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五章 知识讲解

《老子》五章 知识讲解
《老子》五章 知识讲解

《老子》五章

编稿:姜虹审稿:王娜

学习目标

1.理解《老子》节选各章的思想内容,把握道家的主要思想;

2.熟读《老子》节选各章,积累主要的文言知识和文言现象;

3.本节课难点:读懂《老子》节选各章,掌握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尤其是其中的辩证法思想,“道”、“有”与“无”、“师法自然”、“无为而治”等的深刻内涵,要做深入研讨。

知识积累

文学常识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最早的经典。关于《老子》的作者是谁以及它的成书年代的问题,一直是悬而未决的学术问题。现在一般认为,《老子》基本上反映了老子本人的思想,成书于战国前期老子后学之手,比《论语》晚。老子即老聃,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生活年代大致和孔子同时而略早,孔子曾向他问礼。老聃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后来隐居,不知所终。

《道德经》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者和读者的书。《道德经》是解释道家哲学的主要经文。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字词汇总

语音

音声相和(hè)夫(fú)唯弗居受国之垢(gòu)虽有舟舆(yú)

重点字词

①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可道.(演说,说出),非常

..(非:不是;常:永恒不变的,为两个词)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

②名.(名词、名称、称呼等)可名.(叫出),非常名.(名词、名称、称呼等)。

③此三者,以为

..文不足【以为:应为“以(之)为”的省略,“把(它)作为”之意】

④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即使,表假设关系)。

⑤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四个词都是使动用法)。

《老子》节选文本中的成语与格言

①成语:有无相生前后相随绝圣弃智见素抱朴以柔克刚小国寡民

②格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重点语句

断句难点

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应断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②“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察其徼”

应断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课文精要

理解主旨

《老子》又被称为《道德经》,其中“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全书五千余字,“道”字就出现了七十余次。什么是“道”?据《老子》说,这是“玄之又玄”的东西,是超出人们经验世界的存在,因此,很难加以明确的解释。简单的说,“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所以,作者将“道”称之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万物之宗”。

把握重点

1.一章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以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读:本章开篇明义,树立高标。“道”是这章(也是《老子》全书)的核心概念,是老子最高的哲学范畴。在这里“道”是指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最初的发动者,具有无限的潜在力量和创造力,天地间万物蓬勃的生长都是道的潜藏力不断创发的一种表现。“道”具有不可言说性,不可以概念化,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本源!

“无”和“有”用来指称“道”的,是用来表明“道”由无形质落实向有形质的一个过程。

“无”并不等于零,相反,因为“道”具有潜藏的特性,不能为人的感观所认识;所以老子用“无”字来指称这个“不见其形”的特性。“无”在老子看来,蕴含着无限未显现的生机,“无”蕴涵着无限的“有”。

“不见其形”被称为“无”的“道”,却能产生天地万物,所以老子用“有”来形容“形而上”的“道”向下落实到“形而下”的介于“有形”与“无形”的一种特定的状态。“无”和“有”,来源相同,有机联系,相辅相成,同叫做“玄”。

所以,综合起来“道”是“无”中“有”,“有”中“无”,“道”超越于人的经验世界。这一章启示我们:不可拘泥于万事万物的表象,而应该用心去体悟“道”的实质。这是老子思想的一个哲学出发点。老子就是从这里出发,去阐述他的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的。2.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读:道是绝对的、永恒的,但是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动的。美与丑、善与恶、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等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都是在相对的关系中产生的,同时这种相对关系也不断地变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说明一切事物在相对的关系中,显现相成的作用,互相依赖,相互补充。

在这里,“圣人”是老子心中理想人物的折射,他依照自然的规律而不强做妄为。天地间,万物欣然而作,各呈己态,圣明的人仅仅从旁边辅助,任凭各自的生命展开其生命的内涵。

同时,老子强调每个人都要发挥创造的动力,但是不能让自己的私欲无限发展。“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生”、“为”、“功成”,正是强调人要去工作,去创建,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但是对于人类的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擅自据为己有。“不有”、“不恃”、“弗居”就是强调个人要消除占有的冲动,因为人类社会的争端,就在于人人都想扩张自己的私欲。从这点看,老子的人生观,并不消极。

3.十九章

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解读:这章具体陈述老子的治国主张,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章老子首先讲应该去除哪些东西,再从正面讲怎样做。

老子主张摒弃知识、智慧、摒弃仁义等道德规范。因为“智慧”等往往成了人们雕饰言行乃至弄虚作假以博取功名富贵的手段;同时,在老子看来,对百姓“仁”也不必要,因为“仁”必然会干涉百姓的生活,国家就不得安宁了。“绝仁弃义,名复孝慈”,是因为人的天性就讲孝慈,不讲仁义,百姓自然就能回到上慈下孝。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实际上是强调“无欲”,治国者无欲,不积聚奇巧器物,百姓见不着,就不会产生“欲”了,盗窃等事情就不会发生了。在老子看来,是在位者自己的贪欲引来了盗贼。

在这章里,“圣”“智”和“绝学”相对,“巧”、“利”相对的是“少私寡欲”,“仁”“义”相对的是“素”“朴”:前者是社会的祸害,后者是救世的良方。

特别强调的是,“素”、“朴”都是指没有搀杂“人为”因素的自然本性。老子以为智巧谋虑的产生就意味着纯真本性的迷失,所以我们要防止智巧谋虑,恢复自然本真的状态,见素抱朴。人们只有改变占有的观念,摆脱贪欲的困扰,无执无为,顺应自然,这样才能恬然安适。这一点和孟子的“不失其他赤子之心”不谋而合。

