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考研环境监测试题库

中国农业大学考研环境监测试题库
中国农业大学考研环境监测试题库

环境监测

一、名词解释

1、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为优先污染物。

2、背景断面:反映进入本地区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

3、净化断面(削减断面):当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在水体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最大限度混合时,其污染状况明显减缓的断面。

4、控制断面:为了确定特定污染源对水体的影响,评价污染状况,以控制污染物排放而设置的采样断面。

5、酸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6、碱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7、化学需氧量(COD):在一定条件下,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mg/L表示,它是水体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主要指标。

8、生化需氧量(BOD):是指由于水中的好氧微生物的繁殖或呼吸作用,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

9、总有机碳(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的总量,结果以碳的质量浓度(mg/L)表示。

10、总需氧量(TOD):指水中的还原物质,主要是有机物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O2的含量(mg/L)计。

11、大气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出的污染物扩散到某个地区的室外空间,污染物质的性质、浓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综合影响而引起某个地区居民多数人的不适感,并使健康和福利受到恶劣影响。

12、硫酸盐化速率:指大气中含硫污染物(主要是二氧二碳)转化为硫酸盐微粒的速度。

13、降尘:是指大气中自然沉降于地面上的灰尘,又称自然降尘。

14、总悬浮颗粒物(TSP):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微米的颗粒物。

15、声功率:是单位时间,声波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某指定面积的声能量。在噪声监测中,声功率是指声源总声功率,单位为W。

16、声强:声强是指单位时间,声波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声能量,单位为W/m2

17、声压:是由于声波的存在而引起的压力增值。

18、总体:研究对象的全体。

19、个体:总体中的一个单元。]

20、误差: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测量值与真值不完全一致,这种不一致在数值上的表现即为误差。

21、偏差:是指个别测量值与多次重复测量值之偏离程度。

22、精密度: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它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所存在的偶然误差的大小。

23、灵敏度:是一个分析方法或分析仪器在被测物质改变单位质量单位浓度时所引起的相应量变化的程度。它反映了该方法或仪器的分辩能力。

24、检出限:指一个分析方法对被测物质在给定的可靠度能够被检出的最小质量或最低浓度。

二、填空题

1、所有缓冲溶液都应避开(酸性)或(碱性物质)的蒸气,保存期不得超过(3个月),出现浑浊、沉淀或发霉等现象时,应立即废弃。

2、标准缓冲溶液是用于(确定或比对)其他缓冲溶液PH值的一种(参比溶液),其PH 值由(国家标准计量部门)测定确定。

3、标准溶液浓度通常是指(20℃时)的浓度,否则应予校正。

4、制备纯水的方法很多,通常多用(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

5、蒸馏法制备纯水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可以除去(非离子杂质和离子杂质),缺点是设备(要求严密),产量很低因而成本高。

6、在安装蒸馏装置时,水冷疑管应按(下入上出)的顺序连续冷却水,不得倒装。

7、不便刷洗的玻璃仪器的洗涤法:可根据污垢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洗涤液)进行(浸泡)或(共煮),再按(常法用水冲净)。

8、离子交换法制备纯水的优点是,(操作简便),(设备简单),(出水量大),因而成本低。

9、样品消解时要选用的消解体系必须能使样品完全分解,消解过程中不得引入(待测组分)或(任何其他干扰物质),为后续操作引入干扰和困难。

10、任何玻璃量器均不得用(烘干法)干燥。

11、实验室用水的纯度一般用(电导率)或(电阻率)的大小来表示。

12、使用有机溶剂和挥发性强的试剂的操作应在(通风橱或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

13、保存水样时防止变质的措施有:(选择适当材料的容器,控制水样的pH,加入化学试剂(固定剂及防腐剂),冷藏或冷冻)。

14、常用的水质检验方法有(电测法和化学分析法,光谱法和极谱法有时也用于水质检验)。

15、称量样品前必须检查天平的水平状态,用(底脚螺丝)调节水平。

16、一台分光光度计的校正应包括哪四个部分?(波长校正;吸光度校正;杂散光校正;比色皿的校正)。

17、举例说明什么是间接测定?(需要经过与待测物质的标准比对而得到测定结果的方法,如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色谱法等)。

