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不同气腹压力对新生儿及婴儿呼吸功能的影响

腹腔镜不同气腹压力对新生儿及婴儿呼吸功能的影响
腹腔镜不同气腹压力对新生儿及婴儿呼吸功能的影响

免气腹腹腔镜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患者对微创手术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由于CO2气腹带来诸多并发症(如高碳酸血症、空气栓塞、血流淤滞等),使其在组织器官未发育成熟的儿童、妊娠妇女以及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受到限制。而免气腹腹腔镜具有无需气腹、操作简便、安全经济等优点,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现就其在腹部外科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1免气腹腹腔镜兴起背景 免气腹腹腔镜手术最早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1年日本Nagai完成世界首例胆囊切除术,我国1995年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秋生教授首次用自制免气腹装置完成腹腔镜Miles手术,随后该技术逐渐在国内开展起来,目前该技术在腹部手术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免气腹腹腔镜手术优点 2.1无需建立CO2气腹免气腹腹腔镜是利用外部机械拉力为手术提供操作空间,不依赖人工气腹,减少了CO2气腹相关并发症,使具有微创手术指针但不能耐受全麻和气腹相关并发症的患者也可接受微创治疗,拓宽了微创手术适应证。 2.2可直视操作,安全可靠免气腹腹腔镜手术腹腔与外界相通,使整个手术在直视下操作,保证了手术操作的准确、安全,术中可通过操作孔抽吸电切组织时产生的烟雾及术野的渗血、渗液,保持术野清洁,在结直肠癌手术中,常规器械也可自由操作,如缝合、游离、结扎等,对重要血管甚至徒手进行丝线打结,安全可靠。同时,恢复了手的触觉功能,必要时可对某些病变进行探查,配合腹腔镜器械较好、较快地完成手术。 2.3降低住院费用免气腹腹腔镜省去CO2气腹装置及价格昂贵的缝合切割器,胆囊切除、阑尾切除、腹股沟疝修补等手术在硬膜外麻醉下即可进行,不需气管插管全麻术,减少了住院费用,更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3免气腹腹腔镜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3.1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为老年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是其首选治疗方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与开腹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1-2]。老年人胆囊炎、胆囊结石常合并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及呼吸系统疾病,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因CO2气腹带来较多影响,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免气腹腹腔镜国外最先是用来行胆囊切除术并取得较好疗效,国内亦有大宗病例证实其在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术中具有安全、实用等优点,目前已广泛为肝胆科医生所应用[3-4]。 3.2急性阑尾炎阑尾炎为外科最常见急腹症,一旦诊断成立应掌握时机行阑尾切除术。1983年德国Semm成功完成世界首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开辟了阑尾切除新途径。腹腔镜行阑尾切除已由最初的三孔发展至目前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技术上得到了较大改进。赵春清等[5]对60例老年阑尾炎患者成功施行经脐单孔免气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发现,手术平均用时35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4~32h,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并且避免了CO2气腹带来的不良影响,保障了老年心肺功能障碍患者的手术安全性,拓宽了微创手术适用范围。另外,杨立健等[6]和陈泛野等[7]分别对32例小儿及14例妊娠妇女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行免气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均获圆满成功,进一步证明免气腹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小儿、妊娠妇女及老年高危患者阑尾炎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3.3结直肠癌根治术孙建萍等[8]对18例合并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高龄结直肠癌患者行免气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并与相同病例的开腹组、气腹组相比较,发现气腹组表现为二氧化碳分压、最大吸气压显著升高(P=0.005)及pH下降,与免气腹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心肺功能的监测表明,免气腹组不会对呼吸及循环系统产生严重影响,表明免气腹腹腔镜手术安全、可靠。在肿瘤根治术方面,手术切除肠管长度、清扫淋巴结个数、肿瘤上下缘距肠管切缘距离均达到结直肠癌手术切除范围的要求[9],说明这一新的腹腔镜手术方式完全满足肿瘤根治原则的要求。 3.4腹股沟疝修补术一般来说,腹股沟疝多见于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肺基础疾病不能耐受气腹及全麻相关并发症,使部分具备微创手术指针的老年患者被迫选择开放式手术。免气腹装置利用腹壁机械牵拉为术者提供操作空间,摆脱了全麻和气腹的限制,扩大了腹腔镜行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的适应证。花荣等[10]报道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免气腹腹腔镜成功完成老年人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30例,提示免气腹腹腔镜在老年人腹股沟疝手术中应用前景良好。 3.5胃转流术目前,腹腔镜下行迷你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及非病理性肥胖较为普遍[11]。对于部分患者因自身基础疾病的限制不能于气腹腹腔镜下顺利完成Roux-en-Y吻合,但迫于对微创手术的追求,而应用免气腹腹腔镜在操作简便的同时也拓宽了手术适应证,满足了患者的愿望,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免气腹腹腔镜的局限性及应用展望 免气腹腹腔镜主要缺点在于术野的显露不均衡,其靠外力机械牵拉形成楔形操作空间,手术难度加大;悬吊装置本身的悬吊棒和横杆也可对手术者造成一定影响;由于暴露不理想,机械拉力过紧,造成皮下腹壁组织的分离,术后患者腹壁疼痛;对于过度肥胖患者,过厚的皮下脂肪导致暴露空间差。有报道发现对部分特别肥胖者,采用平行双克氏针悬吊结合术中患者体位的变动,使空间显露更理想,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12]。 综上所述,免气腹腹腔镜可避免全麻和气腹引起的诸多并发症,对于组织器官未发育成熟的儿童、妊娠妇女以及合并基础疾 免气腹腹腔镜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张居易1综述,王继见2审校(1.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重庆400016;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重庆400010) 【关键词】腹部/外科学;气腹,人工;腹腔镜检查;老年 文章编号:1009-5519(2012)08-1199-02中图法分类号:R616.6文献标识码:A 通讯作者:王继见(E-mail:Wangjj1963@https://www.360docs.net/doc/ae14447261.html,)。