4.七十八章

原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主。正言若反。

解读:此章从生活经验出发,引申出弱能胜强、柔能克刚的道理,其本质上也是强调“圣人”应该遵循的治国之道:即“受国之垢”,“受国不祥”。可用《老子》中“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来概括这种治国的“柔”性:老子用水做喻,就是告诉我们“圣人”能做到谦卑,言辞谦逊,才能使国家安宁。

这章中,“正言若反”是理解的难点。所谓“正言若反”,就是从反面来表述正面,从反面来表述肯定。《老子》中还有“大巧若拙”、“大直若屈”、“大辩若讷”等等,就是从否定的方面来表述肯定。“正言若反”是老子独特的立言准则,是老子思想的一大特色。5.八十章

原文: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名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行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解读:这一章,老子描述了理想中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他总的要求是:弃而不用各种各样的器具,让百姓安土重迁。具体做法是:不用车、船等技术先进的器物,让百姓出行困难;不用武器,就不会产生战争;不用文字,结绳而治,事情就简单化,最后就能让百姓衣食无忧,安居乐业;和别的国家相邻,却能老死不相往来。这种“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和老子“无为”的政治理想是相联系的。他其实是主张回到远古时代,并希望社会永远停滞不再发展,是一种十分消极的思想,也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里,老子营造的理想的生存之境:人们顺天任势,自然无为,不谋于占有,不为于“益生”,无互相攀比的观念,知足知止,不为“人为”的欲望而奔波,没有因贪婪而产生的追求,没有为名利而发生的争夺,从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人的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

知识迁移

阅读《知人者智》,完成1—6题。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1、明朝哲学家王阳明曾说:“去山中之贼易,去心中之贼难。”这一章中的哪句话可以作为这种观点的佐证?

2、《知人者智》所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知人者智》主要谈的是修身和自我发展的问题,请就这方面谈一谈自己的思想收获。

4、“明”与“智”有哪些区别?

5、从做人的修养来说,“自知”和“自胜”,“知足”和“强行”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6、你能以历史上的人物事迹为例来说一说“死而不亡者寿”的意义吗?

参考答案

1、答: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2、答:主要谈的是人的修身和自我发展的问题。

3、答:(1)“自知者明”,要了解自己,必须静下心来,静下心来才能了解自己,因为一般说来,当局者迷,能对自己做出客观估价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2)一个人心中的自己,跟别人所看到的自己,常常有差距。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面对妻、妾、看客的赞扬并没有得意忘形,亲见徐公后他幡然自知,“自以为不如”。他就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智者。

4、答:“智”为聪明有智慧,“明”是英明,“明”要比“智”更高一个层次。

5、答:人要经常地省视自己,坚定自己,克制自己,并且矢志力行,这样才能进一步开展他的精神生命与思想生命。

6、答:例如诸葛亮六出祁山,虽然北伐的大计因为他的不幸病逝而最终没有成功,但他那种知恩图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却得到了后世永远的敬仰和奉行。诸葛亮身虽死,但其精神却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拓展阅读

智者的训诫——《<老子>五章》析读

杨志刚

■【高清课程:高清ID:401815插入位置:二、课文分析:(一)大道何谓】

(一)大道何谓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也:可道,可以言说。

非恒道也:恒,王弼本改作常,永恒。避汉文帝刘恒讳。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万物有名,都不是永恒不变的名。

无名,万物之始也:万物未生,无名无形。

有名,万物之母也:万物既生,有形有名;万物有名就如孩子出生后方会有一个具体的名字,老子此处用母生子打比方。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无欲,才能坐观其变,尽得其妙。

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徼,求,求取。有欲,必有所求于外物。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无名的万物和有名的万物同出于道,虽然一个叫无一个叫有,其实一回事。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深黑色,此指幽深莫测。道就像一个又深又黑的大洞,此洞为众妙之门。

什么是“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混,音hún。

先天地生:先于天地而生。意即天并不是最高主宰,道才是最高主宰。

寂兮寥兮:寂,静而无声。寥,动而无形。

独立而不改:指道有绝对性和永存性。

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

道是《老子》中一个高深莫测的哲学概念。但“道可道,非恒道”,所以老子就只能找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真实可感的字“道”来指代这“混成之物”,虽然是无奈之举但又是聪明的办法。选中道这和道字本身的意思是有关系的,道就是道路的道,指大路。特性如下:第一,就是终极性,万物的本源。

独立而不改:指道有绝对性和永存性。

混成之物即道,道是天地之母。也就是说,道是世界的本源。“先”并不是时间意义上的先于,而是逻辑意义上的先。

老子的提出“道”是世界的起源和最高法则,是中国人探索世界创造问题的主要观点。西方人认为世界由上帝创造,印度人找到了佛祖释迦牟尼,这可以称作世界由人格神创造。道的观点与二者不同,对世界起源是一种哲学式的思考,这恰恰符合马克思对中国人是“早

熟的儿童”的判断。

第二,道有模糊性——道不可言说。

道可道,非恒道。

道是心领神会的,可以被言说出来的,就不是恒道。“恒”避讳作“常”。

为什么道不可道?