18、无二氧化碳水的制备方法有(煮沸法、曝气法和离子交换法)。

19、水样在(2~5℃)保存,能抑止微生物的活动,减缓物理和化学作用的速度。

20、监测数据的五性为:(精密行、准确性、代表性、可比性和完整性)。

21、实验室监测分析中常用的质量控制技术有(平行样测定、加标回收率分析、空白实验值测定、标准物质对比实验和质量控制图)。

22、实验室质量控制又称(部质量控制)。实验室间质量控制又称(外部质量控制)。

23、加标回收率的测定可以反映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24、加标回收率分析时,加标量均不得大于待测物含量的(3倍)。

25、痕量分析结果的主要质量指标是(精密度)和(准确度)。

26、在监测分析工作中,常用增加测定次数的方法以减少监测结果的(随机误差)。

27、分光光度法灵敏度的表示方法为:(标准曲线的斜率)

28、校准曲线可以把(仪器响应量)与(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定量地联系起来。

29、全程序空白实验是(以水代替实际样品,其他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均与样品测定步骤完全相同的操作过程)。

30、空白试验应与样品测定同时进行,并采用相同的分析步骤,取相同的试剂(滴定法中的标准滴定溶液的用量除外),但空白试验不加试料。

31、误差按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

32、在方法验证中需用的基准物质,如标准溶液,要与标准物质进行比对、核查。测量完成后,计算两者的平均值,若在(95%置信区间无显著差异)即可使用。

33、测定下限指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定量测定被测物质的最低浓度或含量;美国EPA规定以(4倍检出限浓度)作为测定下限。

34、在加标回收率测定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应注意(加标量控制在样品含量的0.5~2倍,加标后的总浓度应不超过方法的测定上限浓度值)。

35、试剂空白值对(准确性以及最低检出浓度)均有影响。

36、密码质控样指(在同一个采样点上,同时采集双份平行样,按密码方式交付实验室进行分析)。

37、准确度用(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来表示。

38、准确度可用(标准样品分析和加标回收率测定)来评价。

39、精密性反映了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存在的(随机误差)的大小。

40、精密度通常用(极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41、为满足某些特殊需要,通常引用(平行性、重复性和再现性)专用术语。

42、校准曲线包括(标准曲线和工作曲线)。

43、校准曲线的检验包括(线性检验、截距检验和斜率检验)。

44、线性检验即检验校准曲线的(精密度);截距检验即检验校准曲线的(准确度);斜率检验即检验分析方法的(灵敏度)。

45、按《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HJ/91-2002),现场采集的水样分

为瞬时水样和混合水样,混合水样又分为等比例混合水

样和等时混合水样。

46、湖泊、水库采样断面垂线的布设:可在湖(库)区的不同水域(如进水区、

出水区、深水区、浅水区、岸边区),按水体类别设置监测垂线。

47、采样断面是指在河流采样时,实施水样采集的整个剖面。分为背景断

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等。

48、地表水监测断面位置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区和排污口处,尽量选择顺直河段、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水面宽阔、无急流、无浅滩处。

49、每批水样,应选择部分项目加采现场空白样,与样品一起送实验室分析。

50、第一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或专门处理此类污染物设施的排口。

51、第二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排污单位的外排口。

52、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项目如COD、石油类、氰化物、六价铬、汞、铅、镉和砷等,要逐步实现等比例采样和在线自动监测。

53、测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54、除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油类、五日生化需氧量、DO、有机物、余氯等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外,要先用采样水荡洗采样器与水样容器2~3次,然后再将水样采入容器中,并按要求立即加入相应的固定剂,贴好标签。应使用正规的不干胶标签。55、测定油类、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硫化物、余氯、粪大肠菌群、悬浮物、放射性等项目要单独采样。

56、测量pH时应停止搅动,静置片刻,以使读数稳定。

10的碱性溶液中,pH与电动势不呈直线关系,出现 57、玻璃电极在pH碱性误差(钠差),即pH的测量值比应有的偏低。

58、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时,为除去水样色度和浊度,可采用絮凝沉淀法和蒸馏方法。水样中如含余氯,可加入适量Na2S2O3;金属离子干扰可加入掩蔽

