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州古桥梁结构及其现状的调查

关于苏州古桥梁结构及其现状的调查
关于苏州古桥梁结构及其现状的调查

古桥古塔教案

《古桥古塔》 一、教材分析 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明说不尽北京卢沟桥石狮子的千姿百态,道不完大雁塔玄奘取经的故事传说,在古老的中国大地,到处是美丽的风景,古桥古塔皆在图画中。课文中,首先通过展开桥和塔的历史、人文、艺术等方面的探索,激发对古桥、古塔知识的探索热情、了解建筑与生态的密切关系、环保意识、对桥、塔外观的审美意识,进而用绘画的形式勾画桥与塔的结构特征,再来引导学生寻找合适的材料,试着动手做一做。以达到循序渐进,深入浅出,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的效果。 教学活动定位:学习的历史,桥、塔的种类、起源、作用、外观与基本结构;学习收集资料,总结学习结果;理解建筑艺术与环境的和谐美的重要性,建立环保意识;利用纸材进行立体的桥和塔的制作。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收集有关古桥、古塔的资料: 2.能力目标:尝试制作和绘画出一座有创意的桥或塔的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体验创造的快乐。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古桥、古塔知识的探索热情,以及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喜爱之前。 教学重难点:动手制作桥或塔 三、课前准备 学生:1. 查询桥和塔建筑资料或有关的历史,故事等等(可从过去学过的课文中、图书馆、网上查找)。 2. 常规绘画用具、剪刀、胶水等。 教师:1. 查找古桥、古塔建筑资料,做相关的课件。 2. 纸质梁折叠尝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姿多彩的古桥古塔点缀着祖国的美好山河,成为旅游胜地的人文景观。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们脚下每一寸土地都是美的风景,古桥古塔皆在图画中。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认识一下我国一些有名的古桥古塔。(板书课题) 二、欣赏 1、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中国的四大古桥 河北的赵州桥,北京的卢沟桥,广东的广济桥,广西的风雨桥。(出示图片介绍) 2、认识颐和园十七孔桥(出示图片介绍) 3、归纳出桥的结构:桥基、桥身、桥墩、桥洞、栏杆等组成;桥的类型:廊桥、拱桥、吊桥、九曲桥等。 4、认识中国一些有名的古塔(出示图片介绍) 开封的铁塔 河北正定城广惠寺花塔 北京八大处灵光寺佛牙舍利塔 5、认识开封的铁塔, 河北正定城广惠寺花塔, 北京八大处灵光寺佛牙舍利 6、归纳出塔的建造材料分木塔、石塔、金属塔等。

中国古代建筑系列之中国古桥

中国古代建筑系列之中国古桥[21P] 中国古代建筑系列之中国古桥[21P]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遍布在神州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我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关于古桥的资料很多,而且有的桥图片很精美,但我只能从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如最早的、最有影响的、最具民族风格的。桥 桥原名万安桥,位于省东郊的洛上,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宋代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北宋皇佑四年(公元1053年)至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桥全系花岗岩石砌筑,初建时桥长360丈,宽1.5丈,武士造像分立两旁。造桥工程规模巨大,工艺技术高超,名震四海。建桥九百余年以来,先后修复十七次。现桥长731.29米、宽4.5米、高7.3米,有44 座船形桥墩、645个扶栏、104只石狮、1座石亭、7座石塔。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岩石刻;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遗址;桥南有蔡襄祠,著名的蔡襄《万安桥记》宋碑,立于祠,被誉为书法、记文、雕刻“三绝”。桥是世界桥梁筏

形基础的开端,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州桥 州桥又叫安济桥,坐落在省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县古时曾称作州,故名。州桥是隋朝石匠春设计建造的,距今已有近1400年,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雄伟的石拱桥。州桥只用单孔石拱跨越洨河,石拱的跨度为37.7米,连南北桥堍(桥两头靠近平地处),总共长50.82米。采取这样巨型跨度,在当时是一个空前的创举。更为高超绝伦的是,在大石拱的两肩上各砌两个小石拱,从而改变了过去大拱圈上用沙石料填充的传统建筑型式,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个“敞肩拱”的新式桥型。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发明。象州桥这样古老的大型敞肩石拱桥。在世界上相当长的时间里是独一无二的。在欧洲,公元14世纪时,法国泰克河上才出现类似的敝肩形的赛雷桥,比州桥晚了700多年,而且早在1809年这座桥就毁坏了。隋代著名石匠春的杰出贡献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永放光辉。卢沟桥 卢沟桥位于西南郊的永定河上,联拱石桥。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成于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元、明两代曾经修缮,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修建。桥全长212.2米,有11孔。各孔的净跨径和矢高均不相等,边孔小、中孔逐渐增大。全桥有十个墩,宽度为5.3米至7.25米不等。桥面两侧筑有石栏,柱高1.40米,各柱头上刻有石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30)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30)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苏州市区行政辖区范围,包括姑苏区、高新区、工业园区、相城区、吴中区和吴江区,面积约2743平方公里(不包括太湖、阳澄湖等大型湖泊水域面积)。 二、规划期限 近期:2013-2020;远期:2021-2030。 三、指导思想 全面的名城保护观——保护、利用与发展三者相互协调、相辅相成,使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成为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四、保护目标 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统筹保护与发展,完善名城保护机制,促进名城可持续发展,使苏州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示范区。 五、保护原则 1、全面保护,专业保护 2、合理利用,有效利用 3、特色发展,协调发展 六、保护体系 规划分层次、分年代、分系列构建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本规划在地域空间上分为“历史城区”、“城区”和“市区”三个层次。 《规划》将苏州划分为隋唐前、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和建国后几个历史年代,并提出各历史年代特色、保护内容及重点和利用策略。

