人的生命当生命。所以,请那些想到非洲开诊所的同胞别那么缺德,别当厨师的也出来开诊所当医生,别连针都不懂打就装13装得很专业似的,更别医死了人还不知死,依然挂着“中国诊所”的招牌到处招摇撞骗。什么高维生素针,什么人参针,除了这些针,你们还会打其他的吗?没错,这些针打不死

人,而且还可以赚很多医药费,但是,如果总拿这些针忽悠黑人,甚至忽悠同胞,那么,真正的病被耽搁了怎么办?做人要有道德观,做医生更需要医德,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4、诊所和餐厅是同胞在海外最喜欢做的两种生意。餐厅可以做,但是卖淫的事就别搞了,除了菲律宾酒吧外,非洲中亚洲酒吧就属中国酒吧最多了,搞得黑人把所有的黄皮肤人开的酒吧都以为是中国酒吧,甚至有朋友稍微穿得性感一点都被误以为是卖的。你想卖淫,怕丢脸,可以跑到离家乡远的省份去,犯得着一定来非洲吗?有些人不但到非洲开妓寨,而且还要拉上一些国内的无知少女来,有些甚至连自己的亲生外甥女都骗,这还是人吗?而那些无敌的少女被拉到非洲后,连爱滋都不懂得是什么,黑人的生意也做,俨然不知道非洲的很多国家爱滋病患率有50%以上,一些红灯区甚至在75%以上,想想那些喜欢出来玩的黑人,身上患病的几率有多少就清楚了。而现在世界卫生组织更是一个傻13的组织,拼命吹捧保险套的妙处,避孕都不是100%,何况爱滋呢,搞得所有的小姐都以为有了保险套,爱滋就能百分之百杜绝一样,这不等同于自杀吗? 5、如果你决意来非洲了,那么,请作好准备,作好孤身奋战的准备。在非洲,既然来了,就要好好地活下去,如果你是外派的,可能有公司护着你,为你排难解纷,但是,如果是做生意呢?如果你确认你可以自己解决,那么,没问题,但是,犯法的事就别干了,别存在侥幸心理,黑人别的不聪明,贪污钱的本领可大。有什么事,即使你有理了,

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的问卷分析

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的问卷分析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在交通娱乐饮食等方面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人们对此的看法和满意度是不同的。同时,生活在不同环境的人对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也是不同的。因此,本文通过网上问卷的形式,调查不同年代的人们与十年前相比较生活方式的改变,然后对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看看随着生活方式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同时人们对此的反应与满意度又是如何,这样有利于为国家进一步的发展和为人民服务提供更加有利和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娱乐方面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 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人民的物质生活较为贫困,解决温饱尚是问题,休闲服务消费近无。改革开放后,出现多种生活生产方式,人们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致富手段,生活水平提高,物质生活更丰富,消费观念和财富观念也有了质的飞跃。娱乐休闲、精神享受方面的支出逐渐占据人们消费的更大比例。人们观念的变化说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一)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第一,大多数人认为,相比于交通方式和饮食方式,十年来娱乐方式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变;第二,与十年前相比,娱乐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增长得最多,变化程度最大,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家庭愿意并且有能力增加娱乐方面的消费;第三,就娱乐方式而言,77.1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目前主要娱乐方式是上网,而这与十年前相比,相对于其他娱乐方式而言变化也是最大的,这表明网络的普及改变了大部分人的娱乐方式;第四,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之间关系的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外出旅游。而79.66%的受访者表示旅游之前会先在旅游网站浏览相关旅游攻略并且有89.72%的受访者表示旅游攻略给他们带来帮助和便利;第五,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十年前相比,73.7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现在更多采用网络购票方式购买电影票、音乐会、演唱会、话剧等门票。并且相比于到超市、商场等实体店购物,人们越来越青睐于便捷的网上购物。数据显示,相对于交通、食品安全、医疗保险、住房等问题而言,人们对目前的娱乐活动比较满意,在以后没有多大的提升空间和必要。 (二)深入分析 中国自1995年开始实行5天工作制,到了现在实行“十一”、春节2个7天长假,又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若干小假期,于是娱乐休闲不知不觉走进我们的生活,以前大家能在家里看电视,听广播已经是十分享受的事情了,现在有的选择出游,不出远门的就上网、去逛街购物、看电影、去KTV唱歌等,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们的休闲娱乐已悄然发生了变化。第一,越来越多的人外出旅游。据国家旅游部门统计,2001年总共有7.8亿中国人在国内旅游,显然,如此大量的旅游人数必然会带动现代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的繁荣此外,近年来,我国境外旅游的人数也突飞猛进,2013年中国出境游逾9800万人次。“未来五年,出境游将超过5亿人次,旅游市场的总规模达2.5万亿美元。”中国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在第八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开幕式上表示。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旅游客源地。第二,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古往今来最大的娱乐场,专家预测,未来将是网络的时代,人们不仅能在网上学习、交流、购物,而且能在网上娱乐。团购、订餐、互联网理财,这样的数字化生活方式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伴随着近年电商的崛起,一年一度的