腹腔镜手术和麻醉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

腹腔镜手术和麻醉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 微创手术对病人造成的创伤以及并发症要小于传统的外科手术。但是,由于其所特有的特点决定其有可能产生高碳酸血症、气体栓塞、气胸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有的来源于手术本身,有的来源于麻醉的处理不当。微创手术虽然创伤小,但是对麻醉医生围麻醉期管理相当关键。所以,我们应该及时发现术中发生的意外。 一气胸 气胸是微创手术比较少见的严重并发症,主要发生在一些腹腔镜下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和腹腔镜下膈疝修补等手术中。在一定的麻醉深 度肌肉松弛良好条件下下,病人突然发生大幅度心率加快,与此同时气道压力升高,一定要首先考虑可能发生气胸。一方面,马上停止人工气腹,排净腹腔内气体。另一方面,听一侧呼吸音消失,胸部X线片可进一步明确诊断。而发生气胸的主要原因有术者术中分离腹腔粘连时伤及胸膜以及气管插管误入一侧支气管,潮气量过大造成。 二皮下气肿 皮下气肿是长时间腹腔镜手术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于体格肥胖的老年病人。主要是因为气体经穿刺锥进入皮下,轻度的皮下气肿一般无需处理,术后很快自行吸收。而类似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等手术,术中需要头低足高位,有时会有大量气体通过穿刺锥进入皮下,遍布前胸、乳房、颈部甚至面部眼睑。血气分析结果显示病

人存在因二氧化碳蓄积引起的呼吸性酸中毒。此时应立即停止手术, 排净腹腔内的残余气体,局部加压使气体尽量排除,过度通气同时更 换新鲜的钠石灰。 三气体栓塞 气体栓塞是腹腔镜手术中比较罕见的并发症,但绝对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由于很多外科医生造人工气腹时不再使用气腹针,所以产生气体栓塞的主要原因为人工气腹压力过高、病人术中血压过低、手术创面优活动的静脉断裂出血点以及手术时间较长等。治疗原则为缓解临床症状、稳定生命体征、控制气体输入和扩散。具体措施包括立即解除人工气腹、吸入纯氧、左侧卧头低位通过中心静脉插管抽出中央静脉右心房内气体、高压氧治疗。如发生心跳骤停按心肺复苏处理。 四二氧化碳蓄积 二氧化碳蓄积是腹腔镜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发生于二氧化碳人工气腹后一小时以上的手术。在维持一定的麻醉深度下,当病人术中心率血压持续缓慢增高时,首先考虑人氧化碳蓄积。主要的原因还是吸收过快而排除缓慢。此时应及时降低人工气腹压力,更换新鲜的钠石灰的同时过度通气。必要时血气分析来明确诊断。 五反流误吸

