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氯化铝国标分析

聚合氯化铝国标分析
聚合氯化铝国标分析

聚合氯化铝国标

4.2氧化铝(AI2O3)含量的测定

4.2.1方法提要

在试样中加酸使试样解聚。加入过量的乙二胺四乙配二钠溶液,使其与铝及其他金属离络合。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剩余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再用氟化钾溶液解析出络合铝离子,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解析出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4.2.2试剂和材料

4.2.2.1硝酸(GB/T 626):1+12溶液;

4.2.2.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GB/T 1401):c(EDTA)约0.05mol/L溶液。

4.2.2.3乙酸钠缓冲溶液:

称取272g乙酸钠(GB/T 693)溶于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4.2.2.4氟化钾(GB/T 1271):500g/L溶液,贮于塑料瓶中。

4.2.2.5硝酸银(GB/T 670):1g/L溶液;

4.2.2.6氯化锌:c(ZnCI2)=0.0200mol/L标准滴定溶液;

称取1.3080g高纯锌(纯度99.99%以上),精确至0.0002g,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6~7mL盐配(GB/T 622)及少量水,加热溶解。在水浴上蒸发到接近干涸。然后加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2.2.7二甲酚橙:5g/L溶液。

4.2.3分析步骤

称取8.0~8.5g液体试样或2.8~3.0g固体试样,精确至0.0002g,加水溶解,全部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移液管移取20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mL硝酸溶液(4.2.2.1),煮沸1min。冷却后加入20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4.2.2.2),再用乙酸钠缓冲溶液(4.2.2.3)调节pH约为3(用精密pH试纸检验),煮沸2min。冷却后加入10mL乙酸钠缓冲溶液(4.2.2.3)和2~4滴二甲酚橙指示液(4.2.2.7),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4.2.2.6)滴定至溶液由淡黄色变为微红色即为终点。

加入10mL氟化钾溶液(4.2.2.4),加热至微沸。冷却,此时溶液应呈黄色。若溶液呈红色,则滴加硝酸(4.2.2.1)至溶液呈黄色。再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4.2.2.6)滴定,溶液颜色从淡黄色变为微红色即为终点。记录第二次滴定消耗的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

4.2.4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氧化铝(AI2O3)含量(x1)按式(1)计算:

x1=Vc×0.050 98/m×20/500 × 100=Vc×127.45/m(1)

式中:V——第二次滴定消耗的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m——试料的质量,g;

0.050 98——与1.00mL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c(ZnCI2)=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氧化铝的质量。

4.2.5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液体产品不大于0.1%,固体样品不大于0.2%。

4.3盐基度的测定

4.3.1方法提要

在试样中加入定量盐酸溶液,以氟化钾掩蔽铝离子,以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4.3.2试剂和材料

4.3.2.1盐酸(GB/T 622):c(HCI)约0.5mol/L溶液;

4.3.2.2氢氧化钠(GB/T 629):c(NaOH)约0.5mol/L标准滴定溶液;

4.3.2.3酚酞(GB/T 10729):10g/L乙醇溶液;

4.3.2.4氟化钾(GB/T 1271):500g/L溶液。

称取500g氟化钾,以200mL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溶解后,稀释至1000mL 。加入2mL酚酞指示液(4.3.2.3)并用氢氧化钠溶液(4.3.2.3)或盐酸溶液(4.3.2.1)调节溶液呈微红色,滤去不容物后贮于塑料瓶中。

4.3.3分析步骤

称取约1.8g液体试样或约0.6g固体试样,精确到0.0002g。用20~30mL水移入250mL锥形瓶中。再用移液管加入25mL盐酸溶液。盖上表面皿,在沸水浴上加热10min,冷却至室温。加入25mL氟化钾溶液(4.3.2.4),摇匀。加入5滴酚酞指示液(4.3.2.3),立即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4.3.2.2)滴定至溶液呈现微红色即为终点。同时用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作空白试验。

4.3.4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百分比表示的盐基度(x2)按式(2)计算:

x2 = (V0-V)c×0.01699/mx1/100 × 100 = (V0-V)c×169.9/mx1(2)

式中:V0——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测定试样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m——试料的质量,g;

x1——4.2条测得的氧化铝含量,%;

0.01699——1.00m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氧化铝(AI2O3)的质量。

4.3.5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2.0%。

4.4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4.4.1仪器、设备

电热恒温干燥箱:10~200oC。

4.4.2分析步骤

称取约10g液体试样或约3g固体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1000mL烧杯中,加入500mL水,充分搅拌,使试样最大限度溶解。然后,在布氏漏斗中,用恒重的中速定量滤纸抽滤。

将滤纸连同滤渣于100~105oC干燥至恒重。

4.4.3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水不溶物含量(x3)按式(3)计算:

x3 = m1-m2/m × 100(3)

式中:m1——滤纸和滤渣的质量,g;

m2——滤纸的质量,g;

m——试料的质量,g;

4.4.4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液体样品不大于0.03%,固体样品不大于0.1%。

4.5pH的测定

4.5.1试剂和材料

4.5.1.1pH=4.00的苯二甲酸氢钾(GB 6857)pH值标准溶液;

4.5.1.2pH=9.18的四硼酸钠(GB 6856)pH值标准溶液;

4.5.2仪器、设备

4.5.2.1酸度计:精度0.1pH;

4.5.2.2玻璃电极;

4.5.2.3甘汞电极。

4.5.3分析步骤

称取1.0g试样,精确至0.01g。用水溶解后,全部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pH4.00及pH9.18的标准溶液进行酸度计定位。再将试样溶液倒入烧杯,将甘汞电极和玻璃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测其pH值(1min内pH值的变化不大于0.1)。

4.6硫酸根(SO42-)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4.6.1方法提要

在0.04~0.07mol/L的盐酸介质中,硫酸盐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将沉淀灰化灼烧后,称重即可计算出硫酸根的含量。

4.6.2试剂和材料

4.6.2.1盐酸(GB/T 622):1+23溶液;

4.6.2.2氯化钡(GB/T 652):50g/L溶液;

4.6.2.3硝酸银(GB/T 670):1g/L溶液;

4.6.3分析步骤

称取约1.8g液体试样或约0.6g固体试样,精确至0.001g。置于是400mL烧杯中,加入200mL水和35mL 盐酸溶液(4.6.2.1)煮沸2min。趁热缓慢滴加10mL氯化钡溶液(4.6.2.2),继续加热煮沸后冷却放置8h 以上。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用热蒸馏水洗涤至滤液无CI-[用硝酸银溶液(4.6.2.3)检验]。将滤纸与沉淀置于已在800oC下恒重的坩埚内,在电炉上灰化后移至高温炉内,于800±25oC下灼烧至恒重。

4.6.4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硫酸根(SO42-)含量(x4)按式(4)计算:

x4=(m1-m2)×0.4116/m × 100=(m1-m2)×41.16 / m(4)

式中:m1——硫酸钡沉淀和坩埚的质量,g;

m2——坩埚的质量,g;

m——试料的质量,g;

0.4116——硫酸钡换算成硫酸根的系数。

4.6.5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

4.7氨态氮(N)含量的测定

4.7.1方法提要

在试样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使试样在pH小于7 的条件下均相沉淀,取其上层清液用钠氏比色法测定氨态氮。

4.7.2试剂和材料

4.7.2.1硫酸(GB/T 625):1+35溶液;

4.7.2.2碳酸钠(GB/T 639):30g/L溶液;

4.7.2.3酒石酸钾钠(GB/T 1288):50g/L溶液;

4.7.2.4无氨蒸馏水;

4.7.2.5氨态氮标准储备溶液:1.00mL溶液中含0.1mgN;

4.7.2.6氨态氮标准溶液:1.00mL溶液含有0.010mgN;

用移液管移取10mL氨态氮标准储备溶液(4.7.2.5) ,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无氨蒸馏水平线(4.7.2.4)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用时现配。

4.7.2.7纳氏试剂。

4.7.3仪器、设备

分光光度计。

4.7.4分析步骤

4.7.4.1工作曲线的绘制

a.在六只50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氨态氮标准溶液(4.2.7.6)0、2.00、4.00、6.00、8.00、10.00mL,加入无氨蒸馏水(4.7.2.4)至刻度。

b.加入1mL酒石酸钾钠溶液(4.7.2.3),塞紧摇匀。然后再加入2mL 纳氏试剂(4.7.2.7) ,塞紧摇匀。静置显色10~15min。

c.在波长425cm处,用1cm吸收池,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d.以氨态氮含量(μg)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4.7.4.2测定

称取约10g 液体试样或约3.3.g固体试样,精确至0.01g。用无氨蒸馏水(4.7.2.4),溶解后移入100mL 容量瓶中,用无氨蒸馏水(4.7.2.4)稀释至刻度,摇匀。用移液管移取5mL此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5mL硫酸溶液(4.7.2.1) 和20mL无氨蒸馏水(4.7.2.4) 摇匀。加入5mL碳酸钠溶液(4.7.2.2) 再摇匀。用无氨蒸馏水(4.7.2.4)稀释至刻度,摇匀后倒入干净干燥的100mL量筒内静置2h。

