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论文

中国旅游地理论文
中国旅游地理论文

中国旅游地理资源开发与保护

学院: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专业及班级:10工业工程一班

姓名:雷利明

学号:22

摘要: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修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它是地理学的一个新分支学科,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性学科。

此外,我们也知道,中国国土广袤,山川锦绣,自然绚丽,景观多姿,位置适中,形胜优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众多,习俗迥异,土产丰饶,工艺绝伦,风味佳肴,名扬海外。由于中国旅游资源的无比丰厚及其巨大魅力,中国旅游业起步虽较晚,但在兴旺发达的世界旅游业中,却有雄厚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关键词:旅游地理矛盾开发保护突出特色

正文:

关于中国旅游地理资源,我们首先得知道:

一、旅游与环保之间的矛盾

既然保护区内开展旅游是可行的,随着大量游人的涌入,必然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即旅游与环保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游人超负荷的活动以及各种有损社会公德的行为给保护区带来的破坏。如游人过量所造成的三废污染,拆木损花,狩猎禽兽等,都使生态环境质量下降。黑龙江省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近几年游人大增,有的人为取盆景石,随意砸坏熔岩,使台地上有的地段变得百孔千疮。

2.在保护区修建宾馆等服务设施,由于工程大,占地面积也大,必然要破坏周围一些景物。保护区内修建道路,需要大量土石方,也将破坏道路两侧的植被,而且公路一开,曲径通幽的野趣会变成车辆来往的闹市景象,失去游览观赏环境。目前,

这种现象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已经出现,在岳烨幽谷中修建宾馆和停车场,砍伐了大片岳烨林;在修建冰场到天文峰公路的过程中,破坏了大片苔原景观,致使有的地段发生水土流失现象。

3.对保护区管理人员来说,如何协调旅游与环保之间的关系,的确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既要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又要向游人开放,这个方针本身很可能使管理人员无所适从, 一旦处理不当,往往带来灾害性后果。特别明显的例子要数四川九寨沟自然保护区,这个被称为“神话世界”、“人间仙境”的全国重点保护区,开放旅游后,游人蜂拥而至,而保护区缺乏科学管理,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加上过量砍伐森林,水土流失加重,泥石流加快活动,使晶亮透明的湖泊开始淤塞。此类教训,其他保护区当引以为戒。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旅游资源是可以诱发人们产生正当旅游动机或行为的一切自然和社会因素的总和。旅游资源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它的吸引力强弱程度决定着旅游规模的大小或客源数量的多少。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把“资源”建设成供人游览、参观、疗养、娱乐的风景区或旅游地。开发利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已开发利用的风景区上扩建一些新的旅游项目,增加新的旅游内容,二是开发利用新的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但要考虑经济效益,而且要注意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旅游活动具有文化属性,它给人以高级精神享受,给人以美感、教育、启迪等。为了避免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盲目性,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尽管他们是互相矛盾的,相互制约的,但我们应该尽量合理开发并利用旅游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和流失。我们应该知道,并且我们政府应该做到:一.保护、突出民族和地方特色

一般来说,任何地区、民族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均具有自己的特色,有特色才能有吸引力、竞争力,因为多数旅游者抱着“猎奇”的心理。如我国天下名山,古人评说其特色为:“青徐得其平,秦蜀得其奇,吴越得其秀”。就山而言,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水文和植被条件的差异,山形山势山景均有特色。又如我国近几年建成了一些现代化的大型高档宾馆,对国外旅游者来说反而不如蒙古包、窑洞、傣楼、四合院等地方民族式建筑吸引人。

二.市场原则

旅游市场的变化、动向直接影响着客源的变化,而客源的多少又决定了某个旅游点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某处旅游资源盲目开发后,客源不足,没有去看,则失去了开发的意义。旅游市场受许多因素制约,如经济状况,旅游者动机变化、风景的吸引力、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接待设施、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宣传工作,以及当前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等。在旅游资源开发前必须对市场客源情况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估,并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

三.权衡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

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一定要对资源价值(包括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等)及其可能产生的效益进行评估,然后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条件优越者先上,条件差者后上或不上。要按照国家经济基本建设的总方针,充分发挥现有旅游资源的利用率和对其他行业的促进作用。旅游资源的开发要为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做贡献。

四.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为了美化环境、美化生活,但决不能破坏生态平衡,污染自然环境。因此也要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依法开发旅游资源,使两者相得益彰。

中国旅游地理-论文

云贵高原 摘要 云贵高原,中国第四大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哀牢山以东和东南丘陵以西,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省全境,广西西北部和川、湘、鄂边境,其相关延伸部份更甚至包括老挝北部、缅甸东北部掸邦高原和泰国北部。海拔在1000米至2000米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崎岖不平,高原中多山间盆地(当地人称“坝子”)。典型喀斯特地形,石灰岩广布,到处都有溶洞、石钟乳、石笋、石柱、地下暗河、峰林等。地势较高,平均气温比起相同纬度省城为低,但因纬度低,故冬季不比中国温带地区那么寒冷,在夏天也不会有酷热难当的天气,有“四季如春”的美名。 关键词 熔岩地貌剪纸黄果树瀑布 正文 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西起横断山脉,北邻四川盆地,东到湖南省雪峰山。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边境,是我国南北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两组山脉的交汇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000-2000米,是中国的第四大高原。云贵高原地面崎岖破碎,山地、峡谷、丘陵、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相互交错。山高谷深,水流湍急,关山险峻。尤其是贵州高原,实际上是一个山地性的高原。人们用“地无三里平”来形容崎岖不平的高原地形。 1.自然

