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创新杯”机械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小葫芦加工教学设计教案

全国“创新杯”机械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小葫芦加工教学设计教案
全国“创新杯”机械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小葫芦加工教学设计教案

《小葫芦加工》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时间分配】

1、创情激趣提出课题(5分钟)

2、设疑解惑分析任务(10分钟)

3、带着疑问分组实践(45分钟)

4、测量点评教学总结(25分钟)

5、作业布置拓展任务(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小李刚毕业不久,自己加工做了个工件,发现很粗糙。老师傅在他的程序稍微改下,结果加工出来很好。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是改了切削用量。今天我们的课题就是讲切削用量对工件质量的影响。粗加工主要追求效率,不考虑粗糙度。所以我们要考虑的是精加工中的切削用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二.分析任务(10分钟)

1)铝材料的加工特点:

熔点低,易发热,易粘刀,转速要快,刀具要锋利。

2)研究三个量的关系,可以保持两个量不变,改变其中一个量。

3)方案

4)填写表格

分成8组,按照以上表格进行实操

三.学生实践(45分钟)

1)每次操作前,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操作事项

2)学生操作时,提醒学生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如何检验对刀已经准确无误?

B.在数控车床上怎样进行程序校验?

C.判断加工程序和过程是否正确

核心提示:注意精车切削深度转速和进给量的输入的正确。

D.第二件加工

如何实现适合第二件甚至批量生产的装夹定位?

E整理

关闭机床,清扫机床。将工件、刀具、量具等物品按规定予以摆放

F.产品加工完按照组别放在一起比较,测量评等级,并填写表格。

四.教学总结(25分钟)

1 、切削三要素分别对工件的影响

1)切削深度

?

得出结论:切削深度递增,工件表面越粗糙

2)进给量

得出结论:进给量增大,表面越粗糙;反之

3)主轴转速

得出结论:主轴转速变大,表面越光滑 2.这三个要素哪个影响较大,哪个影响小

切削深度增大50%,工件质量变化不显著

进给量增大42%,对工件表面质量影响稍微大

主轴转速提高50%,对工件表面质量影响较大

得出结论:先选择切削深度,再进给量,最后主轴转速

五.扩展任务(5分钟)

A.材料不一样,参数设置是否一样?

B.除了切削用量对表面粗糙度有影响外,还有哪些影响要素?

【教学反思】

1.通过整堂效果来看,学生对这块知识——切削用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理解比较好,通过老师的引导,可以自己归纳出结论。

2.通过各个环节的设计,调动学生积极,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探讨。在操作加工时学生发挥合作精神,主动性非常高,在整个教学中老师只是起指导、调节作用,学生完成产品情况良好。

全国“创新杯”机械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G71固定循环指令编程说课稿

“G71固定循环指令编程”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叫沈晓燕,来自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数控教学部。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G71固定循环指令编程”。接下来,我将从课程定位、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实践条件、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对本此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课程定位 本课题选自《数控加工技术基础》课程,适用对象为数控应用技术专业学生;课程性质为专业核心课程,安排在三年制初中专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完成;全部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对应职业岗位为数控车床操作工;技能培养目标—数控车中级工;前期已学课程有《机械制图》《数控加工工艺》《零件检测》等。 二.教材分析 1.教材说明 本课程所选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控加工技术基础》。教材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本课题选自教材中的第二篇“数控车削工艺及加工技术训练”,第8章“数控车削编程技术训练”,项目七“固定循环指令编程”。 2. 教材处理 根据我校教学条件和学情,我在课前对教材做了一些调整: ●原教材中的零件图较复杂,我将它调整为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零件图; ●原教材要求的轴向加工尺寸精度为+0.02,我将尺寸精度降为+0.05; ●原教材课后作业偏向理论性,缺乏实践性,我增加了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课后作 业。 三. 教学目标、重难点 1. 教学目标 我设定了四个方面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能力目标、职业素养目标。

