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医学心理学总论+认知过程.doc

2020年整理医学心理学总论+认知过程.doc
2020年整理医学心理学总论+认知过程.doc

医学心理学-总论+认知过程

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多选题)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按方法分类,包括()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测验法

D .个案法

2 . (单选题)对于小孩来讲,那种记忆方法是更擅长的()

A .形象记忆

B .运动记忆

C .逻辑记忆

D .情绪记忆

3 . (多选题)对于感觉适应的规律,正确的说法有()

A .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

B .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升高

C .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升高

D .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降低

4 . (单选题)咬紧牙关忍住疼痛是()

A .感觉对比

B .感觉的相互作用

C .联觉

D .以上都不对

5 . (单选题)心理现象包括()

A .心理过程

B .人格

C .以上都对

D .以上都不对

6 . (单选题)短时记忆的容量,如果以组块为单位来衡量,一般为()

A .3-4个

B .5-9个

C .6-10个

D .7-11个

7 . (单选题)学习两种不同但又彼此类似的材料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前面学习的材料会产生干扰作用,这种现象属于()

A .间隔效应

B .前摄抑制

C .倒摄抑制

D .记忆衰退

8 . (单选题)《黄帝内经》所提出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观点,符合哪一种医学模式的特点()

A .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

B .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C .生物医学模式

D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9 . (单选题)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保持相对不变,这是知觉的哪种特性()

A .知觉的选择性

B .知觉的整体性

C .知觉的恒常性

D .知觉的理解性

10 . (单选题)从明亮的室外进入昏暗的房间,可能会经历哪种感受性的变化()

A .适应

B .感觉对比

C .感觉的相互作用

D .联觉

医学心理学大题库整理打印版

题库 1 / 23 医学心理学题库 绪论 习题与答案 A1型题(1~40) 1. 现代医学模式是指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它强调 A. “人”的完整性 B. “心理”的重要性 C. “疾病”的社会性 D. “医学心理”的特殊性 E. “社会”的复杂性 2. 根据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人体的疾病主要由 引起 A. 生理因素 B. 心理因素 C. 社会因素 D. 遗传因素 E. 综合因素 3. 综合性医院中神经症和心身疾病患者约占 A. 1/6 B. 1/4 C. 1/3D. 2/5 E. 2/3 4. 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洛采(B.H.Lotze ) B. 冯特(W.Wundt ) C. 惠特曼(L.Witmer ) D. 霍尔(G.S.Hall ) E.卡特尔(J.M.Cattell ) 5. 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特征 A. 承认心理社会因素是致病的重要原因 B. 全面了解病人,包括他们的心理状态,是诊断、治疗的重要前提 C. 强调疾病的独立性 D. 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E. 应用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 6. 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特征 A. 关注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日趋增多的趋势 B. 全面了解病人,包括他们的心理状态,是诊断、治疗的重要前提 C. 心理状态的改变常常为机体的功能改变提供早期信息 D. 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E. 强调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7. 以下哪一种疾病与行为医学无关 A. 冠心病 B. 癌症 C. 中风 D. 骨折 E. 外伤 8. 下列哪一项不是医学心理学的任务 A. 研究药物在治病过程中的作用 B.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规律 C. 研究人格特征或行为模式在疾病发生和康复中的意义D. 研究心理因素和生理、生化变化的相互关系E. 研究运用心理学原理调节人的心理与生理功能 9. 下列哪一项不是医学心理学的分支 A. 神经心理学 B. 护理心理学 C. 实验心理学 D. 心理治疗 E. 健康心理学 10. 和生理医学的其他学科相比,医学心理学研究的特点是 A. 概念和变量难以精确地界定 B. 心理现象受主观随意性影响很大 C. 医学心理学研究常涉及多种因素 D. A+B+C E. A+C 11. 心理学成为科学的标志是 A.1852年德国的洛采出版《医学心理学》一书 B.惠特曼创立第一个临床心理门诊 C.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创立 D.1879年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E.弗洛伊德写了《梦的解析》 12. 心理生理测量属于 A. 实验研究 B. 自然观察 C. 相关研究 D. 个案法 E. 心理调查 13.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是 的理论基础。 A.心理生理学 B.心理动力学 C.认知学派 D.人本主义学派 E.行为学派

