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发展一枝独秀 新消费催生“旅游+”新业态

旅游产业发展一枝独秀 新消费催生“旅游+”新业态

旅游产业发展一枝独秀新消费催生“旅游+”新业态

哪个行业最能直观地反映当今中国人的消费现状?毫无疑问是旅游

这个传统又现代的行业。国家旅游局刚刚公布的元旦假期数据称,国人的消

费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这转变的背后亦是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现

实投射。在此背景下可明确的是,2018 年中国旅游产业将在结构和内容上发生更深层次的变化,有融合、有创新,更有大浪淘沙般的行业洗礼。

旅游产业发展一枝独秀

在刚刚过去的元旦期间,国内旅游人数和收入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经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综合测算显示,2018 元旦假期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1.33 亿人次,同比增长11.0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5 亿元,同比增长11.22%。

仅2017 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就高达25.37 亿人次,旅游收入2.17 万亿元。综合全年来看,尽管具体数据尚未公布,但2017 年中国旅游产业承接的旅游人数超过50 亿人次毫无压力。

在旅游消费持续景气之大背景下,过去一年的中国旅游产业高速向

前。交通、住宿、餐饮、景区都已呈现全域旅游态势,千万个具体项目又更

新出与其他产业交融相促的形式。

不久前,中国旅游研究院与蚂蜂窝联合发布了《重新发现世界:全球

自由行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已全面进入碎片化旅游时代。90 后新消费主体的登场,正自下而上地加速着供应链的迭代,消费移动化、需求个性化、目的地

旅游消费需求端的变化已传导至上游供给端。事实上,近年来,伴随

着中产阶层规模的扩大,新的消费群体推动了我国旅游业新消费业态出现,

(完整版)绿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绿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近年来,旅游是无烟工业的论断被可持续旅游与绿色旅游所代替。绿色旅游是旅游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依据减量投入、重复利用与再循环的原则使用与利用资源与环境,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低耗与对环境损害最小化的经济发展模式。苏格兰的绿色企业计划指出:绿色旅游是一个用来描述旅游部门最佳环境实践的词,它包括经营效率、环境管理、废物、交通以及社会责任与生物多样性等话题。通过认同绿色旅游企业计划的行为准则以及对他们行为的独立审计,使企业承诺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工业旅游的运作模式:苏格兰绿色酿酒工业旅游的例证 酒厂旅游是苏格兰重要的旅游项目。苏格兰酒厂特别注重塑造绿色形象来吸引游客,即:酒厂环境安静、清新;接待中心是改建与再利用旧建筑而成;生产过程中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坚持“3R”原则的循环原则,如:酿酒残余的麦渣在过去一般被遗弃、换东西或卖给当地农民作为动物冬季的饲料,今天通过把麦渣与蒸馏过程产生的酒糟混合形成黑渣(dark grain),广泛用于农业。酿酒过程中

产生的热水过去被排入河流,现在用于养鳗鱼、小龙虾和种植土豆。酒窖使用的橡木桶是雪莉酒、马德拉酒以及白兰地酒废弃的橡木桶,即使是第二次使用,橡木桶还要使用2~3次,历时30到40年。废弃的橡木桶也被用来做篱笆、酒吧的凳子或用来熏制鲑鱼。 绿色旅游者是苏格兰绿色旅游计划的守护神,他们不断对旅游景区开发中的环境行为进行质疑。游客对酒厂环境质疑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外部环境退化对酒的品质的影响,如大麦中的农药、酸雨对水质、植树造林对水质与水量的影响等;另一类是用铜器蒸馏是否会引发威士忌中铜含量超标、排烟是否污染环境、泥炭采掘是否过量、橡树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排放物管理是否有效等。 绿色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北京蟹岛度假村以产销“绿色食品”为最大特色,以生态农业为依托,以“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为经营理念。塑造绿色的主要手段就是发展旅游循环经济,保证绿色与循环利用的措施是:不烧煤、不烧油、不烧锅炉,用的是地热、太阳能和沼气,物资能量大循环,基本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 水循环利用:度假村地下温泉出水温度65度,先提供冬季采暖之用,降温后供应客房;水温降到20度就引入鱼塘、蟹池,最后灌溉蔬菜瓜果以及稻田,直至污水进入水处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地国际经验研究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国际经验研究 一、文化创意旅游的资源转化模式 在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中,通常要消耗大量的物质资源,其发展的代价是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生态的恶化。因此资源环境约束和资本约束成了其发展的瓶颈。而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是以人为本的鼓励个人创造力的绿色产业。所以通过文化创意旅游能够将各种资源转化为资本经营,为经济发展开辟新的路径。 该模式基于对资源广泛性和动态性的认识,在具体实践中需要经过资源→资本→市场的多重转化。从国际上看,文化创意旅游资源拓展和资源转化模式主要经由以下两种途径: 1.对原有文化创意旅游的挖掘,从历史的、民族的、民间的、全球的各种文奇观中发掘出具有深厚文化涵与底蕴的文化创意旅游资源。 (1)是根据现代需求重新诠释本民族经典作品容的文化创意旅游产品。 主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再现优秀的文化创意旅游作品,如以电影、音乐、多媒体、戏剧、网络等传统和现代的多种形式和渠道,再现传统历史文化创意旅游精品的容。比如巴黎的红磨坊歌舞剧广受游客推崇,红磨坊里主要是以康康舞为基调。康康舞源于法国,原是是洗衣妇、女裁缝等劳动妇女载歌载舞的一种娱乐形式。19世纪30年代,康康舞开始在蒙马特尔地区的各种舞会上流行,50年代又进军歌舞厅。康康舞以“掀裙踢腿”为最主要特征,热烈奔放。可以说红磨坊助推了康康舞这种传统的舞蹈流行至今。 (2)开发全球市场中的地方资源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创意旅游市场上的大量产品出现了主题、容、风格的趋同性。导致了全球化进程中世界性文化创意旅游命题的审美标准逐渐趋于同一性。发达国家创意产业的跨国公司,比较早地认识到了既要重视全球化的普遍文化创意旅游倾向,又要开发各种民族文化创意旅游的独特资源。