(1)知识目标包括:理解并掌握G71指令正确的编写格式;理解并掌握G71指令循环路线;熟练应用G71指令进行编程。 (2)技能目标包括:会使用数控仿真软件仿真G71指令;会使用G71指令加工台阶轴零件。 (3)能力目标包括:能进行零件工艺分析并编程;能合理选用刀具,使用工具、量具;能熟练操作数控车床。 (4)职业素养目标: ●通过分组加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小组间互评培养良性竞争意识;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数控中级工考证打好基础; ●通过实操前安全教育培养安全生产意识; ●通过执行企业7S标准培养良好职业素养。 3. 教学重点、难点 本次课教学重点为:G71指令编程格式、G71走刀路线、台阶轴加工工艺、仿真G71指令、实际加工。 其中,难点一为: G71走刀路线;难点二为:台阶轴加工工艺。 我采用两个方法突破重难点:使用动画演示G71走刀路线,突破了难点一;通过实操掌握台阶轴加工工艺,突破了难点二。 四.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共24人,男14人,女10人,年龄在16~18岁之间。 他们的技能特点:能够正确操作普通车床和数控车床,会使用数控仿真软件,会选用刀具,使用量具。 知识特点:已具备读图能力、数控加工工艺基础知识、数控编程基础知识。 情感态度:对理论课程缺乏兴趣,喜欢动手实践,对未来的工作岗位有一定的了解和向往。五.教学方法 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采取了以下三个教学手段:

全国“创新杯”语文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交谈说课课件教学设计

“交谈”表达与交流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2015年6月18日(星期四)第一、二节 授课专业班:室内设计专业高236班 学生数:30人 授课教师:胥瑶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倪文锦、于黔勋主编的中职《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交谈》训练。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教学是结合第二单元四篇说明介绍文章编排的。交谈中如何抓住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既是本单元口语表达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听说读写”技能中“说”的诠释与体验,更为学生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培养中职生“科学文化素养”的内涵与外延,语文教学不但是语言教学、母语教学,而且是人文素养的熏陶,更是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时代特征的重要途径。在微信、微博风靡的今天,中学生常常注重“虚拟空间”的语言交流,忽视了规范的口语、书面规范的交流。为彰显语言交流的工具性、人文性、职业性和时代性,口语交流教学是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 学情分析: 专业需求:室内设计专业一年二期的学生。该专业不但要求学生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而且需要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认知基础: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听”语文感兴趣,但对“说”与“写”兴趣不大。特别是在学习本单元说明文的课堂上,仍然有部分学生以手指头代替了“写”与“说”,对语言学习不在乎,认为说话水平是先天决定的,不必学习训练。 性格特点:室内设计专业女孩子多,情感丰富,思维敏捷,喜欢开展活泼多样的课堂活动。他们性格开朗活泼,平时要么不开口,要么信口开河,满口都是不规则的网络语言,甚至是“低俗语言”,偏颇了语言之美、文明之美、礼貌之美。 思维能力:思维活跃,能说、善说,私下言语、不假思索的话语频繁,争论起来谁也不让谁,准确用语不顾及。 未知能力:对本次课如何灵活应用准确语言,在交谈中体现交谈技巧,张扬语言魅力,学生也许会感到不易学或畏难。那么,则更需要语文老师运用语言知识,从语言表达入手,重在训练,旨在提升。

说课比赛一等奖乐理课《奇妙的节奏》教学设计

乐理课《奇妙的节奏》教学设计 龙门县职业技术学校巢振英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前教育专业教材中的基础乐理模块,第三单元第2节内容。《乐理》课程是以节奏及旋律为核心,结合各音乐要素,展开的一系列音乐理论知识的探索,本课的侧重点是节奏的学习,它以模唱、听觉分析为主要形式,培养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等基本技能,而教材中涉及的节奏的讲解以理论为主,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缺乏实际依据,因此要实现理念与方法相统一,就必须在课堂中增加音乐基本技能的训练,达到对音乐基础知识综合能力的提升。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幼师一年级学生,她们绝大多数都没有经过系统的音乐专业的训练,对音乐的理解也只停留在很肤浅的表层,传统的概念灌输式的教学对她们来说很不适合,并且幼师学生以女生为主,在她们当中开展各项艺术教育活动的兴趣比较浓厚,我正是抓住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体验出发,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发展音乐认知、表现和审美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理论修养。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通过教学,了解节拍、节奏、节奏型的涵义。 2、培养模唱、分析、听辨节奏的能力。 能力目标: 1、通过对音符的不同组合,了解节奏型的种类。 2、通过节奏模打、歌曲听觉分析,加强理论与技能的联系。 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律动中获得身心的愉悦,体验节奏的趣味,培养稳定的节奏感,进而增强学生表达音乐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围绕节奏为主的理论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难点:学生对节奏进行听觉判断、模唱、记录、识读的能力培养。 【教学设计理念】 1、理论在左,技能在右,一动一静完美搭配 2、善于引导,善于联系,紧紧围绕重难点实现有效教学 【教学方法及学法】 1、教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法、启发法等。 2、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法、讨论法等。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室、彩色卡片、小鼓、教科书 【教学过程】