(完整版)医学心理学心理应激练习题

医学心理学习题-第三章心理应激 一、单选题(注:各题干后的罗马数字表示该题的估计难度:I 易;II 较易;III 较难;IV 难) 1.一般适应综合征(GAS)分以下三期:()I A 警戒期、阻抗期、衰竭期 B 觉醒期、阻抗期、适应期 C 警戒期、阻抗期、适应期 D 觉醒期、阻抗期、衰竭期 [答案] A 2.关于目前心理应激概念,以下叙述不确切:()III A 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应激反应等主要应激因素之间界限清晰 B 包含了应激是刺激物、是有害刺激的反应以及是多种中间变量的综合认识 C 应激刺激和应激反应均涉及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内容 D 应激是应激源、应激中间(介)因素和应激反应多因素的作用过程 [答案] A 3.表示生活事件(应激源)的强度最好用以下方式:()I A 情绪焦虑程度 B 累计LCU 的值 C 心身疾病发生率 D 转化为生物学指标[答案] B 4.负性生活事件是指:()II A 对人产生损害的事件 B 个体感觉不愉快的事件 C 与健康成负相关的事件 D 公认的有害事件 [答案] B 5.应激反应最妥切的含义是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I A 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 B 认识、意志、情绪、个性方面的变化 C 幻听、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方面的变化 D 心理障碍、心身障碍、心身疾病等心身病理方面的变化 [答案] A 6.与应激理论中的“心理应激反应”内涵差距最远的概念是:()IV A 临床医学症状学中的“心身反应” B 临床医学中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C 心理学概念中的“应激”情绪 D 心理学概念中的“动机冲突” [答案] D 7.与健康和疾病关系最直接的应激心理反应是:()I I A 认知改变 B 情绪反应 C 个性改变 D 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答案] B 8.应激生理反应的神经机制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调节:()III A 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 B 丘脑下部-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轴 C 丘脑下部-垂体后叶轴 D 丘脑下部-垂体前叶-甲状腺轴 [答案] A 9.Lazarus和Folkman认为应激过程最关键的因素是:()II A 认知评价 B 应对方式 C 个性特征 D 社会支持 [答案] A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梳理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 第1章绪论 1、医学心理学概念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患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并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学。 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研究心理因素在各类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2)研究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因素对机体各器官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 3)研究人格心理特征在疾病发生和康复中的作用 4)研究如何通过人的认识第心理功能支配和调节自身的生理功能 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分为观察法(包括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调查法(包括晤谈法和问卷法)、测验法和实验法;根据所研究的对象多少,还可分为个案法和抽样法;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时间性质,可分为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 第2章心理学基本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心理动力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五个方面:潜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心理发展理论、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和释梦理论。 1、潜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 Ⅰ意识:能被个体察觉到的心理活动(感觉、知觉、情绪、思维) Ⅱ潜意识:无法被个体感知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动物性本能、冲动,经验,欲望,动机) 1)潜意识是人类活动的原动力所在 2)潜意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理解潜意识对行为特别是对变态行为的影响,是理解精神分析思想的关键。 Ⅲ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 前意识保持对欲望和需求的控制,使其尽可能按照外界现实规范的要求和个人 道德来调节,是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缓冲区。 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只有经过前意识的审查、认可才能进入意识。 2、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相互协调构成了人格的基础。本我追求本能欲望的满足,是生存的原动力;超我监督、控制个体按照社会道德标准行事,以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自我则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冲突,使个体适应环境。 Ⅰ本我:与生俱来的、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存在于潜意识的深处,代表人的生物性本能和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和破坏欲。遵循“享乐原则”,本我冲动永远存在。 Ⅱ自我:个体出生后在与现实接触中由本我发展分化而来,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代表着理性与审视。遵循“现实原则”,自我的成熟水平决定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Ⅲ超我:个体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化的自我,是个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将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第内化的结果,属于道德、良心的部分,是人格的最高形式和最文 明的部分,遵循“至善原则”。

《医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4 级临床本科《医学心理学》试卷姓名:学号: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0 分) 1.美国心里学家()在1913 年创立了行为主义理论。 2.()是医学心理学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3.()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现象。 4.根据思维方向可分为()和发()。 5.()是指具有正常的认知能力,适宜的情绪体验,健全的人格,正确的自我意识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6.()是指测验或量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程度。 7.心里咨询按照咨询对象的多少可分为()和()。 8.()可称为精神分析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30 分) 1.生理应激引起() A.单纯生理反应 B.单纯心理反应 C.免疫反应 D.全身适应综合征伴心理反应 2.下列哪项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无关() A.性情敏感 B.不争强好胜 C.慢性应 激状态D.高度紧张职业 3.关于系统脱敏法,以下哪项最为合适() A.必须了解异常行为的刺激因素 B.必须将焦虑的刺激分等级并逐步放松 C.最适合于治疗恐怖症 D.以上都是 4.对护士思维能力的最主要要求是() A.善于归纳 B.善于推理 C.独立性 D.发散性 5.和情绪活动密切相关的内分泌系统主要是() A.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系统B.丘脑下部——垂体——甲状腺系统 C.丘脑下部——垂体——性腺系统 D.副交感——胰岛系统 6.以经验为标准判断心理活动是否正常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 A.判断者的个性不一样B.判断者的经验和水平不一样 C.A、B 两项都是 D.A、B 两项都不是 7.关于求医行为,哪项最正确() A.求医行为的人肯定自觉有病 B.一个人身体出现病变时就会产生求医行为 C.求医行为主要取决于疾病的性质 D.求医行为受多种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 8. A 型行为与冠心病的关系最早集中在哪方面研究() A.病因 B.诊断 C.治 疗 D.预防 9.护士职业要求其情绪必须() A.积极而稳定 B.心境平静 C.乐观 D.悲喜有节制 10.在个性形成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遗传素质 B.环境因素 C.教育因素 D.家庭因素

