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设计师基础培训课件

暖通设计师基础培训课件(总

8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暖通空调与动力专业

新进员工培训教材目录

5 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暖通空调部分

1. 1 方案设计

1. 2 初步设计

1. 3 施工图设计

6 通风与防火

2. 1 通风系统一般规定

2. 2 厨房通风

2. 3 洗衣房通风

2. 4 汽车库通风

2. 5 电气及设备用房通风

2. 6 卫生间通风及其他

2. 7 通风机及风道系统

2. 8 防火排烟

2. 9 防烟、排烟设计

7 人防地下室通风

3. 1 概述

3. 2 防护通风设计

3. 3 柴油发电机房通风

3. 4 工程设计实例

8 采暖与供热

4. 1 采暖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要求

4. 2 采暖负荷计算

4. 3 散热器

4. 4 室内散热器采暖

4. 5 热风采暖与空气幕

4. 6 地板辐射采暖

4. 7 热水采暖系统水力计算

4. 8 室内采暖管道及其他

4. 9 室外供热管道

9 空气调节

5. 1 围护结构热工要求

5. 2 冷、暖负荷计算

5. 3 系统设计

5. 4 送风量与气流组织

5. 5 空气处理过程

5. 6 典型设计图简介

10 制冷装置

6. 1 一般规定

6. 2 制冷机房布置原则

6. 3 冷媒管道设计

6. 4 控制及安全保护

6. 5 蓄冷系统

6. 6 空调水系统

11 控制与监测

7. 1 概论

7. 2 传感器、调节阀和执行器

7. 3 冷、热源及空调水系统监控

7. 4 空调机组监控

7. 5 空调系统末端装置监控

7. 6 采暖通风系统控制

7. 7 防火及防排烟系统控制

7. 8 中央监控管理系统

12 消声和减振

8. 1 基本规定

8. 2 噪声及振动标准

8. 3 设备隔声处理

8. 4 风道系统消声设计

8. 5 减振设计

13 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动力部分

9. 1 方案设计

9. 2 初步设计

9. 3 施工图设计

14 锅炉房和热交换站设计

10.1 民用锅炉房设计概述

10.2 锅炉房工艺布置和锅炉选型

10.3 锅炉房的土建、电气、采暖、通风及给排水设计要求10.4 锅炉房烟风系统设计

10.5 蒸汽锅炉房汽水系统设计

10.6 热水锅炉房系统设计

10.7 锅炉水处理

10.8 锅炉房运煤、除渣和烟气净化系统设计10.9 锅炉房燃油系统设计

10.10 锅炉房燃气系统设计

10.11 常压热水锅炉及真空相变锅炉房设计10.12 电锅炉房设计

10.13 锅炉房的热工监测和热工控制

10.14 热交换站

15 民用燃气供应

11.1 规范

11.2 总则

11.3 燃气计算流量的确定

11.4 燃气管道水力计算

11.5 室内燃气管道设计

11.6 调压与计量

11.7 液化石油气供应

11.8 用气设备的设置要求

11.9 排烟设施的设计要求

11.10 燃气的安全监控设施

1 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暖通空调部分

方案设计

采用通风一空气调节的设计方案要点。

采暖、空气调节的室内设计参数及设计标准。

冷、热负荷的估算数据。

采暖热源的选择及其参数。

空气调节的冷源、热源选择及参数。

采暖、空气调节的系统形式,简述控制方式。

通风系统简述。

防烟、排烟系统简述。

初步设计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初步设计应有设计说明书,除小型、简单工程外,初步设计还应包括设计图纸、设备表及计算书。

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1)与本专业有关的批准文件和建设方要求;

2)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

3)其他专业提供的本工程设计资料等。

2 设计范围

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有关设计资料,说明本专业设计的内容和分工。

3 设计计算参数

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2)室内空气设计参数。

4 采暖

1)采暖热负荷;

2)叙述热源状况、热媒参数、室外管线及系统补水与定压;

3)采暖系统形式及管道敷设方式;

4)采暖分户热计量及控制;

5 空调

1)空调冷、热负荷;

2)空调系统冷源及冷媒选择,冷水、冷却水参数;

3)空调系统热源供给方式及参数;

4)空调风、水系统简述,必要的气流组织说明;

5)监测与控制简述;

6)空调系统的防火技术措施;

7)管道的材料及保温材料的选择;

8)主要设备的选择。

6 通风

1)需要通风的房间或部位;

2)通风系统的形式和换气次数;

3)通风系统设备的选择和风量平衡;

4)通风系统的防火技术措施。

7 防烟、排烟

1)防烟及排烟简述;

2)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以及封闭式避难层(间)的防烟设施和设备选择;

3)中庭、内走道、地下室等,需要排烟房间的排烟设施和设备选择;

4)防烟、排烟系统风量叙述,需要说明的控制程序。

8 有关专篇涉及的内容(环境保护、消防、劳动安全卫生、安保、交通组织节能、建筑智能化)。

设计图纸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初步设计图纸一般包括图例、系统流程图、主要平面图。除较复杂的空调机房外,各种管道可绘单线图。

2系统流程图应表示热力系统、制冷系统、空调水路系统、必要的空调风路系统、防排烟系统、排风、补风等系统工程的流程和上述系统的控制方式。

注:必要的空调风路系统是指有较严格的净化和温湿度要求的系统。当空调风路系统、防排烟系统、排风、补风等系统跨越楼层不多,且在平面图中可较完整地表示系统时,可只绘制平面图,不绘制系统流程图。

3采暖平面图

绘出散热器位置、采暖干管的入口、走向及系统编号。

4 通风、空调和冷热源机房平面图

绘出设备位置、管道走向、风口位置、设备编号及连接设备机房的主要管道等,大型复杂工程还应注出大风管的主要标高和管径,管道交叉复杂处需绘局部剖面。

设备表:列出主要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等。

计算书(供内部使用)

对于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的热负荷、冷负荷、风量、空调冷热水量、冷却水量、管径、主要风道尺寸及主要设备的选择,应做初步计算。

施工图设计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图纸目录、设计与施工说明、设备表、设计图纸、计算书。

2图纸目录

先列新绘图纸,后列选用的标准图或重复利用图。

3设计说明和施工说明

(1)设计说明

应介绍设计概况和暖通空调室内外设计参数;热源、冷源情况;热媒、冷媒参数;采暖热负荷、耗热量指标及系统总阻力;空调冷热负荷、冷热量指标,系统形式和控制方法,必要时,需说明系统的使用操作要点,例如空调系统季节转换,防排烟系统的风路转换等。

(2)施工说明

应说明设计中使用的材料和附件,系统工程压力和试压要求;施工安装要求及注意事项。采暖系统还应该说明散热型号。

(3)图例

(4)当本专业的设计内容分别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承担设计时,应明确交接配合的设计分工范围。

4设备表,施工图阶段,型号、规格栏应注明详细的技术数据。

5平面图

(1)绘出建筑轮廓、主要轴线号、轴线尺寸、室内外地面标高、房间名称。底层平面图上绘出指北针。

(2)采暖平面绘出散热器位置,注明片数或长度,采暖干管及立管位置、编号;管道的阀门、放气、泄水、固定支架、伸缩器、入品装置、减压装置、疏水器、管沟及检查人孔位置。注明干管管径及标高。

(3)二层以上的多层建筑,其建筑平面相同的,采暖平面二层至顶层可合用一张图纸,散热器数量应分层标注。

(4)通风、空调平面用双线绘出风管,单线绘出空调冷热水、凝结水等管道。标注风管尺寸、标高及风口尺寸(圆形风管注管径、矩形风管注宽×高),标注水管管径及标高;各种设备及风口安装的定位尺寸和编号;消声器、调节阀、防火阀等各种部件位置及风管、风口的气流方向。

