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小数乘小数(1)

第3课时  小数乘小数(1)
第3课时  小数乘小数(1)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第3课时小数乘小数(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例1、例2及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

2.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身边,而且服务于生活,感受小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和掌握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的方法,并能进行计算。

难点: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揭示课题

教师:星期天,五(1)班两位同学分别测量了自己教室里的黑板和学校操场边大黑板的长和宽。(课件出示测量情景: 五(1)班教室里的黑板长、宽分别是3.1m和1.2m; 操场边大黑板的长、宽分别是12m和3.1m)

教师:怎样求这两块黑板的面积?

学生:用长乘宽就得到黑板的面积,算式是3.1×1.2和3.1×12。

教师:这两个算式中,哪个算式是我们前面学过的?能算出来吗?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教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3.1×12的?

学生:计算时,把3.1看做31,用31×12=372,再把372缩小10倍得37.2。

教师:把3.1×12看做31×12来计算,运用了什么方法?

学生:运用了转化的方法。

教师:3.1×1.2与3.1×12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学生:3.1×12只有一个因数是小数;而3.1×1.2中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教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小数乘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二、尝试计算,探索计算方法

1教学例1

教师:小数乘小数又该如何计算呢?大家是否都能用“转化为整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能。

教师:怎样把小数乘小数的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整数?下面请大家以3.1×1.2为例,4人为一组讨论,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合作讨论,尝试计算。

讨论后,学生一边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一边汇报。学生说思考过程时,重点归纳出把3.1看成31,原数扩大了10倍,把1.2看成12,原数扩大了10倍,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所以算出积后,要把积缩小100倍。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教师:计算3.1×1.2和计算3.1×12有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学生:相同点是都要把小数转化成整数来乘。不同点是3.1×12中只有一个因数需要转化成整数,而3.1×1.2中两个因数都需要转化成整数。

教师:如果每道小数乘小数的题目我们都这样想:两个因数各扩大了多少倍,积扩大了多少倍,然后再缩小相应的倍数得到原来的积,是不是有些麻烦呢?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规律呢?

引导学生发现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学生:因数中一共有多少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教师:大家能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这个问题吗?已知456×37=16 872,你能马上得到4.56×37的积吗?4.56×3.7,0.456×3.7呢?

教师:通过尝试计算我们已经摸索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那谁能说一说小数乘法可以怎样算?

学生回答略。

教师:刚才大家总结出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真不错。下面我们继续看他们还遇到了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例1的第2问。

教师:能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能。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全班交流。

2教学例2

教师:学会了小数乘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

教师: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检查。

教师:在解决这个问题中,要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略。全班完成后,请学生板书。

教师:835×18的积的末尾有0,是点上小数点再去掉0呢,还是先去掉0再点小数点?

学生:先点上小数点后再去掉0。

教师: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出在这个算式的整数积里,0只起占位的作用,因此在点小数点时,这个0是占了一个位数的;如果先去了0,再把整数积缩小1000倍,实际上就缩小了10000倍,其结果就不正确了。

教师:谁来总结小数乘小数可以怎样计算?

学生: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小数点,再去掉小数末尾的0。

三、巩固运用

教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

(1)练习二第1题、第2题。

(2)计算:3.5×4.8 2.97×0.3

四、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回答略。

教师:这节课,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尝试计算,找到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希望你们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板书笔记

小数乘小数(1)

3.1×1.2=3.72(m2)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积的位数不够,就在前面补“0”占位;

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小数点,再去掉小数末尾的“0”。

教学反思

这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新知识的学习架起认知桥梁。通过学生比较3.1×1.2和3.1×12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剖析新旧知识的分化点,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这样通过比较和辨析,就能抓住新知识的关键所在,思考如何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找到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从而主动地掌握新知识。二是重视对学生探索过程的引导。学生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索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经历了“尝试计算——探索规律——应用规律——总结方法”的过程。在教师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

第2课时《小数乘小数》名师教学设计

小数乘小数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5页例3,做一做及第8页练习二的第2-4题。 例3学习的是小数乘小数的基本算理及算法,是在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再次运用转化的方法将两个因数同时转化成整数来进行计算。它既是小数除法学习的基础,也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习的基础。 (二)核心能力 在探究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会应用转化的学习方法学习新知,发展学习的迁移能力。 (三)学习目标 1. 结合宣传栏刷油漆的情境,通过自主探究,能运用转化的方法正确解释小数乘小数的竖式写法和算理。 2. 在四人小组内交流的过程中,能用自己的语言合理地解释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练习对比,能准确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3. 能运用小数乘小数的知识正确地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学习重点 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四)学习难点 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五)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小数乘小数》PPT课件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复习任务 (1)口算,说一说算式之间的联系。 2×3= 20×30= 2×0.3= 200×30= 0.2×30= (2)南北对决:列竖式计算。

