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万达比较

万科万达比较
万科万达比较

万科万达比较

北大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

万科模式:

1,专业住宅定位,聚焦主流住宅。适合刚需群体、首次置业、中小套型、中低价位。去年(2010年)成交800多万平米,90平米以下接近60%,144平米以下,两者相加接近90%。

2,快速增长策略,这和产品定位相关。强调快速周转。各地项目公司新盘开盘当月,要实现60%去化率(在市场营销领域,去化率即是在一定时间段内的销售率。在房地产领域称为销售率,主要指某一特定时期内某产品的销售量占总量的百分比。)达不到,产品要进行降价,确保周转策略。3,合理定价,以确保快速周转。

4,战略纵深来说,反映区域选择上的战略考虑,23线,围绕重要经济区域3+X。(以北京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以深圳为核心的华南地区、以上海为核心的华东地区,并以武汉、成都、重庆等为多个点式布局城市的“3+X”战略,)特别关注高铁沿线城市布局。强调多层次,立体化。

5,产品标准化。确保各地项目比其他企业更快地节奏推出项目。

6,注重现金流,注重资金安全。

土地储备,万科总量明显比万达要高,这几年在也增加了商业地产项目的储备。但是万达在所处城市的特殊位置,包括容积率,以及企业于地方政府谈判的主动能力。万达土地储备的价值会明显高于万科。

从项目区域布局来看,万科的3+X体现的非常明显,但中西部项目所占的

比重偏低,10%略多一点。万达,除了一线城市以及少部分的四线城市,在以省会城市为代表的23线城市占的份额比较高。合理性而言,万达比万科更深一层。

公司治理上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从未来战略来看,跨上千亿之后,如何实现企业创新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课题。

万达的当务之急是如何上市的问题,以及如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万科是我国住宅专业化的标杆企业,万达实际上代表了我们商业地产的一种代表性的模式,所以从万科万达实际上我们可以对照比较我们房地产行业最有代表性,最有典型意义的两种商业模式。

我们先简单的看一下万科万达两家企业它的发展历程,以及两家企业创始人的性格特点等等,企业来看我们知道万科是我们国内主流住宅开发的标杆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住宅开发商,大家留意的话就知道,去年万科销售的住宅面积800多万,实际上八九万套这个规模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与他相比,万达来说应该说万达现在已经成为我们国内商业地产开发的龙头企业标杆企业,同时这个万达广场也已经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第一品牌。从两家企业的创始人来看我想也有一些共同,两位企业创始人都姓王都是军人出身,性格上都有相似形都有尖锐顽强的特点,王石大家关注都知道登山航海等等冒险性活动国内企业家首屈一指代表性人物同时有一身傲气,万达的领导也是早年参过兵性格当中有豪爽的特点,同时个性曝气外露的特点非常明显,两家企业起步时间我们做一个简单比较,万科最

早不是从事房地产业务,初期的业务非常多元,但是到了1988年进行股份制改造之后,万科把住宅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的业务领域,那么实际上万达的起步和万科应该说相似,王健林自己88年从大连西岗区区政府的官员下海进入到旧城改造进入到房地产开发领域,初期万达企业性质也是国企,重要的结点是2001年,我们提到万科早期业务比较多元,当时像连锁超市像矿泉水曾经已经在市场上形成一定的的品牌,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成为我们国内新兴企业里面非常有代表性的的,2010年万科确定自己专业住宅开发销售的市场定位,完成企业的一个关键转型或者一个战略方向的明确。同年对于万达来说也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结点,这一年万达广场的第一个项目在长春,这个项目刚刚建成,万达这一年开始确立了商业加住宅两条腿走路的这样一种,和其他房地产开发相比比较独特的两条腿走路的模式,另外对于两家企业比较关键的是2004年,这一年对于万科来说制定企业发展战略里面首次明确提出了十年内销售额达到一千亿的目标,另外在企业的发展区域战略上,产品战略上实际上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在区域结构区域方式上有三家发展模式,我们国家最核心最重要的三个中心区域,以三个为中心加上若干个重点的省会城市,在产品的战略上初步形成了像城市花园、世界花城几个比较明晰的产品线,同样04年我们注意到万达实际上开始了第一轮的全国范围内的扩张,大家如果这个时间走过来应该有六家,我们国家06年开始对于房地产市场开始第一轮的调控,万达开始低成本的扩张保证当年很好调控政策背景,通过这一轮扩张实际上全国多个城市储备了比较好的一些项目的资源,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万”企业资产销售额纳税额,资产规模来看这

个是2010年的数字,万科是1605亿这样一个资产规模,同年万达资产规模是一千亿,销售额同样也是去年的,去年万科大家知道1100亿,同年万达实现销售数据是650亿,需要说明提醒大家一下,万达去年这是销售的数字,同时万达2010年沉淀了两百多万将近三百多万平方米的自有型物业,加上这部分折算现金来看销售规模两万数字相差无几,甚至万达数字可能比万科有过之无不及,我们纳税09年的数据万科达到58亿,我们可以跟国内的其他A股上市公司比较,09年排在第二名的企业是保利,保利当年纳税个亿,所以在同行企业当中这个上市的公司当中,万科纳税规模应该跟同行企业相比遥遥领先,同样09年万达的纳税额应该说两家企业比较接近,这张表我们看到万科近五年销售金额以及销售面积的数据,大家简单比较一下,实际上金额面积当中对应的关系,当中08年由于市场调控的因素,特别是外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08年的销售金额销售面积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回落,但是像2010年销售面积销售金额我们可以对照可以知道销售量,或者说万科项目的销售均价超过一万,所以这个表里面我想我们销售金额相比于销售面积我们可能更应该关心的是销售面积的变化。

这张图图样跟上一张表是对应的,销售金额、销售面积的一个变化情况,应该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上升的态势。从万达来说一这个表当中的资料这个是万达集团自己的官方网站,我们看一下基本情况,现状来看万达资产规模达到1400亿,年收入2011年的目标是800亿,年纳税是95个亿持有的物业已经达到960万平米,到2012年集团的计划相关数据企业资产两千亿,年收入是1200亿的目标,纳税目标是两百亿,持有物业将达

到1300万,如果这个计划达成万达的商业地产方面物业持有规模已经达到前列。万达我们知道旗下已经形成五大资产业,我们每项产业简单的来介绍描述一下,从商业地产来看目前已经开业的万达广场已经33个,在建的广场加上酒店也有,这个计划明年开业70个要在现有规模翻番,年收入达到70个亿这个计划如果完成,对于万达自身运转来说可以达到比较好的均衡点,从高级酒店来看,目前已经开业的酒店已经14家,相对应的明年的目标,明年是38家酒店开业目标,这个全球对应高星级酒店,已经可以称之为全球最大的五星级酒店投资企业,万达不同产业现在已经占到行业比较前列的这样一个市场地位,从文化产业来看,最主要的是电影院线,目前万达已经拥有了五星级影城71个,600画荧幕这个占有全球16%电影票房的份额,相对应的明年的计划,现在已经开业的71个,明年影城院线部分120家,荧幕现有600画上升到1100画,年收入35个亿,这个计划能够实现实际上在院线部分在全国市场占有一定的垄断性的优势,从百货行业来说目前开业万达百货26家,明年计划60家,销售额是100亿,这个一百亿在全国连锁百货行业当中可以排在前几位,另外一个新兴正在培育或者已经在培育当中的一个产业是旅游度假产业,这个方面实际上是万达联合了国内的若干家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共同来投资,但是万达是作为这个操盘手,这个投资规模也在千亿以上。

这张图是北京首都万达广场,这个既有广场也有索菲特酒店,这个应该是比较有代表性的项目,这张图是海南三亚海棠湾的万达大酒店这个已经开业运营了,接下来我们比较一下两万产品线和各自产品特点,万科重要的产品线一个最早城市花园实力后来四季花城,万科几个主要产品系列

对应的覆盖范围基本上涵盖了城区、城乡结合部、郊区部等市场区位,同时覆盖了高中低不同的类型产品,但是最近一两年万科已经不局限于既有的几个产品线,也开始涉足向养老地产、商业地产包括保障房福利开发等等,让产品线产品半径再拉长,万达我们知道商业地产商业广场也从2001年长春的第一个万达广场开始已经进行了三代的进化,应该说一代二代到三代也走过不同难的路程,当中有很多教训打几百个官司,王健林来说从一代到三代这个路也是很坎坷,三代产品来比较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代的产品主要是产品的一代特点是放大了,这个放大最主要的像沃尔玛家乐福等等一些大的品牌捆绑发展,第二代的核心商业就是明确只租不售一代商品更注重不同业态组合关系,相比第一代明显的提高,但是仍然不成熟,所以到第三代之后现在的城市综合体,应该说这个产品比较成熟,也基本上定形了标准化,除了商业地产之外万达广场之外,万达好象也拥有住宅产品,这个住宅产品应该说现在我们看到的主要和万达广场当中的组合的一部分,此外还有旅游度假的产品,这个产品现在来说在长白山已经有初步的产品了,但是还没有为大家所熟知。