(5)当建筑装修未确定时,风管和水管可先出单线走向示意图,注明房间送、回风量或风机盘管数量、规格。建筑装修确定后,应按规定要求绘制平面图。

6通风、空调剖面图

(1)风管或管道与设备连接交叉复杂的部位,应绘剖面图或局部剖面。

(2)绘出风管、水管、风口、设备等与建筑梁、板、柱及地面的尺寸关系。

(3)注明风管、风口、水管等的尺寸和标高,气流方向及详图索引编号。

7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平面图

(1)机房图应根据需要增大比例,绘出通风、空调、制冷设备(如冷水机组、新风机组、空调器、冷热水泵、冷却水泵、通风机、消声器、水箱等)的轮廓位置及编号,注明设备和基础距离墙或轴线的尺寸。

(2)绘出连接设备的风管、水管位置及走向;注明尺寸、管径、标高。

(3)标注机房内所有设备、管道附件(各种仪表、阀门、柔性短管、过滤器等)的位置。

8 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剖面图

(1)当其它图纸不能表达复杂管道相对关系及竖向位置时,应绘制剖面图。

(2)剖面图应绘出对应于机房平面图的设备、设备基础、管道和附件的竖向位置、竖向尺寸和标高。标注连接设备的管道位置尺寸;注明设备和附件编号以及详图索引编号。

9系统图、立管图

(1)分户热计量的户内采暖系统或小型采暖系统,当平面图不能表示清楚时应绘制透视图,比例宜与平面图一致,按45°或30°轴侧设影绘制;多层、高层建筑的集中采暖系统,应绘制采暖立管图,并编号。上述图纸应注明管径、坡向、标高、散热器型号和数量。

(2)热力、制冷、空调冷热水系统及复杂的风系统应绘制系统流程图。系统流程图应绘出设备、阀门、控制仪表、配件,标注介质流向、管径及设备编号。流程图可不按比例绘制但管路分支应与平面图相符。

(3)空调的供冷、供热分支水路采用竖向输送时,应有控制原理图,并编号,注明管径、坡向、标高及空调器的型号。

(4)空调、制冷系统有监测与控制时,应有控制原理图,图中以图例绘出设备、传感器及控制元件位置;说明控制要求和必要的控制参数。

10详图

(1)采暖、通风、空调、制冷系统的各种设备及零部件施工安装,应注明采用的标准图、通用图的图名图号。凡无现成图纸可选,且需要交待设计意图的,均需绘制详图。

(2)简单的详图,可就图引出,绘局部详图;制作详图或安装复杂的详图应单独绘制。

11计算书(供内部使用)

(1)计算书内容视工程繁简程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及本单位技术措施进行计算。

(2)采用计算机计算时,计算书应注明软件名称,附上相应的简图及输入数据。

2 通风与防火

通风系统一般规定

一般房间的通风换气,应尽量利用自然通风。但下列情况应设置机械通风:

1 散发大量热、湿的房间;

2 散发烟、臭味等有害气体的房间;

3 无自然通风条件或自然通风不能满足通风换气要求的房间。

机械通风应优先采用局部排风,局部排风达不到卫生要求时,才采用全面排风。

机械通风系统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送风要求不同的房间,宜独立设置送风系统,如:厨房、洗衣房、地下车库、变压器室、蓄电池室和柴油发电机房等。

2 产生有害气体的房间,应独立设置排风系统,且排风量要大于送风量,以保持室内处于负压状态。

3 集中设置的排风系统,每个房间的排风风支管上应有防止回流的措施。

机械通风系统进排风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进风口应设在室外空气较洁净的地方。

2 进、排风底部距室外地面不宜低于2m,设在绿化地带时不宜低于1m。

3 进风口应尽量设在排风口的上风侧,宜低于排风口6m;当进排风口在同一高度时,宜在不同方向设置,且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

4 直接排入大气的有害物,应符合环保及卫生防疫部门的有在排放要求和标准,不符合时应进行净化处理。

5 机械通风系统的通风量应按消防余热、余湿及稀释有害物气氛需的换气量计算,如室内同时有余热、余湿及有害物时,通风量取其中最大值。当散发有害物量不能确定时,可

注:1

在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时,可按换气次数估算。

2 锅炉房的换气次数只考虑排除余热,未计算锅炉燃烧所需空气量。

对采用机械通风的房间,应考虑风量平衡和热量平衡。

厨房通风

中、高级民用建筑的厨房应设机械送、排风系统,普通民用建筑的厨房应以自然通风为主,必要时辅以机械排风。

产生油烟的设备应设带有机械排风和油烟过滤器的排气罩,有条件时宜设自动清洗式除油装置;产生大量蒸气应安置在隔开的小房间内,并在其上部设带有机械排风的排风罩。

排风罩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排气罩的平面尺寸应比炉灶边尺寸大100mm,排气焯下沿距炉灶面的距离不宜大于,排气焯的深度不宜小于600mm。

2 排气罩的最小排风量按下式进行计算:

L=1000×P×H(m3/h)()式中:L—排风量(m3/h);

P—罩子的周边长(靠墙的边不计)(m);

H—罩口至灶面的距离(m)。

注:用上述公式计算出的排风量应按罩口面积核算罩口的吸风速度,罩口的吸风速度不应小于s。

洗碗间排气罩断面吸风速度不宜小于s。一般食堂洗碗间的排风量为500m3/h。计算补风量时,考虑到洗碗间不连续工作,可按排风量的30%计算。

厨房通风系统的风量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1 厨房的排风量宜根据设备散热量和送排风温差,按平衡计算出。计算时,厨房的室内计算温度可采用下列数值:冬季15℃,夏季35℃。计算公式为:

Q

L= (m3/h)()

(t

p -t

j

式中:L—必须的换气量(m3/h);

t

p

—室内排风设计温度(℃);

t

j

—室外送风计算温度(℃);

Q—厨房内的总发热量(显热)(W);

Q=Q1+Q2+Q3+Q4

Q1—炊事设备发热量(W),宜按工艺提供数据;

Q2—操作人员散热量(W);

Q3—照明灯具散热量(W);

Q4—外围护结构的冷负荷(W)。

2厨房排风量应大于补风量,补风量为排风量的80%~90%,使厨房保持一定负压。

3 总排风量的65%由局部排气罩排出,其余5%由厨房全面换气排风口排出。

厨房排风系统宜专用,整个厨房不宜只设一个排风系统,宜按每个炉灶分设,既灵活又节能,补风系统根据排风系统做相应设置。

有条件时,宜对夏季补风做冷却处理,可设置局部或全面冷却装置;北方地区应对冬季补风做加热处理。

厨房排风系统应的其他问题:

1 排风管道一般用厚的钢板焊接制作,应尽量缩短水平管道,并应有2%以上的坡度坡向排气罩。

2 排风道内的风速不应小于8m/s。排风罩内接风管处的喉部风速应为4~5m/s。

3 应采用电机外置型的排风机。

洗衣房通风

洗衣房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和局部排风相结合的方式,当自然通风达不以室内环境要求时,则设机械通风系统。

机械通风系统的补风应采用岗位送风和全面送风相结合的方式,如有条件宜对夏季补风做冷却处理;北方地区应对冬季补风做加热处理。

洗衣机、烫平机、干洗机、压烫机、人形吹烫机的上部应设排气罩,烘干机上应设排气管,排气罩的罩面风速不应小于s。干洗机的排气系统应单独设置,不得与其他系统合并,收衣房间应单独设排风系统,且宜有消毒措施,以防病菌传染。

洗衣房的通风量宜按设备散热量、散湿量计算确定,设备散热量、散湿量应由工艺提供。室内计算温度可采用下列数值:冬季15℃,夏季30℃。

洗衣房通风的气流应使空气由取衣部分向收衣部分流动,工作区的气流速度一般不应大于s。

洗衣房的排风应略大于送风,以使其保护微负压状态。

汽车库通风

汽车库设有分布均匀且可开启的门窗,或有开敞的车辆出入口时,可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进风的通风方式。当不具备自然进风条件时,应同时设置机械进、排风系统。