《规划》总结了包括园林系列、工艺美术系列、建筑系列、蚕桑丝绸系列??列、民俗系列、名人系列、宗教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系列等苏州主要文化系列,并分别提出保护内容和保护策略。 七、历史城区保护 1、保护目标: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促进转型发展,提升宜居环境,优化交通组织与管理,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实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的保护和示范目标。 2、保护结构:“两环、三线、九片、多点”。 两环:城环、街环 三线:山塘线、上塘线、城中线 九片:阊桃片、拙园片、平江片、怡园片、天赐片、盘门片、虎丘片、西留片、寒山片 多点:城门、代表性园林、标志性古塔、标志性近现代建筑 八、城区历史文化保护 1、整体山水格局 整体山水格局:以水为脉、以文为魂、以山为缀、以业为根,突出“东方水城”的保护主题,重点保护城市与四角山水相互依存的整体关系。 2、整体特色引导 根据城市发展演变过程,结合城市价值认知,形成以水为主题的城市特色,将城区划分为网水、山水、新水、文水以及乡水五大特色片区。 3、历史文化名镇与历史老街 保护城区内历史文化名镇木渎;保护姑苏区葑门横街和相城区的陆慕老街。

庐山旅游资源调查

庐山旅游资源调查 庐山地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独特而丰富。 自然旅游资源的‘山、水、峰、洞’、气象和气候景观独具风韵,山以险、峻、秀、美的集成性享誉国内;水以湖、江、瀑布共存为内在美,峰以山为基,有独具形象化的韵律;洞则与‘仙’同在。庐山气候的旅游价值体现在亚热带与温带在垂直空间的并存,人体对温度的感受是一方面,植物的变化具有直观性是另一方面。气象的旅游功能主要为云的景观:云海、‘乱云飞渡’、雾弥万物。庐山的自然旅游资源处在边开放、边投资建设中,资源利用方向以自然为主。 人文旅游资源概括为历史古迹、历史建筑、政治风云、科学秘密。历史遗迹,近代现代的保存尚好。古代的除白鹿洞书院、东林寺、观音桥、能仁寺等留存至今外,皆毁于日寇侵华战争中,且由日军炮火所为,实不能不让人痛心和愤慨。目前,已有多处部分或者全部维修或者重建。近代人文旅游资源以国民党、共产党两党包括领袖人物的活动点和住处享誉世界,独一无二。近代西方国家、东方国家不同建筑风格的数百座名人别墅留下了灿烂的建筑文化,也是外国侵略中国的真实写照。庐山作为旅游目的地,部分自然和人文资源已经开发用于旅游,应该还有自然的、人文的、历史的、近代的资源有待开发。 庐山文化历史悠久。自公元前126年,司马迁南登庐山始,历代名人就络绎不绝登临庐山采幽索奇,例如,陶渊明、谢灵运、李白、李渤、白居易、苏东坡、沈周、唐寅、王守仁、徐霞客、紫霞真人、康有为、石涛、许从龙、康熙大帝。近代,西方国家英国、法国、荷兰等国殖民者曾在庐山活动,美国将军马歇尔曾多次到庐山与蒋介石会面,蒋介石及其国民政府高级官员,毛泽东及其中共的高级领导人,都曾为庐山的自然风光所倾倒,留下了不可胜数的诗篇、题记、名画、碑刻、轶文趣事,汇集成了庐山灿烂的文化景观。 庐山地区自然旅游资源由地貌、水体、气候、生物等自然要素组成,是天然赋存的。 山俊庐山是一座由近期断裂作用而抬升的断块山,挺拔于江湖平原之上,气势雄伟,景色秀丽。这个景观的最佳观赏点在庐山东麓为高垅、海会、观音桥、秀峰寺、星子县城;庐山西麓为赛阳,东林寺等处。 庐山山体高大,垂直断裂发育,山峰俊美、山坡陡峭、悬崖峭壁险峻、岩石怪异,具有雄、险的美感;山势起伏蛇蜒,植被良好,具有秀、丽美感;谷地山环水美,植物葱郁,具有幽、深美感。因此,庐山的山极富形态美,这可从山峰名称上窥见一斑,如虎背岭、佛手

江苏古桥

江苏古桥:跨越历史长河的文化纽带 宝带桥 天生桥 中国,桥梁是一条意味深长的文化纽带,它连接着此岸和彼岸,从而引申出阻隔与沟通、分别与欢聚、故园与天涯、思念与向往等含义。灞桥折柳是依依惜别的情愫;鹊桥相会是千年不变的思念;断桥相会是咫尺天涯的哀伤;蓝桥下尾生抱柱而死是对信义的坚持;奈何桥上的行走就是阴阳分界的又一个轮回……

江苏自古吴韵汉风,赋予古桥以独特的人文内涵,尤其是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是多少诗人吟咏的风景。目前,我省列入各级文保单位的古桥就有二百多座。记者遍访专家,泡图书馆,实地考察,从几个侧面梳理江苏古桥的文化轨迹,领略桥文化的独特魅力。 形制:兼收南北之大美 古建筑专家戚德耀说,在古代,北方交通多靠车马,南方则多靠舟船,交通方式决定了桥梁样式:北方的桥坡度平缓,桥体厚重,气势雄壮,便于车马奔驰;南方的桥轻盈秀气,拱券高耸如长虹卧波,便于桥下行船。此外,北方干燥,泥土厚实地基牢固,可以承载重桥;南方地下水丰富,软土承载力有限,要求结构轻巧;北方汛期洪水湍流,春季浮冰奔突,冲击力强,因此桥墩厚实;南方河道纵横,水流不急,因此桥墩可以做得轻薄。 秦岭和淮河一线,被认为是中国南北分界线,淮河穿境而过的淮安,历史上有“南船北马”的特有景观——北上的弃舟登车,南下的下马上船。江苏古桥以淮河沿线为界,呈现出典型的江南特色和比较明显的北方特色,在形式上兼收南北之大美。 总体而言,江苏境内的古桥,南方比北方保存得要好。省文物局文保处副处长束有春介绍说,目前江苏被列为各级文保单位的200座左右的古桥,主要分布在苏、锡、常、宁、镇等地,其中省级文保单位以上的古桥有26座(组),苏州有14处独占鳌头,而淮河以北的只有徐州铜山县利国镇的白家桥。这座22米长的三孔石桥坡度平缓,为元代所建,已有600岁高龄。利国盛产铁矿,汉代就在此设立“铁官”,北宋时一跃成为全国四大炼铁基地之一,大将狄青曾在此锻造盔甲。白家桥正是为运输铁矿石而建,连桥下的河也叫做古运铁河。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朱雀桥是一座拱桥,在夕阳残照下有种沧桑之美。但实际上,朱雀桥(今南京镇淮桥附近)原是一座浮桥,在晋咸宁二年(336)都水使者王逊立。谢安于桥上起重楼,置两铜雀,又名朱雀观,一旦有敌情,就可以撤舟阻断交通。 不过要论年代最早,当属梁桥。这种桥桥洞不弯曲,桥身与水面平行,独木桥就是梁桥的“祖宗”,古人把倒下的树往小河沟上一架,就是原始的桥。因工艺简便,石梁桥至今仍很常见。 拱桥最具水乡特色,却是最晚出现的。从多座墓葬中的画像砖上的图画上看,我国至迟在东汉晚期已经有了拱桥。砖画上的拱桥没有栏杆,结构粗陋,车马行人要在高耸陡曲的拱背上通过。为保障车辆安全过桥,车上桥时有三个力士用绳索在车前挽拽,下桥时又有三个力士在车后牵制。