腹腔镜操作流程

腹腔镜操作流程 1.准备仪器设备及手术器械。 (1)准备腹腔镜仪器设备,合理摆放在内镜台车上。包括监视器、摄像主机、光源、气腹机、高频电刀、冲洗泵等。 (2)根据需要备超声刀和结扎速。 (3)准备已灭菌腹腔镜镜头、手术器械、超声刀头、导光束、气腹输出管、单极电凝线或双极电凝线等。 2.根据手术要求摆放好内镜台车的位置及调整好监视器的位置(有多个监视器时)。如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时内镜台车须置于病人右上方,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监视器须调整到病人左下方。 3.接通各仪器设备电源,如监视器、摄像主机、光源、气腹机、高频电刀、超声刀等。 4.接通CO2气源。 (1)若用中心管道供气,则将气腹机连接管插入中心管道插口。 (2)若用瓶装气体,则牢固连接CO2钢瓶与气腹机,打开CO2钢瓶总开关,调节CO2减压表输出压力(大于1kg)。 5.打开气腹机。按下气腹机电源开关,自检完成后,设定好气腹压力(一般成人为12~14mmHg,小儿为11mmHg以下)备用。 6.开启无菌腹腔镜镜头、手术器械、气腹输出管、单极电凝线或双极电凝线、超声刀手柄及连接线等。 7.洗手护士将无菌(或无菌保护套套好的)摄像头数据线、导光束、气腹输出管、单极带凝线或双极电凝线、超声刀手柄连接线等预留好适当长度,用纱布或专用固定绳编排后用鼠齿钳妥善固定在铺好的无菌单上,将设备端逐一递给巡回护士。 8.正确连接各仪器管线,将气腹管、数据线、电刀线等插入对应插口。 9.超声刀、高频电刀仪器自检。根据手术要求或手术医生习惯选择好设备工作模式,调节好输出功率,将脚踏放置于合适位置备用。 10.当气腹针穿刺成功后,按下气腹机工作开关“START”键,待进气量显示超过0.2L后,按下高流量进气开关,建立气腹。 11.依次打开监视器、摄像主机、光源等仪器设备的电源开关,调节好亮度。 12.根据手术需要和进展随时调整各仪器设备参数。 13.手术结束后,首先关闭CO2钢瓶总开关,如为中心供气则拔出CO2插头,再拔出除气腹输出管、放余气至气腹机面板上,气源指示灯闪红灯后再按下工作开关“STOP”键,然后关闭气腹机电源开关。 14.将光源亮度调到最小,依次关闭摄像主机、光源、监视器、电刀等仪器的电源开关。 15.拔出摄像头数据线,导光束,单极、双极电凝线等附件。 16.若有连台内镜手术,台车上仪器设备就地备用;若当日内镜手术结束,则拔除总电源插头,将仪器台车归位。 17.按内镜处理规范要求处理镜头及可重复使用的器械。

免气腹腹腔镜的前世今生

免气腹腹腔镜手术的前世今生 腹腔镜技术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早期的腹腔镜都是无气腹的,那时人们还不知道使用气腹,其操作空间狭小,使用范围十分有限,仅能作一些简单的检查,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举步维艰。至上世纪20年代,科学家发明了二氧化碳气腹,它大大的扩展了腹腔镜手术视野及操作空间,使其诊断治疗功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腹腔镜技术也完成了它的第一次蝉变,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此后,随着电视腹腔镜的出现、手术器械的改进,一些手术禁区陆续被打破,腹腔镜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用一位专家的话来形容:“腹腔镜技术是迈着豪迈的步伐走进了微创外科的新时代”。 然而,腹腔镜技术走进肿瘤外科领域时却忐忑不安、犹豫不前,因为人们最担心一点:气腹是否会引起肿瘤细胞在腹腔中种植与播散;此外,气腹引起的皮下气肿、腹压增高、血管栓塞、心肺功能受限等并发症也让人们望而生畏。于是,科学家们又将目光重新投向了免气腹手术,悬吊式腹腔镜便应运而生。 悬吊式腹腔镜是上世纪90年代由日本人首先采用,后传入我国。相较传统腹腔镜而言,悬吊式腹腔镜有诸多优势:它没有气腹固有的一些并发症,手术操作时也不必顾及二氧化碳气体的泄露,手术所需器械相对简单,病人经济负担较轻等。从理论上讲它应是治疗肿瘤的理想术式,但为什么它的发展却步履蹒跚、行进缓慢呢?这主要是因为其操作空间相对狭小,按照日本人推荐的悬吊方式,只能做一些诸如胆囊切除、子宫肌瘤剜除等小型手术,因而受到了那些习惯于气腹技术的外科医生的冷落。近年来,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我们观察发现,只要腹壁悬吊方法科学恰当,就能提供足够的工作空间,顺利完成免气腹大肠癌根治术等大型手术。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实验,我们设计了改良的悬吊式腹腔镜。 目前,我们采用的改良腹壁悬吊方式,不但手术空间可以比肩传统的气腹手术,而且操作更简单、安全。由于没有气腹对人体内坏境的扰乱,病人恢复更快,对心肺功能较差或病期较晚的肠癌病人同样适用。可以预见,随着手术技术不断进步及相关手术器械的开发,免气腹腹腔镜手术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肠道外科唐自元