移取量筒内50mL上层清液置于50mL 比色管中,按工作曲线的绘制(4.7.4.1)中b、c步骤操作,测定吸光度。

4.7.5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氨态氮(N) 含量(x5)按式(5) 计算:

x5 = m n×10-6/m × 5/100 × 5/100 × 100 = m n×0.004/m(5)

式中:m n——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氨态氮含量,μg;

m——试料的质量,g;

4.7.6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液体样品不大于0.001%,固体样品不大于0.002%。

4.8砷含量的测定

4.8.1方法提要

在酸性介质中,将砷还原成砷化氢气体,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一三乙基胺三氯甲烷吸收液吸收砷化氢气体,形成紫红色物质,用光度法测定。

4.8.2试剂和材料

4.8.2.1 无砷锌(GB/T 2304);

4.8.2.2三氯甲烷(GB/T 682);

4.8.2.3硫酸(GB/T 625):1+1溶液;

4.8.2.4碘化钾(GB/T 1272):150g/L溶液;

4.8.2.5氯化亚锡盐酸溶液:

将40g氯化亚锡(GB/T 638)溶于100mL盐酸(GB/T 622)中。保存时可加入几粒金属锡,贮于棕色瓶中。

4.8.2.6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一三乙基胺三氯甲烷吸收液:

称取1.0g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研碎后,边研磨边加入100mL三氯甲烷(4.8.2.2)。然后加入18mL 三乙基胺,再用三氯甲烷(4.8.2.2)稀释至1000mL ,摇匀。静置过夜。用脱脂棉过滤,保存于棕色瓶中,置冰箱中保存。

4.8.2.7砷标准储备溶液1.00mL溶液中含0.1mgAs;

4.8.2.8砷标准溶液:1.00mL溶液中含0.0025mgAs;

移取5mL砷标准储备溶液(4.8.2.7),移入2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用时现配。

4.8.2.9乙酸铅脱脂棉。

4.8.3仪器、设备

4.8.3.1分光光度计;

4.8.3.2定砷器:符合GB/T 6102中第

5.3条之规定。

4.8.4 分析步骤

4.8.4.1 工作曲线的绘制

a. 在6个干燥的定砷瓶中,依次加入0、1.00、2.00、3.00、4.00、5.00mL砷标准溶液(4.8.2.8),再依次加入30、29、28、27、26、25mL水使溶液总体积为30mL。

b.在各定砷瓶中加入4mL硫酸溶液(4.8.2.3),2mL碘化钾溶液(4.8.2.4)和2mL氯化亚锡盐酸溶液

(4.8.2.5),摇匀。静置反应20min。再各加入5±0.1g无砷锌(4.8.2.1),立即将塞有乙酸铅脱脂棉(4.8.2.9)并盛有5.0mL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一三乙基胺三氯甲烷吸收液(4.8.2.6)的吸收管装在定砷瓶上,反应50min。取下吸收管(勿使液面倒吸),用三氯甲烷(4.8.2.2)将吸收液补充至5.0mL,混匀。

c.在波长510mm处,用1cm吸收池,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d.以砷含量(μg)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4.8.4.2试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约10g液体试样或约3.3g固体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100mL蒸发皿中。加入10mL硫酸(4.8.2.3),在沸水浴上蒸至近干。冷却,以热水溶解(如有不溶物应过滤除去),再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保留液A用于锰、六价铬、汞的测定。

移取10mL试样溶液(4.8.4.2)于定砷瓶中,加入20mL水。然后按工作曲线的绘制(4.8.4.1)中的b、c步骤操作,测定吸光度。

4.8.5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砷含量(x6)按式(6)计算:

x6 = m n×10-6 / m×10/100 ×100 = m n×0.001 / m(6)

式中:mn——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砷含量,μg;

m——试料的质量,g;

4.8.6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液体样品不大于0.0001%,固体样品不大于0.0002%。

4.9锰含量的测定

4.9.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4.9.1.1方法提要

在盐酸介质中,铝基体中的微量锰可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

4.9.1.2试剂和材料

a.盐酸(GB/T 622):1+1溶液;

b.硝酸(GB/T 626) :1+1溶液;

c.锰标准储备溶液:1mL溶液含1.00mgMn;

称取1.000g高纯锰(纯度99.9%以上),精确至0.0002g,置于200mL烧杯中。加入2mL硝酸溶液(4.9.1.2b) 和100mL水,加热溶解。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d.锰标准溶液:1mL 溶液含0.01mgMn;

移取5mL锰标准储备溶液(4.9.1.2c),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用时现配。

4.9.1.3仪器、设备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光源:锰空心阴极灯;

火焰:空气一乙炔;

波长:279.5mm。

4.9.1.4分析步骤

a.工作曲线的绘制

在6只100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0、3.00、6.00、9.00、12.00、15.00mL锰标准溶液(4.9.1.2d),再各加2mL盐酸溶液(4.9.1.2a),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按GB 9723之规定测定吸光度。

以锰含量(μg)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b.试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约10g液体试样或约3.3g固体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200mL烧杯中,加入20mL盐酸溶液(4.9.1.2a)和100mL水。使试样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c.测定

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按GB 9723之规定测定其试样溶液的吸光度。

4.9.1.5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锰含量(x7)按式(7)计算:

x7 = m n×10-6 / m×100/1000 × 100 = m n×0.001 / m(7)

式中:mn——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锰含量,μg;

m——试料的质量,g;

4.9.1.6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液体样品不大于0.0005%,固体样品不大于0.0015%。

4.9.2高碘酸钾光度法

4.9.2.1方法提要

在硫酸-硝酸-磷酸介质中,用高碘酸钾氧化显色,在波长为525mm处测其吸光度。

4.9.2.2试剂和材料

a.硝酸(GB/T 626);

b.磷栈(GB/T 1282);

c.硫酸(GB/T 625):1+1溶液;

d.高碘酸钾(HG/T 3-1158):5.0g/L溶液;

称取5.0g高碘酸钾,用50mL水溶解。加入20mL硝酸(4.9.2.2a),用水稀释至100mL,摇匀。贮于棕色瓶中,有效期5天。

e.亚硝酸钠(GB/T 633):20g/L溶液;

f.锰标准溶液:1.00mL溶液含0.10mg锰;

g.无还原剂水。

在1000mL水中缓慢加入10mL硫酸溶液(4.9.2.2c) ,煮沸,加入2g高碘酸钾(HG/T 3-1158),再微沸10min ,静置冷却。

4.9.2.3仪器、设备

分光光度计。

4.9.2.4分析步骤

a.工作曲线的绘制

(1)在6只250mL锥形瓶中,依次加入0、0.50、1.00、1.50、2.00、2.50mL锰标准溶液(4.9.2.2f)。再各加入15mL硫酸溶液(4.9.2.2c)、10mL硝酸(4.9.2.2a)、5mL磷酸(4.9.2.2b),稀释至70mL。加入10mL高碘酸钾溶液(4.9.2.2d),煮沸至出现红色,并保持微沸20min。冷却,分别移入已用于还原剂水(4.9.2.2g)洗涤过的100mL容量瓶中,用无还原剂水(4.9.2.2g)稀释至刻度,摇匀。

(2)在波长525nm处,用1cm吸收池,以蒸馏水为参比,测定各标准试液的吸光度A'0、A'1、A'2、A'3、A'4、A'5。

(3)在各容量瓶中滴入2滴亚硝酸钠溶液(4.9.2.2e),摇匀。试液褪色后,在波长525mm处,用1cm吸收池,以蒸馏水为参比,测定各标准试液的吸光度B0、B1、B2、B3、B4、B5。

(4)计算各标准试液的吸光度

A1 = (A'1-B1) = (A'0-B0)

A2 = (A'2-B2) = (A'0-B0)

A3 = (A'3-B3) = (A'0-B0)

A4 = (A'4-B4) = (A'0-B0)

A5 = (A'5-B5) = (A'0-B0)

以锰含量(μg)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b.测定

移取10mL由测定砷得到的保留液A(4.8.4.2),移入250mL锥形瓶中。以下按工作曲线的绘制(4.9.2.4a)中加入锰标准溶液以后的步骤操作,测出试样溶液的吸光度A n。

4.9.2.5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锰含量(x7)按式(8)计算:

x7 = m n×10-6 / m×10/100 × 100 = m n×0.001 / m(8)

式中:m n——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锰含量,μg;

m——测定砷时试样溶液制备(4.8.4.2)中的试料质量,g;

4.9.2.6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液体样品不大于0.0005%,固体样品不大于0.0015%。

4.10六价铬含量的测定

4.10.1方法提要

在硫酸介质中,六价铬能与二苯基碳酰二肼生成稳定的紫红色络合物,可在最大吸收波长540mm处进行光度测定。三价铁离子的干扰可用碗酸盐消除。

4.10.2试剂和材料

4.10.2.1硫酸(GB/T 625):1+6溶液;

4.10.2.2二苯基碳酰二肼(HG/T 3-964):2.5g/L乙醇溶液;

称取0.25g二苯基碳酰二肼,溶于94mL无水乙醇(GB/T 678) ,加入6mL冰乙酸(GB/T 676),摇匀。贮于棕色瓶中,放置阴凉避光处,贮存期3 个月。

4.10.2.3磷酸-磷酸二氢钠溶液:

