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国内旅游文化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旅游文化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旅游文化研究综述

收稿日期:2009-03-25

作者简介:高科(1983-),男,四川眉山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管理系200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旅游文化。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eshan Teachers College

第25卷第1期2010年1月

Vol.25,No.1Jan .2010

近十年国内旅游文化研究综述

高科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管理系,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旅游文化已成为我国旅游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文章通过对国内相关期刊论文和著作的整理归纳,从旅游文化资本化、旅游文化开发、旅游文化建设、中国传统旅游文化研究、相关技术和学科在旅游文化中的作用等五个方面,对国内近十年的旅游文化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国内研究的薄弱环节,对今后旅游文化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旅游文化;国内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66(2010)01-0064-05

改革开放后,中国旅游业正式进入了大发展时期。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经验与理论研究者的判断表明,旅游在其初期发展阶段往往以其显著的经济意义为人们所重视,在进入成熟与稳定发展

阶段后,其社会文化意义会更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旅游业经过三十年的大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之一便是旅游开发和经营过程中过于重视旅游的经济功能而忽视旅游文化规律,由此造成的“文化盲点”给旅游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因此,总结近段时期国内学术界关于旅游文化的研究成果,对推动旅游文化研究的深入和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学术界,旅游文化已成为我国旅游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1],相关研究成果的数量不断增长,研究范围也在扩大。为了了解这一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笔者搜集了近十年在各类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以及出版的研究著作,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的梳理发现,国内有关旅游文化的研究内容主

要涉及五个方面,即旅游文化资本化、旅游文化建设、旅游文化开发、中国传统旅游文化研究、相关技术和学科在旅游文化中的作用。本文即从这五个方面对国内旅游文化研究的现状进行概括与总

结,以期能对未来的研究有所借鉴。

一、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

通过整理近十年的研究文献发现,大多数以旅游文化为主题的著作和论文中都有对旅游文化的定义。晏鲤波、庄兴成归纳了2004年以前的旅游文化定义,主要有“总和论”、“碰撞论”、“交际论”、“收缩论”等[2]。近年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旅游文化进行了新的定义。王玉成从“三体”架构出发,将旅游文化的定义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旅游主体和旅游中介体以旅游客体为依托,在旅游观赏和旅游服务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现象[3]。所谓“三体”,就是指构成旅游业的三大基本要素: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介体(旅游媒体)。当前大多数的旅游文化定义是从这个角度展开的。桓占伟

64

对三体的构架方式进行了批判,提出了“产品论”,认为旅游文化是广泛存在于旅游活动中的,由专业人员挖掘或设计出来,满足旅游者特定需要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产品。它具有区别于一般文化的独特形态和表现方式[4]。此外,谢春山、邹本涛提出了“旅游介入文化”这一新的概念,认为旅游文化是人们的旅游体验与介入过程及其产品的总和[5]。总体看来,国内学者对旅游文化的定义都强调了旅游主体及其旅游活动在旅游文化中的核心作用。然而,当前学术界还没有对旅游文化有一个完整统一的定义,旅游文化的概念有待进一步明晰。

二、旅游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旅游文化资本化运作

在国内,文化资本化的运用早就存在,而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则始于2001年,这也反映了国内旅游文化理论研究的滞后性。2001年,马翀炜在《民族研究》杂志上发表《民族文化的资本化运用》一文,开始从理论上探讨文化资本化运作这一新的课题[6]。此后李富强通过对中国西部民族文化资本化运营研究,对“文化资本化”理论进行了论证[7]。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文化的资本化研究被提上日程。庄志明认为旅游文化资本化值得深入研究,并在其著作《旅游经济文化研究》中,从旅游二元一体的意象架构角度解析了文化资本运作在旅游业中的应用[8-9]。此后,旅游文化资本化研究的论文逐渐增多。迟静圆、孙厚琴从文化资本的融通、转换、配置、积累、扩张和增值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旅游文化资本化的运作过程,并指出在文化资本化中要特别注重创新和文化的保护[10]。刘素平、邱扶东以大型民族歌舞剧《印象·刘三姐》为例,从资源、市场、主题和产品四个方面,分析了旅游文化资本运作的模式[11]。李映洲、王晓琳、张建荣对旅游文化资本在运作过程中采用怎样的可行性策略进行了分析,并对旅游文化资本化运作提出展望与构想[12]。总的来看,旅游文化资本化研究主要是从旅游文化开发的角度切入的,而对资本化过程中旅游文化的保护却很少涉及。

(二)旅游文化建设

随着人们对旅游的认识加深,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整个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加强对旅游文化建设的研究,对促进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4年邹本涛发表《旅游文化建设论纲》一文,提出了我国旅游文化建设应该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原则,大众化、民族化的原则和借鉴、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13]。夏建国总结了西方发达国家旅游文化建设的经验,从而得到对我国旅游文化建设有益的启示[14]。对我国城市的旅游文化建设,部分学者也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如郑昌盛分析了连云港市加强旅游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基础条件、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连云港市旅游文化建设基本思路[15]。李建军、陈清、郭晓莹讨论了信息化时代广州的旅游文化建设,认为广州的旅游文化建设应该探索出一种旅游业与信息社会整体发展的全面互动的发展模式[16]。

(三)旅游文化开发研究

国内对旅游文化开发的研究,主要是从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个角度展开的。2004年,赵飞等从应用理论、开发实践、方法探索三个方面对国内的旅游文化开发研究进行了总结[17]。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区域旅游文化开发、专项旅游文化开发作进一步的综述。

1.区域旅游文化开发研究

区域旅游文化开发研究可以分为大区域、城市、旅游景区(点)、乡村旅游文化开发等四类大小不同空间地域的旅游文化综合开发研究。

刘少和分析了粤港澳大三角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提出了建设粤港澳大三角旅游文化区的设想[18]。曹诗图、沈中印提出了长江三峡旅游文化开发的战略构想,并作出了“一区两极三线四片”的开发布局[19]。徐小波以江苏“宁镇扬”(南京、镇江、扬州)旅游文化圈为例,对旅游城市连绵区文化资源整合进行了研究[20]。此外,一些学者,如魏洪丘[21],吴光玲[22]等对一些大区域旅游文化开发也作了有益的探讨。

从旅游文化的角度对城市旅游进行开发建设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陶伟、郑海燕以历史文化名城荆州为例,讨论了地方文化在城市旅游开发中的重要作用[23]。郑伯红、汤建中以上海苏州河沿岸文化景观带功能开发为例,对都市河流沿岸旅游文化景观带功能的开发进行了研究[24]。蒋礼荣对广西北海市的旅游文化开发进行了探讨,设计了四种特色旅游文化产品[25]。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在此不一一陈述。

旅游景区的旅游文化开发也受到了学者的关

65

注。阚如良、曹诗图、胡春梅以宜昌三峡车溪民俗旅游区为例,对景区的旅游文化开发的理念和方法进行了探讨[26]。杨刚分析了南岳衡山旅游文化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开发南岳旅游文化的措施[27]。邓清华、肖玲指出了西双版纳旅游文化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28]。

国内对乡村旅游文化的开发研究刚刚起步,可查阅到的文献数量有限。卢长怀对我国农村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以及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进行了探讨[29]。王兴水、甘巧林、尚志海对乡村旅游文化的开发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文化观光型、文化体验型和文化综合型三种开发模式[30]。