南:1.8×23 北:7×0.86 (二)课堂设计 1. 导入 同学们,经过暑假的装修,我们学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起走进美丽的校园吧! (课件出示正在刷油漆的宣传栏)看!工人叔叔正在给宣传栏刷油漆,可是有个问题却难住了他们,请你来帮忙! 2. 问题探究 (1)搜集信息,发现问题 师:先独立阅读信息,找出要解决什么问题和解决这个问题所具备的条件是什么?然后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小结:要解决宣传栏刷油漆问题,要先解决宣传栏的面积问题,再解决所需油漆数量的问题。 列式:2.4×0.8= 师:这个算式和我们之前学习的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小数乘小数 (2)自主探究,尝试计算 ①估一估,确定积的范围。 先估一估,2.4×0.8的积大约是多少?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小结:把2.4和0.8分别看成整数,所以2.4乘0.8的积大约是2平方米。 ②试一试,体会算法算理 师:根据计算小数乘整数的学习经验,想一想,用竖式计算小数乘小数可以怎样计算? 生尝试计算。 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 预设1:把米化成分米 因为2.4m=24dm 0.8m=8dm 24×8=192dm2 192dm2=1.92m2 所以 2.4×0.8=1.92(m2) 预设2:借助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小数》优秀教学设计

《小数乘小数》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与归纳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迁移 1.口算,说一说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3×4=30×40=300×40=300×4000= 2.列竖式计算,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6×3 0.46×20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安排复习积的变化规律与小数乘整数,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收集信息,发现问题。 课件呈现例3情境图。 (1)学生收集数学信息,自己分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说一说2.4×0.8与前面学习的小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3)出示课题:小数乘小数。 (设计意图:从计算“宣传栏的面积”导入,既复习了计算面积的知识,又引出了“小数乘小数”的数学问题。) 2.尝试计算,引导推理。 (1)估一估,确定积的范围。 先估计一下,“2.4×0.8”的积大约是多少。 把2.4和0.8分别看成最为接近的整数,所以积大约是2平方米。 (设计意图:在列竖式计算之前先估算,为笔算的结果确定大致范围。) (2)猜一猜,尝试算法。

根据计算小数乘整数的经验,想一想:用竖式计算小数乘小数可以怎样计算? (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先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点上小数点。) (3)试一试,体会算理。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如下三种情形: ①2.4米=24分米 0.8米=8分米 24×8=192(平方分米) 192平方分米=1.92平方米 组织学生思考、讨论:积是19.2还是1.92,为什么? 学生可能有两种解释: 解释一:把2.4米和0.8米分别改写成分米作单位,算出面积是192平方分米,再还原成平方米作单位,所以积是两位小数。 解释二:运用“积的变化规律”和“小数点移动规律”,计算时把2.4和0.8分别看作24和8,两个因数都乘了10,算出的积192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为了让积不变,就要把192除以100。 出示分析推理图。 看着分析图,引导学生完整叙述整个推理过程。 小结:两个因数都乘10后,得到的数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要求原来的积,就要反过来把现在的积除以100,从积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 (4)验一验,确定结果。 通过推理,我们验证了2.4×0.8=1.92,和估计的结果是一致的,积确实是2平方米左右。

小数乘小数第4课时简便计算

小数乘小数第4课时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里同样适用,能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使一些小数的计算简便,能合理,灵活地进行运算,运用乘法运算定很进行简便运算。 重、难点:能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合理、灵活地使一些小数的计算简便。 对策:通过三组算式,引导出“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口算p91、6+补充: 0.7×0.7 3.5×0.1 1.1×10 0.2×0.4 0.24×0.2 0.6×5 0.1×8.1 0.3×0.7 720-580 0.2×0.34 0.2+0.85 1.5×6 3.04×1000 0.4×0.25 8.2+1.8 1.4-0.9 480÷16 2-0.54 2.5×4 25×4