1.1地貌 云贵高原大致以乌蒙山为界分为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两部分。西面的云贵高原海拔在2000米以上,高原地形较为明显。东面的贵州高原起伏较大,山脉较多,高原面保留不多,称为“山原”,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相连在一起,分界不明,所以合称为“云贵高原”。 高原面保存良好。云南高原上的山地顶部多呈宽广平坦地面,或呈和缓起伏地面,有“高山顶上路宽大”的说法。连绵起伏的山岭间,有许多湖盆和坝子。云南有1200多个坝子,占全省耕地三分之一,低陷的成为盆地,有的积水成湖。如以昆明为中心高原面上,分布着滇池等许多大小湖泊,被称为“滇中断陷湖区”。湖盆四周由于湖水外泄和四周山地沙泥淤积,大多数已发育有湖岸平原。这里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是高原主要农业区 1.1.1岩溶地貌 云贵高原在距今大约两亿年以前,是一个长期被海水淹没的海湾,堆积了深厚质纯而面积广大的石灰岩。石灰岩沉积厚度达三五千米以上,约占当地沉积地层总厚度的百分之七十。这便为岩溶地貌的发育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它们又被地壳构造运动抬升到较高的位置,形成海拔一两千米的大高原,有利于流水的侵蚀、溶蚀作用的进行。高原上的许多湖泊,如洱海、滇池就是由地层断裂陷落而形成的“断层湖”。同时,裂隙节理发育,有利于雨水进入岩石裂缝,加速溶蚀作用。地表水遇到地下溶洞,就会突然消失变成伏流(暗河)。因此,在石灰岩地区,到处可以看到秀丽多姿的石林,深邃曲折的溶洞,忽隐忽现的暗河和一座座横跨河谷的“天生桥”。山奇水秀,妩媚多姿。 在上述因素综合作用下,便形成了云贵高原极为发育的岩溶地貌,其面积之广,类型之多,为世界任何国家所不及。 1.2气候 热量垂直分布差异明显,从河谷至山顶分别出现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的热量条件。热量资源的地区分布南多北少,≥10℃的积温,元江、河口地区在8 000℃以上,滇西北、滇东北的高海拔地区在 1 400℃以下,金沙江干热河谷出现南亚热带的“飞地”,为7 000~8 000℃。热量资源年内各月分配相对均

中国旅游地理 教学计划

《中国旅游地理》 教学计划(2013、3———2013、7) 南涧职中 余江娥 2013、3

新学期快开始,接受新的班级,面对新的面孔、新的课程,开始了新的教学。为了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任务,特作如下工作计划: 一、教学对象分析 本学期教学班级为跳菜班,共有学生64人,女生少男生多,总体上学生基础都很差,因此教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首先维持课堂纪律就成了最难的事;其次备课也必须具有针对性;最后须花时间和精力与学生接触和交流,以便于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课程分析 本学期所教科目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陈锡畴王雁主编的《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版(旅游服务于管理专业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教材为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 ,课本内容既有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必要的技能训练。其主要任务是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强化技能训练、 满足职业岗位的需要、 以培养应用型的旅游服务人才。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的概况。 2、掌握各省市自治区的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 3、熟练掌握书写导游词的方法以及数据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4、通过多媒体教学丰富学生的阅历。 (三)、教材分析本书共分为18章 为全年教材 第一学期学习了前九章 分别是: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中国旅游资源;第三

章:旅游资源赏析;第四章:中国旅游客源地理;第五章:中国旅游交通与旅游路线;第六章: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环境保护;第七章:旅游信息与旅游地图;第八章:中国旅游区划;第九章:东北旅游区。其中第一章有一节内容;第二章四节;第三章三节;第四章三节,第五章四节,第六章两节,第七章两节,第八章两节,第九章四节。内容比较多。根据每周3节的课时,拟定以下教学计划。下学期按计划学习教材的后八章 最后两张为自学内容。第九章介绍了东北旅游区的概况、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第十章介绍了华北旅游区的概况、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第十一章介绍了华东旅游区的概况、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第十二章介绍了华中旅游区的概况、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第十三章介绍了华南旅游区的概况、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第十四章介绍了西北旅游区的概况、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第十五章介绍了西南旅游区的概况、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第十六章介绍了青藏高原旅游区的概况、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第二章:中国旅游资源概述(掌握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第四章:中国旅游客源地理(掌握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3、第五章:中国旅游交通与旅游路线(掌握主要旅游交通方式;掌握中国旅游交通网络的构成)