旅游新业态

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湖北省旅游新业态人才培养探析 论文题目 课程名称研修讲座学号 201307920002 专业旅游管理年级 2013 级 学院旅游管理日期(年月日) 2014.9.22 研究生课程论文评价标准 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制

湖北省旅游新业态人才培养探析 (王素琴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随着旅游新业态的不断发展,传统旅游人才培养远达不到旅游产业本身发展的要求,与新业态相关的规划、建设、运营、服务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不足,未来一个时期人才短缺的现象十分严重,这将是湖北省旅游新业态发展的瓶颈。湖北省各旅游院校要针对旅游新业态人才培养的优势与不足,积极培养旅游新业态方面的人才,满足旅游业发展的新需求,适应旅游业发展的新变化。 [关键词]湖北省;旅游新业态;旅游院校;人才培养 旅游新业态是旅游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旅游业与工业、农业、房地产业、文化、体育、商业等相关行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主要包括地产旅游、温泉旅游、工业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医疗旅游等。由于旅游新业态的产生带动了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联动式发展,所以其综合效益十分明显。国外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可以追溯到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最早是从商务旅游开始的,随后又发展到其他产业,目前在发达国家的旅游新业态已经开展得相当成熟。我国旅游新业态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前景广阔,并受到许多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的重视,可以说是未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培养出与新业态相关的规划、建设、运营、服务等方面的管理与服务人才,实现真正的“工学结合”,促进湖北省旅游新业态乃至旅游业的发展。 一、湖北省旅游新业态的发展概况

积极发展旅游新业态

积极发展旅游新业态 □陈初毅 发展旅游新业态,空间很大 旅游新业态是旅游发展的“新大陆”。 1.把握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旅游新业态。 用时尚开发旅游新业态。时尚就是卖点。旅游新业态来源于旅游新时尚,旅游时尚发源于旅游最前端。其标志就是“时尚先锋客”。要开发旅游新业态,前提是走进旅游市场,研究旅游发展趋势,了解前沿游客消费行为,听取“先锋游客”对旅游区的评价。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时尚引领未来、消费引导生产。研究旅游新业态的开发轨迹,探索旅游新业态的发展途径。获得旅游新业态的发展成果。 用创意设计旅游新业态。创新的旅游项目常常创造出新市场。旅游新业态就是根据游客的需求创意出新业态,设计出新产品。创意贯

穿旅游全过程,涉及旅游全方位。有创意才有差异的产品,而创意无时不在,无处不存,旅游新业态正是创意设计的时尚产品。同时,旅游新业态要在先行中加快步伐,在先试中拓展空间。 2.突出张家界特色,扩展旅游新业态。 突出区域特点扩展旅游新业态。张家界市的区域特点是老、小、边、山、游。“老”就是革命老区。可以创意出以红色旅游为主调的旅游新业态。“少”,少数民族地区。土、白、苗为主体的民族集居地,其民俗民物可以酿造出多姿多彩的旅游新业态。“边”,湘鄂渝黔的结合部,武陵山地区旅游集散地。“山”以山为体,以林为衣,以绿为本的良好生态环境。可打造出特质吸引力的旅游新业态。“游”,旅游是张家界之本,其旅游资源的品质种类都是无法替代的,发展旅游新业态有条件、有潜力、有前景、有基础。 突出旅游资源特色做大旅游新业态。张家界旅游资源的最大特色是石英砂岩大峰林,是绝美的自然奇观的观光产品,是吸引世人眼光的最大品牌。试想,如果以“民族生活方式留客”;用“神秘体验”求知;用“食疗,高富氧离子健身强体”。让客人穿越时空感受“区域文化”意境;走进仙境享受“自然同现代融合的美好”,张家界旅游将是另一个新天地,让每位旅游者在张家界生活得更美好。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开发模式研究

济学与经济管理类刊】 【打印】【保存】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开发模式研究 孙根年 【专题名称】旅游经济 【专题号】F9 【复印期号】1999年01期 【原文出处】《资源科学》(京)1998年06期第40~44页 【英文标题】RESEARCH ON MODEL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NATURE RESER-VES OFCHINA SUN Gen-nian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 【作者简介】孙根年陕西师范大学西安710062 男,37岁,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环境学的教学研究,主编有《旅游环境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专著5部,发表《论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开发》等学术论文14篇。 【内容提要】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开发是自然保护事业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依据旅游活动的环境影响,将旅游业划分为4 种生态类型,又依据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可开发程度,将自然保 护区划分为5个生态旅游开发等级;在此基础上依据自然生态— 经济开发对应关系,提出了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开发的模式及开发 程序;最后,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业开发政策进行了探讨。 To develop ecotourism in nature reserves of China aims at keeping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nature protection and tourism. According tothe impact of tourist activities on environment,four ecotypes areidentified in terms of tourism in the study. Furthermore,fiveexploitable degrees of nature reserves are identified on the basis ofecotourism