125×8 300×6 20×5 2×500 0.01×10 0.12×1000 2.复习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学生回忆,师板书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二、新课 1.教学运算定律 (1)(左右)同桌分别计算,p90、例4的三题 (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教学“试一试” 下面各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0.25×0.73×4 =0.25×4×0.73 运用乘法交换律 =1×0.73

=0.73 0.32×(400+3) =0.32×400+0.32×3 运用乘法分配律=128+0.96 =128.96 学生归纳: 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125→8 25×4 运用乘法分配律101→100+1 98→100-2三、巩固练习 1.p90,练一练(本)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0.25×0.78×4 0.73×0.125×8 0.25×16 0.125×1.6 (2)0.32×401 0.32×399 9.16×1.5-0.5×9.16 (3)5.8×101-5.8 5.8×9.9 0.78+0.78×99 0.78×10.1 四、作业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相应的式题. 2.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会熟练的进行笔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小数末尾的0的处理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小明家最近搬进了风景优美的月馨小区。(课件出示)瞧!这是小明房间的平面图,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3、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先来解决“房间的面积有多大?”你会列式吗?(生答) 4、师:(板书:3.6×2.8)这道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前面学习的是小数乘整数,而这道算式的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5、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板书课

题:小数乘小数 二、合作交流 (一)例题引导,探究算法 1、师:你估计小明房间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吗? 怎样估的?(房间的面积在什么范围内?) 2、师:小明的房间究竟有多大呢?拿出导学案,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如何运用前面的知识、方法求得3.6×2.8的积的。 a、谁来说说你的做法? (尽可能让学生多说一些方法) b、老师发现已有不少同学采用了竖式计算,谁上黑板来写一写。(学生书写竖式)(如果有小数点点错的,也板书上去) 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把小数乘小数的问题变成什么来计算的呢?你是受什么启发想到这样做的呢? (生:由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想到的) 师:真会思考。(表扬) 师:那他计算的结果对不呢吗?(我们刚才估的是),刚才还有同学告诉我说自己是用计算器算的,那他的结果与你用计算器算的一样吗? 3、师:刚才我们从小数乘整数的算法联想到小数乘小数。结果为什么是10.08而不是100.8或1.008呢? 思考并交流:导学案合作交流问题3。 全班交流问题3(呈现幻灯片:把3.6×2.8都看成整数,这两

五年级数学上册1 小数乘法第4课时 小数乘小数(2) (6)

编号:85989385000400012744523444276565 学校:施理本市模工同镇高录小校* 教师:英物记* 班级:启明星玖班* 第4课时小数乘小数(2) ?教学内容 教科书P6例4,完成教科书P6“做一做”第1、2题和P9~10“练习二”第9~12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能正确计算稍复杂的小数乘小数,知道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应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2.结合计算发现积和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培养数感,增强估算和验算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会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稍复杂的小数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 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小数乘法。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课件出示习题。 指名板演,全班练习。 师:小数乘整数以及小数乘小数是怎样计算的? 【学情预设】学生用竖式计算后回顾计算法则:小数乘整数与小数乘小数都是小数乘法,都是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上小数点;点小数点时,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小数。[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2)]

【设计意图】复习比较简单的小数乘法计算,回顾和巩固小数乘法计算的一般方法, 为学习稍复杂的小数乘法计算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教科书P6例4。 课件出示教科书P6例 4。 引导学生尝试计算,并小组交流。 师:计算时大家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先按一般方法计算,发现并引出问题: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 积应该是四位小数,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办? 全班讨论,得出结论:利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乘得的积的小数 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师生共同完成以下运算过程。(板书运算过程)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第一,要数清楚两个因数中小数的总位数,弄清楚应补上几个 0;第二,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应先点上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2.探究积与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1)完成教科书P6“做一做”第1题。 指名板演,全班练习。 师:说一说,哪几题最容易出错? 【学情预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进行反思,重点分析后三题的计算需要注意 的问题,即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情形,其中第2、4小题还要注意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2)完成教科书P6“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指导学生观察计算结果。 师:大家分别比较积和第一个因数的大小,发现了什么? 小组交流后汇报。 【学情预设】学生可以发现:在小数乘法中,第二个因数比1大时(左边4道题), 积比第一个因数大;第二个因数比1小时(右边4道题),积比第一个因数小。 师:这个规律怎样总结更为严密? 引导学生补充条件:这里的第一个因数不包括0。 【教学提示】 教学此题时,不 仅让学生学会计算, 更学会发现规律,并 逐步将规律表述完 整。