全国初中化学青年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空气》第二课时说课稿

《空气》第二课时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一《空气》的第二课时。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教学评价等方面来谈谈我对这一课时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一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课《我们周围的空气》中课题一《空气》的第二课时,学习的是有关空气中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用途及保护空气的一般知识。 本单元选择空气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是因为它们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是化工生产的廉价资源;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天然物质。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是学习空气组成的延伸与拓展,又是以后学习氧气和氮气的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简单了解空气污染的主要物质、危害及防治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空气中氧气、氮气、稀有气体性质的描述,介绍其主要用途;理解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2)小组成员交流讨论,了解空气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提出防治空气污

染的措施; (3)通过分析空气污染原因,知道空气污染的途径及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2)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 (3)培养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重点、难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而空气作为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受到严重的污染。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据此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定为:了解空气各成分的用途,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探究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鉴于学生刚刚接触化学,还不知道如何进行化学学科的学习和探究,所以,我把这堂课的难点定为: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材料、获取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大多数学生学习目标明确,组织纪律性较强,学习兴趣比较浓厚,积极性高。但他们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实验操作技能等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涉及到知识拓展与综合方面时存在很大的困难。 空气是学生们已经熟知的物质,但学生对于空气的认识又不是很系统,所以在本节内容中要让学生知道空气是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一种宝贵资源,同时让学生知道空气污染对人体、作物及生态环境的危害,明确为了防止污染,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 三、教法学法 (一)教法分析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呢?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本节课我主要采取学生自学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大胆推测、解决问题,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我准备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分析资料、观看视频的形式来探究

全国创新杯说课大赛体育一等奖作品:艺术体操说课课件教学设计

2014年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创新杯”教师教学设计方案 艺术体操带操 ——体侧大绕环和双手8字绕环 教学设计方案

艺术体操带操 ——体侧大绕环和双手8字绕环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促进学生全身心的发展。在课程内容设置上进行改革和创新,让学生在体育课中能够主动参与,掌握技能,学会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郑厚成先生主编的《体育与健康》(南方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选取第四章,第三节,第二小节健身舞艺术体操带操作为授课内容。这个项目动作柔软、流畅、飘逸、优美,练习内容丰富多彩,运用彩带的各种图形配合身体的各种动作,在音乐的伴奏下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协调性、节奏感及美感,陶冶情操。因此这个项目能够把高中女生追求美的心理与体育运动有机结合。变“要我练”为“我要练”,长期训练能够有效的塑造她们的神形之美,为她们即将投身的就业岗位做充分的身心准备,所以深受女生的喜爱。本模块共8课时,本节课为第4课时。 三、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为12级会计电算化5班的女生,她们思维活跃,精力充沛,接收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协调性和音乐感知能力。一方面,她们爱美、渴望美,却不知如何表现美。对于形体美和内在美的追求盲从于成熟女性,这个年龄段又正是她们的身体和思想素质养成的关键时期,但是她们却缺乏正确的审美观和练习方法。另一方面,会计专业的翻打传票、点钞、扎钞都需要手腕灵活、手臂有力。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85%的学生基本掌握技术动作,75%的学生较好的掌握技术动作。 2、能力目标:主要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韵律操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五、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重点: 1、向上绕环时用力摆臂,向下绕环时顺势自然摆臂。 2、以肩关节为轴,向上绕时用力摆臂,展腹充分。 难点:手腕灵活转动,带动带子转换方向。 六、创新思路 兴趣是动力的源泉,通过音乐和舞蹈陶冶美的情操,在引导学生对艺术体操的兴趣上,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探究心理,并结合专业特点,走职教特色。我从艺术体操彩带舞入手,让学生了解新鲜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器械,了解彩带舞的柔软、流畅和优美,学习彩带舞双手绕8字,再通过小组的创编与展示,激发他们对艺术体操的热爱。 在课程的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式学习和自主、创新性学习,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重点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学习观察能力,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整节课都