解读新生活方式

解读“新生活方式” 卢铿:解读“新生活方式” 一波复一波的“新政”及其“细则”将中国的房地产业推入了“后房地产时代”。在这个新时期中,房地产业的政策、资源、产品和市场等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行业重新洗牌、企业战略转型、产品升级换代、暴利时代终结等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当社会舆论普遍将开发商们“妖魔化”的时候,我们注意到,在以开发商为投资主体和创作主体的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的房地产业和居住文化进步走到了发展中国家的最前列。而在这种量变的背后更有一种令人欣喜的质变--中国人正在尝试从“过日子”到“生活”的历史性进步。“生活”这个词正以空前的频率出现在今天的各种媒体上和场合中。目前中国的人均GDP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二十倍到四十倍的巨大差异,但是中国人今天的生活方式却在迅速地向发达国家靠近。 曾听得一位基因专家说,当今中国有相当数量的儿童患有肥胖症,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的祖先大多长期生活在吃不饱的社会里,所以不少中国人的身体中已经产生了一种嗜食的“饥饿基因”。与之同理,我们当中的许多人经历了只懂得“过日子”而不知道何谓“生活”的漫长岁月,那么已经习惯了“过日子”的中国人该如何去面对和适应“生活方式”的重大变迁? 生活方式的中国趋势 多次赴俄罗斯工作的经历使我有过不少难得的感悟,其中最深刻的印象是--俄国人普遍比我们懂得“生活”,尽管他们在整体上还远未实现富裕。城市里的俄国人大多拥有自己的汽车和郊外的小木屋,他们的周末和假日总是与森林、郊游、打猎和钓鱼等亲近自然的生活要素相联系的。试想,在俄罗斯大尺度的自然空间中,生活在悠闲淡慢的节奏里,品尝着负离子远比我们的城市多得多的新鲜空气,该是多么的惬意。 在圣彼得堡时得知,二战时德军曾围城九百余天,艰难的守军每到周末却必派专机前往后方接来文工团,照样歌舞升平。在这座因围城死亡了八十万人的城市中,人们竟保护好了包括冬宫在内的无数遗址和文物。在俄国人看来,生活与生命同等重要。 未来学家阿·托夫勒在其新著《财富的革命》中把时间列为财富创造的深层原理之一,足见与生命并行的时间的价值。不少中国人今天之所以自嘲是在“过日子”而不是在“生活”,是在

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解放日报/2007年/4月/29日/第008版 思想者·连载·广告 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许纪霖教授在上海政法学院的演讲 近十年以来,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许多人对当代中国的复杂现象迷惑不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人们是如何自我认同的?这个时代的精神生活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这个时代的核心价值和公共文化又是什么?这一切,都是我们无法绕过的大时代中的大问题。 为什么富裕地区庙里香火旺 现代化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便是神圣的超越世界的崩溃 当代中国,已经全面进入了现代化。所谓现代化,从精神形态而言,按照马克斯·韦伯的经典论述,这是一个世俗化的时代,是一个除魅的时代,是一个价值多神的时代,是一个工具理性替代价值理性的时代。 在前现代的传统社会,无论欧洲还是中国,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上,都有一种超越的神圣价值。这种神圣价值,或者以上帝这样的人格神、造物主、意志主宰的形态存在,或者以天命、天理、良知等形态出现。这个神圣世界,提供了世俗世界的核心价值、终极关怀和生活的意义。然而,现代化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便是神圣的超越世界的崩溃。世界进入了一个韦伯所说的祛除神魅的时代。人替代超越之物成为自己精神的主宰。人们的终极关怀、价值源头和生活的意义不待外求,而要从世俗生活本身自我产生,精神生活开始走向世俗化。 当超越的神圣世界失落之后,世俗社会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公共文化的共同基础是什么?这些本来都不成为问题的问题,如今都发生了问题。 社会的主流思维模式从传统社会的价值理性逐渐转向现代社会的工具理性。人们考量生活和行动的重心,不再是衡量其有何终极性意义,而是作为达到特定世俗目的之手段,是否有效和合理。人的精神生活不再追求超越的意义,达到上帝的彼岸,或成为现世的道德圣人,而是看其在现实生活中占有了多少具有社会象征资本的稀缺资源。由此,个人的自我理解也发生了变化。这一物欲主义的世界观和个人观,在一个生产欲望、消费至上的资本主义市场社会之中,便呈现为消费主义的世俗意识形态。 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这一彻底的、全面的世俗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精神现象,目前正借助经济、文化和人员流动的全球化大潮,正在向全世界蔓延,也深刻影响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和全球化大潮中,世俗化大潮铺天盖地,不仅垄断了经济和社会生活,而且也侵蚀到精神生活领域。市场社会的出现,使得市场的金钱逻辑成为生活本身的逻辑,在全球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强烈支援下,物欲主义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倒性优势价值观,侵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为什么一个千年礼仪之邦,一旦进入世俗化社会,物欲主义的出现会比其他世俗化的发达国家更凶猛?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乃是中国在进入世俗化社会的时候,宗教同时发生了衰落。一旦市场经济激发起人性中的原始欲望,那种没有灵魂的、赤裸裸的物欲主义便很容易迅速弥漫。 物欲主义的价值观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即便在当代的日常生活中获得了主流地位,但与以往的宗教、哲学和道德学说相比,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它不具有超越和神圣的性质,无法成为一套进入宪法、教科书、宗教、公民教育等主流建制的冠冕堂皇话语。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的实践层面,它已经被公众默认了,成为不言而喻的“潜伦理”、“潜规则”,但永远无法登堂入室。于是,物欲主义便自我包装。在当代传媒和广告所呈现出来的物欲,都不是直观地、赤裸裸地呈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讲座(健康知识讲座)上的发言

