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测在婴幼儿肺炎诊断中的意义

血清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测在婴幼儿肺炎诊断中的意义

摘要: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早期的主要感染并发症及死

亡原因,既往因巨细胞病毒感染导致的间质性肺炎死亡率高达80%以上。巨细胞

病毒属于人类疱疹病毒乙组DNA病毒,在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80%一100%),正常人感染巨细胞病毒后,由于机体免疫功能正常,巨细胞病毒在感染细胞内复

制水平低下,以一种潜伏整合状态存在,通常无临床症状。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测;婴幼儿肺炎

一、前言

人巨细胞病毒属疱疹病毒科β病毒亚科,是一种双链线状DNA病毒,直径180~250 nm,具有潜伏性、活动性的生物学特征,人是其唯一的自然宿主,人巨细胞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婴

幼儿中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巨细胞病毒的主要感染途径是与被感染病人有过接触史,

包括接触被感染病人的唾液、生殖器分泌物、尿液和乳汁,同时也可通过胎盘传播或发生医

源性传染(输血,移植手术)。巨细胞病毒在人群中普遍存在,一般呈潜伏性感染,多不发病,临床上容易误诊或漏诊而延误治疗。婴幼儿等人群免疫功能低下极易感染,感染以肺脏、肝脏受累多见,感染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通常以反复难治性肺炎为主,因此早期诊断人

巨细胞病毒感染能够及时有效进行抗病毒治疗,这是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关键。

本文研究目的:研究血清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测在婴幼儿肺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90

例今年在我院确诊为婴幼儿肺炎的患儿进行外周血HCMV-IgM和尿液HCMV-DNA 的检测,分

别采用酶联免疫捕获法(ELISA)、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收集的血清及尿液进行

检测。结果90 例婴幼儿肺炎中确诊为HCMV感染的36例,其中27例血清HCMV-IgM检测

阳性,阳性率占75%,31例尿液HCMV-DNA 检测阳性,阳性率占86%。对检测出巨细胞病毒

的患儿进行临床跟踪调查发现用更昔洛韦等药物治疗后疗效显著。结论:婴幼儿肺炎中巨细

胞病毒感染所占比率高,通过血清HCMV-IgM 及尿液HCMV-DNA 的联合检测能够给临床提供

一个治疗依据,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减少并发症及预后至关重要。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

收集90例今年在我院确诊为婴幼儿肺炎的患儿进行外周血HCMV-IgM和尿液HCMV-DNA 的检测,其中27例为血清HCMV-IgM阳性,31例尿液HCMV-DNA 检测阳性,36例确诊患儿

中年龄小于6个月占50%,6~12月占 19%,1~2岁占17%,2岁以上占14%,从调查发现随

年龄增长感染率下降但没发现有性别及种属特异性,对确诊 HCMV的患儿同时进WBC、ALT

检测,其中WBC 下降、ALT升高占27.7%,仅WBC下降占66.7%,仅 ALT升高占40%,说明

血生化及常规的检测对诊断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无特异性。

(二)所用检测试剂

采用的酶联免疫试验检测血清HCMV-IgM由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采用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尿液,HCMV-DNA 其试剂盒由广州中山达安基因公

司提供,结果以 HCMV-DNA大于1×103;拷贝/ml为阳性。

(三)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血清均采用ELISA检测,尿液均由PCR检测,并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操作,血

清样本收集后在室温放置不可超过8 h,如果在8 h之内不能检测需放置在2~8度冰箱内保存,尿液则留取新鲜晨尿3 ml于无菌干燥试管中,当天检测。

临床特征:感染人巨细胞病毒患儿多表现为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厌食或拒食及持续的发热,病程长,平均约12天。

(四)检测结果

在确诊的36例阳性患儿中,血清HCMV-IgM阳性27例,尿液HCMV-DNA 阳性31例,

两者均阳性的为25例,两者均阴性的为3例,血清HCMV-IgM阳性而尿液 HCMV-DNA阴性

的2例,尿液HCMV-DNA 阳性血清HCMV-IgM阴性6例。如下表所示。

三、结果讨论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广泛流行,常使婴幼儿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致病,随年龄增长患病

率下降,症状减轻,病程渐短,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后可累及身体各个器官,可引起儿童发育

迟滞、听力障碍。在本组病例中肺和肝脏是受累最多的器官,累及肺脏常表现为间质性肺炎,人巨细胞病毒肺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在诊断治疗中易误诊,漏诊,并且合并WBC增高的患儿对抗生素治疗效果并不明显。临床上要考虑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可能。但人巨细胞病

毒感染也可同时合并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及其他病菌的感染,所以确诊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十

分重要。病毒分离培养和抗原检测是诊断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最直接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

样本提取困难、检测时间长、操作复杂,不易普及,酶联免疫捕获法(ELISA)检测HCMV-IgM是应用最多的检测技术之一,是评估活动性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指标,但其在感染后到

产生抗体有一“窗口期”,由于HCMV-IgM抗体产生本身具有滞后性,尤其是婴幼儿免疫系统

发育尚不完善,不能产生被检测数量的特异性HCMV-IgM或滞后产生 HCMV-IgM抗体,易造

成假阴性结果,而且HCMV-IgM检测不易用于病毒自身复制情况的监测,PCR是目前最为准

确和快速的病毒定量检测方法,能更早检测到病毒感染,甚至比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提前

3~6天,而且取样方便且可进行抗病毒治疗效果的监测,感染的诊断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

如ELISA与PCR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病毒的检出率。

四、结论

小儿肺炎不同病原体分布与发病年龄有相关性。病毒性肺炎主要见于婴幼儿,肺炎支原

体肺炎主要见于学龄前儿童。小儿肺炎不同病原体与中医证型分布无相关性。但有一定特点,肺炎支原体肺炎以发热时间长,剧烈咳嗽为主要表现,临床以风热闭肺证多见;呼吸道合胞