全国“创新杯”机械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小葫芦加工教学设计教案

《小葫芦加工》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时间分配】 1、创情激趣提出课题(5分钟) 2、设疑解惑分析任务(10分钟) 3、带着疑问分组实践(45分钟) 4、测量点评教学总结(25分钟) 5、作业布置拓展任务(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小李刚毕业不久,自己加工做了个工件,发现很粗糙。老师傅在他的程序稍微改下,结果加工出来很好。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是改了切削用量。今天我们的课题就是讲切削用量对工件质量的影响。粗加工主要追求效率,不考虑粗糙度。所以我们要考虑的是精加工中的切削用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二.分析任务(10分钟) 1)铝材料的加工特点: 熔点低,易发热,易粘刀,转速要快,刀具要锋利。 2)研究三个量的关系,可以保持两个量不变,改变其中一个量。 3)方案 4)填写表格 分成8组,按照以上表格进行实操

三.学生实践(45分钟) 1)每次操作前,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操作事项 2)学生操作时,提醒学生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如何检验对刀已经准确无误? B.在数控车床上怎样进行程序校验? C.判断加工程序和过程是否正确 核心提示:注意精车切削深度转速和进给量的输入的正确。 D.第二件加工 如何实现适合第二件甚至批量生产的装夹定位? E整理 关闭机床,清扫机床。将工件、刀具、量具等物品按规定予以摆放 F.产品加工完按照组别放在一起比较,测量评等级,并填写表格。 四.教学总结(25分钟) 1 、切削三要素分别对工件的影响 1)切削深度 ? 得出结论:切削深度递增,工件表面越粗糙 2)进给量 得出结论:进给量增大,表面越粗糙;反之 3)主轴转速

全国财经专业说课比赛一等奖

★全国财经专业说课比赛一等奖 加速折旧及其双倍余额递减法 晋江职业中专学校卓茂荣 一、教学思想 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目的就是面向市场,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熟练、职业道德良好、视野开阔、个性鲜明的初中级会计人才。如何让教学更有利于实现教学目的?我想关键有二点:首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快乐、体验成功、建立自信。其次要强化理论与技能的联系、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加速折旧及其双倍余额递减法>>正是我这种教学思想的尝试与探索。 二、教材分析 1.折旧在教材中的地位 《企业财务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固定资产是财务会计核算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其折旧直接计入成本费用,既影响当期利润,也关系到固定资产将来的更新及企业的长远发展。科技进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日益严重,加速折旧法在固定资产的核算及管理中必将更受重视。 2.教学目标(也是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理解掌握加速折旧法的原理、意义及所依据的会计原则。 (2)技能目标:能运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准确、熟练地计算固定资产折旧。 (3)素质目标: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现代经营理念,以适应市 场竞争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化。 3.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点 采用什么方法提取折旧,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选择,更是经营理念的体现。所以我将加速折旧的意义及所依据的会计原则作为本课的主重点。理解、运用双倍余额递减法作为本课的次重点及难点。要攻克难关,关键有二点:(1)正确计算折旧基数——即固定资产期初账面折余价值。(2)最后两年改用平均法提取折旧。 三、教法设计 (一)、总的策略:配合教学思想,本课拟采用皮亚杰的认知和发展教学策略。