停车库机械通风的排风量,可按下列两种方法计算:

1 换气次数:

一般停车库汽车为单层停放,可按体积换气次数计算。

1)当层高小于3m时,按实际高度计算换气体积;层高≥3m时,按3m高度计算换气体积。

2)商业建筑汽车出入频率较大时,按6次/h换气次数;出入频率一般时,按5次/h换气次数;住宅建筑等汽车出入频率较小时按4次/h换气次数。

2 按每辆车所需排风量:

汽车全部或部分为双层停放时,宜按每辆车所需排风量计算。如商业建筑等汽车出入频率较大时,可取每辆500m3/h;汽车出入频率一般时,可取每辆400m3/h;住宅建筑等汽车出入频率较小时,可取每辆300m3/h。

机械进风系统的进风量一般为排风量的80%~85%。

考虑到出入频率的不同,车库的进排风机宜采用多台风机并联或采用变频风机,以适应通风负荷的变化。

汽车库采用接风管的机械进、排风系统时,应注意气流分布的均匀,减少通风死角。

电气及设备用房通风

柴油发电机房的通风

1 柴油发电房的室温应小于等于35℃;当机组不运行时,室温应不低于5℃。

2 柴油发电机房宜设置独立的送排风系统。

3 柴油发电机房排除余热所需的排风量应根据其容量及冷却方式由计算确定,或直接采用柴油发电机厂商提供的数据。

4 柴油发电机房的送风量为排风量与燃烧空气之和,柴油发电机的燃烧空气量一般可按每马力每小时5m3估算。

5柴油发电机房的储油间应设通风,通风量不小于每小时3次的换气量。

6柴油发电机的排烟口与排烟管的连接宜采用柔性连接,当排烟管连接两台以的机组时,排烟支管上宜设单向阀。

7柴油发电机的排烟管应单独排到室外,排烟管的出口处应做消声处理。

8排烟管的室内部分应作保温,采用耐高温的保温材料,保温层的外表面温度不应超过60℃。柴油发电机的排烟温度由厂商提供。

变配电室的通风

1变压器室及高低压配电室宜采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排热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通风方式。

2当采用机械通风时,气流应从高低压配电室流向变压器室,从变压器室排至室外。

3变压器室夏季的排风温度不宜高于45℃。

4配电室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应根据相关设备所提要求来设定。设在地下的变配电室及其控制室(或值班室),当一般机械通风不能满足卫生条件要求时,应设降温装置。

5变压器室及高低压配电室当采用机械通风时,其通风管道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

制冷机房的通风

1制冷机房夏季温度不宜超过35℃,冬季温度不尖低于16℃,冬季设备停止运行时的值班温度不低于5℃。

2制冷机房,应设置独立的机械通风系统,以保证平时通风及事故通风。

3平时通风量及事故排风量可按第条计算。

4氟利昂压缩式制冷机房的事故排风口均应设在距地面以下。平时通风时,排风口应在机房上、下均匀布置。

5制冷机房应根据制冷剂的种类设置制冷剂泄露的监测器及报警器。

燃油燃气锅炉房的通风

1燃气调压间等有爆炸危险的房间,通风换气数不应小于3次/h。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通风装置,按换气量不小于2次/h选择通我设备,其电机应为防爆型。

2油泵房和贮存闪点≥45℃的易燃油品的地下油库,除采用自然通风外,油泵应设有换气不小于10次/h的机械通风装置,油库应设有换气不小于6次/h的机械通风装置。换气风量可按房间高度为4m计算。

3设置在地面上的易燃油泵房,发其外墙下部设有百叶窗、花格墙等对外常开孔口时,可不设置机械通风装置。

4设置在民用建筑内的锅炉房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1)

2)锅炉房应有独立的送风、排风系统,送风量应大于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

控制室、操作室、化验室、值班室等应根据人数提供足够的新风量,并宜配置冬季供暖和夏季降温设备。

卫生间通风及其他

卫生间通风

1公共卫生间、高层住宅卫生间、旅馆客房卫生间及大于5个喷头的沐浴间应设置机械排风,以形成负压。多层住宅的卫生间可设自然排风竖井,有条件时宜设机械排风。

2设有空调系统的旅馆客房卫生间的排风量宜按所在客房新风量的80%~90%确定。公共卫生间的排风量按每小时不小于10次的换气量计算。住宅卫生间按每小时不小于5次的换气量计算。

3高层建筑竖向设置卫生间排风系统时,宜在顶部设置集中的总排风机,并在每个卫生间设排气扇,以防各层排风量不均匀。

吸烟室应设机械排风,排风量可按每小时10次换气计算。

电梯机房可采用自带冷源的空调机组降温,或设机械排风,排风量按照电梯设备的发热量和电梯机房允许温度,由热平衡计算确定。

通风机及风道系统

通风机的风量除应满足计算风量外,还应增加一定的管道漏风量,空调系统及一般进、排风系统的漏风附加率为不大于10%。在管网计算时不考虑管道漏风量。

通风机房应遵守下列规定

1用于有爆炸危险房间的送、排风机房及排除有害气体的排风机房,应有良好的通风,其通风量不小于每小时1次换气。

2排除有害气体的排风机不应与送风机设置在同一机房内。

3有爆炸危险房间的送、排风机不应与无爆炸危险房间的送、排风机设置在同一机房内。

4通风机房不宜直接设置在住宅、教室、观众厅、手术室、病房、录音室等要求安静的房间的上边或下边。如必须设置时,至少应有管道层隔开。

选择通风机时,风量、风压裕量不应过大,并应进行运行工况分析,确定经济合理的台数,使调节简单,有条件时可采用变速风机,以减少运行费用。

通风机房装设调节阀,以便调节系统的风量及风压。调节阀宜采用百叶式或花瓣式。

通风管道宜采用钢板制作,当输送腐蚀性或潮湿气体时,通风管道风机及配件均应做防腐蚀处理。当采用非金属材料制作风管时,必须符合防火标准,并应保证风管的坚固及严密性。

风管各管段之间的压力损失应力求平衡,通风系统各并联支管之间允许的压力差不宜大于15%,如达不到要求时,应设调节阀调节。

全面通风的气流组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排气口应设在散出有害物较多的地方,而送风口则应设在散出有害物较小的地方或人员经常停留的地方。当室内有有害气体产生而又设有局部排气时,则空气可送至上部地带。

2室内气流方向应从有害物浓度较少的地区流向浓度较大的地区,特别重要的是应使气流能将有害物从人员休息区带走。

选风机时,首先选用低噪声风机;考虑风机的消声时,不仅要达到室内的噪声标准,而且室外进、排风口处也要遵守环境保护部门的有关规定。

放散热、湿、烟、味等的房间及普通地下室均应考虑通风换气。

通风换气应尽可能采用自然通风方式,以节省能源和投资。只有当自然通风不能保证卫生要求时,才采用机械通风。机械通风时又应尽量采用局部排风,当局部排风达不到卫生要求时,才采用全面排风。

排风管道的排出口宜高出屋脊,排出口的上端高出屋脊的高度一般不得小于下列规定:1当排出无毒气体时,为。

2当排出最高允许浓度大于5mg/m3的有毒气体时,为3m。

3当排出最高允许浓度小于5mg/m3的有毒气体时,为5m。

风管的制作与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风管尺寸宜采用全国统一规格,板材厚度及法兰材料规格应符合《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矩形风管的长边与短边比,最大不应超过10。

3 风管弯头的曲率半径一般取~(b为风管弯边的宽度)。当曲率半径边小中采用直角弯头时,应设导流叶片。圆风管弯头曲率半径取~(D为风管直径)。

4风管的变径,应做成渐扩或渐缩形,其每边扩大或收缩角度不宜大于30°。

5风管系统中使用静压箱时,静压箱断面风速应小于s。

6弯头、三通、调节阀、变径管等管件之间间距不应过小,宜保持5~10倍管径长的直管段,以免增加风管阻力和噪声。

防火排烟

设计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九层及九层以下的住宅(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设施的住宅)和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其他民用建筑,以及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时,应按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2001年版)执行。