最新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腹腔镜手术的麻醉相关要点 1 2 3 一、腹腔镜手术的病理生理特点 4 Co2人工气腹内压一般维持10—15mmhg、注气速度0.5—2L/min,成人腹内 5 气体维持3—4L。主要经腹膜吸收,吸收率约14ml—90ml/min。腹腔内的co2 6 在腹膜内压小于10mmhg时,co2吸收量与腹内压成正比,大于10mmhg时,co2 吸收量不再增加而呈平台,因腹内压增高,腹膜毛细血管受压,血流量减少,7 8 阻止了co2进一步吸收。吸收后的co2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形成碳酸氢盐, 9 与血红蛋白结合而运输。血中的co2主要经肺排除,未排除的暂时贮存在体内, 主要在骨骼肌和骨内,术后逐渐排除。 10 11 12 二、人工气腹对呼吸功能影响 13 腹内压升高,使膈肌上抬,运动受限,至呼吸道峰压值增加,肺顺应性和 14 肺活量降低,呼吸死腔增大,co2排除减少,Paco2明显升高,BE和PH降低, 15 可出现高碳酸血症,因此,要求在人工气腹中施行过度通气。 16 17 三、人工气腹对循环系统影响 18 腹内压增高,小于18mmhg,可促使腹内脏器和下腔V的血回心,增加前负 荷;大于20mmhg,则阻碍血液回流,使前负荷降低。腹内压和co2刺激儿茶酚19 20 胺、血管加压素等分泌增多,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呼吸性酸中毒,缺o2反应 21 性交感神经刺激,都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特别是在手术牵拉内脏和吸痰易于发 生。急性高co2血症可引起强烈的脑血管扩张,当Paco2从40mmhg上升到60mmhg, 22 23 脑血流量增加一倍,脑血容量也增加一倍,使颅内压升高

24 25 四、麻醉选择的原则 26 应以快速、短效,能解除人工气腹不适,能避免co2气腹性生理变化为原则。 27 1.全身麻醉,采用气管插管、肌松剂、施行控制呼吸,利于保证适当的麻醉28 深度和维持有效的通气,又可避免膈肌运动,利于手术操作,时最适宜的麻醉29 方法。 30 2.硬膜外麻醉则要求麻醉平面很宽,对循环影响大,手术刺激牵拉反射病人31 不适,常需辅用强效麻醉性镇痛剂,将带来呕吐、误吸的危险,加上气腹所致32 的生理改变不易纠正和控制,这些均是硬膜外麻醉难以解决的问题,不宜推荐33 采用。 34 35 五、麻醉中应注意的问题 36 1. 人工气腹后,因胃内压升高可能致胃液返流,出现误吸可导致吸入性37 肺炎、术前禁食、禁饮和应用抗酸药和H2受体阻滞剂以提高胃液PH。 38 2.在腹腔镜手术中较易出现气胸和皮下气肿,气胸多与膈肌损伤或先天39 性膈肌缺损有关,皮下气肿可能是穿刺部位有大量co2弥入皮下组织或腹内压40 过高所致。一旦出现,解除气腹并作腹腔闭式引流,观察呼吸情况作相应处理。 41 3.手术时间一般较短,要求麻醉诱导快,苏醒快,后遗症少。 42 4.麻醉诱导可采用芬太尼、咪唑安定、维库溴铵等。 5.麻醉维持可采用:七氟醚、安氟醚、异氟醚吸入,其中七氟醚的组织血 43 44 液溶解度低,血气分配系数也低,因此诱导和苏醒更迅速。