剂去除。

59、用于测定COD的水样,在保存时需加入H2SO4,使pH<2。

60、K2Cr2O7测定COD,滴定时,应严格控制溶液的酸度,如酸度太大,会使滴定终点不明显。

61、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时,显色酸度一般控制在0.05-0.3mol/L(1/2H2SO4),以0.2mol/L时显色最好。

62、测定铬的玻璃器皿用硝酸与硫酸混合液或洗涤剂洗涤。

63、水中氨氮是指以游离(NH3)或铵盐形式存在的氮。常用的测定方法有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水酸—次氯酸盐法和滴定法方法。

64、1德国硬度相当于CaO含量为10mg/lL。

答:、10

65、油类是指矿物油和动植物油脂,即在pH≤2能够用规定的萃取剂萃取并测量的物质。

66、测定高锰酸盐指数时,水中的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还原性无机物和在此条件下可被氧化的有机物均可消耗KMnO4。高锰酸盐指数常被作为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物和还原性无机物质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

67、化学需氧量(以下简称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消解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的量,以氧的mg/L表示。

68、用钴铂比色法测定水样的色度是以与之相当的色度标准溶液的度值表示。在报告样品色度的同时报告pH。

69、测定BOD5所用稀释水,其pH值应为7.2、BOD5应小于0.2mg/L。接种稀释水的pH值应为7.2、BOD5以在0.3-1mg/L之间为宜。接种稀释水配制后应立即使用。

70、在两个或三个稀释比的样品中,凡消耗溶解氧大于2mg/L和剩余溶解氧大

于1mg/L时,计算结果应取平均值,若剩余的溶解氧小于1mg/L甚至为零时,应加大稀释倍数。

71、在环境监测分析中,测定水中砷的两个常用的分光光度法新银盐分光光度法和_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我国标准分析方法是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72、用四氯化碳萃取水中的油类物质时,样品直接萃取后,将萃取液分成两份,一份直接用于测定总萃取物,另一份经硅酸镁吸附后,用于测定石油

类。

73、加标回收率分析时,加标量均不得大于待测物含量的3倍。加标后的测定值不应超出方法测定上限的90%。

74、含酚水样不能及时分析可采取的保存方法为:加磷酸使pH0.5—4.0之间,并加适

量CuSO4,保存在10℃以下,贮存于玻璃瓶中。

75、在现场采集样品后,需在现场测定的项目有水温、pH、电导率、溶解氧(DO)和氧化—还原电位(Eh)等。

76、水环境分析方法国家标准规定了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是用过硫酸钾(或硝酸—高氯酸)为氧化剂,将未经过滤的的水样消解,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

79、测定氰化物的水样,采集后,必须立即加NaOH固定,一般每升水样加0.5

克NaOH,使样品的pH>12,并将样品贮于聚乙稀瓶或硬质玻璃瓶中。在采样后24小时以进行测定。

80、电导率的标准单位是S/m(或答西门子/米),此单位与Ω/m相当。

81、通常规定25℃为测定电导率的标准温度。

82、测定铬的玻璃器皿(包括采样的),不能用重铬酸钾洗液(或铬酸溶液)洗涤,可用硝酸与硫酸混合液或洗涤剂洗涤。

83、保存水样时防止变质的措施有:选择适当材料的容器、控制水样的pH、加入化学试剂(固定剂及防腐剂)、冷藏或冷冻。

84、排污总量指某一时段从排污口排出的某种污染物的总量,是该时段污水的总排放

量与该污染物平均浓度的乘积、瞬时污染物浓度的时间积分值或排污系数统计值。

85、测定苯胺的样品应采集于玻璃瓶,并在24h测定。

86、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适用于0.03-50mg/L的水样中苯胺类的测定。当水中酚含量高于200mg/L时,会产生正干扰。

87、硫化物是指水中溶解性无机硫化物和酸溶性金属硫化物,包括溶解性

的H2S、HS、S2-以及存在于悬浮物中的可溶性硫化物和酸可溶性金属硫化物。

88、硫化氢具有较大毒性,水中硫化氢臭阈值浓度为0.025—0.25μg/L之间。

89、由于硫离子很容易被氧化,易从水样中逸出,因此在采样时应防止曝气,并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乙酸锌-乙酸钠溶液,使水样呈碱性并形成硫化锌沉淀。采样时应先加乙酸锌-乙酸钠溶液,再加水样。