---------------------------------------------------------------最新资料推荐------------------------------------------------------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讲座(健康知识讲座)上的发言 (提纲)谭果林 2019.10.27 一,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一)介绍刘新武同志为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 二)学习《开县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实施方案》。 三)指导员职责: 1,对周围居民进行生活方式指导,包括组织健康讲座(视频、照片); 2,发放、讲解宣传资料; 3,日常不健康行为干预; 4,配合卫生院何居委会开展宣传教育; 5,协助卫生院做好慢病患者和老年人定期健康体检和随访工作。 (体检人群: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65 岁以上老年人一年一次免费体检)二,慢性病的自我管理慢性病患者不能完全依赖医生和他人,慢性病患者要为自己的健康负责,因此要尽可能多的了解相关疾病的知识。 大家要配合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的工作,他们是在义务的为大家服务。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疾病谱发生明显变化,慢性病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大杀手,诸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抑郁症等是我国乃至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年吞噬着数百万的生命,据卫生部统计资料显示, 2008 年我国已有 2.7 亿名慢性病患者,并且每年新增 1600 万名,相当 1 / 8

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数;我国每年有 643 万人死于慢性疾病,占每年死亡人数的 80%。 慢性病是由于患者自身的行为和环境因素所致的健康问题,传统的医疗保健服务作用有限且费用昂贵,同时其预防性干预和卫生保健活动通常需要长期在社区和家庭执行,患者及其家属不可避免地成为管理慢性病的主要承担者即成为慢性病自我管理者。 慢性病自我管理是指用自我管理的方法来控制慢性病,即在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协助下,个人承担一些预防或治疗性的卫生保健活动,其实质为患者健康教育项目。 它通过一系列健康教育课程教给患者自我管理所需知识、技能、信息、正确的健康理念以及医患交流技巧,来帮助慢性病患者在得到医生更有效的支持下,主要依靠自己解决慢性病给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各种躯体和情绪方面的问题。 三,慢病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一)戒烟限酒,限盐限油二)平衡膳食一是每天 1 袋牛奶,内含 250 毫克钙。 2019 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平均每人每日奶类制品摄入量为 26. 5g,农村只有 11. 4g。 建议每人每天饮奶至少 250g,也可使用其他相当量的奶制品,其钙含量加上日常食物中提供的 500mg 钙,基本能够满足人体钙的需要。 有条件者可以多饮用奶或奶制品来保证钙的充足摄入。 对老年人来讲,充足的钙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尤其对绝经后的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构造(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构造(摘要) ——陈学明我首先说一下,今天的讲座主要研究和探讨什么问题。德国诗人海涅讲过的一句话:“每一时代都有它的重大课题,解决了它就把人类社会向前推进一步。”那么当前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和我们世界所面临的最大的课题是什么呢?有人说主要是“发展”问题,我不完全赞同。当代人类面临的问题,表面上是发展问题,实际上是人的生活问题。从全世界范围来说,二十世纪,特别是二十世纪的下半叶,人类基本上是按照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现实主义、个人主义和科学主义的价值取向生活的。但是现在我们到了反思的时候了。我们要不要换一种价值取向?要不要换一种新的活法? 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只能是社会的精英来思考。当今中国有三大精英:行政干部、领导,知识分子,和企业家。我认为中国的未来和希望在企业家。当代中国的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应该承担起民族的使命和历史的使命。当代中国的重要问题是,要闯出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要寻找到中国人自己的生活道路。所以今天我这个讲座要探讨的问题就是,如何构建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如何构建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在正式进入演讲之前,有几个概念必须要澄清。 首先是什么是文化?按照文化学奠基人泰勒在的《原始文化》中定义,所有东西都可以包容下文化这个概念之下。文化就是人化,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文化与人化,揭示了人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文化这个定义,我们要把握两点。第一,文化与生活方式密切不可分。第二,我们不要把文化看作一个静态的实体,它是一个包括了静态实体的动态过程。