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膜位置对玻璃热工性能的影响

镀膜位置对玻璃热工性能的影响
镀膜位置对玻璃热工性能的影响

镀膜位置对玻璃热工性能的影响

文章通过对不同镀膜面位置的计算,来对比不同的热工参数。通过案例和计算来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简述了镀膜面位置不同时玻璃的热工性能的差异。

标签:镀膜玻璃;热工性能;镀膜位置

1 镀膜玻璃的介绍与热工性能

1.1 镀膜玻璃简介

镀膜玻璃是在玻璃表面镀上一层或者多层金属或着其他化合物组成,达到改变玻璃的某种光学性能、满足特种要求的膜系产品。其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低辐射镀膜玻璃(Low-E)与阳光控制镀膜玻璃。Low-E玻璃对(4-25)μm的远红外线有相对较高的反射比;阳光控制镀膜玻璃对(300-1800)μm的阳光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1.2 玻璃热工性能指标的衡量

具体的可用以下性能指标来对玻璃的热工性能作出系统的评价:(1)太阳辐射的热系数;(2)太阳辐射的透过率;(3)遮阳系数;(4)可见光透过率;(5)透过光线冷暖的指数;(6)表面热辐射率;(7)传热系数;(8)热绝缘系数。

2 对玻璃采用模拟实验进行分析

2.1 中空玻璃

实验时选用6mm厚的LOW-E玻璃A、6mm厚的阳光控制镀膜玻璃B和6mm 厚的无色玻璃C,组合成中空玻璃模型(见图1)。中空玻璃系统出于对镀膜的保护,所以将镀膜应放在2#位置或3#位置。表1给出了镀膜面在2#与3#时分别的热工参数。

表1 镀膜分别在2#、3#位置时的热工参数

对中空玻璃来说,通过比较镀膜面分别在2#、3#位置时的热工参数可以得出(见表1):两者的可透比、U值是完全相同的,而遮阳系数相比2#位明显小于3#位。这种差异的存在是由于二次传热不同引起的,特别是由吸热率较高的镀膜玻璃组成的中空玻璃尤为明显。当镀膜面位于3#位时,它所反射的热量没有直接反射到室外去,而是反射到了中空玻璃的气体间隔层之中,经过外边玻璃的反射作用和内部的热量传导,经过反复的反射作用,使得整个玻璃的二次传热作用大大增加。以上结论可通过公式1得到验证。

玻璃幕墙节能计算书

临沂市老年养护院幕墙工程 玻璃幕墙节能计算书 设计: 校对: 审核: 批准:

目录 1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 (1) 2 计算中采用的部分条件参数及规定 (1) 2.1 计算所采纳的部分参数 (1) 2.2 规范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部分规定 (1) 3 幕墙系统结构基本参数 (3) 3.1 地区参数: (3) 3.2 建筑参数: (3) 3.3 环境参数 (3) 3.4 单元参数 (3) 3.5 框传热系数相关参数 (3) 4 玻璃的传热系数U值的计算 (3) 4.1 计算基础及依据 (3) 4.2 室外表面换热系数 (4) 4.3 室内表面换热系数 (4) 4.4 多层玻璃系统材料的固体热阻 (4) 4.5 多层玻璃系统内部气体间层的热阻 (4) 5 幕墙系统框的传热系数U值的计算 (5) 5.1 框的传热系数U f (5) 5.2 幕墙框与玻璃结合处的线传热系数ψ (7) 6 幕墙系统整体的传热系数U值 (7) 7 太阳光透射比及遮阳系数计算 (7) 7.1 太阳光总透射比g t (7) 7.2 幕墙系统计算单元的遮阳系数 (8) 7.3 幕墙系统计算单元可见光透射比计算 (8) 8 结露计算 (8) 8.1 水表面的饱和水蒸气压计算 (8) 8.2 在空气相对湿度f下,空气的水蒸气压计算 (9) 8.3 空气的结露点温度计算 (9) 8.4 幕墙系统玻璃内表面的计算温度 (9) 8.5 结露性能评价 (9)