旅游地理学(保继刚著)复习资料

旅游地理学复习要点 一填空题 1. 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旅游者。 2.游憩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3. 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资源。 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我尊重感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5.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互相作用的条件有互补性、替代性和可达性。 6.旅游需求预测模型中,根据历史资料推测将来形势的是趋势外推模型。 7.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 8. 大尺度旅游空间一般采用环状旅游路线。 9. 汇率下跌,价格不变,旅游需求上升。 10. 主题公园是具有特定主题,由人工创造而成的舞台化的休闲娱乐空间,是一种休闲娱乐业。 11. 共性大,个性强是名山旅游资源的特点之一。 12. 娱乐购物属于旅游活动的提高层次。 13. 当游客量在所有时期都相同时,高峰指数等于0。 14. 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地社会中,引起旅游地居民的思想变化,产生各种影响,这种作用称为示范效应。 15. 城市游憩商业区的类型包括大型购物中心型、特色步行街型、旧城历史文化改选区型、新城文化旅游区型。 16.偶发性饱和与超载常是由于旅游地或其他附近发生了偶然性的事件,这些事件在较短时间内吸引来大量旅游者 17. 旅游区的特性有系统性、层次性、地域性和优化性。 18. 人们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脑中,形成对环境的整体印象,这就是感知环境。 19. 旅游需求预测模型中,定性模型的代表是特尔菲法。 20. 中尺度旅游空间一般采用节点状旅游路线。 21. 游览观光属于旅游活动的基本层次。 22. 旅游需求的季节性强度指数越接近于零,旅游需求的时间分配越均匀。 (二)名词解释以及关系 1.闲暇和游憩 闲暇(leisure)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游憩(recreation)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2.旅游需要和旅游需求关系 旅游需要:是指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对某种旅游产品的渴求或欲望,它是旅游者的一种潜在需求,即旅游者自身感到缺少某种东西,又期望得到某种东西的一种心理状态。 旅游需求:旅游需求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上,旅游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即旅游者对某一旅游目的地所需求的数量。 3.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

中国旅游地理

简述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摘要本文全面回顾了我国旅游地理学近20年来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和所取得的成绩,并对旅游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的理论和方法进展和旅游地理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评述。文章最后总结了旅游地理学发展的成功经验,认为地理学的旅游应用拓展,既推动了旅游地理学这门新分支学科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也将促进地理学本身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旅游地理学理论和方法进展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它是地理学的一个新分支学科,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科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它从一开始出现就显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旅游研究的中坚力量,使地理学这门古老科学又找到了一个新生长点,并在促进旅游业这个全球最大的产业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于这一学科的全面回顾,对我国地理科学和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1.我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旅游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传统。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朴素的旅游地理记述见诸于诗歌、散文、游记和专著之中。此外,我国独有的方志,总数不下万余种十万余卷,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古典旅游地理知识文库。本世纪以来,也有一些地理学家对自然风景区的成因机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如张其昀(1934)的《浙江风景区之比较观》,任美锷(1940)的《自然风景与地质构造》10。但是旅游地理学在中国是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的旅游业产生出巨大的现实需求和地理学大变革的背景下才出现的,随即得到了超常发展,其研究理论日趋深化和成熟起来,成为地理学中瞩目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当前大量的旅游开发、规划与管理就是以旅游地理学为基础的。我国旅游地理学发展走过了一条实践-理论-再实践-提高和完善理论的道路,其历程可大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初创阶段(1979-1985年),中国旅游地理学进入系统研究的标志是1979年底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组建旅游地理学科组。在高校中,北京大学地理系在投入部分力量转入开展与旅游地理有关的科研和教学活动方面是起步最早者。此后,不少学者发挥地理学的综合性、区域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同旅游开发实践相结合,使旅游地理学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其中郭来喜、陈传康作为我国旅游地理学的开拓者,同时也是最富成效的实践者,大大推动了我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郭来喜最早比较系统地研究、总结、介绍了旅游地理学这门学科,陈传康则最早对风景及构景、建筑与景观、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些规律性问题做了阐述。北京旅游学院编印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观赏》(1981)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印的《旅游地理文集》(1982)是我国最早的两部有关旅游地理学的文集。由郭来喜等编写、北京旅游学院印行的《中国旅游地理讲义》(1981)则是

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导游基础知识—全国部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导游基础知识英文名称:BasicofTourGuide 课程编码:课程代码:09120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学分学时数:2学分,52学时(理论讲授48学时,实验教学4学时)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导游基础知识是旅游管理、导游专业及酒店管理等旅游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分为《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和《山东景点》两个部分,主要向学生讲授与中国旅游相关的民族民俗、宗教文化、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饮食文化、风物特产等人文旅游景观、山东17地市主要的旅游景点等基础知识。导游基础知识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为今后从事旅游相关行业打下一定的人文基础。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和了解与导游工作密切相关的一些人文、自然背景知识。在此基础上更深入,加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达到如下目标: 1、相关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 2、以导游服务规范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的导游知识的运用能力,即课堂讲授内容与行业要求接轨,突出实用性、综合性。 3、加强学生口头表达和对知识掌握能力的训练。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实地考察。两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联系以便保证课程的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概述(理论讲授4学时)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重庆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中国旅游地理教师姓名: 授课班级: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中国旅游地理适用班级:09 1-4 授课时间 3.18 班级09 1-4 授课顺序第 1 次课 课题第二章地文景观 目的要求 基本要求:理解地文景观的主要类型;掌握岩溶地貌、丹霞地貌、海岸地貌、其他地貌的成因。理解一些著名的山地资源和风景名山。 教学内容要点 第二章:地文景观 第一节:我国地貌旅游资源概况 一、类型复杂多样 (一)我国地形特点 (二)主要地形区 二、地形差异大 三、开发现状及前景 (一)开发历史悠久.历来是旅游资源之重点 (二)精品倍出.居世界重要地位 (三)开发前景广阔 第二节:我国地貌景观主要类型 一、花岗岩地貌 (一)成因与分布 (二)地貌景观的突出特点 二、岩溶地貌. (一)岩溶地貌成因及类型. 1、成因 2、主要类型:①峰林②溶洞 (二)岩溶地貌在我国的分布. 1、桂林山水 2、路南石林 3、主要溶洞. 三、熔岩地貌 (一)熔岩地貌成因及类型 1、成因 2、类型:火山锥、堰塞湖、火口湖、熔岩台地、熔岩隧 道、“地下森林” (二)在我国典型分布 1、东北地区 2、云南腾冲 3、台湾大屯 四、海岸地貌 (一)海岸地貌分类 1、山地海洋 2、平原海岸 3、生物海岸