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机械类一等奖作品:单个数码管的显示说课稿

单个数码管的显示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单个数码管显示的安装与调试》。 现代单片机技术通过最尖端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悄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目前单片机技术正朝着工业4.0、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展示我的教学设计过程。 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中职开设单片机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客”们出于兴趣爱好,乐于利用电子模块和单片机,制作各种智能创新作品。而我们的学生也是创客生力军,小小“创客”梦在这里萌芽。 我上课的班级是三年级楼宇班,他们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能力,动手能力较强,喜欢技能操作。 本内容选自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用书《单片机项目设计与实训》项目八——单个数码管显示的安装与调试。该项目是从项目七“8位流水灯的设计”拓展过渡而来,为项目九——两个数码管显示的安装与调试做准备,完成承上启下的教学内容。 数码管内部结构以及电路制作是本次课的重点,数码管字型码编码是本次课的难点。 单片机课程既涵盖了软件又涵盖了硬件,要实现数码管显示,既要会软件的编程,又要会电路的制作,由此产生了本次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培养6s职业素养。 在理实一体化的多媒体课室,学习电脑上安装了我们单片机课程要用到的软件,硬件上有亚龙单片机实验台、电子焊接器材等。 教师课前录制了小视频,准备了课前学习资料挂在校园网上,学生登录校园网可以自行学习,实现了翻转课堂。在课堂上同学们组建创客团队,团队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在理实一体化的多媒体课室,将“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贯穿始终。 本次课,我还创新使用了3D演示软件,数码管取码软件,将抽象内容具体化,更易教易学。 项目引入工作任务书,融入企业岗位要求;项目还引入全国中职“单片机技能竞赛”竞赛要求。 我将四课时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依次设计为任务提出、知识获取、项目实施、项目评估、拓展反思。 常言道:“课前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我在学习群发布《单个数码管显示的安装与调试》微课视频,并提前发放项目任务书。 学生课前浏览单片机技术相关网站,并登陆校园网教学资源库自主学习。 课堂上通过播放生产线机械手抓取工件计数项目视频,创设了工作情境,以及通过播放数码管在电梯、交通灯、抢答器、超声波测距仪等各种情境中的应用,融入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了此次课的教学任务——单个数码管显示的安装与调试。 在上一个项目任务中我们已经实现了八位流水灯的制作,我借助信息化手段,将8位流水灯和数码管从内部结构到电路设计再到程序编写做多方面的比较,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逐步过渡到未知的项目,实现了知识的全方位迁移。课堂上我借助信息化手段用3D仿真软件模拟出8位流水灯的显示效果,用数码管取码软件仿真出数码管显示的效果,两者的仿真显示效果的直观比较,引发了学生们去思考两者内部结构的同和异。 经过同学们思考和讨论之后,各个小组派代表站到讲台中间来,说出他们讨论的结果。经过讨论后得出了数码管每一段内部是一个发光二极管,单个数码管是由8个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内部结构。 接着我引导学生运用对比迁移,通过八位流水灯驱动电路迁移到数码管驱动电路,并用单片机仿真软件proteus仿真出数码管显示电路图,为接下来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做准备。 接着进入项目实施环节了,项目的实施分为三个步骤,任务一程序的编写与调试,任务二电路的安装与调试,任务三程序与电路的联合调试。 要实现数码管0-9数字的显示,程序应该如何编写?数码管显示程序是在八位流水灯程序的基础上加入了0-9数字字型码的内容,因此数码管的字型编码是同学们完成数码管程序设计的一个难点。共阳极八段数码管每一段用二进制0亮1灭来控制数码管的显示。我引导学生参考数码管内部结构,分组讨论,每个组编写一部分字型编码表。编写完后用数码管取码软件验证字型编码表的正确性。 然后用Keil C51程序开发软件编写数码管显示程序。在程序编写过程中,同学们如果遇到了C 语言语法问题可自行打开C语言CAI教学软件进行语法的复习。该软件操作简便针对性强,提高了课堂效率。 电路安装过程中,为了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堂上融入企业岗位要求。各个创客小组进行了角色的分配。有质检员、程序员、焊接员等,大家分工合作,拟定实施方案。质检员首先对照元件清单对元件进行检测。教师制作了安装工艺卡,学生参照具体要求进行电路的插装与焊接。教师巡

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机械类一等奖作品:V带传动教案

V带传动 教学目标:1. 掌握带传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掌握V带的主要参数和标记 3. 理解V带传动的安装维护及张紧装置 教学重点难点:1.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及传动比 2.V带的主要参数和标记 【复习】 1.运动副的概念及分类 2.高副和低副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导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用带传动的场合(例如缝纫机、录音机、跑步机),还有一些机器中也常用到带传动(例如粉碎机、手扶拖拉机)。 这么多用到带传动的场合,那么带传动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它又是怎 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新授】 一、V带及带轮 V带传动是由一条或数条V带和V带带轮组成的摩擦带传动。 1.V带 (1)外形:V带是一种无接头的环形带,其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工作面是与轮槽相接处的两侧面,带与轮槽底面不接触。 (2)分类:按结构不同可以分为帘布芯和绳芯 (3)组成:由包布、顶胶、抗拉体和底胶 (4)特点:帘布芯:制造简单,抗拉强度高,价格低,应用广。 绳芯:柔韧性好,适用于转速较高的场合。 2.V带带轮 常用结构有实心式、腹板式、孔板式和轮辐式 基准直径较小时采用实心式带轮,当基准直径大于300mm时,采用轮辐式带轮 材料: 铸铁,常用HT150、HT200。转速高时:用铸钢、钢的焊接结构低速、小功率时:用铝合金、塑料。 实心式:当带轮直径d≤(2.5-3)d S(带轮轴孔直径)采用。 腹板式:当带轮直径d≤300mm时采用。 孔板式: 当带轮直径d≤300mm时采用。 轮辐式: 当带轮直径d≥300mm时采用。 二、V带传动的主要参数