建筑幕墙系统节能设计计算书 1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 《建筑幕墙》 GB/T21086-2007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2010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134-2010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75-2003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意见稿》 [建标2006-46号]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 JGJ/T151-2008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113-2009 《玻璃幕墙光学性能》 GB/T18091-2000 《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等以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GB/T2680-94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411-2007 《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JGJ/T132-2009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JGJ176-2009 《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JGJ/T177-2009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JGJ129-2000 《节能建筑评价标准》 GB/T50668-2011 《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DGJ08-56-2012 2计算中采用的部分条件参数及规定 2.1计算所采纳的部分参数 按《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采用 (1)冬季标准计算条件应为: 室内空气温度:T in =20℃; 室外空气温度:T out =-2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 c,in =3.6W/(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 =16W/(m2·K); 室内平均辐射温度:T rm,in =T in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 rm,out =T out 太阳辐射照度:I s =300W/m2; (2)夏季标准计算条件应为: 室内空气温度:T in =25℃; 室外空气温度:T out =3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 c,in =2.5W/(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 =16W/(m2·K); 室内平均辐射温度:T rm,in =T in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 rm,out =T out 太阳辐射照度:I s =500W/m2; (3)计算传热系数应采用冬季标准计算条件,并取I s =0W/m2; (4)计算遮阳系数、太阳光总透射比应采用夏季标准计算条件; (5)结露性能计算的标准边界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20℃; 室内环境湿度:30%,60%; 室外环境温度:0℃,-10℃,-20℃ (6)框的太阳光总透射比g f 应采用下列边界条件: q in =α·I s α:框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 I s :太阳辐射照度(W/m2); q in :框吸收的太阳辐射热(W/m2); 2.2规范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部分规定 (1)结构所在的建筑气候分区应该按下面表格取用。 表4.2.1 主要城市所处气候分区 气候分区代表性城市 严寒地区A 区 海伦、博克图、伊春、呼玛、海拉尔、满洲里、齐齐 哈尔、富锦、哈尔滨、牡丹江、克拉玛依、佳木斯、 安达 严寒地区B 区 长春、乌鲁木齐、延吉、通辽、通化、四平、呼和浩 特、抚顺、大柴旦、沈阳、大同、本溪、阜新、哈 密、鞍山、张家口、 酒泉、伊宁、吐鲁番、西宁、银川、丹东 寒冷地区 兰州、太原、唐山、阿坝、喀什、北京、天津、大 连、阳泉、 平凉、石家庄、德州、晋城、天水、西安、拉萨、康 定、济南、青岛、安阳、郑州、洛阳、宝鸡、徐州 夏热冬冷地 区 南京、蚌埠、盐城、南通、合肥、安庆、九江、武 汉、黄石、岳阳、汉中、安康、上海、杭州、宁波、 宜昌、长沙、南昌、株洲、零陵、赣州、韶关、桂 林、重庆、达县、万州、涪陵、南充、宜宾、成都、 贵阳、遵义、凯里、绵阳 夏热冬暖地 区 福州、莆田、龙岩、梅州、兴宁、英德、河池、柳 州、贺州、泉州、厦门、广州、深圳、湛江、汕头、 海口、南宁、北海、梧州 (2)根据建筑所处城市的建筑气候分区,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分别符合下面各表的相关规定。 表4.2.2-1 严寒地区A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

公共建筑节能计算书doc

公共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项目名称:洛阳新区拓展区撤村并城1号小区23#24# 商业部分 计算人: 校对人: 审核人: 设计单位:河南华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计算工具:天正建筑节能分析软件TBEC(公建河南版)软件开发单位:北京天正公司 软件版本号: 8.2Build110130

一、项目概况 二、建筑信息 三、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2.《河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J 41/075-2006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四、围护结构基本组成 外墙类型1: 加气混凝土砌块ρo≤500kg/m3(挤塑聚苯板) 墙体各层材料(由外至内): 第1层:外贴饰面砖, 厚度6mm 第2层:聚合物砂浆, 厚度4mm 第3层:耐碱玻纤网格布,抗裂砂浆, 厚度15mm 第4层:矿棉、岩棉、玻璃棉2, 厚度40mm 第5层:加气,泡沫混凝土2, 厚度200mm 第6层:白灰砂浆, 厚度20mm 内墙类型1: 加气混凝土砌块ρo≤500kg/m3(炉渣混凝土聚苯板)

墙体各层材料(由外至内): 第1层:白灰砂浆, 厚度20mm 第2层:加气,泡沫混凝土2, 厚度200mm 第3层:白灰砂浆, 厚度20mm 屋顶类型1: 平屋面(上人屋面)(挤塑板) 屋顶各层材料(由外至内): 第1层:水泥砂浆1, 厚度40mm 第2层:防水层, 厚度4mm 第3层:水泥砂浆1, 厚度20mm 第4层:矿棉、岩棉、玻璃棉2, 厚度80mm 第5层:水泥膨胀珍珠岩4, 厚度55mm 第6层:钢筋混凝土, 厚度100mm 第7层:石灰,水泥,砂,砂浆, 厚度20mm 窗类型1: 塑料中空玻璃(空气6mm) 传热系数:2.60 W/(㎡.K) 楼板类型1: 钢筋砼现浇板(硬质聚氨酯泡沫板) 楼板类型2: 钢筋砼现浇板(挤塑聚苯板) 楼板类型3: 钢筋砼现浇板(挤塑聚苯板) 地面类型1: 防潮地面 地面类型2: 防潮地面 热桥柱类型1: 钢筋砼(聚苯板) 墙体各层材料(由外至内): 第1层:外贴饰面砖, 厚度6mm 第2层:聚合物砂浆, 厚度4mm 第3层:耐碱玻纤网格布,抗裂砂浆, 厚度15mm 第4层:矿棉、岩棉、玻璃棉2, 厚度40mm 第5层:钢筋混凝土, 厚度200mm 第6层:白灰砂浆, 厚度20mm 热桥梁类型1: 钢筋砼(聚苯板) 墙体各层材料(由外至内):

(整理)低辐射镀膜玻璃标准.

镀膜玻璃标准第2部分:低辐射镀膜玻璃 GB/T 18915.2一2002 前言 GB/T 18915《镀膜玻璃》分为两部分: 第1部分;阳光控制镀膜玻璃 第2部分:低辐射镀膜玻璃 本部分为GB/T 18915《镀膜玻璃》的第2部分。 本部分由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建筑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玻璃科学与特种玻璃纤维研究所。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南玻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金刚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起草人:韩松、杨建军、莫娇、吴洁、周安心、朱梅、庄大建、龙霖星。 1 范围 GB/T 18915的本部分规定了低辐射镀膜玻璃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 本部分适用于建筑用低辐射镀膜玻璃,其他方面使用的低辐射镀膜玻璃也可参照本部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2680 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GB/T 2680-1994,neq ISO 9050:1990) 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 6382. 1 平板玻璃集装器具架式集装器具及其试验方法 GB/T 6382. 2 平板玻璃集装器具箱式集装器具及其试验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 GB 11614 浮法玻璃 GB 17841-1999 幕墙用钢化玻璃与半钢化玻璃 GB/T 18915. 1 镀膜玻璃第1部分阳光控制镀膜玻璃 1C/T 513 平板玻璃木箱包装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18915的本部分。 辐射率emissivity