小数乘小数_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小数乘小数_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第二课时小数乘小数 教学内容: 第4、5页,例3、例4;第7、8页,练习一第4-6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能正确笔算小数乘小数,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小数点的定位问题。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组织学生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0.86×73.5×16 (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两生板演。 (2)反馈,校对答案,并请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和算理。 2、揭示课题:继续学习小数乘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激活学生的原有认知,教师应重点引导学

生清晰阐述小数乘整数的算法和算理,为探索小数乘小数的算法和算理做好铺垫。】 二、探索新知 1、投影呈现例3主题图。 (1)引导学生独立审题后指名列式:1.2×0.8。 (2)请学生估一估1.2×0.8的积。 (教学预设:1.2×0.8≈1×1=1(平方米)) (3)提出问题:1.2×0.8的积到底是多少?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么计算呢? 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4)指名三位学生板书不同的计算方法, (教学预设三种可能如下:) 生1:1.2米=12分米 0.8米=8分米 12×8=96平方分米=0.96平方米 生2:1.2生3:1.2 ×0.8×0.8 9.60.96 (5)组织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①积是9.6还是0.96,为什么? 在澄清错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阐述小数乘小数的算法和算理,形成如下的完整板书。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小数》练习题及答案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小数》练习题及答案 姓名:座号:评分: 一、填空。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小数乘以整数的方法是,先把小数看成再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然后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边数几位,点上并去掉小数点后末尾的零。 3、3.8+3.8+3.8+3.8= × 0.04×3= + + 4.1.5×3的意义是,也可以表示 改写成加法算式是。 5、3.8扩大倍是38. 0.78缩小倍是0.078。 6、90缩小1000倍是______。 ______缩小10倍是4.6。 7、13个0.25是______。 0.25的8倍是______。 8、0.24×15运算时先把0.24看作______,被乘数就扩大了______,运算结果必须缩小______,才能得到0.24×15的积。 二、口算 0.4×5= 1.2×4= 4×1.5= 1×0.5= 1.8×0.01= 0.25×40= 0.01×0.1= 1.25×0.4= 0.36×0.2= 0.8×0.9= 12.5×0.8= 0×0.365= 三、列竖式计算 0.26×7.25 3.105×18 63.08×2.5 11.4×1.35 3.8×50.2 0.59× 4.8 4.3×28 0.08×12.5 四、根据28×65=182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0.28×65= 28×6.5= 28×0.65= 2.8×6.5= 0.28×0.65= 2.8×0.65= 五、生活与应用 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9.5米,它的周长多少米? 它的面积呢? 2、一种日记本的单价是2.38元,买15个要付多少元钱? 50元应找回 多少? 3、一个奶牛场八月份产奶18.5吨。九月份产的奶是八月份的2.4倍。 九月份产奶多少吨? 4、蒙古牛一般体重是0.326吨,身高是1.12米。新培育的草原红牛体 重约是蒙古牛的1.3倍,身高约是蒙古牛的1.1倍。草原红牛的体重、身高各多少? 5、要下雨了,小丽看见远处有闪电,4秒后听到了雷声,闪电的地方 离小丽有多远?(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0.33千米/时。) 1

第3课时 小数乘小数(教案教学设计)

第1单元小数乘法 第3课时小数乘小数 【教学内容】:教材P5~6例3、例4及练习二第1、9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笔算,并且会运用该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小组讨论中探究、发现、感悟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提高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理解小数乘法和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地进行笔算。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比较。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0.7×5 9×0.8 1.2×6 0. 23×3 14×3 1.4×3 口算后提问:从14×3和1.4×3的口算中,你有什么发现? 2.列竖式计算。 26×7 1.36×12 30.8×25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3.引入新课。我们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那么小数乘小数又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二、自主探究 1.创设情境,引入问题。出示教材第5页例3的主题情境图。 师:观察图片,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校有一个长2.4米、宽0.8米的宣传栏。现在学校要给它刷油漆,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师:给宣传栏刷油漆,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该怎样计算呢? 全班交流,然后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我们该如何解决问题呢? 生:要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需要先求出宣传栏的面积。 师:那么怎样求宣传栏的面积呢?如何列式呢? 生:2.4×0.8。 生:可以用竖式计算: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1.小数乘法 第3课时 小数乘小数 人教版