最新版精选2020医学心理学完整版考核题库158题(含参考答案)

2020年医学心理学考试158题[含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二级 2.指导、合作 3.病人角色 4.角色行为阙如,角色行为冲突,角色行为减退 5.一级 6.医学模式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7.“认知歪曲模型”是以______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对抑郁症等适应不良行为问题的解释。 8.系统家庭治疗过程中的原则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9.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10.常见的性偏好障碍有那些、、、: 11.癔症常见的类型有:和两大类型。 12.昏迷病人、精神病人的求医属于_____。 13.医患交往的形式有___、___。 14.病人的心理需要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是___、___、___、___。 15.拒绝执行医嘱,部分地执行医嘱,诊疗过程中擅自停止执行医嘱 16.技术水平的交往,非技术水平的交住,病人的依从性。 17.焦虑,退化,主观感觉异常

18.关于精神分析理论的某些最新进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19.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和 20.行为疗法的常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21.医患交往水平主要包括___、___、___。 二、解答题 22. 23.①与个体直观的利害关系;②利害关系的大小;③与个体价值观的联系(引 起羞愧愤怒等不同性质的情绪反应);④必对应教源形成的原因进行归因,属 于可控性或不可控性的;⑤个体能否应对;.⑥饭期应遨事件的发展倾向。 24.积极:适度的心理应激是人类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造度的心理应道是维持心理和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 消极:生理功能的损害 心理理功能的损害 社会功能的损害 25.心理理功能的损害 三、单选题 26.观察法,会谈法,心理测验 27.环境幽雅、清洁、安静、舒适2增进医患关系3选用方法的针对性4充分鼓励患者发挥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5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6科学性与施治相结合的原则7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原则 在开始评定前,先由工作人员把总的评定方法和要求向被检查者交待清楚,待他完全明白后,做出独立的、不受任何人影响的自我评定,对于文化程度低的自评者或有其他特殊情况者,可由工作人员逐条念给他听,并且以中性的不带任何暗示和偏向的方式,把问题的本意告诉他,评定的时间范围是“现在”或者是“最近一个星期”。在评定结束时由工作人员仔细检查自评表,凡有漏评或者重复评定的,均应提醒自评者再考虑评定,以免影响分析的准确性。 28.获取信息