在线、离线LOW-E镀膜玻璃对比

在线、离线LOW-E镀膜玻璃对比 徐兵中国南玻集团吴江南玻华东工程玻璃有限公司 江苏·吴江(215222) 摘要:本文通过生产工艺、产品性能,市场应用三方面对在线、离线LOW-E镀膜玻璃进行对比,整体上阐述在线和离线这两大类LOW-E镀膜玻璃的市场定位,以此判断LOW-E镀膜玻璃的应用方向。 关键词:在线LOW-E镀膜玻璃,离线LOW-E镀膜玻璃,市场分析 前言 自1965年开始,大板面玻璃镀膜加工因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出现逐步得到了发展。Libby Owens Ford(LOF)建起了第一条大规模真空镀膜生产线。之前,建筑玻璃的镀膜采用需要将玻璃基片加热的气相沉积法,该法会引起玻璃变形,或者采用化学沉积法,该法生产的膜层均匀性、耐久性差。1973年,Airco发明了磁控溅射镀膜工艺。1977年10月, Airco为Guardian公司建造了第一条磁控溅射镀膜线。1982年,美国Guardian公司率先推出了银基低辐射膜层。之后,Low-E玻璃(即辐射率ε≤0.15的镀膜玻璃)逐渐成了优级窗的标准配置。1987年,LOF 推出了在线Low-E镀膜玻璃产品,至此,Low-E镀膜玻璃生产正式发展成为在线、离线两种工艺方式。 以下,将从生产工艺、产品性能,市场应用对在线、离线Low-E镀膜玻璃进行分析,确定这两类产品的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 一.生产工艺 “在线”系指在浮法玻璃生产线上利用高温热解法生产镀膜玻璃,高温热解法又分为热喷涂和化学汽相沉积法(CVD),目前多采用CVD法。镀膜实施的部位,可以在浮法玻璃生产线的锡槽、过渡辊合或退火窑前端,反应的温度在400~700℃之间,如图1所示。一般在热的浮法玻璃表面要镀多层膜,这些膜包括介质膜和功能膜。多层膜的复合使低辐射镀膜玻璃既有低辐射功能,又不产生干涉虹

建筑幕墙热工性能估算报告.doc

建筑幕墙热工性能估算报告 I、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民用建筑热功设计规范》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 相关计算和定义均按照ISO10077-1和ISO10077-2的方法进行计算和定义 II、计算基本条件: 1、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性能时,应统一采用本规程规定的标准计算条件进行计算。 2、在进行实际工程设计时,门窗、玻璃幕墙热工性能计算所采用的边界条件应符合相应建筑设计或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3、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空气温度:T in=20℃ 室外空气温度:T out=-2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 c,in=3.6 W/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16 W/m2.K 室内平均辐射温度:T rm,in =Tin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 rm,out =Tout 太阳辐射照度:I s=300 W/m2 4、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空气温度:T in=25℃ 室外空气温度:T out=3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 c,in=2.5 W/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16 W/m2.K 室内平均辐射温度:T rm,in =Tin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 rm,out =Tout 太阳辐射照度:I s=500 W/m2 5、传热系数计算应采用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I s= 0 W/m2。计算门窗的传热系数时,门窗周边框的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应取8W/(m2.k),周边框附近的边缘(65mm内)的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应取12W/(m2.k) 6、遮阳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计算应采用夏季计算标准条件。 7、结露性能评价与计算的标准计算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T in=20℃ 室内环境湿度:RH=30%、60% 室外环境温度:T out=0℃,-10℃,-20℃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20 W/m2.K 8、计算框的太阳能总透射比g f应使用下列边界条件

1#配套宿舍及食堂公共建筑节能计算书

深圳市公共建筑节能计算书 说明:《深圳市工业厂房的办公用房节能设计计算书》及《深圳市采用集中空调系统的工业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书》格式参照本计算书的格式。

深圳市公共建筑节能计算书 设计依据: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深圳市实施细则》(SZJG29-2009) 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3、《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 4、《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 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6、《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 7、国家、广东省、深圳市其他现行有关节能标准、规范和建筑节能法律、法规 一、建筑概况 表1-1 建筑概况表 注:1、建筑功能包括:办公建筑、商业服务建筑、宾馆饭店建筑、文化场馆建筑、科研教育建筑、医疗卫生建筑、体育建筑、通信建筑、交通建筑、影剧院建筑、多功能综合建筑等; 2、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

二、屋顶的热工参数 表2-1 屋顶热工参数计算表 注:1. 根据实际情况增减表中内容; 2. 外凸≤600mm的凸窗顶部透明部分可不考虑热工性能的限制,可不参与屋顶传热系数的计算。

三外墙: 表3-1 外墙热工参数计算表

注:1. 根据实际情况增减表中内容; 2. 外凸≤600mm的凸窗侧墙可不考虑热工性能的限制,可不参与外墙传热系数的计算。 四、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的热工参数 表4-1 底部架空楼板热工参数计算表 注:1. 根据实际情况增减表中内容; 2. 凸窗底部非透明部分可不考虑热工性能的限制,可不参与底部架空楼板传热系数的计算。 五、窗墙面积比 表5-1 窗墙面积比计算表