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是“中国的博物馆”,而是我们提炼出来的一个动态的,影响我们现代的思想资源。它不仅仅是跟中国传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还跟我们当下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下面是生活方式。“在不同的社会和时代中生活的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下和在一定的价值观念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需要的生活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这就是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有三大要素:条件加主体加形式就是生活方式。生活又可以分成两类,人类的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我们今天的讲座主要是围绕如何建构日常生活展开的。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人获得了很多的成果。其中一个重要成果就是,日常生活获得了合法性。但是中国人又走向了反面。我们不珍惜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彻底丧失了它应有的意义。日常生活世界成了一个无意义的世界。所以我们需要反思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 那么我们人类的日常生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最主要的是五大要素。第一个问题是劳动。劳动是生活方式的第一内容。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守望相助;田园牧歌等,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劳动的看法。白居易的诗和陶渊明的名句也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劳动的状态。古代人并没有把劳动仅仅看作是谋取生活资料的手段,他们还希望在劳动过程中获取某种欢乐,他们把劳动等同于消遣。 从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100多年的历史,在劳动问题上,中国基本上实行西方化。劳动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谋取生活资料,组织劳动的过程就是要谋取最大的效益。这样人们在劳动过程当中,实际上仅仅是作为工具在起作用。这就产生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劳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它的目的是否仅仅为了创造物质生活资料?劳动的组织是效率优先为宗旨,人们的劳动过程本身是否也会充满着欢乐? 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的一些思想值得我们重视。马克思提出劳动对人类主要的意义就在于,劳动能满足人的三大需求:生存、发展和享受。在劳动过程当中,人得到实现,获得幸福。但是人们往往拼命从消费领域寻找满足,而不知道人的幸福感跟快乐感主要是来自于劳动过程。作为一个企业来说,要把企业建设成为具有文化涵养的现代企业,第一个要求就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人性格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人性格中的体现 1008090080 叶挺敏 摘要:文化是传承的,中国现代的民族性格也是由中国人的祖先一步一步传承下来的,要改变现代中国人的性格,必须先发掘其性格特点。 文化心理、文化行为知识文化教化的结果,而不是相反的。虽然人的心理和行为可以反映一定的文化特征,然而人的生物性心理、行为自身还不是文化现象,而是一种生物有机体的表现方式。只有当个体心里、行为成为文化载体时,或者说成为一定社会和社会群体的文化已是和共同规范时,它才能在社会互动中构成文化现象。 我们要建设高度文明的社会,就要落实到人的社会化上。人们对社会现代化采取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具有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都与一定的社会文化教养有关。即使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在物质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文化上也仍然会有文明扫地、野蛮复归的危险。 我们中国人常常对外炫耀说,我们国家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光辉文明。但现在反思一下,我们祖先创造的辉煌的文化,是否被我们继承?那优秀的文化沉淀在咱身上究竟有多少呢?想让咱们民族复兴起来,想让中华民族把华夏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让世界为之崇拜,让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优异成绩,让中国真正强大起来,那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必先了解自己的性格,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国人性格中的体现,并加以提倡,这样能让我们的思想真正强大起来,精神强大的民族能不让人感到畏惧吗? 那我们该怎么研究我们的民族性格呢? 一个民族长期在某种文化精神的熏陶下,会养成自己独特的民族性格。在古代中国,我们的统治者崇尚儒家文化,然后,儒家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如此一来,经过几代人的学习升华,经过社会的文化熏陶,我们的祖先就成了学富五车、气质不凡、忠义礼廉的谦谦君子。 鲁迅先生说:“英国沉着,德国粗豪,俄国雄厚,法国漂亮,日本聪明。”这种概括虽然未必完全准确,但它却说明一个国家或民族由于长期共享一种文化,

