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消防安全知识

防火防爆消防安全知识

防火防爆消防安全知识

一、安全意识的培养

1、了解火灾的危害:火灾是一种危险的灾害,具有快速蔓延、高温烈度大、烟雾毒性高等特点,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加强对火灾危险的认识,提高自身、

员工和家人的消防安全意识,注重生活和工作中的消防安全问题。

二、火灾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1、电器设备的火灾:电器设备老化、电线孔而不整齐、线路

短路、负载过大等原因可能引发火灾。

预防措施:及时清洁电器设备、定期维护检修、防止电线过载、使用防过电流保护设施等。

2、明火的火灾:明火引起的火灾是最常见的火灾类型,如明

火烹饪、燃放烟花爆竹等。

预防措施:不室内烹饪使用明火、避免在室内燃放烟花爆竹。

3、燃气的火灾:燃气泄漏、使用不当可能引发火灾。

预防措施:定期检查燃气管道,不漏气,不滥用燃气,使用完后要关闭气阀。

4、人为因素引起的火灾:不慎用火,玩火,蓄意纵火等。

预防措施:严禁在室内使用明火,不操纵火器具玩火,严禁纵火行为。

三、灭火器材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1、灭火器的种类:常见的灭火器类型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2、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找准火源位置、扶稳灭火器、按下灭火器的灭火开关、将喷头对准火源喷射。

3、使用灭火器的注意事项:选择正确的灭火器,严禁滥用灭火器,注意自身安全,在安全范围内使用灭火器。

四、逃生自救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逃生自救的基本原则:保持镇静、迅速决策、按照预先制定的逃生路线离开。

2、逃生自救时的注意事项:低姿势穿越烟雾、避免用电梯逃生、按照预定的逃生路线逃生。

五、消防设施和设备的使用

1、消防设备的种类:消防器材主要包括消防栓、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2、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了解灭火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使用技能,切勿滥用灭火设备。

六、企事业单位和居民楼消防安全管理

1、组织消防安全管理: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进行消防演练和消防培训。

2、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经常检查消防设施的完好性、标志的清晰度和消防设施的工作状态,及时修复和更换。

七、防火防爆安全常识

1、禁烟的场所:在易燃易爆气体、液体及尘埃存在的场所禁

止吸烟。

2、禁火的场所:在易燃易爆储存的仓库、油库等场所禁止明火。

3、防护设施的使用:在易燃易爆场所,应配备合适的防护设施,如防爆电器、防爆灯具、防爆工具等。

4、化学品的储存:严格按照化学品的性质、稳定性对其储存,绝对禁止将易燃易爆化学品与氧化剂、酸、碱等储存在一起。

5、爆炸品的储存:爆炸品必须放置在特殊的安全储存间或仓

库内,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储存。

6、使用灯具的注意事项:在易燃易爆环境中,应使用防爆型

的灯具。

7、紧急情况的自救:在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下,应迅速撤离

现场,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八、防火知识的普及

1、防火宣传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如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媒体等开展防火宣传教育活动。

2、开展防火演练:定期组织防火演练活动,提高员工和居民

的应急逃生能力。

3、提供防火装备:加大防火装备的投入,为企事业单位和居

民楼提供灭火器材、应急照明设备等。

通过加强防火防爆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防火防爆知识总结

绪论 1、燃烧:是可燃物质与助燃物质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2、燃烧四要点:1)、可燃物质存在2)、助燃物质存在3)、发生氧化反应4)、伴有发光发热。 3、燃烧三要素:(1)可燃物质(2)助燃物质(3)点火源 4、燃烧两个本质特征:(1)新的物质产生(2)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 5、燃烧3个特点:(1)发光(2)放热(3)生成新物质 6、燃烧的危害性:主要是其燃烧产物。 7、火灾的危害性:(1)造成资源浪费(2造成环境破坏(3)造成人身伤亡(4)造成财富毁灭(5)引起社会波动 8、爆炸的危害性:(1)直接的爆炸作用(2)冲击波的破坏作用(3)造成火灾 9、防火防爆的基本目的:把人生伤亡和财产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10、防火防爆的基本原则: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第一章防火基本原理 1、燃烧的学说和理论:(1)燃烧素学说(2)燃烧的氧化学说(3)燃烧的分子碰撞理论(碳氢化合物的氧化在300℃左右就进行了)(4)活化能理论(5)过氧化物理论(6)链式反应理论 2、链式反应的过程:(1)链引发。(2)链传递。(3)链终止。 3、链式反应的分类:链式反应有分支连锁反应和不分支连锁反应两种。(氢和氧的反应属于分支连锁反应、氯和氢的反应是不分支连锁反应) 5、燃烧形式: 扩散燃烧 蒸发燃烧 分解燃烧 表面燃烧 混合燃烧 阴燃 6、根据燃烧的起因可分为闪燃、着火和自燃三类。 7、闪燃:可燃液体的蒸气(也包括可升华固体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而引起瞬间(延续时间少于5S)燃烧叫闪燃。 8、闪点:液体能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该液体的闪点。 9、着火:存在可燃物和助燃物(充分空气、氧)时,有点火源作用引起的持续燃烧现象叫着火。 10、燃点/着火点:使可燃物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或着火点.燃点越低,越容易着火。 11、闪点与燃点的区别: 燃点燃烧不仅是蒸气,而且还有液体。闪点时移去火源后,闪燃即熄灭,而在燃点时则能继续燃烧。 12、自燃:可燃物受热升温而不需明火作用就能自行着火燃烧的现象. 13、自燃点:可燃物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14、自燃点越低,则火灾危险性越大。