称取100g磷酸二氢钠(GB 1267)溶于450mL水中,加入40mL磷酸(GB/T 1282),混匀。

4.10.2.4无还原剂水:见本标准锰的测定(4.9.2.1g)。

4.10.2.5六价铬标准储备溶液:1mL溶液含1.00mgCr+6

移取10mL六价铬标准储备液(4.10.2.5)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用无还原剂水(4.10.2.4)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用时现配。

4.10.3仪器、设备

分光光度计。

4.10.4分析步骤

4.10.4.1工作曲线的绘制

在6只100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0、1.00、2.00、3.00、4.00、5.00mL六价铬标准溶液(4.10.2.6)和50mL 磷酸一磷酸二氢钠溶液(4.10.2.3)、2mL 硫酸溶液(4.10.2.1),2mL二苯基碳酰二肼乙醇溶液(4.10.2.2)。用无还原剂水(4.10.2.4)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显色10~15min。

在波长为540nm处,用1cm的吸收池,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以六价铬含量(μg)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4.10.4.2测定

移取20mL由测定砷得到的保留液A(4.8.4.2)移入100mL容量瓶中,以下按工作曲线绘制(4.10.4.1)中加入六价铬标准溶液以后的步骤进行操作,测定吸光度。

4.10.5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六价铬含量(x8)按式(9)计算:

x8 = m n×10-6 / m×20/100 × 100 = m n×0.005 / m(9)

式中:m n——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六价铬含量,μg;

m——测定砷时试样溶液制备(4.8.4.2)中的试料质量,g;

4.10.6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液体样品不大于0.0005%,固体样品不大于0.0001%。

4.11汞含量的测定

4.11.1方法提要

在酸性介质中,将试样中的汞氧化成二价汞离子,用氯化亚锡将汞离子还原成汞原子,用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汞。

4.11.2试剂和材料

4.11.2.1硫酸-硝酸混合液:

将200mL硫酸(GB/T 625)缓慢加入300mL水中,同时不断搅拌。冷却后,加入100mL硝酸(GB/T 626);混匀。

4.11.2.2硫酸(GB/T 625优级纯):1+71溶液;

4.11.2.3盐酸(GB/T 622优级纯):1+11溶液;

4.11.2.4高锰酸钾(GB/T 643优级纯):10g/L溶液;

4.11.2.5盐酸羟胺(GB/T 6685):100g/L溶液;

4.11.2.6氯化亚锡(GB/T 638):50g/L溶液;

称取5.0g氯化亚锡,置于200mL烧杯中。加入10mL盐酸溶液(4.11.2.3)及适量水使其溶解,稀释至100mL,混匀。

4.11.2.7汞标准储备溶液:1mL溶液含1.00mgHg;

称取1.354g氯化汞(HG/T 3-1068),精确至0.001g。置于400mL烧杯中,加入200mL盐酸溶液(4.11.2.3)使其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盐酸溶液(4.11.2.3)稀释至刻度,摇匀。

4.11.2.8汞标准溶液:1mL溶液含0.1μgHg;

称取10mL汞标准储备溶液(4.11.2.7),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硫酸溶液(4.11.2.2)稀释至刻度,摇匀。再从中移取10mL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硫酸溶液(4.11.2.2)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用时现配。

4.11.3仪器、设备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或测汞仪;

光源:汞空心阴极灯;

波长:253.7nm。

4.11.4分析步骤

4.11.4.1工作曲线的绘制

在6只50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汞标准溶液(4.11.2.8)0、1.00、2.00、3.00、4.00、5.00mL,加水至40mL。加入3mL硫酸-硝酸混合液(4.11.2.1)和1mL高锰酸钾溶液(4.11.2.4) ,摇匀,静置15min。再滴加盐酸羟胺溶液(4.11.2.5) 至试液红色恰好消失,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在波长253.7nm处,以氯化亚锡溶液(4.11.2.6)还原后的试剂空白所产生的汞蒸汽为参比,测出以氯化亚锡溶液(4.11.2.6)还原后各标准试液所产生汞蒸汽的吸光度。

以汞含量(μg)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4.11.4.2测定

移取10mL由测定砷得到的保留液A(4.8.4.2)移入50mL容量瓶中。以下按工作曲线的绘制(4.11.4.1)中加入汞标准溶液以后的步骤进行操作,测出以氯化亚锡溶液(4.11.2.6)还原后试样溶液所产生汞蒸气的吸光度。

4.11.5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汞含量(x9)按式(10)计算:

x9 = m n×10-6 / m×10/100 × 100 = m n×0.001 / m(10)

式中:m n——从工作曲线上查得的汞含量,μg;

m——测定砷时试样溶液制备(4.8.4.2)中的试料质量,g;

4.11.6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液体样品不大于0.000002%,固体样品不大于0.000005%。

4.12铅含量和镉含量的测定

4.12.1方法提要

在铅基体溶液中加入Fe3+,调节pH使其生成的絮状氢氧化铁沉淀将铅和镉富集。再调节pH值至11.5~12.0,沉淀中的铅转化成可溶性的盐,可与絮状氢氧化铁沉淀分离。用硝酸将分离后的沉淀溶解,形成的溶液含铁量为1000~1500mg/L,可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其中的铅和镉。

4.12.2试剂和材料

4.12.2.1硝酸(GB/T 626优级纯):1+1溶液;

4.12.2.2硫酸(GB/T 625优级纯):1+3溶液;

4.12.2.3三价铁共沉淀剂:

称取1.000g高纯铁粉(纯度99.9%以上),精确至0.001g,加入50mL水,再加入20mL硝酸溶液(4.12.2.1),将其加热溶解。冷却后移入100mL溶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00mL含10.00mg铁。4.12.2.4氢氧化钠(GB/T 629优级纯):400g/L溶液;

4.12.2.5氢氧化钠(GB/T 629优级纯):4g/L溶液;

4.12.2.6铅、镉标准储备溶液:

称取1.000g高纯铅(纯度99.9%以上)和0.100g高纯镉(纯度99.9%以上),精确至0.001g。置于200mL 烧杯中,加入50mL水,再加入20mL硝酸溶液(4.12.2.1)将其加热溶解。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00mL含1.00mg铅、0.10mg镉。

4.12.1.7铅、镉标准溶液:

移取10mL铅、镉标准储备溶液(4.12.2.6),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00mL 含100μg铅,10μg镉,用时现配。

4.12.3仪器、设备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测定铅时仪器条件:

光源:铅空心阴极灯

火焰:乙炔-空气

波长:283.3nm

测定镉时仪器条件:

光源:镉空心阴极灯

火焰:乙炔-空气

波长:228.8nm

4.12.4分析步骤

4.12.4.1工作曲线的绘制

在6只50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铅、镉标准溶液(4.12.2.7)0、1.00、2.00、3.00、4.00、5.00mL和5.00mL 三价铁共沉淀剂(4.12.2.3)、10mL硝酸溶液(4.12.2.1),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在波长283.3nm处,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按照GB 9723之规定测定吸光度。

以铅含量(μg)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1)。

在波长228.8nm处,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按照GB 9723之规定测定吸光度。

以镉含量(μg)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2)。

4.12.4.2试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约10g液体试样或约3.3g固体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40mL水和10mL 硫酸溶液(4.12.2.2),煮沸2min。冷却(如有白色沉淀应过滤除去),加入5.0mL三价铁共沉淀剂(4.12.2.3)。在搅拌下滴加氢氧化钠溶液(4.12.2.4),先生成红棕色沉淀又出现乳白色沉淀,最后,乳白色沉淀逐渐减少,只剩下红棕色沉淀,这时,停止滴加。将烧杯中的溶液和红棕色沉淀全部移入100mL量筒中,静置4h后将上清液全部倾除。再往量筒中加入100mL氢氧化钠溶液(4.12.2.5) ,混匀,静置2h。将上清液全部倾除。再往量筒中加入100mL氢氧化钠溶液(4.12.2.5)混匀。静置2h,将上清液全部倾除。滴加硝酸溶液(4.12.2.1),使量筒中红棕色沉淀全部溶解。移入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12.4.3测定

在波长283.3nm处,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按照GB 9723之规定测定试样溶液中铅的吸光度。

在波长228.8nm处,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按照GB 9723之规定测定试样溶液中镉的吸光度。

4.12.5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铅含量(x10)按式(11)计算:

x10 = m n×10-6/m × 100(11)

式中:m n——从工作曲线(1)上查得的铅含量,μg;

m——试料的质量,g。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镉含量(x11)按式(12)计算:

x11 = m n×10-6/m × 100(12)

式中:m n——从工作曲线(2)上查得的铅含量,μg;

m——试料的质量,g。

4.12.6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对于液体样品,铅不大于0.0002%,镉不大于0.00002%;对于固体样品,铅不大于0.0006%,镉不大于0.00006% 。

5检验规则

5.1本标准规定的全部指标项目为型式检验项目。在正常生产情况下,6个月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其中相对密度、氧化铝、盐基度、水不溶物、pH等五项指标项目为出厂检验项目,应逐批检验。

5.2聚合氯化铝应由生产厂的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生产厂应保证所有出厂的产品都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每批出厂的产品都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生产厂名、产品名称、类别、等级、净重、批号或生产日期、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证明和本标准编号。