设计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和建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时,应按国家现行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2001年版)执行。

上海市工程除执行上述规范外,还应满足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GJ08-88-2000的要求。

非高层民用建筑及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下列部位应设防烟、排烟烟设施:

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应设防烟设施。

2下列部位应设排烟设施:

1)公共建筑中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且面积大于300m2的地上房间。

2)总面积大于200m2或一个房间面积大于50m2,且经常有人仪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3)地下室、公共建筑中长度大于20m的疏散内走道,其他建筑中长度大于40m的疏散内走道。

4)建筑占地面积大于1000m2的地上丙类仓库。

5)中庭。

高层民用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防烟、排烟设施:

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和封闭避难层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或设有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2高层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或设有机械排烟设施。

1)长度超过20m的疏散内走道;

2)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

3)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m2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4)中庭;

5)封闭避难层(间)。

按和条规定应设防烟或排烟设施的部位,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宜首先考虑采用自然通风方式进行防烟或排烟。当自然通风方式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防烟或排烟方式。

采用自然排烟时,其自然排烟口的净面积应符合下列条件:

1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m2。

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5层内可开启排烟窗总面积不应小于2m2,且顶层应有一定的开窗面积。

3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

4中庭、剧场舞台及生产厂房开可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部位建筑面积的5%。

5按本措施、条中采取自然排烟设施的其他场所和部位,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场所和部位建筑面积的2%。

自然排烟口,宜设置在房间、走道、楼梯间的上部或靠近屋顶的外墙上方,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排烟口距该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

建筑中的下列部位应设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

1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

2采用自然排烟设施的防烟楼梯间中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

3封闭避难层(间)。

机械加压送风量应经计算确定,常用的两个基本计算方法是:

压差法:即当疏散通道门关闭时,加压部位保持一定的正压值所需送风量。

Ly=×A×ΔP l/N××3600 ()式中 Ly—加压送风量(m3/h);

—计算常数(漏风率系数);

A—门、窗缝隙的计算漏风总面积(m2);

ΔP—门、窗两侧的压差值Pa ,对于防烟楼梯间取40~50 Pa ,对于前室、消防

电梯前室、合用前室取25~30 Pa;

N—指数,对于门缝及较大漏风面积取2,对于窗缝取;

—不严密处附加系数。

风速法:开启着火层疏散门时需要相对保持门洞处一定风速所需送风量。

Ly= nFV(1+b)/ a×3600 ()式中 Ly—加压送风量(m3/h);

F—每个门的开启面积(m2);

V—开启门洞处的平均风俗,取~s;

A—背压系数,根据加压间密封程度,在~范围内取值;

B—漏风附加率,取~;

N—同时开启门的计算数量。当建筑物为20层以下时取2,当建筑物为20层及其以上时取3。

根据以上压差法和风速法分别算出风量并取其大值,再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或《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3)中有关规定比较,取其中大值作为系统计算加压送风量。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最不利环路阻力损失外的余压值:防烟楼梯间应为40~50Pa;前室、合用前室应为25~30Pa。

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楼梯间的加压送风口宜每隔2或3层设置一个;非高层民用建筑的加压送风口宜每隔1或2层设置一个;前室或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应每层设置一个。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设计中需注意:

1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宜分别独立设置。

2建筑层数超过32层时,其送风系统及送风量应分段设计。

3剪刀楼梯间可合用一个风道,其风量按两楼梯间风量计算,送风口应分别设置。塔式住宅设计一个前室的剪刀楼梯应分别设置加压送风系统。

4地上和地下同一位置的防烟楼梯间需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时,均应满足加压风量的要求。

5前室的加压送风口为常闭型时,应设置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并与加压送风机的启动装置联锁,手动开启装置宜设在距地面~处或常闭加压风阀。

6前室的加压送风口为常开型时,加压送风量应计入火灾时不开门的楼层门缝的漏风量,可取总风量的10%~20%,并应在加压风机的压出管上设置止回阀。

7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楼梯间或前室,当某些层有外窗时,应尽量减少开窗面积或设固定窗扇,系统加压送风量应计算窗缝的漏风量。

8封闭避难层(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按避难层(间)净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

30m3/h计算。

9加压送风的楼梯间与前室宜设置防止超压的泄压装置。

下列楼梯间或前室可不设防烟设施:

1防烟楼梯间设有机械加压送风时的独立前室。

2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作自然排烟,或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且面积符合要求的防烟楼梯间(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超过

100m的居住建筑除外)。

3建筑高度低于100m的居住建筑,前室设有面积符合要求的可开启外窗的楼梯间。

建筑中的下列部位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1在和条中规定应设排烟设施,但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部位。

2有直接自然通风,但人员密集场所中长度超过40m的疏散内走道和其他建筑中长度超过60m的疏散内走道。

需设机械排烟设施且建筑高度不超过6m的部位,应划分防烟分区,可彩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500mm的梁或用不燃材料制作的挡烟垂壁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500m2。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自动控制的活动挡烟垂壁,应能就地手动控制,但下落时下端距地面的高度应>。

设置机械排烟设施的部位,其排烟风机的排烟量应符合表的规定。

机械排烟系统横向宜按防火分区设置,竖向穿越防火分时,垂直风管宜设置在管井内。穿越防火分区的排烟管道,应在穿越处理280℃时自动关闭的防火阀。

在地下室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时,应同时设置补风系统,且补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当补风通路的空气阻力不大于50Pa时,可采用自然补风方式,否则应采用机械补风方式。

机械排烟系统中排烟口或排烟阀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排烟口或排烟阀应按防烟分区设置。

2排烟口应设置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与附近安全出口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

3排烟口与该防烟分区内的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

4排烟口和排烟阀应与排烟风机连锁,当任一排烟口或排烟阀开启时,排烟风机应能自行启动。

排烟风机风量应考虑10%~20%的漏风量,风压应满足排烟系统最不利环路的要求,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时能连续工作30min。在风机入口总管上应设置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且应与排烟风机连锁,当该排烟防火阀关闭时,风机应能停止运转。

排烟风机和用于补风的送风风机宜设在通风机房内,机房围护结构的耐火极限应不小于,机房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设在室外时,应有防护设施并便于维护。

排烟系统采用金属管道时,其钢板厚度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高压系统选用。

排烟系统设计中的其他几个要点:

1排烟系统的补风系统室外进风口与排烟出口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或垂直距离不宜小于3m,且进风口宜低于排烟口。

2排烟管道宜顺气流方向向上或水平敷设,排烟风机宜设在系统最高排烟口之上。

3当排烟口平时处于关闭状态时,除设置自动开主避外并应手动开启功能,手动开启装置的位置应便于操作。

4一个排烟系统带几个防烟分区时,除特殊需要外,应避免防烟分区面积差别太大,若因需要,有大小悬殊面积的防烟分区,应合理设计,保证火灾中小面积的防烟分区排烟时,排烟风管和风口的速度能满足规范的要求。

5排烟管道不应穿越前室或楼梯间,如确有困难必须穿越时,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

2h。

6需设软接头的排烟风机,其软接头应是耐高温材料,且应在280℃温度下连续工作以上。

防烟与排烟系统中的风管、风口及阀门等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排烟管道应与可燃物体保持不小于150mm的间隙,并应采用不燃材料进行隔热。

机械加压送风管道、排烟管道、排烟口、送风口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金属风管时,不应大于20m/s。

2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风道时,不应大于15m/s。

3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

机械排烟系统与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宜分开设置。若合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系统的风口、风道、风机等应满足排烟系统的要求。

2当火灾被确认后,应能开启排烟区域的排烟口和排烟风机,并自动关闭与排烟无关的通风、空调系统。

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管道的布置,横向应按每个防火分区设置,竖向不宜超过5层。当管道设有防止回流设施或设有防火阀,且各层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管道布置可不受此限制。穿过楼层的垂直风管宜设在管井内。