消防安全知识内容大全(9篇)

消防安全知识内容大全(9篇)篇一:消防安全知识内容大全 《消防安全常识二十条》是从国家消防法律法规、消防技术规范和消防常识中提炼概括的,是公民应当掌握的最基本的消防知识。具体包括: 一、自觉维护公共消防安全,发现火灾时拨打119快速报警,消防队灭火不收费。 二、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可拨打96119电话,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举报。 三、不埋压、圈占、损坏、挪用、遮挡消防设施和器材。 四、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五、不在严禁烟火的场所和人员密集的场所使用明火和吸烟。 六、购买合格的烟花爆竹,燃放烟花爆竹,遵守安全规定,注意消防安全。 七、家庭和单位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掌握正确使用。 八、每个家庭都要制定消防安全计划,绘制逃生疏散路线图,及时检查和消除火灾隐患。 九、室内装修装饰不宜采用易燃材料。 十、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乱接电源线,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

十一、正确使用,经常检查燃气设施和器具,发现燃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打开门窗,不要触摸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十二、教育孩子不要玩火,打火机和火柴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十三、不占用、堵塞或封闭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不设置妨碍消防车通行和火灾扑救的障碍物。 十四、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不乱扔烟头。 十五、学校和单位定期组织逃生疏散演练。 十六、进入公共场所注意观察安全出口和疏散路线,记住疏散方向。 十七、遇到火灾时沉着、冷静,迅速正确逃生,不贪恋财物、不乘坐电梯、不盲目跳楼。 18.当你不得不通过浓烟逃生时,尽量用浸湿的衣服保护头部和身体,捂住口鼻,低身弯腰。 十九、身体着火了,可以就地打滚或者用厚重的衣服盖住来碾压火焰。 二十、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毛巾衣物堵塞门缝,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篇二:消防安全知识内容大全 消防安全常识: 1、身处火场,要保持冷静,尽量迅速观察、判明火势情况,明确自己所处环境的危险程度,迅速查明疏散通道是否被

防火防爆消防安全知识

防火防爆消防安全知识 防火防爆消防安全知识 一、安全意识的培养 1、了解火灾的危害:火灾是一种危险的灾害,具有快速蔓延、高温烈度大、烟雾毒性高等特点,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加强对火灾危险的认识,提高自身、 员工和家人的消防安全意识,注重生活和工作中的消防安全问题。 二、火灾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1、电器设备的火灾:电器设备老化、电线孔而不整齐、线路 短路、负载过大等原因可能引发火灾。 预防措施:及时清洁电器设备、定期维护检修、防止电线过载、使用防过电流保护设施等。 2、明火的火灾:明火引起的火灾是最常见的火灾类型,如明 火烹饪、燃放烟花爆竹等。 预防措施:不室内烹饪使用明火、避免在室内燃放烟花爆竹。 3、燃气的火灾:燃气泄漏、使用不当可能引发火灾。 预防措施:定期检查燃气管道,不漏气,不滥用燃气,使用完后要关闭气阀。 4、人为因素引起的火灾:不慎用火,玩火,蓄意纵火等。 预防措施:严禁在室内使用明火,不操纵火器具玩火,严禁纵火行为。

三、灭火器材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1、灭火器的种类:常见的灭火器类型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2、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找准火源位置、扶稳灭火器、按下灭火器的灭火开关、将喷头对准火源喷射。 3、使用灭火器的注意事项:选择正确的灭火器,严禁滥用灭火器,注意自身安全,在安全范围内使用灭火器。 四、逃生自救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逃生自救的基本原则:保持镇静、迅速决策、按照预先制定的逃生路线离开。 2、逃生自救时的注意事项:低姿势穿越烟雾、避免用电梯逃生、按照预定的逃生路线逃生。 五、消防设施和设备的使用 1、消防设备的种类:消防器材主要包括消防栓、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2、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了解灭火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使用技能,切勿滥用灭火设备。 六、企事业单位和居民楼消防安全管理 1、组织消防安全管理: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进行消防演练和消防培训。 2、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经常检查消防设施的完好性、标志的清晰度和消防设施的工作状态,及时修复和更换。