镀膜玻璃的隔热特性及其参数

镀膜玻璃的节能特性及其参数 一、概述 现代建筑,不论是商厦还是住宅,都趋向于大面积采光。但是,普通透明玻璃对太阳能辐射和远红外热辐射没有控制,其面积越大,夏季进入室内的热量越多,冬季室内散失的热量越多。为此,必须对玻璃表面进行处理,于是产生了有节能功能的镀膜玻璃。 早期的镀膜玻璃主要是热反射镀膜玻璃(或称阳光控制膜玻璃),其作用是限制太阳能辐射直接进入室内。用于建筑幕墙玻璃时,除具有亮丽的外观装饰效果外,还可降低冷气设备的运行费用。但这种玻璃与普通玻璃一样,会吸收远红外热辐射而使其自身的温度升高,最终仍有相当部分的热能透过了玻璃,其隔热性能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选用什么材料?采用何种工艺镀膜才能有效地阻挡远红外热辐射?研究的结果诞生了低辐射镀膜玻璃(简称Low-E玻璃)。这种玻璃的最大特点是将远红外热辐射反射出去,使其不能透过玻璃从而起到节能隔热的作用。因此,目前世界上公认Low-E 玻璃是最理想的窗玻璃材料。 Low-E玻璃在国外已有近二十年的使用历史,我国因受到设备和生产工艺技术方面限制,同时也因节能观念的落后而起步较晚。可喜的是,自南玻集团于1997年推出Low-E玻璃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介后,目前已为众多设计师和用户所认同并采用。规模化采用Low-E玻璃时代已经到来,这必将对我国的建筑节能材料应用产生影响并作出贡献。 关于镀膜玻璃,包括LOW-E玻璃的节能特性,已有许多文章或专著论述过,在大多数文章或企业的产品介绍中都列出了完整的参数,但理解这些参数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对用户来说更关心的是:哪些参数与节能性直接相关?怎样才能区别不同玻璃之间节能性的优劣?如何根据这些参数选择适用的玻璃?本文拟深入浅出地回答这些问题。 二、热能的形式及窗玻璃组件的传热 1、自然环境中的热能 自然环境中的热能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能量的98%分布在0.3至3μm波长之间。除了太阳直接辐射的能量外(能量分布在),还存在着大量的远红外线热辐射能,其能量分布在3至40μm波长之间。在室外,这部分热能是由太阳照射到物体

在线玻璃和离线玻璃区别

在线与离线镀膜玻璃比较 1. 产品档次和引进历史 离线镀膜玻璃是在真空磁控溅射镀膜玻璃生产线上,将金属、金属化合物根据使用性能的不同(隔热性、颜色、反光率等),组合成多层薄膜而构成的,一般镀膜层由2-3层薄膜组成,并可根据需要配置膜层产生不同的颜色。这种生产工艺决定了在其产品的高性能和多颜色选择性,因此属于高档产品。 在线镀膜玻璃是在浮法玻璃生产过程中,在热玻璃的表面上喷涂Sn的化学溶液或粉末,形成土灰色的单层化合物薄膜而制成的。产品多以有色玻璃为基片,颜色主要靠有色玻璃本身的颜色决定的。这种生产工艺决定了在线镀膜玻璃的性能较差和低档产品的属性。 既然在线镀膜是低档产品,我国为何还会发展呢?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在引进镀膜玻璃生产技术时曾对国外镀膜玻璃的生产工艺、产品档次和市场发展趋势作了详细的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在线镀膜玻璃的市场份额年增长率仅为约20%,而离线镀膜玻璃的市场份额年增长率则接近120%。调研结果还反映了这两种产品的用户群体不同,在线镀膜产品主要面向民用住宅和小型公建项目,大型公建项目极少采用,而离线镀膜产品则主要用于公共建筑项目。此项调研结果确定了我国的引进政策,即跨过低档的在线镀膜工艺而直接引进先进的离线镀膜工艺技术,因此当时我国引进的镀膜玻璃生产线(20多条)都是离线的。 约在90年代中期,台湾玻璃制造商进入中国市场并带来了在线镀膜生产线,尽管在线镀膜产品的性能较差,但其制造成本极低,正好适合我国的经济水平现状,因此我国的一些厂家开始补课,引进了在线镀膜生产工艺,从而形成在线和离线共存的局面。 2. 产品特性比较 离线镀膜玻璃:膜层中含有金属层,因此可以有效反射太阳光中的热辐射,节能效果十分明显。由于镀膜层的总厚度仅约为100纳米,镀膜过程是以原子线度为单位控制的,因此膜层厚度的均匀性极好,颜色极为均匀,在单片产品上、或每批产品之间都不会出现颜色差,即便在无色玻璃上也是如此。此外,由于膜层中金属的作用,其反射率可调、外观清亮明晰,能充分显示出玻璃的质感。 在线镀膜玻璃:膜层仅由单层氧化物构成,不能有效反射太阳热辐射,节能性较差,其节能性主要靠有色玻璃体现。由于镀膜层的总厚度约为数千纳米,镀膜过程是以分子集团为单位控制的,因此膜层厚度的均匀性极差,在单片玻璃的不同部位存在颜色差别,每一生产批次的颜色更是难以控制,因此在大型项目上常会出现颜色不一致的情况,这种现象已被许多工程现实所证实。此外,氧化物膜层的反射率不可调整,导致玻璃的外观效果呆板,颜色取向性过强,缺乏玻璃的质感。 3. 市场使用现状