病毒肺炎以喘憋为主,肺气闭塞显著,临床多以痰热闭肺证多见;腺病毒肺炎多以高热为多见,早期即可出现热入营血证,可辩为风热闭肺证或毒热闭肺证。

由于正常健康人群常存在巨细胞病毒或肺炎支原体感染而导致相关病原学或血清学抗体

检测呈阳性,但该人群属于隐性感染,无任何临床症状及不良表现,该现象与本结果相符合。因此单纯针对巨细胞病毒或肺炎支原体抗体进行检测,即使检测结果阳性,并无实际临床意义。因此单纯针对血清巨细胞病毒或肺炎支原体抗体进行检测不值得临床采用。本结果亦显示,双阳性的检出率在患病人群和健康人群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对可疑呼吸道感染患儿

进行上述全面检测,若检测值均为阳性,可基本确诊相关致病生物并给予针对性用药治疗。

总之,双阳性检出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治疗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宝成,孔令魁,邵超鹏,等.2597份临床输血病例用血合格性调查分析[J].中国输

血杂志,2008,21(3):1311-1313.

[2]马艳萍,刘莹,刘庆,等.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婴幼儿尿液人巨细胞病毒DNA 对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22):1695-1696.

[3]赵小玲,鞠忠玲,罗德劲,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巨细胞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相

互关系的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1(2):18 - 20.

儿童巨细胞病毒性疾病诊断和防治的建议

儿童巨细胞病毒性疾病诊断和防治的建议 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正式命名为人疱疹病毒5型(humanherpesvirus5,HHV-5),其感染在我国极其广泛,一般人群HCMV抗体阳性率为 86%~96%,孕妇95%左右,婴幼儿期为60%~80%,原发感染多发生于婴幼儿时期。HCMV具有潜伏■活化的生物学特性,一旦感染,将持续终身。虽然HCMV是弱致病因子,对免疫功能正常个体并不具有明显致病性,绝大多数表现为无症状性感染;但是,HCMV是引起病理性和生理性免疫低下人群,包括发育性免疫缺陷的胎儿和新生儿发生疾病的常见病原,亦是导致艾滋病和器官、骨髓移植患者严重疾病和增加病死率的重要病因之一。 二十余年来,我国儿科对儿童HCMV疾病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丰富经验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消化学组于1995年拟定《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稿),1999年修订为《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方案》[2],为指导临床医生正确认识HCMV感染、深入其临床研究和开展防治工作做出积极贡献。现就儿童HCMV相关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提出如下建议。 一、HCMV的致病特性吐司 HCMV感染细胞主要有两种类型:①产毒性感染(ProdUCtiVeinfection):临床也称活动性感染。感染细胞内有病毒复制,可有核内包涵体,可致细胞病变和溶解破坏;②潜伏感染(Iatentinfection):不能分离到病毒和检出病毒复制标志物(病毒抗原和基因转录产物),仅能检出HCMVDNA o两种类型在机体特定条件下可互相转换。 HCMV的细胞嗜性非常广泛:①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是主要靶细胞;②外周曲白细胞是易感细胞;③特殊实质细胞如脑和视网膜的神经细胞、胃肠道平滑肌细胞和肝细胞也能被感染,在某些情况下可导致有致病意义的细胞病变。唾液腺和肾脏是最主要的排毒部位。 HCMV的组织嗜性与宿主年龄和免疫状况密切相关。在胎儿和新生儿期,神经细胞和唾液腺对HCMV最为敏感,肝脾常受累。在年长儿和成人,免疫正常时,病毒感染多局限于唾液腺和肾脏,少数累及淋巴细胞;在免疫抑制个体,肺部最常被侵及,常造成全身性感染。由于血脑屏障和血视屏隙的防护作用,眼内和颅内HCMV感染主要见于先天感染和免疫缺陷者。 二、HCMV感染的临床分类止3】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你需要了解的9个常见问题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你需要了解的9个常见问题 巨细胞病毒感染在我国极为广泛,婴幼儿期巨细胞病毒抗体阳性率为 60% ~ 80%,一旦感染,将持续终身。因此我们整理了关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 9 个常见问题,也希望大家积极留言讨论。 目录 1.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母亲应该继续坚持母乳喂养吗? 2.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相关疾病有哪些? 3. 巨细胞病毒感染,该如何检测? 4. 巨细胞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5. 如何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 6. 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治疗指征有哪些? 7. 抗病毒药物治疗期间需要关注哪些不良反应? 8. 抗病毒药物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监测有哪些? 9.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远期后遗症及长期随访注意事项有哪些? Q 1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母亲 应该继续坚持母乳喂养吗?[1] 1. 对于足月儿,无论母亲乳汁是否含巨细胞病毒、患儿是否已经感染巨细胞病毒,均提倡母乳喂养。 已感染巨细胞病毒的足月儿可继续母乳喂养,无需处理。这是因为在妊娠后期CMV 特异性抗体可经胎盘输送给胎儿,足月儿可以获得相应的保护性抗体,发生获得性CMV 感染可能性小,即使感染了,也极少引起脏器损伤。 2. 早产儿经母乳感染巨细胞病毒的风险最高,与摄入经处理过的母乳相比,摄入未经处理的母乳感染率高。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需处理带巨细胞病毒的母乳。这是因为早产儿尤其极低、超低出生体质