防火防爆安全知识大全

一、火灾 1.火灾的定义 火灾是火失去控制蔓延而形成的一种灾害性燃烧现象,它通常造成人或物的损失。 2.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 火三角是助燃剂、可燃物和引火源的简称,也叫火灾三要素。这三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则火灾燃烧不能发生和维持,因此火三角是火灾燃烧的必要条件。 3.建筑物火灾的发生特点、发展规律及危害性 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和熄灭期。初起期是火灾从无到有开始发生的阶段,这一阶段可燃物的热解过程至关重要;发展期是火势由小到大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通常满足时间平方规律,即火灾热释放速率随时间的平方非线性发展,轰燃就发生在这一阶段;最盛期的火灾燃烧方式是通风控制火灾,火势的大小由建筑物的通风情况决定;熄灭期是火灾由最盛期开始消减直至熄灭的阶段,熄灭的原因可以是燃料不足、灭火系统的作用等。由于建筑物内可燃物、通风等条件的不同,建筑火灾有可能达不到最盛期,而是缓慢发展后就熄灭了。典型的建筑火灾发展过程如教材中图2-1所示。 4.火旋风 由于风向、地理形态、建筑物的影响,火灾在蔓延的过程中会形成旋转火焰,即火旋风。它通常分为垂直火旋风和水平火旋风,它的出现使得火蔓延速度和火强度大大增加。 5.轰然 轰燃的常见定义有: a.室内火灾由局部火向大火的转变,转变完成后室内所有可燃物表面都开始燃烧; b.室内燃烧由燃料控制向通风控制的转变,转变使得火灾由发展期进入最盛期; c.在室内顶棚下方积聚的未燃气体或蒸气突然着火而造成火焰迅速扩展。 在工程上应用最广的两个轰燃判据为:①上层热烟气平均温度达到600℃;②地面处接受的热流密度达到2OKW/m2。满足这两个条件时,通常可燃物可以发生轰燃。影响轰燃发生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辐射和对流情况,也就是上层烟气的热量得失关系,如果接收的热量大于损失的热量,则轰燃可以发生。轰燃的其他影响因素有:通风条件、房间尺寸和烟气层的化学性质等。 6.回燃 由于开始时的燃烧过程以及燃烧结束后的高温环境,使室内可燃物仍然进行着热解反应,室内会逐渐积聚大量的可燃气体,此时一旦通风条件改善,空气会以重力流的形式补充进来与室内的可燃气体混合。当混合气被灰烬点燃后,就会形成大强度、快速的火焰传播,在室内燃烧的同时,在通风口外形成巨大的火球,从而同时对室内和室外造成危害,这种"死灰复燃"现象就称为回燃。回燃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因此对生命财产安全危害极大。 二、火灾模拟、火灾规律的双重性和火灾的研究方法 1.火灾模拟的基本概念 根据火灾的规律性,建立火灾发展过程模型,研究火灾的防治措施。 2.火灾规律的双重性 火灾过程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确定性是指火灾的孕育、发生、发展、熄灭过程具有规律性,随机性是指火灾各个子过程都要受到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这就决定了火灾科学研究手段是模拟研究和统计分析及两者的结合。另一方面,火灾既有自然属性,又有人为属性:火灾不仅仅是一个自然过程,它要受到人的影响,火灾的绝大多数是人为因素引起的,人为

防火防爆安全知识

防火防爆安全知识 燃烧、火灾及防爆基本知识 一、燃烧的形成 若要有效的做好防火和灭火工作,必须首先了解燃烧的形成。一般而言,燃烧是由可燃物、助燃物和火源(常见的火源有:明火、电火花、撞击或摩擦产生的电火花、赤热体、雷击和自燃起火等)这三个基本条件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所以,采取措施、防止燃烧形成的三个条件同时存在,或者避免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防火灭火技术的基本原理。 二、火灾的分类 根据物质燃烧特性,一般将火灾划分为以下几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液体火灾还可以分为油品和水溶性液体火灾。油品火灾是指汽油、煤油、柴油、原油、重油、动植物油脂等的火灾;水溶性液体火灾是指甲醇、乙醇、甲醛、乙醛、丙酮、乙醚等极性有机溶剂的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指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三、火灾爆炸的原因 (一)物质原因 1、点燃的烟头。在生产作业现场乱丢未熄灭的烟头,有可能引发火灾。 2、电火花。如,电气短路能使房屋的可燃结构燃烧而造成火灾。 3、机动车辆排气口喷出的火花。在易燃易爆危险区域,机动车辆排气口喷出的火花,往往酿成火灾或爆炸事故。 (二)思想意识和管理上的原因 1、一些领导对防火安全工作不够重视,缺乏必要的防火安全措施,执行制度不严格、不到位、不坚决。

2、缺乏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定期安全检查工作机制。 3、操作者的安全生产责任心不强,或违章作业、或缺乏安全防火知识。 4、设计和工艺不符合防火、防爆的规范要求等。 四、火灾爆炸的危害 (一)火灾对人的危害 1、火灾产生的高温及火焰,不仅会烧伤人的皮肤或更深层的细胞组织,重者则导致人的死亡。 2、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导致不完全的燃烧;由其产生的浓烟和一氧化碳,能导致人的窒息和中毒死亡。 (二)爆炸的危害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震荡波、冲击碎片等,常会以二次事故的特性,给受灾地造成较大范围的人、财、物的损失及危害。 五、火场中常见的有毒物质 火场中常见的有毒物质主要有以下七种:一是不完全燃烧生产的一氧化碳;二是工业用的部分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等);三是沥青、油漆、塑料、化纤、毛织品及其他化学物质燃烧产物;四是油脂、干性油、植物油等分解产物;五是氟、氯、溴、碘等卤化物蒸气;六是醇、醛、醚、苯、汽油、二硫化碳等液体蒸气;七是含毒物质受热或燃烧分解出的有毒毛体或蒸气。如,硫化氢、氯气等。