旅游新业态的产生发展规律

Tourism 旅游经济 196 2012年4月 https://www.360docs.net/doc/ad14466890.html, 旅游新业态的产生发展规律研究①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旅游系 高丽敏 程伟 河北徐水综合高中 史彦军 摘 要: 旅游新业态研究是旅游业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无论是旅游新业态内涵还是新业态发展具体内容都得到了学者的高度关注。本文在分析旅游业态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对旅游新业态内涵的具体认识,提出旅游新业态产生过程的驱动力、产生模式和旅游新业态不同发展阶段利益相关者的作用,意在为旅游新业态理论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业态 旅游新业态 发展规律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4(c)-196-02伴随着旅游业态的发展,关于旅游业态的研究也逐渐浮出水 面。本文意在从理论上总结旅游业态的新模式、产生机制、发展规律、政府作用等等命题,为未来旅游业态的新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保障新的旅游业态在产生、发展、成熟过程中稳步、健康、持续增长,避免走弯路、错路和回头路。 1 旅游新业态定义 “业态”(Type of Operation)一词大约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是一个专指的商业零售模式,是零售店向确定的顾客群提供确定的商品和服务的具体形态,是零售活动的具体形式。 旅游业态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和研究领域,没有比较权威和统一的界定,但在旅游产业实际发展过程中,国内著名的一些旅游领域研究专家和旅游界实业人士对“旅游业态”内涵和定义给出了一些比较有说服力的定义。 综合分析业界各种概念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旅游业态是指旅游企业或行业为适应旅游市场需求变化,对旅游经营的各项要素比如组织形式、经营模式、产品要素、服务形式等等进行有效组合而产生的经营形式。 2 旅游新业态的产生 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各旅游企业为了满足旅游消费者 的需求或者通过产品创新引导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影响力,在旅游经营模式中主动融入新的因素、模式、产品等等,创造出旅游新业态。2.1 旅游新业态驱动力模型 有两种动力在促使旅游新业态的产生、发展直至成熟:一是内驱力;二是外驱力。 2.1.1 旅游新业态内驱力 旅游新业态内驱力是指旅游行业(企业)本身主动创新、求变,研发新的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搭建新的旅游组织模式,创造新的经营模式,开发完全一新的旅游市场,主动引导和创造旅游者新的消费需求。 旅游新业态内驱力具有三环模式: (1)最核心的是旅游行业领袖创新精神驱动力。行业领袖(企业家)创新精神,构成了旅游新业态内驱力的核心要素。创新精神是行业领袖(企业家)自我实现的最高需求。 (2)是旅游行业投资收益驱动力。旅游业创新的利益驱动。在旅游业,主动的创新能够创造全新的旅游资源,有效开发并引导旅游者的需求,在零基础上成功创造出新的行业(企业)增长点,给旅游行业(企业)带来新的旅游投资收益。 (3)旅游行业创新文化驱动力。旅游新业态内驱力发挥作用的保障是创新的行业(企业)文化和环境。鼓励创新的宏观环境和行业(企业)文化是旅游新业态内驱力宏观因素。没有鼓励创新的宏观环境和行业(企业)文化,就不可能产生旅游新业态内驱力。 图1 旅游新业态内驱力的三环模式 2.1.2 旅游新业态外驱力 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击败竞争对手,旅游行业(企业)要依据旅游需求发展趋势,充分发挥、组合旅游资源的多种功能,对现有旅游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或者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创造新的旅游业态。确保旅游业持续发展。 旅游新业态外驱力是指驱动产生旅游新业态的外部力量,包括不断扩大的旅游市场规模、不断发展变化旅游消费需求、日益激烈的旅游竞争等等。2.2 旅游新业态的产生模式 A 、与旅游行业要素融合有关:旅游行业内相关因素的互动与重新组合; B 、与同产业内其他行业融合有关:第三产业内,旅游行业与其他相关行业的互动、重新组合; C 、与第一、第二产业融合有关:不同产业间,旅游产业与第一和第二产业的互动和重新组合。 ①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项目(SM201151638004): “北京市低碳旅游发展研究”资助、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导游专业教学创新团队资助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项目(SM201000001005):“旅游新业态发展研究——以北京市为例”资助 。 作者简介:高丽敏(1971-),女,河北徐水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 事区域经济、循环经济、旅游经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国旅游新业态的发展