建筑门窗热工性能计算

建筑门窗热工性能计算书 I、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民用建筑热功设计规范》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 相关计算和定义均按照ISO10077-1和ISO10077-2的方法进行计算和定义 II、计算基本条件: 1、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所采用的环境边界条件应统一采用本标准规定的计算条件。 2、计算实际工程所用的建筑门窗和玻璃幕墙热工性能所采用的边界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设计或节能设计标准。 3、各种情况下都应选用下列光谱: S(λ):标准太阳辐射光谱函数(ISO 9845-1) D(λ):标准光源光谱函数(CIE D65,ISO 10526) R(λ):视见函数(ISO/CIE 10527)。 4、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T in=20℃ 室外环境温度:T out=-2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 c,in=3.6 W/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16 W/m2.K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 rm=T out 太阳辐射照度:I s=300 W/m2 5、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T in=25℃ 室外环境温度:T out=3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 c,in=2.5 W/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16 W/m2.K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T rm=T out 太阳辐射照度:I s=500 W/m2 6、计算传热系数应采用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I s= 0 W/m2.计算门窗的传热系数时,门窗周边框的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应取 8 W/m2.K,周边框附近玻璃边缘(65mm内)的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应取 12 W/m2.K 7、计算遮阳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应采用夏季计算标准条件. 8、抗结露性能计算的标准边界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T in=20℃ 室外环境温度:T out=0℃ -10℃ -20℃ 室内相对湿度:RH=30%、60%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 c,out=20 W/m2.K 9、计算框的太阳能总透射比g f应使用下列边界条件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书

公共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项目名 称: 海口望海商厦(望海商城二期工程) 计算 人: 校对 人: 审核 人:

设计单位:海南雅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计算工具:天正建筑节能分析软件TBEC(公共建筑版)软件开发单位:北京天正工程软件有限公司 一、项目概况

二、建筑信息 三、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四、围护结构基本组成 外墙类型1: 外墙一

墙体各层材料(由外至内): 第1层:地砖, 厚度8mm 第2层:保温砂浆2, 厚度30mm 第3层:加气混凝土砌块, 厚度200mm 第4层:水泥砂浆, 厚度20mm 外墙类型2: 外墙二(地下室外墙) 墙体各层材料(由外至内): 第1层:蒸压灰砂砖, 厚度120mm 第2层:贴必定BAC双面自粘防水卷材, 厚度2mm 第3层:水泥砂浆, 厚度20mm 第4层:钢筋混凝土, 厚度300mm 第5层:水泥砂浆, 厚度20mm 分户墙类型1: 分户墙一 墙体各层材料(由外至内): 第1层:水泥砂浆, 厚度20mm 第2层:加气混凝土砌块, 厚度200mm

第3层:水泥砂浆, 厚度20mm 内墙类型1: 内墙一 墙体各层材料(由外至内): 第1层:水泥砂浆, 厚度20mm 第2层:加气混凝土砌块, 厚度100mm 第3层:水泥砂浆, 厚度20mm 屋顶类型1: 屋面一 屋顶各层材料(由外至内): 第1层:地砖, 厚度8mm 第2层:水泥砂浆, 厚度20mm 第3层:细石混凝土, 厚度40mm 第4层: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厚度50mm 第5层:加气混凝土砌块, 厚度20mm 第6层:贴必定BAC双面自粘防水卷材, 厚度2mm 第7层:钢筋混凝土, 厚度120mm 第8层:水泥石灰砂浆, 厚度12mm

镀膜玻璃内控标准QMS06

镀膜玻璃内控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镀膜玻璃检验、判定 2. 引用文件 GB/T18915.1/2-2002镀膜玻璃 GB11614浮法玻璃 3. 分类及应用 3.1按镀膜玻璃对太阳光的控制区域的不同分类:热反射镀膜玻璃、低辐射镀膜玻璃 3.2按热加工性能可分为:非钢化镀膜玻璃、钢化镀膜玻璃、可钢化镀膜玻璃 4.术语及定义 4.1热反射镀膜玻璃:又称阳光控制膜镀膜玻璃,对波长范围350nm~1800nm的太阳光具有一定控制作用,一般是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或氮化物膜层构成 4.2低辐射镀膜玻璃:又称Low-E玻璃,是一种对波长范围4.5μm~25μm的远红外线有较高反射比的镀膜玻璃 4.3脱膜:从镀膜玻璃透射方向看,相对膜层整体可视透明部分或全部没有附着膜层的缺陷4.4斑点:从镀膜玻璃的透射方向看,相对膜层整体色泽较暗的点状缺陷 4.5斑纹:从镀膜玻璃的反射方向看,膜层表面色泽发生变化的云状.放射状或条纹状的缺陷4.6色道:从镀膜玻璃的反射方向看,膜层表面亮度或反射色异于整体的条状区域,可见程度取决于它们和周围膜层的亮度及颜色差 4.7色差:从镀膜玻璃的反射方向看,膜层表面亮度或反射色异于标准板,可见程度取决于标板亮度及颜色差 4.8划伤:镀膜玻璃表面各种线状的划痕.可见程度取决于它们的长度.宽度.位置和分布 4.9氧化:Low-E玻璃受环境影响,致使膜层结构破坏、产品性能失效,具体表现为雪花状、或点状的氧化点 5、要求: 5.1外观:

5.2光学要求:满足下表

5.3均匀性:其均匀性反射色色差不得大于2.0CIELAB,采用CIELAB均匀色空间的色差ΔE 来表示,单位CIELAB。 5.4批次色差:反射色色差不得大于2.0CIELAB 5.5理化性能:热反射镀膜玻璃△T≤4.0%;Low-E玻璃无此要求 5.6包装要求:满足《钢化镀膜玻璃包装作业指导书》、《镀膜大板包装作业指导书》要求 6、检验方法 6.1 外观中脱膜.斑点.划伤的测定:使用装有数只间距300mm的40瓦平行日光灯管的黑色无光泽屏幕。阳光控制镀膜玻璃垂直放置,与日光灯管平行且相距600mm,观察者距玻璃600mm,视线垂直玻璃进行观察,缺陷尺寸用精度0.1mm的读数显微镜测定。 6.2斑纹.色道的测定:阳光控制镀膜玻璃放置在倾斜60°~75°的黑色无光泽屏幕(黑车),玻璃面面向观察者,观察者距离玻璃1.5米外,自然光室外目测 6.3光学要求:以镀膜线在线光度计测试数据为依据,参考Color I5透过率测试数据进行判定6.4均匀性:以镀膜线在线光度计测试数据为依据,调试均匀性整体平滑、无突变测试点(连续3点L*、a*、b*均小于0.8)为合格。产品均匀性以调试均匀性为生产依据,产品须考虑边缘效应的安装对接,即均匀性方向的产品边部L*≤1.0、a*、b*均小于0.8 6.5色差:以镀膜线在线光度计测试数据为依据,结合Color I5透过率、玻面反射、膜面反射测试数据和DateColor手提测色仪玻面反射色进行综合判定,在线光度计批次色差控制满足:反射R≤15%色差:L*≤1.0、a*、b*≤0.5; 15%<反射R≤22%色差:L*≤1.5、a*、b*≤0.6;反射R>22%色差:L*≤1.5、a*、b*≤0.8;工程批次色差控制还应注意第一批的颜色偏向,后面各批因控制在第一批颜色与标准色之间;工程第一批应与标准板室外目测色差,无明显差别为合格。标准板可以为我司的常规产品样板或客户提供给我司的工程色板,客户提供工程色板的第一次生产要留样板 6.6所有的外观缺陷、色差、色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实际室外目测效果为准 6.7理化性能:包括研磨试验、酸碱腐蚀试验,具体操作见GB/T18915.1-200和各仪器设备操作作业指导书 6.8包装:参考《钢化镀膜玻璃包装作业指导书》、《镀膜大板包装作业指导书》 7、运输、储存要求: 运输时要有防雨措施;储存的房间干燥、通风、非太阳直射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征求意见稿)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征求意见稿) ◇ 1 总则 ◇ 2 术语、符号 ◇3基本规定 ◇4玻璃光学热工性能 ◇5框的传热计算 ◇6空气层传热计算 ◇7整窗热工性能计算 ◇8建筑幕墙热工计算 ◇9遮阳系统计算 ◇10结露计算 ◇附录 1 总则 1.0.1为在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工程中贯彻执行国家的建筑节能政策,使门窗、玻璃幕墙工程的节能设计和产品设计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进行门窗、玻璃幕墙产品的节能性能评价,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中作为外围护结构使用的建筑外门窗、玻璃幕墙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结露性能的计算。 1.0.3本规程是参照国际标准ISO15099、ISO10077、ISO10211等系列标准,结合我国现行的相关标准制定的。 1.0.4本规程所计算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是在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空气渗透量为零的情况下、采用稳态传热计算得到的,实际使用时应考虑空气渗透对热工性能和节能计算的影响。

1.0.5实际工程所用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的室内外热工计算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热工设计标准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1.0.6建筑门窗、玻璃幕墙所用材料的热工计算参数除使用本规程给出的参数外,还应符合其它强制性的热工设计标准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实际工程中所使用材料的热工参数应按照相应材料的实际参数选取。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夏季标准计算条件standard summe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用于门窗或幕墙产品设计、性能评价热工性能参数计算的夏季标准热工计算环境条件。 2.1.2冬季标准计算条件standard winte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用于门窗或幕墙产品设计、性能评价热工性能参数计算的冬季标准热工计算环境条件。 2.1.3传热系数(U)thermal transmittance 门窗或幕墙两侧环境温度差为1℃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围护结构的传热量。 2.1.4太阳能总透射比(g)total solar energy transmittance 通过门窗或幕墙构件成为室内得热量的太阳辐射与投射到门窗或幕墙构件上的太阳辐射的比值。成为室内得热量的太阳辐射部分包括直接的太阳能透射得热和被构件吸收的太阳辐射再经传热进入室内的得热。 2.1.5遮阳系数(SC)shading coefficient

石材幕墙热工性能计算

第八部分石材幕墙热工性能计算 一、幕墙结构基本参数 1 单元参数: 幕墙的结构组成如下: 第1层材料为:花岗石,厚度为:30mm,导热系数为:3.49W/m·K; 第2层材料为:保温岩棉,厚度为:65mm,导热系数为:0.04W/m·K; 第3层材料为:墙体,厚度为:200mm,导热系数为:0.76W/m·K; 二、幕墙保温计算 1 设计依据 采用冬季计算标准条件,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表4.2.2-1、表4.2.2-2、表4.2.2-3、表4.2.2-4、表4.2.2-5及其它相关规定。 2 围护结构的传热阻计算 围护结构的传热阻应按下式计算 (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93): R 0=R I +R+R e 式中: R --围护结构的传热阻m2·k/W; R I --内表面换热阻m2·k /W; R e --外表面换热阻m2·k /W; R --围护结构热阻m2·k /W; R 空气 --空气间层热阻m2·k /W R=R 面板+R 墙 +R 保温 +R 空气 =δ 面板/λ 面板 +δ 墙 /λ 墙 +δ 保温 /λ 保温 +R 空气 =30/(1000×3.49)+200/(1000×0.76)+65/(1000×0.04)+0.13 =2.027 m2·k /W;

其中:δ 面板、δ墙、δ保温--分别为幕墙面板、内装墙体和保温材料层的厚度(mm ) ; λ面板、λ墙、λ保温--分别为幕墙面板、墙体和保温材料层的导热系数,W /m ·k ; 则R 0=R I +R +R e =0.11+2.027+0.04 =2.178 m 2·k /W 3 U 值计算 U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 2·K)) U=1/2.178=0.46 < 0.49W / m 2·k 所以石材幕墙保温性能满足要求。