2020年《医学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整理版

2020年《医学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整理版 一、名词解释(5个) 1.医学心理学:医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研究心理变量,与疾病或健康变量之间的关系,心理学和医学的分支。 2.心身疾病广义: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和躯干功能性障碍。 3.生活事件:生活中遭遇的,可扰乱心理和生理稳态的事件。分为正性和负性生活事件。 4.人格:一个人整个的精神而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5.认知过程:人类最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对事物特点的认识,即信息的加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和言语等多种形态。 6.情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出现的态度的反映,包括内心的体验和伴随的心身变化。 7.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外部功作,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等方面,典型稳定的动态特征 8.能力: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 9.意志过程:人在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为达到目标而充服围难的心理过程。 10.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二、简答题(2个10分) 1.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感觉是知觉形成的基础,知觉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还要借助于经验。 区别: (1) 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属住。(2)感觉为个别分析器,知觉为多个分析器。2.认知理沦的主要观点 (1)人天生具有歪曲现实的倾向。2)产生问题的不是事件,而是对事件的判断和解释非理性信念。 (3)通过纠正非理性信念,可以调整情绪,促进健康。A--- C(B在箭头上,A为事件,B为认知,C为反映) 3.行为主义的观点(主要内容) (1)人的一切行为都可以通过学习而形成,包括正常和病态行为。(2)学习是支配行为影响心身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3)如果对行为学习各环节进行干预,就可以矫正问题行为进而治疗、预防一些疾病。 4.气质与性格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性格是后天形成的,具有可望性,具有社会评价意义。 气质是先天的更加稳定,变化缓懂,没有好坏优劣之分。性格有好坏优劣之分。 ~联系:气质可以渲染性格,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掩盖和改造气质。 5 .情感和情绪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1) 情绪与生理性需要是否满足有关,情感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有关,(2)情绪是低级的,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而情感是人类特有的高级体验。(3)情绪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冲动性和外部表现,而情感则无。 ~联系: (1)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情绪表达,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2)从某种意义上说,情绪有时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三、选择(10个)及填空(20个) 1.医生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 (1)诊断(2) 了解患者隐私(3)对患者进行各种检查(4)对患者医学治疗(5)死亡判定权.(6)获得劳动报酬(7从事医学研究和参与字学术交流 ~义务: (1)按照社会需要(2)不计时间和报酬的工作 ~医生的心理:优越感,控制欲与主宰欲,被接纳和尊重,希望医疗技术成功,防御,移情与反移情 ~笔记义务:1.人道主义2.告知,3.为遇者保密,4.健康教育,5.为患者提供其他医学资源 2.病人角色适应不良 (1)角色行为缺如~不承认自己是患者,(2)冲突~多种角色冲突,(3)减退~进入患者角色后,又重新担任曾经角色(4)强化~由于某些惠者恐惧很快回到充满矛盾和挫折的现实社会角色中,已退化机制来应对现实环境【好了不出院】。(5)异常~无法承担患病或不治之症的挫折和压力,对患者角色感到厌倦、悲观、绝望【自杀和攻击】。 3.罗杰斯~无条件积极关注来教育儿童。 4.自我实现特征,(1)准确知觉现实(2) 在人际交往中有独处需要(3)独立于环境和文化的倾向性(4)抵制适应社会现存文化,在很多行为习惯上反对常规 5.自我实现的人是否有获得成就,渴望成就的欲望。(否)

医学心理学整理版本

1、神经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中研究大脑神经生理功能与个体行为及心理过程之间关系的一种新的研究方向。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旨在了解大脑整体及其不同部位在个体表现某种行为或出现某种心理活动时所发生的变化。通过直接观察个体在不同意识状态下(如睡眠、清醒、思考、情绪紧张)大脑各部位的活动情况,推论和解释大脑分区的功能情况。对于行为异常者也可以将所获的资料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2、情绪状态:一般分为三种,各有其特点。 心境:是指一种比较持久的、影响人的整个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的情绪状态。心境的主要特点是渲染性和弥散性。 激情:是一种短暂的、激烈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主要特点是爆发性和冲动性。 应激:是指突然发生的紧急状态下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特点是超压性和超负荷性。 3、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涉及的时间分类:横向研究、纵向研究、回顾研究、前瞻研究。 根据研究涉及的方法分类: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相关法、实验法。 4、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 (一)儿童心理卫生: A、儿童期新生发展特点 1、新生儿期 2、乳儿期 3~4个月开始出现初步记忆,6个月有深度知觉 3、婴儿期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时期 4、幼儿期第一反抗期 5、学龄期 B、儿童期心理卫生的注意要点 新生儿期和乳儿期心理卫生的注意要点母乳喂养(营养、母爱和安全感)、亲子联结(父母创造条件对孩子的感官、动作和语言进行训练,让孩子能够接触更多的刺激和摄入更多的信息;父母通过亲昵、拥抱和抚摸等体肤接触和言语情感交流。 1、) 2、婴儿期心理卫生注意要点加强语言训练、丰富感官刺激、培养良好习惯 3、幼儿期心理卫生注意要点营造和谐氛围、父母以身作则、参加游戏活动(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摆正孩子地位、多给表扬鼓励 (二)青年心理卫生: A、青年期心身发展特点 5个 1、生理方面的成长 2、自我意识开始确立 3、情绪敏感不稳定 4、人格逐渐形成 5、性心理不断成熟 B、青年期心理卫生的注意要点 3个标题 1、社会适应问题(自我矛盾、生物、心理、社会之间的矛盾、社会对少年认知态度的矛盾) 2、情绪情感问题(受到挫折和打击时,出现情绪低落等,甚至非理性行为;辅导和训练青

医学心理学总结(详细)(最新整理)

