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Open Journal of Fisheries Research 水产研究, 2020, 7(1), 1-7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20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ae4938894.html,/journal/ojfr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e4938894.html,/10.12677/ojfr.2020.71001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Tail Water from Factory

Farming of Marine Fish

Xiaobo Liu*, Tihong Cao, Zhongquan Wang, Zhiwei Xiang, Wei Chen#

Shandong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Shandong Marine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Research Institute, Yantai Shandong

Received: Jan. 6th, 2020; accepted: Jan. 28th, 2020; published: Feb. 4th, 2020

Abstract

The tail water of aquaculture is one kind of waste water which contains a lot of residual bait and feces. It is rich i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nd it is easily to cause water eutrophication and sec-ondary ecological problems if tail water discharged into water environment directly. Factory aq-uaculture of marine fish is one of the encouraged aquaculture methods in the 13th five-year plan for national fishery development (2016~2020). However, due to the high intensification,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farming tail water are higher.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the tail water from the factory, it was summarized on the common technolog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tail water,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technologies are also analyz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Marine Aquaculture,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Tail Water, Treatment

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研究

进展

刘晓波*,曹体宏,王忠全,相智巍,陈玮#

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烟台

收稿日期:2020年1月6日;录用日期:2020年1月28日;发布日期:2020年2月4日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刘晓波 等

养殖尾水是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大量残饵、粪便的污水,其中氮磷元素的含量较为丰富,直接排放到

水环境中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继发性的生态问题。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是我国《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中提倡鼓励发展的养殖方式之一。但由于其集约化程度高,对养殖尾水的处理技术要求较高。本文综述了目前我国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尾水处理常用的技术,并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以期为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尾水的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水养殖,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ae4938894.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水产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2018年,我国海水鱼类养殖面积为75.12千公顷,同比下降16.45% [1],养殖面积的下降,一方面与经济结构的供给侧改革有关,另一方面与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变化有关。但2018年海水鱼类养殖产量为149.51万吨,同比上涨5.33% [1],这意味着单位面积养殖产量出现了较大提升,即提高了养殖的集约化。工厂化养殖是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典型代表,其特点是单品种、高密度、装备化,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需要经由养殖水及时处理。根据养殖尾水处理设施与养殖设施是否存在同一体系中,养殖尾水处理技术可分为原位水处理技术和异位水处理技术。

2. 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尾水原位水处理技术

原位水处理技术常见于循环式或半循环式海水工厂化养殖体系中,养殖尾水一般经过机械过滤、蛋白分离、生物膜接触氧化、消毒增氧、调温等工艺处理后,进行循环或部分循环利用(图1)。该工艺的关键点有以下几处:① 机械过滤的效率及抗腐蚀性;② 生物膜处理工艺;③ 消毒增氧的方式;④ 调温的方式。

Figure 1. Sketch map of in-situ treatment of aquaculture tail water

图1. 养殖尾水原位处理过程示意图

2.1. 物理过滤

物理过滤主要分为机械过滤和泡沫分离两种。目前常用的养殖尾水机械过滤装置有微滤机、弧形筛

Open Access

刘晓波 等

两种;常用的泡沫分离装置有气浮机和蛋白质分离器两种。

机械过滤装置的原理均为养殖尾水在经过装置滤网后,固体物质被过滤收集起来,而养殖尾水顺利通过筛绢或金属网进入下一个处理装置。常见的微滤机有转鼓式、转盘式、格栅式和履带式四种,目前海水养殖尾水处理中常用的是转鼓式和履带式微滤机。制造成本高、占地面积大、过滤效率低、滤布更换频繁是困扰微滤机应用的主要问题。弧形筛在使用过程中无机械运动部件,不产生能耗,且安装操作维护均较为简单,但弧形筛对材料的刚性和韧度要求较高,整体造价较高。

过滤效率及抗腐蚀性是机械过滤装置的核心问题。随着机械过滤的进行,过滤装置表面的微孔会被水体中的固形物堵塞,严重影响过滤效率。反冲洗是过滤网再生的重要环节,反冲洗效果的好坏对过滤系统有极大影响。反冲洗的工作原理是:使用反冲洗泵抽取过滤后的水或者新源水,通过喷头喷射水柱对滤网进行由外往内的冲洗,从而清除堆积在滤网表面的固体悬浮物[2]。由于机械过滤装置长期在海水中工作,因此其抗腐蚀性尤为重要,其金属组成部件一般均需采用316L 不锈钢制作。

泡沫分离装置的原理是通过在水中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使空气以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的形式附着在悬浮物颗粒上,造成密度小于水的状态,利用浮力原理使其浮在水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目前气浮机及蛋白分离器装置已非常成熟,并广泛应用在海水养殖中[3] [4],其关键点是微细气泡的产生及射流距离。

2.2. 生物接触氧化处理

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是原位水处理工艺的核心,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生物接触氧化法降低水体中氨元素,提高养殖水的重复利用率。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主要由微生物附着基和微生物组成[5]。微生物附着基的来源和形状多种多样,如无机材料、有机材料、粒状、环状、球状、线状等。目前常见的微生物附着基有沸石、麦饭石、活性炭、纤维球、纤毛刷、陶瓷环、高分子材料等,这些材料均具有合适的比表面积,既能为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提供充足的附着场所,又不易被堵塞;微生物附着基还要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能够抵抗水流的冲击[6];此外,微生物附着基的形状和空隙不能阻碍水的流动。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核心是微生物的挂膜,完全成熟的生物膜由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微藻、净化细菌和一些原生生物组成[7],且以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为主。硝化细菌又分为亚硝酸菌(氨氧化剂)和硝酸菌(亚硝酸氧化菌),前者负责将4NH +

氧化为亚硝酸,后者将亚硝酸氧化成硝酸氮;反硝化细菌负责

将硝酸氮转化为氮气。

亚硝酸菌转化水体中氨氮的反应式如下:

324

NH H O NH OH +?→++ (1) 42222NH 3O 2NO 4H 2H O +

+→+++ (2)

硝酸菌转化水体中亚硝酸的反应式如下:

2232HNO O 2HNO +→ (3)

反硝化细菌转化水体中硝酸的反应式如下[8]:

3323572223NO 1.08CH OH 0.24H CO 0.056C H NO 0.47N 1.68H O HCO ??++→+++ (4)

由上述反应式可见,硝化和反硝化反应的适宜条件是不一样的,硝化过程需要有氧环境,反硝化过程需要厌氧和偏碱性环境。实验条件下,硝化反应过程中,水体中的溶氧下降的很快,如不及时充气,硝化反应将会停止。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水处理的生物滤池硝化部分需要充气。反硝化细菌需要厌氧和偏碱性环境,而在实际生产中,厌氧条件较容易满足,而水体的酸碱度调节较为复杂。此外,由于硝化细菌属于自养型细菌,而反硝化细菌属于异养型细菌,故反硝化细菌比硝化细菌更为脆弱,不易培养,

刘晓波 等

但工作效率更高。理想的生物滤池可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前一部分为硝化部分,保证充足供氧,同时也可以通过吊养大型藻类,降低水体中磷酸盐、增加溶氧[9];后一部分为反硝化部分,要求保持厌氧环境,同时能够方便的调整酸碱度。

影响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养殖尾水处理效果的因素主要有菌水接触时间、菌种纯度与密度、温度、酸碱度、溶氧、盐度、附着基的物理性状等。一般来说,生物膜处理养殖尾水要求保证尾水与生物膜的接触超过一定时间,使菌水有充足的反应时间。故在建设生物反应池时,需要考虑尾水的流经速度、时间。其次,微生物菌种的纯度、密度与养殖尾水的处理效果密切相关。在适宜的温度下,保证充足的溶氧及氨氮和亚硝酸氮含量,有助于硝化细菌的生长,并保持优势菌种的地位;而在厌氧环境下,适当调节水体酸碱度,有助于反硝化细菌的生长,并保持优势菌种的地位;细菌的密度与微生物附着基的物理性状有关,附着基的比表面积大,可以为微生物提供更多的繁衍场所,有利于提高微生物的密度。此外,附着基的物理性状还与生物滤池的体积密切相关,物理性状好(比表面积大)的附着基可以降低生物滤池的体积。

目前常用于养殖尾水处理的微生物多来自池塘[10]、城市污水[11]、工业废水[12]等,其工作时的最佳环境因子(如温度、溶氧、酸碱度、底物种类与浓度)并不一致[13] [14] [15]。海水养殖尾水的水体一般较大,且为了提高海水的循环利用率,海水的温度、酸碱度和盐度需要保持相对稳定,而这些环境因子是影响微生物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在海水工厂化养殖中,生物滤池中的微生物主要以定向条件下的自然繁殖为主。一般的工艺流程为:在已经构建好的生物滤池中,加入适量的NH 4Cl 和NaNO 2,充气,定