下列情况之一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应设防火阀:

1风管穿越防火分区处。

2风管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及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3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道上。

4穿越变形缝处的两侧应各设一个。

一般防火阀的动作温度通常为70℃;防火阀应靠近防火分隔处设置,且在防火阀两侧各范围内的风管及其保温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防火阀应单独设置支、吊架,当防火阀暗装时,应在安装部位设置检修口。公共建筑厨房排油烟管道在与垂直排风管连接处,应设置动作温度为150℃的防火阀。

凡空气中含有容易起火或爆炸及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应良好的自然通风或独立的机械通风系统设施,且其空气不应循环使用,其通风设备必须符合防火、防爆的要求。如放映室、实验室、药品库、汽车库、蓄电池室、变配电室、氧气瓶间、煤气表间等的排风系统应各自分设单独系统。

输送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如必须穿过时,管道穿过隔墙、楼板处应采用难燃烧材料将其周围的空隙堵塞密实。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但接触腐蚀性介质的风管和软接头,可采用难燃材料制作。

非居住建筑中,当通风、空调系统的风管按防火区设置,且在防火分隔处设置防火阀时,风管亦可采用燃烧产物毒性较小、且烟密度等级不应大于50的难燃材料。但中防火阀两侧各范围内的风管及其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设备和风管的保温材料,用于加湿器的加湿材料、消声材料及其粘结剂,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风管电加热器前后各800mm范围内应采用不燃保温材料。

地下汽车库的面积超过2000m2时,应设机械排烟系统。

1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2000m2,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2排烟风机的排烟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计算。若汽车库内无直接通向室外的汽车疏散出口的防火分区,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时,应同时设置补风量不小于排烟50%的补风系统。

防烟、排烟设计

防烟、排烟设计的基本概念

防火的目的是防止火灾的发生与蔓延,以及有利于扑灭火灾。而防烟、排烟的目的的将火灾产生的大量烟气及时予以排除以及阻止烟气向防烟分区以外扩散,以确保建筑物内人员的顺利疏散、安全避难和为消防人员创造有利扑救条件。因此防烟、排烟是进行安全疏散的必要手段。

防烟、排烟的设计理论就是对烟气控制的理论。从烟气控制的理论分析:对于一幢建筑物,当内部某个房间或部位发生火灾时,应迅速采取必要的防烟、排烟措施,对火灾区域实行排烟控制,使火灾产生的烟气和烟气和热量能迅速排除,以利人员的疏散和扑救;对非火灾区域及疏散通道等应迅速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措施,使该区域的空气压力高于火灾区域的空气压力,阻止烟气的侵入,控制火热的蔓延。如美国西雅图大楼的防烟、排烟系统,

采用了计算机控制,当收到烟气或热感应器发出的讯号,计算机立即命令空调系统进入火警状态,火灾区域的风机立即停止运行,空调系统转而进入排烟动作,同时非火灾区域的空调系统继续送风,并停止回风与排风,使非火灾区处于正压状态,以阻止烟气侵入。这种防、排烟系统对减少火灾损失是很有效的。但是这种系统的控制和运行,需要先进的控制设备及技术管理水平,投资比较高,我国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较难达到。从当前我国国情出发,《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设置防烟、排烟设施的范围作出规定。具体的说按以下两个部分考虑:

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两者合用前室、封闭式避难层按条件设置防烟设施。

2走廊、房间及室内中庭等按条件设置机械排烟设施或采用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措施。

防烟、排烟设计程序

防烟、排烟设计程序如图所示。

进行防烟、排烟设计时,首先应了解清楚建筑物的防火分区,并且合理划分防烟分区,防烟分区应在同一防火分区内,其建筑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500m2,然后,才能确定合理的防烟、排烟方式和进一步选择合适的防烟、排烟系统,确定送风管道、排风管道、排烟口、防火阀等的位置。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 目录 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5) 一、通用设计规范: (5) 二、专用设计规范: (5) 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 (5) 第二章设计参数 (6) 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 (6) 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 (7) 三、新风量 (8) 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 (8) 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 (9) 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 UK (9) 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 (9) 5、每人的新风标准UK (10) 6、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 (10) 7、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 (11) 8、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 (11) 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 (15) 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 (15) 二、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 (15) 三、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W/M2空调面积)见下表 (16) 四、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建筑面积冷指标 (17) 五、建筑物冷负荷概算指标香港 (18) 六、各类建筑物锅炉负荷估算W/M3℃ (19) 七、热损失概算W/M3℃ (19) 八、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 (20) 第四章风管系统设计 (21) 一、通风管道流量阻力表 (21) 1、缩伸软管摩擦阻力表 (21) 2、镀锌板风管摩擦阻力表 (21) 二、室内送回风口尺寸表 (24) 1、风口风量冷量对应表 (24) 2、不同送风方式的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ASHRAE (24) 三、室内风管风速选择表 (25) 1、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 (25) 2、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速m/s (25) 3、通风系统之流速m/s (25) 四、室内风口风速选择表 (26) 1、送风口风速 (26) 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 (26)

暖通设计师基础培训课件

暖通空调与动力专业 新进员工培训教材目录5 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暖通空调部分 1. 1 方案设计 1. 2 初步设计 1. 3 施工图设计 6 通风与防火 2. 1 通风系统一般规定 2. 2 厨房通风 2. 3 洗衣房通风 2. 4 汽车库通风 2. 5 电气及设备用房通风 2. 6 卫生间通风及其他 2. 7 通风机及风道系统 2. 8 防火排烟 2. 9 防烟、排烟设计 7 人防地下室通风 3. 1 概述 3. 2 防护通风设计 3. 3 柴油发电机房通风 3. 4 工程设计实例 8 采暖与供热 4. 1 采暖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要求 4. 2 采暖负荷计算 4. 3 散热器 4. 4 室内散热器采暖 4. 5 热风采暖与空气幕 4. 6 地板辐射采暖 4. 7 热水采暖系统水力计算 4. 8 室内采暖管道及其他 4. 9 室外供热管道 9 空气调节 5. 1 围护结构热工要求

5. 2 冷、暖负荷计算 5. 3 系统设计 5. 4 送风量与气流组织 5. 5 空气处理过程 5. 6 典型设计图简介 10 制冷装置 6. 1 一般规定 6. 2 制冷机房布置原则 6. 3 冷媒管道设计 6. 4 控制及安全保护 6. 5 蓄冷系统 6. 6 空调水系统 11 控制与监测 7. 1 概论 7. 2 传感器、调节阀和执行器 7. 3 冷、热源及空调水系统监控 7. 4 空调机组监控 7. 5 空调系统末端装置监控 7. 6 采暖通风系统控制 7. 7 防火及防排烟系统控制 7. 8 中央监控管理系统 12 消声和减振 8. 1 基本规定 8. 2 噪声及振动标准 8. 3 设备隔声处理 8. 4 风道系统消声设计 8. 5 减振设计 13 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动力部分 9. 1 方案设计 9. 2 初步设计 9. 3 施工图设计 14 锅炉房和热交换站设计 10.1 民用锅炉房设计概述 10.2 锅炉房工艺布置和锅炉选型 10.3 锅炉房的土建、电气、采暖、通风及给排水设计要求10.4 锅炉房烟风系统设计 10.5 蒸汽锅炉房汽水系统设计 10.6 热水锅炉房系统设计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

2016年度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使用的主要规范、标准

参考资料: 1.《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复习教材》(第版- 201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年 2.《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标准规范汇编》2013年版,中国计划出版社(上述目录中2013年以后颁布、修订的标准规范另见单行本)以上资料均由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专业管理委员会组织编写。 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 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2007〉