低辐射镀膜玻璃

低辐射镀膜玻璃是通过磁控真空溅射的方法,在优质浮法玻璃表面均匀地镀上特殊的金属膜系,极大地降低了玻璃表面辐射率,玻璃辐射率从0.84降低到0.04~0.12,并提高了玻璃的光谱选择性。由LOW-E玻璃组合而成的中空产品,可见光可有效地透过膜系和玻璃,肉眼看不见的红外线80%以上被膜系反射。特别是远红外线几乎完全被其反射回去而不透过玻璃,既保持了室内明亮,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室内热负荷。LOW-E玻璃还可以大幅度降低玻璃的紫外线透过率,防止有机物老化,织物褪色等问题。 Low-E玻璃具有这样的功能: 太阳辐射能量的97%集中在波长为0.3-2.5um范围内,这部分能量来自室外;100℃以下物体的辐射能量集中在2.5um以上的长波段,这部分能量主要来自室内。 若以室窗为界的话,冬季或在高纬度地区我们希望室外的辐射能量进来,而室内的辐射能量不要外泄。若以辐射的波长为界的话,室内、室外辐射能的分界点就在2.5um这个波长处。因此,选择具有一定功能的室窗就成为关键。 3mm厚的普通透明玻璃对太阳辐射能具有87%的透过率,白天来自室外的辐射能量可大部分透过;但夜晚或阴雨天气,来自室内物体热辐射能量的89%被其吸收,使玻璃温度升高,然后再通过向室内、外辐射和对流交换散发其热量,故无法有效地阻挡室内热量泄向室外。

Low-E中空玻璃对0.3-2.5um的太阳能辐射具有60%以上的透过率,白天来自室外辐射能量可大部分透过,但夜晚和阴雨天气,来自室内物体的热辐射约有50%以上被其反射回室内,仅有少于15%的热幅射被其吸收后通过再辐射和对流交换散失,故可有效地阻止室内的热量泄向室外。Low一E玻璃的这一特性,使其控制热能单向流向室内的作用。 太阳光短波透过窗玻璃后,照射到室内的物品上。这些物品被加热后,将以长波的形式再次辐射。这些长波被"Low-E"窗玻璃阻挡,返回到室内。事实上通过窗玻璃再次辐射被减少到85%,极大地改善了窗玻璃绝热性能。 3.2.1低辐射塑料薄膜中空玻璃 这是一种将低辐射塑料薄膜张悬在两片玻璃之间形成的双中空玻璃结构。可以采用单面和双面镀膜的低辐射塑料薄膜,也可以采用不同光学性能的薄膜以适应不同需要。从表3列出几种典型组合的性能可以看出:使用透明塑料薄膜代替玻璃形成的双中空结构,其隔热性能的改善并不明显。如果仅以降低厚度和重量为目的,普通薄膜中空玻璃与离线低辐射中空玻璃相比并不占有性价比优势。使用低辐射塑料薄膜可以显著降低系统的U值,使之成为同样重量和厚度下隔热保温性能最优异的玻璃产品。

镀膜玻璃及发展现状

镀膜玻璃 定义: 镀膜玻璃是在玻璃表面涂镀一层或多层金属、合金或金属化合物薄膜,以改变玻璃的光学性能,满足某种特定要求。镀膜玻璃按产品的不同特性,可分为以下几类: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Low-E)、导电膜玻璃等。镀膜玻璃是玻璃表面的改性产品,生产技术工艺日臻成熟,产品品种和功能日渐增加,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分类: 热反射镀膜玻璃,又称阳光控制膜玻璃,是在优质浮法玻璃表面用真空磁控溅射的方法镀一至多层诸如铬、钛或不锈钢等金属或化合物薄膜而成。所镀薄膜可使产品呈丰富的色彩,对于可见光有适当的透射率,对红外线有较高的反射率,对紫外线有较高吸收率。薄膜的主要功能是按需要的比例控制太阳直接辐射的反射、透过和吸收,并产生需要的反射颜色。热反射镀膜玻璃因此而具有以下特点:有效限制太阳趋势辐射的入射量,遮阳效果明显。丰富多彩的抽射色调和极佳的装饰效果。对室内物体和建筑构件具有良好视线遮蔽功能。较理想的可见光透过比和反射比。减弱紫外光的透过。主要用于建筑和玻璃幕墙。热反射玻璃的生产方法很多,几乎玻璃的镀膜方法都可用于热反射镀膜玻璃的生产。 低辐射玻璃(Low—E玻璃)是在玻璃表面镀由多层银、铜或锡等金属或其化合物组成的薄膜系,产品能有效地阻挡远红外热辐射能,并可根据需要限制太阳直接辐射能。这种玻璃具有表面辐射率E低(吸热、放热少)、红外反射率高(反射热辐射)、可见光透过率适中(控制太阳直接辐射能)的特点,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理想的窗玻璃材料。其特性如下:(1)表面辐射率低于0.15,玻璃窗同室外空气接触后吸热少、再放出的热量少,即隔热性能好;(2)红外线(热辐射)反射率高,由于该产品反射热辐射能力强,冬季可阻止室内暖气发出的热量泻向室外,夏季可阻止室外建筑物发出的热辐射进入室内,具有阻止热辐射直接透过的作用;(3)可见光透过率3O 一75 9/5,适用于更广泛的地区,即可突出反射阳光的作用以适应南方地区也可突出适当采集阳光的作用以适应北方地区;(4)可见光反射率低,可避免光污染的产生,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5)与普通玻璃相比可节能3O 以上。目前Low—E玻璃的生产方法分在线镀膜和离线镀膜两种。离线镀膜一般采用真空磁控溅射法生产,其膜层为软膜,机械性能较差且易氧化,一般不能单独使用,只能组装成中空玻璃,不能进行诸如钢化、水洗等加工处理;在线镀膜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生产,其膜层为硬膜,机械性能及化学稳定性好,可进行二次加工,能单独使用,并且由于膜层表面电阻低(23Q),也可用于冰箱(柜)及太阳能领域等。 导电膜玻璃是在玻璃表面涂敷氧化铟锡等导电薄膜,可用于玻璃的加热、除霜、除雾以及用作液晶显示屏等;用真空阴极磁控溅射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玻璃表面镀上透明导电材料,如铟锡氧化物(ITO)或锡锑氧化物(ATO),制成透明导电膜玻璃,这种玻璃可应用于各种显示器件、透明加热器件、透明热反射窗及冰箱(柜)。其中ITO导电膜玻璃是LCD(液晶显示器)的主体制作材料,是当今国际上最受电子工业重视的平板显示器件,被世界公认为显示器件发展的未来,日本称其为“二十世纪最后几项大型技术之一”。 目前,镀膜玻璃的生产方法分为在线镀膜和离线镀膜两种。其中离线镀膜法包括真空阴极磁控溅射法、真空蒸镀法、化学镀膜法和溶胶一凝胶镀膜法等;在线镀膜法包括电浮法、固体粉末喷涂烧结法、浸渍涂布烧结法及化学气相沉积法等。