中国人的生活态度

说到传统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就不能不说到我们儒家的文化。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佛的避世,道的超脱,法的阴狠,阴阳的术数,墨的摩顶放踵,都没有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关注国事民瘼的济世心怀、注视立身上事的道德形象对中国人的影响大。正因为如此,很多中国人,哪怕身处绝境,也不会轻易地悲观绝望,他们坚信天无绝人之路。现代哲学家加缪指出,哲学的根本问题是自杀问题。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无法理解的。否极泰来,赛翁失马,中国人有的是自我平衡的种种教条和绝招。 悲苦中的西方人有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作心灵的依托。而失意的中国人没有这个灿烂的背景作阴郁心境的光源,便只好依靠自己,从现实中自我肯定和激励,有时也只能掩住深刻之悲情在强颜的欢笑,咽泪而歌,饮血而唱。其实,这不是更深的悲苦么?不过,太理性的生存方式,使中国人即使心空万物,却仍能流连人世;即使人生如寄,依旧还一往情深。因此,中国人很难做到一了百了,也很难做到超验脱俗。他们中没有真正的隐士,有的只是故作洒脱的智者:他们中没有彻底的悲观者,有的只是念念不忘东山再起的俗子。他们总是会在理性的判断后寻找到属于自身的一丝慰藉。所以,中国人信奉的是提得起放得下,倡导的是能屈能伸,这就很容易演变为处为人上的能方能圆的世故和滑头。而好死不如赖活这样的话,就有很浓很烈的无赖流氓气息。 中国传统文化很强调依靠自我,很推崇自力更生的生活态度,以至于中国传统的和尚也比印度的和尚更能提倡劳动自助。印度的和尚是完全靠化缘过日子的,中国的和尚却还有自己种的土地。这也反映出中国的宗教从内容到形式都充满了温暖的世俗气息,在寺院中也弥漫着居家过日子的隐约氛围。无疑,这与儒家的只有此岸没有彼岸不无关联。因为没有彼岸,所以坚信成佛靠自己,哪怕在寺院中修练也不能超然于现实之上。因为没有彼岸,所以很多时候就远离幻想远离形而上的层面。 浸透了儒学的中国人,是很温暖、很感性、很实际的一群人,少有垓下之刎的壮士,多的是卧薪尝胆的英雄;少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大悲悯,多有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小情怀。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呈现的是中国人的无奈但又很会释怀: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展露的是中国人的故作达观 在基督教那里,空间化的时间终止在上帝的怀抱中;在中国人这里,空间化的时间终止在人的怀抱。一个是多个世界的时空,一个是单个世界的栖所;一个是非理性又排除日常情感体验的超然状态;一个是既融化理性又接纳日常情感体验的世俗生活。中国人既无上帝的怀抱可以偎依,又无迷幻的来生可以向往,更无瑰丽的天堂可以进发,便只有老老实实争取现世的权财欲、亲子情、男女爱、朋友义、故国思、家园恋、师生谊及林林总总会使生活幸福的利益。当然,中国儒家文化和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同众多的文化一样,不乏矛盾丛生之处。 儒家文化导致了传统中国人的生活态度是,上不沾天,即不向往天堂:下不着地,即不惧怕地狱。他们脚踏着土地,关注着自己的脚印,想到的只是赶快回家,在那盆炭火边温暖自己的生命和人生。家是他们的起点,也是他们的归宿。他们即使仰望星空,看到的也只是温馨的仕女形象一一嫦娥,让一个误服了药的凡间女子维系住天与地的关联。在他们的意念深处,一切都不可能与大地截然分割开来。从本质上来说,他们永远生活在自己的屋顶之上,永远在离自己家门口很近的地方走人生的征途,完成着生命的种种仪式。 梁漱溟先生称:孔子的学说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生活。也就是说,了解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也就大体了解了传统中国人的生活态度。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1.即使下班回到家,还是坐在电脑前面… 2.已经很久都没用过\"真的纸牌\"来玩游戏。 3.只是要联络3个人,却有9个以上不同的电话号码。 4.会传e-mail给坐在你隔壁桌的同伴。 5.和朋友失去联系的原因是他们没有电子信箱。 6.从漫长一天的工作中回到家,仍用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讲电话。 7.在家打电话,会不小心按到\"0\"拨外线。 8.和朋友聊天的话题总是网路游戏。 9.车子永远改不完… 10.你从10点半的夜间新闻中得知:自己失业的消息。 11.老板没有处理你手中事情的能力。 13.约聘人员超过固定职员,而且更有可能长期做下去。 14.有只寄网路笑话、图片,却已经很久没见面的朋友。 15.假日时总是想睡觉,即使醒着也不想出门。 16.看完新闻报导,会有想扁人ㄉ冲动… 17.即使电视上播映的电影是看过的,因为无聊还是再看一遍。 18.除了从电视上看到以外,已经很久没有亲眼看到青山绿水19.除了同事以 外…身边真正的朋友以剩下寥寥无几了? 20.对生活上的抱怨总是比快乐ㄉ多。 21.决定他的价值是取至於网路游戏的等级 22.如果他没有玩网路游戏,你除了问他姓名、年纪、在哪上班(上学)或住 那外,已经不知道要和他聊什麽了。 23.时间总不是自己的? 24.在家看电视的时间比陪朋友的多。 25.即使三餐吃泡面,也要帮自己的电脑升级… 26.今天花了很多钱买了某些东西,过了三天完全忘记钱花到哪里去了。 27.坐在同一张桌子前面,工作了四年,却换了三家公司。 28.买了高科技产品後,不到3个月就发现你买已经是次级品了… 29.每天都在烦恼今天要吃什麽? 30.你读了整篇文章,还边笑边点头。 31.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你想到要把文章转寄给朋友。 32.你太忙了,以至於没发现少了第12项。 调查预测2000年城市居民住房状况 近日,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与河北省统计信息咨询中心、山西同达信息咨询服务中心等全国21家调查机构,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成都、哈尔滨、郑州、武汉、长沙、海口、兰州、西安等22个城市联合进行了2000年城市居民住房状况调查,预计今年22城市购房77万套,价值1000亿元。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2城市居民住房结构以六层以下砖楼的高层楼房为主,分别占47.5%和28.4%,拥有独门独院的居民家庭占7.0%,居住别墅和公寓