探讨单针腹壁皮下悬吊法免气腹腹腔镜与气腹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

探讨单针腹壁皮下悬吊法免气腹腹腔镜与气腹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囊肿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6-08-30T14:38:37.747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4期作者:张俊刚 [导读] GLLS术治疗卵巢良性囊肿对患者血压影响小,且安全可靠。 黑龙江省龙江县龙江镇卫生院 161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单针腹壁皮下悬吊法免气腹腹腔镜手术(Gasless laparoscopy,GLLS)与气腹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y,LS)治疗卵巢良性囊肿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卵巢良性囊肿患者9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GLLS术;对照组接受常规气腹下LS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围术期收缩压、舒张压、平均血压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SBP、DBP和MA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观察组SBP、DBP、M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率为16.7%(8/48),观察组为2.1%(1/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LLS术治疗卵巢良性囊肿对患者血压影响小,且安全可靠。 关键词:免气腹腹腔镜手术;卵巢良性囊肿 [Abstract] Objective:treatment of benign ovarian cysts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ingle needle abdominal wall subcutaneous suspension method analysis of gasless laparoscopic surgery(Gasless laparoscopy,GLLS)and gasless laparoscopic surgery (laparoscopy,LS). Methods:the research object is to choose a 2012 January to June 2014 in our hospital received 96 cases of treatment of benign ovarian cyst patients,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 analysis,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48 cases in each.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GLLS operation;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pneumoperitoneum under LS operation. The operation time,blood loss,postoperative 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time,perioperative systolic pressure,diastolic blood pressure,mean blood pressur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the operative time,blood loss,postoperative 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time and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observed,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mpared to the preoperative SBP,DBP and map,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intraoperative observation group,SBP,DBP,ma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the control group complication rate was 16.7%(8 / 48),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1%(1 / 48),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GLLS is safe and reliabl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benign ovarian cysts and has little effect on blood pressure. [Key words] gasless laparoscopic surgery;benign ovarian cyst 卵巢良性囊肿包括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卵巢单纯性囊肿等,是导致育龄妇女不孕原因之一。目前手术是治疗较大囊肿(直径>5 cm)主要方式 [1]。腹腔镜手术(LS)以其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效果好和术后恢复快优势成为良性妇科肿瘤首选术式[2-3]。在LS手术中需要向腹腔内注入CO2气体建立气腹,为操作者提供相对宽广的手术视野和易于操作手术环境,但是气腹易引起高碳酸血症、皮下气肿及气胸等并发症。为减轻气腹并发症,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对48例卵巢良性囊肿患者采取单针腹壁皮下悬吊法(GLLS)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卵巢良性囊肿患者96例。纳入标准:⑴有痛经和慢性盆腔痛症状;⑵中度或重度卵巢良性囊肿;⑶18~45岁育龄妇女,月经周期规则(25~35d);⑷病历资料齐全,配合本次研究,且随访无脱落。排除标准:⑴排除多卵巢综合征或恶性卵巢良性囊肿患者;⑵排除严重心、肺、肝功能不全,无法耐受手术者;⑶排除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或高泌乳血症,甲状腺功能障碍,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或肾上腺素瘤患者。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年龄24~48岁,平均年龄(33.7±12.4)岁,囊肿直径2~12cm,平均直径(7.2±3.2)cm,单侧囊肿35例,双侧囊肿13例,病程10~32个月,平均(21.4±8.2)个月;对照组:年龄22~47岁,平均年龄(32.8±12.8)岁,囊肿直径3~11cm,平均直径(7.0±3.5)cm,单侧囊肿32例,双侧囊肿16例,病程13~31个月,平均(22.5±7.8)个月。两组患者年龄、囊肿大小、囊肿部位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在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进行。 1.2 方法 观察组行GLLS术:采用日本生产悬吊式腹腔镜手术专用器械,悬吊架、长电凝钳、持针器、打结器、冲洗漏斗等配套设备。选择脐孔为第一穿刺孔,穿刺后置镜,以骨科Kirschner Wire针在脐下约2 cm沿腹白线向下自耻骨联合上约4 cm穿出。针两端固定后用吊链挂于悬吊棒横杆上,腹壁悬吊高度通过吊链调节,行为手术空间。在下腹两侧穿刺建立Trocar操作孔,其余操作同对照组。 对照组行LS术:完善术前准备。患者全麻,腹部消毒、铺巾,在脐孔下缘横行切开皮肤,切口1.2 cm。10 mm Trocar穿刺置镜形成人工气腹,行手术[4]。行患侧卵巢切除术16例,以1号薇乔线双重套扎后切除,其余患者均电针穿刺后吸净囊内液,沿囊壁剥离囊肿并经穿刺孔取出送检。手术后常规抗感染。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中血气分析(SBP、DBP、MAP)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本组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