2.专项旅游文化开发

所谓专项旅游文化是指某一种内容上比较单一的旅游文化形式。从研究文献来看,传统的民俗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等开发研究继续加强,国内其他专项旅游文化开发的研究范围在不断拓展。贾鸿雁对我国海洋旅游文化开发作了探讨,提出了我国海洋旅游文化产品体系构想[31]。刘洁对红色旅游文化的开发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发展红色旅游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32]。叶金涛分析了雁荡山影视旅游文化优势,并对影视旅游文化的开发提出了建议[33]。在强调旅游文化开发的同时,一些学者也注意到了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如闫喜琴分析了民俗旅游对旅游目的民俗旅游文化的“污染”,并提出了治理“污染”方法[34]。潘宝明指出了我国佛教旅游文化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的佛教旅游文化开发“应以入世度生的精神,整合佛教文化资源,为旅游发展服务”[35]。

(四)对中国传统旅游文化的研究

随着国内旅游的蓬勃兴起和中西旅游文化的交流,认识中国传统旅游文化的任务被提上日程。国内学者对传统旅游文化的研究,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古代旅游典籍中的旅游文化探析。古人留下的诗歌、游记、石刻、方志等典籍中蕴藏着丰富的旅游文化内涵。许宗元通过对陆游的诗、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诗、文中的旅游文化进行了探讨,并总结了陆游一生的旅游文化建树[36]。陈盈洁分析了范成大《揽辔录》及其72首纪行诗中所载的河南旅游文化资源,为今天的旅游文化开发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37]。徐青对郦道元《水经注》中的旅游文化价值进行了探讨[38]。李幼常对《晏子春秋》中的旅游文化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中国古代帝王游的一些特点[39]。第二,对古人旅游思想观念的探析。李小波、赵夏通过对孔子和庄子的旅游思想的比较,探讨了先秦时期两种主要的旅游观:儒家的“比德说”和道家的“逍遥游”[40]。章海容从旅游审美的视角分析比较了孔子、庄子、屈原三位先哲的旅游经历和思想,揭示了对整个封建时代对知识分子颇具影响的三种旅游审美类型[41]。贾鸿雁对柳宗元不同人生阶段的旅游思想进行了探讨[42]。第三,对中国旅游文化史的研究。这一时期的中国旅游文化史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滕新才对明朝中后期的旅游文化进行了研究,总结了这一时期形成“全国性旅游热潮”的原因及其社会意义[43]。张秀娈从旅游主体、旅游资源和旅游媒介三个方面,论述了隋唐时期传统旅游文化出现的新特点[44]。2008年,马勇、余冬林、周霄《中国旅游文化史纲》[45]和徐日辉《中国旅游文化史》[46]两部通史性的旅游文化史著作问世,对完善我国旅游文化史研究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相关技术和学科在旅游文化中的作用

1.相关技术在旅游文化中的作用

如何使一些相关技术在旅游文化中发挥更好的作用,使其促使旅游文化的发展,成为近年来学者们新的研究点。王新利认为,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建设将是一个颇具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的新领域,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资源的集散地,对于挖掘旅游景区(点)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彰显旅游文化品牌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47]。杨学锋论述了档案在旅游文化中的作用,认为档案文化是旅游文化的重要内涵[48]。卿志军以《海南日报》为例,对报纸与旅游文化传播的互动进行了实证研究[49]。此外,还有学者研究了电视转播[50]、舞台和影视技术[51]在旅游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2.相关学科在旅游文化中的作用

一些学者从跨学科的角度,对部分学科在旅游文化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任崇岳从八个方面论述了历史学如何为河南的旅游文化建设服务[52]。周霄、雷汝林将人类学与旅游文化联系起来,并从历史学和生物学角度,提出了旅游文化变异的交互适应本质和旅游文化变异的阶段模式[53]。

(六)其他方面的研究

除了上述研究外,我国旅游文化研究还涉及其他的研究内容。韩福文、孙文福讨论了我国旅游文化课程的建设[54]。贾秀海指出了国内一些旅游

66

景点的英语翻译问题,介绍了旅游文化景观术语的英译技巧[55]。赵炜比较了中西方古代旅游文化的不同类型,认为中西旅游文化类型不同的原因在于区域性文化特征、民族性格和旅游文化审美观等方面存在差别[56]。魏中俊、周鸣争、刘涛用可拓逻辑和菱形思维方法构建了旅游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可拓模型[57]。卿志军对旅游文化传播中震惊产生的心理机制以及调适进行了探讨[58]。

三、问题及展望

基于以上的文献综述,笔者认为,近十年的旅游文化研究较之以前无论研究广度还是深度都有很大进步,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国内对旅游文化的研究尚存在以下两个严重不足:一是基础理论研究不足。虽然当前对旅游文化概念、特征、内容及其结构体系等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很多,但也正是在这些基本问题上,理论界难以达成共识,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当前旅游文化研究和实践的诸多问题,如对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认识不清[59];将旅游文化与历史文化相等同[60]。二是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脱节。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而现在的旅游文化开发则很少用到旅游文化研究成果。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是因为旅游文化理论研究本身不够成熟;第二是研究者主要以传统的描述和分析方法为主,实证研究不足。因此,对今后旅游文化的研究,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建设学科体系。基础理论研究是旅游文化研究的薄弱环节,要加强对旅游文化的内涵、外延及其形成演进规律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旅游文化学科框架尚未建立,只有构建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未来的研究才有一个支撑点。

其次,创新研究方法,重视实证研究。要在借鉴外国相关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应该在理论上尤其是在研究方法上进行更多的探索。加强多学科的综合,借鉴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美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推进研究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其次对该领域的研究应着眼于现实,采用案例分析及实证研究的方法,这样才能体现旅游文化研究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马波.我国旅游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0(2):8-10.

[2]晏鲤波,庄兴成.旅游文化研究述评[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1):143-46.

[3]王玉成.旅游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10.

[4]桓占伟.旅游文化及其主流研究反思[J].人文地理,2007,96(4):72-76.

[5]谢春山,邹本涛.旅游介入文化研究[J].旅游科学,2008,22(4):73-78.

[6]马翀炜.民族文化的资本化运用[J].民族研究,2001,(1):18-28.

[7]李富强.民族文化的资本化运营:西部大开发中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J].桂海论丛,2003,19(2):92-94.

[8]庄志明.如何进行旅游文化资本运作值得深入研究[J].旅游学刊,2005,20(5):11-12.

[9]庄志明.旅游经济文化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10]迟静圆,孙厚琴.浅析旅游文化资本化[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6):757-759.

[11]刘素平,邱扶东.旅游文化资本运作模式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2):297-299.

[12]李映洲,王晓琳,张建荣.旅游文化资本运作的策略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2008,(6):389-391.

[13]邹本涛.旅游文化建设论纲[J].渤海大学学报,2004,26(2):71-73.

[14]夏建国.西方旅游文化建设及其对我国旅游业的启示[J].广州大学学报,2005,4(4):65-68.

[15]郑昌盛.连云港市旅游文化建设探讨[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71-75.

[16]李建军.信息社会的广州旅游文化建设[J].广州大学学报,2001,15(3):10-14.

[17]赵飞,彭华,姚静.国内旅游文化开发研究综述[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4,16(2):48-52.

[18]刘少和.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建设的文化战略[J].社会科学家,2004,105(1):74-77.

[19]曹诗图,沈中印.长江三峡旅游文化开发战略构想[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2):78-81.

[20]徐小波.纵横聚焦:旅游城市连绵区文化资源整合的必然趋势[J].旅游学刊,2007,22(11):21-27.

[21]魏洪丘.论乌江流域的旅游文化开发价值[J].重庆社会科学,2005,131(11):116-121.

[22]吴光玲.加快闽东旅游文化发展的对策思考[J].福建地理,2005,20(2):42-45.

[23]陶伟,郑海燕.城市旅游的文化视点——

—以历史文化名城荆州为例[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1(5):86-90.

[24]郑伯红,汤建中.都市河流沿岸旅游文化景观带功能开发——

—以上海苏州河为例[J].旅游科学,2002,(1):32-35.