5.3使用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对所收到的聚合氯化铝进行验收。

5.4每批产品不超过10t。

5.5按GB/T 6678第

6.6条的规定确定采样单元数。

对于袋装固体产品,采样时应将采样器垂直插入到袋深的四分之三处采样。每袋所采样品不少于100g。将所采样吕混匀,用四分法缩分至约500g,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的玻璃瓶中,密封。

对于桶装液体产品,采样时应将采样器深入桶内、从上、中、下部位采样,每个部位采样量不少于50mL。将所采样品混匀,从中取出约800mL,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的塑料瓶中,密封。

对于用贮罐车装运的液体产品,应用采样器从罐的上、中、下部位采样。每个部位采样量不少于250mL。将所采样品混匀,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的塑料瓶中,密封。

在密封的样品瓶上粘贴标签,注明:生产厂名、产品名称、类别、等级、批号、采样日期和采样者姓

名。一瓶供检验用,用一瓶保存8个月备查。

5.6检验结果如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自两倍量的包装中采样核验。核验结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整批产品不能验收。

5.7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办理。

6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6.1聚合氯化铝外包装上应有牢固清晰的标志,内容包括:生产厂名、产品名称、商标、类别、等级、净重、批号或生产日期、本标准编号以及GB/T 191规定的“标志7怕湿“。

6.2固体聚合氯化铝采用双层包装。内包装采用聚乙烯薄膜袋,厚度不少于0.1mm包装容积应大于外包装;外包装采用聚丙烯塑料编织袋,其性能和检验方法应符合GB/T 8946的规定。每袋净重25kg、40kg或50kg。

包装的内袋用维尼龙绳或其他质量相当的绳扎口,外袋用缝包机缝口,缝线应整齐无漏缝。

液体聚合氯化铝采用聚乙烯塑料桶包装,每桶净重25kg。采用双层桶盖,内盖扣严,外盖旋紧。用户需要时,液体聚合氯化铝也可用贮罐车装运。

6.3聚合氯化铝在运输过程中应有遮盖物,避免雨淋、受潮;并保持包装完整、标志清晰。

6.4聚合氯化铝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内。液体产品贮存期限半年;固体产品贮存期一年。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由化学工业部天津化工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重庆渝西化工厂、锦西南票矿务局化工石、浙江平阳矾矿、浙江义乌环保化工厂、东风汽车公司水厂分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华琪、陈为庄、罗萍德、王振国、周锡宝、吴宗君、张国超。

聚合氯化铝检测方法

聚合氯化铝检验指标 检测方法: 聚合氯化铝国标 4.2氧化铝(AI2O3)含量的测定 4.2.1 方法提要 在试样中加酸使试样解聚。加入过量的乙二胺四乙配二钠溶液,使其与铝及其他金属离络合。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剩余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再用氟化钾溶液解析出络合铝离子,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解析出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4.2.2 试剂和材料 4.2.2.1 硝酸(GB/T 626):1+12溶液; 4.2.2.2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GB/T 1401):c(EDTA)约0.05mol/L溶液。 4.2.2.3 乙酸钠缓冲溶液: 称取272g乙酸钠(GB/T 693)溶于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4.2.2.4 氟化钾(GB/T 1271):500g/L溶液,贮于塑料瓶中。 4.2.2.5 硝酸银(GB/T 670):1g/L溶液; 4.2.2.6 氯化锌:c(ZnCI2)=0.0200mol/L标准滴定溶液; 称取1.3080g高纯锌(纯度99.99%以上),精确至0.0002g,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6~7mL盐配(GB/T 622)及少量水,加热溶解。在水浴上蒸发到接近干涸。然后加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2.2.7 二甲酚橙:5g/L溶液。 4.2.3 分析步骤 称取8.0~8.5g液体试样或2.8~3.0g固体试样,精确至0.0002g,加水溶解,全部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移液管移取20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mL硝酸溶液(4.2.2.1),煮沸1min。冷却后加入20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4.2.2.2),再用乙酸钠缓冲溶液(4.2.2.3)调节pH约为3(用精密pH试纸检验),煮沸2min。冷却后加入10mL乙酸钠缓冲溶液(4.2.2.3)和2~4滴二甲酚橙指示液(4.2.2.7),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4.2.2.6)滴定至溶液由淡黄色变为微红色即为终点。 加入10mL氟化钾溶液(4.2.2.4),加热至微沸。冷却,此时溶液应呈黄色。若溶液呈红色,则滴加硝酸(4.2.2.1)至溶液呈黄色。再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4.2.2.6)滴定,溶液颜色从淡黄色变为微红色即为终点。记录第二次滴定消耗的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 4.2.4 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氧化铝(AI2O3)含量(x1)按式(1)计算: x1=Vc×0.050 98/m×20/500 × 100=Vc×127.45/m(1) 式中:V——第二次滴定消耗的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m——试料的质量,g; 0.050 98——与1.00mL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c(ZnCI2)=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氧化铝的质量。 4.2.5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液体产品不大于0.1%,固体样品不大于0.2%。

聚合氯化铝铁主要分析规程

聚合氯化铝铁的原料和成品检测 1 取样和制样 1.1 矿样 将1公斤矿粉(块料应先碎至0.8mm粒度以下)用四分法缩分至50~100g,再用多点法取出15~20g,用磁铁除去制样过程中引入的铁,再用研钵研至200目细度,放在干燥磨口瓶中,备用。 1.2 液体样品和半成品 取干燥磨口瓶,用试液清洗二次,再盛入约200ml试样,备用。 1.3 固体试样 用四分法取固体试样约100g放入干燥磨口瓶中,备用。 2原料检测 2.1 含铝铁原料的检测(铝土矿,赤泥) 2.1.1分析样制备 1.制样步骤 称取0.2500克试样于30毫升银坩埚中,加3克粒状氢氧化钠,放入720℃的马弗炉,溶融15~20分钟。(同时带一个空白坩锅,加3克粒状氢氧化钠,熔融5分钟)。取出坩埚,稍冷用坩埚钳不断转动坩埚,使熔融物均匀地附在坩埚壁上,放置片刻,坩埚底部用冷水洗底,然后将坩埚放在直径为9厘米的玻璃漏斗上。漏斗插入已加有40毫升1+1盐酸和50mL 水的250毫升容量瓶中。加少量沸水于坩埚中,待剧烈反应后将浸出物在边摇动容量瓶的同时倒入漏斗,再加入沸水于坩埚中,将坩埚内的熔融物全部浸出为止。用1+1的盐酸洗涤坩埚,最后用热水洗净坩埚和漏斗,将容量瓶中的溶液摇匀,用流水冷却至室温,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可供测定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钛,氧化钙等用。 2 注意事项 1、银坩埚在高温炉中拿出来时不要在冷水中急剧冷却,以免其变形; 2、加入NaOH的量为试样的8~10倍,熔融前应在低温时放入加热除去水份,以免引起啧溅,或于银坩埚中加乙醇数滴,放入炉中升温使水份随乙醇的挥发或燃烧除去水份; 2.1.2二氧化硅的测定 1.方法原理: 样品经氢氧化钠熔融后,熔块用热水浸取,然后倒入盐酸溶液中,然后测定二氧化硅的含量。在0.1~0.2mol/L的盐酸酸度下使分子分散状态的硅酸与钼酸铵生成硅钼黄,然后用硫酸亚铁铵将钼黄还原成硅钼蓝,用比色法测定。本标准测定范围:≤15% 2二氧化硅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0.1mg/mL的标准SiO2溶液0、1、2、3、4、5、6、7、8、9、10mL到一组100mL

聚合氯化铝铁的性质与用途

聚合氯化铝铁的特性与用途 产品简介: 一、根据原水不同情况,使用前可先做小试,求得最佳投放量. 二、生产用按固体:清水=1/5左右,先混合后溶解,再加水稀释至含量2-3%的溶液即可. 聚合氯化铝铁的性能和优点主要表现为: 1、水解速度快,水合作用弱.形成的矾花密实,沉降速度快.受水温变化影响小,可以满足在流动国产中产生剪切力的要求. 2、固态产品为棕褐色,红褐色粉末,极易溶于水.美狮环境科技有固态聚合氯化铝铁、液态聚合氯化铝铁. 3、可有效去除源水中的铝离子以及铝盐混凝后水中残余的游离态铝离子. 4、适用范围广,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处理等. 5、用药量少,处理效果好,比其他混凝剂节约10-20%费用. 6、使用方法和包装用途以及主要事项同聚合氯化铝基本一样. 聚合氯化铝铁使用方法 一、根据原水不同情况,使用前可先做小试,求得最佳投放量. 二、生产用按固体:清水=1/5左右,先混合后溶解,再加水稀释至含量2-3%的溶液即可. 广西美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广西南宁市经济开发区朋云路6号二建综合楼,是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检测、运营、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环境技术公司。 业务领域重点为水处理、生态修复、清洁化生产、固废治理、新能源及绿色产品开发等,服务范围覆盖工程咨询设计、研究开发、设备制造、工程建设、设施运营等环保全产业链,针对不同客户的技术、运营和环境要求,为客户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 公司主营:精制净水药剂、自动化加药系统、水处理化工产品、净水辅材填料等。 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聚合氯化铝铁生产工艺