向培养,一定时间后,通过检测水体中4NH +

和2NO ?浓度的变化,判断生物滤池是否熟化完全。由于微生

物生长存在指数增长期、平台期、老化期,故水体中4NH +

和2NO ?浓度变化会出现相应的规律,这种工艺

一般耗时较长[16] [17] [18]。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从微生物的定向筛选方面入手,筛选出了异养硝化细菌[19] [20],好氧反硝化细菌[14] [21] [22],采用固定化硝化细菌[12] [23] [24]、建立同步短程硝化反硝化

[25]等方式,缩短生物滤池熟化时间,提高生物滤池处理效率。

2.3. 消毒、增氧及调温

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消毒方法分为物理消毒(紫外光)和化学消毒(二氧化氯、臭氧),海水工厂化养殖中常用的是物理消毒法,即紫外杀毒法和臭氧杀毒法,关于这两种方法的研究报道已经较多[9] [26] [27],在此不再赘述,这两种技术的关键点是要控制好杀毒的时间和距离。

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养殖密度较大,水体中溶氧消耗很快,因此需要及时向水体中增加氧气。通常是利用空气压缩机通过管道将空气输送至养殖水体中,养殖水体中溶氧的含量要保持在6 mg/L 以上。有研究表明,随着养殖水体中溶氧含量的增加,养殖生物的生长速度加快,而水体水质指标更稳定[28],且能缓解养殖密度带来的胁迫[29]。因此,纯氧充气已成为高密度循环水养殖必不可少的装备之一。

研究表明,水体温度直接影响养殖鱼类的存活、生长和摄食[30] [31] [32],工厂化养殖的优点是能维持养殖环境的相对稳定,其中维持养殖水体的温度是整个养殖过程中能耗最大部分,也是限制海水工厂化养殖规模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由于国家环保政策的改变,燃煤调温被逐渐取缔,电能、地热、空气热逐渐成为海水工厂化养殖的主要调温手段。冷水机组常被用来降低养殖水的温度,而热泵机组常被用来提高养殖水的温度[33] [34],前者主要依赖的是电能,而后者的能源有地热、空气热等多种形式。随着技术的进步,毛细管换热器[35]、温室调温[36]、太阳能调温等技术发展日趋成熟,为海水工厂化养殖的快速发展提供基础。

3. 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尾水异位水处理技术

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尾水异位处理的设计理念是针对原位水处理设备集成度高、造价高、能耗高等

刘晓波等

问题,将尾水引出养殖系统,利用各种方法处理养殖尾水后循环使用,其特点是占地面积大、营养素利用充分、系统稳定、维护方便。按照处理养殖尾水的方法,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按照处理的形式,可分为生物浮床法、人工湿地法、生物絮团法、藻类藕联法等。下面按照养殖尾水的处理形式对其一一介绍。

3.1. 生物浮床法

生物浮床法目前多见于淡水池塘养殖水处理中[37][38],其原理是在池塘养殖水上部建立浮床,上面栽种空心菜、水雍菜等挺水性或漂浮性水生植物[39][40],利用水生植物的生长吸附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素。鱼菜共生模式是生物浮床法的具体体现。海水池塘中常用的浮床植物有海马齿[41]、碱蓬[42]、海蓬子和碱菀[43]。海水养殖生物浮床对水生植物的要求是根系发达、耐盐碱、温度耐受度高,一般选择海水养殖当地土著植物为宜。

3.2. 人工湿地法

人工湿地处理养殖尾水的原理是利用“土壤–植物–微生物”三者构成的生态系统,通过物理和生物的方法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氮磷元素[44][45]。目前研究最多的、应用最为成熟的处理养殖尾水的人工湿地是红树林人工湿地[46][47]。红树林被称为海洋“清道夫”,具有“抗污”和“降污”的功能。但红树林生长于热点、亚热带,不适应于北方海水工厂化养殖尾水的处理。张海耿等[48]利用芦苇、细沙、蛭石等构建了人工湿地处理海水工厂化养殖尾水,得到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3.3. 生物絮团法

生物絮团是通过人为调节水体中的C/N,提高水体中异养微生物的活性和数量,将水体中的氨氮转化为菌体蛋白,形成的絮团状物质。这些絮团状物质可被养殖动物摄食,从而降低水体中的氮元素。研究表明:生物絮团可以有效控制水质,增加水体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影响水体微生物代谢功能[49][50]。但生物絮团除了培养时要额外添加碳源外[51],对维护的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52]。

3.4. 藻类藕联法

藻类是海水中的土著植物,适应力强、生长速度快,是处理养殖尾水的最佳生物。研究表明大藻[53]、微藻[54]均能快速处理尾水中的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目前常用的方法有菌藻藕联处理法[55]、虾–贝–藻藕联处理法[56]、及鱼–贝–藻–参藕联处理法等。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充分利用养殖尾水中的营养素,但缺点也十分明显,即藕联的生物种类越多,各生物容量和最适生长环境越难调和,系统越脆弱。

上面介绍的几种养殖尾水的异位处理方法,比较适合对养殖尾水进行二级处理,一级处理(养殖尾水中固体悬浮物的去除)需提前进行。一级处理过滤出的主要为残饵和粪便等固形物,这些固形物中氮元素含量较高,但由于盐度较高,较难重复利用,目前已在研究将其开发为刺参配合饲料原料,或者利用特种蚯蚓将其转化为生物有机肥料。

4. 展望

工厂化使水产养殖实现了从农业向工业的转变,尾水处理是工厂化养殖的核心问题,其技术的发展与材料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小型化、高效化、集成化、通用化、低能耗化和营养素的充分利用是养殖尾水处理技术发展的方向,且要求尾水处理系统稳定化程度高、易操作维护。随着国家社会和产业的发展,水产养殖尾水的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是必然的趋势,也是维持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循环式工厂化养殖的发展前景广阔。

刘晓波等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6YFC1400606-2);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创新项目(201703003)。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国渔业统建年鉴[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9.

[2]潘雁艳. 养殖用微滤机反冲洗装置构成及喷嘴选型[J]. 福建农机, 2018, 153(3): 31-34.

[3]朱林, 车轩, 刘晃, 等. 气浮机对高位池养虾水质的调控效果[J].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3): 149-154.

[4]曹剑香, 梁道栋, 孙成波. 蛋白分离器对循环水养殖水质理化因子的调控作用[J]. 水产养殖, 2010, 31(5): 9-12.

[5]何春丽. 循环水养殖生物氧化系统构建及效果研究[D]: [硕士论文]. 大连: 大连海洋大学, 2014.

[6]江帆, 陈维平, 张弢, 等. 新型水环境治理材料的研究进展[J]. 水处理技术, 2006, 32(2): 1-4.

[7]吕善志, 孟飞, 李文彩, 等. 养殖水体生物脱氮技术研究进展[J]. 水产科学, 2006, 25(4): 210-213.

[8]车轩, 吴嘉敏, 谭洪新, 等. 自养反硝化研究进展及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应用[J]. 渔业现代化, 2007, 34(1):

13-16.

[9]杜守恩, 曲克明, 桑大贺. 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工程优化设计[J]. 渔业现代化, 2007, 34(3): 4-7.

[10]李文甫, 杜柳冰, 刘思莹, 等. 一株高效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脱氮性能的研究[J]. 生物技术通报, 2019,

35(9): 202-209.

[11]赵志瑞, 萧未, 刘硕, 等. 一株反硝化细菌在尾水中的脱氮性能研究[J]. 河北工业科技, 2019, 36(5): 297-302.

[12]李祥蕾, 张英红. 固定化硝化菌去除污水中氨氮工艺参数优化[J].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19, 50(2): 35-37.

[13]李誉琦, 马佩钰, 刘涵, 等. 一株耐高温亚硝酸盐型反硝化细菌的鉴定及脱氮特性[J]. 生物技术通报, 2019,

35(9): 194-201.

[14]白洁, 郭晓旭, 康兆颜, 等. 一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Pseudomonas sp. GK-01的筛选及脱氮能力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19, 49(Sup. 1): 74-84.

[15]章霞, 徐志进, 柳敏海, 等. 不同滤料和碳氮比对对虾养殖尾水处理效果的影响[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8,

33(5): 620-624.

[16]刘意康, 刘洋, 徐爱玲, 等. 微生态制剂对海水养殖系统硝化功能建立过程的影响[J]. 微生物学杂志, 2019,

39(3): 16-21.