1.话语表述并不能完整表达道的所有内蕴。道不能说出来,说出来的就不是道。语言有局限性,有穷尽之时,而道无穷尽,所以话语并不能完整表达道的内涵。“佛曰不可说。”

2.道也不能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语言是糟粕,道是天机,天机不可泄露。

第三,运动性——道的状态。

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老子》第二十五章)

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混成之物的名叫大,字为道。老子仿照人的名和字来喻道,贴近生活,容易理解。

大曰逝:曰,作“则”“会”讲。

逝曰远,远曰返:“大”(道)表现为往(逝,与“返”相对),往得太远,就会返回来。这几句说道周行不怠的特点。

道也叫大,指没有边际,无所不包。逝、远、返三者都是“走之旁”都是运动的意思,“周行而不殆”。为什么能运动?有矛盾双方的此消彼长、相辅相成。

第四,周遍性——道的范围无处不在。

道是无处不在的,道体现在万物之中。万物都可能得道,万物都是道的孩子,母亲对孩子,都会一视同仁,就如孟子所说“人皆可为尧舜”。■

■【高清课程:高清ID:401815插入位置:三、课文分析:(二)虚静无为】

(二)虚静无为

无,无为是老子的重要概念,有是真实可见表征,无不是没有,无也是一种有。先看“无”: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老子》第十一章)

埏埴为器:埏埴shān zhí。埏,揉。埴,细粘土。埏埴,抟土制作器皿。

从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房间、碗、盆、一切容器皆如此。有了“无”这个空间,才能发挥有的作用。所以老子说“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无,演化成老子的重要概念:无为。

如果说庄子讲的是人生哲学,那么老子讲的就是社会哲学。在专制社会里,就两种人——统治者、被统治者。

统治者的无为

无为思想,在老子看来不过是一个手段,因为“无为则无不为。”(《老子》第三章)班固在《汉书》中说老子讲的是“君人南面之术”,“无为”对统治者来说是统治的一种手段: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第二章)

怎样做才是无为呢?

做法一:少干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五章)

不仁:仁,无情无义,无爱无恨。

刍狗:刍狗,草扎的狗,祭祀、丧葬用品。活动完成,就扔了。

天地无情,类比推导圣人无情,因为道法自然,自然是人类的导师。无情也就无爱无恨,就放任百姓,无为而治。圣人就是圣明的统治者,不是去践踏、蹂躏百姓,而是不干预。

以“无为”治国——圣人无恒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百姓皆属耳目焉,圣人皆孩之。(《老子》四十九章)

属耳目焉:属,音zhǔ,瞩目,关注之意。百姓监视君主呢。

圣人治理百姓要有胸襟,将其看成是自己的孩子。试问,自己的孩子,不管有了怎样的问题,父母都会以正面的力量去看待、引导,最后,百姓都归于孩子般质朴、单纯。

做法二:改造心灵——愚民

不被外在虚名迷惑,追求内心的平静——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老子》三章)

老子认为应该绝圣弃智,这是愚民政策。百姓有智慧,就会有更多的想法,就会反抗,就难以治理。老子认为要愚民,才能天下大治。老子不但愚民,还要愚君——故以智治邦,邦之贼也;以不智治邦,国之德也。(《老子》六十五章)

老子对统治者的理想描述: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老子》十七章)

儒家把亲誉之作为最高追求,而道家更进一步,统治者也浑浑噩噩。

庄子对统治者的描述:

“上如标枝,民如野鹿。”(《庄子·天地》)上上下下都混混沌沌,傻傻呵呵,整个动物世界,一片和乐景象。这不是社会的倒退,是因为:

1、老子认为动物世界好,取其没有人类勾心斗角之意。

2、后世的统治者是愚民,但不愚君、不愚臣,不能把愚民罪名算在老庄的头上。秦始皇焚书坑儒,但他不傻,后代的国君拼命让臣子参加考试才能授予官职,官员也要聪明。只有老百姓,要求你什么都不知道。这是地地道道的愚民。

统治者的“无为”——功成身退。

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老子》二章)万物作而弗始也:始,干涉之意。

为而弗恃也:恃,据有,持有,自恃己能之意。

成功而弗居也:居,占有。

以上通过解读“道”的内涵、特征,及对“无为”的解读。可以说,这样的解读是远远不够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多读一些关于老子的书,你会受益终身的。■

《老子》五章参考译文

1.一章

译文:道,(如果)能够说得出,他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如果)能叫得出来,它也就不是永恒的名。我们用“无”来命名田地万物的开始,用“有”来命名万物的起源(母)。所以从永恒的“无”中,可以观察宇宙的微妙之处;从永恒的“有”中,可以推知万物的极限。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却各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可以说是玄妙的道理。极远啊,又极深,他是一切微妙的总门。

2.二章

译文:天下的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就无所谓丑了;都知道怎样才算善,这就无所谓恶了。所以,有无由互相对立而产生,难易由互相对立而形成,长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声由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后左右互相对立而出现。因此,“圣人”用“无为”去处事,用不言去教导,任凭万物生长变化,而不开创它。生养了万物,而不据调为己有。推动了万物,而不自以为尽了力,功成而不自居(占为己有)。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不会失去。

3.十九章

译文:抛弃了聪明和智慧,人民才有百倍的利益;抛弃了“仁”和“义”,人民才能回到孝和慈;抛弃了巧和利,盗贼才能消灭。以上三条作为文治法度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的认识有所从属:表现单纯、持守朴素,降低欲望,抛弃学问,没有忧愁。

4.七十八章

译文: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超过它的,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弱小之所以能胜强,柔之所以能胜强,天下没有人不懂,就是没有人肯去做。因此,“圣人”说:承担国家的屈辱,才算是国家的君主;承担国家的灾祸,才算是天下的君主。正面的话听起来恰像是反语。

5.八十章

译文:国家小,人民少,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不用生命去冒险,不向远方去迁徙。虽然有船和车,没有地方乘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没有地方陈列它;使人民再用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邻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吠的声音互相听得见,而人民知道老死也不相往来。