量儿缺乏通过胎盘获得的母体抗体,且免疫功能发育不成熟,会经乳汁传播而发生获得性 CMV 感染。 (1)需要处理的对象:<32 周胎龄的早产儿或出生体重<1500 g 的新生儿建议通过冷冻巴氏消毒处理; (2)处理方法:< -15 ℃ 以下冻存至少 24 小时后室温溶解,可明显降低病毒滴度,再加短时巴氏消毒(62 ~ 72 ℃ 5 秒)可消除病毒感染性。 Q 2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相关疾病有哪些?[2] 1. 症状性感染 病变累及 2 个或 2 个以上器官系统时称全身性感染,多见于先天感染和免疫缺陷者;或病变主要集中于某一器官或系统。 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肺炎、巨细胞病毒肝炎、脓毒症样综合征、输血后综合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单核细胞增多样综合征(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免疫抑制儿童的症状性感染。 2. 无症状性感染 有CMV 感染证据但无症状和体征,或有病变脏器体征和(或)功能异常。后者又称亚临床感染。需要注意的是,绝大多数儿童CMV 感染表现为无症状性感染。 Q 3 巨细胞病毒感染如何诊断?[2,3] 1. 巨细胞病毒具有潜伏-活动的感染特性,感染后持续终生; 2. 唾液腺和肾脏是最主要的排毒部位,无论有无症状,原发感染者可持续从唾液、尿液等体液中排毒数年; 3. 3 周内检测唾液和尿液巨细胞病毒DNA 是目前诊断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最佳方法,与新生儿症状程度存在相关性。对于产后早期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检测,尿液检查的敏感性高于唾液检查; 4. 病毒自尿液的排出存在波动性,对于假阴性结果,可连续留取

血清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测在婴幼儿肺炎诊断中的意义

血清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测在婴幼儿肺炎诊断中的意义 摘要: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早期的主要感染并发症及死 亡原因,既往因巨细胞病毒感染导致的间质性肺炎死亡率高达80%以上。巨细胞 病毒属于人类疱疹病毒乙组DNA病毒,在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80%一100%),正常人感染巨细胞病毒后,由于机体免疫功能正常,巨细胞病毒在感染细胞内复 制水平低下,以一种潜伏整合状态存在,通常无临床症状。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测;婴幼儿肺炎 一、前言 人巨细胞病毒属疱疹病毒科β病毒亚科,是一种双链线状DNA病毒,直径180~250 nm,具有潜伏性、活动性的生物学特征,人是其唯一的自然宿主,人巨细胞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婴 幼儿中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巨细胞病毒的主要感染途径是与被感染病人有过接触史, 包括接触被感染病人的唾液、生殖器分泌物、尿液和乳汁,同时也可通过胎盘传播或发生医 源性传染(输血,移植手术)。巨细胞病毒在人群中普遍存在,一般呈潜伏性感染,多不发病,临床上容易误诊或漏诊而延误治疗。婴幼儿等人群免疫功能低下极易感染,感染以肺脏、肝脏受累多见,感染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通常以反复难治性肺炎为主,因此早期诊断人 巨细胞病毒感染能够及时有效进行抗病毒治疗,这是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关键。 本文研究目的:研究血清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测在婴幼儿肺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90 例今年在我院确诊为婴幼儿肺炎的患儿进行外周血HCMV-IgM和尿液HCMV-DNA 的检测,分 别采用酶联免疫捕获法(ELISA)、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收集的血清及尿液进行 检测。结果90 例婴幼儿肺炎中确诊为HCMV感染的36例,其中27例血清HCMV-IgM检测 阳性,阳性率占75%,31例尿液HCMV-DNA 检测阳性,阳性率占86%。对检测出巨细胞病毒 的患儿进行临床跟踪调查发现用更昔洛韦等药物治疗后疗效显著。结论:婴幼儿肺炎中巨细 胞病毒感染所占比率高,通过血清HCMV-IgM 及尿液HCMV-DNA 的联合检测能够给临床提供 一个治疗依据,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减少并发症及预后至关重要。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 收集90例今年在我院确诊为婴幼儿肺炎的患儿进行外周血HCMV-IgM和尿液HCMV-DNA 的检测,其中27例为血清HCMV-IgM阳性,31例尿液HCMV-DNA 检测阳性,36例确诊患儿 中年龄小于6个月占50%,6~12月占 19%,1~2岁占17%,2岁以上占14%,从调查发现随 年龄增长感染率下降但没发现有性别及种属特异性,对确诊 HCMV的患儿同时进WBC、ALT 检测,其中WBC 下降、ALT升高占27.7%,仅WBC下降占66.7%,仅 ALT升高占40%,说明 血生化及常规的检测对诊断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无特异性。 (二)所用检测试剂 采用的酶联免疫试验检测血清HCMV-IgM由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采用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尿液,HCMV-DNA 其试剂盒由广州中山达安基因公 司提供,结果以 HCMV-DNA大于1×103;拷贝/ml为阳性。 (三)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血清均采用ELISA检测,尿液均由PCR检测,并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操作,血 清样本收集后在室温放置不可超过8 h,如果在8 h之内不能检测需放置在2~8度冰箱内保存,尿液则留取新鲜晨尿3 ml于无菌干燥试管中,当天检测。 临床特征:感染人巨细胞病毒患儿多表现为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厌食或拒食及持续的发热,病程长,平均约12天。 (四)检测结果 在确诊的36例阳性患儿中,血清HCMV-IgM阳性27例,尿液HCMV-DNA 阳性31例, 两者均阳性的为25例,两者均阴性的为3例,血清HCMV-IgM阳性而尿液 HCMV-DNA阴性 的2例,尿液HCMV-DNA 阳性血清HCMV-IgM阴性6例。如下表所示。