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 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大纲(2014 版) 1. 总则 1.1熟悉暖通空调制冷设计规范,掌握规范的强制性条文。 1.2熟悉绿色建筑、人民防空工程、建筑设计防火等标准中与本专业相关的部分,掌握规范中关于本专业的强制性条文。 1.3熟悉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有关暖通空调制冷部分、暖通空调制冷设备产品标准中设计选用部分、环境保护及卫生标准中有关本专业的规定条文。掌握上述标准中有关本专业的强制性条文。 1.4熟悉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类型、构成及选用。 1.5了解暖通空调设备的构造及性能,掌握国家现行产品标准以及节能标准对暖通空调设备的能效等级的要求。 1.6掌握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设计方法、暖通空调设备选择计算、管网计算。正确采用设计计算公式及取值。 1.7掌握防排烟设计及设备、附件、材料的选择。 1.8熟悉暖通空调制冷设备及系统的自控要求及一般方法。 1.9熟悉暖通空调制冷施工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10熟悉暖通空调制冷设备及系统的测试方法。 1.11了解绝热材料及制品的性能,掌握管道和设备的绝热计算。 1.12掌握暖通空调设计的节能技术;熟悉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诊断和经济运行。 1.13熟悉暖通空调制冷系统运行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1.14了解可再生能源在暖通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应用。 2. 供暖

注册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制冷课件

基本要求 ● 掌握制冷与热泵技术的基本定义,概念和计算技巧; ● 掌握制冷热泵工作原理、结构流程和相关机组系统; ● 掌握空调、制冷热泵技术设计安装运行知识和有关最新规范(规范非本次课讲授重点); ● 掌握原理及工程特点的答题技巧; ● 熟悉教材中应用到的系数、计算公式、工艺流程、施工特点等,方便答题时快速查取。 讲课特点 ● 思路:以大纲为主线、综合型讲授制冷与热泵技术 ● 内容:制冷与热泵系统、冷藏冷冻、燃气技术 ● 方法:概念、原理、工程应用、部分技术规范 ● 课后:补充教材中没有的有关技术规范 ● 巩固:讲解考题、案例和复习题 举例1 1、某建筑采用土壤源热泵冷热水机组作为空调冷、热源,在夏季向建筑供冷时,空调系统各末端设备的综合冷负荷合计为1000kW ,热泵制冷工况下的性能系数为COP=5。空调冷水循环的轴功率为50kW ,空调冷水管道系统的冷损为50kW ,问:上述工况下热泵向土壤释放的总热量接近下列何项? A 1100kW B 1200kW C 1300kW D 1320kW (1) 机组制冷量: 00100050501100Q P Q kW φ=++?=++= Q 0——末端消耗制冷量 P ——水泵散热量 ?Q ——冷损 (2)机组耗功率: 0(1/)1100(1/5)220w P COP kW φ=?=?= (3)向土壤释热量: 011002201320w Q P kW φ=+=+= 注意: (1)系统有两个环路(制冷剂环路和冷媒水环路)组成

(2)冷媒水环路中要考虑水泵和冷损 请问: (1)该系统如果考虑以地埋管释热,循环泵功耗,向土壤释热量如何计算?系统是由几个环路构成? (2)该系统在冬天供热怎么计算? (3)如果空气源制冷热泵系统,夏天制冷、冬天供热又如何计算? 该类题目综合下述知识点: (1)制冷、热泵工作原理知识; (2)制冷、热泵循环时吸热量、排热量、功耗的平衡; (3)熟悉地源热泵冷热源机组及其工程系统。 前面的例子引发思路: 应对考试主要考虑制冷空调系统几个环路。分析如下: 1、制冷剂环路分析。 2、用冷、用热环路分析(冷媒水、热水系统)。 3、排热、供热环路分析(冷却水、热泵水系统)。 举例2 2、某一冷热水机组的冷凝器负荷为350kW ,采用R134a 压缩机制冷,蒸发温度为3℃,冷凝温度为40℃,无过冷,压缩机入口为饱和蒸汽,各状态点参数如下: 问:如果应用条件下冷媒水进、出口温差为8℃,供给空调房间的流量为( )。 A 30~40 m 3/h B 42~46 m 3/h C 46~48 m 3/h D 50~60 m 3/h 求解: (a )系统制冷剂循环量: 350 ==2.10/423.8-257.1s m kg s = 冷凝器总负荷单位质量冷凝器负荷 (b )总制冷量: 0Q ==..-.=.kW ??系统制冷循环量单位质量制冷量210(40032571)30066 (c )使用条件下冷媒水量: 3300.663600 ==32.3m /4.1878.01000w V h ??= ????总制冷量每小时水的比热水进出口温差水的密度

(完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暖通空调)基础大纲

一、高等数学 1。1空间解析几何: 向量代数直线平面柱面旋转曲面二次曲面空间曲线 1.2微分学: 极限连续导数微分偏导数全微分导数与微分的应用 1。3积分学:不定积分定积分广义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平面曲线积分积分应用 1.4无穷级数:数项级数幂级数泰勒级数傅里叶级数 1.5常微分方程:可分离变量方程一阶线性方程可降阶方程常系数线性方程1.6概率与数理统计:随机事件与概率古典概型一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和数字特征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1.7向量分析 1.8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n维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 二、普通物理 2。1热学: 气体状态参量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压力和温度 的统计解释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理想气体内能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功热量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应用气体的摩尔热容循环过程热机效率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熵 2。2波动学: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简谐波表达式波的能量驻波声速超声波次声波多普勒效应 2。3光学: 相干光的获得杨氏双缝干涉光程薄膜干涉迈克尔干涉仪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单缝衍射光学仪器分辨本领 x射线衍射自#光和偏振光布儒斯特定律马吕斯定律双折射现象偏振光的干涉人工双折射及应用 三、普通化学 3.1物质结构与物质状态: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子、离子的电子结构式原子轨道和电子云概念离子键特征共价键特征及类型分子结构式杂化轨道及分子空间构型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分子间力与氢键分压定律及计算液体蒸气压沸点汽化热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3.2溶液:溶液的浓度及计算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及计算渗透压概念电解质 溶液的电离平衡电离常数及计算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水的离子积及PH值盐类水解平

北京某办公楼暖通设计方案培训课件

北京某辦公樓暖通設計方案 介绍了工程概况及特点,并从集中空调水风系统、局部空调系统、采暖系统、通风防排烟和空调自控系统及经验教训等方面介绍了大厦的暖通空调设计情况。 工程概 述 远洋大厦座落于北京西长安街南侧、复兴门立交桥东南、首都黄金地带。大厦建筑面积约11万m2,建筑高度67.3m。地上共17层:包括首层商务、服务、辅助性商用,2~16层为办公、17层为俱乐部;地下共3层:包括餐厅、厨房、会议、物业管理办公、各类机房、汽车库、自行车库、仓库及人防等功能。标准层高3.70m,办公室内净高2.65m,空调面积约7.9万m2。大厦四立面约75%的面积为透明白玻璃点式幕墙,是一幢整体性、高档次、多功能、智能化综合写字楼。设计始于1995年,2000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空调系统

目前大厦冷冻机装机冷量为13185kW(3750 RT),空调总冷负荷为11866kW,冷负荷指标为108.6W/ m2。冷冻机房位于地下二、三层,采用4395kW/台(1250RT/台)离心式冷水机组三台,冷媒为R134a。冷冻水供回