67

[25]蒋礼荣.北海市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5,(1):85-87.

—以宜昌三峡车溪民俗旅游区为例[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 [26]阚如良,曹诗图,胡春梅.论景区的旅游文化开发——

(1):58-60.

[27]杨刚.关于南岳旅游文化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J].经济地理,2001,21(5):633-640.

[28]邓清华,肖玲.西双版纳的旅游文化特质和旅游再发展[J].热带地理,2002,22(2):156-160.

[29]卢长怀.我国农村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北方经贸,2006,(12):122-124.

[30]王兴水,甘巧林,尚志海.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4,16(4):48-51.

[31]贾鸿雁.我国的海洋旅游文化资源及其开发[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11.

[32]王洁.红色旅游文化与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旅游[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96-101.

[33]叶金涛.影视旅游文化与雁荡山旅游经济[N].江南游报,2005-09-22.

[34]闫喜琴.论民俗旅游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污染”与防治[J].贵州民族研究,2006,26(1):21-25.

[35]潘宝明.我国佛教旅游文化开发的偏颇及其矫正[J].旅游科学,2003,(4):11-14.

[36]许宗元.陆游与旅游文化[J].旅游科学,2004,18(4):73-77.

[37]陈盈洁.《揽辔录》中的河南旅游文化资源探微[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4):84-87.

[38]徐青.《水经注》的旅游文化价值初探[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49-51.

[39]李幼长.《晏子春秋》之旅游文化因素探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29(1):108-111.

—孔子、庄子的旅游思想比较[J].旅游学刊,2001,(1):70-73.

[40]李小波,赵夏.比德之旅与心游之路——

[41]章海容.孔子、庄子、屈原之游观思想辨析[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0(3):78-81.

[42]贾鸿雁.论柳宗元的旅游思想与实践[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85-89.

[43]滕新才.明朝中后期旅游文化论[J].旅游学刊,2001,16(6):64-69.

[44]张绣娈.浅议隋唐旅游文化的几个特点[J].济南大学学报,2002(12):17-18.

[45]马勇,余冬林,周霄.中国旅游文化史纲[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46]徐日辉.中国旅游文化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们出版社,2008.

[47]王新利.公共图书馆服务文化旅游建设、旅游文化的实践[J].图书馆学研究,2004(1):81-84.

[48]杨学锋.记档案凸显旅游文化魅力[J].贵州档案,2003(5):34-35.

—以《海南日报》为例[J].理论界,2006(6):30-32.

[49]卿志军.报纸与海南旅游文化传播互动的实证研究——

[50]曾玮,抗文生.电视传播对旅游文化的趋导和支持[J].甘肃科技,2007,23(3):242-243.

[51]资民筠.舞台、影视技术与旅游文化[J].艺术科技,1999(2):31-33.

[52]任崇岳.历史学如何为河南旅游文化服务[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55-57.

[53]周霄,雷汝林.旅游文化变异机制的人类学透视[J].鄂州大学学报,2004(1):90-92.

[54]韩福文,孙文福.中国旅游文化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22(5):64-65.

[55]贾秀海.旅游文化景观术语英译技巧[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6):54-55.

[56]赵炜.中西古代旅游文化类型比较[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4(4):23-27.

[57]魏中俊,周鸣争,刘涛.旅游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可拓模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38(7):1165-1167.

[58]卿志军.旅游文化传播中震惊产生的心理机制以及调适[J].旅游论坛,2008,1(3):442-445.

[59]徐凤菊.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J].旅游学刊,2005(4):67-72.

[60]胡幸福.论旅游文化与历史文化的区别[J].山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3):8-12.

68

《大众文化研究》教学大纲

《大众文化研究》教学大纲 崔蕴华编写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454 目录 前言 (1456) 一、本课程性质、编写目的、课程简介 (1456)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1456) 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1456) 第一章现代大众传媒与中国大众文化 (1457) 第一节当代传媒与传媒理论 (1457) 一、当代传媒与大众 (1457) 二、法兰克福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1458) 第二节批判理论流行的背后 (1459) 一、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契合的价值基础 (1459) 二、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相契合的文化基础 (1460) 教学环节设计 (1461) 复习与思考题 (1461) 拓展阅读书目 (1461) 第二章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现象分析:告别“先锋” (1463) 第一节先锋现象的消失 (1463) 一、“先锋”现象的消失 (1463) 二、失落的冲动 (1463) 第二节新文化现象的崛起 (1465) 一、新生代艺术的崛起 (1465) 二、市民/商业文化意识的出现 (1466) 复习与思考题 (1466) 拓展阅读书目 (1466) 第三章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休闲”现象 (1468) 第一节休闲文化的产生 (1468) 一、休闲的产生与盛行 (1468) 二、休闲的产生原因与特点 (1469) 第二节市民文化与休闲文化 (1470) 一、“第三种力量”的产生及特点 (1470) 二、休闲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调整 (1471) 教学环节设计 (1472) 复习与思考题 (1473) 拓展阅读书目 (1473) 第四章大众文化与中国电影、消费文化现象 (1474) 第一节电影与大众文化 (1474) 一、当代电影的大众化 (1474) 二、电影的消费意识 (1475) 第二节“消费意识形态”的浮现 (1477) 一、消费文化的出现 (1477) 二从“芙蓉现象”看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主义文化 (1478)

粤西雷歌研究综述及评价

粤西雷歌研究综述及评价 作者:音乐学院 13级音本一班潘开运 [摘要]本文从戏曲出发,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整理和总结,从雷歌形成、思想内容、发展前景三个方面,对雷歌研究的现状进行了一个总结。并指出现实中的不足,以便相关学者今后进行改进探索。 [关键词]雷歌;文献综述;评价 一、关于粤西雷歌的形成的研究 相传在很久以前,雷州本土人民就有用雷州歌互相唱和﹑逗趣答辩的风习。明末清初,雷州歌对唱盛行,每逢喜庆之期,歌手汇聚,即兴而唱,随问随答,比赛歌才,都是用本土 的雷州话歌唱的。其歌词通俗易懂,还非常注重每句落尾字的押韵,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孙建华在长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 年第 2 期发表的《漫谈粤西雷剧音乐》中提到了雷歌的起源与发展。他根据研究,指出雷州市白沙镇麻扶桥就是当地最早的对歌台,在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 年),此地兴建“歌馆”,专供歌手住宿。直到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 年)端午节,由于雷州南渡河一年一度的赛龙舟这年发生了沉船死人事件,到了第二年,雷州市白沙镇麻扶村的村民把赛龙舟活动改为“赛歌台”,每年进行一次赛歌活动,从此,雷州歌正式登上舞台(乡里人称为“踏楼板”)。在陈湘发表的《雷剧音乐》中,我们也了解到了后来雷歌随着发

展逐渐形成雷歌班,又因有女子参加,称为“姑娘歌”。对歌唱词是口头文学、天文地理、风土民情无所不唱,随问随答,比赛歌才。姑娘歌对答如流,接近生活,乡土气息浓郁,有的姑娘歌还有歌文,内容大致是《劝世戒烟》、《劝人忠义》等劝世歌。甚至有的姑娘歌还有人物和故事情节,深受群众欢迎。如最古老的雷州歌《断机教子》就是清代干隆年间进士海康人陈昌齐写的。不久,姑娘歌的劝世歌进一步发展成为班本唱(歌班仔)。但班本唱仍没有固定的板腔,唱歌之时偃锣息鼓,十分单调。后来,借鉴了广东粤剧的艺术形式,将班本唱进行改革,模仿粤剧锣鼓、脸谱、服装、道具及表演形式,甚至连剧本也移植过来,发展成为雷歌班。清嘉庆末年,第一个雷歌班——北和雷歌班成立。 由以上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或从时间角度对雷歌的的发展做了很详细的介绍,或单从某一时间段出发,对本时期内的雷歌发展做了分析,可以说研究是比较到位的,我们也因此得知在清末时期,雷歌班便开始活跃在雷州半岛的大小戏台了。但是这些研究成果缺乏具体的实地考究,大多都是根据前人研究所得的成果进行分析,因此缺乏自己的观点性与主观性。 所以要深入实地考究,进行采风收集当地资料,以便更好地预测雷歌的发展的趋势。 二、关于粤西雷歌的思想内容的研究 《中国歌谣集成》主编贾芝先生指出:“民歌,简直就成为那