母乳及婴儿血液、尿液人巨细胞病毒DNA检测在婴儿HCMV感染中的应用

母乳及婴儿血液、尿液人巨细胞病毒DNA检测在婴儿 HCMV感染中的应用 赵巍松;刘伶;杨飞 【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检测巨细胞病毒(HCMV)DNA在 诊断孕妇及婴幼儿感染的价值.方法采用FQ-PCR技术检测106例母乳喂养的疑 似HCMV感染患儿尿液、血液、配对母乳中HMCV-DNA的水平.结果患儿尿液、血液阳性率分别为57.55%、44.34%,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尿检阳性患儿配对母乳的阳性率为88.5%,尿检阴性患儿配对母乳的阳性率为31.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检患儿阳性的配对母乳阳性率为76.6%,血检阴性患儿配对母乳阳性率为54.2%,两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HCMV感染母乳可能是婴儿感染HCMV的主要途径之一[1],FQ-PCR的推广应用对快速检测HCMV感染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诊断学》 【年(卷),期】2013(017)006 【总页数】3页(P1059-1061) 【关键词】荧光定量PCR;巨细胞病毒;孕妇;婴幼儿 【作者】赵巍松;刘伶;杨飞 【作者单位】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临床检验中心,安徽,马鞍山243000;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临床检验中心,安徽,马鞍山243000;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临床检验中心,安徽,马鞍山24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2 人类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一种双链DNA病毒, 属于人类疱疹病毒,HCMV在自然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发达国家的感染率为30-70%,我国人群的感染率在80%以上[2],一般表现为无症状的潜伏感染[3]。HCMV是引起先天性及围生期感染的重要病原微生物之一,可通过胎盘、产道、母乳或血液直接传播给婴儿,导致死胎、流产、早产和生长发育迟缓及畸形等,严重影响胎儿的健康[4],在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的婴儿及免疫缺陷者中可发生严重感染并可致死亡。该病毒可持续数年之久,对机体造成严重危害。据统计,在欧美新生儿HCMV先天感染率为0.2-2.2%,其中出生时即有症状者占10-15%,无症状的婴儿中有10-15%遗留后遗症,如智力迟缓、耳聋和视力损害。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实验室建立快速、灵敏且特异的检测技术对儿童HCMV感染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至关重要[5]。近年来发展起来并应用的各种检测方法因有其各自的缺陷,尚不能完全满足临床早期、快速诊断的需要。本研究采用的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领域中新一 代检测技术,具有简便、快速、敏感度高等特点,是目前诊断HCMV感染的最敏感方法。我们通过对HCMV感染疑似患儿尿液、外周血白细胞以及与其配对的母乳进行巨细胞病毒核酸检测,以研究母乳的传染性和母婴传播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06例来自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通过母乳喂养的疑似HCMV感染患儿和母亲乳汁标本,年龄范围在1天-12月婴儿,纳入标准参考

联合检测CMV-IgM及CMV-DNA对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诊断价值

联合检测CMV-IgM及CMV-DNA对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肝 炎的诊断价值 谢付静;陈大力;杨亚培;刘洪波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巨细胞病毒(CMV)-IgM及CMV-DNA对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聊城市人民医院122例确诊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病例组)的血清CMV-IgM,同时用荧光探针PCR法检测患儿血清与尿液的CMV-DNA;另选择该院同期186例无感染症状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析各组肝炎患儿CMV-IgM和CMV-DNA的阳性率差异,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单独及联合检测CMV-IgM、CMV-DNA在诊断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肝炎中的价值.结果病例组CMV-IgM和CMV-DNA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年龄分组,1d至6个月组CMV-IgM及CMV-DNA 联合检测的总阳性率最高;在以临床特征分组中,黄疸组CMV-IgM及CMV-DNA 联合检测的总阳性率最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病例组CMV-IgM及CMV-DNA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最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最大,诊断价值最高.结论联合检测CMV-IgM、CMV-DNA 比单独检测对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有更好的诊断价值.%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CMV-IgM and CMVDNA in infantile cytomegalovirus hepatitis.Methods The serum CMV virus antibodies of 122 children diagnosed of cytomegalovirus hepatitis in Liaocheng People's Hospital was detected by chemiluminescence,while using fluorescent Probe PCR assay with serum and urine CMV-DNA,The other patients from the health examination center with no infection in children were subject to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of CMV antibody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疗方案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疗方案 巨细胞病毒(CMV)是人类先天性病毒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体,属于疱疹病毒,因病毒在受染细胞内复制时产生典型的巨细胞包涵体而得名。巨细胞病毒感染是由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引起。CMV 可通过垂直传播、母乳、输血或血制品传播,新生儿CMV 感染多为宫内感染所致。 【诊断要点】 (1)先天性感染(宫内感染):①母为原发感染时,10%~15%的新生儿出生时出现多器官、多系统受损的症状和体征,20%~30%于新生儿期死亡;10%以上死于出生后第1年;60%~90%留有后遗症,其中神经系统后遗症高达50%~90%;85%~90%出生时无症状的亚临床感染者中,10%~15%以后出现后遗症。②母为再发感染时,85%~90%的新生儿出生时无临床症状,但亚临床感染病例中,10%~15%有后遗症,且多限于听力受损。如听力障碍早期进行干预,则智力发育不受影响。③常见的临床症状有黄疸、肝脾肿大、肝功能损害、呼吸窘迫、间质性肺炎、心肌炎、皮肤瘀斑、血小板减少、贫血、脑膜脑炎、小头畸形、脑室周围钙化、脑室扩大,胚胎生发层基质囊肿、视网膜脉络膜炎、脐疝等。④常见的后遗症有感觉性神经性聋,智力、运动发育障碍,甚至脑性瘫痪、癫痫、视力障碍、牙釉质钙化不全、慢性肺疾病等。其中感觉性神经性聋是最常见的后遗症,多在1岁左右出现,常为双侧性,并呈进行性加重。⑤新生儿出生后2~3周内病毒学检查阳性。