从产品特点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万达的产品,实际上特别第三代的城市综合体有这样一个很基本的特点,这个第三代的综合体当中既含有商业部分,商业当然最主要的像电影院连锁超市同时包含了写字楼、五星级酒店、住宅,通过这样产品结合比较好解决租售结合以售养租的方式,实现了万达特有现金流捆资产的万达商业模式,租售结合以售养租,我们看到最近特别是今年,应该说各地万达广场项目通过销售部门实际上把前期的土地成本基本上覆盖了,所以通过以售养租实现了万达广场项目通过销售

部门就是让可以实现了成本的七七八八覆盖了,留下持有性的物业,就成了万达投资的一块资产他的净收益,从万科万达的产品的优秀点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比较,万科来看应该说万科的产品的应该说标准化,在同业当中非常明显的,同时万科长期尝试住宅工业化的生产,住宅工业化住宅产业化也依赖于外部的一些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单个企业在做这样一个住宅工业化的推进,应该说还是有很多的缺陷或者很多的制约因素,缺点来看我们知道万科目前聚焦主流住宅这样一种特殊的市场空位,如果我们把万科和我们业内的同量级的企业特别是浙江绿城,我们跟下面的交流实际上绿城相对于万科来说的产品线更丰富了,万科如果和业内的其他同样的企业相比,实际上它的产品线仍然有欠丰富,或者说没有实现全产业链、全业态覆盖的这样一个程度,所以尽管有成熟的几大产品线,但是仍然还有一些存在一些不足。从万达来看,万达第三代城市商业地产,城市规模体他的产品标准化应该同业当中在国内其他城市商业地产开发企业当中应该说已经走道了最前面,通过全产品链体系的这种打造实际上实现了比较好的投资以及资产价格最大化的这样一种独有的商业模式,我们看到这张图万科开发的产品系列,里面有四季花城有金色家园,万科广场等属于商业地产的产品,这个图万科比较早期的北京城市花园项目,尽管不是很成功应该说万科产品里面比较代表性的产品。这张图是万科四季花城系列,这个是四季花城系列的一个制作,也是代表性的社区。这张图看到的是万科深圳的一个项目,也是金色家园系列当中代表性的项目也是开山制作,最早的一个项目。

我们接下来简单分析一下万科住宅地产模式的特点,就是一些基本的

要素,从目前万科的专业化住宅地产这样一种商业模式来看,万科的模式实际上包含了这样一些基本要素,首先聚焦于目前的主流住宅,所谓主流住宅大家可能都不陌生了,就是中低价位中小套型为特征的普通住宅适合我们首次职业刚性需求的局面,应该说抓住了最主要的目前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当中我们城市居民里面对住宅需求最旺盛的,最强烈的刚性主体。第二点,我想和万科的自身的独特定位分开。万科集团总部对于各地的新推项目开盘要求开盘一个月内,要实现去销率达到60%,如果达不到就降价确保资金回笼,第三点就是必须有合理的定价策略才有可能有效的保证这个快速周转的战略实施,再一个方面是战略纵深,这个体现出万科在区域布局上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当然布局包括二三线、三四线城市我们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企业当中,万科并不是最早的,但是万科在这方面有一些自己独特的做法,比如,我们看了一般的房企在二三线、三四线城市做散点似的布局,万科相比之下围绕几个大都市圈,像3加S,围绕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区域同时关注到了高铁沿线的发展区域,我们拿北京为例万科进入北京香山、秦皇岛包括环首都经济圈项目等等,所以万科和其他的企业标准化相比,标准化的这个散点似布局里面,万科强调着眼于国家战略性经济圈,特别着眼于未来高铁时代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并且着眼于构建一种多层次的立体化的布局,所以战略纵深方面含义非常丰富和一般企业点状型布局有明显的区别。第五个重要要素是产品化,万科过去已经形成很明晰的四条四个产品系列,这个在各地的扩张过程当中,实际上不同产品可以实现比较快速的复制拷贝,也确保它的这种扩张的节奏。第六,我想万科和其他企业相比,在发展过程当中非常注重现金流,这个也成为

万科发展非常重要的特色了,另外一个我们观察万科仍然是特别是和其他的多数住宅企业相比,顺应政策、顺应市场、顺应政策方向我们观察万科可以得出很积极的一个结论,因为每次政策调整调控,我想不同的企业面对的政策变化、政府调整是保有不同的心态,应该说每次面对调控万科在同行业企业当中它的表现应该是比较与众不同,基本上我们可以看万科在面对着政策的这种调整、政策变化这个采取了一种顺应的这种心态,他努力去把握政策的方向,把握政策背后的一些趋势性的发展的方向,这个应该是我们万科之所以能够区位于其他企业,能够取得更快速的发展我想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从万达来看商业地产模式,我想我们在座的因为都关心国万达的发展模式,万达的模式基本的要素我想我们可以把他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首先一个在商业地产的定位上实际上找到了一个当前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进程当中一个最适合的一种形态就是城市综合体,城市综合体特别几家产品进化之后目前比较成熟第三代城市综合体是万达商业地产当中一个很重要的一个亮点,同时也是他的重要特点,万达模式下第二个重要的要素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他的多业并举的这种全产业链的构建,前面我们介绍了万达已经形成五个产业,商业地产、高星级酒店、文化产业、百货这样几个不同的产业,我们深入了解才知道,五大产业相互之间是互补,单一的某一个产业,尽管目前万达也分别在同行业当中已经走在了市场的前面,已经形成比较强势的市场地位,但是如果把他不同的产业组合在一起,我想他的竞争力显得跟竞争对手差距有显而易见。

第三个重要的特点我想是刚才我们提到的,就是租售结合、以售养租,大家不要简单的理解,这个实际上万达摸索十多年之后对于商业地产的深刻理解,特别是以售养租对于其他自己转型向商业地产转型发展的企业来说恐怕短期内难以做到非常有挑战性的这样一个方式,目前在万达的商业地产模式下,通过住宅写字楼、部分商铺的出售可以实现我们万达广场的成本的全覆盖,所以万达这个做完一个万达广场项目,留下来的像酒店项目,包括他自身持有经营的连锁百货电影院线这些都成为这个项目实际上稳定下来净的投资收益。

第四,重要的要素我想我们可以看出来我们万达模式下这种全产业链的构建,当然我们万达成的第一代产品走道今天第三代城市综合体,对于这个产业链的构建,特别是全产业链这样一种模式也是应该说有很多被逼无奈的成分,在个人发展的思路当中,像百货和电影院线曾经尝试探索过和专业机构、专业品牌,当然不只国内和世界的知名企业常识过合作,但是最后没有达到合作的结果,所以被逼无奈自己创一个万达的百货品牌,电影院线现在形成全国接近20%的市场份额,全产业链构建当初处于一种被动的选择,今天百货从今天回头去看万达多产业并举不同产业的互补相互支撑格局恰恰成为万达模式下最强拥有竞争力的这样一个重要的部分。

第五,重要的要素我想和万科相似的就是万达商业地产模式下的这种产品的标准化,这个标准化主要体现在目前他的第三代的趁势综合体,刚才我们提到了,任何一个城市的万达广场都有一个标准的配置,当然不同的产业之间业态之间还有比例上的变化,这个也需要和当地政府去谈条

件,这个业态整合方面这个都是从住宅到写字楼、到商业等等实际上这个成为标准化的产品标准化,所以产品标准化实际上是确保了万达目前一年每年保持十几个二十几个这样一个建成投产的快速扩张的前提。

第六,我想万达和其他的房地产企业,特别是和其他的商业地产企业相比,执行力这一条我想可能万达和其他企业相比一个很重要的,可以区别的一个地方,通常三四十万四五十万平方米的商业地产综合体,其他企业他们开发的期限往往是三年,万达已经开业了33个万达商业广场当中都实现了别人三年时间万达用一半的时间,这个现在为止王健林对于所有的项目公司经理的基本要求,就是确保18个月全部开业,这个充分体现万达模式下超前竞争力的这样一个情况。

第七,万达和其他的同行业企业相比,我想非常重要的一个差异就是在于万达的商业资源的建立,我想通常对于过去住宅转型做商业地产的企业来说,如何招商如何运营这个恐怕是最重要的挑战了,万达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以及行业自身的积累,今天项目招商的问题万达已经完成了从过去一般企业需要要面对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如何招商,今天已经到了可以在商家库当中选择适合的商家来进入某一个城市共同发展的这样一个阶段。万达模式里面我想最重要也是最核心一点就是现金流和资产的这种模式,这个事先商现金流滚资产和其他前面特点分不开,特别是第三点就是租售结合以售养租,实际上通过每一个万达广场项目的合资建设,通过租售并举以售养租万达最后可以在任何一个广场项目上形成一笔客观可持有经营的物业,这个物业本身我们刚才提到了,去年万达实现销售收入是

650个亿,去年一年沉淀下来优质资产将近三百万平方米,这个三百万平方米我想按照市值估算这个是一个非常客观的数字。

这张图我们看到是万科的企业股权结构的情况,大家有一个基本的印象就是万科作为我们国内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他的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分散化这个也是可以说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这个表以前我们看过前十大股东,我们看到有一个华润股份央企也只有14%左右的股份,万科的经营模式和增长模式是分不开的。

