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好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1

一.化学实验平安

1.遵守实验室规那么。

2.理解平安措施。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展,并注意对尾气进展适当处理(吸收或点

燃等)。进展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沾在皮肤上,用水冲净然后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

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搜集方法等。

二.混合物的别离和提纯

1.过滤和蒸发

实验1—1粗盐的提纯:

考前须知:

(1)一贴,二低,三靠。

(2)蒸馏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2.蒸馏和萃取

3.(1)蒸馏

原理:利用沸点的不同,除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实验1---3从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仪器:温度计,蒸馏烧瓶,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操作:连接好装置,通入冷凝水,开场加热。弃去开场蒸馏出的局部液体,用锥形瓶搜集约10mL液体,停顿加热。

现象:随着加热,烧瓶中水温升高至100度后沸腾,锥形瓶中搜集到蒸馏水。

考前须知:

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②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液体暴沸。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先翻开冷凝水,再加热。

⑤溶液不可蒸干。

(2)萃取

原理:用一种溶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仪器:分液漏斗,烧杯

步骤:①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②量取10mL碘的饱和溶液倒入分液漏斗,注入4mLCCl4,盖好瓶塞。

③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局部,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④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⑤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上的玻璃塞翻开,从下端口放出下层溶液,从上端口倒出上层溶液.

考前须知:

A.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B.萃取剂:互不相溶,不能反响。

C.上层溶液从上口倒出,下层溶液从下口放出。

四.除杂

1.原那么:杂转纯、杂变沉、化为气、溶剂分。

2.注意:为了使杂质除尽,参加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2

一、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

①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③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响程度也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④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

二、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①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②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③溶剂。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三、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①同一周期中的元素电子层数一样,从左至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

②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电子数一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从上至下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3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光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可以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4.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的单质,它们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一样。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碳原子的布列不同

5.碳的化学性质跟氢气的性质相似(常温下碳的性质不活泼)

①可燃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CO2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碳燃烧不充分(或氧气不充足)2C+O22CO

②复原性:木炭高温下复原氧化铜C+2CuO2Cu+CO2↑现象:黑色物质受热后变为亮红色固体,同时放出可以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6.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应呼吸

2)与水反响生成碳酸: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2CO3==H2O+CO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4)与灼热的碳反响:C+CO2高温2CO

(吸热反响,既是化合反响又是氧化复原反响,CO2是氧化剂,C是复原剂)

5)、用处:灭火(灭火器原理:

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温室肥料

6)、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7..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响:

CaCO32HCl==CaCl2H2OCO2↑

2)选用和制氢气一样的发生装置

3)气体搜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那么是二氧化碳。

8.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4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

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5.摩尔质量(M)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

(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

二.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2)单位:L/mol或m3/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1)0℃KPa,Vm=22.4L/mol

(2)25℃KPa,Vm=24.8L/mol

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

(2)单位:mol/L,mol/m3

(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n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根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烧杯中溶解并在容器内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的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

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

考前须知:

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一样的容量瓶。

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

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

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

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5

1.原子定义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对于原子的认识远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但没有科学实验作根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实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1803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3.分子的性质

(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间隔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小。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一样,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假设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时吃几块冰块也可以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一样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一样的。

4.原子的构成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5.原子与分子的异同

分子原子区别在化学反响中可再分,构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反响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响前后并没有变成其它原子相似点

(1)都是构成物质的根本粒子

(2)质量、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均有一定间隔,处于永久的运动中

(3)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一样,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

(4)都具有种类和数量的含义

6.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最外层不超过8个。每层最多包容电子数为2n2个(n代表电子层数),即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第三层不超过18个;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1个电子层时,最多可包容2个电子)

拓展阅读: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一、精读

课本是知识的根据,我们对新学的知识必须认真细致、逐字逐句阅读其概念,掌握其本质和含义,只有把课本读懂了,才能深入理解,应用时才能挥洒自如。如:“烃”的定义及其分类中说:“烃”是仅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类物质总称。包含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其中石油和煤的产品绝大多数是各种烃的混合物。由此可知清洁燃料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石油气(LPG)都是烃类,它们的主要成份都是碳氢化合物。

二、归纳

1、我们可以从知识点出发用知识构造为主线,把所学化学知识归纳起来。如研究卤素知识点构造可知其教学顺序:构造→性质→用处→制法→存在→保存等。可得⑴构造的规律性:最外层电子数,核外电子层数,原子半径等。⑵性质的规律性:由最外层电子数为7,可推知单质的氧化性较强,得电子后形成离子复原性较弱,而其它含有卤素(正价)的化合物大多数都有较强的氧化性等等。