大众文化概论小论文参考选题

大众文化概论小论文参考选题及具体要求 一、参考选题(范围) 大众文化的特征大众文化的社会作用 大众媒介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关系电影的大众文化特征当代中国电影现状分析 张艺谋电影的文化阐析冯小刚电影与电影商业美学 运用文本批评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运用作者批评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 运用类型批评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运用文化研究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 运用精神分析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 评论。 电视文化的特征 中国电视剧与当代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的审美特色 近期有关“革命”(“谍战”、家 庭伦理等)题材的电视剧分析 对某档电视栏目的分析 流行音乐的审美特征流行音乐媒介浅析 新媒介时代中的流行音乐通俗文学的特征 通俗文学的文化意义大众文化笼罩下的通俗文学 俗文学与雅文学关系辩《动物凶猛》与《阳光灿烂的日子》 比较 从小说到电视剧——《贫嘴张大民 的幸福生活》不同文类之比较 图像文化的审美特征 图像时代的文学图像时代的电影和文学 论大众图像文化的“视觉凸现性”论大众图像文化的“情感消费性”浅析现代广告的视觉表现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广告与艺术消费文化中的时尚浅谈 时尚与大众传媒广告与时尚(广告如何利用时尚文 化达成商业目的) 论时尚的基本特征时尚杂志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中的青春偶像崇拜青春亚文化与当代都市文化论 二、具体要求 1.一人一题,相互选题尽量避免重复。 2.立意新颖独特,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楚。论文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不得抄袭资料。 3.查阅参考文献不少于5种,做一篇2000字以上文献综述。 4.小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用学校统一方格稿纸、黑色或蓝色水笔誊写。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要有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5.班级、姓名、学号置于题目下方。

学派介绍模板: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

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 学派介绍 在历史特殊论学派的影响下,一些美国的人类学者结合德奥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和民俗心理学,开展了区域性的“文化与人格”(Culture and Personality)的研究。形成了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与人格”学派,又常被称为“文化中的人格”(Personality in Culture)、“心理人类学”、“心理文化分析”等等。 从心理学的传统来看,这个学派的形成与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紧密联系的。精神分析心理学重视个体早期经验对人格发展的决定作用,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人类学家开始对形成成年人典型人格的重要因素——婴幼儿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兴趣,并继而发展成为文化与人格研究的系统理论。 该学派重点研究的是依文化而变化的个人,如个人是如何必然受到特定社会文化或文化要素的影响,如何在该文化的范围内构筑自己的人格等等;强调文化因素与个人因素(或由个人产生的心理事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此外,在承认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作用的同时,该学派某些代表人物(如林顿和卡迪纳)还十分强调人格对于文化的作用,如林顿写道:“在这种人格结构和个人所属的文化之间有一种密切的联系,这是毋庸置疑的。……反过来,社会中的每个个人的人格又在与社会文化的持续不断的联系中发展着、活动着。人格影响着文化,文化也影响着人格。”1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其他有关的心理学研究为该学派作出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实践上的贡献。在文化人类学领域应用心理分析来研究个体人格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心理分析提供了一种有力地分析模式,借助这一理论模式,可以解决人类行为及其创造的那些不甚明显的意义。这种理论的潜力根植于心理分析对象及其解释的关注。(2)心理分析可以适合对人做两方面的研究,即生物角度和社会角度的研究,从而认识人身体所遇到的经历对人格的影响和人格通过社会制度表现自己的方式。(3)在人类学中利用心理分析要求人们认识到,文化研究中的心理分析强化了研究中个人因素的重要性,这一因素必然限制通过对同类现象的观察和研究来客观地验证其资料和结论。(4)这种研究也部分地纠正了一种流传甚广的观点,即认为个人对于社会的影响完全是被动的,或个人是一张白纸,文化可以在其上书写长久程序。2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艾布拉姆·卡迪纳(A. Kardiner)、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玛格丽特·米德(Margret Mead)和拉夫尔·林顿(Ralph Linton)等。本尼迪克特和米德对文化与人格相互关系的成功研究,标志着文化人类学界对心理学的把握已经脱离了简单的引用和验证阶段,走向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在米德和本尼迪克特独立开展民族心理研究的同时,文化人类学家林顿与心理学家卡迪纳、杜波依思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结果就是《个人及其社会》、《社会的心理界限》、《阿罗人》等一批民族心理研究成果的正式出版。在这些著作中,研究者们提出了“基本人格结构”、“众趋人格”、“初级制度与次级制度”等概念,方 1林顿:《人的研究》,1936年英文版,P.464。 2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158。

人格结构HEXACO模型的研究综述

人格结构HEXACO模型的研究综述 [摘要] 人格结构HEXACO模型,由诚实-谦恭、情绪性、外向性、宜人性、尽职性、经验的开放性六个因素组成。文章在介绍该模型的基础上,还介绍了其在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中的应用,即人格结构HEXACO模型对职场偏离行为和显性诚实度测验具有预测作用。 [关键词] 人格结构HEXACO模型人格大五/五因素模型职场偏离行为显性诚实度测验 近些年,有关人格结构的词汇学研究又有新进展,Ashton &Lee (2001)对人格大五/五因素模型的全面性再次引起争论,Ashton &Lee等通过对至少12种不同语言的词汇学研究获得人格结构由相似的六个因素组成,从而产生一个新的人格结构模型。此模型的出现,为有关人格的心理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人格结构HEXACO模型的介绍 Lee & Ashton(2004)提出一个新的人格结构模型,它由诚实-谦恭(Honesty-Humility)、情绪性(Emotionality)、外向性(Extraversion)、宜人性(Agreeableness)、尽职性(Conscientiousness)、经验的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六个因素组成,根据该模型所含因素的英文名称和数量,可以将其命名为人格结构HEXACO模型。 在人格结构HEXACO模型中外向性、尽职性和经验的开放性这三个因素同人格大五/五因素模型中的相同因素是非常相似的。与此相一致,人格结构HEXACO模型的调查表中测量这三个因素的分数,同人格大五/五因素模型中测量相同因素量表的得分的相关性很高。但人格结构HEXACO模型中其余的三个因素同人格大五/五因素模型有所不同。该模型中的情绪性和宜人性因素是人格大五/五因素模型中神经质和宜人性因素进行旋转后的变量。比如,在神经质因素中与易怒有关的内容同人格结构HEXACO模型中宜人性负向的内容相关。最后,对于诚实-谦恭因素,此因素不与人格大五/五因素模型中的因素直接对应,而只有它变量的一小部分在人格大五/五因素模型中。诚实-谦恭因素与涉及剥削和权利这种消极人格结构的内容密切相关。比如,Lee & Ashton(2005)发现HEXACO-PI 量表中的诚实-谦恭因素同真正心理变态(Primary Psychopathy)、权术主义(Machiavellianism)、自恋(Narcissism)及临时雇工人格调查表(SPI)中的控制和诚实量表这类变量存在显著相关,但这些与诚实-谦恭因素密切相关的变量同人格大五/五因素模型的相关却很弱。 2004年,Lee & Ashton编制了测量人格结构HEXACO模型的调查表(HEXACO-PI),它由六个因素量表组成,在每个因素量表下有四个小的层面量表。此量表既适合于自我评价也适合于他人评价。有192个题目和96个题目两个版