我们简单比较一下两万的企业增长模式,我们从万科来看,万科住宅专业主要通过短平快开发策略,使万科有一个比较良好比较快速的增长,实际上万科已经连续七年稳坐我们国内行业第一的位置,但是我们也看到万科的这种住宅专业化的模式之下,实际上是一种买地卖房再买地再买卖房这样这种模式,这个对于万科来说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这个对于企业管理上提出更多更严的要求,所以住宅专业化这条路能不能持续走下去,应该说现在万科已经反思要不要做调整,从这种模式具体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上面一个我们看到那张表可以看到万科的股权非常分散,非常多元化,同时又加上长期的经营方案和经营团队,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万科要有追求自己的业绩,实际上要追求当下的潜在的业绩作为他的重要目标或者主要目标,居第表现我们可以看,一个是侧重于做短平快的项目,万科刚才说了快速周转是万科模式一个重要特点。再一个要铸造销售额,制造规模制造企业销售规模,甚至有的不惜牺牲利润,利润收入降低这个麻烦做大规模做大销售的另外我们看到万科越来越多采用收购方

式联合方式获得新的项目资源,同时万科作为上市公司,他在结算技巧方面和其他的上市公司相比,结算技巧方面应该应用更多或者表现更明显,去年1100亿销售收入,大家关注年报里面实际结算收入600亿多一点,把他希望的未结算部分埋伏起来为未来的市场政策的调整市场波动是埋伏了,这个应付市场的波动,对冲市场的波动。相比之下我们看到万达企业增长模式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差别,万达通过定单式的、标准化、现金流捆资产这个模式实际上获得比较长期同时也是一个更高的投资汇报,行业地产领域我想和其他国内同行业、企业相比应该处于比较明显的领先地位,万达这种商业地产的模式,我们实际上观察可以看到就是他这个以现金流来稳资产,这个实际上时间越长可以积累下来资产规模越大,也就是持有性的物业,我们刚才在前面的表里面看到,目前持有性物业650万平米,如果他的预期计划能够实现这个数字就翻番了,明年就可以实现1300万平米的自由型物业,这个现金流滚资产的实施,资产规模越来越大现金流越来越有保障,这个万科做一个对比,万达模式如果这种现金流滚资产这种模式可以持续的实施,未来万达模式应该说更适合在中国当前,应该说市场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持续发展的后劲一些显着的差距。

我们从股权结构或者说企业性质来看,万达现在没有上市同时这个应该说比较明显的王石夫子在公司股权里面占有垄断性的这个股权地位,应该说这个确保了万达王健林在做企业战略布局方面会有更多长远的考虑,另外万达模式实际上追求更长期更高高资产回报,这样一个和万科相比显然有这样的差距,所以他不用追求当年或者当年年报当中体现的业绩,他的这个底线是要实现或者确保现金流滚资产这样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之下

持续时间越长,滚动项目越多,万达的所形成的企业资产持有性物业的规模才会越来越庞大,模式的可持续性应该说越小。

这张图反映万科业绩增长情况,这个时间来看从1999年房产工作到去年中间最主要波动是08年因为面临严厉的宏观调控这样一个政策背景,另外一个外汇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冲击,当然全行业都面临着一个严峻的低迷的形势,从两家企业的产业布局、业务格局来看,我们看到万科从01年之后明确了专业化住宅的这样一个企业定位,万科应该说在过去的几十年发展他是专注于应该说住宅专业化的,所以从他的业务格局产业布局来看应该说相对来说比较单一,过去主要住宅开发和物业管理,最近一两年万科实际上在悄悄转型,特别是商业地产方面应该持续加大对于商业地产的投入,另外保障性开发也在做调整,在业务格局产业布局上面应该说链条在增加,相比之下万达我们应该说很明确的一个多元化产业的这样一种追求世界级企业,当然这个王健林是不希望万达看作一个地产企业,他希望万达是未来的方向是一个服务型企业,当然实际上的确到今天万达的企业和普通的地产开发商相比显然有太多的差别,有产业来看我们已经构建成为五个重要的产业,这些产业资金他存在非常强的内在互补性相互支撑这样一个特点,两万的他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我们简单的比较一下,从万科来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他的专业化开发能力,这个我想和他的企业地位,特别是住宅开发同时应该说比较早的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这种产品线,另外万科在住宅的技术研发方面应该说也有长期持续的投入和探索。第二个方面体现法人治理结构方面,应该说作为比较早的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比较多元化和分散化,确保了万科他应该有更多的更阳光的特

点,和万达相比治理结构来说应该明显的优势。第三,重要核心竞争力就是整体营销能力上面,万科在各地的项目和同行相比这方面应该说优势还体现很明显,万达来看我想他的万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想可能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应该比较我们概括两个方面,首先一个是商业地产连锁开发能力,这个和特有模式分不开,产品标准化、快速复制、以及租售并举以售养租包括最后形成现金流滚资产这样一种模式。第二个核心模式体现在商业物业经营管理能力,我们对于大多数投入商业地产投资开发的企业而言,后一个商业运营管理恐怕是一个更大的挑战,万达经过近十年的摸爬滚打当中也有很多的教训走过一些弯路,到今天万达应该说商业运营管理方面和其他企业相比综合竞争力综合优势应该非常明显的。

两家企业未来发展来看,我们土地储备来看,万科土地储备320多万平米,拿下来成本平均下来2300,当中我们注意到一两年新增了商业地产面积将近三百万,这个土地储备规模和万科的目前发展速度,发展规模相比应该可以保证他的未来两三年的持续开发的能力。相比之下万达的土地整体储备规模比不上万科,但是由于他所属这些项目位置以及容积率指标包括万达跟地方政府比较强比较主动谈判能力,这个土地价值来看我想他的两千万应该远远高于万科的三千多万,这个项目布局上两家企业已经非常明显完成全国化布局,万科来说已经进入全国47个城市,现在在建项目超过170个,这些项目分布情况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占了90%其他城市相比之下这个比重过低,万达来看全国一线城市以及省会城市,包括一些三四线城市已经完成了比较均衡的布局,特别是以省会城市为代表的二线城市,万达应该说没有进入的城市现在已经比较少了,从这个公司治理

来说这个不用展开了,万科这方面优势比较明显的。

未来发展战略来看,对于两家企业而言,万科去年实现销售一千亿之后,新的挑战应该说也在眼前,他的战略模式经营模式是不是结合当前的市场环境,要做出调整,怎么样调整这个我想考虑新的团队一个重要的关键问题。万达来说目前对他从职业战略层面来看,怎么实现上市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中长期来看企业如何持续发展,特别是如何把握这些把控他的发展节奏,我想对于王健林来说很现实的特点。

最后我们简单比较一下万科万达发展当中的所面临的挑战因素,或者发展当中的一些瓶颈因素,万科来看我们可以观察到,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因素对于万科发展构成困难,首先当前短期来看住宅市场方面的面临严峻的调控政策背景,行业也在面临新的转型,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龙头企业标杆企业万科同样要面对着这样一个很现实的政治环境、市场环境。第二,对于万科构成更直接的挑战是他的过去的这种住宅专业化的特殊地位,住宅专业化是不是持续坚持是不是坚持要坚持多久。第三,过去的经营模式我们前面分析了万科的模式几个重要要素,特别是主流住宅、快速周转、以及战略纵深构成了经营模式要不要调整怎么调,相关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万科自身的住宅专业化的战略,以及相应的经营模式面临挑战,企业运营管理的模式要做什么样的变化和调整,这个是对于新一代的管理团队应该说很现实的一个考验,万达来说我想对于王健林对于万达来说目前而言最大的挑战因素在于如何保证企业的发展节奏,如何平衡快速扩张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关系,万达目前特别是最近几年扩张的速度在其他企业在

同行企业应该说非常惊人的,每年新增十几个商业广场万达广场,新增十几个五星级酒店项目,这种扩张的节奏我想应该说全球范围内很不多见的,所以怎么样把控发展节奏这个问题非常关键。第二个约束对于万达构成挑战的就是人才团队,人力资源的因素,特别是是后续后期经营管理人才,这个随着它的持续发展扩张对于人才的需求应该说无论对人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还是数量的需求应该都是挑战非常明显,所以万达已经自己办万达学院,行业来说目前国内除了上海的绿地、浙江的绿城,万达应该说也是行业当中第三个自己办学的这样一个企业,万达学院在今年就会进入正式招生运营,应该说这个是环节集团对于人才的需求一个应对手段,第三,对于万达这种特殊万达模式来说,如何通过后期的运营管理来提升物业这种资产的升值,随着经营型物业规模持续增长,如何通过有效的这种管理来提升这个物业自身的价值,对于万达来说这个成为中长期的课题,另外一个很现实的就是企业上市的问题,当然万达现在已经把院线公司和商业地产切分了,现在目前形势下,院线公司上市时间表肯定快于商业地产公司,当然这个院线上市对于集团也是一个支撑,时间关系不能展开了,简单对于万科万达他们的商业模式发展历程特别是两种模式的各自一些特点,未来发展当中面临挑战因素进行简单对照,万科万达我们可以很好观察了解判断,我们国内地产企业的芳香性的选择。谢谢大家!

万科和万达合作啦!