1、.普通V 带的横截面尺寸楔角a为40度(带的两侧面所夹的锐角),相对高度(h∕b p )为0.7的V 带称为普通V 带。 顶宽b ——V 带横截面中梯形轮廓的最大宽度。 节宽bp ——V 带绕带轮弯曲时,长度和宽度不变的层面称中性层,中性层的宽度称节宽。 高度h ——梯形轮廓的高度 相对高度h∕bp ——带的高度与节宽之比 普通V 带已经标准化,按横截面尺寸由小到大分别为Y 、Z 、A 、B 、C 、D 、E 七种型号,在相同的条件下,横截面尺寸越大,传递的功率越大。 为了保证带传动工作时带和带轮槽工作面接触良好,V 带带轮轮槽角要适当减小些,一般 取34、36、38度。 2.V 带带轮的基准直径d d V 带带轮的基准直径d d ——带轮上与所配用V 带的节宽b p 相对应处的直径。 在带传动中,带轮基准直径越小,传动时带在带轮上的弯曲变形越严重,V 带的弯曲应力越大,从而会降低带的使用寿命。为了延长传动带的使用寿命,对各种型号的普通V 带带轮都规定了最小基准直径。 3.V 带传动的传动比i d d1——主动轮基准直径,mm d d2——从动轮基准直径,mm n 1——主动轮的转速,r/min n 2——从动轮的转速,r/min 通常V 带传动比i ≤7,常用2~7 4.小带轮的包角α1 包角——带与带轮接触弧所对应的圆心角。包角的大小反映了带与带轮轮缘表面间接触 弧的长短。两带轮中心距越大,小带轮包角也越大,带与带轮接触弧也越长,带能传递的功率也越大;反之,带能传递的功率就越小。为了使带传动可靠,一般要求小带轮包角大于等于120度。 包角计算公式 5.中心距a 中心距——两带轮中心连线的长度。 两带轮中心距增大,使带传动能力提高;但中心距过大,又会使整个传动尺寸不够 紧凑,在高速时易使带发生震动,反而使带传动能力下降。因此,两带轮中心距一 般在0.7~2(dd1+dd2)范围内。 6.带速v 带速太低,传动尺寸大而不经济 带速太高,离心力又会使带与带轮间的压紧程度减少,传动能力降低因此带速一般 取5~25m ∕s d2d11()18057.3d d a α-≈?-??d1 d2 2 1 12 d d n n i = =

全国优秀最佳说课稿模板[1]

运用新知 解决新情 布置作业 能力迁移 一、 说教材: 1、地位、作用和特点: 《 》是高中数学课本第 册( 修)的第 章“ ”的第 节内容。 本节是在学习了 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 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 打下基础,所以 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此外,《 》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 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本节的特点之一是: ; 特点之二是: 。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 、B 、C (2)能力目标:A 、B 、C (3)德育目标:A 、B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我根据自己对研究性学习“启发式”教学模式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认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主要突出了几个方面:一是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二是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和学的各种方法综合起来统一组织运用于教学过程,以求获得最佳效果。另外还注意获得和交换信息渠道的综合、教学手段的综合和课堂内外的综合。并且在整个教学设计尽量做到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触发学生的思维,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思维教学代替单纯的记忆教学。三是注重渗透数学思考方法(联想法、类比法、数形结合等一般科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常见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素质。四是注意在探究问题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利于开放学生的思维。当然这就应在处理教学内容时能够做到叶老师所说“教就是为了不教”。因此,拟对本节课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反馈发展 三、说学法: 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有效的能被学生接受的学法指导应是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是通过优化教学程序来增强学法指导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创设问题 提出问题 提供条件 学生探索 引导分析 提出新疑 讨论方案 探索解决方法 对比归纳 得出结论