(2)出生时或出生后感染:潜伏期为4~12周,多数表现为亚临床感染。新生儿期主要表现为肝炎和间质性肺炎,足月儿常呈自限性经过,预后一般良好。早产儿还可表现为单核细胞增多症、血液系统损害、心肌炎等,死亡率高达20%。输血传播可引起致命性后果。 (3)实验室检查:①病毒分离,取羊水、尿、唾液、咽拭子、脑脊液或组织,在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基中生长,分离出CMV,需时较长,如有典型细胞病变具特征性,有诊断价值。尿中巨细胞病毒浓度较高,如存在CMV 病毒,24~72h即可检测出。②巨细胞病毒标志物检测,在各种组织或脱落细胞中可检测出典型的包涵体、病毒抗原、颗粒或基因等巨细胞病毒标志物,其中特异性高、敏感的方法是采用DNA 杂交试验检测患儿样本中的巨细胞病毒;或采用PCR 技术体外扩增特异性巨细胞病毒基因片段检出微量病毒。取新鲜晨尿或脑脊液沉渣涂片,在光镜下找典型病变细胞或核内包涵体。此法特异性高,但阳性率低,有时需多次采样才能获得阳性结果。③血清抗体检测,巨细胞病毒IgM 阳性有意义,提示有活动性感染,但新生儿产生IgM 能力较弱,可出现假阴性;巨细胞病毒IgM 阳性但巨细胞病毒IgG 阴性提示原发性感染;巨细胞病毒IgG 阳性而巨细胞病毒IgM 阴性很可能为经胎盘传来的抗体。如4周后随访抗体滴定下降更说明为胎传抗体,如滴定呈≥4倍增高,对诊断活动性感染有意义。 【治疗要点】 对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以对症处理、支持治疗为主。 (1)抗病毒药物:如阿糖胞苷、阿糖腺苷及阿昔洛韦(无环鸟苷)等对

2019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筛查与临床干预指南(完整版)

2019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筛查与临床干预指南(完整版)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 z HCMV )是最常见的先天性感染病原体之一,呈全球性分布,在全球活产婴儿中HCMV先天性感染率约为0.7%,是新生儿罹患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视力障碍、智力发育迟缓和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肺炎等疾病的常见原因,严重者可导致流产、死胎、早产和新生儿死亡。近年来,先天性HCMV感染的流行病学、妊娠期管理、产前诊断以及新生儿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国内外相继发表了HCMV 感染诊治的专家共识。本指南以系统分析的循证医学证据为依据,就HCMV 感染筛查、诊断、干预与治疗中的常见问题提出建议,供国内同行参考。证据分级采用加拿大专家组关于预防性医疗保健的分级标准。 1孕前及孕期HCMV感染 1.1 HCMV感染流行状况HCMV感染的流行情况因生活方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卫生环境条件等不同而存在地区差异。发达国家的孕妇HCMV-IgG阳性率约41 % ~ 50% ,新生儿先天性HCMV感染率约0.5% -1.0% ;我国的孕妇HCMV-IgG阳性率约为94% ~ 98% ,新生儿先天性HCMV感染率约0.7%。系统分析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先天性HCMV感染率约0.6% ~ 6.1 % ,约60%~75%的新生儿先天性HCMV 感染来源于母体复发感染,孕妇原发感染导致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为13% ,复发感染导致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为11% ,两者无明显差异。因此,需要同样重视HCMV原发感染与复发感

染的孕期监测。 1.2 孕妇HCMV原发感染与复发感染对胎儿的影响有什么不同 1.2.1 HCMV感染主要分为三大类(1 )原发感染:指初次感染HCMV ,在被感染前缺乏HCMV-IgG抗体z在感染后出现HCMV-IgG 抗体转化。(2 )复发感染:由潜伏在人体内的HCMV再激活引起的感染。 (3 )再次感染:HCMV-IgG抗体阳性个体暴露于外源性HCMV新病毒株所引发的感染,需通过基因测序鉴定有新病毒株出现才能确认。 1.2.2 原发感染的胎儿受累风险孕妇HCMV原发感染有30% ~ 40%会发生母婴垂直传播导致胎儿感染,感染的胎儿有10%~20%分娩时出现感染相关的临床症状,包括肝脾肿大、淤斑、黄疸、脉络膜视网膜炎、血小板减少症和新生儿死亡。出生时无症状的婴儿还有14%会在2岁内出现后遗症,如感音神经性耳聋、视觉障碍等。据Enders等调查,原发感染孕妇中母婴垂直传播率为37.9% ,胎儿感染的风险随着孕妇感染孕周的增加而增大,围孕期(末次月经前1周至后4 + 6周)为34.5% , 早孕期(孕5 ~ 13 + 6周)为30.1% ,中孕期(孕14 ~ 25 + 6周)38.2% , 晚孕期(孕26周至分娩)为72.2%。新生儿出现感染症状的概率随舂发生感染的孕周增加而逐渐降低,早孕期宫内感染新生儿出现症状的概率为35.0% ,中孕期宫内感染新生儿出现症状的概率为14.3%,晚孕期才发生宫内感染的新生儿均无症状。 1.2.3 复发感染和再次感染的胎儿受累风险复发感染孕妇体内的HCMV-IgG抗体对阻止母婴传播起了一定的作用,只有0.5% ~ 2%的复发感染孕妇发生母婴垂直传播导致胎儿感染,其中感染胎儿约有1%出生后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 临床意义分析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意义分析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核酸检测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病毒感染。人巨细胞病毒(HCMV)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群 中的病毒,它可以引起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严重感染。本文将通过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检 测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以期探讨该技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一、HCMV感染与临床疾病 HCMV感染是一种全球性分布的病毒性感染,通常对健康人群并不产生严重影响,但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特别是器官移植受者、艾滋病患者和先天免疫缺陷患者等,HCMV 感染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肺炎、肝炎、胃肠道炎症等。HCMV还是新生儿感染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导致新生儿先天性HCMV感染,可能引发先天性畸形和神经系统损伤。 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CMV感染 1. 技术原理 实时荧光定量PCR是一种核酸扩增技术,它结合了PCR扩增和荧光探针技术,能够实 现对靶基因数量的准确计数。在进行PCR扩增的荧光探针与靶基因结合,产生特定的荧光 信号,通过荧光信号的强度可以定量检测靶基因的数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性和高特异性的特点,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HCMV感染。 2. 临床应用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CMV感染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监测。在器官移植术后感染HCMV的患者中,通过定期对血液或组织样本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可以及时发现HCMV感染的情况,以便早期干预治疗。对于新生儿先天性HCMV感染的诊断,实时荧光定 量PCR也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助于早期发现感染,进行及时治疗。 1. 提高诊断准确性 传统的HCMV感染诊断方法包括病毒培养、免疫组化检测和血清学检测等,这些方法存在着时间长、操作复杂、准确性低等缺点。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CMV感染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准确性的特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对HCMV感染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3. 预防感染扩散