答:氢氧化钠溶液乙酸锌-乙酸钠溶液碱性硫化锌沉淀

乙酸锌-乙酸钠溶液水样。

90、碘量滴定法测定硫化物时,当加入碘液和硫酸后,溶液为无色,说明硫化物含量较高,应补加适量碘标准溶液,使呈淡黄棕色为止。空白试验亦应加入相同量的碘标准溶液。

9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普通合成洗涤剂的主要活性成份,使用最广泛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亚甲蓝分光光度法采用LAS作为标准物质。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标准分析方法是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92、分光光度法适用于测定天然水、饮用水的浊度,最低检测浊度为3度。

93、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汞的Ⅲ类标准值为≤0.0001mg/L,《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总汞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0.05mg/L。

94、测定水中微量、痕量汞的特效监测方法是冷原子吸收法和冷原子荧光法。这两种方法干扰因素少、灵敏度高。

95、总磷包括溶解的、颗粒的、有机的和无机磷。

96、离子色谱可分为高效离子色谱、离子排斥色谱和流动相色谱三种不同分离方式。

97、离子色谱是高效液相色谱的一种,是分析离子的液相色谱。

98、离子色谱对阴离子分离时,抑制柱填充强酸性(H+)阳离子交换树脂。

99、离子色谱对阳离子分离时,抑制柱填充强碱性(OH-)阴离子交换树脂。100、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适用于测定地表水、工业废水中的甲醛,但不适用于测定印染废水中的甲醛。

101、室空气监测时,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2h后进行。(室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102、采样时关闭门窗,一般至少采样45min;采用瞬时采样法时,一般采样间隔时间为10~15min。(室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

103、选取湿沉降采样器位置时,较大障碍物与采样器之间的水平距离应至少为障碍物高度的两倍,即从采样点仰望障碍物顶端,其仰角不大于30°(酸沉降监测技术规)

104、湿沉降采样器应固定在支撑面上,使接样器的开口边缘处于水平,离支撑面的高度大于1.2m,以避免雨大时泥水溅入试样中。(酸沉降监测技术规)

105、湿沉降采样时间的选取原则是:下雨时每24h采样一次。若一天中有几次降雨(雪)过程,可合并为一个样品测定;若遇连续几天降雨(雪),则将上午9:00至次日上午9:00的降雨(雪)视为一个样品。(酸沉降监测技术规)

106、监测湿沉降的接雨(雪)器和样品容器在第一次使用前需用10%(V/V)盐酸或硝酸溶液浸泡24h,用自来水洗至中性,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多次,然后用少量去离子水模拟降雨,或者测其电导率(EC),EC值小于0.15mS/m视为合格。(酸沉降监测技术规)

107、监测湿沉降时,洗净晾干后的接雨器安在自动采样器上,如连续多日没下雨(雪),则应3d~5d清洗一次。(酸沉降监测技术规)

108、监测湿沉降时,取一部分样品测定EC和pH,其余的过滤后放入冰箱保存,以备分析离子组分。如果样品量太少(少于50g),则只测EC和pH(酸沉降监测技术规)。

109、监测湿沉降时,用0.45μm的有机微孔滤膜过滤样品前,应将滤膜放入去离子水中浸泡24h,并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后晾干,备用。(酸沉降监测技术规)。

110、稳态噪声指在测量时间,被测声源的声级起伏不大于3 dB的噪声。(酸沉降监测技术规)。

111、环境噪声测量方法中规定,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应分别在昼间和夜间进行测量,在规定的测量时间,每次每个测点测量10分钟的等效声级。(声学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112、环境噪声测量方法中规定,城市功能区环境噪声应选择在周一至周五的正常工作日,进行24小时的连续监测。(声学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113、环境噪声测量方法中规定,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测点应选在两路口之间,道路边人行道上,离车行道的路沿20厘米,距路口应大于50米。(声学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114、环境噪声测量方法中规定,建筑物附近的户外噪声测量位置最好选在离外墙1至2米,或全打开的窗户前面0.5米处。

115、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中规定,用声级计采样时,仪器动态特性为“慢”相映,采样时间间隔为5秒。