万科和万达合作啦! 谈起万科和万达都会觉得特别有缘分,两个公司都姓万,两家的创始人都姓王。万科集团总裁郁亮认为,房地产行业白银时代的到来,使两巨头走到了一起,双方“门当户对,一见钟情”。王健林称,如果双方接下来的谈判能达成一致,将是超过千亿级规模的。 对于万达和万科为何能走到一起,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表示,是双方战略转型的不谋而合。万达从2014年就开始力推轻资产模式,逐渐把企业的收入和利润转移到服务业方面;万科也在寻求转型。“这两家企业能够走到一起,说明今后代表着一种趋势,在今后中国的行业里不但有竞争,更多的是合作,从竞争走向竞合,可能这就是行业的一个方向。而且这种竞合不是简简单单的抱团取暖。” 对于合作模式的核心,王健林说,是发挥各自的优势。万达现在做商业和文化旅游,万科的优势在住宅方面做得精,成本控制得好,管理的口碑比较好,同时物业口碑很好,万科对价格的控制比万达更精细一些。万科和万达都走向了海外,双方合作不仅局限于国内,也包括海外的全球合作。 王健林表示,万达轻资产现在正按计划在走,从签约到开业有一个过程,今年开业的26个广场,全部是轻资产,由万达持有;明年至少会超过50个;到2020年,万达轻资产广场的比重会超过重资产,轻资产的总数会比重资产还要多。“轻资产就没有任何的销售任务,考核的核心是两点,一是成本控制的方式,二是招商租金控制的能力,这是决定商业模式是否成功的关键。” 万科总裁郁亮则认为,万科定的是未来十年的转型,第一个是“三好”住宅,有巨大的空间;第二个是城市配套服务的转型,这一块主要是消费,主要是产业地产和消费地产,消费地产是包括养老,也包括社区商业等,这是万科的重点。所以在这个时候万科跟万达的合作,互相弥补长短,对万达的转型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郁亮认为,在地产“白银时代”,房企开始与金融结盟。今年以来,全国买地最多的不是传统房地产商,而是金融机构。 万达与万科之间,会在金融领域有合作吗?郁亮表示,万科迄今为止还没有金融板块,尽管有很多融资渠道,也尝试不同的资产管理模式。“万达集团转型过程中有一个(方向)是往金融的转型,未来我觉得如果有资源,我们当然是需要利用,所以说有合作的可能性。” 就在其他房地产企业纷纷逃离三、四线城市时,王健林却期望以轻资产模式加速万达广场在这些城市布局。在区域选择上,“万万”能否达成一致?郁亮说,万科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做法,叫做“要为普通人家盖好房子”,不只为一、二线城市的人盖房,还包括给三、四线城市的人盖好房子,未来可能五、六线都可以考虑。 “万万”合作,是成立平台公司还是分公司?王健林表示,双方肯定要成立合作公司,两个大集团之间合作,无论从风险、财务、融资、控制,没有一个合作公司,是不行的。一个项目合作就要成立一个合作公司,其中一定是万达的股份会小一点,因为现在万达在力推轻资产。

地产企业文化理念大全(万科、龙湖、中海、绿地、保利、万达等十二家)

目录 万科 (3) 使命 (3) 核心价值观 (3) 龙湖 (5) 经营管理原则 (5) 金科 (10) 使命 (10) 愿景 (10) 核心价值观 (10) 经营理念 (11) 品牌理念 (11) 产品理念 (11) 中海 (11) 愿景 (11) 价值观念 (11) 经营思想 (12) 管理哲学 (12) 企业精神 (12) 道德规范 (12) 发展目标 (12) 文化氛围 (12) 核心价值观 (13) 绿地集团 (13) 企业宗旨 (13) 战略目标 (14) 企业精神 (14) 市场理念 (14) 工作理念 (14) 碧桂园 (15) 保利 (16) 企业理念 (16) 企业观点 (17) 企业精神 (18) 万达 (19) 使命 (19) 愿景 (19) 精神 (19) 价值观 (19) 基本理念 (19) 管理理念 (19) 华润置地 (20)

企业宗旨 (20) 企业标语 (20) 企业精神 (20) 河南建业 (22) 企业精神 (22) 企业核心价值观 (22) 企业理想与使命 (22) 企业文化特征 (22) 企业风格 (22) 文化烙印 (22) 经营目标 (23) 生存之道 (23) 客户观 (23) 产品服务观 (23) 鑫苑置业 (23) 使命 (23) 愿景 (23) 核心价值观 (24) 企业精神 (24) 经营理念 (24) 管理理念 (24) 华夏幸福基业 (25) 核心价值观: (25)

万科 使命 建筑无限生活 对客户,意味着了解你的生活,创造一个展现自我的理想空间对投资者,意味着了解你的期望,回报一份令人满意的理想收益对员工,意味着了解你的追求,提供一个成就自我的理想平台对社会,意味着了解时代需要,树立一个现代企业的理想形象愿景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持续领跑者 核心价值观 创造健康丰盛的人生 1. 客户是我们永远的伙伴 2. 人才是万科的资本 3. “阳光照亮的体制” 4. 持续的增长和领跑 创造健康丰盛的人生,意味着我们将持续提供超越客户期望的产品和服务,让客户骄傲;意味着我们将持续提供超越投资者期望的回报,让投资者满意; 意味着我们将持续提供超越员工期望的发展空间和报酬,让员工自豪。

万达财务分析

万达财务分析 一、总体评述 (一) 总体财务绩效水平 万达公司近期发展 万科公司近期发展 万科万达两家房地产公司,在定位略有不同的房地产经济中,逐步发展为相近的发展市场趋势。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科或万科集团,证券简称:万科A、证券代码:000002,证券曾用简称:深万科A、G万科A。公司总股本万股(2008年2季度),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路63号万科建筑研究中心,现任董事长为王石,总经理为郁亮。大连万达集团创立于1988年,形成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旅游投资、文化产业、连锁百货五大产业,企业资产2200亿元,年收入1051亿元,年纳税163亿元。已在全国开业49座万达广场、26家五星级酒店等。与一般网购平台不同,其在线销售的不仅是实体商品,更强调酒店、电影票等实体消费的在线预订。[2] 2012年上半年,万达集团销售额达到365亿,其中新开业项目2个,分别是上海宝山万达广场和大连万达中心,目前为止万达广场开业项目总数达到50个,开业五星级酒店28家。上半年新开建项目12个,频繁出手拿地7宗。上半年还收购了美国第二大院线AMC,投资30亿美元在俄罗斯开放项目,同时万达也负面缠身,上半年万达可谓“冰火两重天”。根据万科与万达及证券交易所公开发布的数据,运用所学的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我们认为房地产公司走势大体相同,根据国家政策,及市场行情,本期财务状况在行业内处于优秀水平,比去年同期大幅升高。 三)主要指标对比

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净利率%%% 流动比率%%% 净资产收益率%%% 总资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 同期比较可知,本年度内应收账款周转率沪指达129%,而万科又很大上升,万达较低。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表明万科公司收账速度快,平均收账期短,坏账损失少,资产流动快,偿债能力强。与之相对应,也可以分析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则是越短越好。如果万达公司实际收回账款的天数越过了公司规定的应收账款天数,则说明债务人拖欠时间长,资信度低,增大了发生坏帐损失的风险;同时也说明公司催收帐款不力,使资产形成了呆帐甚至坏帐,造成了流动资产不流动,这对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是很不利的。

中海万达恒大恒大万科三巨头成本限额标准

中海万达恒大恒大万科 三巨头成本限额标准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完全精通房地产项目的成本控制,弄清楚所有分项工程的成本标准,建立自己企业的成本限额体系是件非常艰巨的任务。今天分享一下:中海.万科.万达三巨头的限额标准,看完之后,就算您不是从事房地产行业的人,您对地产开发过程中每一步骤大的成本也会有个清晰了解和认识了,以后施工单位.设计单位.您的属下等等,再也蒙骗不了你了...... 1、万达所有项目均应实行结构限额设计,限额指标详见附件1:《万达结构设计限额指标表(2014版)》(以下简称《限额指标表》); 2、本限额指标用于指导项目公司进行施工图设计招标及签订设计合同,并作为设计结果审核的标准之一; 3、项目公司进行施工图设计招标及签订设计合同前,应根据《限额指标表》和项目的实际情况上报限额指标,经审批后作为发标文件的一部分,审批流程如下: 4、本限额指标为集团对外发布的指标,内控指标可上浮不超过10%; 5、《限额指标表》中未列的业态类型,由项目公司根据项目具体情况上报审批后执行。 万达结构设计限额指标表(2014修订版) 本限额指标不包括基础垫层、桩基、地基处理和二次结构; 1、本标准旨在强化公司项目前期及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2、推进设计阶段成本管理作业的标准化、专业化; 3、掌握可靠成本信息,保证影响成本的主要要素在设计阶段控制在合理范围,挖掘成本控制的重点,以符合公司成本管理精细化的要求。 项目限额内容及范围 包括成本限额和主要指标的限量控制,内容见附表1。 附表1 制定限额指标:通过分析我司项目的指标,并与同行的限额设计指标对比,制定适合于我司的限额成本指标。 本指标为项目达到交付要求及销售推广而发生的设计与设计相关的费用的限额。其中包括的内容为含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总平环境设计、室内设计(含公共部位、会所、样