固体聚合氯化铝是将液体聚合氯化铝用喷雾干燥或滚筒干燥而成的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是比较理想的干燥方式,因此,现适于大规模生产,当然,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也可采用滚筒干燥。那么具体的生产工艺是什么呢? 1、金属铝法 所用原料主要是铝加工的下脚料铝屑、铝灰和铝渣等。在工艺上可分为酸法、碱法、中和法三种。目前,我国以金属铝为原料生产聚合氯化铝的厂家大多采用酸法生产。 1)、酸法 酸法具有反应速度快、设备投资少、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但溶液中的杂质含量偏高,尤其是重金属元素含量通常容易超标,产品质量不稳定,设备腐蚀严重。 2)、碱法 碱法生产工艺则难度较高,设备投资较大,由于用碱量大,还要大量盐酸中和至pH= 4-5,成本较高,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3)、中和法 中和法的特点是综合了酸法和碱法两者的优点。中和法的关键在于合成聚合氯化铝时,铝酸钠和三氯化铝溶液之间的配比必须严格控制,使盐基度达到标准要求。盐基度是否合格,是决定产品质量的-个重要指标。而且在合成时必须进行剧烈地搅拌。 2、氢氧化铝法 所用原料主要是拜尔法炼铝过程中的活性氢氧化铝。生产中采用过量的活性氢氧化铝和盐酸,在较高温度(50-180C)和压力(0.5MPa)下反应制得盐基度为41.6-48.6%的液体聚合氯化铝产品,然后经浓缩、烘干即得固体聚合氯化铝产品。此法生产工艺过程较简单,反应条件也较苛刻,对设备要求较高,腐蚀性强, - -般市售搪玻璃反应釜都难以适应,生产中要确保产品质量颇为不易。 3、三氧化二铝法 主要原料为三水铝石、铝钒土、高岭土、煤矸石等。此工艺的第一步是得到结晶氯化铝,第二步是通过热解法或中和法得到聚合氯化铝。

聚合氯化铝国家标准

聚合氯化铝国家标准 助剂的PAM -PAM 胺分类聚丙烯酰胺产品简介:聚丙烯酰胺(PAM)为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絮凝性,可以降低液体之间的磨擦阻力,按非离子、阴离子、阳离子和两性型四种类型。

:PAM能使悬浮物质通过电中和,架桥吸附作用,起絮凝作用。 :能通过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作用,起粘合作用。 :PAM能有效地降低流体的摩擦阻力,水中加入微量PAM就能降阻50—80%。 :PAM在中性和酸条件下均有增稠作用,当PH值在10以上PAM易水解。呈半网状结构时,增稠将更明显。 用原理:PAM用于絮凝时,与被絮凝物种类表面性质,特别是动电位,粘度、浊度及悬浮液的PH值有关,颗粒表面的动电位,是颗粒阻聚的原因加入表,能使动电位降低而凝聚。 桥:PAM分子链固定在不同的颗粒表面上,各颗粒之间形成聚合物的桥,使颗粒形成聚集体而沉降。 附:PAM分子上的极性基团颗粒的各种吸附。 用:PAM分子链与分散相通过种种机械、物理、化学等作用,将分散相牵连在一起,形成网状。 聚丙烯酰胺 酰胺(PAM)为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絮凝性,可以降低液体之间的磨擦阻力分可分为非离子、阴离子、阳离子和两性型四种类型。 称:聚丙烯酰胺中文发音:jù bǐng xī xīan ān英文名称:Polyacrylamide 简称:PAM聚丙烯酰胺为水溶性高分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絮凝性,可以降低液体之间的磨擦阻力,按离子特性分可分为非离子、阴离子、阳型四种类型。 法及注意事项 聚丙烯酰胺使用注意事项:

、絮团的大小:絮团太小会影响排水的速度,絮团太大会使絮团约束较多水而降低泥饼干度。经过选择聚丙烯酰胺的整絮团的大小。 、污泥特性。第一点理解污泥的来源,特性以及成分,所占比重。依据性质的不同,污泥可分为有机和无机污泥两种离子聚丙烯酰胺用于处置有机污泥,相对的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用于无机污泥,碱性很强时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强时不宜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固含量高时污泥通常聚丙烯酰胺的用量也大。 、絮团强度:絮团在剪切作用下应坚持稳定而不破碎。进步聚丙烯酰胺分子量或者选择适宜的分子构造有助于进步絮 、聚丙烯酰胺的离子度:针对脱水的污泥,可用不同离子度的絮凝剂经过先做小试停止挑选,选出最佳适宜的聚丙烯能够获得最佳絮凝剂效果,又可使加药量最少,节约本钱。 、聚丙烯酰胺的溶解:溶解良好才干发充沛发挥絮凝作用。有时需求加快溶解速度,这时可思索进步聚丙烯酰胺溶液的标 外观分子量(万)固含量% 离子度或水解度% 残余单体% 使用范围 型白色颗粒或粉末 300—2200 ≥88 水解度

聚合氯化铝铁PAFC

聚合氯化铝铁 HD 501 一、分子式:[AL2(OH)n·CL6-n]m·[Fe2(OH)x·CL6-x]y 二、产品执行标准:GB14591-93 三、产品外观:红褐色的粘稠液体 四、英文缩写:PAFC 五、产品特性: 单纯的铝盐存在着沉降速度慢、除色效果差等缺点,而单纯的铁盐虽然沉降速度快、除浊效果好,但具有很强的腐蚀性。HD501高效絮凝剂是铝盐和铁盐通过共聚反应而得的一种聚合絮凝剂,兼具一般铝盐、铁盐的特点,既能克服用纯铝盐处理的矾花生成慢、矾花轻、沉降慢的缺点,又能克服用纯铁盐絮凝剂的出水不清、色度高等缺点。 六、其主要特点有: 1.除浊效果及絮凝沉降效果好,优于一般的PAC、PFS,而且对印染废水的COD 和色度去除率较高,SS去除率大于80%,COD去除率大于70%,色度去除率大 于70%; 2.投药量少,处理成本低; 3.矾花形成速度快且密实,絮体沉降迅速; 4.适用水温范围、PH值范围广(水温4~60℃、PH值5~8); 5.液体产品,操作简便,尤其适合自动化加药; 6.沉淀的物化污泥易于脱水处理; 七、技术指标:

八、用途及使用方法: 主要用于印染废水、造纸废水、皮革废水等具有一定色度的废水处理,也可以用于城市污水的一级强化处理。 本产品为液体或者固体,液体产品可直接投加,加药量为0.3~0.5公斤/吨水;亦可稀释投加,稀释比例为20~40%(质量百分比),固体产品可用水稀释后使用,具体情况根据搅拌试验及生产性试验来决定。 九、包装和贮存: 液体产品可以采用玻璃钢槽罐车运送,或使用塑料桶装,每桶30公斤,固体采用编织袋,每袋装25公斤。产品须用耐腐蚀容器存放,存放期为6个月。固体产品存放期为十二个月。

生活饮用水用聚氯化铝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生活饮用水用聚氯化铝标准编制说明 1 任务来源 根据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标委综合[]号文《关于下达年第一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修订《生活饮用水用聚氯化铝》,其计划编号为。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处理剂分会()归口。 2 产品概况 2.1 产品工艺流程图见图1。 图1 产品工艺流程图 2.2 干燥方式可采用喷雾和滚筒干燥。 2.3 生产过程中三废处理:生产中产生的气、水循环使用;废渣经水洗压滤后同专业公司统一回收或作水泥原料使用。 2.4 主要研发及生产企业:同济大学、市中润水工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太仓市新星轻工助剂厂、市建衡实业有限公司、科泰净水材料有限公司、市爱尔福克化工有限公司、嘉善绿野环保材料厂、中科天泽净水材料有限公司、慧信环保有限公司、市清流水处理剂有限公司、嘉善海峡净水灵化工有限公司、水业集团工贸有限公司、巩义市永兴生化材料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净水材料有限公司、宜净环保有限公司、华清净水技术有限公司、巩义市富源净水材料有限公司、省华泉自来水材料总厂、瑞达净化材料有限公司等近百家。 2.5 出口情况:目前我国聚氯化铝产品主要出口如东南亚、爱尔兰、毛里求斯、非洲、白俄罗斯、西亚等地区,~年出口量约多万吨。 3 修订意义 在饮用水的收集、处理、贮存和配送过程中会采用诸如混凝、沉淀、过滤、活性炭、氯化等处理单元来改善用于消费者的最终饮用水的安全性和质量,因此会涉及加入生活饮用水化学处理剂。 化学絮凝反应是处理地表水源的最常用方法,并常常由下列各个处理工艺组成。常用的化学絮凝剂是铝盐或铁盐,如聚氯化铝、聚合硫酸铁、氯化铁、硫酸铝等。将其按剂量加入原水,在监控条件下形成絮凝状固态金属氢氧化物。絮凝剂的常用量为(铝)或(铁)。借助于电子中和、吸附和捕集等过程,沉淀的絮凝物可除去悬浮和溶解的污染物。凝聚过程的效率取决于原水质量、所用的凝聚剂和凝聚剂辅料、以及操作要素,其中包括搅拌条件、凝聚剂剂量和值。随后用固相液相分离程序除去已处理水中的絮凝物,如沉淀法或浮选法,和或快速或加压式重力过滤法。经处理过的水进入快速重力滤器以除去剩余的固态物。滤过水可进入下一处理阶段,如补加氧化和过滤(为除去锰),臭氧化和或吸附,然