(二)我国海岸地貌分布 五、流纹岩地貌 (一)成因与分布 (二)主要景点 六、丹霞地貌 (一)成因与特点 (二)在我国的分布 七、其他地貌简介 重 点难点 重点:地文景观的主要类型、岩溶地貌、丹霞地貌、海岸地貌以及其他地貌的成因。 难点:地貌的成因。 教 学思路与教法设计 先通过欣赏图片资料,提出什么是地文景观,引入新课;再对地文景观进行概述,通过提问和课堂讨论来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同时引用一些名胜景区来理解问题,最后归纳总结。 课后分析教学时间分配、节奏把握比较合理重点难点把握合理,教学方法恰当

教师资格证说课稿《中国旅游地理》第八章中原旅游区

教案 尊敬的各位测评专家: 大家好! 非常高兴能进入技能考试,倾听各位测评专家的批评和指导。希望今天我能够发挥水平,顺利通过面试,也希望今天所有参加面试的同学都能顺利通过。下面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我叫XXX,来自XXX,自幼喜欢教师职业,梦想成为教师,尽管本科阶段阴差阳错选择了旅游管理专业,却为我打开了另一片天空。我努力奋进,考取XXX大学研究生,慢慢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在研究生阶段,代课本科二年级的《城市地理学》,有了人生中第一次大学教学实践,这更坚定了我成为一名大学教师的职业理想,为此我不断的努力积淀,在研究生期间发表核心论文四篇,获得优秀毕业论文、国家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得到了导师和同学的认可。 本人做事认真踏实,吃苦耐劳,对人真诚热情,人际关系和谐,对工作对生活都充满信心。今年有幸考入平顶山学院,成为一名老师,觉得自己距离梦想又近了一步,希望这次能顺利通过技能考试,成为一名真正的老师,将自己所学知识和获得的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学生,为教育事业出份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国旅游地理》第八章中原旅游区第二讲——河南旅游亚区。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学情、教学方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 1、教材 《中国旅游地理》这门课程是全日制本科教育,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前期我们已经开设旅游学概论、导游业务等专业基础课程为学习本门课程做好铺垫,打好理论基础。之后还将开设旅游规划与开发,加强对本课程运用。 本门课程开课在第五个学期,总计52个课时,每周3课时。 所选用的教材是由梁朝信主编的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旅游专业规划教材:中国旅游地理(第2版)》,本书共15章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旅游地理相关概念、中国旅游资源、旅游交通、旅游区划。中原旅游区是我所讲的第一个中国旅游区,而河南旅游亚区又是本章的重点。因此本节课学习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后续其他旅游区学习的兴趣。 2、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理论知识不扎实,实践能力缺失的现状,在三维目标制定中,我首先确定了本课教学知识目标如下: (1)了解河南旅游亚区的旅游资源特点、分布和经典旅游路线 (2)通过让学生尝试设计自助游旅游线路,掌握河南旅游景点,旅游路线设计原则知识目标的确立使学生有效的掌握了理论知识,如何把知识与能力相结合,是我们大学教学中的重重之重,为此我把能力目标确定为: (1)通过任务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收集分析归纳整合资料,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在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同时,设定情感目标为: (1)通过本次课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家乡自豪感 (2)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 3、教学重难点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论文 云南

《旅游地理概述》课 课程论文 题目: 云南---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院系名称:艺术设计专业班级:时尚设计103 学生姓名:顾佳敏学号: 10404040321 2012 年5 月01 日