企业战略联盟的优势分析及建议——以万科和万达的联盟为例

企业战略联盟的优势分析及建议 ——以万科和万达的联盟为例 摘要: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实体为了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任何股权或非股权形式的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长期联合与合作协议。如今,品牌之间的战略合作,已成为企业商业竞争中品牌宣传的必然趋势了。企业战略联盟适应现代的市场,可为合作双方提供下列其他机制中所不具有的显著优势 关键词:战略联盟、战略合作、优势、双赢。 引言 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方面,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个企业面对的竞争对手不再是本地区、本国的企业,更多的是面临全球的竞争。另一方面,知识经济的出现和信息交通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为企业间的合作提供了诸多便利,也使企业的竞争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内涵和途径都出现了新的变化,使得企业的战略出现了重大的调整。企业沿用过去的竞争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因此,一种既强调企业之间的竞争又强调企业合作的模式——战略联盟应运而生。 一、企业战略联盟的概念 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最早是由美国 DEC 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J. Hopland)和管理学家罗杰·内格尔(R. Nagel)提出的,随即在理论界与实业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当前战略联盟在理论界已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但由于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容与形式都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对于战略联盟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在国外文献中,与企业战略联盟相关的学术名词包括战略同盟、战略伙伴、组织间联盟等,这些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一定的差别。学者们都是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认识和界定企业战略联盟,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1)战略管理角度。迈克尔·波特认为,联盟是超越了正常的市场交易但并非直接合并的长期协议,联盟包括技术许可证、供应协定、营销协定和合资企业,联盟的优势在于“克服了完全独立企业之间协调的困难。因为联盟是长期的关系,应该有可能比一家独立企业更紧密地与一个联盟伙伴进行协调,尽管这并非毫无代价”。 日本学者Yoshino 指出,“战略联盟是两个或更多个企业的业务的特定层面的连接,根本上说,这一连接是一个商业伙伴关系,通过提供相互获得的技术、技能或产品的交易而

万达万科房企优缺点分析

万达/绿城/万科/龙湖/华侨城/保利/中海/绿地/恒大/碧桂园10家地产公司的优缺点分析【案例对比专 万科:巨无霸后再起航 万科,当今房地产行业当之无愧的老大。尽管2014年会有挑战,比如绿地提出了2400亿的销售目标。但是,当万科仍然报出了2000亿目标的时候,我们都应该感受到万科此时的从容。 万科是第一家达到1000亿的公司,今年也会如愿达到2000亿,也许3年后还会3000亿,万科已经在十多年里,一直领先。万科今天已经成功从一家专业化的房企转变成了系统化的房企,并正在成为金融房企。在别人还在考虑纵向整合的情况下,万科早已完成了这些工作。这么多年来,万科一直是中国房企学习的榜样,反过来我们来看一下万科学习的榜样:新鸿基、帕尔迪、甚至是腾讯。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问题,万科00年就提出了产品标准化的思路,05年已经基本完成;而直到今天很多大型房企才刚刚开始做标准化。 今天,我认为万科和其他企业已经不是在同一标准上的竞争了,虽然在规模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我指的是企业内在的那些东西。 万科每年定指标最轻松,各公司报完,总部加好再做一下减法,把总部认为不靠谱的数字减掉,第二年的销售目标就出来了。当13年末最后几个月,各家

房企都在冲业绩走流量的时候,万科早已控住脚步,调整速度,放慢节奏,藏下了百亿的销售额。 当各家知名房企进入海外市场,摩拳擦掌大兴土木进行开发,并把海外销售作为集团重要增长点的时候,万科进入美国却是和当地最知名的开发商合作开发,以对方为主来运作,万科团队做好学生,把先进理念和运作模式学好并导入国内。 从原先的坚持只做住宅,到之后的城市配套服务商理念的提出,万科把住宅、商业之间的关系已经完全梳理清楚,当其他房企在为散卖非住宅产品而烦恼的时候,万科已经在北京金隅广场刚开幕之时成功完成了整体转让。 当其他房企还在思考如何继续做大的时候,万科已经在向金融地产公司转型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万科,实际上已经在实践美国的房产开发模式——金融地产。而过去若干年,万科在这些方面的尝试是最积极也是最多的。 我认为万科是中国房地产行业乃至放在世界范围都是最优秀的标杆。但最近也看到,万科积极向各类企业学习取经,连续拜访参观了很多互联网企业,比如小米、腾讯,还参观了海尔。特别是万科周刊中在报道参观学习完海尔后的文章标题竟然是《平均就是死亡》,这是对万科当前运作模式反思的一个信号。而且这也表现出万科对未来发展之路的一丝迷茫,也许万科对未来模式的选择可能是万科今天唯一的也是最大的问题。 万科有这种选择的烦恼很正常。对房地产市场规模的判断好像已经基本达成共识——行业规模已基本触顶。我之前曾经预测过,面积13亿平方米左右和金额10万亿可能是中国一手房市场的天花板。现在面积已经达到了,金额可能也会在不远的将来达到。那么,在这个情况下,还要继续扩大企业的规模难度就要比之前市场高速增长时要难的多。企业只能选择买地、开发、销售,再买地、再开发、再销售这样一个循环,而且每一次还是是增加投入,对于规模房企来讲,规模还是太重要了。万科14年会做到2000亿的,但这不是终点,接下去还不得不做3000亿,甚至更高,否则就不能满足企业增长的需要,更不能满足投资人的需要。而这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实际上充满风险,特别规模越来越大后,没法收手,还不断再投入,特别是市场达到顶峰之后,一旦再碰到市场的波动,这种循环运作模式就会企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地产企业文化理念大全万科龙湖中海 绿地 保利 万达等家

目录

万科 使命 建筑无限生活 对客户,意味着了解你的生活,创造一个展现自我的理想空间对投资者,意味着了解你的期望,回报一份令人满意的理想收益对员工,意味着了解你的追求,提供一个成就自我的理想平台对社会,意味着了解时代需要,树立一个现代企业的理想形象愿景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持续领跑者

核心价值观 创造健康丰盛的人生 1. 客户是我们永远的伙伴 2. 人才是万科的资本 3. “阳光照亮的体制” 4. 持续的增长和领跑 创造健康丰盛的人生,意味着我们将持续提供超越客户期望的产品和服务,让客户骄傲;意味着我们将持续提供超越投资者期望的回报,让投资者满意; 意味着我们将持续提供超越员工期望的发展空间和报酬,让员工自豪。 1、客户是我们永远的伙伴 * 客户是最稀缺的资源,是万科存在的全部理由。 * 尊重客户,理解客户,持续提供超越客户期望的产品和服务,引导积极、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这是万科一直坚持和倡导的理念。 * 在客户眼中,我们每一位员工都代表万科。 * 我们1%的失误,对于客户而言,就是100%的损失。 * 衡量我们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的标准,是我们让客户满意的程度。* 与客户一起成长,让万科在投诉中完美。 2、人才是万科的资本 * 热忱投入,出色完成本职工作的人是公司最宝贵的资源。

* 尊重人,为优秀的人才创造一个和谐、富有激情的环境,是万科成功的首要因素。 * 我们尊重每一位员工的个性,尊重员工的个人意愿,尊重员工的选择权利;所有的员工在人格上人人平等,在发展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万科提供良好的劳动环境,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倡导简单而真诚的人际关系。* 职业经理团队是万科人才理念的具体体现。持续培养专业化、富有激情和创造力的职业经理队伍,是万科创立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使命。 * 我们倡导“健康丰盛的人生”。工作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工作本身应该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成就感。在工作之外,我们鼓励所有的员工追求身心的健康,追求家庭的和睦,追求个人生活内容的极大丰富。 * 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 3、“阳光照亮的体制” * 万科对内平等,对外开放,致力于建设“阳光照亮的体制”。 * 专业化+规范化+透明度=万科化。 * 规范、诚信、进取是万科的经营之道。 * 我们鼓励各种形式的沟通,提倡信息共享,反对黑箱操作。* 反对任何形式的官僚主义。 4、持续的增长和领跑 * 万科给自己的定位是,做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跑者。 * 通过市场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制度创新,追求有质量、有效率的持续增长,是万科实现行业领跑、创造丰盛人生的唯一途径。 * 在新经济时代,万科要以大为小、灵活应变、锐意进取,永怀理想与

地产五虎将:万科 中海 万达 绿城 龙湖

地产五虎将:万科中海万达绿城龙湖 一、万科:英雄式的行业领头羊,企业治理水平一流 无论是王石个人还是万科,都有一种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作为行业内的先行者,万科从先动优势中获益良多,业务线可以说全国最长,哪里都能看到万科的项目。难能可贵的是他不像这个国家很多行业先行者那样利用市场优势蒙钱,而是一开始就踏踏实实做好产品和服务,并一直保持到今天。 1.产品:研发水平全国领先 万科的产品研发水平也是全国领先的(也有万科研究院),产品定位中端和刚需,对市场需求的定位和判断比较精准,相应地创造出多条有竞争力的产品线,从最早的青青家园、城市花园到金域蓝湾、万科城等等不一而足。万科对住宅尤其是首置、首改类的住宅的理解是走在行业和市场前列的,产品看着朴实但好用耐用,反而在销售阶段没有什么特别拿得出手的卖点,主要靠出色的前期定位和客群锁定赢得大势。所以万科在营销上也以规范动作为主,全部使用代理公司销售,可以说是业内营销最规范的一家开发商。 2.经营:大师级管控 作为规模巨大的企业,万科的节奏感、对政策大势的把握以及项目开发周期的管理堪称大师级别,最近动荡的五年也走得比较稳当,不声不响的把中国开发商拉近千亿的世界。单项目上的开发速度相对稳健,每年整体规模也以控制为主,很多城市公司到了年底甚至都开始放缓推盘速度,多么让人羡慕嫉妒恨的玩儿法。 3.管理:现代企业制度