中国民间美术研究之跳岭头论文

中国民间美术研究论文 题目:跳岭头之傩舞文化 姓名:王淼文 班级:09级(1)班 指导老师:蓝学会 学号:20094106139

中国民间美术跳岭头之傩舞文化 论文摘要:“跳岭头”又叫“岭头节”、“看岭头”、“傩舞”、“颂鼓”、“岭头调”、“跳鬼僮”,是钦州最古老的一种祭祀形式的带面具舞蹈,是一种驱瘟逐疫,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为目的的祭祀仪式。 关键词:跳岭头、傩戏、岭头节。 历史介绍 柯琳在《傩文化刍论》中介绍,傩可能产生在夏代中期,到商(殷)代已有定形。西周文献记载亦已有“天子傩”的说法,可见孔子时,国有“天子傩”(即国傩),百姓有“乡傩”(即乡人傩),“傩”已有一定的体制。 据民国三年《灵山县志》卷二十二《风俗志》记载:“八、九月各村多延巫师鬼童于社前,跳跃以编,始入室驱邪疫瘴,亦乃乡傩之遗意也。”这说明灵山县的“跳岭头”与古代的乡傩有血亲关系。这种带有古傩特征的“跳岭头”习俗,其最早文献见于明嘉靖《钦州志·风俗》载:“八月中秋,假名祭报,装扮鬼像于岭头跳舞,谓之跳岭头。”;清嘉庆《灵山县志》载:“八、九月各乡村多延师巫鬼童于社坛前赛社,谓之还年例,又谓之跳岭头”。男女聚观,唱歌互答,因而淫乐,遂假夫妇,父母兄弟恬不为怪。”据灵山县秦屋山村老艺人黄业高、秦宾缘介绍,该村自秦允函、黄志能立庙、立社起,就开始在村场跳岭头了。据秦家族谱,秦允函距今已有十七代,如按每代二十年推算,秦屋山村的“跳岭头”至少有三百四十年。 风俗简介 在广西南部地区的钦州、灵山、浦北一带,每年的农历八、九月份,大部分村庄以氏族为单位,陆续过“岭头节”。“岭头节”,部分地区又称“吃庙”,其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岭头节”中最重要的祭祀活动是“跳岭头”,是一种为村屯辟邪收妖除瘟、祈求庄稼丰收、人畜平安、保护村屯清吉所进行的一种宗教活动,因其多在村边缓坡岭头上举行,故称为“跳岭头”。祭祀过程中一人击象鼓指挥全局,二人敲锣配合鼓声,老道公跟随音乐节奏,有次序地完成每一个程序。它的特点是歌时不舞,舞时不歌。各村每年都在农历八至十月这段时间内举行一次,历次遵循,已成惯例,故又称“还年例”。 主要内容 2006年,“跳岭头”被确定为广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跳岭头”又叫“岭头节”、“看岭头”、“傩舞”、“颂鼓”、“跳鬼僮”,它是钦州最古老的一种祭祀带面具舞蹈。民众用之祈求风调雨顺,年景丰收。其装演则如黄金四目,执戈扬盾之制,先于社前跳跃以遍,始入室驱邪疫瘴疠,亦乡傩之遗意也。”这种傩戏沿袭了商代傩舞的基本特征,成为桂西南地区独特的民间表演艺术。从现在还跳的几个舞蹈的特征动作---击掌转身装山字头等舞姿看来,它与

浅论柳永的都市情结

浅论柳永的都市情结 王宏飞 摘要:创作主体思想情感的倾注的角度必然影响到创作载体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貌的走向,也反映创作内心本质情感的内在集合方向。本文试图从柳永创作中深入分析其都市情结产生的特殊原因、与其创作的特殊关系,并揭示柳永都市情结所产生的时代影响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柳永都市情结 柳永是北宋词坛上一位杰出的词作家,他的词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创造性的建树,特别是慢词的创作,对宋词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柳永在创作当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大量创作反映市民阶层生活思想的俗词,也因此历代文人对柳永和其词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柳永却深受广大市民阶层的喜爱。“俚不伤雅,雅而能俗”,收到了“雅俗共赏”之功。在当时获得“凡有井水出,皆能歌柳词”的社会效果。柳永及其词在文学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对此我们有必要对其作深入的研究,真正挖掘其特殊背后的本质性认知。 创作主体的生平历程必然影响到创作载体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貌的走向。问下,从其本质而言,实则也是人学,艺术本体与人的生命是同结构的,文艺风貌的形成和艺术主体活动尽管不能画上等号,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从人的生命活动中寻得解释。1 文学作为人的心灵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和心理状态,体现创作者的心路历程。对柳永生平的准确把握,方能更好地理解柳永及其词,在思想和艺术方面的特质。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嗜卿,排行第七,又有“柳七”之称。一生立志入世,但仕途极为不顺,受挫之后又消极混迹于娼馆酒肆的下层社会当中。也正由于他能融入市民阶层当中,从心理情感上接受下层生活,也为他的词作内容革新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真正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情感,取得极大的成就。 柳永生于一个典型的“奉儒守官”的书香门第。家乡崇安文风鼎盛,“诸儒继出,蔚为文献名邦”。柳永的祖父柳崇以“义行可风,尝以待孝为由,终身‘御衣称处士’” 2 ,以儒道修身齐家。柳永的父亲柳宜,为政耿直,得君之重,“任

大众文化概况

第一章大众文化概述 一、大众文化的定义:大众文化是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包括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形态。 二、大众文化与大众媒介 大众媒介与大众传播紧相关,实际上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是指职业传播者使用大众媒介、在广泛的传播对象中大量、迅速和连续地传播信息、以便施加影响的过程。相应地,大众媒介是指大众传播得以进行的专业机构和技术。大众媒介通常包括两类:机械印刷媒介(如报刊、书籍和杂志等)和电子媒介(如广播、电影、电视和网络等)。(1)大众媒介的应用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2)大众媒介对于大众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大众文化的特征] 大众文化有如下特征: 第一,大众媒介性。这是指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具有这种媒介所规定的特点。 第二,商品性。这是指大众文化具有由文化产业制作的供公众消费的商品的属性。第三,流行性。一种大众文化文本在开初总是善于吸收高雅文化文本和民间文化文本等的某些特点,创出原创性新模式,随即迅速地通过批量化生产而流行,在一定时段的一定公众群体中风行开来,形成时尚潮流。流行,真是大众文化的必然特征之一。 第四,类型性。 第五,娱乐性。大众文化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追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 第六,日常性。与欣赏高雅文化带有更多的个体精神性不同,公众对于街头广告、电视剧、流行音乐、时装、畅销书等大众文化的接受,是在日常生活的世俗环境中进行的。 四、大众文化中的多元互渗景观 在大众文化文本中,常常可见出主导文化、高雅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因子,从而出现大众文化的多元互渗景观。大众文化的多元互渗有着丰富复杂的表现,简要的说有以下三种形态。 第一,大众文化的主导。大众文化要真正在当前我国社会中产生合法性作用,就需要遵循或不违反主导文化的规范。 第二,大众文化的高雅化。大众文化常常把以往的高雅文化经典的某些因子巧妙的渗透进自身躯体内,以便获得来自高雅文化的经典权威。 第三,大众文化的民间性。大众文化有时竭力借用民间文化因子,投合普通民众的通俗趣味。 第二章电影 一、电影是身边么 电影是一种以活动照相术结合幻灯放映发展起来的综合艺术,主要流程是用电影摄影机以每秒摄取若干格画幅运动的速度,将运动过程拍摄在条状胶片上,成为许多格的动作逐渐变化的画面;然后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制成可以反映的影片;当影片通过放映机以同样的运转速度被灯光连续地投影于银幕时,由于人类视觉具有暂留印象的特性,观众便从银幕上看到像是实在活动的、放大了的活动影像。