医学心理学 1、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结合的学科,这门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 应用与医学领域,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 2、医学模式:是人们对健康和疾病总体的认识和本质的概括,体现了一定时期内医 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一种哲学观在医学上的反映。分为:①神灵主义医学模式(万物有灵);②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形神合一、天人相应、内伤七情、外感六欲); ③生物医学模式(以心身二元论和机械唯物论的哲学思想为主导);④生物-心 理-社会医学模式(现阶段)。 3、科学心理学自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 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4、医学心理学的技术方法:①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与分析, 研究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人的心理行为的规律。②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作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相关或因果关系的方法。(可重复)③调查法(a.抽样b.资料收集:问卷法、访谈法、测验法):调查法是通过结构式访问或问卷等形式,系统、直接地从某一群体的样本中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心理行为现象及其规律的方法。 ④个案研究法:个案法是对一个被试者的研究方法,可以使用观察、交谈、测量 和实验等手段。(深入的) 5、心理现象的结构: (1)心理过程:①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 ②情绪和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③意志过程:意志、行为

(2)个性心理:①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等 ②个性心理特性:能力、气质、性格 ③自我意识系统 6、心理的实质:①心理是脑的机能:1)心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2) 心理的器官是脑;3)心理是在反射活动中实现的。②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1)心理是观念的反映;2)心理的内容来自客观现实;3)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的映像;4)人的心理的社会制约性。 7、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表象和想象等过程。 8、感觉:ppt: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书:是客观 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受性的大小可以用感觉阈限来度量。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感觉的最低刺激量度。 常见的感觉现象:①适应(“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明适应,暗适应)②后像(例如,人在注视亮的电灯时,如注视时间较短,然后闭上眼睛或关闭电灯,仍会感到眼前有一个灯的光亮形象出现在暗的背景上:正后像。如注视的时间较长,将灯光移去后便会有一个黑色的灯的形象出现在亮的背景上:负后像。颜色视觉也有后像,一般为负后像,颜色的负后像是原来注视颜色的补色,比如,注视一个红色正方形约1分钟,然后将视线转向身边的白墙,那么在白墙上将会看到一个绿色正方形后像;如果先注视一个黄色正方形,那么后像将是蓝色的。)③感觉的相互作用(先吃糖,后喝苦药会觉得苦药更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重点、难点也常常使用彩色粉笔书写板书以突出重点加深印象。人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取决于感受器直接接受的刺激和同时受到刺激的其他感受器的机能状态,如摇动产生眩晕呕吐、辛辣气味使人流涕

医学心理学考试复习要点

考试复习要点 考点: 一、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 1、医学模式的转变 2、预防疾病战略转变 3、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 4、改善医患关系 二、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是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的疾病和健康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研究任务是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将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医学,已达到防病治病和增进健康的目的 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实验、测验、评定评估等 心理测验法与评定量表法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 【例题】关于医学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正确的是 A只在实验室中完成B只以人为实验对象C只记录生物学指标D只在有目的的、控制某些条件进行E只使用现代仪器答案是D 三、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及其学派 1、精神分析基本理论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三个层次,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大部分都是在潜意识中进行,因其不能进入意识领域,所以都得不到满足。他认为童年时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是引起各种心理障碍、心身疾病的根源。治疗原则是通过自由联想、释梦、催眠、移情等方法挖掘出其压抑的潜意识冲突,予以解释并在意识领域消除。 2、心理生理学理论坎农等认为心身是统一的,心理因素对健康及疾病产生的影响必须通过生理活动作为中介机制,生理中介是指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三个调节系统而对人体健康发生影响,如抑郁、愤怒、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不良认知或不健全人格将首先通过影响三大调节系统的活动而影响各内脏功能,产生各种心理障碍的躯体症状,或引起心身疾病。 3、行为学派理论巴甫洛夫、华生等认为,人一切行为、习惯、生活方式都是对外界刺激S的反应R,即通过学习得来的,又称学习理论,学习有三种类型:经典条件发射、操作和条件反射、社会观察学习。 行为学派理论认为,各种心理疾患和心身疾病的产生都是通过错误的学习而学习的条件反射。治疗的原则是通过不强化而使已建立的错误反射消失或消退。 4、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等认为,行为学派只研究行为,并把行为看作是对刺激的反应,只强调环境影响,而不重视对人的本性的研究,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是向上的,是要自我实现的。自我实现即是发挥个人各种潜能,如创造性、友爱、自尊、理想及对真善美公正价值的追求动力。自我实现即指人的这些潜能的充分实现。他们认为人的各种心理障碍和心身病症的产生都是自我实现受到环境的阻碍而不能实现的结果。治疗原则是降低期望值,增强应对环境的能力。 【例题】下列有关心理、行为障碍论述的观点中,符合精神分析理论的是 A错误的信念B错误的学习C潜意识中的冲突D三大生理中介紊乱E自我实现受阻答案是C 【例题】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习惯、生活方式源于 A本能B潜意识C学习D人格E情趣答案是C 【例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A心身是统一的B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应将人视为一个整体C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都影响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D以上都