《老子·二章》注释、分析

《老子》二章 老子《老子》,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经》《道德真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老子》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被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 天长地久⑩。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作品注释】 ①恶已:恶、丑。已,通“矣”。 ②斯:这。 ③相:互相。 ④刑:通“形”,此指比较、对照中显现出来的意思。 ⑤盈:充实、补充、依存。 ⑥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 ⑦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古时人所推崇的最高层次的典范人物。居,担当、担任。无为,顺应自然,不加干涉、不必管束,任凭人们去干事。 ⑧作:兴起、发生、创造。 ⑨弗志:弗,不。志,指个人的志向、意志、倾向。 ⑩天长地久;长、久:均指时间长久。 ?以其不自生也:因为它不为自己生存。以,因为。 ?身:自身,自己。以下三个“身”字同。先:居先,占据了前位。此是高居人上的意思。 ?外其身:外,是方位名词作动词用,使动用法,这里是置之度外的意思。 ?邪(ye):同“耶”,助词,表示疑问的语气。 【作品分析】 本文选自《老子》,第一章首先论述事物的相对性: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是相对而成立。然后论述“圣人”的行为准则:处无为之事,行不言而教,不为始,不有,不恃,弗居。“无为”是老子思想中的重要准则。老子认为,“道”是

《老子》五章教案

《老子》五章教案 一、教学要求 1. 了解老子的生平和哲学观 2. 把握《道德经》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 二、重点、难点 1. 老子的思想主张 2. 《老子》五章的思想内涵 一、以老子简介导入:(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第一》:“以为圣人生有老容,故号为老子”。几年前的《纽约时报》把老子列为古今十大作家之首。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 《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宇宙是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 老子的思想: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是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天地万物的本源,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所以道又可称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万物之宗”。《老子》论“道”,突出的是“自然”,即把“自然”看成是万事万物的最高法则。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对于个人如何立身处世,老子强调的是“谦 虚、“不争”、“柔弱”、“知足”等。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 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无为”的意思是不妄为,让万事万物都顺着自然之性萌生、发展。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让人们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从而达到“相安无事”的自然状态。 《老子》的历史观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 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老子不但创立了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二、创作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下放,陪臣执命,政治和社会关系均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现实社会中的士族制束缚着历史的发展,“天命观”和“天道观”同样也束缚着思想的发展,老子形而上学的“道”的提出是对自然史的认识上寻找否决“天命观”“天道观”的理论根据,因而具有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和合理性。 三、内容分析: (一)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

《〈老子〉二章》教学设计

《〈老子〉二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老子其人和《老子》其文,理解把握文中的一些词语,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文言语感。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了解并走入《老子》,有韵味地诵读文言经典,积累名句,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2、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含义;通过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热爱生活,加强自身修养。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蕴含其中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道理。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道可道,非常道”“天长地久”“上善若水”“自知之明”……说起这些话,我们都不会觉得陌生,它们都出自我国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作《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80—500年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楚国苦县厉乡,即现今的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老子是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曾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过礼,后隐退,著《老子》一书。老子的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后世许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吸取了他的思想。《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的主要经典。书中提出了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具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思想,保存了许多古代天文、生产技术等方面的资料,还涉及军事和养生。 二、充分诵读。 1、教师范读。教师以全情投入的朗读感染学生。 2、教师领读。进一步明确字音、句读,传达文言语感。 3、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学生自己放声朗读,读出自己的风格。 4、学生个别朗读。教师借此了解学情,可做个别指导。 5、xx齐读。 三、讲解交流。 1、我们在朗读《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一章时,大家是否发现这一章的规律呢?美和恶、善和不善、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这些都是完全对立的两个方面。 2、它们之间除了完全对立之外,还有什么内在联系? 在互相对立中互相依赖,是相反相成的概念,离开前者则后者不存在,离开后者则前者不成立,同时,二者又可以转化。这种关系是哲学中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3、这种相反相成,互相转化的规律给我们哪些启示呢?(大家默读这一章)一切顺其自然,不居功自傲。

《老子五章》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老子五章》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要点】1.理解《老子》节选各章的思想内容,把握道家的主要思想; 2.熟读《老子》节选各章,积累主要的文言知识和文言现象; 3.本节课难点:读懂《老子》节选各章,掌握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尤其是其中的辩证法思想,“道”、“有”与“无”、“师法自然”、“无为而治”等的深刻内涵,要做深入研讨。 一、【导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函谷)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二、【作者生平】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后),春秋时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汉族。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母亲怀了七十二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

他博学多才,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道德经》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者和读者的《道德经》是解释道家哲学的主要经文。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在西方,《道德经》远比孔子或任何儒家的作品流行。事实上,该书至少出版过四十种不同的英文译本,除了《圣经》之外远远多于任何其它书籍的版本。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然今天没有几个人自称是道教徒,但是除了孔子以外,再没有哪一位中国哲学家对人类思想的影响像老子那样广泛和持久。 三、【创作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王权下放,陪臣执命,政治和社会关系均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当现实社会中的氏族制束缚着历史的发展,“天命观”和“天道观”同样也束缚着思想的发展,老子形而上学的“道”的提出是对自然史的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老子〉五章》教学设计 doc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老子〉五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老子》节选各章的思想内容,把握道家的主要思想; 2.熟读《老子》节选各章,积累主要的文言知识和文言现象; 3.本节课难点:读懂《老子》节选各章,掌握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尤其是其中的辩证法思想,“道”、“有”与“无”、“师法自然”、“无为而治”等的深刻内涵,要做深入研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函谷)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以此作为导入文字,创设情景。 二、检查学生预习。 三、老子其人其书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后)(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诞生),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汉族。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母亲怀了七十二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 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道德经》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者和读者的书。《道德经》是解释道家哲学的主要经文。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四、文言知识积累 A.读音 音声相和(hè)夫(fú)唯弗居受国之垢(gòu)虽有舟舆(yú) B.重点字词 ①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可道(演说,说出),非常(非:不是;常:永恒不变的,为两个词)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 ②名(名词、名称、称呼等)可名(叫出),非常名(名词、名称、称呼等)。 ③此三者,以为文不足(以为:应为“以(之)为”的省略,“把(它)作为”之意) ④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即使,表假设关系)。 ⑤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四个词都是使动用法)。 C.《老子》节选文本中的成语与格言 ①成语:有无相生前后相随绝圣弃智见素抱朴以柔克刚小国寡民 ②格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大学语文