知识竞赛题(天文地理)选题

知识竞赛题(天文地理)选题 1.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D)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下列海不属于太平洋的是:(c) A.斯兰海 B.爪哇海 C.波弗特海 D.萨武海

3.下列不属于陆间海的是:(D) A.地中海 B.马尔马拉海 C.红海 D.波罗的海 4.在利用风力航行的年代,从中国到东非行走图中的航线,冬季最易航行的路线是:(A) A、中国闽南至中南半岛东侧 B、新加坡出马六甲海峡 C、爪哇岛东侧至印度半岛西侧 D、印度半岛西侧至阿拉伯半岛东侧 5.下列关于白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A.长年被雪白的冰层覆盖,加上有机物含量少,海水也呈现白色,故而得名。 B.位于北极圈以外,北冰洋的边缘海 C.注入河流有奥涅加河、北德维纳河、梅津河等 D.虽常年冰冻但有运河沟通是东欧重要的航运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6、赤道海区盐度低的主要原因是:(a) A、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B、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C、附近有寒流经过 D、附近有暖流经过 7、深海锰结核矿是世界公认的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它们主要集中分布在:(c) A、北大西洋

B、南大西洋 C、北太平洋 D、南太平洋 8.世界大洋中哪一个入海河流流域面积最广?B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9.世界上地质年代最年轻的大洋是:(C)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0.世界上海潮潮差最大的地方在:(B) A.比斯开湾 B.芬迪湾 C.孟加拉湾 D.哈德逊湾 11以下城市中,若不考虑城市光污染,在无云的夜晚,有可能看到大小麦哲伦云的是(B) A、英国诺丁汉 B、澳大利亚悉尼 C、中国长沙 D、德国慕尼黑

中国古桥的科学分类

中国古桥的科学分类 孔庆普 (北京市政集团古建筑专家北京市) 1. 古桥分类的原则与科学依据 桥梁的总体分为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基础三大部分,其中上部结构是承载其自重力和活荷载及其它外力的主体部分,上部结构中主要杆件的受力性质决定上部结构的类型,故以上部的基本结构划定该桥的结构类别。 桥梁的上部结构,以受拉杆件为主的桥梁则为索桥,如泸定桥。桥梁的上部结构,以受弯杆件为主的桥梁则为梁桥,如灞桥。桥梁的上部结构,以受轴向压力的弯杆件为主,则为拱桥,如卢沟桥、安济桥。 2. 古桥的三大类型 中国古代桥梁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根据其结构的承载状况和杆件的受力性质分析,所有桥梁共分为三大类型——索桥、梁桥、拱桥。 2.1索桥: 其上部结构无论是采用何种材料制成的索,下部结构无论是何种形式,均属于索式桥,简称索桥。 中国古代的索桥,由于索所用的材料之不同,又有铁索桥、竹索桥、藤索桥之分。 1、铁索桥:此种桥梁的“索”是由铁环套铁环而构成的链条,通称为“铁索”。其下部结构均系圬工桥台,铁索的两端固定在桥台上,铁索悬挂于两个桥台之间而成桥,故称其为铁索桥。 如泸定桥,该桥的上部结构是铁索(铁链条),铁索承受上部结构的全部荷载,在底面的铁索上铺设桥面板,在侧面铁索上安装栏杆,构成上部结构——桥面系。下部结构(桥台)是以石砌实体构造为台,桥台建筑在基岩上。 2、竹索桥:此种桥梁的“索”是用竹子劈成细丝拧成的绳索,故称其为竹索桥。桥的下部结构是圬工桥台,竹索的两端固定在桥台上,构成整体桥梁。如四川的安澜桥。 3、藤索桥:将藤蔓编或拧成索,用于桥梁的主受力构件,故称其为藤索桥。桥的下部结构是圬工桥台,藤索的两端固定在桥台上,构成整体桥梁。 2.2 梁桥: 梁桥,顾名思义其上部结构的主体受力构件是以“梁”为主。古代的梁式桥有木梁桥和石梁桥两种,其纵梁均系简支梁。 1、木梁桥:木梁桥的上部结构是以圆木或方木为纵梁,由于其构造形式有所不同,又分为复合(双层)木梁桥、悬臂式木梁桥、撑架式木梁桥。由于其墩台所用建筑材料之不同,又分为木墩台木梁桥、圬工(砖石)墩台木梁桥。 (1)木墩台木梁桥:古代的木墩台木梁桥,其上部结构,多数采用疏铺圆木梁或方木82

平江路上的古桥

平江路上的古桥2012-10-12 20:14:50| 分类:默认分类 苏州平江路(河)上的古桥,历史悠久,现在除了二座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其他仍保持着有条石构成的桥的原样,堪称平江路上的一大奇观。而两处双桥“胡厢使桥与唐家桥”和“众安桥与小新桥”又构成了平江路上的另一双桥景观。 胡厢使桥与唐家桥 众安桥与小新桥