[17]朱建新, 刘慧, 徐勇, 等. 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滤器负荷挂膜技术[J]. 渔业科学进展, 2014, 35(4): 118-124.

[18]傅雪军, 马绍赛, 曲克明, 等. 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挂膜的消氨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 渔业科学进展, 2010,

31(1): 95-99.

[19]蒙海林, 刘复荣, 何敬愉, 等. 异养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组合菌群硝化性能分析[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版), 2019, 47(9): 113-120.

[20]杨垒, 崔珅, 任勇翔, 等. 异养硝化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YL的脱氮过程及N2O产生特性[J]. 环境科学,

2020, 41(2): 831-838.

[21]黄志涛, 江玉立, 宋协法. 好氧反硝化技术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研究进展[J]. 渔业现代化, 2018, 45(5): 7-13.

[22]张海涵, 钊珍芳, 李苏霖, 等. 生物脱氮技术中好氧反硝化细菌的代谢及应用研究进展[EB/OL]. 环境科学研究.

https://www.360docs.net/doc/ae4938894.html,/kcms/detail/11.1827.X.20190905.1056.003.html

[23]祁自忠, 杨匡, 程成, 等. 固定化硝化菌群联合芽孢杆菌处理对虾养殖废水[J]. 微生物学通报, 2018, 45(9):

1922-1939.

[24]杨宏, 胡银龙. 硝化细菌的培养及包埋固定化中试[J]. 环境科学, 2018, 38(6): 2763-2769.

[25]乌兰, 王俊, 吴晓彤, 等. 海水养殖废水短程硝化反硝化基础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8(5): 1-6.

[26]曹广斌, 韩世成, 周煊亦, 等. 工厂化养鱼水体的臭氧处理系统设计及安全性研究[J]. 环境工程, 2014, 32(6):

48-52.

[27]姜妍君, 强志民, 董慧峪, 等. 海水循环养殖系统水处理工艺综述[J]. 环境化学, 2013, 32(3): 410-418.

[28]高晓田, 马爱军, 陈超, 等. 纯氧充气对大菱鲆生长及水质指标的影响[J]. 海洋水产研究, 2007, 28(4): 110-117.

刘晓波等[29]董晓煜, 张秀梅, 张沛东. 溶解氧与养殖密度对褐牙鲆幼鱼血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影响的研究[J]. 海洋水

产研究, 2008, 29(6): 40-46.

[30]曾本和, 周建设, 王万良, 等. 水温对异齿裂腹鱼幼鱼存活、摄食和生长的影响[J]. 淡水渔业, 2018, 48(6): 77-82.

[31]曾本和, 张忭忭, 牟振波, 等. 3种西藏土著鱼类幼鱼水温耐受性的初步研究[J]. 水产科学, 2019, 38(1):

115-118.

[32]王万良, 张忭忭, 周建设, 等. 不同水温对亚东鲑幼鱼生长及存活的影响[J]. 水产科技情报, 2019, 46(1): 24-27.

[33]王际英, 李宝山, 宋志东, 等. 地源热泵技术在海水工厂化养殖系统中的应用[J]. 渔业现代化, 2011, 38(1):

12-15.

[34]武雨果, 江亚柯, 张伟忠, 等. 热泵技术在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 水产科技情报, 2019, 46(1):

32-36.

[35]Saidu, M.M., Hall, S.G., Kolar, P., et al. (2012) Efficient Temperature Control in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Tanks.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Applied Engineering in Agriculture, 28, 161-167.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e4938894.html,/10.13031/2013.41269

[36]李竟超. 循环水养殖调温系统技术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海洋大学, 2018.

[37]陈琴, 高胜男, 李恩军, 等. 基于两种生物浮床的养殖池塘中浮游动物多样性与水质的灰色关联性分析[J]. 广东

农业科学, 2019, 46(2): 137-146.

[38]郭忠宝, 王柏明, 阴晴朗, 等. 浮床种植空心菜对罗非鱼养殖池塘水质的净化效果[J]. 南方农业学报,2019,

50(6): 1378-1384.

[39]杜兴华, 王妹, 蔡新华, 等. 生物浮床在泥鳅养殖中对水体生境的影响[J]. 海洋湖沼通报, 2018(1): 129-134.

[40]顾兆俊, 刘兴国, 车轩, 等. 一种箱式生物浮床处理养殖排放污水技术[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26): 31-32.

[41]曾碧健, 岳晓彩, 黎祖福, 等. 生态浮床原位修复对海水养殖池塘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海洋与湖沼,

2016, 47(2): 354-359.

[42]常雅军, 张亚, 刘晓静, 等. 碱蓬(Suaeda glauca)对不同程度富营养化养殖海水的净化效果[J]. 生态与农村环境

学报, 2017, 33(11): 1023-1028.

[43]Quint?, R., Hill, P.W., Jones, D.L., et al. (2015) Uptake of an Amino Acid (Alanine) and Its Peptide (Trialanine) by the

Saltmarsh Halophytes Salicornia europaea and Aster tripolium and Its Potential Role in Ecosystem N Cycling and Ma-rine Aquaculture Wastewater Treatment. Ecological Engineering, 75, 145-154.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e4938894.html,/10.1016/j.ecoleng.2014.11.049

[44]姚燃, 刘锋, 吴露, 等. 三级绿狐尾藻表面流人工湿地对养殖废水处理效应研究[J]. 地球与环境, 2018, 40(5):

475-481.

[45]孙琳琳, 宋协法, 李甍, 等. 外加植物碳源对人工湿地处理海水循环水养殖尾水脱氮性能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

报, 2019, 13(6): 1382-1390.

[46]仇建标, 陈琛, 彭欣, 等. 红树林人工湿地-养殖耦合系统构建与净化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11):

2073-2077.

[47]虞丹君, 罗海忠, 徐志进, 等. 不同红树处理海水养殖尾水效果初探[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 18(7): 271-274.

[48]张海耿, 崔正国, 马绍赛, 等. 人工湿地净化海水养殖外排水影响因素与效果实验研究[J]. 海洋环境科学, 2012,

31(1): 20-25.

[49]王仁龙, 王志宝, 刘立明, 等. 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现状[J]. 水产科技情报, 2017, 44(6): 330-335.

[50]李志斐, 王广军, 余德光, 等. 生物絮团对养殖水体水质和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5,

24(4): 503-512.

[51]赵培. 生物絮团技术在海水养殖中的研究与应用[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海洋大学, 2011.

[52]王晓用, 谭洪新, 罗国芝, 等. 生物絮凝反应器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中试研究[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6,

25(6): 884-893.

[53]郑辉. 大型海藻对水产养殖废水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吸收作用研究[J]. 科技通报, 2018, 34(4): 258-261.

[54]刘庆辉, 余祥勇, 张鹤千, 等. 微藻对水产养殖尾水中氮磷去除效果的研究进展——基于水产养殖尾水资源化

利用角度分析[J]. 水产科技情报, 2019, 46(5): 290-295.

[55]焦蓉婷, 沈强, 叶捷. 菌藻联合处理罗氏沼虾育苗废水的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59(12): 2286-2288.

[56]周婷婷. 虾–贝–藻综合养殖结构优化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金华: 浙江师范大学, 2018.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的体会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的体 会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循环水养殖方式的意义 彭卓群(发言提纲) 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生产方式的发展,经历了池塘、开放式流水池和网箱方式等阶段,现在进入工厂化的循环水养殖发展阶段。相比较于前三种方式,工厂化养鱼具有以下一般意义上的优势: 1,降低了对环境和资源的依赖程度。 工厂化养鱼可以定义为封闭的循环水养鱼,即人工控制养殖工厂的环境温度和洁净度,以物理和生物的方法净化并循环使用养殖用水、控制水温水质和水的流量,提供全价配合饲料,使养殖对象全天候的处于更加合适的生长状态。以比较少的土地占有量,水资源占用量和能源消耗量获取更多产量的工业化的养殖方式。 因此,不必与农业的其它行业争地争水,利用有限的资源取得更多的产品; 不必为了气候和水资源到更加偏远的地区养鱼而离城市越来越远,有利于销售和员工队伍的稳定,减少经营管理成本; 不必靠天吃饭,气候的恶化和环境的污染对生产的影响程度降至最低,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更加有保证。 2,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对资源的较少占用、零排污、少量的经过无害化(沼气池技术)处理的有机肥料的排出供给了本系统内的植物种植区利用,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则,顺应了环境保护的发展要求。 从以上意义上来看,工厂化养鱼是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方向。 但是,工厂化养鱼的发展并不理想,国内现有的养鱼工厂多半没有正常运行。分析原因,主要应该是这样几点:

1,缺乏完整的消化吸收,缺乏创新能力。 一个行业的进步有赖于相关的多个行业的共同进步。工厂化养鱼是上个世纪中下叶就从国外引进的技术,从技术特征上说是工业化的设备主导型的高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在消化吸收和规模化应用上受到了水产业行业能力的限制;引进设备费用高,配套设施投入大,仿造设备水平低,监测和应急系统保障能力差,以及只重视了硬件的引进和仿造,没有重视软件系统的引进和学习。因此,作为水产养殖业,要么等待与相关行业共同进步,要么就只能是结合国情学习这个技术的精髓,在应用的方式上加以改造创新。 2,缺乏环境政策的支撑。 相对于粗放的自然养殖和开放的流水、网箱养殖,工厂化养鱼的企业在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上还是要高得多。但是,前者是以环境容纳能力的透支为代价的,企业的低成本是以社会的高成本为代价的。 在目前国家还没有要求水产养殖业付出环境成本的时候,实行工厂化养殖的企业,在相同产品的市场上,还缺乏竞争力。 3,缺乏产业链的支撑。 实行持续的大规模的工厂化养鱼,企业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还要有产品的高附加值予以支撑。而农产品的高附加值除了要有品种的独特性、技术的独创性之外,还要有加工的深度可发展性,有从繁殖到加工到市场营销的整个产业链的支撑。否则,好的技术也会湮灭在落后的产业模式之中。 本公司工厂化循环水方式相对于一般的工厂化养鱼的优势: 1,技术上有创新。 没有万能的技术,只有在特定的范围内、针对特定生产对象的技术。结合当地气候环境和水源特点,学习国内外成功经验,创建专门用于特定养殖对象的工厂化模式。相对于一般的或者说是经典的国外工厂化模式,本模式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海水鱼类饲料配方的营养与特性

海水鱼类人工配合饲料的营养与特性 1.钙 一般在淡水鱼的预混料中钙的含量较多,因为淡水中溶解的钙少,而海水中溶解的钙则趋于饱和,所以海水鱼中钙的补充就少。事实上,如果过多的钙进人鱼体,超过肾功能的负荷,就会抑制生长,所以在借用淡水鱼预混料配方时,要根据养殖海水盐度的高低作适当的调整,高盐度应少添加,低盐度应多添加,但不管水质如何变化,钙对鱼类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 2.磷 磷在水中基本上是一种限制因子。水环境中能提供的量有限,所以大部分需要从饵料中获得。分析结果证明,海水鱼组织中的磷含量比一般陆生动物和淡水鱼类要高得多,这种生理生化上的差异,一定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显然在海水色的预混料中应多添加磷,但是过多的磷又会影响钙的吸收,所以对某一个养殖品种的钙磷需求和钙磷比一直是引起关注的。另外,磷在不同品种的海水鱼中代谢吸收也不同,如大洋性鱼类狮鱼、鲸鱼等,代谢的速度比一般底栖鱼类蝶、纣、石斑鱼要快得多,因此在配制牙解和石斑鱼的预混料时,与大洋性鱼类相比,磷含量就要减少,否则就会影响鱼的生长。 3.铁 从海水鱼生态环境来看,海水中铁的含量不多,因为偏碱性。至于淡水中铁的含量有多有少,则需看具体水质。因此,一般淡水鱼的铁元素补充多少,影响不大,但是海水鱼的需要量应该满足,当然不同种的鱼需求量也不同,过量添加除成本提高外,也会造成代谢及消化吸收上的障碍,从生理上看,大洋性海水鱼的肌红素含量需求较大,比底栖性鱼类要高得多,每一个肌红素中都含有一个铁原子,因此在矿物质中铁的添加量要高,如果使用这样的配方来饲养沿岸性鱼类就应降低铁的添加量。 其它许多种元素,如铜、锌、铝、镁、钾、钠、碘、硒等,都各有不同的生理作用,添加量适宜就会促进生长,反之就会抑制生长,这些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 五、从生理生态及加工过程中对维生素的需求 维生素是有机化合物,不同于氨基酸、糖类和脂肪,维生素需要量甚微。动物从外界(经常是饵料)摄人维生素以维持正常生长、繁殖和健康。维生素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大类。八种水溶性维生素需求量相对较少,其主要作为辅酶,被叫做B族维生素。另外三种水溶性维生素即胆碱、肌醇和维生素C,其需要量较大,虽不作辅助酶,但具其它功能。维生素儿 D、E和K是脂溶性维生素,其作用与酶无关,但有些情况下如维生素K具有辅酶

海水养殖鱼类的病害及其防治.

海水养殖鱼类的病害及其防治 1 虹彩病毒病 病原:虹彩病毒(Iridovirus。流行:发病水温为20~25℃,易感染鱼类是卵型鲳鲹、牙鲆、美国红鱼、真鲷等。症状:病鱼体色变黑,无力地游在水面,个别眼球突出、出血,体表和鳍出血,鳃褪色,有的鳃上发现黑褐色或黑色颗粒;解剖观察内脏诸器官褪色,脾脏肿大;脾脏组织切片可看到许多异常肥大的细胞。防治:尚无有效方法,以防为主。(1将水温提高到25℃以上;(2避免过密饲养,保持良好水质,投喂多糖类、维生素等以提高鱼体的免疫力;(3用50 mg/L聚维酮碘处理受精卵20 min;(4必要时投喂板蓝根、大青叶、三黄粉等中草药制剂,同时配合投喂VC;(5注射虹彩病毒细胞灭活疫苗,可有效防治此病。 2 淋巴囊肿病 病原:淋巴囊肿病毒(Lymphocystic virus。流行:多发生在高水温期,主要感染鲈形目、鲽形目。鳃、损伤的皮肤、鳍是病毒入侵的地方。症状:病鱼的头、皮肤、鳍、尾部及鳃上出现小水泡状肿胀物,使皮肤呈砂纸状;肿胀物大部分分布在血管附近,成熟的肿胀物可轻微出血;肝脏颜色发白。军曹鱼体上的淋巴囊肿细胞呈集聚性出现,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形成一个大的囊肿物。防治:(1发现病鱼及时清除,避免与发病鱼池的鱼接触;(2发病初期用10%的聚维酮碘溶液涂抹患处,同时配合投喂聚维酮碘溶液和三黄散等抗病毒中药。 3 病毒性出血败血症 病原:艾特韦病毒(Egtved virus。流行:发病季节为6~l1月,流行季节为9~11月;当年鱼和2龄鱼均可感染。易感染鱼类是花鲈、大菱鲆等。症状:病鱼体表两侧、上下额、吻部、胸鳍、背鳍基部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充血,严重时患病鱼部分鳞片脱落,有的溃疡;解剖可见肝脏失血,肠管充血。防治:(1杜绝从亲鱼或苗种带入病毒;(2放养前苗种用20 mg/L聚维酮碘淡水溶液浸泡5 min;经

工厂化养鱼现状及发展趋势

工厂化养鱼现状及发展趋势 工厂化养鱼,又名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养鱼是指运用建筑、机电、化学、自动控制学等学科原理,对养鱼生产中的水质、水温、水流、投饵、排污等实行半自动或全自动化管理,始终维持鱼类的最佳生理、生态环境,从而达到健康、快速生长和最大限度提高单位水体鱼产量和质量,且不产生养殖系统内外污染的一种高效养殖方式。应用学科主要为水产学和水产养殖学。使水产养殖过程达到理想状态,形成不受自然条件影响的循环式的高密度养殖方式,是取代传统池塘、流水、网箱、大棚温室等养殖方式的新型工业化生产方式。 1、我国工厂化养鱼的发展概况工 厂化养鱼亦称工业化养鱼,其特点是利用厂房设施及配套的机械仪器设备,高密度、集约化养鱼的一种类型。它立足于海洋环境保护,对养殖水体进行科学净化处理,营造出适合鱼类生长繁殖的良好环境条件,把养鱼置于人工控制状态,实现全年稳产、高产。 我国的工厂化养殖是逐步演进过来的,大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1978年我国开始发展对虾的大规模养殖以来,对虾养殖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海水工厂化养殖的概念。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90年代初以鲍鱼工厂化的养殖为代表的模式,对我国的工厂化养殖发生了重要影响,比较典型的是大连市水产研究所创造的工厂化养鲍。第三阶段时开始步入现代化设施的养殖方式,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于1998年建立了海水循环式养殖系统,建设模式比较先进,除生物净化外,还设立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国内工厂化养鱼多数尚处在起步阶段,养鱼工厂的设施配套不完善,科研滞后于生产,工厂化养鱼应具备高溶氧、控温、生态式防病等条件,另外,水质净化技术还比较落后,养鱼水质较差,饲养密度小,饵料系数高,病害频发,直接影响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近年来,以天津市现代渔业技术工程中心为代表的工厂化养殖技术,已经趋于形成配套完善的现代化养鱼工厂,配套设施有生物净化、液态纯氧、臭氧灭菌、高效内循环和水质监控等,可进行高密度养殖生产,在完全封闭式内循环条件下建立了高产高效益的养殖模式。 2、工厂化养鱼的类型