云南----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云南,以其美丽、丰饶、神奇而著称于世,一向被外界称为“秘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闻名于世的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几乎并排地经这里流向远方,险峰峡谷纵横交错,江河溪流源远流长,湖泊温泉星罗棋布,造就了这块神奇美丽的乐土.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省会昆明。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即“彩云之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 从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地的省城昆明,到“风花雪月”的大理名胜;从高原水城丽江、神奇的“香格里拉”—中甸,到孔雀曼舞的西双版纳;从“天下第一奇观”的石林、千姿百态的元谋土林,到世所罕见的“三江”并流,江狭水凶的虎跳峡……这些迥然相异的山川景色,如一个天然的自然博物馆,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游客,都会深深地感受到这是一块博大而充满激情、深邃而富有魅力的神奇之地。 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和立体气候,形成各种植物、花卉的大量分布,使云南享有“植物王国”、“天然花园”、“香料之乡”、“药物宝库”等美誉。茂密的植物资源,为野生动物栖息繁衍提供了条件,形成云南野生动物堪称全国之冠,素有“动物王国”之称。 下面就几个比较有知名度的景点简要介绍一下 1、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滇、川、藏“大三角”区域,是国家“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一颗明珠,地处迪庆香格里拉腹心地带。是一片人间少有的完美保留自然生态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净土,素有“高山大花园”、“动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的美称。从大理沿滇藏公路北行315公里,可达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中甸县城中心镇,距昆明659公里,乘飞机50分钟可达。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县份。中甸共有著名旅游景点24个,是一个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富集区域,是国家八大黄金旅游热线之一。 “香格里拉”一词,是1933年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所描绘的一块永恒和平宁静的土地。是个有雪峰峡谷、金碧辉煌且充满神秘色彩的庙宇、被森林环绕着的宁静的湖泊、美丽的大草原及牛羊成群的世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旅游地理》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执笔人:适用学期:审核人: 学时: 64 制(修)订时间: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饭店服务与管理及旅游英语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程。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从业必备的中国旅游地理基础知识、技能;树立空间地域意识;形成旅游综合动态思维,培养旅游欣赏能力,为今后服务工作和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旅游专业专业课程,也对旅游管理专业其他专业课程起辅助和补充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采取传统讲授及现代化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成为掌握“大旅游”职业领域内的基础知识及具备一定学习基础知识能力的合格毕业生。 (一)素质(情感)目标 1、有较强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包括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吃苦耐劳、服从分配、诚实守信; 2、能较好地与人沟通,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和应变能力 3、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4、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包括学习安全、工作安全和人身安全等; (二)知识目标 1、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分类、中国旅游资源的类别及典型代表、各大旅游区核心旅游城市及经典旅游线路和重点旅游景区的旅游特征等知识;

2、了解旅游资源赏析、中国旅游客源地理、中国旅游交通与旅游路线、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环境保护、旅游信息与旅游地图、 中国旅游区划、自助旅游等知识; (三)能力目标 1、能正确阅读分析旅游资源分布图及旅游景区导游图; 2、能完成简单的旅游线路设计; 3、能对核心旅游景区进行简单旅游讲解;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教学项目 模块教学知识要求重点及难点知识和能力目标学时 第一章 中国旅游资源地理1、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 (自然地理背景、人文地理背景) 2、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多样性、差异性、广泛性和集中性、季节性、互补性、文化 性、悠远性、奇特性) 重点: 1、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 理背景 2、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 征 难点:无 考核方式:笔试 1、掌握我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 背景及我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简答) 2、能运用所学旅游资源形成地理 背景知识分析相关案例,辨析旅游 资源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形成背景, 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 题的能力;(案例分析) 3、应用“职业道德与企业理论”’ 的行业规范与标准,分析企业行为 的善恶,强化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案例分析) 第1周 (4课时)

中国旅游地理 一部分知识点

旅游地理学是随着现代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而兴起的地理分支学科 客体部分: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条件 旅游者是各旅游企业乃至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及源泉 旅游者是指为了物质和精神享受和需要,暂时离开常住地,在异国异地)至少停留24小时而作为旅行的人。旅游者的特征:异地性闲暇性享受性消费性地域性 旅游决策是指人们在外出旅游前,根据所收集的有关信息,结合自己的旅游偏好,选择和确定旅游目的地、旅游路线及旅游方式的过程。 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是最大效益原则,即在资金和闲暇时间确定的条件下去追求最大的旅游效益 最大效益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最小的旅游时间比,其二是最大的信息获取量或最高的满意度。旅游决策的步骤:确认旅游需求,收集旅游信息,对比评价同类旅游地,最终决策。 旅游资源评价内容:资源本身评价,开发条件评价和三大效益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方法: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优越的地理位置,辽阔的地理疆域。复杂多样、地域差异明显的地理环境。中国人文地理环境基本特征: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开始的重要标志,我国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出现甲骨文),高度发达且个性鲜明的人类历史文明(我国的绘画最早出现在战国),众多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 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种类的多样性和数量的丰富性。空间分布的广泛性和地域性。时间分布的季节性和共生性。文化内涵的深远性和独特性。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古人类遗址旅游资源,古人类遗址是指人类发展到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遗址。其中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岩洞,是我国发现最早的猿人住所,也是当今世界上发现的古人类遗址中化石数量最多、材料最丰富、最齐全的一处。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 天葬、水葬、火葬、石葬、悬棺葬,现已充当旅游资源的主要有崖葬与悬棺葬,这两类主要出现在我国西南与东南山区比较常见。西南地区墓葬:悬棺葬 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灵渠也称兴安运河、京杭大运河、坎儿井。 我国四大宗教及其旅游资源:佛教大约于东晋时期传入中国,洛阳白马寺的建成及其标志。四大佛教名山_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四大石窟_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石窟。北京白云观为我国著名的道观,现为中国道教协会所在地。新疆喀什艾提尕尔淸真寺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伊斯兰教建筑,石中国伊斯兰建筑的典范。 我国的主要城镇旅游资源:历史文化名城(我国著名的八大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安阳,郑州)特色小镇现代化都市。 我国主要的特色饮品,唐代陆羽-茶圣杭州西湖龙井、太湖碧螺春、黄山毛峰并称我国三大著名绿茶。 我国主要风味佳肴;四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鲁菜是北方菜的代表。八大菜系则是四大菜系上加上浙菜,闽菜,湘菜,徽菜。苏绣,湘绣,蜀绣,粤绣为中国"四大名绣"。 旅游交通的特点:在快捷、准确等方面比通用交通要求更高;追求"旅"的过程的娱乐性;具有较明显的不均衡性(表现为季节的不均衡性、方向的不均衡性和时期的不均衡性)。 北京市中心皇家建筑游览线,主要包括天坛,天安门广场,故宫,景山,北海,恭王府,鼓楼等景点。天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的祭天祈谷之所。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故宫原是清、明两代的皇宫,曾是