聚合氯化铝作用原理

聚合氯化铝为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又被简称为聚铝,是用途广泛的一种水处理药剂产品,由于具有絮凝快,沉降迅速,溶解性好,净水成本低等优点。因此,现深受欢迎。那么,该产品的作用原理是什么呢? 1、水中胶体物质的强烈电中和作用; 2、水解产物对水中悬浮物的优良架桥吸附作用; 3、对溶解性物质的选择性吸附作用。 种类: 1、按照三氧化二铝含量划分 有23含量的,26含量的,28含量的,30含量的。这几种含量都可以用于污水处理,投加到污水里面都能生成大量的电荷团。含量30的聚合氯化铝就比较特殊了,这种聚合氯化铝重金属很低,控制在千分之五以下,安全环保,适用于自来水处理。 2、按照颜色划分 有土黄色、棕褐色、淡黄色、小米黄。每种颜色都代表了不同的含量,土黄

色的氧化铝含量是23-26%;棕褐色的是聚合氯化铝铁,氧化铝含量23-26%,铁含量3-5%;淡黄色的代表了氧化铝含量是28%;小米黄代表了氧化铝含量是30%,自来水处理使用的。 3、按照生产工艺划分 分为了滚筒烘干、喷雾烘干这两种工艺。滚筒烘干的聚合氯化铝含量在23-30%,喷雾烘干的聚合氯化铝含量在30%。除了工艺不同,其应用在污水处理都能使用,都能很快溶解污水、分解净化污水。喷雾烘干的聚合氯化铝不容物更低,可直接应用于饮用水处理。 4、按照原材料划分 钙粉、盐酸、铝矾土酸溶法制作和钙粉、盐酸、氢氧化铝这两种不同的原材料反应工艺,这两种工艺做出的聚合氯化铝产品没有区别,因为原材料的根源都是铝矿石。都能很快的溶解,在污水中快速形成高电荷的氢氧根离子,能快速的分解、净化污水,唯一不同的是采用氢氧铝粉制作聚合氯化铝,产生的固体废弃

聚合氯化铝铁检验标准

聚合氯化铝铁 1、说明 本标准规定了氯化锶车间副产物聚合氯化铝铁的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2、技术要求(暂行) 3、试验方法 除特别注明外,本试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所有用水应符合GB6682中三级水的要求。 3.1 FeCl3含量的测定—重铬酸钾容量法 3.1.1方法提要 在酸性溶液中,用氯化亚锡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过量的氯化亚锡用氯化汞除去,然后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 3.1.2试剂和材料 3.1.2.1盐酸(1+1); 3.1.2.2氯化亚锡溶液(25%); 3.1.2.3氯化汞饱和溶液; 3.1.2.4硫磷混酸; 3.1.2.5二苯胺磺酸钠(0.2%); 3.1.3分析步骤

准确称取约1g试样(准确至0.0001g),加入大约10ml水,再加入HCl(1+1)溶液8ml,加热至沸,趁热滴加10%的氯化亚锡溶液至溶液黄色消失,再过量1滴,快 速冷却后加氯化汞饱和溶液2ml,摇匀后静置3分钟,然后加水20ml、硫磷混酸4ml、二苯胺磺酸钠(0.2%)指示剂8滴,用0.1mol/L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蓝紫色,溶液30s不褪色即为终点,记录滴定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体积。 3.1.4结果计算 FeCl3 (%)= VC X 162.2 X 10-3 X100 M 式中:V——滴定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159.69——与1mol重铬酸钾相当的FeCl3的质量,单位为g; M——试样质量,g。 3.2 Al2O3含量的测定 3.2.1方法提要 在试样溶液中加入过量的EDTA溶液,使EDTA与铝及其它金属离子络合,用醋 酸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EDTA,加入氟化物煮沸,使原来已与EDTA络合的铝与氟离子生成六氟合三铝,同时释放出等摩尔的EDTA,最后用醋酸铅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EDTA,求得试样中三氧化二铝的含量。 3.2.2试剂和材料 3.2.2.1EDTA标准溶液,0.05mol/L; 3.2.2.2酚酞(1%); 3.2.2.3氢氧化钠(30%); 3.2.2.4盐酸(1+1); 3.2.2.5溴甲酚绿指示剂; 3.2.2.6氨水(1+1); 3.2.2.7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5.5; 3.2.2.8二甲酚橙指示剂(5%);

聚合氯化铝检测方法

聚合氯化铝检验指标 检测方法: 聚合氯化铝国标 4.2 氧化铝(AI 2O 3)含量的测定 4.2.1 方法提要 在试样中加酸使试样解聚。加入过量的乙二胺四乙配二钠溶液,使其与铝及其他金属离络合。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剩余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再用氟化钾溶液解析出络合铝离子,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解析出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4.2.2 试剂和材料 4.2.2.1 硝酸(GB/T 626):1+12溶液; 4.2.2.2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GB/T 1401):c(EDTA)约0.05mol/L 溶液。 4.2.2.3 乙酸钠缓冲溶液: 称取272g 乙酸钠(GB/T 693)溶于水,稀释至1000mL ,摇匀。 4.2.2.4 氟化钾(GB/T 1271):500g/L 溶液,贮于塑料瓶中。 4.2.2.5 硝酸银(GB/T 670):1g/L 溶液; 4.2.2.6 氯化锌:c(ZnCI 2)=0.0200mol/L 标准滴定溶液; 称取1.3080g 高纯锌(纯度99.99%以上),精确至0.0002g ,置于100mL 烧杯中。加入6~7mL 盐配(GB/T 622)及少量水,加热溶解。在水浴上蒸发到接近干涸。然后加水溶解,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2.2.7 二甲酚橙:5g/L 溶液。 4.2.3 分析步骤 称取8.0~8.5g 液体试样或2.8~3.0g 固体试样,精确至0.0002g ,加水溶解,全部移入5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移液管移取20mL ,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2mL 硝酸溶液(4.2.2.1),煮沸1min 。冷却后加入20mL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4.2.2.2),再用乙酸钠缓冲溶液(4.2.2.3)调节pH 约为3(用精密pH 试纸检验),煮沸2min 。冷却后加入10mL 乙酸钠缓冲溶液(4.2.2.3)和2~4滴二甲酚橙指示液(4.2.2.7),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4.2.2.6)滴定至溶液由淡黄色变为微红色即为终点。 项目名称 液体 固体 备注 优等品 一等品 氧化铝(Al 2O 3),% ≥10 ≥30 ≥28 液体 固体 盐基度B ≥50 40-90 40-90 外观 外观 PH 值 3.5-5.0 1%液≥5 1%液≥5 黄色乳状 黄色粉末 铅(Pb) PPM ≤2 ≤5 ≤12 铬(Cr+6) ≤2 ≤4 ≤4 砷(As) 0 0 0 镉(Cd) 0 0 0 汞(Hg) 0 0 0 水不溶物, % ≤0.2-0.5 ≤0.5 ≤1.0

聚合氯化铝铁产品说明

聚合氯化铝铁产品说明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中文名称]聚合氯化铝铁 [英文名称] PAFC [技术标准] 产品质量符合企业标准Q/CYWSS001-2008 小红门厂使用的聚合氯化铝铁成分为铁、铝盐有效成分≥11%,其中Fe2O3≥3%,Al2O3≥8%; 第二部分:聚合氯化铝铁的性能和优点 聚合氯化铝铁是在聚合氯化铝和三氧化铁、铝盐和铁盐混凝剂水解和混凝机理的深入研究基础上发展而来,它是集铝盐和铁盐混凝之优点,并引入多价阴离子一硫酸根离子,对铝离子和铁离子的形态都有明显的改善,聚合度也大为提高。 聚合氯化铝铁外观:液体产品为褐色或红棕色透明体,无沉淀。固体产品为棕褐色,红棕色粉末或晶粒状,极易溶于水。可用于生活用水饮用水,工业用水及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混凝效果除表现为剩余浊度色度降低外,还具有絮体形成块,吸附性能高,泥渣过滤脱水性能好等特点,特别是在处理高浊度水,低温低浊度水时,处理效果比较明显。 1、聚合氯化铝铁的性能和优点

a、水解速度快,水合作用弱。形成的矾花密实,沉降速度快。受水温变化影响小,可以满足在流动过程中产生剪切力的要求。 b、可有效去除源水中的铝离子以及铝盐混凝后水中残余的游离态铝离子。 c、适用范围广,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处理等。 d、用药量少,处理效果好,比其它混凝剂节约10-20%费用。 e、使用方法和包装用途以及注意事项同聚合氯化铝基本一样。 2、聚合氯化铝铁使用方法:因原水性质各异,应根据不同情况,现场调试或作烧杯试验,取得最佳使用条件和最佳投药量以达到最好的处理效果。 a、投加量的确定,根据原水性质可通过生产调试或烧杯实验视矾花形成适量而定,制水厂可以原用的其它药剂量作为参考,在同等条件下本产品与液体聚合氯化铝用量大体相当。 b、使用时,通过计量投加药液与原水混凝。 3、适用范围:应用于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处理,聚合氯化铝铁对生活饮用水及各种工业用水净化处理有着明显的效果。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食入