《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结题报告[1]

《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华传统经典文化也日益彰显其魅力和价值。近年来,国内及区内已有不少中小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和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程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积累了一些丰富的诵读经验。但这些研究基本停留在很浅的层面上,如何把传统文化与中小学人格培养结合起来研究的更是鲜见。因此,我们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来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如何在中学生中培养自主学习传统文化的方法、途径、模式,还没有形成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和行之有效的操作办法。因此,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强化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构建良好的、有序对策和具体的实施操作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如何通过“研读经典”,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呢?我们一直在思考并为此已经做了两年多的实验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上升到理论研究的层面,故此提出了本课题研究。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还将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小学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更为有效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其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对广大中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会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开展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丰富学生人文底蕴,培育民族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力争总结出一些值得推广的教学案例,教学方法。探索适应新课标要求的传统文化的形式和方法的研究。 通过走进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创建学习型的文化校园,探索出适合中小学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根本上优化校园文化。 让传统文化堂堂正正地走进学校,大大方方地“占领”课堂,与学生朝夕相处,通过耳濡目染,达到陶冶其高雅情操、锻造其文明素质之效果。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筛选适合中小学生学习的传统文化内容。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开发完善主题式经典阅读文化的校本课程。经典研读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即“读、诵、议、评”的研读模式。 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上的有形展现,通过文化景点建设,构建特色鲜明、教育效果明显的立体的、开放的校本教材。让校园文化诠释学校办学理念,引领师生亲近经典文化,让校园成为师

双性人格综述

双性化人格研究的综述 摘要: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模式, 它是指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研究表明 ,男女被试更多地认为双性化的人是更典型的、有吸引力的、理想的女人和男人模式,因此我们的教育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加以改善 一、双性化的概念和历史 概念:双性化的心理学概念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反映两性由生理差异造成的心理特征的兼具或统一的状态,如“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心理特征”(珍妮特·希伯雷·海登,B·G·罗森伯格,1980)、“男女两性正性特征在个体身上的混和”(Elle Pile Cook,1985);另一种概念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强调两性心理气质的社会功能的协调,具有动力性和系统性,如J.H.Blovk(1973)就将“双性化”理解为协调能动性(agency)与合群性(communion)两方面需求的最佳平衡过程。 历史:1964年A.S.Rossi 首次提出双性化概念【1】 1974年bem编制Ben性别角色调查表(BSRI)开始了双性化的实验研究开,随后十年出现的大量研究主要围绕Ben和 Spence的两种不同理论假设展开。其中Ben 的研究遵循平衡模型强调两性气质相互调和或相互削弱的作用认为双性化是理想的性别角色,她后期提出的性别图式理论[2]进一步强调了双性化者具有根据情景客观需要组织和处理信息的特点。Spence和Helmreich的研究注重个体内部稳定的行为倾向及两性特质的占有水平的差异他们坚持双高模式强调两性特质的独立效应。 国内关于双性化研究开始于 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初是对一些理论的探讨后来对双性化的实证研究呈现三种情况一是从性差研究的不同角度证明人格双性化是在对两性性别角色良好的认同基础上形成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Bem的性别图示理论。二是注重双性化的心理健康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双性化者具有最高的心理健康和自尊水平【3】三是有关双性化的发展受外部环境、年龄影响的问题,在双性化的人格结构方面国外研究了许多不同年龄组样本后发现,在有关双性化的许多研究性量表中BSRI的结构具有高度一致性。其中男性气质量表具有两个主要因素一为“工具性”(支配性、领导性、占有性、自信)一为“独立性”(自主性)女性气质量表只具有一个因素“移情性”(人际敏感性)。 二、双性化人格研究的影响 1、打破性别角色标准的严格界定。 双性化人格理论的主张者们认为,严格界定男女性别角色标准是有害的,因为它限制了男性和女性的行为。实际上,Bem在1978年就宣称她研究性别角色的目的是“使人类个性从个体的性别角色刻板形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形成健康的心理概念,从文化强加给的男性化、女性化限制中解脱出来”【4】双性化人格理论的基本假设是 :男性特有勇敢、坚强、进取、成就、竞争等特征,而女性具有温柔、顺从、脆弱、细致、同情心、安静等特征。【7】 2、证实具有两性化人格的个体事实存在 中外心理学家通过调查表明在现实生活中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在男性和

大众文化研究

第一章(第一节) 1、“文化”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其中不包括(B) A 与文明同义 B 文学意义 C 美学意义 D 人类学意义 2、下列形态中不属于描述性意涵(D) A 华夏文明 B 印加文明 C 西方文明 D 有教养文明 3、下列形态中不属于规范性的意涵(B) A 文雅的文明 B 基督教文明 C 懂礼貌的文明 D 有教养的文明 (第三节) 1、中产阶级出现后,文化图谱由一分为二变成了三分天下:即上层阶级文化、(A)下层阶级文化。 A 中产阶级文化 B 中层阶级文化 C 中下层阶级文化 D 中上层阶级文化 2、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这对概念则建立在(C)的主题划分的基础上的。 A 管理学 B 经济学 C 社会学 D 新闻学 3、精英文化属于(B)的文化 A 和风飘絮 B 阳春白雪 C 春风飞扬 D 春暖花开 4、大众文化是(A)的文化 A 下里巴人 B 乡下人 C 农村人 D 平民 5、在中国当下,文化的类型划分则必须具有特殊性,我们依照(D)的论述将其划分为五种类型。 A 中心 B 重点 C 主旨 D 主流 6、(A)是指在国家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建构起来的文化,具备一定的政治经济权利。 A 主导文化 B 传统文化 C 民间文化 D 精英文化 7、英国传播学者威尔逊认为,(C)是“某个社会中所有人的文化”。 A 主导文化 B 传统文化 C 通俗文化 D 民间文化 8、英国伯明翰学派学者(D)将大众文化界定为“为普通民众所拥有,为普通民众所享用,为普通民众所钟爱的文化。 A 雷蒙.威廉斯 B 威尔逊 C 托马斯 D 约翰.哈特利 9、在我国传统的用法中,通俗文化与民俗文化指的都是一种(A)的文化形态。 A 前工业社会中 B 后工业社会中 C 中期工业社会中 D 中后期工业社会中 10、文化的外延,指向三个领域:物质、(C)和社会实践。