防火防爆安全知识

防火防爆安全知识 一、熄灭基本知识 16、什么是熄灭、自燃、燃点、自燃点? 熄灭是放热发光的猛烈氧化恢复反响,三者必需同时停止。 自燃是指某些可燃物质在没有外来热源作用的状况下,由于其自身外部所停止的生物、物理或化学作用的进程而发生热,由于自行发热与散热处于不平衡形状,使热量积存上去,到达自燃点而惹起的自动熄灭的现象。 所谓自燃点,是指可燃物质加温受热,并扑灭后,所放出的熄灭热,能使该物质挥收回足够量的可燃蒸汽来维持熄灭的继续。此时加热该物质所需的最高温度,即为该物质的燃点。 可燃物质受热发作自燃的最高温度,称为该物质的自燃点。 17、影响自燃点的要素有哪些? (1)、压力愈高,自燃点愈低。 (2)、催化剂分为活性催化剂、纯性催化剂。活性催化剂能降低物质的自燃点。纯性催化剂能提高物质的自燃点。 (3)、可燃性气体的自燃点随其组成而变。当混合物的组成契合于反响当量浓度时,自燃点最低。混合气体中氧浓度增高,也将使自燃点降低。 (4)、温度降低,那么析出挥发物愈多、自燃点愈低。固体粉碎的愈细、自燃点愈低。 18、什么是闪点、闪燃? 闪点是指可燃液体挥收回来的蒸气与空气构成混合物,遇火源可以发作内燃的最高温度。闪点与燃点不同,闪点略低于燃点。 在一定的温度下,可燃液体外表上的蒸气与空气混合而成可燃混合气,遇明火,即自行着火而发作瞬时熄灭,这一现象称为闪燃。 19、物质的比重、闪点和自燃点有何关系? 液体燃料比重愈小,那么闪点愈低,而自燃点愈高。液体燃料的比重愈大,那么闪点愈高,而自燃点愈低。 20、什么是加热自燃? 可燃物质与空气共存,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即使不与明火接触,也能自行着火,继续熄灭的现象叫做加热自燃。 4

防火防爆安全生产培训知识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1、安全:指企业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或生产过程中的设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 危险: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忘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人们的承受程度。 2、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3、事故和事故隐患 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4、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⑴失误——安全功能。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 ⑵故障——安全功能。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⑶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 5、安全生产管理:人们为了实现预定安全工作目标,按照一定的安全管理原则,通过科学地组织、指挥和协调群体的活动,以达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而开展的各项安全活动。 6、安全生产的意义:安全生产关系全体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安全生产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如果安全生产搞不好,发生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受到危害,生产就会遭受巨大损失。 7、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任务 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就是要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为劳动者创造一个舒适、良好的劳动条件,充分调动和保护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8、安全生产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⑴安全生产管理。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奖励和处罚等。 ⑵安全技术。主要包括机械设备伤害预防;车辆伤害预防;电气伤害预防;火灾预防;有毒有害气体预防;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伤害的预防;化学性灼伤、烫伤的防护;安全防护装置、保险装置、信号装置、检测装置的设置等。 ⑶劳动卫生。主要是防止职业病、职业中毒和物理伤害,确保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例如:低温、高温等异常条件下作业健康的防护;高频、微波、紫外线等放射线物质对员工健康危害的防护;静电危害和预防;预防控制噪音对员工听觉系统的危害;防止强光和照明不足对员工视觉的危害。 (4)、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管理。(5)、女工及未成年工保护。 9、“三违”:(1)违章指挥(2)违章作业(3)违反劳动纪律;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10、安全生产的原则