全封闭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全封闭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前言 本规程吸取了全国各地全封闭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生产方式的先进经验,减少了复杂的工艺流程,其特点为水质净化能力高,病害发生率低,成活率高,工程建设经济实用,生产运行节能降耗,养殖鱼类生长快,达到了稳定高效的目的。 本规程规定了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的术语、定义、选址、装备、工艺流程、养殖管理、病害防治和收获等。 适用范围:规程适用于全封闭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生产方式。 第一章引用文件及术语定义 理论正确与否,决定了该生产方式的生命力,只有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才能健康发展。 1.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 GB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5052 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57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5153 无公害食品大菱鲆养殖技术规范 NY5275 无公害食品牙鲆养殖技术规范 SC/T2006 牙鲆配合饲料

SC/T2021 牙鲆养殖技术规范 SC/T2031 大菱鲆配合饲料 DB33/T711-2008 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 2. 术语和定义 参照DB33/T711-2008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2.1工厂化养殖 指利用机械、生物、化学、自动控制、工程控制和企业管理等现代技术装备起来的车间,进行水生动植物集约化养殖的生产方式。 2.2循环水养殖 指对使用过的养殖水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进行无公害化处理后,其水质符合无公害健康养殖的水质标准,对净化后的水反复再利用进行养殖生产。 第二章循环水养殖理念 养鱼先养水,从工艺设计上确保日常管理做到循环系统是生态清洁的生产方式,水质为先,水质为上,使水质成为健康养殖的保障。1.养鱼先养水 水不仅是鱼类的生存环境,还是鱼类的保护屏障,又是病害的传播媒介,从这个意义上讲,水质好鱼类生长快,病害少,成活率高;反之,水质不好,则病原体数量多,病害多,成活率低。因而养鱼必须先养水,符合GB/T1840.7的规定。主要理念有以下几点: 1.1蓄存沉淀

养殖废水处理方案

养殖场废水处理方案养殖场废水如何处理 养殖废水主要包括动物尿液、部分粪便和养殖栏冲洗水,水中富含氮、磷、有机物、高悬浮物,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养殖场污染物的污染成分极为复杂,见表2-2。主要包括:氮、磷等水体富营养化物质;氨气、硫化氢、甲烷、甲醇、甲胺、二甲基硫醚等恶臭气体;铁、锌、锰、钴、碘等矿物元素;铜、砷、汞、硒等重金属物质;抗生素、抗氧化剂、激素等兽药残留物;大肠杆菌、炭疽、禽流感、五号病、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等人畜共患传染病病菌。下面由台江环保为你推荐养殖场废水处理方案,了解下养殖场废水该如何处理。 养殖场污水处理的模式演变 第一代处理工艺:厌氧-还田模式 粪便污水还田作肥料是一种传统的、最经济有效的处置方法,可以使粪尿污水不排向外界环境,达到零排放。分散户养方式的粪污处理均是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模式适用于远离城市,经济比较落后,土地宽广的规模化猪场。养殖场周围必须要有足够的农田消纳粪便污水。要求养殖规模不大,当地劳动力价格低,大量使用人工清粪,冲洗水量少。 在美国,粪污还田前一般不经过专门的厌氧消化装置进行沼气发酵,而是贮存一定时间后直接灌田。由于担心传播畜禽疾病和人畜共患病,畜禽粪便废水经过生物处理之后再适度地应用于农田已成为新趋势。德国、丹麦、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则是将粪便污水经过中温或高温厌氧消化后再进行还田利用,这样可以达到寄生虫卵和病原菌的无害化。 国内一般采用厌氧消化后再还田利用,这样可以避免有机物浓度过高引起烂根和烧苗,同时,经过厌氧发酵,可以回收能源—甲烷,并且能杀灭部分寄生虫卵和病原微生物。 第二代处理工艺:厌氧-还田模式 养殖废水经过厌氧消化处理后,再采用氧化塘、土地处理系统或人工湿地等自然处理系统对厌氧消化液进行后处理。适用于离城市较远,经济欠发达,气温较高,土地宽广,地价较低、有滩涂、荒地、林地或低洼地可作废水自然处理系统的地区。规模化猪场规模一般不能太大,对于猪场而言,一般年出栏在5万头以下为宜,以人工清粪为主,水冲为辅,冲洗水量中等。 第三代处理工艺:厌氧-好氧处理模式(工业化处理模式) 厌氧-好氧处理模式的养殖场水处理系统由预处理、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后处理、污泥处理及沼气净化、贮存与利用等部分组成。需要较为复杂的机械设备和要求较高的构筑物,其设计、运转均需要受过较高教育的技术人员来执行。 厌氧-好氧处理模式适用于地处大城市近郊,经济发达,土地紧张,没有足够的农田消纳规模化猪场粪污的地区。采用这种模式的养殖场规模较大,一般出栏在5万头规模以上,当地劳动力价格昂贵,主要使用水冲清粪,冲洗水量大。 第四代处理工艺: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

循环水工厂化养鱼技术规范

ICS 65.150 B 51 循环水工厂化养鱼技术规范 Guidelines for fish culture technology in industrial recirculation system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

前言 本标准由浙江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君卓、胡则辉、柴学军、吴祖杰。 Ⅰ

循环水工厂化养鱼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术语和定义、选址、设施设备及工艺流程、养殖管理、病害防治和收获。 本标准适用于海水鲆鲽类工厂化养殖,其它海水鱼类亦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52 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0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 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T 5153 无公害食品大菱鲆养殖技术规范 NY/T 5275 无公害食品牙鲆养殖技术规范 SC/T 2006 牙鲆配合饲料 SC/T 2021 牙鲆养殖技术规范 SC/T 2031 大菱鲆配合饲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工厂化养殖industrial culture 指利用机械、生物、化学和自动控制等现代技术装备起来的车间进行水生动植物集约化养殖的生产方式。 3.2 循环水recycling water 指对使用过的养殖水,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后,符合无公害健康养殖水质要求,再用于养殖的水。 4 场址、设施设备及工艺流程 4.1 选址 宜选择环境安静、水资源充足、周围无污染源、交通供电便利、公共配套设施齐全的地点,并符合GB/T 18407.4的规定。 取水水源和水质符合GB 11607的规定,养殖用海水符合NY 5052要求。使用海水深井要特别注意海水中的二价铁离子和泥沙含量。 1

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项目工作可行性研究报告材料

全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车间改建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申报单位: 项目申报时间:

目录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二、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二、项目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三、项目建议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第三章:建设条件 一、项目概况 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第四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一、建设单位概况 二、研发能力 三、企业财务状况 第五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一、市场分析 二、销售策略与营销模式 三、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 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 一、建设任务和规模 二、生产技术方案 三、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 四、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七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一、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二、资金来源与筹措 三、费用标准及价格依据 四、项目总投资 第八章:财务评价 一、财务评价依据 二、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 三、总成本费用分析 四、盈利能力分析 五、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六财务评价结论 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影响 二、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三、环境部门意见 第十章:节能减排 第十一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一、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二、项目经营管理模式 三、经营管理措施 四、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第十二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设 一、可行性研究结论 二、存在的问题与建设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全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车间改建工程 2、建设性质: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唐海县兴海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张相敏所有制形式:民营 4、建设地点:河北省唐山市唐海县 5、建设规模:高标准工厂化养殖车间四座,年可生产各种海产品10万斤。 6、建设期限:2012年1月到2014年7月 7、建设内容:全封闭工厂化养殖车间2500平米,60℃热水井一眼 8、项目申报单位: 9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本项目总投资165万元,所有资金全部自筹 10、项目筹措:本项目所需的资金由企业自筹,该企业为民营股份制企业。 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完成后,年可生产海参8000斤,中国对虾苗1亿尾,梭子蟹苗300斤。海参按每斤90计算,产值可达到72万元,中国对虾苗种按每万尾150元计算产值150万元,按利润40%计算,年实现利润88万元。 二、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 1、本项目建设对促进当地养殖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拉动本地农村经济建设具有关键性作用。通过该项目实施可充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的体会