翻译 一、樊迟仲弓问仁 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不怨恨什么;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不怨恨什么。 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 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使他们的地位在邪恶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正直起来。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 齐桓晋文之事 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 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 3、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如果像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 冯谖客孟尝君 1、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于是冯谖坐着车子,举起宝剑去拜访他的朋友,并且说道:“孟尝君把我当客人一样哩!” 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他立即派人请冯谖来相见,当面赔礼道:“我被琐事搞得精疲力竭,被忧虑搅得心烦意乱;加之我懦弱无能,整天埋在国家大事之中,以致怠慢了您。 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债收完了,买什么回来 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 我私下考虑您宫中积满珍珠宝贝,外面马房多的是猎狗、骏马,后庭多的是美女,您家里所缺的只不过是“仁义”罢了。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黄金千斤,这是很重的聘礼了;百辆车子,这算显贵的使臣了。 四、《老子二章》 1、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

高中语文选修《老子五章》原文和翻译

高中语文选修《老子五章》原文和翻译 1.一章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以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道,(如果)能够说得出,他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如果)能叫得出来,它也就不是永恒的名。我们用“无”来命名田地万物的开始,用“有”来命名万物的起源(母)。所以从永恒的“无”中,可以观察宇宙的微妙之处;从永恒的“有”中,可以推知万物的极限。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却各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可以说是玄妙的道理。极远啊,又极深,他是一切微妙的总门。 解读:本章开篇明义,树立高标。“道”是这章(也是《老子》全书)的核心概念,是老子最高的哲学范畴。在这里“道”是指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最初的发动者,具有无限的潜在力量和创造力,天地间万物蓬勃的生长都是道的潜藏力不断创发的一种表现。“道”具有不可言说性,不可以概念化, 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本源!

“无”和“有”用来指称“道”的,是用来表明“道”由无形质落实向有形质的一个过程。 “无”并不等于零,相反,因为“道”具有潜藏的特性,不能为人的感观所认识;所以老子用“无”字来指称这个“不见其形”的特性。“无”在老子看来,蕴含着无限未显现的生机,“无”蕴涵着无限的“有。” “不见其形”被称为“无”的“道”,却能产生天地万物,所以老子用“有”来形容“形而上”的“道”向下落实到“形而下”的介于“有形”与“无形”的一种特定的状态。“无”和“有”,来源相同,有机联系,相辅相成,同叫做“玄”。 所以,综合起来“道”是“无”中“有”,“有”中“无”,“道”超越于人的经验世界。这一章启示我们:不可拘泥于万事万物的表象,而应该用心去体悟“道”的实质。这是老子思想的一个哲学出发点。老子就是从这里出发,去阐述他的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的。 2.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

初一传统文化教学案设计-2-《老子》(五章)中《有无相生…》

教学案第一页

教学案第二页

《老子》五章教案 一、教学要求 1. 了解老子的生平和哲学观 2. 把握《道德经》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二、重点、难点 1. 老子的思想主张 2. 《老子》五章的思想内涵一、以老子简介导入:(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第一》:“以为圣人生有老容,故号为老子”。几年前的《纽约时报》把老子列为古今十大作家之首。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宇宙是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老子的思想: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是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天地万物的本源,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所以道又可称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万物之宗”。《老子》论“道”,突出的是“自然”,即把“自然”看成是万事万物的最高法则。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对于个人如何立身处世,老子强调的是“谦虚、“不争”、“柔弱”、“知足”等。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无为”的意思是不妄为,让万事万物都顺着自然之性萌生、发展。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让人们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从而达到“相安无事”的自然状态。《老子》的历史观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老子不但创立了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二、创作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王权下放,陪臣执命,政治和社会关系均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现实社会中的士族制束缚着历史的发展,“天命观”和“天道观”同样也束缚着思想的发展,老子形而上学的“道”的提出是对自然史的认识上寻找否决“天命观”“天道观”的理论根据,因而具有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和合理性。 三、内容分析:(一)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译文:道,(如果)能过说出来,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如果)能够叫得出来,它(也就)

高中语文选修《老子五章》原文和翻译

第一章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能够言说的道理,就不是恒久不变的道理;能叫出来的名词,就不是永恒的名词。以“无”来命名天地万物之始,以“有”来命名万物之母。所以从永恒的“无”中,可以观察宇宙的微妙之处;从永恒的“有”中,可以推知万物的极限。常有和常无同出一源却各有不同的名称,都是玄妙的道理。玄妙啊玄妙,玄之又玄,这是探求一切奥妙的门径。 第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好的事物是美的,这就无所谓丑了;都知道怎样才算善,这就无所谓恶了。所以有无由相互对立而产生,难易由相互对立而形成,长短由相互对立而体现,高下由相互对立而存在,音声由相互对立而谐和,前后由相互对立而出现。因此,“圣人”用“无为”去处事,用不言去教导,任凭万物自然生长,而不去开创它。生养了万物,而不占有,推动了万物,而不以为恩泽在已,功成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所以才永远不会失去。 第十九章 【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译文:抛弃聪明和智慧,人民才有百倍的利益;抛弃讲仁和义,人民才能够回到孝慈;抛弃巧和利,盗贼才能消灭。以上三条光作为原则提出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的认识有所从属:表现单纯、持守朴素,减少私心、降低欲望,抛弃学问,没有忧愁。 第七十八章 【原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译文: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能够胜过它的,因为没有什么能够改变它柔弱的本性。弱之所以能够胜强,柔之所以能够胜刚,天下没有人不懂,(就是)没有人肯去做。因此,“圣人”说:承担国家的屈辱,才算是国家的君主;承担国家的灾殃,才算是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话听起来恰像是反话。 第八十章 【原文】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国家小,人民少,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珍惜生命,不向远方迁移。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地方乘坐;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陈列它。使人民再用古代结绳记事的办法。(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邻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吠的声音互相听得见,而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互往来。