万科的管理水平在行业内首屈一指。不像上面说的万达的中央集权、绿城的诸侯分封两个极端,万科在集团-区域-地区公司三级管理上的边界、权责划分相对比较合理和明确,对地区公司的放权比较大但集团和区域又有一套管控体系。 整体来说房地产行业的管理水平都不怎么样,这一点上应该说国内只有万科、中海、龙湖有真正的大企业范儿。 二、中海:一代宗师,利润老大,成本控制高手 中海首先很有历史底蕴,其前身中海建在文革后就作为支援香港建设而成立,在港澳承建或者参与过一批又一批重要的工程,包括机场、迪士尼、填海、驻港部队、大型酒店等等。80年代就开始在珠三角、港澳做房地产,本身就成长在一个更优质更开放的经济和商业环境里,又是中国最早的房地产兴起之地,可以说是行业起点早,企业起点高。 1.战略:周期操作能力最强 历史底蕴里最主要的财富当然是历史伤痕。中海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当年的老总一夜白头,那时的中海就开始懂得做周期性操作、现金流管理、成本管控。中海过冬的时候节省到多残暴的地步呢?A4纸正反面打印使用不说,周边的空白要裁下来当便签。这个意识比整个行业提前了整整十年。 周期操作能力通俗的说就是如何在经济环境波动、政策大势变化的情况下不仅不受影响,还能杀出重围。中海,包括新鸿基、和黄等港资开发商通用的做法是,依靠规模和现金流优势,降低开发速度,有的地在当时看价格很高,但中海把它放到两年里去开发,等销售的时候看当年的地价简直成了白菜价。

标杆房企万科万达最新组织架构及变革特性

主要房企最新组织架构及变革特性 一、 万科集团(2014-) 1. 万科总部设置12个一级部门,定位于标准支持、专业服务、创新研究。 2. 万科全国设置4大区域公司,区域公司小而精,对所属城市公司进行支持监控。 3. 万科一线城市公司的组织架构相对一致,随着公司发展阶段不同在项目管理模式、部门设置上会有相应的调整,如上图,而增设部门一般需要集团审批。 城市公司 1、随着公司发展,人力资源、运营管理职能可从总办独立,分开成立人力资源部、运营管理部

4. 万科组织变迁的趋势是总部逐渐放权给区域,加强区域的快速反应及决策能力,总部主要把握投资权、融资权及关键人事权,并通过专业指导、审计、检查和备案等方式进行管控,区域也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公司的管控,城市公司成为业绩利润中心。 5. 万科的组织架构演变历程如下: 【特别说明】上海万科:万科体系下成熟城市公司,2014年销售额191亿,产品覆盖住宅、办公、商业、产业、创新服务(医养/金融/健康/文教)。其最新组织架构如下: 在上海万科内部,对项目进行分类,差异化管理,主要体现在部分环节的决策人、决策机制、公司允许的开发周期等不同:

上海万科后续变革的思路:以“前台一体化,后台专业化”为指导,落地事业部实体化。 1.简政放权,提高效率;兼顾风险控制,避免一放就乱;。 2.职能平台:致力于专业能力提升、决策质量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未来做精做专。 3.事业部:致力于业务执行效率提升,专业交圈提效,未来做强、做实。 ①异地事业部完整授权,以独立的二级公司为发展方向; ②传统业务开发模式已然成熟,可充分授权,打造全建制实体事业部; ③新业务全力拓展,挑战与机会并存,打造品类事业部,如养老事业部、产业事业部。 4.创新平台:建立平台,充分利用合伙人机制,公司孵化,员工创业,在助力主营业务同 时,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万达、万科,强强联手整合谋变

■记者郅泽宇 “二万,和了”“万万没想到”“达科以后 必须牛气”……最近一周,围绕万达与万科 合作的话题在地产圈铺天盖地般疯传,引 发人们诸多思考和推测。5月14日,国内 商业地产龙头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与国内住宅龙头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 司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宣 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计划开展深度合作, 并且不局限于内地,也包括海外项目。 作为国内乃至全球当之无愧的龙头 房企,万达与万科历来被视为商业地产与 住宅领域的两大标杆,此次“门当户对”的 联姻无疑为人们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 间。有业内人士认为,万达和万科的合作 开启了中国房地产企业强强联合的新模 式,是在国内房地产行业趋向稳定的背景 下做出的全新尝试,势必对中国房地产行 业未来的发展带来一些启示。两大地产 巨头的联手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这场 合作真的是“珠联璧合”吗? 合作强强联手、优势互补携手 向轻资产模式转变 ■编辑:王玲聪■美编:王旭06~12》 黄金Weekly 周刊HUANGJINLOUSHI 早在2014年,万科总裁郁亮就提出: “房地产已经进入白银时代,轻松赚钱的时 代已经结束。”万达董事长王健林也曾明确 表示:“房地产逐渐会回到平均利润行业。”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房企还很难通 过涨价提高利润率,由“重资产”向“轻资产” 的转变会成为未来房企转型的选择。 发布会现场,“国民公公”王健林曾多 次提及“轻资产”。为何众多大型企业一 再强调“轻资产”?据了解,在国际上,一 般以“EVA”的计算方式衡量企业的真实 业绩,也就是企业经营所创造的经济增 加值,以此为衡量标准,“重资产”的经营 模式显然不如“轻资产”的经营模式,企 业如果依靠“轻资产”就能以较少的资产 获得更大的经营业绩,依靠“重资产”就 要额外增加较多的资金投入,因此世界 知名的跨国企业多倾向于实行“轻资产” 经营的模式。 根据资料显示,在万达2014年的收入 构成中,销售收入占85.05%,而在这部分销 售中,配套建设的写字楼、商铺、SOHO 及其 他为59.64%,住宅物业销售占比为 40.36%。大手笔的销售投入带来了销售上 涨,却使得万达物业销售的毛利率从2012 年的50.6%降到2014年的42%。值得注意 的是,与不断下降的销售毛利率相比,万达 租金和物业管理费收入的毛利率则高达 73.89%,毛利率比普通住宅物业更高,可谓 “出租比卖房更赚钱。”不过,由于在物业租 赁及酒店经营的占比仅为9.60%、3.72%,因 此万达在这方面所取得利润很少。 洛阳名门万象策划经理王怡认为,“商 业地产、院线业务以及旅游文化业务,都需 要线下资源,而这正是万科的优势所在。”王 怡表示,万科作为国内顶级的住宅开发商, 坐拥上千万业主资源,而且不断地挖掘利用 业主资源和价值,万科旗下的“万科会”更是 其独有的“法宝”,毕竟对于商业地产来说, 人流就是现金流。 在目前房地产市场趋向稳定的环境下, 降低成本、提升利润成为各大房企未来的发 展核心。以往通过高投资拿地,坐等资产增 值的“重资产”模式正给房企带来前所未有 的资金和运营压力,“轻资产化”成为当下房 企巨头们面临的共同问题,有业内人分析 称,传统开发模式对资金的严重依赖造成房 企在当下行业不景气,销售增速放缓的情况 下,负债率上升,运营压力增大。双方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计划在国内外开展深度合作 万达、万科,强强联手整合谋变 从“房子就是房子”到“房子已不单纯是房子”的转变,单一的盖房卖房时代早已远去,放眼如今的房地产行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增长点不断扩大,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拘泥于房地产行业自身的发展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环境,房地产企业转型成为必然选择。“二万”也表示,双方的合作是框架式的战略合作,绝非联合拿地、合作开发这么简单,会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探讨对现有的项目进行合作开发,未来还将各自组成集团高层领衔的协调小组负责日常对接,协商合作。至于深层次的合作,业内人士认为,万科会进一步发挥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而万达会发挥其在文化旅游设计、商业中心建设上的优势,进行新的探索。虽然万科与万达之间是各取所需,但是二者的合作无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进行创新,转型,这对于其他房企来讲也有借鉴意义。洛阳东方今典策划经理杨震认为,如果说“二万”在未来展开深度合作,可能会涉及“轻资产”运营、金融创新和社区消费等方面,尤其是“轻资产”,万科的物业管理是一大优势,通过该平台可以打通上下游,实现社区的闭环消费,增强抗风险的能力。同时,杨震还表示,对于两个有着近30年发展历程的企业,二者的企业文化和理念都不同,真正的合作还是需要让项目落地,在分工明确的同时将专业细化,让合作变得切实可行。对于这次合作,洛阳的房企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包括企业品牌的塑造,产品的差异化、专业化等方面避免扁平化发展,在产品和服务方面创新,寻找突破点,促进企业转型。伴随房地产市场的成熟化、稳定化,行业“洗牌”将逐步加剧。房地产步入白银时代的说法被越来越多的房企所认同,市场下滑,利润下降,压力加大等诸多因素让房企改变了以往单打独斗的做法,转而寻求合作。“二万”的强强联姻打响了地产界合作共赢的第一炮,率先探索合纵连横的新模式。作为经历了国内房地产完整发展历程的企业,为何二者的合作来得略显迟缓?双方认为,以前市场供不应求,二者也并无明显差异,但是现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已进入供需平衡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新阶段,房地产企业发展需要新思维、新模式,双方合作有更大的价值点。强强联手,优势互补,这是“二万”在发布会上多次强调的,也是被业界所公认的。“在白银时代,最典型的特征是结盟的开始,而行业内的结盟便是其中之一”,万科总裁郁亮表示,通过合作,万达会将商业管理运营方面的经验传递给万科,而万科在住宅开发方面的理念也会植入万达的综合体。“作为国内房地产领域的成熟企业,万达和万科不管是从管理到经营都有其强势的一面,二者的合作更能将各自的优势扩大、做强,同时合作之后可以共享客户和品牌资源,对金融机构的吸引力也会增强,融资成本降低。‘住万科的房,逛万达的街’,二者合作能够将他们各自的优势在新形势下得以最大化。”洛阳某知名房产经纪人表示,业内很多人还是看好“二万”的合作, 在当下的房地产背景下,不论哪家开发商都不具备足够的优势和资源充分应对白银时代的发展和挑战,那就需要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面对挑战。转型谋变寻突破