旅游新业态——京郊农家乐 一.趋势分析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富活力和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旅游业步入了新的大发展大变革时期,中国旅游业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各种旅游新业态的大量涌现,正在成为旅游发展的新生力量和新的价值增长点。 人口结构、游客扩张、边境控制等关键的巨大变化,对未来旅游业特别是旅游新业态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到2030年,亚洲区域中产阶级的人数将进一步扩张,达到32.2亿,占全球中产阶级人口的2/3,这意味着旅游业将从简单地拉动旅游需求向更加深入地管理旅游业转变,如何创建新的产品和服务来吸引游客。同时,面对游客不断扩张的需求,政府在全力支持旅游行业时还需提供资金来促进其发展,并通过一个有效的协调系统来解决签证或是新业态出现的准入问题。对于旅游业的有效管理,除衡量游客数量外,还需考虑游客停留天数、游客花费金额等其他指标。此外,通过边境控制这个简单的测量方法,可以更好地衡量旅游业的发展,更好地了解旅游的市场。 世界旅游专家罗伯特·巴苏克表示,根据预测,旅游业在2030年将会创造超过10亿元的收入,中国未来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旅游客源国,也会成为全球旅游业的领军国家。因此,对未来旅游业发展的管理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当前旅游的趋势就是要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好的体验。如何将旅客与当地的社会连接在一起,是目前面临的一个挑战。有在线调查表明40%的人都是通过移动设备预定行程,每一个旅游目的地都要认真对待这个趋势,使其产品和服务必须在网络上得以体现,这也会重新塑造整个旅游行业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 如今我国已迎来了国民休闲时代,旅游消费日益大众化,年人均出游率已经从10年前的不到一次,发展到超过两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并成为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最大的出境旅游消费国。在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调整中,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经由“重要产业”提升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成为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职业特征 1.工作内容主要是社会服务类或公益类,面向广大消费者的服务性特征,参与市场的激烈竞争 2.根据时代和时尚的变化,创造出能够满足游客心理、情感、审美享受的新产品。

绿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绿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近年来,旅游是无烟工业的论断被可持续旅游与绿 色旅游所代替。绿色旅游是旅游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依据减 量投入、重复利用与再循环的原则使用与利用资源与环境,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低耗与对环境损害最小化的经济发展 模式。苏格兰的绿色企业计划指出:绿色旅游是一个用来 描述旅游部门最佳环境实践的词,它包括经营效率、环境 管理、废物、交通以及社会责任与生物多样性等话题。通 过认同绿色旅游企业计划的行为准则以及对他们行为的独 立审计,使企业承诺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工业旅游的运作模式:苏格兰绿色酿酒工业旅游 的例证 酒厂旅游是苏格兰重要的旅游项目。苏格兰酒厂特别 注重塑造绿色形象来吸引游客,即:酒厂环境安静、清新;接待中心是改建与再利用旧建筑而成;生产过程中尽可能 使用可再生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坚持“3R”原则的循环原则,如:酿酒残余的麦渣在过去一般被遗弃、换东西或卖 给当地农民作为动物冬季的饲料,今天通过把麦渣与蒸馏 过程产生的酒糟混合形成黑渣(dark grain),广泛用于农业。

酿酒过程中产生的热水过去被排入河流,现在用于养鳗鱼、小龙虾和种植土豆。酒窖使用的橡木桶是雪莉酒、马德拉酒以及白兰地酒废弃的橡木桶,即使是第二次使用,橡木桶还要使用2~3次,历时30到40年。废弃的橡木桶也被用来做篱笆、酒吧的凳子或用来熏制鲑鱼。 绿色旅游者是苏格兰绿色旅游计划的守护神,他们不断对旅游景区开发中的环境行为进行质疑。游客对酒厂环境质疑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外部环境退化对酒的品质的影响,如大麦中的农药、酸雨对水质、植树造林对水质与水量的影响等;另一类是用铜器蒸馏是否会引发威士忌中铜含量超标、排烟是否污染环境、泥炭采掘是否过量、橡树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排放物管理是否有效等。 绿色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北京蟹岛度假村以产销“绿色食品”为最大特色,以生态农业为依托,以“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为经营理念。塑造绿色的主要手段就是发展旅游循环经济,保证绿色与循环利用的措施是:不烧煤、不烧油、不烧锅炉,用的是地热、太阳能和沼气,物资能量大循环,基本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 水循环利用:度假村地下温泉出水温度65度,先提供冬季采暖之用,降温后供应客房;水温降到20度就引入鱼

新六大要素构成旅游新业态

新六大要素构成旅游新业态 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过去人们耳熟能详。而在前不久举行的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如今,激发人们旅游的动机要素越来越多,需要拓展新的旅游要素。他认为,这种新的旅游要素也包括六个方面,即商、养、学、闲、情、奇。这一提法,随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其实,李金早的观点,此前就被业界认同,更被日新月异的旅游新业态所证实。 商 李金早在讲话中表示,“商”是指商务旅游,包括商务旅游、会议会展、奖励旅游等旅游新需求、新要素。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密切交往带来了规模庞大的会议会展等商务活动。根据全球商务旅游协会发布的2014年报告预测,中国将在2016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务旅游市场。 由北京、上海、天津、成都、杭州、昆明、三亚、西安等15个城市组成的会奖旅游城市联盟日前宣布,要打造中国会奖城市整体国家品牌形象,提升中国在国际会奖旅游市场的聚合力和影响力,吸引更多国际会议买家聚焦中国。北京已把会奖旅游作为发展高端旅游的重要内容,把首都文化和皇城文化资源融入会