聚合氯化铝_工作基准试剂(容 量)-- 重铬酸钾_测定标准及内容

本试剂为橙红色结晶颗粒或粉末,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分子式:K2Cr2O7 相对分子质量:294.18(按1987年国际原子量)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基准试剂(容量)重铬酸钾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及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含量为99.95%~100.05%工作基准试剂(容量)重铬酸钾的检验。 2 引用标准 GB 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 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 619 化学试剂采样及验收规则 GB 6682 实验室用水规 GB 9723 化学试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通则 GB&n聚合氯化铝bsp;10737 工作基准试剂(容量)称量电位滴定法通则 HG 3—119 化学试剂包装及标志 3 技术要求 3.1 重铬酸钾(K2Cr2O7)含量为99.95%~100.05%。 3.2 杂质最高含量(指标以百分含量计): 4 试验方法 本试验方法中所用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和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按GB 601、GB 602、GB 603之规定制备,实验用水应符合GB 6682中三级水的规格。 4.1 重铬酸钾(K2Cr2O7)含量测定

4.1.1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质量摩尔浓度的标定 称取0.15g于120±2℃干燥至恒重的第一基准试剂(容量)重铬酸钾,称准至0.00001g,置于反应瓶中,加25mL水。加2g碘化钾及15mL硫酸溶液(20%),摇匀,于暗处放置10min,加150mL水(不超过10℃),用213型铂电极作指示电极,用212型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按GB 10737之规定,用待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 [c(Na2S2O3)=0.1mol/kg]滴定至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按式(1)计算: b= m1 …………………………………………(聚氯化铝1) m2×0.049030 式中:b----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mol/kg; m1----第一基准试剂(容量)重铬酸钾的质量,g; m2----待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质量,g; 0.049030----与1.0000g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b(Na2S2O3)=1.0000mol/kg]相当的,以克表示的重铬酸钾的质量。 4.1.2 含量的测定 称取0.15g于120±2℃干燥至恒重的试样,称准至0.00001g,电极,按4.1.1条之规定,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b(Na2S2O3)=0.1mol/kg 含量的测定与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的标定同时进行。 重铬酸钾(K2Cr2O7)含量按式(2)计算: X= m3.b×0.049030 ×100 (2) m4 式中:X----重铬酸钾的百分含量,%; m3----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质量,g; b----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mol/kg; 0.049030----与1.0000g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b(Na2S2O3)=1.0000mol/kg]相当的,以克表示的重铬酸钾的质量; m4----试样的质量。 4.2 杂质测定

聚合氯化铝在污水处理中如何确定聚合氯化铝的浓度与用量

嵩峰净水建议污水处理中如何确定聚合氯化铝的浓度与用量? 在污水处理中如何确定聚合氯化铝的浓度与用量? 聚合氯化铝是一种净水材料,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又被简称为聚铝,英文缩写为PAC,由于氢氧根离子的架桥作用和多价阴离子的聚合作用而生产的分子量较大、电荷较高的无机高分子水处理药剂。在形态上又可以分为固体和液体两种。固体按颜色不同又分为棕褐色、米黄色、金黄色和白色,液体可以呈现为无色透明、微黄色、浅黄色至黄褐色。不同颜色的聚合氯化铝在应用及生产技术上也有较大的区别。 嵩峰水处理材料,在污水处理中使用聚合氯化铝,它主要是为黄色或黄褐色粉末的固体物,水处理具有絮凝的作用,适用于印染厂、造纸厂、皮革厂剂食品厂等行业水处理,还具有除磷作用,能与废水中磷酸根生成沉淀,适用于生活污水厂除磷。 污水处理使用聚合氯化铝一般都是作为絮凝剂,个别用于除磷剂使用。因为作用不同,产品的浓度调配及投加量都很大的区别的,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确定聚合氯化铝浓度与用量?搅拌应该采用什么方式? 固体聚合氯化铝国标含量为28%,液体含量为10%。使用固体前应将固体溶解成10%的浓度(溶解可采用气体搅拌或机械搅拌),投加用量可根据原水的不用浊度,测定最佳的投加量,一般原水浊度在100-500mg/l时,每千吨水量投加10-20kg,具体可根据小试确定。 使用聚合氯化铝用于市政污水或工业污水,其相应的投加浓度与用量都是有所不同的,为了准确无误及提高处理效率,最好是通过小试到现场试药来确保用量及效果。 聚丙烯酰胺与传统絮凝剂相比的优势所在 絮凝剂有很多种,聚丙烯酰胺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用途最为广泛的一种,那么聚丙烯酰胺和那些传统絮凝剂相比的优势在哪里呢?本篇文章嵩峰净水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聚丙烯酰胺与传统的絮凝剂相比的优势: 一、聚丙烯酰胺和传统的絮凝剂相比种类完全,规格多,可以知足各类分歧前提; 二、聚丙烯酰胺和传统的絮凝剂相比用量少,效率高,处置力强,生成的泥渣少,便于后处置,PAM有时与无机混凝剂运用会获得更好的结果。 三、聚丙烯酰胺在水处置工业中的使用首要包括原水处置、污水处置和工业水处置三个方面。在原水处置中,聚丙烯酰胺与活性炭等共同运用,可用于生物水中悬浮颗粒的凝集和清亮;在污水处置中,聚丙烯酰胺可用于污泥脱水;在工业水处置中,聚丙烯酰胺首要用作配方药剂。在原水处置中,用有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替代无机絮凝剂,即便不是新沉降池,清水才能也可进步20%以上。所以当前很多大中城市在供水严重或水质较差时,都采用聚丙烯酰胺作为增补。在污水处置中,采用聚丙烯酰胺可以添加水回用轮回的运用率。 新型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嵩峰水处理厂家 登封市嵩峰聚合氯化铝在洗煤厂的应用当中目前已经非常广泛了,主要集中的特点是,其处理水的能力强,速率快,出水水质可达到排放标准,同时由于其低廉的价格(相较于大型水处理设备而言)逐渐的普及到了许多的洗煤厂中,从与我们合作的客户来看,多数的洗煤水中的煤灰物质经过沉淀可回收,同时在有些轻度污染的水当中,聚合氯化铝可以实现水的循环再使用。洗煤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煤泥和泥砂,故又称煤泥水,未经处理的煤泥水其悬浮物浓度可以达到5000mg/L以上。由于煤炭本身具有疏水性,洗煤废水中的一些微小煤粉在水中特别稳定,一些超细煤粉悬浮于水中,静置几个月也不会自然沉降。洗煤废水是呈弱碱性的胶体体系,主要特点是颗粒表面带有较强的负电荷,浓度和CODcr浓度都很高;细小颗粒含量高;粘度大;污泥比阻大,过滤性能差。科威聚合氯化铝在洗煤厂的应用当中目前已经非常广泛了,主要集中的特点是,其处理水的能力强,速率快,出水水质可达到排放标准,同时由于其低廉的价格(相较于大型水处理设备而言)逐渐的普及到了许多的洗煤厂中,从与我们合作的客户来看,多数的洗煤水中的煤灰物质经过沉淀可回收,

PAC的质量标准

YD-701A絮凝剂 (PAC聚合氯化铝) 质量标准: 性能: YD-701A絮凝剂,主要成分是聚合氯化铝简称PAC,是一种新型高分子絮凝剂,它是介于ALCL3和AL(OH)3之间的产物,通过羧基而架桥聚合,分子中带有不等的羧基,有教强的架桥吸附性能,在水解过程中伴随发生电化学、凝聚、沉淀和吸附等物理化学变化。 化学结构式:[Al2(OH)nCl6-n]m 式中:1≤n≤5m<10 用途: 1、混凝时用量少,絮凝体形成快,沉淀速度高,可缩短反应沉淀时 间,提高处理能力。

2、适应源水范围广,PH适应范围比AL2(SO4)3宽,对温度的适应比AL2(SO4)3强。 3、净水效果是硫酸铝的5-8倍,是三氯化铁的3-5倍,更优于硫酸亚铁和明矾。 4、使用本品不需另加碱性助剂,比低分子净水剂可节约资金30-70%。 5、本品溶解快,腐蚀性小,利于贮存,方便运输。 6、能出去源水中铁、锰、砷、氟、铍、铬等,对除去水中放射性污染和有机色素亦有较好效果。 7、可用于污泥脱水,是耐火材料和陶瓷的粘结剂。 8、可用于精密铸造,工业的硬化剂,造纸工业的新型脱胶沉淀剂。 9、可回收油酸废液中甘油(回收率50%左右),可作水泥速凝剂。 10、可净化处理个中工业废水,而且效果好: a.制革废水用PAC混凝电解法去除率:SS97%,色度95%,硫化物 90.2%,铬94.8%,COD75%。 b.漂染废水用PAC处理,脱色效果好,成本低,在曝气池中处理效果:COD80~90%。 c.尾矿溢流红水用PAC处理投加量仅万分之五,去除率达96.6~ 98.8%,净化水可直接回用。

d.炼锰高炉煤气洗涤废水用PAC处理投加量少,成本低,是硫酸铝的十分之一。 e.造纸废水用PAC处理,色度可降低7~10倍,COD降低50~80%,除铝、铬90%,除氰33%,除酚1.5~ 6.8%,投加量为100ppm左右。 f.含铍废水用PAC处理,可达到排放标准。 g.含铅玻璃制造用PAC+氯纶维过滤处理,去除率可过滤95%以上。 h.重金属冶炼加工废水用PAC处理,除铅为97%,除砷率为83%,除氟率为20%以上。 i.含银洗胶废水用PAC处理,可达到排放标准。 使用方法: 1.液体产品可直接单一投加或根据污染源不同和YD-701A配合投加效果更加明显,固体产品稀释5~10%液体投加,有利均匀混合,效果好。 2.稀释后的溶液最好在4~8小时内用完。 3.投加量液体一般为20~100ppm,固体一般为2~25ppm(确切用量,应化验污水水质及试验后确定) 包装及贮存: 液体产品:25~30kg塑料桶或200kg衬塑料桶。固体产品:25~30kg防止袋包装。