第3课时小数乘小数(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例3和P6相关内容,完成教科书P8“练习二”第1~5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能正确计算小数乘小数,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探索与归纳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认识转化的思想方法。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台秤图片、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习题。 【学情预设】第1题:学生口算出得数后可能会说,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教师引导学生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算式之间的联系。第2题:学生做完后说一说计算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在集体订正时关注学生的错误,并强调: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时,应先点上小数点,如果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算完后,应检查积的小数位数是否与因数的小数位数相同,如果不同,检查哪一步计算出了错误,找出原因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复习积的变化规律与小数乘整数的计算,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收集信息,发现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5例3。

师:从题中大家能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要求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应该先算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观察情境图,说出已知宣传栏的长、宽和每平方米要用的油漆 质量,要求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必须先算宣传栏(长方形)的面积。列出算式2.4×0.8。 师:这个算式与前面学习的小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学情预设】学生发现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小数。[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1)]2.尝试计算,引导推理。 师:先估计一下2.4×0.8的积大约是多少。 【学情预设】把2.4和0.8分别看成整数2和1,所以算得的积大约是2。 师:根据计算小数乘整数的经验,想一想,用竖式计算小数乘小数可以怎样计算? 【学情预设】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点上小数点。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交流不同的算法。 【学情预设】预设1:2.4m=24dm 0.8m=8dm 24×8=192(dm2) 192dm2=1.92m2 预设 2: 预设 3: 师:积是19.2还是1.92?为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有两种解释:一是把2.4m和0.8m分别改写成用分米作单位,算出面积是192dm2,再换算成用平方米作单位,所以积是两位小数。二是运用积的变【教学提示】 教学中注意将估算与笔算有机结合,培养学生估计和验证的意识和习惯。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级数学上册1小数乘法第二课时小数乘小数教案

第二课时小数乘小数 教学内容:教材P5~6例3、例4及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笔算,并且会运用该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小组讨论中探究、发现、感悟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提高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在理解小数乘法和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地进行笔算。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比较。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 1.先用竖式计算,再口头说说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0.86×7 3.5×16 2.5 2.两个因数相乘(0除外),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10倍,积()。 一、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第5页,需要换这块玻璃实际上就是求这块玻璃的 ,算式是:。2.计算时,可以将2.4米化为分米,0.8米化为分米,再将平方分米改写成平方米,得。也可以将2.4转化成24,0.8转化成8,算出24×8的积后再 ,就得到2.4×0.8= 。 同学们能说说我们在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吗?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老师加以总结。 小结:所有小数右边的数一律对齐,其他小数位从右往左依次对齐。 提问:看一看算式的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呢?(两个因数中一共有2位小数,积也有2位小数。) 3.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完成P6例4上面的填空。 (l)组织学生尝试完成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 (2)学生独立计算后,指名板演并汇报自己是怎样计算的,然后集体订正。 (3)教学例4。 0.56×0.04 师:这个算式中的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通过列竖式计算,我们能发现一个问题,即这个算式中,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那么如何点小数点呢? 学生讨论,教师板书。

五年级数学上册1小数乘法第5课时小数乘小数3导学案新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5课时小数乘小数(3)

担心,它追不上我!”,明明说:“你跑得可真快啊!那你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啊?” (1)听了刚才的故事,同学们发现了哪些信息? (2)同学们听的真仔细,你能帮聪聪和明明算算鸵鸟的最高速度吗?该怎么列式?(引导学生明确: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3.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已经掌握了倍数是整数的乘法,今天将要学习有关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3.将正确的积写在括号里。 (1)32.7×0.24=78.48() (2)2.03×0.02=0.406() 答案:(1)7.848 (2)0.0406 4.一只鸡的质量是1.25千克,一只鹅的质量是这只鸡的2.8倍,这只鹅的质量是多少? 1.25× 2.8= 3.5(千克) 答:这只鹅的质量是3.5千克。 5.一棵桃树高2.4米,一棵梨树的高度是桃树的3.24倍,这棵梨树高多少米? 2.4× 3.24=7.776(米) 答:这棵梨树高7.776米。 二、探究新知。(20分 钟) 教学教材第7页例5。 1.在草稿本上尝试计算56 ×1.3。 2.(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 中例5的竖式)这位小朋友计 算得对吗?你是怎么想的?如 何验算小数乘法的计算是否正 确。 3.验算时应注意哪些问 题? 4.老师小结:小数乘法的 验算方法:①交换两个因数的 位置,重新计算;②用计算器 1.学生在草稿本上尝试计 算。 2.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自己 的方法。 3.学生交流后得出:不要抄 错数字,小数点要点正确。 4.认真倾听,反思自己的验 算。