2、根据物质的特点,把所学过的一类物质归纳起来,如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可以归纳出学过的原子晶体有金刚石,单晶硅,碳化硅等。

3、根据典型的习题可归纳出常用解题方法,如高一化学的物质守恒计算、混合物计算等等。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4篇)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1、掌握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组成:分散剂和分散质,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 (2)当分散剂为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3、胶体: (1)常见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血液、豆浆、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有色玻璃、墨水等。 (2)胶体的特性: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区别胶体与其他分散系常用方法丁达尔效应。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大小。 (3)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体系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Fe(OH)3胶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二)离子反应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1、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如:酒精[乙醇]、蔗糖、SO2、SO3、NH3、CO2等是非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酸、碱、盐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混合物)电解质溶液)。 (3)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能导电的物质:电解质溶液、熔融的碱和盐、金属单质和石墨。 电解质需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固态电解质(如:NaCl晶体)不导电,液态酸(如:液态HCl)不导电。 2、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离方程式:要注意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如:Al2(SO4)3=2Al3++3SO42- 二、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生成气体、水。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 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②拆:把易溶的强电解质(易容的盐、强酸、强碱)写成离子形式。 常见易溶的强电解质有: 三大强酸(H2SO4、HCl、HNO3),四大强碱[NaOH、KOH、Ba (OH)2、Ca(OH)2 (澄清石灰水拆,石灰乳不拆)],可溶性盐,这些物质拆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一律保留化学式。 ③删:删除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价态不变和存在形式不变的离子)。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2篇)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2篇)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一.原子结构 1.能级与能层 2.原子轨道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 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高), 原子结构与性质【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也就是说,整个原子的能量不能机械地看做是各电子所处轨道的能量之和。 (2)能量最低原理 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不可能同时存在4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换言之,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 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规则。比如,p3的轨道式为↓↑ 洪特规则特例:当p、d、f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2s22p0、12Mg3s23p0、20Ca4s23d0;半充满状态的有:7N2s22p3、15P3s23p3、24Cr3d54s1、25Mn3d54s2、33As4s24p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2s22p6、18Ar3s23p6、29Cu3d104s1、30Zn3d104s2、36Kr4s24p6。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 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 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 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

最全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三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全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三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全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三篇1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7、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AC+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D=AD+CB 18、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19、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2H2O+O2↑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0、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

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5.摩尔质量(M)。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 (2)单位:g/mol或g..mol-1。 (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 六、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2)单位:L/mol。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2篇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2篇 高一化学必修一学问点总结1 一、物质的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食谱鞣稚⒅?(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 溶液小于1匀称、透亮、稳定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 胶体在1—100之间匀称、有的透亮、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 浊液大于100不匀称、不透亮、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 二、物质的化学改变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改变,根据肯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改变进行分类. (1)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B=AB) B、分解反应(AB=A+B) C、置换反应(A+BC=AC+B) D、复分解反应(AB+CD=AD+CB) (2)依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与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与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3)依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改变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留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溶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需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与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详细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书写方法: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一、物质的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别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获取的系统,叫分别系。被分其他 物质称作分别质(能够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别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别剂(能够 是气体、液体、固体)。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别系的比较 分别质粒子大小/nm外观特点可否经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 溶液小于1均匀、透明、牢固能没有NaCl 、蔗糖溶液 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牢固能有Fe(OH)3 胶体 浊液大于100不均匀、不透明、不牢固不能够没有泥水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能够发生各样各样的化学变化,依照必然的标准能够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 )依照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能够分为: A、化合反应(A+B=AB ) B、分解反应(AB=A+B ) C、置换反应(A+BC=AC+B ) D、复分解反应(AB+CD=AD+CB) (2 )依照反应中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3 )依照反应中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点: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相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可否导电。② 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定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其实 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 、SO3 、CO2 )、大多数的有机 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本质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但表示一个详 尽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种类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积淀、气体或水。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可否相等 (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 则不能够大量共存。 A、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够大量共存 :如 Ba2 +和 SO42- 、Ag +和 Cl- 、Ca2 +和 CO32- 、Mg2 +和 OH- 等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好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1 一.化学实验平安 1.遵守实验室规那么。 2.理解平安措施。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展,并注意对尾气进展适当处理(吸收或点 燃等)。进展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沾在皮肤上,用水冲净然后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 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搜集方法等。 二.混合物的别离和提纯 1.过滤和蒸发 实验1—1粗盐的提纯: 考前须知: (1)一贴,二低,三靠。 (2)蒸馏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2.蒸馏和萃取 3.(1)蒸馏 原理:利用沸点的不同,除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实验1---3从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仪器:温度计,蒸馏烧瓶,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操作:连接好装置,通入冷凝水,开场加热。弃去开场蒸馏出的局部液体,用锥形瓶搜集约10mL液体,停顿加热。 现象:随着加热,烧瓶中水温升高至100度后沸腾,锥形瓶中搜集到蒸馏水。 考前须知: 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②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液体暴沸。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先翻开冷凝水,再加热。 ⑤溶液不可蒸干。 (2)萃取 原理:用一种溶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仪器:分液漏斗,烧杯 步骤:①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②量取10mL碘的饱和溶液倒入分液漏斗,注入4mLCCl4,盖好瓶塞。 ③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局部,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④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⑤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上的玻璃塞翻开,从下端口放出下层溶液,从上端口倒出上层溶液. 考前须知: A.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B.萃取剂:互不相溶,不能反响。 C.上层溶液从上口倒出,下层溶液从下口放出。 四.除杂 1.原那么:杂转纯、杂变沉、化为气、溶剂分。