老子五章教案

老子》五章教案(P222 ) 、老子简介 老子,生卒年不可详考。传为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 字伯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 。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官)。孔子曾向他问礼,晚年见周朝日趋没落,乃退隐,着《老子》老莱 子。 二《老子》简介 《老子》分“上篇” 《道经》和“下篇” 《德经》,合称《道德经》。共81 章,约5000 字。 《老子》是一部用韵文写成的哲理诗。在思想上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反对“天帝造物”论,认为“道” 是宇宙存在的本原,又是天地万物演变的根源。因而,可以认为,老子是中国本体论哲学的始祖。 强调一切均要顺应自然法则,即他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他却忽视人对自 然的能动作用,提出“弃绝圣贤”、“无为而治” ,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 社会的政治主张,带有浓厚的“宿命论”色彩。 自然无为——老子的思想核心。即面对神秘玄奥的自然,人只能听天由命。故他要求人们“无欲、少 智、守柔(追求柔弱)、退让”。 认为事物相互依存。如他说“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前后相随”等。指出对立的事物可以相 互转化。如他的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这些观点(4、5)都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三、《道可道》赏析(P222) 1、解题 出自《老子》第一章。可视为整部着作的导语。如同现在的理论着作,作者往往要在“导语”中将使用的一些新概念作必要的交代和说明。同理,老子也把他创造和使用的新概念作了事先说明。主要有:“道”,“名”(即“概念” )、“无”、“有”、“玄”等。 先串讲,再作具体分析。 2、翻译 道,可以用语言表达,但不是常说的“道” ;概念,可以给它一个命名,但不是常说的“名”。用“无”,给天地的初始阶段命名;用“有”给万物的根本命名。所以,常用“无” 去观察天地的奥妙;常用“有”去观察万物遵循的规律。“无”和“有”是出于认识事物的同一需要而创造的名称不同的两个概念。都可以说是很幽深的,幽深又幽深,是认识万物奥妙的总门。 3、分析 在本章,老子要说明的是这样几个问题: (1)“道”,非通常意义的“道”,也不是和他同时代的其他思想家称自己的学说的那个“道”。而 是用来概括天地万物本源的“道” 。 (2)名,就是“概念”。因为当时的语言里还没有“概念”一词,所以用“名”表示。他认为,对

大学语文_课后练习题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题目及详细答案> 《兼爱》 一、比较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思想的异同。 在先秦诸子,中墨家学派,可谓是与孔孟儒学比肩而立的两大思想流派。儒家讲“仁爱”,墨家讲“兼爱”,成为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两种主要形态。他们共同的地方是都提出”爱人”的主张。不同的是,儒家仁爱建立在“亲亲”的血缘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只有在爱有差等的前提下,才谈得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家反对儒家仁爱理论中的那种分亲疏、分等差、分厚薄、由近及远的仁爱思想。墨家认为,这种有差别的爱,正是造成天下之人不相爱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本文在语言与说理方面有何特色。 语言质朴充实,不重文采。文辞不加修饰,能就近取譬,浅近通俗,重在以理服人。 说理具有严密的逻辑力量论辩一气呵成,气势非凡。 三、今天应如何看待墨子的兼爱思想? 墨子认为,兼爱互利是为治之道“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力求使自利与互利两不偏废,在这种爱意融融的相互义务性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墨子的这种兼爱思想是一种达致和谐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有其不可抹煞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齐桓晋文之事》 一、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齐桓晋文之事章》表现了孟子反对“霸道”、主张“王道”即“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他的“仁政”主张,首先是要给人民一定的产业,使他们能养家活口,安居乐业。然后再“礼义”来引导民众,加强伦理道德教育,这样就可以实现“王道”理想。孟子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的核心是“以民为本”,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的新观念,反映了人民要求摆脱贫困,向往安定生活的愿望,表现了孟子关心民众疾苦、为民请命的精神,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孟子的思想也有其局限性。 二、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1.娴熟论辩技巧。巧妙地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引人入彀,从而使对方心悦诚服。 2.善于运用譬喻说明抽象的道理,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 3.大量使用排比、叠句等修辞手法,使其文章形成气势磅礴、畅达雄辩的风格。 三、孟子思想在哪些方面是对孔子思想的发扬光大? 孟子“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在经济上,主张“民有恒产”,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孟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成为后来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论依据。 《老子》二章 一、你对美与丑、善与恶有什么认识?美与丑、善与恶,有矛盾斗争的一面,是否也有相互依存及向对方转化的另一面? 美与丑、善与恶都是相对立而存在的,没有美也就无所谓丑;没有善也就无所谓恶,反之也是一样,他们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斗争也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向对方转化。 二、“损有余而补不足”,是否说明天道自然是公平的?“损不足以奉有余”,是否说明人道总是逆天而行? “损有余以补不足”是自然规律,也就是所谓天道,是不可抗拒的;损不足以奉有余是人道,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但人道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顺应天道的。 三、强行要求非此即彼的同一与强调矛盾多样统一的和谐,二者截然相反,何者合天道而顺民意?何者逆天道而非善政?谈谈你的认识。 任何事物都有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殊性,这才构成了一事物与它事物的矛盾,整个世界就是多样不同矛盾的和谐统一体。这也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是天道,人类社会是不应该违背这一法则的。强行要求非此即彼的同一就是逆天道而非善政;强调矛盾多样统一才合天道而顺民意。 《容忍与自由》 一、胡适为什么要引用《礼记·王制》“四诛”的全文?通过对“四诛”的现代阐释,胡适巧妙地阐明了自己的什么思想? 胡适引用《礼记·王制》“四诛”的全文是让人们看清楚封建专制的不容忍必然导致灭亡的历史事实。通过对“四诛”的现代阐释,巧妙地阐明了自己的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思想? 二、胡适为什么要将中国古代的“四诛”与西方的宗教迫害并列为例? 为了说明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类共同的习惯都是喜同而恶异的。因此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 三、胡适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论断的?他所提倡的“容忍”与他所追求的“自由”,各自的内涵是什么? 胡适在经过对人类社会的政治、思想、宗教等历史几十年深入研究探索总结之后,提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论断。他所说的容忍主要是指容忍异己的思想、信仰等,他所追求的自由也是在首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见解的度量的基础上的自由。 《像山那样思考》