关于测定巨细胞病毒特异性抗体亲和指数的诊断价值

关于测定巨细胞病毒特异性抗体亲和 指数的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以快速、简便的人巨细胞病毒特异性抗体亲和指数(CMV-IgG AI)检测方法作为有效的诊断工具,用于区分孕妇CMV原发感染与非原发感染。方法以标准的间接ELISA方法,8.0 mol/L尿素作为温和蛋白变性剂,用标准曲线方法定量测定标本中的CMV-IgG含量。结果共检测218例标本,其中187例为CMV 既往感染标本,31例为继发或再感染、可疑原发感染和原发感染标本。以抗体亲 和指数<35.0 %作为阳性判断标准,此时方法的灵敏度为75.0 %,特异度为91.4 %,可用度为67.2 %。既往感染、继发或再感染、可疑原发感染、原发感染4组的平均AI值分别是(61.42±25.69) %,(70.38±21.88) %,(66.73±23.62) %,(29.78±25.93) %,原发感染组与其它3组非原发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8.0 mol/L尿素作为温和蛋白变性剂,用标准曲线方法定量测定标本中CMV-IgG含量适用于检测巨细胞病毒IgG抗体亲和指数(CMV-IgG AI),认为CMV-IgM联合CMV-IgG AI检测是区分原发与非原发感染的血清学方法之一。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亲和指数;IgG抗体;原发感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rapid, easy and simple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CMV-IgG AI to serve as effective diagnostic tool to distinguish primary CMV infection from non-primary infection in pregnant women. Methods The measurement of CMV-IgG AI is accomplished by standard indirect ELISA method using 8 mol/L urea as a mild protein denaturing agent and the amount of CMV-IgG in the specimen was measured quantitatively using a standard curve method. Results Of the 218 samples, 187 were from women with past CMV infection and 31 from those with secondary infection or re-infection, suspicious primary infection and primary infection. When the CMV-IgG AI less than 35.0 % was defined as positive, the sensitivity was 75.0 %, the specificity was 91.4 %,and availability was 67.2 %. The mean AI in the samples from women with past infection , secondary infection or re-infection, suspicious primary infection and primary infection was( 61.42±25.69)%, (70.38±21.88)%,( 66.73±23.62)%,(29.78±25.93)%, respectively. There i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imary and non-primary CMV infection (P<0.01). Conclusion The amount of CMV-IgG in the specimen quantitatively measured by a standard curve with 8 m urea solution as a mild protein denaturing agent, was found to be suitable for determination CMV-IgG AI. At present the combination of CMV-IgG AI and CMV-IgM assay seem to be one of the best serological tests for differentiating primary CMV infection from non-primary CMV infection.

小儿呼吸系统感染后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的意义

小儿呼吸系统感染后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的意义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儿童呼吸系统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其致病率较高,易导致儿童肺炎。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是一种常用的病原学诊断方法,能够判断儿童是否感染了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通过检测患儿血液中抗肺炎支原体IgM和IgG抗体的含量,确定儿童体内是否存在与肺炎支原体相应的抗体,同时还可以评估儿童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具体地,抗IgM抗体测定可用于早期诊断和疾病监测,一旦发现有IgM抗体升高,则说明儿童处于急性期感染状态,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抗IgG抗体测定可用于判断儿童是否曾经感染,若存在IgG抗体,则说明儿童曾经接触过肺炎支原体,但还需结合病史、体征、检查和实验室结果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的意义是多方面的。首先,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儿童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仅凭症状难以明确诊断病因,而使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能够确定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存在与否,为合理地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其次,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在儿童呼吸系统感染的病因分析和流行病学研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大量患者血清的检测,可了解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年龄、地区、季节等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控策略和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此外,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还可用于疫苗研制和效果评价,对推进儿童呼吸系统感染防控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对于感染时间的判断有一定的局限性。IgM抗体测定只能检测到肺炎支原体感染后1-2周内的抗体变化,而IgG抗体只能反映感染后2周以上的情况,因此,在进行抗体检测时,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结果,增加诊断的准确性。 总之,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是一种简便、可靠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可用于明确儿童呼吸系统感染的病因和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疾病的进展、治疗的效果等,对于科学地指导儿童呼吸系统感染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免疫正常婴儿肺泡灌洗液巨细胞病毒DNA检测阳性与抗病毒治疗必要性探讨