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人工气腹篇

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人工气腹篇 导读 目前,无气腹腹腔镜技术的适应证有所扩大,但绝大多数的腹腔镜手术仍然需要借助于仍气腹来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对于有气腹腹腔镜手术而言,人工气腹是关系手术成败的第一步。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腹腔镜手术中人工气腹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01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 常见原因 不恰当的人工气腹压力和腹腔镜手术特有的体位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 腹腔气腹压力过高(>15mmHg)和特殊体位,如:术中采用头低足高位(盆腔和妇科手术等),可使膈肌抬高、肺底部运动受限、肺顺应性下降,影响通气功能,从而导致患者出现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虽然主要发生在原有肺功能障碍的患者以及手术时间较长的情况下,但仍应给予足够重视。 预防及处理 除了术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外,还要在术中进行适当的监测,了解脉率、血氧饱和度、肺通气量、气道压力、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同时,严格控制人工气腹压力,如:腹腔气腹压力不应超过15mmHg颈部气腹压力不应超过8~10mmHg。一旦发生高碳酸血症,可行过度通气以排出体内蓄积的CO2。若仍无法纠正则须中转行常规手术。 皮下气肿 02 常见原因 ? 气腹针穿刺失误,气体直接注入腹膜外间隙。 ? ? 切口过大,尤其是腹膜、筋膜切口过大。 ? ? 反复穿刺后套管锥偏离原穿刺部位,在腹壁上形成多个创道,CO2经创道进入皮下;或应用扩张器使皮下组织疏松致使腹膜外造成裂孔。 ? ? 手术操作空间内注入的CO2压力过高,手术时间过长。 ? 预防及处理 ? 正确放置气腹针。气腹针是否进入腹腔可以通过以下试验加以验证: ? ①注入5m性理盐水后无液体流出;若回抽出血液、肠液或尿液等,则提示气腹 针放置的位置有误。

(完整版)腹腔镜的手术步骤(精)

腹腔镜手术的步骤 以下是腹腔镜操作的基本步骤。 1、人工气腹 于脐轮下缘切开皮肤1cm,由切口处以45度插入气腹针,回抽无血后接一针管,若生理盐水顺利流入,说明穿刺成功,针头在腹腔内。接CO2 充气机,进气速度不超过1L/min,总量以2-3L为宜。腹腔内压力不超过2.13KPa(16mmHg)。 2、套管针穿刺 腹腔镜需自套管自套管插入腹腔,故需先将套管针刺入,方法见本章腹腔穿刺节。腹腔镜套管较粗,切口应为1.5cm。提起脐下腹壁,将套管针先斜后垂直慢慢插入腹腔,进入腹腔时有突破感,拔出套管芯,听到腹腔内气体冲出声后插入腹腔镜,接通光源,调整患者体位成头低臀高15度位,并继续缓慢充气。 3、腹腔镜观察 术者手持腹腔镜,目镜观察子宫及各韧带、卵巢及输卵管、直肠子宫陷凹。观察时助手可移动举宫器,改变子宫位置配合检查。必要时可取可疑病灶组织送病理检查。 4、取出腹腔镜 检查无内出血及脏器损伤,方可取出腹腔镜,排出腹腔内气体后拔除套管,缝合腹部切口,覆以无菌纱布,胶布固定。 5、腹腔镜检查后处理: (1)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缝合腹部切口前虽已排气,腹腔仍可能残留气体而感肩痛和上腹部不适感,通常并不严重,无需特殊处理。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区别 1、腹腔不被切开,不暴露于空气中。 2、借助于摄象系统手术野的暴露比传统手术充分。 3、手术操作以上的部位不会受到不必要的操作干扰。 4、切开、结扎、止血主要依赖电凝外科来完成,手术部位异物明显减少,盆腔粘连减少。 腹腔镜手术后多久怀孕最好呢 腹腔镜手术后3--6月受孕比较好。