计算;③根据算式中的因数特点进行验算。 三、巩固练习。(10分 钟) 1.完成教材第7页“做一 做”。 2.完成教材第9页第6、7 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 检查。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并说明方法。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5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 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材主题图以生动的画面向学生讲述“非洲野狗追鸵鸟”的故事,让学生如临其境。这一情境的创设,目的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数学的课改理念,也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来源生活,生活处处是数学。一开始通过讲故事激情导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并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得出不同的验算方法,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探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师点评和总结: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小数乘法:小数乘小数∣人教新课标

课时教案

全班交流,然后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我们该如何解决问题呢? 生:要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需要先求出宣传栏的面积。 师:那么怎样求宣传栏的面积呢?如何列式呢?生:× 师:这个式子中,两个因数都是小数,该如何计算呢? 生1可以用竖式计算: × 2 生2:也可以把它们可作整数来计算(下左)。 师:那么如何求一共需要多少油漆呢? 生:算式是×,可以仿照上面同样的方法计算。(上右) 所以一共需要千克油漆。 师:同学们能说说我们在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吗?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老师加以总结。 小结:所有小数右边的数一律对齐,其他小数位从右往左依次对齐。 师:看一看算式的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呢? 生:两个因数中一共有2位小数,积也有2位小数。 2.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完成P6例4上面的填空。 (l)组织学生尝试完成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 (2)学生独立计算后,指名板演并汇报自己是怎样计算的,然后集体订正。 (3)教学例4。 × 师:这个算式中的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通过列竖式计算,我们能发现一个问题,即这个算式中,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那么如何点小数点呢? 学生讨论,教师板书。 师: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10 ÷100 ×10 2 × 1 9 2 × 9 × ×10 ÷100 ×10 2 4 × 8

6 ……两位小数 6 × 4 ……两位小数→× 4 师:观察黑板上各题,小组讨论。(出示讨论提纲。) 讨论提纲:①小数乘小数,我们首先怎样想? (把两个因数的小数点去掉,转化为整数乘法。) ②怎样得到正确的积?(因数扩大到它的几倍,积就缩小到它的几分之一。) ③积的小数位数和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能举例说明吗? (教师以竖式中的因数的小数位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为例,说明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O补足。) 3.根据上面的分析,想想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讨论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回答上面的问题,归纳出计算小数乘小数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生:小数乘小数,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当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归纳,进一步得出“1看、2算、3数、4点”。 三、巩固练习 1.不计算,说一说下列各题的积有几位小数。 ××× ×0. 03 ×× 提问:怎样判断积有几位小数? 2.用竖式计算。(教材第6页“做一做”的第1题) 提问:你是怎样计算×的? 3.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的第2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师:分别比较积和第一个因数的大小,你能发现什么?小组交流讨论,教师总结。 师: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O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2 小数乘小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小数乘小数。(教材第5~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能正确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 3.提高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初步了解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难点: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教具学具 例题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说1.2、0.8、0.56、0.04各表示什么意思。 2.填空。 (1)1.2120.5656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 )。 (3)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积( )。 二教学实施 (一)投影出示教材第5页例3图。 1.分析题意。 (1)看图,读懂图意。 说一说,从图中你获取了什么数学信息。 (2)提问:这个例题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解答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需要知道这个宣传栏的面积和每平方米用的油漆的质量) 已知长和宽求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 2.尝试计算。 (1)先计算长方形的面积:2.4×0.8。 (2)观察思考。 2.4×0.8这个算式中的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样计算呢?(揭示并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3)分组合作思考,尝试计算。 (4)集体交流。 3.弄清算法和算理。 (1)组织学生板书自己的计算过程。