聚合硫酸铁技术规范20150211

附件: 浙能集团水务平台普通化学品(聚合硫酸铁)年度采购 技 术 规 范 2015年2月

1 总则 1.1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浙能集团水务平台普通化学品——聚合硫酸铁年度采购。 1.2本技术规范所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详细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报价人必须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要求和相关国际、国内行业通用标准的优质产品及相应服务。 1.3 报价人提供的产品应是技术先进的,且经过试验和运行实践已证明是完全成熟、安全可靠的产品,同时必须满足国家有关安全、职业健康、环保等强制性法规、标准的要求。 1.4如果报价人没有以书面对本技术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那么采购人可以认为报价人提出的产品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必须在差异表中提出。 1.5本技术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遇到与报价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的标准执行,但不应低于最新国家或行业通用标准。 1.6产品采用的专利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已包含在产品报价中,报价人保证采购人不承担有关产品专利的一切责任。 1.7报价人提供的文件于资料,包括计算、说明、报告和使用手册等,均应使用国际单位制。所有文件及相互通讯,均应使用中文;若为英文,应同时附中文翻译,以中文为准。 1.8在签订合同之后,采购人有权提出因国家或行业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修改要求,报价人必须遵守这个要求,具体条款内容由双方共同商定,而报价人不得提出商务价格修改要求。且不论采购人知道与否,报价人有责任及时书面通知采购人有关国家或行业规范、标准发生的变化。 1.9所有有效文件的内容如有不一致,以有利于采购人的解释为准。 1.10所有与本项目有关的资料和信息,未经采购人允许,报价人不得向第三方提供。 2 技术要求 2.1 报价人提供的聚合硫酸铁,示性式为[Fe2(OH)n(SO4)3-n/2]m。 2.2 报价人保证提供的产品,其生产、材料、技术指标、质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列标准、规范、规定的最新版本要求,但不仅限于此。 GB 14591-2006 水处理剂聚合硫酸铁 2.3报价人提供的产品感官应符合下列要求:

聚合氯化铝的制备及其在污水上的应用

聚合氯化铝的制备及其在污水上的应用 摘要: 聚合氯化铝絮凝剂在水处理中应用广泛,是水处理药剂研究的热点之一。聚合氯化铝(PAC)由于具有投加量少、絮体大、絮体沉降速度快、成本低、混凝效果好等优点,目前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水和污水处理上。文章介绍了国内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归纳了聚合氯化铝的制备技术,分析了各种制备技术的特点及对聚合氯化铝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合论述。 关键字:聚合氯化铝;絮凝剂;水处理技术 Abstract: Polyaluminum chloride flocculant is widely used for water treatment, and is one of the researchhotspots of water treatment reagent. Due to its low dosage,large and fast-settling resulted flocs,low cost and good coagulation effect,polyaluminium chloride(PAC)is globally applied in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The preparation technologies of polyaluminum chloride applied in China were emphatically introduced, technologies of polyaluminum chloride preparation were summed up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and the application status and research prospects of PAC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Keywords:polyaluminum; flocculant;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一、前言 水处理剂是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废水处置进程中必需的化学药剂,通过运用这些化学药剂,可使水到达必一定的质量要求。即水处理药剂的首要效果是节制水垢和污泥的构成、削减泡沫、削减与水接触的资料侵蚀、除去水中的悬浮固体和有毒物质、除臭脱色、软化水质等。目前我国水处理剂的品种主要有阻垢剂、缓蚀剂、杀菌灭藻剂、无机凝聚剂、有机絮凝剂等几大类。其中,聚合氯化铝作为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主要用于净化饮用水,还用于给水的特殊水质处理、除铁、除镉、除氟、除放射性污染、除浮油等。因此被广泛用于饮用水、工业用水和污水处理领域。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度的快速推进和我国工业快速发展,带来了城镇用水和工业用水的快速激增以及我国水系污染综合治理力度的加大,水处理剂的需求量日益增长,2012

聚合氯化铝污水投放比例

在许多的污水处理过程中都会用到各种各样的药剂,其中聚合氯化铝的应用十分广泛,适合多种不同水质的污水处理,但是很多人对于具体的用量多少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只有按照科学的比例来投放才能受到比较好的效果。 我们依据相关的行业经验给您分享一下聚合氯化铝在不同水质中的投加比例参考数值: 一、在低浊度水中,将固体的聚合氯化铝产品按照1:3比例(重量比)加自来水稀释,并且搅拌至完全溶解; 二、在生活、生产用污水中,参照每吨污水先投加30g左右的聚合氯化铝产品。然后投加稀释之后的聚丙烯酰胺产品,如果效果不明显,请酌情减少或增加产品投加量。 三、在造纸厂污水处理中,采用低浊度水的投放比例配置,如效果不明显可在酌量添加。 四、原水浊度在100-500mg/L时,投加量为5-10mg即每千吨水投量为

5-10kg,用前最好根据水质特性进行小试,选出一个合适的数值,然后投用。 处理使用聚合氯化铝一般都是作为絮凝剂,个别用于除磷剂使用。因为作用不同,产品的浓度调配及投加量都很大的区别的,一般情况下可以依据如下步骤确定聚合氯化铝的投放比例和用量: 一、依据原水状况,运用前先做小试求得合适的药量。小试溶液装备按分量比(W/W),一般以2~5%配为好。如配3%溶液:称聚合氯化铝PAC固体3g,盛入的200ml量筒中,加清水约50ml,待溶解后再加水稀释至100ml刻度,摇匀即可。 二、生产用聚合氯化铝PAC时,按聚合氯化铝PAC固体:清水=1:9到1:15分量比混合溶解即可。氧化铝含量低于1%的溶液易水解,会下降运用效果,浓度太高不易投加均匀。 三、加药按小试求得的佳投加量投加。如见沉淀池矾花少,余浊大,则投加量过少;如见沉淀池矾大且上翻,余浊高,则加药量过大,应适当调整。 固体聚合氯化铝国标含量为28%,液体含量为10%。使用固体前应将固体

聚合氯化铝国标

聚合氯化铝国标 4.2氧化铝(AI2O3)含量的测定 4.2.1方法提要 在试样中加酸使试样解聚。加入过量的乙二胺四乙配二钠溶液,使其与铝及其他金属离络合。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剩余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再用氟化钾溶液解析出络合铝离子,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解析出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4.2.2试剂和材料 硝酸(GB/T 626):1+12溶液;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GB/T 1401):c(EDTA)约0.05mol/L溶液。 乙酸钠缓冲溶液: 称取272g乙酸钠(GB/T 693)溶于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氟化钾(GB/T 1271):500g/L溶液,贮于塑料瓶中。 硝酸银(GB/T 670):1g/L溶液; 氯化锌:c(ZnCI2)=0.0200mol/L标准滴定溶液; 称取1.3080g高纯锌(纯度99.99%以上),精确至0.0002g,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6~7mL盐配(GB/T 622)及少量水,加热溶解。在水浴上蒸发到接近干涸。然后加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二甲酚橙:5g/L溶液。 4.2.3分析步骤 称取8.0~8.5g液体试样或2.8~3.0g固体试样,精确至0.0002g,加水溶解,全部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移液管移取20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mL硝酸溶液(,煮沸1min。冷却后加入20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再用乙酸钠缓冲溶液(,煮沸2min。冷却后加入10mL乙酸钠缓冲溶液(,用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 加入10mL氟化钾溶液(,加热至微沸。冷却,此时溶液应呈黄色。若溶液呈红色,则滴加硝酸(,溶液颜色从淡黄色变为微红色即为终点。记录第二次滴定消耗的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 4.2.4分析结果的表述 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氧化铝(AI2O3)含量(x1)按式(1)计算: x1=Vc×0.050 98/m×20/500 × 100=Vc×127.45/m(1) 式中:V——第二次滴定消耗的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m——试料的质量,g; 0.050 98——与1.00mL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c(ZnCI2)=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氧化铝的质量。 4.2.5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液体产品不大于0.1%,固体样品不大于0.2%。 4.3盐基度的测定 4.3.1方法提要 在试样中加入定量盐酸溶液,以氟化钾掩蔽铝离子,以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4.3.2试剂和材料 盐酸(GB/T 622):c(HCI)约0.5mol/L溶液; 氢氧化钠(GB/T 629):c(NaOH)约0.5mol/L标准滴定溶液; 酚酞(GB/T 10729):10g/L乙醇溶液; 氟化钾(GB/T 1271):500g/L溶液。 称取500g氟化钾,以200mL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溶解后,稀释至1000mL 。加入2mL酚酞指示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