循环水养殖方式的意义 彭卓群(发言提纲) 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生产方式的发展,经历了池塘、开放式流水池和网箱方式等阶段,现在进入工厂化的循环水养殖发展阶段。相比较于前三种方式,工厂化养鱼具有以下一般意义上的优势:1,降低了对环境和资源的依赖程度。 工厂化养鱼可以定义为封闭的循环水养鱼,即人工控制养殖工厂的环境温度和洁净度,以物理和生物的方法净化并循环使用养殖用水、控制水温水质和水的流量,提供全价配合饲料,使养殖对象全天候的处于更加合适的生长状态。以比较少的土地占有量,水资源占用量和能源消耗量获取更多产量的工业化的养殖方式。 因此,不必与农业的其它行业争地争水,利用有限的资源取得更多的产品; 不必为了气候和水资源到更加偏远的地区养鱼而离城市越来越远,有利于销售和员工队伍的稳定,减少经营管理成本; 不必靠天吃饭,气候的恶化和环境的污染对生产的影响程度降至最低,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更加有保证。 2,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对资源的较少占用、零排污、少量的经过无害化(沼气池技术)处理的有机肥料的排出供给了本系统内的植物种植区利用,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则,顺应了环境保护的发展要求。 从以上意义上来看,工厂化养鱼是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方向。

但是,工厂化养鱼的发展并不理想,国内现有的养鱼工厂多半没有正常运行。分析原因,主要应该是这样几点: 1,缺乏完整的消化吸收,缺乏创新能力。 一个行业的进步有赖于相关的多个行业的共同进步。工厂化养鱼是上个世纪中下叶就从国外引进的技术,从技术特征上说是工业化的设备主导型的高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在消化吸收和规模化应用上受到了水产业行业能力的限制;引进设备费用高,配套设施投入大,仿造设备水平低,监测和应急系统保障能力差,以及只重视了硬件的引进和仿造,没有重视软件系统的引进和学习。因此,作为水产养殖业,要么等待与相关行业共同进步,要么就只能是结合国情学习这个技术的精髓,在应用的方式上加以改造创新。 2,缺乏环境政策的支撑。 相对于粗放的自然养殖和开放的流水、网箱养殖,工厂化养鱼的企业在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上还是要高得多。但是,前者是以环境容纳能力的透支为代价的,企业的低成本是以社会的高成本为代价的。在目前国家还没有要求水产养殖业付出环境成本的时候,实行工厂化养殖的企业,在相同产品的市场上,还缺乏竞争力。 3,缺乏产业链的支撑。 实行持续的大规模的工厂化养鱼,企业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还要有产品的高附加值予以支撑。而农产品的高附加值除了要有品种的独特性、技术的独创性之外,还要有加工的深度可发展性,有从繁殖到加工到市场营销的整个产业链的支撑。否则,好的技术也会湮灭

鱼类增养殖学整理资料

一、考试说明 1、参考教材 《鱼类增养殖学》王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2、题型及分数比例 1、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占40%;问题占60%。 2、内容比例 专业述语和专用名词的基本概念占40%; 水产养殖的基本技能占20%(注:具体的养殖工艺不列入考试范围); 与水产养殖生产密切有关的基本理论占40%。 二、考试内容 绪论 1、我国鱼类增养殖的特色。 1、鱼类养殖已经成为我国水产品增长的主要途径 2、所选鱼类具有生长快、肉味美、食物链短、适应性强、饲料容易解决、鱼种容易获得的特点 3、充分利用当地天然饵料资源和有机肥料 4、通常采用立体混养的方式 5、科学的养殖管理 6、综合养鱼:养殖业、种植业、畜牧业、加工业、环保、营销等结合一体 2、何谓综合养鱼?

以池塘养鱼为主,兼营作物栽培、畜禽饲养和农畜产品加工的一种生产方式。 3、何谓用生态养殖? 生态养殖就是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库、江河及天然饵料,或者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殖水质和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增殖、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也不施肥、洒药,目标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态养殖的畜禽产品因其品质高、口感好而备受消费者欢迎,产品供不应求。 第一篇、总论(基础篇) (一)养殖鱼类生物学 1、试述物种与品种的区别。 ①物种是动物分类学上的单位,是自然选择的产物。②品种是畜牧学的基本单位,是人工选 择的产物。从遗传角度来看,品种是具特殊的基因频率和基因配套体系的类群 2、试述优良养殖对象的选择条件。 1、生长快 2、食物链短 3、食性或食谱范围广,饲料容易获得 4、苗种容易获得 5、对环境的适应性强 3、试述主要养殖鱼类的食性、生活习性和繁殖习性。

1海水养殖

1海水养殖 海水养殖概论复习题 1、鱼类增养殖学:是研究海淡水经济鱼类的生物学特点及与养殖环境关系的科学。 2、海水鱼类养殖:指在海水内,对野生或驯化的鱼类进行养殖。 3、水产资源增殖:使水域内的水生生物种群资源总量得到补充、恢复和增加的人工途径。 4、洄游:是有一定方向、一定距离和一定时间的变换栖息场所的运动。 5、放流:把鱼类苗种培养到一定大小后放到自然海域中索饵、生长、发育。 6、水域生产力:是指单位水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生物产品的能力。 7、生物量/现存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或体积中所存在的生物总量. 8、生产量:指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或体积生物增长的总量。 9、繁殖力:一尾雌鱼在产卵前的成熟卵粒数。 10、成熟系数:性腺重和鱼体净重(去内脏后体重)的百分比。 11、港塭养殖:是利用沿海港湾、滩涂及低洼地带,筑堤围港,利用潮水涨落纳进鱼虾苗或投放苗种进行养殖。 12、养殖容量:在生长率不受负影响的情况下,达到最高产量的放养量。 13、水体富营养化:由于人类的活动,使得水体中营养物质富集,引起藻类以及其它水生生物过量繁殖,造成水质恶化,使整个水体生态平衡发生改变而造成危害的一种污染现象。 14、渔业工程技术:是为从事渔业生产而设计、研制和开发的设备、设施、产品及其操作技术。 15、渔业自身污染:是指在人工养殖生产中,残饵和鱼类代谢产物等所产生的污染。

16、水体污染:人类活动造成进入水体的物质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导致水质恶化,影响到水体用途,称为水体污染。 17、设施渔业:相对于传统渔业而言,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使现代渔业增产、增效的装备设施,简称为设施渔业。 18、人工鱼礁:一般是指在100m水深以内的沿岸海底设置一定的混凝土礁状物或其他物体。适于阳光透入,生物繁殖生长,诱集鱼类和增值水产资源。 19、人工放流:人为地增加资源补充量,补偿由各种原因使补充量所遭受的损失,缓和资源的波动,并以此为基础,发挥各类养殖水域的生产潜力。 20、生物添加剂:包括菌体、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促生长因子等,可以补充饲料营养成份的不足,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水产动物正常发育和快速生长,还具有明显的防病效果 21、渔用生物制品:应用天然或人工改造的微生物、生物组织及其代谢产物为原材料,采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或生物化学等相关技术制成的,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水产动物传染病和其他有关疾病的生物制剂。 22、无公害水产品:指在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生产过程符合规定的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产品不受农药、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安全允许范围内的水产品及其加工产品。 23、药物挂袋(篓)法:将药物装于袋或篓内,挂于饵料台,以预防疾病发生的方法。操作简单、用药省、对水质危害少。 24、浸洗法:放入药液中浸一段时间、苗种消毒、转池、网箱等常用。 25、全池泼洒法:将药物兑成一定浓度后全池泼洒,对病原杀灭彻底,但危害水生生物、污染环境。 26、口服法:将药物拌饵投喂,操作方便、可杀体内病原。 27、“绿色”水产饲料:是指使用对水产动物和人类均安全的饲料,养殖出的水产品是安全的。 28、渔用药物:用以预防、控制和治疗水产动植物的病、虫、害,促进养殖品种健康生长,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以及改善养殖水体质量的一切物质,简称“渔药” ;

全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车间改建工程项目实施建议书

全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车间改建工程项目建议书

目录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二、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二、项目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三、项目建议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第三章:建设条件 一、项目概况 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第四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一、建设单位概况 二、研发能力 三、企业财务状况 第五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一、市场分析 二、销售策略与营销模式 三、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 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 一、建设任务和规模 二、生产技术方案 三、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容 四、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七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一、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二、资金来源与筹措 三、费用标准及价格依据 四、项目总投资 第八章:财务评价 一、财务评价依据 二、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 三、总成本费用分析 四、盈利能力分析 五、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六财务评价结论 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影响 二、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三、环境部门意见 第十章:节能减排 第十一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一、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二、项目经营管理模式 三、经营管理措施 四、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第十二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设 一、可行性研究结论 二、存在的问题与建设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全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车间改建工程 2、建设性质: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某水产品养殖法人代表:相敏所有制形式:民营 4、建设地点:某县 5、建设规模:高标准工厂化养殖车间四座,年可生产各种海产品10万斤。 6、建设期限:2012年1月到2014年7月 7、建设容:全封闭工厂化养殖车间2500平米,60℃热水井一眼 8、项目申报单位: 9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本项目总投资165万元,所有资金全部自筹 10、项目筹措:本项目所需的资金由企业自筹,该企业为民营股份制企业。 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完成后,年可生产海参8000斤,中国对虾苗1亿尾,梭子蟹苗300斤。海参按每斤90计算,产值可达到72万元,中国对虾苗种按每万尾150元计算产值150万元,按利润40%计算,年实现利润88万元。 二、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 1、本项目建设对促进当地养殖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