116、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中规定,如厂界噪声为稳态噪声,测量1分钟的等效声级。117、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中规定,厂界噪声的测点应选在法定厂界外1米,高度1.2米以上的噪声敏感处。如有围墙,测点应高于围墙。

11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中规定,如厂界与居民住宅相连,测点应选在居室中央,测量时应打开面向噪声源的窗户,并以噪声源设备关闭时的测量值为背景值,室限值应比相应标准值低10分贝。

119、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中规定,场界噪声的测点应选择施工场地边界线上的敏感建筑物或区域最近的点。

12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中规定,当风速超过1m/s时,测量时应加防风罩,当风速超过5m/s时,应停止测量。

121、室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中对室空气质量监测项目的选择规定:北方冬季施工的建筑物应测定氨,新装饰、装修过的室环境应测定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等。(室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

武汉科技大学809环境监测2018--2020+答案考研真题

第 24 页 共 24 页 姓名 : 报 考 专 业 : 准考 证号码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写 题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试题 科目名称:环境监测( A 卷□B 卷)科目代码:809 考试时间:3小时 满分150分 可使用的常用工具:□无 计算器 □直尺 □圆规(请在使用工具前打√) 注意: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交回。 一、判断正误(20分,每题2分) 1、某一地表水体适用于水产养殖及鱼虾的产卵场,其水质应该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III 类水质要求。( ) 2、排入环境中的污染物应执行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满足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 ) 3、对于某学校主教学楼噪声应该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环境质量标准》4a 类标准。( ) 4、化学试剂的优质纯试剂一般用代码A.R 表示。( ) 5、系统误差是由某些恒定因素造成的,在一定条件下符合正态分布。 ( ) 6、测定废水的COD 指标时,当加热回流过程中出现试液颜色变蓝,需要对水样进行稀释后测定。( ) 7、GB3838-2002与GB3838-1998在执行上具有同等的效力。( ) 8、对某一污染物进行监测,监测数据准确性高的精密性一定高。( ) 9、纳氏试剂比色法对废水中氨氮的测定,加入酒石酸钾钠的作用是为了显色。( ) 10、TSP 测定中所用的滤料应该绒面向上放置。( ) 二、单选题(20分,每题2分) 1、测定排气烟尘浓度必须采用等速采样,如果采气速率大于烟气流速会使测定结果比实际浓度 。( ) A .偏大 B. 偏小 C. 没相对关系 D. 相等 2、对于某污水处理厂的排放口进行的监测属于 。 A.监视性监测 B.特定目的监测 C.研究性监测 D.科研监测 3、对于某工业企业含电镀含铅废水、含铅废水经处理后进入综合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放到长江水体,对于含铬废水是否达标排放,其采样监测点位在 。 A.工厂总排放口 B.含铅废水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 C.和综合废水混合处理后监测 D.在长江排口

最新中国农业大学考研《环境监测》试题库

环境监测 一、名词解释 1、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为优先污染物。 2、背景断面:反映进入本地区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 3、净化断面(削减断面):当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最大限度混合时,其污染状况明显减缓的断面。 4、控制断面:为了确定特定污染源对水体的影响,评价污染状况,以控制污染物排放而设置的采样断面。 5、酸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6、碱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7、化学需氧量(COD):在一定条件下,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mg/L表示,它是水体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主要指标。 8、生化需氧量(BOD):是指由于水中的好氧微生物的繁殖或呼吸作用,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 9、总有机碳(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的总量,结果以碳的质量浓度(mg/L)表示。 10、总需氧量(TOD):指水中的还原物质,主要是有机物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O2的含量(mg/L)计。 11、大气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出的污染物扩散到某个地区的室外空间,污染物质的性质、浓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综合影响而引起某个地区居民中大多数人的不适感,并使健康和福利受到恶劣影响。 12、硫酸盐化速率:指大气中含硫污染物(主要是二氧二碳)转化为硫酸盐微粒的速度。 13、降尘:是指大气中自然沉降于地面上的灰尘,又称自然降尘。 14、总悬浮颗粒物(TSP):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微米的颗粒物。 15、声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某指定面积的声能量。在噪声监测中,声功率是指声源总声功率,单位为W。 16、声强:声强是指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声能量,单位为W/m2 17、声压:是由于声波的存在而引起的压力增值。 18、总体:研究对象的全体。 19、个体:总体中的一个单元。] 20、误差: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测量值与真值不完全一致,这种不一致在数值上的表现即为误差。 21、偏差:是指个别测量值与多次重复测量值之偏离程度。