近十年汉画像石中的汉代乐舞研究综述

近十年汉画像石中的汉代乐舞研究综述 文学院 10级1班宁夏学号:2010013666 摘要:汉代画像石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汉代歌舞是中国古代歌舞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画像石上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乐舞图像将二者完美的结合,不仅再现了雄浑广博的大汉风韵,更体现了当时文化繁荣、气势恢弘的时代精神。近十年,随着汉代画像石的不断挖掘,对汉代画像石上的汉代乐舞研究也日益繁盛。本文将从汉代乐舞画像石的地区分布及特征、乐舞类型、审美以及影响四个方面对近十年来关于汉画像石上的乐舞研究进行整理。 关键字:汉乐舞画像石分布地区乐舞类型审美影响 一、汉代乐舞画像石分布地区及特征 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汉画像石的分布十分广布,卫雪怡在《汉画像石的乐舞研究》中对汉乐舞画像石的区域分布及特征进行了阐述。她将汉乐舞画像石分布地区分为四个大区域,分别是:画像石数量最多、分布区域最广的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河南省中部的广大区域;以南阳为中心,包括湖北省北部地区在内的区域;以成都、重庆为轴心的川渝地区和陕北、晋西地区。以山东为首的第一个分布区域受儒家文化和道家升仙思想影响颇深;以南阳为代表的第二个区域受楚文化影响最大,长袖细腰、轻盈飘逸的楚舞风格、小型乐队的表演艺术等形式是此区域汉乐舞画像石的主要艺术特征;以成都、重庆为轴心的第三个区域深受巴渝文化影响,浓郁的西域文化风貌,手持鼗鼓和排箫的伏羲、女娲图以及独特的巴人民间舞蹈是本区乐舞汉画像石最为显著的艺术特征;陕北、晋西地区的乐舞画像石以剪影似的科化手法、鼓员敲击建鼓是动作缺乏舞蹈性、长袖舞伎人衣长袍、挥广袖舒缓而舞为主要艺术特征。除了以上四大汉乐舞画像石区域,卫雪怡还阐明散见于各省的画像石也不少,但数量有限、画面表现内容相对单一,不具有代表性和区域性特征[1]。关于汉乐舞画像石地域分布,吴金宝对于分布区域划分和特征描述与卫雪怡大致相同但稍有差异,他从深沉厚重的苏鲁豫皖边界区的艺术风格、迤逦灵动、迷离浪漫的南阳区乐舞艺术风格和博采众长、独具特色的四川去乐舞艺术风格对目前各地出土的汉代乐舞画像石的内容、形式、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描述总结[2],对于相关方面的研究有一定价值。关于汉代乐舞画像石地区分布的研究梁宇在《从汉画像砖石上寻访汉代舞蹈》[3]中也有简单阐述,但是分类不如前两位清晰、描述也没有前两位详细。 除了对汉代乐舞画像石整体分布及特征的研究以外,对各代表区域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其中对南阳地区的汉代乐舞画像石研究最为突出:王松阳从图像学角度,以汉代画像入手,探讨了百戏中舞蹈艺术的形式与内容,女乐歌舞表演的技术和韵味,“四夷”之乐与汉乐舞的融合与繁荣,以及汉代贵族间自娱性的即兴舞蹈和礼仪性舞蹈“以舞相属”风俗等方面对南阳汉代乐舞画像石进行了研究[4];黄茜文以南阳汉代画像石中的乐舞图像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通过乐舞图像中的舞姿形态、表演形式以及对汉代社会文化娱乐生活的折射等方面来追溯汉代艺术的嬗变轨迹[5];田平以南阳汉乐舞画像石为标准从六个方面欣赏汉画像乐舞艺术的审美内涵:飘逸轻盈奔放的舞技给人一种艺术美的享受;用生动形象演绎出震人心弦的旋律美;舞蹈者妩媚动人的形象给人一种自然美的愉悦;夸张变形,出奇制胜;寓巧于拙,稚拙朴实之美;“形神兼备”——汉画乐舞具有传情达意的美学意蕴 [6];王蕊研究的是南阳汉画像石刻与汉乐舞融合所产生的双向审美效应的表现和内在成因与机制[7];王孟秋则是对南阳汉画像石中常见的几种乐舞形式——建鼓舞、长袖舞、盘鼓舞进行了探讨,讲述它们各自的舞蹈艺术特点,分析了汉代乐舞繁荣的原因。通过研究汉画像石

李煜文献综述

李煜研究综述 李煜是我国晚唐五代影响较大的词作家。他的词作以南唐降宋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主要奢华的贵族生活,后期主要写亡国之思,现存其词作三十余首,其中后期词作占三分之一。对于李煜的创作,前人专论很少,为单篇论文的较多,但这并不代表否认他在词史上的地位。 关于李煜的词作,有人认为他的后期词作“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堪称“神秀”之作;也有人以为是“亡国之音哀以思也”,没有可取之处。就其肯定的方面来讲,对于李煜在中国词史上的地位的评价,一般来讲是从三种方面来讲: 一方面是分析“李煜词为什么能够穿越千年的历史”。其原因大概认为有以下几种。 第一,王国维说:“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李煜词的精神生动飞扬足以超过现实涵盖一切,他用白描手法通过梦境的叙述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 将词的意境美写到极致, 创造了一个清新自然, 坦率真切的审美艺术境界。【《以悲为美,以境为鉴——论王国维对李煜词的评价》赵青,《语文学刊》2008年04期】他善于深入到人的心灵最深处,而又能用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把那种抽象的、可感而不可说的感情,真实具体的描述出来,完成抒情诗人自我心理形象的塑造。【汤人民《王国维“境界”说试探》《南师学报》1962年第3期】这种不经意间营造的意境,给人以深切感受,让人难以忘怀。 “赤子之心”也是其作品能引起他人共鸣的重要原因。李煜词通常直言本事,一往情深。【唐圭璋《李后主评传》《读书顾问》创刊号,1934年3月】这位“生在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王国维《人间词话》第十六则),阅世甚浅的词人,始终保有较为纯真的性格,在词中一任真实情感倾泻。他的前期词写宫廷享乐生活的感受,对自己的沉迷与陶醉不加掩饰;后期词写亡国之痛。血泪至情。无论是荒唐的生活或是亡国的无奈,本都是不可饶恕的事,但由李煜如此坦率的说出,又不禁让人为他惋惜而不忍责怪。 悲情作品承载了中国古代文人乃至整个汉民族的感伤世界。“读者往往走进诗人所创造的意境中去,往往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诗人客观世界中去。”无疑,李煜词创造了亡国之痛、亡国之思、离别之苦、孤寂之恨、故国之恋的尖锐冲突,他将自身的身世之慨,上升为人类普遍情感的高度,营造了无限的忧患和惶恐的悲愤情结气氛,冲破了强烈的时间意识和廖廓的空间意念,在读者心中聚变成词学张力,荡气回肠,感人殊深。【《简论李煜词穿越历史时空的词学张力》王惠民,《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中国媒介素养的发展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c17884864.html, 中国媒介素养的发展研究综述 作者:王小燕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11期 摘要:媒介素养是个舶来品,从1997年卜卫引进中国开始已发展了十几个年头,中国的媒介素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也存在一些问题。中国媒介素养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理性的借鉴西方的成果,然后进行本土化的建构,在发展中慢慢寻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媒介素养发展的健康的,可持续的道路,并加强实践性研究与系统性研究。 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演变;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255-01 一、媒介素养的含义及其演变 素养一词有平素所供养的意思,是形容一个人的道德的词汇。往往与其他词汇相连组成军事素养,公民素养,文化素养等,“媒介素养”一词是个地地道道的舶来品,英文为“Media Literacy”,literacy愿意是“读与写的能力”,汉语中的素养也有“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的意思,因此,翻译过来就是“媒介素养”。英国是媒介素养的发源地,1933年,英国利维斯和汤普森所著《文化与环境:培养批评意识》一书的出版,成为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开端,他们以保存传统文化价值观念,训练青年人抗拒大众传媒中提供的“最低水平的满足”这种观点在30年代至60年代得到社会的广泛赞同。媒介素养的含义各种各样,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下定义为:“媒介素养,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 而媒介素养一词首次在中国出现则是在1997年卜卫发表的《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一文中,“早期的屏幕教育、媒介素养、图像素养、电视素养,以及后来的视觉传播、视觉意识与批判性观看技能等均与媒介教育的概念密切相关,或者说是媒介教育的内容。” 从素养演变为媒介素养的核心就是对媒介的认知和使用。素养的培养就是为了使传播者和受众之间建立起一个共同的世界,也可称之为经验世界。而媒介素养则需要在新技术及精神方面加强在经验世界中两者的交流。现代社会信息繁杂,人们在面对信息时除了会选择,更重要的是学会交流,也就是传播,也就是说“从素养到媒介素养的建构目标就是为了独立主体的交流”。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中也强调交流的重要性,他告诉我们技术和产业征服交流的尺度后,面对面的交流社区随之消亡;直接的社区经验的纽带松散之后,真空随之出现。因此,对于真空的出现,需要我们自己去填充,用信息填充,达到交流的目的。在此,媒介素养演变成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交流,也就是传播。