最全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三篇

最全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三篇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7、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AC+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D=AD+CB 18、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19、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 2H2O2===2H2O+O2↑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6篇)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方法适用范围主要仪器注意点实例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 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①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高中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推荐文章 化学知识点总结高一热度:高一化学精选的知识点总结热度:精选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热度:高一化学最新知识点总结大全热度:高一化学最新知识点总结大全热度: 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顺心的事,但古人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多了一次失败,就多了一次教训;多了一次挫折,就多了一次经验。没有失败和挫折的人,是永远不会成功的。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

人教新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

化学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的火焰呈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用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5)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6)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梳理大全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梳理大全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梳理大全 一、化学基础 1.化学元素:指由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决定的物质,目前已知118种元素,按电子结构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过渡元素和稀有元素。 例如:氢元素(H)、氦元素(He)、碳元素(C) 2.化学式:用化学元素符号和化学符号表示化学物质组成的方法,分为分子式、结构式、离子式、氢离子式等。 例如:氧气的分子式为O2,葡萄糖的结构式为C6H12O6 3.化学反应:指化学物质通过相互作用而发生变化形成新物质的过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等。 例如:2H2(g) + O2(g) → 2H2O(l) 是一种化合反应;CaCO3(s) → CaO(s) + CO2(g) 是一种分解反应 二、电子结构和化学键 1.原子结构:指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物质结构,包括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等。

例如:碳元素的电子结构为2,4,其中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 第二层上有4个电子 2.共价键:指由两个原子共用一对电子形成的化学键,常见的 有单键、双键和三键。 例如:氧气分子O2的化学键为双键;氨气分子NH3的化学 键为单键 3.离子键:指由正、负离子之间静电吸引力形成的化学键,由 金属和非金属在化合物中形成。 例如:氯化钠(NaCl)的化学键为离子键,钠离子和氯离子 之间发生电荷转移形成的化合物 三、化学反应动力学 1.活化能:指对于发生化学反应所需克服的能量差,反应只有 在达到一定的能量要求后才能开始,这个能量要求就是活化能。 例如:自燃现象就是物质自己在无明火情况下自动发生燃烧,这是因为物质在一定温度下达到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2.反应速率:指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的速率,受浓度、温度和催 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酵素就是一种催化剂,催化加速化学反应使反应速率增

(word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汇总,推荐文档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或硼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7)若水银温度计破裂,应在汞珠上撒上硫粉。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防止液体暴沸,应在底部加一些沸石或碎瓷 片。水冷凝管中进水应下进上出。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 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 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如用四氯化碳或萃取碘水里的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里的碘后再分液 三、离子检验 (1)Cl-离子的检验: 待测溶液+AgNO3生成白色沉淀+少量稀HNO3沉淀不溶解:则证明有Cl-(2)SO42-的检验: 待测溶液+稀HCl无明显现象+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SO42-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例:粗盐提纯加入试剂顺序氯化钡(除去硫酸盐)→氢氧化钠(除去氯化镁)→碳酸钠(除去氯化钙、氯化钡)→过滤→盐酸(中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高中的化学内容比初中的要多要难。你知道必修一的化学知识有哪些吗?下面是为大家的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要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 二、混合物的别离和提纯 别离和提纯的方法别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别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别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以下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别离互不相溶的液体翻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翻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别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顿加热别离NaCl和KNO3混合物 1.需水浴加热的反响有: (1)、银镜反响(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但凡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响,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响的进展。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2)、蒸馏(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响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响的物质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一是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是化学学科的入门课程。本文将重点介绍高中化学必修一中的知识点,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化学这门学科。 一、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1. 物质的分类 物质可以根据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进行分类。化学性质包括化学反应等,物理性质包括相态、密度等。常见的物质分类有: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元素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一 物质,如金属铁、非金属氧等。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水、盐酸等。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物理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果汁等。 2.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相态、气味、密度等;化学性质包括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等。 3. 原子结构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原子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在原子的核心位置,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为核,而电子围绕核心运动。原子的性质取决于其电子的运动状态。