从南至北有思婆桥、寿安桥、雪糕桥等14座桥,10座在平江河上,四座在平江路上。 思婆桥:位于大郎桥巷东端,寿安桥南,跨平江河。宋《平江图》中名寺东桥【寺即濂溪坊资寿(尼)古寺】,清初名师婆桥,后讹为今名。思婆桥于清 嘉庆十年(1805)重建,现为砖石拱桥,跨度米,宽3米,长11.2米。

寿安桥:位于钮家巷东端,跨平江河。宋《平江图》中名寺(即“资寿寺”)后桥,清代更名。1960年拓修为条石平桥,1985年修建,宽3.3米,长5米。

雪糕桥:位于肖家巷东端,胜利桥南,跨平江河。宋《平江图》著录。清乾隆十八年(1753),光绪三十一年(1905)先后重建。原为砖石拱桥,桥上有观音堂一所(解放后拆除)。民国34年(1945)重建为条石平桥,1985年10月改建,仍为条石平桥。这两年改建为亭桥。 胜利桥:位于大儒巷东端,跨平江河。宋《平江图》中名积庆桥,清代讹名为吉庆桥。民国29年(1940)《吴县城厢图》仍载为吉庆桥。原系石拱桥,1970年重建为钢筋混凝土板梁水泥平桥,并命今名。宽7.1米,长6.9米,单孔,跨度5.28米。这两年又改为石条微拱平桥。

苏军桥: 位于南石子街东端,众安桥南,跨平江河。宋《平江图》著录。原为单孔石拱桥,清改名众善桥,又名苏锦桥,俗称青石桥。清嘉庆十九年(1814)重修。因民国10年(1921)后废,随用条石于苏军桥。1960、1980、1991年3次重修条石平桥。近两年重改建为石拱桥。

中国十大名桥.

中国十大名桥 中国十大名桥 1、卢沟桥位于北京广安门西南10千米。建于1189年,是一座联拱石桥,长约265米,有241根望柱,每个柱子上都雕着狮子。 卢沟桥亦作芦沟桥,亦称永定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上,距离北京市中心约15公里。该桥因跨越卢沟河(今永定河)而得名。卢沟桥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多涵孔圆弧拱桥,弧拱跨度为11米,扁平率为0.69。由于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对卢沟桥有详细的记述,卢沟桥在欧洲被称为马可·波罗桥。 2、广济桥位于广东潮洲东门外,是我国古代一座交通、商用综合性桥梁,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开关活动式大石桥,有“一里长桥一里市”之说。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为古代闽粤交通要津。以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的独特风格,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著名古桥。古人有“到潮不到桥,枉向潮州走一遭”之说。桥梁专家茅以升曾撰文指出:广济桥“中有一段,用船只连为浮桥,可以解开,让出航道,成为可分可合的活动桥,是我国桥梁史上的一个特例。”桥

上形式各异的亭台楼阁是该桥的一大奇观,因兼作经商店铺,故有“廿四楼台廿四样”、“一里长桥一里市”之美称。 3、五亭桥位于杨州瘦西湖内。桥基为12条青石砌成大小不同的桥墩;桥身为拱卷形,由3种不同的卷洞联合,共15孔,孔孔相通,亭亭之间的廊相连。 五亭桥位于我国江苏省扬州市,五亭桥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的。“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建筑风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中秋之夜,可感受到“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的绝妙佳境。 4、安平桥位于福建晋江安海镇。桥面由7条大石板铺成,桥头有六角五层砖构宋塔一座,为中国古代最大的梁式石桥,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 平安桥位于福建晋江安海镇,是我国现存古代最长的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历时十四年告成。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该桥是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1961年安平桥成为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5、赵州桥位于河北赵县的河上,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面宽10米,两侧42块模仿板上刻有龙兽状浮雕。 赵州桥,又称大石桥、安济桥,是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洨河上的一座石拱桥,设计者是隋代杰出的工匠李春,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中国古桥建筑欣赏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中国古桥建筑欣赏 设计意图: 中国土地上既有大江大河的豪迈,又有小桥流水的恬静;在漫漫的历史中,无数桥梁沟通了交通,便利了生活,同时也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多姿多彩的桥梁造型体现了昨日的辉煌。 在中班年段我已引导幼儿欣赏了部分中国古民居建筑,幼儿感受建筑美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积累了一定的审美经验。幼儿对桥梁的已有认识是桥梁的功能,而本次活动旨在带领幼儿从欣赏古桥不同造型的角度去感受桥的美感,能够扩大他们的欣赏视野,进一步领略古代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提高幼儿发现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赏古代拱桥、梁桥的图片,感受造型简洁流畅和对称结构的均衡稳定,体验柔美与稳固的视觉感受。 2、欣赏桥洞、桥墩、桥柱等有规律的变化和重复的设计,感受不同的韵律带给我们的不同美感。 3、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不同造型的桥,再现自己对不同造型美的理解,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造型各异的古桥图片,辅助讲解的示范卡片若干,供幼儿创作的各种材料。活动过程 一、出示一张古代梁桥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桥的用途和结构。 1、提问:这是什么?桥有什么作用?这座桥是用什么材料建成的?这样的一座桥给你什么感觉?(很直、很平)如果你走在这座桥上,你放心吗?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因为这座桥看起来很牢

固。)如果我们想把这座桥画下来,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呢?(直线)因为直线可以用来表示比较坚硬的牢固的东西。 2、出示直线条画成的梁桥的造型。 二、出示一张古代单拱桥的图片,欣赏拱桥的造型美 1、提问:这座桥和刚才看的那座桥有什么不同?(它是弯弯的)看到这种造型的桥,你会想到什么?它的样子看起来像什么?你从这座桥上还看到了什么? 2、介绍桥洞、桥墩、桥栏等结构名称 3、用曲线来表现拱桥的造型,引导幼儿感受曲线的视觉效果。这种曲线造型让你想到什么?(很柔美、很流畅、很美、看起来很舒服-----) 三、欣赏桥洞、桥墩、桥栏有规律的变化和重复的设计,感受不同的韵律带给我们的不同美感。 1、欣赏三个等高桥洞和多个等高的拱桥,了解连续的半圆拱产生的韵律美。引申出桥柱的连续重复设计产生的美感。 2、欣赏七个逐渐变化的桥洞。感受桥洞大小、高低不同产生的渐变的规律,形成的另一种美感。 3、欣赏高低配合的主从协调的造型,领会古桥丰富多彩的造型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 四、请幼儿运用卡纸、塑料玩具、橡皮泥、吸管、水粉颜料来再现对古桥造型的感受。 1、提醒幼儿想想如何用不同长度的卡纸来表现大小、高低不同的桥洞,如何运用相同长度的卡纸来表现连续重复的规律设计。 2、引导幼儿怎样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高低起伏的古桥造型,再现自己对古桥造型美的理解。 五、互相欣赏作品。