水温度7/12℃,冷却水进出水温度32/37℃。冷冻水系统为一次泵复式变流量系统。水泵三用一备,抽出式设置。分、集水器间设旁通管和压差调节阀以保证供回水管路压力平衡及过渡季出现冷冻回水温度过高时降低其温度,使冷水机组安全运行。为避免负荷偏载发生、平衡管网阻力,在水泵出口上设置动态平衡阀以保证水系统在出现流量变化等状况时能安全、平稳地工作。水系统由设在屋顶的膨胀水箱定压,冷冻水系统充水及补水均使用软化水。 空调水系统主干管采用下供下回双管异同程结合式系统,按空气、新风处理机组和风机盘管两个环路供水。空气、新风处理机组环路为四管制,为有利于冬季加热盘管防冻,提高传热效率,热水供回水温度为85/60℃,由热交换站提供。为解决管路水力失调和节能的问题,各末端机组均设静态平衡阀和电动调节阀。风机盘管环路为二管制,冬、夏季供水转换在冷冻机房进行,冬季供回水温度为60/50℃,各供水单元回水干管上均设静态平衡阀。 四管制供水,使系统具备同时供应冷热水的可能性。尤其是在过渡季,当大厦南北两侧要求分别供冷、暖时,通过管路切换,可满足要求。 根据房间的使用功能,设置了全空气空调系统和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系统。地下一层餐厅、多功能厅、厨房、地下二层变配电间及首层大堂、顶层俱乐部采用全空气系统。根据各自的负荷特点,空调循环风量为35~40m3/h.m2,新风比为30~45%。综合考虑节能、降低投资、保证送风的清洁度和便于控制管理的要求,除厨房和变配电间之外,均采用一次回风系统。厨房和变配电间为

暖通空调课件

暖通空调课件 1、《暖通空调》脚本一、课程介绍本课程是面对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暖通空调》课程在高等院校工程类专业特殊是城建类、土木类专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土木建筑类学生,把握好土木工程学科重要分支暖通空调的基本学问及其设计方法,对于今后从事的建设工作十分有益。该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生把握暖通空调系统的组成、基本理论、规划设计原则以及计算方法,培育学生具备肯定的民用和工业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能力。二、课程内容章节内容第一章建筑采暖系统第二章建筑通风系统第三章建筑空调系统第四章冷热源及其机房第五章建筑防排烟系统三、相关资源[1]孙一坚.《工业通风》〔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2]赵荣义.《空气调整》〔 2、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3]贺平.《供热工程》〔新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4]陆耀庆.《有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5]《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复习教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6]何天祺.《供暖通风与空气调整》.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21[7]徐勇.《通风与空气调整工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8]刘源全,张国军.《建筑设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北京:中国打算出版社,2021[10]《建筑设备专业设计技术措施》.北京:中国 3、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11]吴萱.《供暖通风与空气调整》.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12]陆亚俊.《暖通空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2[13]卢军.《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概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21[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21〕.北京:中国打算出版社,2021[1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21年版.北京:中国打算出版社,2021[16]潘云钢.《高层民用建筑空调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7]马最良,姚杨.《民用建筑空调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1[18]王继明.《建筑设备》 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19]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aa19218852.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aa19218852.html,/index_nt.htm;https://www.360docs.net/doc/aa19218852.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aa19218852.html,/四、课程大纲一、建筑采暖系统1.采暖系统的分类与选择2.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3.采暖设备及附件二、建筑通风系统1.建筑通风概述2.机械通风3.自然通风4.通风系统的主要设备和构件5.通风管道系统设计计算三、建筑空调系统1.湿空气的焓湿图2.湿空气焓湿图的应用3.空调室内计算参数和空调室外计算参数确实定4.空调房间冷〔热〕、湿负荷的计算5.空调房间的送风状态与送风量确实 5、定6.空气调整系统7.典型空气处理设备及空调机房8.空调风系统9.空调水系统10.空调系统的消声减振3四、冷热源及其机房1.热源2.冷源五、建筑防排烟系统1.烟气的流淌规律与掌握原理2.自然排烟3.机械排烟4.加压防烟送风系统5.防排烟系统的设备部件五、教师简介六、脚本内容第一章建筑采暖系统本章导学建筑采暖系统是为了维持建筑物室内所需的空气温度而向其供给相应的热量所需的工程设施。本章主要介绍建筑集中采暖系统的分类、特点和选择,以及采暖系统的管路布置和敷设方面的建筑要求;采暖系统的热负荷计算方法与原则;采暖系统的设备及其附件。学习目标和学习建议把握建筑采暖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采暖设备与系统管道的建筑设计要求 6、;把握建筑热负荷的计算方法、熟识集中采暖系统的分类、选择以及特点。

节能减排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节能减排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 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而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是消耗能 源的主要部分之一。将节能减排理念应用于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显得 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建筑行业能源消耗现状、节能减排理念在设计中 的重要性、节能设计原则和方法、最新技术和设备的应用、以及案例 分析等方面展开讨论。通过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将节能减排理念融入 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不仅可以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还能提高建筑 的舒适度和可持续性。未来,建筑行业应继续努力在节能减排方面探 索创新,推动行业向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节能减排、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能源消耗、重要性、设计原则、 方法、最新技术、设备、案例分析、实际项目、益处、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 1.1 节能减排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节能减排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分析是当前建筑行业 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能源消耗问 题的日益凸显,节能减排在建筑设计领域中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意义。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是建筑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在设计过程

中将节能减排理念融入其中成为了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师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节能减排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当前建筑行业能源消耗现状,了解节能减排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的重要性,探讨节能设计原则和方法,并通过应用最新技术和设备实现节能减排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对这一理念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展示节能减排理念在实际建筑项目中的应用效果,为建筑设计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全面分析节能减排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情况,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 正文 2.1 建筑行业能源消耗现状分析 建筑行业是一个能源消耗较大的行业,在全球能源消耗中所占比重也相当可观。据统计数据显示,建筑行业在全球总能源消耗中占比约40%,其中暖通空调能耗占比较大。随着人们对舒适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也在不断增加。 根据研究数据显示,建筑的能耗主要集中在供暖、制冷、通风等暖通空调系统上,其中制冷系统的能耗占比最高,其次是供暖系统。而这些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主要来自于燃气、电力等传统能源,其能源消耗量大,且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 什么是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是指根据国家规定,经过相关培训、考试并通过 相应的资格认证,具备设计、施工、检测、维修、运营管理等方面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主要负责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与管理等工作。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的职责 1.设计工作: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需要进行项目的设计工作, 根据客户需求和工程要求,进行空调的增氧、制冷制热、换气等设计方案,制定完善的施工设计方案。 2.施工管理: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需要负责对施工现场的管理, 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对施工进度和质量进行监管。 3.检测验收: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检测和 验收,确保工程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和客户的需求。 4.维护管理: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需要为客户提供完善的售后 维护服务,及时处理设备出现的问题,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运营管理: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需要对设备进行运行管理, 进行设备的维护、清洗、更换等工作,确保设备的长期正常运行。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的资格要求 1.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2.具有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或建筑机电工程相关专业; 3.具有3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 4.通过国家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资格认证考试。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的培训考试 1.培训: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的培训主要包括课堂培训和实践 操作培训等活动,培训时间和地点根据不同考试机构而定。 2.考试内容: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的考试内容主要涵盖暖通空 调工程设计和施工、检测验收与维护管理、暖通空调工程项目实战等内容。 3.考试时间和地点: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的考试时间和地点需 要在考试前3-4周公布,考试时间通常为3-4个小时。

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与动力专业基础-5_真题-无答案

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与动力专业基础-5 (总分60,考试时间90分钟) 单项选择题 1. 气体流经渐缩喷管而射向真空,则流速和流量的变化分别为( )。 A. 减小,不变 B. 增大,减小 C. 增大,不变 D. 减小,增大 2. 一个大气压下20℃的空气平行流过平板,速度为 3.5m/s。利用布拉修斯精确解,则x=1m 处的边界层厚度为( )。 A. δ=1.025cm B. δ=1.035cm C. δ=1.045cm D. δ=1.055cm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调整对象为( )。 A. 建筑市场 B. 建筑活动 C. 工程施工 D. 建筑行业 4. 有一块精度为2.5级,测量范围为0~100kPa的压力表,它的刻度标尺最小应分为( )格。 A. 40 B. 50 C. 60 D. 100 5. 理想气体在喷管中定熵流动时,按流动方向顺序各截面的滞止焓( )。 A. 不规则变化 B. 相同 C. 逐渐增大 D. 逐渐减小 6. 夏季利用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 )的干球温度。 A. 不保证30h B. 不保证50h C. 不保证60h D. 不保证70h 7. 如下图所示的并联管道1、2,两管的直径相同,沿程阻力系数相同,长度ι2=3ι1,通过的流量为( )。 A. Q1=Q2 B. Q1=1.5Q2 C. Q1=1.73Q2 D. Q1=3Q2