防火、防爆安全知识

防火、防爆安全知识 一、燃烧旳形成 若要有效旳做好防火和灭火工作,必须一方面理解燃烧旳形成。一般而言,燃烧是由可燃物、助燃物和火源(常见旳火源有:明火、电火花、撞击或摩擦产生旳电火花、赤热体、雷击和自燃起火等)这三个基本条件旳互相作用而发生旳。因此,采用措施、避免燃烧形成旳三个条件同步存在,或者避免它们之间旳互相作用,是防火灭火技术旳基本原理。 二、火灾旳分类 根据物质燃烧特性,一般将火灾划分为如下几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旳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旳固体物质火灾。液体火灾还可以分为油品和水溶性液体火灾。油品火灾是指汽油、煤油、柴油、原油、重油、动植物油脂等旳火灾;水溶性液体火灾是指甲醇、乙醇、甲醛、乙醛、丙酮、乙醚等极性有机溶剂旳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指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E类火灾:是指物体带电燃烧旳火灾,如发电机、电缆、家用电器等。 三、常见灭火器旳使用简介 (一) 使用口诀:“去铅封、拔插销、抓喷嘴、压手柄”。 (二) 灭火器种类及可扑灭旳火灾种类 1、干粉灭火器,合用于A、B、C、E类火灾 干粉灭火器以液态二氧化碳或氮气作动力,将灭火器内干粉灭火剂喷出进行灭火。合用于补救石油及其制品,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可燃固体物质旳初火灾。由于干粉有5万伏以上旳电绝缘性能,因此也能扑救带电设备旳火灾。干粉灭火器扑救可燃,易燃液体火灾时,应对准火焰根部扫射,如被扑救地液体火灾呈流淌燃烧时,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并左右扫射,直至把火焰所有补灭。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使用者应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晃动扫射,使喷射旳干粉覆盖整个容器开口表面,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要继续扫射,直至将火焰所有扑灭。 2、二氧化碳灭火器,合用B、C类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器运用其内部充装旳液态二氧化碳旳蒸汽压将二氧化碳喷出,运用气化旳二氧化碳气体可以减少燃烧区旳温度,隔绝空气并减少空气中旳氧气含量来进行灭火。二氧化碳气体喷出后从周边迅速吸取大量旳热,因此使用时要注意避免冻伤。由于二氧化碳灭火剂具有灭火后不留痕迹,并有一定旳电绝缘性能等特点,因此更合适于扑救600伏如下旳带电电器、贵重设备、图书资料、仪器仪表等场合旳初起火灾。 当在室外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当在室内窄小空间使用时,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离开。由于当空气中旳二氧化碳含量达到8.5%时,就会让人血压升高,呼吸困难;当达到20%,就会让人窒息。 3、“六合安”灭火器,合用于A、B、C、E类火灾。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1. 火灾的危害和防控措施 火灾是一种非常危险和破坏力巨大的事故,它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引发爆炸和化学毒性物质泄漏等一系列灾害。因此,做好火灾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 防火的基本原则是防止火源形成、减少燃料的积聚和提高灭火的效率。具体的防火措施包括: - 定期对电线、电器设备和电气线路进行检查和维护,防止短路和火花引发火灾。 - 确保照明设备和照明线路的正常运行,减少火灾的隐患。 - 安装和检查灭火设备,如灭火器、消防栓等,确保其正常可用。 - 进行定期的灭火器和消防设备的维护保养,并且组织员工进行消防演习,提高应急逃生的能力。 - 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规范存储和使用程序,避免火灾的发生。 - 做好火灾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改进。 2. 爆炸灾害的形成和防控措施 爆炸灾害是指由于可燃气体、粉尘、液体等能量源与火源或者高温物体接触所引发的灾害。爆炸灾害具有瞬间性、无法预测性和极强的破坏性,对人员安全和生产设施造成严重威胁。

防爆的基本原则是防止可燃气体、粉尘等能源与火源或者高温物体接触,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具体的防爆措施包括:- 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排查,严禁在易爆区域内存放和使用这些物品。 - 加强对可燃气体、粉尘的泄漏和积聚的预防,在操作过程中要加强通风和排风措施。 - 定期对容器、管道和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密封和安全运行。 - 建立良好的消防和灭火设备,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灭火。 - 做好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其对爆炸危险的认识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 对可能存在爆炸危险的场所进行隔离和封闭,确保人员的安全。 3. 防火防爆标志和信号的意义和使用 防火防爆标志和信号是用来提醒和警示人们注意火灾和爆炸危险的标识和警示灯。其意义在于帮助人们识别危险情况,并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常见的防火防爆标志有:禁止明火、易燃物品禁止静电、易燃物品注意安全、禁止吸烟、消防器材、进入禁止等。这些标志在场所内明显的位置设置,以便人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和理解其意义,从而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消防安全知识包括防火防爆

消防安全知识包括防火防爆 消防安全知识是指通过学习和宣传消防工作的基本知识,使人们增加对消防安全问题的认识,掌握消防事故的防范和处理方法,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宣传对于每个人都非常重要,任何人都有可能遇到火灾事故,只有掌握相应的消防安全知识,才能做到逃生自救,及时报警,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火灾的基本知识 火灾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可燃物质在氧气的作用下发生的可利用火焰的燃烧现象。火灾的基本要素有燃烧物、氧气和热源。只有这三个要素同时存在,才能发生火灾。 1.1 燃烧物 燃烧物是指在适当的条件下会燃烧的物质。燃烧物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常见的固体燃烧物有纸张、木材、家具、布料等;液体燃烧物有汽油、酒精、油漆等;气体燃烧物有天然气、液化气等。 1.2 氧气 氧气是支持燃烧的气体,燃烧需要氧气才能继续进行。空气中氧气的浓度约为21%,当氧气浓度低于15%时,燃烧会变得 困难或停止。因此,在封闭空间中,需要特别注意氧气的供应。

1.3 热源 热源是引发燃烧的能量。常见的热源包括明火、电火花、静电火花、摩擦火花等。只要有足够的热源,燃烧物和氧气就会迅速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燃烧现象。 二、火灾的分类 根据火灾的起因和燃烧物的不同,火灾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了解不同类型的火灾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至关重要。 2.1 电器火灾 电器火灾是由电器设备的故障或不安全使用引发的火灾。电器火灾的发生率较高,且往往瞬间爆发,扩散速度快,对人体和财产造成的威胁较大。预防电器火灾的关键在于正确使用和维护电器设备,切勿私拉乱接电线,注意用电安全。 2.2 厨房火灾 厨房火灾是指在厨房里因各种原因引发的火灾。厨房火灾的主要原因是烹饪时的不慎,如油脂泼溅、燃气泄漏等。预防厨房火灾的关键是注意火源安全、做好防火措施、合理使用燃气设备。 2.3 气体爆炸