方法一: 方法二: 2.4 ×0.8 1.92 (2)分组派代表简述各自算法的道理。 (3)理解算法和算理。 引导学生思考:2.4×0.8中,两个因数都是小数,同学们把这个式子转化成了整数乘法。你们用什么方法转化的呢?(把两个因数都扩大)2.4转化成多少?(24)教师板书:24。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10倍)教师用彩笔从2.4到24画个箭头,并在箭头上标明“扩大到原来的10倍”。0.8转化成多少?(8)教师板书:8。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10倍)教师用彩笔从0.8到8画个箭头,并在箭头上标明“扩大到原来的10倍”。 整数乘法的积是多少?(96) 2.4 24 × 0.8×8 192 一个因数转化成整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转化成整数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这样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该怎么办?(缩小到它的,将19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积应该是多少?(1.92) (4)用同样的方法计算一共用多少千克油漆。列式计算:1.92×0.9=1.728(千克) (二)出示例4。 教师板书:0.56×0.04。

新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小数乘小数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小数乘小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笔算。 2.归纳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提高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以及计算法则的归纳过程,体验知识迁移和归纳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良好生活情况。【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 学具准备:答题纸、记号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一)按箭头方向,说出各数扩大多少倍?缩小多少倍? 0.24 24 3.174 3174 2 0.2

(二)口算 ()×100=523 2.5×()=25 3.142×1000=() 1.2×()=12 5.22×100=()()×10=654 二、引入尝试 (一)出示例3图:孩子们我们社区宣传栏太旧了,需要重新刷油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吗?怎么列式? 1.小组讨论 要先算宣传栏的面积有多大,再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2.小组汇报(板书: 2.4×0.8) 3.尝试计算 上节课我们学习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想想是怎样算的?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2.4×0.8呢? 如果能,应该怎样做?(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示范: 2. 4 扩大到它的10倍 2 4 ×0. 8 1 1 9 2 1.9 2 缩小到它的 100 4.2.4×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2.4扩大10倍变成24,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 1。 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192缩小到它的 100 5.用同样的方法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板书: 1.92×0.9) 三、归纳总结

《小数乘小数第3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乘数大。 3.培养自主分析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并验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竖式计算 3.1×5.9= 4.15×6=0.65×0.06=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本节课学习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 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师:观察图片,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时?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56×1.3=

师:她算的对吗?可以怎样知道是否正确? 生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乘一遍,验算一下看对不对。 生2:也可以用计算器来验算。 生3:56×1.3,积应该比56大,所以肯定计算错了。 师:没错,这师上节课我们发现的规律,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乘数大。这个规律同样可以运用到小数乘法的验算中来。 师:拿出你的练习本,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验算一下。 学生独立验算后,共同修改竖式中的错误。 师:在练习本上竖式计算下面两个小数乘法,并验算。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核对。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学生体会到小数乘法验算的必要性以及验算方法的多样性,在竖式计算和验算中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 下面各题计算的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设计意图:通过验算算式的是否正确,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算式、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竖式计算并验算。 设计意图:通过本题使学生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竖式验算方法。 3.解决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第1课时小数乘小数 人教新课标

第1课时小数乘小数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5页例3,做一做及第8页练习二的第2-4题。 例3学习的是小数乘小数的基本算理及算法,是在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再次运用转化的方法将两个因数同时转化成整数来进行计算。它既是小数除法学习的基础,也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习的基础。 (二)核心能力 在探究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会应用转化的学习方法学习新知,发展学习的迁移能力。 (三)学习目标 1. 结合宣传栏刷油漆的情境,通过自主探究,能运用转化的方法正确解释小数乘小数的竖式写法和算理。 2. 在四人小组内交流的过程中,能用自己的语言合理地解释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练习对比,能准确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3. 能运用小数乘小数的知识正确地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学习重点 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四)学习难点 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复习任务 (1)口算,说一说算式之间的联系。 2×3=20×30=2×0.3=200×30=0.2×30= (2)南北对决:列竖式计算。 南:1.8×23 北:7×0.86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复习积的变化规律和小数乘整数,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二)课堂设计 1. 导入 同学们,经过暑假的装修,我们学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起走进美丽的校园吧!(课件出示正在刷油漆的宣传栏)看!工人叔叔正在给宣传栏刷油漆,可是有个问题却难住了他们,请你来帮忙! 2. 问题探究 (1)搜集信息,发现问题 师:先独立阅读信息,找出要解决什么问题和解决这个问题所具备的条件是什么?然后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小结:要解决宣传栏刷油漆问题,要先解决宣传栏的面积问题,再解决所需油漆数量的问题。 列式:2.4×0.8= 师:这个算式和我们之前学习的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小数乘小数同步测试(I)卷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小数乘小数同步测试(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填空题。 (共5题;共13分) 1. (1分)3.8×0.45的积是________. 2. (2分) 0.08扩大到原数的________倍是8, 42缩小到原数的________是0.042。 3. (5分)根据第一栏的积,很快写出后面每栏中两个数的积.(从左到右依次填写) 因数32 3.2320.32 3.20.032 因数25 2.50.25 2.50.0250.25 积8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分)0.58×7.05的积是________,精确到十分位是________ 5. (3分)填上合适的数. 1500×600=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共6题;共12分) 6. (2分)6.5×60的积有一位小数。 7. (2分)小数乘小数,积一定小于1。() 8. (2分) (2020五上·德城期末) 0.7乘一个小数,所得的积不一定比0.7小。() 9. (2分)判断对错. 两个因数的积是4560,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45600. 10. (2分)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比这个数小。