奚旦立《环境监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六章~第七章【圣才出品】

第六章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6.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1.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的目的、样品采集(见表6-1-1) 表6-1-1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的目的、样品采集表

2.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方法(见表6-1-2) 表6-1-2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方法

考点二:空气污染生物监测★★ 1.利用植物监测 (1)指示植物及其受害症状(见表6-1-3) 指示植物是指受到污染物的作用后能较敏感和快速地产生明显反应的植物,可以选择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及地衣、苔藓等。

表6-1-3指示植物及其受害症状 (2)监测方法(见表6-1-4) 表6-1-4监测方法 2.利用动物监测 一定区域内,利用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来监测评估该区域空气污染状况。 动物对污染物吸收途径:①气态污染物、粉尘从口鼻进入体内;②水和土壤中的污染物主要通过饮用水和食物进入;③脂溶性的物质可以通过皮肤进入动物机体。 污染物体内分布:①能溶解于体液的物质,在体内分布比较均匀;②三价和四价阳离子主要积累于肝或其他网状内皮系统;③铅、钙、钡、锶、镭、铍等与骨骼亲和力较强,其二

价阳离子在骨骼中含量较高;④对某种器官具有特殊亲和性的物质,则在该种器官中积累较多;⑤脂溶性物质易积累于动物体内的脂肪中。 3.利用微生物监测 一般以细菌总数和链球菌总数作为室内空气细菌学的评价指标。 考点三:土壤污染生物监测★★ 1.土壤污染的植物监测(见表6-1-5) 表6-1-5土壤污染的植物监测

2.土壤污染的动物监测(见表6-1-6) 表6-1-6土壤污染的动物监测

2020年武汉科技大学考研真题809环境监测硕士研究生专业课考试试题

第 2 页 共 4 页 考生 姓 名: 报 考 专 业 : 准考证 号 码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写题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试题 ( A 卷) 科目代码: 809 科目名称: 环境监测 注意: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交回。 一、判断正误(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对的打√,错的打×) 1.从环境监测的目的来看,对污染源进行的污染物浓度、排放总量和污染趋势的监测属于特定目的的监测。( ) 2.对于武钢股份有限公司所处区域(武汉青山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应该执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三级标准。( ) 3.酸度是指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这类物质不仅包括无机酸、也包括有机酸、强酸弱碱盐等。( ) 4.废水悬浮固体的测定所用的滤料,可以用0.45μm 的微孔滤膜,也可以用滤纸过滤。( ) 5.底质监测断面的设置位置应与水质监测断面重合,采样点在水质采样点垂线的正下方。( ) 6.当空气中的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监测方法的灵敏度高时,可以选用直接采样法采集样品。( ) 7.对于颗粒物的采集效率表示方法中,一般多用质量采样效率表示。( ) 8.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份样量根据所采集到的固体废物的最大粒径确定。( ) 9.对于环境污染因子的监测数据,精密度高的准确度也一定很高。( ) 10.空白试验是指除用蒸馏水或纯水代替样品外,其他所加药剂和试验步骤均与样品测定过程相同的实验操作过程,空白试验和样品测定同时进行。( ) 二、单选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综合排放标准与行业排放标准在执行上遵循 。 A.综合排放标准优于行业排放标准 B.行业排放标准优于综合排放标准 C.二者同时执行 D.执行严格的标准