中国古代桥梁设计

中国古代桥梁设计 中国是一个5000年文字记载历史的伟大国家。我国幅员辽阔,地形东南低而西北高,河道纵横交错,有著名的长江、黄河和珠江等流域,这里孕育了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建设了数以千万计的桥梁,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桥梁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曾在东西方桥梁发展史中,占有崇高的地位,为世人所公认。中国古代桥梁分为梁、拱、索、浮等类型。 (一)梁桥 梁桥是我国古代最普遍、最早出现的桥梁,古时称作平桥。它的结构简单,外形平直,比较容易建造。我国历史上最早记载的梁桥为钜桥,桥建于商代(公元前16~ 前11世纪)。以受弯为主的主梁作为承重构件的桥梁。按照主梁的静力体系,分为简支梁桥、连续梁桥和悬臂梁桥。①简支梁桥。主梁以孔为单元,两端设有支座,是静定结构。②连续梁桥。主梁若干孔为一联,连续支承在几个支座上,是超静定结构。当跨度较大时,采用连续梁较省材料,更适合用悬臂拼装或悬臂灌筑、纵向拖拉或顶推法施工。京石公路永定河桥③悬臂梁桥。上部结构由锚固孔、悬臂和悬挂孔组成,悬挂孔支承在悬臂上,用铰相联。天下著名的石梁桥有四座:河南洛阳的天津桥、永济桥和中桥,西安的灞桥。 宋朝福建泉州洛阳桥(我国第一座濒临海湾的大石梁桥万安桥,

即洛阳桥,有“天下第一桥”的美誉。)、安平桥(安平桥为世界上少见的古长桥,被誉为“天下无桥长此桥”)、宁海桥、虎渡桥、西安灞桥、永春通仙桥在木梁桥中最富盛名。木梁桥上一般建有桥屋或桥廊,侗族风雨桥就是一种桥屋代表作为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永济桥 (二)拱桥 拱桥指的是在竖直平面内以拱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中国的拱桥始建于东汉中后期。造型优美,曲线圆润,富有动态感。单拱的如北京颐和园玉带桥。多孔拱桥适于跨度较大的宽广水面,常见的多为三、五、七孔,著名的颐和园十七孔桥,长约150米,宽约6.6米,连接南湖岛,丰富了昆明湖的层次,成为万寿山的对景。 河北赵州桥的“敞肩拱”是中国首创,中国现存最早,并且保存良好的是隋代赵州安济桥,又称赵州桥。卢沟桥北京宛平卢沟桥在北京广安门外30里,跨永定河。桥始建于金.枫桥南方江浙一带水网地区唐.张继《枫桥夜泊》名诗中的现存枫桥(清代建)也是薄拱。现存最长的多孔薄拱薄墩连拱为江苏苏州宝带桥始建于唐,历代多次重修,现存桥共计53孔,全长316.8米,中间有3孔隆起以通船只,桥宽4.1米。桥头建有石狮、石亭、石塔。五亭桥中国古典园林中亦常见石拱桥,既起交通引路作用,更与园林景色有机结合,或是主景,或是衬景。如扬州瘦西湖中的,就是佳作。 虹桥中国的木拱桥肇始自宋。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在画面高峰处有都城汴京(现河南开封)跨汴水的一座木拱桥,名为虹

苏州古桥装饰纹样的象征寓意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c5488303.html, 苏州古桥装饰纹样的象征寓意 作者:沈海龙 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28期 摘 ; ;要:苏州古桥是指苏州城区内现存的从宋代至明清两代所遗存的一百多座古代桥梁。苏州古桥在形制上匠心独具,造型丰富,桥面和栏杆工艺装饰复杂精美,题材丰富。无论桥名、建筑特色、桥面纹饰还是与之相关的传说,无不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在苏州的民俗风情、文化风貌。 关键词:古桥 ; ;装饰纹样 ; ;象征 ; ;文化内涵 苏州地处太湖之滨,境内河港交错,素有水城,桥乡之称。因此,古桥分布广、数量多,尤其是保留的明清古桥最多,如彩云桥、吴门桥、晋安桥、行春桥、越城桥等。根据史料记载,光市区就保留着明代桥梁311座,清代310座,可谓历史遗存丰富。这些古桥沟通了人们的距离,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同时也凝聚了苏州人民卓越的智慧,显示了苏州工匠精湛的造桥技艺,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体现了苏州独特的地域人文景观。在水文、装饰、人文风俗、现代景观属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可研究性。同时,深厚的文化浸染也使得苏州古桥具备了特有的地域元素和文化因子,具有了烙印式的共通性与和谐性,处处体现出鲜明的地方民俗特征。另外,苏州地区的明清古桥非常重视装饰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的产物,它的装饰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可以折射出中国传统的美学意蕴和审美理想,可以看到其艺术特色、民风习俗和人文精神。“苏州的老桥,叠石甃甓、奇功致密。石桥两旁的石栏望柱雕有立体狮首或镶嵌抱鼓石。栏板正、背面都雕饰有文字或图案,雕刻桥名、桥联、修建年代,并雕以如意、定胜、莲瓣等吉祥图案。”[1]桥面和栏杆工艺装饰复杂精美,题材丰富。无论桥名、建筑特色、桥面纹饰还是与之相关的传说,无不蕴涵着丰富的喻义,体现在苏州的民俗风情、文化风貌,极具研究价值。 装饰艺术是指依附于某一主体的绘画或雕塑工艺,使被装饰的主体得到合乎其功利要求的美化。装饰艺术与人的日常生活联系广泛,结合紧密,其丰富多样、精美考究的雕刻纹饰,其雕刻装饰也是一种文化艺术现象,利用雕刻的手法将大量的人文思想信息、信仰追求描绘在建筑构件之上,展现了当地人民的艺术创作和欣赏水平,并蕴含着他们丰富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寄托。因此,题材、纹饰、排列、组合、秩序的选择与应用,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隐藏着象征寓意。 一、古桥纹样的题材与分类 作为建筑,或者说作为雕塑的苏州桥,就是“凝固的一刹那”[2]。就桥身而言,装饰纹样也是凝固在桥上的艺术。苏州古桥的装饰形式一般依附于桥身,纹饰多在桥身正面的桥面上以及桥两侧栏杆的望柱上,另外,在古桥的一些附属配套构建上也配以大量的装饰纹样,诸如在桥亭、桥碑、桥头抱鼓石上均以各种纹样加以美化。桥身正面栏板的花纹形式多以“月华纹”为