8. 当空气一水换热器壁两侧表面换热系数相差10倍以上时,若要增强换热,可采取( )。 A. 两侧均不加肋片 B. 两侧均加肋片 C. 在水侧加肋片 D. 在空气侧加肋片 9. 测量结果计算值为27.2353,要求保留四位有效数字的处理结果为( )。 A. 27.24 B. 27.22 C. 27.25 D. 27.23 10.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数值与其齿数的多少( )。 A. 无关 B. 有关 C. 成正比 D. 成反比 11. 用于湿球温度计测量空气焓值的方法属于( )测量方法。 A. 动态测量 B. 组合测量 C. 间接测量 D. 直接测量 12. 可以不设置在排烟系统管道内的是( )。 A. 止回阀 B. 电缆线 C. 喷淋头 D. 防火阀 13. 热球风速仪的主要缺点为( )。 A. 测头易老化 B. 测量误差较大 C. 功耗大 D. 热惯性大 14. 一个系统是稳定的,当遇到阶跃扰动时,在过渡过程结束后,被控量应趋于( )。 A. 无穷大 B. 1 C. 0 D. 有限值 15. 为提高螺纹自锁性能,应该( )。 A. 采用多头螺纹 B. 增大螺纹升角 C. 采用牙形角大的螺纹 D. 增大螺纹螺距 16. 不可以申请参加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为( )。 A. 海外侨胞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C. 给水排水工程师 D. 暖通工程师 17. 带传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因为( )。 A. 带和带轮间摩擦力不够 B. 带绕过带轮时有离心力 C. 带的紧边和松边拉力不相等 D. 带的预紧力不够 18. 已知压力输水管模型实验的长度比尺λι=8,若原型和模型采用同一流体,则其流量比尺λqy=( )。 A. 8 B. 10 C. 12 D. 16 19. 离心式水泵的吸水管内的( )小于零。 A. 相对压强 B. 绝对压强 C. 流速 D. 真空压强 20.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当管内流速增加一倍时,表面传热系数增加比例最大的为( )。 A. 紊流粗糙区 B. 紊流光滑区 C. 过渡流 D. 层流 21. 下列各项为机构的组成要素的是( )。 A. 零件和元件 B. 零件和运动副 C. 构件和零件 D. 构件和运动副 22. 在形位公差项目中,属于形状公差项目的为( )。

暖通工程师设计必备知识

暖通工程师设计必备知识 一、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1、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一二类三四类。 2、节点缝隙或金属承重构件节点的外露部位,应做防火保护层。 3、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长度和面积,一二级最大防火分区的长度250米。最大允许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 4、对于地下房间、无窗房间或有固定窗扇的地上房间,以及超过20m且无自然排烟的疏散走道或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40m 的疏散内走道,应设机械排烟设施。 5、关于排烟 (1)建筑高度超过32米,应设机械排烟设施。 (2)内走廊超过20米。并设有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设施。应设机械排烟设施。 (3)面积超过100平方米,应设机械排烟设施。 (4)通风和空调系统应设置排烟系统应设机械排烟设施。 二、建筑防火分区、防火间距及疏散出口 6、建筑物内如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走马廊、自动扶梯等开口部位时,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 7、地下、半地下建筑内的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500m2。

8、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到1000m2。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应按该局部面积的一倍计算。 9、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6-9米。 10、公共建筑和通廊式居住建筑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两个。 11、九层及九层以下,建筑面积不超过500m2的塔式住宅,可设一个楼梯。 12、高层建筑安全处口或疏散口必须设置两个安全出口。 13、建筑中的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应分散布置。建筑中相邻2个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 14、直接通向公共走道的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距离:一级二级25米,环形通道22米。设有自动喷水系统的建筑疏散距离可增加25%。 15、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出口,当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对外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16、太平门应为推闩式外开门。 17、变压器室与配电室之间的隔墙,应设防火墙。锅炉房、变压器室应设置在首层靠外墙的部位,并应在外墙上开门。首层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0m的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1.50m 的窗。 三、室外消防栓系统 18、消防车道穿过建筑物的门洞时,其净高和净宽不应小于4m;

2022年公用设备工程师基础知识(暖通空调动力)考试历年真题题库(含答案)

2022年公用设备工程师基础知识(暖通空调动力)考试 历年真题题库(含答案) 单项选择题1.A、4.78B、35.83C、40.59D、45.61答案:A解析: 2.经营本钱中包括: A、工资及福利费 B、固定资产折旧费 C、贷款利息支出 D、无形资产摊销费 答案:A解析:提示经营本钱中不包括折旧费、摊销费和贷款利息支出。经营本钱是指建设工程总本钱费用扣除折旧费、摊销费和财务费用以后的全部费用。 3.某模拟信号放大器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如下图,那么,能够经该放大器得到5倍放大的输入信号u1(t)最大值一定:A.小于2VA、小于 10V或大于-10VB、等于2V或等于-2VC、小于等于2V且大于等于-2VD、答案:D解析:提示由图可以分析,当信号u1(t)0(t)=5ui(t);当信号ui(t)>2V时,放大电路工作在非线性工作区,u0(t)=±10V。 4.图示单元体,法线与某轴夹角a=45°的斜截面上切应力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 5.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受扭,为使扭转最大切应力减小一半。圆轴的直径应改为()。 A、2d B、0.5d C、 D、

答案:D解析: 6. A、 B、 C、 D、 答案:A解析:这是两个比例放大器串接,第一级放大倍数为-3,第二级放大倍数是-1。 7.有上界是该级数收敛的: A、充分必要条件 B、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 C、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答案:A解析:提示由定理可判断,即正项级数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的局部和数列{Sn}有界。 8.A、710B、777C、905 D、826答案:D解析: 9. A、p B、 C、 D、 答案:A解析:

关于高层建筑暖通设计的常见问题及措施思考

关于高层建筑暖通设计的常见问题及措施思考 【摘要】 高层建筑暖通设计是当前建筑领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从热 量平衡不足、通风不畅、冷热不均匀、能效低下等方面探讨了高层建 筑暖通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 一系列改进建议,包括加强建筑的隔热材料、优化通风系统设计、采 用智能调控技术等。通过总结现有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可以为 高层建筑暖通设计提供参考,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能效性。随着社会 的发展和人们对建筑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高层建筑暖通设计将面临 更多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探索创新,以满足人们对舒适、健康室内 环境的需求。 【关键词】 关键词:高层建筑、暖通设计、常见问题、热量平衡、通风、冷 热不均匀、能效低下、解决措施、发展方向。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高层建筑是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 口规模的增长,高层建筑数量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高层建筑的暖 通设计是保障建筑内部空气质量和舒适度的重要环节。在实际工程中,

高层建筑暖通设计常常面临一些常见问题,如热量平衡不足、通风不畅、冷热不均匀、能效低下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建筑内部环境的舒适度,也可能导致能源浪 费和环境污染。针对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常见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 的解决措施来提高设计质量和效果。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为高层建筑暖通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促进建筑节能 环保的发展,提升建筑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1.2 研究目的 高层建筑暖通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其中存在着许多常 见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旨在探讨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帮助设计师和工程师更好地应对这些挑 战。 具体而言,本文将重点讨论高层建筑中热量平衡不足、通风不畅、冷热不均匀以及能效低下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深入 分析这些常见问题的根本原因和解决方法,我们希望可以为高层建筑 暖通设计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为改进和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建议,以提高高层建筑的舒适性 和能效性。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有 益的借鉴,推动高层建筑暖通设计的发展和进步。 1.3 研究意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