中国旅游地理大纲

《旅游地理》教学大纲 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所用教材为庞规荃编著的《中国旅游地理》(旅游教育出版社)。本课程以中国特定地域为研究对象,全面研究了我国旅游资源形成的环境、特点、分布及其开发利用和发展规律,阐述了旅游活动与我国旅游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发展的关系。 考试题型: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 第一编旅游地理概论 第l章年轻的综合性边缘科学——旅游地理学 问题: 1、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2章旅游资源 名词: 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 问题: 1、旅游资源是如何分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对旅游资源保护的意义何在? 第3章旅游开发 名词: 旅游开发 问题: 1、旅游开发应考虑哪些方面的条件? 2、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旅游开发有哪些主要类型? 第4章旅游业规划 问题: 1、旅游规划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2、旅游规划的步骤大体分为哪几方面? 第二编中国旅游地理总论 第l章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旅游地理位置;地貌;风景名山;海岸带;海岸带旅游;康乐气候;风景名胜区 问题: 1、我国风景名山的主要类型和代表名山是什么? 2、熔岩地貌和丹霞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3、我国各类名泉风景区有哪些? 4、我国如何利用气候环境开发旅游项目?我国主要的天气景观有哪些? 5、我国风景名胜可分为几大类?举出代表景区。 6、我国自然保护区有哪些类型? 第2章中国的人文旅游资源 名词: 文物;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园林;红色旅游;风土民情;民俗旅游;博物馆。 问题: 1、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有哪些? 2、我国古代主要水利工程有哪些? 3、说明我国园林的三大类型和代表园林。 4、我国有哪些民族民俗旅游资源? 5、我国博物馆大致可分为哪些类型? 第3章交通与旅游 名词: 旅游线路 问题: 1、说明发展交通运输与旅游大众化的关系。 第三编中国旅游地理分区 第l章旅游地理区划 名词: 旅游区 问题: 1、说明中国旅游地理分区是如何划分的。 第2章京、津、冀旅游区

旅游地理论文

国土资源学院旅游地理学论文 论文题目成都置信国色天香主题公园旅游 发展思路浅析 姓名曹燕 专业名称地理科学专业 年级 2009级1班 学号 200912140101 2011 年12 月1 0日 国土资源学院

成都置信国色天香主题公园旅游发展思路浅析 国土资源学院地理科学专业2009级1班曹燕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主题公园在中国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生活水品不断提高,主题公园因其“以游乐为 目标、主题明确、游乐形态丰富、模拟景观独具特色”而成为一种新型 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公众,已经成为城市人闲暇时度假的最好去处。本 论题将从优势、劣势等方面展开,着重剖析成都温江置信国色天香旅游 发展的现状,并就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以期促进该主题公 园的更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国色天香;模拟景观设计;主题公园 Chengdu believe GuoSeTianXiang theme park tourism development ideas analysed Abstract:In the 21 st century, theme park in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Especially along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people life water product constantly improve, theme park because of its "as the goal, theme amusement clear and amusement form rich, simulation landscape unique" and become a new tourism projects attracted a large public, has become a city people when leisure vacation the best place. The topic will be from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such aspec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engdu WenJiang believe GuoSeTianXia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theme park faster, better development. Key words: GuoSeTianXiang simulation landscape design theme park

地理与旅游论文

浅谈岩石圈与旅游的关系 摘要:当今,旅游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重要休闲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对于旅游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旅游需求也具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旅游地质资源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奇特性的特点,广泛、多样,千奇百态,对世界旅游者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本文将结合作者在黄山旅游的亲身经历,通过对具体旅游景观的分析,简要阐述岩石圈与旅游的关系,探索旅游景观的成因,为大家在观赏旅游资源方面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岩石圈旅游地貌类型黄山旅游资源 中国国土广袤,山川锦绣,自然绚丽,景观多姿。在频繁的旅游活动中,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对历史古迹的游览,更多的是想感受碧水、蓝天、绿地、奇峰异洞等自然景观。而这些景观的形成与变化大多都与岩石圈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岩石圈内地形地貌与旅游的关系 岩石圈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岩石圈内的地质运动与变化对旅游景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而组成岩石圈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岩石圈内的地质运动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般塑造了不同的地貌类型,其中较为常见和特殊的有山地地貌、喀斯特地貌、荒漠地貌、冰川地貌、丹霞地貌等。这些不同的地貌也成就了不同的旅游景观,带给人们不一样的观赏享受。就我国而言,正如通常所讲的,我们国土辽阔,地大物博,名山大川,风景秀丽,有着众多独特的地质景观。例如,山地地貌,我们有着五岳,黄山,峨眉山等众多名山;南方的云贵高原是我国喀斯特地貌的重要分布区域;荒漠地貌在我国西北地区更为常见,像塔克拉玛干沙漠,腾格里沙漠等;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着许多冰川地貌;另外,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和浙江江郎山丹霞地貌已经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岩石在内外力的作用发生了地表形态的变化,也形成了一系列的旅游景观。通过内力作用地壳发生褶皱隆起,常常形成山脉。世界上许多高大的山脉便是这样形成的,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等。另外是外力作用,外力作用主要来源于流水,风,冰川,海浪,重力等,它们通过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等形式改变地表形态。如喀斯特地貌下的溶洞、天坑、石笋、石芽等是由于流水作用形成的;气候干燥的沙漠、戈壁还有气候严寒的冰斗、角峰、U形谷都是受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 二、以安徽黄山为例介绍地质运动形成的旅游景观 2015年暑假期间,我有幸到安徽省黄山旅游,感受到了她与众不同的魅力。黄山最有名的便是“黄山四绝”—奇松,怪石、温泉、云海。早上到了黄山的后山风景区,空气非常湿润,太阳还未完全漏出他的面孔,郁郁葱葱的松树在山