消防安全知识包括防火防爆

消防安全知识包括防火防爆 消防安全知识 一、消防安全意识的培养 消防安全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不仅关乎我们自身的安全,也关系到我们的家庭和社区的安全。因此,培养正确的消防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1.1 火灾危害及重要性 火灾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会导致财产的严重损失。火灾的蔓延速度非常快,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造成巨大的破坏。因此,预防火灾,保护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1.2 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消防安全教育是培养人们正确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通过正确的教育,可以使人们了解火灾的危害性,掌握灭火的基本方法和应急逃生的技能,从而提高自身的防火能力。 1.3 消防安全意识的培养 为了培养良好的消防安全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让大家认识到火灾的危害性及其预防措施; (2) 普及消防安全知识:让人们了解火灾的原因、防范措施、 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等; (3) 进行消防演练:定期开展火灾逃生演练,提高人们的应急

逃生能力; (4) 建立消防安全制度:建立消防安全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二、火灾原因及防范措施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注意预防火灾的发生,通过了解火灾的原因及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 2.1 火灾的原因 火灾的发生有多种原因,其中常见的原因包括:明火的使用不当、电器设备的故障、用电过载、电线老化短路、人员违规使用明火等。 2.2 预防火灾的措施 为了预防火灾的发生,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1) 禁止乱丢烟蒂:烟蒂是引发火灾的常见原因之一,禁止在容易燃烧的地方乱丢烟蒂,避免引发火灾。 (2) 使用电器设备要谨慎:使用电器设备时,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严禁私拉乱接电线,避免火灾的发生。 (3) 定期检查用电设备:定期对用电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避免设备故障引发火灾。 (4) 保持通道畅通:保持通道畅通,避免杂物阻塞,以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顺利逃生。 (5) 定期检查煤气管道:定期检查煤气管道是否老化或损坏,避免煤气泄漏引发火灾。 三、灭火器材及使用方法

防火防爆知识

防火防爆知识

防火防爆知识 第一节防火 防火是一门涉及多种工程技术科学的综合性技术,它的范围广阔,技术复杂,即需要从事防火工作的专业人员不断研究探索,也需要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因此,要加强对人的防火宣传教育和管理、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全民防火意识。教育群众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自觉遵纪守法,做到人人防火,时时防火、处处防火。同时要掌握灭火常识和灭火的基本方法,确保在火灾突发时,不惊慌失措,沉着冷静的将火扑灭。 一、火灾 火灾,是指一定的时间或空间内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一)火灾类型 1、火灾损失划分 根据现行的火灾统计方法,按照一次火灾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和财物直接损失金额, 可分为一般火灾,重大火灾和特大火灾。;而火灾损失低于上述情况者为一般火灾。 (1)特大火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大

火灾:死亡10人以上(含本数,下同);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2)重大火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火灾:死亡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 (3)一般火灾:不具有前两项情形的火灾,为一般火灾。 2、火灾分类。 A类火灾系指含碳的固体可燃物燃烧所产生的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橡胶、塑料等物质燃烧所产生的火灾。 B类火灾系指可燃液体和可熔化的固体可燃物燃烧所产生的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醇、乙醚、沥青、石蜡等物质燃烧所产生的燃烧。 C类火灾系指燃气体燃烧所产生的火灾,如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甲烷、乙烷、氢气等物质燃烧所产生的火灾。 D类火灾系指活泼金属燃烧所产生的火灾,如钾、钠、镁、钛、锂、铝镁合金等物质燃烧所产生的火灾。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是指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需要了解的有关防火和防爆的基本概念、原则、措施等知识。下面,我将以防火和防爆两个方面为主线,为您详细介绍防火防爆基础知识。 一、防火基础知识 1. 火灾的定义与特点 火灾是指可以自行燃烧,具有明火和持续火焰,同时能够产生危害性物质和热量,扩大规模和破坏性的过程。火灾有着迅速蔓延、烟雾呛人、高温烫伤等特点。 2. 火灾的三要素 火灾的发生需要三个条件同时满足,即可燃物、氧气和可燃物质的点火源。缺一不可。 3. 灭火器的分类与使用 根据灭火介质的不同,灭火器可以分为水基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在使用灭火器时,要记住P.A.S.S.原则,即拉开销子、瞄准火源、按动扳手、扫射火源。 4. 火灾的防止与预防措施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防止和预防火灾的措施,如定期检查电线设备和电气设备、远离火源和易燃物、不乱扔烟蒂、不过多使用电器等。 5. 火灾逃生与自救技巧

一旦发生火灾,我们应该迅速从安全通道逃生,避免乘坐电梯。如果无法逃离,应尽量选择通风良好的位置呼救,并密封门窗,阻止烟气的进入。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二) 1. 爆炸的定义与特点 爆炸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可燃气体、粉尘或可燃液体遇到火源或电火花等引发的剧烈燃烧过程,并伴随着冲击波、火焰和热量释放。爆炸有着迅速传播、冲击力强、破坏性大等特点。 2. 爆炸的四个要素 爆炸的发生需要四个条件同时存在,即可燃物、氧气、点火源和产生和稳定传播爆炸波的物质。 3. 防爆分类及防护措施 根据爆炸形式和场所,防爆可分为气体爆炸和粉尘爆炸。在防护措施上,可以采取隔爆、消除点火源、提高自动敏感器的安全性、使用防爆设备等。 4. 防爆设备标志与标准 防爆设备根据相关标志进行分类和标识,常见的标志有Ex标志、防爆分级和防爆类别等。此外,国家对于防爆设备还有一系列的标准和规定,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5. 防爆人员和防爆证书