二、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 1.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化学变化的过程。化学反应时,原有物质不断变化,最终形成新物质的过程。常见的化学反应有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2.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是反应过程的简单描述。它包含反应物和产物,反应物写在化学式左边,产物写在化学式右边。方程式两边的原子数要一致。未参与反应的物质写在化学式之上,反应条件写在化学式之下。 三、化学量和化学计算 1. 相对分子质量和摩尔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是标准质量和分子量的比值。分子量是元素原子量的总和。摩尔质量是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 2. 化学计算 化学计算是化学量计算的过程。它包括摩尔的计算、质量的计算和体积的计算。常见的计算公式有: n= m/M、V=nRT/P 等。 四、气体的性质和制备 1. 气体的性质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超 全总结 化学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固+液 方法:蒸发、结晶 固+固 方法:升华

适用范围:易溶固体与液体分开、溶解度差别大的溶质分开、能升华固体与不升华物分开 主要仪器: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 注意点:①不断搅拌;②最后用余热加热;③液体不超过容积2/3 固+液过滤 方法:易溶物与难溶物分开 仪器:漏斗、烧杯 注意点:①一角、二低、三碰;②沉淀要洗涤;③定量实验要“无损” 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萃取里,溶解度的不同,把溶质分离出来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液体 方法:分液漏斗 注意点:①先查漏;②对萃取剂的要求;③使漏斗内外大气相通;④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蒸馏 方法: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牛角管 注意点: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其他分离方法 加入某些盐,使溶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易溶气与难溶气分开;沸点不同气分开;渗析半透膜;盐析;洗气;液化。

实例 NaCl(H2O);NaCl(NaNO3);I2(NaCl);乙醇和水、I2和CCl4从溴水中提取Br2;乙酸乙酯与饱和Na2CO3 溶液;NaCl(CaCO3);蛋白质溶液、硬脂酸钠和甘油;CO2(HCl);NO2(N2O4)。 注: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对每段话进行了小幅度改写以使其更加清晰易懂。 加热混合物的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石油的分馏可以使用分馏方法。以下是常见物质的除杂方法和检验方法: 1.常见气体的检验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混合空气点燃有爆鸣声,生成物只有水。注意,可点燃的气体不一定是氢气。氧气呈无色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氯气呈黄绿色,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O3、NO2也能使湿润的碘化 钾淀粉试纸变蓝)。氯化氢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潮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归纳总结 别看化学属于理科,它要记忆的知识点可是有很多呢。我们在学习必修一的化学课本时,就会面对大量的物质名称、化学式、化学现象等。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 一、氯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原子结构: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 氯离子Cl-,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二、氯气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2+4HCl (浓)= MnCl2+2H2O+Cl2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也能与非金属反应: 2Na+Cl2 ===(点燃) 2NaCl 2Fe+3Cl2===(点燃) 2FeCl3 Cu+Cl2===(点燃) CuCl2 Cl2+H2 ===(点燃) 2HCl 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Cl2的用途: ①自来水杀菌消毒Cl2+H2O == HCl+HClO 2HClO ===(光照) 2HCl+O2 ↑ 1体积的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其中次氯酸HClO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久置氯水会失效。 ②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

制漂白液Cl2+2NaOH=NaCl+NaClO+H2O ,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稳定多,可长期存放制漂白粉(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应有效氯70%)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③与有机物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 ④用于提纯Si、Ge、Ti等半导体和钛 ⑤有机化工: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 三、氯离子的检验 使用硝酸银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扰离子(CO32-、SO32-) HCl+AgNO3 == AgCl +HNO3 NaCl+AgNO3 == AgCl +NaNO3 Na2CO3+2AgNO3 ==Ag2CO?3 +2NaNO3 Ag2CO?3+2HNO3 == 2AgNO3+CO2 ↑+H2O Cl-+Ag+ == AgCl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要点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化学反应的速率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①单位:mol/(L·s)或mol/(L·min) 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④重要规律: 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 变化量比=方程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