环境监测考研天津工业大奚旦立《环境监测》考研真题

环境监测考研天津工业大奚旦立《环境监测》考研真 题 一、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具有()。[河北大学2018年研] A.强制性 B.推荐性 C.指导性 D.随意性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目前中国环境标准分为强制性环境标准和推荐性环境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执行的其他标准为强制性环境标准。强制性环境标准必须严格执行,超标即违法。强制性环境标准以外的环境标准属于推荐性环境标准。国家鼓励采用推荐性环境标准。如果推荐性环境标准被强制性环境标准采用,也必须强制执行。 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将将地面水环境功能分为5类,我们居住区域的长江水体属于()水体。[武汉科技大学2018年研] A.Ⅰ类 B.Ⅱ类 C.Ⅲ类 D.Ⅳ类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地表水环境质景标准》(GB 3838—2002)适用于全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具有特定功能的水域,执行相应的专业用水水质标准。其目的是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水资源、控制水污染以及改善地表水质量和促进生产。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①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②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③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④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⑤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值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水域功能类别高的标准值严于水域功能类别低的标准值。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最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 3对于某污水处理厂的排放口进行的监测属于()。[武汉科技大学2018年研] A.监视性监测 B.特定目的监测 C.研究性监测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试题及答案-环境监测(B卷)

姓名: 报 考 专 业 : 准考 证号码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写 题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试题 科目名称:环境监测(□A 卷?B 卷)科目代码:809 考试时间:3小时 满分150分 可使用的常用工具:□无 ?计算器 □直尺 □圆规(请在使用工具前打√) 注意: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交回。 一、辨析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时,执行最高功能类别所对应的标准值。( ) 2.排入环境中的污染物应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满足环境功能区的要求。( ) 3.对于武汉科技大学青山校区所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应该执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三级标准。( ) 4.废水的酸度和pH 均表示水中含有的能与强碱发生作用的物质的量。( ) 5.当废水中含有较多的其他还原性物质时,采用重铬酸钾回流法测得的COD 值比水中有机物含量的值偏高。( ) 6.测定废水的BOD 5指标时,当水中微生物含量较少且有机物含量高时,需要对待测水样进行稀释和接种。( ) 7.环境标准通常几年修订一次,每一标准的标准号是不变的。( ) 8.测定大气环境中的PM2.5时切割器是切割大于2.5μm 的颗粒物。( ) 9.纳氏试剂比色法中纳氏试剂指的通常是酒石酸钾钠。( ) 10.对于固废中金属含量的测定一般采用色谱仪进行分析。( ) 二、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大肠菌群是一种需氧及兼性厌氧菌,在37℃生长时能使乳糖发酵,在24h 内产酸、产气的( )。 A.革兰氏阴性芽孢杆菌 B.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C.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D.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 2、对于长江水的常规监测,所取水样的类型一般为( )。 A. 比例水样 B.混合水样 C.综合水样 D. 瞬时水样 3、固定污染源采样位置的确定,应选择在( )管段上。 A.气流分布均匀稳定的平直 B.水平 C.阀门附近 D.变径处附近

奚旦立环境监测第5版课后答案

奚旦立环境监测第5版课后答案 展开全文 导语:奚旦立环境监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已发布,精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如下,欢迎大家点击查看!更多考试动态|考试大纲|模拟试题|历年真题请关注精弘考研网。 本书是奚旦立主编的《环境监测》(第5版)的配套电子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梳理知识脉络,浓缩学科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详解课后习题,巩固重点难点。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奚旦立主编的《环境监测》(第5版)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精编考研真题,培养解题思路。本书从历年考研真题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并对之做了详尽的解析。所选考研真题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考生可以据此了解考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并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 注意:本书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第一章绪论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环境监测的定义、目的和分类★★★ 1环境监测的定义、目的及过程(见表1-1-1) 表1-1-1 环境监测的定义、目的及过程 2环境监测的分类(见表1-1-2) 表1-1-2 环境监测的分类 考点二:环境监测的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

1环境监测的发展 (1)被动监测:污染监测阶段。 (2)主动监测:环境监测阶段,或称目的监测阶段。(3)自动监测:污染防治监测阶段。 2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见表1-1-3) 表1-1-3 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 3监测技术概述 包括采样技术、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 4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见表1-1-4) 表1-1-4 环境优先污染物 考点三:环境标准★★★ 1中国环境标准体系(见表1-1-5) 表1-1-5 中国环境标准体系 2标准和技术法规的关系 (1)标准的定义 由公认机构批准,供通用或反复使用,为产品或相关加工和生产方法制定规则、指南或特性的非强制执行文件。 (2)技术法规的定义 强制执行的规定产品特性或其有关加工和产方法,包括适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