消防安全知识防火防爆

消防安全知识防火防爆 消防安全知识-防火防爆 第一章火灾的基本知识 1.1 火灾的概念 火灾是指可燃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燃烧的现象,通常伴随着明亮的火焰、高温以及大量烟雾等。火灾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不仅会导致财产损失,还会造成人员伤亡。 1.2 火灾的传播方式 火灾的传播主要有三种方式:辐射传播、对流传播和传导传播。 辐射传播是指燃烧物质散发的热辐射能够引燃周围物质,如火灾中的明火可以引燃周围的可燃物。 对流传播是指燃烧物质产生的热气体通过空气流动传播,使新的可燃物质接触到火源,并被点燃。 传导传播是指可燃物质通过直接接触燃烧物质而被引燃。 1.3 火灾的危害 火灾会造成以下几种危害: 1) 人员伤亡:火灾中的高温、烟雾和有毒气体会对人体造成 伤害,甚至导致人员死亡。 2) 财产损失:火灾会破坏建筑物、设备和物品,带来巨大的 经济损失。

3) 环境污染:火灾中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气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4) 社会影响:火灾引起的恐慌和混乱会对社会秩序造成冲击,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和不安。 第二章火灾防控措施 2.1 消防设施设备的设置 为了提高火灾防控能力,必须合理设置消防设施和设备,包括灭火器、灭火器具、自动灭火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疏散通道等。这些设施和设备的设置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特点进行合理规划,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灭火和疏散。 2.2 火灾防控组织管理 建立完善的火灾防控组织管理制度是防止火灾蔓延的重要手段。要定期开展员工防火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消防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同时,要建立健全的防火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消防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2.3 火灾预防措施 火灾的预防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火灾预防措施: 1) 对可燃和易燃物品进行分类存放,避免堆放过密和混放不当。 2) 定期检查和维护电器设备,确保电线电缆的安全和接地的 可靠性。 3) 加强用火安全管理,禁止在不符合条件的场所使用明火。

防火防爆安全知识

防火防爆安全知识 (一)火灾及其类型和原因 火灾通常指违背人们的意志,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火灾按着火可燃物类别,一般分为五类:(1)可燃气体火灾;(2)可燃液体火灾;(3)固体可燃物火灾;(4)电气火灾;(5)金属火灾。 火是一种自然现象,而火灾大多是一种社会现象,引起火灾的原因,虽也有自然因素,如雷击、物资自燃等,但主要还是由于人的因素。引起火灾直接因素很多,但无论哪一条原因,几乎都同人们的思想麻痹息息相关。 (二)物质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 物质燃烧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 (1)可燃物:有气体、液体和固体三态。如煤气、汽油、木材、塑料等。 (2)助燃物:泛指空气、氧气以及氧化剂。 (3)着火源:如电点火源、高温点火源、冲击点火源和化学点火源等。 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并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燃烧才能发生。 (三)做好防火工作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在企业生产环境中,做好防火工作的主要措施有:(1)建立健全防火制度和组织;(2)加强宣传教育与技术培训;(3)加强防火检查,消除不安全因素;(4)认真落实防火责任制度;(5)配备好适用、足够的灭火器材。 (四)常见火灾发生的火源有哪些 常见火灾发生的火源有:(1)炉灶设备位置不当,靠近可燃物;(2)烟囱设备不当,靠近可燃物;(3)使用炉火不慎,无人管理;(4)小孩玩火;(5)在堆放可燃物附近燃放花炮、吸烟;(6)使用灯火不慎;(7)烧渣积肥;(8)烘烤;(9)烟囱飞火、窜火;(10)死灰复燃;(11)电气设备安装使用不当;(l2)机器摩擦发热;(13)熬炼;(l4)焊接;(15)静电放电;(l6)粉尘爆炸着火;(l7)违反操作规程,将可相互产生化学反应放热作用的物品混放在一起。 (五)扑救火灾的方法有哪几种 一般说有三种方法: (1)隔离法:将可燃物与火隔离。 (2)窒息法: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 (3)冷却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六)常见引起火灾原因 (1)电线短路引起火灾

防火防爆措施消防安全知识

防火防爆措施消防安全知识 防火防爆措施消防安全知识 引言 在日常生活、工作和生产中,防火防爆措施和消防安全知识是至关重要的,它们关系到个人的安全和财产的保护。因此,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以提高自身的防火防爆能力和消防安全意识。本文将围绕防火防爆措施和消防安全知识展开,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一、防火防爆措施 1. 防火措施 1.1 室内防火布局 合理的室内防火布局是防止火灾扩散和疏散人员的关键。在室内布置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 保持通道畅通:走道、门口、楼梯等地方不得摆放杂物,以 确保人员疏散的顺利。 - 定期检查电线电路:电线电缆应保持良好的绝缘状态,不得 出现老化、断裂或过度负荷等情况。 - 安全用电: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乱拉乱接,不堆积可燃物。- 合理布置消防器材:火灾风险较大的场所应配备灭火设备, 如灭火器、消防栓等。