奖旅游,逐步推出特色节庆旅游、文化演出旅游、精品文物旅游等定制旅游产品。 闲 “闲”也就是休闲度假,包括乡村休闲、都市休闲、度假等各类休闲旅游新产品和新要素,是未来旅游发展的方向和主体。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旅游已从观光游发展到休闲度假。以感受乡土气息、拥抱亲近大自然、探秘古村落为目的的休闲农业游正受到人们的追捧。休闲农业促使大量的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产品变商品。继农家乐、渔家乐、花家乐、林家乐及生态观光农业园等业态之后,国家农业公园的出现将为游客提供新选择。 此外,一些旅游城市正在向休闲城市转型,游客置身城市之中便能休闲度假。例如杭州正在创建国民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将重点打造西湖历史文化体验游、精品民宿游、龙井茶文化旅游休闲示范区、运河水上观光游、香积素斋禅茶游等一批文化休闲体验产品。 养 “养”是指养生旅游,包括养生、养老、养心、体育健身等健康旅游新需求、新要素。旅游原本就是一件身心愉悦的活动。当养生邂逅旅游,健康旅游应运而生,成为不少人青睐的旅游新模式。其中,中医养生旅游的发展最为强劲。 去年,国家旅游局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签署了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合作协议,标志着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已进入国家旅游发展战略。随后,北京推出了首批7条中医养生线路,其中包括接受中医体检、参观中医药博物馆、品尝药膳以及学习太极拳等,受到了游客的热捧。此外,甘肃正在建设养生保健系列旅游产品和陇东南国家级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广西也将中医药与旅游、养老等有机结合,打造立体本草纲目旅游、壮医药和瑶医药健康养生基地。 情 李金早说的新旅游要素“情”,是指情感旅游,包括婚庆、婚恋、纪念日旅游、宗教朝觐等各类精神和情感的旅游新业态、新要素。 早在60多年前,钱钟书就曾说: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颠倒的,应该先旅行一个月再结婚。时下,以爱情为主题的旅游,尤其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 据了解,目前我国与婚庆产业关联的行业已达40多个,新婚蜜月市场规模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有关人士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形式,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的、必然的选择,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重视和迅速发展,并将成为21世纪国际旅游的主流。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生态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一部分,年增长率达30%以上。在我市,随着蓬莱阁西苑、田横山文化公园和兴瑞庄园等景区(点)的出现,生态旅游已经不知不觉地加入到了蓬莱大旅游的队伍中。在对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已开始,而在我市、甚至在全国范围内,生态旅游研究都还是一个刚刚开始探索的新课题。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一)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一词的最早出现可追溯至1965年,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的环境伦理观开始向旅游领域渗透,随着现代旅游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其渗透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大,人们对传统的大众旅游形式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也日益关注,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将环保与旅游作为研究对象的新的旅游方式。但对于“生态旅游”这一新词语,世上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世界旅游组织将之定义为:以生态为基础理论的旅游,是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生态旅游学会则解释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第一届东亚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域会议认为:生态旅游应为倡导爱护环境,或者提供相应的设施及环境教育,以便旅游者在不损害生态系统或地域文化的情况下访问、了解、鉴赏、感受自然及文化地域。 综上所述,生态旅游的概念可以这样归纳:生态旅游是一种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以享受大自然和了解、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并使当地居民和旅游企业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它包括三重含义:1、经历的质量----提供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即享受自然、认识自然、满足旅游者的旅游体验。生态旅游以回归大自然为基调,于是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旅游对象物,必须有特定的旅游观赏内容,如优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人文文化等,以满足人们享受自然、认识自然的需求。生态旅游不仅能使旅游者返璞归真,享受大自然,在清新、开阔、洁净的环境中修养身心,而且能够了解、研究特定区域内的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以及相关的文化历史特征,使旅游者从中获得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2、资源的质量----保护当地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 生态旅游,就是让游人在良好生态环境中或旅游游览,或度假休息,或健康疗养;同时认识自然,了解生态,丰富科学知识,进而增强环境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更自觉地关爱自然,保护环境。可见,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保护负有责任的旅游方式,它同传统旅游形式的本质区别在于生态旅游必须具有促进生态保护和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特点。因此,生态旅游又要有目的地提高旅游景区的旅游环境质量,使人们在享受、认识自然的同时,又能达到保护自然的目的,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其根本宗旨就是贴近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的平衡。生态旅游必须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在维护良好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开展旅游,生态旅游不能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必须要保持旅游区域内的环境质量和保持生态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有序发展,保持好优异的自然环境。 3、生活的质量---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即通过旅游开发,为旅游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有效发展经济,能够使当地居民在生态环境质量不降低的基础上,在经济上、财政上获得益处。