腹腔镜在妇科中的作用 随着腹腔镜设备的不断完善,腹腔镜医生的不懈努力,手术技巧的不断提高及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相信腹腔镜能完成的手术种类也越来越多,手术适应症必将越来越宽,禁忌症将越来越少,现在认为是手术禁忌症的疾病,可能会逐渐列入相对禁忌症的范畴,最终绝大多数盆腔手术可通过腹腔镜等微创技术完成。 腹腔镜的优越性 对腹腔干扰少、损伤小,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可直视盆腔脏器,了解子宫、输卵管和卵巢的形态、大小、周围粘连等情况,全面、精确、及时地判断各脏器病变性质程度和病灶大小。 目前,国际上又发展了许多腹腔镜的新技术,如手助腹腔镜、无气腹腹腔镜、微型腹腔镜、经阴道注水腹腔镜等等,此外,腹腔镜手术还可用于盆腔重建,如盆底缺损修补、阴道侧壁缺损修补、肠疝修补、宫骶韧带折叠缩短、阴道骶骨固定等。 1、患者创伤小:腹腔镜手术腹部穿刺镜下手术,既避免了传统手术的开腹,在解除病痛的同时又避免了留下手术疤痕的尴尬。 2、住院时间短:腹腔镜手术因其创伤小、术中对临近脏器的干扰和影响小,术后2-3天即可痊愈出院。国内一组经腹和腹腔镜术后平均住院日对比分别为11.8天、6.3天,P<0.001。 3、节省费用开支:秉着为病员服务、为让更多病员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的原则,该手术与同种病开腹手术收费相当。 4、疗效显著:腹腔镜手术因其不开腹、微创,进一步减少了开腹手术后盆腹腔不同程度的粘连。(剖腹术后发生盆腔粘连原因是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受到抑制。)对有生育要求的病员更增添了希望。 腹腔镜手术的特点及优势 腹腔镜是用于腹腔内检查和治疗的内窥镜。其实质上是一种纤维光源内窥镜,包括腹腔镜、能源系统、光源系统、灌流系统和成像系统。在完全无痛情况下应用于外科患者,可直接清楚地观察患者腹腔内情况,了解致病因素,同时对异常情况做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又被称为“锁孔”手术。运用腹腔镜系统技术,医生只需在患者实施手术部位的四周开几个“钥匙孔”式的小孔,无需开腹即可在电脑屏幕前直观患者体内情况,施行精确手术操作,手术过程仅需很短的时间,治疗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新型的腹腔镜手术是现代高科技医疗技术用电子、光学等先进设备原理来完成的手术,是传统剖腹手术的跨时代进步,它是在密闭的腹腔内进

常见腹腔镜手术记录

一.LA术 术中所见:阑尾明显充血,轻度水肿,阑尾腔内张力高,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长约8cm,直径约0.8cm,探查其他脏器未见异常 1.麻醉满意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单。 2.戳孔选择:第1戳孔于脐旁左侧纵行切开皮肤约1.0cm,形成气腹15mmHg后置入10mm 套管,放入腹腔镜,探查见戳口无出血、腹内脏器未见损伤,在腹腔镜直视下在左髂前上棘内侧2cm处做5mm戳孔为主操作孔;在耻骨联合上2.0cm处做5mm戳孔为副操作孔。 3.病人取头低足高位左侧倾斜位,用无齿抓钳将回肠推向左中上腹部,充分显露阑尾,可见阑尾表面明显充血,轻度水肿,阑尾腔内张力高,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探查其他脏器未见异常,术中证实原诊断。 4.用电凝钩凝切部分阑尾系膜,于根部系膜无血管区戳孔,生物夹钳夹后,剪断系膜,距盲肠0.5cm及1.0cm处各用生物夹及钛夹钳夹阑尾,在两夹间剪断阑尾,残端粘膜烧灼后碘伏消毒不做包埋,将阑尾减压抽出脓液后移出腹腔。 5沾拭腹腔,见无明显出血点及渗液,拔出Trocar,缝合各戳孔,术毕。 6.术中病人麻醉满意,操作顺利,术后标本送病理,安返病室。 二.LC术 手术经过: 1、平卧,气管全麻,消毒铺巾。 2、于脐上做弧形小切口,以气腹针穿刺入腹腔,充入二氧化碳气体成15mmHg气腹。 3、拔出气腹针,以10mm套管针(Trocar)穿刺腹腔,拔出内芯,插入腹腔镜,探查腹腔,戳口无出血、腹内脏器未见损伤,如术中所见。 4、腹腔镜明视下再作三个套管针(Trocar)穿刺,右侧二个置抓钳,分别抓住胆囊底及胆囊哈德曼斯袋,剑突下置各种器械操作。 5、术中所见: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胆囊大小约4cmx8cm,壁厚约 0.5cm,充血水肿,腔内张力较高,胆囊三角清晰,胆总管未见增粗,其他正常 6、改头高脚底左侧卧位,把胆囊底牵向右上方,显露胆囊三角,钝性解剖胆囊三角,胆囊管近端上1个可吸收夹,其远端近胆囊颈以钛夹夹闭,切断胆囊管。 7、游离胆囊动脉,近端用可吸收夹夹闭,远端钛夹夹闭后切断。 用电凝钩自颈部向底部剥离胆囊,在完全剥离前冲洗胆囊床并止血。