11. (2分) 43.6乘一个小数,所得的积不一定小于43.6。() 三、按要求做题 (共1题;共15分) 12. (15分)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 274+99 (2)1.25×32 (3)0.98×3.5+0.098×65 四、计算。 (共1题;共10分) 13. (10分)用竖式计算。 (1)2.35×2.1 (2)8.07×1.1 五、解答题 (共5题;共25分) 14. (5分) (2019三上·大田期末) 小朋友买门票.每张儿童票8元,有119个小朋友,带1000元买门票够吗? 15. (5分)王老师的骑车速度是245米∕分,他48分钟可以行多少米? 16. (5分)美术教室的宽是5.4米,长是宽的1.2倍,美术教室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7. (5分)动感地带超值短信套餐:20元可发300条短信,超出部分0.1元/条。哥哥发了385条短信,应付多少钱? 18. (5分) (2019五上·南开期末) 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士地,底是160m,这条底边上的高是50m,在这块土地上植树,平均每棵树占地2.5m2 ,这块土地一共可以植树多少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课时 小数乘小数的验算知识点总结教案

人教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祝您天天进步! 来一起学习数学知识吧

小数乘小数的验算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 2.能利用交换两个因数位置的方法,对乘法进行验算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识储备 小数乘小数,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往左边数出几位小数。 一.学前测评 问题1:口算下面各题。 0.7×0.9= 0.04×0.2= 0.8×0.05= 3.1×0.3= 0.16×0.5= 1.7×0.03= 问题2:列竖式计算。 7.3×4.2= 1.28×0.7= 3.6×0.15=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例题5: 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1)请用不同符号画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说说“1.3倍”的含义。 (3)列式并用竖式计算: 问题4:怎么判断计算结果是正确还是错误呢? (1)可以()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2)还可以用()这个工具来验算。 问题5: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0.47×0.32 47×1.2 问题6:下面各题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2×2.5=0.8 () 2.6×1.8=2.708()

三.达标检测 1.不用计算,写出下面各题的积有几位小数。 45.9×3.5() 1.23×96.2()645.2×0.258() 157.203×8.5()9.26×9.32()7.802×2.65() 2.竖式计算,并且验算。(⑴、⑵要验算) 6.7×3.2= 3.2×1.5= 0.07×0.86= 0.37×1.2= 3.列式计算。 5个2.05的和是多少? 4.95的6倍是多少?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九册P64-65例7及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相应的式题。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会熟练的进行笔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小数末尾的0的处理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观。老师想了解一下:你家的住房面积有多大?你的房间面积又有多大呢?王老师也介绍一下,这是王老师家书房的平面图。(课件出示例7主题图) 1、从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求书房的面积有多大?(课件) 怎样求书房的面积?学生口答算式。(出示算式:× 二、引导探究 1、根据算式,请你估计一下书房的面积大约是多少?(指名口答,课件出示)你是怎样估计的?有和他不一样的吗?谁来说说。你能估计出书房的面积在什么范围内? 2、如果每平方米房子要付5000元,你认为这样估计分别要付多少钱?(指名口答)4万5千元和6万元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差多少?给少了开发商不愿意,给多了我们又不愿意。要想双方都不吃亏,怎么办?(准确的计算出它的面积) 3、你们能帮王老师准确计算它的面积吗?仔细观察一下:它和前面学的乘法有什么不一样?(前面学的是小数乘整数)回想小数乘整数你是怎样计算的?(先转化成整数乘法,再点上小数点)那么,这道小数乘小数的题你想怎样算?指名回答。 师:我们就按照这位同学说的方法先算出36×28的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