- 严禁违禁品:禁止在室内使用易燃易爆物品,如油漆、汽油等。 1.2 防火门窗 防火门窗是防火防爆措施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人员的逃生和财产的保护。以下是防火门窗的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 - 材质:防火门窗应采用具有阻燃性能的材料制作,如防火玻璃、阻燃木材等。 - 密封性:防火门窗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确保火势无法快速蔓延。 - 定期检查:防火门窗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和防火效果。 1.3 防火材料 在建筑设计和装修中,使用防火材料是防火防爆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常见的防火材料: - 阻燃涂料:使用阻燃涂料进行墙面和天花板的涂装,能够延缓火势的蔓延。 - 防火板材:使用防火板材进行建筑装修,能够有效地隔热、隔音和阻燃。 - 防火涂料:使用防火涂料对木材和金属进行涂装,能够提高其耐火性能。 2. 防爆措施

消防安全及防火防爆知识

消防安全及防火防爆知识 消防安全及防火防爆知识 字数:6248字 一、消防安全 消防安全是指对火灾和其他意外事件进行防范和预防,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火灾是一种突发事件,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我们要重视消防安全,并对消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1.1 火灾的危害 火灾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员伤亡:火灾发生时,人员往往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可能出现踩踏、逃生困难等情况,严重时会造成人员伤亡。2)财产损失:火灾会造成建筑物、设备、家具、物品等的严重损坏,给个人、家庭和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3)社会影响:火灾不仅对当事人造成直接的损失,还会对周围的居民和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交通拥堵、断水断电等。 1.2 火灾的分类 火灾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实物火灾:包括建筑物火灾、森林火灾等。 2)液体火灾:指可燃液体着火燃烧形成的火灾。 3)气体火灾:指可燃气体着火燃烧形成的火灾。 4)固体火灾:指可燃固体着火燃烧形成的火灾。

5)电器火灾:指电气设备或线路引发的火灾。 1.3 消防安全知识 为了提高大家的消防安全意识,预防火灾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消防安全知识: 1)消防器材的使用: a.灭火器的使用:在发生初期火灾时,可以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但要注意正确使用灭火器的方法。 b.消防栓的使用:在建筑物或者其他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可以使用消防栓进行灭火,但要注意正确使用消防栓的方法。 2)火灾逃生知识: a.了解建筑物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并熟悉逃生路线; b.遇到火灾时,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情况,选择最安全的逃生路线; c.低姿态逃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躲避浓烟,尽量保持离地面较近,尽量避开高温区域; d.不乘坐电梯逃生。 3)电器用电安全: a.使用电器时,要选择有国家安全标志的产品,并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 b.不乱拉乱拔电源插头; c.不私拉乱接电线; d.用电器前要检查是否有损坏。

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暴安全管理知识

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暴安全知识 为对涉及到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作业场所的安全有效管理,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特制定本制度。 一、防火与防爆 (一)生产储存设备 1、根据生产、使用化学物品的火灾和防爆危险性等级分类要求,厂房库房布置、建筑结构、电气设备的选用、安装及有关的安全设施,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以及有关的专业防火技术规范的要求。 2、在工艺装置上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部位,应充分设置超温、超压等检测仪表、报警(声、光)和安全联锁装置等设施。 3、在有可燃气体(蒸汽)可能泄漏扩散处,应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器,其信号值应定在该气体爆炸下限的20%以下,如与安全连锁配合,其联锁动作应是在该气体爆炸下限的50%以下。 4、应在可燃气体(蒸汽)的放空管出口处设置阻火器,在便于操作的地方设置截止阀,以便在放空管出口处着火时,切断气源灭火。放空管最低处应装设灭火管接头。 5、输送易燃物料时,应根据管径和介质的电阻率,控制适当的流速,尽可能避免产生静电。设备、管道等防静电措施,应按国家防静电有关标准规范执行。 6、有突然超压或瞬间分解爆炸的生产设备或贮存设备,应装有爆破板(防爆膜),导爆筒出口应朝安全方向,并根据需要采取防止二次爆炸、火灾的措施。 7、各生产装置、建筑物、构筑物、罐区等工业下水出口处,除按规定做水封井外,尚应在上述区域与水封井间设置切断阀,防止大量易燃、易爆物料突发性进入下水系统。 8、用于易燃、易爆气体的安全阀及放空管,必须将其导出管置于室外,并高于建筑物2米以上。 9、建筑物、装置等应按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要求安设防雷保护措施,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易燃易爆危险场所的电气安全规定。不准设置移动照明灯具,敷设的配电线路必须穿金属管或难燃塑料管保护,防爆场所必须用防爆电器。 (二)动火、用火管理 1、生产厂区均为禁火区。禁止用电炉、煤气炉取暖、热饭等。 2、禁火区内使用电、气焊(割)、喷灯及在生产装置易燃、易爆区域使用电钻、砂轮、切割机等,产生火焰、火花及炽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均为动火作业,必须申请办理动火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