免疫正常婴儿肺泡灌洗液巨细胞病毒DNA检测阳性与抗病毒 治疗必要性探讨 陈杰华;郑跃杰;马红玲;王文建;孙洁 【期刊名称】《儿科药学杂志》 【年(卷),期】2017(28)2 【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正常婴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检测到巨细胞病毒(CMV)-DNA,临床是否有必要行抗病毒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通过BALF检测CMV-DNA方法诊断CMV肺炎的病例,按是否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特点和转归。结果:43例患儿纳入研究,治疗组28例,对照组15例。两组患儿病程、喘息、外周血白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肝功能及听力损害、血CMV-DNA阳性率、合并其他病原感染比例以及治疗后影像学和临床症状恢复情况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BALF、外周血中CMV-DNA拷贝数较高。两组共19例(44.2%)合并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9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6例,其它感染4例。治疗组临床好转率85.7%,对照组临床好转率9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功能正常婴儿的BALF中检测到CMV-DNA有可能为潜伏感染,不一定需要抗病毒治疗,临床应避免过度治疗。CMV-DNA拷贝数高低与是否进行治疗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总页数】5页(P4-8)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免疫功能;婴儿 【作者】陈杰华;郑跃杰;马红玲;王文建;孙洁

【作者单位】深圳市儿童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5.6 【相关文献】 1.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联合血清学诊断免疫正常婴儿巨细胞病毒肺炎分析 [J], 王姝;冯斌 2.母乳及婴儿尿液人巨细胞病毒DNA检测在婴儿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中的应用 [J], 谢而付;黄珮珺;陈丹;张丽霞;戎国栋;潘世扬 3.尿液巨细胞病毒DNA联合血清巨细胞病毒特异抗体检测对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研究 [J], 李秋馨;方育群 4.不同体液巨细胞病毒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在免疫正常婴儿巨细胞病毒肺炎中的诊断价值 [J], 杨伟健;郑亦男;沈海广;姚仲伟;朱欢欢;唐远平 5.不同体液巨细胞病毒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在免疫正常婴儿巨细胞病毒肺炎中的诊断价值 [J], 杨伟健; 郑亦男; 沈海广; 姚仲伟; 朱欢欢; 唐远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快速血清学检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用于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价值分析

快速血清学检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用于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 染的临床价值分析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该病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病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途径引起病毒感染。在临床上,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症状轻微,但易引起咳嗽、喉咙痛、流涕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导致肺炎、支气管炎以及支原体性肺炎。及时快速的诊断和治疗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至关重要。 传统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方法主要是通过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培养检测,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些诊断上的局限性。近年来,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技术逐渐受到关注,被认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旨在对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用于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一、快速血清学检验 快速血清学检验是利用血清中特定的抗体或抗原来检测病原微生物的一种检测技术。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目前主要采用的是ELISA技术。ELISA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时间短、成本低等特点,能够在临床上快速诊断出肺炎支原体感染。 快速血清学检验的临床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快速性: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结果,通常在30分钟到2小时内便可完成检测过程,有助于及时做出诊断和治疗决定。 2.敏感性和特异性:快速血清学检验对肺炎支原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能够准确地检测出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助于减少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的发生。 3.临床指导价值:通过快速血清学检验可以了解患者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有助于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对于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4.监测疗效:治疗过程中,快速血清学检验可以用来监测治疗效果,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提高治疗效果。 快速血清学检验在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结果,指导临床治疗和监测疗效。 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 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利用特定的培养基和条件,通过对样本进行培养来检测病原微生物。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来说,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技术主要适用于咽拭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痰液等样本。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清检测分析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清检测分析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由肺炎支原体引起,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头痛、肌肉酸痛等,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肺炎、哮喘等并发症。因此,及早检测和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血清检测方法及其分析。 1. 血清检测方法 血清检测是一种通过检测血清中特定抗体(免疫球蛋白)水平来诊断感染的方法。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我们可以用血清检测来检测IgM和IgG抗体的水平来诊断感染。 IgM是一种在感染初期产生的抗体,通常在感染后1-2周内出现。因此,检测血清中的IgM抗体可以快速检测出小儿是否在近期内感染了肺炎支原体。 IgG是一种在感染后2-3周内产生的抗体,通常能持续存在于体内,因此可以用来检测患者是否曾经感染过肺炎支原体。 目前,常用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清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 (1)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该方法通过将肺炎支原体的抗原与酶标记抗体结合,然后与患者血清中的抗体结合,

测量抗体结合后的酶的活性来定量检测血清中的特定抗体水平。 (2)免疫荧光法(IFA):该方法通过将肺炎支原体的荧光标记抗体与患者血清中的抗体结合,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肺炎支原体是否发出荧光信号来检测血清中的特定抗体水平。 2. 分析与诊断 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血清检测结果,我们通常需要进行综合分析来作出诊断。具体分析方法如下: (1)IgM抗体阳性:如果小儿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说明该儿童近期内可能感染了肺炎支原体。但需注意的是,IgM抗体也可能在其他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感染中被激活,因此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和检测结果来作出综合诊断。 (2)IgG抗体阳性:如果小儿肺炎支原体IgG抗体阳性,说明该儿童曾经感染过肺炎支原体。但因为IgG抗体可以长期存在于体内,因此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和检测结果来确定该儿童当前是否正在感染肺炎支原体。 (3)IgM和IgG抗体均阳性:如果小儿肺炎支原体IgM和IgG抗体均阳性,说明该儿童可能正在感染肺炎支原体。此时需要进一步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测结果来确认诊断。 总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清检测是一种重要的辅助诊断工具,可以帮助医生及早发现和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其检测方法和分析结果都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测结果来作出诊断,避免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儿童支原体肺炎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的临床意义