医学心理学重点知识梳理

医学心理学重点知识梳理 学科性质 1、交叉学科 2、基础学科 3、应用学科 研究范围: ①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②研究心身互相作用关系及其机制。 ③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④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 ⑤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医学模式: 指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并影响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使之带有一定倾向性,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局。 医学心理学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 1.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2.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心、身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3.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的,人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 4.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内外环境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 基本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问卷法 3.心理测量法 4.个案法 5.实验法 6.相关研究法 感觉(sensation)的定义: 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特征: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也叫感觉的敏感程度,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则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之间呈反比的关系。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受阈限也呈反比关系。(绝对感觉阈值:刚刚能引起感觉最小刺激的强度,越小,感觉越强。绝对感受性:人们在最小强度刺激的感觉能力。差别感受性:对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分辨能力。差别感觉阈值: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2)感觉后像: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的暂时存留现象,叫感觉后像。 (3)感觉的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感受性提高或降低),就是感觉的适应。 (4)感觉对比:同一感觉器官由于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会使感觉在强度上和性质上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对比。

医学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1.新医学模式是D A. 行为医学模式B.生物医学模C.社会-心理医学模式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E.以上都不是 第二章个体心理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认识过程内容(B)A. 感觉 B .气质 C .知觉 D .记忆 E .想象 2.下列哪一项是人格心理特征(A) A. 能力B.需要C.动机D.象E.思维 3.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外观、触摸苹果光滑果皮等引起的心理活动是(C) A. 知觉B.思维C.感觉D.象E.感受性 4.盲人可以利用触觉阅读盲文,这是感觉的(E A. 联想B.适应C.对比D.象E.补偿 5.错觉是指(A) A. 人脑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B.神经症病人的知觉 C.幻觉D.人的一种心理缺陷 E.一种病态知觉 6.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D) 特征 A. 恒常性B.整体性C.理解性 D.选择性E.以上都不是 7.当人们在交谈中提到“黄山”时,头脑中重现迎 松的形象,这是(A) A. 表象B.回忆 C .重现 D.想象E.再现 8.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现象是(C A. 空想B.理想C.幻想 D.梦想E.灵感 9.有人想修炼成仙的想象是B A. 幻想B.空想C.理想 D.梦想E.灵感 10.判断情绪性质最简便的方法是(D) A. 自我报告B.测量生理指标C. 析人格特征D.观察外显行为 E.向同事亲友了解 11.以下哪一情绪有益于健康(E) A. 愤怒B.恐惧C.悔恨 D.喜悦兴奋E.以上都不是 12.个体被善或恶的社会现象所激起的情感状 态,称之为(B) A. 美感B.道德感C.理智感 D.成就感E.责任感 13.七情致病以下哪一项是错的(C) A. 怒伤肝B.喜伤心C.忧悲伤 D.恐伤肾E.思伤脾 14.人在悲伤是,生理上出现(A) A.泪腺分泌增加,消化系统活动受抑制 B.心跳加快,面色变红 C.消化腺分泌加强,消化活动增强 D.呼吸加快,血压升高 E.血液循环加速,皮肤潮红出汗 15.(C)是意志过程不可缺少的因素 A. 克服困难B.自觉确定目的C. 和B D.不随意动作E.B 和 16.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是一种(A) A. 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 突D.多重趋避冲突E.以上 不是 17. 人格也称(B) A.性格B.个性C.能力 D.气质E.风度 18. 引起动机的内在心理条件是(A) A.需要B.思维C.感 D.性格E.气质 19. 气质类型在社会上评价(D) A.都是好的B.都是坏的C.有 有坏D.无好坏之分E.以上都不是 20. 性格属于下列哪种心理现象(E) 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意 过程D.人格心理倾向E.人格心 特征 21. 容易使个体产生挫折体验的因素是(C) A.心理调整能力强B.个体容忍性强 C.抱负水平高D.良好的认知水平 E.其他因素 第三章心理卫生 1.个体的心理健康主要从以下哪一项表现出来(A A. 人与人的交往B.智力水平较高 C.优秀的思维能力 D.情绪的活跃开朗 E .坚强的意志品质 2.儿童会将哭闹行为作为达到要求的手段,此时我 应该(C) A. 满足其需要B.不理睬他C. 心教育D.转移其注意力E. 加禁止