腹腔镜工作原理

腹腔镜工作原理.是一种带有微型摄像头的器械。腹腔镜手术就是利用腹腔镜及其相关器械进行的手术:使用冷光源提供照明,将腹腔镜镜头(直径为3-10mm)插入腹腔内,运用数字摄像技术使腹腔镜镜头拍摄到的图像通过光导纤维传导至后级信号处理系统,并且实时显示在专用监视器上。然后医生通过监视器屏幕上所显示患者器官不同角度的图像,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分析判断,并且运用特殊的腹腔镜器械进行手术。腹腔镜手术多采用 2-4孔操作法,其中一个开在人体的肚脐眼上,避免在病人腹腔部位留下长条状的伤疤,恢复后,仅在腹腔部位留有1-3个0.5-1厘米的线状疤痕,可以说是创面小,痛楚小的手术,因此也有人称之为“钥匙孔”手术。腹腔镜手术的开展,减轻了病人开刀的痛楚,同时使病人的恢复期缩短,并且相对降低了患者的支出费用,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手术项目。 所谓腹腔镜手术就是在腹部的不同部位做数个直径5~12毫米的小切口,通过这些小切口插入摄像镜头和各种特殊的手术器械,将插入腹腔内的摄像头所拍摄的腹腔内各种脏器的图像传输到电视屏幕上,外科医生通过观察图像,用各种手术器械在体外进行操作来完成手术。1.手术创伤小2.病人术后恢复快3.住院时间快4.病人术后疼痛轻5.腹部切口瘢痕小,美观6治疗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同 以下是腹腔镜操作的基本步骤。 1、人工气腹 于脐轮下缘切开皮肤1cm,由切口处以45度插入气腹针,回抽无血后接一针管,若生理盐水顺利流入,说明穿刺成功,针头在腹腔内。接CO2 充气机,进气速度不超过1L/min,总量以2-3L为宜。腹腔内压力不超过2.13KPa(16mmHg)。 2、套管针穿刺 腹腔镜需自套管自套管插入腹腔,故需先将套管针刺入,方法见本章腹腔穿刺节。腹腔镜套管较粗,切口应为1.5cm。提起脐下腹壁,将套管针先斜后垂直慢慢插入腹腔,进入腹腔时有突破感,拔出套管芯,听到腹腔内气体冲出声后插入腹腔镜,接通光源,调整患者体位成头低臀高15度位,并继续缓慢充气。 3、腹腔镜观察 术者手持腹腔镜,目镜观察子宫及各韧带、卵巢及输卵管、直肠子宫陷凹。观察时助手可移动举宫器,改变子宫位置配合检查。必要时可取可疑病灶组织送病理检查。 4、取出腹腔镜 检查无内出血及脏器损伤,方可取出腹腔镜,排出腹腔内气体后拔除套管,缝合腹部切口,覆以无菌纱布,胶布固定。 5、腹腔镜检查后处理: (1)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缝合腹部切口前虽已排气,腹腔仍可能残留气体而感肩痛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