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机械类一等奖作品:外圆车削加工教学设计方案

外圆车削加工(教学设计) 广东省顺德区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蓝高龙 授课班级: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二年级 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第二版第二章第三节 课题(教学内容)外圆车削加工课时4学时(180分钟) 一、教材分析 使用教材:《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第二版第二章第三节外圆车削。 教材分析:本教材对外圆车削的加工知识与方法作了理论上的描述,当应用到实际加工时,还有很多的细节未能具体化。 本课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事实性知识,更重要的是为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职业情境。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引进企业的产品,以产训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生产加工中去体验工作任务、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最终达到既出产品,又出人才,既要生产效益,又要教学效益的目标。 二、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是由32人组成的模具122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常用刀具、量具有一定的认识,能进行普通车床的基础操作,有一定小组合作经验,但独立学习动力不足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不强。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1)掌握车削外圆的工艺;(2)掌握车削外圆的操作方法。 2、能力目标:(1)具备初步进行工艺分析的能力;(2)具备自主探究、团 结协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8S管理意识。(2)学会细心、严谨的安全职 业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综合本教材已学内容,教学目标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教学重点如下: 教学重点确定为:外圆车削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为:车削过程中精度的控制 关键点是:理论知识向实践应用的转化。 五、教法学法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生、学情的综合分析,我采用了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设计理念,在教法上使用自学辅导法,使学生养成自学习惯,掌握自学方法,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果。而学生则采用自主探究法的学习模式,以独学、对学、小组讨论为序,整个课堂以自主学习,小组展示为主。 教学媒体和教具 为完成本次课的教学目标,需配备:可连上校园网的机房、学校教学资源库、本校自行开发的学习软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首先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个毛坯件与一个成品,并提问学生:毛坯件与成品件为什么价值有所不同?最后,我宣布——是技术改变了他的价值。我们学会了技术,就等于拥有了价值。通过引导,激发了学生对技术的渴望。 然后,我再次向学生展示企业产品——一个支撑柱,并结合图纸对它的基本结构进行简单介绍,看与思相结合,在学生对企业零件产生好奇的时候我提出问题,该零件的外形有什么特点,用什么方法能加工出这个产品?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的同时,我会激励学生,今天我们就是要用普通车床来加工该零件的外形,从而引出加工任务。 2、自主学习 带着疑问,我让学生打开了我自己研发的学习软件,点开自主学习环节。在这里,学生可以对图纸分析、加工参数、加工视频及动画、常见错误等进行系统的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先记下来。而这时候,我会巡堂指导学生的操作。自学完成后,到发析难解疑的环节,对于自学过程中的问题,我会给予学生自由提问的机会,并一一做出解答。 3、分组探究 通过自学与解答,学生对零件的加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兴趣正浓,我马上趁热打铁,进入分组探究环节。全班分为10组,每组3人,每组各有1名组长,负责本组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包括工具、量具的管理,工艺卡、任务书的领取、教学评价表的填写反馈等。 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密切配合,各组完成工艺卡的填写,并进行小组间互相评价。然后,由老师检查验收并点评。最终,各小组确定了零件的加工方案。在这

全国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 说课稿

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 《无人机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制作》 说课稿 2014年10月

目录 一、教学分析 (1) (一)教学内容 (1) (二)教学对象 (2) (三)教学目标 (2) (四)重点难点 (2) 二、设计思路 (2) 三、实施过程 (3) (一)模拟飞行 (4) (二)实地航拍 (5) (三)内业处理 (5) (四)考核评价 (7) (五)课后拓展 (8) 四、效果反思 (8)

《无人机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制作》说课稿 各位专家:大家好! 我们汇报的题目是“无人机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制作”。 下面,我将从教学分析、设计思路、实施过程、效果反思四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选自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摄影测量与遥感》课程,参考了高职高专测绘类十二五规划教材,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立足地区强劲的数字摄影测量人才需求,结合学院现有设备优势,将教学内容确定为单张像片解析、立体观察与立体量测、像片控制测量、像片判断与雕绘、解析空中三角测量、Virtuozo航片处理、无人机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制作、ENVI/ERDAS 卫星影像处理8个教学单元,本次课是第7单元:无人机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制作,所需学时8学时。

(二)教学对象 课程教学对象是: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 前置课程为《地形测量》、《数字测图》、《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学生通过本课程前几单元的学习,已掌握正射投影、立体像对、共线方程及外业控制点布设等基础知识与技能。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和摄影测量员岗位技能要求,确定了本单元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并把培养学生安全作业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等职业基本素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四)重点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及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确定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无人机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正射影像制作。教学难点是:正射纠正原理。 二、设计思路