自考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归纳

。医学心理学-- 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医学领域、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等方面的作用的科学。。.医学模式—一定时期内人们对于疾病和健康的总体认识、并成为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或者大脑运动规律的科学。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 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 。横段研究――选择几组某些方面匹配的对象,在同一时间内进行观察和评定。 。主观观察法--个人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传统上称为内省法。 。纵向研究--对同一批对象在一定时期内作连续追踪研究。 。前瞻性研究-- 是以现在为起点追踪到将来的研究方法。目的是预见。 。回顾性研究-- 是由现在看过去,将现在同过去联系起来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指在完全自然条件下对人可观察到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调查法――借助会见或问卷了解一组人的态度、意见和行为的研究方法 。测验法――用心理测验来测量和评定人的能力、态度等心理方面的一种研究方法 。个案法――对一个特例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的一种方法。 。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的一种研究方法。 。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心理过程――人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说是客观事物的作用下,一定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分心理过程和人格两个统一的方面 。心理实质――是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 。感觉--感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在人脑的反映。 .知觉--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的反映 。知觉的选择性—在众多刺激物种选择少数刺激物作为知觉对象 。知觉的整体性—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成整体的特性 。知觉的理解性--人们知觉事物时总是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释它、理解它,并用概念或名称把它标志出来,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条件改变以后,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感知综合征――患者对某一事物的整体认识是正确的,但对这一事物的形象、大小、颜色等个别属性却产生错误的感知。 。疼痛――个体对现实刺激和已经存储的经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主观感受和体验 .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回忆)。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信息编码、存贮和提取的过程。 。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想象--]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遗忘--识记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称为遗忘。 。识记--是个体获取经验,记住事物的过程,也就是外界信息输入大脑并进行编码的过程。。保持--是对识记的进一步巩固,也就是把输入的信息牢固地贮存在脑子里。保持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出现的态度的反映。情感则是情绪的高级形式,侧重对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出现的态度的反映。 。心境--是一种带有某种倾向性的、微弱而持续的基础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猛烈、短暂、爆发的情绪状态。常常是由于某种有重大意义的事件突然来临时而产生的暴怒、狂喜、悲绝等。

医学心理学总结(最新版)

医学心理学 医学模式:对疾病和健康总的特点和本质概括,反映了一定时期医学研究对象的对象、方法和范围。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一元论、朴素唯物论、政理论)生物医学模式(二元论、药物、手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心身统一,恩格尔1977) 研究心理咨询、心理诊断:临床心理学。研究脑和行为关系:神经心理学。促进心身疾病康复和预防:健康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理论: 行为学习理论(华生):华生思想理论基础: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 心理动力理论(精神分析心理学):佛洛依德 精神分析学派将人心理活动(心理结构)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人格结构: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遵循理想原则(至善、道德原则))心理生理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罗杰斯。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人的本性和价值实在自然界演化过程中形成。 主要观点:性善论、自我实现论、教育论、患者中心论。 科学心理学诞生:1879 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心理学基础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变化规律:适应(明适应、暗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感觉对比; 感觉的相互作用(音乐镇痛);联觉(暖色、冷色);补偿(失明——触觉敏感)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比感觉更有概括性) 知觉基本特征: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分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产生的固有倾向歪曲认识)、痛知觉。记忆: 瞬时记忆(感觉记忆):保持时间:图像1秒,听觉不超过4秒;记忆容量:9个字母;编码形式:感觉后象。 短时记忆:保持时间:20秒,不超过1分钟;记忆容量:(7+-2个组块)。编码形式:语音、表象、意义编码。 长时记忆(永久性记忆):保持时间:永久;记忆容量:可以无限;编码形式:意义编码为主,含语义、表象。记忆过程:识记(以往最快在第一天)、保持、回忆、再认。 保持曲线:遗忘发展规律:从时间上看先快后慢,从数量上看先多后少。(德.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思维:求同(聚合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一题多解,一事多写。 想象:表象:当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想象:以表象为基础发展新的形象。 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或集中。(指向性、集中性) 注意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情感过程:情感通过情绪表达,情绪总是体现着复杂情感。情感对于情绪来说有稳定而深刻地特点。爱国心:集体感个性(人格):一个人整体行李面貌,是个体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倾向性:人进行活动的基础动力,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身上正常的、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需要和动机:动机以需要为基础,需要+诱因=动机。需要:行为的根本动因;动机:行为的直接动因。 动机冲突:双趋型冲突(都想要,只能选一);双避型冲突(都不想要,必须选一); 避趋型冲突(又爱又恨);多重趋避型冲突(多个时间,都各有利弊)