海水鱼类养殖

海水鱼养殖学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1 (了解)我国海水鱼养殖的种类有:鲻鱼、梭鱼、遮目鱼、大弹涂鱼、蓝子鱼、黑鲷、黄鳍鲷、花鲈、尖吻鲈、中华乌塘鳢、大黄鱼、美国红鱼、石斑鱼、海鳗、河豚、牙鲆、大菱鲆、真鲷等。 2 海水鱼的养殖模式:港养、池塘养殖、海水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浅海网围养殖 3 海水养殖存在的问题: 1)池塘养鱼方面:基础理论较薄弱,应借鉴于淡水池塘养殖理论,探求海水池塘理化因子的变化规律,提高单位水体生产力。 2)网箱养鱼方面:网箱布局过于稠密,超出海区环境容纳量,致使水流不畅,局部严重缺氧,加上残饵和排泄物过多,养殖区域的污染严重,养殖病害频繁发生,另外,网箱抗风能力差,应发展深水抗风网箱。 3)工厂化养鱼方面:应进一步加强养鱼设施、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尤其要加强水处理系统、水质自动监测与控制的研究。 4)人工繁殖方面:有些海水鱼类,其人工繁殖的苗种已能满足养殖生产需要,但还有相当一部分鱼类,其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尚未完全突破,所培育的苗种数量有限,有些还靠从自然海区捕捞,有些靠进口,致使苗种和成鱼价格认为炒得很高,跌的也很快。 5)饵料方面:目前海水养殖的主要是肉食鱼类,所用的饵料大部分是动物性饵料,人工育苗采用的系列饵料一般为双壳类受精卵及其单轮幼虫、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枝角类以及鱼虾贝肉糜。应加强研究和开发仔稚鱼微囊微粒饲料,逐步取代生物饵料。成鱼主要以新鲜或冷冻的小杂鱼、低值的贝类和虾类为主,部分用的是配合饲料,饵料来源没有保证,且易污染水质。应进一步改进饲料配方和加工工艺,着重诱食剂和添加剂的研究。 4 我国海水健康养殖与国外发展的差距:a,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不高、水处理技术落后。b,养殖自身污染控制。C,可持续管理理念。d,意识差距。 5 海水养殖发展和展望: 1)健康养殖是未来海水养殖的核心目标 2)立足于生态养殖:a,优化养殖新模式。b,建立自养和异养符合生态养殖系统。c,优化已养殖海域的结构。d,实现滩涂养殖、浅海养殖。e,大力发展工厂化养殖。 3)构建现代养殖生态体系:a,提高种质、病害、环境和产品质量。b,构建先进的养殖模式和清洁模式。c,根据市场需求,建立高端水产品养殖基地。d,发展海洋牧场生态工厂与资源增殖技术。 6 牙鲆的生活习性:1)牙鲆为冷温水底栖鱼类,一般栖息于水温较低的砂质海底;2)牙鲆仔鱼培养的最适温度17-20℃,成鱼生长的适温14-23℃,最适温度21℃;3)牙鲆为广盐性鱼类,能在盐度低于8‰的河口地带生活;4)牙鲆耐低氧的能力较强,养殖的溶氧应保持在4mg/L以上;5)牙鲆为肉食性鱼类,以小型甲壳类为主食;6)自然海区的牙鲆性成熟的年龄,一般雌性为3-4龄,雄性在2-3龄,每年的4-6月是牙鲆的繁殖季节,繁殖盛期为5月,为分批产卵的鱼类。 7 牙鲆的雌雄鉴别:牙鲆在非生殖季节难以鉴别雌雄,在产卵期可以通过挤压腹部,观察生殖孔的办法鉴别。生殖孔偏向无眼侧,且红而圆者为雌性,生殖孔偏向有眼侧且细长而不发红者为雄性。 8 牙鲆人工育苗期间饵料的投喂:轮虫(5-22龄,5-10个/mg,3-4次)→卤虫幼体(15-50

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多少钱

运用工厂化养殖设备对于整个养殖行业来说意义重大,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提供很多养殖便利,并且降低成本。需要多少钱才能购买到一套合适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相信这是很多人关系的问题。 跟传统土塘相比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优势不言而喻,虽然前期投入成本很大,运行成本也高,觉得无法接受,也觉得不划算。现在我们就好好来算下这笔帐,看哪一种比较划算。以我了解到的信息,租一口塘(按亩计算),一年的租金每个地方不同,加上现在水质普遍不好,越来越难养,存活率跟密度都大幅下滑,而且租金每年都要交。 其实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只是前期投入会大,但这是一次性投入,一套设备正常使用寿命可达二十年以上,平均下来给租一口塘还要便宜,而且还不受天气影响,存活率高了,养殖密度也大了。再减掉一点人工,算起来还是可以盈利不少的。主要的是产量稳定、收入稳定,而且产量随着养殖技术的提升还会增加。 工厂化水产养殖是一种新将传统渔业工业化的养殖模式。它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对水产品进行高密度、集约化生产。经过科学的论证、精心的设计、具有可行性强的运作,实现水产养殖行业低污染、风险低、效益高的效果。 工厂化水养殖模式采用的是室内养殖的工业模式,因此不会受这样的恶劣天气的影响。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可大量节约用水。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传统水产养殖业在防治病害方面的问题日渐突出。而大量用药的结果不仅导致致病病毒基因突变更难应付,更会造成周边水环境的二次污染。绿色环保、高密度的工厂化水产养殖是现实形势所逼的必然趋势。 上海海圣生物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从事水生物养殖设备制造的专业生产型企业,专为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度身设计、制造水生物实验养殖系统,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生院东海水

海水养殖鱼类的病害及其防治.

海水养殖鱼类的病害及其防治 1 虹彩病毒病病原:虹彩病毒(Iridovirus。流行:发病水温为20~25℃,易感染鱼类是卵型鲳鲹、牙鲆、美国红鱼、真鲷等。症状:病鱼体色变黑,无力地游在水面,个别眼球突出、出血,体表和鳍出血,鳃褪色,有的鳃上发现黑褐色或黑色颗粒;解剖观察内脏诸器官褪色,脾脏肿大;脾脏组织切片可看到许多异常肥大的细胞。防治:尚无有效方法,以防为主。(1将水温提高到25℃以上;(2避免过密饲养,保持良好水质,投喂多糖类、维生素等以提高鱼体的免疫力;(3用50 mg/L聚维酮碘处理受精卵20 min;(4必要时投喂板蓝根、大青叶、三黄粉等中草药制剂,同时配合投喂VC;(5注射虹彩病毒细胞灭活疫苗,可有效防治此病。 2 淋巴囊肿病病原:淋巴囊肿病毒(Lymphocystic virus。流行:多发生在高水温期,主要感染鲈形目、鲽形目。鳃、损伤的皮肤、鳍是病毒入侵的地方。症状:病鱼的头、皮肤、鳍、尾部及鳃上出现小水泡状肿胀物,使皮肤呈砂纸状;肿胀物大部分分布在血管附近,成熟的肿胀物可轻微出血;肝脏颜色发白。军曹鱼体上的淋巴囊肿细胞呈集聚性出现,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形成一个大的囊肿物。防治:(1发现病鱼及时清除,避免与发病鱼池的鱼接触;(2发病初期用10%的聚维酮碘溶液涂抹患处,同时配合投喂聚维酮碘溶液和三黄散等抗病毒中药。 3 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病原:艾特韦病毒(Egtved virus。流行:发病季节为6~l1月,流行季节为9~11月;当年鱼和2龄鱼均可感染。易感染鱼类是花鲈、大菱鲆等。症状:病鱼体表两侧、上下额、吻部、胸鳍、背鳍基部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充血,严重时患病鱼部分鳞片脱落,有的溃疡;解剖可见肝脏失血,肠管充血。防治:(1杜绝从亲鱼或苗种带入病毒;(2放养前苗种用20 mg/L聚维酮碘淡水溶液浸泡5 min;经常清洗网衣,定期更换,降低放养密度;(3定期投喂双黄苦参散、板蓝根、贯众等抗病毒药物以增强免疫力。 4 细菌性肠炎病病原:肠型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流行:流行季节为5~10月。多种海水鱼类可感染致病。症状:病鱼不摄食,肛门红肿或外突;解剖可见腹部有浓状液体流出,肠道充血,尤其以后肠充血发红最为明显,肠壁充血发炎,肠腔内没有食物而有很多淡黄色液体。防治:(1投喂新鲜饲料;(2定期在饲料中添加有益微生物,如乳酸杆菌等优化肠道菌群;(3发病时投喂复方磺胺甲嗯