中国旅游地理常识

中国旅游地理常识 在中国地大物博,同时也有许多的旅游景点,那么在中国旅游都有哪些地理常识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旅游地理常识 1、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山西)、峨眉山(四川)、九华山(安徽)、普陀山(浙江) 2、五岳: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北岳恒山(山西)、南岳衡山(湖南)、中岳嵩山(河南)。它们各具特色,向以泰山之雄、华山之险、恒山之幽、嵩山之峻、衡山之秀而闻名于世。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的赞叹。 4、岩溶地貌在国际上通常称之为喀斯特地貌。它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由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解和冲刷作用形成的。 5、广西桂林到阳朔漓江两岸是世界上规模做大,风景优美的岩溶景区,向有“甲天下”之誉。 7、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8、我国第二大河——黄河: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 9、我国五大淡水湖:潘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巢湖(安徽)、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我国海拔最高的湖泊——纳木错湖。

10、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都江堰(四川)、灵渠(广西)、京杭大运河(北京——杭州)、坎儿井(新疆)。 11、我国最著名的三大石窟:敦煌的莫高窟、洛阳的龙门石窟、大同的云岗石窟。 12、我国的三大古建筑群: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曲阜孔庙。 13、少数民族节日: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泼水节(傣族)、三月街(白族)、火把节(白、彝、哈尼族等)、歌圩节(壮族)、请祖节(畲族)、芦笙节(苗族)、雪顿节(藏族)。 14、伊斯兰教的三大传统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 15、我国的七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安阳。 16、我国四大名绣:苏州的苏绣、长沙的湘绣、成都的蜀绣、佛山的粤绣。 17、三大名锦: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杭州和苏州的宋锦。 18、三大传统手工艺品:景德镇的瓷器、北京景泰蓝、福州脱胎漆器。 19、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江苏宜兴有“陶都”之称。 20、黄果树瀑布群:位于贵州,是我国最大的瀑布群;壶口瀑布:位于九曲黄河之中,它是我国水流量最大的瀑布;诺日朗瀑布:瀑面宽140余米,是我国瀑布最宽的瀑布。 21、历史上称为“天下第一泉”的四大名泉是:江苏镇江中冷

旅游地理学理论教学大纲

《旅游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旅游地理学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适用范围: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 学时数: 52 其中实践学时:21 一、课程的定位与目标 《旅游地理学》是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面向高职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开设。其目标在于奠定学生对作为一种空间现象的旅游产业及其影响的基本知识体系,同时培养学生用地理学的思维和方法分析旅游问题的能力,并为将来学习旅游市场学、旅游景区的开发与规划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旅游地理学》系统全面地反映当代国内外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最新成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了解旅游客源地理,包括旅游者的概念、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背景、旅游者的行为规律及旅游客流分布等;了解旅游资源产生的条件及各类资源的分布规律;对旅游规划开发、旅游环境容量、旅游资源保护、旅游交通和旅游线路设计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了解旅游开发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有利和负面影响。 旅游地理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能走出课堂,深入旅游景区,灵活运用,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同时,该课程具有学科交叉性,要求学生知识面较宽,如对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民族学、园林学、美学等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三、教学方法及其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及多媒体

手段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课堂讲授时,引入相关案例讲授和分析,从分析的过程当中得出讲授时的相关结论。同时,考虑到课程教学内容多而课时相对较少的客观实际,就课程学习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授,而一般的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 四、学习方法及其要求 课堂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作好笔记;课后复习,完成作业(复习思考题、课外作业);利用多媒体查阅资料,了解我国主要的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对和本课相关的内容进行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真正的价值意义的内容,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五、课程内容改革 本课程教学知识容量大,涉及内容多,为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制作并使用旅游地理多媒体课件,发挥景观图片、声频、视频的直观效果,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同时,为加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结合本地旅游资源,到旅游景区去感受,全面掌握旅游地理知识。