全国高中数学说课大赛获奖优秀说课稿大全

全国高中数学说课大赛获奖优秀说课稿大全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全国高中数学说课大赛获奖优秀说课稿汇编 一、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笔者认为教学中成功的关健在于:教师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 1、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激发探索知识的愿望,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差异,处于同一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着差异。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长于计算,有的人擅长逻辑思维,这就是学生的实际。教学要越贴近学生的实际,就越需要学生自己来探索知识,包括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既明于心又说于口。 2、遇到课堂中学生分析问题或解决问题出现错误,特别是一些受思维定势影响的“规律性错误”比如学生在处理商的小数点时受到小数加减法的影响。教师针对这种情况,是批评、简单否定还是鼓励大胆发言、各抒己见,然后让学生发现错误,验证错误当然应该是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想法。学生对自己的方法等于进行了一次自我否定。这样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就比较深刻,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分析或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自我否定,有利于学生促进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数学语言分析它,用数学方法解决它,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教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因此,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教学思路 一个数除以小数”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的重点知识之一。本节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移位法则。其关键是根据“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1、调查分析 在教学小数除法前一个星期,笔者对曾对班内十五位同学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调查,(调查结果见附表)笔者认为学生存在很大的教学潜能,这些潜在的“能源”就是教学的依据,教学的资源。从上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学生对小数除法的基础掌握的比较巩固。 (2)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潜力。

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机械类一等奖作品:外圆车削加工说课稿

《外圆车削加工》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蓝高龙。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外圆车削加工》,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课程基本情况: 本课程是我校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本次说课采用的教材是高教社出版的《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第二版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教材结构新颖,图文并茂,实用性较强,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机床基本操作等知识,本节课主要是在此基础上学习外圆的加工,同时也为学生以后学习台阶轴的加工打好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次授课对象是由32人组成的模具122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常用刀具、量具有一定的认识,能进行普通车床的基础操作,有一定小组合作经验,但独立学习动力不足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不强。 结合本堂课的内容和学生自身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目标:1.掌握车削外圆的工艺; 2.掌握车削外圆的操作方法。 能力目标:1.具备初步进行工艺分析的能力; 2.具备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8S管理意识。 2、学会细心、严谨的安全职业意识。教学重点确定为:外圆车削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为:车削过程中精度的控制 关键点是:理论知识向实践应用的转化。 二、说教学设计 我的课程设计理念是:引入企业产品为载体,实现项目教学。 本门课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事实性知识,更重要的是为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职业情境。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引进企业的产品,以产训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生产加工中去体验工作任务、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最终达到既出产品,又出

人才,既要生产效益,又要教学效益的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生、学情的综合分析,我采用了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设计理念,在教法上使用自学辅导法,使学生养成自学习惯,掌握自学方法,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果。而学生则采用自主探究法的学习模式,以独学、对学、小组讨论为序,整个课堂以自主学习,小组展示为主。 为了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作为立足点,对教学过程的环节设置成六个方面的内容,并对每一个环节的时间分配设置如下。教学活动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过程,我制作并利用了以下的教学资源,分别有网络资源与交流平台、多媒体课件、企业图纸、仿真软件等。 此外,为了教学过程更有效地开展,在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利用Q群,共享学习软件,学生根据老师派发的《车工实训》课前预习任务单,利用自学软件进行课前自学,并完成任务单。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不少问题,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向老师咨询。通过预习,学生对本节课内容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在听课时会轻松的跟上老师的思路。这样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变盲目听课为带着问题听课,无疑是大大增强了听课效果。 三、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首先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个毛坯件与一个成品,并提问学生:毛坯件与成品件为什么价值有所不同?最后,我宣布——是技术改变了他的价值。我们学会了技术,就等于拥有了价值。通过引导,激发了学生对技术的渴望。 然后,我再次向学生展示企业产品——一个支撑柱,并结合图纸对它的基本结构进行简单介绍,看与思相结合,在学生对企业零件产生好奇的时候我提出问题,该零件的外形有什么特点,用什么方法能加工出这个产品?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的同时,我会激励学生,今天我们就是要用普通车床来加工该零件的外形,从而引出加工任务。 2、自主学习 带着疑问,我让学生打开了我自己研发的学习软件,点开自主学习环节。在这里,学生可以对图纸分析、加工参数、加工视频及动画、常见错误等进行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