知识讲解_《老子》五章

《老子》五章 编稿:姜虹审稿:王娜 学习目标 1.理解《老子》节选各章的思想内容,把握道家的主要思想; 2.熟读《老子》节选各章,积累主要的文言知识和文言现象; 3.本节课难点:读懂《老子》节选各章,掌握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尤其是其中的辩证法思想,“道”、“有”与“无”、“师法自然”、“无为而治”等的深刻内涵,要做深入研讨。 知识积累 文学常识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最早的经典。关于《老子》的作者是谁以及它的成书年代的问题,一直是悬而未决的学术问题。现在一般认为,《老子》基本上反映了老子本人的思想,成书于战国前期老子后学之手,比《论语》晚。老子即老聃,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谥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生活年代大致和孔子同时而略早,孔子曾向他问礼。老聃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后来隐居,不知所终。 《道德经》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者和读者的书。《道德经》是解释道家哲学的主要经文。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字词汇总 语音 音声相和(hè)夫(fú)唯弗居受国之垢(gòu)虽有舟舆(yú) 重点字词 ①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可道.(演说,说出),非常 ..(非:不是;常:永恒不变的,为两个词)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 ②名.(名词、名称、称呼等)可名.(叫出),非常名.(名词、名称、称呼等)。 ③此三者,以为 ..文不足【以为:应为“以(之)为”的省略,“把(它)作为”之意】 ④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即使,表假设关系)。 ⑤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四个词都是使动用法)。 《老子》节选文本中的成语与格言 ①成语:有无相生前后相随绝圣弃智见素抱朴以柔克刚小国寡民 ②格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重点语句 断句难点 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应断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②“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察其徼” 应断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课文精要 理解主旨

《老子五章》教学设计

《老子五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老子》节选各章的思想内容,把握道家的主要思想; 2.熟读《老子》节选各章,积累主要的文言知识和文言现象; 3.本节课难点:读懂《老子》节选各章,掌握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尤其是其中的辩证法思想,“道”“有”与“无”“师法自然”“无为而治”等的深刻内涵,要做深入研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函谷)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二、检查学生预习。 三、老子其人其书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后)(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诞生),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汉族。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母亲怀了七十二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 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道德经》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者和读者的书。《道德经》是解释道家哲学的主要经文。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四、文言知识积累 A.读音 音声相和(hè)夫(fú)唯弗居受国之垢(gòu)虽有舟舆(yú) B.重点字词

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及翻译.doc

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及翻译 《道德经》句式整齐,大致押韵,为诗歌体之经文。读之朗朗上口,易诵易记。体现了中国文字的音韵之美,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我为大家整理了《道德经·第五章》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道德经·第五章》 作者:李耳 天地不仁,以万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第五章》翻译: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道德经·第五章》注释: ①刍(chu)狗:用草扎成的狗。古代专用于祭祀之中,祭祀完毕,就把它扔掉或烧掉。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在本文中比喻: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都因不经意、不留心而任其自长自消,自生自灭。正如元代吴澄据说:"刍狗,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

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 ②犹橐龠(tuoyue):犹,比喻词,"如同"、"好象"的意思。橐龠:古代冶炼时为炉火鼓风用的助燃器具——袋囊和送风管,是古代的风箱。 ③屈(gu):竭尽,穷尽。 ④俞:通愈,更加的意思。 ⑤多闻数穷:闻,见闻,知识。老子认为,见多识广,有了智慧,反而政令烦苛,破坏了天道。数:通"速",是加快的意思。穷:困穷,穷尽到头,无路可行。 ⑥守中:中,通冲,指内心的虚静。守中:守住虚静。 《道德经·第五章》解读: 不讲仁慈,不安发议论,听任事物的自生自灭。这就是老子在对自然界的客观唯物性质认识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无为之治"的大体原则。 "天"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一个范畴。 古人惯于把天看作是世界的主宰,并往往赋予天以人格和宗教方面的涵义,先秦诸子们也大多继承了这种传统的天命观。夏王朝的建立,由于有了统一的君主专制政权,反映到宗教上,在多神之上便出现了众神之长,即上帝,又叫做"天"。从此,"天"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神性,而成为天神。这种人格化的主宰者式的天神观念,到了商、周时期得到进一步强化和丰富。春秋时期,传统的天命神学并未完全解体,依然是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孔子关于"天"的理解是有矛盾的,就其思想的主导方面而言,仍是坚持了殷周以来的天神观念,肯定天是有意志的,并且肯定天命,鼓吹"生死有个,富贵在天";而墨子则提出"天志"、"天意",宣扬天