中国最美十大古桥

中国最美十大古桥 哈喽,小表呗们周末愉快 又到了一周的科普时间啦 前排的童鞋坐正了 不要影响后排睡觉的童鞋 后排睡觉的童鞋不要打呼噜 不能影响到前排吃零食的童鞋 伟大的旅行家南小野曾经说过 这世上本没有桥,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桥 童鞋们知道是哪些吗? “卢沟桥”因“七七事变”的一声枪响,永远载入史册。卢沟桥的风景再美,永定河的水再清,在中国人心中总还是痛苦的。卢沟桥原名广利桥,距京城30余里,是离京送别之地,因此很容易让人想起唐诗里反复吟咏的「灞桥」,有一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凄苦情结。 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数不清,这是当地的歇后语,以前数不清,现在离真实更远。古旧的狮子,犹如卢沟桥的饰物,古拙与灵动之间,最恰如其分体现一种悠远深长的气度韵味。

有道是:「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趟。」但凡到潮州,一定会去瞧瞧韩江上的广济桥。 广济桥以其「一里长桥一里市」的独特风格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茅以升先生称之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专家称它为「梁舟式结构」。不过站在桥头,向对岸一瞥,一切也就一目了然了。 五亭桥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它不但是瘦西湖的标志,也是扬州城的象征。 五亭桥位于瘦西湖的中部,五亭桥上有五个亭子,中间一亭突起,周围四亭对应坐落,从空中鸟瞰恰似一朵美丽的莲花绽在瘦西湖中央,远翘白塔,夕阳的余晖下,熠熠生辉,船娘划桨留下的波痕泛起了片片涟漪,若是碰巧,几只白鹭闯入画中,就算至美了。 五亭桥的桥墩由12大块青石砌成,形成厚重有力的「艹」字型桥基。建筑风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难怪茅以升这样评价:中国最古老的桥是赵州桥,最壮美的桥是芦沟桥,最具艺术美的桥就是扬州的五亭桥。 面对这座中国最古老的石拱桥,距今1400多年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你能从它苍老的面容上读出一些什么?时光、心境、情绪、沉重、

中国古代桥梁类型 - 副本

俄罗斯联邦交通部 联邦铁路运输公司 联邦国家预算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机构 远东国立交通大学 外语教研室 专题报告 《中国古代桥梁》 学生:ПаньПэн 老师:АнохинаЕ.О 哈巴罗夫斯克 2011

目录 1.古代雏形 (3) 2.梁桥 (3) 3.吊桥 (9) 4.拱桥 (10) 5.浮桥 (11) 文献 (13)

1.古代雏形 蹬步 蹬步早在公元前23世纪的尧舜时代就已出现,这类桥式虽可达到跨河越谷的目的,但它并不具备桥梁的本质,桥梁应以架空飞越为标志。然而这种早期的梁,是道路向桥梁转化的一种过渡形式,是古代桥梁的雏形。 现存的湖南省永丰蹬步就是这种原始桥型之一。永丰蹬步的始建年代已不可考,位于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永丰镇,一条小河穿镇而过,河心有一口水井,为便于汲水,在水井和西岸之间,设有近20米长的蹬步,每块石蹬约一尺见方,间距为20至30厘米,并设高矮两组,以便在不同水位时使用,蹬步表面凿有石槽,防止行人滑落水中。这种蹬步桥已考虑到了泄洪问题,比之截水而就的堤梁进了一大步。 河南永丰蹬步蹬步 2.梁桥 梁桥外形平直,古时称为平桥。把木头或石梁架设在沟谷的两岸,就成了梁桥。梁桥的构造最简单,出现也最早。早在原始社会时,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战国时期,单跨和多跨的木、石梁桥已普遍在黄河流域及其他地区建造。1972年对春秋战国时齐国的国都山东临淄的挖探中,首次发现了梁桥的遗址和桥台遗迹,两处桥梁的跨径均在8米左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录了在山西汾水上有座有三十柱,柱径5尺的