中国旅游地理论文

四川乐山旅游资源类型、特点及开发保护建议 姓名:*** 学号:******** 班号:******* 摘要:本文在查阅相关网站和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四川乐山旅游资源的主要基本类型,其次,总结归纳了其主要旅游资源特点,最后,根据本学期所学,结合自己的初步思考和实际情况,提出了四川乐山主要旅游资源在开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初步建议。 关键词:四川乐山;旅游资源类型;旅游资源特色;旅游开发;保护建议 1、四川乐山概况 1.1位置 乐山市位于四川省中南部,四川盆地西南、成都平原南部。坐落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处,北与眉山接壤,东与自贡、宜宾毗邻,南与凉山相接,西与雅安连界,中心城区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仅100公里。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2°15′—104°15′、北纬28°28′—29°56′之间。 1.2政治、经济、文化 乐山市行政区划共辖4个区(五通桥区、市中区、沙湾区、金口河区)、1个开发区(乐山国家级高新产业区)、4个县(犍为、井研、夹江、沐川)、1个市(峨眉山市)和2个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221个乡(镇)、2349个村、17745个组。幅员面积12827k㎡。 乐山是四川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四川文化的样本,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东汉时,佛教开始传入乐山。东晋以后,佛教寺庙与日俱增,香火日趋旺盛。唐宋时期,乐山为中国西南佛教文化的重要所在,从713-803年,历时90年建成的乐山大佛,宏伟端庄、举世闻名。宋代,乐山最出类拔萃的人物是苏东坡父子三人。明清时期,峨眉山成为汉传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近现代史上,嘉州山水又孕育了郭沫若那样的大文人。嘉州画派独树一帜,在四川国画界有很高声誉。 乐山不仅历史悠久、物产丰富,而且方言文化十分多样。在乐山,中部地区讲乐山方言(市中区、五通桥区、沙湾区、犍为县),西北部地区的夹江县讲夹江方言,(峨眉山市、峨边县、金口河区)讲峨眉山方言,西南部地区(马边县、沐川县)讲嘉南方言,东部地区(井研县)讲自贡方言。因为乐山境内方言的多样性,汉语语言学家们在做汉语方言学术研究之前,通常要到乐山来作实地考察。 乐山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首批对外开放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2000年6月,乐山正式成为联合国城市管理中心在中国唯一的合作城市。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2016~2017学年第2 学期 课程名称:中国旅游地理 主讲教师:甜

【课题】课程介绍第1节 【教学目标】 1.了解旅游地理学的科学畴和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概况; 2.了解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体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体系; 难点:掌握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目的和方法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灵活运用。【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年问候 二、安全教育 三、课堂纪律 四、课程介绍 课件展示中国旅游地理研究主要容: 旅游者的研究;旅游资源的研究;旅游业的研究;旅游信息与地图的研究;旅游区划的研究。 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目的及方法: 1、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目的 掌握中国旅游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 树立较强的空间地域意识, 树立环保意识, 激发爱国热情, 成为具有现代服务于管理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2、学习中国旅游地理方法 案例一:与旅游发展的优势条件和特色 导出对比分析法 案例二:某地旅游地图认识 导出地图辅助学习法 案例三:分析东北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案例四:学生谈旅游的收获 导出实地考察法 案例五:获取信息的方式 导出多媒体辅助学习法 【课题】项目三京鲁重地、华夏寻根--华北旅游区 活动三主要游览地及著名景区—省第2-3节【教学目标】 1.了解省概况 2.掌握省主要游览地及著名景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省概况、主要游览地及著名景区 难点:运用本节课知识设计旅游线路和模拟导游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立疑激趣 这里是“孔孟之乡”,这里有“泉城”、“海滨山城”、“世界风筝之都”,

《中国旅游地理》复习资料

中国旅游地理 一、名词解释: 1、旅游:是分布于广阔地理环境中的一种新型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高级消费形式,是人们以旅行游览、观光购物、交流文化、体育锻炼、考察研究、休闲度假、康体疗养、消遣娱乐、探险猎奇,宗教朝觐、品尝佳肴以及探亲访友等为目的的异地暂时居留的社会现象。 2、旅游资源:凡是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它因素,都可以称为旅游资源。 3、旅游业:是以旅游者为对象,为旅游休闲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4、地质作用: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不断变化的作用。它可分为外营力作用和内营力作用。 5、外营力作用:是地球以外的能,其中主要的是太阳辐射热能所引起的。主要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 6、内营力作用:是由来自地球内部能的影响而形成的。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运动、变质作用和地震。 7、地震:在地应力作用下,地壳岩层发生形变一般比较缓慢,当地应力超过某处岩层强度时,那里的岩层就会突然破裂或断裂错动,同时将受力时积聚起来的巨大能量骤然释放出来,并以纵波和横波形式地震波向各个方向传播,当传到地面时,地面便会发生震动,就是所谓的地震。 8、喀斯特地貌:地表水及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所产生的化学作用和机械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地貌。 9、水体旅游资源:凡能吸引旅游者进行观光游览、体验、参与的各种水体及水文现象,我们都可视为水体旅游资源。 10、构造瀑布:是由地壳运动使地层发生断层所形成的瀑布。 11、生物旅游资源:属于旅游观赏对象的部分动植物,因而具有香化,美化环境的功能和具有观赏,科研价值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而成为旅游资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2、寓意美:人们在长期的审美活动中,对某些植物形成了公认的相当明确的寓意,这些寓意深刻的观赏性植物能寄托相应的思想情感。 13、历史古迹:就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过程中留存下来的活动遗址,遗迹,遗物,遗风等。 14、古代建筑:是古代人民运用建筑技术和艺术营造的生活生产场所,反映了特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和文化意识,是人类文化的物质结晶和凝聚。 15、历史文物:不叫文化遗物,是指人类社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和生活中所创造的,能反映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保存至今的历史遗存物。 16、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渊源于中国的鬼神思想和流行的巫术、求仙方术和黄老思想。 17、宗教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象,它不仅能满足旅游者的求知、求美、求奇的旅游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