建筑幕墙热工性能计算书

梅沟营 建筑幕墙热工性能计算书 项目编号: 计算人: 审核人: 设计单位: 创建时间:2014年2月20日 计算软件:粤建科MQMC建筑幕墙门窗热工性能计算软件软件版本:2012正式版 软件开发单位: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目录 1 概述 (4) 1.1 工程概况 (4) 1.2 本工程热工性能计算项目 (4) 2 计算依据 (4) 2.1 相关标准及参考文件 (4) 2.2 计算软件 (5) 3 计算边界条件 (5) 3.1 工程所在地气象参数 (5) 3.2 热工性能计算边界条件 (6) 4 门窗设计概况 (6) 4.1 门窗单元设计介绍 (7) 4.2 门窗标准节点设计 (7) 4.3 门窗材料物理性能 (8) 4.3.1 门窗玻璃 (8) 4.3.2 铝型材 (9) 4.3.3 遮阳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 (9) 5.1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一般规定 (9) 5.2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原理 (9) 5.2.1 单片玻璃光学热工性能 (9) 5.2.2 多层玻璃光学热工性能 (11) 5.2.3 玻璃系统的热工参数 (14) 5.3 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 (16) 6 门窗框传热计算 (17) 6.1 门窗框节点选取 (17) 6.2 框传热计算原理 (17) 7 门窗热工性能计算 (19) 7.1 整樘窗热工计算原理 (19) 7.2.1 东朝向幅面 (21) 7.2.1.1 开启扇热工性能计算 (22) 8 门窗结露性能计算 (29) 8.1 幕墙结露性能计算原理 (29) 8.1.1 一般规定 (29) 8.1.2 结露性能计算 (30) 8.2 幕墙结露性能计算 (30) 8.2.1 开启扇结露性能计算(1类计算条件) (31) 8.2.1.1 第1类环境条件 (31) 9 门窗热工性能汇总 (33) (1)面板计算结果汇总表 (33) (2)各朝向门窗热工计算结果汇总表 (33) (3)门窗结露计算结果汇总表 (34) 10 结论 (34)

科技馆金属屋面热工计算书

建设单位:扬州美科置业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扬州市科技馆金属屋面工程 热工性能计算书 计算: 校对: 审核: 江苏华磊装饰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2014年9月25日

目录 一、计算说明 (3) 二、屋面采光顶热工性能计算书 (6) 三、屋面铝镁锰板热工性能计算书 (19)

计算说明 (一)本计算概况: 气候分区:夏热冬冷地区 工程所在城市:扬州 (二)参考资料: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 96-2010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2009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 (三)计算基本条件: 1.计算实际工程所用的建筑门窗和玻璃幕墙热工性能所采用的边界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设计或节能设计标准。 2.设计或评价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定型产品的热工参数时,所采用的环境边界条件应统一采用规定的计算条件。 3.以下计算条件可供参考: (1)各种情况下都应选用下列光谱: S(λ):标准太阳辐射光谱函数(ISO 9845-1); D(λ):标准光源(CIE D65,ISO 10526)光谱函数; R(λ):视见函数(ISO/CIE 10527)。 (2)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空气温度 T in=20 ℃ 室外空气温度 T out=-20 ℃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 h c,in= W/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16 W/ 室内平均辐射温度 T rm,in=T in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 T rm,out=T out 太阳辐射照度 I s=300 W/m2 (3)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应为: 室内空气温度 T in=25 ℃ 室外空气温度 T out=30 ℃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 h c,in= W/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16 W/ 室内平均辐射温度 T rm,in=T in 室外平均辐射温度 T rm,out=T out 太阳辐射照度 I s=500 W/m2 (4)计算传热系数应采用冬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I s= 0 W/m2。 (5)计算遮阳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应采用夏季计算标准条件,并取T out=25 ℃。 (6)抗结露性能计算的标准边界条件应为: 室内环境温度 T in=20 ℃ 室外环境温度 T out=0 ℃或 T out=-10 ℃或 T out=-20 ℃ 室内相对湿度 RH=30% 或 RH=60%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 h c,out=20 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