万科与万达的全面比较

万科与万达的全面比较 万科是主流住宅开发的标杆企业,万达是商业地产开发的标杆企业。万达与万科,王健林与王石,这两个“万”之争给岁末年初平淡的楼市增添了谈资。对两“万”进行比较分析具有行业典型意 义。 一、战略及商业模式演进历程 应该说,在成立之初,两家企业都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在战略及商业模式构建,即在各自领域的专业化上,万达和万科两家公司掌门人及高管团队都经历了“痛苦”的思维洗礼,都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的长期演进历程。 在完成了第一个项目以后,万科于1991年北上上海(1992年底,上海万科城市花园项目正式启动),正式开始了异地开发之路,也开始了探寻企业战略地位及核心竞争力之路。最终,在2001年9月深圳万佳百货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后,万科的住宅专业化形象才开始正式确立。此时,距离万科成立已经过了整整十三年。或者说,万科成为专业化开发商至今实有九年。 在上世纪整个90年代,万达同样处在企业探索、调整阶段。但相对而言,比万科的步伐要快一些。1992年,改制为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998年,万达凭借较好的社会资源,在住宅开发的同时,历经了开办电梯厂、制药厂等其他产业。正是在这一时期,万达开始了连锁商业的尝试,以期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来源。这种探索与当时万达的企业属性、王健林的个人性格有密切关系。而这种思维模式也逐步引导万达向商业地产领域迈进,并逐步做大,直到今天。比起同年成立更加巧合的是,2001年,长春万达商业广场--万达在全国的第一个商业地产项目--建成,昭示着万达商业地产时代的来临。从此,万达走上了“商业+住宅”两条腿走路的业务 模式。 由此可见,2001年可谓是两家企业共同的“分水岭”。但无论是万科的住宅专业化定位,还是万达的“商业+住宅”两条腿模式,还都只是开始。 在随后的“黄金十年”里,两家企业的发展历程已被人们广为知晓了。万科与万达各自有着中国房地产界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发展模式:万科连续七年稳居行业第一的位置;而万达在商业地产领域始终稳居行业NO.1的地位。值得警醒的是,万科这种“买地--卖房--再买地 --再卖房”的开发模式实属越做越累的一种模式;而万达的开发模式却是越做越轻松。但随着万科向商业地产进军和万达提高住宅比例,多元化业态越来越明显,互补性很强的两者似乎渐行渐近。相同的是,两者都坚持标准化和以客户为导向的开发理念。 二、股权变革 体制之于一个国家和一个企业都是最基本的,始终是发展源动力。万科能有今天的行业地位,不能不说与其较早地进行股份制改革有关。至于九年前转让万佳百货给华润公司,今天的万科是不是有些后悔,只有万科及王石心里最清楚,因为随着万科向商业地产进军,一个残酷的现实问题出现了:如果企业没有自己的自营商业体系,商业地产很难成功! 与万科相比,万达的股份制改革就略显滞后和被动了。万达1 9 9 2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但其后十多年,万达的体制却没有称得上变革的重大举动。随着开始布局更多的三线城市,万达一

万科、万达、龙湖、恒大等标杆公司的产品标准化

营销在哪里収挥作用? 丌绉过宠户,我们也能成功? 土地决策依赖”高人”,获得成功强大的产品设计能力 万科过去的成功模式?“扩张” ?“效率” ?“均好中加速” ?“大师稀少,高人难求” 万科遇到的障碍 【讣识主流市场及其贩买劢因】 【劢态讣识市场幵觃划品类】 【快速准确拿地和定位】 万科选择的对策 10 万科为什么要实施标准化 提升项目运营效率的要求,兊朋运营效果差异的要求

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年2011年 销售总面积(万 ㎡) 新开工总面积 (万㎡) 总人数 销售金额163.80 240.40 1676 91.6 231.80 259.30 1924 139.5 322.80 399.50 2602 212.3 613.70 776.70 3068 523.6 557.00 523.30 3342 478.7 663.60 560.90 3411 634.2 897.7 1248 4464 1081.6 1073.30 1448 5648 1215.4 从数据看行业标杆的发展:万科 04-11年,万科癿销售面积增加了6.6倍左右,新开工面积最高增加了6倍左右,销售金 额增加13倍,但是总人数只增加了三倍多。目前已迚入城市达54个,其中在25个城市 销售业绩列市场前三甲。 人均销售面积、收入、新开工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从一方面表明标准化癿工具采用避免了用“人海戓术”来提升觃模 11

从数据看行业标杆的发展:龙湖 龙湖2004-2011年销售金额统计:增长24.5倍,龙湖从2007年起一丼跻身中国TOP10,用短短癿 五年时间实现了跨越式癿发展 数据来源:WIND ?销售金额从2004年癿15.6亿到2011年癿382.7亿,增加了24.5倍; ?从匙域公司发展成为全国性公司,速度丌减、品质丌变; ?2008年前龙湖通过产品线癿丰富、完善和创新研究,以及知识积累和产品库建设,为后续发 展积累了丰富癿经验,2008年后开始滟澜山及香醍系列癿全面复制,其丰富癿产品库和产品复制为龙湖癿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地产企业文化理念大全(万科、龙湖、中海、绿地、保利、万达等十二家)

目录 令狐采学万科3 使命3 核心价值观3 龙湖5 经营管理原则5 金科10 使命10 愿景10 核心价值观10 经营理念11 品牌理念11 产品理念11

中海11 愿景11 价值观念11 经营思想12 管理哲学12 企业精神12 道德规范12 发展目标12 文化氛围12 核心价值观13绿地集团13 企业宗旨13 战略目标14 企业精神14 市场理念14 工作理念14

碧桂园15 保利16 企业理念16 企业观点17 企业精神18 万达19 使命19 愿景19 精神19 价值观19 基本理念19 管理理念19 华润置地20 企业宗旨错误!未指定书签。 企业标语错误!未指定书签。 企业精神错误!未指定书签。

河南建业34 企业精神22 企业核心价值观22 企业理想与使命22 企业文化特征22 企业风格22 文化烙印 经营目标?? 生存之道23 客户观23 产品服务观23 鑫苑置业23 使命23 愿景?? 核心价值观错误!未指定书签。 企业精神36

经营理念24 管理理念错误!未指定书签。 华夏幸福基业错误!未指定书签。 核心价值观:25 万科 使命 建筑无限生活 对客户,意味着了解你的生活,创造一个展现自我的理想空间对投资者,意味着了解你的期望,回报一份令人满意的理想收益对员工,意味着了解你的追求,提供一个成就自我的理想平台对社会,意味着了解时代需要,树立一个现代企业的理想形象愿景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持续领跑者

核心价值观 创造健康丰盛的人生 1. 客户是我们永远的伙伴 2. 人才是万科的资本 3. “阳光照亮的体制” 4. 持续的增长和领跑 创造健康丰盛的人生,意味着我们将持续提供超越客户期望的产品和服务,让客户骄傲;意味着我们将持续提供超越投资者期望的回报,让投资者满意; 意味着我们将持续提供超越员工期望的发展空间和报酬,让员工自豪。 1、客户是我们永远的伙伴 * 客户是最稀缺的资源,是万科存在的全部理由。 * 尊重客户,理解客户,持续提供超越客户期望的产品和服务,引导积极、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这是万科一直坚持和倡