中国娱乐方式的改变

暨建党90周年,中国娱乐方式的改变 引导语: 有人把休闲看作是“生命中的一个绿色的后花园”。如果在人生这个充满较量的舞台上拼搏得筋疲力尽的时候,总要找一个休憩的地方,用鲜花、绿地、微风来享受轻松快乐和生命中原本的质朴与精彩。所以休闲娱乐对于我们的生活极其重要。 正文: 回顾以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的90年娱乐场所变迁史,才更能够清晰发现中国人在娱乐方式、娱乐思维、娱乐观念等多方面的变化。 在上班的地铁、公交上,在打开电脑的办公室里,在悬挂了液晶电视的自家客厅里……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体工具,人们已经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娱乐,娱乐业如同空气一样,充斥我们身体所及的每一个空间。梳理90年娱乐场所变迁史,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个古老国家在经过了传统与现代、集体与个人、封闭与开放等观念碰撞之后,娱乐在不同时期的真实存在形态。 1.传统的消遣-贵人的娱乐 民国时期最流行的是京剧,其次是各种梆子戏和地方戏。还有各种曲艺形式,但是品位不高。电影、话剧、流行歌曲是少数达官贵人、有钱人和知识阶层的享受,普通百姓无缘问津。1930年,杜月笙发的戏帖。有钱人家在家里听“堂会”蔚为时尚,是娱乐也是摆谱儿。 2.洋风吹开国人眼 中国在经历鸦片战争之后,被迫打开国门,西方的文化也随之传入中国。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文化逐渐被人们认同和接受,传统文化娱乐生活方式抑或逐渐衰微、消亡。 从西方传入的电影便是典型的大众文化娱乐方式。电影不仅增加了城市文化娱乐方式,还对人们起到了“睁眼看世界”之效,让他们看到了从未见过的外部世界,了解到了西俗文明,输入了西方的新思想,从而促进了人们心理态度、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自由开放的城市社会心理和社会风气因此逐渐形成。同时,话剧也成为了崭新的大众娱乐方式。话剧传入中国后,成为了一种新式的公众娱乐方式,不仅为城市民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增添了一道光彩,也为中国戏剧注入了新鲜血液,使之逐渐走向现代化,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社会的变迁。 3.方圆九州几重天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扭秧歌成了经常性的活动。每天晚饭后,数以百计的老年人、青年男女聚集在路边,锣鼓叮咚,彩扇抖动,翩翩起舞,既陶冶情趣,又强健身体。进入新时代,秧歌已经改进步式,花样翻新,而且形成不少相对固定的民间表演场所。上世纪80年代,政府还组织秧歌比赛。各单位、各乡镇的秧歌队聚集长春,在锣鼓、唢呐的伴奏下,使出浑身解数,还伴有“旱船”“骑驴”“高跷”“耍狮子”等形式。秧歌队一到,长春主要街路顿时被围得水泄不通,观众可达上万人。 4.建国初的娱乐新风 新中国时期,依然是戏曲为主要娱乐形式,同时有革命歌曲、文艺演出,有线广播、电影逐渐普及到街坊村头。在作品内容方面,禁止古装戏和古代题材的作品,要求文艺作品必须反映现代生活,必须反映工农兵。造成“高、大、全”式的理想化、完美化英雄充斥舞台。而且在数量方面非常少,文革10年,总共才拍摄了20几部故事片。那时最流行的就是人们常说的样板戏,可以说家喻户晓,人人都会来上一段。但是那时因为思想控制比较严,造成文化娱乐形式特别少,内容单调,数量匮乏。人们的集体活动是那么高度统一。学红宝书、背毛主席语录、跳忠字舞、看样板戏——是人们最普遍的娱乐方式。从六十年代开始,露天电影逐渐走进了城市与乡村。农村那时候放电影,都是露天电影。那时候没有车,放映员用马驼着放映机器,在村中找一片空地,立两个木杆子,再把幕布挂在木杆子上,就可以放电影了。放映的内容也比较单调,除了八个样板戏就是“三大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在六七十年代,尤其是“文革”时期,跳“忠字舞”和唱“样板戏”是全民参与的政治活动,也是群众娱乐活动的主要内容。无论你会不会跳,会不会唱,都得学着跳,学着唱。露天电影院提供的娱乐,并不是电影带来的单一快乐,它同时也是农村家长里短的各种信息的交汇地,是八卦消息的隐秘传播场所,当然,对于孩子而言,电影并不重要,最重要的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知识讲座2013-08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第四期 华藏镇卫生院 2014年9月24日 天祝县华藏镇卫生院关于开展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知识讲座的计划计划于2014年9月24日在岔口驿村开展地方病的健康知识的讲座活动。 一、活动目的:为提高广大农牧民的健康意识,让农民群众了解和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力求达到人人享有健康生活的目的。 三、活动形式:健康知识讲座,发放宣传单。 四、活动内容: 1、宣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知识讲座。 2、悬挂宣传条幅,发放宣传资料 五、活动时间:2014年9月24日 六、活动地点:岔口驿村 七、活动负责人:****、***** 八、参加人员:岔口驿村村民 八:活动经费预算:150元 2014年9月23日 华藏镇卫生院

填表时间:2014年09月24日 通知 岔口驿村全体农民朋友们: 为提高广大农牧民的健康水平,让农民群众了解和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华藏镇卫生院决定举办以“人人享有健康生活、共创美好家园”为主题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现通知如下:

时间:2014年9月24日 地点:岔口驿村 讲座内容: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授课人:*** 参加人员:你村广大村民 华藏镇卫生院 二0一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知识讲座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讲座之一 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合理膳食---十个字: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 “一”:每天睡前喝一袋牛奶。“二”:二百五十克至三百五十克碳水化合物,相当于六两至八两主食。“三”:三份高蛋白。一份就是一两瘦肉或者一个大鸡蛋,或者二两豆腐,或者二两鱼虾,或者三两鸡和鸭,或者半两黄豆。“四”:一个礼拜吃四次粗粮。“五”:一天500克蔬菜和水果。“红”:一天一个西红柿,喝少量的红葡萄酒,吃点红辣椒改善情绪,少焦虑。“黄”:胡萝卜,西瓜、红薯、老玉米、南瓜、红辣椒,即红黄色的蔬菜,红黄色的蔬菜维生素A多。“绿”:饮料数茶最好,茶叶绿茶最好。“白”:燕麦粉、燕麦片。“黑”:黑木耳。 ?适量运动 ?走路是最好的运动。运动做到三个字:三、五、七。“三”:一次三公里三十分钟以上;“五”:每星期最少运动五次;“七”:适量运动。

当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新趋势

当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新趋势 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开始被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 由于中西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形成了西学东渐局面。在这一过程当中,“随着条约口岸的开放”,西方人的社会生活方式作为西方文化的附生物也渐次传入 中国,国人开始接受这些“新的生活方式”并由此在中国形成了“西俗东渐”的现象,晚清时期的城市华人社会生活方式开始了习俗化。 当然,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并不完全等同于先进。但是它作为在近代工业文明基础是哪个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毕竟在实质和涵上比在农业社会文明和封建专制基础上形 成的社会生活方式要先进许多。虽然西方社会生活方式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挫折和阻碍,但是,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方式还是不可避免地开始了西化的过程。 服饰、饮食、习俗、文化、政治,反映着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社会生活方式最为直接的窗口。而中国人生活方式西俗化的历程也是首先从这里开始的。 一 通过生活方式的变迁,特别是服饰与文化的变迁。我们可以

认识民族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的发展历程。 诸如穿鞋戴帽,本是纯粹的个人生活行为,但在近代中国引起轩然大波,成为一代先辈思想启蒙的先声,生活方式国际化的滥觞。 鸦片战争后人们痛感到国家的积弱是由于民智不开,欲启民智,必先革除恶风陋习对人民的禁锢,其中尤以吸鸦片、裹足成为摧残民体,有辱国格的两大公害。先进的知识分子莫不对此口诛笔伐。如果说禁烟是对少数人不良嗜好的整治,反对裹足却要变更上千年的规旧习,波及千家万户。19世纪末兴起男子剪辫子的风潮,成为维新运动和民族革命的动员号召。反对女子裹足和男子留辫子,必然推动鞋帽服饰的 改革。早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认为女子裹足,不能劳动;辫发 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宽衣博带,长裾雅步,不便于万国竞争的时代,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便于“与欧美同俗”, 这就把变衣冠作为学习西方文明的一项重要容,具有开启民智的意义。 断发易服是在反封建思想指导下的风俗改良,不同于历代改元易服之举,历史上的变衣冠所变的形制,不变的是伦理性和等级性,民国初颁布的《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都以西式大髦和燕尾服作大礼服,是对封建服式等级制的彻底否定。还提出“适於卫生,便於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作为

饮食习惯、现代生活方式与癌症的关系

茶与癌症的故事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喝茶也慢慢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已有至少3000年的文化和历史。著名中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茶苦而寒,阴之阳,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而茶文化在我国古代的盛行,也说明茶在古人心中的地位。多数专家表示,饮茶还可以防癌、防糖尿病、防心脏病。但是,最近有研究证明,多喝绿茶有致癌的危险!接下我们对喝茶与癌症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饮茶可预防癌症 茶的分类有很多,大体依据工艺和茶叶品质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花茶、黑茶和再加工茶。茶叶中的营养物质非常多,但是鉴于每天的用量非常小,而很多营养物质溶于水的比例又非常有限,所以对于人类健康的贡献不大。在保健功能方面,主要还是其中的非营养物质发生作用,主要包括多酚类、色素、茶氨酸、生物碱以及芳香物质等等,作用最大的是多酚类物质。 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主要包括儿茶素、黄酮及黄酮苷类,花青素等,这些物质统称为植物化学物质,也叫植化素,是一大类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预防肿瘤的物质。 据动物医学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证明,茶具有防癌和抗癌作用,意大利的一项科学研究证明,茶对于人类口腔癌和咽癌更是具有预防效果。在这些对于癌症的预防作用中,绿茶的起效尤为明显。据我国研究证明,常喝绿茶,食管癌的发病率可减少50%,胰腺癌和直肠癌的发病风险降低40%,胃癌、皮肤癌发病风险降低20-30%,结肠癌减少20%。不仅如此,还有研究报道,饮用各种茶都能降低吸烟所导致的氧化损伤和DNA损伤。看来茶在人类癌症的预防中,功不可没。 二:喝茶抗癌喝过量、不会喝可致癌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喜欢喝绿茶,这是一个不错的习惯,通过这种方式摄入的适量儿茶酸有益于人体健康。于是一些人就只服用儿茶酸,希望预防癌症。但日本三重大学医学系川西正估教授通过实验证明,如果人们摄取儿茶酸的浓度是绿