医学心理学重点整理

口腔八年制林木 1.医学心理学概念:是研究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的科学,其本体学科是心理学。【★】 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领域:①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病因学和治疗学的研究问题②研究如何解决疾病发展、治疗与康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③研究在医疗过程中,如何建立人性化的医患、护患和其他人际关系,减缓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应激等④研究医疗技术领域中涉及的各种心理学问题⑤涉及许多医学有关的基础研究和其他相关基础学科的研究。【★】 3.近年疾病谱变化特点:一些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意外猝死等逐渐取代传染性疾病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各种适应不良的行为和精神疾患也正日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4.心理学在医学中的具体应用:①防治心身疾病②解决伤残、缺陷、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 ③解决护理工作中的心理学问题④对健康人群的心理健康保健⑤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5.医学心理学研究的原则:①心理与生理统一的原则②定性与定量统一的原则③系统原则④客观性原则⑤发展原则【★】 6.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强调疾病与个体的生物学变化的相互关系,强调一种疾病必然能够从生物学的角度找到一种原因(如感染)。 7.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明确指出人同时具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强调心理和生理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强调人的社会属性,个体生存的环境与所接受的文化熏陶对其心理和生理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强调个体的心理因素在适应和调节的活动中具有能动作用。【★】 8.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生物学因素(内部和外部);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环境,文化,道德)。 9.医学模式概念:是指医学中的一种主导思想,是对某一特定时期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它影响着医学工作者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也必然对医学工作的结果产生影响。 10.意识:是一个包含多种概念的名词,其涵义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注意等心理活动,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内在的)与环境中的人、事、物变化(外在的)的综合觉察与认识。就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意识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三方面的心理过程。 11.意识的特征:意识的存在性,能动性,统一性,界限性。【★】 12.感受性:我们将感受器对刺激的敏感程度(感觉的灵敏程度)称为感受性。感受性的高低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感受性的高低与阈限的大小呈反比关系。 13.感觉,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基础,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是机体的感觉器官对环境变化(刺激)的反应,是人对刺激的基本形式的最初体验。其基本特征是: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觉的适应;感觉的相互作用;感受性的补偿与发展。【★特征】 14.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及其外部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或者说是感觉器官与大脑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解释、分析和整合。其基本特征是:知觉的相对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组织性。【★特征】 15.思维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在对感知觉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以后,对客观事物所进行的间接、概括的反映过程。【★】 16.思维的过程包括:①对感觉知觉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的过程②对分析、综合以后的信息进行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③在比较、抽象和概括的基础上得出概念的过程④利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又得出新的概念的过程。 17.思维方式分类:根据思维方式分类——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分类——聚敛性思维;扩散性思维。根据思维的独立程度分类——习惯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18.记忆:是指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或回忆)。【★】 19.记忆过程:①识记:指个体获取经验,记住事物的过程②保持:指对识记材料进行加工、系统化、概括并掌握它们的过程③再认和重现(回忆)④信息处理过程(编码,存储,检索或提取)。【★】 20.记忆的分类:按记忆内容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按记忆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分——感知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2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外界某种事物或自身的指向和集中。 22.注意的基本品质: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单位时间内注意到的事物的数量);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能较长时间保持在感受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之中的特性,保持的时间越长,表明注意的稳定性越好)

(完整版)医学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自己总结的

第一章绪论 1.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与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作用规律的学科。 2.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指医学的一种主导思想,是某一时代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包括疾病观、健康观。 3.医学模式转变的动因:人类死亡谱的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行为危险因子成为人类重要的死因,人类遭受心理社会因素的 挑战增加,心理行为调节具有维持健康的作用,人类对心身舒适的要求不断的提高 4.主要的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亚里士多德.朴素唯物主义与辨证法为指导)生物医学模式(法国巴斯德 创立微生物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5.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1.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sensitivity):各种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敏感程度和感觉能力。 感受阈限:衡量感觉能力的客观指标 感受的特征:感受性,适应性,对比性 2.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基本特征:⒈选择性⒉整体性⒊理解性⒋恒常性⒌定势,即心向 3.错觉(illusion)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 4.记忆(memory)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识记、.保持、遗忘.、再认和重现(回忆)的心理过程。德国艾宾浩斯发现了 遗忘曲线:先多后少,先快后慢 注意 基本特性:指向性与集中性 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思维 重要特性:间接性与概括性 分类:1.思维方式:动作思维(1-3岁)、形象思维(3-6岁)、抽象思维(核心模式) 2。探索答案: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3.独立程度:常规思维、创造思维 过程: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 情绪和情感 5.虽然是由客观事物刺激而产生,但不是任何刺激都能 引起,只有那些与需要有密切关系的刺激才能引起。虽然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不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是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6.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