《老子》 五章 教案

《老子》五章 学习目标: 1. 了解老子的生平和哲学观; 2. 把握《道德经》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1. 老子的思想主张; 2. 《老子》五章的思想内涵; 3. 学习《老子》的语言、行文、修辞手法等面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1. 老子的思想主张; 2. 《老子》五章的思想内涵;教学方法:自读、自我探究、合作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美文欣赏】平和为美 平和是待人处事的一种态度,也是做人的一种美德。 宽容是平和的外观。平和的人,厚德载物。雅量容人,推功揽过,能屈能伸。“原谅失败者之心,注意成功者之路”,处事方圆得体,待人宽严得宜。 冷静是平和的内涵。平和的人,其玄机在一个“静”字,“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冷静处人,理智处事,身放闲处,心在静中。 平和的人,眼界极高。表面平凡,实则内聚,心中有坚石般的意志,胸中有经世济邦之策。其心,天心,天青白日;其才,玉韫珠藏。居轩冕之中,不忘山林之味;处林泉之下,须怀廊庙之经纶。 平和的人,执热情而不做作,忠诚而不虚伪。内不见自己,外不见人,施恩于人是出于真诚,而不是利用别人来沽名钓誉,信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光明磊落,纯心做人。 平和既是一种修养,又是一种工作方法。平和的人,从不被忙碌所萦绕,闲时吃紧,忙里悠闲。待人不严,教人勿高。宽严得宜,分寸得体。身心自在,能享受生活之乐趣。 平和的人生,是和谐的人生,健康的人生。 授新课 一、进一步审视“哲人”----老子 老子(约前580—前500),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曾做过东周王朝的守藏吏,晚年辞官隐居。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受益颇多。老子第一个提出“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根本。老子是一位杰出的辩证法大师,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变动不居的,观察到万事万物存在着互相矛盾的两个对立面,提出了许多富有辩证法思想的命题。 在社会历史观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无不为”,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老子哲学思想可归结为客观唯心主义。他的思想和学说,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 老子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后退隐,著《老子》延伸:老子其人

老子五章

《老子》五章 【教学目的】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与人生智慧,理解其“道”论体系;把握《老子》的语言特色,体味譬喻论证的艺术效果。 【重点难点】“道”的基本意涵;譬喻论证。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一、字词句解析 二、老子的哲学观与人生观 三、譬喻论证与语言特征 【思考题】 1.老子的宇宙论包含哪些内容? 2.《老子》诸章论证手法上有何特点?起何作用? 一、作者与作品简介 (一)老子其人 老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相传生活于春秋时期。著有《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后被庄子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道教兴起以后,老子又被奉为道教的开山鼻祖,尊称为太上老君。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曾在东周王朝任守藏室史官(管理藏书)。与孔子同时代而稍前,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关于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不仅见载于《史记》,道家的《庄子》以及儒家的《礼记》中也都有类似的说法。)及周室衰,西出函谷,退隐,著《老子》五千言。 史官和隐士的经历对于老子思想乃至整个道家思想特征的形成都是很重要的,前者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和思想储备,而后者可以使他从现实的生活中摆脱出来,对社会和人生进行冷静的思考。 关于“老子出关”的传说:老子原来做“周守藏室之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后来看到王朝衰败得太厉害了,不想做了。他便辞去朝官,骑了头青牛,西出函谷关隐德修行。老子经过函谷关时,函谷关关令尹喜知道他即将隐去,请老子著书。函谷关为什么叫函谷关呢?两面两山对峙,中间一道又深又险的小路。所以这条路就像一个“函”字里一样,所以叫做函谷关。老子西去必定要经过这个关口。这一天,守关的长官即关令尹喜,到城头上暸望,一看不得了,空中飘过来一团紫气,一团紫气冉冉而来。关令尹很厉害,他眼睛一看说今天很妙,今天将会有圣人到来,然后他在关上远望,看见一个人,骑着一匹青牛

《老子》五章教案

《老子》五章教案(P222) 一、老子简介 老子,生卒年不可详考。传为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晚年见周朝日趋没落,乃退隐,着《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 二《老子》简介 《老子》分“上篇”《道经》和“下篇”《德经》,合称《道德经》。共81章,约5000字。 《老子》是一部用韵文写成的哲理诗。在思想上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反对“天帝造物”论,认为“道”是宇宙存在的本原,又是天地万物演变的根源。因而,可以认为,老子是中国本体论哲学的始祖。 强调一切均要顺应自然法则,即他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他却忽视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提出“弃绝圣贤”、“无为而治”,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的政治主张,带有浓厚的“宿命论”色彩。 自然无为——老子的思想核心。即面对神秘玄奥的自然,人只能听天由命。故他要求人们“无欲、少智、守柔(追求柔弱)、退让”。 认为事物相互依存。如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前后相随”等。 指出对立的事物可以相互转化。如他的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些观点(4、5)都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三、《道可道》赏析(P222) 1、解题 出自《老子》第一章。可视为整部着作的导语。如同现在的理论着作,作者往往要在“导语”中将使用的一些新概念作必要的交代和说明。同理,老子也把他创造和使用的新概念作了事先说明。主要有:“道”,“名”(即“概念”)、“无”、“有”、“玄”等。 先串讲,再作具体分析。 2、翻译 道,可以用语言表达,但不是常说的“道”;概念,可以给它一个命名,但不是常说的“名”。用“无”,给天地的初始阶段命名;用“有”给万物的根本命名。所以,常用“无”去观察天地的奥妙;常用“有”去观察万物遵循的规律。“无”和“有”是出于认识事物的同一需要而创造的名称不同的两个概念。都可以说是很幽深的,幽深又幽深,是认识万物奥妙的总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