现代生活五大主流生活方式总结

现代生活五大主流生活方式总结 纵观2000年到2010年近十年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和流行风潮,业之峰总结已往住宅室内设计的文化后,首次系统地提出室内设计应以人的生活方式为主创思路,以生活方式决定风格方式的设计思想来提升设计文化及室内设计的发展潮流方向,总结出怀旧、时尚、简约、舒适、健康这五大主流生活方式,演绎出十大设计风格—新古典、新中式、浪漫主义、现代前卫、北欧风情、现代简约、乡村风格、雅致主义、地中海风情和东南亚风格。这十大风格基本囊括了当今社会人群的主要的社会活动与生活文化,是现阶段国人思想意识,消费理念、审美情趣演变后的一种归纳和展现。 一、主流生活定义: 主流生活:主导现阶段人类生活方式及社会家居文化的五种生活形态(健康生活、舒适生活、简约生活、时尚生活、怀旧生活。 1,怀旧的生活方式 对逝去岁月的一种追忆、对传统的向往、对古老的怀念。怀旧不是仿古,不是在追求过去的形式,而是文化,历史,哲学和精神。怀旧是岁月的痕迹。是自然于人之间的平衡的状态,是人与人之间更加缠绵微妙的情感。 当瑶剧卷土重来,当黑胶唱片慢慢复活,当《变形金刚》被拍成电影,当费玉清唱起《青青校树》,当徐志摩的老情书被出版……毫无疑问,一个怀旧的时代正悄无声息地来到。按照精英人士的说法,当人们普遍感到生存压力增大的时候,人们才会产生怀旧。怀旧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抚慰或者心理麻痹。 适合人群:新中式风格有很强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又适合现代人生活。整体典雅,庄重又不像中式古典那么生硬,现在正逐渐被多数人接受和认可。 年龄层:中年以上(35岁以上) 职业身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军官干部及国家公务员 适合户型:别墅,大户型,中等户型均可。 提示:1 新中式的家居陈设与传统不同,多为西式陈设方法。 2 重新强调舒适性。木材质居多。 图片赏析:图片1 古典的中式风格 统帅装饰工作

健康生活方式讲座内容

健康生活方式讲座 —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1、合理膳食—平衡膳食;总量控制;品种多样;限盐控油。 2、适量运动—走路是最好的运动。提倡三五七:“三”:一次三公里三十分钟以上; “五”:每星期做少运动五次;“七”:运动后心率+年龄=170为适量远动。 3、戒烟限酒—不吸烟,控制饮酒量每天不超过1两白酒。 4、心理平衡—做到三个快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行其乐。 注:1992年世界卫生在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指出,按照这健康四大基石指导生活方式,可以使高血压发病率减少55%,脑卒中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1/3,一句话,可以使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慢性病减少一半,并且还能延长预期寿命10年,而所需费用不足医疗费得1/10。 健康生活方式 ? 健康生活方式是指必须和社会相适应,人也要和环境相和谐,要有健康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一分为二地看待世界上的事,摆正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这是心理健康的基础。 生活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对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过如下总结: 健康 = 60%生活方式 + 15%遗传因素 + 10%社会因素 + 8%医疗因素 + 7%气候因素

由此可见健康的生活方式管理是新兴起的个人健康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策略。健康生活方式是需要培养的,培养的主动性在人们自己。生活方式管理的观念就是强调个体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生活方式管理是通过如下措施达成: 1. 教育传递知识,确立态度,改变行为; 2. 激励通过正面强化、反面强化、反馈促进、惩罚等措施进行行为矫正。 3. 训练通过一些列的参与式训练与体验,培训个体掌握行为矫正的技术。 4. 营销利用社会营销的技术推广健康行为,营造健康的大环境,促进个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 健康生活方式管理核心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人们自己制订一系列的健康计划,由执行者靠毅力自觉执行,由于较枯燥难坚持,通常半途而废的居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健康生活方式管理方法也随之有了改变。一系列的移动互联网健康管理工具为人们提供了不少便利,使得生活方式的养成更有趣,人们也更有动力。 多C就是这样的一个移动互联网生活方式管理工具。它也是国内第一个以"健康生活方式"的发现、分享、实现为目标的健康社区,它通过简单的"一键跟随订阅+定时/即时推送提醒+待完成列表"的创新结合方式,完成个性化的健康生活方式管理。 刷牙时间 饭后三分钟是漱口、刷牙的最佳时间。这时候口腔里的食物开始分解食物残渣,产生的酸性物质容易腐蚀牙釉质,使牙齿受到损害。夜晚刷牙比清晨刷牙好。因为,白天吃东西,有的东西会堵塞在牙缝里,如果睡前不刷牙,食物经过一夜发酵腐烂,细菌大量繁殖,产生的乳酸会严重腐蚀牙龈,引起龋齿病(即虫牙)或牙周炎。所以夜晚刷牙好。 折叠牛奶时间 牛奶含有丰富的钙。睡觉前饮用,可补偿夜间血钙的低落状态,保护骨骼。同时,牛奶有催眠的作用。早晨喝杯牛奶补充一上午的蛋白质及能量等让早餐更营养健康。但最好不要只喝牛奶以免浪费优质蛋白被充当直接能量消耗掉,所以吃点面包等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是有必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