新型旅游业态的发展动态概说

高端新型旅游业态的研究意义 一、新型旅游业态的发展趋势分析 旅游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大成熟产业,在中国市场体系日趋成熟、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能级不断提升的同时,旅游业中的各种新型业态也相应的开始大量涌现。这些新兴业态在原来传统旅游业态的基础上经过产业间不断发展、演变、融合、创新,逐渐成为构建整个“大旅游业”的新生力量和主力军。 (1)新型旅游业态的定义。 新型旅游业态就是:在原有旅游业态的基础上,由市场需求作为动力而推动衍生出来的之前没有的一批新的旅游模式,而新型旅游业态就是对这些新出现的旅游模式的统称。 现阶段在国内外特别是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诸如商务旅游业、会奖旅游业、文化娱乐旅游业、旅游信息业、修学旅游业、邮轮旅游业、营地旅游业、租车旅游业、影视旅游业、医疗旅游业等众多新兴旅游业态都已经有相当的发展。除此之外,伴随着背包旅游、换房旅游、分时度假、科技旅游、军事旅游、数字旅游等众多新型旅游形式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产业形态也在逐步的显现。 (2)几种主要的新型旅游业态及其国内外发展对比。 新型的旅游模式出现的特征是种类繁多,名目混杂,但是按照其满足的需求类型,可以将其集中归类为几种比较主要的形式。以下是新型旅游业态中各种具体形式按照这一原则进行分类后列出的国内外发展对比。

1,基于自然环境基础上的新型旅游。(包括营地旅游业、自然探索游、自驾车式郊游等) 国外情况: 普遍风靡,是主要的旅游方式之一,就以营地式自驾游为例,西方旅游营地的发展是随着国际露营运动和自家车旅游的发展应运而生的,自驾车旅游在二战后迅速成为风靡全球的旅游方式,近十几年来,伴随自驾车旅游市场的不断完善,国外正规的旅游营地有很大的发展:服务项目扩展到车辆维修、设备租赁、提供保险、餐饮住宿、休闲度假以及户外活动等,营地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而例如将森林资源与旅游嫁接后产生的森林游,世界上发展森林旅游较早的是拉丁美洲,其森林旅游已占到整个旅游收入的90%;美国92%以上的林地(包括公有林地和私有林地)都允许公众进入,进行户外游憩。每年森林旅游者超过3亿人次,年消费高达3000亿美元。有专家预测,在21世纪的最初20年里,森林旅游人数将以两位数百分比增长,全球旅游总人数中,有一半以上的旅游者要走入森林。由此可见,森林旅游对都市人有着挡不住的诱惑。 国内情况: 国内基于自然资源的旅游还处于普遍非常原始的状态,营地游还停留在农家乐的阶段,而森林游、探索游还停留在走马观花式的快速消费而非享受性消费的层次。 不过,这些新型旅游模式在国内的发展速度非常惊人并且很多基础性的硬件或者政策性条件都已经具备,例如以森林旅游为例,截止

乡村休闲旅游产品新业态类型

乡村休闲旅游产品新业态类型 2015-3-3 16:00:42 2 乡村休闲旅游是以乡村的自然与人文客体为休闲旅游吸引物,依托乡村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及文化等资源,在传统乡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休闲、度假、娱乐、康体与会务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我国乡村休闲旅游的新形式表现多样化,称之为新业态类型,其主要可以归纳为:农家休闲型、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型、村寨与古镇型、农业生产体验型、乡村休闲度假型、农业科普教育型、体验运动型、康乐型、乡村商务会所型。 1、农家休闲型 农家休闲型乡村旅游产品是指农民利用自家院落,自家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山水自然风光等,吸引城市居民前来进行吃、住、玩、游等休闲活动。主要类型有三种:一是季节性观光,利用田间农业生产季节性景观及农家生活等吸引休闲者前来观光、休闲和体验,目前许多农家乐式的接待都属于此类,广布于大中城市郊野地带。如北京门头沟区永定镇苛萝坨村农梦园观光旅游度假村,其四面临山,九峰环抱、景色秀丽、空气清新。有种养殖园区,还有OK、棋牌、羽毛球、乒乓球、蒸桑拿、做保健、篝火晚会、烤全羊、烤鱼、放鞭炮等;二是农事参与体验型。以参与农业生产活动,体验农业工艺过程,吸引受众前来休闲体验游。如北京延庆县井庄镇艾官营村山间别薯生态农场,主要内容为挖土豆比赛、泥巴乐园、应季农耕体验、玉米迷宫。其占地450亩,是中国农科院甘薯研究所设在北方的示范基地。不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农作物与防虫花卉、中草药、养生菜、森林蔬菜等农作物间作的生态模式;三是综合休闲型。以优美的环境,良好的设施及舒适的服务,特色的吃、住、游、玩为吸引来招徕休闲旅游者,如广西阳朔特色民居休闲。 2、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型 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型乡村旅游产品是以乡村风土人情、民色文化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村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风俗、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主要类型有四种:一是民族文化游。利用民族民俗、民族习惯、民族村落、民族歌舞、民族节日、民族宗教等,开展观光体验游,如广西龙胜大唐湾,龙胜自古就有“桂林北望八万米,古貌风情惊世奇”的说法,沉淀