儿童支原体肺炎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 IgM、 IgG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MP)患儿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A、IgM、IgG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20年10-2021年3 月xx医院儿科收治的73 例MP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选择同期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并 对比分析2组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MP患儿急性期的IgA、IgM、IgG水平均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P<0.05),而恢复期与对照组的IgA、IgM、IgG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期重型患儿的IgA、IgM、IgG水平明显高于轻型(P<0.05)。结论:MP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显著增高,能帮助临床判断病情、指导治疗。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免疫球蛋白;临床意义 有文献报道,在儿童和青少年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约10%-40%为支原体感 染[1]。仅管支原体肺炎(MP)能够自愈,但是仍有部分患儿预后不良,对其生活 质量及身体发育造成不良影响[2]。李解军[3]研究认为患儿免疫紊乱是导致MP的 重要因素之一,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能准确评估MP的严重程度,预测预后 风险,指导临床治疗。本研究检测了73例MP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A、IgM、IgG水平,并与健康患儿对照,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0年10-2021年3 月xx医院儿科收治的73例MP患儿为研究对象(观 察组),男41例,女32例,年龄1-8岁,平均(4.62±2.37)岁;选择同期40 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9岁,平均(4.64±2.39)岁。本项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转,所有研究对象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ToRCH临床意义

ToRCH概述 ToRCH是一类广泛传播的病原体。 T:即Toxoplasma(弓形虫) R:即Rubella virus(风疹病毒) C:即Cytomegalo virus(巨细胞病毒) H:即Herpes simplex virusⅠ、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和Ⅱ型) O:即其它(others)病原体,如梅毒螺旋体,人微小病毒等。 风疹病毒: 检测血清中抗-RV·IgM阳性,表示近期感染。 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在临床日益受到重视,对CMV抗体的检测可早日诊断孕妇有无原发性 感染,新生儿有无先天性感染,儿童有无获得性感染,在优生优育上起重要作用;对 了解人群CMV感染率和诊断CMV所致疾病有重要参考价值。 弓形虫 怀孕初期感染,多以脑部和颜面损害明显,如脑积水、无脑儿、脑钙化、视网膜炎,同时伴发热、水肿、心肌炎、肝脾肿大等。怀孕中晚期感染,则影响胎儿发育,出现宫内胎儿发育迟缓、弱智或先天愚型。 单纯疱疹病毒 由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普遍性和引起症状的严重性,以及孕妇感染涉及胎儿的健康问题,我们应加强预防、检测和治疗工作。预防本病的关键是要洁身自爱,注意卫生,防止感染。患病后应积极治疗,配偶也应同时治疗。早期发现胎儿感染,应及时中止妊娠。 相关资料: ToRCH这个名字是1971年Nahmias向美国儿科学会提出研究申请时首先采用的这组病原体首字母的缩略词,人群对该组病原体普遍易感。由于孕妇T淋巴系统的免疫变态反应减弱,对感染的抵抗力下降,更易致病毒感染。 孕期感染ToRCH病原体后,一般以隐性感染为主,无明显症状,不易识别。因ToRCH五种病原体中的任何一种都能通过胎盘或产道引起胎儿感染,导致流产、死胎、死产或胎儿生长迟缓、畸形,甚至新生儿感染、青春发育障碍等严重后果,在围产医 学中称为ToRCH综合征。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的物质压力和精神压力,所以为优生

比较婴儿血液和母乳中人巨细胞病毒检测在诊断婴儿感染中的价值

比较婴儿血液和母乳中人巨细胞病毒检测在诊断婴儿感染中的价值 摘要目的通过对婴儿血液和母乳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定量检测,为临床儿科医生诊断HCMV感染选择合适送检标本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疑似HCMV感染婴幼儿的血液及母乳标本各220例,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FQ-PCR)进行定量检测,比较两种标本的阳性率。结果220例母乳标本的HCMV-DNA阳性率58.18%(128/220)明显高于婴儿血液标本的阳性率4.55%(10/220)(P<0.01)。结论对疑似HCMV感染的婴儿,送检患儿母乳标本可提高HCMV-DNA的阳性率,防止漏诊,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血液;母乳 HCMV又称为涎病毒,属疱疹病毒科,是人类疱疹病毒中最大的一种病毒,这种病毒进入细胞内会导致细胞增大,又称巨细胞病毒。HCMV是造成婴幼儿发生系统感染的最常见、最主要的病原体[1]。临床表现以黄疸、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气促、发绀等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为主。本文通过比较疑似HCMV感染患儿血液及其母乳,两种不同送检标本的HCMV-DNA定量检测,统计两种标本的阳性率,为临床医生诊断HCMV感染选择合适送检标本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3~11月本院儿科门诊及病房疑似HCMV感染患儿的血液及其母乳标本各220例,其中男141例,女79例,年龄6~60 d。疑似HCMV感染患儿临床表现为新生儿黄疸、小头畸形、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脾肿大、肝炎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相关的症状和体征。 1. 2 方法应用FQ-PCR进行定量检测。 1. 2. 1 标本采集采集患儿2 ml静脉血;母乳采用挤压法留取乳汁5 ml置于无菌密闭试管内,将两种标本及时送检。 1. 2. 2 仪器与试剂仪器使用美国ABI7300荧光核酸定量扩增仪,检测HCMV试剂由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操作步骤严格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和试剂说明书进行,检测结果以>1.00E+003 copies/ml作为阳性标本。 1. 2. 3 质量控制每批样本检测除4个标准品外,另外加入阴、阳性对照及室内质控品各1例,并且只有标准品、对照品及室内质控均在范围内才可发临床报告,以便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1. 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