木柱木梁桥,桥始建于春秋晋平公,是见于古书记载的最早的一座梁桥。 闻名中外的渭水三桥——中渭、东渭和西渭桥,座落在咸阳故城附近的渭河上,是三座多跨木梁木柱桥。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中渭桥全长约合525米,宽约13.8米,接近南京长江大桥汽车道宽度;它由750根木柱桩组成了67个桥墩,68个桥孔,平均每孔跨径7.72米,中间桥孔跨径达9米;在木柱桩群上加盖顶横梁组成排架墩,再在排架上搁置大木梁,然后铺上木桥面,桥两侧设雕花木栏杆。中间桥孔高而大,两边桥孔低而小,呈八字形,既能使高大楼船顺利通过,又可以迅速排除桥面雨水,防止腐朽。两端桥堍〔tù〕上竖立着华表、镇水妖石件、石灯柱等,作示标、照明之用。这座桥始建于战国时的秦昭王,秦始皇时又作了改建和加固。到了汉朝,又重修了中渭桥,增建了东渭桥和西渭桥。东汉末年董卓入关时焚毁了中渭桥,魏文帝曹丕修复了它。咸阳地区文管会在七十年代初发掘了唐朝东渭桥的遗址。该桥座落在今天渭河耿镇公社周家大桥,桥宽约20米,桥梁基础由青石砌成。青石一般长1米,宽0.5米,厚0.2米。青石之间有用铁水浇铸的铁栓板相连,石缝中灌以铁水,石头之间打有松木桩,规模之大,施工之精细,在古桥梁史上是罕见的。 《唐六典》说:天下石柱桥有四座,河南洛阳的天津桥、永济桥和中桥,西安的灞桥。灞桥位于西安东北二十里的灞水上,是一座石柱墩木梁桥。自汉朝建桥后,两千年间一直是长安与潼关以东的交通咽喉,千百年来屡毁屡建,直到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化了九个月才建成了今天的多跨梁桥。桥长近400米,67孔,每孔净跨6米左右,桥宽约7米。桥墩由六根石柱组成;每根石柱用四层石磙叠砌,底部用石盘承托,石盘下打了十一根柏木梅花形桩;六根石柱顶端盖上一根石梁,把六根石柱合成一体,形成了今天所说的石排架墩,是桥梁史上最早的一种轻型墩。又在桥墩之间和桥墩上下游各4米宽的河床内筑有厚约1米的白灰三合土护底铺砌,以防止冲刷桥基。

中国传统建筑之古桥

中国传统建筑——古代名桥

几千年来,中国人修建了数以万计奇巧、 壮丽的桥梁。这些桥梁横跨在神州大地的山 水之间,便利了交通,装点了河山,成为中 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的古桥有 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许多现存的古 桥,无论是样式还是力学原理、美学理念, 仍然对当代世界桥梁建筑产生着影响,充分 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与才能。 中国历史上历代文人骚客们对桥充满赞 美之情,将桥比作苍龙腾驾、新月出云、长 虹饮涧、玉环半沉,一派美的风姿。而在中 国普通百姓的词典里,桥,既是欢乐之所, 也是伤心之地,在桥上,故友相逢,尽享闲 情雅致,充满欢笑与安宁;同样在桥上,人 们送别亲人,隔水相望,挥泪洒别,此时的

桥梁既是一种交通工具,同时又将建筑、艺术和科学和谐的融在一起,从桥梁的历史来看,中国最先建造的是梁桥。时至今日,许多简单的小型梁桥,仍然普遍存在于乡村和山区。由于受攀藤而渡的启发,古人创建了索桥。又因受乘船过河的启发,古人创建了较为耐久的浮桥。人们把建造城门用的拱券结构用于建桥,拱桥因此而诞生。 梁桥、拱桥、浮桥、索桥便成了中国桥梁的“四大兄弟”。

卢沟桥建造时间:公元1189年 卢沟桥它位于北京丰台区的 永定河上,因为横跨卢沟因 此而得名,它是北京现存的 拱桥中最古老的一座桥,始 建于南宋淳熙年间,它是一 座十一孔联拱桥,桥梁全长 266.5米,宽7.5米,桥两侧雁 翅桥面呈喇叭口状,著名的 “卢沟桥事变”就发生在这 里。卢沟桥始建于金代,半 圆拱券采用纵联式实腹砌筑 法,使11个拱券联成一体, 拱洞由两岸向桥中心逐渐增 大,桥面两侧设置石栏。整 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 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

环苏州古城水上游

环苏州古城水上游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各位游客,大家中午好! 今天中午我们要游览的地方是环苏州古城水上游。苏州不仅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东方水城,他被意大利着名的旅行家马克.波罗称为称为“东方威尼斯”。千百年来,水与苏州结下了不解之源,苏州奔腾不息的长江在苏州北部奔流入海,京杭大运河在苏州境内绕城而过,烟波浩渺的太湖,阳澄湖、尚湖等湖泊星如棋布。水是苏州的灵魂,苏州古城因为有了水的滋润而呈现出“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精致。 第一题“觅渡桥—盘门三景”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位于环古城河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环城河所包围的陆地就是面积为14.2平方公里的苏州古城,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从北经寒山寺西侧流向苏州古城区,流到这里的时候,向南转了个弯,穿过前面的桥,一直流到中国的另一个天堂—杭州。大家请看,这里的水面宽阔,是京杭大运河南下浙江的咽喉,向北就是东环城河。大家看,河的东南面,有一大一小两座桥,大的叫新觅渡桥,小的叫古觅渡桥。元代之前这里是没有桥的,两岸的老百姓来往只能靠渡船所以这边的船家常借此敲诈过往行人,有一次有一个叫和敬修的尚在被多次敲诈后,非常的气愤,于是下便到处化缘集资筹款,最后建造了这座桥。以前这座桥叫灭渡桥,后来又要为什么叫“觅渡桥”在苏州话中“灭”和“觅”是同音,后来才演变成觅渡桥。大家看河边有一组铜像:盘做的呢就是敬修和尚,有一个女子拎着包袱,似乎在急切的摆手招唤船家,而船家将手放在水边,好像在是听不见叫声,其实他是想乘