万科、万达、龙湖、融创地产薪酬体系对比分析

万科、万达、龙湖、融创地产薪酬体系分析 所谓薪酬,就是指员工因为雇佣关系的存在而从雇主那里获得的所有各种形式的经济收入以及有形服务和福利。从薪酬的内容来说,薪酬可以划分为基本薪酬、可变薪酬以及间接薪酬(福利与服务)三大部分。基本薪酬是指一个组织根据员工所承担或完成的工作本身或者是员工所具备的完成工作的技能或能力而向员工支付的稳定性报酬;可变薪酬是薪酬系统中与绩效直接挂钩的部分,有时也被称为浮动薪酬或奖金;间接薪酬是指员工福利与服务,因为它与基本薪酬和可变薪酬存在一个明显的不同点,即福利与服务不是以员工向企业供给的工作时间为单位来计算的,间接薪酬一般包括带薪休假、企业无偿对员工个人及其家庭服务、健康以及医疗保险、人寿保险以及养老金等等。 如何设置薪酬才能使得企业的利益最大化?根据亚当斯的激励理论,当人们觉得分配公平时,会更努力地投入工作。这里的公平分配包括外部公平、内部公平,内部公平又分横向公平、纵向公平和自我公平,过度的公平会影响效率,而相对的公平则有助于效率。因此企业在建立薪酬体系时必须考虑如何建立适应本企业特点的体系,尤其要注意在企业目标下的薪酬的公平性。具体来说薪酬体系就要解决企业薪酬的“对外竞争性”、“对内公平性”和“对个体的激励性”。如果员工感到薪酬不公平或没有激励性,他们会降低对企业的满意度,从而影响企业的整体绩效;同样,如果员工发现做多做少一样、做好做坏一样、做与不做一个样,也就是说“绩效与薪酬无关”,那么“做得差”与“做得少”的员工会感到很满意,但却伤害了“做得好”与“做得多”的员工,本文从万科、万达、龙湖、融创四个发展较好的地产标杆企业薪酬体系入手,从薪酬内容的整体和细化的三个方面来对薪酬体系进行对比分析。 1 万科、万达、龙湖、融创薪酬体系总体特点 万科地产:采用利润分享和财富俱乐部方式,用股权激励,薪酬效用较好;并且奖金的设置结合员工的表现及结果,并加入企业的预算方案,体现了 科学管理的思想;工资同级别档数较多,对同级别员工激励效果较明 显。 万达地产:严重的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较为实用;并对利润进行三三四的分配,浮动工资严格结合员工表现,从一定程度上重视员 工的利益;激励的效果一般。

标杆房企(万科、万达)最新组织架构及变革特性

主要房企最新组织架构及变革特性 一、万科集团(2014-) 1. 万科总部设置12个一级部门,定位于标准支持、专业服务、创新研究。 2. 万科全国设置4大区域公司,区域公司小而精,对所属城市公司进行支持监控。 3. 万科一线城市公司的组织架构相对一致,随着公司发展阶段不同在项目管理模式、部门设置上会有相应的调整,如上图,而增设部门一般需要集团审批。 城市公司 1、随着公司发展,人力资源、运营管理职能可从总办独立,分开成立人力资源部、运营管理部

4. 万科组织变迁的趋势是总部逐渐放权给区域,加强区域的快速反应及决策能力,总部主要把握投资权、融资权及关键人事权,并通过专业指导、审计、检查和备案等方式进行管控,区域也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公司的管控,城市公司成为业绩利润中心。 5. 万科的组织架构演变历程如下: 【特别说明】上海万科:万科体系下成熟城市公司,2014年销售额191亿,产品覆盖住宅、办公、商业、产业、创新服务(医养/金融/健康/文教)。其最新组织架构如下: 在上海万科内部,对项目进行分类,差异化管理,主要体现在部分环节的决策人、决策机制、公司允许的开发周期等不同:

上海万科后续变革的思路:以“前台一体化,后台专业化”为指导,落地事业部实体化。 1.简政放权,提高效率;兼顾风险控制,避免一放就乱;。 2.职能平台:致力于专业能力提升、决策质量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未来做精做专。 3.事业部:致力于业务执行效率提升,专业交圈提效,未来做强、做实。 ①异地事业部完整授权,以独立的二级公司为发展方向; ②传统业务开发模式已然成熟,可充分授权,打造全建制实体事业部; ③新业务全力拓展,挑战与机会并存,打造品类事业部,如养老事业部、产业事业部。 4.创新平台:建立平台,充分利用合伙人机制,公司孵化,员工创业,在助力主营业务同 时,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万科万达核心竞争力

选择万科万达的原因 首先,万科是主流住宅开发的标杆企业,万达是商业地产开发的标杆企业。通过对比分析,能够折射出两个企业和两个细分市场的发展历程。第二,两家企业又分别是南派和北派的代表,不同地域文化特征使他们表现出不同的企业风格。第三,两家企业的掌门人都姓王,而且都是军人出身,但是领导风格和业余爱好有所不同,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房地产企业家这一特殊群体的从业状态。 公司介绍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1988年进入房地产行业,1991年成为券交易所第二家上市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住宅开发企业,业务覆盖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经济圈以及中西部地区,共计53个大中城市。年均住宅销售规模在6万套以上,2011年公司实现销售面积1075万平米,销售金额1215亿元,2012年销售额超过1400亿。销售规模持续居全球同行业首位。2013年07月,万科上海分公司正式宣布万科在上海崭新的发展战略,用5至10年时间,将上海万科从一家传统的住宅开发商建设成为全区域、全品类、综合性的城市主流开发商。 万达集团创立于1988年,形成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旅游投资、文化产业、连锁百货五大产业。2012年,企业资产3000亿元,年收入1417亿元,年纳税202亿元,净利润超过100亿元。已在全国开业72座万达广场、40家五星级酒店、1038块电影银幕、62家百货店、68家量贩KTV。2015年目标:资产3000亿元,年收入2000亿元,年纳税300亿元,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万达地产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 年,隶属于中国万达集团。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及配套设施的开发经营,总资产7.2亿元,地产公司历经十余年的成长,现已发展为东营市房地产开发综合实力十强企业,项目涉足住宅、商业、旅游、代建合作等多种地产类型,连续3年开发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取得国家房地产开发企业一级资质。 万科地产发展历程 1988年12月介入房地产领域 1992年底上海万科城市花园项目正式启动大众住宅项目的开发被确定为公司的核心业务 1997年6月公司增资配股募集资金人民币3.83亿元,主要投资于深圳住宅开发 2000年初公司增资配股募集资金人民币6.25亿元,陆续投资于深圳、上海及北京的住宅项目及零售业务。 2013年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排行榜显示,万科连续六年蝉联榜首 万达的发展历程

万科万达比较

万科万达比较 北大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 万科模式: 1,专业住宅定位,聚焦主流住宅。适合刚需群体、首次置业、中小套型、中低价位。去年(2010年)成交800多万平米,90平米以下接近60%,144平米以下,两者相加接近90%。 2,快速增长策略,这和产品定位相关。强调快速周转。各地项目公司新盘开盘当月,要实现60%去化率(在市场营销领域,去化率即是在一定时间段内的销售率。在房地产领域称为销售率,主要指某一特定时期内某产品的销售量占总量的百分比。)达不到,产品要进行降价,确保周转策略。3,合理定价,以确保快速周转。 4,战略纵深来说,反映区域选择上的战略考虑,23线,围绕重要经济区域3+X。(以北京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以深圳为核心的华南地区、以上海为核心的华东地区,并以武汉、成都、重庆等为多个点式布局城市的“3+X”战略,)特别关注高铁沿线城市布局。强调多层次,立体化。 5,产品标准化。确保各地项目比其他企业更快地节奏推出项目。 6,注重现金流,注重资金安全。 土地储备,万科总量明显比万达要高,这几年在也增加了商业地产项目的储备。但是万达在所处城市的特殊位置,包括容积率,以及企业于地方政府谈判的主动能力。万达土地储备的价值会明显高于万科。 从项目区域布局来看,万科的3+X体现的非常明显,但中西部项目所占的

比重偏低,10%略多一点。万达,除了一线城市以及少部分的四线城市,在以省会城市为代表的23线城市占的份额比较高。合理性而言,万达比万科更深一层。 公司治理上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从未来战略来看,跨上千亿之后,如何实现企业创新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课题。 万达的当务之急是如何上市的问题,以及如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万科是我国住宅专业化的标杆企业,万达实际上代表了我们商业地产的一种代表性的模式,所以从万科万达实际上我们可以对照比较我们房地产行业最有代表性,最有典型意义的两种商业模式。 我们先简单的看一下万科万达两家企业它的发展历程,以及两家企业创始人的性格特点等等,企业来看我们知道万科是我们国内主流住宅开发的标杆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住宅开发商,大家留意的话就知道,去年万科销售的住宅面积800多万,实际上八九万套这个规模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与他相比,万达来说应该说万达现在已经成为我们国内商业地产开发的龙头企业标杆企业,同时这个万达广场也已经成为国内商业地产第一品牌。从两家企业的创始人来看我想也有一些共同,两位企业创始人都姓王都是军人出身,性格上都有相似形都有尖锐顽强的特点,王石大家关注都知道登山航海等等冒险性活动国内企业家首屈一指代表性人物同时有一身傲气,万达的领导也是早年参过兵性格当中有豪爽的特点,同时个性曝气外露的特点非常明显,两家企业起步时间我们做一个简单比较,万科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