鱼类增养殖

淡水水域:盐度低于5‰的水域半咸水水域:盐度为5‰~16‰的水域咸水水域:盐度为16‰以上的水域 鱼类增养殖业:包括养殖和增殖两部分。鱼类养殖是将鱼放人水体中并加以适当管理,使其繁殖、生长,长大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鱼类增殖是指对天然水域(江河、湖泊、水库、海湾与海域等)原有渔业资源进行繁殖、保护以及鱼种人工放流,增加鱼类资源贮存量,形成渔产量的过程。 鱼类增养殖学:是研究海水、淡水经济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关系的科学。该学科以研究养殖对象的生态、生理、个体发育和群体生长为基础,以提供合适的养殖水域和工程设施为前提,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研究经济鱼类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养殖和增殖技术等。 生理生态产卵:将生态法与生理法结合运用,既注射催情剂又提供合适的生态条件的产卵方法。 多次产卵鱼类:繁殖周期多次产卵的鱼类,此类型鱼类卵巢中卵母细胞的发育是不同步的,卵母细胞分批成熟,分批产出。 一次产卵鱼类:繁殖周期(通常一年)只产一次卵的鱼类。 放流增殖:用人工方式向海洋、江河、湖泊等公共水域放流水生生物苗种或亲体的活动。 合理放养:包括合理的放养对象、确定放养种类间的合理比例、合理的放养数量和良好的鱼种规格。摄食发生率:又称初次摄食率或开口率。 饱食量:满足鱼类生长发育所需的进食量。 摄食量:鱼类在一定时间内摄食的食物数量或生物量。 摄食率:单位重量的鱼体摄食的饲料量。 摄食效率:成功捕食到食物对象的反应次数占已进行过的捕食反应次数的百分数。消化率:饲料中被动物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称为可消化营养物质,可消化营养物质占食入营养物质的百分比。 饥饿期:仔鱼在卵黄囊耗尽时没有从内源性营养转入外源性营养,进入了饥饿期。混合营养期:随着鱼体内鳔的充气,消化道、眼、鳍等初步发育,并建立了巡游模式,鱼苗一边吸收卵黄,一面开始摄食外界食物,该时期叫混合营养期。 自身营养期:刚孵出的鱼苗绝大多数以卵黄囊中的卵黄为营养的这一阶段。 仔鱼危险期:仔鱼发育到某一阶段出现生理缺陷或饵料不足导致大量死亡的现象。(即临界期,仔鱼由内源性营养期向外源性营养转换时的一个高死亡率的时期)。开花育苗:把水花(鱼花)培养到7“朝”鱼苗的过程。 亲鱼:指已达到性成熟并能进行人工繁殖的雌雄鱼类。经营管理:包括经营和管理两部分内容。经营就是以市场为对象,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手段,为实现企业的长远性总目标所进行的制定方案等一系列组织活动。管理是对企业的劳动者、生产工具、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按市场和生产要求进行有效地组织,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利企业总目标的实现。 经营决策:为了解决企业当前或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通过民主化、科学化的手段在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以达到一定目的的过程。 受精率:受精卵占卵数的百分数。 孵化率:初孵仔鱼与受精卵数量之比值。出膜期不易准确统计,一般用出膜期前期活胚胎占受精卵总数的百分比来表示。 成熟率:能催产的亲鱼尾数占所培育的适龄亲鱼总位数的百分数。 主养鱼类:不仅在放养数量上占较大比例,而且是投饵、施肥和饲养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主要的养殖鱼类。 搭配鱼类:是处于配角地位的养殖鱼类。它们可以充分利用主要养殖鱼类的残饵以及水中天然饵料很好地生长。 半人工繁殖:在整个亲鱼的培育过程中,为了缩短较长时间的性成熟周期,缩短亲鱼培育时间,捕捞接近性成熟的鱼体作为亲鱼,用于人工繁殖。 全人工繁殖:从亲鱼培育至鱼苗孵出都在人工控制下进行,可按计划大量生产鱼苗的繁殖方法。 杂食性鱼类:其食物组成比较广泛,往往取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食物,有动物性也有植物性的,亦食部分水底腐殖。 肉食性鱼类:肉食性的鱼类有分为伏击式猎食性、追捕式掠食性和吮吸式猎食性。滤食性鱼类:滤食性的鱼类主要靠鳃耙、鳃耙管、鳃弧管、腭褶组成的滤食器官滤食水中的单细胞藻、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 草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的主要饵料是水草。典型的草食性鱼类的主要是草鱼、团头鲂、和鳊鱼等,草鱼的鳃耙短而少,咽齿强壮,呈梳状,角质垫发达,切割有力。鱼类人工繁殖:是根据鱼类的自然繁殖习性,在人工控制下,通过生态、生理的方法,促使亲鱼的性产物达到成熟、排放和产出,获得大量的受精卵,并在适当的孵化条件下最终孵化出鱼苗的生产过程。 外流河: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 开口饵料:大多数鱼类的鱼苗只能依靠吞食方式来获取食物,而且其食谱范围也十分狭窄,只能吞食一些小型浮游生物,生产上通常将此时摄食的饵料称为开口饵料。不可逆点:指仔鱼因饥饿抵达某一时间点,尽管还能生存一段时间,但其身体已虚弱得不可能再恢复摄食能力,故也称不可逆饥饿点或生态死亡点。

中国海水养殖大产业架构的战略思考

中国水产科学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 第17卷第3期2010年5月 Vol.17 No.3May 2010 收稿日期:2010-03-29;修订日期:2010-04-02.基金项目: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nyhyzx07-046);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nycytx-50).作者简介:雷霁霖(1935-),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海水鱼类生态、繁殖和增养殖技术研究. E -mail:leijilin@https://www.360docs.net/doc/ae4938894.html, 中国海水养殖大产业架构的战略思考 雷霁霖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市海水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266071) 摘要:当前,全球海水养殖业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新时期。为了促进海水养殖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分析了中国的海水养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发展工业化养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重点提出了转变养殖观念、确立节能减排、推进低碳养殖的战略发展目标。通过海基生态型和陆基集约型两条路径的大产业架构,实施“四化养殖”技术的研究、集成、配套、组装,以及覆盖全国沿海各类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宏观管理,将可使中国的海水养殖产业面貌发生历史性的变革,一个工业化的海水养殖大产业不久将出现在世界面前。[中国水产科学,2010,17(3):600-609]关键词:海水养殖;大产业架构;工业化养殖;循环经济;战略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737-(2010)03-0600-10 1 概述 当前,中国和世界各国一样,同处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之下,为了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中国政府提出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基本方针,并确定今后的经济发展方向要从根本上改变内需不足,特别是农村消费不足和生产方式落后的现状。国家为此下大力气强化基础性建设,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有效遏制了金融危机蔓延,促进了国民经济新的腾飞。一年来,在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全国各行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工农业生产战线开始走出低谷,整体经济回升向好。 对于海水养殖界来说,一年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使产业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总书记在2009年4月发出了“要把山东半岛打造成蓝色经济区”的号召。其深远的意义在于指引我们突显半岛的区位优势,为 整个海洋产业,包括海水养殖业,绘就一幅宏伟的国家战略蓝图[ 1-2] 。为此, 我们应当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去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体制与机制;尤其需要增加科技投入,重点安排好产业化的科研项目,通过国家重大专项和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等项目,实践一场工业化革命,去全面架构海水养殖大产业(图1)[3] 和普及“四化养殖”(图2)理念,加速提高技术内涵,努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以便早日把海水养殖业由线性经济转变为循环经济[ 4-5] ,为中国海水养殖的技术与装备彻底甩掉落后尾巴、显著提升产品价值、保障质量安全、不断增强海水养殖低碳经济活力和国际地位而做出新贡献。 为了实现上述战略目标,从行业角度考虑,科研人员首先应当与业内人士共同思考、分析和解决如下几个基本问题,以助于业界相关人员了解现状、明确架构大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充满自信引领行业朝着循环经济方向扎实前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