低碳旅游发展模式与政策研究

低碳旅游发展模式与政策研究 摘要:低碳经济的诞生,催生了低碳旅游的兴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把生态建设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低碳旅游是其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旅游的研究背景,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旅游”的三轮驱动模式:政府部门、旅游企业、旅游者,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旅游的政策。 关键词:低碳旅游;发展模式;发展政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一、研究背景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出现了旅游资源不当的开发利用方式和非生态的管理模式,使得旅游业早已不再是天然无污染的朝阳产业。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旅游发展方式的变化轨迹,经历了从可持续旅游的理论到生态旅游的实践,人们仍然在不断探索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实现的基本原则和路径[1]。如今低碳经济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旅游将成为继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后新的时尚环保型旅游,将主导未来旅游的发展方向。低碳旅游发展方式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新方式,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要求。随着全球气候环境的变化,世界各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在2009年的世界经济论坛上,低碳旅游的概念被首次并且正式提出,提倡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2]。 我国也开始重视低碳旅游的发展。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促进会副会长魏小安说,旅游业带有低碳的天性,比如本身占用资源少,很多资源可持续利用,旅游业发展最重要的是要首先把生态保护好,同时与其他产业形成良性互动与良性补偿,这种发展不但可以节能减排,同时又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3]。2010年3月18日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重要的低碳经济内涵,即旅游发展要倡导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为重,提倡旅游业发展要节能节水减排。支持旅游企业如旅行社业、旅游交通运输业、旅游饭店业、旅游景区、其他旅游企业以及旅游相关企业把新能源新材料运用起来,使节能节水减排技术的运用更加广泛,积极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倡导绿色消费,把旅游企业创建成节能减排的绿色环保企业。可以说在中国发展低碳旅游势在必行。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我国中部旅游重点发展区域,其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为了顺应全球旅游业生态化、低碳化的进程,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全国各旅游地争相向低碳旅游转型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所在区域江西已拔得头筹。2009年11月17日至23日,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在江西南昌举行,大会发表了《南昌宣言》,号召在全球范围内大力发展低碳与生态经济,还提出今后每两年在南昌举办一届世界低碳大会[4]。江西省政府发布国内首个低碳经济白皮书《绿色崛起之路———江西省低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浅析

I摘要生态旅游(Ecotourism)作为绿色旅游消费,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且必然的选择。生态旅游一产生,便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年增长率达20%-25%。近20年来,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天人合一的游憩方式,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旅游行业的实践,作为旅游业的一种思维革命,正日益受到各国旅游业界和生态学界的重视而风靡全 世界。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前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一个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旅游业中最新的国际流行色,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文浅谈了生态旅游的发展背景与发展模式,从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对生态旅游未来的发展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依赖于各地的自身背景,与自然资源等先天性还有后天人们的 环保意识与V-J云功等息息相关生态旅游是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前提,生态旅游业是各地政府和旅客青睐的产业。生态旅游又保护自然环境又维护当地人民生活,更多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只要天时地利人和。生态旅游的发展肯定有非常广阔健康的前景。 关键词: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技术创 1引言 当今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及其丰富,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森林资源和海洋资源的破坏减少、人口与经济的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

矛盾日益突出。这些资源问题、环境?1?7?1?7题和生态问题等产生的一系列危机使人们的环境意识开始提高。为了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开始思考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思想应运而生。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渗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生态旅游是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前提,生态旅游业是各地政府和旅客青睐的产业。生态旅游又保护自然环境又维护当地人民生活,更多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各具特 色的生态旅游。虽然生态旅游的实践在不断地进行,但是针对我国目前的生态旅游开发,许多专家和学者仍存有异议。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应当把生态保护作为既定的前提,把环境教育和自 然知识普及作为核心内容,是一种求知的高层?1?7?1?7的旅游活动。首先,在开发 经营上,生态旅游是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应该在科学技术的密切参与下运作,要求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必须要对所处地区生态系统的特点非常了解,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知识。其次,在市场方面,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要求参与者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并且生态旅游市场多在偏远、生态系统脆弱地区,这决定了生态旅游消费远远高于一般的大众旅游消费。因此,参加生态旅游的旅游者多是文化程度较高、环保意识强的经济富裕者,与大众旅游形成了明显反差。而目前我国很多生态旅游实践并没有达到生态旅游的本质要求,着重强调了生态旅游

新业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江苏商论2011.12 ●摘 要:在传统的旅游业发展框架内,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存在零和博弈,旅游业可持续 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在此背景下,基于产品、技术、市场、资源配置和组织等五大层面的创新交错融合发展起来的旅游新业态,能够深化拓展旅游产品的内涵和外延,推动旅游产业的结构调整转型和优化升级,提升我国旅游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和构建大旅游业体系,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新业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创新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新业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李雪丽1,2,陶婷芳1,张振国2,3 (1.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0433;2.大连民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辽宁大连116600;3.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200234)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投资和内需的拉动,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我国旅游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意味着旅游业发展正在融入我国国家战略体系。但是,在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人数成倍递增的同时,也面临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压力。粗放型的旅游增长方式使得旅游发展的资源依赖性和资源指向性明显,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资源的低效利用和过度消耗为代价;对经济利益的片面逐求使得文化沦为创造经济利益的工具,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原生态居民和原生态环境被移植或者剥离,文化的内生性逐渐丧失,文化如何保护和开发的命题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不难看出,在传统的我国旅游业发展框架内,利用与保护之间的零和博弈趋向明显,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遭遇瓶颈,旅游发展宏伟的战略目标和资源 消耗严重、竞争力低下的困境严重对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2008年工作会议上指出“旅游在现阶段需要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发展方式、走创新之路已经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共识。因此本文从旅游新业态的角度切入,分析其对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文献回顾 (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目前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旅游容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以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等方面。Pearce (1981)在《旅游开发》一书中将旅游容量分为物质容量、环境容量和心理容量等。[1]在世界旅游组织(WTO )的年度报告(1978—1979年)中,正式提出了旅游承载容量的概念。我国对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着重于概念和计算方式的探讨。 [2][3] 联合国统计局(1994)提 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以《21世纪议程》中的主题 修改日期:2011-11-1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JY128)、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0DJY048) 作者简介:李雪丽(1981-),女,山东寿光人,大连民族学院讲师,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旅游和会展管理;陶婷芳(1953-),女,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旅游经济、会展管理;张振国(1979-),男,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博士研究生,大连民族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环境。 115