人格心理学六大流派综述

人格心理学论文 ——六大流派综述

第一大流派:精神分析流派 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提出,是一种影响深远的经典学说。其人格理论主要有脑解剖模型、结构模型、本能论、防御机制、发展的心理性欲阶段和了解无意识的方法等。弗洛伊德早期把人格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部分,他把这种划分称为脑解剖模型,心理活动的主体是无意识。后来,他又提出了结构模型,即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补充、相互对立。人类行为受驱力或称本能的强大内部力量驱使,本能分为力比多和塔纳托斯(死的本能),两者相互交织,共同驱动行为。自我经常会将不符合社会期望的无意识内容控制在意识之外,以避免焦虑,防御机制就是“自我处理非期望想法和欲望的技术”,包括压抑、升华、移置、否认、反向作用、合理化、投射等。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形成是在生命早期。他把早期发展以动情区为标志划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是口唇期(0~18个月)、肛门期(18个月~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岁~青春期)、生殖期(进入青春期后)。在经历每个发展阶段如果形成了固着,成人后就会具有相应的人格特征。 无意识是人类心理中的主要部分,了解无意识的方法主要有梦、投射测验、自由联想、口误、催眠、意外行为、象征性为等等。弗洛伊德第一个概述并提出了心理治疗体系,即精神分析。“其目的是将重要的无意识东西带入意识,并在意识中用理性的方式加以考察”。移情和反移情是重要概念。精神分析师经常使用投射测验来考察无意识,常用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墨迹测试、主题痛觉测验和画人测验等。对投射测验的主要批评是其信度和效度过低,但如果使用正确,投射测验会带来很好的启发。“新精神分析主要应该被看做在总的精神分析方法内关于人格的不同观点”。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有阿德勒、荣格、埃里克森、霍尼、沙利文及弗洛姆。阿德勒提出需求优越、克服自卑的概念,认为这是人类的主要动机,人人都有一种内在驱力以摆脱源于婴儿期的无助感。父母的溺爱和忽略会导致人格问题。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有作用,中间儿是最能取得成就和最少出现心理失调的。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集体无意识是所有人都相同的,从我们的祖先那里继承而来的。重要的原始意象有女性原始意象、男性原始意象、阴影、自我等。埃里克森强调自我的积极作用,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霍尼认为男女人格差异主要是由社会影响产生,反对弗洛伊德在人格发展中对本能的过分强调。她对精神分析法有两个重要贡献:关于神经症的看法及女性心理学。沙利文提出了人格意象概念,并强调了青春期的重要性。弗洛姆表现出对精神分析和社会主义理论的混合。他认为自由给人们带来痛苦和焦虑,逃避自由的手段有权威主义、破坏和自动舒适装置三种,而弗洛姆推崇的是了解自己、

李清照词研究文献综述1

李清照词研究文献综述1 《中国词史》对南宋数位女性词人都有关注,其中以李清照为重点。将李清照词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来研究。他认为,前期词表现闺中生活的词揭示了李清照的内心世界,表现她对幸福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对自然的热爱,也带有时代感伤的情怀。同时指出,这些词与封建礼教不无抵触,因而受到同时代封建卫道士的诋毁。后期词书写的愁恨包含深刻的社会内容,感伤国破家亡的不幸。在艺术成就上,他认为李清照“为自我写心,表达真实的感情和鲜明的个性”,“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并且“声律和谐,富有音乐美”。 陶尔夫和刘敬从李清照经历的时代巨变、生活坎坷和精神磨难出发,持“蚌病成珠”的观点,认为后期词中“广泛地展示了那整个时代的苦难在词人心中留下的印痕”,赋出生命与时代的悲哀。他们把李清照的词按内容分为感伤时世、悲今悼昔、咏物自伤三类,并认为词中坦荡率直的精神与《上邪》、“敦煌曲子词”的某些民歌极相似。另外,还分析李清照的词学观点,认为“易安体”的精妙在于词学观念、审美体验、女性意识和艺术手段四个方面,从《打马图经自序》看出其词包含的专精精神来之不易,是生命投入的结晶。 吴熊和也集中关注李清照后期词,认为她既保持了南唐抒情词的传统词风,又“创造了以时代悲剧为背景的、表现她个人的深沉感受和巨大不幸的艺术风格”,“词的时代性和李清照个人的艺术独创性完美地统一,使传统的词风得到了充实和改造”,因此在两宋词人中独树一帜,这也是李清照对宋词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通过与其他词人的比较,突出李清照词的意境之妙。如她的伤别之作与柳永的“词语尘下”的赋别作品迥异,具有高雅的林下风范。 葛晓音认为李清照的闺情词风格含蓄秀婉、深挚清隽。同时结合其人生轨迹,认为其所见的政治沧桑和世态炎凉对前期词的艺术风格有很大影响,加上伤春伤别的情绪,使其多愁善感的才思情致早现。但其中《渔家傲》别标奇格,展现雄奇阔大的精神境界,以汉赋方式构思小令,在北宋词中极罕见。后期词风转为缠绵凄苦、深沉感伤,广含“黍离之悲和人我苦乐之别”。而《词论》更使李清照成为词学理论探索的先行者,关注这种文学样式区别于诗文的特质和艺术表现规范,与周邦彦的创作反映出同样的探索要求。 刘尊明另辟蹊径,从传播史论的角度对李清照词作定量分析,仔细考察和探讨其词史地位。他认为,在男性作家传统下,女性作家能有专集编辑与流行,足见其非凡的文学成就和地位。列述宋明清以来至现当代国内流传的各种李清照词集版本。同时按时期统计历代文献对易安词的著录和传播,分宋元、明清两个历史时期,分别统计历代词选、总集及其他重要文献所录李清照词的具体数量。之后再探讨现当代文献和海外主要典籍传播李清照词的状况。此外,还从学术史论的角度,统计出李清照的存词名次在宋代十大词人中排名第76,而当代研究名次数量排名第2,1可见她的特殊地位。这种方法有一定合理性,不失为角度独特的尝试,但其科学性值得商榷,。 1数据截止于1999年,统计认为李清照在十大词人中综合排名第9。排名依据包括:存词名次、版本名次、 历代品评名次、当代研究名次、历代词选名次和当代词选名次,依此6项求平均数,得出平均名次。李清 照的平均名次排在第9位。前八位分别是:辛弃疾、苏轼、周邦彦、姜、秦观、柳永、欧阳修、吴文英, 第10位是晏几道。

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人格培养研究

- - - 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人格培养研究 肥西县中科院幼儿园(禹州华侨城):炎 摘要:本文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幼儿人格培养以及两者关系,阐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 发展历程以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针对幼儿人格影响因素和发展阶段,结合中国 优秀传统文化容,提出幼儿园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幼儿人格;人格教育;幼儿园;措施方法; 1 引言 1.1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应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指出:“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且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自启蒙教育阶段便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引导儿童树立正确、高尚的道德观念,并为青少年建立正确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起到奠基作用。大凡接受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人,常能以孝悌对待家人,以诚信对待朋友,以道义对待取舍,以仁爱对待社会,以厚德对待万物,并以“慎独”之心保持其质朴的生活态度。 研究优秀传统文化和幼儿人格培养关系,以及如何在幼儿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的德育有机结合,从幼儿的日常行为规,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入手,培养幼儿良好的人格品质,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在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时期,回溯历史,到古代先哲那里去汲取智慧与力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人格培养相结合,融合中西方教育理论和方法,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幼儿人格教育理论体系和课程体系,建立民族道德体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人与自然、人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