机敲诈一笔,这幅雕像生动的讲述了当时的情景。觅渡桥是一座典型的苏州古桥,距今已近有70 多年的历史了。每当月圆之夜皓月当空,桥洞的倒影和月亮的到相映成趣,“觅渡揽月”是赏月的绝佳美景。 大家看一下前方的那段城墙,城墙长225米,高8米,城门上还竖起了一座高9米的双层角楼,这处景点叫赤门牒影。公元514年吴王阖闾命大臣伍子胥建造阖闾大城,一共建了八座水陆城门,这边原来是赤门的遗址,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座城墙是2004年修复的。苏州是全国唯一一座历经两千余年仍然保留在原城址上的春秋古城,那苏州古城究竟有什么魅力呢各位游客请登上小船,待会小张我会慢慢地给您介绍。 因为苏州水上便利,很久以前环古城风光带就成为了建材、棉花、蚕茧等大宗商品的集散地。从近代开始,面粉、瓦房、钿瓷、缫丝、棉纺等工厂都建在边上。21世纪初,为了恢复环古城的历史风貌,苏州政府对环古城河进行彻底的整治,怎么整治的呢让两岸的工厂,人家搬走,对部分城墙进行维修,两岸种植了大面积的花木,行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环古城风光带。 各位游客,前面有座横贯南环城河的桥,叫做南园桥。2004年4月16日晚上,在南园桥旁的南环城河上举行了中国苏州国际旅游节开幕式。经过南园桥后,是位于苏额主干道人民路的人民桥,它是一座廊桥,桥洞里还藏着16幅精美的浮雕,例如筑城争霸、学风蔚然,能工巧匠等,每一副浮雕都充分的展示了苏州的历史文化。过了人民桥,大家看旁边的家乐福超市。也许您会纳闷了,这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超市罢了,有什么好看的呢?其实,这儿原是苏州最后一名状元陆润痒所办的

中国最美十大古代桥梁知识分享

中国最美十大古代桥 梁

中国最美十大古代桥梁 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我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赵州桥又叫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赵县古时曾称作赵州,故名。赵州桥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距今已有近1400年,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雄伟的石拱桥。赵州桥只用单孔石拱跨越洨河,石拱的跨度为37.7米,连南北桥堍(桥两头靠近平地处),总共长50.82米。采取这样巨型跨度,在当时是一个空前的创举。更为高超绝伦的是,在大石拱的两肩上各砌两个小石拱,从而改变了过去大拱圈上用沙石料填充的传统建筑型式,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个“敞肩拱”的新式桥型。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发明。象赵州桥这样古老的大型敞肩石拱桥。在世界上相当长的时间里是独一无二的。在欧洲,公元14世纪时,法国泰克河上才出现类似的敝肩形的赛雷桥,比赵州桥晚了700多年,而且早在1809年这座桥就毁坏了。隋代著名石匠李春的杰出贡献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永放光辉。

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郊的永定河上,联拱石桥。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成于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元、明两代曾经修缮,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修建。桥全长212.2米,有11孔。各孔的净跨径和矢高均不相等,边孔小、中孔逐渐增大。全桥有十个墩,宽度为5.3米至7.25米不等。桥面两侧筑有石栏,柱高1.40米,各柱头上刻有石狮,或蹲、或伏,或大抚小,或小抱大,共有485头。石柱间嵌石栏板,高85厘米,桥两端各有华表、御碑亭、碑刻等,桥畔两头还各筑有一座正方形的汉白玉碑亭,每根亭柱上的盘龙纹饰雕刻得极为精细。卢沟桥以其精美的石刻艺术享誉于世。芦沟桥久已闻名中外。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对这座桥有详细的记载。1937年七七事变在此发生,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本土的开始,芦沟桥因此成为有历史意义的纪念性建筑物。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位于福建省泉州东郊的洛阳江上,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宋代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北宋皇佑四年(公元1053年)至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桥全系花岗岩石砌筑,初建时桥长360丈,宽1.5丈,武士造像分立两旁。造桥工程规模巨大,工艺技术高超,名震四海。建桥九百余年以来,先后

中国古代桥梁

第一节、中国古代桥梁 一、中国古代的桥梁的类型与形式 中国古代桥梁主要有梁桥、浮桥、索桥和拱桥四种基本类型。 (一)梁桥 (二)浮桥 (三)索桥 (四)拱桥 二、中国古代著名桥梁选介 1.灞桥:陕西西安。始建于汉,重建于道光年间。为多跨式桩基础石轴柱排架墩木梁桥。其石排 柱墩是现代桥梁钢筋混凝土排架墩的先河。 2.通仙桥:福建永春,始建于南宋,为闽南风格的屋盖木梁桥。 3.洛阳桥:首创“筏型基础”以造桥墩、种植牡蛎以固桥基的科学技术。为梁式石桥。北宋建, 福建泉州 4.安平桥:中古时期世界上最长的梁式石桥,始建于南宋。福建晋江,天下无桥长此桥。“漫水梁 桥”。 5.永济桥:又名程阳风雨桥。位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城北的林溪河上。建于1916年,为四孔 石墩叠梁式长廊桥 6.灵江浮桥:浙江,建于南宋,为船筏结合式浮桥。 7.泸定桥:建于清康熙44年,筑有铁犀牛和浮雕蜈蚣,以镇水妖,桥头上悬挂着康熙题“泸定桥” 三字匾额。 8.安济桥:河北赵州,隋朝。 五大特色:跨度大而弧形平 首创敞肩拱形制 采用纵向并列砌筑法 短桥台,浅基础。 艺术价值很高 9.卢沟桥:永定河,古称芦沟。,该桥为连拱式石拱桥,是我国北方现存古桥中最长的石拱桥。马 可波罗赞誉“世界上最好、独一无二的桥”建于金 10.宝带桥:江苏苏州始建于唐,驰名中外的多孔连续石拱桥,至今是世界上石拱桥的敦厚与拱跨比 例之小,还没有超过此桥。 第二节、中国著名的古代建筑 一、中国著名的古代楼阁 楼阁是用来满足赏景、藏书、演戏、供佛、报时、防御等需要而建造的高层建筑。 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赏景的还有蓬莱阁、昆明大观楼、贵阳甲秀楼、山西鹳雀楼。藏书阁:北京文渊阁、承德文津阁、沈阳文溯阁、宁波天一阁。 供佛的:北京佛香阁、天津独乐寺观音阁、 演戏的。北京颐和园内大戏楼、小戏楼。 防御的:北京正阳门、德胜门箭楼。 1.黄鹤楼,湖北武汉,始建于三国。由三层木结构改为五层混凝土结构。 2.岳阳楼:湖南岳阳,始建于唐代,重建于清同治六年。三层重檐,黄琉璃瓦盔顶。 3.滕王阁:江西南昌,始建于唐初。主阁上下共九层,四重檐,彩绘斗拱梁柱,歇山式阁顶覆绿 琉璃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