国内外新型旅游业态的发展动态

国内外新型旅游业态的发展动态 旅游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大成熟产业,在中国市场体系日趋成熟、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能级不断提升的同时,旅游业中的各种新型业态也相应的开始大量涌现。这些新兴业态在原来传统旅游业态的基础上经过产业间不断发展、演变、融合、创新,逐渐成为构建整个“大旅游业”的新生力量和主力军。 在现阶段,国内外特别是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诸如商务旅游业、会奖旅游业、文化娱乐旅游业、旅游信息业、修学旅游业、邮轮旅游业、营地旅游业、租车旅游业、影视旅游业、医疗旅游业等众多新兴旅游业态都已经有相当的发展。除此之外,伴随着背包旅游、换房旅游、分时度假、科技旅游、军事旅游、数字旅游等众多新型旅游形式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产业形态也在逐步的显现。本文对国内外这些旅游业的新态势进行了动态追踪,并按照一定层次将其进行分类考察,把握新型业态的特征,并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 一、旅游产业内各要素不断衍生分化的新业态 1、分时度假:休闲度假的新潮流 (1)国外:需求强劲、方兴未艾 西方的分时度假产生于休闲度假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具有很强的需求优势,分时度假已经基本成为一种大众产品而被平民家庭广泛接受,并已经形成庞大的市场规模。目前世界上已有60多家分时度假集团,分时度假地超过5000个,分布在81个国家,来自124个国家的400多万户家庭购买了度假权。主要企业有RCI、II、万豪、希尔顿、欧洲分时度假协会(ETF)等,发展形势良好。 (2)国内:刚刚起步、有待培育。 在我国,分时度假还刚刚起步,加盟的度假地多以产权酒店的形式出现,真正的分时度假地还很少,分时度假的市场还没有真正培育起来。主要企业有中房集团与美国RCI公司合作开发的网络系统中国房地产与分时度假联盟,目前举步维艰;另外北京中安达旅游度假服务有限公司,发展也较为缓慢。

中国乡村旅游的十大发展模式0204192342

中国乡村旅游的十大发展模式 一、乡村度假休闲型(农家乐型) 是指地处城镇周边的乡村,利用离城市近、交通便利的条件,以乡村生态景观、乡村文化和农民的生产生活为基础,以家庭为具体接待单位,开展旅游活动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的特点是:投资少、风险小、经营活、见效快。发展这种模式必须注意:一是要做好规划,防止产品简单重复;二是挖掘文化内涵,提升产品的品位;三是推行行业质量标准,规范服务;四是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 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花乡、重庆市南岸区石牛片区、浙江省安吉县报福镇、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青海省循化县积石镇、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麦积镇后川村、河南省栾川县重渡沟村、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石河镇东沟村、湖南省湘潭县响水乡青竹村、天津市蓟县穿芳峪乡毛家峪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市铁厂沟天山村、陕西省汉阴县城关镇大兴村等。 二、依托景区发展型 是指把附近旅游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分离出来,吸引周边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农民还可以为游客提供旅游商品和农副产品,从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周边农村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是必须临近重点景区;二是游客量较大;三是周围农民具备旅游意识和服务意识。发展这种模式应注意:要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定的服务功能;培养农民的旅游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对从业农民的组织和引导。 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湖北省秭归县周坪乡、北京市房山区十

渡镇、广东省信宜市旺将村、山东省五莲县靴石村、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迎水桥镇、福建省泰宁县水际村江西省宜春市明月山风景区温汤镇、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南强村、山西省壶关县桥上乡、浙江省余姚市大岚镇、西藏自治区定日县扎西宗乡、安徽省石台县大演乡、湖南省中方县中方镇荆坪村、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四家乡等。 三、旅游城镇建设型 是指在旅游资源丰富的乡镇,把旅游开发与城镇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设旅游小城镇,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发展这种模式应该具备的条件:一是居住条件、基础设施具有一定基础;二是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吸引力大。这种发展模式应注意:要对小城镇进行科学规划,确保规划实施不走样;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要多渠道增加投入,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农民参与小城镇建设的积极性,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云南省腾冲县和顺镇、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云南省大理州喜州镇等。 四、原生态文化村寨型 是指利用当地原生态的村寨文化资源,包括当地居住环境、建筑、歌舞等独特性,以保护为主,因势利导开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类型必须是当地村寨是原汁原味的,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这种发展模式要注意:一是做好整个村寨旅游发展规划;二是引入市场开发机制,促进旅游开发;三是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着重强调对当地原生态环境的保护。 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有:贵州省凯里市三棵树镇南花村、广东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